田湾核电站环境保护简介

2024-07-18

田湾核电站环境保护简介(共6篇)

田湾核电站环境保护简介 篇1

广东台山核电站

来源: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2009-12-28)〖 大 中 小 〗

广东台山核电站位于台山市赤溪镇,是迄今为止中法两国在核能领域的最大合作项目,也是我国首座、全球第三座采用EPR三代核电技术建设的大型商用核电站。该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核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2台欧洲压水堆(EPR)机组。

台山核电厂一期工程建设d 2台EPR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单机容量175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单台机组建设工期52个月,预计2013年底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该工程为中法合资项目,总投资约500亿元。台山核电站作为一个中外共同开发建设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项目,其核岛设计供货由法国阿海珐集团与中广核工程公司、中广核设计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承担,中方承担的设计工作和供货份额超过50%,主设备本地化比例达到50%;汽轮发电机组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ALSTOM)提供,其中中方份额达到2/3;常规岛设计供货由中广核工程公司牵头,与中广核设计公司、阿尔斯通公司及广东电力设计院组成联合体承担;电站辅助设施的设计供货由中广核工程公司承担。项目业主广东台山核电有限公司承担工程项目管理和生产运营,并联合国内施工单位和中广核工程公司完成建安施工和调试等工作。通过中外双方共同建设模式,台山核电项目将加快实现EPR三代核电机组在设计、设备制造、建安施工、调试和运营等全方位的自主化目标,为积极推进我国核电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项目建成后,年上网电量可达260亿千瓦时。建设台山核电不仅可有效缓解广东省电力长期紧张局面,促进广东省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而且对推进广东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发展核电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台山核电站的建设对于我国加快核电建设步伐,紧密跟踪世界先进核电技术,培养高素质核电人才,加快实现三代核电机组在设计、设备制造、土建、安装、调试和运营等全方位的自主化目标,为推进我国核电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同时,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广东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优化广东省电网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核电装备制造业,实现广东能源、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项目历程

1988年,台山核电站腰古厂址作为广东省第二代核电推荐厂址进行查勘工作;2003年7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对腰古核电厂址进行了复评,结论认为腰古厂址满足核电厂建设需求;2005年5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全面启动台山核电可行性研究工作;2005年11月,台山核电筹备处正式成立,全面启动台山核电项目前期准备工作;2006年1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向广东省发改委上报了《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2006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2007年7月,广东台山核电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07年11月2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统萨科奇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与法国阿海珐集团、法国电力公司分别签署了合作建设台山核电EPR项目的系列协议,标志着集团开始迈向三代核电建设的新起点;2007年1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签发《关于同意广东台山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2008年4月7日,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常规岛设计供货合同意向书、联合体协议、以及前期工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大亚湾核电基地举行;2008年8月26日,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核岛负挖正式开始,标志着我国首座采用EPR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站进入工程开工前的准备阶段;2009年2月26日,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在台山举行,原则同意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年10月15日,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台山项目部正式成立;2009年,主体工程开工;2009年12月23日,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与广东台山核电有限公司(管理和生产运营方、业主)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共同签署了台山核电厂一期1、2#机组核岛主安装工程合同和台山核电厂一期1、2#机组核岛主系统安装工程合同。

二、技术方案

台山核电站采用的EPR技术,是在目前国际上最新型反应堆的基础上开发的改进型压水堆技术,其设计充分借鉴了世界上最先进核电站的经验反馈,分享优秀核电工程师的设计经验,采用了大量经过充分验证的成熟技术和优秀工艺,在竞争力、安全可靠、运行条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全面满足了EUR(欧洲用户要求文件)的要求。具体来说,台山一期工程具有四个突出的特点:卓越的安全性能、成熟的技术工艺、突出的经济竞争力和更高的环保水平。目前正在建设的芬兰奥尔基洛托3号核电机组(OL3)和法国弗拉芒维尔3号(FA3)机组都采用EPR技术,台山EPR核电项目将以法国弗拉芒维尔3号核电项目为参考,借鉴项目建设、调试和运行经验,这不但能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和建设周期,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拖期的风险;而且能在设计、调试安装、执照申请和运行方面获取大量的经验反馈和技术支持。

三、合同中规定的工程范围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是台山核电站一期1、2#机组核岛安装工程承包商,承担一期2台175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全部核岛设备的安装工程、调试服务和维护工作。安装工程计划于2010年11月1日开工。台山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包括台山核电厂一期EM1重型吊装设备安装、EM2主设备安装、EM3辅助设备安装、EM4辅助管道安装、EM5采暖、通风、空调的安装,EM6保温预制和安装、EM7现场储罐制造、EM8电气安装、EM9仪表安装、EM10小于40T的吊运设备安装,以及工程的调试服务等所有核岛安装工作。调试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役前检查的支持性服务,调试阶段的服务,调试阶段的测量、检查,吊车运行指示标记,主回路的调试服务,EESR后的工程服务等;调试服务和移交前设备维护以及合同范围内所涉及的技术改进项、设计修改、供货范围的修改、设计变更、现场修改等所对应的工作内容。

四、安装工程总进度

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1、2#机组总建造工期为62个月(从1号机组FCD到2号机组商运)。

1号机组建造工期为52个月,(从FCD到商业运行),其中土建工期20个月,安装工期22个月(穹顶吊装到冷试),调试10个月;

2号机组建造工期为52个月,(从FCD到商业运行),其中土建工期20个月,安装工期22个月(穹顶吊装到冷试),调试10个月,2号机组与1号机组间隔10个月。

田湾核电站环境保护简介 篇2

核电站高能量主蒸汽管道爆裂引发的事故是致命的。2004年8月9日15时22分, 日本Mihama压水堆核电站3号机Φ 559 mm的凝汽管A回路发生了爆管。调查发现, 管内壁除底部外均发生了鱼鳞状蚀斑, 10 mm厚的管壁发生事故时最薄处仅为1.4 mm。为了防止从核岛出来的3根主蒸汽管道中的任意一根突然爆裂产生强大的甩击力而威胁到核岛的运行安全, 需要在常规岛靠近核岛一侧的山墙上设置防甩击装置。

某工程为2×1 000 MW CPR1000压水堆核电站2期工程, 其总图采取核岛—电气厂房—常规岛并列式布置。常规岛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汽机房中间层及运转层平台采用钢结构平台, 其中北山墙的位置距离电气厂房南墙7.9 m。以下以该核电站为背景, 简要介绍常规岛内防管道甩击的约束件设置、结构传力路径、计算机分析、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等相关问题, 供参考。

1 管道甩击约束件的设置

1.1 甩击荷载的计算

该核电站主蒸汽管道的内径为Φ 739 mm, 管道壁厚24.5 mm, 管道材料为WB36CN1, 饱和蒸汽温度291.4 ℃, 正常工作时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力为7.5 MPa, 主蒸汽管道从核岛进到常规岛的标高为25.4 m。在进行甩击荷载的计算时, 假定爆管方式为环向爆裂和轴向爆裂, 假定爆管部位为所有管端、直管段高应力区或易疲劳破坏区 (如接管、阀门、法兰和附件焊接部位) , 其中环向甩击力根据管道直径、管材、蒸汽压力工况、约束系统布置以及约束件的材质, 通过流体动力学分析来确定, 轴向甩击力则以管体作为固接或简支刚体梁在塑性铰处失效来确定。冲击力F与管道断裂弯矩Mr分别按 (1) 式和 (2) 式计算。

undefined

式中:p——管道压力, MPa;d——管道内径, mm。

Mr=4×t×Rm2×[σy+ (σr-σy) ×π/4] (2)

式中:t——管道壁厚, mm;

Rm———管道直径, mm;

σy———管材屈服应力, MPa;

σr———管材抗拉强度, MPa。

1.2 防甩击约束件的设置

管道防甩约束件是能吸收管道爆裂所产生的甩击动能能量的一种装置。管道约束件应设置在管道爆裂后不能或难以采取隔离、封挡、屏蔽等安全措施的部位。管道约束件分为刚性约束件和“U”型约束件。刚性约束件既可以承受管道甩击力, 也可以作为常规岛框架结构构件来承担地震荷载和管道运行推力荷载;“U”型约束件是由一束高强度的圆钢弯成“U”型箍组成, 并固定在结构梁上。约束件位置确定后, 应对管道系统进行爆管的冲击及甩击的分析评估。约束件布置见图1。

2 防甩击结构布置与传力路径

2.1 防甩击结构布置

防甩击装置设置在靠核岛一侧的山墙上, 与山墙框架共同组成抗力体系。根据约束件位置, 确定该结构由3根钢结构大梁 (R4、R5和R6) 及梁上的“U”型箍和抗侧移挡板组成。防甩大梁及其连接件的结构布置见图2。

2.2 防甩击结构的传力路径

2.2.1 防甩件R3

由设置在23.6 m标高钢梁 (R4防甩件) 面上的“U”型箍和抗侧移挡板构成, 用于抵抗XZ平面 (平行北山墙竖向平面) 水平向和竖向的甩击力。

2.2.2 防甩件R4

23.6 m标高箱形截面钢梁用来抵抗XY平面向核岛方向的水平力。垂直向下分力主要通过山墙柱将力传到山墙基础, 以及通过连接在R4上的斜支撑将力传到平台基础。

2.2.3 防甩件R5

16.2 m标高钢梁用来抵抗XY平面任意方向的水平力。管道穿过16.2 m标高钢板梁中间的孔洞, 限制管道在水平面任意方向的大幅度移动。通过嵌在山墙上的抗剪键, 可将部分水平力传递到山墙框架上。

2.2.4 防甩件R6

由10.5 m标高箱形截面钢梁及焊在其北侧面上的“U”型箍和抗侧移挡板组成。可抵抗XY面任意方面的水平力。

3 计算机分析

3.1 结构计算原则

防甩击结构既是常规岛厂房的承重结构, 又是防甩装置结构, 因此, 它既要承受风荷及地震荷载, 又要承受甩击荷载。在进行常规荷载组合时, 除了包括风、地震组合外, 还需要增加甩击荷载组合。甩击荷载只考虑3根管道中的任何一根管道破裂产生的甩击荷载的情况。由于管道破裂时的甩击荷载是瞬态的, 发生的概率很小, 甩击荷载按偶然荷载考虑, 组合代表值分项系数取1.0。由甩击荷载工况内力控制的构件, 承载力调整系数取1.25。

3.2 计算机软件分析

采用SAP2000软件对防甩击结构与常规岛厂房进行整体建模分析, 用Staad/pro软件进行校核。

4 防甩击结构的制作与安装

4.1 防甩击结构的制作

防甩击结构为全钢结构, 钢材为Q 345B, 钢板厚度10~80 mm。框架梁、柱、刚性约束钢梁均为焊接截面材料, 组合截面大部分钢板的厚度为40~70 mm。所有钢构件均采用工厂制作加工。由于板件较厚, 且部分焊缝比较集中, 因此, 焊接组合构件时应有合理的工艺流程, 应采取可靠的措施消除焊缝的温度应力。

4.2 防甩击结构的安装

防甩击结构总质量约450 t, 单根最大构件为23.6 m的组合箱形梁, 该梁总重 (包括吊耳) 约95 t, 仅次于核岛穹顶。现场吊装采用额定起吊质量为680 t的S4600型机械吊机。由于构件外形复杂, 安装难度大, 大梁同时与不同方向的12个螺栓群节点连接, 螺栓总数达1 400套, 为了便于节点处高强度螺栓的连接, 吊件在起升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水平, 3根主钢梁需要合理布置吊耳的位置及数量。

5 结语

对于所有已建和新建的核电站, 都必须对其内部及外部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 并通过综合安全保护措施来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管道甩击被视为核电站内部潜在的风险因素之一, 因此, 防甩击结构在CPR1000压水堆核电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防甩击结构的设置与工艺管道布置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工艺设计的不断改进, 防甩击结构也必然会得到不断优化。在未来的第3代核电站设计中, 先进的反应堆技术可使管道爆裂甩击而影响核安全的风险大大降低, 防甩击结构或许可以彻底取消。

摘要:为防止甩击荷载对核岛安全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常规岛土建结构设计中设置了防甩击结构装置。介绍了常规岛内用来防止管道甩击的约束件的设置、传力路径、计算机分析、工厂制作及其现场安装方法。

关键词:核电站,压水堆,主蒸汽管道,防甩击结构

参考文献

核电站环境影响与安全 篇3

关键词核电站;核事故;核安全;核辐射

中图分类号TM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93-01

核能是一种经济的能源。来自欧盟的报告显示,欧洲通过比较各种燃料循环的外部成本得出的结论是:燃煤和燃油发电,相关的外部成本5美分左右,天然气约1美分,核电的平均成本在0.35美分左右。我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是秦山核电站,该电站于1984年破土动工,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从那时起走到今年,我国投入运行的核电装机只有908万千瓦,即未来十年的核电装机量将比现阶段总量大的多。

核电站大体可分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一种叫“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通过热交换使二回路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气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这就是世界上最普及的压水反应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从第一座反应堆运行至今出现过三哩岛核事故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两次重大核事故。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研究人员在做一次安全实验时,切断了反应堆所有的安全措施,却又要启动反应堆,这个实验方案严重违反了安全规程,制订的计划又极不认真,极不负责。这个试验造成第四号反应堆大厅起火,并发生化学爆炸,反应堆厂房顶盖被炸掀,放射性物质随着蒸汽和烟云进入大气,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事故当时有2人被炸死,1人死于心脏病,救火中有29人受辐射损伤,其中28人因患急性放射性病致死。事故后周围30公里范围内撤离了21万居民。这是一次严重的责任事故,而且前苏联开发的这种石墨水冷堆具有较大的缺陷,它有一段正温度系数的正反馈工作区。在该工作区时温度增加后核反应会加剧而不是减慢,这在反应堆的设计上是不能允许的。另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绝大多数核电站具有的安全壳,这也使该事故危害加大。

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促使有核电站运行的所有国家重新仔细检查了核电站的基本安全特性。通过经验教训分析反馈,促进了更先进的反应堆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以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两次事故也促进了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安全可靠性的提高。核电其实是一种安全性能好的能源,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并且正确的选择核反应堆的堆型,就可以做到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机率为4×10-6/堆·年,即100个核电站运行2500年,才有可能发生一次堆芯熔化的事故。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减小这一机率。即使发生了堆芯熔化,在有安全壳的情况,也能将放射性物质阻止在安全壳之内,不让其逸散到外界去。因此核电站的安全确实是有保证的。

在核电厂设计中,也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设计上考虑了当地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地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即使发生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反应堆也能安全停闭,不会对当地居民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为确保核安全,核电站的设计遵循“纵深防御、多重保护和多样性的原则”的原则。例如,重要工艺参数和设备尺寸都留有充分裕度,具有相当大的安全系数。关键的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都同时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一旦一套发生故障,另一套立即自动投入运行。反应堆运行一旦出现异常,快速停堆系统立即起作用,安全棒快速降落,使反应停堆。一旦发生事故,一套完善的专设安全设施自动投入运行,从各方面限制事故的发展。

人们都知道核电站和原子弹用的都是铀燃料,所以在谈到核电站时,大家都会害怕它是不是会像原子弹一样发生爆炸。其实核燃料中铀-235的含量约为3%(例如2010年06月09日秦山第二核电站3#机组第一次装入核燃料,浓度为1.9%、2.6%、3.1%的燃料大约各占该次装入燃料的1/3),而核炸药中的铀-235含量高达90%以上,正像啤酒和白酒都含有酒精,白酒因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燃,而啤酒则因酒精含量低却不能点燃一样。原子弹同样是一项高技术产品,形成核爆炸有非常严格的条件。原子弹必须用高浓度的铀-235或钚-239作核装料,以一套精密复杂的系统引爆高能烈性炸药,利用爆炸力在瞬间精确地改变核装料的形状或位置,才能形成不可控的链式裂变反应,发生核爆炸。这种苛刻的条件,在核电站里是不可能有的。

在核电站的正常运行中,核燃料内虽然也在发生链式裂变反应,产生许多放射性裂变产物。但这些放射性物质会不会从核电站中跑出来。而且反应堆发生任何事故都不会让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去。这是因为核电站设有四道屏障,限制它们外泄。第一道是核燃料棒的材料UO2陶瓷块,它的熔点为2800℃,它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和水产生放热反应。它能滞留98%以上的裂变产物。第二道是采用优质的锆合金包容核燃料和裂变产物,这种包壳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在运行条件下长期保持裂变产物的能力,极不容易破损。第三道是压力容器和整个一回路,因为都是循环密闭的,所以即使有放射性物质漏入也跑不出去。第四道是安全壳。反应堆、稳压罐、循环泵、蒸汽发生器都装在安全壳中。除了上述四道防御外,对每个核电厂均应制订应急计划。万一发生严重事故造成放射性大量外逸时,对附近居民实行隐蔽、疏散、供给药物、封锁食品,使放射性物质释放带来的损害减小到最小。有时也把它称为第五道防御。

人们都比较关心核电站的辐射对环境和人的影响,但火电的放射性是核电的50倍,只是大家不清楚而已。而且一座100万千瓦的煤电站每年至少排出24000吨CO2,360吨SO2,67吨NO2和3吨其他气体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对电站附近的农作物生长有害,NO2和飞灰的危险也较大。核电既不排放CO2,也不排放SO2,对环境污染影响相对小很多。根据相对危害指数的分析计算,煤电站气体排放物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比核电站大1880倍,燃油电站气体排放物对健康的危害比核电站大830倍。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液体在排放前经过衰变,处置除去放射性或者稀释到无害水平才允许排放到湖泊、河流或海洋中去。因此,核电工业的致癌因素是微不足道的。核电站排放物只会使长期的核电站工作人员的一生寿命缩短24秒,即使核电站比2000年总数增加100倍,也只会缩短30分钟。而每天抽一盒烟就会缩短寿命7年。

从整体上来看,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环保、经济的能源,应在我国的电力供应结构中占有更大比例。当然,在核电的不断开发利用中要切实树立“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的安全意识,又好又快又安全的推进我国核电事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苏林森,杨辉玉等.900MW压水堆核电站系统与设备.原子能出版社,2005,1.

[2]Mauel Acero,Nuclear Europe Worldscan,1995,49:11-12.

植物保护简介 篇4

植物保护简介

植物保护主干学科: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植物保护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植物保护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植物保护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病原物主要属的鉴别、分离与培养实验、主要作物病害诊断、测报与防治;农业昆虫重要目及科的鉴别实验、常见害虫识别、测报与防治;农药常用剂型的加工制备和物理性状测定,农药分析与毒性测定、药害试验等。本专业分为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植检三个方向。水产技术检验检疫、行政管理、水产养殖业的相关部门。可应职于各级植保站、植检站、植物病虫测报站、环保站、农药检测、农药生产、农业销售部门等,从事植物病虫害测报、有害生物防治、农药推广与营销、农业生产技术与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植物保护专业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走工学结合的道路,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分别安排学生到农药生产、营销、农作物生产等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工资待遇较高,报考我院植物保护专业是您改善家庭经济的首选专业之一。我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目前我院已有的三届高职植保专业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高达97%以上。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绿色植保和公共植保计划,全面构建新型植保体系。广西在“十一五”期间实施植物“有害生物无害化防治”和“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安全生产计划,需要数千具有植保知识的专业人员,预计5年内高职植保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8%以上。植物保护专业是我院少数几个全国招生的专业,毕业生可在全国范围内工作。主要有考研和就业两个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植保植检部门、农技推广站、海关及农药、食品加工企业等,每年有65%左右的同学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学位,其他同学的初次就业率也高达90%以上,最终就业率均为100%。

环境生态类专业简介 篇5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9级环境生态类招生简介

资源环境学院按环境生态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分别进入“光炯创新实验班”和普通班学习,在前2年完成环境生态大类课程结构体系中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学习。后2年学院根据国家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志愿情况分专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在7个专业中可选择到环境生态大类中1个专业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授予相应学士学位。7个专业是: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学、土地资源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具体要求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具备环境生态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环境工程、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利、水文、水土保持、林业、园林、测绘、规划、估价、城建、遥感等部门或企业从事规划设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具体要求:

(一)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地学,化学,生物学,农学基础,接受到土壤学,植物营养与施肥,资源调查与信息管理,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土壤工程技术,环境质量评价,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及进行区域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环境科学专业

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环境工程专业

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外语、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要求学生掌握水土流失及荒漠化发生发展规律;水土资源综合调查及评价方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原理和方法;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方法;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及其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程序;具备应用3S技术进行水土保持信息管理和分析的能力;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五)林学专业

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学、生态学、森林土壤学、树木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包括经济林栽培)、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特副产品开发利用等基础理论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森林培育、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与管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林特副产品开发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从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与管理、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等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要求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技术、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资源调查、利用规划、估价、整理与复垦、测绘、遥感监测及GIS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土地资源管理及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

(七)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要求学生能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有关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洪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与设计、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水法、水资源、水环境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分析、设计方法。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80学分

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2.环境科学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3.环境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5.林学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6.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7.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学科大类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生化、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学基础、CAD、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经济管理学原理。

田湾核电站环境保护简介 篇6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一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已逐渐暴露其弊端,燃煤产生的温室气体造成了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煤炭能源资源濒临枯竭。为此,中国拟通过核电部分替代煤电,如此一来,不光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且有助于减少能源进口的依赖以及优化能源结构。另一方面,核能作为可再生的能源,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目前我国的可再生的能源发电率仅0.12%,发展潜力极大[1][2]。预计到2020年,理想的电力资源结构所占率或为:核电占5%、风电占6%、水电占24%、火电占61%,而其余清洁能源占4%。因此,中国的核电发展策略也由“适度发展”到“推动发展”,再到最后的“积极发展”。然而,核电发展所引发的环境风险同样不可忽视[3]。因此,研究内陆核电站的环境风险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内陆核电站的环境风险评估与控制问题,为我国核电的安全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1 内陆核电站环境风险的识别

核电站环境风险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识别:一是参照环境风险理论识别环境风险因子,二是根据环境风险特点设置参考指标[4]。

1.1 参照环境风险系统理论识别核电站环境风险因子

根据环境风险系统理论,环境风险这不能简单的视为一种或几种危险因子使得发生环境事故的恶果,而应该是由产生与掌控风险的各种因子所形成的系统[5]。参照环境风险系统理论,设计核电站环境风险评估总系统也需要全面结合分析风险源因子、控制机制因子、受体因子。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1.2 内陆核电站环境风险评估参考指标的设置

当识别出了核电站环境风险后,下一步就是要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危害程度。在参照环境风险系统理论识别核电站环境风险因子的基础上,对核电站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和度量,通过对数据加以分析、评价和估计,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凭此衡量风险的程度[6]。通过对内陆核电站环境风险的分析,可以从核安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设置相应的指标来评估环境风险。具体见表2。

2 内陆核电站环境风险的控制对策

核电站环境风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得环境风险的风险控制尤为重要。为了避免和减缓环境风险的发展,有必要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控制[7]。

2.1 核电站环境风险的事前控制

事前的控制主要包括选址、技术等方面的控制。

内陆核电站的选址,必须考虑国际上通行的技术经济、安全、环境和社会四原则,要求选择的地址必须没有断裂带经过,还有就是要求核电站数公里范围内没有活动断裂,厂址100km海域、50km内陆,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六级以及以上地震,厂址区六百年来也没有发生六级地震的构造背景[8]。

同时考虑到核电站的环境风险,核电站选址必须考虑周围居民和是否存在自然灾害或突发性人为事件等因素。因此核电厂一般建立在方便隔离、人口密度低的地区。

由于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而且海水中具有高浓度的盐分以及多离子的成分,这使得所有核裂变产物能够迅速的分散、稀释,而不会渗漏到河流与地下水系、农田、生活环境区域,降低对人类生活的直接影响,国外核电厂的选址一般靠近水源。在全球现已运行的核电站中,位于内陆地区的占全部核电装机容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美国内陆核电站的比例超过80%;加拿大除个别滨海核电站外绝大多数是内陆核电站;法国共有19座核电站,其中15座坐落在内陆的8条主要河流上,装机容量占68.6%。各国对内陆核电站都采用与沿海核电站同样的核安全法规要求和标准,通过对已运行的内陆核电站的长期监测,证明内陆核电与沿海核电同样安全、环保,在技术上也是完全成熟、可行的。我国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的对比见表3。

2.2 内陆核电站环境风险的事后预控制

2.2.1 建立核电站环境风险应急管理系统

由于核电泄露会对周围居民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除了风险应对与评估,还应建立完整的事故后应急系统。美国自1979年三里岛核事故发生后,采取了分级管理体系来控制核电风险。上至美国联邦、州政府,下至核设施营运企业。联邦政府的核危险处理部门分别包含有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美国能源部。其中应急管理局的任务就在应急的准备工作、对公众的教育、舆论控制工作以及核电危险的演练、减灾、灾后恢复工作等。加拿大则运用的是四级核应急管理机制,最顶层的联邦政府主管核危险处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与标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援助。而省政府主要负责在外的应急响应行动的协调,以及保障公众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市或县政府的第一职责就是社区级别的应急准备与响应[9]。以阳江核电厂作为研究对象,其应急管理系统参见图1[10]。

总结核电站环境危险应对方式中有如下共同点,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做好应急队伍的准备工作,指挥和协调各方相关的核应急工作组织。

2.2.2 核电站辐射防护的设置

核电站环境风险相对较为特殊并且它应急救援也较为特殊,险情一旦出现,需要尽快的作出处理,尽可能地减小甚至要消除损失。就控制辐射扩散来说,应采取以下应急程序[11],本文关注核电站环境风险应对中的重点即辐射防护如表4。

3 案例分析———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环境风险控制为例

3.1 中核公司简介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作为控股股东,联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核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核电运行安全技术研究及相关技术服务与咨询业务等领域。在核工业全产业链体系的支撑下,中国核电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幸福、为社会创造财富,树立安全清洁、高效环保、勇担责任的核电企业形象。截止2015年报告期末,公司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14台,均为控股机组;控股总装机容量达到1151.2万千瓦,同比增长17.8%,控股机组数和控股容量均排国内第一。全年公司核电发电量742.7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40.76%,约占2015年全国总发电量的1.32%;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361.7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187.8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0.08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17.48万吨。公司共有11台核准与在建核电机组,容量达1211.6万千瓦。

3.2 中核公司环境风险评估分析

按照国家“安全发展核电”的方针,本着对国家、对核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将安全生产作为公司发展的生命线,创造了近100多年安全无事故的核电运行业绩。根据上述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中核公司的环境风险管理实践,得出各指标的定量信息(见表5)。核电工程项目会发生各级安全事故,如果安全风险考虑不足就会引起对人类产生危害的放射性超标物质的排放,引起国家不安定,同时存在不可抗力的因素对核电站的生产运作造成危害,如雷电、地震等无法控制的自然事件。从中核集团的指标得分情况来看,事故救援队人数比为零,集团内部共进行了87次(场)单项演习、1次(场)场内综合演习。过应急演练的开展,检验了各单位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检验了在事故情况下的应急救援与处置能力,提高了员工在事故应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由于本文所列数据是基于中核集团2015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所以得分为零。

3.3 中核公司环境风险控制举措

2016年5月19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场内救援队在秦山核电站成立。事故救援队是核安全工作改进的重要一环,核电集团核事故应急场内救援力量建设和应对目标是防止反应堆堆芯严重损毁,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场外大规模释放。保堆芯、防泄漏既是工作重点,也是救援的核心任务。核电厂综合应急演习要把严重事故应对和集团救援力量有机融合,进行实战检验。中核集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场内救援队依托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在秦山设应急救援总队,在田湾核电站、三门核电厂、福清核电厂和海南核电厂设应急救援分队。应急救援总队承担应急救援队日常技术工作接口,与各核电基地(厂)的技术接口,并提出日常的现场技术支持,在应急响应情况下,负责救援队工作的策划协调、资源调动,作为现场救援的主要力量。各应急救援分队作为现场支援的辅助力量,包括应急抢修、辐射防护、维护支持、运行支持等专业技术人员等。

4 结论

上一篇:胡锦涛在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英文版下一篇:电力营销工作一职的述职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