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2《纸船》学案语文版(精选2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12《纸船》学案语文版 篇1
12.纸船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泰戈尔及其作品,并体会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2.通过反复朗读、背诵,品味诗歌生动的语言、明快的格调。3.理解作品中的童真童趣,引导学生品味生活,热爱生活。
学法指导
通过反复朗读、背诵,品味诗歌生动的语言、明快的格调,理解作品中的童真童趣。
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社会活动家。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反战和平团体。他的作品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统治下,印度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了摆脱殖民统治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愿望,赞美大自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1913年获 奖。代表作有诗集、等,剧本,长篇小说、。
2.《新月集》是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英文散文集。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
3.词语解释
(1)异地:(2)仰望:(3)游伴:(4)浮泛:
合作探究
探究一:品读课文
1.围绕“纸船”,诗人描绘儿童的。先是想到 和“我”
住的村民的纸船让异地的人得到,然后想到,接着想到,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到船里。诗人写纸船是为了表现儿童的。
2.末句中的“梦”是怎样的梦?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二:品味语言
学生找出自己 “最喜欢那一句”,并简述理由。
探究三:比较阅读
将泰戈尔的《纸船》与冰心的《纸船——寄母亲》比较欣赏。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冰心是深受泰戈而影响的诗人,两首诗又都以《纸船》命名,它们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小组展开讨论:
1.两首诗都选用了“纸船”这个意象,它们的涵义有什么不同?
2.试比较一下两首诗的感情基调?
我的收获
童心纯真烂漫,犹如一块无暇的碧玉,让人珍爱有加,为了永葆一颗童心,我
12.纸船
自主学习
1.作家、诗人、剧作家 诺贝尔文学 《女神》、《星空》 2.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
3.(1)他乡;异乡(2)抬着头向上看(3)游玩的伴侣
(4)漂浮在水面上 探究一:品读课文
1.奇思妙想 写有“我”的名字 用船载着秀利花平安地带到岸上 童真童趣
2.或许是外面世界的向往,或许是渴望得到友情和承认,或许是要给远方的人们带上祝福,或许是祈盼自己的人生之船能在大风大浪中平安渡过。探究二:品味语言
1.“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
“每天”即天天如此,这样坚持不懈,可见孩子内心强烈的渴望,他多么想让别人知道他呀。
2.我在纸船上用大黑字写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用大黑字”质朴,充分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稚气,仿佛让我们看见孩子写字时专注的神情,体察到那盛满了希冀的小小心灵。
3.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知道我是谁。“知道我是谁”
4.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黎明开”的花“在夜里”到,在异地的人、会得到纸船的人就可以看到花儿开放了,就会给他带来惊喜。多么美好的愿望,水晶一般的童心。探究三:比较阅读
1.前者是童心的象征;后者是对母亲的眷恋和思念的寄托。2.前者是明快活泼的;后者是深沉而哀痛的。我的收获
七年级语文上册12《纸船》学案语文版 篇2
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第一时
一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席慕容,著名女诗人,第一本诗集。
纪弦,原名,曾用笔名。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是和。他的诗诗风明快,善嘲讽。主要作品集有:、、。
(二)音、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隘口()山巅()损坏()蝉翼()蹲踞()荒莽()
(三)《长城谣》整体研读
诗根据内容的侧重和运用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
《长城谣》属于。
2这首诗的意象是,它象征着。作者在这篇中用了第人称。这样写的好处是。
(四)《长城谣》分节阅读
在第一节中作者用、来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两个词一来修饰?
2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3第三节作者引用了《》的句子。“黄河,留进我不眠的梦中”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试想一下,作者现在在想些什么?
第二时
二、合作学习
(一)《一片槐树叶》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4年,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捡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的出现,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诗人借着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的感情。
(二)赏析《一片槐树叶》
体裁:
意象:
时间线索:现在——
感情线索:伤感——
双线合并:伤感这片槐树叶的神奇——
第一节的句子缩成简单的陈述句是,作者为什么要对这句话前面加上非常繁复的修饰性定语?作者连用了三个“一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2第二节中作者一个“”字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槐树叶在这寄托了。
3第三节中的“槐花香的季节”是在季。关于这个季节,你想到了什么?
一、外拓展
【七年级语文上册12《纸船》学案语文版】推荐阅读: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纸船10-04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风筝》教学设计语文版08-0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世说新语》二则乘船教案语文版解析01-1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纸船与风筝》01-04
语文版四年级上册语文05-10
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12-2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语文版)09-30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李玉萍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