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苹果与粉笔灰》有感(通用3篇)
我读《苹果与粉笔灰》有感 篇1
忘记如何做梦了吗?就把学生的梦作为自己的梦开始吧。
――摘自《苹果与粉笔灰?织梦》
高中,是学生最接近自己梦想的学段,每个孩子都或模糊或清晰地有了自己的梦想。作为班主任,发现学生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生一起编织他们的梦想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一天,我的Q中见到了这样一条留言:老师,帮我订本书吧。虽然我也自己订过,但是感觉不同。我要纳兰容若的作品集。
这是我们班的大才子郭旭友给我的留言。这孩子文采飞扬,作文语言灵动活泼,读他的文字,套用一句广告――非一般的感觉。他喜欢纳兰的词,很想让我给他定本书,以寻求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对于郭旭友对我的信任,我倍受感动。于是,我当即找了好几家书店,经过仔细比较,最终选中了一本《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
当我把书郑重地交到郭旭友手中的时候,他的眼中立刻放出了惊喜的光芒。随即,他要给我书钱,我婉言谢绝了。对于一个孩子的梦想来说,十几块钱算的了什么呢?我只愿他能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上一路顺风。
一个课间,和郭旭友聊天,我们聊起了民国传奇作家张爱玲。他侃侃而谈,张爱玲的身世,张爱玲的作品,张爱玲的心路历程,每一个细节他都如数家珍,连我这个一向自诩为张迷的人也不禁暗暗折服。
看他对张爱玲的文字如此痴迷,我忽然心生一念想:何不给郭旭友一个机会,让他在班里给同学们开一个讲坛,就讲讲张爱玲呢?这是不是会更加激发郭旭友追求梦想的脚步?[WwW.64fOOt.COM]
我被自己的创意鼓舞着,马上就对郭旭友谈了我的想法。没想到,郭旭友一口应承了下来,日期就定在一周后。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郭旭友认真地准备着自己的讲稿。因为对张爱玲的痴迷,我也存了不少和张爱玲有关的书。为了支持郭旭友的讲坛,我精心挑选了三本书,有任如文、王艳著的《沉香屑里的旧事――张爱玲传》,西岭雪的《西望张爱玲》和李黎的《张爱玲?未了情》,拿给了郭旭友让他当参考。
期间,我不时地询问他准备的情况,并请他有困难的话一定给我说,他都自信地笑笑。我明白他已经成竹在胸。
一周后,郭旭友在我们的“十班讲坛”顺利展开了他的.“永远的张爱玲”篇章。他的讲解,为我们全班送上了一场华美的听觉盛宴。郭旭友潇洒地挥挥手,走下了讲台。在他的身后,我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经久未息。
不久后的一天,我的Q上又收到了郭旭友的一条留言:
老师,那天做个梦,我在签售我的作品。笑醒了。然后巨大的落差感又让我沮丧得哭了。
我赶紧给他回复道:有的梦醒了就像烟消散了,有的梦醒了之后就变成现实了,你是后者,我看好你。签售之前一定先送我一本哦!
我知道,郭旭友的梦不仅仅是梦。我相信,他一定会有签售自己作品的那一天。
而今天,和郭旭友一起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感到了一种莫大的幸福和满足。
苹果与粉笔灰读后感 篇2
这是美国著名的教育顾问和作家维基.卡露娜献给所有老师的心灵咖啡。本书记录了来自学生、教师、家长、课内、课外……种种教学生涯中都可能遇到的案例,通过一个个充满智慧、洋溢着温情、富有启迪意义的小故事,探讨了教师职业的精神内涵以及所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文中的故事让人似曾相识,不经意间与其产生共鸣,并引发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
《失败的教训》这个故事,我也深有感触:约翰一丝不苟地准备他的关于多元文化评论的教研计划,在给学生的作业中他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有趣的选题,在约翰的想像中,学生们的发言肯定会是精彩无比的。在约翰热切的期待中,有家长前来参加的这个报告会终于举行了。然而,在五个有点希奇古怪的发言之后,约翰即发现全班完成作业的学生其实还不到一半,这情况让家长们有些沮丧。于是约翰决定终止报告会,把原因探个究竟。从学生父母那里,约翰意识到了是他把学生们带入了困顿之中。抽象的指导方针、过高的预期都成了学生无法逾越的藩篱,他的想法脱离了实际,读后感《苹果与粉笔灰读后感》。在所有人面前,约翰坦言自己的失误,他承认自己的构想本该设计得更明确。约翰的谦逊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在某些教学环节,或在完成某些任务时,如果孩子们的反应不那么好,若是他们不成功,那么,我们应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是否有不合适之处,能否更合理,更适合孩子。记得,我上《线条的魅力》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们发现不同线条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起先,我让同学们纯粹地观察线条,我分别出示水平线、垂直线、曲线等,让学生看线条说感受,但学生的感受不是很敏锐,学习情绪也不高涨。于是我立即进行了反思,并发现不是学生感受力不强,而是我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设计。美术语言中的线条是从大自然和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抽象符号,加入干巴巴地让学生进行观察,他们很难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方案,将抽象的线条还原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形象进行审美感知。比如观察水平线时,出示宽阔辽远的海平面的图片;观察垂直线时,出示又高又直的摩天大楼的图片……当这些富有视觉感染力的图片出现时,学生立即发出生生赞叹,他们马上就产生了各种审美感受。“放下你的架子,承认失败,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是“更聪明地从头开始”的唯一办法。
《苹果与粉笔灰》读后感安志芬 篇3
《苹果与粉笔灰》读后感看到书名,我不禁寻思:苹果和粉笔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把苹果和粉笔灰扯在一起?带着好奇与疑问我慢慢地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苹果与粉笔灰》读后感安志芬。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或引我回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或引我不断反思自己现在的工作和学习,或引我审视校园内的每一个细节,总之,我已被她深深地吸引。此书通过一个个充满温情、智慧和富有启发意义的小故事,探讨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内涵和教师所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初为人师的“第一课”“挑起担子”;面对工作的变动、离职的“艾米离开”“肯定的支援”,以及校园内的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的“请不要用替补”“看见了就是看不见”等等这些平时的现象,为我们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真诚而有效地建议,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倡导了一种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而且吸引我的还有每篇开头的名人名言和结尾的画龙点睛之笔,很是耐人寻味。每一个故事都串起我对自己教育工作的思考。抽丝剥茧,主要在两个地方给我以更深的印象。书中“第95天”--家庭作业一文,使我对莎莉教师的做法相当认同。在从事工程师职业的丈夫对莎莉在家里仍然批改作业的现象完全不理解,不支持时,莎莉邀请了丈夫来校与学生们在一起,从而改变了丈夫的看法。我想,校园里发生的故事,对教育圈外的人来说,似乎永远匪夷所思,无从理解,读后感《《苹果与粉笔灰》读后感安志芬》。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曾经感到即使是教育圈内的人,似乎对幼儿园工作也认为异常轻松,无足轻重。因为我的丈夫也是从事教育工作,以前他对我这个幼儿园教师的忙忙碌碌总是牢骚满腹,无法理解。我的婆婆生前如果看到我忙到很晚,也总是说:“教小孩的比教大孩儿的还忙。”面对没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众多家长,即使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他们同样有很多担心和不解,不能感觉出我们幼儿教师的辛苦。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每学期都要安排“家长请进来”活动,不论是“家长开放”“亲子游戏活动”还是“家长参与式培训”,都让不论是教育圈内的人,还是教育圈外的人都理解了幼儿教师的工作,使双方都享受到一次次受教育的机会。书中不但列举了教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工作,也用相当案例说明了不是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重要性,如“请不要用替补”等章节。我想,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教育目标以及促进幼儿的发展不光是靠教师个人完成的,还要依靠幼儿园的整个教育群体,这个群体包括领导、后勤、食堂、家长、社区等方方面面。而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通过近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我深切体会到施教群体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班级建设,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整体素质高,就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全面发展。苹果与粉笔灰,寓意收获与付出。读完此书,我想,这是每一个阅读者的共同感悟吧。安志芬2011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