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演讲比赛报道

2024-07-11

法律演讲比赛报道(通用8篇)

法律演讲比赛报道 篇1

为增强北京市第十七中学赛洛城校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养,引导学生养成守法习惯、践行守法行为,增强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感,2013年10月8日,北京市第十七中学赛洛城校区举行“法制教育月“主题手抄报、板报评比”。

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制作,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学校的宣传教育活动中。手抄报评比中各班精心组织、认真筛选,学校共收到作品350多份。上交的作品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设计新颖,经评委老师的认真评选,共评出初一年级一等奖12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18名,初二年级一等奖10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5名,部分获奖作品还在校区大厅宣传板中进行了展示。板报评比中,各班认真准备,评委由各年级学生会主席及宣传部长担任,从内容、主题、形式、版面设计、创意、字体设计、报头、班级特色8方面综合打分,评选出一等奖:初一8班、初二9班、初三12班;二等奖:初一5 班、初二7班、初三7班;三等奖:初一6班、初二10班、初二11班、初三9班。

此次“法制教育月”主题手抄报、板报评比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学习和动手过程中接受到深刻的教育,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篇二:活动总结法律演讲比赛 ***学院法***法律知识演讲比赛

主办:

承办:

活 动 总 结 ******** ********

一、活动目的:

***以“宣传法制,弘扬正义,服务同学,实践社会”

为口号,开展讲座,法制宣传片,法律知识竞答,外出普法

等活动,使之切实的服务于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我国社

会主义法制建设,同时使社员及更多人群的法律知识得以提

高,法制观念得以增强,进而使他们能够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能够自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使他们成为懂

法,守法,用法的新世纪公民。

二、活动流程:

1、*月*日至3*日,***多次开会研讨本次活动的策划、流程、选出参赛选手、评选主持人等问题。

2、活动前一周通知***各部门、各院系的参赛选手本次

活动,让参赛选手早做准备。

3、活动前期,***各部积极开展各项前期工作,如申请

比赛场地、申请物资等。

4、*月*日*时,比赛正式拉开序幕,活动程序按策划书

要求实施。

5、演讲结束,现场评委和老师为本次获奖选手颁奖,活动已接近尾声,***老师为本次活动作点评。

三、积极经验

1、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在比赛正式开始前两周就已经开始准备,亦做了详细的活动策划。

2、各位部长的全面配合,在活动前期,宣传部长就大力进行海报的布办与宣传。活动现场纪检部长组织其机构人员布置会场并有效的维护会场纪律,其他部门也积极展开配合、相互协作、上下一心,这些直接促成了在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完整性。

3、通过此次活动增加了学生的法律知识,是同学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有利于同学们更好的学法用法。

4、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新一届的***成员表现优异,各部成员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四、问题、不足及解决

1、活动冲突:我社联系某些院系时得知对方当日准备参加其它活动,希望今后各部门妥善处理好各种活动间的冲突关系。

2、申请比赛场地:申请比赛场地是本次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当日申请比赛场地当日批用,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今后举办活动时要提前申请比赛场地并把它确定下来。

3、比赛场地的布置:比赛场地布置考验了主办方对赛事策划布置环节的处理是否细致。本次比赛场地布置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话筒处理不妥。比赛进行中,音响声音低弱,工作人员多次上台调整话筒。希望在下次活动中避免类似低级错误的发生,希望下次确定出会场负责人。

4、会场纪律:会场纪律性松散,有些干部精力不集中,希望下次严管会场纪律。

5、主持问题:主持人是活动氛围中的中枢系统。主持人应该避免用相同的、单调的连接语。希望下次活动前考虑这方面的细节问题。

6、礼仪问题:本次活动策划前没有安排足够名额的礼仪人员,在颁奖环节临时让旁边工作人员充当礼仪者,希望下次活动前要选出足够名额的礼仪人员。

7、本次活动中出现先颁奖后请老师点评的现象,希望今后的活动中加以改正为先请老师点评再为获奖选手颁奖。

五、整体总结:

本次“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校园”主题演讲活动就这样结束了!留给我们的却是那份美好的回忆!我们铭记着法学社的兄弟姐妹们为本次活动而留下的那些影集,眷念兄弟姐妹们一同走过的岁月,释怀本次活动中的张张美丽画卷,让我们曾经的笑靥定格成永恒的经典回忆!时光易逝,但它风干不了那份真挚的友谊。

本次活动中新干事们的活跃、积极主动、尽职,希望法

学社继续发扬这种团结精神,共创***美好的明天!在此,特别鸣谢****领导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鸣谢模拟法庭的负责人为学习部提供本次活动的比赛场地,同时也感谢本次活动中协助***的其它部门,感谢各部门及各院系代表团光临会场。****年**月**日 ***************篇三:法律演讲大赛策划书

法协策划部 制

一、活动背景:在现代社会中,演讲和自我表达是一种重要的技能,在生活

和工作中都需要这种能力,这样才能让你在社会中更成功地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为了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在活动中提高自信,展现自我,促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特举办此次大学生演讲大赛。

二、活动目的:

1、演讲比赛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比赛。

开展中文演讲比赛是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口才和上台演说的才能。尤其是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日后将从事的职业需要我们有非凡的口才和卓越的表达能力。在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所以我们在大学的学习中要更加专业化,我们要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

2、举办演讲比赛就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锻炼职业技能的平台,同时让同学们自己表达自己心中的法律和规则。在演讲中提高,在学习中成长。

3、此次活动的进行有利于法律的宣传,加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三、活动主题:我心中的法律和规则

四、主办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承办单位:经管学院法律协会

五、活动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待定

六、活动形式:ppt演讲(ppt演讲至少5分钟)

七、活动参与对象:面向全院学生

八、报名方式:通过填写、上交参赛报名表格方式报名

九、活动内容:

1、此次法律演讲比赛由同学们自己组织演讲内容,在讲台上

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一下自己心中的法律和规则,畅谈一下自己的专业思想与

理解,促进同学们更好地交流法律思想,学习专业知识。让这一次演讲比赛成为一场法律思想交流的盛会。

2、视情况,选手演讲结束后,评委可以问选手相关问题由选手进行答辩,也可以就选手演讲内容提出相关见解。

十、比赛赛制:

1、采用淘汰赛制,若参赛选手过多,把参赛选手每四人分为

一组按“四进一”规则进行选拔,晋级者进入决赛,决赛时根据各选手演讲最后得分高低排名次,向前三名颁发奖状和奖品;

2、若参赛选手不多(十人左右)的话,直接进行决赛环节,根据演讲评分高低排名,对前三名颁发奖状和奖品。

十一、活动流程:(1)活动前期准备:

1、活动策划筹备;

2、召开部门会议,商议活动相关事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并安排好各项工作负责人;

3、活动宣传工作;

(1)传单、海报宣传(2)横幅

5、提前邀请活动评委老师参加此次活动;

6、活动部提前布置会场,检查多媒体设备完好情况;

7、联系学生会,社管会共同做好相关工作.(2)活动期间流程:

1、配合完成签到工作,有序进场;

2、主持人自我介绍,介绍到场嘉宾,并宣布此次演讲比赛正式开始;

3、活动负责人代表上台发言;

4、主持人宣布参赛选手名单和上台顺序;

5、参赛选手依次上台进行ppt演讲,评委老师(提出问题由参赛选手进行答辩或提出相关见解)打分;

6、最后一位选手演讲后,考虑到结分统计和排名次需要一定时间,可增加一栏观众互动环节(提出一个法律问题,由现场观众解答,谁回答的最好送一份精美小礼品);

7、主持人宣布此次比赛的前三名奖项获得者,由评委老师进行颁奖;

8、参赛选手和评委老师(嘉宾)合影;

9、主持人、到场嘉宾及活动相关负责人代表作结束感言;

10、主持人宣布换届选举大会圆满结束。

(3)活动后期:

1、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活动用品(如横幅)收好;

2、相关工作人员留下检查清理活动场地;

3、负责人做好活动总结报告。

十二、工作安排:

1、主持人:待定

2、制定活动策划书:策划部

3、布置会场、检查设备:活动部

4、宣传海报:宣传部

5、签到人员:待定

6、分数、名次统计:待定

7、场地检查清理人员:待定

8、现场秩序维护:待定

9、拍照人员:待定

10、活动总结:待定

十三、参赛要求:

1、各参赛选手仔细阅读本次比赛方案,熟悉有关赛程安排。

2、各参赛队于每场比赛开始前15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组委会对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4、遵守比赛纪律及比赛规则,服从大会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如有不同意见,请赛后与承办单位联系。

5、演讲内容不得是反人类反社会等负面内容。

十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1人):法律专题演讲比赛获奖证书及精美奖品 二等奖:(1人):法律专题演讲比赛获奖证书及精美奖品 三等奖:(1人):法律专题演讲比赛获奖证书及精美奖品 优秀奖(3个名额):精美奖品 观众互动纪念礼品(1名):精美奖品

十五、经费支出

十六、比赛须知:

1、请各参赛选手遵守赛事各项时间安排,如遇特别问题,请及时与组织人员联 系,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

2、遵守赛会的纪律及规则规定,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3、比赛期间,各参赛选手请不要与评委接触,如想表达对赛事的意见,请与组织人员联系。

4、每班可有2~3位同学观看此次比赛,但不得影响比赛现场的正常秩序,不要喊口号或喝倒彩。所有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组织人员都有权阻止并要求其离开比赛现场。

5、观众不得在比赛现场吃零食,离开时不得遗留垃圾纸屑。

法律协会 2014年12月

附件1:赛事细则

附件2:演讲比赛评分表 附件3:演讲比赛报名表

附件1:

赛事细则

(一)选手确定

1、原则上本院大一大二每个班级至少出一位选手参加演讲比赛

2、大三大四自愿参加

(二)比赛要求

1、着装庄重整齐

2、要用普通话

3、演讲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服从工作人员安排

5、要求脱稿

6、演讲时间至少5分钟,低于5分钟的酌情扣分

(三)评分细则

1、采用100分制,着装仪表精神面貌20分;演讲思想内容20分;声音语调感染力20分;动作表情20分;评委印象20分篇四:法律演讲比赛主持词

开场白: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

合:晚上好!

男:欢迎大家来到本次演讲比赛的现场,我是主持人,翔宇 女: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我是主持人,冯麟茜。经过数天以来的紧张筹备。今天,我们四个协会终于迎来了这次,主题为“知法律,我演讲”的演讲比赛决赛!男:本次团活动凝聚了四个支部的力量,经过了数日的精心筹备,今晚,要为大家带来一个学习型的法律演讲比赛,展现我们当代大学生“懂法知法,学法爱法”的积极态度!

介绍评委嘉宾

男:在比赛开始之前,我很荣幸的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比赛的评委,嘉宾。首先在这里要为你们介绍的是我们的嘉宾,她们是。。。(欢迎您!)

女:非常荣幸能能邀请到。。。(鼓掌~~~)

男:还有,出席本次团活动的评委有。。。。。欢迎你们的到来。

男:在比赛开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1882年帕尔默在纽约用毒药杀死了自己的祖父,他的祖父在现有的遗嘱中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帕尔默因杀人的罪行被法庭判处监禁几年,但帕尔默是否能享有继承其祖父遗产的权利成了一个让法官头疼的疑难案件。如果法院剥夺帕尔默的继承权,那么法院就是在更改法律,就是用自己的道德信仰来取代法律。

女:现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认为帕尔默是否有继承其祖父遗产的权利?

男:各位同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法院究竟是如何裁定的!

法官最后援引了一条古老的法律原则——任何人不能从其自身的过错中受益,所以,纽约州最高法院判决剥夺帕尔默的继承权。

女: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理解法律的真实含义不能仅以处于历史孤立状态中的法律文本为依据,法官应当创造性的构思出一种与普遍渗透于法律之中的正义原则最为接近的法律,从而维护整个法律体系的统一性”。

接下来就有请第一位选手上场篇五:演讲比赛报道稿

“用青春承载责任,以奉献迎接十八大”演讲比赛圆

满结束

为了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了提升我院学生的责任意识。由信息技术学院主办,新闻中心承办的“用青春承载责任,以奉献迎接十八大”演讲比赛于11月14日晚在信息技术学院六楼会议室召开。信息技术学院团委书记佟鑫、办公室主任王洪鹤、2012级辅导员老师李巍以及校新闻中心主任钱程、农学院新闻中心主任毕永越和信息技术学院第12届学生干部一同出席了本次比赛,并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

映着鲜红的党旗,演讲比赛在激扬的音乐中拉开了序幕。本次演讲比赛共15位同学参加,他们将在这里以壮志豪情书写青春,用一纸箴言诠释责任,掬奉献之心喜迎党的十八大。青春就是活力的象征,每位选手的演讲都激情澎湃,青春是智慧的体现,睿智的话语感染了全场观众。青春更是勇气的化身,选手们为自己的青春立下豪言壮志。选手们精彩的演讲把比赛的气氛一点点推向高潮,7号选手李伟明的《拥抱青春,承载责任》力压群雄,选手从自身出发,用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诠释责任,以高考的艰辛点染如今的美好,希望我们全体同学承载大学这份属于青春的责任。观众为他发人深省的演讲词鼓掌,为他从容不迫的肢体语言叫绝,为他敢于担当的青春喝彩。在比赛接进尾声时,新闻中心干事闵晨光深情款款地朗诵了一首《炉中煤》,把全场带入另一番玄妙的意境。颁奖典礼给比赛画上句号,7号选手李伟明成功问鼎,2号选手付有翔、5号选手李碧宁荣居榜眼,季军

则被8号郭琳、11号王世倩、15号李玉娟摘得。通过本次演讲比赛,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同学们对青春、对责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次演讲比赛展现出我院学生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是我院为庆祝十八大胜利召开的献礼之作。本次演讲比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我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法律演讲比赛报道 篇2

新闻报道自由是新闻报道的法律“推动力”

新闻报道自由是新闻报道法律张力的一个方面, 它是新闻报道的法律“推动力”, 也是新闻报道的法律“支撑力”、法律“保障力”。

新闻报道自由是言论自由的一个具体体现。新闻报道自由是言论自由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从一般意义上说, 新闻自由, 或称新闻自由权, 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 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新闻自由一般通过立法来实现, 如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论、出版自由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言论、出版自由是新闻自由的宪法依据。新闻报道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体现, 新闻报道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权的实现手段。新闻报道自由包括采访自由、表达自由、传播自由、批评自由等, 这些都是人们言论自由权实现的基本方式。

新闻报道自由是民主社会的一个鲜明标志。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 它早已在现代国家得到了普遍的确认。新闻报道自由对民主政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新闻报道自由对民主政治制度发挥着调节器的作用。比如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主要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帮助人民了解公共事务, 推动和改进政府工作。另一方面, 新闻报道自由是满足人民知情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现代社会, 要实现公众知情权, 就必须确保新闻报道自由权, 因为新闻报道自由权是公众知情权实现的前提, 没有新闻报道自由权, 公众知情权也就很难得到保障。

新闻报道限度是新闻报道的法律“牵引力”

新闻报道限度是新闻报道法律张力的另一个方面, 它是新闻报道的法律“牵引力”, 也是新闻报道的法律“平衡力”、法律“制约力”。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当人们在实现自己的自由权利的时候, 也要遵守相对应的义务, 自由的权利不是绝对和无限制的。自由的权利如果被某些个人和群体肆无忌惮地滥用, 就会失去自由、毁灭自由。同理, 新闻报道自由权的滥用可能会造成对公权力和私权的侵害。因此, 现代国家在一方面保障自由权利的同时, 另一方面又对这种自由权利设定种种限制。

新闻报道自由可能造成对公权力的损害。“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 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必须先有权威, 然后才能对它加以限制。” (1) 在现实生活中, 为确保国家民主政治的稳健运行, 对新闻报道的自由设定一定的限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我国《保密法》第20条规定: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 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另外, 新闻报道自由对公权力的损害还表现在对司法独立的干预上。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不能影响司法独立, 杜绝出现所谓的“媒体审判”, 这是对新闻报道进行限制性规定的重要依据。

新闻报道自由可能造成对私权利的侵害。任何一个人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的时候, 需要考虑自己行使权利对别人的权利是否造成了干扰、伤害或侵犯, 这是新闻报道限度理论的依据。新闻报道自由对私权利的侵害, 主要表现在对当事人隐私权或名誉权的伤害。对此,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8条规定:“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 人民法院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 没有侮辱他人人格内容的, 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 使他人受到损害的, 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这是我国法律为保护私权对新闻报道自由所做的规制。

实现新闻报道自由与限度的协调统一

实现新闻报道自由与限度的协调统一, 关键的问题是要了解新闻报道与其他利益的冲突关系, 理解和把握权利与权利、权利与权力之间的界限, 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大量的实践表明, 在这一领域中的冲突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与公共安全、新闻报道与国家利益 (包括国家秘密等) 、新闻报道与司法独立、新闻报道与名誉权或隐私权的冲突等方面。

没有绝对的权利, 也没有绝对的义务。因此, 在新闻实践中, 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自由权也并非可以无限制的行使, 正如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立与统一一样, 限制新闻报道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言论权利与言论义务的协调和统一。这就是我们谈到的新闻报道法律张力的内涵意义所在。

把握新闻报道限度的价值内涵。一般来说, 法律主要有正义与秩序两大价值, 其中正义是法律内在的根本的价值, 秩序是法律的外在价值, 外在价值为内在价值服务。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特性, 使新闻报道具有追求正义的天然倾向, 新闻报道也就具有正义的价值内涵。一方面法律对于新闻报道有规范作用, 另一方面, 在法律范围内的新闻报道有助于实现法律的正义价值。

法律责任是新闻报道限度的实现渠道。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媒体应当清楚自身行为的性质, 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 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具体途径就是不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尽可能多地将新闻媒体的行为规范体现在法律条文中。但由于我国的《新闻法》迟迟不能出台, 在实质上阻碍了新闻法治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尚无法律对新闻媒介的采访权、报道权作出规定, 言论出版自由权被虚化。不可否认,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 新闻报道侵害当事人权益的行为不断被揭露和纠正。但与此同时, 各种各样的不法行为仍在严重侵犯着当事人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 追究法律责任比单纯完善法律义务条文本身具有更强的实际约束力, 也就是说有法可依不是关键, 违法必究才是问题的本质。

控制新闻报道限度的行为外延。控制新闻报道限度的行为外延, 在尊重新闻报道的合理空间的前提下, 对新闻报道施加限制的根据就是不能侵犯其他权利的边界。一般而言, 实践中存在的冲突着的权利双方都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基础, 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一方可能会促成对另一方或许是具有更大潜在价值的权利的损害。所以, 研究新闻报道限度的行为外延, 必须将权利的冲突和新闻报道的价值放在一起, 进行全盘考虑与平衡。控制新闻报道限度的行为外延, 还必须注意控制的方式和内容, 要防止以此为借口而对深度报道进行削弱。尤其是对于限制新闻报道的内容这一实质性的限制而言, 必须小心谨慎, 因为这一实质性的限制容易导致对新闻报道权利本身的威胁;而限制新闻报道发表的时间、地点、场合一般只构成形式性的限制。就限制的方法而言, 不同的方法对新闻报道的限制程度有非常大的区别。限制的方式主要有两类:即事前限制与事后惩罚。绝大多数人都不支持对于新闻报道的事前限制, 认为这是一种对新闻报道最严重的侵犯, 这主要是因为公权力机关往往会尽力维护其本部门自身的利益, 限制那些批评其行为和政策的言论, 或者以此为借口压制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的思想观念, 最终会导致新闻报道的极度萎缩, 使政府走向专制。所以, 多数现代民主国家都没有采用事前限制原则。与事前限制的主观臆测性相比, 事后惩罚制度则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且符合现代法制对规则可预期性的要求。

摘要:新闻报道自由与新闻报道限度是新闻报道的一对互相矛盾的法律张力, 新闻报道自由是新闻报道的法律“推动力”, 新闻报道限度是新闻报道的“牵引力”, 新闻报道的这一对法律张力, 只有协调统一, 才能充分实现新闻报道的法律价值。

关键词:新闻报道自由,新闻报道限度,协调统一

注释

法律演讲比赛报道 篇3

关键词:隐性采访 法律陷阱 道德悖论

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全球跨入信息时代。隐性采访,作为获得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频频地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介中,受到大量的新闻工作者和受众的青睐。与此同时,1993年北京电台暗访街头出售假发票获奖后的不同声音,2000年湖南嘉禾、广东电白高考舞弊案曝光后的激烈争论等,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事实——隐性采访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质疑和责难。

一、隐性采访概述

隐性采访这种采访手段的产生,目前在新闻理论界尚无统一的说法,但有一种被广为接受:一战后,一批退役特工失业,欧美一些国家的媒体眼光独具,发现了这批退役特工特有的价值,并雇佣他们挖取新闻信息和材料,于是特工猎取情报的手段被引入新闻之中,这种调查方式也就产生了。

虽然这种方式应用已很频繁,但是,至今新闻学术界对其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著名新闻工作者和相关人士,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蓝鸿文、暨南大学新闻学教授邝妙云、著名法律专家杨立新等都曾给出自己的见解。虽然文字表述不同,但其实质含义相差甚微。其中,著名记者熊高的论述相比之下较为全面、更具概括性: “隐性采访,相对于显形采访而言,指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告知自己的采访目的,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报道采访源,获取新闻事实的一种非常采访。” [1]

此外,周景在其论文《对‘隐性采访’的社会表演学分析》中,把隐性采访生动地表述为“记者以假扮观众或者剧班成员的身份静观或者参与到新闻事件之中,刻意地隐去局外人的身份”,颇为形象具体。他认为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从社会表演学角度分析它同时包含了两个剧班,两个观—演关系。新闻事件本身和新闻报道机构各构成一个剧班。“所有新闻报道的实质都是媒介机构剧班对新闻事件剧班不对称的信息交流。” [2]这的确是一种非常露骨的说法。

综合前人的观点,笔者认为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了获取事实真相,隐瞒自己真实的记者身份和采访目的,通过充当普通公众或特定角色,采用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采集新闻信息、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调查方式。

隐性采访“又被称作‘暗访’、‘秘密调查’、‘卧底调查’、‘私访’、‘秘密采访’、‘微服采访’等。它是一种非常规的采访方式和调查手段,是相对于显形采访或公开采访而言的。”

隐性采访虽然是新闻采访的一个技术和手段问题,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严肃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涉及新闻自由与其他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它不可避免地成为新闻领域一大争议点。

二、质疑和争议的出现

客观地说,早期的隐性采访并不“与争议相伴”,也不“与诉讼相伴”,而是充满了传奇色彩。隐性采访自产生以来,留下了不少传诵后世的佳作,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著名记者。

隐性采访的最初实践者是英国《派尔——麦尔公报》的主编W·T·斯蒂德。1885年,他以暗访的方式参与购买一个女孩,以此调查英国一些商人专事贩卖本国的年轻女孩,把她们送到布鲁塞尔的妓院供富人消遣的卑劣行径,并发表了独家报道《现代巴比伦的处女贡品》。这可以说是暗访的最早萌芽。而世界新闻史上,真正最早的暗访是在1890年——美国女记者科克伦假扮精神病人暗访布莱克维尔岛精神病院,并根据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完成独家报道《疯人院的10天》,发表在当时的《纽约世界报》上。她因此被美国新闻界载入史册,被视为暗访鼻祖。 [3]从此之后,暗访逐渐流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记者都先后走上这条道路。

隐性报道的黄金时代是20世纪上半叶,直到60至70年代,这种采访方式还充满了活力,佳作频出,并数次获得了普利策奖。1971年,《芝加哥论坛报》记者威廉·琼斯为了揭露“救护业车队”敲诈勒索、残害贫民窟危重病人的罪行,他冒充护理人员,打入了这个奸商世界,揭露了他“有生以来见到的对人类最令人发指的摧残”,该篇报道就荣获当年的普利策奖。 [4]

然而20世纪 70年代末至今,随着隐性采访的广泛使用,它逐渐受到质疑和争论,进入 “有争议时期”,业内人士也开始反思隐性采访的利弊得失。

《芝加哥太阳时报》刊登的关于 “幻景”旅店的隐性报道,就未能获得1979年的普利策奖。为了证实政府巡检员勒索小旅店的传闻,《芝加哥太阳时报》派两名记者装扮成夫妇,在当地买下了一家旅馆,取名“幻景”,在装修过程中,在水电和配电方面都留下了显而易见的纰漏。为了让不合标准的物品与设备通过检验,他们对州政府和市政府的检验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贿赂,同时用隐藏的摄影机和录音机将这些非法的交易都拍录下来。结束营业后,《芝加哥太阳时报》的揭露文章连载了四个星期,相关人员受到了处罚和制裁。尽管在当时影响巨大,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也一度把《芝加哥太阳时报》的系列报道列为特别地方报道奖的入围作品,但是作最后决定时,经过冗长而激烈的讨论,这个系列报道还是落选了。

评委之一、曾任《圣彼得斯堡时报》首席执行编辑的尤金·帕特森说:“如果报纸以编辑的身份要求政府坦白、公开,而自己又隐瞒真相或掩藏动机,新闻界作为一个整体会在可信性方面付出代价。” [5]一语中的地指出了此种隐性采访方式的硬伤所在。

另一位评委、《华盛顿邮报》的编辑布莱德里对隐性报道的质疑也颇有代表性:“报纸本身获取新闻时就不诚实,怎能为诚实和尊严而奋斗?” [6]

两篇报道都是7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暗访杰作,但是却遭遇了不同的结果:前者荣获大奖,记者名利双收,而后者虽然社会反响显著,最终却与大奖失之交臂,并且受到业内外人士的质疑和批评。这恰恰源于隐性采访和道德法律的矛盾,是职业成就与道德法律的博弈的反映。

三、职业成就与法律道德的博弈

隐性采访发展速度之迅猛,在各种媒体中普及之快速,是以往各种新生报道形式所不能及的。这样的高速度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方面的新制度还来不及健全,新规范来不及完善,而旧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又与之多有冲突之处,其所面临的道德法律问题之多也就不足为奇了。火是热烈与危机并存的象征,隐性采访犹如火一样也是光明与隐患的结合体。新闻工作者进行隐性采访,确实犹如在火上行走。

1、法律陷阱:

隐性采访与法律的冲突在于,新闻报道权与公民隐私权的矛盾、媒体舆论监督权和公民言论自由权的矛盾。

至今为止,不论是我国的现行法律, 还是多数外国的法律,都没有明确赋予记者可以假冒身份、偷拍偷录等行为条款,倒是一些法律、法规、案例对此有所限制。我国《国家安全法》第21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我国安全法第284条也有相应的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美国法律中也有所规定:“ 在美国的大部分州, 未经许可非法‘偷拍’都被认为是犯罪” ,被认为是触犯刑律。而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法律,即使是将来,都不可能赋予新闻界以“偷拍偷录”的特权。因为法律首先是公平的,法律上被禁止的行为如果成了新闻界的特权,势必会与法律的公平性产生矛盾。

我国法律规定报道有六大禁区:不得涉及国家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涉及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各种公民的隐私、不得违背保护未成年人和保障妇女权益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得涉及商业秘密。此外,记者不能装扮成国家公务人员,不应装扮成违法犯罪之徒。

尽管记者拥有采访权报道权,媒介拥有舆论监督权,在这种法律环境下,隐性采访,不管其动机如何正当、成效如何显著,从身份、行为、工具等方面也都可能遭受法律陷阱。目前,已不乏这方面违法的案例出现,如《羊城晚报》曾于1998年8月25日头版刊出《本报记者在上海街头报警》的新闻,以及2001年2月2日《深圳商报》披露的名记者暗访禁毒实况,被女毒枭玩弄于股掌的事件等。如果隐性采访处理不好与法律的关系,在实现其报道价值、取得职业成就的同时,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卷入违法犯罪的漩涡,危及自身安全、玷污记者形象都是可能的。用不恰当的方法救火,灭得了一处却又引燃另一处,甚至引火烧身,得不偿失。

2、道德质疑:

记者首先是人,是一个社会人,要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和做人的行为准则。同时,记者又是时代的记录者,职业责任要求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完整地记录下来,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从事隐性采访的记者身上,社会道德和职业责任存在着一个悖论。有时候,两者的矛盾还相当尖锐、对立,记者因此面临着一个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尚有许多丑陋的现象在悄悄滋长和蔓延。“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记者只有用他的如椽之笔,将这些丑陋现象彻底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相关部门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才算是完成了历史职责,符合职业责任的一部分。可是,事实真相总是被千方百计地掩盖,弘扬正义、驱逐邪恶绝非易事,媒体揭露阴暗面更是困难重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常规的采访手段难以获得真实的材料,唯有隐性采访方能手到擒来。然而这种手段是具有欺骗性质的,更有甚者,在曝光非道德内容的同时可能自身也存在同等严重的非道德因素——2003年8月23日南京《现代快报》刊登了《成都晚报》提供的《记者卧底富太太俱乐部》,文中的记者成功地获得一位富太太的青睐,彼此间有了亲密接触。2001年5月,广东某报的《新闻周刊》刊登了记者写的《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一文,并配有6幅照片,描绘了在海口市存在的令人触目惊心的色情交易状况。这些暗访成果,虽然对社会丑陋现象进行揭露和深刻地批判,推动了有关部门对此进行整治,但是其自身行为也间接地完完全全展露在公众面前,让公众不能不对记者的道德操守产生严重怀疑。

此外,隐性采访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也存在着一个悖论。毫无疑问,我国的新闻采访活动必须遵守我国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即应该遵守《准则》的有关规定。但是,隐性采访的特殊性却不可避免地和其中的有关规定产生了矛盾,主要体现在和上述这条规定的矛盾:“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要通过合法和正当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而隐性采访诸多时候都存在着采取非正常手段揭人隐私等问题。

3、博弈:

隐性采访在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维护公众利益方面成效卓著,这是有目共睹的、毋庸置疑的。它不可不谓是世界新闻采访手段的一次大革命,为采集新闻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现实生活中充满着美与丑、正与邪、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正面与负面的冲突。扶正祛邪是传媒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现时,弘扬正义、驱逐邪恶两者都不易。媒体揭露阴暗面更是困难重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常规的采访手段难以获得真实的材料,隐性采访却能冲破重围,获得线索。

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就曾坦言:“我支持并赞赏隐性采访,因为我们的新闻媒体需要以积极的姿态干预现实生活。”

尽管普利策奖是否应该颁发给暗访作品存在争议,但是普利策本人生前的确曾对隐性采访情有独钟。他主政《世界报》期间,采取了很多办法揭露社会丑恶,其中就包括隐性采访。“《世界报》在揭露丑恶方面是无与伦比的,《世界报》的老板要求大量的材料,该报驻华盛顿代表四下活动,既当记者又当侦探。”一句“既当记者又当侦探”形象地表达出了隐性采访在《世界报》的地位和作用。 [7]

由于隐性采访得出的报道真实、生动、不容置疑、无可辩驳,在舆论监督、满足受众需求等方面成效显著,从而广受欢迎,具有不容小觑的市场。“隐性采访是获取真实内幕的有效途径,能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突破显性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本质,这样的新闻往往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能够产生强大的舆论效应。特别是对消极腐败现象的揭露,能够加大新闻舆论监智的力度,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对社会而言,增强舆论监督的力度;对受众而言,满足其知情权;对媒体而言,可以扩大新闻报道领域,取悦受众,展示自身的实力和新闻理念,即满足道德理想的塑造和市场利益实现的需要。

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隐性采访题材的扩大、暗访工具的改进、参与隐性采访的记者和媒体队伍的壮大,由此引起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越来越多。各种类似案例层出不穷,关于隐性采访的争议愈演愈烈。

“暗访与偷拍从来没有成为专职新闻采访的主流方式,并且经常受到质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认为,记者的职业就是要在不欺骗和不违背其它道德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采访到新闻。偷拍成为《焦点访谈》的主要手段,这是新闻职业的一种悲哀,是一种非正常现象。 [9]

四、结论

隐性采访,简单地说,就是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并在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以秘密的或者间接的方式进行采访活动。隐性采访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这种合理性源于新闻事实的复杂性和记者对新闻真实认识的渐进性。不可否认,隐性采访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采访方式。

但其最大弊端是,降低了普通公众对媒介的信任和尊重。隐性采访是一把双刃剑, 掌握得不好, 不仅会构成新闻侵权,引起新闻诉讼或者为万夫所指、惹祸上身,甚至会伤及无辜,危害社会。“它现在之所以没有受到舆论的普遍谴责,一是因为被揭露的事情维护了多数人的利益,两害相比,揭露坏事明显更重要;同时,由于多数公众的法律意识尚缺乏。一旦其他监督机制健全了,公众的法律意识提升了,媒体普遍采用这种采访方式将会被关注并受到广泛批评” [10]

笔者认为,新闻采访从来就应该是光明磊落、坦诚相待的,以獐头鼠目、坑蒙拐骗、前倨后恭的方式,终究不是记者采访之正道。隐性采访永远不会成为新闻采访的主流方式,并且随着社会道德和法律的逐步完善,最终有一天暗访可能会消失。但在此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暗访作为媒体监督政府和社会、获取新闻真相的一种有效手段,将仍然发挥它独特的优势,成为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和辅佐。不过应把握一定的“度”,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特定情况下,才能‘不得已而为之’。

注释

[1]熊高.《采访行为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2]周景.《对‘隐性采访’的社会表演学分析》,杭州人民广播电台之新闻谈话电台网站(网址不慎丢失)

[3]周珂.《隐性采访中的道德问题》, 《新闻爱好者》 2005年第11期

[4]道格拉斯.贝茨.《美国普利策奖金内幕》,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5][6]徐讯.《暗访与偷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7]顾理平.《隐性采访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8]周景.《对‘隐性采访’的社会表演学分析》,杭州人民广播电台之新闻谈话电台网站

[9]徐讯.《暗访与偷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316-318页

[10]周景.《对‘隐性采访’的社会表演学分析》,杭州人民广播电台之新闻谈话电台网站

参考文献

骆汉城.《行走在火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张少科.《访调查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郭镇之、展江.《守望社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郭赫男.《双重视域》,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0/13/content_3612839.htm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7270401.html

http://www.chuanmeizazhi.com/llts/2008/0902/article_760.htm

http://qkzz.net/magazine/1003-1286/2005/11/273598.htm

俞国平《 隐性采访中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9(12)

张西明.《隐性采访中的道德与法律问翅》, 中国记者,1997(7 )

商娜红.《隐性采访和体验式采访的界定》, 新闻记者,1998(11)

徐迅.《偷拍偷录问题的法律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7(12),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05)

顾理平.《论隐性采访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03)

徐斌.《隐性采访及道德问题》,新闻知识, 2003(Z1)

张西明.《隐性采访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从美国新闻界的一些做法和规定谈起》,中国记者,1997(7)

作者:张益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研究生

法律演讲比赛报道 篇4

“法律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校长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的小学生。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以“法律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本次比赛的顺利进行辛勤工作的教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本次活动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同学们,有规矩才成方圆,有法律的保护才会有和谐的校园;有爱的传递才会有多人的“知法、守法、爱法、护法”的故事流淌。只要法在心中,行在法中,以爱为桥梁,用心沟通,让法与爱同行,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温馨和谐。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家中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社会上做个好公民。让法律意识永驻在你我心中,用法律规范我们的言行。

此次演讲比赛学校作了精心安排,在比赛过程中,希望各选手要赛出水平、赛出精神;各评委老师要严格标准,公正评判;同学们要认真观看,维护赛场纪律,保持卫生,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最后,让我们预祝各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

演讲比赛报道 篇5

“中国梦、XX梦、我的梦”演讲比赛 秋意盎然,人心温暖。XXX“中国梦、精塑梦、我的梦”演讲比赛在2013年9月7日下午3点隆重举行。来自企管中心、财务中心、营销中心、技术中心、生产中心5个中心的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此次演讲比赛从7月份就开始筹备,全体员工积极报名参赛,热情高涨,不甘落后,利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精心排练,经过多次筛选和彩排,最后确定了14篇参赛演讲文章、4个演唱歌曲、1个小品和1个诗朗诵的题材节目。当天的比赛现场气氛活跃、秩序井然,员工个个精神饱满、意气奋发,全身心投入到这次集体活动中。比赛中,参赛选手们围绕“中国梦、XX梦、我的梦”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用鲜活生动的内容、热情洋溢的语言,畅述党的恩情,高歌宏伟蓝图,满怀激情地描绘了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声情并茂的演说对祖国前景的美好展望、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个人未来的憧憬,展现得淋漓尽致。各位参赛选手的演讲或低回婉转或气势恢宏,观众热情高涨、呐喊欢呼。精彩的演讲之中还穿插着文艺节目,特别是财务中心的小品《公司岁月》,赢得了上级领导、公司领导和员工的赞赏和掌声。各中心选送的歌曲让演讲比赛精彩跌宕。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XXX以一篇《梦想成就未来》引起了现场观众及评委的共鸣,最终获得了第一名。

此次演讲比赛,上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县非公经济党工委副书记XX亲临现场观看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这次活动举办的很成功,收

到良好的效果,希望今后公司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振正能量,凝聚精气神,助推公司发展。

演讲比赛报道稿 篇6

发布者:政教处 崔凌 发布时间:2011-9-26

2011年9月26日下午14:30分,我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演讲比赛在教学楼前如期举行。本次比赛是由政教处发起,团总支组织开展的。本次比赛得到了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的大力支持,语文老师的倾情指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参加比赛的9名选手,他们 以各自不同的风格演讲了有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

通过这次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以及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通过这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稿:卢有彩)

漫水滩中学举行“弘扬民族精神”演讲比赛

2011年9月26日下午,漫水滩中学举行了“弘扬民族精神”演讲比赛。本次比赛是由政教处发起,团总支组织开展的。本次比赛得到了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的大力支持,语文老师的倾情指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参加比赛的9名选手,他们 以各自不同的风格演讲了

有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

法律演讲比赛报道 篇7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规范作用和评价作用。法律规范告诉民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使民众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但是, 这些作用要真正得到发挥还有一个必要条件, 那就是法律是公开的, 为民众所知的, 但矛盾在于作为法律组成部分的法律条文并不能为每一个民众所知、所理解。而法制新闻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矛盾。

法制新闻通过描述、评论典型案件等方式将法律知识以新闻的方式呈现出来, 并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民众对相关问题的法律认知。但是, 现实中法制报道屡屡出现的法律错误却影响了这一功能的实现。因此, 法制报道中出现法律错误问题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试图通过对某法制类报纸2010-2014年间的240篇报道进行阅读分析, 以此管窥我国现阶段法制报道中存在法律错误问题的总体情况。

二、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40篇法制报道。笔者以某法制类报纸2010-2014年间的所有法制报道为抽样范围, 采用分层抽样法从每月的所有法制报道中抽取4篇作为样本, 共抽取了240篇法制报道。笔者对抽取的240篇报道进行研读, 寻找报道中存在的法律错误, 对出现的每一个法律错误进行具体研究, 统计分析数据, 将得出的结论与之前学者研究的成果进行对比, 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异, 分析差异原因。同时, 对现阶段我国法制报道中出现法律错误的情况进行描述, 分析法律错误存在的原因, 并尝试提出建议。

本文采取了文献研究、归纳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笔者首先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研究, 了解国内法制报道中的法律错误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阅读时, 笔者发现关于法制报道中的法律错误这一主题, 国内还没有学者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学者们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 大部分是进行个案分析, 将具体一篇法制报道中出现的法律错误进行列举。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之后, 笔者又阅读分析了某法制类报纸2010-2014年间240篇法制报道, 并对法制报道中的法律错误的现状进行研究。同时, 因为时间维度的加入, 还进行了趋势分析。此外, 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也贯穿全文, 笔者一直在将自己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的分析结果与之前学者研究的成果进行对比, 试图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异, 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三、法制报道中的法律错误———基于对某法制类报纸2010-2014年间240篇报道的分析

(一) 出错率及其变化趋势

1. 出错率

我们发现240篇报道中, 有31篇报道出现了法律术语、法条引用方面和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法律错误, 出错率为12.91%。31篇出错报道中, 2010年占7篇, 2011年占7篇, 2012年占6篇, 2013年占5篇, 2014年占6篇。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2010-2014年间每年抽取的48篇报道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法律错误, 这说明法制报道中出现法律错误这不是由样本的随机性造成的偶然性问题, 而是一个普遍存在于法制报道中的现象。

某法制类报纸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机关报, 在法制报道方面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新闻传媒领域是公认的。所以, 我们可以进行合理地推测, 某法制类报纸作为进行法制报道媒体中的执牛耳, 尚且有12.91%的出错率, 那其他报刊媒体在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2. 变化趋势

2010-2014年间, 每年抽取48篇法制报道作为样本, 其中出现法律错误的法制报道:2010年有7篇, 出错率为14.58%;2011年有7篇, 出错率为14.58%;2012年有6篇, 出错率为12.50%;2013年有5篇, 出错率为10.42%;2014年有6篇, 出错率为12.50%。

我们可以发现, 自2010-2014年间, 出错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某法制类报纸的法制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 发生法律错误的情况呈递减趋势。我们可以进行合理推测, 以后发生法律错误的法制新闻会越来越少。

(二) 法制报道中法律错误的类型

1. 法律常识类错误

笔者认为, 本文中的法律常识指的是法制新闻从业者所应具备且能了解的法律知识, 如公民的政治权利、法院的审判流程等。广义上, 一切法制新闻报道中的错误都可以算作是法律常识类错误, 但是, 因为法律术语类错误和法条引用类错误较为典型, 且发生频率较高, 所以学者们将其单独拿出来分为一类。

在数据分析中, 笔者发现, 法律常识类错误中, 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有有两类:

一类为立法、司法、行政机关职权混淆, 如《法检两家被假新闻缠身能否讨要名誉权》一文中, 记者有这样的表述:“这些学者认为, 法检两家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司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是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严格执法, 维护司法机关司法权威的具体举措。”法院和检察院可以执法么?实践中, 执法权指的是行政执法, 法院和检察院属于司法机关, 没有行政执法权。

另一类为刑罚类错误, 这类错误表现为刑罚类知识缺乏, 如将缓刑当成刑罚的一种, 《万邦物流贩假烟案宣判》一文中, 记者有这样的表述:“同时, 兰建明等其他涉案人员分获13年至缓刑不等刑罚。”这里就是典型的将缓刑错归为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七十二条, 可以知道, 在我国, 刑罚的种类不包括缓刑, 缓刑是一种刑罚的执行制度。

2. 法律术语类错误

法律术语类错误主要有三种:法律术语混淆、法律术语使用不规范、沿用旧法规定的法律术语。在这三类中, 之前学者们的研究总是围绕法律术语混淆类进行。笔者在对出错的31篇报道进行研究分析时, 发现出现法律术语类错误的报道中:法律术语混淆类占40%, 法律术语使用不规范类占60%, 沿用旧法规定的法律术语类未出现。似乎, 法律术语使用不规范已取代法律术语混淆, 成为法律术语类错误的主要组成部分。

法律术语使用不规范, 前文中笔者根据之前学者们的研究将其分为两种:法律术语的不适当简写和自造法律术语。但是, 在调查中, 笔者发现, 实践中, 基本不会出现自造法律术语这种情况, 法律术语的不适当简写也很少见, 法律术语使用不规范类错误发生频率较高的主要有以下这两种情况:

(1) 当用却未用法律术语。如《继续上诉韩海警被刺案或将三审》一文中, 有这样的表述:“在实行三审制度的韩国, 如果程大伟对案件判决不服, 必须在7天之内进行上告。”上告这一说法很明显是不严谨的, 应该换成法律术语上诉。

(2) 不恰当使用法律术语。如《利用个人信息敲诈犯罪多为模仿“前辈”》一文中, 有这样的表述:“经查证属实的勒索数额为5万元, 其中2万元既遂, 3万元未遂。”犯罪未遂属于犯罪形态, 指的是犯罪目的没有得到实现, 能与未遂相搭配的只有敲诈勒索的犯罪行为, 前文却将未勒索到的金额与未遂相搭配, 属于典型的不适当地使用法律术语。

在调查中, 笔者发现, 法律术语混淆类错误较之前的研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以前法制报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似乎已经绝迹。如误用被告人与被告、询问与讯问、判决与裁定、抢劫与抢夺等法律错误。

3. 援引法条方面的错误

援引法条方面的错误无论是在以前还是现在, 出现的频率都不高。在调查的所有法制报道中, 出现援引法条类错误的只有两篇。笔者认为, 这类错误很容易规避, 只要法制报道记者合理注意一下, 在援引法条前对法条进行了解, 不使用已废止的法条、与文章内容不符的法条, 不写错法条的名称, 就基本上可以防止此类错误的发生。

4. 三种错误类型的比较

在31篇出现法律错误的报道中, 出现援引法条方面错误的报道有2篇, 出现法律术语方面错误的报道有10篇, 出现法律常识方面的法律错误有19篇。三大类型的法律错误中, 法律常识类错误比重最大, 占62%;其次是法律术语类错误, 占32%;最后是援引法条方面的错误, 占6%。显然, 法律常识类错误最应该引起关注。但是, 在进行相关文献阅读时, 笔者发现学者们的研究重心一般放在法律术语方面的错误这一类型上。笔者认为这可能与研究学者的学术背景、记者法律素养的提高和新闻媒体的重视有关。笔者建议之后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可以将其重心转移到法律常识类错误上。

(三) 小结

我国现阶段法制报道中出现法律错误的这一现象不算严重, 某法制类报纸的出错率达12.91%, 这个问题, 应当引起新闻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们的共同重视。法制新闻的出错率随着年份的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笔者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与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相比较, 得出了以下结论:现阶段, 法律常识类错误较法律术语类错误发生频率更高, 法律常识类错误发生频率较高的有两种:立法、司法、行政机关职权混淆类和刑罚类错误。法律术语类错误中, 法律术语使用不规范类错误发生频率较高的主要有以下两种:当用却未用法律术语和不恰当使用法律术语。同时, 许多法律术语混淆类错误已经消失。

四、对减少法制报道中法律错误的建议

笔者建议定期对法律新闻工作者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以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 同时, 新闻工作者自己也要不断学习, 关注立法变化, 更新知识储备, 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新闻媒体要认清自己在法律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新闻媒体还可以联合起来设立相关的对法制报道进行监督的行业协会。此外, 因为我国至今尚未有一部统一的新闻法,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来弥补这部分空缺。

参考文献

[1]邓红阳.原故宫设计师连杀两领导一审被判死刑[N].法制日报, 2010-4-1.

[2]王家梁.万邦物流贩假烟案宣判[N].法制日报, 2010-5-31.

[3]王斌.继续上诉韩海警被刺案或将三审[N].法制日报, 2012-9-15.

[4]杜晓, 赵一晓.利用个人信息敲诈犯罪多为模仿“前辈”[N].法制日报, 2012-8-15.

[5]赵杨.法制新闻报道中法律语言的使用研究——以<法制日报>为例[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 .

[6]公婷, 吴木銮.我国2000-2009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 2012 (4) .

[7]卿成.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法律常识错误[J].当代传播, 2001 (3) .

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 篇8

国庆长假七天,为了背熟演讲稿,我整天都认真练习。不料长假过后,我生了一场大病,每天都要打针、吃药。在请病假的几天里,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可是,身体的不适常常让我头昏脑涨。为了把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我每天晚上都坚持练习半个小时,有时一个读音、一个动作常常得练上好几遍。有一次,谢老师还亲自打电话问我病好了没有,什么时候才能上学,演讲稿背熟了吗?这让我感动万分,信心倍增。

终于到了比赛的那一天。一到学校,同学们都来到我的座位旁,为我加油。到了第四节课,选手们也都来到我们班的教室门口,准备比赛。我的心上如同放着一块千斤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终于轮到我了,我鼓足勇气,走上了讲台……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评委们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眼神。

下午,谢老师告诉我,我得了第一名。这是我第一次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我欣喜若狂,感触良多,也更加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指导老师:魏迎春】

点评

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小作者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好不容易克服了内心的害怕,却又生了一场大病,就连比赛前都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着实让大家为之捏了一把汗呢!令人欣慰的是,小作者始终都没有放弃练习,最终苦尽甘来,演讲比赛得了第一名,顺理成章地告诉大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上一篇:李昌玲教材培训心得下一篇:习习近平重要论述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