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师经验交流

2024-10-25

高三教师经验交流(精选8篇)

高三教师经验交流 篇1

高三教师经验交流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说实话,在这里发言,我觉得受之有愧。因为在座的许多的教师都比我做的要好,很值得我们学习。只是每届高考完后,总有一些想法和感悟,跟大家一起分享。这几年一直担任文科班的数学,常听同学们抱怨:“数学太难学了”,甚至有些同学一开始就放弃了数学的学习。也难怪他们如此抱怨,文科班里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理科基础差而学文科的,他们对数学常常有一种畏惧心理,害怕数学,讨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在高考中能否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数学成绩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教好文科数学至关重要。我认为文科数学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如何让学生学,其次才是我们老师怎样教。

一如何让学生学

只要是高三的学生,不管他内心的原动力是怎样的,成绩再不理想的学生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渴望,想要考上理想的大学。然而,由于他们长期受到失败的打击,基本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文科数学教师看到学生就像看到一群被数学伤害的难民,他们用迷惘,绝望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们,希望我们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因此,我开始拿出了双心大法:信心,以及爱心。接班的第一堂课,总是以树立信心,励志为主题。所说的第一句话:我十分的同情你们。然后开始违心的控诉文科生学数学的无益性。并且跟他们保证将来他们大多数进入大学所学习的专业和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将永远与数学拜拜了。现在为什么学习数学,我不给他们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引导他们从体现自我价值,证明自己能行,挖掘自身的潜能的角度去学。然后又信誓旦旦的跟他们保证高考文科数学的容易性,并宣称高考数学将是他们整个高三阶段考试所得到的最高分。这时,我看到了他们的眼神里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充满了期待。接下来,我开始分析他们的问题之所在,从然信心。比如:说他们一开始就给了自己错误的心理暗示,我就是学不好数学才选择文科的,我从小数学就不好等等认为的给自己造成心理障碍,导致了学习行为上的迟缓和后置,甚至于害怕数学和抗拒数学。我认为他们主要原因是缺乏信心,而信心又是来源于成就感,因此他们太需要一次,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成功也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所以,我在平时就不遗余力的不放过任何夸奖他们的机会,哪怕是公式的默写,计算的正确,解题思路的正确,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肯定而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快乐。同时,老师也要至始至终保持充足的信心,这对学生来讲是一种精神感染,它能为学生建立信心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刚接高三(9)班时,为了鼓励他们,我给他们夸下了海口,说高考数学我要将他们的平均分带入90分的大关。其实,我心里也没有底,只不过海口夸下了只有硬着头皮上,同时也让大家明确这个奋斗目标。每一次的联考,不管成绩怎样,我都会告诉他们,这一次考试大家哪一个方面做的有进步,离奋斗目标又进了一步。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进步着,高考成绩下来,高三(9)班的平均分居然有98.1,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这个成绩也着实让我高兴了好几天。第二法宝是爱心。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知过程。文科学生感情色彩浓厚,他们的兴趣往往依赖着对老师的喜欢和认可,一旦老师授课不合口味,或受到老师的漠不关心,过多的指责等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坏,便逐渐与老师疏远,甚至产生对教师的讨厌、对抗等不良情感。主动积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通过面部表情,声音的变化,表达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爱和期待。让学生感觉到我理解她们在数学学习上“为伊消得人憔悴”。课后主动关心他们,询问他们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分析面对的困难,找“差”的原因,一起想补“差”的办法。不过多的苛求、指责学生。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都及时的肯定和赞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来自身边的榜样,对学生更有较大的激励作用。经常在全班展

示一些好的作业,好的学法,甚至请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充当小老师,从学生羡慕的眼神中你能明显的感受到他们的触动。坚持一段时间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班级体中的数学学习氛围也更浓郁了,整体成绩随之上去了。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高考的临近,同学们紧张焦虑的思想情绪比较严重,有的同学甚至出现了过激的一些言行。这时,我所需要做的是如何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重拾信心。课堂上,挤出时间来给他们播放励志视频,看励志演讲,用名人的经历和效应来激励他们。课下,经常找他们促膝谈心,也许,有时候你不需要说什么,只需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让学生去派遣出心中的郁闷和不安。高考前一个月的一堂数学课,我端着一盆小植物走进教室,同学们感到很奇怪。我说:这是幸运草。送给大家,希望大家今后好运一生!也希望大家每天看到教室的这一抹绿色,心中又充满了希望。此后,教室里又陆续多了几盆小植物,而我送给他们的幸运草,一直被他们照顾的非常好。

二老师如何教

文科生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老师,为什么您上课讲的东西我都听懂了,可是下来做题还是不会做呢?我总是笑笑:那时因为你没有把老师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多数文科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循规蹈矩,依赖老师的讲解,不去主动思考,做习题时照搬教师课堂上提供的方法和思路模式。只凭记忆进行解答,题型稍有变化就感到束手无策。针对以上问题,我首先要教会他们上课听讲的方法。提倡课堂做随堂笔记,做三遍笔记的思想。课堂上,老师拿出题型分析问题时,认真听分析的思维过程这是第一遍,在老师停顿时,快速的简要的记下关键步骤,这是第二遍。课下反思时,再回忆老师的讲解过程,完整的把笔记整理出来,这是第三遍。这样的三遍比你上课简单当书记员记录一遍笔记的效果要好的多。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揭示思维过程、锻炼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解题。高三复习课容量大、节奏快,但不能因此而“雨过地皮湿”,让学生吃“夹生饭”。鉴于文科生接受数学知识较慢,在讲评题目的时候我总要把自己拿到题目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怎样审题,如何把关键的条件挑出来,怎样把条件进行转化和重组,在这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这些问题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逐步的体验成功之路。鼓励学生大胆的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大声的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对他的每一步都要肯定,对的给予表扬,增强信心,错的就启发她发现错误所在,做忠实地倾听者。课堂上我常说的一句话:“对于一个问题,你可以不会答案,但不能不会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分析问题的性质、特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教学中的难点:我又想尽办法,帮助他们理解。比如:同学们容易弄混淆的三角函数公式,有时会自编口诀让他们便于记忆。Sincos,cossin符号相同,ccss符号相反,对于正切的和差公式是上同下反。针对学生不会解题的问题,我在教学中的一个作法是:充分利用文科学生比较听话的特点,教会他们一些基本题也是高考必考题的解法,常练常检测,有目标有目的练习让听话的学生得实惠。让他们先成功,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还有文科生的大敌,解析几何解答题常常让同学们觉得,如同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我给他们归纳了解题的三部曲,告诉他们也许我们并不能算出来,但我能依靠这三部曲得到一些步骤分。慢慢的,解析几何题就消灭了不动笔的现象。最重要的一点是教会文科生学习数学要常回头看看。据文科学生接受数学知识慢,缺乏理性思维,只要一天不接触数学就会有生疏感的特点, 得出了文科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常回头看看。只有经常回头复习原来的知识,才能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加以延伸、拓展,而形成更高的知识层面。于是,我给同学们总结了“三看”

1、学新内容前要回头看看相关知识。

2、做过的每一个典型题型都要回头看看。

3,常回头看笔记本和改错本。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只要能经常回头看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零散的知识联系

在一起,编织知识网络,使知识巩固化;查漏补缺,使知识完整化;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综合应用,使知识实用化;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文科班的同学就一定能笑到最后。教师也能教学相长。

我想:每一条小溪都有自己蜿蜒的曲度,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奔向大海。学生的成长过程如此,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不也是如此吗?每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刚进班时几近绝望的眼神,再到高考拿到成绩单时,兴奋的告诉老师:我数学考了一百多分。那时,我们的成就感也溢于言表,这不正是我们价值的体现吗?我相信在我们2012届全体师生的努力下,一定会再创辉煌!

高三教师经验交流 篇2

一、以初中平面几何图形为载体, 考查向量的基本知识

例如, 如图所示, 考查三点共线的结论.对这种题型, 学生感觉无从下手, 就需要老师总结结论,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论如下:已知undefined, 求证A, B, 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有不全为0的实数l, m, n使得la+mb+nc=0且l+m+n=0.

例 如图所示, 在△ABC中, 点M是BC的中点, 点N在AC上, 且AN=2NC, AM与BN相交于点P, 求AP ∶PM的值.

undefined

undefined

∵B, P, N三点共线,

undefined

若学生对初中平面几何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可过M点作BN的平行线MD, 可知D为NC的中点, 很快可得出AP ∶PM=4∶1.

二、向量与三角函数综合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因为这类综合题, 既能考查向量的知识, 也能全面考查三角函数的知识, 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例 已知向量undefined

(1) 当undefined时, 求向量a, b的夹角;

(2) 当undefined时, 求c·d的最大值;

(3) 设函数f (x) = (a-b) · (c+d) , 将函数f (x) 的图像按向量m平移后得到函数g (x) 的图像, 且g (x) =2sin 2x+1, 求|m|的最小值.

此题属于中等题, 但有较强的综合性, 既考查了三角函数, 也考查了向量, 还考查了平移, 涉及的基本知识很多.

此题第 (1) (2) 问较容易, 答案:

(1) a, b的夹角为undefined

(2) 当undefined时, c·d的最大值为undefined

undefined

设m= (s, t) , 由平移公式可得undefined

易知|m|的最小值为undefined

此题也可由初中学过的知识, 左加右减得到答案.下面将着重介绍平移的实质.

三、在向量复习中, 学生对平移公式的理解是难点

虽然已经是复习阶段, 但大多数同学并不理解公式的本质, 我认为, 在讲解时要和初中的左加右减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使学生突破难点.

在讲课时, 若给学生出一道题:将函数y=-x向左平移1个单位, 写出其解析式:.

在检查中发现, 很多同学的答案为:y=-x+1.

为什么写成此答案?究其原因是把平移的实质未搞清楚, 把初中的左加右减和现在的平移公式未结合起来, 在这里应讲清楚:平移的实质是x, y的变化, 而不是-x的变化, 把原式中的x换成x+1, 所以答案是y=- (x+1) 即y=-x-1.从向量的平移来理解, 向左平移1个单位, 即向量a的横坐标为-1, 向上向下未平移, 即向量a的纵坐标为0, 所以平移向量a= (-1, 0) .这样讲解之后, 学生可结合初中的左加右减, 对平移公式的学习就非常容易, 即突破这一难点.

由上可以看出, 在高三的复习中, 我们既不能上平平淡淡的基础课, 也不能上没有提升能力的综合课.我们在复习中既要联系以前的知识, 又要复习现在的的知识,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融会贯通, 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知识, 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

摘要:对《平面向量》的复习, 如何复习才能提高效率?本人在复习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一、以初中平面几何图形为载体, 考查向量的基本知识;二、向量与三角函数综合题是复习的重点;三、在向量复习中, 加强学生对平移公式的理解.

高三送考经验交流材料 篇3

大家好,今天有幸坐在这里,向各位汇报一下高三一年来的工作,内心实在惶恐,在各位行家面前班门弄斧,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下面我从学科备考和情感投入两方面汇报。

一、学科备考方面

高47级在进入高二下学期才得到明确通知,要考全国卷。对于我们备考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很大。在学校和年级的统一指导下,我们虽然很着急,但不慌乱。扎扎实实的做了下面这几项工作。

1.为充分了解山东卷和全国卷之间的差别,我们全组老师深入研究了近5年全国卷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对比与山东卷异同,从而制定出新的详细的全国卷双向细目表,迅速调整教学方向,特别是选修模块,扬长避短,回避学生普遍感觉难得分的有机化学部分。

2.多渠道、多角度获取最新考试信息。学校先后组织高三老师外出去济南等地参加各类高考研讨会,去市内兄弟学校听课学习;特别是去年年末,到使用高考试卷多年的省份进行学习,走进课堂,学习先进经验。面对新的高考改革形式,咱们学校的这些做法,给老师们提供了开阔眼界和思路的机会。

3.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力强。高三一年来,几乎每周都在进行周练,年级每周一都按时汇总、统计成绩。特别是到了冲刺阶段,为更好强化理综训练,每次理综周练后,年级都要求第一时间进行阅卷,为避免三个学科流水制约阅卷进度,理综组的全部老师都周六中午加班,一般都是上午11:30拿到试卷,下午3:00 就能阅完。保证周一的试卷准时讲评。

总结高三教学,我们突出了“三抓”,即抓阶段计划,忙而不乱;抓高效备课,有的放矢;抓考前训练,求真务实。

二、情感投入方面

高三一年的备课备考就像一场马拉松,既是体力、智力的比拼,也是家校情感付出的比拼。回顾高三一年的生活,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瞬间,其中有几件事情对我感触很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1.有关家长的故事

我教的高三四班有一女生,升入高三后成绩一般。在批阅她的作业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她的解题方法经常与老师讲的方法不同,解题费劲、走很多的弯路,费时费力,其他学科老师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四班有一位家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孩子成绩在班级倒数第二,第一次周测后,我在办公室接到这位同学爸爸的电话询问孩子在班级上课情况,我耐心和家长说明了孩子的情况。过了一会儿,我又接了他的电话,说是找李辉老师。我一听是李辉老师,就把数学组李辉老师的电话给他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他又把电话打了回来,要找生物老师,李辉。这时我才明白他想找的是我们办公室李光军老师,可能是家长把光和军弄到一起读成辉了,我当时就给他进行了纠正。巧合的是,接下来的两次周测后,我都接到了这位家长打来的电话,还是先找我,再找李辉老师。我当时心里想,把老师名字多次搞错的家长,肯定不会把从老师这里了解的情况准确无误的转达给孩子。出我意料的是,接下来的月考,这名同学的成绩竟然从班级倒数第二进步到了38名,后来家长专程来办公室对老师表达谢意,我顺便问出了我的一个疑问,问他为什么每次他明明知道我和李光军老师就在一个办公室,还要先打一个,挂掉,然后过一会儿再打。家长的回答又一次让我震惊。他说想把老师们给的建议整理记录下来后,再问另一个学科。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视;对老师又是何等的期待与信任。

对于老师来说,班级每一个学生是五十分之一,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这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要尽己所能,最大程度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为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2.关于学生的故事

一般来说,一位既教A层班级又教平行班的老师的大部分注意力都会放到A层班级上,在平行班也是会主要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我教的另一个班级——五班,是一个平行班。一名学生的故事,让我意识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重要性。她是一位表面上性格活泼、开朗的女生,有一次课间我发现她眼里含着泪水,我便走过去了解情况,安慰她。事后从别的同学了解到,她是离异家庭的孩子,跟妈妈生活,妈妈常年生病。表面看似坚强,实际上内心很脆弱。知道了这种情况后,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便有意识的主动去关心她、关爱她的学习与生活。由于通过了铁路系统的单招考试,她最终没再参加高考。毕业后,她送给我一小盒贺卡,里面有50张,每一张上她都亲笔写满了我们之间的故事,字里行间都是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这更使我体会到,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考取高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教育。

高三工作经验交流 篇4

过去的一学年,我校在县教委的关怀下,在县教科所的指导及各兄弟学校的支持下,在“创市重”的攻坚年,克服生源差等诸多困难,负重拼搏,2010年高考再创佳绩,重点上线人,本科上线人。成绩的创造,来自于汗水和坚持;更来自于行之有效的高三工作发展思路、方法及实践。下面就我校高三工作,谈谈我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共谋我县教育发展之大计。

一、同化观念,增强责任感

1.质量观——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高三质量、高考成绩在学校内外影响更大,关乎学校的发展。教师达成 “四个一”的共识: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学生形成“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思想。

2.和谐观——和谐是胜利的保证。和谐是工作运转的润滑剂。团结奋斗,和谐发展是夺取高考胜利的保障。

3.学生观——以人为本。根据我校生源的实际,我们提出“抓俩头,促中间”教学思想。每位学生也许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的希望,但却是家庭的百分之百的期许。教学目标做到“人人求发展,个个能成才”,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放心的教育服务。

二、强化管理,确保秩序良好

1.全员坐班制——班主任从学生起床到学生晚寝静音后,才能离开学校。科任教师也要按制度坐班。

2.目标责任制——学校和高三年级将目标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在分解目标的同时,帮助高三教师分析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寻找目标达成的最佳途径,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机制加以强化,极大地增强了全体高三师生责任感和内驱力。

3.集体备课制——备课组由教研组领导,接受年级组的监督。备课组的统一安排、统一备课、统一步调至关重要。

4.家校联系制——适时召开家长会,班主任有好消息要通报家长,有点苗头不对也要找家长了解情况。

制度不应背在身上,而应垫在脚下。这样才会站得高,看得远。

三、优化过程,求解最大值

高三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学生基础差,优生少,学校一直在倡导有效教学,教师精心备课,为学生提供有效教育,不做无谓的消耗,积极打造“有效课堂”,以取得高三教学的最大成功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优化“备、教、辅、改、考”五个环节

(1)优化集体备课,提升备课质量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优化精选作业题,提高作业质量

(4)注重个别辅导和错题辅导.(5)注重考试质量和课堂讲评

2、加强教学常规研究,细化教学管理

(1)加强高三整体教学安排的研究,要针对月考、各个模拟考试、高考的各个时段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安排。

(2)加强教学大纲、高考说明、高考试题、自主命题的研究,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提高师生对高考的把握能力、驾驭能力。

(3)加强学生情况的研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们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做到全面丰收。

(4)加强高三主体性课堂的研究,高三任课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抓好“培优补差”工作,突出艺体特色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使优秀生不断发展、中等生得以提高、落后生达到合格。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发展空间很大,所以学校和老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1)培养品牌学生。对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我们重在引导,让他向前发展,争创一流。再者,我们要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作用,适当举办“学法交流”,让他们优势互补,辐射到全年级,使整个年级学生学习方法得以改进。

(2)实施“学困生”战略。对学习困难生来说,要强化基础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经过努力之后都能够成功的大有希望的发展空间。对“边缘生”的培养,要采取“钉人战术”。

(3)加强艺体特长生的培养。根据学生发展特长需要,大力培养艺体特长生。

4、树立高考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状态

首先,在年级、班级内营造文化环境,形成班级文化特色,定期

更换横幅、标语牌;其次,搞好高考倒计时,高考专题宣传,定期介绍高考信息、名校动态,强化高三竞争意识;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状态,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理想前途、成人成材、诚信为人、心理健康等教育,适时开展篮球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攻读、拼搏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高考争胜的信心,明确目标,鼓足勇气,精心耕耘,力创辉煌。

四、上下联动,心往一处想

1、学校各部门以高三工作为先导,形成学校、分管领导、年级

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管理体系,上下一盘棋,发挥团队作战的最大功效。

2、年级阶段工作重点突出。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对学生开展

有针对性的工作,如心理健康教育,高考动员大会,应试技巧等,努力消除非智力因素失分。

3、紧盯目标,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动力。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

作用,促进年青教师的成长,高三要开展全员参加的“复习研讨课”和“专题复习研讨课”的公开课活动。在高三工作中,许多教师有着 “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

高三语文备考经验交流 篇5

有利于同学们明确复习的目标,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并在答题时更好的寻找解题依据。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和文言文知识系统等。而小系统就是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第一轮复习时要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二、高考语文复习经验:夯实基础

语文贵在积累。诵读和练习是语文积累的不二法门。诵读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语文高考必须重视诵读这个环节。各班除早自习外,每天宜再安排15分钟诵读时间,制订好诵读计划。 练习一般安排两个内容:一是练字,要力求把字写规范,写工整;二是练阅读,包括一篇文言文阅读和一篇现代文阅读。选材宜以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各地的模拟题为宜。

三、高考语文复习经验:循序渐进复习

高三物理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篇6

高三物理备课组 黄琴 在市、县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年级部的引领下,我校高三物理组在2017年高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一)周密安排复习进度,重点突破首轮复习

1、我们学校的复习计划与市级的复习备考计划是完全吻合的。为了做好市一、二诊、一、二模联考,我们依然采用三轮复习法:(列出时间安排计划表,具体到天,教学内容详细具体)

第一轮:16年九月初 —— 17年二月底 目的:全面梳理,积累实力,基础能力过关

做法: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遵循“必修全面铺开,选修重点突出 ”的原则,我们基本上按照教科书的章节将高中物理课本全面、系统、认真地复习一遍。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回归课本,夯实双基。第二轮:17年三月中旬 —— 17年五月初 目的:综合能力突破

做法: 重组知识,查缺补漏,完善体系 第三轮:17年五月中旬 —— 17年六月初 目的:提高应试能力

做法:仿真演练、综合侧评

2、重点做好首轮复习

高中物理三轮复习中,首轮复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二、三轮复习的前提,将直接决定高考物理成绩的好与坏。所以,必须重视首轮复习。

高三物理首轮复习中,要细致地复习每一个知识点,不能有任何疏漏,并学会编织知识网络。此轮复习的重点,是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突出力学和电学。高中物理涉及力、光、电等方面的知识,力、电学部分是高考考核的重点,因此,首轮复习应将重点放在这两部分。在本轮复习中,考生要学会做题。在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因此,做一定数量、较多类型的题目是非常必要的。在做题时,首选还是历年的高考题。高考真题概念性强,考查深入,角度灵活,非常值得同学们深入钻研;其次,可以选那些考查重要知识点,或者在方法技巧上有代表性的题目。对这些题目的反复思考和演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熟悉题型的多样性和训练的有效性。做题时,要注重理解,强调方法。高考《考试大纲》提出,把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具体而言,对考生能力的考核体现在五个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重点考查的五项能力中,理解能力首当其冲。在第一轮系统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对基本方法的归纳。如:质点模型、功的概念,带电粒子磁偏转的圆心位置、偏转角、回转半径的确定等基本方法。由现象、概念和规律组成的物理知识体系,好比一棵大树,有主干,有分支,有叶子。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点时,考生要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物理学科以力学、电学为核心,形成力、电、光等大板块的知识链,虽然内容多,但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规律性强,只要方法得当,可以在复习阶段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要认真分析题意,挖掘隐含条件弄清物理过程,严格解题规范化要求,加强表述能力及论证能力的训练。

熟练技能,动手实践。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灵魂,因为物理是以实验作为根基的学科。近几年试题一直都十分突出和强调实验的地位,建议考生重视高中阶段已做过的实验。对“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考生应做到: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记录数据,会解释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实验复习内容包括:仪器使用的一般知识和调零问题,如游标卡尺是否估读,秒表的读数和位数;测量和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伏安法-系统误差(半偏法测电流表电阻);数据处理能力,如坐标图,准确数值对应准确坐标,间接测量的物理知识;从测量出发,理解实验装置、过程。

(二)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多方搜寻高考信息

1、在复习初,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重点研究了省教育厅为新教材编写的考试大纲以及近三年省高考试题;当13年省高考考试大纲下发以后,我们又及时的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同时还深入研究了省调研考试试卷、各地市的诊断性考试题。在这样不断研究过程中为我们明确了备考方向,真正体会到高考如何考,怎么考。从而体会考试说明的作用,为不断完善复习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2、我们与几所外地重点中学都有很好的联系,高考信息互通有无,仿真试题资源共享,从他们那儿能及时掌握一些高考信息,对我们的复习起到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三)遵循教材教育规律,制定可行教学措施、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经过优生学习经验介绍会,进步大的学生谈体会,物理特长生谈学法,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使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更新教育观念,应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备考效率 当前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低、累、缺、死”,低即为教学效率低,低效耗时;累即为学生累和老师累,学生整天忙于做题,老师整天忙于备课;缺即为学生缺少学习的潜能,缺少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死即为学生死记定义、定理、公式、题型等,不会灵活应用。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满堂灌、注入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主动学习的时间,从而造成了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学的浅,理解的不深,知识和能力得不到拓展。为此,我们高三物理组在复习备考中坚决以目标引领、自主探究、合作解疑、精讲点拨、拓展应用、训练巩固为方法教学。让学生先做,教师后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样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自己思考的空间,自学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的难点、疑点、模糊点和盲点,通过学案导学,采用诱导、点拨、互学,真正做到了精讲精练,达到预期的备考效果。、深钻细研《考试说明》和近几年高考试题

我们在每单元教学之前把这一单元的考点要求,结合教材例题、习题、高考试题逐一排查,使每一位教师做到备考目标明确,少走弯路。真正做到了依据高考选题,用好教材,体现教材是高考命题载体的功能。、强化集体备课,落实教学常规

个人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备考质量的关键,因此,我校制定了‘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这一策略。具体做法: ⑴时间上坚持周三上午第二、三节课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全体备课组成员一起教研。第一节听教研课(每周一名教师负责上示范课),第二节研讨,中心任务是统一教学进度,解决上周教学中的遗留问题,谈个人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研讨考试的内容与外延,共商共讨,集思广益,变个人智慧为集体优势。⑵方法上,实行备课组长组织下的教师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重点是:备考点,考试说明的要求,备疑点,备重难点,备高考的热点,盲点,备典型例题的启发点拨过程,变式训练等。最后做到目标统一,深度统一,材料统一。

通过集体备课制度使我校物理教学真正做到了“统一授课计划,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检测、月考和反馈讲评。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正是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对我校物理成绩的取得,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5、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上好三种模式课

(1)复习课我们紧扣考试说明,狠抓基础,注意能力培养。体现:全、细、严、活、实的复习特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题目化。教材体系逻辑化,概念、定理过程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思想方法的自然化。

(2)习题课做到规律应用有思路,例题讲解做示范,巩固练习有针对性,问题类型有总结,明确做题训练是手段,提高能力是目的。所以必须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3)试卷讲评课

试卷讲评是使学生巩固和再提高的重要手段,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坚持做到有考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有纠必补。

6、促优扩面,搞好“双生”工程。“尖子生”和“希望临线生”是我们力促的两大阵地。对于优等生(重点大学希望生),有望冲击名牌大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两个班8班和9班。两班各科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强化名牌意识,拓展知识层面,提高认知深度。另一方面,六科老师每人分得三名尖子生,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谈话,做心理辅导,鼓舞斗志。对于班内“希望临线生”有望考上本科的学生(这是我们全体老师工作的重点),本着“促人成才、成好才“的原则,每班选出20名左右学生,六科老师每人分得两三名希望生,一方面,老师对他们的作业要面批面改;另一方面,老师与结对学生每周至少要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疏通心里障碍,鼓舞学习斗志。老师与学生的谈话,要有记录,每周级部都有检查,而且要纳入学期末对老师的综合评价。

7、抓牢学生的常规检查和落实。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检查⑴学生错题本的整理情况;⑵作业的完成情况;⑶知识点的落实情况

通过检查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提高授课实效性。了解学生对基本规律和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并能提高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总之,新课改教材在变化,高考试题也在推陈出新,但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和思路不会变,它们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让每一位学生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每一位教师在进行知识复习时应作好总体设计,做到复习过程“散”而复习结果“整”。

我们始终相信 “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的高考策略。我们以扎实、精细、有针对性、有创造性为原则,切实提高备考质量。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粗浅做法,不对和不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学校如何组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 篇7

在学校内部进行工作经验交流, 由于是同一个学校的老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 交流工作经验有助于全体老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些具体措施也能给其他老师一些启示。如何开好工作经验交流会, 笔者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讨论。

一、经验交流要有目的性

学校主管部门在组织老师进行经验交流时要有侧重点, 交流要有主题, 要有导向性, 这样的交流会才有效果。在经验交流会上, 老师们要收获什么?我想就是教育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以及班级的管理能力, 更重要的是传递敬业精神。而学校收获的是教师文化氛围。

二、经验交流要谈自己的教育理想

没有教育理想, 教师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空谈。有教育理想的老师才能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去教育学生, 随之产生的就是教育方法和技巧。

三、经验交流要谈教育活动产生的教育效果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以好的教育效果为目的, 因此经验交流的主讲老师们要谈采用了哪些教育手段、哪些教育活动, 在学生身上取得了哪方面的成绩。如班级特色建设、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等等。

四、经验交流要谈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因为问题的存在, 老师们才会聚集在一起进行经验交流。经验交流的主讲老师在谈取得的教育成果时, 也要谈谈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介绍这些问题时要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如何根据这些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又滋生出其他问题, 自己是如何解决的, 最后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五、经验交流更要正视问题的存在

在很多经验交流活动中, 部分老师只谈成绩、功劳, 而对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却没有深入反思。老师不是万能的, 教育教学方法更不是万能的, 问题始终伴随教育过程而存在。因此老师们要勇敢地正视问题的存在, 也可以把问题抛给台下的听众, 让大家去思考, 让大家去实践, 最后共同解决问题。

六、经验交流会不是结束

带着经验交流会上老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学校管理者要认真思考总结, 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技巧。

七、经验交流切忌表功、诉苦

有的老师在进行经验交流的时候, 面面俱到, 先表表功劳, 谈自己取得了哪些哪些成绩;然后诉诉苦, 说说自己通过哪些途径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最后拍拍马屁, 感谢校长、感谢主任、感谢搭档等等, 经验交流成为表功、诉苦、拍马屁会, 没有一点实际效果。

高三教师经验交流 篇8

21世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信息沟通更多地依赖多媒体。学生也愿意融入这样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中,能宅在家就搜罗了一堆的游戏和电子书,或寻找寄托或是倾诉,或逃避学习压力或寻求认同感。笔者接触到不少学生在面对同学时能侃侃而谈,但面对老师或是老师提出的问题,总夹杂自卫的口吻,言辞闪烁。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个子高高大大的,一张口却有些结巴。好几次找我答疑,讲解完后我从他的神情中读出他并没有完全明白,但是他不会再问第二遍,用他的话来说,这已经是自己鼓起勇气来问了,不愿再问第二遍,即便自己没有听懂,也不打扰老师。有次学生的家长来校办事,我利用这次机会与家长说起了这事,计划的“告状”变成了“被教育者”。做了几年班主任,头一回觉得在家长面前没有了说话的欲望,极有耐心地听完家长说了一个下午的情况。期间身不由己地走了会神,领教了家长的絮叨,疑惑着学生的寡言,这差距也太明显了。见证了这位学生三年的成长,我明白了一些事情:家长善意的唠叨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让孩子习惯成为倾听者。于是,我反思平时的教学是否也如这位家长一样,过分满堂灌,忽略了学生本应具有的数学交流能力呢?

二、研究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与再培养的目的与意义

数学交流能力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必备能力和必要素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补充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构建更宽的知识体系,是每个学生成长的必备。不同的学生对待同样的知识内容,受已有的知识水准、理解水平、接受能力的限制,不可能达到掌握的统一标准,而通过数学的交流能减少这种差异,最终达到最大限度的“同一”。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是思维火花碰撞的最佳时机,不同人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对错,只有完善与不完善之分。数学交流能力是更多不同的数学解题方法被发现的催化剂,这个过程我们又称之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表现在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转化与迁移,同一思想方法在不同问题上的优化处理,创造出来的产物的新颖性和功能性。创造性思维的思维进程带有很大的省略性,其思维步骤、思维跨度较大,具有明显的跳跃性。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与再培养就在于帮助解决这些问题,降低思维跨度大的问题。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与此相关的数学交流能力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后天的栽培和不断练习,实现数学交流的创造性、流畅性、主动性、欲望性。通过数学的交流也能更有效地促进情感交流,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三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数学知识“不仅凝结着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事物的特性、规律等),而且凝结着人类主观精神,包括能力、情感、意志、思想、品德等,发展到当今时代,更富有自然、社会、历史、人文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情感教育是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且非常重要。在交流中,学生间的情感得以沟通,自信心增强,成就感有所体现,社会道德意识、责任感得以加强。

三、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课堂观

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出课堂。A.Bship教授曾说过:学生技能训练的成功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应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西方国家父母的教育目标在于个性教育,不在乎你是伟人还是凡人,允许孩子与众不同,相对而言第一步根基不够扎实。而中国的父母教育偏向于孩子的循规蹈矩,认为只要付出必有收获。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对创造性的培养显得有些滞后。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愿意接受教师给出的观点,缺乏独到的见解。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笔者酝酿着如何在高中一轮大循环中,与其他教师合作,与学生配合,在高三毕业班学生中研究试验,从而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四、研究过程

本文研究的立足点是高三毕业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与再培养的教学研究,参看了江苏省苏州市苏苑高级中学张国棣的《高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一文,文中制订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本身知识储备厚薄、教学经验深浅、教学能力高低等各种因素,在统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节奏、难易程度、教学效果上必然也是不同的。排除客观因素,教师也应教学相长,时时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状态。笔者所在学校也进行了一次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

由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问卷调查的数据得出,大多数被访对象都是赞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数学交流能力的。前者占被访对象的91.4%,后者占90%,师生观点基本一致。从调查问卷中,我们还可以分析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第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必定是欠生动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基本理念中有一条“建构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事实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真正能做到的较少。

第二,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的数学课堂上,授之以鱼而未授之以渔,这样的教学只会是学生盲目接受,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

第三,部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自我感觉很好,觉得已经把该掌握的东西教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练习环节也确实比较配合,但短时记忆并不意味着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第四,回顾这些年的高考,衡量试卷难易时,我们经常会以计算量大小作为一杆标尺。学生的计算能力差,仅仅因为粗心大意吗?教师经常忽略了深层次的研究。如果能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数学交流的机会,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显著提高,包括计算能力。

五、改进意见

情况在不断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高三上半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一轮复习,已具备一定的交流基础。在高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穿插交流讨论的环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表达自己成熟抑或不成熟的想法,哪怕是解题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问题的设置是精心准备的,留足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交流,问题要精炼、指导性强。复习课很多时候上成了变式课、拓展课,会对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挖掘,这些问题是在教师给学生提示的基础上,由学生设计的开放式问题。这样能调动学生畅所欲言,在理清思路的同时也对内容的把握精确到位。当然这需要教师事先做很多伏笔,如找合适的例题,预设学生能够想到的方案和给出的解决策略,最后的总结,方法的提炼等,这远比以往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加一本习题备课负担沉重得多,这就要求教师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具备临场的应变能力、处变不惊的魄力、激发学生潜力的能力、概括问题的能力等。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方式或是认知风格不同。有的学生喜欢积极讨论参与课堂,有的学生喜欢自己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喜欢记笔记,有的学生喜欢倾听教师的讲解。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上,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迎合更多人的口味,教师要把三寸讲台还给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焦虑,形成高成就动机,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意识到与他人在知识水平、学习策略以及思维策略上的差异,发挥班级优势。学生的自我反思远比教师一遍遍地提醒效果更明显,而且更人性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给学生强加压力,强迫学生去思考设计的问题,而是习惯培养。在概念课上,帮助学生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设置的问题引入,学生间进行相互的協作交流,采取“竞争—合作”的方式解决好问题。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可能会有其他学生提出异议或是补充,这又是一次很好的思维触碰良机。高三学生在前两年打基础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这需要一定数量的题海训练和技巧性辅导。在一个阶段的复习后,教师可以把近期复习的题型进行归纳,或是分派给学生做好预备工作,然后组织小组竞赛,其余学生做评委,允许小组内部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答完一组题后可以由观众(其他学生)做补充,最后教师进行相关点评。也可以设计成一题多解的课堂,课前教师抛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一两题,难度适中,方法多样不受限制,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上开展师生双边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笔者所在的学校在高三最后阶段开设了小分队活动,所谓的小分队活动形似记者招待会,集中班级成绩优秀,对数学热情度高,渴望进步的学生参加。学生层次比较齐,提出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同时在课前教师会明确给出本节课提出问题的大致范围,提前一天根据学生的提问做好预备课,明确本节课要处理的问题症结所在,对每一个问题给出指导性意见。课堂的操作过程如下:由出题者谈谈自己对本题的理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试想过哪些方案,失败的原因,最后希望从其他学生或是教师那寻求哪些方面的突破。学生根据这些设想进行方案尝试,教师大胆地把问题抛给学生,当大家都陷入困境止步不前时,适时地给予一些点拨,学生眼前“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做法既在学生面前露了一手,又能让学生在挫败时立马找回信心,调转枪头奋力再战。在高三课堂上,笔者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学生有表达欲望,笔者会时不时地让学生上来讲,当授课过程中被一个问题卡得如芒在背时,学生的一句话会给陷入困境的我们带来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收获挫败,而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教师教会学生的并不是高考试卷上的一两道数学题,而是解题能力。学生要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步入高一课堂的第一分钟做起,筑起最后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国棣.高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9):35-36.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幽默婚礼答谢词下一篇:文明单位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