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学科总结

2024-10-01

三年级数学学科总结(精选11篇)

三年级数学学科总结 篇1

三年级数学学科总结

常普

一、基本情况:

(一)学生素质:

全班从始至终有学生41人。经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全班同学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主要做法及收获:

1、重视对学生的调查了解,从而有的放矢,把握教育教学的主动权。我是新接任此班,我主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通过多方面接触、交谈,发现这个班比较特殊:

一是不专心学习,好玩的同学多; 二是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的人多; 三是基础知识相当差。做作业时,有些很基础的知识都没掌握,有的学生连加减都做不出,做不对,乘法口诀有的学生背不出。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像这样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学习以后的知识就更难了。根据这些情况,我用了3周的时间进行补习,通过补缺,有部分同学较好地掌握了所缺的知识,但仍有部分同学没有进步,这部分同学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掌握也较差。

2、坚持改革、努力创新,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于创新。根据认知、巩固、适用的原理,我在教材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便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起到了巩固新知识的作用。

3、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如教学面积单位“公顷”时,因这些单位的面积比较大,光课堂上讲,学生不一定理解,要去实践这个面积,可能要用半节或一节课,为了不浪费时间,我把数学教学与体育课结合起来,让学生慢跑一百米的距离,认识公顷是边长为一百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这样,寓教于乐,两全其美,使学生易学易记,牢牢地掌握了知识。

三、存在问题:

1、由于部分学生原来基础过于差,尽管做了很多工作,想了很多办法,但学习成绩仍没有大的改善。

2、有些学生还是好玩,自学风气不够浓,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三年级数学学科总结 篇2

《认识面积》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主要通过直观感受,在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上抽象出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活动中加强概念的理解,蕴含测量面积的思想方法。本节课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幕布、聚光灯、放大镜、图形编辑、手写识别等辅助教学工具,设计出层次清晰、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电子白板,直观展示,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

数学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唤醒、重组、迁移中实现对新知的内化。对于面积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学习面积的概念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设计富有趣味和意义的活动,组织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适时揭示面积的初步含义。电子白板技术的恰当使用就可以使以上思路实施起来事半功倍。在教学导入环节,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交流活动。

师(出示图1):这里有两个手掌印,猜猜哪个是老师的手掌印?哪个是你们的手掌印?

师:为什么这样觉得呢?

生:老师的手大,学生的手小。

师:你们说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呢?

师:这里的大小是指手掌面的大小(将图1掌印色彩填充为图2),摸摸看,你们的手掌面有多大?

以上环节,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画图”演示功能,现场师生动手描绘手掌印,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与数学上的大小有什么不一样?”再运用色彩“填充”或“涂色”功能形象展示“手掌面是什么?”,由此引入面的相关知识。接着教师布置“请从周围的物体中找到它的面并用手摸一摸”,回归寻找生活中的面积。然后教师从“资源库”中拉出学生找的实物图片并进行演示。最后,小结“像刚刚找出的这些都是物体的面,这些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二、利用电子白板,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观察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给予其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电子白板的相关功能的运用,可以使数学活动指向性更加明确,可操作性更强。为了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我们可以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对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活动。

活动一:直观观察比大小

比较面积大小时,引导学生用观察法进行比较,出示图3,运用白板“聚光灯”功能变换为图4,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水池与图书馆的面积,哪个比较大?”“聚光灯”功能的使用,从繁杂的情境图片中,忽略次要,凸显主要的信息,可以令学生的注意力及观察目标更加明确,切实提高师生互动效率。

活动二:演示操作比大小

对于面积相近的图形,直接观察比大小有时并不能分辨,要重视启发学生探索其他的比较方法。教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围绕图3的情境,追问“办公楼和生活区的面积又是哪个比较大呢?”(运用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从图3中拖出办公楼和生活区的图片,如图5)。组织讨论“无法一眼看出哪个比较大,那怎么办?”达成“可以用重叠比一比”的一致意见后,教师拖动图片使两张图片重叠,如图6(拖动图片,根据具体操作灵活设置叠放次序为“移到顶部”或“移到底部”)。

本层次活动较好结合电子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在稳定的情境下,变式引出第二层次探讨:无法通过观察比较,演示重叠可以清晰比较大小。白板的演示操作,不仅一目了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两图孰大孰小,也使课堂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活动组织更为流畅。

活动三:动手操作比大小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建立、思想方法的感悟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经历逐步理解、掌握和内化,不断积累与深化的过程[1]。在比较面积大小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使其获得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在完成以上两层次的活动之后,我们进一步挖掘图3的情境价值,设计动手操作比大小的活动。教师仍应用电子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从图3情景图中拖出教学楼与草坪两张图片(如图7),讨论“又是两个长方形的比较,你们准备用什么办法比较呢?”“观察法,无法帮助准确判断;重叠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那该怎么比较呢?”交流讨论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甚至还可以用贴一贴、比一比的方法,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如图8)。

任何教学手段或技术运用,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贵在运用得当。以上环节,由电子白板营造探究氛围,引发借助实物动手操作,如此就较好地将直观观察与实物操作的价值融为一体,避免过度强调信息技术手段,以视觉直观替代动手实践的弊端。

三、善用电子白板,引发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认识面积》一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等心理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授课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幕布”工具,将事先画好的两个长方形遮挡,仅露出其中一边(如图9),设问“下面是两个长方形分别露出了这样的一条边,你能看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吗?”“不能呀?!老师再给大家露一条,现在呢(拉幕,变为图10)”。进一步启发想象“想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有多大呢?谁来比划一下。”,“大家一起动手比划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有多大?瞧(拉幕,呈现图11),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利用电子白板技术时,要预防过度强调直观性,而忽视创设时机引发学生思考、想象。以上环节的电子白板“幕布”工具的使用,比起实物展示的可操作性更强。同时,拉幕时,恰当把握露出边的时机和数量能有效引发学生动脑想象、推理,并帮助正确做出判断,较好地突出了学科性,也体现了电子白板技术的交互性。

四、巧用电子白板,设置悬念,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学科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坚持螺旋上升原则,对于“螺旋上升”课程,应该设计出螺旋式的教学安排。[2]在初步理解概念,经过一定的比较面积大小活动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练习,设置悬念,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如利用“幕布”工具,将两个图形隐藏于笑脸后面,启发“两个笑脸后面躲藏着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呢?”“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它们分别可以分成64格和17格(利用“手写识别”功能写上提示,如图12)。现在能知道了吗?”学生比较并说明理由之后,揭开笑脸露出隐藏的图形(图13),“是这样吗?为什么无法比较?那该怎么办?”根据学生建议,利用白板的图形“拖动”功能将图形移入方格图中(图14),“现在可以比较了吗?为什么?”最后小结“是呀,用数格子比较面积时统一格子的大小很重要。”

本练习不仅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并不是分成的格子数越多面积就越大,还要注意统一标准,而且还为下一课时《认识面积单位》教学体会“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埋下伏笔。如此,巧用电子白板技术能够有效创设具有思维张力的学习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总之,电子白板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且信息量大,便于操作。但电子白板技术的运用必须从数学学科的需求角度出发,要在对传统教学方法、直观教具的科学扬弃的基础上有效使用[3]。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白板与计算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本文结合课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使用电子白板,丰富表象积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及拓展思维深度。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林锦城,陈著.例谈“螺旋式上升”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4,(02):9-10.

[2]孔凡哲.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问题探究[J].教育研究,2007,(05):66-72.

三年级数学学科总结 篇3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技术素养设计能力培养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技术时代,人们无处不感受到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基因工程、农业新技术以及一些新兴的生活科技日益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习领域,并不断冲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试想,当现在的中小学生再过十几、二十年,他们又将面对一个怎样的技术世界?一个人若要能“应对世界”,就要拥有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关注全民技术素养的提升。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劳动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水平。以美国国际技术教育协会在2000年隆重推出的《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之内容》(以下简称《技术素养标准》)为标志,首次确立了技术教育独立的学科地位。《技术素养标准》提出“所有学生都能成为熟悉技术的人”的愿景,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实现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目标,K—12年级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技术的性质、技术与社会、设计、应付技术世界所需的能力和设计的世界等五个领域的内容[1]。“设计”是该《技术素养标准》的重要领域组成部分。我国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V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指出要让学生“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與制作”。2005年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2012年7月版的浙江省3—9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教材也已将技术素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在教材部分主题中以整个活动呈现。教材中将“制定设计方案”主要分为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构思方案、试验调整、修正方案等环节。

设计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学生对所制作项目有了一种实际需求后,将心中朦胧的印象进行清晰表述,是对项目制作的过程、要求、方法进行表达的过程,是学生技术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教学只停留在“劳动”上,就完成而完成,并没有侧重于“技术”。就如马开剑先生所说的“侧重劳动教育而非技术教育……总体上来说是‘重劳轻技’,甚至是‘有劳无技’”[2]。基于这样的现状与认识,笔者选择在小学《劳动与技术》初始年级——三年级来进行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的探究。

一、创设情境,启迪设计需求

以皮亚杰等人为代表的当代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我们老师要做的是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引发探究兴趣。

如在三年级上册主题二《漂亮的相框》活动一《设计简易相框》的教学中,笔者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笔者课前收集了班上学生在进入小学学习前的一组照片,把照片洗出来分到组里互相“认一认”。学生照片中有变化不大的,也有变化挺大的,孩子们兴致很高,甚至相互开玩笑。所有照片都找到主人后,笔者提议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设计一个相框,用来搞一次小型的照片展,学生积极相应,很有兴趣。

又如在三年级上册主题五《好玩的纸飞机》活动一《设计纸飞机》的教学中,笔者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笔者让学生观看了2013开学第一课的一段视频——《纸飞机游戏》。视频中嘉宾带来的纸飞机飞出去能飞回来,特别是那架神奇的“冲浪飞机”用一块板推着就不会降落……当学生看到这样的“神奇”的纸飞机时,整个教室都沸腾了。这个时候,不是老师安不安排让学生来设计纸飞机的环节,而是不想让学生设计都做不到了,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设计目标明确,教师安排设计环节也水到渠成。

二、收集素材,开阔设计视野

牛顿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儿童有着无穷的想象力,我们从他们幼儿时的画中就可以感受到,但真正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他们还是需要有一个相对应的基础的。因为三年级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有限,老师要及时跟进教给学生设计的知识、技能、方法等,让学生初步理解设计,并帮助学生(或与学生一道)收集设计素材,提供“巨人的肩膀”,丰富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开阔设计视野。

笔者在三年级下册主题二《纸杯小创意》教学时曾向学生这样举例到:某次科技节比赛前,有位同学想发明一种可以手摇发电的小发电机,为喜爱外出登山的“驴友”爸爸以备手机没电之需。想法真的很好,可等这位同学把设计意图和老师交流后发现,这个很好的创意早已经成为商品在淘宝网上销售了。这位同学收拾信心,和老师一起在手摇发电机的基础上改进出将手摇发电机直接植入手机的设计……学生们听完后也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定下设计目标后需要大量收集信息和素材,为的就是开阔设计视野,不走回头路。

在收集素材上,笔者在课前一般实施两种方案。一种是教师自己收集有代表性的素材,把素材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看;另一种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必要时教师提供收集的思路和方向。比如在收集相框素材时,笔者就提供给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利用网络收集素材的基础)一些有丰富素材的教育类网站,让学生自己或者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收集。两种方案根据学生的基础及学习内容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安排。

三、交流碰撞,创新设计思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当学生个人的设计思路出来后,教师要安排小组或全班学生间交流的环节。只有交流了,才会有疑问,才会有新发现,才能更完善设计方案,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如在三年级下册主题五《活动小屋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活动二《活动小屋设计方案的展示》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交流时就有了不少碰撞: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设计的屋顶呈双“M”型,很美观。同组的另一位同学则认为这样的屋顶美观但不安全,下雪天怎么办?雪滑不下来呀?原设计同学马上说:“没关系,我把房子造到海南三亚去,那里不会下雪”;在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时,有代表展示了他们组的一份很奇特设计图纸,是一幢球形的屋子。笔者问他,这个设计和我们大家的都不一样,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他说这房子是打算建在月球的,但不知道那里的气候条件,就现设计成球形的了……大家都给了他们热烈的掌声,尽管笔者心里明白,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样的球形屋子模型是很难制作成型的。但这样的设计思路影响了其他孩子,在修正图纸的时候,有几个学生有了新的思路。

在开展培养学生初步设计能力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设计图纸在交流后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或原稿的修改上,而应该再出一張成品设计图用于制作参照。修正图纸,能让学生发现自己修改的设计能否具有操作意义,能提升学生的设计素养。都说德国设计中的简约与严谨是世界工业设计的楷模,那学会修正图纸,并依据设计图进行制作就是严谨的元素之一,就是学生技术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这种严谨的设计素养。

四、积极评价,提升设计素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恰当的表扬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设计作品几乎都是不完美的,但这是起始阶段,要正面鼓励,积极评价,并作为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中的重要环节。及时、积极、有效的评价在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还能促进设计方案的改进。

如在《漂亮的相框》活动三《设计与制作相框支架》的教学中,学生在展示时有几个相框的支架太软,支撑不住倒了。在大家的笑声中,笔者及时引导学生:“有谁发现支撑不住的原因了么?”很快,支架纸张太薄的原因找出来了。“那有什么改进方法呢?”又很快,一大堆修改方案出来了:换一个用厚纸的支架;把原来的支架才下来,折一折再装回去;把支架位置换一下……“不要动支架,在支架与相框间加一根过桥,一根不行再加一根。”当这个学生说出自己的建议后,笔者不禁大声赞扬:“天哪,你太有创意了!”是呀,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省时、省工且高效的改进方案么?!所以,教师及时跟进的正面鼓励,积极评价,能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技术素养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一个人素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从小培养他们的技术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良好的技术素养有利于他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终身学习,有利于适应社会、应对世界。在目前我省技术教育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候,劳动与技术学科就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任,劳技教师也需继续进行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探究。

参考文献:

[1]黄军英等译,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

[2]马开剑,《我国中小学“技术教育”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5,(4).

[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劳动技术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管光海,美国K-12阶段技术教育:背景、现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第9期,第16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篇4

开学初,我们就认真学习了教材、大纲、教法,全面掌握本册教材的目标、重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做了全盘计划,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邀请市教研室李秩维同志到校指导教研活动,帮助我们进行新授课的探索和复习课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几位教师平时能经常探讨教学工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因材施教。

三、开展计算竞赛活动。

为提高学生们的计算速度能力,本学期,我们学行了计算比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通过比赛,引起了学生对计算的重视,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准确率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存在问题及方向。

一、成绩差

全级135名学生,平均分70分,合格率77%,优生率18.5%与镇平均相差分别分12.1分、16%、24.7%,相差太远。

二、计算能力不强,差生多。

学生普遍计算能力差,差生面大,全级31人不合格,10分以下9人。

三、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年级数学学科总结 篇5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三位数学教师能团结协作,共同研究教材教法,根据新课标精神要求,基本能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一、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邀请各年级教研组成员指导教研活动,帮助我们进行新授课的探索和复习课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几位教师平时能经常探讨教学工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因材施教。

二、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此期间我们采用了以下措施。

(一)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

1、分层备课;2、分层上课;3、分层作业。

(二)坚持启发式,反对满堂灌。

1、少讲多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对题目的难点进行启发性讲解,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2、少给多引。要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机械地吸收,相反,在学生思路不明时,教师不可自己说出答案,多用诱导,一步步把学生引到问题的深处,达到教学目的。

3、扶放结合。让学生自己解题,多动手,多动脑,在必要时给予“扶”,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适时适应地灵活使用电教媒体

1、使用电教媒体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

2、把教师基本功引进学堂,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形象的图解紧密结合,使学生丰富表象,轻松的解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篇6

这个班有32名学生,包括12名男生和20名女生。学生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两年,对一些数学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习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以及儿童的年龄特点,体现出与以往实验教材相同的风格和特点。因此,该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注重学生体验、反映知识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体现开放式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该教材还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改进写作教学安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时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卷近一半的实验教材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大量是书面计算的教学内容。在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书面计算是一个弱化的内容,不仅降低了书面计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还提出了倡导算法多样化、避免数学程式化描述等改革思路。本实验教材在处理书面计算的教学内容时,注重《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思路,在内容安排顺序、例题安排、材料选取等方面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增加教学步骤。

(2)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得对过程和数学计算的理解,不会有文本概括形式的计算规则。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4)教学与计算估算相结合,加强估算教学。

2.量与量的教学是生活的真实,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各种数量和计量的概念,如公里、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长度、质量、时间这些概念很抽象,但内容很现实,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和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概念,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他们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量和测量内容的安排上,实验教材应注重设计丰富的、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相关知识,体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教学强调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索,加强估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三年级数学学科总结 篇7

关键词:生字教学,学科整合,主题拓展

北师大版新教材 (第四版) 的编写使广大一线教师在解读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改进例题习题上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却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 那就是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字, 特别是一年级教材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生字的出现给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教师不得不挤出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识字训练。本文在对一年级数学教材识字量进行梳理统计的基础上, 结合调查、实践, 不仅将学生已有识字量和教材所需识字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而且将一上数学教材所需识字量与一上语文教材中必须会读会写的识字量进行了对比, 在数学教材使用已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 结合语数学科整合及开展拓展性识字学习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

一、一上数学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上册的识字要求

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中共出现了约642 个汉字。这642 个字中有一部分是常见的, 在教材中经常出现;有一部分是不常见的, 有的仅仅出现了一两次。但是不管出现的次数多少, 学生都要认识它、理解它的意思, 进而才能正确理解数学情境。

然而, 数学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字和语文教材的识字教学并不是同步的, 也就是说相当多的汉字并不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之后出现的, 而是在数学教材上直接就默认学生已“认其形、知其意”的。因此一上数学教材、数学作业本所需的识字量是巨大的!

二、一上语文教材与数学教材的识字要求对比

表1是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 (第四版) 和浙江省使用的配套作业本中出现的所有文字。

其中第一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第二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认识的生字, 第三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不作要求而在数学教材及作业本中出现的生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 个, 会写的字只有100 个左右。据统计, 按语文教材要求这400 个字是在一学期中让学生逐步认识的, 而且400 个字的覆盖率达到小学生阅读材料的50%以上。这400 个字的教学连语文老师也都反映任务艰巨。

三、学生学前识字储备调查

我们调查了浙江省龙游县西门小学两个班级学生的识字储备情况 (龙游县西门小学的生源状况是龙游县最好的, 在整个衢州市来讲生源状况也是名列前茅的) 。

具体方法是:在开学初就以一上数学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所需的大约642 个字为内容, 对入学学生进行了一次识字量测试。两个班的学生在入学前就读于龙游县生源较好、识字教学抓得较好的幼儿园。测试结果显示, 即使是幼儿园识字教学抓得较紧的学生对于一上数学教材的大量生字也“望而生畏”。

两个班共95 名学生的测试结果统计如下:

测试结果分析一 (见图1) :识字量在100字以下的约14人, 100~400字的约49人, 400~600字的约20人, 600字以上的约12人, 分别占受测总人数的14.74%、51.58%、21.05%、12.63%。测试显示识字量在600以上, 也就是只有12.63%的学生基本能够自主理解题意要求。

测试结果分析二 (见图2) :一上数学教材及数学作业本所需的大约642个字中, 第一部分字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学生平均识字率为79.45%, 第二部分字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认识的生字) 学生平均识字率为57.44%, 第三部分字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不作要求而数学教材中出现的生字) 学生平均识字率为39.90%。第一部分字, 学生经常见到基本能够认识, 但是第二部分字和第三部分字的识字情况就非常不足, 尤其是第三部分字仅为39.90%的识字率。

从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一年级新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所具备的识字量严重滞后于数学新教材教学时所需的识字量。而且经过实际教学我们也发现“识字量偏少”成为一年级新生学习数学的重大障碍!

四、方法与措施

由于一上数学教材生字繁多, 学生识字量有限, 因此使得一部分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好的学生也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了困难。而对于那些本身思维和学习能力稍欠缺的学生来说, 繁多的生字, 使他们学习数学就如同“读天书”一般!长此以往, 会使得一年级学生害怕数学, 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 在使用现有教材的情况下, 如何解决一年级新生的识字量短缺问题就成为了一年级教师迫在眉睫的重任!

(一) 有效改编, 进行绘本教学

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虽然已经在情境图的运用、情境串的处理上做了很多很好的尝试与运用, 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识字不多, 教材中大量的文字常常会妨碍他们对教材的理解。而直观形象的绘本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计算法则等知识, 绘本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具体在教材的改编、绘本的创作上数学教师可与语文教师、美术教师等合作, 创作画面鲜艳、生动有趣而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且包含数学问题的故事场景, 借助教材以卡通画、简笔画等形式展现。绘本应当以多幅连续图的形式展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 并紧密结合数学问题的展开与讨论,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之中。

(二) 开发活动, 进行数学探索

创设符合儿童认知水平、贴近儿童生活的数学活动能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现代数学教育也特别强调数学教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

一年级学生生性好玩、好动、好奇,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变成情境中的主角, 来玩数学教材中的内容, 也可以根据绘本进行情景剧教学。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 并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 去和同桌展开讨论、进行辨析, 和同学合作去解决数学问题, 并且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追求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 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活动内容中一步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多方整合, 进行主题式拓展性教学

以北师大版数学一上新教材第一单元为例, 数学教材中如此多的生字要在一个单元内过关, 仅靠数学教师一人担当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 必须先取得家长及语文教师的支持。表2 中加粗字为语数相同教学进度中要求的字, 大量的黑色字显示的是一上数学新教材第一单元学习中出现的新字, 而这些字都不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的 (有的即使在语文书上碰到过, 其义在数学书上有时又有不同) , 而是要凭学生自己的学前识字储备来解决。

因此家校合作、语数合作进行主题式拓展性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1.同一主题下的家校合作, 家长帮助学生识字

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不了解学校教育, 不了解数学教学内容, 我们要让家长们做一些“了解”。

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识字量测试并反馈给家长。测试的内容就是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和作业本中的字、词。家长根据测试结果不仅了解了自己孩子的识字量, 也了解了同龄孩子之间识字量的差距, 了解了孩子学习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这样的“了解”能够让家长在思想上对孩子识字量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在行动上给予老师和孩子积极的辅助。

开学之后我们根据数学教学进度给家长制订了一个识字辅导教学计划。在每一课时或者每一单元学习之前, 让家长把本次学习中将会出现的新字词给孩子做一些辅导, 辅导方法让家长自定, 可以是游戏式的, 也可以是强化式的。

2.同一主题下的语数合作, 语文活动识字

认识新同学———姓名中的字: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 学生姓名中的汉字是识字教学中可利用的巨大资源。

开学初的一段时间有意识地让学生赶紧认识同学名字。在学校里好朋友之间互认, 和同桌互认, 小组内互认。每天分发作业本也进行了小小改革, 让全班学生都有机会发作业本, 认识或巩固同学姓名中的汉字。

熟悉校园———生活周边的字:校园中的识字教育。在我们的校园中到处都是标语、牌匾, 教室、办公室、展牌、宣传栏, 等等, 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游校园, 让他们把看到的认识的字大声念出来, 同时也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了新的字, 很快, 学生认识了很多校园里的字。

班级活动加强识字教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班主任, 经常开展班级活动。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班级活动, 多渠道、多角度地加强识字教学, 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增强他们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 进而增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因地制宜, 包班教学

在农村自然小班化的情况下, 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完小和教学点, 由于家长的辅导不能到位, 教师数量又有限, 虽然一年级学生人数少, 但一年级识字教学也不可能取得别的学科教师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 数学教师包班教学, 利用已经梳理出的单元生字词, 合理安排数学、语文教学进度, 合理编排生字词在语文、数学课中的出现时间、频率,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年级学生所面临的识字量问题。

参考文献

[1]裴云姣.北师大版 (2012版) 一年级教材使用说明 (一) [J].教学月刊小学版 (数学) , 2012 (10) :13~15.

三年级数学学科总结 篇8

学 生

人 数 优 生 及    格 差生情况

人 % 人 % 人平分 名次

周授课 人 %

学  及

生  教

学  材

习  简

情  析

况 儿童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积极性高。只有极个别学生在学习上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

本教材内容有: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东西南北、旋转与平移现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周长、分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

教  及

学  重

要  难

求  点 1、掌握克千克吨的单位换算。www.xkb1.com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

3、使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

4、使学生能掌握平移现象。

5、使学生掌握年月、、日。

6、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初步认识。

7、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计算周长。

教  及

学  方

措  法

施 1、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

2、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仔细专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备课,好切实可行的教案。

3、上课做到讲解清楚明白、语言儿童化,并在课堂中穿插适当的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活跃了身心,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4、课后认识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作好记载,根据地学生情况及时订证,对掌握不好的学生个别指导,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结。

施 1、找出差生成绩差的原因,不歧视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2、根据差生的作业情况,及时的作好记载,给差生个别指导,让他们赶上队伍。新课标第一网

3、找出差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三年级下学期英语学科工作总结 篇9

三板桥小学:刘娜

由于孩子们才接触英语不久,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趣味教学。我秉着说唱的原则,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们练习听说能力,创造说英语的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让他们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文化色彩,增强语感,扩大知识面。当然这些工作都紧紧围绕三年级教材。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作为长期从事小学语、数教学的我,可以说对英语教学毫无经验,不过我能一贯拥护党的教育方针,从学校大局出发,忠诚于人民的的教育事业,一个学期以来,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为人师表。在教学中我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下面我总结一下本学期教学情况:

一、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掌握重点,积极教学。

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一共有六个单元,那些内容对小学孩子是零散的内容,如何让他们掌握知识,乐于学习成为我的主要任务,我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分析教材,提炼重点,认真备课,始终以积极的心态上好每一节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学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发现我按照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自认为会是一场生动有趣的课,反馈出来不尽人意。后来与学生沟通后才知道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同学们以前从未接触过,以前教师根本只是教他们读书,那些趣味活动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难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授课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写好教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各门知识的信心。在课堂上密切注意他们,课下耐心地辅导学生复习遗漏知识,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

第一、在课堂上,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第二、在批改作业方面,我做到了全批全改,并且按时及时地批改,详细地做好批注,找出重点出错的地方,着重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要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

第三、在听力方面。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常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及英语会话的录音磁带,设置情境让学生表演对话等,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丰富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参与者。讲求方法,丰富课堂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言,需要多运用。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到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及时消化。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

三、改进的方法

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课堂中的问题。一学期以来,本人勤勤垦垦地做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今后我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力争在英语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年级数学学科总结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真听讲,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灵活多变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积极的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对其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完善自身数学学习状态有积极的影响。

一、多元数学引导,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三年级的学生内心发展较为幼稚,想要培养其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热情,让其感受到更多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三年级数学课堂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要搭建和学生之间的友谊,把传统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成学着和学生做朋友的时间,促使学生心中可以对教师产生更多的亲切感,使得学生自主式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并且教师要把自身注意力从课堂纪律的管理转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用真诚的眼神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学习当中,用对数学探究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出学生对陌生知识的探究欲望,在课堂提问的时候积极的引导,学生回答正确时进行赞扬,而错误的时候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详细的了解,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其心中树立起数学探究的自信。其次,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探究的热情,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这些生活事物导入到课堂当中,培养学生探究生活数学意识的同时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比如,在“测量”相关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引导鼓励学生说出生活中看到的测量方式和方法,让其简单的阐述数据得来的过程。接着教师再结合学生说出的数据和学生一起探究不同长度或重量之间的差距,让生活中的事物为学生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差距,使得数学课堂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堂上说出的事物进行实际的测量,帮助学生趁热打铁扎实新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参与课堂知识的学习做出铺垫。另外,小学生喜欢观看多彩的事物,而传统的数学课堂中黑白一直占据着教学的主色调,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身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多彩的数学课堂,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让他们心中对知识学习产生新鲜感,从而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数学知识,为其认真听讲的习惯的引导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拓展教学空间,创设情境数学课堂

生活化的引导可以在学生脑海中描绘出生活数学的学习模型,但是这些引导因学生思维意识模糊不能形成长时间的记忆,局限数学课堂的发展进程且不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因此,教师的思维要跳出传统教学耳朵束缚,和学生一起到教室之外进行新知识的探究,为灵活数学的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比如,在“时、分、秒”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让学生在一分钟时间内进行奔跑,使得学生在运动中了解数学知识,接着教师对学生奔跑的距离进行测量,复习测量知识的同时让他们知道自己一分钟的时间内可以做的事情。然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说出一秒和一个小时可以做那些事情,通过实际的演练和脑海中的联想进行对比,让其发现时、分、秒之间的区别,让他们对新的知识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室外拓展课堂可以满足学生思考所需的大脑供氧,让其思维处于时刻运转的状态当中,当其全身心的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当中,他们可以感受到更多知识学习的乐趣,对完善其课堂听讲的状态有积极的推动。其次,教师可以认真的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说出哪些知识点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实际的演练,以开放性的课堂形式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按照他们的想法进行实际的演练,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课堂当中,凸显出其课堂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取得更多的收获。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围绕其中的联系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际的探究,可以在班级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自主完善自身学习状态,对三年级数学课堂及培养学生终身数学的意识有积极的影响。

三、利用小组合作,构建互动数学课堂

三年级的数学课本对于小学生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间接的阻碍其认真听讲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进程。对此,我建议教师以合作教学为基础,积极的活跃数学课堂逐渐的提升小学数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及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了解与分析,以能力及性格互补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使得学生在小组中获得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让活跃的学生为小组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并且教师要以民主选举的模式鼓励学生选出小组长,由其管理小组的日常事务,为小组带来自由的发展空间,为其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做出铺垫。其次,教师要积极的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促使其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比如,在“四边形”教学的过程中,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吗?”“你们见过生活中哪些四边形?”“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你能推断出四边形的哪些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当中,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几个人一起对问题进行探究并说出自己的观点,依据学生的回答逐渐的进行引导教学。

另外,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情境式的数学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的生活演练,在学生心中扎下生活数学概念的同时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教学的时候,教师以教室中的物品为基础和学生一起构建出日常购物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数学计算,实现小学数学高效发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一个小组担任收银员,其他的同学作为顾客随意的购买物品,并且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物品的单价及人民币由学生自行设计,在数学课堂形成一种动手操作的局面,接着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对于物品总价的计算过程,从中发现存在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轮换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计算的过程,奠定学生数学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为了缓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紧张的情绪,教师要按照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创造针对性的评价标准,把小组平均成绩、学生个人进步情况及课堂小组整体表现整合到一起做出评价学生的标准,使得成绩不能决定学生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促使后进生完善自身学习状态在知识学习的时候也会认真听讲,逐渐的在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对知识进行复习,每隔一段时间就与学生回顾前段时间知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大胆的说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以小组讨论到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帮组其查缺补漏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养成系统的学习方式,从而奠定数学课堂的发展,更好的培养学生自身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四、结束语

每一节数学课堂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运用高效的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可以提升三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贤丽.数学课堂中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6,(12).

小学语文三年级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篇11

三星口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3___2014学上学期

郁海侠

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我担任的语文学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画面让学生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人说: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也有人说:习惯决定了成败。的确是这样,有不少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如人意,并不是他们智力不如人,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孩子的行为习惯 差,或者了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为了少让这种现象出现,我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好习惯。首先是做人的习惯,教学生要懂礼貌,要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等。其次是生活习惯,自已的事自己做,在家要适当地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要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等。再次是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经常查工具书,学会搜集资料,爱看课外书等习惯。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成绩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重视写作能力训练

上专门的写作指导课,授之以渔,及时批改作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利于今后在作文中去改进。并且多次上作文讲评课,让学生品读鉴赏同伴的作文,培养了学生鉴赏能力,并扬长避短,共同进步。

五、扩大语文学习范围

俗话说,生活处处是语文。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光凭课堂教学,光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用大语文观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我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教科书上的任务外,还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语文,如给学生增加背诵古诗、《大学》等古典文学知识,指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学语文的素材和写作的材料。

六、认真做好帮教工作

上一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下一篇:导游业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