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讯联络系统(精选12篇)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 篇1
李子垭煤矿通讯联络系统验收申请
李子垭煤矿调度通讯联络系统采用DDK-6M数字程控调度系统(含安全栅)。该系统由江西联创通讯有限公司研制。于 2008 年8月份更新安装投入使用。具有调度可紧急呼叫、一键强插、强拆、监听、转接、来电显示、录音系统、内外线等位直拨等功能。井下用HAK-2本质安全型防爆调度电话,全矿现有内线电话282部,其中地面电话146 部,井下电话136部。根据上级的要求、我们对六大系统矿井通讯部分作了逐步完善、井下通讯线路在入井前设置了避雷器和接地装置,在工作面巷道超过1000米的,在中部安装一部电话机,在矿井水平至高点安装电话机的要求。井下通信线路选用矿用阻燃通信电缆(MHYV1×4×7/0.28×40000米),(MHUR-50×1×2×0.8×200O米),(MHUV-30×1×2×0.8×630O米),(MHUV-20×1×2×0.8×200O米)电缆从程控机房沿主平硐巷道壁吊挂敷设至中央变电所分线盒、再分别向井下南翼、北翼及东翼方向敷设。同时在运输调度室、井底车场、人车场、变电所及机电硐室、临时避灾硐室、井下抽水点、材料及行人上山下山、各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均安装了矿用本安电话机共136部,在2011年10份又在中央变电所、590变电所增设了容量为32门的光端电话主机各一台,解决了井下通讯电缆容量不够和通话质量差线路故障多的难题。我们在地面850风机房、680风机房、720瓦斯抽放机房主、地面变电所及井下南翼24北临时避灾硐室、590永久避灾硐室、北东临时避灾硐室及103临时避灾硐室安装了电话各一部,我矿调度通讯系统自建成以来,一直服务于井下生产一线,随着开采的进度而不断变化,2011年井下各头面敷设通讯电缆10000余米,2012年井下各头面敷设通讯电缆8000余米,2013年井下各头面敷设通讯电缆5000余米,井下更换新电话36
门,新安装两个采区电话通讯设施,又在调度机房至地面850风机房、680风机房、肖家山等地敷设了光缆,加强了通讯电缆的接地,有效地防止雷击事故发生,井下所有变电所绞车硐水泵房室等主要硐室都安装了电话,我矿的调度通讯指挥系统是正常的可靠有效的。具备验收条件,特申请验收。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 篇2
1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又称矿井通信系统, 是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
矿井通信系统包括矿用调度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煤矿应装备矿用调度通信系统, 积极推广应用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井移动通信系统。救护队应装备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2 我国中小型煤矿企业的特点
(1) 生产规模小, 设备落后, 煤矿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跟不上。
(2) 煤矿企业管理薄弱, 管理较为混乱、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 煤矿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生产工人结构复杂, 有固定工, 合同工, 这些工人文化结构及技术参差不齐, 素质普遍偏低, 专业人才断档不能跟上煤矿现代化生产的速度, 是造成煤矿现代化装备应用情况不良好的一大因素。由于中小煤矿企业业主的追求高利润的心态, 使煤矿企业装备现代化、信息化系统的资金投入不足。
(4) 一些煤矿规章制度缺乏对中小煤矿的实际情况的具体考量, 存在不合理情况。
3 中小型煤矿通讯联络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相关负责人员文化素质低, 业务水平不高
在实际工作中,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值班员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工作责任心都是制约系统能否高效运作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走上科技发展的快车道, 大多专业人才不愿到煤矿工作, 造成煤矿自动化专业人才匮乏, 在中小型矿井这种情况更是如此。值班员、调度员不熟悉煤矿生产, 井下异常数据不能正确充分理解和分析, 上传下达不能贯彻执行。
井下维检修人员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再加上一些煤矿领导不重视通讯系统方面的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有的虽然制度健全, 台帐完善, 但执行力度不够, 填报内容流与应付, 规定与贯彻不能形成闭合, 甚至于人为取消断电功能, 所有这些, 都严重的制约和阻碍着煤矿通讯联络系统的正常使用。
3.2 通信协议不规范, 硬件不兼容
一直以来, 缺乏统一的协议标准, 现有的设备生产厂家基本上在通信协议上各自为政, 互相不能兼容。各生产厂商的产品之间缺乏兼容性、交互性和包容性, 因此造成系统可兼容性差。企业在使用中, 只能对一种产品进行使用与升级改造,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 资源的重复投入, 数据不能共享, 严重的阻碍和推迟了矿井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这种情况在中小煤矿中体现的更是突出, 由于中小煤矿的资金、人手、人员素质本身比大型矿欠缺很多, 在自动化方面落后很多, 而要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完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 势必会造成企业打折扣地完成装备的情况。
3.3 管理层对安全投入的重视不够
中小煤矿企业不能够像大企业一样, 较多的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而是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只要能保证基本正常的生产, 一般不会主动扩大投资,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很难接受现代化、信息化的新科技产品。
3.4 中小煤矿企业打“擦边球”
很多企业安装煤矿监控系统、矿井通讯系统仅仅是为应付检查, 只安装一少部分设备, 而不是把实现“六大系统”保障安全和生产的功能放到首位。整体装备标准很低, 不能满足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和规程。
4 改进中小煤矿通讯联络系统装备水平及应用的建议
(1) 领导要提高对煤矿通讯联络系统作用的认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要推进煤矿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首先企业领导者充分重视。单靠技术部门是无法完成的。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的首要条件, 才能提高全体员工的对煤矿通讯系统作用的认识, 共同推动煤矿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2) 加强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引进懂得煤矿通信人才, 并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越、舒适、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以留住人才, 要建立科学用人和客观考核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防止人才流失。
(3) 选择适合自身煤矿的通讯系统, 并根据自身情况可以精简一些设备, 最大限度的选用兼用型的软件和硬件, 以降低成本。
(4)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该考虑到中小煤矿的一些特殊情况, 有针对性的对一些中小煤矿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 这样才能避免制度成为脱离具体实际的一纸空谈。政府部门在为所辖地区的煤矿配备通讯联络系统时, 为中小型煤矿制定一些政策优惠, 这样以促进他们全面并且认真完成好“六大系统”的装备。
5 结语
煤矿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矿难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矿井现代化的建设已在我国形成规模,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已成为煤矿管理的一种必要和常用手段。
同时, 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 煤矿生产的高效和良好发展都是我国繁荣发展的基础保障, 作为我国煤矿行业重要补充的中小型煤矿, 其不容忽视的地位也客观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中小煤矿通讯联络系统的装备水平和应用程度。
摘要:针对中小型煤矿在装备矿井通讯联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探讨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制订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实现传统工业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对推进我国煤矿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想法, 对现阶段中小煤矿通讯联络系统装备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小煤矿,通信,通讯联络系统,六大系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Z].国发[2010]23号, 2010.
[2]程国奇付春兴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张必同.我国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存在意义.《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3 (11) .
煤矿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篇3
【关键词】煤矿企业;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
煤矿通讯站能够向外传递信息,并担负着企业与外界用户相互沟通交流的重任。所以煤矿企业的服务质量十分重要,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用户的自身利益会受到影响。通讯站的工作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范,使查询和计费更加准确,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话务管理,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系统进行完善,所以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矿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
一、煤矿通讯站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部门服务,将当前的工作情况和具体过程通过报告和联网的方式提供给管理者。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支持管理部门的决策并进行一定控制。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底层的处理系统,并归类、整理成报表形式。这种系统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领导需求,并且更为灵活。
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将与某客户交易的整套信息制成表格汇报给销售经理,支持商品价格决策,该系统拥有操作和控制管理部门的结构和决策机制,并能够辅助高层管理者,一般控制日常操作和预定生产,并对现在的企业信息和信息库有所依赖。管理信息系统的拥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并且确定信息需求,应用于企业内部,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应经过长期的分析和设计。
二、煤矿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基本信息系统管理分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部门就是基本信息管理的分支系统,这个分支系统记录着所有用户的信息,并提供准确服务。
1.查询数据
基本信息系统中最常用的方面是数据查询,为了确保用户能够查询数据更为快捷,在这个方面中,首先是按照用户名搜索,然后以单位为检索依据,或者以电话号码为凭证信息,以此类推,这种检索方式能够进行第二户主的查询。工作人员还可以选用组合查询的模式,将信息库中的信息任意组合进行查询,然后能够搜索出大于、在某个领域内的用户。例如,想要找出用户姓李的资料,然后可以设置筛选条件继续查找。
2.整理输入和信息打印
系统中的整理输入主要是对用户的各项信息进行整理和录入,其中查看的包括用户的全部信息,然后能够搜索的简码直接快速查询,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将机务输入和线务输入区分开,以便进行更改和整理。用于一起替代某一项目的数据,可以通过机务替代和线务替代的方式。数据打印有全部打印和部分打印两种模式,然后可以根据号码表格和全部信息以及部门信息进行打印。这种打印模式十分灵活,运用起来也很方便。
3.系统服务和数据备份
系统提供了很多管理密码、查询布线图以及日历年历和欣赏音乐等功能,都被称为系统服务。例如在管理密码时,系统采用的是两级管理方式,可以设置三级权限。若是用户权限很大,则能够在任意菜单进行操作,修改所有用户信息和资料,并能够更改其他任意的查询权限,可以将这种权限给其他人员;不同工作类型的操作人员拥有不通过的职责,所以他们的操作权限也有所不同,只有特级用户能够进行更改、添加和删除信息,权限较小的用户只能进行查询。除此之外,要想进行更改和删除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同时密码进行的加密。数据备份在分支系统中除了相应的功能,还在此基础了增添了清空收费记录一项,当历史记录太多无法整理时,可以一键删除,特级用户才有处理权限。
(二)话费管理分支系统
话费管理分支系统包括数据基础模式、数据录入与修改、数据查询和数据备份这几方面的内容,能够处理程控交换机中所有通话记录,管理电话记录的通话费用和月租费用。
1.数据基础
管理系統中的数据基础模式,能够修改和处理基础数据的输入和预交费,并对滞纳金进行计算,通过管理密码和指标信息这些功能,数据基础模块能及时处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些公共事项,并整理用户交费情况,并对一些不合理现象进行督促。
2.数据录入和修改
系统能够记录一个时间段内,某一电话的通话记录,将其录入到系统数据中,当作计算通话费的凭证。系统能够对信息号码进行修改、增设和删除,所以要想更正某些项目中的内容可以进行修改,若是处理对话机的变更情况,则可以增设号码并进行删除。
3.数据查询和数据备份
信息系统可以对所有用户的具体信息进行查看,并打印相应信息,明确用户所处的位置。所有系统能对所有与话费有关的项目进行查询和确认;及时分类用户的费用支付情况,以用户的性质和单位为标准,将用户没有交易的通知单进行查看和整理;扣除送入财务部的单户,财务部门在话费扣除后,能够用来交费确认,并进行相关的数据更改。
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优势
通讯站的实际工作需求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自于实践,所以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但能用在煤矿通讯站中,还能运用在其它通讯单位中。信息管理系统的界面,展示了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使操作者可以更为便捷的操作,在设计过程中,将便捷、规范、直观等方面展示在系统帮助中,为用户带来更多帮助。该系统能够应用网络功能设计,能够在同一时段内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在网络环境下,系统拥有不同的任务功能,进行查询和打印等行为,能够将管理和查询同时进行。为完善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在信息库中添加能够识别的人员表格,只有特级用户才能够进行更改和删除,并设置其他操作人员的权限,确保不同身份的人员能够处理不同的方面。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通讯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分析,煤矿通讯站中这种系统得到了较好的运用,通讯站的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这个系统对信息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很多优势,如数据查询十分便捷,能够灵活打印,系统安全可靠,能够将预期效果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李航.鑫源煤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2013(5):109-110.
[2]陈平.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134-135.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 篇4
1、遵守劳动纪律,服从调度指挥,做好作业前准备,认真做好本质工作,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2、严格操作规程,实行定期巡视监测管理,确保通话质量和线路的畅通。
3、熟悉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防爆要求,严格停送电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4、熟悉本矿生产、调度、管理等各环节通信联络系统并能正确使用。
5、地面或井下固定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严禁有脱岗、串岗、睡觉的行为。否则,给予50元的罚款。
6、若遇通信联络系统发生故障,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向分管领导汇报,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尽快恢复。
7、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致使通信系统损坏,除按规定处罚外,按其经济损失多少经矿委研究按比例进行赔偿。
8、系统控制中心操作人员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认真填写设备进行记录和使用记录。若遇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矿领导值班人员。
煤矿联络员汇报材料 篇5
一、当月工作情况:
1、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
竹林山公司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已于
2011年11月25日全部换回新证,目前“六证”齐全有效。
2、职工培训和持证情况
竹林山公司现有岗位人员均持有效证件上岗,在加强职工日
常培训的基础上对井上下职工进行了随机抽查和对井下电工进行摸底考核,新入矿43人已按规定签订了师徒合同,并在师傅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3、采掘情况
1、产量:1-11月份原煤产量87万吨,回采米数661米,其中11月份产量14万吨,回采米数110米,剩余470米。
2、掘进:到11底完成掘进进尺2800米,其中11月份掘进
310米。
4、领导带班下井情况
该矿“六长”和副总严格执行了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各跟班
领导均做到了与工人同上同下,工作面做到了“三在、三必清、三走到、三掌握、三指导”,保障了井下各作业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5、省、市、县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十一月份该矿共接受省厅和市局检查验收1次,排查隐患9
条;矿井自查40条,当月共排查一般隐患49条,并已全部整改到位。具体包括:
完成市局质量标准化验收检查9条问题的整改落实,并起文
上报。
矿井根据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的实施方案、后一百天安全生产无事故方案围绕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年通过自查自纠对采掘施工质量、顶板管理、“一通三防”、瓦斯监测监控、机电运输、防治水共查出40条隐患,并已全部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落实到位。
该矿井当月无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6、安管人员变动及安全设备投入
该矿井安全管理机构健全有效,无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变动。安全设备投入:
1)、装瓦斯引排装臵已在1号抽放副巷安装,并已开始运行,目前运行效果良好。
2)、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已通过验收,矿井永久避难硐室在1300采区进行改建,目前硐室主体建设已经完工,正在进行电气设备、管路吊挂等工作。
3)、为更好的进行防治水工作,该矿积极引进重庆煤科院生产的FDG-A电法仪,用于探水作业,已取得一定效果。
7、参加安全例会情况
参加该矿11月4日安全生产办公会议,会议由矿长成安太主持,会上对近期井下存在问题进行了现场办公,对千米钻机配件问题、设备更新淘汰问题、井下职工培训问题责令专人负责落实,会上特别要求针对掘进遇地质构造时,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已保证掘进的安全,要求各相关部室继续按照严密、细致、提升的思路去安排工作,严格落实工作面“三异常”的检查汇报工作,加强掘进工作面瓦斯的管理和质量标准化的管理,保证矿井实现本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8、工作面异常变化制定措施情况
该矿根据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专门制定了过地质构造时的防突规定(将原先执行15米防突排放孔后,预测不超标,可以向前掘进8米,改为向前掘进6米。掘进6米后,进行预测,若预测指标正常,利用工作面残留孔,向前延伸孔至15米,孔数不少于15个,无现成孔,可重新开孔,施工完毕后向前掘进6米;若预测指标超限,则按原防突措施规定,采取防突措施),并进行严格落实。
9、驻矿安监考核
本矿驻矿安监员在11月份期间均按照要求,认真履行了驻矿安监的职责。
10、重大安全隐患、设备投入上报情况
本矿11月份无重大安全隐患,重大安全设备投入均呈文上报有关部门。
二、当月存在问题
十一月份本矿安全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月6日9时31分49秒至9时35分58秒,1号抽放副巷回风流瓦斯超限,甲烷传感器显示瓦斯浓度最大1.21%,事故发生后,矿方根据《瓦斯超限分级责任追究制度》规定,组成了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处理,并出具了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该矿已对以上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并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和措施,确保同类问题不再重复出现。
三、下月工作计划
11月份将继续严格履行联络员的职责,及时对矿方在重大隐患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认真监督矿方十二月份的安全生产无
事故方案和春节前安全生产无事故工作方案的实施情况,对矿方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重点对:
1、加强对该矿永久避难硐室改造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严格按照规程措施对现场作业地点进行监督检查,杜绝任何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该矿最后40天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严格监督矿方是否按照制定的后一百天安全生产无事故措施和十二月份安全生产无事故措施进行生产作业。
3、重点对矿方制定的过断层的专项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顺利通过断层,不发生事故。
煤矿-通讯报道-008 篇6
——XX煤矿综掘队生产X班班长XXX
XXX,男,沁水县土沃乡人,2001年11月应征入伍,在辽宁大连服役,是一名优秀的海军战士,2003年11月退役,2008年1月份来到XX矿综掘队生产一班当一名普通的掘进工,现任XX矿综掘队生产X班班长。XXX同志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一名优秀军人的本色,在工作中那种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军人精神更加显现。他个人荣获2012年XX公司先进班组长、先进群监岗员等多项荣誉,他带领的生产X班更是连年获得XX公司和XX矿先进班组称号。
翻开XXX同志的履历可以惊讶地发现,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海军退役士兵08年1月进入综掘队当一名普通的掘进工,只用了整整一年09年3月就当上了副班长,由于表现突出,2010年9月被队里委以重任当上了生产X班的班长,带领生产X班一群兄弟勇闯敢拼,掘进进尺在各班组中稳居前茅,多次受到队里各领导的赞赏。
掘进队职工常年奋战在掘进一线,工作艰苦,环境恶劣,作为班长他严于律己走在前,下井生产干在前,勇于吃苦,甘于奉献,要求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工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班组乃及队组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深得干部职工的信赖。作为一名矿工他有着军人的身体素质,他严格规定自己每月下井数不少于25个,尤其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勇于打头阵、当先锋,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班组成员。今年6月,在一盘区回风巷掘进施工中,由于瓦斯及其不稳定,掘进工作进尺上不去,生产进度受到严重影响,职工安全面临巨大威胁。有一天回风巷瓦斯突然上升到将近0.5%,面对这种情况,他并没有慌张,带领班组成员及时采取加大压风量、封堵抽放孔等有效措施,并第一时间向调度室和值班室汇报,正因为他这种坚持和职工风雨同舟,共担风险的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调动了职工战胜困难、努力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了工作面的顺利完工。
在井下现场,他没有班长的架子,小罗刚从运输队调过来,对掘进支护等工序不太熟悉,更不懂如何操作,他手把手地教小罗如何操作钻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他尤其注重培养新工人的良好职业习惯,规范他们的操作行为,他常对小罗说:“我们来到XX矿上班,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亲人们时刻牵挂着我们的安全,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得三思而后行,下井干活就得讲安全,没有安全挣再多钱也是白搭。安全就是1,金钱和其他的都是0,没有这个1再多的0也是无用功,所以你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干活前首先要站位准确,必须要检查钻机和工具的完好情况,钻杆是否透,风水管的插销是否插好,角度是否正确,施工中不能手忙脚乱,要按程序干,按措施干,千万不能干冒险的活,不能图懒省事,否则后患无穷。”在他的言传身教和谆谆劝导下,生产X班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迅速提高,小罗也逐渐从不懂操作、不会干活的菜鸟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娴熟的操作能手。同时,由于职工良好的素质,生产X班的“三违”发生率也大大降低,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生产得到了保障,X班迅速成长为一支令领导刮目相看、足可倚重的掘进主力军。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 篇7
WiFi技术的IEEE 802.11n通信标准采用5.8 GHz频段,传输速率高达300 Mbit/s,并且发射信号功率低于6 W,满足我国煤矿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2],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矿井无线通讯中。笔者基于WiFi技术构建一种煤矿井下通讯系统,可为“数字化矿井”的监测、监控、通讯提供一种平台。
1 系统组成架构与功能
该系统组成包括井下、地面两部分,井下部分包括人员定位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视频采集设备、语音通话设备、环境参数监测设备、分站(基站)和网络交换机等;地面部分包括主机、交换机、服务器、网关等。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可实现如下功能:
救生引导及紧急广播。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可直接播放应急预案中设置好的预案语音文件,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引导;可与现行报警系统对接,实现报警联动广播功能。
视频+语音的多媒体通信。可实现视频调度和语音调度;多种监控模式任选,现场画面自由切换,可以远程控制现场云台和摄像头;同时支持现场的环境监控和告警生成功能。
井下定位。井下WiFi终端、井下WiFi移动基站、井上中心定位平台系统组成一套完整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具有人员管理、考勤、定位、紧急通讯等功能。
通话录音。实时录音系统,记录整个应急作业过程中的任务下达、信息收集,以及处理过程中的一言一行,既是宝贵的经验资料又为日后的排查提供证据。
双机热备。调度终端可实现在注册到中心IP调度机的同时也注册到本地的服务器、调度机或者IP-PBX,最大程度保证井上和井下的通信畅通。
应急通信会议。调度员可以通过拨叫触发号码快速发起会议;允许用户通过手机和固话发起会议,这样就可以让指挥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不需要在调度台前等待情况汇报上来后再做出决策;开启会议保密鉴权功能,防止非授权人员随便发起会议;手机和固话也作为会议终端,提高了系统可用性和兼容性。
紧急呼叫。系统具备预占优先呼叫能力,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拆除其他不重要呼叫资源来保障紧急呼叫的线路,最大程度保障应急通讯畅通。
2 人员定位与语音通信系统
目前人员定位通常都是采用2.4 GHz的无线RF芯片[3],这一类芯片传输带宽一般很小,致使标识卡片只能发送自身的ID号等少量数字信息。基于WiFi自身的技术优点,上述功能可以使用WiFi系统实现。图2是一个带语音功能的WiFi收发信机框图。
2.1 定位原理及实现方法
利用RSSI(接收信号强度)来实现定位的算法比较普遍。采用算法模型时,信号强度和距离之间的关系为Pr(d)=K-10εlg(d)[4],其中d为接收信号与固定AP之间的距离;Pr(d)为接收信号功率,dBm;K为常数;ε为自由空间的损耗系数。
定位实现:由标识卡发出的信号被多个AP接收,对于AP接收端,硬件都会计算出自身接收到卡片的RSSI值,如图3所示。
根据信号强度和距离之间的计算公式,每一个AP都会将RSSI转换成距离d,即标识卡在离AP1为圆心、d为半径的范围内,同理针对AP2和AP3也是一样,如图4所示,这样便会得到3个圆的交叉区域。标识卡便处于这个交叉区域之内。
为了弥补无线信号的不稳定性,不把得到的d作为最终距离,而是利用不同AP得到的d(d1、d2、…、dn)之间的比例关系,再利用三角公式得到标识卡的具体位置。
2.2 语音采样及编解码
目前根据对语音构成的分析,有多种对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算法,如CELP、RELP、VSELP、MP-MLQ、LPC-10、MBE等,通过不同的算法,实现对音频信号的压缩。这些压缩编码算法的压缩率、语音质量各有所长,其中美国DVSI(Digital Voice System Inc)公司提出的先进多带激励AMBE(Advanced Multi-Band Excitation)压缩编码算法是其中的杰出代表。AMBE是基于MBE技术的低比特率、高质量语音压缩算法,具有语音音质好和编码速率低等优点,其中AMBE-1000是一款高性能多速率语音编码/解码芯片[5],语音编码解码速率可以在2 400~9 600 bit/s内,并以50 bit/s的间隔变化,即使在2 400 bit/s时,仍能保持自然的声音质量和语音可懂度。在芯片内部有相互独立的语音编码单元和解码单元,可同时完成语音的编码和解码任务。并且所有的编码和解码操作都能在芯片内部完成,不需要额外的存储器。采用该芯片的工作过程如图5所示[6]。
当AMBE-1000在2 400 bit/s的采样速率下,无线发送的带宽只要在15 kbit/s以上,就能够实现全双工语音通讯,语音失真度小。
3 监测监控系统
目前煤矿井下的各种CH4、CO、O2、温度等传感器都采用频率信号输出,一般为200~1 000 Hz,现有的系统都是将各种传感器接入监控分站,再由监控分站传到地面中心站,这样不断大大增加了设备成本,而且传感器数据通过2 km的传输会引入电磁干扰,给系统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可在传感器中增加一个WiFi模块,将传感器数据接入1个WiFi网络中,这样就可以将传感器的数据以WiFi的形式发送给附近的AP热点,继而通过光纤环网发送至监控中心。
4 移动数字视频
现有的煤矿视频监控系统都是在井下特定位置安装相应的摄像仪,针对在固定区域使用摄像仪这种方式,采用WiFi方式是切实有效的,如胶带巡检摄像仪,就必须采用移动视频来完成。视频图像传输无线化打破了传统同轴电缆和光纤图像监视受制于硬件连接的不利局面,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方便性。WiFi网络的最大带宽能够达到300 Mbit/s,适于传输高带宽、高码流、高画质的音视频,有优异的抗干扰、抗衰落能力,完全可以提供视频传输链路。
5 结语
通过在井下搭建WiFi无线宽带通信平台,集成目前井下的主流设备,既可以大大缩减布线成本,也为矿山的安全维护带来极大的便利,真正实现井下自动化的高度整合,同时配合井上监控中心数据化平台,可以实现外网访问。通过网络互通,使得相关部门只要登录到当地矿的数据化平台,便可以得到单个矿井及其井下的所有情况。WiFi技术必然会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摘要: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WiFi技术的煤矿井下无线通讯系统。该系统井下部分包括人员定位、无线通讯、视频采集、语音通话、环境参数监测、分站等设备,地面部分包括主机、交换机、服务器、网关等,以无线WiFi通讯AP为节点,可实现井下定位、VOIP语音、无线移动数字视频、传感器监测等功能的一体化。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关键词:WiFi,AP,定位,VOIP语音,移动数字视频,在线监测
参考文献
[1]宋文,黄强.矿山无线技术研究与发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37(3):84-87.
[2]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技术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3]郭海军,郭江涛.2.4GHz射频技术在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6):37-38.
[4]冯浩然,袁睿翕,慕春棣.无线网络中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及算法比较[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32):5-7.
[5]郭刚.AMBE-1000语音编码-解码器芯片及其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3):18-21.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 篇8
[摘要]近年来,通讯技术快速发展,很多通讯技术(WIFI无线局域网、小灵通、数字无线对讲等)都已经应用到了煤矿领域,但是,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的提高,现用的煤矿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安监局对煤矿“六大系统”的安装要求。本文介绍了TD-SCDMA和3G的相关知识,探讨了将TD-SCDMA的3G通讯技术应用在煤矿中的可能性,对它的技术性能、方案设计、应用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及讨论。
[关键词]通讯技术;安全生产;TD-SCDMA;煤矿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02-02
目前煤矿领域使用较多的无线通讯技术是小灵通,它是窄带语音技术,各个基站仅允许3个信道进行同时通话,没有1.9GHz频率被征用及数据业务等,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的煤矿业对于无线通讯技术、数字矿山、自动化业务等的发展需要;WIFI技术主要应用在WLAN的无线本地局域网市场中,不支持移动数据传输和无线语音业务,存在跨基站时移动业务经常性掉线、通话质量失真、空口无线业务的信道带宽不够恒定等弊端,无法保证所有手机的正常通话。所以,尽快将TD-SCDMA的3G通讯技术应用在煤矿领域中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TD-SCDMA技术
TD-SCDMA的中文含义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它集中了FDMA、TDMA和CDMA的技术优势,是一种抗干扰能力较强、频谱利用率很高、系统容量很大的移动通信技术。
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接入方式,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天线技术、软件无线电台、联合检测技术、同步CDMA、自适应功率调整技术和接力切换技术等,支持非常丰富的业务,比如视频共享、视频留言、多媒体彩铃、可视电话、视频会议、手机邮箱等。另外,TD-SCDMA提供了主流、先进的通讯技术,它优良的无线特性和高带宽数据能力使得矿用通讯和调度系统更加地完善。
小型TD-SCDMA无线通讯系统能够实现数据传输、人员定位、视频通话、视频监控、语音、实时调度等功能。数据业务可以支持高速的上下行链路接入、高速的上下行链路分组接入和分组接人三种接入方式,能够实现煤矿的远程数据查询、信息共享等功能。实时调度覆盖的范围很大,调度的及时性很高,准确性很强,服务的人数也很多,能够很好地提升煤矿的生产管理效率,提高其在灾变时的指挥救援能力,降低灾变的发生给煤矿带来的损失。
另外,因为TD-SCDMA的频谱利用率高,所以不需要成对地分配频段资源,这样网络的规划和维护会变得比较简单,3G网络部署的主流方案(光纤拉远分布式基站技术)在井下的设备种类只有一个,使得在井下进行组网就更加简单,满足了煤炭专网在各种地质条件和环境下的组网要求。
二、3G的相关知识
3G是国际互联网等的多媒体通讯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结合形成的新一代通讯系统,它能处理视频流、音乐、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3G~2G相比,主要的优势是3G在数据速度,传输声音的质量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它可以在其通讯范围内实现无线漫游,还能处理视频流、音乐及图像,同时也能和第二代系统很好地兼容。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通讯质量;用不同网络间无缝漫游的技术,将Internet和无线通讯系统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更高级更多的服务;增大了系统容量。另外,3G无线网络还支持不同数据传输速度,在室外、行车环境、室内支持2.8MB/s的下行速率和2.2MB/S的单载波上行速率,能够确保数据业务的丰富性。
3G的网络特征主要表现在无线接口技术中,无线技术应用在3G蜂窝移动通讯系统中包括应用频段、射频信道参数、信道纠错技术、信道编码技术、物理信道结构、复用方式、帧结构等多个方面。
3G的技术创新表现在它采用了宽带射频信道及高频段的频谱资源,支持高速率的业务:灵活地在宽带信道中应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技术,单独控制各个业务的功率和质量,选取不同扩频因子将具备不同QoS要求的每种速率业务都映射至宽带信道上,然后实现多速率、多业务传送。3G的主流技术都会在下行信道中使用快速闭环功率控制技术,从而使功率控制加快了。3G还采用了软件无线和自适应天线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降低成本。
三、将TD-SCDMA应用在煤矿中
TD-SCDMA煤矿移动专网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办公的要求,使用矿用的TD终端手机,不管是在远离矿区的地方还是在矿区都能够及时地掌握煤矿的视频图像、安全信息、各种生产数据,因此可以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实行远程监控指挥。
1 将TD-SCDMA应用在煤矿中的应用方案设计
该设计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在煤矿的生产现场设置各种视频采集终端、传感器、无线TD手持终端、监控分站进行各种信息数据的采集,然后将这些数据根据数据标准进行打包汇总,再经TD-SCDMA煤矿移动专网传输到移动客户端(TD终端手机),显示服务器端传来的实时数据,同时提供快速信息查询和语音通讯功能。
TD-SCDMA煤矿移动专网的解决方案是:将综合接人控制器、综合调度交换机作为地面部分的核心设备,向外部提供多种接口,将安全监控系统、煤矿现有通讯系统进行混合组网实现数据的共网和共享传输;对于煤矿的井下巷道环境,采用无线光电结合级联的方式对井下通讯网络实现有效覆盖,通过矿用无线传感器、矿用手机、定位中端,经过基站系统的设备连接及空中接口的无线链路实现系统的多业务数据共网传输。
2 技术拓扑
应用TD-SCDMA的3G通讯技术的煤矿无线通讯综合系统包括的设备主要是:综合接入控制设备(核心网CN、RNC、语音调度系统)、矿用基站、本安基站、基站处理单元、交换调度机、TD-SCDMA矿用手持终端、配套电源等。其综合系统结构如下图1所示。
3 应用实例
神东大柳塔矿安装使用了TD-SCDMA,井下基站设置在了运输胶带、运输大港、各个采掘面、风机房、水泵房等主要场所。井下的覆盖信号状态良好,进行通话的质量和地面上的3G手机通话质量几乎没有区别,能实现实时图像传输,视频通话也很流畅,手机可以显示每个调度室自动化监测点的报表及数据,并且实现了监测点数据超限报警功能。
本实例通过TD-SCDMA综合通讯系统实现了对人员定位、风机、瓦斯等系统的实时数据收发,能够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掌握矿井下的情况,不管领导在哪里,都能通过该网络接收矿井下的数据报表和实时图像,对于随时指挥和调度矿井下的生产活动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TD-SCDMA采用了很多高端技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掌握TD-SCDMA通讯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方法,能够实现对煤矿活动的实时监控,对于提高当下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锦涛,顾义东,TD-SCDMA通信系统在煤矿应用的技术优势[J]工矿自动化,2012(03)
[2]秦霖,TD-SCDMA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3]王树奇,韩晓冰,王安义,TD-SCDMA在煤矿安全生产监测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9(11)
[4]王鹏,姜群星,煤矿无线通信技术分析[J]煤矿安全,2010(11)
通信联络系统检查整改报告 篇9
关于市局对通信联络系统验收检查的整改报告 2013年4月10日,晋城市煤炭工业局对我公司通信联络系统进行了验收检查,共查出各类问题8条,针对提出的问题,我公司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逐条逐项对照落实整改,现将整改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整改领导组
组长:尹国胜
副组长:张雄善
成员:张小天张徐明张良才郭卢进
张国亮潘雄胜许龙顺原丰丰
职责分工:矿长尹国胜是整改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总经理张雄善负责具体整改工作的协调,协助组长做好具体的指挥事宜;
安全矿长张小天负责整改工作的安全监督管理;
机电矿长张徐明负责整改工作机电部分的管理、监督、验收等事宜;
生产矿长张良才负责整改工作的劳力调配、人员安排等事宜; 总工程师郭卢进负责整改内容中的制度、报表修订的人员组织、审核及贯彻监督实施;负责系统软件功能整改的验收;
通风区队长张国亮负责整改工作的通风瓦斯管理等工作; 机电副总潘雄胜负责整改内容中涉及机电部分的具体整改方案的制定、基督验收工作;
机电科长许龙顺负责负责整改内容中涉及机电部分的施工、完善工作;
监控中心主任原丰丰负责整改内容中软、硬件功能完善的具体落实、监督等工作;
二、整改情况
1、针对“三大系统设备布置图未按要求绘制”的问题,由系统管理员尹俊丁负责完善,监控中心主任原丰丰审核,总工程师郭卢进验收合格。
2、针对“井下轨道巷部分人员定位分站和广播音箱无管理牌板”的问题,由机电科长许龙顺负责落实整改,机电副总潘雄胜验收合格。
3、针对“井下轨道巷部分人员定位系统电源和广播电源未接地”的问题,由机电科长许龙顺负责落实整改,机电副总潘雄胜验收合格。
4、针对“通信联络系统井下重要场所未安装直通调度电话”的问题,由机电科长许龙顺负责落实整改,机电副总潘雄胜验收合格。
5、针对“广播通信系统无备用话筒”的问题,由监控中心主任原丰丰负责落实整改,总工程师郭卢进验收合格。
6、针对“广播通信系统调度交换机无紧急呼叫功能,不能实现声光报警”的问题,由系统生产厂家申瓯通信和代理商楠江集团共同落实整改,增加调度交换机报警插件,监控中心主任原丰丰验收合格;并由机电科制订计划,公司对井下重要场所的电话机进行逐步更换。
7、针对“无线通信系统手机备用量不足”的问题,由监控中心主任原丰丰、供应科相关人员落实整改,总工程师郭卢进验收合格。
8、针对“通信联络系统移动手机无防水功能”的问题,由系统厂家大唐电信出具整改、更换承诺,监控中心主任原丰丰督促落实。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 篇10
(通讯报道)
月日下午,掘进二队按照集团公司和矿党委的统一部署,李书记召开了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动员会议。
会议紧紧围绕“什么是党的纯洁性、为什么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怎样保持党的纯洁性”三个问题逐一展开。从居危思安,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如何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查明原因,为什么党中央当前提出大力保持党的纯洁性;认真学习,切实领会中央、省委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反腐防腐,怎样才能保持党的纯洁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和讲解。会议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省委书记袁纯清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讲话精神,对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即:保持思想纯洁,坚守精神家园;保持队伍纯洁,巩固党的基础;保持作风纯洁,密切血肉联系;保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强化监督纪律,筑牢反腐防线。
整个会议紧扣主题、体现灵魂、把握精神,同时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全队职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纯洁性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今后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习,抓住学、查、改重点环节,认真查找不足和差距,在学习教育和自查自纠中涵养纯洁性,从而促进自身的思想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以饱满的热情、自觉的态度,埋头苦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 篇11
系统联络柜是TRT发电系统主要设备之一, 广泛应用于电能的生产、输送、供配及其使用过程中, 它是对电能进行调度与输送的关键电气设备, 其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一旦联络柜出现发热故障, 并且没能够及时发现, 极易造成系统联络柜烧毁继而导致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不仅影响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同时增加了单位电能成本, 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 因系统联络柜的制造、安装缺陷, 导致动静触头间涡流损耗发热事故时有发生, 文中针对宣化钢铁公司动力厂3#TRT系统联络柜触头烧毁事故进行分析讨论。
1 TRT系统联络柜触头发热问题
3#高炉TRT发电机为QFW-15-2型, 额定功率为15MW, 额定电压6.3k V, 额定电流1617.3A。该发电机组仅并网发电约2个月就发现3#TRT进线柜、系统侧PT柜、系统联络柜出现蜂鸣现象, 设备异响随负荷电流波动而发生变化, 系统联络柜触头温度急剧升高, 使3#TRT发电机组被迫停机检修。
检修发现全封闭系统联络柜由于在安装时没有考虑涡流损耗发热的措施而造成动静触头相间涡流电磁扰动, 造成发热现象, 使梅花触头受损。发生事故的同时, 发电机并网点的11#35k V变电站系统母线所带的馈线线路失电, 影响公司其他生产的暂时供电。系统联络柜梅花触头受损如图1所示。
2 系统联络柜触头发热原因分析
根据3#TRT系统联络柜安装实际及电气设备涡流、共振产生的原理, 可断定触头发热是因涡损发热所致。其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
分析A相与B相、B相与C相静触头支撑隔板上的磁通, 由于三相磁通方向相同 (由上自下) , 其磁通总量为:
涡流损耗为:
式中:f—电源频率;
Bm—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
V—铁磁物质的体积;
Kw—与材料的电阻率、截面大小和形状有关的系数。
由式 (2) 可见, Pw与Bm2成正比, 由电工基础可知, 磁通Φ=B×S。从3#TRT主机实际负荷情况来看, 当设备运行时, 其工作电流达到1000A, 该电流所产生的三相磁通之和Φ将很大, 相应在支撑隔板上所产生的涡流Pw极大, Pw所形成的巨大热量长期作用于触头上, 最终触头过热损坏。
3 触头发热问题对策的制定及实施
3.1 对策制定
1) 针对系统联络柜静触头A、B、C相间没有设计消除电气涡流结构的状况, 在A、B、C相静触头支撑隔板间切割2cm间隙, 阻断产生电气涡流途径。静触头改造示意图如图3所示。
2) 对进线柜、系统联络柜、系统PT柜隔板进行柜间连接加固。
3) 对母线支撑绝缘子进行加固。
4) 改造后对静触头进行检查、修正, 调整机械连锁机构, 确保绝缘挡板开启、关闭灵活。
3.2 对策实施
1) 3#TRT停机, 摇出系统联络柜、系统PT柜小车开关, 检查系统联络柜断路器小车动、静触头结合情况, 打开系统联络柜、系统PT柜、进线接线柜前后门及柜顶母线盖板。取下静触头绝缘保护外壳, 根据隔板位置和厚度计算隔板开缝距离和宽度, 并对A、B、C相静触头支撑隔板间切割2cm间隙, 阻断产生电气涡流途径。
2) 根据各开关柜结构和隔板厚度, 设定加固螺栓开孔位置、大小, 对各高压开关柜两侧进行大于3个点的硬性连接, 使带电裸导体与该绝缘隔板间保持不小于30mm的空气间隙, 消除共振现象。
3) 对母线支撑绝缘子、母线螺栓进行检查, 连接螺栓进行紧固处理, 杜绝发热、共振现象。
4) 改造处理后进行动静触头结合实验, 根据动触头拉簧方向, 调整静触头高低左右位置, 保证动静触头结合紧密, 粘贴试温贴片, 以备检查使用。调整防护挡板的传动机构, 确保挡板开、关良好的情况下, 使得带电裸导体与该绝缘挡板间保持不小于30mm的安全距离。
4 效益分析
3#TRT发电机组平均发电量为10000k Wh, 以该站系统联络柜因静触头相间涡流电磁扰动, 造成发热现象, 开关柜烧毁导致TRT紧急停机事故为例, 需停机处理时间72h (有备用开关柜情况下, 包括旧柜撤出、新柜就位和各种安装及实验工作等) 。
72h损失发电量为:10000×72=72万k Wh。
电价按0.52元/k Wh计算, 则损失电费为:72×0.52=37.5万元。
1台高压开关柜烧毁损失成本为12万元。
因此, 减少损失的经济效益为:12+37.5=49.5万元。
5 结语
3#TRT系统联络柜改造处理后, 解决了因涡流损耗造成触头发热问题, 消除了系统联络柜电磁共振相象, 避免了因TRT高负荷运行时电气设备发热短路导致的系统联络柜毁坏事故, 保障了3#TRT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确保了3#高炉顶压调节稳定和公司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摘要:针对3#TRT系统联络柜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的触头发热问题, 分析涡流损耗是造成触头发热的原因, 并提出防止涡流发热的对策。通过采取措施, 处理了系统联络柜出厂时的缺陷, 解决了涡流造成触头发热问题。
通讯录管理系统 篇12
通讯录管理系统 2.基本功能
(1)显示:将所有联系人的信息显示出来(2)查找:按姓名、手机号码、QQ号码进行查找
(3)添加:从键盘上录入联系人的有关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QQ号码、家庭地址
(4)修改:根据用户需要,修改联系人的指定信息
(5)删除:删除不需要的信息
源代码
#include
char number[13];//电话 char qq[11];//qq号
char add[30];//家庭地址 };void ClearScreen()//清屏函数 { system(“cls”);} void printf1()//主界面 {
printf(“nnnnttt 欢迎来到通讯录!”);printf(“nntt 请选择操作:”);printf(“nnttt1.显示通讯录”);printf(“nttt2.查找通讯录”);printf(“nttt3.添加通讯录”);printf(“nttt4.修改通讯录”);printf(“nttt5.删除通讯录”);printf(“nttt6.退出n”);} void printf2()//修改页面 { printf(“请选择操作:n”);printf(“t1.按姓名查找n”);printf(“t2.按手机号码查找n”);printf(“t3.按QQ号码查找n”);printf(“t4.返回上一页n”);} void Show()//显示函数 { struct Per * p,person;FILE *fp;int i=0;p=&person;ClearScreen();printf(“姓名tt 电话t QQt 家庭地址nn”);if((fp=fopen(“aa.txt”,“r”))==NULL){ printf(“cannot open filen”);exit(0);} while(!feof(fp)&&fread(p,LEN,1,fp)){
printf(“%-17s%-13s%-11s%-30sn”,p->name,p->number,p->qq,p->add);
i++;} if(i==0)
printf(“没有联系人n”);else
printf(“ntttttt共有%d位联系人n”,i);fclose(fp);printf(“n按回车键返回上一页”);getchar();getchar();} void Seek()//查找 { char name[17],tel[13],qq[11];int n,i;FILE *fp;struct Per * p,person;p=&person;fp=fopen(“aa.txt”,“r”);while(1){ rewind(fp);ClearScreen();printf2();printf(“请选择您的操作:n”);scanf(“%d”,&n);if(n==1){
i=0;
ClearScreen();
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联系人的姓名:n”);
scanf(“%s”,name);while(!feof(fp)){ fread(p,LEN,1,fp);
if(strcmp(name,p->name)==0)
{
i++;
if(i==1)
{ printf(“姓名tt 电话t QQt 家庭地址nn”);}
printf(“%-17s%-13s%-11s%-30sn”,p->name,p->number,p->qq,p->add);
memset(p,0,LEN);
}
} if(i==0)printf(“没有该联系人的信息n”);
printf(“n按回车键返回上一页”);getchar();getchar();} else if(n==2){ i=0;ClearScreen();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手机号码:n”);scanf(“%s”,tel);while(!feof(fp)){ fread(p,LEN,1,fp);if(strcmp(tel,p->number)==0){
i++;
if(i==1)
{ printf(“姓名tt 电话t QQt 家庭地址
nn”);}
printf(“%-17s%-13s%-11s%-30sn”,p->name,p->number,p->qq,p->add);
memset(p,0,LEN);
} } if(i==0)printf(“没有该联系人的信息n”);printf(“n按回车键返回上一页”);getchar();getchar();
} else if(n==3){ i=0;ClearScreen();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QQ号码:n”);scanf(“%s”,qq);while(!feof(fp)){ fread(p,LEN,1,fp);
if(strcmp(qq,p->qq)==0)
{
i++;
if(i==1)
{ printf(“姓名tt 电话t QQt 家庭地址nn”);}
printf(“%-17s%-13s%-11s%-30sn”,p->name,p->number,p->qq,p->add);
memset(p,0,LEN);
} } if(i==0)
printf(“没有该联系人的信息n”);
printf(“n按回车键返回上一页”);getchar();getchar();
} else if(n==4)
break;} fclose(fp);getchar();} void Add()//添加函数 { int n;FILE *fp;struct Per * p,person;p=&person;
printf(“请选择您的操作 1 添加 2 返回上一页nn”);scanf(“%d”,&n);if(n!=1&&n!=2){
printf(“请选择您的操作 1 添加 2 返回上一页n”);scanf(“%d”,&n);} while(n==1){ memset(p,0,LEN);//机构体的初始化 ClearScreen();fp=fopen(“aa.txt”,“a”);printf(“请输入姓名n”);scanf(“%s”,p->name);printf(“请输入手机号码n”);scanf(“%s”,p->number);printf(“请输入qq(没有请输入无)n”);scanf(“%s”,p->qq);printf(“请输入地址n”);scanf(“%s”,p->add);
fwrite(p,LEN,1,fp);fclose(fp);printf(“保存成功!n”);printf(“您想 1继续添加 2退出n”);scanf(“%d”,&n);if(n!=1&&n!=2)
{
printf(“请选择您的操作 1 添加 2 退出nn”);scanf(“%d”,&n);
} } } void Alter()//修改 { char name[17],tel[13],qq[11],add[30];int n,len,i=0;FILE *fp;struct Per *p,person;p=&person;fp=fopen(“aa.txt”,“r+”);printf(“请输入要修改的联系人的姓名n”);scanf(“%s”,name);while(!feof(fp)&&fread(p,LEN,1,fp)){
if(strcmp(name,p->name)==0)
{
i++;
len=ftell(fp);printf(“n姓名tt 电话t QQt 家庭地址nn”);
printf(“%-17s%-13s%-11s%-30sn”,p->name,p->number,p->qq,p->add);
} } printf(“n”);if(i==0){
printf(“没有该联系人的信息n”);getchar();
printf(“按回车键返回主菜单n”);} else { printf(“1.修改该联系人的姓名n”);printf(“2.修改该联系人的手机号码n”);printf(“3.修改该联系人的QQ号码n”);printf(“4.修改该联系人的家庭地址n”);printf(“5.修改该联系人的全部信息n”);
printf(“6.返回上一页nn”);printf(“请输入您的操作序号n”);scanf(“%d”,&n);
switch(n)
{
case 1:
ClearScreen();fseek(fp,len-71,SEEK_SET);printf(“请输入姓名n”);scanf(“%s”,name);
fwrite(&name,sizeof(name),1,fp);printf(“修改成功n”);
printf(“按回车键返回主菜单n”);getchar();
break;
case 2:
ClearScreen();fseek(fp,len-54,SEEK_SET);printf(“请输入手机号码n”);scanf(“%s”,tel);
fwrite(&tel,sizeof(tel),1,fp);printf(“修改成功n”);
printf(“按回车键返回主菜单n”);getchar();
break;
case 3:
ClearScreen();fseek(fp,len-41,SEEK_SET);printf(“请输入qq号码n”);scanf(“%s”,qq);
fwrite(&qq,sizeof(qq),1,fp);printf(“修改成功n”);
printf(“按回车键返回主菜单n”);getchar();
break;
case 4:
ClearScreen();fseek(fp,len-30,SEEK_SET);printf(“请输入家庭地址n”);scanf(“%s”,add);
fwrite(&add,sizeof(add),1,fp);printf(“修改成功n”);
printf(“按回车键返回主菜单n”);getchar();
break;
case 5:
ClearScreen();fseek(fp,len-71,SEEK_SET);
printf(“请输入姓名n”);scanf(“%s”,p->name);printf(“
请
输
入
手
机
号
码n”);scanf(“%s”,p->number);printf(“请输入n”);scanf(“%s”,p->qq);printf(“请输入地址n”);scanf(“%s”,p->add);fwrite(p,LEN,1,fp);printf(“修改成功n”);
printf(“按回车键返回主菜单n”);getchar();
break;
case 6:;
}
} fclose(fp);getchar();
}
qq(没有请输入无)void Delete()//删除 { int i=0,j,l;char name[17];struct Per * p,person;FILE *fp,*fp1;p=&person;fp=fopen(“aa.txt”,“a+”);printf(“请输入要删除的联系人的姓名n”);scanf(“%s”,name);while(!feof(fp)&&fread(p,LEN,1,fp))//显示要删除的联系人的信息
{
if(strcmp(name,p->name)==0)
{
i++;
if(i==1)
{printf(“姓名tt 电话t
QQt 家庭地址nn”);} printf(“%-17s%-13s%-11s%-30sn”,p->name,p->number,p->qq,p->add);
memset(p,0,LEN);
}
} rewind(fp);if(i==0)printf(“没有该联系人的信息n”);else {
printf(“n此联系人将被删除n”);
printf(“1.确定 2.取消n”);
scanf(“%d”,&j);
if(j==1)
{
fp1=fopen(“bb.txt”,“a”);
while(!feof(fp)&&fread(p,LEN,1,fp))
{
if(strcmp(name,p->name)!=0)
{
fwrite(p,LEN,1,fp1);
}
}
fclose(fp);
fclose(fp1);
remove(“aa.txt”);
rename(“bb.txt”,“aa.txt”);
printf(“n该联系人已删除 按回车键返回上一页n”);getchar();getchar();
}
if(j==2)
{
fclose(fp);printf(“n按回车键返回上一页n”);getchar();getchar();
}
} } int Select()//主菜单输入 { int n;printf(“选择您想要的操作 请输入序号!n”);scanf(“%d”,&n);while(n<1||n>6){
printf(“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n”);
scanf(“%d”,&n);
}
return(n);} int main(){
while(1){
ClearScreen();
printf1();
switch(Select()){
case 1:ClearScreen();Show();break;
case 2:ClearScreen();Seek();break;
case 3:ClearScreen();Add();break;
case 4:ClearScreen();Alter();break;
case 5:ClearScreen();Delete();break;
case 6:exit(0);} }
【煤矿通讯联络系统】推荐阅读:
通讯联络系统03-10
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03-22
当前煤矿通讯技术02-25
煤矿-通讯报道-01010-23
煤矿事故应急通讯预案10-14
煤矿生产通讯稿与煤矿矿长新年致辞07-29
煤矿机电队每月通讯稿03-25
煤矿机修厂通讯稿04-12
煤矿通信联络系统制度08-01
煤矿无线通讯新技术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