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炕温情的经典美文

2024-10-06

土炕温情的经典美文(共2篇)

土炕温情的经典美文 篇1

我是在土炕上降生的,自然在土炕上摸爬滚打长大。暖烘烘的土炕温暖了我童年的记忆,也焐热了我的人生。

我对故乡的记忆,首先从土炕开始。生活在广袤陕北的家乡父老,在那艰难困苦的年月,也一定与我一样,感受过土炕的温度。

寒冷漫长的冬季,土炕给劳碌了一年的庄稼人提供了温暖的时光。父亲虽然没有上过学,可小时候曾在私塾门外听过一些课文,也识了不少字。他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坐在土炕上,摇晃着头,缓缓地给我吟诵起《三字经》或《百家姓》。牙牙学语的我,趴在父亲面前,虽然不懂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些句子的含意,却懵懵懂懂地跟着父亲一句一句地吟诵着。

父亲一生最引以自豪的是他参加过的无数次战斗,这也成为他最爱讲述,且永远讲述不完的故事。在那热乎乎的土炕上,我不知聆听过多少遍他老人家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战斗故事。尽管这些故事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可每次听到仍然是那么激动亢奋。

父亲成了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在小小的土炕上,我萌生了像父亲一样顽强拼搏的远大志向。

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七八口人睡在一盘土炕的破席子上,没有毛毡和褥子可铺,枕头就更不敢奢求了,只能用衣服替代,甚至连一人一块被子都分不过来。兄弟姐妹几个往往合盖一块破棉被,经常会因为拉扯不到被子而相互打打闹闹。就在这样的窘境中,我不知不觉进入梦乡,而且睡得是那样踏实,那样香甜。

那时候,我们兄弟姐妹都不到干大活、受大苦的年龄,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身有残疾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来操持。印象中,父母永远都是闲不住的人。他们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迟,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操持家务上。夜里,疯跑了一天的我们,吃完晚饭,早已累得倒头睡了。可整日劳作的父母,依然为我们忙碌着。如豆的油灯下,满头华发的母亲,总是盘腿坐在炕头上,眯着眼,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缝补着破烂的衣服和鞋袜;要么就给我们捉衣服上的虱子。而一脸沧桑的父亲,则往往嘴里噙着旱烟锅,圪蹴在后炕头,一声不吭地捻着羊毛线;要么就挑织毛袜子,为我们过冬早做准备。父母二老为儿女们操劳的专注神情,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三垧土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土炕成为陕北人生活的中心。

永远难忘的是,母亲将做好的饭,舀在黑瓷盆里,端在土炕中央。一家人围着饭盆,你一勺他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尽管饭食不好,酸白菜、糠窝头、小米粥,或者是蒸洋芋、煮南瓜可吃起来却是那样可口、香美,令人回味无穷!那时,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又贪食,一盆子饭哪能招得住兄弟姐妹们放开肚皮海吃海喝?三下五除二就吃了个底朝天。母亲心疼我们,总是不端碗。我常常催促她老人家赶快吃,可她总说不饿。其实母亲岂能不饿?她硬是忍着饥饿,把温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子女们。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痛得像锥扎似的。

父亲和母亲都是早年参加革命的老党员。父亲从军十几年,后因在保卫延安阻击战中身负重伤,不得不退伍回家,放下枪杆子,拿起老锄头,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母亲也一样为党组织、为群众奔忙着。是的,接受过红色洗礼的父母,总是把集体和群众的事挂在心上。在我家的土炕上,曾担任村里负责人的父亲和母亲,不知主持召开过多少会议,解决了多少棘手的问题。那一张张朴实的脸庞,被油灯映得通红;那一阵阵热烈讨论的场面,是那么真诚实在,那么鼓舞人心

进城的这些年里,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住进了洋楼房,睡上了席梦思,吃的穿的那就更不必说了。可我总感到自己生活在空中楼阁里,食无味,心空虚,夜难眠。

每当这时,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土炕,想起窑洞,更想起仍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我总觉得,睡在那充满温情的土炕上,才能与天地相互贯通,融为一体。而只有深入和贴近故乡、拥抱与融入土地,才让人过得舒心、踏实和幸福!

我爱这个充满温情的世界美文 篇2

《小鞋子》是上映的一部伊朗剧情片,情节缓慢,温暖悠长,讲述的是一对兄妹和一双鞋子的故事。

阿里帮妹妹修完鞋子去买饼子和马铃薯,他把鞋子和饼子放在蔬菜店外的菜筐上后去拾捡马铃薯,此时收垃圾的大叔循例来收蔬菜店门口的垃圾,将妹妹的鞋子当做垃圾收走。阿里出门后没见到鞋子,无法向妹妹交代,而贫苦的家庭根本拿不出钱再买一双新鞋子,两个孩子的心里就此投下了阴影。

阿里用一根新的铅笔收买妹妹不要把丢鞋子的事情告诉父母,他们约定俩人穿同一双鞋子去学校。每天妹妹先穿着哥哥的运动鞋上学,放学后飞奔回家把鞋子换给哥哥,阿里再飞奔着去学校。虽然两人上课时间不同,还是经常因为时间交错出现各种问题。

妹妹发现同校的一年级女生穿着的好像是自己丢失的鞋子,和阿里一起去女孩家里准备要回鞋子,却意外发现活泼的女孩有一个失明的父亲,她也生活在一个困苦的家庭,兄妹俩相视无语,默默的走回了家。

父亲在周末的时候带着阿里去城市的别墅区寻找工作机会,希望通过做园丁得到一些收入。那天他们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个天真的小男孩和好心的老爷爷,爸爸辛苦的劳作一下午得到了一笔丰厚的报酬,在回家的路上开心得和阿里商量着以后可以经常来这儿做工赚钱,乐观得憧憬着未来,无奈事故突发花光了当天的报酬。

学校组织高年级的孩子参加长跑比赛,阿里在看到季军的奖品名单有一双运动鞋后哭着要求参加比赛,得到竞赛名额后开心的告诉妹妹可以为她赢一双新的鞋子。比赛中阿里奋力奔跑希望保证拿到季军,却误打误撞的拿到了冠军;摄影师给他拍照的时候阿里抬起头,却流下了失望悔恨的眼泪。

影片的最后,阿里沉默的面对着妹妹,妹妹看到他的表情后充满期待的笑容就消失了;阿里脱下早已磨破的运动鞋,把磨得起泡流血的双脚放进水池里,镜头俯视圆形的水池和低着头的阿里,我觉得这是全片最美的一帧;此时,爸爸载满各种物品的自行车正赶往家里,当然,自行车上装着爸爸给兄妹俩新买的两双鞋子……

整部电影温情脉脉,美好的人性流淌其间,我想这是艺术带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

影片虽然只围绕一双小鞋子展开,人物脉络也清晰简单,但却以小见大,传达着生活的希望,昭示着人性的美好。我喜欢看这类清淡而平缓的影片,讲述着普通人的普通事,却能让人从中发现爱和美好。

阿里和妹妹萨拉的眼睛清澈而透明,有着孩子不加掩饰的天真,也有生活附加给他们的无奈和悲伤。阿里的妈妈有腰椎病,不能做重活不能出去工作,家庭经济的主要负担落在爸爸身上。爸爸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只能靠技术和劳力挣钱,所以全家人生活的清贫而困苦。

看电影的过程中,会让我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也许这就是好的电影最成功的地方,能准确的摄住人内心里的东西,触碰你最柔软的心灵深处。它不像喜剧让人狂笑,不像悲剧把心脏撕碎,它留给观众的,是无限的回味和无限的温情。

影片中有许多让我感触颇深的细节。第一个是阿里把妹妹的鞋子弄丢后,那焦急和害怕的表情,因为他知道家里没有钱给妹妹买新鞋子,而爸妈知道这个消息后自己肯定免不了一顿训斥和暴打。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妹妹何时能够再拥有一双新鞋子,这不仅仅会成为父亲的压力,更会成为两个孩子的压力。

穷人家的孩子,或者说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这种经历。做错了事、弄丢了东西、受了伤不敢告诉父母,感觉天就要塌了,自己会被骂甚至挨打,哪怕那件事小到不能再小,都像厚厚的云层压在自己头顶,像千百斤的石块压在心口。

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也许焦虑和犹豫、害怕这些情绪来源于此吧,随着年纪不断长大自己不断懂事不断强大家庭条件不断变好,这样的事情才变得越来越少。

很久以后才会去想,如果爸妈面对事情是另外的态度,温柔和蔼,那么我们的童年经历会幸福许多。但是生活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这些后果和结果来自于爸妈也没有多少文化,不懂怎么更好的教育孩子;来自于爸妈也受着同样的教育,只会机械地复制当年被教育的方式;来自于爸妈也很少被温柔对待,所以他们也不会温柔的对待孩子。这些事,要等我们很大很大以后才理解,而当时的孩子,眼里心里只有恐慌和害怕。

第二个让我感触颇深的细节是,妹妹给爸爸端了一杯茶,爸爸说乖女儿给我拿块糖,萨拉随口说你这不是有很多糖吗?当时爸爸正在把清真寺周末活动需要用的大糖块一点点切成小块,白糖铺满了他面前的地毯。

这样贫苦的家庭,父母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占一点点便宜,哪怕这样做没有人会知道。这让我对阿里的父母肃然起敬,贫富和人的道德水平、人的品格不是正比例增长关系,也正因为这样,人性才有更值得期待的地方。

影片中影响爸爸行为的是信仰,我们生活中能够自我制约的人,有的是因为有信仰,更多的是因为有敬畏之心吧。中国人普遍有对轮回的敬畏,也很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约束吧。

人能在贫苦中坚持自食其力,葆有信仰或敬畏,不贪图小便宜,不歪曲内心的正直,是不可多得的美德。阿里和妹妹如此的懂事,也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吧。

第三个让人感动的情节是,阿里和妹妹找到穿了自己鞋子的女孩门前,看到女孩有一个失明的爸爸,她也生活在同他们差不多的情境中,所以默默的走回了家。萨拉在学校没有和女孩提起鞋子的的事,虽然后来她听说女孩买了新的鞋子把旧鞋子扔了,很激动生气,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女孩捡到了萨拉急忙跑回家丢掉的.铅笔,虽然很喜欢,但是还是还给了她。

这些情节展现了孩子最纯真的一面,能够感同身受别人的处境,能够维护别人的感受,能够克服内心的欲望。

这些事,大人都未必做得到,所以说,这是一部拍给大人看的儿童片,让每一个大人都能回过头看看,自己在路途中丢失了什么

电影中还有许多镜头需要细细品味,比如萨拉第一天穿着哥哥的运动鞋去学校,好担心被同学看到,她犹犹豫豫的走进校门,在体育课上焦急不安的掩饰着自己的鞋子。在听到老师说,跳远要穿运动鞋后,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大大方方的把脚站在人群中。

这一段给了萨拉的脚部很多很多特写,我和老公不停的感叹,天哪这简直是每个孩子必经的事件!小小的孩子需要的只不过是肯定、赞同,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赶走她所有的不安和阴霾。所以我觉得这不单单是一部儿童片,更是一部教育片,让所有人都看看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懂得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影片中住在别墅区天真的小男孩和他的爷爷,热心帮助萨拉拣起落入水中的鞋子的小店老板,向教导主任维护阿里的好心的老师,都是生活中普通的人们,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散发出的温暖和爱心,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生活的昏暗,像一团团火焰温暖着弱小的心灵,影片中没有一帧刻意展现生活的艰难,却处处体现着人性的美好。

爸爸最后推着装满物品的自行车回家的画面,让人感到无比温暖又充满希望。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总有转角,坏事总有终结的一天,在你未知的地方,你朦胧的时候,人生已然写好了剧本,就等着时间跨到那一点,所有的一切,都变好了。

想一想生活中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情形:

一件你害怕的事突然就轻松的解决了,比如忘了写基础练习但是老师说今天不检查了;

一件让你痛哭流涕的事情第二天睡醒就不那么难受了,比如前一天晚上哭到半夜第二天醒来突然觉得心情好了一大半,可以有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结果不会很坏;

一个你难以启齿的询问或道歉莫名其妙的就过去了,比如你特别想知道的考试题前排同学神秘的告诉了你,比如你想跟好朋友说对不起她却先跑过来拉着你的手对你不好意思的笑、、、

生活中的迷茫和迷惑、痛苦和纠结,总要等到你过了一个坎,总要等你走得足够远走得足够高,再停下来思考的时候才能发现,原来答案早就在你的脚步中,在流逝的时光里。

好像人生真有一个剧本,命运也早有一个答案,你能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慢慢走,好好走下去。相信未来,相信明天会更好。

上一篇:三闸中心学校关于开展重大社会矛盾积案化解年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100字作文」感谢老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