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随笔

2024-08-30

西游记读书随笔(精选13篇)

西游记读书随笔 篇1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西游记读书随笔,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西游记读书笔记

(一)《西游记》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

从小到大,我在电视上看过无数次《西游记》,小时候看《西游记》纯粹是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节。光阴飞逝我慢慢长大,但是西游记并不会因为我的年龄增长而被我厌倦,我还是那么的爱看。当然,长大后,我就对书中的各个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就有了一些看法。

我对其中的各个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情节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真正品读整本书,却是近段时间的事情。因为我曾经认为,看电视剧多好啊,既简单易懂,又有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何必拿起一本厚厚的书去钻那些自己不懂得文字。现在看来,我当时是大错特错了,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人物,书中比电视剧更精彩更扣人心弦,让人恍若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全然忘记了身外的世界。《西游记》是经久不衰的大作,能让众多读者百读不厌,它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神话小说的巅峰,不愧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读书笔记

(二)《西游记》是一部神魔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记载了师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种的困难,他们为了取到真经,挑战了八十一种的困难,还受了许多伤呢.师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实,一心想取到真经,令我感叹不已。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难时,只想着退缩。他取到真经时,还求佛祖让自己下凡来玩呢!别忘了,他就是这样被玉帝贬下凡来的。

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勇敢,他不怕困难,打走妖魔鬼怪。如果师父被抓了,他一定会想办法救出师父。他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唐僧就是啰嗦可是是个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是非不分。意志坚强,慈悲善良。是一个虔诚执着的佛教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坚定,从不懈怠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成正果,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连凶残的敌人也可原谅,偏听偏信。

《西游记》让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的就拿咱们的学习来说吧,咱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咱们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到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仅是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了成功唐僧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是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才得以成功这又让我懂得了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的道理。

西游记读书笔记

(三)读了《西游记》这本书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四人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罗贯中,为咱们讲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正因这些故事情节吸引了很多的读者,所以这本书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这本书写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一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强,成为了妖怪的克星;猪八戒~怕死好色、还很贪财;还有那沙僧~心地善良、憨厚老实;这四个人物各有各的特点,性格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咱们很是佩服作者的水平。

《西游记》四个主要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那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武艺高强、还会七十二般变化,一路上冒着被妖怪吃掉的危险,保护唐僧取得了真经,因此他成了我心中的偶像,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正是一种值得咱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我自己,经常做事半途而废。我不由很惭愧的想到自己为什么没有像他们一样做事具有坚持到底的精神?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如果我能把每件事情从开始到结束,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尽力去做,我想我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咱们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都应该锲而不舍。

西游记读书随笔 篇2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爱的教育并非易事,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怎样充分运用爱的教育“法宝”?

常有家长拉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地对老师说:“他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地打,我们不会有任何意见的。”时代发展至今,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的实施者,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以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师生之间的一次促膝长谈恐怕对于部分学生是收效甚微的,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行之有效。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要对社会充满爱意。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爱应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爱体现在对学生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中;体现在老师看学生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教育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实是这样但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参与希望工程……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给予学生更多一点呵护、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些宽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浓浓的情意和关爱!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的爱应爱在平凡中, 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的心上。

读书随笔三则 篇3

《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载,南宋淳熙年间,上皇游西湖,见断桥边某酒肆甚雅洁,店内素屏风上有人书《风入松》词一阕:“一春常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湖边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上皇称赏良久,问何人所作,答日:太学生俞国宝。上皇笑道:此词甚好,但末句不免穷酸气。因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果然增色不少。

“重扶残醉”确实比“重携残酒”更上一层楼。重携残酒太过写实,而且写的是文人的穷愁潦倒。而重扶残醉,是一种虚化,描绘文人的风流潇洒,当然高下立判。

不过我觉得从斟词酌句虽可以如此说,但此词格调不高。因为,从词中感情来看,不外是及时行乐。美景美酒美妇使人沉醉流连,“重携残酒”的穷酸也好,“重扶残醉”的潇洒也罢,不过五十步与百步。这样的“醉”,消磨人的意志,毁坏人的精神,使人沉溺不能自拔。而若再以此为风流、俊逸,真可使败家亡国,也就难怪时人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好酒是一面,好色是另一面,酒色从来携手同行。词中“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来寻陌上花钿”,无不透出浓浓的脂粉气。而作为旧时文人眼中最有吸引力、最娇媚的女子,除了容貌体态外,有一点不可或缺,这就是“懒”。

这里的“懒”,并不是懒惰,而是作为一种娇媚的“懒”,即娇慵。实际上,这是一种娇态。词中对这种娇态的描绘非常之多,比如素负盛名的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就是非常典型的慵懒。慵懒出娇柔,这点连《红楼梦》中薛蟠薛大傻子也会欣赏,他作歪诗咏美女还知道说“朝慵起”。

文人醉酒,女子求媚;文士携酒追欢,陌上寻花问柳;女子懒起画眉,人前娇慵作态,确为末世之写照。好在从整体来说,中国的文人群体还是以国计民生为念,尽管有醇酒妇人的疏狂放荡,但未形成主流。而以温庭筠为首的文人对女子的狎玩心态,也终只是花间而已,不登大雅。所以,中国诗歌的主流还是健康向上的。

“清”字解

许多用于文学上的词汇,想明白地给出一个确定、清楚的含义,几乎不可能,因为,它只是人们的一种感觉,例如“清”。

清,从不单用,可由它修饰的字词非常多。如:清秀、清爽、清赏、清丽、清正、清高、清贫、清官、清静、清真、清越、清歌、清操、清逸、清光等等。

这些词语,意义千差万别,如:清秀、清丽、清瘦,指形貌;清纯、清狂、清真,指气质;清凉、清爽、清新、清香,指感觉;清澈、清澄、清荫、清风、清光、清景指事物;清芬、清正、清高、清贫、清官、清操指道德操守;清供、清赏指雅趣;清越、清歌指声音之美;清逸、清影指身形之美;两袖清风指做官,一清二白。

清,无所不在,连《西厢记》中莺莺在十里长亭送别张生时,抒发离愁别绪,尚唱道:“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清”来修饰。那么,这“清”字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清,首先是一种氛围。犹如驾一叶扁舟,月夜游于江湖,四望烟波浩淼,水天相连,一片空明澄澈。其次是一种心态,宁静恬淡。“清”与“静”密不可分。将空明澄澈的境界和宁静恬淡的心态结合起来,便形成一种最难达到的美好。所以,“清”给我们明净、凉爽、纯洁的感觉,使我们适意,让我们追求,令我们仰望。因而,“清”是审美的一种标准。清,其实融合了我们对人间和自然的所有希望。美好世界,美好自然,美好人生,都笼罩在一派清光之中。但愿人人都能在未来以拥有清白人生而最终收获清平世界。

一词一字总关情

诗歌当中,一词一字用在恰当处,其妙无穷。如唐李商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世人都说李商隐的无题诗最好,好就好在给人留下无数想象、揣度、玩味的空间,乃至聚讼纷纭,乐趣无穷。可想留下这种空间并不容易,难就难在必须制造出许多意象来造就它。

即如这首《无题》,“昨”字运用得匠心独具。若换成“今夜星辰今夜风”,诗味便没有了,而“昨”却蕴藉无限感情。为什么这样说?生活中,“昨”夜属于过去,而凡是已消逝的时间,其实就是已消失的生命,不管它有时看起来多么短暂,也永远不会回来。因此我们总是充满感情地对待过去,并似乎总是能在那里头寻得某种慰藉又留下某些遗憾。“昨夜星辰昨夜风”就是这样在时间上引起联想。下旬“画楼西畔桂堂东”则是在空间上留下想象,“西”、“东”两个字勾出一个虚虚实实虚实结合的处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由这两句推想,作者指的是自己所爱的一位女子。这位女子是谁?相识还是不相识?初见还是屡见?什么身份?什么容貌?一概没有,一无所知任由想象。这四句诗里,作者用“昨夜”、“西、东”、“双飞翼”、“一点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无限美妙的想象世界。

鲁迅在《唐朝的盯梢》一文中,引用过一首唐人张泌的词《浣溪纱》,其开头三句是:“晚逐香车人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这里的“斜揭”和“慢回”是点睛之处。“斜揭”表面上好像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深处却有挑逗的意义;下一句,“慢回”,讲女子慢慢将眼光转向少年,充满娇媚之态,与上句“斜揭”所含的挑逗义正相配合。若把“斜揭”换成“吹起”,诗的感觉会损失很多。

格列佛游记读书随笔 篇4

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的离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17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岛上的慧马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美德的慧马国国王的故事。在慧马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样,马们更不懂“撒谎”和“欺骗”的`含义,不懂什么是“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马们的国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我很羡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马国,那里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世界,在这里你不需要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而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小心上当受骗。

游记随笔《黄山游记》 篇5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评价。去年放暑假期间,我有幸跟着爸爸游览了黄山。黄山位于安徽南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山”,那里的怪石、云海、奇松、温泉,自古被称为“黄山四绝”。

我们凌晨两点上山,到山上天已大亮。在西海地区,我们首先见到了“飞来石”和“仙人下棋”。“飞来石”是一块天然形成的巨石,呈椭圆形,底部是空的,仿佛从天上飞来的一块石头,落在山峰顶端一样。“仙人下棋”则是一座肖型山峰,像两位仙人在下棋,旁边还有一位身背篓子的采药老人视乎看得入神,形象十分逼真。黄山七十二峰,峰峰见其,峰峰见异。“莲花峰”、“天都峰”气冲霄汉,险峻雄伟;“使信蜂”凸于深谷,小巧玲珑,清幽秀丽。顺着长长的山道向上爬,我们就来到了“光明顶”。“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影”。从这句老话中你可以想像出“光明顶”的.景色之美。“光明顶”海拔1840米,与“莲花峰”、“天都峰”

这两大主峰咫尺相对,成鼎足之势,颇为壮观。在“光明顶”上远眺,我们看见了“鳖鱼驮金龟”、“猴子望太平”、“玉屏峰”、“飞来石”等奇异景观。

“云海”!在“光明顶”上扑入我们眼帘的云海让游人不禁欢呼起来。“云海”浩然奇特,忽而淡抹浅妆,忽而银涛滚滚,那一座座山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像睡梦中初醒的少女,优美盈盈,神秘莫测,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黄山的美,美在黄山之变”吧。

黄山的松在“黄山四绝”中最有名。黄山奇松在怪石绝壁上依势生长,刚毅挺拔,造型奇特,富有艺术魅力。迎客松是黄山最有名的松树,它好似热情的主人伸开双臂迎接着我们的到来。往山下走,我们还目睹了黑虎松、竖琴松、龙爪松和团结松的风采。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曾十上黄山九画松,画的就是黑虎松,那黑虎松犹如一直怒气冲冲的黑虎,气势不凡;竖琴松则与黑虎松不同,它像一架竖琴,仿佛在等待着人们来弹奏优美的乐曲;龙爪松是一棵高大的松树,因根部破土而出,酷似龙爪而得名;团结松是由56个枝杈组成的一棵奇松,如同全国56个民族团结向上一般。

西游记读书随笔 篇6

中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好书吧?我以为,这四部书,都是值得“百回读”,值得“熟读深思”的好书。可是,对这四部名著,民间却有一个说法,流传甚广,说是“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对于“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女不看《红楼》”这三句话,我认为还勉强有点道理,因为,《三国》以谋略见长,不乏阴谋诡计之策划,老而重读,堪有助其老奸巨猾之嫌。《水浒》以造反者萃集,动辄斗狠,少年不更事,爱头脑发热,不读此书,也好。《红楼》专写儿女情长,悲悲切切,多愁善感,全无半点巾帼气息,小女子不看也罢。可是,我始终想不明白,“男不看西游”道理何在呢?为了体味一下男人为什么不读《西游记》的缘由,我最近还真花了一段时间,重读了《西游记》,我想亲自体味一下,老男人看《西游》,会产生什么样的读书联想。结果呢?我对“老不看《西游》”这句话产生了质疑。

我是边读边写一些手记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么。现在,我想节选几段我的读西游手记,供有兴趣的朋友们批评。

一、《西游记》的主题是什么?我认为,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宣扬中西方的文化大交流大融合,而且,这个大交流大融合,是由最高领导者发动并自始至终加以支持的。你看,唐玄奘是受唐朝皇帝派遣的,故名“唐僧”;保护和帮助唐僧的悟空、悟能、沙僧、白龙马,都是中国的最高神玉皇大帝和西方的最高神如来佛安排好的。每当唐僧遇难而不得解之时,总会有最高神帮助,或者是玉皇大帝的手下,或者是如来佛的菩萨,只要他们一出手,唐僧必定会逢凶化吉。这些情节的安排,似乎都在说:中西方文化大交流大融合,是那个时代的需要,因此,东西方的最高领导都有着强烈的渴望,都无时不在关注,都会于关键之时给与鼎力相助。所以,这场文化大交流,终能以大圆满结束。

二、为什么设计九九八十一难?在中国文化里,九,是最大之意,皇帝就是九五之尊么。九九,就是最大最大。是的,中西方文化大交流大融合,这是个无比伟大的功业,必然要遇到最大最大的困难。这种设计,今天看来,倍觉作者的伟大,真乃先知先觉者也。中西文化大交流大融合,虽说是大势所趋,但是,一路前行,必然会有一个又一个的巨大困难时时相伴,这大概也是必然的吧。

三、《西游记》的主人翁是谁?是唐僧,不是孙悟空。唐僧的形象是异常高大的。他不畏艰险,他无比执着,他信仰坚定,他不为色欲所动,不为富贵所动,不为淫威所动,为了理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他心胸豁达,不结党,不培植个人势力,他的部下,都不是他的私交。他善于使用人才,能降魔的降魔,能挑担的挑担,能代步的代步,各尽其才。最最重要的是,唐僧的最高理想是什么?是普度众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所以,他特别的尊重生命,尊重万物的生命,他不容许对生命的伤害。他和孙大圣的矛盾,有时候会闹得不可开交,甚至炒了一段孙大圣的鱿鱼,因为什么?就是因为对待生命的态度:唐僧玄奘绝对不允许伤害任何生命的,孙大圣不理解。这是两个人的人生境界之不同引起的矛盾。两相比较,显然,玄奘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者,他心里装的,就是普度众生,他不畏千难万险去西天取经,为的什么呀? 就是为了众生之生命,生命重于一切。郭沫若老先生看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写诗曰“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我敢说,郭老根本就没有读懂《西游记》,大有那种“智者千虑或有一失”之嫌呢。

四、唐玄奘这个团队构成很有深意。西天取经这个大项目,选用玄奘做项目主管,这很符合中国文化,玄奘看似文弱书生,其实不然。其中道理,早在《史记》里就藉刘邦和韩信的对话有所表述:刘邦问韩信,你和我相比,咱俩谁的本领大?韩信曰:看比什么,如果比将兵,主公您十万足以。刘邦问:那你呢?韩信答:多多益善。刘邦大不悦,曰:那为什么你今天成了我的阶下囚?韩信颓然答曰:我只善于将兵,而主公您则善于将将。而玄奘,就是那种善于将将的大智慧者。你看他的团队人员构成:悟空,是犯过弥天大罪的重囚犯,被关押了五百年了;猪八戒好色,犯过作风罪,被贬谪人间;沙僧也是个罪犯;白龙马呢,是个犯法的官二代。要是用那种苛刻的选人用人标准来衡量,哪有一个可用之才?可是,玄奘呢,就是依靠着这样一个团队,竟然把这么大的项目做成了。这是很值得深思的大智慧呢。我揣摩,作者吴承恩之所以这样设计,不会没有深意吧?清代龚自珍有诗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当是有感而发,吴承恩是不是同样的有感而发呢?

五、本领太大者,大到能大闹天宫的地步时,必须给他戴个紧箍咒,否则,你无法使用。紧箍咒是必须的。而这紧箍咒,当事业大成,正果已修,就自然而然失效了,用不着了。用不着的东东,自然就失效了。

六、有两个问题我没有想明白,想求助于文友。

第一个问题是:玄奘西天取经,一路上,遭遇那么多的妖魔鬼怪,而这些妖魔鬼怪,几乎个个都有来头,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妖魔鬼怪大都是有后台的。更为想不通道理的是,几乎凡是有后台的妖魔鬼怪,最后都被他的主子解救回去了事。好像只有白骨精,她没有后台,用现在的话说,她出身草根,她被孙大圣打死了。我不知道,或曰我读不懂,吴承恩这样创作,有没有寓意?若有,是什么呢?

第二个问题是:玄奘西天取经,最后是用一路化缘必用的紫金钵做礼品,向如来佛换来的。你不给见面礼,就给你假货,给了“贿赂”,才付给真经。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呀,紫金钵,那可是玄奘师徒的讨饭家什呀,是饭碗呀!要用团队的饭碗来交换,这个代价是不是有点太大了?吴承恩,这样设计,不可能是信手拈来的吧?可是,我参不透,没读懂。

但是,先不管读懂没读懂,我在重读《西游记》之后,对“男不读《西游》”这句俗语,的确是大不以为然了。

西游记读书随笔 篇7

关键词 阅读推广 家庭阅读 校园阅读 全民阅读 徐雁

分类号 G252.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4.002

Books’ Fragrance Lasts Longer than Flowery Odor:Based on Xu Yan’s Two Collections of Essays as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 and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Ⅱ

Cao Juan

Abstract There contains an abundant of humanistic intention in Xu Yan’s two collections of essays as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 and Reading More Writing MoreⅡ, like long live family reading and long live literacy; school should be a better place for reading, books’ fragrance lasts longer than flowery odor.

Keywords Reading promotion. Family reading. Campus reading. Nationwide reading. Xu Yan.

1 “说来话长”:书与人

回顾全国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的历程,自1982年4月30日正式定名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开始,到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时光,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推广全民阅读的专家学者,诸如教育界的朱永新教授,出版界的聂震宁先生等等,南京大学教授,兼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的徐雁先生也是其中一位“奋战”在一线的阅读推广人。

“阅读,尤其是读书,博览好书,对于一个人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人的社会化生存和整个时代的发展,有着十分至要的战略、战术意义。”徐雁先生生长在一个“耕读之家”,从小耳濡目染,喜欢阅读,对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在书香的氛围里成长的社会规律,体验更为深刻。

我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出生在江南一个“耕读之家”的男生,有幸在诗书人家的氛围中长大……我在上学的年纪曾与“文化大革命”运动造成的“十年内乱”不期而遇。在那史无前例的“书荒岁月”中,是曾经在苏南山乡教授过“耕读小学”的爷爷手中的那册《唐宋词一百首》,开启了我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是邻家老大爷赠送的一册被撕去了封皮的《新华字典》,成了我时时翻看的读物;是我从事农作物保护工作的父亲借来的《鲁滨逊漂流记》,启迪了我直面学习困难乃至人生困窘的勇气;是我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老师们,教会了我鉴赏课文和热爱写作。

(摘自《书来话长》当中的《“有味诗书苦后甜”:书与人的成长》一篇)

徐雁先生嗜书如命,大凡知道徐雁先生的人,都听说过他那藏书万余册的“雁斋”,这是他为读书而淘书,为写书而藏书的结果。得益于阅读,让他成为一个读书、淘书、藏书、著书、教书的人,得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在南京,我移动着一个小木板凳,在城南仓巷两侧的旧书铺,像梳头一般过目着旧书架上的故纸;在北京,站在潘家园旧书市场的朔风中,挑挑拣拣到夕阳完全西下;到香港,先后在青文书屋、神州旧书店逗留,拣选携回的港台版旧书就有数十册;到台北,用半天挤出的时间,把台湾大学周边的旧书店几乎全给丈量了一遍;至于上海文庙旧书市、新文化服务社以至云洲邮币卡地摊群,泰州、常州、镇江的旧书店(摊),合肥的旧书市场……无不留下了我淘书访书的足迹。以至于多年前在柏林、在剑桥,看到那里的旧书摊,仍不免技痒,结果选购了几册不甚知名的英文小说,带回国后,再也没有开卷。

我的雁斋藏书,如今已有万余册之谱,但就其品种来说,主要还是在自己的知识视野、文化爱好和科研范畴中的文史著作、人物传记、地理风物类图书,以及友人相赠的签名本和我评论过的中文书籍样本……聚书之趣、读书之乐,该是一个开卷读书人坚定的信念、应有的求索。

(摘自《书来话长》当中的《“四壁图书中有我”:我聚书的历程》一篇)

基于所藏之书、所读之书,自1984年北大毕业以来,徐雁先生写作并发表在报刊上的书评、书话文章多达数百篇,先后结集为《秋禾书话》《秋禾话书》《沧桑书城》《苍茫书城》《雁斋书灯录》《江淮雁斋读书志》等文集出版,另有《书房文影》《旧书陈香》《到书海看潮》《藏书与读书》《中国旧书业百年》《中国图书文化简史》《阅读的人文与人文的阅读》,以及与好友们共同编纂的《中国读书大辞典》《中华读书之旅》《全民阅读推广手册》等,无一不在书名中蕴含有一个“读”字或“书”字。正是领略到阅读的益处,徐雁先生才谆谆教诲人们要爱好读书,他期望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成才,先把握自身,再建设家庭,继而为社会发展尽点绵薄之力。因此,他除了在南大课堂上宣传“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的书香理念之外,还在图书馆、事业机关等场所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面向社会大众传播阅读理念和读书方法,为推广全民阅读助力。

为助力全民阅读,又添两本新作,徐雁先生感慨:如何才能再起个别致点的好书名出来呢?“踌躇之间,忽然心灵而福至。想起小时候在家乡听评弹听说书时,男女艺人在场上都爱讲的一句苏白‘说来话长’,颇符心意。”于是,替换其中二字,成书名“书来话多”,改其中的“说”字为“书”字,成书名“书来话长”,以求联珠而为全璧。“它们浸透着我在漫步书林后的感悟、吮吸书香后的心得,成为我与书为伴、以书会友及以书辅仁的一道又一道生命年轮。”一部部书籍凝聚着一个个作家一点一滴的心血,我们应当尊重作家的创作,然而,更大的尊重难道不是去读它,去汲取书中的知识,作者的学识和见识,以求作者的正确思想发扬光大?全民阅读要求我们要多读书,也是慰藉作家。

云屏山水游记随笔 篇8

云屏是两当有名的自然风景区,它位于秦岭南坡的深山峡谷之中,是古代由关中及西北内地入川的要道之一。因为有号子唱到“彩云翠屏兮鹰飞扬,山高水长兮才俊广”而冠名云屏。

走进云屏,你心会被被伟岸,磅礴,会被一峰更比一峰高的苍翠浸染;走进云屏,你的双眼会被澄碧,明丽,悬崖万仞也敢跳的凄美柔情所迷;走进云屏,你的心会被四面八方扑面而来狼牙花的醇浓芬芳弥漫而陶醉。

这就是云屏,大美的云屏,山水云屏!

云屏山水有三峡。三峡山水各不同!

第一峡,土地峡。山,如驼,如狮。望两山,我忽然激动万分,是很久以前约定的情人再现吗?她穿着熟眼的绿衫,亭亭玉立,或高挑,或端庄,有侧身远望之姿,有凝眸静思之状。也如负笈归来的书生,戴翠帽,披青衫,风度蹁跹。有闲雅吟咏之美态,有挥毫泼墨之神韵。第二峡,观音峡。山就像陌生的人儿,不即不离,好像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农家小女,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是耕作田园的老农呢?或是手持长鞭放牧的西羌少女?也有袒胸露乳育婴的慈母,也如头缠手帕拉驼的商客,各有姿色。第三峡,西姑。一个险字道不完,一个奇字有点俗,一个仄在心间。山如壁立,天如线,路就完。山岚绕秀峰,素湍翻身边,阳光涂在翠峰颠,不见人车来往,但闻百鸟鸣枝间。方悟“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之言。

三峡水,历史上也叫黑水河。

进入土地峡,黑水不黑,澄碧而柔媚。宛如丽人的长袖轻舞,也像清风里的衣袂飘然,那山涧瀑布就如义无返顾殉身的人儿,从那里高涧纵身跃下,毫无畏惧,粉身碎骨千万年。在这初夏,扬起如尘如雾如云如霞的凉风,让我联想,让我惊叹,让我感慨,潮湿着我的面颊,氤氲在我的心灵。阳光的照射下谷底蓝盈盈的水,就像玻璃一般净明,就像云霭一样轻灵,就像喝了酒的玲珑剔透女子一般妩媚。她潇洒出尘,更本不是世间的俗女子,而是飞天的女神,飘然降临。我激动,我震撼,我忽然愿意和她相依相偎,永不分离,天崩地裂,受尽磨难,化为石人。永远聆听她的叮咚,朝朝暮暮,让她的气息湿润我的衣袂和面孔。

进入观音峡,水就像羞涩的人一下子不见踪影,远去了。看不见她的倩姿,听不到她朗朗开心的笑声。我忽然多情,是我的粗心冷淡了她,还是她心怀复杂而悄然避开?我沉思,我埋怨,你如此不凡的人,一定不在乎世俗的偏见,撇开胸怀欢迎我的`光临!三千年前,三生石前我们已经约定,为何又不见你的踪影?

西姑峡水以急,以猛著称。在你身边紧紧相随,不离不弃,喧哗不止。就像一个爱聒噪泼辣的丫头,你留意不留意也在向你喋喋不休。这里的水,因为流的急,就激起朵朵浪花,翻滚的浪花很白,整个河水里却显得暗蓝,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有点黑。再也感受不到土地峡的明净湛蓝轻柔妩媚,看不见水的蓝,水的明净。一种冰凉幽静的感觉占据了我的心。忽然,我就理解为什么叫黑河的缘故了。如果不在西姑峡看见这流水,也许我今生也体会不到黑河的意蕴。一朵朵洁白的浪花,卷起千堆雪的欢欣。我仿佛看见你修齐的身躯,你泼辣,就如西羌的少女 ;也如缠着黑头帕的黧黑脸面的苗民。

云屏黄疙瘩的水不急不缓,一派明丽。

走进谷底,阳光依然明丽,水在树丛中笑语盈盈,人在树丛中能看见清澈妖娆的姿容。有大人坐在巨石边和它嬉戏玩耍,有孩童赤脚在和它亲近。河水平缓,清澈,澄明。就像一个大方而很有涵养的女子。我忽然感到它的不俗和高雅。它有土地峡的水的温婉明丽,却没土地峡水的沉静。它有观音峡水的含蓄,却没有观音峡水的深成。她有西姑峡水的热情,却没有西姑峡水高喧几乎聒噪的声音。你看它有浪花,却不高,它有声音,却不大,它往前行,却从容。

我忽然眼热,不禁想起刚在土地峡的那种感觉,真如在土地峡时的柔腻温润质感,真如前面遇到一面之情的美女子吗?又在这里莞尔忽现。

在这初夏,灿烂的阳光下,我们用视觉认识了云屏山水;云屏山水也让我们从感官上加深对她的记忆。

走进云屏,远远我们就嗅到她迷人的气息,一种浓郁的清香扑面而来。越来越浓厚,形成强大的气流一般,淡淡清风的裹挟下,弥漫在周身。我忽然想起这就是一袭素衣的狼牙花!车在行驶,我看不见它们怒放的阵容,但一股比一股浓烈排山倒海的气息喷涌进车窗,包围了我,浸淫我,就像走近浓浓香味的世界;就像掉进千年佳酿的酒池;就像坠在奇花异卉的世界中,好像看见它们千山万岭汹涌喷薄的容姿,感悟到花香袭人,一个“袭”子的精妙,像酒一样甘醇的芬芳沁人肌骨!忽然想,我是在接受一种庄严神圣的沐浴洗礼吗?让人俗念皆忘,块垒冰释,忘记了生活的坎坷,忘记了旅途的劳顿,我的心灵和大自然完全相融,浑身惬意而轻松。

游记散文随笔 篇9

今年冬季,一个偶然的日子,我与我校的几位老师一起到凉山家访,该同学家就在滮水岩附近,趁着闲暇,我们抽空拜访了滮水岩。

走出学生家的大门,下到箐底,沿着山箐往里走,举头仰视,蔚蓝明净的天空,徜徉着安详雅致的白云。冬日的暖阳,发出喷薄四射的光芒。两岸的高山,雄伟高峻,直刺蓝天,看上去似乎不断争着向上飞长,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陡峭的山坡上树木葱茏,许多树冠红黄相间,层林尽染,但整片整片的陡坡绿依然是主色调,形成了冷色与暖色搭配,阴柔与阳刚互济的效果。繁密的树林,遮天蔽日,溪流穿过其间,感觉黯淡阴森,不时有好鸟相鸣,清脆悦耳,更衬托出山谷的幽静。临近箐底的树木繁密,灌木居多,有的参差披拂,有的藤蔓摇缀,好像在向我们友好地招手。此刻,我似乎明白,难怪孔子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原来是这山不仅养眼,养身,还养心,养神,而且山能启发人。仁爱之人能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应该是受到大山的启发吧。

俯视箐底,溪流婉约婀娜,慵卧如软玉,或羞羞答答,脉脉含情,或落落大方,欢快飘逸。潺潺水声,有时如鸣佩环,如诉如吟。有时碎玉飞溅,激越高昂。水流缓慢之处犹如静山细韵,水流湍急之处犹如铁骑突突,旋律自然悦耳,仿佛让你感觉是在欣赏一曲古老的原生态乐曲,感觉到真正的天籁之音。走近瀑布,伸手入溪,掬水一捧,清凉轻柔,仿若触摸流光溢彩的云锦,清凉洁净。嚼上几个被霜染红的橄榄,再用手捧着绿透的清泉,喝上几口,清甜之味在喉间弥散开来,久久不散。溪流沿着谷底在巨石与乱草之间都斗折蛇行,冲积成或大或小的水潭。水潭一律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杂质,这时你处处可以感受到“清泉石上流”的意境。这山间清澈的流水,似乎可以洗净世俗的任何污垢,让人变得洁净起来,简单起来。

面积较大的几个水潭,绿如碧玉,水面清亮如镜,倒映着绿树青山,倒映着巨石衰草,倒映着蓝天白云。峭壁上滴下的泉水叮叮咚咚,汇集深潭的溪流泠泠作响。“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是对眼前之景最生动的写照。

我想抢先目睹滮水岩的芳容,沿着崎岖弯曲的河道,疾步行走在乱石杂草间,远远把同伴甩在身后。峰回箐转,水声欢唱,一道洁白的菱纱从满是青苔杂树的悬崖飘落下来,如银河飞瀑撒碎玉,似持白练当空舞,落入岩脚翡翠般的水潭中。走近瀑布,仔细一看,这不是菱纱,这是珍珠,这是碎玉,纷纷从高空倾落下来,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实感。仰视这瀑布,虽无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大家闺秀的气度,却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的秀美,这是一种不加任何修饰的纯净的美,这是一种坦荡直率天然的.美,让人心旌摇荡。

山因水而壮美,水因山而灵秀。我坐在瀑布前的巨石上,静静的欣赏,默默地感受,细细地品味,仿佛与这如诗如画的景色融为一体。繁华与喧嚣退到远方,得与失也退到远方。一种清新之感油然而生,感到有种荡胸涤腑的空灵,沉浸于醉迷的惬意之中。进入这样的境地,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沐浴在柔柔的轻风里,我忘记了人世间一切的压力、烦恼、悲伤、疼痛……我仿佛看到大自然在不断向我发出会心的微笑。

临近傍晚,我们不得不离开这美好的境地,回头驻足,不禁惊叹:瀑布在夕阳的照射下,划出了一道绚丽的彩虹,面对这美景,这奇观,一首小诗禁不住脱口而出:

这里是雨雾空蒙的世界

霓虹和彩蝶终日在山谷徘徊

这里是催人奋发的舞台

一曲浩歌激荡了千年万载

啊 ! 滮水岩

生命之岩

啊 ! 滮水岩

力量之海

西澳之行游记随笔 篇10

2月17日早8:00整,国际友人周玉英(Erni Florencia)驾车送我们来到了市中心一家旅行社,开始了一天的旅行。“小棉袄”显得格外兴奋,“皮夹克”略带一些勉强。这是由50个中国客人(华人)临时组成的一旅行团队,导游是来自中国台湾高雄一小伙负责。

大巴车驶离城区后,沿着平坦的“印度洋高速公路”一路向北行驶,汽车行驶在瓦纳加伦自然保护区(Lancelin Sand Dunes),景色时儿优美,时儿荒凉,优美之处树木郁郁葱葱,树木没有经过人工修剪,随处都能看到枯枝败叶点缀其间,丛林中还可以看到蹦跳的袋鼠,一派原始风貌景象;养眼之间便有可能已经看到的是荒凉景象,偶尔会看到一个小风车,矗立在荒野中也略显疲惫不堪的旋转着,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凄凉。不时也会看到西澳生长特别缓慢的树种-草树,远远望去就像一肩扛长矛的武士站立在那里,一守就是几百年,执着地守护着那里的安宁。

第一站,就是海滨小镇瑟文特斯(Cervantes)龙虾屋(Lobster Shack),观看电视短片西澳特有的岩石龙虾从捕捉到装箱、出口产业的全过程后,方知西澳龙虾业每年创造上百万澳元的收入。接着参观龙虾工厂,并享用半只龙虾大餐。分享龙虾美食后,来到瑟文特斯(Cervantes)海洋层叠石观景点,亲眼目睹了世界上少有的海洋层叠石,这些圆圆的一坨看着很像石头,但实际上它们是一种古老生物,这里并没有过多的风景。

接着,来到别具自然风情的南邦国家公园(Nambung National Park),欣赏规模宠大的`尖峰石阵(Pinnacles)地理风貌,其宛如童话世界里消失文明的残存。上亿年前,树木生长根系和沙砾沉浸形成了象塔一样的石化岩。后来地表风化,这些奇异活化石裸露出来,大小不一,高矮错落无序,造型千姿百态,放眼远望这些点缀在金黄色的沙漠里杂儿不乱。驻足观看让人感受到沉封远古时代的变迁,仿佛脑海中浮现出涛声依旧、海陆变迁画面。停留这里在太阳照射下,我们的肤色也加深了很多。

随后,乘车前往兰斯林沙丘(Lancelin Sand Dunes),开始刺激的滑沙之旅,这里是西澳最大的的细白沙丘地。你可以站着滑,坐着滑,从高高的沙丘上快速滑下,让我们玩出了儿时的乐趣。如果你对滑沙不感兴趣,找个安静的沙丘,随处都能看到风在沙丘上留下的影子,像小波浪一样,让我们忘记太阳的炙烤和旅途的疲劳。

游记:青岛行随笔 篇11

1.满地秋叶,杏黄深处,无风,无露,踽踽人行。

2.皱着眉目,踩在落叶上,却关不上期望,本来,有爱无欢。

3冬日,阳光照出的.身影,沉冷而绵长,如线。法桐睡下,我,把路让给叶子。

4.握住水笔,点开透彻,无端,无由,放大,慵倦。未支住眼睛,心神散开,如流浪。

5.石阶横陈,角亭幽然,有水而依。瀑声,处子静。

6.夜色,沿着衣袖,爬上脖颈。惊风来袭,惦念也来袭。

7.总是这样,每每清晨,第一刻醒来,第一时间抽离,和沉殇。

8.会问自己,涉及到,年华憔落,当余情不展,要记些什么......

9.晨时,路上,会拥有清理叶子的声音。之后,满目干净。此时,叶子静了,诗也静了。

10.鲁豫在问,如果时光允许,你会做些什么?只是,时光允许。

11.开窗,别过冷寂。已然,分不开,是秋思枯落的过早,抑是冬念辗转的过急。

游双龙溶洞游记随笔 篇12

双龙是个古镇,两条小河汇聚成集,故名双龙镇。因发现有溶洞,此镇声名鹊起,自去年景区开园以来,车马游人川流不息。

双龙溶洞位于巴山深处,距安康城区60公里。适逢国庆假期,携妻儿慕名而游。当日,天有小雨,淅淅沥沥,秋风习习,乍暖微寒。

双龙溶洞景区由神龙峡、青龙山、青龙寨和玉龙宫四部分组成,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先游神龙峡,由远及近探幽索游。

初入神龙峡,一条小溪奔流直下、扑面而来,水花飞溅在峡谷两岸的岩石上哗哗作响,吞云吐雾、杀气腾腾,令人望而却步。钻进峡谷,十分幽暗,和谷外判若两界。峡谷两岸,草木丛生;怪石突兀,藤蔓攀岩;抬头眺望,密不透风;林隙之外,一线光天。一条小径,回环曲折;廊桥石阶,时隐时现。走在谷内,只听流水潺潺。我没有见过如此之狭之峡谷,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最宽处也不过3---4米而已。聪明的人们分别给谷里一些特殊的景点和景物赋予了游龙池、龙涎池、见龙桥、龙鳞、龙藤、龙须等名称,使这条幽谧的峡谷顿时生机盎然、徐徐蠕动。难怪谷口水流不大却气势雄浑,原来是这里游着一条神龙呀!

走着走着,突然觉得树稀草淡了,原来一个池塘挡在面前。池里矗立着一尊雕像,一条白龙环抱玉女,玉女右手托腮、含笑露羞,白龙则昂首挺胸、张嘴憨笑。整个雕塑微妙微俏,把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演绎的活灵活现。

站在池岸,抬头一看,山势豁然开朗,土地平旷、良田数亩,屋舍俨然、鸡犬相闻,难道是到了世外桃源?仔细一瞧,田里种满了花草,盛开着各色花朵;房屋两三栋,是旅游公司建的接待站。

稍事休息,我们便开始了此程的艰难之旅——攀登青龙山。青龙山雄伟陡峭,站在山下,只见茫茫森林,不知何处是尽头。我想,既然是旅游景区,该不会太难爬吧。于是,深吸一口气,带头冲向山林。细雨继续飘洒着,薄雾如烟。为了安全,我们收了伞,每人找了一根棍子拄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百丈梯,足有80余度,共计100个台阶,爬上后已是气喘吁吁,真乃给攀爬者当头一棒,既是下马威,又像在挑战。管他的,既来之则爬之。儿子自告奋勇,越过我向前迈进。到底是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此时的台阶平坦多了,绕古木而建、依山势开凿,蜿蜒曲折、梯次而上。不多时,微风皱起,树叶沙沙作响,透过浓密的树缝,依稀可见远处的山头。我知道,我们已经到了半山腰。爬着爬着,一堵90多度的悬崖横在面前,一条索桥从空中伸向崖尖。望着悬崖下几百米外隐隐约约的树尖,我不由得四肢发软、虚汗连绵。是进?是退?儿子已经敏捷的爬过去了,还向我们招手,示意别怕、很安全。我只好咬咬牙,一手牵着妻子,一手紧抓着扶手,死盯着桥板,也不敢向下看、朝后望,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一步一步向前挪去……翻过悬崖,小路沿山脊而建,拾级不到百步,山梁上搭有一座凉亭。站在凉亭,视野顿时开阔多了,对面的几座山清晰可见。烟雨迷蒙,薄雾轻飘。因为有了雾,对面的.青山似乎显得格外妖娆。你看,白雾朵朵,点缀青山,大山好像穿了一件绿底白花连衣裙,随风飘绕,翩翩起舞;随着风动雾飘,白雾渐渐结成一个白带子,环绕在青山腰间,连衣裙又变成束腰绿裙,把青山美丽动人的身材显露无疑;薄雾慢慢汇集、上移,飘荡到山尖,青山又戴上了白帽子,这白帽子不停的转动着方向,时东时西、时左时右,又像一位多情的少女,边跳着桑巴舞,边挑逗着对面的情郎。

由于担心感冒,于是继续前行。顺山梁爬行百米,只听前面鼓声雷动、歌乐嘹亮,是到了溶洞了吗?我们刹时身心轻松,一扫疲倦,不由的加快了步伐。

老远只见一个高高的旗杆挂着一面三角黄旗,猎猎飘荡,上书“青龙寨”三个金色大字,原来是青龙寨到了。青龙寨建在青龙山顶,占地一亩左右,四周用石头垒成围墙,西邻悬崖,东、南、北三面开门。在南边的坝子上,用木头搭建一个瞭望塔,上置一面大鼓和两个大喇叭,鼓乐声响就是从这里播出的。寨中堆砌有2米高平台,大约300平米。台西依山建有一排平房,正中为“忠义堂”,内置靠椅9座,中间座椅高而宽大,背挂“忠义堂”三角黄旗,前放书案,左右各4把较矮座椅,木制的十八般武器随放其后,一看便知是“豪杰”们的议事之地。在“忠义堂”的右面还放着一张麻将桌,让人忍俊不禁,“豪杰”们也在不断革新、与时俱进呢。“忠义堂”左面是商店,里面摆着一些山货、玩具和吃喝用品。出了“忠义堂”、下了平台北面的台阶是厨房和厕所,几个山民和穿制服的管理人员正在猜拳喝酒,看来“豪杰”们早已被“诏安”,和“官兵”打成一片了。青龙寨虽然建在山顶,但由于四周树木高大茂盛,几乎看不清外面的风景,只有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下山是沿着山梁一段长约800米、宽近1米的比较平坦的水泥路,路的两旁长满松树、桦树、板栗树和一些不知名的灌木,树上落下的松子、板栗随处可见。我们一边享受着山珍美味,一边漫步在深山丛林,听鸟语鸣蝉、赏野花翠草,别有一番风味儿。

树木渐渐变矮、稀疏多了,藤蔓漫山。据我的经验告知,我们已经走出了森林。不错,顺着一片人工种植的香樟树林而下,不到200米就是玉龙宫。谢天谢地,终于到达目的地了。

玉龙宫分入门和出门两道门,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又下了百米台阶来到入门口。入门又分正门和侧门,外面用水泥雕成层层叠叠、起伏褶皱的岩石形状,似乎在告诉人们此洞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初入洞,狭而矮,仅容一人猫腰通过。洞顶滴水连绵,洞内潮气弥漫,在两边彩灯的辉映下,雾气腾腾,让人感觉好像真的进了龙宫。行进大约100米,一个大厅坐南朝北斜矗在眼前,斜度大约60度,面积大约100平米。厅内柱台琳琅、怪石满目,擎天柱、金箍棒、竹节鞭、长矛、铁锤、沙盘、茶几、书桌、凳子、蜡烛、瓢盘、将军、武士、乌龟、鲤鱼、银元、澡池、帷帐……无所不有,大气豪迈、非同凡响,简直一个十足的龙王宫殿!沿着迂回曲折的小径,我们从不同方位和角度欣赏着大厅里的钟乳石景。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钟乳石,在不同灯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辉煌耀眼,令人不由得东摸摸、西瞅瞅,浮想翩翩、流连忘返。最后,我干脆坐在一个石凳上仔细观赏。

续行10余米,便出了洞。出口雕有二龙戏珠,预示玉龙来到凡尘,看到人间的美景无比欢腾。据导游介绍,这个溶洞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形成约1亿年左右,洞体深远,直到山的背面。因资金、技术有限,目前只开发不到五分之一,更精彩的还在里面呢。

离开时,雨下的更大了。“人不留客天留客”,是老龙王流泪挽留我们再陪他玩玩吗?还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他最精彩的美景而遗憾落珠?

生活随笔:青山城游记 篇13

早上出了驻地,一行人乘坐旅行社的车辆,在和导游一起唱歌的过程中,向青城山出发。

车子到了山前,便被这天然的绿色城池惊呆,还没有进山,已经感觉到了悠然的道气和绿山的深沉。

天上下着小雨,在盛夏的季节,感觉特别清爽。

山门之北,是一座道观,好象是“德福宫”吧,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沿阶而上,庄严、肃穆、稳重、高雅的气氛特别强烈。一棵棵张开怀抱也搂不住的大松树、柏树,笔直的刺向天际,有“参天松柏无穷碧”的意境。看到这种大自然的杰作,都被这人间天堂所独有的美景所叹服。听着导游的解说,因为道观有皇族来过或住过,观名就变成了“宫”。进入观中,建筑非常紧凑,看到了诸葛孔明用过的七星灯,许多的.旅人都在旁边贴上了自己的名字,希望七星神灯能为自己祈祷福寿安康,我静静地观望,真真的大道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即能是七星神灯能求到的?

出了德福宫,向山上进发。青城山门既是山门也是城门,瓦顶上的小神仙门,还在不知疲惫地伫立着,好象是在等些什么?走了不远的路程,来到青城山的旅游服务住所,里面的墙壁上,对青城之道,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道教神学、道教经学、道教音乐、道教武术等有了大概的了解。

一行人继续向山上进发,到了月城湖边。月城湖是一个包围在山当中,处于半山腰,方圆半径大约400米的小湖。站在月城湖边,放眼四眺,周围果然是山的城池,树的汪洋。三面环山,山上山中山下都是茂密的参天大树,不得不叹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由于下午要去都江堰,就接受了导游的建议,准备乘缆车上山。掏钱买了船票,乘船过湖。到了对岸,上了大约100米的小坡,到了缆车入口。两人一组,排队而入,等候时机,顺势乘车,不荡不悠,稳稳当当,离地十米,凌空而上。脚下的南方热带植物,洒脱地展放着,不管可不可以结果。快到山顶,一个丈于大小的“道”字,刻在崖壁上,山顶的小贩叫着,要照相的举起手来,我们都不感兴趣。落地后,等齐了队友,继续向山顶进发。过了两处道观,似乎都没有什么留恋的地方。

大约走了二里多路程,到了上清宫前。站地远眺,周围都是树,什么也看不见。按照导游的介绍,看到了蒋中正先生提写的“上清宫”三个比笔力苍劲的仿宋体大字。蒋介石,一个军阀,一代枭雄,一个没有抓住中国革命的要害----百姓,就不可能成功典范。怀念他,因为他是中国人。

进入上清宫,两边是厢房,中间有小观,上到最里面,才发现此宫真雄伟。中间端做三大仙,正中应该是老子。两边12小仙,个头矮了一半。宫前的台阶下,有两个巨大的“道、德”,我想中国僧道儒三教精华的最深处,应该是一家,这也是中国三教和平共处的根本原因。向左行,拐个湾,走到了书画展览房,中国文化载体和神仙住在一起,是茫茫人海找不到您的知音还是滚滚的红尘没有您的归宿?徐悲鸿、张大千的真迹还存,我是一凡人,没有看懂。

出了宫门,导游引导下,众人都没有向老君阁进发的意图。开始找路下山,导游引部分人走了一条路,另一拨人走了一条路,刚开始,路好陡,台阶小,湾不少。沿途买黄瓜、西红柿的本地人也不少。走了一回会,崖壁上有小建筑,里面供奉的神仙,都不认识我。继续下行,路时陡时缓。过了天师崖,路逐渐不再陡,行人都很累,过了天师殿,走一会,一个小殿,后来都没有人进入看。沿途的道教音乐都是沿路安装的播音器里放出来,空洞、悠然,很有气氛。走走停停,道路旁边都是树木和山脚,能见度不大。

快走到山下,另一拨人还没有下来,整个感觉,是在山中走了一遭,没有看清山的模样。当人累了以后,兴致就小了不少,有人已经走不动了。

上一篇:二年级多音字上册下一篇:西医诊断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