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关于七夕节的诗词

2024-10-03

摘抄关于七夕节的诗词(共9篇)

摘抄关于七夕节的诗词 篇1

古十九首之壹

(h)佚名

迢迢颗P牵皎皎河h女。

ww摸素手,弄C抒。

K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h清且,相去自S。

盈盈壹水g,}}不得Z。

七夕

(五代・後唐)铊

未颗R馊艉危邀女弄金梭。

年年乞c人g巧,不道人g巧已多。

七夕

(唐)嗟螺

今日渡o颍非}}c迢迢。

家人竟喜_yR,月下穿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壹道oM渺渺,千玉佩^玲玲。

ex有年客,望不如河鼓星。

o蛳

(宋)秦^

w弄巧,w星骱蓿yh迢迢暗渡。

金L玉露壹相逢,便s人go怠

柔情似水,佳期如簦忍ow路!

汕槿羰情L久r,又M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

(明)@祖

玉名堂_春翠屏,新~鞒《牡丹亭》。

心拍遍o人,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摘抄关于七夕节的诗词]

摘抄关于七夕节的诗词 篇2

我们要谈的这个问题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问题, 确实不好谈。大家都晓得, 讲到我们的古典诗词, 常常有这样的话说: 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果这样, 那咱们在这干吗呢? 咱们都意会吧, 一言不发, 都去参禅。当然, 你会说这怎么行呢? 是不行。但是, 完全用语言文字来表达, 有的地方的确也不行。所以我只能讲粗的一面, 精微的地方更多地要靠各人自己去体会、理解。

首先谈一谈名称。现在习惯的称呼叫“古典诗歌”“旧体诗词”。又古又旧, 这东西大概应该进博物馆了。万物都要发展、创新, 为什么还要保留这么一套东西, 还要学习鉴赏? 是不是有人会有这种“先入为主”的感觉?

“古典”这个名词, 本来是指一种艺术流派。如果把它理解为一顶“帽子”, 恐怕有的同志往往一提到“古”“旧”就跟“新”对立起来。这样的认识对吗? 其实我们的古人作诗填词最讲新, 老杜就说:“诗清立意新”, “清新庾开府”。可是他又说“诗学阴何苦用心” ( 学阴铿、何逊) , “不薄今人爱古人”。可见, 他们的创新并不是要把老的一齐打倒、丢掉。不是一提创新就跟传统对立起来, 说那个都不该要了, 完全另搞一套。这样来理解创新难免不发生种种弊病, 这是一个认识问题。

我们来看看古人又是如何看待、认识新和旧、传统和创新的关系的。清代有位诗人叫赵翼, 他在《论诗五绝》中说了两句话: “预支五百年新意, 到了千年又觉陈。”又可见, 那个时侯的人不是不注意而是非常注意新, 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概。他那里说的是, 要做到“新”, 可用的体格、语言、文辞, 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 他并不抛弃这个, 而是要在笔法、意法、表现法、表达方式方面寻求一个新的路子。所以说, 要新, 首先要意新, 不是什么别的新。赵翼对新和旧的关系说得是很辩证的: 把新意象从银行开支票一样把五百年后的都预支出来, 够新了吧! 可是到了千年以后再回顾这个新意, 又觉得陈旧了。

在我们历史文化的长河中, 数不清的文学艺术大师, 每天都在那里创造、积累, 那经验之丰富, 水平之高超, 真是无以为喻, 提起来我总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于这样宝贵的文学艺术财富, 每一代人都有他的新贡献。正因此故,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诗词的生命力才非常旺盛, 并没有死亡, 甚至于连衰老、僵化都还不能说。它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生活中生存、生长, 而且还有发展。所以不能用“古、旧”二字就把他们制住、否定掉了。因为我们的民族传统, 实际上原本就是无数层次的创新的积累的总和。把传统和创新机械地对立起来, 甚至盲目地崇新排旧, 不问实质, 只看现象表皮, 就会把似新而实旧的东西奉为奇珍异宝了。

(二)

接下来, 我想提出的是: 写诗需要表达什么东西, 怎样表达?

诗人为什么会是诗人, 这在于他的眼, 他的头脑, 他的心灵, 他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欣赏审美能力都与我们常人有所不同。比如, 我们常人一般看见每天日常生活里边无数的现象, 认为可以视而不见, 不值得看, 不值得谈, 也不去想, 可是到了诗人眼里就不同了, 他从最平凡最普遍的事物中, 发现一个点, 一个方面, 觉得有新的体会、感受, 新的见解, 他发生了“新意”, 把这种新意传达给我们, 而我们一看: 是这个样子呀! 我也曾这样感受过, 可没有好好想就丢下了。就是想了一下, 你要我表达, 我也不会; 而诗人好象是替我说出来了, 而且说得那么好, 使我产生共鸣, 得到一种文学艺术上的享受。因此, 我们会觉得诗人很不简单, 他是真有神奇本领。这个本领其实就叫做会表达, 会传达。一件事情, 如果用我们一般人的普通的话来说, 可能毫无意味, 但他用了另一种方式说出来后, 特别好, 听听, 悦耳, 唤起我们很丰富的艺术上的想象。所以我说诗人是属于最会讲话这样一种类型的人。北方有句俗话叫“一样子话, 百样子说”。就是这个意思。

举个最普通的例子来作为“会说话”的说明, 小山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是一首小令, 除了开头两句是点明主题“天将离恨怅疏狂”之外, 接着款款地写来, 说道是: “……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 水茫茫, 行人征路许多长! 相患本是无凭语, 莫对花笺费泪行。”“相思”在此表示有某先生和某女士有互相倾慕和思念的感情, “相思”二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词语, 高雅、有意味、有情致。今天, 什么叫“相思”呀? 这个话几乎已经绝迹了。学中国文学, 特别是诗, 要对汉语下苦功夫, 比如这个“相思”, 要懂, 要领受, 要体会。这一关过不去, 什么都不要谈。后边还要具体些讲讲这一点。我们从整体上来看, 这说的是一位女士接到了她心上人的信, 读罢, 感情上那个波澜, 那个曲折。古时的交通不像现在, 两人分隔远地, 投个航空信或打个电报, 很快就可以知道对方的情况。那时经年累月才盼得一纸来书, 接到打开一看, 噢, 是花笺写就的 ( 花笺是古代的薛涛纸, 带彩色, 带花纹, 美极了) , 上面写着相思怀念的种种情怀。我们完全可推想出是写得非常真挚热切的。她起先看时很高兴, 再一想, 又怀疑起来。感情到了真处, 反会生出许多疑念: 他纸上写的那么多思念的话, 有凭据吗? 什么都不能说明, “相思”本来就是无凭之话。那么自从打开信, 我对着它反复地读, 一直流着泪, 我这样激动, 是对还是不对呢? 我不要再对着这些无凭之语枉费我的泪行吧———你真的相信这个看信人是彻底怀疑不再相信心上人不是真正思念她吗? 她看透了, 因而说我不再啼哭, 我要欢乐……等等。你若如此理解领会, 你就成了世界上头脑最简单的人了嘛! 怎么能学文学, 怎么能鉴赏我们的“古”诗词呢? 这是一种表达方式, 是作者超妙的手法。你应该看到的是: 这写的是一种至深至切的真感情, 即分隔两地、不胜思慕的情怀。逮结尾两句, 哪里是什么“看透了”“想开了”的“悟语”, 这分明是一种千回百转、千锤百炼的痛苦感情的曲折传达或表现!

我举这两句, 只为说明表达手法。若讲更高级的境界, 则又不可忘掉“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楼中到夕阳”十四个字。这写的是日日盼, 年年盼, 日日从早盼到日下西山, 年年盼到路荒秋草 ( 不见车辙人迹到来) 。两地远离之情, 长年渴念之意, 只用了十四个字, 写尽了这种情景和心境。

所以, 谈鉴赏, 要懂古人的笔法, 也要懂古代的情况。比如上面说的通信难, 你认为那算什么, 八分邮票一贴搁在邮筒里不就得了。连这么一些基本的都不知道, 要去“鉴赏”, 能“鉴赏”出什么呢?

古人常用情致、意趣、韵味、境界这四个词来谈诗词,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用西方的文艺名词和概念来套是用处不大的。你读罢一首诗或词, 往往给你的是多方面的享受, 一、二、三、四……, 在美学上可以数出几点。但对四个词要想每个给它下一个具体简切的定义, 恐怕就大是困难。

宋代诗人梅尧臣, “总结”好的优秀的诗词的长处, 说了两句话: “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 见之言外。”这里说的景不仅仅是自然的山、水, 一张桌子, 一个凳子, 不限于这么具体, 但总是有迹可寻, 可捉摸的。“状”, 今天的话叫“形容”“描写”, 很难“状”的东西, 高手诗人能够写得“如在目前”, 这不是“自然主义”复印机式的“再现”于眼皮底下, 我们的祖宗丝毫没有这个意思, 他是说对那个精神意态, 对那个景象的领会、感受。然而, 只有“如在目前”远不够, 如果仅仅如此, 我干吗要来读你的诗词呀, 去看真东西, 比你这个直接, 也会有自己的领会、感受, 是吧? 所以, 这只是事物的一面, 还有一面就是“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好的诗词内容都很丰厚, 一首七言绝句, 四七二十八个字, 叫你体味半天也许还没体味尽。作家不把话都说出来, 作“解释”, 都说出来, 都解释, 那叫一篇“论文”, 不叫诗。“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所以才发生情致、意趣、韵味、境界这样一些我们中华民族诗词上特殊的光辉的美学特色。

(三)

古典诗词的语言 ( 当然主要指的是汉语文, 尽管我们是多民族国家, 但几千年来文学史上是以汉语为主) 有许多独特的地方, 要多下功夫去学, 去领会, 去运用。

比如, 上面提到的晏几道词里的“相思”二字, 现在不用这样的话了, 是“爱”“恋爱”了, 这东西从哪来? 大概是西方的“进口货”, 与“相思”的意味有所不同, 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 民族特点不同, 历史背景不同, 因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表现方法也不同。记得好像鲁迅先生在谈小说时说过一种意思: “现在叫‘爱’, 过去不叫‘爱’叫‘倾慕’”。我们的祖宗将爱说成“倾慕”, “倾慕”可以是单方面的, 你看见了一位女士, 或许就会“倾慕”。大家都熟悉的《红楼梦》, 曹雪芹在宝黛感情上是用了“相思”还是“倾慕”? 都不用, “爱”更不用了。所以今天西方很多人看完译过去的《红楼梦》, 说真不懂宝黛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事? 你就直接了当表示说“我爱你”得了, 万事大吉。在他们的感觉里, 这个事天经地义, 简单无比, 你干吗要这么曲曲折折, 千回百转? 他们不能理解。

举例而言, 汉语里有许多两个字的联绵形容词。比如“苍茫”, 天快黑了, 好像空间慢慢地生出一种似烟似雾的暮霭, 自远而近, 缓缓弥漫到眼前, 事物越来越看不清, 夜色越来越浓, 是吧? 这“苍茫”好像都懂,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写了两句诗: “此身饮罢无归处, 独立苍茫自咏诗。”这里的“苍茫”是什么意思? 不能说仅仅就是暮霭吧? 这个意境, 你在最好的词典中找来的定义, 能适合吗? 我们得用脑子、心灵, 还得用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化背景等等知识上的基本功, 才能够体味象杜甫的“苍茫”这样的辞意。汉英辞典与“苍茫’’对应的英文是“indisfinct”, 意思是不清楚, 看不清。这原不算错, 但汉语里类似“不清楚”的, 不仅仅是“苍茫”还有“迷离”“朦胧”“缥缈”“依稀”“隐约”彷佛”“微茫”“恍惚”“杳冥”……, 多着哩, 你去查汉英或汉什么辞典, 解释统统都是“不清楚”。在西方只能用一个“不清楚”来对应我们中国那么多词语,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这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体会、领受, 比西方大不相同, 精微得多。我们的语言创造是不是最伟大的智慧创造之一? 在我们的语言运用中, 每一个都不能代替另一个, 因为各自的意味, 唤起你美学上的感受完全不同, 也就是情致、意趣、韵味都不同。我国一位第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一篇还未发表的文章里说: “汉语是世界上最高、最先进的语言。”如果认为汉语是老掉牙陈旧了的东西, 将来都是要改造的, 那么还是再进行一些考察研究, 然后再作结论。上面举的例子就说明, 中文的那么多“不清楚”, 在西方语言里就没有能够完全对应得上的词。几何学上, 两个圆直径相同, 往一起一套, 完全吻合, 变成了一个, 英文是“Co - incidence”。中国的词语和西方的词语, 有很多都是不能“Co - incide”的。文学的“工具”就是语言, 对它并无深知, 怎么讲“文学”欣赏呢?

(四)

跟诗联系在一起的汉语还有第二个特色, 我称之为“汉语词语组联法”, 我不懂语言学, 就杜撰出这个名词。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体, 当它们两个或几个连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词语, 然后由若干词语再联就成了话, 就成了句。这就是语言的构成。现在教古汉语要教语法, 我觉得这里边可能也借鉴了外语语法的分析办法和一些名词概念。比如, 主谓宾语连在一起, 这才叫一句完整的语言, 不合这个组合就是“非法”“不通”的。如果是散文、白话, 用这个规律来要求大部分还是可以的, 但对于诗, 就不一定行。我曾接到过一位中学同学的来信, 上边说:“我学了汉语语法, 就按照这个规律去分析诗。可是常常搞不懂哪是主语, 哪是宾语, 哪是谓语, 等等, 我用语法分析来分析去, 就是搞不懂。”他提的问题令人深思。这是个什么问题? 我们还是用个实际例子来看看。

唐人崔涂写了一首《除夜有怀》, 这首五言律诗有这样两句: “乱山残雪夜, 孤烛异乡人。”古人旅行极其不方便, 况且我们中国人乡土观念很浓, 历史造成的, 往往一辈子都不离乡土, 没有出过家门一步。但为了谋求生路, 而必须出门在外, 抛家背井, 骨肉离异, 那就很可能会有像这两句诗所写的感情, 千里之外, 孤身一人, 历尽了风霜、辛苦、种种困难和危险, 极其思念家乡、亲人。你看, 这个游子独自一个, 也不知是在哪里, 正赶上“除夕”这一个应该是全家团圆的夜晚, 本来千里万里也要千方百计赶回去, 大家吃一顿团圆饭, 但他赶不回去, 自个儿蹲在一个地方, 四周围一看, 骤然入眼的是“乱山”, 下了一个“乱”字, 已经就不太是味了, 接着还来个“残雪”, 这完全是心里极其难过时的一种反映。有这么一句常被引用的诗: “文似看山不喜平。”从这句诗我们看出, 人在常态时, 心情愉快时, 山越乱, 越是峰峦起伏, 有着种种势态, 看的时候就越有味越有兴趣: 哎呀! 这山真奇、真不一般! 的确也是, 平平的山有什么看头? 但同样的奇山, 心里难过时看上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意思讲明了, 再看语句。“乱山残雪夜”, 一句话, 这里边找得到主、谓语吗? 下一句“孤烛异乡人”, 五个字, 主、谓在哪里?本来, 点着许多蜡烛, 灯火辉煌下全家聚在一起, 这是除夕夜的一大特色, 但在异地的游子只能一个人和一盏孤灯作伴, 非常凄凉孤独地熬着这一夜。这样的感情境界, 五个字, 分不出什么主谓宾语, 却表达得异常精彩。

“乱、残, 孤、异”四个形容词, “山、雪、夜、烛、乡、人”六个名词, 被诗人巧妙地一排列, 组成两句话, 表现了十分丰富、言而不尽的内容。这, 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诗词词语组联法的一大特色。多么富于表现力! 如果你要用语法的知识来分析这种表现法, 永远分析不出道理来。语法上我们借鉴西方的, 未必就证明西方语言比我们的先进。西方语言也有它死的一面, 一点不灵活。我早年写过一篇序文, 笑话式地谈到这个问题。我说“英文先生”是个瘸子, 他离开“介词”“转折词”“连接词”等等这些“拐杖”就寸步难行。英文词和词之间必须有一个表示二者之间关系的词, 没有, 这前后两个词就互不相于。比如说: “我在街上正在看着橱窗”“I am looking into a shop window on the street”, “看, look”当中必须有一个“into”你才“看得进去”, 不然, 英文先生就说这不是话。汉语就可以没有这样一些“拐杖”。这里再举两句为例, 是唐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跟崔涂那两句比较比较, 内容上有同也有不同的地方, 这个不去说它, 要说的是两人在“词语组联法”上也有同与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于, 他们的每一句的每一个词都好像是一节火车箱, 前有钩后有钩, 本来毫无联系的车箱在轨道上一走, 轻轻一撞就联接在一起了。汉字浑身都有好些无形的钩, 诗人让它们“走在轨道上”, 一碰, 就连在一起, 发生了极特异的艺术效果, 根本不要什么介词之类。这是诗人的功劳, 他作了极巧妙的组联。所不同的是, 温庭筠的十个字都是名词, 或许你会说那个“鸡、茅、人、板”不是形容词吗? 不, 它们不是像崔涂诗里的“残、乱、孤、异”一样本身就是形容状态一种感受的形容词, 而是经过组联之后, 才能够形容后边那个词。你不能脑子里先有只有形容词才能形容名词的死条文, 汉语没有这种清规戒律, 汉语的“词性”, 随组联的不同, 可以是变化万端的。

“汉语词语组联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时时都有所见, 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要细细体味诗人是怎样运用我们汉语词语的, 体味为什么这样一组联后就会产生那么好的艺术效果。

(五)

谈古诗词, 不能不牵涉到音节问题。

谈到音节, 当然首先就会碰到“断句”, 也就是打标点符号的问题。传统的诗好像标点比较容易, 要是五言、七言诗就更容易, 不要什么高深的修养, 数数就行, 五或七个字, 然后点一点或撇一撇, 这个事情太简单了, 会算术就行。所以, 现在有些选本, 五言七言诗断句大概错不了, 然而一遇到词、曲问题就出来了。原因就在于他往往是用现代的标点使用法和语法观念为前提来给我们古人的音乐文学断句。

音乐文学有它很强的节奏性, 断句跟文意的停顿可以说大部分相合; 词, 本来是指的给固定的曲调作新词, 所以叫填词, 填好了马上就能唱。你设想设想看, 你填好了新词, 旁边有人吹笛弹琶什么的, 立刻就唱给你听, 这是多大的享受啊! 音乐的节奏和诗词的节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音乐美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用散文的句法给音乐文学点句子, 往往会读都读不通, 比如赵翼那句, 你该读成“预支———五百———年新———意”, 听的人很可能会被你搞糊涂, 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然而那样才是诗的节奏, 即“抑扬顿挫”。

唐人郑吉《淮口与友别》头两句: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这本是明白如话的诗, 如果你用语法知识来分析, 说哪是名词哪是动词呀?噢, 有名词, “扬子江”就是长江, 地理的基本知识嘛。有了这个概念在先, 或许你读给别人听就会是这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毫不客气地破坏了这首诗的音节, 也就破坏了这首诗的韵律和味道, 别人也就难欣赏它的美了。古代读诗要吟咏, 那本身就是很美的曲调旋律。吟咏与朗诵给人的审美享受就不一样。

还有平仄, 也要简单说说。平仄组织, 就是四声在诗词中的变换规律。你要是会读, 并且有音乐的耳朵, 那就能够欣赏它的美。我们学习古典诗词, 还得要训练自己有音乐的耳朵, 体味汉语音韵上独特的美。西方的诗也有音节、音律, 但很简单, 通常是凭着轻读与重读的交替构成诗的格律。

正是由于四声交换规则, 所以你读诗词的时候, 会看到许许多多“莫明其妙”的字法与句法, 其实就是随音节变化律而被诗人选用、变化的。比如要说“天空”时, 在该用平声字的时候, 他可以用“青空”, 但是遇到格律应当用仄声的地方怎么办?他不能违反规律破坏音乐美, 他要找一个仄声字来代替, 于是就说成“碧落”。白居易《长恨歌》句“上穷碧落下黄泉”, 这里“碧落”与“黄泉”还构成一种对仗关系, 颜色的对仗, 音节的对仗, 方位的对仗。如果他写成“上穷太空下地层”就不是味了。一切都不对, 也就不是诗了。所以诗人是很善于用丰富的词汇“代字”去变换, 以构成诗的节律, 比如“地”字是仄声, 却须用平声表述, 就换用平川 ( 这个川不是水) 、平芜、平沙。芜的本意是草, 这地方重点不在草, 它指的是一望平地, 无边碧草; 沙, 不要以为是沙漠, 小石头粒的堆积, 完全不是。再比如说一个“红”, 关于这颜色有多少字? “红、朱、赭、绛、绯、茜、彤、丹、赤”等等, 你用的时候这么多中选一个, 要适合你的情景、境界, 主观上要创造的艺术效果, 选了以后还得同别的汉字配合融为一体, 不然的话这个字就根本站不住脚, 不但不美反而很怪。“代字”法具体运用的情况又是复杂的。“绛帐”, 这是古代先生讲授时所设的帐子。这时你不能说“赤帐”或别的什么帐。《红楼梦》里边有“茜纱公子”“茜纱窗”, 如果你说“红纱公子”“朱纱公子”, 就完全成了笑话。这个道理要好好想一想, 有的字能代, 有的字又不能代, 代了后就发生完全相反的效果。所以诗人善于选用“代字”, 但也不是随心所欲任意性的, 以为只要合韵律就“行”了。

也许你会说我说了这么些琐琐细细的“规矩”, 不都是人为的吗? 为什么要给艺术制造这么多枷锁? 不是, 不是枷锁, 而是古代艺术家们经过千百年的思索、研求、实践才获得的。比如音节, 六朝时对音节的运用还没有达到极高的完美程度, 六朝末期已经相当完美了, 到了唐初, 这种音律艺术才达到顶峰, 从此以后没有变化, 因为那时已经把这个道理吃透了, 运用到最好的地步了。而这个东西是由于我们汉语本身的特色而发生的, 不是人为的。汉语本身没有这个特色, 你“人为”也“人为”不了的。

最后, 我还想着重指出一点: 中国诗词最讲究神韵、韵味, 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它的构成很复杂, 但很多人不知道原来那“神秘”的韵味,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因素是汉语音律的特色和它的高超的运用。这个问题极值得深入探讨, 不过今天我们时间有限, 是不可能有什么详细的解说了。

总体来说, 如果能在很多学识之外, 再多多注意一下上面所讲的几个方面的事情, 相信在诗词的欣赏上, 定会有更丰富的享受。

1985 年, 全国《红楼梦》研究学术讨论会在贵阳举行,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为了通风透气, 开扩眼界, 活跃我院的学术空气, 推动我系师生的学术研究工作, 我们请了几位老年和中年专家来做学术讲演。他们讲的都不是“红学”, 其中周汝昌先生讲的是《关于古典诗词的鉴赏》。周先生早年攻读英语, 以其余力, 精研唐宋诗和词学。将近四十年前, 先生在《张伯驹〈丛碧词〉跋》中说: “余维自舞象之年, 耽于是事, 披寻饾饤, 粗以有知。”由于先生在创作上有许多甘苦, 所以在鉴赏方面, 就提出了许多不同泛论的见解。为了使更多的人受益, 我们征得《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的同意, 将周先生这篇讲演的记录稿整理发表。周先生来信说“盼你能加个‘按’, 说明这篇东西的原委, 以不埋没同志们记录整理所花的“精力时力”。现遵嘱说明如下: 这个演讲由保亚东同志录音, 由李家祥老师按录音一字不差地转为文字, 然后由我校阅一遍, 交给谭毅老师, 压缩为一万字左右的整理稿, 交周先生审阅, 最后由朱德魁老师清抄付梓。对于乡前辈又是学术前辈的讲辞, 不敢佛头著粪, 故不加“按”而作跋。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津沽李华年记。

清代闺秀的七夕诗词 篇3

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民俗节日中,就其参与者性别、节日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而言,七夕是个名副其实而且独一无二的女儿节。”

(董乃斌《唐人七夕诗文论略》,《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清代涌现出的大批闺秀诗人以及当时发达的图书出版让我们有机会更全面地考察女儿们因为这一特殊的女儿节触动而生发的言说,与前代七夕诗文多出于男性文人之手不同,至少从生理角度看,这是属于女性的声音。

清道光年间黄秩模辑《国朝闺秀诗柳絮集》

(下文简称《柳絮集》)

,该总集收录闺秀近两千人,诗八千余首,其中选录了58题与七夕有关的诗歌。七夕诗能被选家辑入总集,说明至少在选家看来这是闺秀写得较好的作品。此外更多的七夕诗词则散见于清代闺秀别集以及诗话中。不过,在这些知见的清代闺秀七夕诗词中,仅就构思立意来看,有不少并未跳出窠臼。

除了直接咏叹七夕牛女之间的欢情与离恨,较为别致的是构思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其一,针对七夕牛女相会这一传说,将天上与人间进行对比:牛女虽然一年一会,但这是定期的、延续的,因此充满期待与希望;而人间除了相见永无期的死别,还有一去经年、杳无信息的生离,令人绝望。例如,归懋仪《绣余续草》卷四《七夕次闺友韵》其一云“毕竟佳期天上准,人间良会易蹉跎”,孙采芙《丛笔轩遗稿》卷二《七夕忆外》其二云“侬家聚散常无定,不及双星会有期”,《柳絮集》卷四一沈淑兰《七夕》云“莫道一年只一度,已看天上胜人间”,《闺秀诗话》卷二载周亮工所娶王氏《七夕》云“一夕缠绵亿万年,犹胜人间白头死”,梁兰漪《畹香楼诗稿》卷一《七夕伤逝》云“一年一度巧相过,犹胜常离永别多。……当年绣户看牛女,此日空庭响薜萝”,佟佳氏《虚窗雅课初集》有《七夕》云“天上生离欢有日,人间死别会无由”,甘立媃《咏雪楼稿》卷三《七夕月下》其一云“知否世间多死别,年年今夕待如何”。

然而,类似的句子,前代已有不少。例如,唐代李商隐《七夕》有“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宋代沈遘《七夕》有“暂有生离无死别,一年一度尽何妨”,明代闺秀黄淑德《七夕》则有“时人莫讶经年隔,犹胜人间长别多”。

其二,针对牛女聚少离多,宣称只要两情不变,分离并不可怕,没有必要日日双飞双宿。例如,《柳絮集》卷一二文先谧《七夕》其一云“郎心如皦日,女意如银河。恩爱两不改,莫怨别离多”,其二则云“郎在河之东,女在河之西。耕织两不辍,羞学燕双栖”,诗中立意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宋代秦观《鹊桥仙》中著名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其二中的“羞”字却多少透着些女性受规训之后的腐气。

其三,针对七夕乞巧节俗,或调侃织女忙于和牛郎欢会,顾不上送巧;或怀疑织女尚不能自脱困境,定是无巧可送;或是反思巧不如拙,因此不必乞巧。第一类如《柳絮集》卷四九石峨《七夕》云“天孙欲叙终年别,那管人间乞巧儿”,徐映玉《南楼吟稿》中《七夕》云“一宵要话经年别,那得工夫送巧来”,钱孟钿《浣青诗草》中《鹊桥仙·七夕》云“盈盈隔岁一相逢,更那得、工夫赐巧”。第二类如《闺秀诗话》卷九载镇江王氏女《七夕》诗云“小仙果有无穷巧,一岁如何一见郎”,葛蕙生云“人间莫道天孙巧,银汉因缘无计通”,及周天娟云“阿侬总怪天孙拙,桥断犹须倩鹊填”。第三类如陈蕴莲《信芳阁诗草》卷一《乞巧》云“从今不乞天孙巧,乞得多时别恨多”,杨蕴辉《吟香室诗草》卷上《七夕》云“不须更乞天孙巧,巧似天孙恨更多”。

但类似调侃前代也有,例如唐代罗隐《七夕》云“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宋代朱淑真《七夕》云“天孙正好贪欢笑,那得工夫赐巧丝”,元代赵孟《七夕诗》云“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闲情送巧来”

(《古今图书集成》中载此诗作者为元代赵雍)

。而宋代沈遘《七夕有感》所说“匹妇投梭婿挽牛,思量乃是拙之尤。谋身未解离耕织,送巧争能应祷求”,以及陈师道《菩萨蛮·七夕》所说“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也开了怀疑织女是否有巧可送的先河。

其四,联类而及,借用其他神话元素加以烘染衬托。例如,《柳絮集》卷七吴绡《七夕》云“惟有月娥应最妒,半轮风露不胜秋”。

相似的构思,前人如宋代钱惟演《戊申年七夕五首》其二有“姮娥可是多猜忌,不驻琼轮放夜长”,宋代张耒《七夕歌》有“我言织女君勿叹,天地无穷会相见。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其五,干脆对神话传说及相关节俗予以解构。《柳絮集》卷九柴静仪《七夕》写道:“嘉会传今夕,瑶空事渺茫。钟情非帝女,好色岂仙郎。乌鹊秋无影,银河夜有光。穿针思乞巧,痴绝是吴娘。”该诗也被胡孝思辑入《本朝名媛诗钞》卷三,并加评语称赞该诗“七夕套语,扫除殆尽”。《柳絮集》卷一六乔若兰《七夕》也写道:“一庭虚白晚凉时,乞巧心情未免痴。天上何曾有男女,空教千古说相思。”此外,《柳絮集》卷一八杨李《邗江七夕》云“只知人世沉情海,不信天孙恋爱河”,曾懿《古欢室诗词集》卷三《七夕》其一云“星精何必待秋期,此事茫茫大可疑”,以及季兰韵《楚畹阁集》卷一〇《七夕即事联句十六韵》所云“星辰作合谈原妄,天帝贪财事可嘲”等,均对传说表示了质疑。

nlc202309090108

对牛女七夕相会大煞风景的怀疑,我们至少从杜甫《牵牛织女》中也能读到:“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任何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在文学上的创造性,即所谓“不创前未有,焉传后无穷”。这种创辟有时候表现为新的文学题材、表现形式的开拓,面对“人少题诗在上头”的空白,先行者尽可以纵横驰骋,以“第一人”的身份为后人铭记。但竞争更激烈也更刺激的是针对同一题材,在表达主旨或表现形式上独辟蹊径,力压群芳。因此,随着七夕成为文学的传统题材,后来者若不想被淹没在众多同题之作中,就必须推陈出新

(张宏生《牛女故事与文学翻案》,《文史知识》2009年第8期)

如上所述,清代闺秀七夕诗词不仅与前代诗作在构思立意上多有相似之处,而且相互之间也多有雷同。但是,若考虑到众多相似的咏叹是出自女性之手,或不免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之感,这些诗歌因此具有艺术之外的认识价值。

例如,就第一类构思立意而言,一般来说,男女离别之后,男性进入广阔的社会,会被更多事情分神,也拥有更多方式移情;而女性则困守闺中,除去操持家务,内闱中可以用来转移注意力的手段其实有限。因此,天上牛女的相会,带给独守空闺的女性的刺激理应会强于漂泊在外的男性。《柳絮集》卷二三王氏《七夕》所言“彼自有情逢此日,独怜无伴懒登楼”,说尽了闺秀内心的歆羡与自怜。这些因为牛女相会触发的对人间离别的感叹,饱含着闺秀的切身之感,与一些男性诗人主要是为了翻案出新恐怕是有很大不同的。另外,如果我们考虑到清代闺秀中有很大比例是寡妇,则反复申述的生离胜于死别,恰恰是因为其时女性生存现实的悲苦,七夕佳期成了她们不愿面对却又总是如期而至的一个残酷提醒。

如果进行更细致的考察,我们还会发现,清代闺秀七夕诗词在表面相袭的背后仍有翻新的努力以及女性特有的关注。

例如,同样是天上人间的对比,有的清代闺秀别出手眼。归懋仪《绣余续草》卷二《七夕和韵》其二云:“银河怅望两相怜,只隔形骸不隔缘。对面恍同千里远,人间却又羡天仙。”在这位著名的随园女弟子看来,牛女之间虽然隔着银河,但心灵是相通的,而人世间的夫妻,有多少是朝夕厮守却咫尺千里!相较之下,天仙之间的情缘真是令人羡慕。“对面恍同千里远”,道得此语,归懋仪或也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吧。另外,也有闺秀试图反弹琵琶。《柳絮集》卷四三戴珊《七夕》云“莫羡天仙好,离情一样多”,李星池《澹香阁诗钞》附刻刘德仪《小幽篁馆》,中有《七夕》云 “解识天孙欢会少,人间莫恨别离多”。这类诗句,看似豁达,其实多是女性面对聚少离多的现实进行无奈的自我宽解。

又如,在不必乞巧这一问题上,前人如宋代杨朴《七夕诗》说“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以及宋代刘迎《七夕和韵应教》说“不须更乞蛛丝巧,久矣人间百巧穷”,大多是暗讽人世间巧诈百出,进而主张抱拙守志。而清代闺秀尤为关注的是,即使巧如织女,一样深受离别之苦,甚至是越巧则承受的离恨越多。另外,在传统七夕节俗中,女性穿针乞巧所祈求的主要是手巧,因为擅长女红能为女性在未来的婚姻、家庭中赢得更好的评价。但在清代闺秀的七夕诗里,所乞的“巧”由“手巧”被置换成“聪明”,她们感叹的是女性的聪明才华并不会带来幸福婚姻。例如,《柳絮集》卷三七许权《七夕词》写道:“我疑天孙知巧转近拙,东西隔断难飞跃。……不须乞巧向天孙,若赐巧来愁欲绝。君不见,东家力田妇,耕馌常相随,旦暮共苦乐,白首不分离。又不见,西邻有才女,夫婿上玉堂,终年不相见,怅望悲河梁。玉露无声夜清悄,盘中盼断蛛丝绕。不知巧思落谁家,只恐巧多人易老。寄语人间痴女儿,宁为其拙毋为巧。”而归懋仪《绣余续草》卷四《七夕次闺友韵》其二云“天孙已被聪明误,肯向人间送巧来”,以及《南湘室诗草》中姚倩《七夕》所说“频年悔乞天孙巧,为了聪明反惹愁”,则大有苏轼“人生识字忧患始”“我被聪明误一生”之意,寓无限感慨。不过,类似清代闺秀对女性拥有才华的反思,并不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回归与认同,而是以愤激之语表达对才女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背后是对“彩凤随鸦”现实的深深失望。

再如,《闺秀诗话》卷九载市贾胡姓妾本扬州绅女,自伤不偶,作《咏七夕》诗云:“百岁同心仅百天,也如人世恶因缘。上方可惜无精卫,尽把银河两岸填。”诗人想落天外,希望天上有填海的精卫将银河填平,使有情人永不相隔。绾合另一神话传说却又如此天衣无缝,真可谓奇思妙想,而其胸中块垒也从字里行间喷薄欲出。

此外,像姚淑《海棠居诗集》中《七夕》所言:“徘徊云汉间,终古织机杼。一年不得息,此夕渡河去。”一句“一年不得息”,表面上是同情织女,实则借怜人来自叹,诉说的是绝大部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操劳不已的辛酸,而“终古”二字,则隐隐指向数千年女性不变的命运。无尽感喟,尽在言外。而《柳絮集》卷五朱雪英《七夕闻纺绩虫声》说因为听见“虫吟如纺绩,繁响入高楼”而觉得“有意催刀尺,无心约女牛”,所塑造的闺人形象也是一个勤于纺绩、忙于家务的劳动妇女,充满现实理性精神。

除了上述翻新出奇,有些清代闺秀的七夕诗词还有意避开了人们熟知的牛女情事及乞巧节俗,转而抒写对亲人或闺中密友、文友的思念之情。这可视为对七夕诗词题材内容的进一步开拓。

通常,闺秀们因牛女相会,念及在外的丈夫,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想念,例如,席佩兰《长真阁集》卷一有《七夕寄外书》,其一云“焚香羞对双星拜,自觉帘前抱影孤”,而《柳絮集》卷三所收徐昭华《七夕忆外》及徐秀芳《七夕怀夫子作》等均属此类。不过,如前所述,由于七夕是女儿节,节日里家庭女性成员在一起举行各种传统节俗活动,而闺秀才女在寻常节俗活动之外,还可以彼此唱和联句,正如薛绍徽《黛韵楼诗集》卷三《张家园七夕会》所说“回忆少年期粉席,曝书楼上斗清吟”,而前引归懋仪诗,题目为“七夕次闺友韵”,可见即是闺中唱和之作。往昔节俗活动中热闹的家庭气氛以及文友间逞才斗思带来的心灵愉悦,都有可能成为日后对亲人、对朋友思念的种子。例如,《柳絮集》卷二五王继藻《七夕》其一云“大家乞巧望牵牛,独我思亲动别愁”,其二复云“今夜思亲隔湘水,白云回首渺星河”,而卷八吴芸华《七夕怀蔡紫琼妹》则云“忆昔逢佳节,同穿月下针。……良辰犹似旧,雁字惜分襟”。

nlc202309090108

总体看来,清代闺秀的七夕诗词多为绝句小令,像《柳絮集》卷二一张

英《七夕吟》那样的长篇骚体诗极少,而且大多语言浅白如话。

其次,大部分清代闺秀的七夕诗词均不免“有句无篇”之憾。较为浑融的,如《柳絮集》卷三八赵同曜《七夕》写道:“拜罢双星后,穿针上画楼。一钩今夜月,万古此时秋。玉露闲阶湿,金风小院幽。更深人未卧,何处笛声愁?”虽然遣词仍有前人痕迹,但整首诗意境清幽,颇有风致。可惜像这样的七夕诗,在清代闺秀的创作中并不多见。

最后,清代闺秀的七夕诗词在构思立意上与前代及同时的诗人近似重复处多于创新处,甚至出现两个闺秀诗人所写诗句一字不差的情况。例如,《闺秀诗话》卷三载吴门张佚第五女凌仙《七夕》句云“人间一别成千古,莫怨仙家隔岁期”,与《柳絮集》卷一九张学象《七夕》中的诗句完全相同。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因为主观有意的抄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七夕这一题材经过历代的开掘,基本上已是题无剩蕴,后来者如果要写,就面临着陆机《文赋》中所说“虽杼轴于予怀,怵他人之我先”的尴尬局面。

实际上,清代闺秀七夕诗词面临的窘境是整个清代诗歌在唐宋两大诗歌高峰之后所面临的窘境的一个典型个案与生动缩影。清代一些闺秀诗人在创作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譬如著名的闺秀诗人席佩兰在其《长真阁集》卷四中有《论诗绝句》,其三就感慨:“清思自觉出新裁,又被前人道过来。”类似的话语,清代男性文人则说过更多,布鲁姆所谓“影响的焦虑”,几乎成了这一代很多文人的共识,以下胪列二三:

李祖陶《国朝文录》辑有贺贻孙《水田居文录》,卷二《示儿一》自述甘苦云:“作诗乃极苦之境,极难之事……时年三十一矣,忽发愤为诗,殚竭心力,至忘寝食。每得一语,自矜创获,不知皆古人所已道者……”

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九《鹤街诗稿序》自言:“阅历渐深,检点得意之作,大抵古人所已道。”纪昀不仅认为诗是如此,其他著作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清代陈康祺在其《郎潜纪闻二笔》卷六“纪文达不轻著书之原因”条中说:“纪文达平生未尝著书,间为人作序记碑表之属,亦随即弃掷,未尝存稿。或以为言。公曰:‘吾自校理秘书,综观古今著述,知作者固已大备。后之人竭其心思才力,要不出古人之范围,其自谓过之者,皆不知量之甚者也。’”

蒋士铨《忠雅堂诗集》卷三《杂咏》其十六云:“偶得心造语,古人复我先。落笔辄自喜,博览翻爽然。著作积三箧,一朝俱弃捐。”

赵翼《瓯北集》卷四九《佳句》云:“古来佳句本无多,苦恨前人已说过。”

谢天枢《〈龙性堂诗话〉序》云:“诗至今日,几无可为之诗矣。吾所欲言,前人皆已言之;吾所矜为非我莫能言,昔之人固以为所已言而不足言。”

陈衍

《杂感十七首乙未年作》

其三云:“哦诗得好语,每为古人道。安知我前身,非即此诗老。”

当然,也有奋起抵抗的,例如延君寿《老生常谈》就说:“诗无新意,读之不能发人性灵。人每谓非不能作新语,生于古人后,已被其说尽了,更从何处说起。此皆隔靴搔痒,不肯深入,读书颟顸,以欺人自欺耳。果能得间而入,何患无新意?”问题是,如何方能得间,其实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清代闺秀的七夕诗创作,恰好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了后人启示:若不深思,难有独辟蹊径的立意;而泛泛的人云亦云,也不可能令读者耳目一新,唯有结合自身特质,灌注特有关怀,能见出真性情的作品,才会是走出前代影响的新时代好作品。

有关七夕节的片段摘抄 篇4

2、当你静静的溶入我温暖的记忆,当此刻我果断的想要告诉你,我爱你!我坚信,我的冰冷我的封闭我的彷徨,在你面前早已不是隔阂的墙体。有着月光 倾泻的晚上,你我是两具赤裸的肉体,犹如前生遗落在人间的肋骨,在这个盛夏的季节相互找寻,渴望合体,静默的拥抱,体温传递间,心已痴迷。

3、鹊 桥两岸今夕又重逢,惜牵牛织女之栖栖,任泪水高涨银河,只为执手相依互诉昔日隔河相思之苦!盼夕阳西下,望秋水欲穿,只等与你相伴,举杯问天今夕是何夕, 只见到处现牵牛织女情!我在鹊桥孤灯下浅吟:“今夕又重逢;鹊鸟欲解意。牵牛会织女;互诉隔河恨。任残月独辉;银河水高涨。只为重逢日,真爱长相守!”银 河两岸情不变,真爱如日月永辉,天高地厚!唯孤风残云解我意,任残雨淅沥你永远看不到我在哭泣!

4、缘分,就是一个奇数,等待另一个奇数,来组成一个偶数。七夕佳节,愿还是奇数的你,早日脱单;已是偶数的你,幸福甜蜜!

5、美酒一杯,祝你获得真爱;柔风一缕,祝你收获真情;月光一片,祝你满载柔情;祝福一堆,愿你幸福无边;鹊桥一道,愿你快乐无比!

6、相思哀愁在心头,念你恋你已好久;趁此佳节表心意,对着银河许誓爱;你愿否做我织女,共同牵手到白头!七夕快乐!

7、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我本应是与牵牛织女共缠绵去见证真爱的永存。我满怀幸福的期许要和她十指紧扣共许天长地久,互拥爱的誓言。今夕却只能带着秋泪成河的思念,在这孤独的晚灯下祈祷我和她能似鸳鸯双栖,蝴蝶双舞永沐浴于无止无尽的爱河之中!

8、爱是红尘里旖旎的风景,展现出人间最亮丽的风情。爱是人生动情的篇章,吟诵出生命最神秘的力量。这是一个溢满爱的夜呀,天上人间,思念的话 语,填平了银河,没有了阻隔。缠绵的温存,滋润了饥渴的灵魂。天涯海角心灵相伴的爱人,守候这一刻的来临。上演一幕幕爱的故事,生生世世,永恒的主题。

有关七夕节的古诗词 篇5

陈师道

菩萨蛮(七夕)

行云过尽星河烂。炉烟未断蛛丝满。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

河桥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苏轼

菩萨蛮(七夕)

凤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朱淑真

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赵师侠

鹧鸪天(七夕)

一叶惊秋风露清。砌蛩初听傍窗声。人逢役鹊飞乌夜,桥渡牵牛织女星。

银汉淡,暮云轻。新蟾斜挂一钩明。人间天上佳期处,凉意还从过雨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北宋词人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辛弃疾

绿头鸭(七夕)

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银汉无声。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泠泠一水会双星。素杼冷,临风休织,深诉隔年诚。飞光浅,青童语款,丹鹊桥平。

看人间、争求新巧,纷纷女伴欢迎。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谁念临州,萧条官舍,烛摇秋扇坐中庭。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_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孟郊《古意》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七夕节诗词 篇6

1、《七夕》

(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2、《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4、《七夕》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5、《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6、《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7、《七夕》

(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8、《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9、《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10、《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浅谈关于古诗词的朗读与背诵 篇7

一、教师讲诗应采取点拨方式

一首短诗, 可讲的不过一、两处, 面面俱到地讲, 反而会淹没重点, 使学生感觉不知所云。把可讲之处讲清楚了, 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学生读诗的兴趣才浓, 根据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情况, 点拨式的讲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 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挈全诗的词、语、句。例如《泊秦淮》可以着重讲“犹”字, “犹”字意味极其深长, 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 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 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 以辛辣的嘲讽, 表现出世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又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可以着重讲“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 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 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因为这首诗有相当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 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含义, 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 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黄鹤楼》前四句, 从传说入笔:生发联想, 给人以岁月悠悠、世事茫茫之感。这四句与后四句虚实相映, 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愁, 这样将前四句和后四句联系起来, 才能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也可讲诗的句法特点。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颔联“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是“流水对”, 跟一般的对仗不一样, 出句和对句须合解, “意”就是同是宦游人的离愁别绪。

二、背诵指导要通过创设情

境、渲染气氛等手段来激趣, 促使学生乐背、爱背, 并且记得牢、记得久

完全使用枯燥的机械识记来背诵, 对学生来讲无疑是件苦差事。如果教师在背诵指导中能通过音乐渲染、图画再现等手段来强化学生感知, 激起学生的思维兴奋, 那么, 留在学生脑中的语言形象将是深刻而长久的。如教《相见欢》,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所作, 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背诵时, 教师用录音机放出哀婉沉郁的乐曲《相见时难别亦难》,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师再指导朗读背诵, 效果更为显著。

三、背诵指导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

背诵指导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科学、合理的心理和认知规律的背诵指导应该是引导学生“口诵其音、心会其意、脑现其形”的过程, 是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协调工作的过程。这样的指导, 不仅实际效率高, 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不无裨益。如《观沧海》“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一句, 引导学生在背诵时联想郁郁葱葱的树林、茂盛的小草。这样, 教师就较好地把思维训练落实到了背诵的指导中。

四、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

(1) 抓“文脉法”。“文脉”即全文和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抓“文脉”法, 即抓住提挈全文和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 (或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 作为记忆的“点”, 由点连线、由线辅面地展开记诵, 如《陋室铭》的前文句以类比的方式点题, 中间八句是写陋室的环境和生活情况, 结尾四句用类比作结, 可以用“陋室不陋”提挈全文。记诵《陋室铭》便可依据这一文脉。

(2) 抄读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一遍胜读十遍”, 抄读法能使学生动手动脑,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宋代苏轼, 读《汉书》就抄过三遍;清初一位文学家, 每读一书要抄七遍, 他把自己的书房称为“七录斋”。读诗词或短文应先看一句抄一句, 再看几句抄几句, 最后看一段抄一段, 直到看一篇抄一篇, 也就是先读后抄, 边读边抄, 抄完再读。

(3) 耳听背诵法。就是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朗读, 大家倾耳静听, 用这种方法训练背诵印象很深, 比单纯反复诵读效果会更好些。

五、背诵的方式

(1) 教师或个别学生示范诵读, 读后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有什么体会, 目的是使全班学生受到感染。

(2) 学生集体诵读, 可以是全班学生一起读, 也可以分小组进行诵读, 目的是熟悉诗的语言, 了解内容大意。

(3) 诵读竞赛。如《扁鹊见蔡桓公》一课, 课文有“四见”蔡桓公, 可每组抽签一人背诵, 每人背“一见”。先找出“四见”的句子起讫, 再抽签, 签上做好“四见”, 每签“一见”, 由组长上台抽签, 对于优胜者适当给予奖励, 目的是激发学生背诵的愿望, 培养强记的能力。

最好的七夕诗词 篇8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徐凝《七夕》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 李商隐《壬申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 李商隐《辛未七夕》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杜牧《秋夕》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 李商隐《辛未七夕》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 李商隐《壬申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梦魂偏记水西亭。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 —— 张埜《夺锦标·七夕》

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 ——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 刘镇《柳梢青·七夕》

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 张埜《夺锦标·七夕》

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 刘镇《柳梢青·七夕》

七夕的诗词 篇9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2.七夕曲(唐)王建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明星未出少停车。

3.长恨歌(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诗经·小雅·大东》(西周)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服箱。

5.七夕(汉)佚名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燕歌行(三国)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7.七夕夜女歌(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南北朝)谢惠连

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

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

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欵情难久悰。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

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沉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8.迢迢牵牛星(南北朝)萧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七夕穿针(南北朝)柳恽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

10.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11.七夕(唐)徐 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2.七夕词(唐)崔 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13.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14.七夕(唐)曹 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15.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16.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17.七夕(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

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18.七夕曝衣篇(唐)沈佺期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19.七夕诗(唐)赵璜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20.七夕(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21.七夕(唐)窦 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22.秋夕(唐)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3.七夕(唐)杜 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24.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25.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26.七夕(唐)李 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27.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28.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29.和长孙秘监七夕(唐)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30.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不可亲。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31.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32.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33.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34.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35.马嵬其二(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6.七夕(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37.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38.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39.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40.七夕(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41.七夕(唐)刘禹锡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42.七夕诗(唐)卢 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43.七夕诗(唐)卢 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44.七夕(唐)卢 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45.他乡七夕(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46.七夕(唐)罗 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47.七夕(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48.牵牛织女(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49.七夕(唐)杜 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50.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唐)毛文锡

上一篇:迎春节茶话会讲话范文下一篇:扬师德铸师魂德育活动心得体会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