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词欣赏(共11篇)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词欣赏 篇1
七夕的原创优秀古诗欣赏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为大家分享了七夕的`原创优秀古诗,欢迎借鉴!
《相见欢七夕》
七夕勾月如弦,照无眠,独步空阶疏影忆芳颜。
残红坠,离人泪,泛悲怜,自古多情难换月长圆。
《如梦令红豆》
昔岁一枚红豆,
今世十指相扣。
沧海易桑田,
日月如初斯守。
知否,知否,
最美人间白首。
《渔歌子七夕》
犹忆花灯月下逢,
人儿羞涩脸微红。
灯璀璨,月朦胧,
七夕如故梦成空。
《七夕》
《一》
银河星汉萬千秋,
一聚七夕喜更愁。
相爱难求常相守,
谁知儿女又白头。
《二》
银河淼淼千噚水,
点点滴滴情爱泪。
王母慈心若有怜,
人仙夜夜七夕美。
《三》
飘洋过海淘金梦,
伉俪相思容貌憔。
最是伤心七巧日,
欲归无计觅鹊桥。
《鹊桥会》
天河浩淼月舒波,
灵鹊搭桥仙侣过。
依依两浒情切切,
织女今夕会牛哥。
清代闺秀的七夕诗词 篇2
一
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民俗节日中,就其参与者性别、节日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而言,七夕是个名副其实而且独一无二的女儿节。”
(董乃斌《唐人七夕诗文论略》,《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清代涌现出的大批闺秀诗人以及当时发达的图书出版让我们有机会更全面地考察女儿们因为这一特殊的女儿节触动而生发的言说,与前代七夕诗文多出于男性文人之手不同,至少从生理角度看,这是属于女性的声音。
清道光年间黄秩模辑《国朝闺秀诗柳絮集》
(下文简称《柳絮集》)
,该总集收录闺秀近两千人,诗八千余首,其中选录了58题与七夕有关的诗歌。七夕诗能被选家辑入总集,说明至少在选家看来这是闺秀写得较好的作品。此外更多的七夕诗词则散见于清代闺秀别集以及诗话中。不过,在这些知见的清代闺秀七夕诗词中,仅就构思立意来看,有不少并未跳出窠臼。
除了直接咏叹七夕牛女之间的欢情与离恨,较为别致的是构思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其一,针对七夕牛女相会这一传说,将天上与人间进行对比:牛女虽然一年一会,但这是定期的、延续的,因此充满期待与希望;而人间除了相见永无期的死别,还有一去经年、杳无信息的生离,令人绝望。例如,归懋仪《绣余续草》卷四《七夕次闺友韵》其一云“毕竟佳期天上准,人间良会易蹉跎”,孙采芙《丛笔轩遗稿》卷二《七夕忆外》其二云“侬家聚散常无定,不及双星会有期”,《柳絮集》卷四一沈淑兰《七夕》云“莫道一年只一度,已看天上胜人间”,《闺秀诗话》卷二载周亮工所娶王氏《七夕》云“一夕缠绵亿万年,犹胜人间白头死”,梁兰漪《畹香楼诗稿》卷一《七夕伤逝》云“一年一度巧相过,犹胜常离永别多。……当年绣户看牛女,此日空庭响薜萝”,佟佳氏《虚窗雅课初集》有《七夕》云“天上生离欢有日,人间死别会无由”,甘立媃《咏雪楼稿》卷三《七夕月下》其一云“知否世间多死别,年年今夕待如何”。
然而,类似的句子,前代已有不少。例如,唐代李商隐《七夕》有“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宋代沈遘《七夕》有“暂有生离无死别,一年一度尽何妨”,明代闺秀黄淑德《七夕》则有“时人莫讶经年隔,犹胜人间长别多”。
其二,针对牛女聚少离多,宣称只要两情不变,分离并不可怕,没有必要日日双飞双宿。例如,《柳絮集》卷一二文先谧《七夕》其一云“郎心如皦日,女意如银河。恩爱两不改,莫怨别离多”,其二则云“郎在河之东,女在河之西。耕织两不辍,羞学燕双栖”,诗中立意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宋代秦观《鹊桥仙》中著名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其二中的“羞”字却多少透着些女性受规训之后的腐气。
其三,针对七夕乞巧节俗,或调侃织女忙于和牛郎欢会,顾不上送巧;或怀疑织女尚不能自脱困境,定是无巧可送;或是反思巧不如拙,因此不必乞巧。第一类如《柳絮集》卷四九石峨《七夕》云“天孙欲叙终年别,那管人间乞巧儿”,徐映玉《南楼吟稿》中《七夕》云“一宵要话经年别,那得工夫送巧来”,钱孟钿《浣青诗草》中《鹊桥仙·七夕》云“盈盈隔岁一相逢,更那得、工夫赐巧”。第二类如《闺秀诗话》卷九载镇江王氏女《七夕》诗云“小仙果有无穷巧,一岁如何一见郎”,葛蕙生云“人间莫道天孙巧,银汉因缘无计通”,及周天娟云“阿侬总怪天孙拙,桥断犹须倩鹊填”。第三类如陈蕴莲《信芳阁诗草》卷一《乞巧》云“从今不乞天孙巧,乞得多时别恨多”,杨蕴辉《吟香室诗草》卷上《七夕》云“不须更乞天孙巧,巧似天孙恨更多”。
但类似调侃前代也有,例如唐代罗隐《七夕》云“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宋代朱淑真《七夕》云“天孙正好贪欢笑,那得工夫赐巧丝”,元代赵孟《七夕诗》云“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闲情送巧来”
(《古今图书集成》中载此诗作者为元代赵雍)
。而宋代沈遘《七夕有感》所说“匹妇投梭婿挽牛,思量乃是拙之尤。谋身未解离耕织,送巧争能应祷求”,以及陈师道《菩萨蛮·七夕》所说“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也开了怀疑织女是否有巧可送的先河。
其四,联类而及,借用其他神话元素加以烘染衬托。例如,《柳絮集》卷七吴绡《七夕》云“惟有月娥应最妒,半轮风露不胜秋”。
相似的构思,前人如宋代钱惟演《戊申年七夕五首》其二有“姮娥可是多猜忌,不驻琼轮放夜长”,宋代张耒《七夕歌》有“我言织女君勿叹,天地无穷会相见。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其五,干脆对神话传说及相关节俗予以解构。《柳絮集》卷九柴静仪《七夕》写道:“嘉会传今夕,瑶空事渺茫。钟情非帝女,好色岂仙郎。乌鹊秋无影,银河夜有光。穿针思乞巧,痴绝是吴娘。”该诗也被胡孝思辑入《本朝名媛诗钞》卷三,并加评语称赞该诗“七夕套语,扫除殆尽”。《柳絮集》卷一六乔若兰《七夕》也写道:“一庭虚白晚凉时,乞巧心情未免痴。天上何曾有男女,空教千古说相思。”此外,《柳絮集》卷一八杨李《邗江七夕》云“只知人世沉情海,不信天孙恋爱河”,曾懿《古欢室诗词集》卷三《七夕》其一云“星精何必待秋期,此事茫茫大可疑”,以及季兰韵《楚畹阁集》卷一〇《七夕即事联句十六韵》所云“星辰作合谈原妄,天帝贪财事可嘲”等,均对传说表示了质疑。
nlc202309090108
对牛女七夕相会大煞风景的怀疑,我们至少从杜甫《牵牛织女》中也能读到:“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二
任何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在文学上的创造性,即所谓“不创前未有,焉传后无穷”。这种创辟有时候表现为新的文学题材、表现形式的开拓,面对“人少题诗在上头”的空白,先行者尽可以纵横驰骋,以“第一人”的身份为后人铭记。但竞争更激烈也更刺激的是针对同一题材,在表达主旨或表现形式上独辟蹊径,力压群芳。因此,随着七夕成为文学的传统题材,后来者若不想被淹没在众多同题之作中,就必须推陈出新
(张宏生《牛女故事与文学翻案》,《文史知识》2009年第8期)
。
如上所述,清代闺秀七夕诗词不仅与前代诗作在构思立意上多有相似之处,而且相互之间也多有雷同。但是,若考虑到众多相似的咏叹是出自女性之手,或不免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之感,这些诗歌因此具有艺术之外的认识价值。
例如,就第一类构思立意而言,一般来说,男女离别之后,男性进入广阔的社会,会被更多事情分神,也拥有更多方式移情;而女性则困守闺中,除去操持家务,内闱中可以用来转移注意力的手段其实有限。因此,天上牛女的相会,带给独守空闺的女性的刺激理应会强于漂泊在外的男性。《柳絮集》卷二三王氏《七夕》所言“彼自有情逢此日,独怜无伴懒登楼”,说尽了闺秀内心的歆羡与自怜。这些因为牛女相会触发的对人间离别的感叹,饱含着闺秀的切身之感,与一些男性诗人主要是为了翻案出新恐怕是有很大不同的。另外,如果我们考虑到清代闺秀中有很大比例是寡妇,则反复申述的生离胜于死别,恰恰是因为其时女性生存现实的悲苦,七夕佳期成了她们不愿面对却又总是如期而至的一个残酷提醒。
如果进行更细致的考察,我们还会发现,清代闺秀七夕诗词在表面相袭的背后仍有翻新的努力以及女性特有的关注。
例如,同样是天上人间的对比,有的清代闺秀别出手眼。归懋仪《绣余续草》卷二《七夕和韵》其二云:“银河怅望两相怜,只隔形骸不隔缘。对面恍同千里远,人间却又羡天仙。”在这位著名的随园女弟子看来,牛女之间虽然隔着银河,但心灵是相通的,而人世间的夫妻,有多少是朝夕厮守却咫尺千里!相较之下,天仙之间的情缘真是令人羡慕。“对面恍同千里远”,道得此语,归懋仪或也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吧。另外,也有闺秀试图反弹琵琶。《柳絮集》卷四三戴珊《七夕》云“莫羡天仙好,离情一样多”,李星池《澹香阁诗钞》附刻刘德仪《小幽篁馆》,中有《七夕》云 “解识天孙欢会少,人间莫恨别离多”。这类诗句,看似豁达,其实多是女性面对聚少离多的现实进行无奈的自我宽解。
又如,在不必乞巧这一问题上,前人如宋代杨朴《七夕诗》说“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以及宋代刘迎《七夕和韵应教》说“不须更乞蛛丝巧,久矣人间百巧穷”,大多是暗讽人世间巧诈百出,进而主张抱拙守志。而清代闺秀尤为关注的是,即使巧如织女,一样深受离别之苦,甚至是越巧则承受的离恨越多。另外,在传统七夕节俗中,女性穿针乞巧所祈求的主要是手巧,因为擅长女红能为女性在未来的婚姻、家庭中赢得更好的评价。但在清代闺秀的七夕诗里,所乞的“巧”由“手巧”被置换成“聪明”,她们感叹的是女性的聪明才华并不会带来幸福婚姻。例如,《柳絮集》卷三七许权《七夕词》写道:“我疑天孙知巧转近拙,东西隔断难飞跃。……不须乞巧向天孙,若赐巧来愁欲绝。君不见,东家力田妇,耕馌常相随,旦暮共苦乐,白首不分离。又不见,西邻有才女,夫婿上玉堂,终年不相见,怅望悲河梁。玉露无声夜清悄,盘中盼断蛛丝绕。不知巧思落谁家,只恐巧多人易老。寄语人间痴女儿,宁为其拙毋为巧。”而归懋仪《绣余续草》卷四《七夕次闺友韵》其二云“天孙已被聪明误,肯向人间送巧来”,以及《南湘室诗草》中姚倩《七夕》所说“频年悔乞天孙巧,为了聪明反惹愁”,则大有苏轼“人生识字忧患始”“我被聪明误一生”之意,寓无限感慨。不过,类似清代闺秀对女性拥有才华的反思,并不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回归与认同,而是以愤激之语表达对才女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背后是对“彩凤随鸦”现实的深深失望。
再如,《闺秀诗话》卷九载市贾胡姓妾本扬州绅女,自伤不偶,作《咏七夕》诗云:“百岁同心仅百天,也如人世恶因缘。上方可惜无精卫,尽把银河两岸填。”诗人想落天外,希望天上有填海的精卫将银河填平,使有情人永不相隔。绾合另一神话传说却又如此天衣无缝,真可谓奇思妙想,而其胸中块垒也从字里行间喷薄欲出。
此外,像姚淑《海棠居诗集》中《七夕》所言:“徘徊云汉间,终古织机杼。一年不得息,此夕渡河去。”一句“一年不得息”,表面上是同情织女,实则借怜人来自叹,诉说的是绝大部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操劳不已的辛酸,而“终古”二字,则隐隐指向数千年女性不变的命运。无尽感喟,尽在言外。而《柳絮集》卷五朱雪英《七夕闻纺绩虫声》说因为听见“虫吟如纺绩,繁响入高楼”而觉得“有意催刀尺,无心约女牛”,所塑造的闺人形象也是一个勤于纺绩、忙于家务的劳动妇女,充满现实理性精神。
除了上述翻新出奇,有些清代闺秀的七夕诗词还有意避开了人们熟知的牛女情事及乞巧节俗,转而抒写对亲人或闺中密友、文友的思念之情。这可视为对七夕诗词题材内容的进一步开拓。
通常,闺秀们因牛女相会,念及在外的丈夫,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想念,例如,席佩兰《长真阁集》卷一有《七夕寄外书》,其一云“焚香羞对双星拜,自觉帘前抱影孤”,而《柳絮集》卷三所收徐昭华《七夕忆外》及徐秀芳《七夕怀夫子作》等均属此类。不过,如前所述,由于七夕是女儿节,节日里家庭女性成员在一起举行各种传统节俗活动,而闺秀才女在寻常节俗活动之外,还可以彼此唱和联句,正如薛绍徽《黛韵楼诗集》卷三《张家园七夕会》所说“回忆少年期粉席,曝书楼上斗清吟”,而前引归懋仪诗,题目为“七夕次闺友韵”,可见即是闺中唱和之作。往昔节俗活动中热闹的家庭气氛以及文友间逞才斗思带来的心灵愉悦,都有可能成为日后对亲人、对朋友思念的种子。例如,《柳絮集》卷二五王继藻《七夕》其一云“大家乞巧望牵牛,独我思亲动别愁”,其二复云“今夜思亲隔湘水,白云回首渺星河”,而卷八吴芸华《七夕怀蔡紫琼妹》则云“忆昔逢佳节,同穿月下针。……良辰犹似旧,雁字惜分襟”。
nlc202309090108
三
总体看来,清代闺秀的七夕诗词多为绝句小令,像《柳絮集》卷二一张
英《七夕吟》那样的长篇骚体诗极少,而且大多语言浅白如话。
其次,大部分清代闺秀的七夕诗词均不免“有句无篇”之憾。较为浑融的,如《柳絮集》卷三八赵同曜《七夕》写道:“拜罢双星后,穿针上画楼。一钩今夜月,万古此时秋。玉露闲阶湿,金风小院幽。更深人未卧,何处笛声愁?”虽然遣词仍有前人痕迹,但整首诗意境清幽,颇有风致。可惜像这样的七夕诗,在清代闺秀的创作中并不多见。
最后,清代闺秀的七夕诗词在构思立意上与前代及同时的诗人近似重复处多于创新处,甚至出现两个闺秀诗人所写诗句一字不差的情况。例如,《闺秀诗话》卷三载吴门张佚第五女凌仙《七夕》句云“人间一别成千古,莫怨仙家隔岁期”,与《柳絮集》卷一九张学象《七夕》中的诗句完全相同。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因为主观有意的抄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七夕这一题材经过历代的开掘,基本上已是题无剩蕴,后来者如果要写,就面临着陆机《文赋》中所说“虽杼轴于予怀,怵他人之我先”的尴尬局面。
实际上,清代闺秀七夕诗词面临的窘境是整个清代诗歌在唐宋两大诗歌高峰之后所面临的窘境的一个典型个案与生动缩影。清代一些闺秀诗人在创作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譬如著名的闺秀诗人席佩兰在其《长真阁集》卷四中有《论诗绝句》,其三就感慨:“清思自觉出新裁,又被前人道过来。”类似的话语,清代男性文人则说过更多,布鲁姆所谓“影响的焦虑”,几乎成了这一代很多文人的共识,以下胪列二三:
李祖陶《国朝文录》辑有贺贻孙《水田居文录》,卷二《示儿一》自述甘苦云:“作诗乃极苦之境,极难之事……时年三十一矣,忽发愤为诗,殚竭心力,至忘寝食。每得一语,自矜创获,不知皆古人所已道者……”
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九《鹤街诗稿序》自言:“阅历渐深,检点得意之作,大抵古人所已道。”纪昀不仅认为诗是如此,其他著作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清代陈康祺在其《郎潜纪闻二笔》卷六“纪文达不轻著书之原因”条中说:“纪文达平生未尝著书,间为人作序记碑表之属,亦随即弃掷,未尝存稿。或以为言。公曰:‘吾自校理秘书,综观古今著述,知作者固已大备。后之人竭其心思才力,要不出古人之范围,其自谓过之者,皆不知量之甚者也。’”
蒋士铨《忠雅堂诗集》卷三《杂咏》其十六云:“偶得心造语,古人复我先。落笔辄自喜,博览翻爽然。著作积三箧,一朝俱弃捐。”
赵翼《瓯北集》卷四九《佳句》云:“古来佳句本无多,苦恨前人已说过。”
谢天枢《〈龙性堂诗话〉序》云:“诗至今日,几无可为之诗矣。吾所欲言,前人皆已言之;吾所矜为非我莫能言,昔之人固以为所已言而不足言。”
陈衍
《杂感十七首乙未年作》
其三云:“哦诗得好语,每为古人道。安知我前身,非即此诗老。”
当然,也有奋起抵抗的,例如延君寿《老生常谈》就说:“诗无新意,读之不能发人性灵。人每谓非不能作新语,生于古人后,已被其说尽了,更从何处说起。此皆隔靴搔痒,不肯深入,读书颟顸,以欺人自欺耳。果能得间而入,何患无新意?”问题是,如何方能得间,其实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清代闺秀的七夕诗创作,恰好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了后人启示:若不深思,难有独辟蹊径的立意;而泛泛的人云亦云,也不可能令读者耳目一新,唯有结合自身特质,灌注特有关怀,能见出真性情的作品,才会是走出前代影响的新时代好作品。
关于描写七夕的古诗词 篇3
把酒同谁醉,相思与梦高。风姨吹月一星桥。还作泪痕消。
几许今宵恨,堪听竟夜涛。云山万里自妖娆。更是雨潇潇。
(2)蝶恋花・七夕抒怀
本是天成谁解味,缘定三生,梦外还心里。隔岸痴人拈玉指。青丝绾作回肠字。
月下柔波东逝水,一叶扁舟,载满相思事。欲教瑶台开天地。相期红尘从今始。
(3)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4)七夕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5)七夕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6)怨王孙 七夕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
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关于七夕的古诗(5首) 篇4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七夕的古诗(精选5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2.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七夕醉答君东(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4.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5.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小学高段古诗词意境欣赏的研究初 篇5
一、意境欣赏策略的理论视角与课堂价值
(一)对意境欣赏策略的初步界定
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图画,而情境,是以主观思想情感直接构成境界,走进了情境,才能感悟到意境。意境与情境之间,成为了属种关系。所以,意境和情境虽有相同之处,但又因为载体不同,意境比情境更加具有层次性、整合性和创造性。
我所总结出的意境欣赏,特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把握古诗词普遍具有的特征——意境的基础上,创设一种情境使得学生能充分感悟到诗文的意境,并且让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欣赏诗文的意境,从而较为深入地理解诗文的一种教学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诗文本身蕴涵的意境与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表达实现了沟通和联系,学生的理解因此而加深,文本的价值也因此而凸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因此而打开。
(二)意境欣赏策略的课堂价值
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那是因为诗中有意境,而这抽象画般的意境却充斥于诗的字里行间。学生懂了、理解了,他就定能感悟到这份意境,定能产生与作者一样的共鸣。
意境欣赏策略则把握了教学中古诗词的语言魅力,有利于用多种学习方式探究诗句——高效激趣;有利于多层次、多向度把握诗文——理解深刻;有利于内化学生内心的情感——厚积薄发;更有利于全面地诗文进行建构——整体感知。意境欣赏策略能在培养学生对诗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同时,达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兼顾的目的。
小学生在这短短的40分钟课堂里听其音,观其色,品其味,其趣无穷,其乐无穷。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去感悟诗句,进入意境中去呢?
二、采用意境欣赏策略进行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采用意境欣赏策略去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品味古诗词,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词营养,探索古诗词真谛。总结利用意境欣赏策略进行古诗词教学,主要有下列几种基本思路:
(一)画面而生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古诗词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词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气势,叫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了啊!在展示图片的同时,学生似乎走进这首气势磅礴的古诗词中,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由见景而生情,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学生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学生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二)音律而生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词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如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将这样一首充满着愁绪的诗句配上一首宁静、深沉的丝竹之曲,怎能不触发着学生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呢?学生情不自禁地在脸上流露出悲切的思绪,一个个似乎都成了含愁而睡、难以成眠的人。
(三)吟诵而生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正因为诗如鼓琴,易唱动听,又因为“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是传统的教诗方法,所以运用吟诵引入法,在实践中是奏效的。如教师的范读、吟诵,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学生开始就受到感染,激发起浓厚的情趣;或让学生一开始就自己朗读吟诵引入,体味诗中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感情。
如教学于谦的《石灰吟》,作者以石灰自喻,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的形象。“千锤万凿”、“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这些如珠妙语,让铿锵有力的诗句,宛如晨钟声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一个个也都慷慨激昂起来。
(四)创作而生
古诗词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因而千古传诵,益人心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这些珠玑妙语,阐发其中的“理趣”,探求并欣赏其哲理美。此外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有不少悲壮之作,或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或悲愤满怀,借诗咏志。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吟诗明志,用说或写的创作方式体会诗人的志趣,学习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强国富民之志。
如教学高适的《别董大》,这是一首高适送别著名琴师董庭兰诗,但又与其他悲切的送别诗不同,高适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说说高适究竟对董庭兰说了哪些临别赠言,写写这首诗给你带来的触动。话语之间,学生都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一一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字里行间,学生也都被自己的言语所感动,黄云惨淡、风吹雪飞、鸿雁南归,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五)欣赏而生
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在把以上的四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时,往往它们是在无意识情况下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为了感悟意境,我们选择了创设情境,当学生把这份意境都放在心中的时候,他们也会将其用情境的方式表达出来:当学生走进诗文的画面感慨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秀美时,他一定会表达出来,唱歌、吟诵、说说写写,哪一种他不会选择?当学生陶醉于声声丝竹之音时,他也必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情,画画、诵读、写写说说,哪一种学生不可以?当学生身处于抑扬顿挫的读诗氛围时,他更不会满足于只当一个听众,唱出来、画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哪一种他不可以去尝试?只有当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文中意境的时候,他们才会恰当地把内心的感受都表达出来,他们都将画得更生动,唱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说得更准确,写得更感人!
“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 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教师则更应该将意境的欣赏贯穿教学之中。古诗词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在教学中,意境欣赏策略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古诗词,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种意境欣赏策略似乎是在通往历史的长河上架起了一座古今之桥,让学生立足于文化背景之中,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
《七夕的天河》诗歌欣赏 篇6
今天,是七夕的日子
是属于古老的东方的情人节
在天河,今晚的海岸线一定灯火通亮
迤俪的沙滩成了眷侣们的渡口
他们要相会这千年的盛典,翩翩起舞
为爱情着墨浓烈,为心跳唱着赞歌
香滨要打开,天河的.波浪酝酿着甘醇
潮涌层层,为倦怠的漂泊洗礼沐浴
月桂的树上挂满了星辰
飘香的季节最是月老的开心
他拿着典籍曾游走世界,说服西半又东颠
瘦了身影,皱弯了眉头
轮回岁月的长河,年年月月又日日
有什么东西要溜进今晚的天河
一只螃蟹,从沙砾的缝隙探出脑袋
它东跑西躲,行影诡秘
探探爱情的深浅,依恋的融洽
在这样的季节它总想制造点事端
伸出八只的手脚,对美好来点指手画脚地
为开心增加些调佐,为笨拙来点偷笑
要不,它哪有那么大的本事让人心安
品尝它的美味和佳肴,
有时,还要让有情人来点矛盾的泪液
拌和情感的摩擦
为奉献的玫瑰润泽芳香
七夕的天河,今晚我正好一个人路过
做个境外的看客,坐落在黄昏里的遐想
我把自己的行囊打开
才知道爱情是生活的一个部分
有狐狸说‘吃不到葡萄,好酸’
或者它说‘葡萄我没吃着,它肯定好酸’
我低头想笑,这些真是微不足道
我得起程去远方,那个有梦的地方
如何欣赏诗词的意境美 篇7
中国古代诗词尤其讲究“造境”,即创设意境美。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篇即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如何欣赏古代诗词的意境美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知人论世,寻其“意”
“诗言志”,诗人只有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产生了创作激情,才会进行创作。因此,诗歌表现的内容与情感,同作者的人生遭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阅读和鉴赏诗歌,就要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他的思想感情及其社会意义。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只是一般地提到古人,没有具体地写某一古人的形象。“后不见来者”,来者也没有具体写。“念天地之悠悠”,这个“天地”跟“悠悠”结合,指对宇宙无穷所发的感慨,这里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有“独怆然而泪下”,“泪下”是形象,但这个形象不能表达当时作者的形象思维。当时作者的形象思维是什么呢?作者在武攸宜手下参谋军事,进攻契丹。他屡次向武攸宜献计,不听,反而被贬为军曹,他受到打击,一次登上幽州的黄金台,想到燕昭王在台上接待四方的人才,如乐毅等人。因此,“前不见古人”的“古人”里有具体形象。“后不见来者”,这个“来者”指像燕昭王一类的人,当他登幽州台时,即使真有这样的“来者”,他也碰不到,他遇到的是跟燕昭王相反的武攸宜。燕昭王信用人才,武攸宜排斥打击人才,他亲身感受到这种打击,只好用抽象的古人来者来抒发感慨。因此,从幽州台和古人里面,可以接触到作者思想感情,可以唤起黄金台、燕昭王等的具体形象,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于是作者的感情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了。“念天地之悠悠”乃为作者心中所想,天地悠悠,在封建社会的天地悠悠中,像作者那样遭遇的人又不知有多少,那么他的下泪不光是为自己,也在为自己同样遭遇的人下泪了。又如,《琵琶行》中三个不同的艺术意境,以月亮统领全局,创造孤、冷、寒的意象,空虚中蕴失望,惆怅中含感伤,清冷中藏凄凉。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得到充分表现。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如果读者不了解作者白居易此时遭遇贬谪的个人际遇,也就很难领会这首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旨,很难领会诗人所创设的秋江冷月、琴声幽咽、涕零青衫的境界。
二、品析形象,感其“意”
诗歌中的形象和画面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阅读和鉴赏诗歌,就要充分利用诗中的形象和画面,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是王维的名作之一,写出了作者在山间别墅所观察到的山空林深、夕阳返照的黄昏景致。前两句写接近傍晚的时候,空旷的山间已经看不见人的踪影,只是从树林深处,还隐约能听到一些断续的话语声。这里的“响”,不是喧闹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后两句写夕阳的余辉,横斜地透过浓密的树林,重新照射在贴近地面的青苔上。由于林深树密,绿荫如盖,白天的阳光无法穿透。一个“复”字透出只有早晚横射的光线才能进入林中。这样一形容,更增添了一种寂静幽深的感觉。这首小诗,通过描写山林景致的“静”,来表达诗人心境的“静”,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写空山,深林,月光返照青苔,还听到人语,作者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写出,但从这些景物中间,显出环境的幽静,作者心情的安闲,所以他会注意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在景物中透露心情。《孔雀东南飞》中写兰芝被休,上堂辞母别姑——“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兰芝装束之精美,体态之动人,表现出兰芝从容镇定、不甘屈服的性格,并以此表示对焦母的抗议。辞焦母时没有流露出任何悲伤的情绪,所说的话谦而不卑,表面似在自责,实则是对婆婆的专横做谴责。别小姑时却不掩饰内心的苦楚,“泪落连珠子”,话语也凄怆感人。这是在生活画面中塑造形象,流露感情。这一段辞母别姑的对比叙写,既是对兰芝倔强而又善良性格的刻画,也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控诉,激起读者对兰芝的无限同情,对封建家长制的强烈痛恨。
三、生发联想,入其“境”
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它既有表面的意思,又有内蕴的含义;既有比喻义,又有象征义;句子的成分可以减少,表达的意义可以隐含,表现过程可以省略,语气可以间歇,感情可以跳跃。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根据诗歌感情的线索,把减少的成分添加起来,把隐含的意义揭示出来,把省略的过程衔接起来,把间隙的语气连续起来,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特别是把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挖掘出来,这样,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在中国文学上,歌咏梅花的诗词作品难以计数。富贵显达之人可咏梅以示其安逸优雅,或雕章琢句以逞才学,穷苦不遇之士亦多藉梅以寄托情怀,或抒不平之感,或表脱俗之志。因作者创作环境与意图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意境和人格情趣——在此,我们可以拿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作为比较。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的凄凉情调。这里的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的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遇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蒙上了深重的阴影。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年月12月,词前作者自序云“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词中梅花的形象及词之格调情趣与陆游原词完全相反。开首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点明梅花开放的时节,此时严冬即将过去,春之神正翩翩来临。尤其是“飞雪迎春到”,为全词定下了明快而富有生机的基调。“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大地仍银装素裹,严冬的痕迹尚未消退,悬崖上有百丈坚冰尚未融化,可春的气息却已早早地透露了,那便是冰雪中傲然绽开的梅花。这两句将梅花放在严寒的环境中去表现,有力地衬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的特性。梅花先于百花而将春回大地的信息传播给了人们,所以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想见,经历了寒冬之后的人们,猛然间看到这冰雪中俏丽的梅花时,将会多么的惊喜振奋啊!这“花枝俏”无疑是春的使者,是生命的象征,是春之女神所到之处最先撒下的花瓣,与群芳相比,她是最得风气之先的,因而也引人注目,可她却是那么谦逊,没有一丝一毫的骄矜自得,这是何等的气度!作者这里将梅花充分地人格化了,并且赋予了她以崇高的品格,读之使人倍感亲切。“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最后两句将梅花的形象表现得更臻完美。春之女神的足迹终于遍布大地,所到之处,鲜花烂漫,姹紫嫣红,分外绚丽。先于百花而发的梅花此刻却只是和众多的山花一样在春风中欢笑,这是胸襟坦荡者的豁达大度,是无私奉献者的真实写照。作者从梅花的特性中发掘出了这种高贵的品质。全词格调明朗轻快,拟人化的写法突出了梅花鲜明生动的品性。在历代众多的咏梅词中,这首词立意新颖,别出机杼,独标高格,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四、体悟情景,赏其“境”
优美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阅读时将情与景结合起来理解,就能体悟出深意。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前四句着重写景,却句句关情;后四句着重抒情,却句句有景。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絛《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鉴赏诗歌的意境,就要进入诗歌的意境,化诗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进而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再如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可以从静谧优美,清新怡人的“山居秋暝图”中,感受到诗人恬淡自得的心情;用诗人“随意春芳歇”自得其乐的眼光打量山中的林木水流,又能观照出更为空灵的境界;在明暗虚实、远近高低、光影声色的配搭中,将时间艺术的诗歌与空间艺术的绘画合二为一,构成一种流动、和谐而又幽深的意境。故苏轼《题蓝田烟雨图》评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欧阳修《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所说的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正可以说明诗词意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生活图景循序渐进乃至和谐统一的结果。按照王国维对诗歌意境的描述,体会诗词的情味和内涵,读者亦可对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感同身受。■
美文欣赏之七夕的雨 篇8
深夜的街头已经没有了喧嚣,我踟蹰在静谧的街头,远眺着静静流淌着的资江,对岸那星星点点的灯火像萤火虫一样飞舞在我的心里,而脚下这曾经柔情万般的土地上,那永不磨灭的身影在哪儿?想起自打在那小雨纷飞的夜里来过这里后,我的魂儿就永远的失落在这飘风、飘雨、飘涛声的江边上了。如今,溶溶的月色给周围的树木披上了银白色的素衣。走在这一个人的世界里,仿佛远离了红尘,走进了一片梵音净地。
站在这让我心醉而又心痛的公园里,那么多月光、风声、还有那闪烁的灯火,那么多蠢蠢欲动的意念也都在此戛然而止,唯有你,在我的思绪里来来往往。在这儿因为有了你,这花、这草、这雕塑才有了灵气;因为有了你,这午夜的街头才不那么空旷。
在月影堆积的路上,我踩着一行行脚印,并排着,重叠着,如你在我身旁一样,走出一片纯情。那么多的感动,都静静地遗落在那江边的林荫道上,给我空落的心情留下最后一片斑斓。
俯身拾起一片树叶,看着它在我手中一点点幻化成你那柔软的小手,似乎又牵着它与你漫步在这月色斑驳的河岸上,一阵风吹来,那叶子轻轻的飘起飞向了天空,就如你在我眼前慢慢消失一样融化在了夜空里。叶子飞走了,那带有微露的树叶湿了我的掌心,也湿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无论我怎样的想念,怎样的不舍,都改变不了你离去的事实。孤心独守,寂寞依旧。我总是自问,什么是情,什么是爱,什么又是缘?
我看见那波光粼粼的江水,悲哀的想着,无论我在,还是你去,都默默的点缀着时光的漫长。我明白,无论我怎样沉浸在你的世界里,你都已经在我的世界以外了。
你在我无法企及的他乡,却根植了一株相思树于我心中。想你了,就走进梦中,一步步顺着回忆,看着你曾经向我走来的样子。
也许,你注定了是我一生的等候,就如一杯洇开的苦丁茶,透着入骨的苦,却舍不得吐出。我知道与你没有长久之缘,只因前世一段未了的情,结一场短暂之缘。
而我,明知没有结局,还是被你沁入骨髓,渐渐的让你占据着我的心腹之地。这份纤细的情感承载着厚重的思念,让我想你的思绪渗入、蔓延。
七夕节的古诗七绝 篇9
1、《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2、《七夕》
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3、《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4、《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5、《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6、《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7、《七夕》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8、《七夕》
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9、《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0、《七夕》
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七夕的诗句古诗-七夕 篇10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唐•崔国辅•《七夕》
4、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5、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6、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唐•李中•《七夕》
7、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唐•李郢•《七夕寄张氏兄弟》
8、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9、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唐•崔涂•《七夕》
10、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杨璞•《七夕》
11、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唐•杜甫•《七夕》
12、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唐•卢纶•《七夕诗》
1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唐•李贺•《七夕》
14、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唐•刘言史•《七夕歌》
七夕情感美文欣赏 篇11
七夕情感美文欣赏(1)
七夕,这样一个曾经被人们漠视的民俗小节日,现在越来越被重视,甚至被抬升为中国的情人节,赋予了缠绵暧昧的味道。用鲜花巧克力装扮的七夕节,或许年轻人喜欢。
说实在,我还是喜欢儿时那个简单朴素的七夕节。白天盼着,看着,等着妈妈烙巧果,带着面霜的喧腾腾的面鱼一出锅,就迫不及待地咬一口,那个香啊。然后,串起巧果的串串,挂在自己睡房的墙壁上,没等巧果干硬,早就一天一个甚至几个地蚕食完了,到头来就剩下一根粗粗的红线,和红线下面那几块花布头作的羽毛。一样会意兴阑珊地看着发呆。
七夕的晚上乃至整个夏日的晚上,都会躺在平房顶上,瞅着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星,看它们能否真的碰到一起,那就是最美好的愿望了。
带有悲情缺憾的甚至是神话般的爱情故事,那样的可歌可泣,还能感动喜鹊。盈盈天河一水隔,千般思念,万般哀愁,成为千年不老的传说。而,更多的“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百姓情话,烟火爱情却当朴素人生般视若罔闻。难道说这不是超过世俗的一份纯真,一种忠贞,还有更难能可贵的一份平等和坚持?
多学学自己父母之辈的如水一生,多审视自己的平淡婚姻,那么鹊桥自会再搭载千年的。
石岛看云去年,在牟氏庄园里买了好几个巧果的模子,恰逢七夕又想跃跃欲试了。与她总能心有灵犀,不谋而合。“七夕,石岛看云,烙巧果”计划达成。同时特邀老大姐,阿欣、苏耕老师,前往石岛看云家的陶然居过一个烟火七夕。
七夕情感美文欣赏(2)
我记得对面的楼顶上住着一家喜鹊,每天一大早都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这几天却没了动静,难道一家子都去了天上搭桥了不成?儿时的记忆里,是每个夏天的夜晚躺在院中的苇席上,听着奶奶蒲葵扇里涓涓流出的故事,循着天上那一道天河,想像织女那美丽的模样,从对河对岸找寻牛郎那肩挑儿女重担的身影和那一只织布梭子的踪迹,一个美丽动人却让人心伤的神话;连喜鹊也成了善良的使者,传说经过这一夜,喜鹊身上的羽毛会掉下,是牛郎织女过桥时踩的,但为了让他们一家相逢,喜鹊还是年年飞到天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今夕七夕,喜鹊去了,老人们还说,站到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私语声,儿时还真去听过,不过啥也没听到,却被蚊子咬了一身的包,传说今天应该下雨,那是他们相会时的眼泪,可今天没有下雨,不过好不容易见上一面,如果只顾听啼哭岂不有负喜鹊一家辛苦。
有时也很羡慕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喜相逢,相互的眼里都是对方的好处,一年一度相盼望,一份浓情蜜意真的胜过日日相守却同床异梦,真个就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时,月朗星稀,悠悠白云如纱般轻笼天空,想那牛郎织女正在相会的路上,没有再去葡萄架下,也没有了奶奶柔柔的声音,好像每年这个夜晚不是在渡过一个喜庆的相会而是为那一份心底里的怀念。
海上一定也升起了一轮明月,有情人今夜有几人相逢一起?鹊桥上的仙子一步步正在测量着天上人间有情人的情缘长短,有祈盼有喜悦有思念也有怨恨。
今夕何夕,今夕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喑渡,只为这一年一度的相会。
想来明天喜鹊就会重新叫了,不知身上的羽毛掉了多少,葡萄架下是否还有小孩子在听呢喃私语,而我却再见不到那个讲故事的人了。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词欣赏】推荐阅读:
摘抄关于七夕节的诗词10-03
关于七夕节的诗歌吟诵07-03
关于七夕节的寓意是什么09-09
七夕关于爱的句子08-26
关于描写七夕节作文800字07-15
关于七夕的节日风俗习惯10-23
关于七夕情人节的诗歌鉴赏09-12
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词句子09-21
七夕的诗句欣赏07-04
七夕的作文:七夕诗词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