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成长故事

2024-08-10

爱迪生的成长故事(精选15篇)

爱迪生的成长故事 篇1

导语: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迪生的成长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爱迪生的成长故事一

1847年,爱迪生出身于美国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他对周围的一切就充满好奇,凡事总爱比别人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一天该吃饭了,妈妈却发现爱迪生不见了,全家人找来找去,最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看到母鸡孵出小鸡,他自己也想试一试。还有一次,他让邻居小伙伴米吉利吃了发酵粉,希望小伙伴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结果,小伙伴非但没有飞起来,反而差点送了命,害得家长带着孩子告到了爱迪生家里。

7岁时,爱迪生上学了,他还像以前一样爱问为什么。老师教给大家:2+2=4,他偏要问为什么2加2要等于4,尽管老师给他做了一般的解答,他还是不满足,气得老师骂他低能儿,要求他退学。母亲把爱迪生带回了家,就这样,我们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仅仅上了3个月的学便被赶回了家,究其原因,只因老师嫌他太愚蠢。

爱迪生在家里由母亲带着学习,母亲教他数学、写字,还教他化学、自然。爱迪生对学习总是抱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对化学,他把自己的零用钱攒起来全部买成化学用品,在家里的地窖里建立起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每天除了读书就是呆在里边做实验。

12岁那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爱迪生开始在一趟列车上做报童。他每天凌晨早早登车,常常是晚上8、9点钟方回到家里,尽管累了一天,他还不肯休息,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半夜。后来,他觉得卖完报的空余时间浪费掉了实在可惜,正巧列车上有一间吸烟室未被利用,经车长同意,爱迪生就把自己的实验室搬到了列车上,利用一切闲暇来做实验。在列车上做报童的日子里,他还学会了使用印字机,自己创办了一份独具特色的报纸。然而,这样的日子没有坚持多久,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一次行车中,由于列车震动过大,一瓶白磷摔在地上自燃起来,多亏及时扑救才没有发生大的损失,气急败坏的车长狠狠地抽了他一耳光,并把他的所有物品扔下了列车。

因为这一耳光,爱迪生的一只耳朵丧失了听力。然而列车长可以打聋爱迪生的耳朵,却永远不可能让爱迪生真正趴下。爱迪生的一生中碰到过无数的困难和挫折,每一次他都坚强地挺了过来。

在不懈的努力下,1869年,爱迪生的第一个发明——自动数票机问世了,他欣喜的把机器抱到了国会,遭到的却是无情的拒绝,资本主义制度下,选票上玩花招是必然的,他们不需要清醒的机器。

爱迪生的第一个发明就这么破产了,没有花费时间去悲伤,他很快把精力投入了下一项发明。从1869年到1910年,短短的41年间爱迪生共申请得1325项发明专利,平均每10多天就有一项,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所有的发明中,电灯当属爱迪生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这也是耗费他精力最多的一项发明。为了找到理想的灯丝,他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和6000多种植物纤维,共失败了8000多次。助手丧失了信心,家人也劝他放弃,他没有摇头,他不断鼓励着他们,努力尝试着任何有可能的材料,连朋友的红胡子和中国的扇子都曾为他的试验品,最后他终于获得了胜利。1931年10月21日,即他的葬礼举行的日子,全美国所有的电灯都同时熄灭一分钟,以此来纪念我们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来纪念他这一重大发明。

在爱迪生的身上具备着人类的许多美德,勤奋无疑是这些美德中最显著的一条。在他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读的书已比他自己还高。成年以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每天只睡4、5个小时,常常是太累了就在实验室里枕着书睡一会儿,睡醒后接着工作。在爱迪生心中,实验室是他最好的休养场所,连新婚的日子都在实验室中度过了。

爱迪生的成长故事二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爱迪生的成长故事 篇2

故事具有无穷的魅力, “润物细无声”, 那些生动形象, 蕴藏着人生哲理的故事会深深地吸引孩子, 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或震撼, 让他们受到熏陶或感染,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故事储备自主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使故事源头不枯竭, 才能在需要的时刻信手拈来, 点石成金。因此, 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故事储备, 使故事讲之不完, 用之不尽。

一开始主要是我给孩子们讲故事, 久而久之, 我感到精力和时间都很有限。于是, 我想到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何不让孩子自己学会寻找故事, 让更多更好的故事之星在他们的心头闪烁呢?这不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吗?

生活处处皆故事。网络、电视、报刊杂志, 日常琐事……都可成为故事的源泉。

1. 引导孩子自主积累。

我引导孩子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 注意收集各方面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故事, 并做好分类整理。这样坚持下来, 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库, 其中的故事内容各异, 精彩纷呈, 有关于名人榜样的故事, 有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 有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孩子们阅读、收集的过程, 就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

2. 发现生活中的故事。

我还引导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仔细观察, 练就一双慧眼, 去发现生活中具有教育价值的故事材料, 随时捕捉。一次, 一个孩子发现他家停靠在小区里的车辆被谁无故划伤了, 便写成了一篇故事《谁动了我家的汽车》, 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进行了揭露, 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孩子们听后很有感触, 各抒己见, 提高了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

写班级故事更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事。一个个班级故事鲜活生动, 如初发芙蓉, 自然可爱。《都是眼镜惹的祸》《野蛮女生和斯文男生》《课堂上的“不速之客”》……单看题目就妙趣横生。

忠实记录班级生活, 在写班级故事的过程中, 孩子们袒露真实的内心世界, 主动积极地思考自己及他人的行为, 不仅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了他们的思考力和判断力, 同时在日积月累中还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真是一举多得。

二、主题内容系列化

以往, 我们的故事是单个的, 有些随意, 虽然有一定的目的性, 但缺乏内在联系。为了让教育具有可持续性和针对性, 更深入一些, 更扎实一些, 我们精心筛选了故事内容, 做成了主题化系列。如传统节日故事系列, 社会上的热点故事系列等等。

我还根据孩子们成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些思想动态, 因材施教, 用典型的故事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

针对现在有些孩子只懂得享受, 不懂得付出的现象, 我们进行了“感恩父母, 与爱同行”主题系列故事教育。从《孟母三迁》到《藏羚羊的跪拜》, 从《暴走妈妈》到《孝心女孩孟佩杰》……孩子们深受触动。在这一个个充满深情的故事中渗透教育, 化无形为有形, 变僵硬为生动, 既直接形象, 又易于被孩子们接受, 促使其反思, 并将新的认识内化为自身的良好行动。

为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 我引导他们写下“我是班级小主人”系列班级故事。这样的教育看似无声, 却胜有声。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文明的呼唤》、《梦想的翅膀》、《让快乐绽放》、《今天你光盘了吗》……一系列主题故事应运而生, 悄悄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三、分享形式多样化

浩如烟海的故事, 有限的时间, 怎样分享, 怎样让孩子们的兴趣保持长久不衰, 怎样才能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为此, 我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和尝试, 力求故事的分享形式灵活多变, 讲究创意, 寓教于乐。

1. 评选“故事大王”。

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 让孩子们进行故事接力赛, 每天一人讲故事。看谁的故事讲得精彩, 有意义, 有价值。每周五下午放学前进行一次“故事大王”的评选。为了当选, 孩子们无不是精心准备, 非常踊跃。

2. 分角色表演故事。

依据自愿组合的原则, 孩子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 做好分工, 一起演绎故事, 力争有创意, 有特色。为了取得与众不同的效果, 孩子们在表演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精心策划。有的还自己动手制作了道具, 准备了服装。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不但从故事中受到教育, 还懂得了竞争与合作, 学会了合理分工, 互相帮助, 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3. 班级博客分享故事。

在班级博客里建立“让故事说话”专栏, 大家共同分享故事, 从中得到启迪与教育。为了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 我们建立了有效的评选和激励机制, 还开展了“晒晒我的故事”等活动。

4. 随机点播。

孩子们在故事中成长, 将一个个故事珍藏在心中, 班级弥漫着浓厚的故事气息。他们会随时随地用故事去教育影响身边的同学。如有同学犯了什么错误, 就有孩子主动上前, 一本正经地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待他故事讲完, 那个犯错的同学一般都会默默地低下头……这一招还真有效, 我们美其名曰“随机点播”。

5. 班级板报展示。

爱迪生小时侯的故事 篇3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有不少草叶。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呢?”“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孵什么蛋,快点出来!”爸爸大声喝道。“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妈妈却没有责怪和取笑他,因为她知道这孩子的性格,微笑着说:“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给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不行?于是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声哭喊,差点儿送了命。为了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顿,还说不准他以后搞什么实验了。可是爱迪生还是不服气,说:“我不做实验,怎么会知道人能不能飞起来呢?”

爱迪生的故事 篇4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所有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把一面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医生说:“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聪明救了你的妈妈。”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要制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他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自幼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由于家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不仅靠聪明才智,而且靠艰辛的科学实践。例如他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和各种不同的竹丝,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一谈到近代科学开创者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经常受到歧视。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由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四季的移动,尤其是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他还分门别类的记读书笔记,又喜欢别出心裁的作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小试验。据说有一次,他去郊外游玩,之后靠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苹果会从上往下掉而不是从下往上升?他带着这个疑问回到了家里研究,后来他通过论证发现原来地球是有引力的能把物体吸住。随后,就出现了《牛顿物理引力学》。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诺贝尔出生于瑞典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父亲不得不带领全家到国外去谋生,最后流落到美国。漂泊的生活,使诺贝尔没有机会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只在学校读过一年书,受过几年家庭教育。诺贝尔童年时,在父亲劳作的工厂里打杂,多少接触到一点化学知识。从16岁起,父亲送他到美国一家工厂当学徒,在那里他艰苦学习了五年。诺贝尔目睹了劳工开山凿矿、修筑公路和铁路,都是用手工进行的,体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年轻的带贝尔想:要是有一种威力很大的东西,一下子能劈开山岭,减轻工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开始研究炸药了。

于爱迪生的故事 篇5

在爱迪生很小的时候就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也许很多小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有点好奇心,但是安迪生的好奇心似乎不是大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满足。他对事物不仅仅只是充满了好奇心,他还会用自己理解的想法付诸行动去证明一些东西。很多大人都很难理解一个小孩子的这种所谓的奇怪的行为,所以他们都不允许自家的孩子和怪异的爱迪生玩耍。

在爱迪生很小的时候,因为看到母鸡在鸡窝里蹲着就能把鸡蛋变成活蹦乱跳的小鸡仔,他也想付出小鸡,于是也蹲在鸡窝里一整天没有出来。后来父亲找到了他,他还一个劲的问着为什么。还有一次,他因为看到别人用气球做一种飞行的装置,他就突发奇想的想让人吃进一些会产生泡沫的化学药品,这样就会在身体里面产生很多气。他以为这样人就可以飞到天空中,结果就是那个被用来实验的人遭了殃。他曾经因为想看看马蜂窝里到底藏着什么奥秘,结果就是自己被蛰得满身红肿。

用作文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 篇6

笔者认为, 就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 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家长在不自觉中对学生作文的期望值抬高了, 小学作文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笔者多次参加小学毕业班升学测试的作文批改, 那些所谓的“优秀”作文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儿童的味道了。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与中学生甚至成人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了。现在出版的一些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集也是如此。这些所谓的“优秀”作文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刻意模仿、造作, 这样的“优秀”作文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座座高不可攀的山峰, 令他们望而生畏。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进行习作, 结果可想而知。

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对小学的作文水平并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 只是让学生能“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以这样的标准来看, 写好作文并不难。

笔者认为, 教师如果能适当降低对学生习作的期望值, 引导他们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激发他们用手中的笔去记录自己真实生活的所见所闻, 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 去书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好文章都源于生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故事

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是一些作文题目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为了完成作文, 只能胡编乱造。久而久之, 对写作产生厌恶之情。

因此, 教师首先要融入学生的生活, 要始终怀着一颗童心去认识学生, 去了解学生的生活, 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 用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及实际的表达能力写出属于自己的习作。只有这样, 教师才会知晓学生有哪些熟悉的人、事、景、物可写, 才会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能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作文题目, 作文指导才会诱发学生对生活再认识、再思考的激情, 才能拓宽习作的思路。如老师设计以“我做了个梦”“我想……”“原来, 我也可以……”等为主题的作文, 学生就有话可说, 写起来就比较轻松。

其次,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的能力, 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亮点”。有些学生一写作文, 就觉得无话可说, 好像自己的人生就是一片空白, 脑袋里只记得“捡钱包、送雨伞、送医院……”这些“老内容”。是真的“无话可说”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他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因此, 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意识。在指导习作时, 就要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阀门, 把这些从他们的脑海里提取出来, 成为习作的素材。这些自己的故事, 自己熟悉的生活, 全在自己的脑海里, 一旦打开, 自然喷涌而出, 不要过多的修饰, 自然是提笔就写, 一挥而就。

二准确定位, 把“真情实感”作为评价作文的重要标准

作家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回忆叶圣陶先生批改他的作文的情景时写道“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由此可见, 这篇作文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作文却获奖了呢?叶老先生的评语道出了其中的原因:“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 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因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深受感动, 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简言之, 肖复兴作文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写自己真实的事, 表达自己真实的情。因此, 每一位教师也应像叶圣陶先生一样, 把作文是否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表露放在评价学生作文的重要位置。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中的、能打动自己的、投入了自己情感的、真实的见闻, 把自己成长中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伤用笔记录下来。这就是最好的作文。

三回归本真, 让学生做真实的自己

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体会。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 我们也可以说“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独特的想法”。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 就要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要让他们用自己的笔来彰显自己的个性, 展示自己的观点。也许这些观点和看法有些幼稚, 或不是那么准确, 甚至有些是错误的。但我们要怀着“童言无忌”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错误与不足, 要鼓励他们写出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学生重走“千篇一律”的老路。笔者在前文中提到的那些没有“儿童味”的所谓“优秀作文”已经扼杀了儿童的童真、童趣。没有了孩子真实的情感体验, 只是模仿大人语言的文字游戏。这样空有华丽语言而没有真实内容的文章虽然能引来一时的赞叹, 但这样的“拔苗助长”, 对儿童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总之, 只有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中的乐趣, 并产生了记录下来的兴趣后, 作文教学才能彻底摆脱教师无奈、学生痛苦的窘境, 作文教学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爱迪生的故事:永不满足 篇7

爱迪生的故事:永不满足

我们知道,爱迪生一生共有一千多件发明创造,有些发明创造已经得到惊人的成功。他本人也是享有盛名的。但是,他从不沉醉于自己的发明,他无时无刻不在向科学的新领域攀登,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持否定态度,而不停顿地加以改进。他自己说:“我是永不会满足的。”无休止的钻研,不停顿的改进,这正是爱迪生又一个突出特点。他发明的蓄电池成功后,他便办了一个蓄电池工厂并大批生产,销路一直很好。可是过了一个时期,他发现电池有毛病,一时又找不到原因,他就决心要改进电池。但是,改进需要时间,需要精力,同时工厂也要停业,这不仅可能降低他发明电池的威信,经济上也将蒙受很大损失。然而他决然命令工厂即刻闭门停业。有许多使用他的电池比较满意的人要求继续增加定货,他却一概不受;有人在经济上给他施加压力,他也毫不畏惧。结果,经他用心改进的电池获得比预料还好的成功,很快畅销各地。他的这种精神,同当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掩饰劣货的商贾,形成鲜明的对照。不能不博得人们的尊敬与赞扬。

在他的发明创造中,能够引起当时社会震惊的,莫过于留声机了。这也是他的得意发明物。他是耳聋的人,能发明这样一个发声的机器已是令人惊骇了。但是,爱迪生在发明它之初,就一改再改。十年过后,他又从架子上的尘埃中把留声机取下来,决然要改进它。他实实在在地连续工作了五天五夜之久,才获得了成功。还有这样的数字完全可以证明他的钻研精神的:他仅在留声机上的发明专利权就超过一百件。当我们看到今天的留声机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上头渗透着爱迪生无数辛勤劳动的血汗。如果没有一种无休止的钻研精神是绝难做到的。

读《爱迪生的故事》有感 篇8

我通过读《爱迪生的故事》这本书知道了爱迪生从小就爱提问题,8岁上学时,被老师称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就因为老师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着他母亲的面前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母亲一气之下让他退学,由她自己来教爱迪生。这时爱迪生从此改变了,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在家建起了小小实验室。为了筹备实验室的必要开支,他不得不出去打工。最后用积赞的钱在火车的行李箱建了个小小实验室,继续他的化学实验。后来,化学药品起火,几乎把整个车厢烧掉。愤怒的车长将爱迪生的实验设备扔下车去,还打了他几扇耳光,正是这几扇耳光,令爱迪生终身失聪。

爱迪生一生发明了20xx多样东西,而他是经历了许多次的失败才获得那一次的成功啊!读到这里,我被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而我想想自己,实在是惭愧。

记得那一次,爸爸教我游泳,我刚开始游泳就喝了几口水,我很灰心,不想学了。这时爸爸对我说:“别灰心,爱迪生发明灯泡,也是经历了上千的失败,才获得一次的成功。他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失败都没有放弃。而你只是学游泳喝了几口水而已,与爱迪生的多次失败相比,这更本不算什么!所以,凡事都要用100% 的毅力去完成。”爸爸的话,使信心倍增。于是,我再次鼓起勇气,一次,两次,三次……都失败了。但我并不灰心,依然努力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功了!

我的成功,不只是我的努力,更有爸爸的一番话的力量。如果不是爸爸用爱迪生的故事来鼓励我,我可能就不会迈向成功的殿堂。

爱迪生的成长故事 篇9

恰巧下课铃响了, 上体育课的学生陆续回到了教室, 看见坏掉的玻璃, 大家议论纷纷。看着这一幕, 联想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愿承认, 更不愿承担, 遇到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地解决, 而是千方百计地推卸责任。明明做错了事, 却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以此作为挡箭牌, 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作业没做, 借口常常是“忘了”“回到家, 爷爷带我出去吃饭了”“在课堂上做了, 可没做完就忘在教室里了, 所以另一半没做”;卫生没搞好, 借口是“忘了”“在家没有做过家务, 不知道怎么打扫”“我已经扫过了, 是别人又丢了垃圾”;广播操做不好, 借口是“腿疼 (手疼) , 不能动”“我有点胖, 跳不动”;和同学闹矛盾, 借口是“他先打我 (骂我) 的”;上课说话, 借口是“我没主动说, 是同桌先说的”;作业做错了, 借口是“马虎”“没看清”。遇到事情, 常常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是某某某让我这样做的”“谁谁谁也这样做了”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很多时候, 找借口已成为学生们的一种习惯, 归根结底是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长此以往, 他们既认识不到错误, 更不会为自己的错误“埋单”, 导致学习成绩提不上去, 教师交给的任务完不成, 人际关系差, 严重影响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我灵光一闪, 决定以“碎玻璃事故”为契机, 展开一场特殊教育, 让“碎玻璃效应”最大化。

下节课正好是语文, 等所有学生在座位上坐好后, 我说:“大家发现讲台上的玻璃坏了?”学生们点了点头。我真诚地说:“玻璃是我弄坏的。刚才发书时我不小心碰倒了一摞书, 结果砸在了玻璃上, 使玻璃碎了。下午我会去玻璃店划块玻璃换上。”小欣站起来说:“老师是为大家发书才弄坏玻璃的, 又不是故意的, 就不要赔了吧。”其他学生也纷纷说:“咱们集资换一块吧。”“用班费也可以。”我说:“错误是我犯的, 虽然不是故意的, 但错误就是错误, 我应为自己的错误‘埋单’。”说到这儿, 我拿出一把尺子, 量好了尺寸, 并在纸上记录下来。中午放学后我直奔玻璃店, 划好了玻璃。

下午, 我等学生们到齐后, 把玻璃小心翼翼地安在了讲台上。学生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幕, 不由得鼓起掌来。

班长小颖率先站起来说:“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最重要的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主动承担错误的后果。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相信大家以后再也不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了。”

“常有理”的小源惭愧地说:“老师, 那两次我真的错了。虽然我不是故意的, 但却给别人带来了伤害:我乱跑乱撞, 让小宇、小泽和小颖受了伤, 害得小宠的眼镜坏了, 一上午都没法上课。以后我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改掉冲动冒失的毛病, 遇事稳重为主。”

小策红着脸说:“老师, 我不该因为爷爷带我出去吃饭就不写完作业。我以后不光自己要认真听课, 在遇到同桌走神时, 我也会悄悄提醒他。”

小印道:“我不该上着数学课看英语, 不仅影响了自己听课, 还惹得同桌跟着一起看, 扰乱了课堂秩序, 也影响了同桌听课。”

小瑞说:“朋友喊我去网吧玩游戏我不该跟着去。我再也不会人云亦云了, 我还会给去网吧玩游戏的同学讲清危害, 尽力阻止他们。”

小惠说:“以前有人上课偷看课外书, 我也跟着学, 结果成绩下降。我再也不这样做了, 因为那样得不偿失, 一心真的不可二用。”

小茹说:“其实我考不好的真正原因是好多题没弄懂, 致使考试时总是考虑不周全, 并不是马虎。以后我要把每个知识点弄透, 并要举一反三, 使自己取得好成绩。”

听着学生们发自肺腑的话语, 我欣慰地笑了, 语重心长地说:“收起借口, 你的同学会说你变了;收起借口, 你的父母会说你变了;收起借口, 老师会说你变了;收起借口, 你发现自己真的变了……从今天开始, 让我们做一个‘没有任何借口的人’。或许这不容易做到, 但不去做, 人生永远不会有改变。当你突破自己, 下定决心要改变时, 你已经开始迈向成功了!”

从此以后, “我不是故意的”这句话再也没从学生们的口中说出了。他们犯了错后说的最多的话是:“老师, 我错了, 我错在不应该……今后我会……”

犯错误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能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不能逐渐减少错误, 更可怕的是老犯同样的错误。正是教师的率先垂范, 使学生明白了“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的道理, 使学生意识到面对错误不该找借口推卸责任, 而应主动修正错误, 为成长“埋单”。唯其如此, 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教师想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班主任, 其人生观、价值观、品德、行为、对事物和现象的态度等, 都影响着全体学生。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影响的同时, 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为学生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 篇10

三(2)班

林彦谚

你了解爱迪生吗?读了《爱迪生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终于知道爱迪生是一位美国的大科学家和大发明家。他发明了留声机、电报机、电灯、有声电影等上千项发明,造福了人类。

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他不仅喜欢问为什么,还喜欢动手试一试。有一次,他看见母鸡在孵蛋,很好奇,便从家里拿了几个鸡蛋,躲到一个地方,自己孵起蛋来,直到天黑了,他还在认真地孵蛋呢。

爱迪生在堂上总是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候,他会问老师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老师答不上来,便斥责他为“低能儿”,还把他撵出了学校。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成了他的“家庭教师”。后来爱迪生在妈妈的教育下,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读书,爱迪生获得了很多知识,为他后来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有一次,爱迪生在火车上做了一次实验,结果不小心,点燃了整节车厢,列车长很生气,扔掉了他所有的实验设备。

爱迪生虽然遭受了很多挫折和失败,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地投入到科学实验中。经过6000多次的失败,爱迪生为人类发明了电灯,还给人类留下了大约XX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贡献。

爱迪生成功的故事50字 篇11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爱迪生的成长故事 篇12

(一) 与文献对话“优化”成为可能

长期进行教育实践的教师们, 往往需要借鉴其他研究者的智慧, 开阔自己的研究视野, 将自己的实践问题进行准确的界定, 了解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同时在文献的启迪下找到自己的研究空间, 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准。

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都在自己进行研究中使用了文献研究法。他们的研究问题都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界定的。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 他们也大都一次次地回到文献中, 以获得研究的灵感和深入研究的方法。

H在研究日志中详细记录了她所查阅到的相关文献对她的启迪:

2010年6月3日周四

英国语言学家George Wilkins (Wilkins, 1983) 说:“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 然而, 如果没有词汇, 则什么也传达不了。”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第一道坎儿就是TOEFL、GMAT、SAT、GRE等语言考试, 而这类考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大量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词汇。可见, 英语国家公认的判断英语语言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考查词汇量。学生词汇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英语水平, 并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词汇学习也离不开词汇教授。

通过前几个星期的相关书目阅读, 我了解到如今的国外词汇教学侧重研究的内容有两块, 即学习单词的什么方面以及针对这些方面采取哪些教学行为。如, Virginia French Allen所撰写的Techniques in Teaching Vocabulary一书中就提到了许多词汇教学的方法。而国内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呈现利用已有词汇进行新词汇扩展和结合语境进行词汇教学的趋势, 但高中英语教师常常反映学生记单词的效率低、遗忘混淆速度快、不会念单词等情况。其实, 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同障碍的现实, 对他们千篇一律地“教”, 往往只会事倍功半。

《基于学情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 就要求我先对学情有全面透彻的分析, 并针对不同的学生, 对他们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那么, 怎样分析学情, 才能既高效又精确呢?另外, 前人有没有已经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呢?继续看书吧。

(洪娟娟:研究日志)

ZM则在研究进行近半时, 总结了文献研读在她的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半年来, 我主要致力于《通过随文练笔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其间有观察、有思考、有读书、有实践、有总结, 有几多收获亦有几多遗憾。这里就自己在理论方面的学习做一个小结。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 我为自己列了如下书目, 并进行了细致研读。我重点阅读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参考《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等书籍, 收集了近年来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章, 另外还大量阅读了网络上的有关资料。

丁有宽的“读写结合”研究理论是他几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作为全国特级语文教师, 丁老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基础上, 吸收了国内外各种教材教法的优点, 改革了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旧观念和方法, 创立了读写结合的教材教法新体系。丁有宽老师的教育观念, 对于教材体系的创新, 以及他倡导改革的教学方法, 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的《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虽然成书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但是书中的很多观点还是很值得学习。网络时代, 求购这样的老书也不是很困难。汪教授从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角度, 鼓励老师要充分研读教材, 循序渐进地设计和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 真正让随文练笔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这两本专著, 书店里还可以找到不少涉及随文练笔理论的书籍, 觉得有用了就回家网上买打折的。

叶圣陶先生早就阐述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习阅读与写作的熟练技巧。”“阅读得其方, 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老师们在教学中也充分认识了读写结合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 坚持在教学中渗透读写的训练, 因此相关期刊上的论文和案例也不少。作为学校科研室的成员, 更能方便地收集阅读, 学习一线教师的先进经验。

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 而且实用性强, 比如这个名叫“语林漫步”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gxinfu2008 (见2010年及以前的相关博文) , 就给我很多的启发。

两位老师都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采用了文献研读法。从她们的研究日志中, 我们可以看到, 文献的研读在两位研究者的研究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有关研究问题的“经典”文献, 往往能赋予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全新视角和方法上的指引。

(二) 与同行对话“优化”可以分享

从同伴那里获得对研究问题的新视角, 通过讨论丰富彼此对同一研究内容的理解, 是一线教师们改善自己教学行为的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同行对话需要较高程度的团队合作, 在X老师的教学研究中体现得最为充分。由于X老师副校长的身份, 他的课题承担起了带领整个数学教研组进行教学研究的使命。

W老师是X老师团队中的一个年轻教师。她的说课, 有全校的数学教研组老师旁听。他们倾心聆听, 认真思索, 片刻后会议室内就掀起了激烈的“头脑风暴”。

X校长建议,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时, 教学重点往往在于平均数的求法上, 然而新教材同样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一个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一个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 后者属于数学方法。从统计的角度出发, 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 根据教材特点, 应该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 其次才是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是啊, 意义与计算, 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细细品味都包含着浓浓的数学味道, 我想要一节课里讲清讲透两个方面, 就像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囫囵吞枣可能会适得其反, 反而找不到课堂的着力点, 模糊了重点。

这时J老师提出, 既然明确了教学重点, 那么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 首先要从学生方面考虑, 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 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对于平均数的意义这类问题而言更是如此。

如何达成这一点呢, L老师认为还得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 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并能灵活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

同事们建议我在基础练习环节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开放性的问题, 多放手, 一定要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辩论, 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碰撞出火花, 在交流中去伪存真, 使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完善, 精彩在这一过程中生成, 也使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有更深的体验。

你一言我一语, 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集体的智慧给了我新的启发和方向。会后, 结合大家的建议与意见, 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心的修改、补充。

平均数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很重要的一个统计概念。同伴们的建议给了W老师许多启发, 让她对如何将统计的这一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感知的经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仅仅是W老师, 事实上, 参与研讨的每一位老师, 都在彼此的评议中丰富了对“平均数”教学的理解, 增进了对学生“统计”素养培养的认知。

(三) 与自己对话“优化”日积月累

无论是从文献中得到的启发, 还是从同行那里得到的灵感, 最终都需要通过教师自己的反思、体悟才能触发教学理念的变化和教学行为的优化。

研究日志是教师最常使用的“自我对话”的方式之一。作为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 研究日志生动地表达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记载着教师点点滴滴的改变与“优化”。通过撰写日志, 研究者以一种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式理解课程及教学。以下就是Z老师的一篇研究日志, 在研究日志中, 她记录下了当天所上的随文练笔课的设计与反思:

5月20日

《将相和》随文练笔设计及反思

设计意图:

根据本单元目标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了解名人的故事, 体会他们的品质”的要求, 结合第三十五课《将相和》的课文内容, 确定让学生编写相关剧本。这是学生第二次编写剧本, 所以可以参考第三单元中提供的格式、时间、地点、人物等, 并且根据文本展开想象, 除了为剧本补上人物的对话外, 还要求有一些背景的提示。初稿完成后让学生演一演, 然后对剧本进行再修改。有了实践的感受, 写出的剧本一定引人入胜。两个剧本中, 《渑池之会》由于文本中提供的语言对话信息较多, 作为分层一的要求;《负荆请罪》直接对话信息不多, 需要结合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展开想象, 所以作为第二层次。

练习设计:

分层要求一

请根据《将相和》的第一则故事《渑池之会》编写剧本。写完后演一演。

评价提示:

语句通顺, 格式正确。对话、动作、神态等符合故事情境和人物性格。

分层要求二

请根据《将相和》的第二则故事《负荆请罪》编写剧本。要求格式正确, 对话、动作、神态等符合故事情境和人物性格。写完后演一演。

评价提示:

语句通顺, 格式正确。对话、动作、神态等符合故事情境和人物性格。

情况反馈:

这是这个学期第二次写剧本了。在第三单元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时候, 要求学生根据《晏子使楚》的文本, 结合课后的提示, 改编成剧本的形式, 并自由组合表演。整个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学得非常投入, 不但写得声情并茂, 演得也很惟妙惟肖。这个单元中有一篇《将相和》, 学课文时, 很多学生对蔺相如的聪明才智、大义凛然和廉颇的勇猛善战、知错就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他们对此文有浓厚的兴趣, 课文类型上又和《晏子使楚》相似, 我就决定此次个性化作业也是剧本创作。

作业一写到黑板上, 班上平时烦写作文的几个孩子竟然没露出苦瓜脸, 也没大声哀叹。我让孩子们先分小组讨论了一会儿, 然后各自开始写草稿。他们思索了片刻, 便开始动笔。一个中午的时间, 差不多都完成了, 真是出乎意料。而且上交的作业想象颇为丰富, 有几个还很有点“剧作家”味道, 更让我喜出望外, 看来学生们真是没少花心思。

没等我布置表演的任务, 下课同学们已经三三两两地排练起来。有了剧本的打底, 他们的神态、动作, 都能充分配合语言环境。你言我语, 举手投足, 将主人公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叶澜教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 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 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进入四年级下, 平时的小练笔、默写、背诵等学习任务, 一个也不能少, 时间越发的捉襟见肘。偏偏有的学生就是磨磨蹭蹭, 我总是暗暗感叹他们怎么就不知道时间的宝贵呢?怎么就不能抓紧呢?现在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工作, 是不是太过于注重结果, 而不注重过程了?是不是忘记关注学生学得是不是快乐, 是不是真正收获了知识和方法了呢?……本次的习作, 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动和骄傲。如果每次都这样就好了。如果每次作业都能像这次这样, 让学生有兴趣做, 对胃口, 有时间做, 有把握做, 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 篇13

以下读后感文章由应届毕业生读后感网提供,unjs网络搜索整理,借鉴参考,

今天我读了一篇作文,作文名字叫作《爱迪生的故事》,文中主要讲了一天晚上,爱迪生的母亲急病突发,满脸发汗,看上去十分痛苦,狠狠的咬住棉布,好想再也忍不住了似的,医生说:需要马上手术,可是光线不够亮,手术无法进行,这该怎么办呢?爱迪生绞尽脑汁,想着想着,爱迪生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平时在白天的时候和小伙伴们玩的一个游戏,能使光线变亮的游戏,就是把玻璃围在灯光的三个方向,移动玻璃就可以把光线照在那个地方,使那个地方变得更加亮腾,这样就可以进行手术了,

于是,爱迪生就马上去拿来几块玻璃围在灯光下面对着妈妈的伤口,就这样使医生对妈妈的.手术顺利进行,手术进行了几个小时,手术总算进行完了,妈妈的痛苦也总算进行完了,妈妈正夸着爱迪生,连医生都赞叹不以呢。爱迪生通过这件事情之后,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和表扬呢,每次与小伙伴们玩时都会受到小伙伴的欢迎,通过这件事情让我对爱迪生的童年一部分的了解也使我更喜欢科学。

关于爱迪生失败又成功的故事 篇14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爱迪生的成长故事 篇15

1个案情况

在2002年9月,我带了一个财会与金融班,遇到这样一位学生,王某,是我们班上一个大个子男孩,记得在开学报名那天,他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也是我开学报名时认识的第一个学生,当时的情景是他母亲开车把他送来的,留着长头发,头发长的遮了一只眼,给人感觉流里流气,但也有几分腼腆和羞涩。和他母亲攀谈得知,他家在城乡结合部,家里有较多的老房子,父母亲做生意,上面有两个姐姐,他是家里的老幺,家庭经济状况优越,家里人都很宠他。

由于父母亲都忙于生意,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慢慢变得自我中心意识和叛逆性很强。在初中时,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以身体不好等各种理由不去上课来对抗父母,使父母亲实在无计可施,只好满足他的要求。现在父母送他来职业学校上学,也不对他抱什么希望,不求学到什么知识,只希望老师能把他教育得有所改观,懂一些规矩等。

开学后不久,他开始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在校期间经常不穿校服,喜欢穿着自己认为帅气的衣服;每天上课迟到,偶有旷课现象,上课不认真听讲,吃零食,爱说话,搞小动作,坐姿极差,甚至在课堂上玩游戏机,影响别人学习是常事,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经常不参加课间活动,对值日工作不认真,往往敷衍了事。经常在老师或班干部安排工作时唱反调,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太好,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他的行为表现得越来越令人担忧,总之,他就是最典型的“问题学生”。

2问题及原因

王某存在的问题也是青春期典型的一种表现,日常行为规范差,纪律表现得相当松散,对老师和家长都有一种逆反心理。来到我的班级后,该生是缕缕犯错。经常在班中惹是生非,上课胡乱插嘴,打断老师思路,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平时与班上一些调皮的孩子纠结在一起,常给老师出难题、找麻烦。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有这些表现。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个:

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某自从出生以来,全家对其宠爱有加,由此也从小养成了王某的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由于父母都忙于生意,教育孩子的重担就交给了奶奶,但因为奶奶对王某这个孙子只知道疼爱,却管教不足。家长只注重了物质给予,在家里的教育方式也常常不一致,母亲爱护短,父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二是,象他这种年纪,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认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在同学面前可以表现自己的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善意的批评。

3教育过程

首先,规范他的行为习惯,给予更多积极正面的引导。

针对王某的实际情况,我从各种渠道关心着他,静观其变,仔细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倾听其他同学对他的评价,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于是我找他进行了多次长谈,每次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分析原因,多方教育。我首先充分肯定他身上有许多难能可贵的优点。比如:聪明、活泼、热爱生活、喜欢运动、讲义气……,特别在前几天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比赛中,你表现的非常突出,你不仅参加了1500米的长跑,还积极为班级同学拿衣服、买水,大汗淋淋,一遍遍的大声为班级呐喊助威,虽然我班没能取得优异成绩,但老师由衷地感谢你为班级所做的一切。从来不知道自己身上还有那么多优点的他听得惊喜万分,眼里放出光芒。随即,我又真诚的提醒他,一个优秀的男子汉是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

然后,和他在一起分析他的思想及行为存在的问题,让他回忆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他一点一点地、清清楚楚地、诚实中肯地说出了他的缺点,特别是说了他和任课老师对着干是不对的事,我轻抚着他的头,说道:“老师很感动,为你的诚实、大胆、率真而感动,你有正视自己错误的勇气,老师相信你,你更会有改正自己不足的决心!对吧?”他感动了,我分明看到了他眼中闪亮的东西,那是被人信任后激动的泪花。

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工作也应当顺应“问题学生”的变化和发展特点,在“问题学生”产生过程中应该给予更多正面的引导,要无条件的去接受他们,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多想想,真诚的爱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与之以心换心,那么,再倔强的学生也会有被感化的一刻。

其次,以宽容之心去善待他幼稚的行为。

鉴于王某这种情况,我经常对他进行谈心教育,可是却收效甚微。就这样每次违纪,进办公室,说教,回教室,但他的表现仍旧是一如既往的糟糕。在我面前,他表面上虚心接受了,好好表现。看上去,他似乎很听话,表现不错,我慢慢相信了他是有可塑性的道理,但他已经是行为习惯方面自控能力极差的学生了。

果不其然,没隔多久,问题又出现了。他似乎故意与我作对般不理不睬,甚至当众无理顶撞老师。班内部分学生还向我反映,他在班内还曾公然辱骂过老师。说实话,对此我很生气,但是想到自己是一名教师,想到自己的职责所在,我选择了宽容。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正是冲动的时候,很多时候情绪不能很好地受理智控制,我愿意相信他并不是真的要与老师作对。因此,在之后的接触中,我有意地忽略掉他神色或语气中的不善,心平气和地与他讲道理,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慢慢地,我发现再与他谈话时,他的眼神中少了那份桀骜不驯,多了一份严肃。在上我的课时,也一改那种“烂泥”般的坐姿,并且又开始举手发言了。

是的,有时候,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真正的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多从学生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还有什么比理解、信任、尊重更让人欢欣鼓舞的呢?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再次,要有耐心地去赞美他的每一次进步。

记得那是周二上午,我刚上完别的班的课回到办公室,给我们班上数学课的老师就来“告状”:“你班王某同学太不像话了!”我心中一惊,王某最近已经大有进步,不知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会把数学老师气成这样。我连忙问:“出了什么事?”数学老师向我讲述了刚才上课时发生的事。原来,数学老师因他上课睡觉点他名字,他就在数学老师课上与他作对,上课故意发出声音、打岔,老师批评他,他眼睛直盯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数学老师直说不让他上数学课了。

我听了这事后很生气,在向任课老师表示歉意的同时,真想立即到教室把这惹是生非的小子揪出来,狠狠训他一顿。但转念一想,如果我上来就是一顿声嘶力竭的批评,这当然很能显示班主任老师的威严,管理效果暂时会很明显,但是却会失去一次锻炼老师自控能力、学生自主管理的机会。我想,他犯错误,作为班主任的我,应该有给他发生反复的思想准备,绝不能够急于求成或丧失信心,多点耐心。也许拐个弯,巧妙运用富有感染性和迁移性的语言,反其道而行之,变指令为参谋,变对立为友善,变贬抑为褒扬,以委婉取得合适的角度,拐弯抹角的表达真实的意思,则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学生也能从表面意义和老师的表情、姿态中明白语言的内在含义,达到比直言陈说更为有效的说服、沟通的目的。

对于王某与数学老师的冲突,没直接批评王某,而每次我到教室时,王某都会很紧觉,我装做什么事都没有的,挣扎了两天后,在第三天,王某主动地来到办公室找我承认自己的错误,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表扬他能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后来数学老师告诉我王某主动地找他道了歉。在班会课上,我就此事加以放大,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知错就改的好品质,同学们对他改变了看法。接下来,我又进行了座位调整,有意把他由第五排放在第三排,在课堂上,多关注他的动向,让他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通过座位调整这一小事,进一步把我和他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使他认识到我真正不再把他当另类,他在我眼中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在之后的每一次,我都利用机会去表扬他,适时地鼓励他,慢慢地他开始变了,变得比以前驯服了,不再那么让人碰不得了,去办公室的次数越来越少,当他违反校规,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时,我尽量避免当众批评他,而是和他个别交流,指出他的错误所在,让他做到心服口服。

经过近两年的与这孩子沟通和斗争,这孩子变得懂事多了,有时还会表现出对我的关心,行为习惯也规范多了。在第五学期时,他告诉我想去当兵,我也支持他到部队锻炼磨练一下自己的意志很好。到部队后这孩子表现很好,多次受到表彰。

总之,身为教育者,让我感慨很多。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担当着教师、父母、朋友等多重角色,面对许多“问题学生”,应具有创新精神,具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技巧,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才能教育好所谓的“问题学生”。才会让我们班主任的工作进展得更顺利,才能真正体会到当班主任的快乐。

摘要: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担当着教师、父母、朋友等多重角色。面对不同个体的学生,正确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地教育,对于成长中偶犯错误的中职生来说,却倍感亲切与感激,甚至,他会因此而转变思维或人生轨迹。

关键词:宽容,赞美,学生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学教学参考[M].2010(36).

[2]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文科.感恩文化的美德与道德教育的重建[J].桂海论丛,2008(6).

上一篇:保护眼睛 总结下一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高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