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

2024-08-11

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共12篇)

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 篇1

关于当前的维稳工作要求

一、省委、省政府提出从现在起到10月底实现“两个确保”,做到“七个坚决防止”。

确保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项活动喜庆祥和、圆满胜利,确保不出现影响北京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顺利进行的各类问题;

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到省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坚决防止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治安事件,坚决防止发生群死群伤恶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舆情事件。

二、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工作目标,突出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要自觉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着力抓好60周年大庆期间的维稳工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创造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

二是要重点把握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要加强信息预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赢得稳定的主动权、打好维稳的主动仗,做到“发现得早”;要强化社会管理,把问题发现在萌芽、把事态控制在内部、把矛盾解决在当地,做到“控制得了”,要敢于直面矛盾,端正处理的态度,坚持处理的原则,讲究处理的方法,做到“处理得好”;要提高领导能力,包括科学决策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做到“稳定得住”。

三是要切实加大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力度。当前要做好四项工作,构筑信访工作的新格局:做好“一建三联”,即建立信访责任体系,联网受理群众信访、联调解决群众诉求、联合办结信访积案;掀起打击整治的新高潮,全市要开展声势浩大的“一打三整”行动,即打击黑恶势力,整顿重点地区的社会治安、整顿危爆物品的管理、整治“黄赌毒”现象;探索下访恳谈的新路子,基层干部要变上访为下访,主动、经常到群众中走一走、看一看,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形成维稳工作的新机制,完善社会管理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应急处突机制和治安防控机制。

三、市交通局要求实现“两个不能”。

“不能因交通的问题给市委、市政府添乱;不能因工作松懈、疏忽和纰漏,给上级的工作造成被动,给长沙的交通形象造成损害”。

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 篇2

随着东风汽车公司改革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化及东风集团内部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 职工思想观念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尤其是东风十堰老基地那些发展动力不足、迟缓, 包袱沉重却又面临着改革改制压力的单位。水务公司作为大东风的后方保障单位, 发展是第一要务, 稳定是第一责任的使命责无旁贷。

1 影响水务公司稳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主要不稳定因素

一是历史欠账较多, 职工的基本生活条件差。职工生活小区大多建设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物业服务基础设施落后, 管网设备设施老化;职工家属区点多、面广、线长, 西起花果片, 东至白浪片, 沿路分散, 物业管理、动能服务保障难度大。二是因经济效益原因致使职工收入较低, 怨言较多。自来水售水量持续下滑、制水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市场拓展举步维艰、污水处理技术和人才滞后, 企业生存与发展矛盾凸显, 使得职工对公司发展前景不乐观, 职工精神状态不佳。三是劳务工诉求增多。由于职工年龄和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和补充的需要, 近几年公司招录32名劳务工。随着国家相关法规的颁布, 他们提出户口转移、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和保险接续等要求, 这在政策的规范内, 很难解决。

2 对维护企业稳定的认识

(1) 稳定是党政工团的共同责任。公司的不稳定因素多, 必须对症下药, 既分工负责, 又通力合作,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发挥各自的优势, 争取将不稳定因素排查在萌芽状态。 (2) 稳定的基础是市场和效益。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稳定的保障, 解决企业不稳定因素的关键是企业要发展, 要有市场, 要有效益。企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 因此, 必须全力以赴, 开拓市场, 集中精力抓好经营工作。 (3) 稳定是全员参与的工作。公司不稳定因素所涉及的人群广、影响范围大。要做好稳定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全员参与, 树立“创造价值、和谐共生”的理念, 耐心倾听职工心声, 力所能及地解决职工反映的具体问题、实际问题。

3 做好稳定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3.1 以生产经营工作为中心, 着力构建“维稳”工作与“企业健康发展”的长效互动机制

(1) 把维稳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在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行动上。随着十堰市自来水厂市场扩张,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除了科学定位公司发展方向, 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之外, 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发扬东风水务人艰苦创业精神, 树立坚定的信念。 (2) 把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加强两级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践行科学发展的能力、承受风险、抵御风险, 化解风险的能力。突出实践, 进一步抓好整改。加强领导, 坚持督促检查, 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对已整改完成的项目不断反思、思考, 进一步完善, 防止反弹。对职工关心的公司发展方向和定位、收入增长、个人发展等问题做好落实和推进工作。

3.2 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为构建困难企业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奠定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1) 开展“四好班子”星级达标创建活动和金鼎工程竞赛活动。四好班子星际达标评价标准中的四大方面十大要素, 不仅是对各基层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的评价要素, 更是各单位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举措。“金鼎工程”竞赛活动是推动各单位实现中期事业计划目标, 管理提升, 干部战斗力增强的载体。因此加强四好班子星际达标创建活动和“金鼎工程”竞赛活动对公司维稳工作思想政治建设、长效机制建设有明显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2)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队伍稳定的支持力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使员工认识企业面临严峻形势的需要, 是保持员工队伍稳定和坚定信心、积极做好企业各项工作的需要。一是加强形势目标教育,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反复宣讲国家经济形势、公司发展态势、行业发展境况等, 引领广大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企业转型发展战略目标上来, 为努力实现公司的各项目标提供保证和精神动力, 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二是坚持不定期调研与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调研制度, 切实沉下心去倾听基层声音, 并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分析研究, 解决具体问题结合起来, 对职工诉求正确加以引导, 及时化解矛盾。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构建企业维稳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智力支持

(1) 切实关注人才资源的引进、培养、留用。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竞争, 人才问题已引起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并努力实施人才战略。几年来有针对性地在技能、技术、管理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引用专业对口人员和应届高校毕业生, 有效缓解了“人才荒”问题。 (2) 切实构筑职工个人价值实现平台。以自我学习和企业内训 (公司培训、部门培训、岗位培训、外出培训) 相结合的方式, 使员工及时掌握给排水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行业现状。做好“三个储备”, 即:自来水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各类工业污水处理新工艺研究与储备;低能耗机电设备新技术研究与储备;水处理系统优化新技术研究与储备;输配水管材及阀门新技术研究与储备。

3.4 坚持办实事、办好事, 为构建企业维稳工作长效机制提供良好氛围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党坚持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水务公司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关注、关心职工生活, 为群众办实事。

(1) 改善小区环境, 营造和谐氛围。自06年开始, 公司分批累计投入近二十万元, 改造五个小区的道路, 组织义务劳动进行绿化, 修建文化活动场所, 对脏、乱、差现象进行专项治理, 加强管网维修服务及时性, 受到生活小区职工家庭的好评。 (2) 加强离退休职工管理, 热心为老同志服好务。对离退休党支部党员按居住地划分22个党小组, 建立、健全党小组党员名册和党小组的各项活动制度。在小区建立了10个离退休人员活动室, 为离退休活动室配置麻将、扑克、棋类和羽毛球拍等用品。对于离退休职工病故, 公司除积极认真操办丧事外, 领导班子坚持全部参加病故职工的追悼会制度, 深受职工遗属的好评。 (3) 帮困救助, 献出爱心解难事。在上级工会和管理部支持下, 建立帮困救助专项资金, 两年来共救助28人次, 救助金额59230元。对家庭收入300元以下的困难职工进行慰问, 对职工遗霜办理城市低保14人。建立困难职工家庭档案, 并根据其变化, 进行动态管理, 长期帮扶。 (4) 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对职工反映的各类问题, 在态度上热心、耐心、细心, 在方法上有接待, 有答复、有结果, 对于职工反映的每一个问题, 做到归口接待、分别解决。畅通渠道, 化解矛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对重点不稳定因素, 重点人进行专项治理和重点管控。

企业维稳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与工作过程,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稳定工作无小事”的思想, 提高企业发展与维稳同是责任、同是业绩的意识, 坚持疏导与教育并重, 改进与加强并举, 实现企业稳定与发展“双轮驱动”。

参考文献

[1]郭永胜.企业维稳综治工作浅析[J].前进, 2012 (01) .

[2]朱中伟.维护稳定: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J].人民论坛, 2004 (05) .

关于做好企业维稳工作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企业维稳工作基层

前言

当前,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利益格局不断地调整,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且日益凸显,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很复杂。在企业中,这就要求基层维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维稳工作,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努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培养良好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超前意识

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良好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重点培养三个意识,即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超前意识。一是要培养大局意识。所谓培养大局意识,指的就是要培养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发展的意识、稳定的意识,从而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髓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稳定做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做好维稳工作,首先要培养大局意识。只有养成大局意识,在工作中,才能立足于大局,视野宽阔,不拘泥于一时一事,从全局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和做好企业维稳工作;二是培养责任意识。古语有云:在其位,谋其政;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培养责任意识,就是要求基层维稳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更应该有维护大局利益的责任心,以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去正确看待维稳工作。“稳定是第一责任”,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看到自己责任的重要性,要有崇高感和神圣感,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三是要培养超前意识。培养超前意识,就是要求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从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和显性的不稳定因素中,增强洞察力,增强预见性,做好风险评估,及时打出预警信号,防止“无事生非,小事变大,大事变炸”。做到未雨绸缪,有利于争取工作主动权,防止工作被动,即使处理得再好的矛盾纠纷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培养超前意识是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应有的意识品质。

二、加强理论、法律以及政策方面的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就是说不学习就不能增强自已的才能。“多读胸中有本”,也是说不学习就没有做事的本领和基础。所以作为维稳工作人员更应该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增强本领。应该重点学理论、学法律、学政策。一是学理论。就是要学党的基本理论,用理论去丰富头脑,用理论去指引行动。当前重点就是要学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同时要学习维护稳定工作的理论。当前维护稳定工作理论日渐深入。没有理论做事,就会没有方向,漫无边际,就会抓不住根本,不得要领,结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要学理论,增强工作目的性和有效性;二是学法律。法律的价值在于追求公平与正义。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当前各类矛盾纠纷错综复杂,对于合法合理的,就要用法律的手段合理解决利益冲突,对于不合理的,违法闹访的,就要依法严肃处理。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力争用法律去维护公平和正义。这样才能使当事人心悦诚服,而不能想当然,这样处理或那样处理。所以维稳工作人员要学习法律,用法律的武器去化解社会矛盾。不懂法,就没有说服力,所以要加强法律的学习;三是学政策。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新精神新政策不断出台,如何去解决现实中的社会矛盾就要依靠法律和具体政策,所以不懂政策,在处理社会矛盾上,就没有现实依据。通过学政策,还可以超前宣传,使群众按政策办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学政策,还要学习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如有关信访问题条例、规定、办法等,使我们做好维稳工作有法可依、有策可凭,避免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掌握用情、理、法的办法化解矛盾的技巧

人们常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这就是说用情、用理、用法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信访问题上。综观上访人反映的问题,不外乎追求合情、合理、合法。合情、合理、合法是上访人的心理需求,在处理矛盾纠纷上,要重点从上访人的心理需求人手,采用情、理、法的办法去化解矛盾。一是用情化解。在矛盾纠纷的发生上,因情而访的不乏少数,主要是由于基层干部在执行政策、落实政策上,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缺乏耐心和热心,没有更好的去便民、利民,结果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对于这类问题就要多用“情”去化解,解开群众心里的疑团,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往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二是用理化解。在处理信访问题工作中。常出现有理和无理的现象。对于有理的,要去尽力帮助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说明事实情况,争得理解。对于无理的,就要通过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劝返工作,使之明白无理访的利害关系,自然就会不访而归;三是用法化解。因法而访的,有的是不懂法,这就要求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做好法律的宣传和讲解工作。对于有些弱势群体,就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帮助弱势群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对于涉法访问题,就要引导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现实中合理采用情理法或单用或交互使用,去化解问题的也不乏少数,所以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掌握用情用法用理化解矛盾的方法,增强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协调能力。

四、要能准确的了解民情、社情以及政情

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但要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更要准确地了解民情、社情、政情,为企业当好参谋。了解民情就是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了解社情,就是要掌握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了解政情,就是要了解当前的有关改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实事大事。通过了解民情、社情,掌握有关不稳定因素,并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及矛盾纠纷进一步发展的诱因。了解政情,就是要超前或有针对性的预测新政策的出台在群众中的反响,提前打好“预防针”,避免矛盾纠纷发生造成措手不及。同时还要了解政策的落实是否严格规范,是否有暗箱操作行为,是否有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引发矛盾纠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掌握“三情”,才能把具体的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放到发展和稳定这个大环境中来考虑,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也避免小事夸大,造成危言耸听。

五、结束语

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 篇4

2007年3月6日下午,镇党委书记陈明忠同志在镇二楼会议室主持召开党委会议,各驻村(社区)工作组长参加,专题研究当前信访、维稳、综治工作。现将会议的有关精神纪要如下:

会议听取了各工作组组长汇报各村(社区)当前主要不稳定因素的情况汇报,根据汇报和已掌握的情况,党委书记陈明忠同志对当前维稳、信访、综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一、各工作组是村(社区)辖区的责任单位,工作组长是第一责任人

1、各工作组务必要主动下到村(社区)走访、了解基层社情动态,摸准情况,搞好社情调查,作好记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必须带着感情下访,强力做好政策、法律宣讲,提出妥善解决办法,化解矛盾在基层。

3、各村(社区)重点情况:

石元村:一是亿霖公司与老百姓林权的问题;二是翟清秀买水利局房屋的遗留问题,学校、村办公室房屋引进企业的问题。

三个城市社区:一是抓好防火、防盗、安全工作;二是搞好社区服务工作。

大沟村:一是作手研究新村建设的遗留问题,由董发松、马洪伦同志做好遗留问题相关帐务的梳理;二是作好碧岭茶厂的建设协调工作。

张家村:一是村通公路占地的遗留问题和何顺祥承包修路工程、民工工资结算问题;二是做好对新旧班子成员的关心工作。

回龙村:一是高家院、上坪两处征地的后续工作,其联系人不变;二是密切关注上坪和小坝的征地问题,不能出现上访等问题,对小坝河堤征地要强力推进;三是蓉城制药与周边两户农户的关系问题,对食用菌厂陈永红的临时偏厦子要尽快拆除;四是下坪人畜饮水工程要加快进度完工。

茶树村:一是茶树的个案要引起重视;二是青博木业生产要加大协调力度,确保正常生产;三是茶树村道建设要调查解决遗留问题,督促业主完善相关工程,刘斌同志负责。

城郊社区:一是继续做好横街子、上街子、叶家盖社的稳定工作,并将去年解决方案形成书面材料;二是北井坝征地拆迁所反映的问题要关注、宣传、化解;三是黄家岩生猪死亡赔偿问题要抓紧;四是桅杆梁森林公园绿化工作的协调。

二、逗硬落实信访、稳定、综治工作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 党委书记陈明忠负总责,镇长齐智具体抓,各分管领导共同抓,各驻村(社区)工作组长是本村(社区)信访、稳定、综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大家要形成勤下乡、多下乡,掌握

情况,化解矛盾。

三、明确重点工作、重点区域责任领导,形成合力

1、城郊社区和城市发展工作,齐智镇长负总责,工作组同志为成员。

2、上坪工业园区由黄廷辉同志负总责,李明学、董发松、林立及工作组同志为成员。

3、城市社区工作由刘斌同志负总责,各工作组同志为成员。

4、工业工作,陈明忠书记负总责,齐智、黄廷辉、董发松、雍小会、任开祥同志为成员。

5、植树工作、城周绿化及畜牧发展工作由李久凯同志负总责,规划区内工作组同志为成员。

四、关于城郊社区近期安排

齐智、宋碧珍、刘斌、冀文兰、黄珍恩等同志要尽快入户做好政策、法律宣讲,确保征地工作有序推进,确保经济社会稳定。

五、几点要求

1、综治办做好预案制定、文件起草和牵头工作。

2、加强24小时值班,畅通信息,镇领导干部保持24小时开机,每天要严格实行“零”报告制,由综治办收集情况,党政办报告,作好报告记录。

3、积极主动到村(社区)听取、收集、分析和解决问题。

4、重点对象,由所在地的村(社区)工作组负责掌控,各

工作组长要切实担负起责任,确保重点人员不能到县、市、省、京非正常上访。

5、因地制宜,科学决策,确保稳定。

会议强调,当前安全稳定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各位领导同志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塞责推诿,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落实。

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 篇5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

2011年春节即将到来,为贯彻全市信访维稳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岁末年初信访工作,请各级各类学校做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的排查调处工作,困难教职工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在春节前走访慰问困难教职工、离退休教师、退养民师等,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困难。

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是信访维稳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信访突出问题实行校领导包案负责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如遇教职工、退离(养)教师越级上访,要及时做好劝解、疏导、教育工作,并及时向教育局信访室汇报。

特此通知

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 篇6

关于建立三流乡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

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综治各职能部门在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积极推进“平安三流”建设,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建立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及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为首要任务。按照“打造平安三流,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主体不变、分工负责、联合运作、方便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原则,整合现有力量、创新工

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把整合后的机构建设成为不安定因素收集中心,社情民意反馈中心,调处矛盾、维护稳定指挥处置中心。

二、整合方式

(一)建立“打造平安三流,构建和谐社会”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围绕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构建综治工作格局的总体思路,整合力量,规范机构,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将乡综治办、信访办、民政办、司法所、武装部、土地所等部门集于一体,各部门人员在工作职能不变,工作性质不变的基础上,实行集中办公。中心主任由党委副书记王振球同志担任,政法委员王传宝同志任综治中心副主任,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民政办、信访办、土地所、财政所、妇联、团委等与综治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负责人为综治中心成员。综治中心下设立5个工作小组:综合研制组、情报收集组、信息发布组、后勤保障组、培训演练组,并实行“五统一”工作机制即:统一受理来信来访、统一分流矛盾纠纷的处理单位和部门、统一协调疑难复杂问题、统一调配人力、物力、统一跟踪问效,确保中心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二)各村成立综治工作站。各村综治办、民调会、治保会、民兵连、团支部、妇联,成立各村综治工作站,党(总)支部书记任站长,负责上述几项工作的干部为成员,同时吸

并从乡机关中选拔6名工作人员,充实到综治工作中心,专门从事中心工作。

2、工作运行机制。本着“务实高效”的原则,按照《中心接访分流制度》、《中心矛盾纠纷调处结案标准》、《中心案件回访制度》、《中心案件办结归档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做好接访、分流、转办、督导等工作。

3、责任追究机制。对因推诿扯皮、调处不力而造成矛盾激化、恶化的工作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4、经费保障机制。乡党委、政府负责中心的办公经费,保证中心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5、信息共享制度。通过集中办公,综治、公安、司法、信访、民政、土地、村镇建设办公室等部门信息交流达到日常化,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综治中心排查不安定因素、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五个统一”:

1、统一受理来信来访。乡综治工作中心接待组负责专门接待来访群众、处理来访信件,根据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填写《综治工作中心接访记录》,对一些简单问题,通过解释能使群众满意的,当场进行解释答复;对一时解释不清,需要由中心其他部门处理的,填写《案件受理登记表》,报中心主任批转。

2、统一分流矛盾纠纷的处理单位和部门。各类矛盾纠纷在中心立案后,根据纠纷的性质,经中心主任批准,填写《案件转办通知书》,责令有关单位限时办结。

3、统一协调疑难复杂问题。对涉及多个部门的疑难复杂纠纷和治安问题,由综治工作中心,组织综治、信访、司法、派出所、民政、土地、村镇建设办公室、计生等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共同解决。

4、统一调配人力、物力。资源整合首先是人力物力的整合,整合后的综治工作中心具有相对集中的维稳力量,对乡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特殊时期的稳定工作,综治、信访、司法等各上级部门安排的重大任务,可以由综治中心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各部门协同作战,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5、统一跟踪问效。各部门对中心安排的各项工作按照期限要求认真办理,办结情况及时向中心反馈结果,以便中心能全面掌握、统筹安排。综治工作中心对分流到各部门的工作实行跟踪问效。

五、工作制度

为确保综治工作中心有序、规范、高效、务实运作,根据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实施以下6项工作制度:

(一)首问首接负责制度

1、乡、村两级综治工作中心(站)首次接访人员是案件的第一责任人,承办单位为第一责任单位,承办单位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

2、第一责任人和第一责任单位要对整个案件负责到时底。

3、乡、村两级中心(站)的主任为首问首接负责制的主要责任人,对重大疑难案件要直接处理,亲自过问。对涉及部门较多的案件要协调督办。

(二)不安定因素排查制度

1、乡综治工作中心工作人员实行不安定因素排查分区分线责任制。

2、乡、村两级中心(站)工作人员要将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填写《不安定因素排查登记表》上交中心主任,由中心主任签字后汇总、分流、批办、存档。同时,及时向上级报告。

(三)联席会议制度

乡综治工作中心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各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听取不安定因素的排查报告,研究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动向,协调督办重大矛盾案件。工作需要时可随时召开联席办公会议。联席办公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并上报乡党委。

(四)案件限时结报制度

六、保障措施

建立综治维稳信访中心,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整合综治资源,进一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的需要,是实现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村、乡直、乡机关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支持、配合,建立和完善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中心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乡综治委要定期召开调度会,加强督查和指导,及时解决中心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各项措施和制度的落实。乡、村要加大投入,将中心建设及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和支出计划,并逐年提高,专款专用,确保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工作顺利开展。

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 篇7

一、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把维稳工作夯实

翠屏山矿建立了维稳工作的“上下交流、左右畅通”的沟通机制。制定出台了《翠屏山矿信访管理办法》, 规范信访维稳工作流程, 对职工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责成有关部门做出相应的答复或限期解决。设立了矿长、书记接待日, 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 变“被动”为“主动”。及时解决发生在基层且影响面广的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 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防止了事态向恶性发展, 缓解、化解了矛盾, 为打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了保证。

翠屏山矿还建立了信访稳定突发性事件应急制度, 制定突发事件紧急应急预案, 成立突发事件现场协调处理指挥领导小组, 明确职责分工, 规范处置程序等, 以充分发挥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协调处理作用。

在做好维稳工作的宣传机制上, 翠屏山矿一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舆论引导为辅的方针, 以确保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大力宣传《信访条例》《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和新《工伤保险条例》以及企业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营造出良好的生产、生活氛围。

二、在提高信访维稳干部素质上下功夫, 把维稳工作抓好

(一) 良好的政治素质。首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 提高政治素质, 增强政治涵养,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第三, 要有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围绕企业党政工作中心, 坚定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第四,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掌握信访动态, 超前做好工作。

(二) 具有为员工服务的思想素质。信访维稳干部必须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公仆意识。就是要摆正信访维稳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做到认真负责处理群众来信, 热情接待群众来访, 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服务意识。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 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三是法律意识。就是要在信访维稳工作中, 认真依法按照信访规定, 把处理信访问题纳入法制轨道,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

(三) 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信访维稳干部职业道德核心内容, 就是必须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 时时处处以员工的利益为重,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尽职尽责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因此, 新时期信访维稳干部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诚实公正, 不徇私舞弊;尽职尽责, 认真负责;廉洁奉公, 艰苦奋斗;文明接待, 注重实效。

(四) 必须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信访维稳工作是融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法学等为一体的一门艺术, 这就要求新时期的信访维稳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一定的访谈艺术技巧和心理学知识, 掌握上访者的内心世界等心理素质。

(五) 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因为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多与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有关, 有较强的政策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新的情况、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会逐渐暴露, 新的政策、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因此信访维稳干部要想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就应该当“政策通”, 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要讲符合政策的话, 办符合政策的事, 有时还要灵活运用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信访维稳工作的需要。

(六) 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综合调研能力。信访维稳干部要做好新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 除了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外, 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综合调研能力。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调研能力。信访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广泛性, 决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因此, 要求信访维稳干部必须有一定处理复杂信访问题的实际能力。接待来访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说话一定要掌握分寸, 不能信口开河。切忌接待冷淡、态度生硬、脾气急躁、消极推诿、敷衍搪塞、随意答复。

构建主动维稳工作格局的思考 篇8

关键词:构建;主动;维稳工作;格局;思考

油田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面对日渐复杂的社会维稳形势,油田企业更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从“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工作的转变,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解决员工群众难题,确保员工群众地合法利益。构建主动维稳工作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油田企业来讲更是迫在眉睫。

一、构建主动维稳工作格局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主动维稳工作格局的构建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增强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政府以及各级管理者的主动参与,更离不开企业发展以及全体社会职工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主动维稳工作做得好,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直接表现,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的有效推动力。

(二)有利于推动油田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油田企业开展主动维稳动作,一方面着力于解决员工群众最迫切、最紧要的工作、生活问题,为其主动提供帮助,增强其向心力与凝聚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构建主动维稳工作格局更是为了良好、和谐、积极企业文化的构建,有了企业文化这一精神动力做依托,油田企业健康、长远发展便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构建主动维稳工作格局的有效建议

(一)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树立主动维稳的理念,健全责任制度。在工作理念上,要变被动为主动,企业内各单位、各工作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做到权责分明,恪尽职守,再接再厉。其次,提高主动维稳工作执行力。进一步完善主动维稳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信息通畅、结构分明的分级管理新格局,无论是在排查、梳理、上报环节,还是在批示、督办环节,都要从细节之处着手,落实各项制度。再次,借助企业工团组织,推动主动维稳工作开展。经常开展各项帮扶活动的工团组织,通过近距离与员工和群众交流,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优质服务而被大家所认同,发挥其作用,能有效促进主动维稳工作开展。最后,搞好警企联动。主动信访维稳工作不是单一部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企业、员工以及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协助,方能见效。

(二)不断将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落到实处

健全完善的信访维稳工作风险评估制度对油田企业维稳工作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起着基础作用。鉴于此,石油企业不断将风险评估制度落到实处很有必要。第一,企业要成立重大项目稳定风险评估小组。对关系到企业发展、员工群众利益的重大事件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内容、方法步骤,确保评估的有效性。第二,制定评估方案并进行讨论确认。评估方案草稿确定后,评估小组人员可通过会议、网络等途径进行公示,让群众了解内容,并通过召开会议、问卷调查或者个别专访的方式听取各方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第三,可将完善后的评估方案交由企业评估领导小组进行审批,并对其做出实行或者不实行的各种抉择。第四,制定责任追踪制度。在那些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企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实施中,如果一些人未能履行其职责,违法乱纪,后果严重者要依制度对其进行严厉惩处。

(三)工作方式上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

主动维稳工作格局的主要特点便是“主动”,因此,在工作方式上,要从“消极被动接访”转变为“积极主动下访”。具体来说,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要做到领导干部大接访,并深入推行。大接访可以以“座谈”的方式展开,各部门派群众代表参加并进行积极发言,大接访要定期开展,这样才能使企业领导全面了解,随时关注企业员工群众的各种生活或者工作诉求,以便及时帮助其解决。二是企业维稳信访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下访。主动维稳工作格局的构建,需要维稳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接近群众,主动聆听大家心声,走家串户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向大家传递国家、企业的政策、法规。并及时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让主动维稳工作真正发挥其效用。

(四)企业要强化扶贫帮困及惠民工作开展

安全稳定是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只有树立主动维稳的工作理念,帮助群众解决因贫困、疾病等缘由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将企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降到最低,才能确保主动维稳工作的高效开展。鉴于此,石油企业应强化扶贫帮困以及惠民工作的开展。首先,加大扶贫帮困力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企业内部的贫困职工越来越多,企业应考虑到实情,实施扶贫帮困,给有困难的家庭送温暖,帮助其解决子女上学、家人贫病等方面的棘手问题,使其感受到企业“家”的温暖。其次,通过多途径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民生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扫除企业发展障碍,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具体而言,企业应多干实事,如改善职工住房建设、完善石油矿区的生活设施、优化工作环境、加大安全环保的投入,定期开展文体娱乐环境等等。

综上所述,油田企业构建主动维稳工作格局是时代发展、社会和谐以及企业进步的内在要求,它不仅能促进油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更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但毋庸置疑,主动维稳工作格局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繁琐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石油企业秉承正确的维稳理念,做好工作规划并将工作条文其落到实处,为真正实现主动维稳工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东,李敏,罗伟,贾英,李韵.略论“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转变的策略[J].天府新论,2008.

[2]王爱国.以维护民权为起点推动维稳工作转型发展[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4,03:85-88.

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 篇9

关于加强国庆期间值班安全维稳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养殖业主管部门,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2009年国庆前后有关工作的要求,现就做好国庆期间值班、安全、维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值班工作

1.机关各处室根据值班安排表,由局领导带班坚守岗位,严肃纪律,切实担负起值班责任,确保24小时值班电话畅通,确保24小时手机畅通。

2.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离开合肥要向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报告制度,工作人员离开合肥应向各单位负责人履行报告制度。

3.县(区)、动监所、动防中心将国庆期间值班表于9月25日前报市局办公室、市局将在节日期间进行不定期查岗,对不接电话和人员不在岗情况将予以通报。

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1.按照省农委、市委、市政府要求,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市场巡查,动物产品监测的力度和密度。

2.加强对渔业船舶的安全督查工作。有关单位切实做好省农委《关于加强国庆期间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皖农明电〔2009〕150号)落实工作,把渔业安全事故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抓好抓实。

3.做好各单位安全消防工作。各单位从自身做起,切实做好内部安保工作。管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物,注意水、电、火等危险点的管理,确保单位内部不发生涉水、涉电、涉火等意外事件,加强对机关驾驶人员的教育,严禁酒后驾车,做到安全行车,规范行车。

三、加强稳定工作

各单位认真摸排各项工作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积极处置,消除各类隐患在萌芽状态。如遇紧急和重大突发事件,在做好前期处理同时,应立即上报,对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信息的,要严肃批评,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农业

养殖业

国庆

安全

通知

合肥市畜牧水产局办公室 2009年9月22日

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 篇10

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的汇报

省人社厅:

2月22日,省人社厅召开了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维稳工作视频会议后,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安排两会值班。认真细致地编排了“两会”期间值班表,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及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轮流在岗值班制度,随时接待群众来访。建立情况报告和信息反馈制度,真正落实每日报告和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的要求。对出现的信访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二是及时进行信访隐患排查。围绕开展信访隐患排查的总体要求,把企业军转干部待遇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业单位工资改革问题等作为排查的重点,对存在的隐患明确责任部门和处理时限,由局领导亲自督办,推动案结事了,人稳当地。

三、制定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应急预案。制定了《芜湖市人社局两会期间信访工作应急预案》,对信访维稳应急处理工作做到职责分明、责任到位。

四、畅通信访渠道。继续实施局领导预约登记接待制度,开门接访,对群众的来访事项进行详细登记,认真了解,及时予以解决。同时,做好市民心声、局长信箱、在线咨询等栏目的回复工作,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

论基层维稳中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化 篇11

一、人民调解与基层维稳

(一)人民调解的含义

人民调解是指由特定主体主持进行的以调解民间纠纷为内容的带有一定法律属性的行为。具体来说,人民调解是诉讼外调解的一种,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

人民调解的范围包含了民事纠纷、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土地纠纷以及其他个案等。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相比,人民调解具有自愿性、非程序性、协调性、灵活性以及“第三方的非决定性”等特征。

(二)人民调解在基层维稳中的作用

1.解决纠纷防止矛盾激化。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一方面,人民调解可以在纠纷发生后较短的时间内解决纠纷,就近化解矛盾,减少了烦琐程序;另一方面,人民调解是一种柔性的纠纷解决机制,有利于克服与纠正法律的刚性。相较于诉讼、仲裁、信访等调解方式,人民调解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柔性,在解决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协调双方的利益冲突问题,防止矛盾激化。

2.促进基层民主自治的实现。人民调解是基层民主自治的一种表现形式,人民调解制度的确立以及运行体现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在基层,并且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其成员来自群众,自助自主协调,充分体现了基层民主自治;此外,我国已形成了以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为基础,包括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在内的多层次、多形式、立体化、网络化的人民调解组织系统。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

3.减轻人民法院的负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各种社会纠纷也在不断增多,但是我国的司法体系还不够完善,法律人员配备不齐,在案件处理的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积压了大量纠纷案件。人民调解制度的落实,使得一些相对简单的纠纷案件在基层得以解决,既加快了纠纷案件处理的效率,也减轻了人民法院的负担,使得法律资源可以优化配置。

4.维护社会稳定。人民调解是基于社会调整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手段。人民调解解决的是基层纠纷案件,以及最普通又最多见的社会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使得社会中的一些纠纷矛盾得以及时有效地解决,防止了矛盾的恶化,维护了社会稳定。人民调解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消除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有利于社会综合治理。

二、现阶段人民调解在基层维稳中面临的问题

(一)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的认识存在误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建设不断深入,人民的维权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但是人民群众对于人民调解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人民对调解员的立场存在认识误区。在我国,人民调解员的立场应该是中立的,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人民调解,但是很多人把调解员当作其中一方的“说客”,认为调解员在进行调解时存在偏向性心理。其次,人民群众过于轻视人民调解的作用。很多人把人民调解工作认为是只能处理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认为人民调解无法像法院那样对案件做出有效的处理,并且认为人民调解的结果不具有有效性,难以落实。

(二)基层调解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基层调解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层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基层调解组织中的调解员大部分都是从其他部门抽调出来的,他们大多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培训,对调解工作的技巧、手段等都不是特别的了解,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调解知识,对国家政策、方针的掌握和解读也不是特别的到位。二是基层调解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急需加强,一些调解员在开展调解的过程中私收他人钱财,为钱效力,腐败现象突出,忽视了调解员的立场和原则。

(三)人民调解组织职能弱化

尽管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已经建立起来,但是调解人员大部分是从其他部门选调出来的,或者身兼数职,形成了“一套人马,几块牌子”的局面。调解员同时还要做好其他工作,受到其他工作的牵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调解工作中,影响调解工作的质量。同时,部分基层单位还存在着“只设机构不配人员和工作经费”的情况,使得人民调解组织成了一个空架子,人民调解职能弱化。

(四)人民调解存在随意性

人民调解的随意性一方面表现为调解地点和时间比较随意,进行调解的场合可能是当事人家里也可能是调解员的办公室,甚至也可能是饭桌上;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待调解结果的随意性。由于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约束效力,全凭双方当事人意愿,当一方对调解协议不满时,也存在事后毁约的情况,调解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调解协议的法律效益都无法确定和保证。

三、人民调解在基层维稳中出现问题的成因

(一)法律宣传不到位

人民调解之所以在基层维稳中存在着众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宣传不到位,基层人民调解法没有落到实处。由于有针对性的法律宣传不到位,相关部门未对人民调解做相应的宣传,导致人民对人民调解制度本身的机构、职责、作用不清楚;调解员对基层人民调解法也不够了解,没有足够的相关法律知识,是调解工作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一些部门基层维稳意识欠缺

一些政府部门缺乏维稳意识,缺乏大局意识,对基层人民调解制度不屑一顾是人民调解职能弱化的重要原因。相关部门没有将维稳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来抓,没有将维稳工作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来抓,没有意识到人民调解在基层维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有甚者,一些部门将前来要求调解的老百姓看作是找麻烦,对于群众多次反映的问题和正当诉求进行搪塞、推诿、拖拉、置之不理或处置不及时、失当,就会使积怨加深、矛盾激化。

(三)基层维稳工作主体多元化

目前,大部分的基层政府都设立了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心、家庭纠纷调解中心等组织机构,这些机构都具有开展民事调解的职能,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牵扯。在分工上,这些机构部门调解领域划分不清晰,不同的机构经常会出现交叉的调解领域。对于一些递交上来的纠纷案件,很多相关部门都会相互推诿。在一些共同处理的调解案件中,也经常出现由于参与调解的机构太多,调解人员内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这种调解主体的多元化,易使调解工作的进程和效果受到影响。

(四)人民调解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人民调解制度出现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人民调解制度自身不完善。首先,人民调解的范围以及各个调解组织机构的职责范围缺乏明确规定,对于适用于法院或者人民调解案件的裁量界限不明。其次,关于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由于对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没有制度上或者法律上的规定,致使人民调解的认可度不高,人民调解所达成的协议也经常得不到履行。

(五)缺少追究问责机制的约束

基层政府对于人民调解的态度一般都是比较懒散的,觉得矛盾纠纷能处理好就处理,处理不好还有法院等审判机构可以解决。因此,对基层调解单位以及调解人员的要求都比较松,对矛盾纠纷的调解也有一定的随意性,缺少追究问责机制的约束,对于调解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缺少惩罚措施。

四、优化人民调解工作的思考

(一)充分利用传媒载体,加大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宣传力度

传媒载体包括了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具有时效性、共享性、多样性等特点。应充分利用不同传媒,形成优势互补,发挥传媒的综合效应,以达到人民调解制度宣传的最佳效果。

1.开展网络人民调解专题教育。“以网络为载体是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的迫切要求。”随着互联网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网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网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阵地而且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利用网络来进行人民调解制度的宣传,可以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大批网民能够通过网络获得关于人民调解制度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在网络上开展人民调解专题教育。人民调解制度相关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上,可以让大家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基层人民调解制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人民调解制度相关内容的普及,提高人民调解制度的影响力。

2.加大电视、报刊等对人民调解的宣传力度。在运用网络这种新传媒宣传人民调解制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传媒载体的作用。可以通过电视来循环定时播放关于人民调解的宣传片、微电影等,利用多种形式来加强人民调解在电视上的宣传力度,同时可以利用报刊等来对人民调解做相关报道,让人民调解的宣传全方位地进入人民群众的视野,从而提高人们对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解。

(二)对相关部门调解人员进行专职培训

针对基层调解人员存在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基层人员进行专职培训来改善这一现象。在专职培训中,首先应该让调解员掌握人民调解制度的所有内容,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其次,为提高人民调解的效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调解员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调解技巧。

1.掌握冲突缓解方法。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往往是针锋相对,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使矛盾激化。作为调解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冲突缓解方法,让调解有序进行下去。在调解之初,要注意当事人双方的心理情绪,及时疏导分流,及时调整利益关系,把握好处理关系的度,尽量做到公正客观。同时,需要掌握处理冲突的一些典型方法,如“热处理法、冷处理法、隔离法、转移法、调解和限制方法”,灵活运用这些冲突缓解方法,可以引开冲突双方的注意力,使调解有序的进行下去。

2.学会延伸思考、换位思考。作为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不能仅凭当事人其中一方的片面之词,要统筹双方,充分了解调解双方的想法,在调解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自己的调解方式及建议可能带来的效果,以及双方的接受程度,等等。同时要换位思考,尽可能平衡双方的心理,为当事人双方多考虑。

3.重视疏导沟通作用。正确的疏导沟通方式可以有效推进调解进程,使调解向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正确运用疏导艺术。疏导艺术是疏导方法的延伸,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所采取的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就属于疏导方法。在疏导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善意的立场出发,获得他们的信任,联系实际,尤其是要疏通情绪,打破僵局,为调解双方营造一个良好的调解氛围,这样才有利于调解的顺利进行。

4.在调解过程中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调解员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要了解对方的性格,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语言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因人而异,减少当事人的排他性心理;另外,调解员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要言中有情,要让当事人感受到调解员的真诚负责。语调要柔和,避免命令式的口吻或不耐烦的语气;此外,语言也要简洁易懂,最好富有幽默性,可以缓解调解现场的气氛,缓解压力。更重要的是,调解员只有抓住当事人双方的心结,才能够说服双方。

(三)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1.制定和完善人民调解员制度。制定完善的基层人民调解员制度,将调解员的选聘、培训、任职、责任追究等制度化,使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规范化。一方面,要建立人民调解员岗前培训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 提高调解员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专业人才的方式来弥补现在公开招考方式的不足,还可以引入律师参与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尝试推行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等。

2.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建设。要提升基层人民调解在基层社会的认可度,必须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建设。要对人民调解的地点以及要求、效力做出规定,尤其要落实《人民调解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对每一次的矛盾纠纷案件都要做好记录,事后做好分析。严格工作程序,对基层人民调解员的懒散和随意作风进行整顿,加强规范化建设,做到统一,有力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良性发展。

3.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一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安排相关部门对管辖地区进行定期排查,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并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汇总分类并及时处理,同时还要对已经调解好的矛盾纠纷案件进行追踪调查,确认调解协议是否落实;二要落实矛盾纠纷调解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经费保障和机构保障。要认真落实人民调解工作的各项费用,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在面对基层机构“身兼数职”“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情况下,要保证基层调解人民调解机构的人员配置,并保证有调解人员可以随时待命,逐步实现调解人员专职化。

(四)完善与司法调解的衔接

法院应就矛盾纠纷事件进行衡量,对于符合庭前调解或者可以避免司法调解的可以转接于人民调解,同样对于一些比较大的人民调解难以解决的纠纷也应转接于司法调解;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之间要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互动,及时交流相关信息,以更好的合作解决纠纷,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同时可以减轻人民法院的负担。

关于维稳工作的文章 篇12

在征地工作中, 管理部门经常通过“变通”方式对拒不拆迁的被拆迁人实施政策外补偿, 当这种行为被宣传出去后, 为其它被拆迁人效仿起了示范作用。同时也伤害了支持政府拆迁工作按时拆迁那部分人的情感, 他们会意识到爱哭的孩子多吃奶, 自己的顺从让自己吃了亏而非吃了奶。

不可否认, 征地过程是政府与被征地者利益博弈的过程。在笔者看来, 整个过程贯穿了一个“闹”字。法外补偿正引导着被征地农民通过上访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而且解决的结果往往是“按闹分配”, 被征地农民意识到只有闹才能解决问题, 大闹大解决, 小闹小解决, 不闹不解决。闹, 正在被演变成一门学问, 特别是在权势、资本、知识介入其中后, 闹成为部分人与政府博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与此前医疗领域出现的“医闹”、旧城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拆迁谈判队”有相似之处。其共同特点:一是抓住了管理部门怕出事的心理而提出远高于法的诉求, 二是有该领域比较专业的人士甚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并借机获利, 三是这些专业人士自己或借助第三方向当事一方提供经济支持。他们与被征地农民或被拆迁对象谈好利益分配后就极力向政府发难。被征地农民为自身利益向第三方寻求支持的行为视为正常, 但这些专业谈判队中不乏扇风点火能力极强, 甚至仇视社会的不法分子, 他们自控能力弱, 是非理智的。

对此, 一方面我们需要打击权势、资本介入征地信访工作中借机获利的行为, 因为权力和资本走到一起对任何领域的危害性都是非常大的, 征地信访工作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依法办事, 对非分要求坚决予以拒绝, 杜绝无法律依据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给大家公平的心理, 否则将留下欺软怕硬的骂名。高价息访是饮鸩止渴, 其带来的结果是息访成本无限增加。

2 建立服务型政府, 提高公信力

过去, 但凡重大征地项目进场施工, 地方政府常派公安民警到现场维护秩序, 保证顺利进场。当出现阻工等对抗状况后, 可能会再派民警调查带头闹事的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或其它问题;判决征地过程中的诉讼案件时, 法官为了顾全大局难免会考虑政府的形象和利益。总之, 在解决征地矛盾过程中作为政府工作部门的公检法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办案。

在被征地农民眼里, 征地过程就是政府与他们利益博弈的过程, 发生分歧本应寻求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进行裁决, 但地方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双重角色, 致使被征地农民对其持不信任态度, 相比之下, 他们更相信“闹”的力量。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尽其所能为征地工作设置障碍, 当政府不能满足其要求时, 就采取上访、群访等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在权力与利益的博弈过程中往往出现三种结局, 一是地方政府被上访人抓住软肋了, 结果是政府花钱买平安, 高价息访;二是上访人被地方政府抓住了软肋而妥协。比如上访人曾经有过违法乱纪的行为;三是上述两种情况之外双方均不愿妥协时常常出现暴力息访事件, 局面失控就演变成群体事件。

对此, 我们应建立服务型的政府, 将政府角色由矛盾当事方调整为调解矛盾的第三方。改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局面, 让被征地农民信服其裁判的公正性。

3 对征地信访适度反应, 科学息访

上级政府为了让下一级政府重视征地信访工作, 把征地维稳工作结果的好坏作为领导干部提拔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甚至达到了一票否决的程度。征地信访工作与领导的帽子相联系后, 增加了领导对征地信访工作的重视程度。近年来, 每到“两会”等关键时期我们总会看到书记县长亲自大下访、大接访, 各职能部门运动式的解决群众矛盾的现象。

有的上访专业户抓住领导怕出事的心理, 在关键时期提出远远超出法律的诉求。加大了地方政府花钱买平安, 高价息访的可能性, 进而激励了被征地农民抓住机遇上访的积极性。为了达到让对方息访的目的, 我们从新闻媒体上不乏看到地方政府对被征地农民中的上访带头人实施跟踪、监听、抓捕等过激行为。

在笔者看来, 被征地农民上访的目的是寻求利益表达, 而非推翻现有社会秩序。这种利益表达是正常的, 是容许存在的, 上访并不代表我们的社会秩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 地方政府没必要惊慌失措而小题大作。经济利益上的博弈在任何社会都存在, 它的特点是理性的, 可谈可控的, 博弈双方是可以共同存在的, 它并非像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是两者只能选其一的结局。只要我们重视并做到适度反应, 问题是可控并能解决好的。我们反对花钱买平安过度反应的做法, 也反对互相推诿反应不足的做法。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表达和征地信访稳定工作统一起来是做好维稳工作基础。

一方面我们对被征地农民的上访行为做到反应适度, 重视不怕事;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征地信访工作评价体系, 减轻地方政府领导压力是真正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

4 征地信访重在疏心, 个案需向司法途径引导

多数被征地农民对征地行为的态度是复杂的, 一方面希望政府来征用他们的土地, 因为在城郊结合部, 农业性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已经非常低, 土地征用正好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笔不菲的补偿金以改善生存条件, 因此多数被征地农民视征地为一次“求变”的机会, 是欢迎的;另一方面在确保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争取补偿高点, 但高到什么程度才叫合适他们也说不清楚, 用一句话来形容是多多益善。即:农民对自己的权益内容也不清楚, 认为政府将他们的土地低价征过去高价卖出, 自己吃亏了。当这种情绪被不当引导就形成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此时需要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 使其明白什么样的诉求是合法的, 什么样的诉求是不合法的, 并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对法外诉求使之明理, 而非一味的花钱买平安或者暴力息访。

无论大下访还是大接访工作出发点都是一个字“堵”, 治标不治本, 我们更应该考虑事前防范和事后疏心工作。比如:事前制度设计时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感受, 并设身处地为其考虑问题。出现状况后应保持与当事人平等的姿态和平和的心态去与其交心谈心, 信访疏心既为对方保足了面子又引导事情向积极良好的方向发展。当然, 其间不免会遇见别有用心的人借机刻意刁难政府, 疏心工作对其不起任何作用, 他们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我们对这些人需要做的是将其向司法程序上引导, 并在司法过程中切实保护其尊严和利益即可。

5 防止房价增长过快导致农民资产缩水或者表面资产增加而实际生活质量下降

从2001~2011年的10年时间里, 我国房价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涨幅差不多是原房价的5~10倍左右, 对被征地农民来讲, 如果选择了货币安置而未及时购房, 那么事后买房变得非常困难。对选择了住房安置的人群来讲, 上涨过快的房价虽然看似让他们的身价倍增, 但住房对他们来讲是生活必须品, 除满足居住外并不能带来生活所需的现金流。征地农转城后, 生活进入了喝水都要花钱的时代, 搬家花光了他们所有的积蓄, 改善生活后续资金没有保障, 生活质量有所下降。这些人群的生存能力、经济地位相对低下,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自卑的心理, 高房价给他们及其子女带来巨大的购房压力, 融入城市生活的成本让他们无法承受, 极易产生仇恨社会的心理。加之他们业余时间比较富余, 无所事事时往往把这种不满情绪发泄到政府的征地行为和上涨太快的房价上, 对政府维稳工作来讲无疑是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控制房价也不失为社会维稳工作一个好的着力点。

控制房价或给他们更优惠的购房政策, 降低其融入城市生活的难度, 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为构建和谐社会, 缩短贫富差距, 减少社会仇恨奠定基础。

结束语

利益博弈无处不在, 征地过程中被征地农民通过上访表达利益诉求属正常现象, 工作态度上我们做到重视不怕事, 容许这种利益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并为其提供畅通有效的表达渠道;工作方式上, 注重制度设计, 疏比堵更有效, 堵只能让民怨越积越深;房价上涨过快影响范围不单是被征地农民, 它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民生问题, 控制房价不失为征地维稳工作一个好的着力点。从上述角度出发,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征地或许不再是我国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摘要:近年1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征地速度同时步入了有史以来最快的10年, 因征地引起的信访稳定问题成了我国目前社会秩序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从微观角度分析引起矛盾的根源, 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上一篇:电视广告的文化特点下一篇:英语八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阅读课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