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比手法的现代诗

2024-07-16

排比手法的现代诗(精选8篇)

排比手法的现代诗 篇1

对联创作中的排比修辞手法

一、排比的定义与分类

关于排比,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是这样定义的:“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组织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排比各项的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有时会反复出现的共同词语,这便是“提挈(qiè)语”,但排比并非一定要有提挈语。通常认为要三项及以上才构成排比。

修辞学界较为普遍的排比分类是按照排比项的语言结构来分的,大致可分四类,第一类是“短语排比”,如《战国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其他依次为单句排比、复句排比和语段排比。

排比与对偶不同,它并不要求各项字数始终一样,也并不要求每项的结构完全相同,只要主干成分相同即可,这样,我们便还可按排比项之间结构的复现程度来分类,据此可分两类:整齐式排比;错综式排比。

(一)整齐式排比

所谓整齐式排比,是指排比项之间的结构、音节、字数完全相同。如“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庄子说剑》),四个排比项都是“以……为……”结构,每个排比项都是五个字,音节字数完全一致,形式显得极为工整。

(二)错综式排比

错综式排比,是指排比项之间结构相同或相似,但音节或字数不完全一致。如《孟子滕文公上》:“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三个排比项都是“……谓之……”的结构。但与前两个排比项相比,最后一个排比项的提挈语之前部分即“为天下得人者”,不仅字数增加为六个字,而且形式上也有变化。这种字数依次增加的排比,又如韩愈《原道》:“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也有字数渐渐减少的排比,如欧阳修《送杨置序》:“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

更多的是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字数时增时减,错落有致,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二、对联创作中排比的运用

对联创作中,如果在单边联(上联或下联)中运用了排比,则对应的一边也要运用排比。这是难点,也是问题的关键。

(一)整齐式排比的运用

整齐式排比在对联中的运用,如果有提挈语,要注意上下联相仿而不雷同。如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一等奖联(杨明俊):

看发展有纲,看振兴有图,看稳定有序,国泰民安,国运昌隆称上国;

让天空更蓝,让大地更绿,让河水更清,春柔花艳,春风得意揽长春。

严格按语法讲,上联提挈语“看……有……”中的“有”与“看”并无直接句法关系,但下联“让……更……”则是兼语结构,“更”直接与“让”相关。正是这种类似而不雷同的安排,才使这副对联能表达丰富的且不重复的内容。

以上是有提挈语的排比,也有不用提挈语的排比,如李联芳撰武汉黄鹤楼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上联用排比句“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列举近景;而下联则用“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列举远景。

以上所举例从单边看是排比,从上、下联对应看,又构成对偶。也有纯粹是单边排比而上、下联间并不对偶的,这也属于“一边自对”,准确地说,应是“一边自排”。“一边自排”例,如清代窦垿题岳阳楼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其实上例上联中“诗耶?儒耶?吏耶?仙耶”、下联中“潴者,流者,峙者,镇者”也是排比。

对联中的排比常体现为规则重字对,如李紫辅为张维屏所作寿联:

诗称三子,学绩三余,望重三城,福懋三多,寿祝三秋,愿松柯益健,菊节弥坚,文囿词场陪杖履;

身历四朝,名高四海,官尊四品,科连四世,堂开四代,况夫妇齐眉,儿孙晋爵,国恩家庆乐林泉。

清代诗人张维屏与谭敬昭、黄培芳号称“粤中三子”。此例中“三”和“四”并非“提挈语”,但以它们为纽带构成了规则重字对,也就是说联中的四字句部分既是排比句对偶,又是规则重字对,排比对和规则重字对两者是重合的。

也有两者不完全重合的,通常是规则重字对的边界要比“排比对”的边界宽一些。如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一等奖联(张琼):

新世纪,新千年,新长征,新起点,试看中华新一代,领异标新,务实求新,开创神州新局面;

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老英雄,重温主席老三篇,白头虽老,丹心未老,甘当革命老黄牛。

上联“新”重复出现在全部八个分句中,而排比却只涉及前四个分句,下联的“老”也是如此。再看周积荣在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联:

外语潮,诗联潮,健身潮,人生在改革潮里充实;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于现代化中向前。

上联“潮”重复出现在全部四个分句中,而排比却只涉及前三个分句,下联的“化”也是如此。

(二)错综式排比的运用

错综式排比如运用得好,可避免千篇 一律,收到更好的造势效果。如清代黄典五(黄琴士)题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联:

侍金鸾,谪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平,汉曼倩,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

跪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望,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纻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此例中的“说什么”、“不可无”是“提挈语”。上下联各自三个短句,给人情感越来越强烈的感觉。

也有不用“提挈语”,只通过结构相似、字数增加来构造错综式排比的,如清代李调元为设在北京的四川会馆所撰联: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嵋秀,巴江曲,锦水清涟,顿觉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下联中“升庵科第”是不得不增加一字,上联“锦水清涟”相应地增加一字,效果很好。

以上是渐渐增长式,也可视乎需要时长时短,如刘志刚《题涟源“飞水漂流”景区》(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一等奖联):

水从天上飞来,叠成梯,腾成柱,挂成帘,泼成画卷流成曲;

船向峡中漂去,迷了树,乐了花,惊了石,爽了游人醉了峰。

“泼成画卷流成曲”实际上是两个分句,下联“爽了游人醉了峰”也是如此。上联中的排比写水,给人越来越烂漫的感觉;下联写漂,写出了越来越陶醉的感觉。

排比各项的结构相似,有时可呈现出分组的`特色,如1995年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一等奖联(田均安):

华夏起宏图,壁立西江,波平东海,京九架长虹,万里关山生特色;

神州兴改革,龙腾北国,虎跃南疆,工商开富路,一声玉笛报阳春。

上联四个分句看起来都是“名+动+名”结构,但“壁立西江”是“西江壁立”的变换说法,“波平东海”是“东海波平”的变换说法,如果细分,这两个分句为一组,后两个分句为另一组。下联四个排比项也可细分为两组,“龙腾北国”、“虎跃南疆”为一组,“工商开富路”、“一声玉笛报阳春”构成另一组。

三、排比过后的收束

排比过后的收束有讲究。排比将语势拉起,形成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但毕竟还是要收拾,要收束。如何才能既刹住语势,又留住蕴涵?可采用总结式收束法或深化式收束法。运用这些收束法时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表达技巧。

(一)总结式收束法和深化式收束法

总结式收束法如周承忠题嘉定秋霞圃碧梧轩联:

绿杨春蔼,白萏夏香,丹桂秋芳,青松冬秀,年年月月暮暮朝朝,无古无今,好景随时惬幽赏;

霞阁东崇,山亭西峙,华池南绕,镜塘北环,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可望可即,清光满座绝尘怀。

白萏(音dàn),即白菡萏,白荷花。上联在分别含春夏秋冬的四个排比项之后,接着从时间特征加以总结:“年年月月暮暮朝朝,无古无今,好景随时惬幽赏。”下联则在分别含东西南北的四个排比项之后,接着从空间特征开始总结。

再看一例,此例是阙东明参加湖北之声春联大赛获得一等奖的一副联:

富不淫,贫不移,威不屈,浩气盈怀,大智大仁兴社稷;

言必行,行必果,志必坚,清风誉世,全心全意为人民。

上联的三个排比项是化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为《孟子》这段话本是形容浩然之气的,故以“浩气盈怀”加以概括,达到收束的目的。

运用深化式收束法的,如1995年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一等奖联(王光伦):

看巨坝横空,平湖悬镜,巫山云雨化霓虹,三峡惊圆百年梦;

喜画楼鸣鹤,玉笛吹梅,龟岭烟霞笼电塔,一江独占九天春。

上联“看”字后接三个排比项,都是描写三峡水电站建成后的情形,因为建三峡大坝拦江发电的设想,是从孙中山就开始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又一次提起,现在终于实现了,故最后用“三峡惊圆百年梦”加以收束,这就点出了这一伟大工程的意义,对前面的描写是一种深化。

(二)一种特殊的收束表达技巧

这种特殊的收束表达技巧就是利用先前排比项中的语言模式造短句以收束。

可以是一个类似而又不同的句子,如佚名题四川乐山凌云寺联: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上联的“笑来笑去”与前边三个排比项的语言模式相同,但动词后不是带宾语而是带补语。“笑来笑去”带有总结、总括的意味。下联“观来观去”同样如此。

这种收束语常常比前边的排比项短,如湖北之声春联大赛特等奖联(石钧):

春风砺志,以和谐为目标,以贤能为榜样,以振兴为己任,以人为本;

天道酬勤,还碧绿于大地,还清澈于河流,还纯洁于少年,还利于民。

上联“春风砺志”后的四个分句全是采用“以……为……”语言模式,但最后的“以人为本”要短些,对前边各项也是一个深化。

又如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一等奖联:

理乃法之依,义乃法之求,刑乃法之助,法乃国纲,爱国先须守法;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民为邦本,兴邦首要亲民。

与前举之例一样,“法乃国纲”相较前边各分句要短些,对“法”的地位的揭示更深刻些。下联的“民为邦本”也是如此,不但短些,而且深刻些,回答了为什么要为民用权、为民系情、为民谋利这个大问题。这个例子的特殊之处,在于收束之后,还加了一句进一步引申开去,进一步深化主题。

下例也可看作利用先前排比项的语言模式造句以收束:

让目光更远,让心灵更近,让脚步更勤,让话语更亲,期两岸早臻统一;

愿环境永新,愿灾难永离,愿硝烟永逝,愿贫穷永去,祈全球共享和谐。

这是邹胜兵参加湖北之声春联大赛所获得的一等奖联。不难看出,其收束语较前面的排比各项要长。由此可见,收束语短而有力自然好,但长而有力,长而概括性强也并不是不行。

四、以排比构联

排比在对联中的运用结果,通常是联文的一部分为排比,但也有整联为排比者。整联为排比,说明排比有时可以作为构联之方法。

整体以排比构造的对联,其铺排描写效果往往特别好,如旧时有一副讽刺清代知府的对联:

见州县则吐气,见道台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道说几个是是是;

有差役作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赠贿,不觉得笑一声哈哈哈。

上联的“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道说几个是是是”实际上也是排比项之一,这是一个错综式排比。下联的最后三个分句也可作如此分析。

以排比构联,还有更巧的,如:

梅白菊黄,桃红柳绿芳草青,冬傲雪,秋傲霜,夏揖和风,春沾雨露;

郊寒岛瘦,庄肆关宏板桥怪,诗言情,画言意,文揣妙理,曲诉悲欢。

这副对联的上联由两个排比构成,“梅白菊黄,桃红柳绿芳草青”是一个有五个排比项的排比,而“冬傲雪,秋傲霜,夏揖和风,春沾雨露”是另一个排比。两个排比语意有关联,冬傲雪者,梅也;秋傲霜者,菊也。余类推。下联亦复以两个排比对应。“郊”指孟郊,“岛”指贾岛,二人诗言情。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画竹言意。“庄”为庄子,“关”为关汉卿,各自文揣妙理,曲诉悲欢。

排比手法的现代诗 篇2

而观唐代僧人王梵志的诗歌, 信手拈弄俗语俚词, 精心捕捉民情世态。道士女冠、和尚尼姑、懒汉泼妇、商人工匠、循吏贪官、土豪贫农、不孝子、浮逃人……各式人物形象虽着墨不多, 却个个活灵活现;战事频繁、赋役沉重、官场黑暗、贫富悬殊、土地兼并、儿女不孝、府兵制、租庸调……种种社会弊端受揶揄嘲弄, 遭无情鞭笞。且不去苛求诗人因为历史局限所导致的“有沉湎在虚幻的佛国天堂, 宣扬佛理教义和儒家伦理消极内容”及“形式还不够完善, 甚至显得很粗糙”[1] (序) 之类的缺点, 至少它“实大奇特, 全用五言, 而翻腾转折, 深刺浅喻, 多出人意外。其民间气息之浓, 言外韵味之厚, 使读者不由不跟着他歌哭笑怒, 不能自持”[2]。对此, 白描、叙述、议论、夸张、比喻、衬托、“翻着袜法”、含沙射影、讥刺嘲讽等诸多艺术手法自是功不可没, 然大量对比手法的运用也颇为奇巧, 不仅增添了王诗总体上质朴明快的艺术魅力, 更成为王诗比较值得称道的一项艺术特色。

下面就结合王梵志具体的诗作, 以主要的对比对象为例, 阐释他如何展开对比, 并浅析他通过对比而产生的表达效果。

如果说王梵志诗针砭时弊, 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话, 反映社会底层老百姓疾苦与达官显贵奢华生活的俗诗无疑极具代表性。像《富饶田舍儿》和《贫穷田舍汉》 (引自《王梵志诗校辑》卷五) 两首诗, 在敦煌文书原卷中前后为序, 显然王梵志是要借助组诗的形式构筑出折射农村贫富不均的对比。诗人从多个角度将富儿跟“硬穷汉”各自过的日子直白地加以呈现, 对立了两者的天壤之别。于住处, 富儿的宅舍“富饶”, 槽、圈、窖、厅一应俱全;“硬穷汉”的庵子却“极孤悽”加“漏”。于物资, 富儿“广种如屯田, 宅舍青烟起。槽上饲肥马……牛羊共城郭, 满圈养牛子。窖内多埋谷, 寻常愿米贵”, 劳作统统交由奴婢包办;“硬穷汉”家呢, “无米复无柴”, 只好“男女空饿肚, 状似一食斋”, 并且“妇即客舂捣, 夫即客扶犁”一直到黄昏。于赋役, 官人须何物, 富儿“当家皆具备”, 所以“纵有重差科”都不怕;“硬穷汉”竟要同债主扭打得“幞头巾子露, 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褌袴, 足下复无鞋……”。总的说来, 诗人在这边进行对比时, 既整体着眼, 又细致刻画, 特别是传神地描绘生活细节, 尤显得笔触饱满, 真切实在。

除此以外, 还有一些王梵志诗将“贫富”进行了对比。例如《他家笑吾贫》 (同上, 卷一) 讲“你富披锦袍, 寻常被缠缚。穷苦无烦恼, 草衣随体着”, 《富者办棺木》 (同上, 卷一) 写“富者办棺木, 贫穷席裹角”, 《人生一代问之一》 (同上, 卷二) 言“人生一代问, 贫富不觉老……他家马上坐, 我且步擎草”, 《粗行出家儿》 (同上, 卷六) 道“贫齐行则迟, 富齐行则疾”。一般文人作诗喜典雅含蓄, 王梵志少顾忌, 人们读起他笔下的贫富对立总会一目了然, 甚感顺畅。

生存与死亡是另一个王梵志多举的对比。他说:“生坐七宝堂, 死入土角触” (同上, 卷一) , “自生还自死, 死活非关我” (同上, 卷二) , “死竟土里眠, 生时地上走。死竟不出气, 生时不住口” (同上, 卷三) , “有生即有死, 何后复何先” (同上, 卷三) , “生莫不有死, 来去不相离” (同上, 卷五) , “生死不由我, 我是长流水” (同上, 卷五) 云云。不过, 需要指明的是, 凡涉及生死对照的问题, 王梵志不似对比贫富那样丁是丁, 卯是卯;不少论述暗含着生和死的相互联系, 甚至近乎“生死如流星, 涓涓向前去” (同上, 卷五) 的共同点。其实它不代表王梵志所做的生死对比不够成功, 甚至对生死概念的界定模糊, 恰恰能表示他的生死观里包含着某些素朴的辩证因素。

王诗反射的不单是社会历史的真实, 而且是心灵的真实。初唐时期社会下层的心理气氛、思想脉搏, 以至人们灵魂深处粗俗卑恶的一面, 王梵志依靠生动的对比, 嬉笑怒骂间逐渐进行着泼辣犀利地揭露。试看《吾富有钱时》 (同上, 卷一) , 诗人围绕一个“钱”字, 敏锐、凝练地“直说”妻室儿女前后反差巨大的态度。“吾富有钱时”, 一切都好, 家人十分殷勤。假如吾要脱衣服, 很快就会有人把脱下的袍袄折叠得整整齐齐;假如吾离家出外经商, 他们还要一直送到大路旁边。当吾携带金钱回到家里时, “妇儿”一个个笑脸相迎, 仿佛白鸽盘旋周围, 又似学舌的鹦鹉在耳边喋喋不休。可是, 倘若吾偶然陷入贫穷, 妻儿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 丝毫不顾“人有七贫时, 七富还相报”的道理。此处诗人对比的是人情冷暖, 他巧妙地截取了生活中某些不大被人重视的动作和事理, 拿神色作为比较的基准, 仅就“满面笑”与“貌哨”两个词便能让读者对贪钱者的丑态窥见一斑。

还有一首短诗《他人骑大马》 (同上, 卷六) “他人骑大马, 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 心下较些子。”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了一幅有趣的“三人行”场面, 骑马的人同骑驴的人, 再同担柴的劳动者形成戏剧性的对比。首先, 骑马的人和“担柴汉”各列贫富悬殊的两极;其次, 骑驴的人插入, 他的心情是多么矛盾:他比上不足, 颇有些不满 (这从“独”字的语气上可以会出) , 但当他看到“担柴汉”时, 便又立刻心安理得起来, 整个一套甘于现状的中庸思想。这里诗人采用对比手法的过程是平列三个形象, 末句一点即收。章法独到, 饶有情趣, 让人忍俊不禁, 更发人深省。

王梵志的七言诗《造作庄田犹未已》 (同上, 卷六) “造作庄田犹未已, 堂上哭声身先死。哭人尽是分钱人, 口哭原是心里喜。”寥寥28字, 和盘托出的依旧是世情险薄、人情冷暖。只是对比的事物换做了人面跟人心。人生苦短, 尚未置办好庄田已经死到临头。一干亲朋密友“堂上哭声身先死”, 好像情意绵绵;孰料“口哭原是心里喜”, 暗地里大家正琢磨着怎么分遗产呢。因此, 人表人里经王梵志一对比, 其间很不一致的状况获得了突出的诠释。

当然, 王梵志诗罗列的对比仍有许多, 上述仅是相对突出的几例。由此已可知, 他驾驭对比手法的技艺很是娴熟, 非但不是为了对比而对比, 还在宛如平常话的通俗派创作的掩映下, 使得对比手法有了几丝不露声色、以小见大的味道。

王诗善用对比手法, 其明显的艺术功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表达爱憎。王梵志诗对比了一系列贫富悬殊的现象, 与文人诗更多的时候是以悲悯的心态, 高高在上地俯瞰底层社会的苦难不同, 它“不仅第一次集中地、大量地表现了社会下层的生活图景”, 还“从社会底层的内部观察人民的生活, 并作为人民的一员来唱出自己的痛苦”[3]。据一些学者考证, 王梵志本人一生坎坷、饱经忧患, 既享受过富实家庭的温暖, 也尝到穷苦生活的辛酸。所以, 他寄予贫苦百姓们深切的同情。他形容“贫穷田舍汉”乃“硬穷汉”, 就隐隐赞扬了人民身上顽强、硬铮的品格, 充分表露了他身为为一个狂狷者的精神气质。至于“富饶田舍儿”, 王梵志则“馈赠”满满的厌恶情绪。

其二是揭露矛盾。王梵志诗初步接触到阶级社会“赋役既不均” (同上, 卷五) 的不平等现象, 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社会制度下, 只要有钱就可买通官府, 逃避征戍徭役的沉重负担。此外如府兵制, 诗人针对它的流弊, 大胆点明“天下恶官职, 不过是府兵” (同上, 卷二) 。它们虽然铿锵有力, 仍旧停留于表面, 诗人不曾真正触及封建制度的矛盾根基, 可是这不是诗人的错, 时代的束缚是无法避免的局限。

其三是辛辣讽刺。王梵志诗通过对比, 尖刻地批判了嘴脸丑陋的人物及形象化人物背后的抽象化社会诟病。诗中常洋溢着牢骚抱怨、愤懑不平的“狷者之音”和动辄就“宁能奈我何”的“狂者之气”。王诗多取锋芒毕露的嘲讽, 绝对舍弃文人诗那种“温柔敦厚”的“美刺”原则。

其四是阐明主张。凭借生和死的对立, 王梵志的生死观逐渐变得清晰。他认为有生有死, 谁都免不了一死, 生和死是自然规律, 不是个人意志所能决定的;继而他表示死亡并不可怕, 最好实施薄葬。这番见解肯定有违当时的流行观念, 闪耀着进步的光辉。只不过, 它们的数量有限。无可否认, 王梵志大部分时候认知生死问题是狭隘的, “这是他信奉佛教的直接结果, 也是难以克服的致命弱点”。

其五是烘托突出。这一点主要就塑造人物形象所言, 考虑到在分析对比手法的具体操作时, 已经比较详细地分析了, 不再重新赘述。

综上言之, 王梵志诗采用奇特精巧的对比手法, 丰富和开阔了通俗诗的艺术境界, 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对比手法, 与其他的艺术手法并不冲突, 反倒发挥着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2]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排比手法的现代诗 篇3

一、考点梳理

1.对偶

对偶指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意思的修辞手法。从形式上可分为:

(1)单句对偶:用一句对一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2)偶句对偶:用两句对两句。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

(3)多句对偶: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从内容上可分为:

(1)正对:上下句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相近的或互补的。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反对:上下句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凝练概括,抒情酣畅。

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整饬。内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对偶,就背离了修辞的本来意义。

2.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情感的修辞手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成分排比: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陈淼《桂林山水》)

(2)分句排比: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3)单句排比:如“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

(4)复句排比: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条分缕析,叙事透辟;节奏鲜明,便于抒情。

3.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对说,而排比是三个及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连说。

(2)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

二、答题方法

1.对偶

(1)以对联的形式出现。常常给出上联,让你填写下联;或者给出下联,让你填写上联。如给出上联:“春风化雨山山翠”,让你填下联:“政策归心处处春”;如给出下联:“猴节正气报新春”,让你填写上联:“羊随新风辞旧岁”。

(2)以广告的形式出现。如用对偶句写一则关爱他人的广告:“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用对偶句写一则禁止毒品的广告:“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3)以拟写新闻标题的形式出现。如“用对偶句式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嫦娥三号探测器14日21时11分成功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落月是从15公里高度开始的。大约11分钟的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在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之后,平稳“站”上月面。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开始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

标题可拟为:“嫦娥临广寒宫,国人圆登月梦”或“嫦娥落广寒,玉兔游月宫”。

2.排比

排比的考查方式,常常要求按照规定写一段话或仿写句子。如仿照下列语句,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生命,总是有梦的: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荫;哪怕是一只掉队的雁,也要瞄准一个方向; , 。

答案:哪怕是一颗陨落的星,也要发出一道光亮。

【同步突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960年5月,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行到长沙视察工作。汽车行至湘江橘子洲头岸边。毛泽东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触景生情。他回忆起青年时代,在这里与同学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情景,不由感慨万千,脱口而出:“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

毛泽东思考着下联,小轿车已驶到一座亭阁前面。这座亭阁,就是毛泽东当年常和同学们谈论天下大事的天心阁。这时,一群鸽子从阁内飞出。周恩来才思敏捷,灵机一动,随口吟道:“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1)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说说“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副对联的类别。

答:

(2)请赏析“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副对联。

答:

2.阅读下面文字后,撰写一副对联,概括其内容。

老刘是村里的骄傲。年轻时四处闯荡,用一身力气换来一些积蓄,准备给缺水的山乡打一口井。他托人从城里请来勘察队,选准三个地方,从阴历牌上挑了一个吉日,开始了热火朝天的“会战”。老刘挖了三口井,都没有打出水。他累吐了血,带着一腔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老刘的儿子也在外面拼搏了十年。十年后,他便子承父业要圆那个遗憾的梦。

城里的勘察队又来了,挑选了三个地方,依旧是那三口井的位置。这回只多探了一米多,三口井便都嘟嘟冒出了泉水。

答:

3.阅读下面的文字,补出画线的成分。

为什么用谷子做种子而不用米呢?米除掉了那层谷壳,沒有谷壳的束缚和阻碍,发芽不是更直接、更省事、 、 吗?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父亲听时,父亲要我亲自试试。

4.阅读下面的文字,补出画线的成分。

司马迁选择了坚强,创作了《史记》;毛泽东选择了革命,建立了新中国;鲁迅选择了文学,引导了人民;

排比手法的现代诗 篇4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备考资料

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排比手法的现代诗 篇5

中心校

陈雯

沉睡的大地还贪婪地享受着它的美梦,有几丝光已迫不及待伸出双臂,想要揭开校园那神秘的面纱。几声呼唤声打破夏日的沉寂,偶尔隐隐约约地能听见稚嫩的读书声。

夏日的校园已不再沉默,张开那美丽的双目,而我缺却闭上眼大口大口的呼吸着,金黄色的阳光洒满校园,映红了那一张张笑脸。你看,大树下、小草旁,还有同学在背书呢!还有那“腾飞”的雕塑,像一只雄鹰正展翅高飞,或许是想盘旋校园高空,把校园景色尽收眼底; 或许是想离开这块平地,展示它的飞行技术,那么高傲!

在微风中,迎风招展的红旗舞动着她那婀娜的舞姿。

“叮叮„„” 校园似乎安静许多,站在旗台的我,远望这一切,心中激动万分。

母爱的现代诗 篇6

没有汗青史诗的撼民气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今世散文家余秋雨在一文章中写道:“统统远行者的动身点总是与妈妈握别……而他们的尽头则是朽迈……老年末年的老者呼唤妈妈是不克不及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唤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流落”。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终极归宿,是滋润后代心灵的一眼清泉,它陪同后代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停,于是,在后代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缱绻。

母爱就象一首故乡诗,幽远纯洁,和雅平淡;

母爱便是一幅山川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爽天然;

母爱就象一首蜜意的歌,委婉委婉,轻吟浅唱;

青春的现代诗 篇7

一截干枯的枝桠,浅藏了些许春意

腐朽夺走了我的绿,掠走了我萌动的春

那只翠鸟飞离我丑陋的枝头

凄迷的叫,划过我的头顶

划破我的天空

我的喉咙长满了一根根毒刺

黑色的蚂蚁成群结队而来

沉重的心脏,满是蚁穴般的窟窿

虚假的外衣迎风而舞

体无完肤了,任浑浊的泪水

风干成四月的热和九月的冷

翠鸟的影子一点点飘走,飘出我的视线

幻化成一滴浓墨,一颗流失的星

那墨啊,滴在我淌血的心口,如一蓬狼毒

孤寂的秋风拖了长长一条尾巴

缠紧我,我以冰点的热情对抗

试图走出这重重围城

我想安睡了,寻找一个避风的地方

空空的头颅枕着我的诗集

亲情的现代诗 篇8

关于亲情的现代诗一:《亲情》 作者:若雨若云

亲情,

是一缕照亮你心田的阳光,给你温暖。

是无处不在的关怀,给你呵护。

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标,给你指引方向。

是饥渴难耐时的一碗粥,给你充饥解渴。

是寒冷时的一件棉衣,给你御寒。

是下雨天的一把伞,给你遮风挡雨。

是疲惫时的`依靠,给你温馨。

是你伤心时的怀抱,给你疗伤。

亲情,

是剪不断的情!

是浓浓的爱!

关于亲情的现代诗二:《亲情的味道》 作者:山姿海韵

烟酒匿香,

酒香浓烈,

那是父亲的味道。

饭菜飘香,

芳香甘甜,

那是母亲的味道。

啊,父母的味道,

是幸福悠悠缠绕。

父母的恩情,

怎么能够回报。

胸肩宽宽,

伟岸如山,

那是丈夫的味道。

爱心暖暖,

倾情奉献,

那是妻子的味道。

啊,夫妻的味道,

是藤树相依相靠。

夫妻恩爱,

牵手白头到老。

遮风挡雨,

男儿风范,

那是哥哥的味道。

胭脂芬芳,

情谊长长,

那是姐姐的味道。

啊,哥姐的味道,

是和风吹拂禾苗。

哥姐的关爱,

怎么能够忘了。

天真烂漫,

调皮贪玩,

那是弟弟的味道。

婀娜多姿,

如花初绽,

那是妹妹的味道。

啊,弟妹的味道,

是美丽童话歌谣。

弟妹的童真,

跳跃希望火苗。

关于亲情的现代诗三: 《亲情夜》 作者:写意

于睡梦中

我清晰的看见

爷爷满脸的皱纹

于睡梦中

我清晰的看见

奶奶满头的白发

一种心情

睡梦中的突然醒来

我落泪了

夜停留在此刻

泪凝结在此时

试着搜寻爷爷奶奶的影子

才发现

在我心中装有

他们照片的地方

早已布满了尘埃

这一刻

我的心情是自责

很久很久

或许重来没有过

这一次心灵的颤抖

无辜的皱纹

该死的白发

不知不觉吞噬着他们的年轮

而我还在暗自庆幸

我又长大一岁了

对着寒冷的季节

望着空旷的夜空

呼吸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晰

唯一一点隐藏的情绪

是说不出的亲情

却是隐藏——

关于亲情的现代诗三四:《亲情树》 作者:忠民

一棵亲情树

多像一棵香樟

在尘世间郁郁葱葱的活着

我们是活在树上的一片叶子

祖父生命的叶子落了

父亲生命嫩绿的叶子又发出

父亲生命的叶子落了

我生命的嫩芽又发出

我生命的叶子落了

还有我儿子的叶子在树上翠绿

呵亲情树

高贵的树

常青的树

落不尽生命

翠绿的叶子繁衍

上一篇:篮球基础知识课时教案下一篇:肾友会科主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