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悼词

2025-03-0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古代悼词(精选4篇)

古代悼词 篇1

古代悼词

老人去世的悼词【1】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各位父老乡亲:

今天,我们怀着非常沉重的心情,在这里深切悼念退休老教师——周凤歧老先生。

哀乐低回,北风哀号,云天低垂,物无光华,花无悦色,百草凋枯,万木萧条!我镇教育战线的老前辈–周凤歧老先生离我们而去了。

周老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爱党爱民,辛勤俭朴,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的一生。

他生于公元1923年农历正月初四,于农历十月十七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8岁。

祭文大全

周老先生1930年-1939年在本村及附近读私塾,1940年-1943年在桃树岭都昌中学读书。

1944-1945年在都中附设简师读书。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老先生踊跃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

1950-1952年3月在本乡农会任文书。

1952年4月-1953年4月任大沙桥文化站负责人。

1953年5月-1955年7月任县总工会专职教员。

1955年8月-1959年元月先后在县教育局、北山庐禁带辅导区任专职教员,1959年2月-1970年7月在阳峰辅导区教书。

文革浩劫,周老先生也同全国许多老干部一样,未免于难,先后被下放生产劳动。

这期间,由于子女幼小,妻子体弱多病,为了生计,在生产队养过猪,放过牛,在鄱阳湖撑过船,在水产场做过饭,还在龙潭湖做过坝。

在那年代知识分子受磨难,往事不堪谈。

经过落实纠偏政策和拨乱反正,1973年至1980年上级分配他在东山乡任教,重返了三尺讲台。

1980年到龄退休,由于大沙中学领导信任,特意挽留,在中学再作了二年贡献。

老先生四十余年的教书育人工作,桃李满天下。

周老先生退休后,本来可以轻松地在家颐养天年,同儿孙们共享天伦之乐,可是由于长期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形成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仍然参加了大沙中小退休教师组织的学习小组,和老同志一起坚持学习,坚持活动,坚持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社会调研,为大沙中小行政人员提供教育教学管理上的合理建议,为高小学校提供有益的业务指导,为村民小组及家庭排忧解难,为社会文明建设、为建设新农村、为社会和谐构建继续发挥余热。

周老先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村民,热爱生活,他经常用那饱含热情的笔墨和清秀的字迹,热情洋溢地歌颂社会的进步、党的正确领导、祖国及新农村的变化,继续播撒文明的种子,同时也不断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周老先生,品德高尚,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一身正气,正如他门前亲手栽种的劲竹,常年翠绿,挺拔向上,无论严冬酷寒,仍坚韧如故。

他子女多,生活负担重,工资微薄,但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细水长流的俭朴作风,没有向领导告过苦,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公私分明,严于律己,克勤克俭,度过难关。

以校为家是教师的传统,爱岗敬业是教师的天职,爱生如子是教师的品性,这几方面,周老先生是我们行业中的楷模,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周老师始终保持高尚情操,不伸手向公家要物,不贿赂向领导要职,不谋取个人私利。

铮铮铁骨,刚正不阿,这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

周老先生,团结同事,平易近人,态度谦虚随和。

无论在何种年代,何种场合,和同事们协作愉快,没有年龄界限,都愿意做知心朋友。

坦诚待人,知无不言,特别是对年轻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和他在一起共过事的老师,无不常怀敬佩之心,经他教育的学子,无不常怀感激之情。

周老先生,治家从严,教子有方。

他虽然子女众多,在他的精心培育和严格训教之下,都能够自觉行正道,操正业,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

长子继承了老先生的衣钵,为基础教育默默奉献。

其余爱子,都能文明经商,童叟无欺,发家致富;两女勤俭治家,为发展家庭经济当好了贤内助。

孙辈繁衍,家族庞大,无不以老先生之风范为楷模,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利国利民,为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作出了贡献。

周老先生撒手人寰,永远离开了我们,想见仪容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

学生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子女失去了好慈父,同志失去了一位好师长,但是最初的笑声与最后的逝世都是生命的必然,最初的晨曦与最后的晚霞同样光照人间,只要我们以老先生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为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作无限追求的动力,我相信周老先生定会含笑九泉,我相信周老先生在天之灵定会保佑家人快乐安康,家族繁荣昌盛,教育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在此衷心祝愿:一路走好!安息吧,周老先生!

哀悼诗词【2】

对于古诗词的了解,各方面我们也应该有所涉猎,对于哀悼之类的诗词我们也是应该了解的。

下面的内容是学大为大家提供的哀悼诗词,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这一类的诗词,在古诗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内容,取得进步。

1、黑暗赐予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一直用它寻找你遗留在人间的印记。

xx悼X年X月X日

2、悼亡诗沈约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3、您的音容笑貌当永存于我心间

4、献上一束鲜花,向你默哀敬礼。

斟上一杯清酒,愿你灵魂安息。

5、元稹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遣悲怀》其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其四)

6、待到儿孙还恩日,

一捧黄土永相隔。

望乡台上风凄惨,

奈何桥上无奈何。

游子归家无人望,

残屋仅剩门上锁。

无限悲痛伏坟泣,

只把衷肠寄蒿草。

7、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父亲追悼上的追悼词【3】

尊敬的各位亲朋,各位来宾:

首先,我代表我母亲我妹妹及我们的家人对各位莅临我父亲的追悼会表示衷心感谢。

(鞠躬)

我敬爱的父亲大人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仙逝。

我们全家深深痛惜,切切悲哀。

真是“青山含悲花垂泪,绿水载孝草滴血”。

但是,看到今天到场的各位,关心、帮助、支持、尊敬、爱戴我父亲的亲朋好友及我父亲的战友、同事、领导,我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倍感欣慰。

在此,我们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

(鞠躬)

我父亲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莱阳,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五次战役,数立战功,为解放新中国做出了奉献,并随军南下。

转业后来到綦江,从1954年至1984年离休前,先后在县人民医院、三角区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工作。

离休后,党和政府给予我父亲高度评价,确认他为县处级正职干部。

我父亲身体状况较差,不仅有冠心病,还患有胆结石、脑梗塞、右脑萎缩、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

但他老人家从不顾及自己身体,把一颗心全交给党和国家,交给了他人。

工作上他认真谨慎、忘我奉献:生活上他安平乐简、廉洁朴素。

他有宽广无垠的`胸怀和亲赞友颂的美德:他与母亲情深意笃,举案齐眉。

他对子女深爱严导,言传身教;他与友邻亲近和睦,团结互助。

他老人家的一生,是饱经风霜、辛勤劳苦、默默奉献的一生。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老人家不仅给了我们健全的躯体,更给了我们高尚的灵魂,他老人家的精神感召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他老人家对我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养教之恩,重于泰山,浓于热血,激励我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为人。

他老人家平凡而崇高的精神境界永远是是我们前进路上的引航灯!

父亲,我们最最敬爱的父亲,父亲,我们心心相印的父亲,你走得太急,你走得太匆忙,我们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对你说,我们还有很多心声没有来得及对你倾诉,你还没有充分享受子女的孝道和天伦之乐,你就走了,匆匆地走了,留下我们痛苦,留下我们伤悲……父亲,请你老人家放心的去吧,我们一定会好好地孝顺和侍奉母亲,精心地教育子女,勤奋地认真工作,诚恳地待人接物。

我们一定继承你的遗志,完成你的遗愿,并将你的精神发扬光大。

永别了,亲爱的父亲!安息吧,敬爱的父亲!一路走好,慈祥的父亲!(鞠躬)

老师悼词 篇2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同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月日下午7点 分去世,享年岁。

同志于19年12月日出生于。19年6月毕业于,同年7月分配至任教。19年9月调到第中学任教,199年9月调入学校工作。2年成立后,在师专,同志先后到任教。

老师一生勤恳工作、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从未懈怠;从不为个人耽误工作,从不为私事妄自伸手;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获奖无数,广受赞誉。老师用一生彰显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教育精神。

老师是同事们的好榜样、好伙伴:他为人和善、坚强乐观、热爱运动,阳光和蔼,是同事们可信赖的兄弟,同事们眼中的弥勒佛,有老师的地方总是充满轻松和欢乐,和老师交流常常如饮心灵鸡汤精神世界充满阳光。

老师是学生们的朋友、父亲、名师:对学生严苛有度、态度和蔼、谆谆教导、心灵指引;时如严父、时如慈母,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学生每每想起就如一股清泉沁入心间。

老师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是投身教育事业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去世,使妻子失去了相亲相敬的丈夫,使女儿失去了可亲可敬的父亲,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事好伙伴,使学生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好朋友,我们为之而惋惜,为之而悲痛。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那种宽宏大度、乐观坚强、达观处事的崇高品德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将留芳千古,永垂汗青。

李加林同志悼词 篇3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深切哀悼白沙社区

组的李加林同志。李加林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于二零一二年农历辛卯岁十二月十六日寅时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八岁。噩耗从李宅传出,犹如晴天霹雳,我们都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一个健健康康忠厚善良的人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我们。

李加林同志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卯时,出生在大围山脚下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祖居白沙李家老屋,父母共生六子一女,他是长子。懂事的他看到家里人多劳少,自己学习也不怎么好,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务农,后来学会了开拖拉机。一九七九年他与

之女谢福珍喜结连理,同年生下大女儿光荣,第二年第三年又生下儿子光和小女光华。一九八四年夫妻两建成了一栋土坯房,二零零三年又拆旧建新,盖成了楼房。零六年位子光和娶妻,因夫妻两不合离异。二零零九年为光和娶妻,第二年李骥出生,喜见孙儿。

李加林同志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一儿两女成长,离不开父亲的教育,他疼儿爱女,慈善过人,吃,生怕儿女们肚腹不饱,穿,担心儿女们寒气袭人,有事总是包揽下来,不让儿女们去做。苦,他一个人承受在心里,不露声色,以免影响他们的情绪,喜,他与全家人共同分享,他对儿女的教育,从来就是带着笑脸,说清道理,没有大声呵斥,更无打骂责罚。光和光华等你们姊妹,思一思,想一想,遇到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是多么幸福啊!你们的成长那一步离得开这样一位好父亲呢?然而今天,你们敬爱的父亲,在你们尚未对他进行回报的时候,在你们来不及对他说几句话的时候,他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你们,长久的永远的离开了你们,你们再也见不到他慈祥的笑脸,和蔼的言辞,即使你们捶胸顿足,呼天号地也难以挽留他已去的身影。这真是: 深恩未报惭为子 饮泣难消羞做人

李加林同志是一位好丈夫。三十几年的夫妻,他们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你恩我爱,相依为命。对妻子他总是体贴入微,妻子生气,总是和声细语,进行劝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前一阵还对人说,我若是先她去世,谢福珍怎么惯啊?谁知这句话竟成谶语。现在他真的去了,大嫂啊,你不感到孤单吗,寂寞吗?这真是:

睹物思情常疑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人去房空难为身孤影单戚戚悲悲。李加林同志是一个好儿子

他的母亲说,霞林为人厚道,孝敬父母。家里弟妹小的时候,他总是做事,吃苦尽力,吃穿,让给弟妹,为父母分忧啊!父母老了,每个月一领到工资,马上送去100元。娘常说,他有用的钱,你们留着用吧。加林却说,崽女拿的钱你接着,你用不完就留一点,说不定哪一天要多一点用,我们手头又紧,你就不需问了,哪有放在自己手头方便呢?常有空就会陪娘说说话,前几天因厂里做事脚受伤,住院回来,跟娘说,脚好了,只是还有有些麻木。还说到中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这个年纪难得有这样的身体。难得的孝心哪。真阳好的儿子怎么说一下没了。这真是: 怜子心中苦 离儿腹内酸

李加林同志是一位好兄长。在兄妹七人中,他最大。大哥一去世,弟妹个个嚎啕大哭,足以证明大哥对弟妹的感情。大哥为人忠良,对弟妹爱护有加,还小的的时候,他与大弟一同在街上玩,一会大弟不见了,他竟哭着跑回家告诉妈妈。是的大哥就是这样一个人,一辈子没少惦记着弟妹。谁家有事,只要一叫,早上叫,早上来,晚上叫,晚上来。对于负责乡下豆制品厂的二弟昔阳来说,一说大哥眼了就在眼眶里打转,厂里的大事小事放水修磨,锯柴下货他总是随喊随到。兄弟们也觉得,大哥快六十的人了,也该歇息了,他总是说,现在身体还行,自家人喊起方便些。现在大哥去了,厂里如同断了一只臂膀。大哥啊

云路仰天高,谁使雁行分只影 风亭悲月冷,任教荆树萎一枝

李加林同志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无论是在集体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时代,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为生产队开拖拉机不仅把拖拉机开好,而且还把拖拉机保养好。他经营锯台,上乘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优惠的价格赢得众多客服的称赞。

李加林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他对子女和蔼可亲,严格要求,子女个个遵纪守法,积极上进。对父母关心体贴。

李加林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儿女们失去了一位好父亲,妻子失去了一位好丈夫,兄弟们失去了一位好兄长,还有那可爱的小李骥,失去了一位好爷爷。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敬业乐群、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孝敬父母的高尚品德,在这个构建和谐的社会里更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特别是孝家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 作,再创佳绩,以慰李加林同志在天之灵。

老人去世悼词 篇4

篇一:老人去世悼词

普通农民去世悼词

各位亲朋好友、父老乡亲: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重和悲痛的心情,悼念XXX同志。XXX同志因病不幸于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与世长辞,享年___岁。他的与世长辞,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___,失去了一位深受大家爱戴的好____,也是孩子们失去了和蔼可亲的好____。

xx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他终身热爱土地,甘当老黄牛。他勤勤恳恳了一辈子,也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将劳动的汗水洒满大地。他曾经身披蓑衣、脚踏草鞋,风里来雨里去,靠勤劳朴实的品格,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计,支撑起一个兴旺的家。他与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xx虽然逝世了,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

xx安息吧

我们永远怀念您!篇二:XXX老人追悼词

XXX老人追悼词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XXX老人。XXX老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16日凌晨1:30分去世,享年71岁。XXX老人1940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60年代初到黄州区饮食服务公司工作直至退休。青年时代的XXX老人和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饱经了苦难贫困生活的煎熬和考验,她很小就受生活所迫,在家如父母一起辛勤劳动,嫁到顾家后,老伴去世得早,丢下了3个未成年孩子,XXX老人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到如今孩子们个个成家立业,正是她享福的时候,她老人家确离我们而去。XXX老人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赞誉,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XXX老人为人忠厚、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XXX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长辈,儿女们失去了一个好母亲。她老人家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起,我们为她的家庭失去这样的好母亲而惋惜。但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自己的悲痛,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加倍工作,以慰XXX老人在天之灵。

XXX老人,您安息吧!篇三:XXX老人逝世悼词

XXX老人逝世悼词

各位亲友、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悼念仪式,悼念我们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著名的眼科医生—XXX老人。

XXX老人曾患支气管胸膜瘘、高血压病、脑出血,近二个月因肺部感染而入院,经多方治疗,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不幸于2012-12-15上午10多在XXXXX人民医院去世,享年79岁。在此,我谨代表XXXX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对XXX老人的去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XXX老人一生多病,曾因支气管胸膜瘘在北京手术治疗,因脑出血在死亡线上徘徊,与高血压病长年抗争,一次又一次凭着顽强的毅力与疾病斗争。此次肺部感染,经历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近二个月的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手段,但病魔无情!

XXX老人患病期间,单位领导多次亲临病房看望,同事们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家属也尽其所能予以治疗,但他还是舍我们而去!

XXX老人1934年2月出生于XXXXXX,195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曾是原XXXXXXXX党委委员、医务办主任、第一任五官科主任,曾经担任过XXX卫校第一任校长、XXXXX人民医院第一任党组书记兼医务办主任,是中华

医学会眼科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眼科学会会员、中国眼科遗传学会会员。

X老医师毕生进行着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共收治来自全国16个省市以上的20多万眼科病人,使成千上万的失明病人重见光明,尤其在白内障、泪襄手术方面更为出色

X老医师曾在XX省眼科医师学习班、XX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与二院眼科、XX市白内障手术学习班上做过20多例眼科手术表演;在中华眼科杂志、实用眼科杂志、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等多种杂志上发表眼科学术论文十多篇。“针拔白内障手术的间接断带法”曾获XX市重大科研成果奖,“泪襄鼻腔吻合术改进”获XXX技术改进奖。

X老医师1986年因病退休,在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应广大病友的要求,在XXXXXX创建眼科诊所,继续进行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XXX眼科坚持质量第一、病友第一,短短几年时间,眼科医疗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受同行赞誉。曾6次受邀参加全国眼科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其主要成绩被XX晚报、XX电视台进行过专题报道。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眼科接班人。他的主要事迹已编入中华百年人物篇。

X老医师工作几十年,始终以病人为本,用仁爱之心对待所有患者,深受患者爱戴;他从不计个人得失,对待患者有求必应,用他精湛的医术,全身心服务患者,体现了医德

高尚、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他一生淡泊如水,始终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已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在临床一线,从医几十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无私奉献,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风范;他待人真诚、朴实、善良,对家庭负责、充满爱心,含辛茹苦养育四个儿女,个个在自己的事业上都有很好的发展。

XXX老人走了,带着对家人的无比眷恋;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走了,他那对医学事业不懈探索的精神,那为人真诚、朴实的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记念。

XXX老人走了,他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前辈、好医师,儿女们失去了慈爱的父亲,妻子失去了相依相偎的伴侣。今天我们缅怀他的一生,要学习他忠诚事业的品德,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今天,我们在这里与他告别,实在有太多的不舍!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英语会销讲座下一篇:五一餐厅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