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师悼词(共11篇)
女教师悼词 篇1
悼 词
各位领导、来宾、亲朋好友:
凤山垂首,凌水呜咽。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追悼会,深切哀悼教书育人的模范,辛勤耕耘的园丁,南双庙乡中心小学退休教师(姓名)同志。
(姓名)同志,女,汉族,祖籍。生于1937年农历三月二十三。2011年3月9日 时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朝阳市中心医院住院部逝世,享年74岁。
遗风长在,师德永存。
(姓名)同志的一生是献身教育的一生。她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她把酷热的爱和满腔的心血全部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以她一生的实践,谱写了一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
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勤奋上进,品学兼优。她于1957年3月加入革命工作,曾先后在北四家子乡任团委书记、副乡长,后因工作需要,到南双庙乡中心小学任教。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亭上,她刻苦钻研业务,脚踏实地工作,以她崇高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幼小的心灵,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祖国的建设输送了成千上万的栋梁之才。几十年来,她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到学生家中家访、补课,为渴求知识的学生送去甘霖。几十年来,她“一片赤心为学子,勤勤恳恳育英才”。几十年来,她耕耘在教学一线,教学效果突出。现在,她的学生普遍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她一生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学校、为学生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青春岁月,在平凡的岗亭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尊敬和仰慕。她不愧是一名辛勤的园丁,不愧是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就象烛炬,燃烧尽自己,照亮了别人;他就象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世上最
美好的东西。
亲恩似海,母爱如山。
(姓名)同志的一生是为后代们操劳的一生。她不但是教育战线上的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关爱子女的好母亲。她艰苦朴素、勤劳善良、性格坚强,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为了能让后代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刻苦刻苦、勤俭节约,一直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为了能让后代们得到健康成长,她对膝下的5个儿女宽严适度,教子有方,既当良师也做益友。当几个后代成家立业,都在各自的岗亭上努力工作时候,她又不顾自己年老体弱,竭尽全力为后代们分担心愁,毅然承担起了扶养和教育孙儿孙女们的重任。为了孩子的成长,她呕心沥血,无微不至,生活里的衣食住行、学业里的一词一句,她都事必躬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私的母爱,将永远铭记在后代们的心中。
厚德明礼,乐善好施。
(姓名)同志的一生是以德为重、关爱他人的一生。她心胸宽广、为人正直、待人真挚,以德为重。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好教师;在亲人眼里,她是一位嘘寒问暖、关心备致的好母亲;在朋友眼里,她是一位心胸开朗、乐于助人的好伙伴。她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有口皆碑。在她住院期间,很多学生和家长、同事和好友、以及和她打过交道的人,都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探望。
精神永驻,皓气长存。
35年耕耘路,三尺讲台,春风化雨,催开一园桃李秀;74载奉献歌,一身正气,大爱无疆,赢得三代子孙福。
(姓名)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朋友好伙伴,后代们也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慈母。但她崇高的师德,谦和务实的人品,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博大胸怀,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模范,永远激励着我们!
安息吧,(姓名)老师!
女教师悼词 篇2
“老师, 你是女的还是男的?”“你说呢?”小女孩从上到下仔细打量我一番, 肯定地说:“我看你是男的!”
这是我和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之间的对话, 看着孩子“坚定”的神情, 我不禁怅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我为了教学方便刻意剪了短发, 且每天都穿一身“呆板”的运动装;脸因风吹日晒而变得粗糙、嗓音也经常沙哑……在孩子的眼中, 我和那些男教师没有区别。可作为女性, 我又何尝不爱美, 但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让我注定与漂亮的裙子、时尚的高跟鞋无缘, 但面对自己钟爱的事业, 我把“不爱红装爱运动装”作为了对美丽的最好诠释。
二、谁说女子不如男
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 体育教师还要出早操、带运动队, 也因此, 从早到晚, 操场上都留下了体育教师的身影。而作为一名承担着职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的女体育教师, 要做出一定的成绩, 则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走上体育教师这个岗位的18年来, 我从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而向学校领导提出过任何的特殊要求, 而是和其他男同事一样——上同样多的课、一样的带队训练……男教师能做到的我也要求自己努力做到。
1998年, 我被学校推荐参加市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即要和男体育教师同台比武,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为了能做好每一个动作, 当别人还沉睡在梦乡中时, 我早已晨练在操场上;晚饭后, 本该与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 我却忙碌着复习动作。
跳箱, 是基本功比赛的内容之一。教学中, 这一项目本就不是自己的长项,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己的身体素质又在不断下降。因此, 要想漂亮地完成这一动作, 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刚开始练习时, 常因踏跳、推手无力, 以及心理等原因而出现各种问题——臀部砸在箱背上、双膝跪倒在垫子上等, 自己对此也一度懊恼不已, 甚至丧失信心。但在家人的鼓励、同事的帮助与指导下, 我很快振作了起来, 并在文登市的比赛中, 高质量地完成了所有动作, 以过硬的基本功取得了代表文登市参加威海市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的资格。最终, 我获得了威海市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也成为全地区所有参赛体育教师中唯一一个获奖的女体育教师。那一刻, 我为自己是一名女体育教师而自豪和骄傲!
三、付出总会有回报
1999年4月下旬, 接到威海市教育局通知, 我校将代表威海市参加山东省举行的广播操、健力操比赛, 学校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那时, 恰逢父亲病重, 而面对领导的信任和期待, 我把这些都藏在了自己的心底, 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健力操的编排之中。父亲去世了, 第二天我就返回学校, 拖着疲惫的身子继续带学生训练。为了教好每一个动作, 我总是自己先演练许多遍, 满意后再给学生做示范;没有体育馆, 大家就整天在烈日下训练, 在土地上翻滚跳跃, 被汗水湿透的衣服上总是沾满了泥土;嗓子喊哑了, 我就把训练内容写在纸条上……
辛苦的付出换来了可喜的成绩。在8月的比赛中, 我校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小学组团体第一名。那次比赛的情景,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场馆内鸦雀无声, 伴随着美妙的旋律, 学生们抖擞的精神、准确大方与整齐划一的动作, 征服了所有的裁判, 多个裁判都给出了10分, 场内热烈的掌声足足持续了一分多钟。一位裁判员这样赞美道:“看威海队的表演简直是一种享受!”面对获得的成绩、热烈的掌声、由衷地赞美, 训练的苦和累都已化成了无尽的甜蜜和快乐!
四、好想叫您一声“妈妈”
从东北转来的东和春是兄弟, 由于体育成绩比较突出, 他们同时被选入了校田径队。或许是因为对新环境不熟悉, 他们很少笑, 也很少主动与其他队员打招呼, 不过训练都非常刻苦, 两个人的成绩也提高得非常快。
那天, 学校通知第二天要迎接检查, 要求全体学生必须穿校服。早晨训练的时候, 只有春来了, 我问了好久才得知, 他们的母亲去世了, 家境非常贫困, 两个人只买了一套校服, 平时轮流穿, 或者两人把上衣、裤子分开穿。
多么懂事的孩子, 而我对这些却全然不知。想到他们平时训练的刻苦, 我更多了一份牵挂。从此, 早晨总不忘多热两袋奶、多煮两个鸡蛋;每星期都会带他们到家里洗一次澡, 并经常把儿子平日不穿的外套拿给他们穿。除了照顾他们的生活外, 我也经常督促、检查他们的学习。一段时间后,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其他学生也愿意与他们一起学习、做游戏了。
第二年的八月十五, 和春一个班的儿子放学回来, 一进门就大声喊道:“妈妈, 你的学生给你的节日礼物。”从厨房出来, 我看到茶几上有一盒月饼, 里面夹着一张纸, 上面是几行不是很漂亮但很熟悉的字:“我最敬爱的王老师, 您好!这是我和弟弟用平日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为您买的月饼, 请您一定要接受我们兄弟俩的心意, 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与帮助, 我们好想喊您一声‘妈妈’……”看到这里, 我深深地被感动了, 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女体育教师的幸福与快乐。
女教师的祈祷 篇3
——编者
诲人不倦的主啊,请原谅我从事教育;原谅我僭用教师的称号,因为这称号你在人间用过。
请赐给我爱,让我把它全部倾注在我的学校;连炽热的美一刻也不能夺去我对学校的情意。
导师,让我的热情经久不衰,让我的绝望成为过眼云烟。矫枉过正这种不纯的愿望仍然扰乱我的心灵,受到伤害时,我仍会产生卑劣的不满心情,这一切请你从我身上清除。别让我为了学生懵懂或者前学后忘而伤心痛苦。
让我比做母亲的更为慈爱,像母亲一般爱护那些不是我亲生的小孩。
把笼罩在你身边的赤脚孩子头上的光辉带给我的平民学校。
尽管我是个穷苦的女人,无依无靠,但让我坚强起来,让我蔑视一切不纯的权力,蔑视除了你的意志以外的对我生活的一切压力。
朋友,陪伴我!支持我!有许多时候,除了你以外,谁都不在我身边。我的教诲越是纯洁,我的真理越是炽烈,世俗的人越不跟我在一起;你最了解孤苦无告的人,那时候,请你把我紧搂在你胸前。我从你眼里看到甜美的赞许,我就心满意足,别无他求。
给我质朴,给我深度;让我每天教学时避免繁琐平淡。
让我每天昂起头来到学校,把心灵的创伤忘掉。让我工作时抛开个人物质的追求和庸俗的苦恼。
让我的手在惩罚时变得轻纤,在爱抚时更加温柔。别申斥我,因为我爱之深才责之严!
让我的砖土学校有崇高的精神。让我热情的火焰温暖它寒酸的门廊和简陋的教室。让我的心意和善良的愿望使它比富有的学校更为富丽堂皇。
最后,请你从委拉斯开兹的画布上抬起苍白的面庞,提醒我,在世上教学和热爱就是两肋带着朗其诺斯的矛伤,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雷怡 译)
(注:委拉斯开兹,1599-1660,西班牙画家。朗其诺斯是画中的一个罗马士兵,他用长茅狠刺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退休教师悼词 篇4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长风呜咽,大地哀鸣。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我们的一位好老师――岳阳市鹰山小学退休教师王凤鸣同志。在此,我谨代表鹰山小学小学全体师生,对王凤鸣老师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
王凤鸣老师1941年3月15日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邹岗乡杏林村。1953年开始在芦管小学和中学学习,1961年开始在孝感地区师范学校读书,1964年开始在孝感市白沙区小学和邹岗区冷店中学教书,1972年开始在3104厂子弟学校和橡胶厂小学任教。1991年9月调入鹰山小学任教,1994年5月光荣退休。2012年5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1岁。
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她刻苦钻研业务,踏踏实实工作,以她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幼小的心灵,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几十年来,她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到学生家中家访、补课,为渴求知识的学生送去甘霖。几十年来,她“一片丹心为学子,勤勤恳恳育英才”。几十年来,她耕耘在教学一线,教学成果突出。现在,她的学生遍及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她一生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学校、为学生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青春岁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尊敬和爱戴。她不愧是一名辛勤的园丁,不愧是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就象蜡烛,燃烧尽自己,照亮了别人;他就象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王凤鸣同志的一生是为儿女们操劳的一生。她不仅是教育战线上的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关爱子女的好母亲。她艰苦朴素、勤劳善良、性格坚强,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为了能让儿女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一直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为了能让儿女们得到健康成长,她宽严适度,教子有方,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当几个儿女成家立业,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所建树的时候,她不顾自己年迈体弱,竭尽全力为儿女们分担忧愁,又毅然担当起了抚养和教育孙儿孙女们的重任。为了孩子的成长,她呕心沥血,从生活上的一顿早餐到孩子的头发长短,她都要无微不至的关心,从学习上一词一句,一道难题,她都要亲自帮助整理,为了儿孙,倾注了她的全部心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私的母爱,将永远铭记在儿女们的心中。
“想见风范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王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王老师虽然走了,但更多的人已经从她的为人处世中受到了深刻的人生启迪和教益。王老师虽然走了,但她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女们一定会牢记母亲的教诲,踏实做人,好好生活。
30年如一日,三尺讲台,春风化雨,迎来桃李满圆。71年人生路,风雨兼程,顶天立地,换来彩霞满天。
王凤鸣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朋友好伙伴,儿女们也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慈母。但她崇高的师德,谦和务实的人品,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博大胸怀,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激励着我们。
教师悼词 篇5
。某老师一生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作为班主任,她像妈妈一样关心每一个学生;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学校、为学生奉献了自己全部热情和青春岁月,受到师生和家长的尊敬和爱戴。
某某老师虽离我们而去,但她崇高的师德,谦和务实的人品,对教育事业的原创网站wenmi114.com执着追求,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博大胸怀,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激励着我们。她的音容笑貌永远记在同事和家人的心中。
教师去世悼词 篇6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英年早逝的xx老师举行告别仪式。
我们的好同事、好兄弟、好老师——xx于20xx年12月17日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白发苍苍的母亲、岳母,离开了他相亲相爱的妻儿、兄弟、姊妹,离开了渴望他谆谆教导的学生,离开了想他念他的亲人朋友,离开了他用热血耕耘17载的这片沃土。
寒冬冷月香草泣,万里云空白鹤飞。
xx老师生于1969年9月27日。
他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家庭,在他刚学会走路不久,他聪明能干的父亲就永远地离他们三兄弟而去。
善良的母亲既当妈又当爸,艰难地拉扯着这三个可怜的儿子,精心养育他们慢慢成长直至长大成人。
xx老师从小就秉承了劳苦家庭的优秀品质,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持上完小学,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大学,成为了东安二中第一位保送大学生。
xx年6月,xx老师又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东安一中任教高中至今。
他在工作期间,担任过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获得了湖南师大研究生学历,多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高考立功人员,培养出了清华大学等数百名高材生,他是一位优秀的年轻高级教师,是东安一中名副其实的才子,是永州市学科带头人。
xx老师,他淡薄功名,乐于奉献,任劳任怨,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东安的教育事业;他正直善良,爱帮助他人,有求必应,从不计较得失,与同事相处融洽。
xx老师,你的高风亮节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xx老师,他是一位术业专攻、善教善诱的师长。
他爱生如子,诲人不倦,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天道酬勤,辛勤的汗水浇开了艳丽的花朵,他如今桃李遍天下。
今天他的学生闻讯后纷纷从四面八方传来了哀痛之声, 松涛为之啜泣,苍天为之呜咽,哀乐低回,亲朋落泪,同事伤怀。
我们怎能忘记他挥洒教室的激情,怎能忘记他驻足操场的背影,怎能忘记他下寝室时对同学们的嘘寒问暖,又怎能忘记他在学生情绪低落时与学生们的促膝详谈,怎能忘记他生活中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情。
而今,他带着一切的美好愿望,带着一切的美好憧憬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爱着、惦着、念着的同学们。
xx老师,他不仅在工作中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且在整个家庭的事业中,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他尊老爱幼,夫妻间相敬如宾,是一家的顶粱柱、主心骨。
他的不幸辞去,不仅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好战友。
而且使他们的家庭失去了好儿子、好婿、好丈夫、好父亲、好兄弟。
他对长辈讲仁义慈孝、尽到了做小辈的孝心,对妻子他倾注了全部的爱,对儿子他尽到了当父亲的责任和撒下了无限的父爱。
xx老师的一生,虽然是让人扼腕叹息的短暂的一生,但却是富有成就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这一点,同事可以作证,学校可以作证,社会可以作证,延续他的精神的学生们可以作证。
他,上对得住幽幽苍天,下对得住茫茫大地。
xx老师,你走吧!你的学生我们会带好,你的未竟事业,我们会很好地去完成。
可是,我们知道,你舍不得这个美丽的世界,因为你放心不下你心爱着的妻子、未成年的儿子,你放心不下亲爱的兄弟姐妹,放心不下少不更事的侄儿侄,更放心不下你那白发苍苍的母亲、岳母啊!
xx老师,如今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心里一定在说:妈妈,你们老了,一定要保重身体。
寒冷时,别忘了多穿几件衣服,别让我在那头为你们担心,我虽然不能再喊你们,来生我还要做你们的好儿子,好婿;
老婆,你也不要过于悲伤,人的生死由命。
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儿子,儿子年少,你将会付出很多,而我只能在天堂为你们母子祈祷,祝福你们平安、快乐;还有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们,你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珍爱生命,健康地活着,活着真好;还有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念老师,老师在天堂更想念你们,你们要好好学习,考上理想大学,老师为你们祝福,等待你们的捷报飞来;……
事业未竟身先逝,长使亲朋泪满襟。
xx老师今天离我们而去了,但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将是不朽的精神,死者长已矣,托体同山阿。
我们从心底里祝愿,明俭,你一路走好!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文化机制 篇7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 依托于具体的教室、校园与村落等空间环境以及当中的观念体系、文化性格与各种习俗, 融合了本土与外来的、传统与现代的各种价值取向。它与具体的地域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又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场、实体场, 而是一个倾向于社会场、心理场的综合场。
一、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特点
教师发展文化场是由多种要素在多种维度中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这个子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传统性、多元性与跨文化性的特点, 影响着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内容、方向与路径。
1. 整体性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整体性特点指的是它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及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样的文化场是一个整体, 是一个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和相对独立性的自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整合了空间、时间和价值观念的各个要素, 跨越民族与地域, 借助于现代化手段与途径, 辐射到世界各地。
作为一个整体,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核心是观念体系。围绕这个核心, 外层是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相应的活动方式, 这样的文化场对教师发展产生影响是通过一定的场力而实现的。这个场力表现为一种精神氛围、一种风气, 决定着社区的舆论、学校的校风和班级的班风、学风、教风, 塑造着相应的教师文化, 对女教师发展起着熏陶、示范、规范、调节的作用, 女教师则以理解、掌握、内化、外化等形式学习和接受这些文化的期待与规范, 并付诸教育、教学的具体行动当中。
2. 动态性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动态性特点指的是它的不断运动、前进或者退步的发展性与变化性特点。这样的文化场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的系统, 这个系统自产生之日起, 就处于不断的矛盾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运动与变化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其自身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来自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交往与沟通。
文化实际上是自然界的“人化”, 人的活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文化内在结构的多维性与开放性。变迁是文化永恒的主题, 文化是一个没有固定边界的、开放的系统。文化自身具有的张力, 使得它在与异文化接触的过程中, 必然会有一个相互之间的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推动文化处在不断的运动与发展过程中。而文化场中各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则构成了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可以说, 吸收外来成分以使自身获得新的生机, 是整个文化发展史的通则。[1]文化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吐故纳新、摈弃糟粕、吸取养分的过程中获得生存与发展。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动态性特点, 使得女教师的内心世界在“平衡—失衡—平衡”的不断转换中获得发展。
3. 传统性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传统性指的是文化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性别观仍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性别观念是与特定的、传统的社会分工, 当地人的生计方式, 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而民族村寨, 多是处于边远山区, 其地理位置距离中心地带偏远, 交通不便, 通讯不畅, 因此“地方性知识”根深蒂固, 固有观念难以撼动。
这样的传统性特点, 为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带来的规约和要求有时是苛刻的, 她们首先要从属于家庭, 从属于丈夫, 如果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实际上, 长久以来的性别刻板印象, 极大地桎梏了人类的发展, 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眼界的开阔以及能力的提升, 现实中的女性对自己的期望却远远不止这些, 更多的女性要求独立以及参与社会性事务。女性对已有的角色表现出一种服从的提升, 但也包含着一种抗争。
4. 多元性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多元性指的是文化场中各种因素与观念交织并存的状态。这样的文化场在空间上包括学校、课堂、家庭与社区等物质环境, 在观念上包括本土与外来的、传统与现代的不同价值取向等心理环境, 在人物构成上包括本地人与外来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 在人物活动中包括本地传统生活习俗和日常生计以及专业化教育机构中的教育活动, 在女教师角色上包括主流文化代言人以及本地传统文化承载者等多元身份……
当下, 民族村寨女教师角色与身份的多元化, 加之生活工作在多种文化交织的文化场中, 使她们陷入文化困境:在工作中, 在女性与男性不同的教育参与程度下, 她们感受着中心与边缘的无奈;在家庭中, 她们面对着家务与事业、主内与主外的犹豫;在村落院坝, 她们经历着局内与局外的尴尬;在人类共同的文化场, 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 她们体验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5. 跨文化性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跨文化性指的是文化场中各种文化的多元性及其之间相互交往的跨界性与融合性。跨文化性, 指的是关于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理解, 以及在一国内部各种文化成分之间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积极的交流与相互充实的关系。历史上, 由于天然屏障及人为的文化壁垒, 各种文化之间自我封闭, 彼此互不往来。而当历史发展到今天, 由于现代经济及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过去文化间的封闭已被打破, 共同的利益与共同的难题也促使各文化之间产生了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主观需要。所以, 打破疆界、联合沟通, 共同制定互补双赢的文化政策成了各国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及主观需要。
由此, 同过去相比, 当下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文化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单一文化场转变为了多元文化场, 由过去的文化的多元并存转变为了各种文化跨界互动, 由文化间的彼此封闭、冲突转变为了相互交流、理解、共生共荣, 是一个由多种文化所共同生存、演变、发展的有机系统。文化场的跨文化性使得女教师面临着不同价值观念多元并存的文化局面, 一方面为她们观念的丰富与发展带来了契机, 另一方面也使她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选择困境。
二、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文化机制
教师发展的实质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智能结构和文化性格的逐步合理提升与完善的过程, 是外在环境与教师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文化的视角看, 教师发展总是处于特定的文化场中的。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的整体性、动态性、传统性、多元性与跨文化性, 决定了女教师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连续的、多维的互动过程, 即是一个跨文化场中的关键事件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文化体验与文化性格等内在因素的互动的过程, 是一个社会文化期待与主观自我期待的互动的过程。其中的动力机制源于文化间的差异以及由于差异而导致的观念的冲突、复原力的因应与文化的自觉, 更源于女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
如下图所示, 左侧的“文化互动的激发”为教师发展文化场中教师发展的外力作用, 右侧的观念的冲突、复原力的因应、文化自觉的维系与生命意识觉醒的引领为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内外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于教师, 推动着教师的发展。
文化互动的激发是指在跨文化场中的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观念的冲突是指新旧观念之间的差异、矛盾与对抗;复原力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适应力, 当环境变动时这种潜能便会引导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做出调试;文化自觉是指对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图景的意识与理性思考;生命意识觉醒是指个体对自身生命的体验, 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因此,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动力来自文化场的外力作用以及由此所激发的教师自身的观念、复原力、文化自觉与生命意识觉醒的相互作用。
1. 文化互动的激发
文化互动的激发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由于文化张力的作用, 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 必然导致在跨文化语境中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
文化学理论认为, 文化变迁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内部的矛盾运动, 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一是来自外部的压力或推动力, 由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迁徙, 或者与他文化接触而引起。正是由于冲突与变迁这文化永恒的主题, 教师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场成为了教师发展的重要影响源。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品, 是人在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但同时文化又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文化张力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 所以, 文化又是“为人”的。文化经由社会生活实践及精神价值体系两条途径对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决定着人的精神面貌及发展水平。文化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超越性和自在性的内在张力或矛盾, 这种矛盾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个体和群体、个体与文化模式的矛盾。在特定的条件下, 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精神会为人提供自由和创造性活动的空间和条件;而在另外一种条件下, 特定的文化模式的自在性和强制性又会成为个体发挥创造性的桎梏。[2]民族村寨女教师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推动或者挤压之下的一种样态。
2. 观念的冲突
观念的冲突是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在文化碰撞与冲突中, 只有那些与教师成长有密切联系的、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 才能够触动并激起教师发展的潜能。关键人物是指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对教师产生重大影响的人, 这些人往往决定着教师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方向。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某种关键性的决策, 并促使教师对可能导致教师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作出选择。[3]
学校与课堂是民族村寨女教师教育生活的主要场所, 她们的发展与这里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学校与课堂是传播主流文化的主要场所, 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就是从这里进入到社区、进入到家庭的。新旧文化元素之间的冲突在这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它具体化为课堂上或校园中的关键事件或关键情境。民族村寨女教师一方面以传播主流文化为己任, 但同时她又不可能超脱于所生存的文化环境, 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留有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这一新一旧的接触所带来的观念的冲突以渗透、规约或者阻抗、催化的方式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影响, 这影响造成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新观念的冲突, 并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行为体现出来。
3. 复原力的因应
复原力的因应是牵引教师文化情感与体验的内在文化本能。复原力, 英文resilient, 也有译作韧性、心理弹性等, 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4]研究认为, 复原力是一种个体的能力、潜能或保质, 透过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因应过程, 产生出良好的适应结果。[5]复原力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心理特性, 它来自先天的、个人早年的经验或者危机事件后的个人学习经验。因此, 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身处顺境, 复原力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能源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如我国的苗族长期辗转、迁徙于大山之间, 逐渐积淀形成了顽强、坚韧的民族性格, 作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代代相传, 融入了每一代人的血液与心灵, 成为世代遗传的文化基因。当遇到冲突、困惑或矛盾时, 民族固有的复原力便会被激发而释放出能量, 催动人克服困难、战胜逆境。
文化冲突对民族村寨女教师所激发起的复原力不仅与冲突的特点有关, 同时也与教师原有的观念体系, 与教师的文化体验、对教育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以及对自我的态度有关。但是, 并不是所有人在逆境之中都一定会被激发出巨大的复原力, 同时, 复原力本身也不是完美的, 它也有着不同的层面, 因而对人的发展的推动力也有大有小。Hunter认为, 最低层面的韧性仅仅具有生存意义, 人们通过暴力侵犯和情感压抑来保护自我;中间层面的韧性具有防御意义, 个体拒绝与别人交往, 以此抵制外界生活的不良刺激;最高层面的韧性才具有健康、成长的含义, 他们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 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处于前两个层面的人在成年之后, 往往会出现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甚至心理障碍。[4]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同处于一个文化环境之中, 有的教师进步快, 而有的教师进步慢, 甚至有的教师会产生退步的现象。
4. 文化自觉的维系
文化自觉是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的理性程度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文化上的体现。
民族村寨女教师的文化自觉对于明确自身的文化处境以及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 反思自身的文化责任与文化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教师文化紧迫感与使命感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从文化学角度看, 文化自在与文化自觉是个体文化意识发展的两个阶段, 文化自在是无意识的、较低级的阶段, 文化自觉是有意识的、较高级的阶段。因此, 文化学视角中的教师发展也可据此划分为相应的两个状态, 即教师发展的文化自在状态与教师发展的文化自觉状态。国际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向为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两大类型。外源型发展强调教师权益的保障、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等外部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内源型发展强调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 强调教师知识的自我建构、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等内部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
5. 生命意识觉醒的引领
生命意识的觉醒是民族村寨女教师获得发展的内在引领。生命意识的觉醒唤起并支撑着民族村寨女教师对自身生命的热爱以及为提高生命质量的努力, 这种积极地对生存方式的不断追问与反思, 既是本能的, 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因为对生命的价值的感悟以及对生与死的观念是深深根植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的。
我们在调查中经常可以看到, 民族村寨中小有成就的女教师们往往都是本村女孩儿中第一个坚持发奋读书的女孩儿, 她们对于改变现状、与命运抗争有着不懈的追求, 她们的成功又往往成为了本村女孩儿们的榜样。一位苗族女教师告诉我, 为了能够让她坚持上学, 她的父亲将自己做“老家”的大木头——这一灵魂与来生的寄托卖掉给她交学费。这件事对她的心灵该是多么大的震撼啊!每当她开始动摇当山村教师的信念的时候, 这件刻骨铭心的事都能唤起她的记忆而使她重又振作起来——继续留在村里坚持做下去。这当然有时代的痕迹, 因为那时候女孩子的读书机会很少, 但是却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个体对生命觉醒在人生发展、充分实现生命价值中的重要影响。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同样环境同样命运的教师, 却有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发展轨迹以及不同的生存价值。
综上所述, 民族村寨女教师发展文化场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内外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化场对教师发展影响的意义在于它对女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预期、激励、阻止、调控;影响的内容包括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文化情感与发展动力;影响的途径是透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产生推动力或阻抗力, 它的力量具体表现为对教师教育信念的牵引与对教师教育情感的激发;文化场中两种或多种文化冲突的结果决定着它对教师发展所产生力量的大小及方向;教师通过观念、情感上的拒斥或接受对新的文化元素采取顺应或认同、改造或创新而反作用于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120.
[2]衣俊卿.论文化转型的机制和途径[J].云南社会科学, 2002, (5) .
[3]叶澜, 白益民, 王枬, 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309.
[4]肖楠.韧性 (resilience) ——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5) .
[5]周碧岚.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求索.2004, (10) .
女教师监考猝死 篇8
1月14日,江苏泰兴市某中学一位教师在监考时猝死。17日,一篇名为《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文章称,泰兴市某中学学生目睹监考老师挣扎呻吟猝死后仍平静地做题而不救助,认为“学生冷血无知”,“教育制度把学生训练成了缺乏基本常识和生活技能的做题机器”。然而,据记者反复核实,基本事实是:当日,泰兴济川中学一名吴姓女教师在监考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当时没有明显动静。孩子们发现之后,立即喊来老师,大家一边紧急施救,一边打120送往医院。
述评
这位年轻女教师之死,几天的时间就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而社会上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年幼的学生和教育体制。而后根据新闻报道的事实,我们知道我们的学生并非如文章中批判的那样“冷血无知”,那么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批判也就无法立足了。文章作者在没有进行充分调查和走访,明确事实的基础上就轻率地给事件中的学生们戴上“冷血”的帽子,不仅忘记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训诫,更忘记了学生们是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更何况身处事发现场的孩子们其实也是事件受害者,他们很可能因此蒙上一层心理阴影。而由此放大至对整个学校教育体制的批判,也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整个事件中需要反省的除了始作俑者,还有让这个事件以光速传播的“我们”每一个人。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捷,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陷阱。传播质量与传播速度往往成反比,我们从众、猎奇、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们常常在不明事实的情况成为骗局、谎言、谣言的传播链条中的一节。网络看似广阔无边,但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次的语言和行为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维护网络的纯净,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教师追悼会悼词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追悼会,悼念光荣的人民教师——XXX同志,悼念德高望重、深受师生好评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好战友——XXX老师。首先,我代表XXXX全体师生,对薛老师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地哀悼。对薛老师的家属表示亲切地慰问,并请节哀顺变!
薛老师出生1956年9月19日,1976年7月开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此扎根乡村教育,默默奉献一生。从参加工作以来,薛老师先后在XX小学、XX小学、XXX小学等学校任教,2003年,调入XXXX工作。可以说,薛老师走遍了XX的山山水水,桃李满天下,把知识和希望撒向学生的心田,培养了一代代人才。由于长期高负荷劳动,薛老师积劳成疾,于2016年4月15日因病去世,与世长辞,享年60岁。
薛老师在四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深深扎根于农村教育,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育人,赢得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赞誉。先后获得了“XX省优秀教师”、“XX市优秀教师”、“XX市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2016年4月,经学校研究,决定推荐薛老师参评“XX最可爱的乡村教师”,也就是在4月15日这一天,薛老师的参评材料刚刚上报教育局,薛老师却离我们而去了。
培育桃李四十载,鞠躬尽瘁六十春。薛老师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生前事迹却令我们追念不己。在他四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
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精心设计每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了学生,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为了学生,他循循善诱,废寝忘食。特别是对学习困难、调皮捣蛋的学困生,他更是关怀备至,总是用亲切的话语和灿烂的笑容温暖他们的心灵,用阳光雨露般的爱照耀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转变为积极上进的好学生,走上了成才之路。
薛老师关心年轻教师,他总是以宽大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对业务能力有限的新教师,他给予切实的帮助和鼓励。他人缘好,作风正派,古道热肠,有求必应。同事们都说,与薛老师搭档,轻松愉快,信心十足;与薛老师交往,醍醐灌顶,如沐春风。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为XX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他为人忠厚、襟怀坦荡: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团结邻里。他对儿女们从严要求,又不失和蔼慈祥,使儿女们健康成长,成为了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的好青年。他尊重爱人,夫妻和睦,工作之余,回到家中,共同承担家务,照管儿孙。薛老师是妻子的好丈夫、是儿女们的好父亲,是孙儿们的好爷爷。
薛老师一生热爱教育,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积极钻研业务,以强烈的爱心和优良的业务能力,赢得了学校师生和家长们的好评,这样一位人民的好教师,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一位德高望重、倍受尊重的同志,却没有来得及放下肩上沉重的担子,惜别了一生热爱的事业,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杜鹃泣血,百灵哀鸣,晴空一声霹雳,噩耗猛然当头,薛老师溘然长辞,撒手西去。带着对儿孙们的深切挂念,带着对妻子的无限眷念,带着对学校、对同事、对学生的无比依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薛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那语重心长、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的师者风范依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他在退休之年,即使两鬓染霜、仍不遗余力地奋斗在教学一线岗位上,他的敬业风范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成为我们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
薛老师终究走了,永远地走了。从此以后,学生们少了一位好老师,同志们少了一位好同事,乡亲们少了一位好邻居……
疾风劲吹,山水含悲。薛老师,明天,您将和青山相伴,与黄土相依,与日月共存。
薛老师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薛老师一路走好!
教师送别追悼会悼词 篇10
一代名记驾鹤去 盛京弟子泪如雨
各位亲朋好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的恩师、原《卫生与生活》报社总编辑**先生。**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年8月9日14时20分与世长辞,享年70岁。**老师的逝世,使儿女们失去了慈父;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恩师与挚友,使辽沈新闻界痛失英才。
**老师,1939年11月9日出生在**省**市一个书香之家,自幼酷爱文学艺术,1964年毕业于**大学中文系。曾先后在沈阳22中学、159中学任教,1980年调入《卫生与生活》报,历任编辑部主任、副总编、总编辑等职务,**年11月退休。
敬爱的**老师,我们相信您还没有走远,相信您还可以感知到:在这个秋风起人憔悴的时节,在这个令人肝肠寸断的时刻,与您相濡以沫携手40余载的老伴儿;深深爱戴着您、亲切地称您为——阿胖的儿女们;受到您的启迪与教诲、关心和爱护的学生们;此时此刻我们都在您的身边,向您做最后的告别。
您走了,留在这世上的是一串长长的足迹:在教师这一岗位上,您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幼小的心灵,培养出众多的栋梁和英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在您热爱并为之追求奉献一生的记者生涯中,您笔耕不辍,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及省市优秀作品奖,为了采到一篇好稿子,您不辞辛苦、百折不挠;您一生遍访名人——冰心、萧军、钱信中、林巧稚、冯牧、梁斌、谢添、候宝林、新凤霞、夏梦、白杨、秦怡、李连杰等等,并出版了《社会名流生活录》一书,著名作家冰心老人亲自为您题写了书名。
您走了,您留给妻子的是孤独、寂寞和惆怅。在你们共同走过的人生岁月中,你们两人互相牵挂、互相勉励、患难与共、风雨同舟,那一万多个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已经深深地铭刻在您夫人的心底,令她一生无法忘怀。
您走了,您留给儿女们许多宝贵的财富。这财富不是物质和金钱,而是您优秀的品质和人格。尽管您没有留下什么财产给儿女,但作为您的儿女们却感到由衷的骄傲!您的优秀品格就是他们继承的最好遗产。您不仅给了他们生命,而且还给了他们幸福的童年和温暖的家。他们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每到寒冷的冬天,他们经常把冰凉的小脚丫蹬到您温暖的肚皮上;他们清晰地记得,大雪纷飞的日子,是您抱着发高烧的小儿子火速赶往医院,在您焦急的眼神中他们读懂了“父爱如山”。他们就是您生命的延续,他们将继承您的优秀品质,像您一样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们会永远铭记您的养育之恩,孝敬和照顾好他们的母亲。请您安心地走吧!
您走了,您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和回忆。您为人真诚、待人宽厚,给同志和朋友们留下了及其难忘而又深刻的印象;您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看到别人有困难,您总是及时伸出援手。一个农村孩子因贫困而辍学,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您得知此事毅然决定资助这个孩子继续读书,毕业后还帮他在沈阳开了一家饭店。是的,他就在我们中间,今天,他专程从沈阳赶来为您送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一生做过的好事、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您善良的秉性和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我们知道您与病魔已经搏斗了许多日子,现在的确很疲倦了,请您安息吧!逝去的是您衰竭的躯体,升华的却是您永恒的善美灵魂!
恳请您再停留一下离去的脚步,再看一眼与您相伴了数十个春秋的老伴儿和深爱着您的孩子们吧!再看一眼为您送行的亲朋好友吧!
女教师的偷渡噩梦 篇11
用买新房的钱换了两张“船票”
我出生在吉林省磐石市的一个小镇,磐石是个县级市,地方很小。18岁那年我考上了当地的一所师范学院。房志刚和我是同班同学,从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他就一直默默的关心和照顾我。平日里,我给人的感觉总是有些木讷,但志刚却说我的安静就像一滴水珠那般静美。
毕业后,我本可以分到市里的一所中学去任教,但志刚分到了离我们家不远的一个镇教委,我也只好跟他一起回到了镇子上,在镇里的那所小学任教。
平静的生活和稳定的收入,我和志刚过日子都很节俭,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攒钱买房子结婚,在我们那个发展相对落后的小县城里,等着单位分房子不知要等多少年。大约从2006年初开始,志刚回来后老是和我发牢骚,说他提升无望,厌烦了整天给人端茶倒水的枯燥生活。又加上我们那里几年间偷渡去韩国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偷渡回来后的变化有目共睹。于是,志刚便动了心,并开始着手联系。后来听志刚说,他的一个表弟已经去韩国一年多了,一个月挣的钱几乎是我当老师一年的工资总和。现在他的表哥也要去,并且想约志刚一起走。
为了爱又有什么事情不可舍弃的呢?2006年5月8日,志刚的表哥打来电话,告诉他偷渡的事已经办妥了,我和志刚总共要付14万元人民币,每人7万元,按照对方的要求,我们将钱存入他们指定的银行,但密码我们自己保留,待偷渡成功后,我们再打电话告诉对方取钱的密码。若偷渡不成功,存入银行的14万元依然是我们自己的。这些钱有我们自己的5万元,有志刚父母给我们的5万元,是我们准备结婚时购置新房用的,另外4万元,是志刚向亲戚朋友们借的。按表哥所讲,我们必须在12日前赶到山东威海,到韩国后他弟弟会接待我们的。事到临头时,心中却又隐隐有了一丝不安。
偷渡从一开始就注定是黑色的
2006年5月12日,我们顺利和表哥在威海会合,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只可惜我们已无暇顾及游览了。表哥很快同一个人接上头,他领着我们又来到一家破败不堪的小旅馆,见到一位叫“徐哥”的人,可能他就是所谓的“蛇头”了。下午,陆陆续续又有十多个人被领到这里。
晚上,“徐哥”用车将我们这些人运送到海边,上了渔船,还没等喘口气,便过来几个人说要对我们进行检查。很快,大家身上的钱和值钱的东西就被洗劫一空了,我事先放在胸衣里的2000元钱也被搜了去,这帮人还有意无意的占我们几个女孩子的便宜。志刚气不过,抢上前去要评理,被我和表哥拼命拦住。或许,在我们上船的那一刻,便注定了我们只能忍辱偷生。
我从来没有在夜间坐过船,虽然有志刚在身边,但我依然感到紧张,那个隔海相望的国度里,等待我们的又将是什么呢?我开始有了一丝悔意,但我不能埋怨志刚,或许他当时比我更加懊悔呢。
上船后第二天下午3点多钟的样子,渔船终于在公海与一条韩国渔船接上头。由于海上浪大,两船靠帮非常困难,幸亏有志刚接住我,不然,一脚踏空可就不堪设想了。
晚上6点,渔船终于驶进一个小港口。等到半夜,有几条小船靠了上来,我们被安排成几个人一组钻进小船上的鱼箱里,然后被运上了岸,之后又来了一辆货车将我们拉走。
表弟将我们接到了他的住处,之前听说他在韩国混得不错,可当时看起来,并没有预料中的好。不管怎样,感谢老天!终于到了。
梦在黑色的夜中沉入谷底
汉城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气派的街道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不断地闪烁。然而属于我们的却是淹没在其中的一个小公寓,楼道也是阴暗潮湿,即便如此,这还是表弟费尽周折才帮我们联系到的唯一住处。这一天是2006年的5月26日,我和志刚认真打扫并布置了我们人生意义上的第一个“家”。
后来才知道,像我们这种情况,要想出去堂而皇之的打工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我们没有护照,一旦被当地警方抓到,我们就只能是从哪儿来再回哪儿去。而我们存入银行的14万元钱,此时早已被安排我们偷渡的人取走了。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争分夺秒去挣钱,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志刚和表哥都跟着表弟去了一个建筑工地做工,表弟又好不容易帮我联系到一家小餐馆。我每天都累得浑身散了架似的,但想到对方许诺的工资也就稍感欣慰了。
不久我有了强烈的妊娠反应。志刚知道后沉默了,我们心里都清楚,至少现在,孩子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幼小的生命被扼杀之后,志刚心疼地流下了眼泪,因为那是我和志刚有过的唯一一个孩子,如果我能预知此后将要发生的一切,我会不惜一切代价生下这个孩子。
2006年9月底,肃杀的秋风渐浓了寒意。几天来,志刚一直咳嗽的非常厉害,我以为他得了重感冒,就利用午休的时间,偷偷跑出来,去私人开的小诊所里买了两瓶感冒和止咳药,并每天都监督他服药。一个星期左右,我买的药全都服完了,但志刚的身体却丝毫不见好转。当我偷着去买了更多的药回来时,志刚却莫名其妙地和我发了一通脾气。在我的记忆里,他从来没有这样暴躁过,尽管他随后就向我表示了歉意,但我还是委屈地哭了。志刚说,我们挣钱不容易,我的病过几天就挺过去了,你花这么多钱买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攒够回家的钱……
汉城的秋天是很美丽的。往年这个时候,我和志刚经常到家乡学校后面的小山上去玩,但2006年的秋天却永远地定格在了秋叶翻飞的汉城,成为痛彻我一生飘摇的坠落。
正当我为他的冷漠和暴躁感到不解和委屈时,谜底却在不经意间揭开。
2006年10月9日晚饭后,我去洗衣服,看到志刚的外衣有些脏了,便让他脱下来,我一边掏着他的口袋一边向外走,志刚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从后面追了上来,但已经晚了,一张白纸让我在瞬间失去了知觉,那是一张医院的诊断书:肺癌晚期。
半个月后表哥来了一次,问志刚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有去上班,当得知志刚得了肺癌后,他丢下一句“在这儿可不能得这种病啊”便走了。
人情如纸,境遇如冰!除了哭泣我好像什么也不会了,然而,泪水浇灌不了生命。志刚在弥留之际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我们不该偷渡来韩国,现在我们是受了伤并被关在笼中的鸟,即使笼门打开,我们又能飞向哪里呢?
2007年1月2日,这是志刚留下的最后的声音。
不曾痛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悟人生,没有失去过自己挚爱的人就无法理解那份如缕不绝的痛。
2007年3月3日,刚上班我便被老板叫去办公室,说我偷了客人的东西,并要我赔偿,紧接着高利贷公司的人便来了,只是一个算不上高明的圈套,但我却无力抗辩,无力挣脱,老板似笑非笑地说,你不怕你的身份败露,就去报警吧!
高利贷公司的钱我根本就不可能还清,再加上房租和日常的开支,我每天都绞尽脑汁想挣钱,我去找过表哥,他只借给了我10万韩元(折合人民币700元左右),然后就再也找不到他了。走投无路,我只有逃离了那家餐馆,也就是说,我就此失去了我唯一的工作。
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叫英儿的姑娘,她的境遇几乎和我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她在汉城没有爱情,浓妆艳抹掩盖不住的颓废和麻木,让人很容易就能想象到她所从事的职业。英儿三言两语就摆平了我所有底气不足的理由,我跟她去了为人所不齿的地方。不管是他们逼我的,还是我自愿的,我想已经没有什么分别了。
后来的日子,我经常酗酒,咽下去的啤酒化作如丝如缕的忧伤和酸涩的泪。志刚生前喜欢喝酒,我曾经问他喝那么多的酒有什么意思呢?他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我,酒醉后的昏沉和迷蒙原来正是我最想得到的答案。
那段时间,无暇去想为什么会这样,我唯一的目标是能够挣回我们偷渡所需的14万元和回国所需的费用。因为国内还有志刚和我的父母,我要代志刚去履行他为人子的责任和义务。尽管有这样的信念支撑,但是当排山倒海般的痛悔和愧疚向我袭来时,当我神经质般将自己的身体冲洗了一遍又一遍却意识到上面仍有残留的污秽时,我最终还是无法控制自己,去回想我和志刚那些两情相悦的日子,再浑浊的麻木也有清醒和悸痛的一刻。
春天的叶子飘落
2007年12月3日,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一位客人临走时不付钱,知道我是偷渡过来的,还抢了我的东西,正好英儿赶到,举起一个花盆砸在了那人的脑袋上。十几分钟后,我们听到了警笛声。
2008年1月4日,我们被遣返回国,正是一派肃杀的季节,春天早已过去了,只是我没有留意它曾经到来过而已。因为我只记得,在去年的春天,有一枚叶子便已经开始摇摇欲坠,并最终翩然飘落了枝头,尽管那还不是落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