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想象力来记忆英语单词

2024-08-08

如何用想象力来记忆英语单词(通用6篇)

如何用想象力来记忆英语单词 篇1

世界记忆大师告诉我们,不管记什么,最好的记忆方法都是:用最丰富的想像来作出最有效的联结。

记忆英语单词当然也是如此。

首先要有想像。

根据记忆新观念之一,记忆等于想像,我们知道,想像是最好的记忆手段,丰富、夸张的想像是牢记一个东西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什么谐音法也好、归类法也好,要在想像的基础上来运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次要进行最有效的联结。

根据记忆新观念之二,记忆等于联结。事实上,有效的回忆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结果,即使你脑子里记住了很多东西,但如果根本回忆不出来,那这些记忆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任何记忆方法、记忆手段,如果不能帮助我们快速地回忆,就不是好的记忆方法和记忆手段。

事实上,联结才是记忆的真正核心,想像只是进行联结的有效手段罢了。

记忆新观念之一与之二合起来的最正确表达应该是这样:

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联结,而想像则是对信息进行联结的最有效手段。

因此,我们判断一个记忆方法是不是好的记忆方法,有两个判断标准:

第一,要看它有没有用到丰富的想像。如果没有用到想像,或者想像用得不够丰富,很可能就不是好的记忆方法;

第二,要看它有没有进行最有效的联结。如果没有,也不是好的记忆方法。

例如我们记单词,记“dictionary”这个单词。

首先,我们要记这个单词的字母组合。

这个单词由10个字母所组成,要把这10个字母(d、i、c、t、i、o、n、a、r、y)按它们的排列顺序有效地联结在一起才算记住,如果你只记住了前面几个字母而没记住后面几个字母,或者只记住后面几个字母,而没记住前面几个字母,那么,这种联结是不充分的,这个记忆是没有完成的。

如果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只是“d、i、c、t、i、o、n、a、r、y—dictionary”这样反复地默念或默写的话,这样反复数百次,是可以把这些字母联结成为一体的。

但是,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根本没有用到想像,这样联结的效率非常的低,所以,这是一种最笨的记忆方法。

然后,我们还要把这个字母组合与它的中文字义紧密地联结起来。

我们经过第一个步骤,已经把10个字母联结在一起了,能够完全按顺序写出这10个字母了,我们还得面临着如何把这个字母组合与它的中文字义联结在一起的问题。

“dictionary”是字典、词典的意思。那么,“dictionary”这个字母组合如何与“字典”这个中文词语联结在一起呢?

如果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我们就会反复地默写或者默念“dictionary—字典”这个新的组合,通过数百次反复的机械记忆把“dictionary”与“字典”联结起来。

假如联结不充分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我们看到“dictionary”这个单词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字母组合非常熟悉,如果把它盖住,我们可以轻松而准确地写出这10个字母,但是,我们就是想不起它的中文含义是什么。

或者,当我们看到“字典”这个中文词语的时候,我们硬是想不起来它所对应的英文字母组合,但是,如果稍经提示,就可以轻松而准确地把“dictionary”这个字母组合写出来。

因此,如果不发挥丰富的想像的话,把“dictionary”这个字母组合与“字典”这个中文词语进行联结的效率就会很低,很难记忆,而又很难回忆。

所以,我们看到,记一个英语单词,需要进行两个联结步骤(单词的发音除外),首先是要把所有的字母联结在一起,然后再把字母组合与中文字义联结在一起。

记单词效率的高低,就得看这两个联结步骤进行得快还是慢;单词记得牢不牢,就得看这两次联结是联结得紧密还是松散。

联结的过程是用一个东西去“钩”另外一个东西的过程,如果钩得快、钩得牢,这个联结就做得很充分,记忆就会快而牢。

如果这个“钩”的过程进行得很慢,好不容易“钩住”了,但却“钩”得不够紧,容易松脱,那么,记忆就会慢而且容易忘记。

例如在世界记忆大师记数字的时候,100个数字,短短两三分钟就记完了,有些人就会怀疑:记得这么快,会不会也忘得很快?这就是在担心这一“钩”是否“钩”得紧密。

如果说发挥想像的过程就是去“钩”的过程的话,那么,这个想像到底是否丰富、是否夸张、是否令人印象深刻,就决定了这一“钩”到底“钩”得紧还是不紧。

也就是说,联结的有效性取决于想像的是否令人印象深刻了,丰富、夸张的想像往往会令人印象深刻,所造成的联结也就会非常紧密,遗忘起来就会越慢。

事实上,世界记忆大师们所运用的记忆方法,不但快而且牢,只需要一次记忆加上几次简短的复习,就会历久难忘。

因为,对于记忆的联结来说,即使再苍白的想像,都会比枯燥的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现在已经了解到记忆英语单词需要经过两个联结步骤,而你又知道想像是进行记忆联结是有效的手段,那么,聪明的你一定可以猜到,记英语单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最充分地发挥想像!

如何用想象力来记忆英语单词 篇2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 肢体语言有着其他语言无法代替的优势, 通过肢体语言的适当运用,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将英语这门学科最具魅力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肢体语言可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手势及身体姿势来表达, 它能够更为直观和形象地表达教师意图。肢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较为宽广, 而在英语教学应用上还值得各位教师进一步探索。

二、以肢体语言带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通过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一个“让字母飞起来”的学习环境, 能够成功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英语的学习不是死寂的读读单词背下课文就可以的, 而应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之上的, 以此达到英语学习的对话交流的目的。以小学英语中的实景对话教学为例, “Can you give me a little deal on this?”“How much do you want for this?”这类在商店和市场经常听到的讨价还价的常用语,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来完成教学, 让学生参与到课文角色中来。教师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语言学习情境, 而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及观看的学生都很轻松地理解了“Give me a discount.”这类打折要求的语句, 教师不需要进行特别的知识讲解, 只需适时做出一些提示、鼓励和思索的神态, 结合必要的有声语言教学, 便能将整个表演活动控制在教学范围内了。而这种学生与教师一同参与的肢体行为活动, 也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将“Can I help you?”“Sorry to trouble you.”这类英语中最为常见的交际用语带到了学生的生活中来, 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一个英语语言环境, 以肢体互动来带动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三、以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冲动

英语课堂需要依托肢体语言来活跃气氛, 需要以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英语这门学科的特殊性, 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以传统语言教学为主。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 正是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的时候, 但若教师不能成功激发他们的学习冲动, 则很难继续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肢体语言, 与学生一起跳一起蹦, 在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后, 学生也会被这样的课堂氛围所感染, 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这样的结果便是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 减少了学生对英语课的恐惧戒备心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冲动。

肢体语言可以通过教师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势等方面达到传达教学信息的目的,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 有很多小学生会出现开小差的现象, 此时的教师不宜直接语言提醒, 可以突然停止教学活动, 并将目光关注到这名学生身上。短暂的教学停止会让全体学生随着教师的目光看向那个人, 这名开小差的学生发现班级的异常, 很快会回到学习状态中, 教师便可继续自己的教学内容。这种无言的眼神注视,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冲动。又如, 在单词和词组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辅以身体动作, 帮助学生记忆, 以此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来参与到学习中, 会让学生感觉兴趣满满。例如学习“go fish”的时候, 教师可以一个正在垂钓的动作, 学习“draw a picture”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信手涂鸦一番等等。同样,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对于答对问题的学生应竖起大拇指以示鼓励, 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 不宜马上给他一个“You are wrong.”的评价, 可以通过教师面部的表情思索带动其他学生一同参与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来。这样的肢体语言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冲动进行了全面激发, 有助于高质量高效率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肢体语言对英语教学活动有巨大的辅助作用,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刻理解, 让学生不再畏惧英语学习, 而是满怀着学习英语的热情, 扎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根基。

摘要:肢体语言的魅力让原本死寂的英语课堂再次富有了生命力, 让沉闷的字母又飞扬了起来,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 这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刻理解, 让学生不再畏惧英语学习, 而是满怀着学习英语的热情, 扎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奠定以后英语学习的根基。

关键词:肢体语言,激发,英语,热情

参考文献

[1]刘亮.小学英语教学要学会运用肢体语言[J].学周刊, 2012 (6) .

[2]王燕.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魅力[J].教育观察 (上旬) , 2012 (10) .

如何用“联想法”记忆单词 篇3

翻开生词表,读单词要想其音标;看音标时想单词的拼写方法,这样记住的单词不易发生拼写错误。至于单词的汉语意思,需要回忆单词在文章中哪段哪句出现,意思是什么,从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记其含义,并且从句子中抽象出其用法和搭配,同时还要记住该词词性,联想其派生词、合成词、转化词的情况。例如:见到success,要联想其形容词successful、副词successfully、动词succeed 。形容词的常见搭配为:sb be successful in sth;succeed 的常见搭配是succeed in sth/doing sth 等。复习动词succeed时再联想其同源的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形式及用法,就便于学生在反复过程中牢记这些单词。

同时,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是名词,要考虑该词属哪一类,是否可数,复数形式如何变化;如果是动词,要想一想其四式变化是否规则,如何拼写。而且不管是哪一个单词都要注意归纳其固定结构。

上述联想法主要从构词法出发。实际上,联想记忆单词可以拓展到好多方面。比如,近义词联想,反义词联想,形近意远词联想和实物联想等。所谓近义词联想,就是复习hope时,就要联想except,wish等;反义词联想,就是复习succeed时,想到其反义词fail及其用法;形近意远词联想,就是见到expect,要联想except,inspect,respect等,見到metal时,要联想mental,medal等;所谓实物联想,就是由手(hand)要想到finger,arm,shoulder等。

这样,通过种种途径的联想复习掌握的单词,就不再是孤立、零散的个体,而是把它们串成了串,连成了网。学生不仅不容易忘,还会使单词在不断反复中得到强化,而且枯燥乏味的记单词过程也会变得有趣而生动。

如何用词语狡黠来造句 篇4

狡:狡 jiǎo 诡诈:狡猾。狡诈。狡黠。狡辩。狡赖。 多力,壮健:壮狡。

黠:黠 xiá 聪明而狡猾:狡黠。慧黠。黠儿(聪慧的儿童)。黠棍(狡猾的恶棍)。

狡黠反义词

敦厚 脾气和性情憨厚,忠厚她为人温柔敦厚

憨厚 诚实忠厚

忠厚 指为人忠诚宽厚一脸忠厚相

老实 ∶诚实的没有一个老实的商人会有脸去要那么高的价钱 ∶坦率、不掩饰的老实说,我很不赞成这个意见 ∶规

狡黠造句

1、他斜睨双眼,狡黠的目光看着爸爸,脸上一副得意的神色。

2、他用狡黠的眼神看了一下那个人,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着实让人讨厌。

3、她狡黠地从眼角瞥了布拉姆韦尔一眼。

4、“好,我每小时给你1美元。”富爸爸带着狡黠的笑容说。

5、他以如此形象逼真的动作吓了我以后,(狡黠造句便狡黠地朝我点点头.

6、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朝我狡黠地笑了笑,这让我感到极其不安。

7、他的眼光闪动着,显出狡黠而满意的神情,并且不断瞟看那伙伴的面孔.

8、更糟的是,他觉得他们更加卑躬屈节,更狡黠,更无知,不过是些机器罢了。

9、他对着库尔特狡黠地一笑爬进船.

10、他是个有造诣的政治家,也是个狡黠的独裁者.

11、最后,对官吏昏聩和庶民狡黠的描写则反映出官民之间不同的司法智慧。

12、叶甫连柯通过缭绕的烟雾用狡黠的目光瞅了他一眼.

13、“谁知道呢?”他说道,带着我从未见过的狡黠的,精神病治疗者的微笑。

14、那狡黠的律师受利害的影响更甚于受正义之心的影响.

15、“跟那位先生一样吧,”园丁带着狡黠的微笑对我说。

16、一个历尽苍凉与浮华的男人的话语,有些无奈,有些深刻,有些狡黠。

17、储仁逊抄本小说中的清官,除了清正廉明,执法如山之外,都有些市井细民的狡黠手段。

18、“你走了以后,我会把你说的告诉她的。”佩尼曼太太说,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

19、查理狡黠地望着她,作出一副煞费思量的神气。

20、不应当把撒切尔夫人的计划看成一种狡黠和利诱的伎俩。

21、逃脱,推诿以一种狡黠或懦怯的方式脱离某种境况或推诿责任。

22、他的蓝眼睛狡黠的一眨一眨,用手肘捣了我一下。

23、奥斯卡嘴角一扬,向颦眉蹙额的蕾贝卡露出狡黠的笑容。

24、在受访的过程中,叶檀没有名人的狡黠和市侩气。

如何用思维导图来开展作文教学 篇5

科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人类的思维特征是呈放射性的,进入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思想(包括每一个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都可作为一个思维分支表现出来,它呈现出来的就是放射性立体结构。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就是根据大脑的这一特点,形成了发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和思维导图法(Mind Mapping)的概念。并开始训练一群被称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的变成好学生,其中更有一部份成为同年纪中的佼佼者。托尼·巴赞因此被称为“智力魔法师”、“世界大脑先生”。

目前,思维导图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

下面,我们从学习和写作两个角度来分析思维导图的意义,并探讨思维导图在学科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学习上的作用最大体现就是及笔记。我们在阅读或学习过程中,为记住学习内容,养成了按顺序做常规笔记的习惯。然而我们很少意识到:此种传统的笔记方法存在着非常致命的弱点!托尼·巴赞在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后,发现传统笔记的弊端:

1.埋没了关键词:重要的内容要由关键词来表达,然而常规标准笔记中,这些关键词却埋没在一大堆相对不重要的词汇之中,阻碍了大脑对各关键概念之间作出合适的联想。

2.不易记忆:单调的笔记看起来很枯燥,要点也很相似,会使大脑处于一种关催眠状态,让大脑拒绝和抵触吸收信息。

3.浪费时间:要求记些不必要的内容;读些不需要的材料;复习不需要的材料;再次寻找关键词。

4.不能有效刺激大脑:标准笔记的线性表达阻碍大脑作出联想,因此对创造性和记忆造成消解效果,抑制思维过程。

利用思维导图作笔记,可以对我们的记忆和学习产生关键作用:

1.只记忆相关的词可以节省时间:50%到95%;

2.只读相关的词可节省时时间:90%多;

3.复习思维导图笔记可节省时间:90%多;

4.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中寻找关键词可省时间:90%;

5.集中精力于真正的问题;

6.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

7.关键词并列在时空之中,可灵活组合,改善创造力和记忆力;

8.易于在关键词之间产生清晰合适的联想;

9.做思维导图的时候,人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和新关系的边缘,鼓励思想不间断和无穷尽地流动;

10.大脑不断地利用其皮层技巧,起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

思维导图能够清晰的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以丰富多彩表达方式,体现了线性、面型、立体式各元素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有特色。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能力。如通过使用关键字强迫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就要思考句子的要点到底是什么,这使我们可以积极地倾听讲课者。而且思维导图还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右脑,因为我们在创作导图的时候还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

2.利用关键词学习,让学习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做积极的倾听者,引导学生学会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以便积极主动思考;快速系统的整合知识,融会贯通;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结合,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分清主次,理清彼此关联,同时提供平台,让学生在画思维导图时从学习内容到表达思想,从课堂笔记到学科作文平稳过渡。当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完成课堂记录,整理出关键词语,理清相互的关系,这本身的思考过程就是思想的组织和深化提炼,并形成了清晰的结构,促进写作更容易,更快捷,更快乐。

如何用想象力来记忆英语单词 篇6

注会备考误区:只抓主干 忽略细节

有的考生为了找捷径,只复习重点内容,对非重点内容和可能出小题的内容或不复习或下功夫不够,你们请自我检查,自己在注会复习的过程中有没有走进这个误区!如果有,那么这样复习的结果,只会大大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的提高。

注会考试之所以比其他考试要难,一是因为注会各科考试的题目陷阱多,二则是因为考试的题目出得细。考生平时复习时为提高学习效率只抓主干内容就不能将知识点连贯起来,很难形成答题思路,这样遇到陷阱多的题很有可能在诸多陷阱中兜兜转转,不知如何下笔。另外忽略细小知识也是考试中得绊脚石,我们谁也预测不了出题者的出题方向和出题意图,要是在考场上碰到常看的考点不要紧,要是碰到既熟悉又陌生的题,我们知道它考的是什么,但由于它不重要平时没有花精力去复习,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无奈地放弃,那么自己的信心也会大打折扣。

巧避误区:思维导图 精细学习

所谓精细学习,在注会考试的备考复习中可以理解为既抓主干,又揽细节。“精”提醒学员们要抓住每章内容的精髓,既最核心的考点,“细”顾名思义则为掌握那么容易令人忽略的细小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放平心态,要不断告诫自己浮躁只会让我们一事无成。不能为求成,什么事都想在最快时间做完,有提高效率的心是好的,但切记要一步一个脚印。

然后我们可以给每章知识点制作一个思维导图,从核心考点开始,将知识点一根线一根线地延伸,有联系的知识点顺着一根线往下延伸,过程中遇到不一样的考点就另起一叉。拿《会计》第二章金融资产来举例,金融资产一共有四大类,每一类都为一个考点,那么我们在做第二章的思维导图时可以以金融资产的确认为核心,开四个叉,每个叉代表一类金融资产,每一个叉中根据其中的考点不断延伸,比如第一个叉是交易性金融资产,那么考点则包括该资产的初始计量、持有期间的计量、期末计量以及资产处置的处理,之中也会遇到一些小考点,比如资产的减值、应收股利的处理、投资收益的确认等,这些都是主叉开出的小叉,等我们将考点一一表面在导图中,将会发现真个导图“枝繁叶茂”,知识点众多但又不会觉得杂乱不堪,因为此时各知识点的联系我们已经一目了然!

思维导图的精细学习法好处在于将主干和细节都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随时可以检查自己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再细小的知识点也不容易忽略,同时还能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形成清晰的思路。有空时常将导图拿出来复习,那么不管是陷阱多,还是细小偏离核心考点的题目我们都能在考试时一网打尽!

上一篇:澳大利亚签证在职证明参考样本下一篇:关于感恩的美文摘抄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