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端午节征文

2024-09-24

我的端午节征文(共15篇)

我的端午节征文 篇1

光阴似箭,转眼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要跟我们见面了。这时候人们纷纷展开纪念活动,比如说:包粽子、划龙舟、挂艾草、佩香包、祭屈原等。看了这些,你们一定想知道我去哪里了吧,哈哈,我暂时保密,等会儿再跟你你们细说。

“哦”我打了一个重重的哈欠,睁开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日历表,把我给惊呆了,原来今天是端午佳节,我和妈妈昨天约好一起去看望爷爷和奶奶。我起床后,发现妈妈在做早餐,我就赶紧过去跟她说话。

“妈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好吧,问什么问题。”“你能回答我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嗯……对了,今天好像是端午节。“完全正确。”“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可以,问吧。”“今天去那里?”“嗯……对了,去看望爷爷和奶奶。”“好的,我答应你。快点,我肚子饿了。”“好的。”

我跑回电脑房,开始看起我最爱看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

过了几分钟,妈妈煮好了早餐了,我赶紧往餐桌上看了看。我夸妈妈说:“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吃完早餐后,我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妈妈说:“十点钟我们准时出发!”

到了十点,我和妈妈把所有的东西准备好后,便坐上摩托车。开车了,突然,一个坑把我们都弹了起来,还好,弹的不算高,不然的话我们的命就回没了。我望了望前边,发现到处都是泥坑,根本没有平地。我和妈妈都抱怨为什么政府不修好这条路,本来是一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变成了双倍的路程,而且油也浪费到了极点。

“终于到了。”我和妈妈都叹息着,我熟练地打开奶奶家的大门,让妈妈把车推进去。当我走进屋子里,看见奶奶的时候,只见奶奶一把抱住了我。爷爷也非常高兴,不停地问我吃不吃这个,喝不喝那个,简直高兴死了。

可是对于我来说,端午节最好的品味就是吃粽子啦。奶奶一看见我要粽子就立刻端来了一碗刚出炉的粽子给我。我说了声:“谢谢”。而奶奶却说:“不用谢。”我吃完那碗粽子后,觉得太好吃了,还想吃一碗。没想到奶奶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又给我端了一碗。我吃完后,觉得非常舒适,就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

傍晚,凉风习习,在晚风的护送下,我们要回家了。爷爷、奶奶在门口向我道别,好像舍不得我走,我们在一阵“再见”的声音中坐上摩托车回家了。

这是我过的最特别的端午节,因为我从来没有那么开心了。

我的端午节征文 篇2

一、主办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

二、承办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德育处、宣传统战部、云南教育报刊社 (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三、征稿对象

中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教研员

四、评选范围

作品必须紧扣主题———“我的中国梦”, 可以畅谈对“中国梦”内涵、价值与意义的理解, 可以结合教育教学实际, 结合自身经历与工作实际抒发感想, 讲述自己目睹和经历的“中国梦”。作者既可以是“中国梦”的主角, 讲述自己的故事, 也可以是“中国梦”的见证者, 讲述身边的故事。

五、评选办法

由云南省教育厅德育处、宣传统战部、云南教育报刊社 (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聘请专家成立评委会, 评审出一、二、三等奖及组织奖, 并由云南省教育厅给获奖作者、单位颁发获奖证书。获奖名单在云南省教育厅网站上公布。

六、征稿时间

2013年6月15日至2013年12月31日, 2014年2月下旬公布评选结果。

七、稿件要求

1.作者必须尊重知识产权,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严禁抄袭, 凡抄袭、剽窃他人文章者, 一经发现, 即取消评奖资格。

2.体裁不限,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切忌空谈, 文章内容必须真实可信, 富含真情实感。

3.在稿件上注明“我的中国梦”, 署上作者姓名、工作单位, 并注明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和邮政编码。来稿一律不退, 请自留底稿。

4.通信地址:昆明市学府路61号云南教育报刊社 张臻或龙惠慧 (收) 邮编:650223

投稿邮箱:840573820@qq.com (请在邮件主题上注明“我的中国梦”)

5.详细事宜, 欢迎垂询:张臻或龙惠慧

“我的报刊·我的童年”有奖征文 篇3

一、征文对象:全国高中学生

二、征文主题词:报刊阅读 书香童年 精彩人生

三、征文题目:我的报刊·我的童年

四、征文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且未在省级(含省级)以上的出版物公开发表过;

2.参赛者可自选题目,体裁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参赛篇目不限。同一参赛者可选送多篇作品参赛,取其中成绩最高的作品计入名次。参赛作品须注明作者的学校、年级、指导教师、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邮政编码;

4.截稿日期:2016年10月30日。

五、参赛方式:个人投稿,学校、老师组织参赛均可。本次大赛将专设“指导奖”,鼓励老师组织学生参赛。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并赠送本报寒假专号、暑假专号及精美图书。

二等獎5名。颁发获奖证书,并赠送本报寒假专号和暑假专号。

三等奖10名。颁发获奖证书,并赠送本报寒假专号。

组织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指导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并赠送本报寒假专号、暑假专号及精美图书。

七、注意事项:

1.高三学段所有来稿请发送至高考版编辑部邮箱:gkb.zwzk@163.com

2.来稿时请注明详细通联方式。

3.在评选过程中,我们将不定期在本报选登部分优秀作品。

端午节征文通知 篇4

为弘扬端午习俗,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经学校研究决定将举办以“弘扬端午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一、活动宗旨

弘扬端午习俗,培养传统文化意识

二、活动主题

“弘扬端午文化”

三、征文要求:

1、作品必须紧扣“端午文化”主题,反映端午文化活动、习俗等相关内容均在征稿之列。

2、必须为作者原创,不得抄袭或拼凑他人作品,作品体裁不限。

3、本次活动设置一、二、三等奖。

4、各班务必精选5篇优秀征文于6月10日前上交政教处。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征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这一天,人民都要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在屋檐上插上艾叶,有时还要佩戴香囊、在手碗上缠红丝带。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殉国而投江自尽的著名诗人屈原,这个节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我们那儿,端午时的大街上可是热闹的哦!

那天,我早早起床,吃完早饭,佩戴着沁人心脾的香囊,上街当“小商人”了。我来到大街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摆摊卖艾叶。大街上是人山人海,满是讨价还价的声音,我见旁边卖艾叶的人笑眯眯的收着钱,我便大声吆喝,不一会,就有顾客前来购买艾叶了,我们不停地讨价还价。费了半天功夫终于卖完了!看来,做“小商人”也是不容易的啊!

我拿着辛苦换来的成果买了一包雄黄,然后飞奔回家吃香喷喷、甜丝丝的粽子了!

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熟粽子的香味!粽子是三角形的,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加小豆的叫小豆粽,加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早中”,所以吃枣粽的人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煮粽子的锅一定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子之后,再吃些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鸡蛋、鹅蛋、鸭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儿再吃,整个夏天都不头疼。

我连忙窜进厨房里,挑三四个已出锅的大粽子,提起就跑。我坐在桌子上,看着青翠的粽子,想起了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小心翼翼地剥开粽叶,白白嫩嫩的糯米躺在在粽叶上,像一粒粒晶莹、洁白无瑕的珍珠,吃着香香的粽子,我心里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欢乐!

五月五日,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我虽然没见过赛龙舟,但是我想赛龙舟时一定很热闹!

主题征文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篇6

人们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比如:端阳、端午、端节等。

端午节的背后还有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十分受人民的爱戴,在二十四岁时就被任为宰相。后来被奸人陷害,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屈原十分愤怒,就写下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回国没多久,又被长期流放到沅湘一带。他虽然被放逐,但一颗心仍然眷恋故国。他经常在江边徘徊。一天,他向老渔夫表示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说:“正直的人谁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世俗的污辱呢?我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把自己埋葬在鱼肚里。怎么能让清白的颜色受到世间的污秽的沾染呢?”于是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抱着石头投河自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一直流传到现在。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吃鸭蛋……最隆重的活动要数赛龙舟了。每年,全国许多大大小小的乡镇都要举行划龙舟比赛。今年,我在奶奶家也荣幸地参加了划龙舟比赛。中午十二时比赛开始。我们穿上黄队发的运动衣,便上船了,依次坐好位置。这条船的前面是一个龙头。这只龙雄赳赳、气昂昂,两眼注视前方,神气十足。龙尾又翘得十分高,它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感觉!这时,锣声一响,两队就划开了。我们一队鼓手是爸爸。鼓声由弱变强,由慢变快,催人前进。我们黄队的叔叔阿姨们十分精明,采用了先慢后快的划船方式。这不,白队比我们领先两米远,我们这一队仍然在沉着稳定地划着。这时只听鼓声越来越急,我们随着鼓声同心协力,快到终点时,我们超过了白队。大家还一边喊着口号:“一二、一二、一二……”鼓声越来越响,划船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很快,我们就超过了白队,只见他们个个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站在河两岸的乡亲们顿时由为白队加油,立刻换为我们黄队加油。经过半小时的比赛,我们比白队先到达了终点。胜利的喜悦占据在每个人心中。有的欢呼,有的拥抱,有的捧腹大笑,还有的甚至跳了起来……至于我,我比任何人都要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划龙舟,这次的胜利有我的一份,并且队里派我作代表,上台领奖杯以及做演讲。这一次比赛,我十分难忘!

热闹的赛龙舟结束了,大家休息了一会儿,村里的领导们又立刻举办了“为纪念屈原诗朗诵比赛”。乡村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我也报了名。我饱含深情地朗诵着张耒写的《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拒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以及《已酉端午》、《五月五日》、《午日观竞渡》这四首怀念屈原的诗。

到了傍晚,家家又包起了好看又好吃的大粽子。我们在路上摘了一些又大又绿的箬叶回家,又把红豆,腊肉和米等材料准备好。接着,我们一家人就举行了包粽子比赛。规则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包粽子。要求包得又快又好看。比赛开始了,只见奶奶不慌不忙地包着粽子。不一会儿,一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诞生了。而我和爸爸妈妈却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一下子这里包好了,那里又漏米了,就这样重复着。时间到了,我一个都没包好,妈妈包了两个,爸爸包了四个,但粽子的样子却十分难看,而奶奶却包了二十几个。并且每个都是那么惹人喜爱,大小一致。包粽子比赛结果出来了,奶奶是冠军。她高兴地脸上笑开了花,接着,就由我为胜利者颁奖——100元奖金。粽子包完后,我们便把它们蒸好,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家家户户都坐在家里品尝着端午节的食品,有粽子、包子、面条、鸡蛋、鸭蛋……吃的食品非常丰盛。大家开心极了!

我的端午节征文 篇7

一、题材内容

围绕“我的教改试验”的主题,介绍某项教改试验的设计意图、探究过程和实践成效,着重反映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方法和效果。凡是对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内容均属于征文主题范畴,包括课堂教学、教材研究、课程开发、考试评价、学生发展、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教研活动、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学校管理、区域教育改革等。

二、撰写要求

1. 选材突出主题。

可以写个人的独立研究,也可以从个人角度反映参与某项集体研究的经过和体验。题材内容应能体现出不同于以往做法的“教改试验”的特点,反映研究者的创新意识和方法改进。

2. 反映研究过程。

能够有条理有重点地呈现一项教改试验的经过和结果,包括研究实施的背景、思路、阶段、步骤、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适当运用情景描述、访谈材料、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理论阐述等方法。

3. 体现教师特点。

在教师开展实践研究的特点和方法上,有自己的体会和实践,如在教师研究与专家研究的异同,在研究的规范性与可行性、科学性与实效性的关系上,在草根研究、小课题研究、微研究、龙头课题、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研究共同体等提法和做法上,能够有所把握和阐发。

三、注意事项

1.文体不拘,可以写成叙事性的案例、论文式的经验总结、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报告等。内容应是真人真事,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写作形式,体现出各自特点。

2.文章篇幅一般以5000字以内为宜,未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中公开发表。

3. 征文由作者所在地教科研单位组织,应征作者可将文章先报送至本市区(县)教科研单位。也欢迎自由来稿,来稿请寄纸质文本,文末注明作者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信封右下角注明“黄浦杯征文”字样。邮寄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2号楼218室《上海教育科研》编辑部200032。截稿日期为2016年6月20日。

“我的创业故事创业梦想”征文 篇8

征文要求

1故事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创业梦想、自己亲身的创业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创业梦想、创业故事。

2注重创业故事的生动性、创新性和传播性。

3字数1000字左右。

评选方式

1征集期间将投稿的故事发表在《创富指南》“创业者之窗”专栏。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

22011年1月公布由《创富指南》杂志评选委员会选出的十佳创业故事。获奖名单将在2011年1月《创富指南》杂志中刊登。

奖励办法

1由《创富指南》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一年《创富指南》杂志。

2部分优秀创业者,免费吸收为创业无忧俱乐部会员。

来稿请寄:

地址:430071武汉市武昌武珞路558号C座合丰财富时代310室《创富指南》杂志编辑部

或发送至邮箱cfzn2004@126.com

联系电话:027-87738507

我的未来不是梦

主人公:余先生

创业项目:创业投资策划服务工作室

我是很喜欢自主创业的人,也是个善于做计划的人,在创业的时候任何事儿都是遇上了才想办法解决,也许是运气还算好,许多年来一直没有遇到因缺少计划而麻烦不断的事。就那么车到山前、顺水推舟地我长到了21岁。

21岁。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太单纯了,作为一个刚进入社会创业的商人,太困难了。

书上说,毕业的学生也可以从零开始起点创业了,要想创造成功的事业,就要付出一切的代价。看着刚走向社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心中也莫名地掠过一丝隐忧:明天,也许就是明天,第一道阳光照耀我的眼角,我的希望来了。离成功不远了,因为阳光给了我充满成功的自信!再没有成功事业的我,今后还需要生活和工作呀!21岁,也许真的是学生和商人成功创业的开始,好几个曾经想和我一起创业,但是一直在寻找一个创业的机会和项目。大家对创业似乎一下子变得实际,变得渴望成熟。

我也有些恐慌:21岁,可以发挥创业的智慧,施展我多年成就创业经验的才华,但我并没有做好成年创业的准备。我依然是个孩子,最长远的计划是努力工作,自主创业。我想自己做个创业工作室,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发展的空间,哪怕那个时候我只有一元钱,一口气,我想我都会坚持到最后,现在我想我该拥有自己的投资项目,哪怕只是做投资服务、做企业策划、做市场销售、做服务员,我都会去接受眼前的一切。在创业最初,事实上,我没有存款,那时我是一个消费者还没有创造财富的机会,因为社会对于每个人都很残酷,机会是需要人去创造的。没有人会给你提供任何机会,人生的路线始终要靠自己去走完,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帮助你。

钱是挣出来的,体验了消费的愉悦才有动力赚钱嘛。我一直那么认为。

曾经我认为钱很容易挣,现在想起来太难太难了,如果想找一个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那还需要很努力,努力,再努力呀!我应该是个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事业而努力。

用了整整一个晚上,我在纸上写着自己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要实现的愿望,并把它整理成我的三个五年计划。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年龄:21~26段。

1有一个创意性的创业工作室。

2找一个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3买一块地做自己喜欢的别墅。

4考国际职业经理、培训师和高级策划师资格证书。

二、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年龄:26~31段。

1成立自己的公司。

2写一本书。

3上美国哈佛商学院专修CEO。

三、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年龄:31~36段。

1实现全球化创业。

2每年同家人一起出国游玩。

3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

朱霞端午征文 篇9

今年因为是闰四月的缘故,所以端午节姗姗来迟。已是夏至时节,麦子早已收割进仓稻秧苗也已插进了田地,加之法令假又和礼拜天连在一起,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里的人都可以悠闲地过端午节了。

小时候因为家在农村,春季放学后不是和小伙伴们到田野里割猪菜,就是帮大人下田拾稻穗。端午节前后正是农忙季节,除了在学校上课,其余时间都在田里帮大人干农活。每当离端午节还有一些日子时,我就会屈指算一算,期盼它早日到来。因为那一天可以把香喷喷的几个熟鸡蛋放进网兜挂在脖子上,然后拿着镰刀挎着篮子到田里在小伙伴们面前显摆,满足感油然而生。虽然那时还不懂得过端午的真正意义,但心中总是一个乐字。

渐渐地长大了,书看得多了,也有了一点文化,终也明白了端午节的一些由来:屈原由于受楚王及楚国贵族的排挤,忧忧不得志,报国无门,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后人为纪念屈原便有了赛龙舟、插艾草、挂荷包、包粽子等风俗。

年幼时农村端午节很少有吃粽子的,因为没几个人会包的。只是到沟渠旁打一些芦苇叶子用清水冲一冲便放进锅里和糯米一起煮罢了。虽然也有一些清香味道,但哪如吃着粽子口感好呢!我读初一那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的伯父伯母一家从机关单位下放到老家定居,我这才从伯母哪里学到了包粽子的技术。那时各个家庭生活条件都不是太好,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吧!粽子还是一种奢侈品,糯米也是用其它的粮食交换来的,很有限,加之家中人口有多,所以每人只能尝尝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改善。这从端午节包的粽子也可以显现出来,品种繁多:有火腿馅的、有花生馅的、有蜜枣馅的、有蛋黄馅的,真是五 花八门。

自从我学会了包粽子以后,每到端午节前,大概在农历四月中旬吧!我就蠢蠢欲动,对包粽子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当经过菜场看到鲜嫩碧绿、宽大完整的粽叶时,我就忘记了买菜,面露喜色两眼放光,蹲下身来挑选芦苇叶子,2.5元一斤的粽叶一买就是十斤左右。回到家支起车子,就把粽叶拿出来用剪刀斩头去尾放进大桶中用自来水洗一洗,然后就放进滚烫的开水中焖一分钟,捞出来再放进冷水中,这样粽叶就有韧劲了。接下来就是把买来的十斤左右的糯米分两次浸泡,如果用温水浸泡的话粘稠度就要大些,一个多小时后,糯米就被涨得白白胖胖的。这时剪刀、线团一切准备就绪了,我就坐在小凳子上开始我的工作了:先从水中拿起三片粽叶,用食指和中指灵巧的梳理着苇叶,很熟练很优美很艺术地用手一转,卷成了圆锥形的筒,把它放入卷成空心的左手里,右手捞起糯米放入漏斗状的粽叶里,先放一点米在底部,中间放上事前泡好的花生或枣子或酱好的猪肉,最上层再放上一些米,米粒掉进苇叶飘着清香的怀抱里,发出的悉悉索索的声音,像是米粒在唱歌,这样馅就装满了筒,然后再插上两片粽叶,我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做成“九”字的手势,倒过来去撞压几下左手的糯米;再用线一绕一扎,一个四角的粽子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了。不同的馅心我都作了记号,如单个的是花生粽子、两个系在一起的是枣子粽子、三个系在一起的是葡萄干的粽子。火腿的粽子则要单独一个锅来煮。五斤米的粽子我一个半小时就包好了,站起来直直身子,就开始生炉子煮了,因为我包的粽子个头较大,用煤炭煮一般都要四、五个小时。等到一阵清香味飘来时,表示粽子熟了,揭开锅盖,看到原来青青的芦苇叶变得黄黄的,那是因为绿色都被米给吸进去了。我包的粽子大而且种类多。数一数,一锅共有六十多个,自家人哪能吃得完,于是我就把它当做爱的使者,送给左邻右舍,更多的是带到学校送给我的好友,这个一袋那个一袋。每当听到她们称赞我: 2 “你包的粽子真是棱角分明啊!”、“你包的粽子如同艺术品似的”“啊!每年都吃你包的粽子都成习惯了”时,我的劳累就一扫而光,反而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

如此反复,每年端午节前的一个多月里,一到周六、周日包粽子就成了我的“必修”功课。可以这么说吧!我不是在家里包粽子就是在街上买粽叶;不是在街上买粽叶就是在去买粽叶的路上。无形中,粽子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与幸福感!

粽叶包裹着糯米,也包容着朋友们的友谊与家人融融的亲情!那翠绿的粽叶给亲人带去的是一份安祥与如意,那甜甜的馅儿送去的是无限开心与甜蜜。端午节的粽子,不但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食品,而且还是维系亲情、友情的纽带。端午是一种怀念也是一份爱的传递。

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祭屈原。

端午粽子和奶奶征文 篇10

野蔷薇爬上墙头时,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临近眼前了。已近中午,我拎着一大捆粽子叶匆匆往家赶。

以往宽阔的市场两旁,挤满了挂小粽子、绿豆人和小扫帚的摊位,在微风中,那些粉粉红红翠翠绿绿的饰件一齐摇摆,甚是热闹。

我似一条鱼儿般在人海中吃力地游动着,忽然,依稀是一幅熟悉之极的画面,从记忆深处慢慢浮现,我忍不住惊异地停下脚步:“是奶奶吗?她在这儿?!”

掩住心头的喜悦,我折回身子,迟疑地走向菜场最墙角的那张摊位,“奶奶,奶奶!真的是你吗?”在无数张仰起的脸中,我终于看清了那张藏在琳琅缤纷挂件后面的脸。

“闺女,要嘛?”老人脆生生地问,她的眼睛微微眯起,脸上灿烂的笑着。我觉得一阵眩晕陡然袭来,心头一疼,一阵莫名的伤感笼罩了我。

我在摊前慢慢蹲下身子,伸手摆弄着饰件,眼睛却斜向老人。老人裹着似粽子般的小脚,小腿上缠着长长的青黑色的腿带子,那腿带子裹的是那么紧,将老人的两根腿踝都缠成细细的干柴棒了……

这不就是奶奶吗?我低下头,两眼湿润了:奶奶,我离您是这么近,又是这么远呀!

“姑娘,你要点啥?”恍惚中,又听见老人在问。

“给我……卤线吧!”我搪塞着,喉头忽地涌上—大堆滚烫的话语,那些滚烫的话语涌上喉头,反而使我有些失语了。这一刻,我忘了孩子就要放学,就站在学校门口等我接她回家。

我贪婪的目光在老人身上流连,忽然,我被挂在老人胸前的一支“粽子”吸引住了,这支“粽子”有小孩巴掌大,缠着五彩金线,最稀罕的是粽子的底端用火红的丝线结了个大大的如意扣儿。

“大娘,这是您做的吗?”我怯怯地指着老人胸前的“粽子”,好想伸手摸一摸,这丝般的感觉,该有多么亲切!

“是啊,都是我自己做的!”老奶奶笑呵呵地说:“年轻人谁会稀罕做这些玩艺?”

“眼不花吗?”我问。

“不花,我还能自己认针呢!”

“大娘,您今年多大岁数了?”我望着老人,她一头花白的头发整齐地拢在脑后,松松地卷成个鬈。我有些吃惊老人竟然会拥有这头丰厚的头发。

“你看呢?”老人一边利落地张开双臂量着卤线,一边机灵地反问。

这声调,这机灵的回答,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把我又拽回了往昔,我笑了:“顶多七十!”我故意逗老人。

“哈哈,我知道你一准猜不着!我今年八十五了!”老人得意地宣布。

哦!八十五。我的心揪扯般地往下一沉:我多想告诉她,我奶奶就是八十五岁那年“老”的。如果她还活着,这个摊位,也是她每年端午节必坐的。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还要什么?给孩子挑个桃符?拿个守门猴?”老人问。

我摇摇头,我怎么会告诉她,这些东西婆婆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大娘,卖完了,谁接您走呀?”我一边揣东西一边问:“您住的近吗?”

“俺住在太平湾,待会儿俺儿子就来了。”老人笑呵呵地答。

“嗯,大娘,卖完就早点回家歇着吧!别太操劳了。”贪婪地再看老人一眼,我站起身向外走去,心中却多了一份挂牵,她在家里可好吗?儿女孝敬吗?哎!我多想在老人身边多呆一会儿,就像从前依偎着奶奶时一样。

市场出口就在眼前,忽然,从身后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闺女,你等等!”

我回过身子,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正向我奔来,他的手里还挥舞着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你等一下!”

我迎上去,问:“有事吗?”

“俺娘叫我送这个给你!”男人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我,问定睛一看,呀!竟然是老人胸前挂着的那支“如意粽子”。

“我不要。我怎么能要呢……”我有些手足无措了。

男人憨憨地笑着,打着手势让我戴上。“是俺娘五月初一大早晨起来缠的,说带上它能保平安,不生毛病,送你,你就收着吧!”

我笑了,一边伸手接过“如意粽子”,一边拧头去望那老人。老人的脸,在那些绯红翠绿中忽隐忽现,她的大手,正用力地向这边挥舞,嘴巴一张一合,仿佛在说着什么。

“俺娘腿脚不利落,坐下老半天也站不起来!”男人解释着。

“那还叫她出来!”我责备道。

“没办法,从正月起就开始做,一年就盼着这个节呢!谁说也不往心里去。小时,我们哥几个上学,全靠娘做些小手艺挣点学费,供我们念书。我们长大成人了,想让娘享享清福了,可她一刻也闲不住,说憋屈的慌。”男人一边说一边无奈地叹息着。

我笑了。这话听起来也是这般的亲切,是我奶奶从前常常挂在嘴头上的……

我抚着胸前金灿灿的“如意粽子”走出市场,满目的阳光蜂涌而至。奶奶的脸就在这一片缤纷的颜色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奶奶歪着头,用牙咬断粽子上的红丝线,笑哈哈地把裹好的粽子递给我,说:“过来,懒孙女,学学包粽子吧,等我没有了,也好包给你爸你妈吃,老人古语说的好,求人不如求已呀。你爸喜欢吃糯米滚豆的;你妈呢,爱吃粘高粱的,可要记住喽!”

奶奶的端午节,是在给街坊邻居一家家、一户户包粽子中度过的。奶奶在楼洞口架起了一条长长的案板,上面摆满了装糯米、红豆、黏米的盆子,煮好的苇叶湿漉漉地躺在一边,水珠从案角一端滴下,渐渐地在地面上汇集成了一条小溪……

奶奶张开手掌,将叠好的粽叶撑开,手腕微微一转,粽叶就折成了一个三角形,在里面构造了一个小窝,她拈粒红枣放进去,再抓把糯米倒下去,然后,把剩余的棕叶折过来盖在小窝上,再用“马莲”(一种植物,叶子细长、坚韧)裹住粽子,三绕两绕打个结,一个青翠欲滴小巧玲珑的`粽子诞生了。

奶奶在一片赞叹声中扬起脸,朗朗地笑着,她青色的纽襟大褂在风中如一只膨起羽翼的青鸟,猎猎欲飞。她腿上长长的腿带子松垮了,苞谷脚也被水迹溻湿了,但这些并不能削减她此刻的美丽,这一刻,奶奶是如此的自信,如此的神采飞扬,如此的让我为之沉醉。

奶奶一抬头,看见我,就羞涩起来,好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般笑着,小声求告道:“就剩一家了,包完了我就回家。”

哦!奶奶,我亲爱的奶奶,什么时候,我才能再见到您慈祥的笑脸?什么时候,我才能再听到您怜惜的小声求告?此刻,空气中又飘来了那熟悉的粽香,一切都隐约可闻,温暖如昔,可您在哪里?

我,也只有在五月温熏的微风中,为父母包上一锅清香的粽子。我的糯米盆边,永远摆放着的,是一支空着的凳子。

每包完一支粽子,我都会放在手心,端量片刻,我似乎听见奶奶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嗯,不错!”

我的端午节征文 篇11

统计浓缩历史,数字点缀人生。为进一步彰显数据价值,弘扬统计精神,2013年春,值北京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之际,本刊联合北京电视台《数说北京》栏目、《法制晚报》等媒体推出了“我的故事是数字”大型征文活动,旨在挖掘发生在你我他身上的“数字”故事,让更多的人回味统计之美,感悟数字之真。本次征文活动自2013年2月1日启动,至3月31日结束,社会参与面广,来稿内容丰富,数百篇作品凸显出社会公众对统计的关注、对数字的热爱。根据征文活动实施方案,活动主办方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为答谢广大读者对本次活动的热情参与及多年来对《数据》杂志的深切厚爱,本刊特在2013年第12期设置“我的故事是数字”纪念特辑,刊发全部获奖征文,以飨读者。

“我的故事是数字”征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3名)

《感谢!那个让我职场出彩的“8.9%”》作者:于桂谦

《“酸三色”》 作者:石平平

《数据北京,地铁情结》作者:赵 睿

★★☆二等奖(7名)

《统计麻辣烫》作者:郭翰超

《关注数据与社会之变》作者:孙书振

《账本中的生活》作者:李海玲

《盘点幸福》作者:冯淑玲

《我喜欢丰富多彩的数字》作者:杨陶隽

《开心工作 精致生活》作者:孟 倩

《司法考试路上的数字情结》作者:马国保

★☆☆三等奖(10名)

《跨越半世纪的城乡婚礼变奏曲》作者:车智远

《我精彩的统计人生》作者:杨 洪

《我与统计三十年》作者:丁世明

《舌尖上的数字》作者:王小溪

《数字背后的点点滴滴》作者:王淑芬

《普查,与你若只如初见》作者:周英华

《从“数字盲”到“小表妹”》作者:李翠兰

《数据中穿梭的人生》作者:李艳秀

《我的数字故事》作者:秦 琴

《统计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作者:孔 岩

各奖次内排名不分先后

请获奖作者尽快与本刊联系,领取荣誉证书和奖品

咨询电话:010-83547447 83547449

我的端午节作文 篇12

老师给我们一人发了一个咸鸭蛋,说:“我们先剥咸鸭蛋,看谁剥得最好。”我心想:剥壳这么简单的事还用的着比赛?现实可没有这么容易。这鸭蛋壳完全包住蛋白,一剥就和蛋白一起下来了。吸取了经验后,终于剥得光滑点了。现在我已经忍不住咬了一口蛋白,第一口感觉不错,可第二口就咸得怀疑人生了。我和小柯都说,我宁愿吃蛋壳都不吃蛋白!但我坚持把蛋白吃了,又吃了一口蛋黄,感觉好多了!

虽然有蛋黄消咸,可是蛋白太咸了,这么一点蛋黄是不够的。老师见状,就发给我们粽子,我们一看见粽子就觉得救星来了。我们把手伸得长长的,嚷嚷着:“我还没有!我还没有!”拿到粽子后,我直接把粽子咬开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了蛋白吃粽子真是一种享受啊!

我的端午节故事作文 篇13

课堂上袁老师一一的给我们讲那些材料的大概,然后我们开始选香包,我本来是蓝色的香包,程鑫他把他的给我换了。

接着我们上了德林陆续的排队装香包,到我的时候袁老师却说少的材料拿少些,多的多拿些。

我看到合欢花我就少来了一些。我一看到黄色的细粉粉,我猜那应该是桂花,但它所剩不多了,我就没拿。我看到了茉莉花就拿了两三朵花就去看其他的种类了。咦,这是什么,范姐回答我说,这一个是艾草,袁老师说这一个艾草可以多装一点。

我们装完材料后开始装香包,我不会弄,就叫了同学帮我一下。最后我们还美美的拍了一个照。

我的端午节作文450字 篇14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还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我的端午节趣事七年级作文 篇15

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跳入汩罗江。当地居民听说后,便把煮熟的米饭团、鸭蛋、鸡蛋都投进汩罗江中,避免鱼、虾、龙、蟹咬坏屈原的尸体。后来,每到五月初五,人们用包粽子的习俗纪念屈原,代代流传就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五月节。

老师还说传说五月初五生的孩子都不能养大,因为这一天是“恶日”。如果养大了,女孩害死母亲,男孩害死父亲。五月初五不能盖房子,如果盖了房子,一家都秃头;还不能升官发财……

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古人认为五月初五这天蝎子、毒蛇、蜈蚣等五毒就会出来害人。还有一些妖魔鬼怪也人间来纠缠伤害人类,而这些东西怕雄黄酒、艾草、菖蒲等。所以,那一天家家都喝雄黄酒并在门口挂艾叶、菖蒲等,用来赶走妖魔鬼怪。

另外,端午节还有二十多个名称: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女儿节等。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知道了这些传统习俗后,我们开始包粽子,材料有:糯米、粽叶、系粽子的线绳。

陈老师先拿了一片粽叶,然后把粽叶的圆头往里一卷,就变成了一个沙漏的形状,把糯米往里装。装满后,再把米弄平,再用余下的粽叶盖住有米的漏斗面。最后用绳子绕紧系一个结,一个漂亮的粽子诞生了。

老师做完示范后,我就跃跃欲试。拿起一片粽叶像老师一样,把圆头往里一卷,也成了一个沙漏的形状,只是与老师的比起来大了许多。然后,我也像老师一样把米装满,弄平。再用余下的粽叶盖上,可就是盖不上。于是,我仔细回想老师怎么做的发现我的“沙漏”比老师的大了许多,我又把米倒进盆里重新做。就这样,我做了很多次都没有包出来,不是系不好,就是系的时候散了。最后,快放学的时候我找陈老师帮我弄好一个粽子。我非常开心,拿着粽子在教室里到处炫耀……

上一篇:【精华】童年作文汇总下一篇: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