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关于屈原(通用12篇)
端午节关于屈原 篇1
《屈原的故事》主内容简介: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他是楚国贵族。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为左徒。主张制定法纪,选用贤能,联齐抗秦。后受贵族排挤不被重用,被流放汗北、江南,最后自沉汨罗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政治斗争中失利的屈原把一腔忠怨之情倾注于诗歌创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屈原的诗歌连同他高尚的人格,早已化为人类历史夜空中的一颗明星,在无尽的暗夜中,永远温暖我们的心灵。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环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因此,屈原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 怀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屈原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 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 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 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端午节关于屈原 篇2
1 地方感及旅游商品文献述评
物质生活的富足使旅游成为人们丰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国各地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同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在逐年增加。旅游商品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旅游者对旅程质量要求的增高, 旅游六大元素之一的“购”成为了必不可少和消费弹性最大的部分, 旅游商品开发设计成为旅游经济创新的增长点。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商品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纵观旅游商品的期刊文献, 学者们对旅游商品的开发研究普遍偏向宏观性方向, 缺少指导性的研究成果;旅游地方感建构的具体层面研究也大多是对旅游景区规划的方向, 将地方感理论应用于旅游商品的研究鲜有成果。
地方感以人类地方体验的主观性为基础, 其内涵主要包括地方本身的特征与个性, 以及人对地方依附的情感与认同[2]。20世纪70年代, 以段义孚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地理学者重新将“地方”引入人文地理学的研究[3], 地方感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主要且重要的概念[4];张捷较早指出了地方概念在阐释旅游地整体形象和增强旅游地吸引力中的重要作用[5];唐文跃构建了地方感的研究框架[6];汪芳认为, 旅游地的地方感认知由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方面构成, 地方认同主要来源于游客对地方独特性的感官、情感与思考体验, 以及对地方原真性的思考体验, 地方依赖则主要来源于游客对地方依赖性的功能要素体验[7];吕宁对旅游体验过程中旅游者地方感的产生进行了探讨, 得出旅游者对地方的喜爱源于对地方的情结, 旅游者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地方信息, 从而形成对地方的先在情感, 在旅游情境的刺激下产生怀旧情绪, 在体验过程中产生对地方的依附感[8]。一般而言, 旅游地的地方感由两个方面构成, 即地方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和人们对地方的依附。地方本身的特质即地方的客观特征, 人们对地方的依附即人们的主观认知。地方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又分为自然特质和文化特质, 游客在旅游的各个时期通过各种渠道对旅游地的综合感知就是主观认知。
就我国旅游商品存在的问题看, 赵精兵认为我国旅游商品市场过于看重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 缺乏旅游商品发展建设规划[9];文军认为旅游商品开发存在设计缺乏特色和创新, 地方特色商品不多等问题[10];肖歌认为国内旅游商品开发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创意表达均显不足, 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相对滞后[11]。在旅游商品研究的方向上, 黄莉苹等学者认为旅游商品的开发应使旅游商品外在凸显的实物形态与内藏的文化内涵达到和谐与统一[12];苗雪玲认为地方特色是旅游纪念品的本质特征, 地方特色研究将是旅游纪念品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13];张健伟等学者认为在旅游商品的设计中应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 注重旅游商品自身主题的传达, 深入开发旅游商品的地域特性与文化内涵[14]。对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策略方面, 吴克祥提出了将旅游商品的形态、材料、功能各自按传统文化和非传统文化分类后排列组合形成了多种开发策略[15];张萌认为开发任何一件旅游商品都要涉及到表现题材、所用材料、制作工艺、实用功能、包装装演等多种因素, 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格与商品本身相结合就是与上述诸因素相结合, 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得到创新或其组合形式有所创新, 都可能开发出一种新商品[16];黄继元从旅游商品的材料、题材、功能、工艺4个组成要素出发提出了仿制型、题材创新型、材料文化型、功能扩散型、工艺改革型和多因素结合型六种旅游商品开发策略[17];王德刚等学者认为民俗旅游商品的构成要素包括工艺、外观、形式、包装、材料、题材等六个方面, 创新开发要从这六方面入手, 既要保证民俗旅游商品原有的传统特色, 又要赋予新的具有现代感的因素[18];潘丽等学者认为地域文化特色与可运用的文化符号是进行区域旅游商品设计的重要因素, 并从产品语构、语意、语用三个层面探讨了旅游商品创新设计, 选择和组织文化符号是其中的关键[19]。
旅游商品开发需要具备就近原则———就近取材, 包括就近选取题材和制作材料。如果景区的旅游商品都能基于游客对景区的地方感认知来开发设计, 充分围绕本景区的主题及文化元素进行衍生与变形, 也就不存在旅游商品缺乏特色、千篇一律的问题。
2 秭归端午节地方感调查分析
近年来, 屈原故里秭归县高举“屈原文化”大旗, 充分挖掘提炼屈原文化的精髓, 使秭归旅游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屈原文化成为秭归旅游的灵魂与核心品牌。从2009年申遗成功至今, 秭归县每两年举办一次“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已连续举办三届。通过调查分析, 秭归端午节地方感具有秭归民俗、屈原文化两个维度的结构特征。
2.1 秭归端午节文化资源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又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湖北省秭归县的端午节主要是纪念生于秭归乐平里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端午节风俗源远流长, 形成了独特的端午文化, 其内涵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秭归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传承保护项目有砚台雕刻、艾叶香袋、根艺木雕、峡江龙舟、峡江帆船、木瓢挖制、竹编技艺等。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 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 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故里。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形成于先秦, 发展于汉末魏晋, 兴盛于唐代, 传承和发展于明清。秭归县当地居民从农历四月底就开始筹备端午节, 一共要过三次端午节, 即农历五月初五过“头端午”, 五月十五过“大端午”, 五月二十五再过“末端午”, 整个五月飘荡着艾叶和粽子的清香。秭归的端午节具有典型的屈原故里地域特色, 有祭奠屈原、游江招魂、龙舟竞渡、举办诗会、挂艾篙葛蒲、喝雄黄酒、食粽子盐蛋等习俗。
龙舟文化:秭归龙舟文化的主题是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渡, 俗为屈原投汨罗日, 伤其死, 故并命舟揖以拯之。”《隋书·地理志》也记载:“其迅楫齐驰, 棹歌乱响, 喧振水陆, 观者如云, 诸地皆然, 而南郡尤甚。”秭归在秦朝即属南郡。秭归龙舟竞渡已形成了系统的规则, 而秭归龙舟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打造。龙舟皆以杉木或柏木打造, 龙头上或雕刻眼珠或以玻璃球镶嵌龙眼, 然后以彩丝制成须髯。舟身以质量上乘的桐油涂抹, 再以红、蓝、黄、白等各色油漆涂绘成鱼鳞形的“龙甲”[20]。其中, 较为独特的“孝龙”涂以白色, 寓意屈原故乡后裔为纪念诗祖屈原尽忠尽孝。龙舟底部涂以化猪油或牛麻藤汁, 这种龙舟是专供竞渡之用。用于乘载观看竞渡的贵客佳宾的“雕画龙舟”则是雕梁画栋, 饰以飞龙走兽、鸟虫花草等彩绘和浮雕。
饮食文化:秭归端午饮食文化种类纷呈, 意蕴浓厚。秭归端午包粽子, 一是节日食用, 二是投水祭奠屈原, 三是作为时令佳品, 当作礼物相互馈赠。《本草纲目·谷部》释粽记载:“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 相馈送。或言祭屈原, 做此投江以饲蛟龙。”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 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 以筒贮米祭, 今市俗置米于新竹筒中蒸食之, 谓之装筒。其遗事, 亦曰筒粽。”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 端, 初也。以魏叶裹粘米, 以栗枣灰汁煮之令熟, 节日啖, 取阴阳尚包裹之象, 亦日因屈原也。”秭归包粽子十分讲究, 在米粽内置一粒红枣。青色的粽叶寓意着屈原万古长青, 雪白的糯米表明屈原的纯洁如玉, 粽子棱角分明喻示屈原的刚正不阿, 粽子中放一粒红枣, 体现了屈原的一颗爱国丹心。除了包粽子外, 还有蒸面膜、饮雄黄酒、食盐蛋的习俗。
佩饰及避疫文化:端午节期间, 秭归人不仅注重自身装扮, 对饰物的佩戴也特别讲究,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端午佩饰文化, 有系彩丝、佩香袋、戴艾虎等习俗 (表1) 。五月正值春末夏初, 气温逐渐升高, 多雨且潮湿, 各种病原体微生物大量繁殖, 毒虫滋生, 各种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 避疫文化随之而生。秭归有采露水艾、洗菖蒲澡、洒雄黄酒等习俗 (表2) 。
祭祀及节庆文化:每逢五月初五, 秭归的人们齐聚于县城的屈原祠或是乐平里的屈原庙, 搭设祭坛, 开展祭祀屈原的活动。在祭祀仪式中, 咏唱屈原的诗作, 唱《招魂曲》, 挂招魂蟠, 敬三牲果品, 献香花草木, 向屈原塑像烧香叩拜, 痛诵《公祭祝文》, 默哀、叩首、鞠躬, 向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表达他们的崇敬。在龙舟竞渡前, 要举行祭龙舟仪式, 也称为“龙头祭”。秭归人的端午节如春节一般热闹非凡, 出嫁的姑娘们都要回娘家祭拜先祖, 看望父母。除了祭奠屈原之外, 县内还举办有多种文化活动。文化赛事有龙舟竞渡、书画比赛、歌咏比赛、摄影比赛、屈原文化征文赛、全国“屈原杯”诗歌赛等, 文艺表演有打莲湘、踩高跷、扭秧歌、划采莲船、唱皮影戏、跳花鼓舞等。
屈原文化:屈原文化即屈原本人带来的文化影响, 人们所熟知的有他的诗歌文化和爱国精神。屈原, 名平, 字原, 据推测生于公元前342年3月6日, 诞生于楚国丹阳, 即今湖北秭归, 卒于公元前278年4月26日。他的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 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正是中国“横则秦帝, 纵则楚王”, 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屈原出身贵族, 娴于辞令, 明于治乱, 早年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 任三闾大夫、左徒, 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主张对内举贤能, 修明法度, 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 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 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投江, 端午节也由此而来。
屈原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一生写下许多不朽诗篇, 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屈原的作品, 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 有25篇, 即《离骚》1篇, 《天问》1篇, 《九歌》11篇, 《九章》9篇, 《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 还有《招魂》1篇。据郭沫若先生考证, 屈原作品, 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 《九章》9篇, 《离骚》、《天问》、《招魂》各1篇。屈原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表达他了对楚国的热爱, 表现了他对理想不懈追求和九死不悔的精神。他的诗歌是屈乡人乃至全世界人的宝贵财富, 秭归不但是文人墨客倾慕的地方, 而且是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工作者的向往之地。清代《归州志》记载, 屈原诞生地秭归乐平里“诗风特盛, 明清时代有好诗者结社‘骚坛’。每逢端午节前后, 好诗者邀约相聚, 饮酒赋诗, 述志抒怀, 蔚为风气”。
2.2 秭归端午节地方感元素
秭归端午节文化元素丰富多彩且富于价值, 同时秭归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传承保护项目种类繁多。秭归端午节具有秭归民俗、屈原文化两个维度的地方感特征。根据搜集的秭归端午节的文化特征, 将这些文化特征提取为可视的地方感的符号, 提取出较明显的地方感元素有色彩、材质、造型图案、人文元素四个方面。
对地域特色而言, 色彩有很强的识别性, 秭归端午节的色彩特点以粽叶的颜色青 (粽叶) 、白 (糯米) 、红 (红枣) 为主。青色的粽叶寓意着屈原万古长青, 雪白的糯米表明屈原的纯洁如玉, 粽子分明的棱角表示屈原的刚正不阿, 粽子中的红枣表示屈原的一颗爱国丹心。秭归县盛产脐橙, 脐橙的橙色也可作为秭归的代表色之一。
材质美是衡量一件工艺品品格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材料具有各自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品格, 散发着不同的美感, 不同材质的工艺品能带给人不同的情感认知。对旅游商品的材质来说, 适宜就近取材。合理利用本地储量丰富的材料用于旅游商品开发, 一方面契合了游客的地方认知, 另一方面在生产成本控制、带动地域资源经济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秭归县广种竹子, 同时竹子又代表了高洁不屈的秉性, 故竹子可作为旅游商品的一种使用材料。屈原的作品中常以香草比喻各种美好的品行, 秭归民俗中也多以香草作装饰和避疫用, 故香草也可作材质。
造型图案因其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功能而被大量运用。在各地的文化背景下, 人们将图案和纹样赋予了各种内涵、意义和特征, 所以它们超出了自身形式美感的价值, 向人们传达着内在信息。因表现主题的不同, 装饰图案和纹饰可分为几何形和自然形的图案。人物形象、动植物、自然景物等内容都属自然形图案的题材范畴, 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菱形、放射形等基本形式都归属于几何形图案。秭归端午节文化在造型设计借鉴元素方面有粽子分明的棱角、龙舟、划桨、屈原头像、玉笏、香袋, 以及龙舟上的装饰纹样等都可提炼其独特的代表形式和内涵, 成为旅游商品设计的地方性元素。
秭归端午节具有秭归民俗、屈原文化两个维度的地方感特征, 秭归端午节在屈原文化方面的人文元素有屈原本身具有的情感色彩, 屈原的诗歌作品, 屈原诗歌中提到的人和物;在秭归民俗方面则有佩饰、避疫、踩高跷、唱皮影等节庆活动内容。色彩、材质、造型图案、人文元素都源于地方本身事物的个性和特征, 而带给游客则是他们基于地域文化的体验和思考后得到对地方的一种情感认同, 据此对屈原故里端午节的地方元素提取见表3。综合所有的地方特征可做旅游商品开发的有屈原文学作品、秭归地方特产、工艺纪念品,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项目包含在工艺纪念品内。
3 基于地方感的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及其例举
3.1 基于地方感的旅游商品开发模式
一件旅游商品和普通商品的区别在于前者具备了认知功能, 人们通过它感知到其所携带的文化。寻找切入点, 为普通商品加入地方感元素就形成了一个具备地域文化的旅游商品, 这样的旅游商品才能成为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首先, 选定一个元素载体, 这里的元素载体是指一件功能商品, 如T恤、水杯等;然后为这个载体加入适宜的某一样或某几样地方感元素, 这样就构建了图1基于地方感的旅游商品开发思路。
具体的旅游商品开发模式见图2。假定Ai为元素载体、aj为地方感元素中的色彩元素、bj为材质元素、cj为造型元素、dj为人文元素, 那么Ai+aj将得到一个具有一个地方感元素的旅游商品, Ai+ajcj将得到一个具有两个地方感元素的旅游商品, 以此类推。元素载体Ai只能是一种, 而地方感元素可以是一种或几种。
以秭归端午节为例, 假设A1=水杯、A2=T恤、A3=零钱包、A4=名片架、A5=摆饰、A6=笔筒, a1=绿色、a2=白色, b1=竹子, c1=龙舟型、c2=粽子棱角、c3=粽叶纹路、c4=竹简, d1=部分《橘颂》的诗句、d2=屈原年少放牛的情形, 经过简单组合后就可得到如下旅游商品:A1+a1c3→绿色的带粽叶纹路的水杯、A2+a2d1→印有《橘颂》诗句的T恤、A3+a1c2→白色带有粽子棱角的零钱包、A4+b1c1→竹制的龙舟型的名片架、A5+d2→少年屈原放牛的摆饰、A6+c4→竹简状的笔筒。值得一提的是, 商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形成效应才会有市场。有共同的地方感元素的商品放在一起对游客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 也是精神上的认同, 会加深游客的地方依附, 进而能带动市场。
3.2 秭归端午节旅游商品分类设计
根据秭归端午节的地方感元素特色的独特性可将秭归端午节的旅游商品分为三个重要类型:屈原文学作品出版类、秭归地方特产类、工艺纪念品类。地方感元素符号主要有:色彩:a1=绿色、a2=橙色、aj=其他;材质:b1=竹子、b2=香草、bj=其他;造型图案:c1=粽子、c2=龙舟、c3=屈原像、cj=其他;人文元素:d1=屈原本身、d2=屈原作品、d3=屈原作品中的人和物、d4=秭归民俗、dj=其他。
屈原文学作品出版类:该种类已设定符号载体为出版品, 人文元素为屈原的文学作品, 故A=出版品、a=色彩、b=材质、c=造型图案、d=屈原诗歌作品, 可形成:A+b1c3d2=封面是印有屈原像的竹简的屈原作品、A+bjcjd2=其他材料如纸类的屈原作品。
高端礼品收藏书籍:以《离骚》、《九歌》、《九章》等屈原代表性作品, 形成一套以《楚辞》为题材的仿古礼品收藏书籍。因材料竹简的特殊性, 不易批量生产且不易携带, 故针对的主要是高端消费市场。由此引申出另一种低端实惠便携的文学出版类旅游商品。
低端实惠便携册子或卡片:屈原他的作品中多以香草等植物寓意抒情, 可将屈原作品中众所周知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做成单品或成套的小册子或明信片、书签卡片等, 并以各式香草或屈原像为背景, 此类针对的主要是大众消费市场。
秭归地方特产类:秭归地方特产分为两类, 一类是现有食品类, 结合秭归地方风味和端午节习俗, 适合开发成旅游商品的种类有粽子、脐橙;一类是香草植物类, 如A1=粽子、A2=橘子、A3=香草, 此时aj、bj、cj、dj可以体现在外包装上, 形成:A1+ajbjcjdj=礼品粽子系列、A2+ajbjcjdj=礼品脐橙系列、A3+ajbjcjdj=香草植物系列。
礼品粽子系列:传统的粽子口味是糯米包上红枣, 结合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可开发出橙粽、魔芋粽、香草棕、腊肉粽等特色粽子产品。外包装可采用商品开发模式, 针对各种消费档次、消费地域的市场设计出不同的礼盒。如A1+b1c2=竹制龙舟造型的外包装;A1+a1c3=其他材料如纸盒, 印有屈原像的绿色的纸盒外包装;A1+c1=其他材料如纸盒, 呈粽子形状的纸盒外包装。
礼品脐橙系列:秭归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 地处长江三峡河谷地区, 由于独特的气候、适宜的土壤和清新的空气, 秭归脐橙香味浓郁、皮薄色鲜、肉脆汁多、酸甜可口。形、色、香、味都是上品的秭归脐橙非常适宜于开发为食品类的旅游商品。鉴于脐橙保鲜的特殊性, 销售上可采用以快递发到游客目的地的方式, 既使游客免于负重之苦, 又保持了脐橙的鲜美口感, 脐橙在快递过程中也是一种宣传方式。
香草植物系列:屈原在他的作品中提到了多种香草植物。经考察, 秭归常见的有近50种香草植物, 部分较熟知的香草植物见表4。这些香草植物经加工提炼后除了做成香袋外, 有的可作药用保健, 有的可作烹饪调味, 有的可美容养颜, 原生态的香草植物还可作为盆景。此外, 屈原作品中还有江离、兰 (泽兰) 、揭车 (珍珠菜) 、杜衡 (马蹄莲) 、绳 (蛇床) 、辛夷 (紫玉兰) 、荠 (荠菜) 、蕙 (荆芥) 、荼 (苦菜) 、蒲 (香蒲) 、棘 (酸枣) 、薇 (野豌豆) 、椒 (花椒) 等香草植物, 都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保健、调理风味等功效;紫 (紫草) 、荷 (芙蓉) 等都具有不同的美容养颜祛病等效果。针对不同的香草开发出相对应的药用保健品、烹饪调味品、美容养颜品和观赏盆景类。
工艺纪念品类:以屈原文化为主, 结合秭归端午节地方感元素中的人文元素:d1=屈原本身、d2=屈原作品、d3=屈原作品中的人和物、dj=其他, 可形成:Ai+ajbjcjd1=屈原雕塑系列、Ai+ajbjcjd2=屈原作品系列、Ai+ajbjcjd3=作品人物系列 (如山鬼、神女等) 。以秭归民俗为主, 结合秭归端午节地方感元素中的人文元素:d4=秭归民俗、dj=其他, 可形成:Ai+ajbjcjd4=龙舟系列、Ai+ajbjcjd4=粽子系列、Ai+ajbjcjd4=佩饰避疫系列、Ai+ajbjcjd4=节庆活动系列。结合各系列特点选取特定的功能赋存形式, 如服饰、雨伞、书签、茶杯、摆件、挂件、钥匙扣、冰箱贴等。
屈原雕塑系列:根据不同类型的游客, 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 可开发出意气风发的青少年时期的屈原, 如屈原执竹简放牛的摆件;忧国忧民的中年时期屈原, 如秭归屈原祠中的屈原青铜塑像。借鉴秦始皇陵兵马俑、少林小和尚等雕塑类旅游商品的经验, 可将屈原雕塑做成微缩版, 采用镀金, 青铜、黄铜、陶瓷、紫砂等多种原材料和各种尺寸, 以方便携带为主, 包装可设计为锦囊或锦盒;可做出各种形态的屈原雕像, 如放牛的屈原、读书的屈原、喝酒的屈原等, 不只拘泥于刻板的屈原形象;做出屈原各类形象摆件, 如Q版卡通形象等, 以迎合青少年游客的喜好。
屈原作品系列:屈原作品是屈原文化中的瑰宝, 开创了中国诗词文化的新时代。其传世作品中有众多的名句为世人传唱, 三峡大学的校训“求索”就出自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古至今也有无数文人骚客撰写诗词歌赋来纪念屈原, 这些作品在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可将屈原的形象、诗词歌赋用古代字体印于扇面、书签、雨具、服装、文具等作为元素载体的物品上, 形成屈原作品系列的旅游商品。脐橙是秭归特产, 《橘颂》是屈原的一篇作品, 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和自己的追求。可将屈原的作品《橘颂》印在雨伞上;针对儿童市场, 采用卡通形式;针对年轻人市场, 采用时尚字体;针对中老年市场, 采用书法字体。
作品人物系列 (如山鬼、神女等) :屈原诗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述栩栩如生, 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九歌》中描写的女神形象、《湘夫人》中的湘水女神、《少司命》中的女神少司命等人物可用于创造画作形象、雕塑形象等。这些形象可提炼成一个系列, 做一套屏风、一套玩偶摆件等, 也可印于旅游商品的包装上。在每年的秭归端午节, 秭归可开展如“寻屈子美人”的活动, 增加秭归端午节的趣味性和影响力。
龙舟系列和粽子系列:史料记载, 秦军破楚, 屈原悲愤交加, 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 抱石投江, 以身殉国。乡亲们唏嘘不已, 划着小船、唱着悲歌, 沿江寻找屈原的尸首, 还往江中投粽子, 祈求鱼虾不要咬食屈原的身体。后来, 每到农历五月初五,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 就划龙舟、吃粽子。可充分利用龙舟的形状样式、粽子的形状色彩开发出一系列工艺纪念品, 如龙头形状的钥匙扣、粽子形状的零钱包等。
佩饰避疫系列:端午节期间, 秭归人有系五彩丝织品于臂、佩戴香袋、饰以艾虎、采露水艾、洗菖蒲澡、洒雄黄酒等习俗, 这些佩饰、艾草、菖蒲、雄黄酒等辅以功能介绍可开发为旅游商品。可采用游客亲身参与体验采摘或制作过程的方式销售, 增强游客的购买欲。
节庆活动系列:秭归端午节进行的文艺表演打莲湘、踩高跷、扭秧歌、划采莲船、唱皮影戏、跳花鼓舞等, 文化赛事如龙舟赛、书画赛、歌咏赛、摄影赛等, 这些节庆活动的形象都可做成二维的画面形象和三维的立体形象用于各类元素载体。如印踩高跷图样的背包、一套所有文艺表演形象的雕塑摆件;秭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传承保护项目如艾叶香袋、峡江龙舟、木瓢挖制、竹编技艺等, 在展览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旅游商品销售。
4 研究结论
端午华夏争吟屈原诗 篇3
又是一年端午时节。
在中国,端午节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原始的意义是辟邪驱疫,六朝开始加入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内容,唐宋之后逐渐升华成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作为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端午本身就包含着浓浓的古老习俗,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记忆,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民族情感。
适应节令的驱疫避害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产生于农耕社会,与农业生产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农历五月初五也不例外。五月五,正是到了夏季中最重要的农忙时节。
“端”与“初”同义,“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亦为“午月”,所以初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也称“端阳”。可见,“端午”的起源最早与农业生产有关。
端午正是仲夏时节,气温骤然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生活的经验足以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期,故称之“恶月”。于是,人们选定五月“重五”之日作为节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萧放认为,从端午依傍的夏至节令习俗看,早期的月令时代,人们认为自然节令日是阴阳变动的关键日,也是人们精神紧张的时日,因此小心避忌,谨慎过关,是当时人的节日心态。人们以静态保护为主。《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
汉魏时期,人们关于夏季卫生习俗移到了端午,以水上竞技、山头采药等户外活动激扬生命、保障身体健康。悬挂艾草,佩戴彩丝,饮菖蒲雄黄酒……都是端午辟邪解毒的主要保健习俗。
为了“驱邪”,端午又引申出了采百药、踏百草等活动。民俗认为午日午时,太阳最烈,此时百草都是药。端午采药的传统在民间历代相传,近代湖北英山还有:“日午,採百草以为药物。”
可见,端午节最原始的意义就是驱邪避害,其实就是卫生防疫。人们通过生活经验,形成了一套防疫病、祛瘟毒的生存智慧。
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
求吉、纳祥、辟邪,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普遍主题。在这些节日中,唯有端午节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民众自古就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这是端午节的独特内涵。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纪念屈原之说却成为流传最广、最为认同的一个。从最初民族情感的寄托,到绵延千年形成的民族节日,每每端午之际,华夏儿女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屈原的敬仰和爱戴。
吃粽子、划龙舟……人们把很多端午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甚至不惜把一些神话的情节附着在他身上。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正是老百姓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也反映了老百姓普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纵观历史,历史上能够被人们如此珍重并纪念的人物实在不多。“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名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白居易:《竞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刘禹锡:《竞渡曲》)
先祖们之所以选择屈原作为端午节的精神坐标,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身上折射出了华夏民族最美好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包含了正直清明、爱国磊落。在历史的演变中,这种精神不断升华,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集体人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中国人最坚定的意志和一种无法打破的文化传统。
时至今日,端午节的内涵还在不断延伸,其承载的爱国精神却始终不变。爱国仍然是端午节最重要的精神诉求,催生了社会成员巨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关怀年轻女子的节日人伦
聚合家庭情感,强化家庭血缘伦理意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要素之一,端午节自不例外。因为节日属性的差异,在体现家庭人伦的方式上,端午也有自己的特色。除了祭祀祖先等传统节日习见内容外,端午节还特别重视未成年的女性。萧放认为,对年轻女性的关怀是端午节日人伦的重要表现。
明代北京的端午期间,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石榴花,称为“女儿节”。明人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躲端午”的习俗也与年轻女子有关。“躲端午”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此习俗似在宋代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鼍鼓龙船共赛神”。《嘉靖隆庆志》亦记:“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有《滦州志》云:“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直到近代,在江苏、湖北、陕西一些地方,新嫁女在端午节也要回娘家省亲,她们带着幼儿回娘家。
萧放表示,东亚其他国家的端午也有类似习俗。日本鹿儿岛在五月五日这天,母亲背着不到一岁的小女孩在外面跳圆圈舞,称为“幼女祭”。朝鲜称五月五日为“女儿节”,出嫁的女儿都回娘家,男女儿童用菖蒲汤洗脸,脸上涂胭脂,削菖蒲根作簪,“遍插头髻以避瘟”朝鲜小儿的这种打扮,称作“端午粧”。由此可知,端午作为女性节日,特别是小儿的避忌日,是整个东亚地区的通俗。
唤醒更多的端午记忆
端午还在继续。
从起源和习俗来看,端午有其独特的文化空间和艺术形式,所包含的礼俗和视觉元素也非常丰富。这些正是端午千年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统,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段落标志,在节日之上,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节日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它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萧放认为,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的节俗传统,是端午节的精神核心,也是端午节历久弥新的内在动力。
然而,眼下随着商业化的泛滥、西方文化的侵蚀,加上对民俗文化的忽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元素却难以得到充分的阐释。一些人对“洋节”追捧有加,却对民族节日不感兴趣。
2008年,端午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意味着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传承。那么当下,我们要过怎样的端午节呢?
“我们需要既传统又现代的端午节。”萧放表示,传统是我们民族的重要时间记忆,它是保障民族绵延的文化资源与前进动力。同时,当代社会的变化又给民族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要重视当下民众的精神与社会生活需要,只有将当代人们的情感、欲求融进当代传统节日之中,传统节日才能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关于端午节作文:屈原·向你致敬 篇4
关于端午节作文:屈原·向你致敬
汩罗江上,阴风怒号,大浪滚滚。
江畔,一位衣着华丽的诗人,顶着风,灌着酒在徒步行吟。
是你,屈原,那个“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屈原。面对国家你尽职尽忠,面对世事你正气凛然,面对天下你一身坦荡!
你,对奸臣感到不满;对楚怀王感到失望;对自己感到羞愧。楚怀王那冷俊的目光还在脑中徘徊,让你感到阵阵心寒„„
你也曾想使楚国走向光辉,可混乱的世事让你空有抱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罢了,罢了,足矣,受辱不如归去。你看到百姓竭力挽留你的神情,却丝毫不为之所动。于是纵身跳入江中,风,在拉扯你的衣袍,仿佛不愿你就这么走了。
这时,你笑了,那是一种讽刺的笑。你是在笑国君昏庸,奸臣当道么?还是在笑自己这一跳将名垂青史?
忠臣兮,烈士兮,你走了,但你的精神长存,品质长存,对祖国的爱长存。
你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我记着你,百姓记着你,历史记着你。
屈原我在端午节会向你致敬!
关于端午时节忆屈原的作文 篇5
在勾心斗角的政治生活中,一个纯洁的诗人是注定要被排斥在外的。美政的理想是注定不会被昏暗的朝政接纳的。你不肯投机取巧,不肯迎合世 ,俗,宁愿随流水而长逝也不愿放弃自己所崇尚的美德。
你的精神流传了数千载,你的故事为世人所传诵。再看看当今社会,每天都有不同的贪官被举报,看着那些惊人的数字,我不禁想,你留传给我们后人的精神哪去了?你通过死亡发出的控诉被多少人真正听到?有多少人是像你一样抱着美好的政治理想去从政的?既然是当官就应该有比常人更高的觉悟,不应在世俗中迷失自己,为了迎合世俗,昧着良心做那些的事。当腐败渐成一种风气,当官的在自己偷来的金钱名利中安然入睡,我们只能祈祷屈原的精神不要太早消逝。不知那些只顾享乐,不顾民生的官员,在今天读到屈子诗句时,会不会感到无地自容。
端午节快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希望端午节代表的不是忙碌生活中的一天假期,也不是粽子的香味,更不是龙舟比赛的精彩。人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却不知道古人真正纪念的是屈原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爱国精神。
端午节诗歌屈原 篇6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据说就是纪念他的`节日,并且还有人为了纪念他创作了不少感人的诗歌。
关于屈原的端午节诗歌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 吧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 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 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 螮蝀饮汀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 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 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 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 罗袜凌波呈水嬉。典终人散空愁暮, 招屈亨前水东注。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唐.杜甫:祠南夕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毛泽东:屈 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顷涛。
郭沫若:过汨罗江感怀
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
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汨罗。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
集句题屈子祠
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
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
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屈原)
衷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
(写屈原)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
清.李元度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
清.李元度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
湖南草绿,三迭重招宋玉魂。
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汨罗江屈原祠 清.李次青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湖南长沙屈贾祠:
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色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
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衡岳春云。
赵朴初题秭归屈原祠: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篇7
端午节其实还有一个故事呢!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晚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屈原,他去齐国想让齐国和楚国交为盟友,在这期间,楚国和秦国发生了一件大事,秦国想和楚国联盟打齐国,还让楚国的君主一起吃饭,这件事传到了屈原的耳朵里,屈原就不在齐国住了,连夜跑回楚国,到了楚国以后,屈原就强烈劝阻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根本听不进去,还是要去秦国,屈原见楚王非要去,就不劝阻他了,结果,楚王去了以后,就被秦王杀了,楚国就灭亡了。屈原大哭一场,投汨罗江自杀了。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屈原,不让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往江里扔粽子,也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挂艾蒿等习俗。
粽子有红枣、豆沙馅的等等等等,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豆沙馅的。我过节的时候豆沙馅是吃的最多的。但是我也会偶尔吃一些别的馅,但是遗憾的是,这里湖很少,所以赛不成龙舟。但是我也可以看一些赛龙舟的视频。
屈原的端午节传说 篇8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
屈原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XX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楚怀王被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mì)罗江自杀。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屈原的端午节传说]
端午节纪念屈原6 .14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各位早上好,今天我将就端午节这个话题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提起端午节我们都会想起赛龙舟,提起赛龙舟我们就会想起汨罗江,提起汨罗江和粽子,我们就会不禁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屈原的绝世名著《离骚》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是那样的深、那样的广。他爱那美丽的山峦,奔腾不息的河流,炽热的土地和淳朴的百姓,他的爱国不仅仅是忠于国家、忠于朝廷,更是终于他自己,忠于他心中那片他深爱的土地。这所有的一切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豪言壮语;有巾帼不让须眉所喊出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真正法宝之所在。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中国学子,大家有没思索过自己读书的动力何在?我们能否从古人的名言“士大夫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确立自己读书的根本动因。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 篇10
与诗人有关的而且是全民族的节日,恐怕也只有屈原了。如今我们对于屈原的理解或已离历史上真正的屈原很远,我们所能记录的也只是他生平事迹中支离破碎的一角,但是他的精神却被许多人怀念着。
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屈原,屈原的意义也因为有这些理解,而越来越丰富,其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原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屈原之所以如此深刻地影响历史,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失败。这是理想对现实的失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面临质疑和失败的时候,当我们的独特个性与大多数人发生冲突时,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往往会选择避免发生冲突。唯独屈原,既要坚持个性,又要坚持以自己的个性去改变世界,以个性去融化冰冷的现实。他以古代的圣贤作为自己的榜样,但是却感受到了无限的委屈和孤独,他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在诉说这种委屈和孤独,甚至觉得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他为大多数人谋福利,但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他,甚至他的亲人都骂他、不支持他,还要他屈服。在别人的眼中,他太固执、太钻牛角尖,不容易沟通,屈原就只能死在孤独之中。而在他逝后,却被人们怀念和追悼,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和永不妥协的执着。
端午节对屈原的纪念使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个悲剧而光辉的英雄,也铸就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珍贵的文化传统。鲍鹏山说:“是我们以血肉之躯支撑着真理与正义,而不是真理与正义在支持着我们的事业!”端午时节忆屈原,我要学习这种固执和倔强,也要学习他作为诗人的温暖和善良,让他激励着我,陪伴着我,一路前行。
介绍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篇11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有关端午节屈原的故事的精彩部分还要接着往下看才会了解哦。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虽然介绍了这么多,但是端午节屈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说故事
2.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3.关于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4.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精选
5.屈原投江与端午的故事
形容端午节屈原的成语 篇12
【骚人墨客】: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衙官屈宋】: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屈志从俗】:1.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2.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2017形容端午节屈原的成语]
★ 端午节吉祥成语
★ 端午节心得体会精选
★ 关于端午节名言
★ 端午节短信
★ 端午节经典语录
★ 端午节教案
★ 端午节四百字作文
★ 端午节祝福 范文
★ 端午节散文诗
【端午节关于屈原】推荐阅读:
端午节屈原11-18
悼屈原――端午节有感350字07-14
关于端午节作文话端午10-16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七律端午》10-22
关于端午节粽子07-11
关于端午节的小学日记:端午节里粽飘香09-11
高三关于端午节作文09-11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11-06
关于医院端午节活动总结05-26
关于描写端午节的句子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