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四首(精选9篇)
白居易诗四首 篇1
白居易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理论。
2.概括《轻肥》的思想内容,指出其对比手法的特点;分析《花非花》中博喻手法的运用;理解《杜陵叟》中通过人称转换来加强社会批判性的手法;掌握《问刘十九》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3.感受白居易忧民伤时,同情贫苦人民,控诉统治者的博大情怀;体会他重视友谊的精神。
教学重点:
概括《轻肥》的思想内容;分析《花非花》中博喻手法的运用;掌握《问刘十九》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轻肥》中对比手法的特点;《杜陵叟》中通过人称转换来加强社会批判性的手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知人论世解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即事名篇”影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与元稹交厚,世称“元白”。晚年居洛阳与刘禹锡唱和颇多,世称“刘白”。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二、学习《轻肥》
(一)导入语。
唐朝有三大诗人,我们已经学习了其中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剩下一个是谁呢?他就是被称为“诗魔”的白居易。现在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诗歌《轻肥》。
(二)题目解析。
1.“轻肥”是什么意思(教师陈述:是“轻度肥胖”?“减肥”?还是其他意思)? 明确:轻肥:用《论语·雍也》句:“乘肥马,衣轻裘”之意,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喻指豪华生活。
2.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皮衣的人是谁?请从诗中找出。
明确:指内臣,即宦官(备注,这两个问题不在幻灯片上打印出来,而是在幻灯片上打上“题目解析”内容。学生回答完后,请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内容解析中的1和4问题)。
(三)译诗。
一群神态骄横的人充满在道路上,鞍马之光照亮尘土。请问这是些什么人?有人说是宫中的内臣。用红色丝带系着佩玉的那些人都是大夫,用紫色丝带系着印章的那些人是将军。他们意气洋洋地赶赴军中宴席,骑马飞驰而过,像云团一样离去。精美的酒器中盛满了醇美的酒,桌上罗列着水中、陆上的各种精美食品。用手掰开洞庭橘,切开大海中的鱼。吃饱了饭内心安然自得,喝够了酒神气更加高扬。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地区人吃人。1
(四)内容解析。
1.这些内臣要去做什么?
明确:这些内臣要去军中赴宴。
2.他们赴宴前是怎样的情况?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来。
分析:先写神态,骄、照 → 写出了宦官们骄横跋扈之状。后点身份:内臣 → 令人惊异,也令人愤愤不平。揭示原因,皆、或→大权在握,怎能不骄。进一步描绘,夸 → 写出了盛气凌人,耀武扬威之态。如云 → 一大帮人,旁若无人的骄横之态,令人触目惊心。
明确:他们赴宴前骄横跋扈,盛气凌人,耀武扬威,从“骄”、“照”、“夸”、“如云”等字词可以看出来。
3.内臣们赴宴时的场面如何?
分析:铺陈菜单: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豪华奢侈。
夸张、渲染气氛:溢、罗、擘、切大吃大喝。
“食饱”二句:呼应首句,由奢到骄酒酣足食,不可一世。
明确:作者用了铺陈、夸张和渲染来描绘内臣们所赴宴会豪华奢侈,大吃大喝,酒酣足食。
4.诗人对此是怎样评价的明确:全诗中,诗人没有作一处评价,但那不代表诗中不包含诗人的评价。(如果学生答成“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要给学生指出,这不是诗人的评价,而是陈述事实)。
5.你能读出诗人的评价吗?请用“本诗通过„„表达了„„”的方式,进行概括。明确:本诗通过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江南天灾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6.杜甫有一句名句,将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是哪一句?
明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教师补充,白居易这首诗与杜甫的这句诗可以说有着 异曲同工之妙)。
7.由此可见,本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诗运用对比手法。诗人不作一句评说,不发一句议论,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并列写出,让读者悟出应有的结论,这比主观议论更有说服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8.对比阅读:白居易的《轻肥》与《卖碳翁》一样,都是对上层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请分析两诗在语言及表现手法上的异同(课堂上不讲,作为作业布置给同学们)。
语言方面:相同的是二诗均是充满了感情,作者以赋体直陈事实;不同的是《轻肥》诗中律句多,对偶句多,而《卖炭翁》间有散句和口语词句。
手法方面:相同的是二诗都用赋体,叙述详细,描绘逼真;不同的是《轻肥》全诗采用了对比方法,主题明显但不明说,而且对人物神态描写相当传神。《卖炭翁》开始小序中即提示主题,诗中对卖炭翁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对比手法,通过炭和绫,这些价值不等的对比,表现了宫市的残酷掠夺。
三、学习《花非花》
(一)导入语
同学们都知道,白居易的诗歌是以通俗著称,那么,是不是他所有的诗歌都是这样的呢?其实不是的,他个别诗篇写得相当的朦胧,跟李商隐有得一比。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他的朦胧诗《花非花》
(二)译诗:是花又不是花,是雾又不是雾。夜半时分来了,天明时分又离去了。来的时候像春梦一般,能有多长时间呢?去的时候像朝霞一样,很快就无处可寻了。
(三)内容解析。
1.本首诗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事物(比喻),用了几个比喻(四个),本体有几个(1个),这叫做比喻当中的哪一种比喻(博喻)。
2.本首诗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来润饰,这些喻体分别是什么东西,各自有什么特征?暗
示了本体有些怎样的特征?
明确:喻体是“花”、“雾”、“春梦”、“朝云”,“花”很美丽,但容易凋谢;“雾”很轻灵,但很朦胧,捉摸不透;“春梦”很美,是美梦,但时间短促,容易醒过来;“朝云”灿烂,但容易幻灭。所有的这些喻体都暗示了本体有这样的特征:美丽多姿,但却容易消逝。
3.我们只是大概知道,白居易所写的这个东西美丽多姿,但却容易消逝。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①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白居易自编集时,将此诗编人“感伤”部分。这部分中另有两首诗与此诗情调极为接近:一首是《真娘墓》:“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惟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首是《简简吟》,其中有句:“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作品,末句的比喻,如“易消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花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一辙,音情逼真,都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花非花》紧编在《简简吟》诗后,这也可能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意思吧?
②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伤身世之作。白居易晚年家庭迭遭变故,对其打击颇大,再加上其病眼几至失明,故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③今人施蛰存认为此诗“是为妓女而作”。“花非花”两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实。唐宋时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来,黎明即去。因此,她来的时间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个春梦。她去了之后,就像清晨的云,消散得无影无踪。
四、学习《杜陵叟》
(一)导入语。
前面我们讲过,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即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这四类诗中,成就最高,最有价值的是讽喻诗,而讽喻诗中的代表就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前面我们学过了《秦中吟》当中的一首诗,现在我们来学习他讽喻诗中另一部精品《新乐府》当中的一首诗《杜陵叟》。
(二)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属于《新乐府》五十首,自序说是“伤农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诏(实际上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把戏而已)。为此,白居易写了《轻肥》和这首《杜陵叟》。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十公里少陵原上,秦代为杜县之地,汉代宣帝葬于此处,故称杜陵。
(三)译诗:杜陵老头,居住在杜陵,每年只耕种一顷多的薄田。三个月没有下雨,整体刮大风,麦苗不能吐穗扬花,大多数都枯黄干死了。才九月份天就降下霜,秋寒早至,禾苗的穗子没有成熟都青干死了。官吏们明明知道干旱却不奏明皇帝,反而强行征收租税以求得好的官声和政绩。百姓典当桑树、出卖田地来缴纳官府的租税,明年的衣食将怎么办?剥去我们身上的衣服,夺掉我们口中的粮食。虐害人伤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是有钩一般的爪子、锯齿般的牙齿才吃人肉!不知什么人奏明了皇帝,皇帝生了恻隐之心,知道人民的困苦。白麻纸上书写着皇帝免税的恩诏,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税。昨天里长才到门口来,手里拿着免税公文张贴在乡村中。十家之中有九家租税已经被收去了,白白地受了我们君王免除租税的恩惠。
(四)内容解析。
1.杜陵叟是什么身份?他遇到了什么难题?
明确:杜陵叟是个农民,今年干旱,禾苗大多枯死。
2.禾苗枯死,官府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明确:官吏们为了“考课”,不仅不奏报朝廷,反而变本加厉地加紧搜刮,使得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
3.面对此情此景,作者由第三人称客观描绘改为第一人称控诉,感情色彩有何不同? 明确: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语气更加强烈,写出了诗人难抑愤怒之情,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极为精练地概括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体现在他们身上的不屈反抗精神。
4.在封建社会中,百姓遇到饥荒时,通常由帝王下诏免除租税,而由地方官加紧勒索,这一直都是统治阶级惯用的诡计,说说你对本诗“双簧戏”的认识?
分析:“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十家租税九家毕”,之后 “白麻纸上书德音”、“昨日里胥方到门”→“虚受吾君蠲免恩”,说明君恩虚伪。
明确: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长吏”明知天灾却不奏报,仍然强征暴敛;一个小小的“里胥”一直等到“十家租税九家毕”才慢腾腾地宣布“免税”的“德音”,背后明显有官府的支持;皇帝一直等到有人奏报后才下诏“免税”,此前却一直不闻不问,装作不知,虚假伪善。“帝心恻隐”是虚伪的,而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才是真正的目的。这种“双簧戏”封建统治者演起来驾轻就熟,时机控制得恰适其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样的把戏不止一次上演,极具讽刺意义。
(五)小结:白居易用极其悲愤的情感,写出了农夫之苦,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玩弄权术,剥削人民的罪行,极为精练的概括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体现在他们身上不屈的反抗精神。尤其是对 “双簧戏”的揭露,增加了诗的讽刺力度。
五、学习《问刘十九》
(一)导入语
酿酒与饮酒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古往今来也传诵着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就是一首与饮酒有关的美丽诗篇。那么这首诗是写爱情、亲情还是友情?下面就来详细鉴赏一番。
(二)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诗人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刘十九,名不详。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有句“唯共嵩阳刘处士”,可知其为河南登封人。有人以为即隐居庐山的刘轲。十九,兄弟间的排行。
(三)译诗: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细小如蚁。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是用红泥烧制成的。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是否能和我来共饮这一杯酒?
(四)情景交融:《问刘十九》是邀请人喝酒的小诗。虽然简短,而景与情相得益彰。请说说诗中的景和情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明确:诗中写景,有新酿的米酒,正架在炭火燃烧着的红泥小炉上,酒香四溢,再加上傍晚快要下雪的寒天,一热一冷,温馨亲切。此种情境,相约友人,如何会不来?邀的真诚,来的高兴,定会一醉方休。全诗更透出两人的友谊比美酒还要醇厚。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四首诗,赏析并积累名句,揣摩白居易诗歌的语言特征。
2.预习《杜牧诗三首》。
教学后记:
白居易诗四首 篇2
坐高铁看湖北
杨芹溪
刚尝艇仔鲜, 即叹辣咸油;
一日千里成落伍, 时超七百坐排头。
赤壁知煮酒, 宜昌识急流;
三峡一坝拦洪猛, 江汉平原尽绿洲。
钢城天蔚蓝, 三镇车如流;
江城貌新今非昔, 惟有黄鹤静幽幽。
珞珈山不高, 智库多且优;
四大名嘴加李达, 四光一多盖一休。
西湖山色好, 东湖亦可游;
都说苏杭美女多, 不如华工凤满楼。
一轨穿百洞, 行人不用愁;
日中长江品三国, 晚上珠江论足球。
旅程匆匆过, 收获少少有;
神州漫步经冬夏, 残笔落寞也春秋!
注:
1、2010年6月28日, 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离退休人员组成的“坐高铁游湖北”旅游团一行25人, 9:35坐G1032次列车准时出发, 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湖北游, 13:25到达武汉。30日17:25回到家。回来时在列车上, 看到了王利文主任的诗作, 很受启发, 也触动了我的神经。于是重拾残笔, 用尽吃奶之力, 以这和王利文主任。
2、钢城。指武汉钢铁公司所在地青山区, 又称10里钢城。过去是武汉市污染重灾区。
3、三镇。指武昌、汉口、汉阳。
4、珞珈山。指武汉大学所在地。
5、名嘴。泛指。武汉大学历史上出了“唐诗宋词大师”李敬一、“西方哲学王”赵林、“社会剖析家”尚重生和“德国史学家”李工真, 被称之“四大名嘴”;李达系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名哲学家, 毛主席称他为理论界的鲁迅。
6、四光系指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武汉大学创办人之一;一多系指闻一多, 我国著名诗人、民主战士, 192 8—1930年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一休系指日本上世纪70年代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主人公, 聪明绝顶。
7、东湖。指武汉东湖风景区, 也是武汉高校密集区。东湖面积大过杭州西湖6倍。华工。指华中工业大学。导游说:武汉大学才子多, 华中工大美女多。
8、百洞。指武广高铁全程有广州南—6—清远—88—郴州西—33—耒阳西—38—株州西—18—长沙南—2—汨罗东-32—武汉站, 共217个隧洞。
9、论足球。指南非世界杯正在举行, 球迷狂热超过武汉当天温度40.02度。
乘高铁游武汉偶感
王利文
㈠
早品粤茶点, 午尝武昌鱼;
“长征” (1) 逾三月, 高铁三小时;
壮心骑黄鹤 (2) , 鸟瞰“锁龟蛇”;
改革越卅载, 追梦勿迟疑。
㈡
钢城再涉足, 武大亦猎奇 (3) ;
大江造神话, 三镇筑新衢 (4) ;
荆楚人才聚, 中原崛起时 (5) ;
强国须努力, 当惊世界殊!
注:
(1) 1966年底至1967年初参与红卫兵串联, 从广州出发步行到武汉, 历时三个月。
(2) 与老干们一起登黄鹤楼, 欣赏武汉美景。
(3) 当年曾到武钢劳动 (当炉前工) 一个月, 也到武汉大学参观学习。
(4) 湖北武汉史称“九省通衢”, 靠的是长江水运。随着京汉高铁及其他相关建设落成, 武汉将形成新的“通衢”。
(5) 武汉高校林立, 东湖高新区等地研究院所密布, 人才济济, 中部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登黄鹤楼
唐启洪
黄鹤楼前觅鹤踪,
凡人难得遇仙翁,
登高一览山河美,
琼楼玉宇胜天宫。
登黄鹤楼有感
周川
㈠
夏口 (1) 一别三十秋, 今日重登黄鹤楼:
长江滚滚东流去, 汉江碧水绿悠悠;
极目两道分水岭, 壮观美景耀九州。
㈡
君不见, 跨江桥隧一座座, 纵贯南北物流通,
经济发展今胜昔, 武钢飞腾百业隆。
君不见, 高铁旅游成新宠, 车水马龙人攒动;
江滩 (2) 流连赛外滩, 胜似闲庭信步中。
注: (1) 夏口即今武汉市, 当年曾来去匆匆。
庄佳人诗四首 篇3
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
提前进入高考前的倒计时
单纯的日子剩下的只有学习
我们挺直着背脊微低着头
潜心镌刻自己掌心的一道道手纹
它明晰而又深刻
容不得繁杂的影子
那些曾经迷恋的琼瑶金庸
倾心热爱的港台歌星
那些风铃和唿哨
对最新国际时事的争论
都面向往昔弃之而遁
我们用一则则定理去求证
一道道呆头呆脑的习题
默默企盼收获一种
照耀远方的希望
每一次艰难面前的苦闷
都是升向孤独的高度
无数个夜晚
我们的头悬房梁
体重渐渐下降
衣袂在夏季的校园
消褪了应有的光泽
而空中触目可及的树叶
风中不断传来哗哗的掌声
我们日日数着
像花瓣一样
跌落的日历
坠入河流
渐渐漂向七月
我是通俗的女生
我注定是个通俗的女生
我是把仅有的花季
都一瓣一瓣地撒落在
青春的路上
我才甘心
你不必这样等我
扮酷似的在某个巷口
只为我们曾萍水相逢过
你不必把柏拉图式的信
填满你的思想
那浸漫纸张的哲理
我全然不懂
你更不必送大把的玫瑰给我
那些塑料制作的花朵
虽然不会枯萎
却没有生命
我是个通俗的女生
你执着的信念
对我是一种温柔的伤害
我的行囊已经沉重
心荷的日记满载着
艰辛的履历
有一种情感是难以言传的
雨季在我青春的路上
设下艰巨的里程
我的足音和背影
是一过即逝的
请你原谅
同桌的你
那一年我们都在唱
同桌的你
那一年离高中毕业
还有九天
你身穿超短裙
过肩的长发披散
柔软有致地摆动
像面旗帜在飘
你细脚伶仃地走过
群芳闪烁的校园
像个侠女极不真实
当时我正看神雕侠侣
当时金庸正让小龙女
在断石崖上写下十六年后
和杨过相约再相会
然后就纵身跳下崖底
当时我六月的心降至冰点
当时我看见你衣袂飘拂
缓缓地移过我的视野
只是惊鸿的一瞥
然后绝尘而去
然后我和书籍一起
如一滴墨水坠入想象
想象十六年的时间能改变什么
想象没有小龙女的日子
杨过如何慢慢学会等待
不必说十六年后会怎样
就是再过几天
我们如同一朵蒲公英
被毕业的金风一吹
每枚种子都举着
一柄美丽的伞
飘向不同的落脚点
我想十六年的时间能改变什么
也许十六年只是瞬间
或者漫长如同隔世
正如我们拥有过的十六岁
十六年后定会有所改变
那时你身材修长乳房丰满
过肩的长发剪去大半
偶然相遇擦肩而过装作不认识
十六年的时间改变了什么
是否誓言可以修改
友情可以抹去
花季·雨季
—给郁秀
我坠入你的书中,陷得很深
整整十五个日日夜夜
上至你的深圳
下至你的九中校园跟你走
你引导我的方向,就是
九中开学后的两星期
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
围绕太阳走了一圈
告别高一年级
你花季的清香吹拂我的睡眠
一面迎风展动的旗帜
让我发梢上的蝴蝶结
和头上的绿卡,给了下一届女生
我上升,上升到十八岁的雨季
我不能随便地找到一条定理
一个绛蓝色的夜晚
说出我十六岁花季的秘密
还有为什么十七岁不哭
十八岁拒绝更多的雨声和开花的埋怨
这些年我已习惯了三点一线的生活
习惯了花儿如期开放雨必然来临
不知道铁打的校园流水般的一年
说也说不完的你的九中那么多故事
甜美而又清纯奇迹并非陌生
但是我不能不把心底的话说出口
面对一个男孩,我迎着风
在许多美丽面前没有接受那枝玫瑰
没有羞涩地说出那句话
也许迫于追问,近于生活的厚度
我只能在咖啡杯里加上糖
在某个回忆的夜晚独自饮下
在那条只有他背影的小路上
看见花瓣,一片一片落下
一生都只能这样注视
看见一个少年走出梦的尽头
一生都只能承受这逝去的美
无数次锤打这残缺的永恒
我愿他年年站在院内,欣赏我
把我拒绝在他怨恨的门外
在门外,谁为我重复地鼓掌
欢迎我昔日的创伤在今日愈合
欢迎你的感召高过我的姓名
虽然我哺育的偶像已经倒下
站起的梦又增加了我生活的难度
我迥然不同已往的地方
是可以倒计的时间无法挥霍
大量的光阴在我的眼前静静流过
像一个顽童每天都在数着有限的分币
只等在如洗的七月花掉最后的一枚
那么让我在你朴素的小说里
像无数溪水一样溶入那条江流
让我在碧蓝的江上泛着波浪
于是我把来临的雨季交给海洋
等待成功的声音排在孙山之前
在你青春的书里写下续集
诗四首 篇4
竹条二中张敏
教材简析: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写得情景交融,以景传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诗人用他们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那色彩各异、形象鲜明的诗境之中。《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游山西村》表达了陆游对农家淳朴风俗的 喜爱。
1.《归园田居》和《游山西村》都是描写农家村居生活,《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都通过画面展示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可打乱课文的原顺序,把它们分成两组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朗读体味诗的语言美,通过联想与想象领会诗的意境美,通过讨论加深对诗的印象。教 2.学本课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朗读并背诵、默写四首古诗;
——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
——感知古代诗歌的内容。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生学过《桃花源记》,可从陶渊明辞官归隐设趣导入,也可从一般人们旅游都到风景区,而古代有一个诗人陆游就与众不同,他去游乡村,他怎么游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预习课文
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2.指导学生朗读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四)品味诗意
1.对陶渊明和陆游这两位古代诗人同学们了解多少?请简要说一说。
(开放式,不求统一或标准。)2.同学们认为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写得好?说一说理由。3.质疑探究
①这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②同学们对这两首诗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交流。(教师可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多说,不要急于下结论。)
4.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两首诗写的画面或场面的内容说出来。(注意在同学们说的时候老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明白这就是品味诗的意境)5.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
① 艺术上的特色;(简单渗透对仗的知识)
② ②用投影仪或发放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揣摩这两句诗的运用:
③ 材料一:天发股份公司早就想获得成品油的批发资格。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将成品油的批发经营权收归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由他们垄断全国的成品油批发销售。这样,一方面, 天发股份公司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被中止,不能开展成品油批发及仓储经营业务,导致公司投资数亿元建成的三大油库等优质资产不能充分利用,处于低负荷的运转状态;另一方面,进油渠道也受到两大集团的控制,成本居高不下,毛利率下降。天发股份公司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几年后,天发股份终于如愿以偿拿到成品油批发牌证。
④ 材料二:中国中场球员李铁在未来的三年中,将以正式加盟球员的身份代表英超球队埃弗顿队征战英超赛场。李铁在上个赛季以租借的形式从辽宁队转会到埃弗顿队。李铁在租借期满后的正式转会过程中却因为欧洲足坛经济不景气产生了一些波折。最终,在中国东莞星河传说商住区建造有限公司的出资帮助下,各方解决了转会费上的分歧,促成李铁能能够成功转会英超埃弗顿。
⑤ ③引导学生从运用和感悟中,体会诗句的哲理,它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⑥ 6.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比较赏析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⑦ ——相同:都写的是乡村生活;
冰心诗四首 篇5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母亲》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三、学生理解诗歌的所包含的情感。
歌颂“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四、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授《纸船》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重点学习与训练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关键词语有:从不肯 总是 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 不要惊讶 含着泪叠的 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6、引导学生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3.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学准备: 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成功的花》 一.导入 二.分析课文
1.你羡慕别人的成功吗?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让我们来看看冰心是怎样用短短的几句诗来概括成功的过程的。2.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注意吐字清晰、有节奏。3.教师指导学生,教学生朗读技巧,重音、语气、语调。3. 句子比较:
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的明艳。A句和B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A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A句表现出了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
4. 集体朗读后三句,思考:作者想通过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你感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成功来自艰苦的奋斗;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等。二.课文内容讨论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参考小结]: 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四.当堂背诵 五.作业
1.根据《成功的花》所表达的意思创作一幅画或一组画,并把这首诗工整地写在画上,然后在班级上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嫩绿的芽儿》,巩固背诵《成功的花》。
(二)教学《成功的花》
检查朗读《嫩绿的芽儿》,教师简单评价,全班齐读。大家能说出几种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对我们讲话,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话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大人有大人的腔调,小孩有自己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他的形象特征,我们看看这三个形象有什么特征呢? [参考答案] 1)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2)淡白显出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3)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
4.“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奉献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使人生更加辉煌。四.作业
将自己对未来的构想整理成文,200字左右。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了解雨果在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
2、认识生命的意义、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对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时数】: 1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有关“雨果”及其代表作的资料,确定向学生介绍的内容。
2、反复阅读课文,能很好地读出课文第十六段后“简短有力的对话”的语调、语气。
3、准备好投影仪,写好投影片。
4、准备好课堂研究的话题。
学生:
1、借助工具书,熟悉课文中的字词,编好字词练习,朗读课文。
2、借助图书室、网络等查阅“雨果”的相关资料,摘抄在本子上,课上交流。
3、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话题,自行选择,并学会与同学共同研究。【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作者“雨果”,根据学生准备的资料,有选择的投影出来,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补充。此时,教师要通过询问获得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作适当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雨果”及其作品的地位,进而导入课文的学习,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二、学生默读课文(时间3分钟),了解全文情节,准备复述。
三、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可以采取“接龙”的形式(即有人说得不够清楚,可以由会说的接替),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达到全面感知。
四、分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动的语段读给同组的同学听,并交流感悟。(时间10分钟)
五、小组推荐同学来朗读,要读出语调、语气,并分析处理的理由。教师根据同学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生命的意义”这一角度来思考阅读的感悟,特别是重点阅读第十六段后的“简短有力的对话”和文章结束对船长的描写,结合“探究·练习一”,引导学生讨论“对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六、研究性学习:
(1)蚂蚁在遇到火灾和水灾等时,总是抱成团,以个体的牺牲来保全群体的生存,怎么理解?
(2)去年的高考题,面对危难时,首先丢掉的是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
(3)[探究·练习三]。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课前对这三个话题进行选择,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见解,与同学合作交流,课堂上由每个专题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余同学可以提问、质疑。通过研究学习,从中认识到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价值的真正理解,对职责的态度。
七、自主学习:请学生投影课前准备的关于字词的练习,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对从中发现的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加强指导。
八、布置作业:写一段对“生命·职责”的感悟的话,要求真实,字数不限。教学建议: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通过对作家“雨果”的学习指导,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在对课文的理解中,着重在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对生命、对职责的态度,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为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作基础;研究学习的话题讨论则是对课文中心的拓展。字词练习,体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资料搜索: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他出生于贝尚松城的一个军人家庭,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19世纪,在诗歌、小说、戏剧、政论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826年出版了第一个诗集《歌颂集》,同时期开始写作小说和戏剧。1830年创作了浪漫主义剧本《欧那尼》,第二年又出版了第一部重要小说《巴黎圣母院》。19年流亡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雨果是一位高龄多产作家,在长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学作品和4000多幅绘画作品,是法国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今年是雨果诞生80周年,为此法国与世界各地人民一道以各种形式来隆重纪念这位“十九世纪无可争议的君主”,在“雨果年”里,让我们一起走近雨果。
早在雨果诞生80周年之时,人们就为他举行了国庆般的盛大活动。法兰西史无前例地为在世的作家举行了如此盛况空前的庆典,因为雨果在人民心中已经成了思想领域里的文学太阳。
1885年5月22日,83岁的雨果老人与世长辞了,法兰西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教学设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虽然有重复之嫌,但也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进度不宜太快,一课时可能比较紧张,故安排两课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讲讲小学学过的寓言故事。
2、介绍《韩非子》,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要求学生认真读,注意听与自己不一样的读音,判断正误)
3、学生自读。
4、同桌互读。
三、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在活页纸画制表格(先画出框架,抄好原文,空好格。)时间
内容
备注 年.月.日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且):想要,打算。
郑国 想要(lǚ)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先自度其足
(duó)量长短
(duó)量长短
度
事先量了自己的脚
(dù)尺码
而置之其坐
置之不理
同“坐”,座位。
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旁边。
2、教师检查指导格式是否正确,原文是否抄好。
3、原文抄好后,请同学对照注释,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翻译句子。
三、布置作业。课上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把握全文大意 1、听录音,听清读音 2、正音
涉 坠 遽 契 惑 3、散读,读准字音 4、齐读
5、再听录音,边听边划好停顿、重音 6、跟读录音,注意停顿节奏、重音 7、复述故事大意
四、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词义
1、掌握下列词的意思
涉江:渡江 其:他 坠:落、掉 遽:急速 契:同“锲”,刻 是:这里 所成坠:落下去的地方 所契者:刻的地方 求:寻找 行:走 不亦――乎:不也是吗 惑:糊涂
2、再读课文
五、学生逐句朗读,解释意思
有一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落到水中,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航行”,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六 理清层次,弄清句子的关系
1、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故事的起因?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结果找到了吗? 没有
为什么没找到?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
5、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议论背诵全文
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随客观事物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讲讲与刻舟求剑相类似的事,加深理解
八、作业
1、背诵全文
外国诗四首 篇6
教案示例 《致大海》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白居易诗四首 篇7
元稹 (779—831) 字微之, 河南 (今河南洛阳) 人, 十五岁以明经擢第, 元和元年 (806) 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 授左拾遗, 历仕监察御史, 因触怒宦官被贬。
白居易 (772—846) 字乐天, 下邽 (今陕西渭南) 人。 德宗贞元十六年 (800) , 他考中进士, 贞元十八年应拔萃科考试, 被授秘书省校书郎, 与元稹一道开始了仕宦生涯。
唐宪宗元和十年正月, 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 两人经常畅谈达旦, 吟诗酬和。但事隔不久, 元稹因为直言劝谏, 触怒了宦官显贵, 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同年八月, 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 被权臣嫉恨, 宪宗听信谗言, 把他贬为江州 (今江西九江) 司马。
同病易相怜, 患难显真情!好友天各一方, 写了大量的催人泪下的诗篇。其中有两首不仅感人至深, 而且构思巧妙。
元和十二年 (817) 一次, 元稹又接到老朋友白居易的诗, 诗中写道:
晨起临风一惆怅, 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 昨夜三更梦见君。
山水重重, 阻隔消息, 白居易在晨风中望着远方, 思念老友之情油然而生。自己苦思成梦, 在昨夜的梦中见到了老友。但是诗中却不这样直说, 而是写梦见元稹也在想到我, 问他何事忆我, 致使我“昨夜三更梦君”。诗人知道对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 心有灵犀, 于是, 巧妙地从对方着意, “不知忆我因何事”, 构思十分精巧独到。
好友对自己如此情深, 竟在梦中与自己相见。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自己也整天思念他, 自己写和诗回信也应该写自己如何常在梦中与老友相见吧!不, 元稹没有这样写。元稹绝不会这样平实构思。他是这样写的“回信”: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惟梦闲人不梦君。
通州与江州, 南北相距数千里, 通信十分困难。因此, 诗一开始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现在, 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
寄来的一首诗, 诗中告诉元稹, 昨晚上又梦见了他。老朋友感情这样深挚, 使他深深感动。“念君怜我梦相闻”, 元稹在通州害过一场严重的疟疾, 病后一直身体很坏, 记忆衰退。四句紧承三句说:由于我心神恍惚, 不能自主, 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 偏偏没梦见你。元稹把不能入梦的原因作了近乎离奇的解释:我本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梦, 和你梦里相逢, 过去也曾多次梦见过你。但此刻, 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 所以“惟梦闲人不梦君”。
白诗中的“不知忆我因何事”是全诗中最为精巧之笔, 元诗中“惟梦闲人不梦君”别出机杼, 突然翻出新意。而且写人之至情, 感人至深, 回味无穷!一个“惟”字, 透露出诗人无尽的懊恼:怎么只梦见不相干的人啊, 该梦见的没有梦见!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老友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 但写法相反。白诗用入梦以抒写旧情, 元诗一反其意, 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用精巧的构思表达自己与老友的深情厚谊!
占红辉诗四首 篇8
水影苍穹月色绣
我来清风一叶舟
悠远划向心彼岸
不料思绪随波走
洪流淌泄情不止
此生谁与长相守
夜深入曼静两岸轻摇树影
昨日十五月未满……
今朝明月当空十六圆
又一轮
对岸灯火撒满江清水照愁谁心
杯盏推送琉璃光借酒抒心情
心知我无语
悠风轻飘表袖微微醉荡起波纹
抬头观月轻叹息一笑自解潮……
雨夜灯下
我一间屋子一盏灯一个人
算着时间梦中人久离了身后的门
我梦幻着门环叩响轻轻的身影飘进
滴答的雨敲打窗台醒着一颗思灵
微风经过帘布的缝隙灯光颤动了墙上的影
夜的手弹奏雨丝弦演奏着苍穹的鸣吟
飘着的雨潮湿了心的幽静
深处的风嘶喊着寒了我夜归人
孤寂的房子里投下清冷的影
爱的茧壳中锤炼着前世今生不变的一颗思魂
你的背影拉长了思念
带着远方的魂牵梦萦
然来想你时也会心痛万分
灯下人在等……
今夜没有了那首欢快的曲子
心的日记里依然偎存着对你的凄美思痕
深夜窗户没有捂上耳朵闲上沉睡的眼睛
灯依然亮在这扇宙照着回家的人
沉寂中思的路上在等待又一个黎明
盼你归来用爱填满自己此时寄籍的空灵
剐让思你变成我睫毛上飞过的眼泪
别让想你变成我的泪沾湿襟
对你的牵挂是你前世赋予的重任
爱你在每一个等
此时天际的一个问候让我忘了你久剐的残忍
放着的音乐灯光柔和了远行的身影
雨停了清风覆盖了曾忧伤的吟鸣心路探询
翻煎曾经偶尔憔悴了自己的心……
雨临前后
房前屋后树木参天
空气中少了些氧的成分呼吸中透着思绪绵绵
天空撕碎的片片云儿魔幻般往一个方向飘散
有如魔鬼瓶打开里面放出的烟雾
后面拖上个长长的尾巴相互钩牵
漂亮的鸟儿在天际振动翅膀在风中
似挑夫肩上起伏的扁担
低空做出群体优美的舞姿在灰白色的夭
屏上投影圈圈
如同我在借鏊没有穿舞鞋的舞者
在心的河床上在柔软的沙地翻滚奔走
将自己的身躯翩翩舒展
一声雷响一道闪电是天空与大地相连应的呼唤
是花开时的前奏与爆发
磅礴的气势有如情人展开怀抱的彻底气
流中有你的味道扑面
撒落一地碎小的白色雨花柔媚而綻放在
眼前我在花儿中鲜活
在欢快的节奏中溅出欣喜点点撒在自己
的脸颊还有心田
失恋的朋友
清冷的凉台清冷的人
怅怅的心事颤抖着你的空灵
茫然的眼神思绪的放任
一杯咖啡是醉了你的人还是苦了你的情
一只烟雾模糊了她的影还是烫伤了你的心
昨夜的无眠延续霞光清晨
心的旷野中独行者
心绪飞马奔腾
寒风冽冽涤洗独醒的孤影
一只清萧吹奏古老《往事》的笛音
伤伤的撒播恒久的回落点滴在心
挥舞手中沉沉的剑削砍不尽路上荆棘丛林
苍穹孤寂无月夜空无有星辰
夜中人饮唱前行
穹隆的尽头乌云低空摹迎
冷风凄厉呼啸山林
空中(思)丝雨释出潮湿了衣襟
轻声叹息你那远行的爱人……
路程遥遥前行你的脚步醒者志向凌云
不远的山岚雄鹰飞出了他的风景
星月关闭了今夜的窗
冰心诗四首 篇9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预习课文
(一)查阅一下作者:将划线部分抄写在书上。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中国新文学开拓时期代表作家之一。《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是冰心“五四”时期的诗歌结集。系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吟咏自然,讴歌母爱,抒发生活的感悟。作者善于从社会生活的一个断面,自然界的一个现象,人世间的一段悲欢离合,以及人们习而不察的事物中,感受和发现人生的哲理,体会人生与自然的某些规律性的本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两本诗集在现代文学史和新诗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们为“五四”时期百花争艳的诗歌园地带来了新的色彩和气息,一时之间,许多青年诗歌爱好者争相效仿“冰心体”,形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著名的“小诗运动”。她所创建的“冰心体”小诗派成绩斐然,影响深远。她的小诗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风格细腻、清新、俏丽、淡远而又不乏深沉。
(二)读一读,想一想:冰心的这四首诗各写了什么内容,要表达什么感情或者哲理。请写在书上。
(三)找出文中优美的语句,在文中作批注(不得少于3处)。
(四)预习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课文
1.语言品析:(1)《母亲》这首诗中的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二个“躲”前为什么要加一个“只”字?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方法指导:联系生活感受)
(2)你觉得《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这三首诗中哪个字或词用得好,请各举一个例子并试着说说好在何处?(方法指导:从动词、修辞等角度考虑)
2.质疑探究
(1)同样是写母爱的抒情诗,仔细品味《母亲》和《纸船》表达的感情是有区别的,你能说出这种区别在哪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两句诗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嫩绿的芽儿》这首诗选择了哪三个意向?这三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诗四首》巩固案
一、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成功的花》回答问题,1.《 成功的花》是一首哲理诗。作者为什么要用“惊羡”来形容成功的花的明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透”字,一个“遍”字写出了什么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要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1.《纸船》用叠纸船这个细节寄托对母亲的热爱,仿写一个细节,表达同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一个你熟悉的事物仿写一句有哲理的诗句:
示例:墙角的小花,不计较所处的位置,它只是为装点春色而开放。
【白居易诗四首】推荐阅读:
白居易诗12-03
白居易诗全集11-28
云泉白居易诗阅读训练07-04
浅析白居易闲适诗的思想精神10-14
从白居易诗看唐代服食风气06-03
白居易诗歌10-28
首夏 白居易06-12
吊白居易06-10
李夫人白居易05-21
行路难白居易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