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梦归处

2024-09-22

不悔梦归处(精选2篇)

不悔梦归处 篇1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匆匆那年》影评

故事发生在高中时代:那时方茴留着齐刘海,着一袭白裙,刚出场便博得所有男生的眼球,她如丁香般的女孩儿,散发着柔和脱俗的清香。他,陈寻,高大帅气,爱打篮球,是个十足的阳光男孩儿。我一直觉得爱情萌发于相互吸引中,就如他俩,只一眼,便互有感觉,情愫暗发。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寻反穿校服打篮球,只为与众不同,好让方茴能一眼识中他,而方茴也是静静地绕过操场,只愿远远地望他一眼。这种最初的美好,是自己最隐秘的快乐。我常常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当时班上有个男孩子喜欢我,但我从来没有跟他过于亲近,尽管内心已有所动。那天我没有带本子,他马上递上自己的新本子,还他本子时我很想在上面吐露自己的心声,但终下不来笔,换做对本子的轻轻一吻,幻想他能摩挲一下,然后感受到我的情意,他是否感觉到,我不得而知,但这是我的秘密,是我匆匆那年里最青涩的一笔。

之后他们用行动敞开了心中的秘密。方茴在前,奔跑着,感受着拂在耳畔的微风;陈寻在后,不近不远的追随着,呼吸着她身上散发出的气味,少女的香味!不能太明显,毕竟还没成年,属早恋,于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呼唤,一声答应,也能把那浓浓的爱意散发出来,这也许就是初恋的味道吧,隐秘的,甜蜜的。

我一直觉得方茴对陈寻的爱是深刻的,毫无保留的。她对赵烨的表白无所动容,连一个朋友的拥抱也吝惜给他,但是她却毫无顾忌地奔向她最爱的人---陈寻,紧紧地搂着他,贴着他,原来她想把自己的第一次拥抱留给自己的爱人。她问他:我们会一直在一起吗?我们会结婚吗?我们会有孩子吗?我们会一起做饭,晒衣服吗?几句话说出了多少在恋爱中的傻女孩儿都想问的问题,然而这又是一个女人内心多么想要的简单的幸福,她的爱那样纯粹,那样简单。他答:会,会,会......带着笑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小俩口。故事就这么发展下去该有多好啊!然而开始太美好的爱情终将遇到一些挑战,他们没有走过这一关。

虽然考进同一所大学,但他们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在大排档重新聚在一起的五个人,没有了往日的欢快,各自纠结在自己的情感中。当方茴决定原谅陈寻的感情背叛,苦苦哀求两人能重新在一起时,得不到陈寻的回应。他说:“我不是没有努力过,为了你,高考时我一道13分的物理大题没有写。”在我看来,这算什么努力,就算是牺牲,也只能代表那时的你很爱方茴,可是上了大学后,你觉得方茴不够重视你,不配合你,却没有意识到女孩子是需要男朋友的宠爱的,她对你的任性恰恰说明了她想引起你的重视,你没有为她着想,你没有努力。你不懂,选择了跟自己同样爱好音乐的另一只飞鸟,翱翔在自由的天空,却忘了陆地的等候。最让人气愤的是,你忘记了她的生日,跟别的女生一起生活,你背叛了你的陆地。很多年过去了,你的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夕阳下微风轻轻吹拂她耳畔头发的侧脸,是清晨第一缕阳光下方茴柔和的背影,她的美你记得很清楚,她的痛你却没有看见。就连“我后悔了”也只是出现在你的臆想中,不敢向世人大声宣告。相比之下,陈寻的爱没有方茴的深,他的承诺太轻,永远做不到永远。

影片中方茴把自己最珍贵的第一次给了别人,看起来还是个品行恶劣的人,一方面她是为了报复陈寻跟别人同居,另一方面,我在想,也许她觉得自己不配拥有陈寻的爱,年少的伤痕让她觉得自己只配属于跟当初救她的小混混那样的人。方茴,深爱着陈寻的方茴,从那晚之后,你知道你们便永远错过了。影片最后,我很欣慰的是方茴过得还不错,是啊,除了爱情,还有亲人的爱,还有美丽的风景,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在经历了那么多伤痛后,她的笑依然那么亲和,那么温暖,那么无暇,是的,她没变。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遗憾也是一种美,是对青春的回忆。

我想说,就让过去的美好留在心中,留在那匆匆如流水般的时光里吧,我们的青春没有再见。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愿我们曾经拥有。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篇2

林夕作词、王菲演唱的《匆匆那年》主题曲一经曝光就成为菲迷的新宠,传唱一时,连带着,也让彭于晏、倪妮、郑恺等人主演的电影《匆匆那年》成为众人期待的焦点。面对吴宇森的《太平轮》毫无惧色,点映5小时,霸气拿下2000万元票房!看来这一回,又一个《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式的小成本奇迹在上演。

单纯美丽的校园爱情故事

《匆匆那年》是凤凰联动董事长张小波投资的电影作品,小说当然也是他们家出。一出,还是三本:《匆匆那年》最真实、《花开半夏》最虐心、《初恋爱》最温暖。作者都是:九夜茴。

一看这名字你就大概能猜得出来,这是网络出身的作家。2005年,原名王晓迪的她,在网络上凭借小说《弟弟再爱我一次》,成为点击量居高不下的热门作家,一战成名。

说起来,从小喜欢写作的九夜茴真正开始写小说,还是挺偶然的事。“那是挺早以前的事儿了。”九夜茴对《新民周刊》记者说,“好像暑假我和我表弟俩人一起去学开车,学车的时候,就要等嘛,坐那等很无趣,我拿了一张纸和一支笔,因为我一直在写作,随便列了一个大纲出来,就这么开始写了。写完之后,也纯粹是觉得挺好玩儿,就发到天涯上,突然发现每一天有那么多人追着你想看,我就以特别快的速度,一个月就把《花开半夏》给写完了。”

她笔下的青春年华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基本上,她是一个小说中一样单纯的女子。记者面前的九夜茴,“回”字型发型,让脸显得更小,淡淡的妆掩饰住眼袋上的一点点疲惫,基本上,她就是电影中那个清新恬淡的女生。

“那时候比较害羞的女生都留这样的发型,如果不好意思的时候,我们就把脸藏在头发里面,这样可以掩饰一些尴尬。”她微笑说着的时候,眼神里似乎流过曾经的青葱岁月:阳光灿烂的高中校园里,开朗的陈寻喜欢上了孤寂的方茴。在20世纪90年代末,感情懵懂的他们,偷偷经历了一系列刻骨铭心的快乐生活……

非常非常单纯美丽的校园爱情故事,却是屡试不爽的票房强心剂。“刚刚我来的时候是9900多万,应该现在就已经过亿了。”九夜茴淡定地说。

还在九夜茴自己的匆匆那年,她就开始构思这部小说了,出发点也很简单,就是想记录自己的青春。2001年,她曾经手写过一个雏形,很短,几万字,之后,就放在了一边,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这个故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她发现,自己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不可避免成为这个时代洪流中的一分子,她想记录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时代。

“青春不管在哪个时代,总有人愿意去记录它,”九夜茴说,“它那么美好,那么难忘,我们每个人注定都会失去。对于我们的青春,爱情是最好的纪念。这可能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2005年,她重新准备资料,翌年结构完成,2007年她花了一年时间,写完了这部38万字的长篇小说《匆匆那年》。小说很快就被东方出版社看中,4个月内热卖10万册,占据2008年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8个月之久。

张一白改编之后,于是就有了这部由彭于晏、倪妮主演的电影。九夜茴觉得相比较原著小说,电影的改动不太大。电影是在尊重原著、理解原著人物的角度上进行的改编,她个人喜欢的桥段都包含在里面,没有改动与删减。

只是,小说中是以女主角的自述讲故事,而在电影中,就变成了男主角陈寻的视角,在九夜茴心目中,陈寻是个很真实的人物:“不是每个姑娘都能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陈寻做的事可能是每一个成长中的男孩都会犯的错误。我不讨厌陈寻,我很喜欢他。这本书的番外是通过成年之后的陈寻讲述的。所有犯过错的男孩在长大后想起曾经伤害的女孩子,都会后悔。”

电影的角色选定由导演、监制和九夜茴等所有幕后主创一起商定。每个人都有力挺的演员。而九夜茴力挺的男一号就是现在的彭于晏。看来,彭于晏这样的肌肉型男,才是九夜茴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者,就是那个曾经给她带来伤害、让她恨过的那个渣男吧。

对此九夜茴不置可否,她只是说这部作品会有一些片段源于她生活里真实的人物,但不完全是一一对照的。“它毕竟是一部小说,不是传记,不是回忆录。”女主角的名字叫“方茴”,这个人的身上多少带有一点九夜茴自己的影子吧。不管是不是本人,总有生命的刻痕。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那些匆匆逝去的青春,没有她的名字,也有你的影子,就这样以文字或影像的方式让你怦然心动。

菲姐不是冷,她就是状态姐

九夜茴自始至终都是电影的主创之一。

张一白会经常给她打电话,他们共同讨论里面的人物、场景,修改台词。导演想还原最真实的故事,而九夜茴是最了解这个作品的人。“我还老嘲笑他是剧组里唯一的胖子。”九夜茴笑着说,“我们大概2009年的时候就认识了,特熟,所以他来找我。第一次见面当时是版权方想把它拍成电视剧,找我们见面聊。我当然看过他的《将爱》,那是国内青春偶像剧的巅峰之作,我也觉得他来当导演特合适。很巧,他之前就看了《匆匆那年》,是他当时的女朋友推荐给他看的,我们俩由此结识。只是好事多磨,当时这事儿就搁那了,因为有各种原因,也没做,一直到前年的时候,他又找我,跟我说,你想不想继续做?我说那就做吧,两个人一拍即合。”

她没有天天呆在剧组,去过那么几场戏,看到的情况是:大家基本上都在互相调戏。陈巡和曹然两个人特别好,天天在一块挤兑,天天开倪妮玩笑,大家都互相分享探班来的食物,或者会评今天谁带来的好吃,拍戏完了,一起收工。印象中,倪妮是个大胃王。她记得有一天去探班,他们拍戏早,她去找他们吃饭,因为倪妮是南京人,她那天就准备了两盒小龙虾。“一盒这么大”,她拿手比划了一下,有两盒,“结果倪妮一个人就吃了一盒。”九夜茴笑着说。

王菲开金口当然是最大的利好了。对于这位歌坛大牌,九夜茴也见了几回,“菲姐还是挺好的。她不是冷,她就是状态姐,反正我挺喜欢她。我妹妹特别喜欢她,我妹妹特小的时候,买了她第一盘专辑,之后每一张专辑都买了收藏,她知道王菲唱我的电影主题曲之后,自己发朋友圈特别感慨,就觉得人生好奇妙,完全想不到。”

编剧当然要比写小说挣钱多。九夜茴现在也在新写一个剧本,但是她无意改变自己的身份。“我还是更喜欢写小说,”她说,“因为写小说自己说了算,想写什么写什么,可以很自由。而编剧考虑的问题多,是个技术活,编剧有时候是集体的智慧。如果说写小说是我终身的理想和爱好,那编剧就是玩票儿。”

【不悔梦归处】推荐阅读:

上一篇:下学期教研教改工作计划下一篇:新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