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秋节的日记三年级(精选12篇)
写中秋节的日记三年级 篇1
今天是中秋节,我一吃完饭就跑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可是月亮怎么还没出来呢?我便打开电视,看起晚会来。看完第一个节目,我跑到阳台上去看一下月亮,看完第二个节目,我又跑到阳台上看月亮,看完第三个节目……
直到看完第七个节目,我猛的跑到阳台上一看,哇!月亮出来了,可它怎么还盖着一层黑面纱呢?我心想:会不会是因为它吃多了月饼,变胖了、害羞了就不想出来了?
渐渐的,月亮不知什么原因把全身都露出来了。啊!原来月亮这么胖,好像一个大灯泡,把星空都照亮了。
月亮走,我也走,因为月亮太好看了。月亮它好像听见我的心声,便臭美起来。跑到小河边,欣赏着自己的身影。现在共有三个月亮,第一个在天上;第二个在水里;第三个呢,在我的心里。
写中秋节的日记三年级 篇2
一、从“兴趣”入手, 提高习作水平
兴趣是学生勤奋的动力, 是人才成长的起点,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朱熹对兴趣也强调:“教人未见意趣, 不必乐学。”激发学生对作文兴趣刺激其表达欲望, 使之乐于作文, 那么如何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选材激发兴趣。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平时干些什么, 玩些什么, 想些什么, 老师都要有个数, 有个数后出题就有了范围, 就叫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在日记中写出来。
2.成功体验, 激发兴趣。学生最大的喜悦莫过于对自己成功的体验了, 只要他们对写作有了成就感以后, 相信他们就会爱上习作, 乐于习作。
我班有个学生, 家庭环境较差, 在家经常要帮家里人干家务, 与同伴玩的时间都没有, 时间长了, 大家都冷落他了, 他自己也把自己封闭起来, 学习成绩一般般, 平时也少看课外书, 一次, 我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好伙伴》, 第二天, 学生们都将自己的作文纷纷交上来, 只有他交了本空本子上来。课后我找到他, 了解这是怎么回事, 他低着头对我说:“老师, 我没有伙伴。”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感觉这孩子太自卑了, 我赶忙安慰他说:“是不是家里的活太多了, 没时间和小朋友玩。”他点了点头。“那你能不能告诉我回去主要干了些什么。”。他就说了“煮饭、烧菜、喂猪……。”当他说到给牛喂水洗澡时, 我发现他特激动, 脸上还有一丝笑意, 我赶忙引导他, “那你家的牛都很喜欢你吧!”他忙说:“对呀!每次看到我回来了, 牛尾巴就甩起来, 眼睛还冲着我笑呢?”不知不觉地他竟讲了一堆他与牛的事, 我听得很高兴, 最后我引导他, 那你家的牛都成了你的好伙伴了不是, 他笑着对我说:“老师, 我会写了, 我回去补写!”下午, 他就将一篇充满人与动物间的默契和情感的作文交了上来, 我帮他修改了一下, 贴在我们班的示范栏里, 同学们都纷纷来看, 怎么也想不到, ××同学能有这么一篇有趣生动的作文展示在这里, 同学们不断地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 他也露出了微笑, 从那次以后, 同学们也主动去接近他, 不再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有了这次成功的体验后, 我发现他对作文课积极了许多, 还不止一次地受到表扬, 作文水平当然就提上来了。
以此为例, 我就经常寻找学生们不同的闪光点, 寻找机会让他们逐一地体会自己成功的喜悦, 逐渐地我们班的作文水平在不断地成功中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中, 笔者不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激发写日记的欲望, 他们纷纷向老师表示自己的决心, 并人人准备好写日记的本子, 开始写了起来, 并形成了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二、先模仿后创新, 读写结合
要求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想的、看的、做的、玩的, 值得写的事记下来, 不要拘束形式, 要求语句流畅, 简明扼要, 有重点。并要求他们天天写日记,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了习惯。如:坚持一举两得的循环日记。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习作材料的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 日记的内容很广, 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 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循环日记”, 同一小组的同学轮流写日记, 互相评价, 为同学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既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又能起到育人的作用。
(一) “循环日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刚开始, 学生写的日记都比较简单, 有的学生总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我鼓励学生放下心中的包袱, 并帮他们找突破口:活泼紧张的学校生活, 快乐有趣的动手操作, 曲折感人的电视节目, 刺激迷人的电子游戏, 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小巧玲珑的物品都可纳入日记中来。
有一天上体育课, 学生们都很兴奋, 我就提议把体育课中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第二天, 果然有几个学生写了体育课。其中, 林明华把女同学跳绳的动作、神态刻画得生动具体。杨婧同学问我:“老师, 我想把厦大的哥哥姐姐教我们动手做风车的事写进日记里, 可不可以?”我说:“你试试嘛!”第二天, 她果然交了上来, 我利用班会课上的几分钟读了她的日记。江智渊举手说:“我提个意见, 做风车的动作描写较少, 还可再修改。”我肯定了他的意见, 让他帮着修改, 修改完, 杨婧重新誉抄, 贴在展示栏, 同学们都围上去观赏。就这样, 写日记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 平时写日记愁眉苦脸的同学都纷纷找同组的“高手”帮忙修改, “高手”们也都乐此不疲。
(二) “循环日记”引导、督促学生的言行
“循环日记”引导、督促学生的言行, 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我还发现班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好人好事多了, 打小报告的现象少了, 班级气氛活跃了。原因是, 你一不小心, 会成为别人的日记素材。
小王写了一篇“恼人的体育课”, 重点描述了淘气包小江的丑态:专门捣乱, 别人正兴高采烈的跳绳比赛, 他就出其不意地冲进“阵地”, 用脚勾住绳子, 让比赛的同学不得不停下来, 他还用蹩脚的英语说:“I am sorry”, 大家被他弄得啼笑皆非。我就把这篇日记拿出来交流, 同学们哈哈大笑, 小江羞红了脸。从此, 他的“疯劲”收敛了不少。
今年元旦过后, 我们搬进了新校舍。不少同学都写到日记中, 表达搬到“新家”的兴奋和喜悦。黄胜杰提议:“这是我们的学校, 也是我们的家, 我们一定要爱护里面的一草一木”。小平还提出了“爱校的三措施”:不能弄脏墙壁, 经常清理垃圾桶, 一天冲洗厕所四次。
通过循环日记, 学生们互相提醒互相督促, 表达共同的心声, 他们的自觉行动胜过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啊!几个星期下来, 我班的教室、环境区都特别的整洁。循环日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还能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 一举两得!
三、从“导”字入手, 提高习作能力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大多较为肤浅, 而农村的学生, 受社会环境的限制, 意象贮存较为杂乱, 写起作文来, 就显得思路狭窄, 空洞无物。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指导中, 必须多下几分功夫, 先要找准习作的源头———充实生活, 坚持写日记, 以此来调动学生从审题到用心交流, 以及最后的带有创意的表达。
三年级中秋节日记 篇3
今天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中秋节!因为中秋节有好吃的月饼,还可以观赏美丽的月亮。有趣极了!
中午12点,我们一家人来到叔叔家,和婶婶、奶奶还有妹妹一起过中秋节。妹妹见到我好开心啊!吃饭时,嘴里边吃边说着看月亮……,逗得我“咯咯”地笑了起来。午饭后,我坐在床上边看书边期待着夜晚的来临。爸爸、叔叔、奶奶和外公在一块玩起了扑克牌,妈妈和婶婶在看电视,而妹妹则是高兴地蹦蹦跳跳地自娱自乐。
三年级中秋节日记 篇4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和姑姑、表姐、表妹们在家里吃晚饭。晚饭过后我们四表姐妹拿着自己做的灯笼和姑姑一起到楼下的花园里去玩。花园里可真热闹,小路旁挂满了彩灯和灯笼,很多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灯笼。有的小朋友用蜡烛围成一个爱心;有的小朋友手上的灯笼会变色;还有的小朋友在玩猫和老鼠。
玩过灯笼后我们回到家里的阳台上赏月。桌子上摆满了水果了零食,还有一个四斤重的超级大月饼。姑姑还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灯谜和礼物,我们围在桌子旁边吃水果边争抢着回答问题,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喜爱的礼物,阳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我多么盼望着下一个中秋节的到来啊!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日记 篇5
今天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好日子。我早就听说中秋节有一种习俗,就是吃月饼、赏月。
我今年非常想吃元祖的雪月饼,为了满足我的要求,爸爸妈妈把我带到元祖月饼店。哇!店里的人好多呀!我扒开人群挤了进去,找到了我喜欢的雪月饼。一看价格好贵呀!但因为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就满足了我的愿望,给我买了一盒雪月饼。
让三年级学生写好片段 篇6
《语文课程标准》对3-4年级的学生习作提出的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由此可见,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是能写好片段。从低年级的写话过渡到写片段应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能认真观察,学会选择,善于思考,学生会走好这写作的过渡阶段。
一、观察生活:可以写什么材料
每当写作文,孩子都会痛苦地问:“我写什么呢?没什么好写的呀!”如果是有明确的题目还可以,要学生自己去选题写作文,可就犯难了。他们觉得每天都是上课、做作业,一天又一天,没什么新鲜感。该去观察哪些,到底应该写什么内容,要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生活,因为生活是习作的源头。
1. 拥抱生活发现材料
学生一提写作文就皱起眉头,普普通通的生活,每天从起床到睡觉,从学校到家里,哪里有什么好写的?
其实,只要热爱生活,热爱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就不难发现生活是万花筒,里面充满了喜怒哀乐,闪烁着五颜六色,就看如何去感受、去观察。这需要用心去体会。生活中有许多材料可写,可以动笔去描绘它,表现它。例如暑假这段时间,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参加了哪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认识了哪些小伙伴,学会了哪些家务活,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
例如:一天中午,在学校的走廊上,男孩看见语文老师在看书,就把自己在阅读课上看的《窗边的小豆豆》告诉老师。师生愉快地交流,一阵风吹过,吹乱了老师的头发,学生伸出胖胖的小手去捋平,老师抱着孩子说:“你真像我的儿子。”学生在作文中就写了这件事《老师说我像她的儿子》。
只要热爱生活,对身边美好的事物留心观察,一定会发现许多可写的事物,关键是要用眼睛去发现。投入自己的感情,详尽地观察它们、欣赏它们,进而通过文字或其他形式表现、描述它们,唤起人们的注意,并引起共鸣。
2. 抓住特点有序观察
观察事物时要有顺序地进行。例如,去苏州天平山观赏秋天的红枫。来到天平山,扑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红枫林,层层叠叠,有着不同的浓淡色彩。那不是单一的红,红得深深浅浅,红中有绿,红中透黄。一阵风吹过,一片片枫叶在风中摇曳,就像一只只小手在空中向我们不停地招手。一片枫叶飘落下来,拿在手里细细观赏手掌形的枫叶,纹路清晰可见,轻轻抚摸虽显粗糙,但很舒服。
上面是学生写的一段话,先从远处介绍枫叶,再走近细看,从叶片的整体到细微部分,按这一顺序进行观察。有顺序地观察,不是说不管什么事物都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可以根据枫叶生长的规律、时间的变化、发展的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观察时,还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如上面所写到的观察天平山红枫,就是抓住了枫叶的特点,从整体到单个,从形状、颜色、手感等方面进行描写。为了准确把握事物的不同特点,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可以调用触摸后的感觉,还可以用嗅觉等准确地掌握事物的特点。
二、思考筛选:选什么材料合适
有些学生平时很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坚持做观察笔记,可以说,积累了一些观察材料,但要提起笔写作文,心里有许多话却不知该写什么、用哪些材料,作文还是写不好,有时还跑题,不知道怎么使用观察积累到的材料。
通过观察掌握材料,还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尝试。
1. 分析思考筛选材料
写作文不是对生活简单地录音录像,而要对被观察的事物进行分析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一个中心思想,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根据中心来选择材料,与中心密切相关的部分详细地写,而那些只起衬托作用,与中心无甚紧要的则略写,有时甚至可以用一句话轻轻带过。
如平时经常观察妈妈,有这些材料:A.妈妈的长相;B.妈妈在家任劳任怨;C.妈妈在单位与不正之风斗争;D.妈妈关心孤老太;E.妈妈经常照顾出差的王阿姨的儿子;F.别人求妈妈帮助,妈妈总是尽自己的力去帮助;G.妈妈认真学外语……写作文时怎么来使用这些材料呢?这就要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材。如果要突出妈妈的乐于助人,D、E、F就可以作为这篇作文的材料,A也可以,但是妈妈的长相只要简单地介绍就可以,其他的就不能选为这次习作的材料。如果要突出妈妈的负责,应选B、C,A也可以,但是只能略写。这样选材料才能突出重点,主题鲜明,不会“跑题”了。
2. 精心选择典型材料
常言道:写文章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围绕文章的中心来选取适当的典型的材料。
例如写一种植物,有个学生选择写家乡的“水人参”芡实。观察时,远看芡实,像公鸡高高地挺立在田里,顶端的果实就像是“鸡头”骄傲地挺着,这就是“鸡头米”的得名。近看摘下的“鸡头”是圆圆的“小碗”,剥开看见一个个褐色的圆粒躲在里面,很像平时看到的白白圆圆的珍珠似的鸡头米。
一般观察水中植物是从环境、外形、颜色等方法进行。而这里作者观察“芡实”,从俗名“鸡头米”入手,远看像公鸡,顶端的果实就像是“鸡头”骄傲地挺着。近看圆圆的小盘里是褐色的圆粒,需要剥开才是“鸡头米”。这就突出了“鸡头米”需要农民用嘴咬再用手辛苦剥开,从而体会“鸡头米”的特殊性不仅在外表,还在体现农民伯伯的“粒粒皆辛苦”。
例如,观察蜗牛一般可以从壳、身体等来观察,而蜗牛最特别的是一对长,一对短的“触角”。长的长在头顶上,上面长眼睛,短的长脸上,帮它吃东西。描写时要选取类似的典型材料,突出特征。
三、迁移方法:如何把材料写具体
如果能用心地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事一议,就会有素材可写,但有时可能有好多话想说,往往会一下子不知该先说什么才好,在众多的头绪里还没有理顺。这就是没有想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通过平时加强观察,会看、会听、会想,相信学生能把片段写好,不怕写作文了。
1. 多阅读学会赏析
写作是“输出”,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时候,那么就要“输入”,而看课外书便是最好的输入方法。许多学生都很疑惑,说自己很爱看书,可是看了书还是不知道如何写作文,这是什么原因呢?
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把书中的营养转化吸收,加工成自己看书后的所思所想。其实,学生可以写学到的好词好句,可以写其中好的写作方法,还可以写自己的感受。
有个学生看书看到自己喜欢的也就是最感动的地方,很想与人分享,于是妈妈就是他倾诉的对象,看见妈妈专注于做事,就把妈妈的头转过来硬是让妈妈看自己心仪的这段文字,问:“妈妈,看后是不是觉得眼睛湿湿的?”如果把这一感觉写下来,并且说说为什么,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就是很好的一段读后感。
在阅读中发现最能感动人的片段,学会赏析,想想为什么会被打动,为什么能让自己记住?阅读并不是只关注情节的曲折生动,而是要输入更多心灵的营养,这才是最好的阅读,这过程就是学生丰富精神的发展史。
2.学课文学会仿写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课文出自名家,选自名著,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好方法,学以致用。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主张:“到课文中去走个来回。”学生阅读课文必有所思、所感、所悟,教师要找到切入点训练学生。例如,二年级教材中《鸟岛》中写鸟多,就从鸟的数量、种类、鸟蛋多和鸟窝多等方面来写。学了课文可以仿照写星期天观前街上的人真多,抓住男女老少、声音嘈杂等几方面来描写。学了三年级课文《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就可以从事物的外形和用途等方面来仿写。学课文就要与生活相联系,练习学过的写作方法,把书上好的片段作为自己练习片段的“拐杖”,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
有些三年级学生怕自己作文写不具体,往往会数一下写了多少字。其实写片段只要把想表达的内容写具体就可以,不是说一定要达到多少字。如学习了《西湖》后,学生学习并掌握课文总分总的写法,教师就可以指导进行仿写。有个学生到太湖中的三山岛去游玩。他写道:我们乘上游艇来到三山岛。这里真是太好了,我真的很喜欢。显然这里没写具体,应该从“好”字上做文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好”的呢?可以从绿树、湖水、荷花三方面来具体描写,学会用总分总的方法。
三年级中秋节日记100字 篇7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风俗有:赏月、吃月饼、观海潮......
关于中秋的故事有:玉兔捣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我喜欢的是吴刚伐桂的故事。
传说,吴刚喜欢仙道不愿学习。玉皇大帝很生气,就让吴刚到月宫来,并且说:“如果你能砍断这棵桂树,你就会获得仙术。”于是吴刚就开始砍树,吴刚每砍一刀,树的伤口就会愈合,所以,吴刚天天都在砍树。现在,我们从月亮上就能看见吴刚砍树的身影。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日记250字 篇8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大的咸鸭蛋黄,时隐时现地在天空中躲猫猫。一个孩子坐在二楼的阳台上,挨着姥爷,仰着头,指着天空找月亮。他们面前的小桌子上放着月饼、葡萄、香蕉、苹果和大枣。
姥爷笑着说:“傻孩子,今天是多云天,你能找到月亮吗?”
孩子说:“姥爷,能找得到。月亮在云中穿梭,她可是一个调皮的月亮呢!我一定能找到她。”
姥姥走过来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如果今晚你找不到她,那就明晚试试看吧!”
后来,姥姥又给那个孩子讲了为什么要在八月十五吃月饼的原因,孩子也给姥姥讲了他所知道的关于吃月饼的故事。之后,他们就边吃月饼边聊天,非常开心。
三年级写日记的作文精选 篇9
早上起床,我们吃完早饭就去了汤姆的小厨房。到了那里,汤姆的小厨房里的阿姨就叫我们做曲奇饼干。
阿姨先把做饼干的面粉和黄油加在一个盆里,然后用搅拌器搅拌,等搅拌好以后,又加了一个鸡蛋,再搅拌,这次搅拌好了以后,阿姨才开始教我们怎么挤曲奇饼干。我们挤出的饼干有的像花,有的像星星,还有的一团糟,看不出来像什么。
我们一共做了两种口味的,一种是原味的,一种是抹茶味的。饼干做好了一盘,阿姨就将它放到烤箱里,很快地,香味就出来了。
三年级写日记 篇10
草坪上,一株株小草正在拼命地生长,花儿们也欣然怒放,桃树和梨树都结出了果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芳香。
小河边,只有一座小小的石桥和正在哗哗流动的河水。跨过石桥,来到田野上。我看见一大片碧绿的麦苗,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就好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抬头一看,原来是盛开的油菜花散发出来的。一朵朵油菜花真好像妈妈灵巧的手打出的金色蝴蝶结。
三年级过新年的日记怎么写 篇11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过新年的日记怎么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过新年的日记怎么写1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每到春节,人们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这时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东西准备做年夜饭。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家家户户贴着“倒福”、挂着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面带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场,有的购物,有的游玩。这样热烈祥和、繁华喜庆的节日气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共享新春之乐。当晚,烟花怒放,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到半夜零时,爆竹齐鸣,欢庆新年的到来,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呀!我想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欢庆新年的到来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团,即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时,首先要到最亲的长辈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辈间互相拜年。长辈们都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我们可高兴啦!哦!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的房子里都要放两三根甘蔗,因为甘蔗代表“节节高”;年夜饭中也总有一道菜是鱼,因为“鱼”和“余”是谐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当然,在春节里,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被长辈埋怨,说你不懂规矩的。
过春节让我了解了春节时各种各样的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亲情,也体会到了朋友们之间那种纯洁无瑕的友情。虽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的红包,有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们想知道吗?
古人曾曰:“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在欢乐的节日过后,在20xx年的开始,向着新的目标前进,开创我的美好未来!
三
三年级过新年的日记怎么写2春节到,春节到,穿新衣,放鞭炮,走访亲友真热闹;压岁钱,装口袋,包饺子,贴春联,小孩盼望春节到。
这一首顺口溜说的是小孩盼望春节的来临。小孩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过得开心、轻松、欢快,而且充满想象。
春节里,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有很多亲朋好友来到我家,还来了很多小朋友,我也可以到他们家里玩,我们互相串门,跟他们一起上街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起去公园玩跷跷板,在草坪上打滚、踢皮球,玩得忘乎所以,乐得留连忘返。
春节里,还可以放烟花。到了除夕,我们三五成群相约在户外放烟花,我手拿礼花棒,大胆的女生过来点燃了信子,一朵一朵的烟花腾空而起,随风落下,化作了云烟。我最喜欢看“仙女散花”,点燃引信后的烟花呼啸着直射天空,化成千朵万朵五彩缤纷灿烂夺目的火花,把天空装点得艳丽迷人。呼啸声惊天动地,欢呼声此起彼伏。多么令人开心的春节啊!
因为要过春节,老师总会大发慈悲,没有布置多少作业,我就不用老是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几天时间就把作业完成了,还有许多时间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可以做许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折纸、到江滨路上骑自行车,一身轻松,爽极了!
当然了,压岁钱是少不了的,去亲戚家,七大姑八大姨,一人给一包,每次总是满载而归;亲戚来了,这个献上一百,那个塞上两百,没有不喜获丰收的。老爸说,压岁钱要存起来,积攒多了,做有意义的事。我问,哪些是有意义的事。老爸说,比如,帮助贫困地区小朋友上学、向灾区捐款、自己上大学等等都算有意义的事。我总是听老爸的,不乱花压岁钱,都会把钱存起来。每年都如此。今年春节一定又能收到压岁钱,我又会把它存起来,攒多了,将来取出来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
春节年年有,我年年盼,又一个春节即将来临,我想,今年的春节过得一定还是那样开心、轻松、充实,充满想象,也许过得比往年更有意义呢!
三年级过新年的日记怎么写3过年啦!过年啦!这一天终于来了。一大早我就穿上新衣服,拿起鞭炮、火柴就下了楼。我点起引线,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今天上午,我先和爸爸购买年货。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进进出出,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车水马龙。到了步行街,那里卖年货的特别多,有卖“福”字的;有卖花炮的;有卖对联的;还有卖卡通虎的。总之,吃的、穿的、用的、贡的物品琳琅满目,令我爱不释手。我们购买了丰富的年货,喜迎新年的到来。
我不光在街上感到浓浓的新年味道,还在家里感到年味。家里焕然一新,挂上了红灯笼,门上贴了新对联和福字,爸爸说:“福字要倒着贴,这样就代表福到家了。”这让我不禁想起:“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该吃年夜饭了,爷爷、姑姑一家子人都来了。团圆饭不仅丰盛,而且还有特别的寓意:红烧鲤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可乐鸡翅象征着吉祥如意;水煮牛排象征着牛气冲天。我们一起吃着美味佳肴,举杯欢庆,互相祝福。爷爷祝我:学习进步,假期愉快。我祝爷爷: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祝我:虎虎生威,新年快乐。我祝爸爸妈妈: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在祝福声和欢乐声中,我们过着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晚上八点,我们一家人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都特别喜欢赵本山的小品《捐助》。享受完精神大餐之后,我和爸爸,一起放鞭炮,我在外面不仅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烟花,还听到了雷鸣般的爆竹声,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回家后,我和爸爸守岁,等待新一年的到来。可是新年钟声还没有敲响,我就已经坚持不住了,在雷鸣般的炮声中,依然呼呼大睡了。
新的一年里,我应该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我也祝愿大家阖家欢乐、假期愉快。
三年级过新年的日记怎么写4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近了,一切都是美好又快乐的样子。今年,图形家族的图形们准备欢聚在小长方形家,过一个热闹的新春佳节。
年三十儿一大早,小长方形就兴高采烈地站在家门口,欢迎着客人的到来。瞧,远远走来一个跟自己长得差不多的图形,还没走近就嚷嚷:“怎么了,不认识我吗?”见小长方形还是一脸疑惑,对方解释道:“你看,咱俩长得差不多,我是正方形呀,算你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我的也是一样的哦,只不过我的长和宽都是一样的数字,它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叫边长,所以我的面积是边长乘以边长。”小长方形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咱们五百年前还是一家人呢。欢迎,欢迎,请进。”
正方形刚进屋,又来了两个奇怪的客人,小长方形问道:“你们俩也是我的.本家吗?”一位来客笑着说:“我叫平行四边形,跟你们长方形长得差不多,就是歪了点,把我的左边切下一块补到右边,就和你们长方形一样啦,算我的面积要底乘以高。”另一个来客接着说:“我叫三角形,我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说着说着,比划了下手势,“你看,两个我这样一拼,就成了平行四边形,所以我的面积是底乘以高还得除以二。”“真有意思,真有意思,大家快请进。”小长方形乐呵呵的把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迎进了门。
“小长方形,新年好呀。”远处又走来一位既像长方形,又像平行四边形的客人。走近一看,啊,原来是梯形大叔呀,小长方形连忙礼貌的回敬道:“梯形大叔,新年好呀,欢迎来我家做客。”梯形大叔笑着说:“两个我一拼,也是平行四边形了,所以我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上底+下底)乘以高再除以二,对不对?”“对,对,对,梯形大叔,快请进。”小长方形把梯形大叔扶进了屋,大家欢欢喜喜围坐在饭桌前。
就这样,图形们齐聚小长方形家,共庆新年快乐,开开心心过大年!
三年级过新年的日记怎么写5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它代表着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好开心啊,回老家龙游过新年咯!
两个小时的车程似乎像过了两千年那么漫长,在万般渴盼与无数次目视前方后,我们终于回到了龙游。进了村,我从车上向外望,啊!这可真漂亮,虽已是冬天,可这派生机并不让我感觉到一丝寒冷。两排的树虽已掉完了叶子,仍让我感到温暖和生命的气息,好似两排笔直的战士。突然,迎面而来一辆小轿车,如穿梭在乡间的蝴蝶,我想:这下可糟了,这条“瘦小”的路可容不下两车并行啊!我忙问爸爸:“爸爸这条路是容不下两辆车的呀!咋办?”爸爸嘴角微微上扬,神秘地回答:“傻瓜,你看看这路,不是变宽了吗?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你看路两边。”哇,这路可真宽呀!“小时候这路还是羊肠小道咧!旁边也没有这么多花木,都是农田。”妈妈接着说道。很快地,就到了外婆家。爸爸把车开进了门口小院,我一下车惊奇地发现梅香在这深冬的空气里流动,一株寒梅在枝头含苞欲放,临寒独放。到家的时间已是深夜,远处夜空中闪烁着耀眼斑斓的烟花,似在庆祝这片神奇的土地,抑或是特意为远道归来得我而闪烁的吧!
悄然间到了正月初二那天,外公带我们去看哥哥的新房子。
我们到了哥哥家小区里的小花园,草地上的小野花点缀着这条绿丝带;小草经过雨水的拍打,似乎显得更精神了;小鸟停在树枝上,拍打着黄色的翅膀,唧唧喳喳地和我们问好;树丛里钻出来一只小猫,“喵”地叫了几声,好象在说你们好!花园的中心有个石雕,是个小天使,她的目光中,透露出她幸福的目光。
回想战火硝烟的年代,那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先辈们,我们是多么幸福啊!这都得得益于我们国家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崛起啊!我小小的内心许下了一个新年的愿望,也是我从今往后的愿景:我要保护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为之而努力。
写中秋节的日记三年级 篇12
不一会儿,爸爸妈妈上班了,我们预备吃饭了。爷爷拿出了一瓶好酒,平常不喝酒的爸爸也喝起酒来,只见他没喝几口脸就红了。吃完晚饭,奶奶拿出了早已预备好的月饼,放在大家面前让我们品味。月饼有好几个种类,有椰丝、百果、哈蜜瓜味……奶奶想得特别周道,为了大家都能吃不同口味的月饼,奶奶就把不同口味的月饼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分给大家。我最喜欢吃椰丝口味的月饼,一口吻就吃了好几块。
我们边吃月饼边欣赏天上的月亮,今晚的月亮又圆又大又亮。这时分爷爷给我讲起了月亮的故事,我听得津津乐道,居然遗忘了看早晨的动画片了。
【写中秋节的日记三年级】推荐阅读:
三年级过中秋节的日记01-05
中秋节写一篇日记02-08
一年级中秋节日记400字:中秋节04-05
一年级日记中秋节07-31
六年级中秋节游记日记12-26
初中二年级表述中秋佳节的日记07-24
五年级中秋节日记400字10-09
描写中秋的三年级作文04-03
小学生四年级中秋节日记10-25
小学一年级中秋节日记50字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