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的故事

2024-10-11

王昭君的故事(精选7篇)

王昭君的故事 篇1

王昭君是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时人也称她为明君或明妃。对于她为何出塞匈奴,历来众说纷纭,贬褒不一。

据传,王昭君是齐王襄的女儿,十七岁时,被汉元帝选入宫中。汉元帝是按画工的画像选宫奴的,深居后宫的宫女们,为了能被皇上幸召,总想把自己画得美点儿。所以,她们不惜重金贿赂画工。

王昭君初入宫廷,一来不懂这些规矩,所以没有备下这笔贿金;二来自恃美貌,不愁皇上不召见。据说,画工毛延寿当画到王昭君的眼睛时,便启口说:“这画人的传神之笔在于点睛,真是一点千金呀!”昭君对毛的暗示虽心领神会,但她没有买他的账,相反讽刺了他几句便离去了。毛延寿见她如此傲慢,便把那点该点到昭君眼睛上的丹青,点到了她的脸上。就是这么一点,竟让王昭君在掖庭里苦守了不知多少时光。

这时,恰好匈奴呼韩邪单来于朝,要娶汉人女子为妻。元帝正苦于无法抵御匈奴的侵犯,见到呼韩邪单于来朝求娶,觉得正是开展政治和亲外交的好机会,于是便赐给他五名宫女。王昭君久居深宫,面见圣上无望 积怨甚深,听说匈奴前来求亲联姻,便主动要求离汉宫去匈奴。汉元帝只知她缺少姿色,因此同意了她的要求。

到了呼韩邪单于临别的那天,汉元帝见王昭君丰容盛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吃一惊。他本想把她留下,可是怕失信于人,只好忍痛割爱,让王昭君出塞和亲。据传,汉元帝由此对画工毛延寿大为恼火,遂有杀毛延寿等画工之说。

从上面记传的情况看,王昭君为何出塞应这样解释:王昭君因自傲,未买通话工毛延寿,结果被丑化。美貌的昭君因此的不到皇上的宠爱,久留宫中实在无聊,于是自请去匈奴,经汉元帝同意,便出塞去和亲了。

历史上却有人认为,王昭君所以出塞,是毛延寿设下的救国计策。据传,毛延寿见昭君美貌非凡,生怕已经沉恋于女色的汉元帝更不能自拔而误国,于是在画王昭君肖像时,有意把她丑化了。汉元帝未能察觉,后来呼韩邪单入朝要娶汉人女子为妻,汉元帝原想以丑送人,结果误将王昭君送了出去。若昭君不被送出,有朝一日必得宠,就会变为妲己式的人物,到时误国殃民,后患无穷。因此,毛延寿就成为了“忠臣唯有毛延寿,能送名妃出宫门”的大好人。

据正史记载,王昭君出塞和亲,对汉边疆的安宁起了良好的作用,在呼韩邪父子当政时期,汉匈关系和睦,这说明政治联姻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也有人认为,汉室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用妇人安邦息事,实在是有伤国体。

王昭君为何出塞虽众说纷纭,但她作为古代 “四大美女”之一的故事流传至今,谁也不会有不同意见。杜甫诗云:“群山万壑(he)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对王昭君一生的高度概括了。

王昭君的故事 篇2

说到王昭君,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其作为“和亲女”的历史符号和形象。两汉正史中关于昭君的文字并不算多,涉及昭君的句段如下:

《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第六四下:“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令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云入侍太后,所以赏赐之甚厚”,“匈奴用事大臣右骨都侯须卜当,即王昭君女伊墨居次云之婿也”。“和亲侯王歙者,王昭君兄子也”。

《汉书》卷九九上·匈奴传第六九上:“又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入侍。”

《汉书》卷九九下·匈奴传第六九下:“初,匈奴右骨都侯须卜当,其妻王昭君女也,尝内附。莽遣昭君兄子和亲侯王歙诱呼当至塞下,胁将诣长安,强立以为须卜善于后安公。”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三》:“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单于请妻汉女以自亲。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字昭君为阏氏。”

《后汉书》卷八九·列传第七九:“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见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这样算来,两汉正史中关于王昭君的记载仅四百字余,直接介绍昭君身世的部分二百二十余字。就是这样一个轮廓简约的历史人物,后世文人对她却表现出了超常的关注和热情。据统计,历代歌咏昭君的各体诗歌近700首,小说和民间故事近40种,剧作30多种,记载或评论昭君故事的历代著作达300余种。有的作品支持昭君追求爱情幸福,“人生正有新知乐,犹胜昭阳赤凤来”(元王恽《王昭君出塞图》之二);或者肯定了她作为和平使者的功绩,“千载草青青,有芳名”(元张翥《昭君怨》);更有尊称她巾帼英雄的篇章,“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元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但是,“汉人怜其远嫁”(《唐书·乐志》),把昭君看作是政治牺牲品,以哀怨的笔调写她悲切、幽愤的一生,倾注了浓厚的民族主义感情,讽刺汉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这一主题在昭君身后始终是主旋律。

客观上,昭君出塞和亲后“鸣镝无声五十年”(翦伯赞《游昭君墓》之五),北方边陲“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匈奴传赞》),两地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和平发展,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但是,是否因此就可以大事渲染、人为拔高地彰显昭君的舍身许国、大智大勇、远见卓识呢?如同批评历代文人借昭君故事浇个人胸中块垒一样,现当代少数文人对昭君的评价予以迎合政治时势的任意加工,以功利化的理想色彩和神圣光环来掩盖史实,这种“造神运动”不也是一样地“舞文弄墨总徒劳”(董必武《王昭君》)吗?生硬地给两千年前的一介平民弱女子贴上一个政治标签,一厢情愿地把王昭君装扮成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民族平等的伟大旗手,不觉得滑稽荒诞吗?不敢苟同那些高歌猛进、豪情万丈的神话呓语,笔者更关注走下神坛的王昭君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真实生活感受。笔者认为,历代各族人民给昭君树立了不朽的丰碑,碑上刻着的可能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对一位和亲英雄的崇高礼赞,更多的是对一位不幸女性发自内心的悲悯情怀。

“侯门深似海”,历来皇宫后院佳丽云集,等级森严,“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唐杜牧《阿房宫赋》),无数妙龄女子徒耗了青春芳华,《五更哀怨曲》可为写照。争宠弄权互相倾轧,花谢色衰即遭冷遇,“玉颜不及寒鸦色”(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咫尺长门闭阿娇”(宋王安石《明妃曲》之一),有的甚至都不能落个全身“退役”的善终。据东汉应劭注:“郡国献女未御见,须命(待命)于掖庭,故曰待诏。”(《汉书·元帝纪》,掖庭在秦代名永巷,汉武帝太初元年改称“掖廷”,指帝后寝宫东西两侧的宫区,掌后宫贵人采女事,以宦官为令丞,通常作为宫女居所。)可以知道王昭君是南郡选献的宫女。宫女地位相当于侍妾,供给皇帝或者皇室成员享乐,地位很低,侥幸生子后地位才有可能改变。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后汉书》卷八九、列传第七九),“自嗟不如住巫山,布袖蒿簪嫁乡县”(宋司马光《和王介甫明妃曲》),当时昭君是否真的自愿出塞难以考证,所谓的“正史”,其可信度也往往要打折扣。似乎也可以用当今“鸡头凤尾”的择业观来类比昭君的去留选择,国人向来安土重迁,更何况当时汉匈两地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差距较大,近二十岁的她恐怕不会不知道冲动一举背后的代价。但是如果事实上皇帝敕令她和亲出塞,则无丝毫转圜的余地了。昭君的入宫以至出塞,给家乡父老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至今粗丑女,灼面亦成痕”(宋王十朋《昭君村》),宋代邵博《闻见后录》载,“归州有昭君村,村人生女无美恶,皆炙其面”,昭君出塞后的命运由此可见一斑。

有几句刻画元帝的话耐人寻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九、列传第七九);“帝大惊,悔之,良久太息曰:‘朕已误矣。’”(《汉魏遗书钞本·琴操》)“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西京杂记·画工弃市》)元帝的“惊”与“悔”,一方面可以侧面烘托王昭君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容貌,另一方面,更可以从中凸显女子在帝王眼中不过是供他发泄淫欲的工具,元帝的第一反应是生理欲望,而不是国计民生,更不关心和亲女今后的命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眼睁睁地看着本该归自己享用的肥肉落入他人之手,大汉天子该有多少艳羡、不甘与懊悔,活画出元帝贪淫好色无度的肮脏心态和丑恶嘴脸。巴特克说:“妇女的空间不是她自己的身体可以认识和自由支配的领域,而是一个囚禁她的封闭的监狱。”在封建社会里,女性不过是男权阶层发泄淫欲和可供任意驱遣的一件活的私有工具而已。昭君流着悲伤的眼泪,弹着泣诉的琵琶,踏上了荒凉塞外的和亲之路,“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唐李白《王昭君》之二),去履行朝廷赋予她的神圣职责。

不少学者认为,昭君出塞与汉高祖的屈辱和亲有根本上的不同。汉初的和亲是被动的、迫不得已的,而且也没能阻止匈奴频频南下的掳掠骚扰。公元前200年,刘邦贸然出击匈奴,钻进冒顿单于的口袋,史称“白登之围”:“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史记》卷九五、列传第三五)“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史记》卷一一〇、列传第五〇)冒顿单于根本没有把汉廷放在眼里,“冒顿乃为书遗高后,妄言”(《史记》卷一一〇、列传第五〇)。所谓“妄言”,据《汉书》载书中有“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之荒唐言语,公然戏弄猥亵汉室皇太后。

吕后只能忍气吞声、卑辞答复:“单于不忘敝邑,赐之以书,敝邑恐惧,退日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敝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刘邦直至景帝时期都奉行“和亲”政策,送给匈奴的美女和财物也逐年增多。当然,形势逆转时单于也很识趣,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因尽归汉使之不降者路充国等,使使来献”(《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一、汉纪十三、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

娄敬提出的和亲策略看起来的确难脱辱没汉廷尊严之嫌,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和亲手段用中原地区高度的文明改变匈奴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即“同化”,或者时髦一点叫“和平演变”,最终达到“兵可无战而渐臣”的目的。牺牲少数女性和财物换取喘息机会,来扩充实力、养精蓄锐,以退为进的动机和初衷似乎也不能完全排除和否定。公元622年,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遣使向唐求婚,“封德彝对曰:‘当今之务,莫曰远交而近攻,正可权许其婚,以威北狄。待之数年后,中国盛全,徐思其宜。’”(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唐太宗认为,“若随其来请,结以婚姻,缓辔羁縻,亦足三十年安静,此亦一策也”,“朕为苍生父母,苟克利之,岂惜一女”(《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北狄·铁勒传》十六年),对和亲的目的真是一语道破。

汉元帝时匈奴权力高层内讧致国力衰减。左伊秩訾曰:“今汉方盛,乌孙城郭诸国皆为臣妾。自且侯单于以来,匈奴日削,不能取复,虽屈强于此,未尝一日安也。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计何以过此!”(《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第六四下)呼韩邪单于慑于并倚重汉王朝的强大实力,通过联姻结成政治同盟以图自保的目的昭然。汉元帝赐婚于匈奴单于,目的在于恩威并施笼络匈奴统治者,使其臣服于汉朝。综观汉匈之间的实力消长及其相应对策,“和亲”在本质上是两个利益集团之间的谈判与博弈,是一方暂时“羁縻”对方、最终克敌制胜的外交手段。而对于充当棋子和筹码的和亲女性而言,无论汉匈双方实力对比发生怎样的逆转,都不能改变她们被摆布和操控的角色与命运。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对于剥削阶级的诸侯、王公来说,“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

有学者批评和亲现象中包含了浓厚的先秦儒家民族观的内容,即“夷夏之别”和“用夏变夷”的思想,或者称“大汉族主义”意识。客观上,当时以农耕为主的中原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综合水平,确实要高出周边以游牧为主业的各地区一大截,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并且从世界历史范围来看,古往今来,民族优越感难道仅仅是华夏汉族统治者的专利吗?抛开诸多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因素和狭隘的民族观,关注和亲当事人自身的现实生活。

迫于形势高祖平和地接受了娄敬的建议,吕后却反应激烈:“吕后泣曰:‘妾唯以一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为公主,妻单于。”(《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于种种需要,总是不免要有部分人割舍个人利益做出牺牲,从物质的到精神的,流血直至舍弃生命,我们姑且称之为“使命”。问题是,当这种历史“使命”落到鲁元公主的头上时,她贵为皇后的母亲可以凭借世俗权力,改变了自己女儿原本远嫁匈奴以纾国难的命运。那些来自平民家庭的弱势女子,被突击包装起来的仿制品成为皇帝女儿的替罪羊,谁又能够给她们这种扭转命运的非凡庇佑呢?这种无助,增加了历代和亲女(极少数宗室女性除外)身上的悲壮色彩。香港女学者黄嫣梨尖锐地指出:“女性在附属的地位中,原应享受到的上天赋予人人平等的人性尊严,受到长时期的压抑。更有甚者,女性不但成为男性淫欲的牺牲品,而且有时还充当男子政治斗争的殉难者,王昭君的和番,以求弭灭匈奴的侵伐之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与在汉宫等级最低、如履薄冰的处境相比,昭君到匈奴后贵为“宁胡阏氏”,得到单于的满心宠爱,享有皇后级别的生活待遇,实在应该替昭君感到幸运和满足。前边说过,昭君的出塞和亲,本质上首先是汉匈两族当权者之间的政治结盟手段,背靠强大汉廷的昭君是匈奴的屏障、保险和护身符;其次才涉及昭君与单于之间纯粹生理意义上的情感问题。年迈的呼韩邪单于已有多位阏氏,“乌珠留单于立,以第二阏氏子乐为左贤王,以第五阏氏子舆为右贤王”(《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第六四下)。同汉帝一样,单于拥有临幸治下绝大多数女性的至高权力。昭君是众阏氏中的后来者,昭君之子伊屠智牙师是老单于的第二十子。婚后第三年夏天(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昭君的儿子伊屠智牙师仅一岁左右。翦伯赞先生遗作《王昭君年谱》从公元前53年起始(古代女子15岁加笄礼始允嫁,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下令民间13至19岁女子备选后宫,清朝规定满族八旗人家年满13至17岁的未婚女子备选宫女。昭君已在掖庭“积五、六年”(《琴操》),出塞三年,这样算来年龄的误差当不大。)呼韩邪单于去世时,昭君当在22岁左右。

当被逼改嫁新单于时,她天真地以为汉廷会为自己撑腰,“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后汉书》卷八九、列传第七九)。所谓“胡俗”,即“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奴其妻妻之”(《史记·匈奴列传》),学术上称为“收继婚”和“报嫂婚”。这种婚姻习俗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很流行,除匈奴外,乌孙、乌桓、鲜卑、柔然、突厥、蒙古等族都有。《周书·异域传》载“(突厥)父兄叔伯死者,子弟及侄等妻其后母”。《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女真)“父死则妻列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亦如之”。

收继婚本是北方族游牧民族为保证家庭和家族财产的稳定,完全无视妇女人格的野蛮婚俗。明太祖朱元璋严禁“弟收兄妻,子承父妻等胡俗”(《明太诏》),《明律》规定:“若收祖父妾及伯叔母者,各斩。若兄之收嫂,弟之收弟妇者,各绞。”清朝也反对胡俗:“其或兄死娶嫂,弟死娶弟妇者,乱伦犯法,莫此为甚。连本人、子女一概摈斥,用不入(族)谱”。(《皇朝经世文续编·礼政》)汉成帝的一道敕书,击碎了昭君心里的最后一线梦想。她应该清楚,汉廷绝不会为了她一个微不足道的卒子,而坏了朝廷的一整盘棋。从她出宫的那一刻起,甚至从她被选秀进宫的那一天起,她就已经身不由己了。受过近二十年正统儒家思想熏染的她,不得不接受匈奴“子烝其母”习俗的羞辱,君权继续把昭君推入水深火热之中。

昭君再服侍呼韩邪大阏氏的长子复株累单于11年,育二女。复株累单于和昭君年龄相当,又宠爱昭君,有人认为这段时间昭君真正拥有了恩爱幸福的婚姻生活,这个观点恐怕也值得商榷。婚姻既是人类完成种的繁衍、优化的新陈代谢之物质载体以及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同时也是男女实现爱情、享受性爱及天伦之乐的极佳的精神寄托场境。正史中的寥寥数语,不可能触及昭君内心伦理道德天平倾覆后,她承受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煎熬。

汉朝王室女细君公主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起先后妻配乌孙国的昆莫猎骄靡、军须靡(乌孙称国王为昆莫或昆称,王族贵人的名字多以“靡”字收尾。)祖孙两代国王。中间细君公主不肯屈从新王,上书汉天子求助,得到的回答是:“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一、汉纪十三、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细君公主25岁去世,王室女解忧公主续配军须靡,随后又服侍乌孙翁归靡、泥靡前后三代国王。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公主上书言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第六六下)。甘露三年七十岁的解忧公主回到阔别五十载的长安,安享晚年两载,狐死首丘,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和亲女得以葬骨故里的记载。唐德宗李适的第八女咸安公主,于贞元四年(788年)起先后嫁给回纥的长寿天亲可汗、忠贞可汗、奉诚可汗、怀信可汗四代君主,直至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病死,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和亲记录。

和亲公主都经历了丧夫和改嫁夫弟甚至继子的伦理困境,汉帝都以“入乡随俗”为理由,命令她们继续和亲使命。对于汉统治者而言,和亲女个体伦理道德上的颠覆与冲突,跟和亲作为国家利益高度的整体政治战略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她们本来也不是真正的“金枝玉叶”,天子们自然也就懒得为此平添是非烦恼。西汉王朝对外和亲共有11次之多,除细君、解忧两位公主确为王室女性外,都是民间女子冠以公主名衔,带着更多的同样连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的婢女们,被推上了通往异域的不归路。

后世流传细君公主的域外思乡之作《黄鹄歌》:“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乐府诗集》的琴曲歌辞中收录有琵琶弄曲《昭君怨》,汉代蔡邕的琴曲集《琴操》“河间杂弄”二十一曲中也有署名王嫱的《怨旷思维歌》。不少学者仍然在为这些作品是原创还是假托而争论不休。笔者认为,这些作品是否为和亲女的原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作品传达了凄惨辛酸处境下可怜无助的和亲女性们最真实强烈的夙愿与撕心裂肺的呐喊。

出塞后的昭君衣食住行应该是有保障的,但是一个人的生活幸福与否恐怕远不是仅凭衣食无忧作为衡量尺度的。昭君从风光旖旎的江南乍到风虐雪饕、气候凛寒的漠北,住穹庐,被旃裘,食畜肉,饮湩酪,习俗迥异,语言不通。呼韩邪在公元前58年被拥戴为单于,年龄上应该比昭君大不少,老夫少妻、一夫多妻的生活不足三年,一子尚幼,呼韩邪撒手而去。文人墨客设想了昭君在胡地的种种生活困难、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无尽悲怨。

笔者认为这些感叹未必是无端而发,想想“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北地,“穹庐腥膻厌酥酪,长调幽怨传琵琶”(宋李纲《明妃曲》)也在情理之中。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死,此后正史中再不见昭君的影子,王昭君的卒年成为历史之谜,这也许正是她在匈奴生活状况的最好注脚。试想,贵为两代阏氏的昭君,子女后代都踞权力高位;昭君的侄子、匈籍后代共十余人,前后六十年间作为双方的和平使节频繁往来,公元30年昭君的侄子王飒仍然奉命出使匈奴;两国关系紧张的王莽当权时期,“又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入侍”(《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第六九上)。昭君的卒年在史书上偏偏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她的子女后代总该知道确切的年份吧。是史籍太过久远之后的湮没,还是目前尚未发现有充分说服力的考古证据?

继立的东汉王朝视和亲为国耻,始终不答应北匈奴的和亲请求。时过境迁,作为耻辱的象征符号,充当棋子和筹码的昭君们及其后代子孙,有意无意地成为被遗忘和忽略的过往烟云了。这样想来,其淡出历史舞台似也就顺理成章了。“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宋王安石《明妃曲》之二),“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清曹雪芹《青冢怀古》)。那些别有用意、充斥革命豪情的虚名、头衔和桂冠,看不出对生前凄惨、身后寂寥的和亲女们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唐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凭寄徐州兄弟书》),“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琴操》),再盛隆的声誉也不能丝毫慰藉她们少小离家即成永诀的悲戚、刻骨铭心的思亲之痛之重。

无论是以汉室虚弱时的贡品角色,还是国力强大时的赐礼身份出塞远嫁,和亲女性们都一样别无选择地不得不用自己的身体侍奉异族,以某种“性贿赂”和权力牺牲品的角色,在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历史中定格。更可悲的是,有人竟然极力用鲜花和荣誉来掩饰她们的血泪一生,逼迫她们抹去泪珠,强装笑颜,挂着苍白轻飘的勋章,于大庭广众之下,被赤裸裸地钉立在民族英雄的十字架上。于是这些符号被不断地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些冤屈的游魂大放革命光彩而获得了新生!

不知道这样隆重的表彰会还要继续到什么时候。想到那众多被抛弃的无家可归的和亲女性的冤屈魂灵,屈辱得如山巨石矗立在心头。眼前浮现出漫漫黄沙中驼背上和亲女茫然的面庞,如泣如诉的琵琶曲渐行渐远。

摘要:王昭君是我国文学长廊中的不朽形象,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与她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问世流传。文人墨客出于不同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这位无法确知的和亲女性以广泛的关注、同情和赞美。具有历史和文学双重意义的王昭君,成为历史长河中撩拨骚人墨客心弦的特殊意象。该文通过对早期几部相关书籍文献的解析,力图回归昭君作为一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从中审视广大知识分子借昭君不幸抒发个人君臣际会难遇的苦闷与愤慨的心路历程。

王昭君,琵琶美女的大漠悲歌 篇3

从深山走入皇宫

王昭君的出生地位于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当地大山里有个宝坪村,林木丰美,香溪环绕,像个世外桃源。村里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叫王穰,女主人叫景氏。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他们的女儿降生了,取名王嫱,字昭君。关于王昭君的出生,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景氏梦见一轮明月掉进自己的怀中,当天晚上就生下一个孩子,此时月色正浓。人们过来看:那婴儿的脸就像月亮一样圆,而且人们发现,村东头的稻子熟了。这个传说似乎预示着王昭君天生就不平凡。

大山荒僻,王昭君家的生活也比较清苦,父母耕种小得可怜的几块山坡地,过着勉强温饱的艰苦生活。王昭君很得宠,出力的活儿轮不到她,除了跟母亲学习女红外,就是在父亲的督促下读书习字,虽然生长在穷乡僻壤,却有一番大家闺秀的风范。

刚刚16岁,王昭君便出落成了明眸皓齿、天生丽质的小美人。即使在那样闭塞的环境里,她的美也遮挡不住,方圆百里,人们都知道王昭君,称她为“南郡一枝花”。邻家有女初长成,在外人是羡慕,而在王家,忧愁却不期而遇。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一纸诏书打破了大山的宁静,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这是地方官吏们献殷勤的最好时机,在南郡,王昭君是第一人选,这不用说,连叫花子都知道她的芳名。

人常说“宫门深似海”,王家人自然知道,巍巍汉宫就是一口“活棺材”。父亲王穰争辩说:“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南郡的官吏笑了:“皇帝的命令,谁敢违?”

王昭君没有哭,也没有闹。她平静地收拾起行装,含着笑跟家人道别。早春三月,金黄的油菜花漫山遍野。16岁的她登上了香溪岸边的官船,顺流而下,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嶺,风一程,雨一程,带着她走向遥远而陌生的地方。

整整走了3个月,王昭君终于来到壮阔的长安城,然而,迎接她的并非高耸的汉家宫阙,而是阴沉的皇家监狱——“掖庭”。“掖庭”曾是专门关押犯罪的王室成员和宫女、太监的地方,现在为了接待天下的秀女,被临时改建成“储秀宫”,管理者称为“掖庭令”。王昭君的身份则是掖庭待诏。“待诏”就是等,等待皇帝的召见,而需要等到什么时候,天知,地知,她却不知。16岁的她本该天真无邪,可如今却郁郁寡欢,斜卧在枕上,蛾眉紧蹙。日子越来越长,她的心也越来越凉。

转眼5年过去了,王昭君连皇帝的影子也没见过。在一个冷雨敲窗,孤灯寒衾的秋夜,她想起一家人欢乐团聚的时光,不禁涌起无尽的乡愁,便顺手拿过琵琶,满是哀怨地轻唱起来:“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一个少女的人生命运,幽怨感伤,都和着那琵琶曲,倾诉而出,无奈又凄凉。

让汉元帝悔青了肠子

从一个地方闻名的美女,到手挥琵琶、满腔心事的怨女,王昭君不得崭露头脚,不是别人更出色,而是她自己拒绝“潜规则”。

掖庭里的待诏成百上千,哪一个不想见天子,毕竟“一朝天子幸,终生富贵享”,这是她们唯一的人生出路。而她们要见到天子,就必须迈过两道槛,一是掖庭令,二是画工。

掖庭令的职位虽不高,却是待诏们的管理者,他未必能让你飞黄腾达,却绝对可以让你杳无声息。而画工更是得罪不得,因为秀女人多,皇帝见不过来,那时又没有照相机,可以拍一些写真供皇帝挑选,所以画工就成了皇帝的眼睛,把谁画得漂亮,就有机会侍候皇帝。问题在于,画画是一种手艺,好与坏,美与丑,有时只取决于画者的心情。一些脑瓜活络的待诏很快就搞懂了这里的奥妙,于是便倾其所有,贿赂掖庭令和画工,才有了通往皇宫的机会。据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当时秀女们都去贿赂画工毛延寿,“多者10万(钱),少者亦不减5万”。王昭君却不屑为之,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自信,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倔强。她从不想取悦谁,也不愿屈就谁,别说钱帛了,就是一个浅浅的笑脸也不肯给他们。已经习惯于潜规则的掖庭令和画工们,对这样一位傲慢的“冷美人”,自然要隔三差五地加以“敲打”,要她明白潜规则也是规则,违反了绝对没好果子吃。毛延寿在她的画像上格外用了点笔墨,王昭君的眼睛下便多了一颗“亡夫泪痣”。皇帝一见,没了心情,王昭君自然就没机会走出掖庭了。

面对这样的敲打,王昭君似乎更有脾气,不仅不服,甚至还耍起性子,要求回家。《后汉书》载:“(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待了几年也见不到皇上,于是她不耐烦了,公开要求掖庭令:“我要回家。”掖庭令眼睛一瞪,没好气地回答:“皇家禁地可不是酒肆茶楼,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还是老实待着吧。”

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现实。你可以不服,却不可以改变。对此,王昭君只能以“自叹人生皆有定”来安慰自己。然而在她内心深处,对这样的命运并不真心屈服,她在等待着喷薄而出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很快就来临了。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匈奴人对皇后的称谓)死了,他来到长安城,请求“和亲”,为自己娶一位汉族老婆。以往和亲,都是挑选一个宗室的女儿假做公主,这次,“帝敕以宫女5人以赐之”,意思是想选几个宫女给他。

待诏们听说了和亲的事,都很兴奋,可一听是去匈奴那遥远的荒漠,兴头便一下子没了。王昭君站了起来,这里虽然锦衣玉食,绮窗朱户,但不过是笼中之鸟,池中之鱼,她不甘心一辈子做一名白头宫女,毅然请命,愿赴匈奴。

呼韩邪单于临走时,汉元帝令5名宫女与单于相见,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王昭君。《后汉书·南匈奴传》对这一场景有着生动传神的描述:“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王昭君的美貌倾国倾城,而且举止优雅,应对自如,让汉元帝心惊不已,更让他郁闷不已。想不给,可话已出口,覆水难收,只得忍痛割爱。他这里哑巴吃黄连,呼韩邪则睁大了惊喜的双眼。这位草原长大的匈奴首领,从没见过这样光彩照人的中原女子,真是大喜过望。

汉元帝无限哀婉,却不得不做起了顺水人情,封昭君为“宁胡阏氏”,封赠格外慷慨,锦帛2.8万匹,絮1.6万斤,以及美玉金银无数。为纪念和亲,甚至把“建昭”的年号改为“竟宁”——祈望和平、安宁的意思。

汉元帝亲自饯行,送出长安10余里。望着载着昭君的毡车、驼队消失在长河落日中,42岁的皇帝凄凄惶惶,怅然若失。回到宫中,他越想越懊恼,命人把王昭君的画像拿来再看,全然没有本人那样可爱,他知道都是画工作梗,一怒之下,当即下令将毛延寿等以欺君之罪斩首。

然而,汉元帝的悔恨还是难以平复,加之他的健康早已透支,生命的最终驿站竟然不期而至,此时距离昭君离开汉宫仅仅过去了4个月。

一生嫁了父子二人

对于王昭君来说,人生更像一场赌博,她选择冲出掖庭这个牢笼,可北上大漠后,也并不知道迎接她的会是怎样的命运。

中原正是春暖花开的3月,塞外却是寒风凛冽的季节,还未走到草原,王昭君就病倒了。好在呼韩邪单于对她格外呵护,下令停止前进,让她能安心养病。就这样走走停停,经过长达一年的行程,总算抵达了匈奴的王庭。

与江南溪流环绕、绿阴遍地的风光不同,这里(现内蒙古一带)野风呼啸,青草连天。尽管生活还有些不习惯,但王昭君却能感受到匈奴人对她这位新“阏氏”的热情。呼韩邪单于对她更是百般呵护。他还遣使向长安赠送了大批玉器、珠宝及骏马,以报答汉天子的恩遇,甚至上书愿保境安民,请罢边卒,简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王昭君逐渐适应了草原的生活,喝羊奶,住毡帐,骑马射猎,学说胡语。第二年,她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然而就在生活刚走上正轨时,呼韩邪单于却突然撒手人寰,留下了王昭君孤儿寡母。

呼韩邪单于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王位,尊号复株累单于。让王昭君难以接受的是游牧民族的婚姻风俗。《汉书·匈奴传》里记载:“匈奴父子同穹庐卧。父死,妻其后母。”也就是说,父亲死了,儿子有权得到后妈。

备感屈辱的王昭君立刻给汉朝的皇帝上了一道“乞归”表章,请求回家,毕竟老单于死了,冷酷的政治游戏也该收场了。在《王嫱报汉元帝书》里,王昭君写道:“臣妾有幸被选为陛下的后宫佳丽,原以为可以献身陛下,死后留下芳名。却不料遭到画师的报复,远嫁异国绝域,只是为了真诚报答陛下的恩泽,哪里还敢怜惜自己?如今世事难料,单于去世,我只能移情于卑贱的女工消磨时光,天天向南遥望汉朝的边关,白白地加重悲伤郁结罢了。臣妾家乡还有我的父亲和弟弟,盼望陛下稍施慈悲怜悯,让我返回汉朝吧!”

只是她不知道,汉元帝早已驾崩,此时的当家人不再是那个对她还有些怜惜的汉元帝,对她的请求,新帝赦令“从胡俗”。“从胡俗”,简单的3个字,又一次决定了王昭君的命运,让她失魂落魄地走进了复株累精心布置的新房……

虽说名分差了一辈,但年轻的复株累却和王昭君是同龄人,他对如花似玉的王昭君更加宠爱,两个女儿又相继降生,长女名须卜居次(居次,意为公主),次女名当于居次。命运看来对王昭君还算垂青,至少没有比以前变得更坏,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新的风暴正在孕育之中。

这次的不幸降临到王昭君的儿子伊屠智牙师身上。作为呼韩邪的亲生骨肉,他既是复株累同父异母的“兄弟”,又是其“养子”。对复株累而言,由兄弟到父子的名分倒无所谓,但伊屠智牙师的血统却是潜在的威胁。为了永绝后患,复株累决定斩草除根。史书里说:“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智牙师,以次当位左贤王。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单于欲传其子,遂杀智牙师。”

在残酷的政治面前,亲情骨肉显得一文不值。王昭君只能成为一个痛苦的看客,眼睁睁地注视着骨肉相残。一边,是年幼无知的儿子;一边,是同床共枕的丈夫。谁能体会那内心撕裂的感觉,大漠的狂沙是如此地无情,又让人如此地无奈。她曾经顽强地选择了抗争命运,可更多的时候,她只能接受命运的捉弄,毫无还手之力,在她出塞的风光背后,满是血和泪。

一辈子难圆回家梦

历史上对于昭君出塞的功绩,总是不吝赞美。因为她的和亲之举,汉朝与匈奴的太平景象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难怪有人会将她的功绩与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正像诗中所说:“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然而你说她懂得民族大义也好,说她忠君爱国也罢,其实对王昭君来说,她当初的决定或许并没有这么伟大,她只是不想白首于宫廷之中,只是想賭一把自己的命运。王安石应该更理解她的心情,他在《明妃曲》中写道:“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是自从踏上出塞的路途,她无时无刻想的都是回家,回到溪流遍野的家乡,回到父母温馨的膝下。

在匈奴,虽然呼韩邪单于对她百般呵护,千方百计博取她的欢心,然而胡笳悲鸣,骏马奔驰,饮腥食膻,异邦风月,总是让她的内心里充满矛盾,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公元前20年,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复株累单于,在和她共同生活了11年之后也死了。这次,没人再强迫她改嫁了,但汉廷也没有人再想起她了。

孤独的她,只能操起琵琶,满怀哀怨地唱起人生的不幸:“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可惜,已经没有人再听到她的歌声了。在寡居了一年后,王昭君也离开了这个让她痛苦,也让她眷恋的人世,死时只有33岁。

一辈子没能圆回家梦的王昭君,死后被葬在现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不过,对此也还有其他说法。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称作“青冢”。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所有的热闹与繁华都归于了沉寂,陪伴她的,只有凉风冷月,野花衰草。诗人杜甫也无限哀伤地写道:“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篇4

中原正是春暖花开的三月,塞外犹是寒风凛冽的季节,真个是“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头。”王昭君终于在漫漫长路中病倒了,只得暂时停止前进,养病期间,她想起了父母兄弟,也想到了曾和她缠绵三天三夜的大汉皇帝,于是挑灯披衣,儒泪和墨,向汉元帝写信:

臣妾有幸得备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适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惟惜国家黜陟,移于贱工,南望汉阙,徒增怆绝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怜之!

出了雁门关,匈奴大队骑士、毡车、胡姬前来迎迓,抵达王庭之日,但见平沙雁落,黄尘滚滚,牛羊遍地,无边青草。一座座帐蓬中,张灯结彩,欢腾达旦,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亦即安宁胡地的皇后),百般迁就,以博取她的欢心。然而胡笳悲鸣,骏马奔驰,饮腥食膻,异邦风月,使王昭君总是对故国充满思念之情。所谓:

汉使回朝频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王昭君出塞以后,汉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齐接到长安,赐宅赐田,妥善安置。而呼韩邪自得汉廷绝色美人之后,心中大为高兴,整天置酒作乐,并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宝及骏马,以报答汉天子的特别恩遇,甚至上书愿保境安民,请罢边卒,以休天子之民。汉宣帝在看了郎中侯应上奏的“十不可”之后,谢绝了他的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达匈奴王庭三个月后,汉元帝在思念与懊恼的前提下,恹恹病榻,拖到初夏时节,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

第二年,即汉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又过了一年,老迈的呼韩邪去世,这年王昭君二十四岁。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三十五岁,正是绚烂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绊系,好整以暇地参予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廷的友好关系,着实产生了不少沟通与调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还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可惜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迭起,祸乱无穷。

眼看自己创造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家”。

关于“青家”也另有解释:《筠廓偶笔》:“王昭君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蒙作青色,故云青家。”《塞北纪游》上也说:“塞外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昭君墓烟垓朦胧,远见数十里外,故曰青家。”

历来提到“青家”的诗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见青家上,行人为浇酒。”杜牧的“青家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王昭君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明妃”,系西晋时,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昭君”为“明君”,后渐渐有“明妃”一说。

对昭君出塞历来评价颇多,评价各异,如: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寄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另外还有: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他另创新意,不落俗套,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浅谈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 篇5

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由作曲家陈钢创作。作曲家陈钢1 9 3 5年3月1 0日, 出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家庭, 其父陈辛歌是当时上海一位很有名气的作曲家。陈钢从小受父亲的熏陶, 在1 9 5 5年, 他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 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这些都为陈钢打下了坚实的创作基础。曾与何占豪合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代表作还有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

(一) 、作品简介

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采用单乐章结构为形式, 从广东音乐和粤剧唱腔中汲取一些养料作为音乐素材。继承了《梁祝》抒情戏剧性传统, 选择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传说人物为题材, 想通过它表现一种悲剧的美。在更加广阔的背景和更加丰实的层次上, 揭示了一个性格复杂的古代女子的人性美。

全曲继承了《梁祝》的基本结构, 用不同的场景构成不同的段落, 由“娉娉汉宫”、“萋萋塞外”, “峨峨青峰”作为

文张蒙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

(1) “娉娉汉宫”

开始部分的引子亮出豪迈激越的歌颂王昭君的主题:此后, 轻转的音乐把人们带入隐隐笙歌, 絮絮垂柳的汉宫。在竖琴晶莹轻柔的衬托下, 独奏小提琴奏出了雍容华贵、美丽动人的王昭君主题和活泼俏俐、生气蓬勃的副主题:勾画出王昭君神采清明, 顾盼生姿的的美丽形象, 和她惩栏踱步、仰望碧空, 向往着自由和幸福的心情。

(2) “萋萋塞外”

展开部“萋萋塞外”是全曲的主题。作曲家通过渐层开展的三个层次, 多侧面, 多角度地表现王昭君出塞途中的艰辛和感情的多重起伏, 从而揭示她复杂的性格组合:

第一层在沉重缓慢的主题音调上开始, 颤抖的下行音调和向上的音群模进将人们带入寒风凛凛、秋草萋萋、黄沙茫茫的大漠荒原。独奏小提琴在抒发咏叹之后, 转入低音区奏出主题, 表现了王昭君在踏上塞外之后涌上心头的孤寂之感和回顾茫然的凄凉心情:

传说王昭君在出塞途中都以弹奏琵琶吐露心曲, 这里作曲家在第二层次中运用了大段的琵琶独奏, 描写昭君遥望故土, 梦萦家园, 在颠沛流连的塞外独操琵琶的情境。琵琶独奏、小提琴以拨弦应和, 乐队则视托出宁静的月夜般的背景:

之后, 音乐逐渐变得刚强、果断而充满勇气, 直到引出气息宽广豪放、盛情浓烈的高潮, 深刻地表现了昭君对故土的热爱和深明大义的情操。种种复杂的情感和痛苦, 在这里得到了统一和升华。

第三层原本是由独奏小提琴婉转地奏出来自粤剧的“红线女”唱腔, 作者本意是让音乐渐渐发展, 从温柔、含蓄、深沉过度到坚定、昂扬的行进之声, 然后引向激情慷慨的华彩乐段, 推向全曲的高潮。在经历十年的思索之后, 陈钢参考了俞丽拿的建议, 逐渐意识到, “红线女”唱段虽美, 但从全曲来看, 第二层琵琶段和这一段都是慢板有互相牵制、拖沓重复之感。由此这一段和前一层中高潮后的转调重复以及副部主题衍生部分被陈钢忍痛割爱了, 只留下独奏小提琴的华彩乐段:

这样高潮后是华彩, 华彩后接再现, 主体更突出, 比例更协调, 结构更严谨。陈钢称, 俞丽拿帮助他砍掉了这精心雕塑的“美丽的手”。这次大修订还去掉了呈示部第一主题小提琴旋律之后乐队重复部分等等类似的过多重复段落。

(3) “峨峨青峰”

北飞的大雁在碧幽幽的蓝天上高翔, 峨峨的青山横空屹立, 葱茏不老。小提琴再现王昭君的主题, 表现了她在历尽艰难坎坷之后, 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乐队奏出的歌颂王昭君的主题音调反覆出现, 赞颂着美丽高洁的汉家少女。

(二) 、民族化创新

1、以历史故事为题材

《王昭君》题材来源于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塞和亲的优美故事。王昭君名嫱, 西汉南郡姊归 (今湖北姊归) 人。与西施、杨贵妃、貂婵同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汉元帝时入宫为宫女。汉朝和匈奴和亲, 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汉元帝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王昭君, 长得美丽, 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 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 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 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 维持了六十多年的和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古代女子的胆识和奉献精神。王昭君伟大的和平主义和民族团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统一的重要精神资源。昭君的精神形象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不可缺失的社会精神旋律。她的这种大度牺牲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具备的。建立在这种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被作曲家陈钢以音乐的形式再现与我们的时代, 是陈钢作品民族化的代表。

题材的民族化, 万万不可小视。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 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

2、演奏技法、音型的民族化

滑音在小提琴演奏上一般称为“滑指”。这种技法为乐曲增添了强烈的戏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我国吹、拉、弹民族乐器风格各异的演奏是和多种多样的滑音分不开的。上、下滑音是民族拉弦乐器最常见演奏技法之一。

这段音乐是表现了王昭君的形象, 曲中的滑音部分增添了古代女子袅袅娜娜、淡雅脱俗的气质, 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韵味。

《王昭君》的音乐主题和调式调性的民族性使得作品中有很多乐句都在模仿我们民族乐器的所奏出的音型, 如模仿古筝所奏出的音型

轻快活泼, 表现年轻王昭君的俏丽与生机勃勃。

目前我国小提琴音乐创作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大量不同题材、体裁的作品, 越来越多的专业作曲家参与创作, 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使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个时期, 作曲家们对“民族化”的探索更向前迈进一步, 他们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去体现中华民族的风韵, 创作题材特别注意意境的营造, 从民间音乐及其表现手法、民族精神和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获取灵感。创作中大胆吸收借鉴了现代作曲技法, 着眼于吸收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精神, 而不局限于对某些现代技法的直接应用, 不拘一格地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现代技巧之间寻求共通因素, 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大潮中求同。《王昭君》在1 9 8 6年首演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被称为《梁祝》的“秭妹篇”。1 9 9 9年, 这部作品和《梁祝》一在莫斯科录制唱片时, 交响乐团称赞它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是一部“世界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钱仁平.《中国小提琴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陈钢.《三只耳朵听音乐》[M].天津:白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巴山女子王昭君 篇6

我们是奔着一个巴山美女去的。

这个美女,是一个真正的巴山秀水孕生的巴山美女,这一美就美丽了整个中国。

香溪一直向东南行,九曲回环,跌宕起伏,时静、时动、时稳、时急、时舞、时跌,在两岸的翠绿山色中,在鸟鸣猿声中,尽情地摄取了巴山的精魂。香溪还为这位美人相伴相生着一种桃花鱼,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这位美女携伙伴在香溪嬉戏,吸引鱼儿成群竞逐,桃花片片飘落香溪,久而久之,鱼儿身子生成粉色连衣裙的模样,平时里沉入溪底石下,只有那美人来到河边,方可浮现。

这位巴山美人,名王嫱,字昭君,名列古代四大美女,人们分别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代表她们。沉鱼是指春秋越国西施,闭月指东汉的貂蝉,羞花指唐代杨贵妃,而落雁就是西汉的昭君了,其实,昭君因为巴山香溪里特有桃花鱼,是兼沉鱼落雁于一身的。

昭君沐浴着巴山的雨露,饮喝着香溪的甘霖,生就了一袭美丽的身形,美丽的神韵,有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时代,也有一个美丽的青春,这一个头开得太好、太美丽。

香溪60里从神农架到兴山县,然后折头南下,蜿蜒38公里,经乐平里入长江西陵峡。我们到兴山县后又南行几十里,路边的指示牌告诉我们,美人的故乡到了。

昭君村村门气势不一般,左立一根8米高的图腾柱,右横一面石壁,上题“昭君村”。石壁上还刻有杜甫的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不仅写出了巴山主峰神农架南麓香溪流域那山水的气势和特点,也点明了巴山美人的地理位置。昭君村就坐落在香溪岸边峁梁上,高出香溪近100米,从村门到昭君所在的故居还有几公里,驾车可去,走路也可。

说实话,对一个女子的故居,两千多年了,且不说原有的建筑,单是地名能坐实就已神奇了,如果不是杜甫和许多古代文人的诗词名句,还真有些似信非信。岂料,昭君偏是那般的幸运,四大美女中唯有她拥有完整的史料记载。同时,因为昭君出塞前,朝廷封昭君父亲王襄为越州太尉,既有圣旨封赏,少不了动土修建,又少了中期战火硝烟,加上巴山父老乡亲的真心敬爱和保护,竟留存至今。

进了昭君院子,见一个占地约数亩的一个乡绅院落,依山傍水,和巴山所有大部分居家一样,是建在山坡上的。绕着院落的最下方是一组观景长廊,依山起伏,山脚下的香溪水清澈如练,山对面的茅麓山烟云轻绕,钟毓灵秀。整个故居前庭后院、错落有致,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院子里有梳妆台、有月亮门、有竹园、有花园、有书院、有寝室,房屋构架,都以原般修建;房内所有的陈设,都依原般模样摆放,让人倍感亲切和真实,仿佛回到2000年前一个乡村官宦家庭,一个女子生活的原貌。

一统天下的西汉,女子们的命运似乎都与长安有关,选美一直都是官宦、乡绅热衷和期盼的事,巴山深处也不例外,指望着一个女子一朝成妃成后就改变家庭和家族的命运,有美人坯子的女孩儿,大都是要从小培训的。天生慧质绝色的昭君几乎无所不会、无所不通,采橘、汲水、刺绣、绘画、扑蝶、沅纱、音体、手工都是拿手好戏,最终昭君的父母如愿如偿,昭君入选皇帝后宫。

然而,注重宫廷礼仪和女工、丝竹、音律、歌舞培养的昭君父亲却无法洗去巴山山水对女儿性情的印记。女儿是进了皇宫,也和无数宫女一样,期盼皇座上那个男人的宠幸,只不过在血液里流淌的那些自信和刚直让昭君不屑向那个画师屈膝、讨好、送礼,让那个历史暗角中存在的画师毛延寿用一颗平添的泪痣永远隔开了昭君和皇帝之间可能的情缘。

乌云遮住一时的美丽,可遮不住一世的美丽,巾帼的美丽也不会永远被禁锢在深宫之中。一个叫呼韩邪的匈奴单于领率先和汉元帝和亲,昭君主动请行,她那出场的美丽,让汉元帝惊艳,然而当时的情势又难压难改他心中的悔意,在昭君和元帝四目相对的刹那间,巴山女子的美丽就征服了一个朝廷,征服了一个时代。

公元33年的秋天,昭君的马队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一路向北,马嘶雁鸣,回望长安,思念远在巴山香溪河边的亲人,心潮波涌,坐骑之上,她拨动琴弦,如歌如诉,那内心世界的浩瀚惊天动地,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绝世的琴声,惊叹坐骑上的惊世美丽,竟忘了振翅,跌落地下,留下一曲了落雁的千古美丽。

昭君出塞,嫁两代单于,生有一子二女,面对大漠风沙、草原旷寂、草莽的族群、陌生的语言、粗犷的生活方式,她用巴山女子的坚韧适应,她用巴山女子的善良包容,成为两个民族间一个连接的纽带,成为一个把北方和南方连接于一体的和平使者,为汉、匈奴之间成就了60年的和平,用自身的美丽、善良、包容和巴山性情,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史料载,昭君逝后葬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岸畔,每年九月,塞外草木枯萎,只有高耸的昭君墓草色青青,其坟茔上空黛色横染,烟波隐现,远见数十里外,被称青冢。青冢,一个多么超自然的自然奇迹,也许是在天的昭君之魂释放着香溪的水分,也许是逝后的昭君衍生着巴山的秀色。

在昭君塑像前,我在想,美丽的巴山女儿昭君如果还在巴山,她的命运该是怎样?如果她顺着香溪向南、向东,或者跨过江南,不再折向北,结局又该是怎样?

这只是一种假设,2000年前一个女子的命运又能怎样选择?所有的选择注定是一种宿命选择,看似一个小小不经意的改变,留下了多少偶然和必然,如果没有毛延寿的那一颗痣,昭君是否也就成了无数个被元帝宠幸后又黯淡下去的明珠?

在昭君村东南的长江岸边,有一个终生等待昭君归来的、直到把自己等成石峰的女儿,她就是今天家喻户晓的神女峰。

责任编辑:子非

优美华丽的昭君出塞图 篇7

首先,这三支曲(为方便起见,下文称这三支曲为《出塞图》)与《长亭送别》一样都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淋漓尽致、生动传神、准确合理。

《长亭送别》19段感情激荡的抒情唱词,写出了崔莺莺对张生的依恋,对母亲的埋怨,对亲人旅途的担心,对婚姻前程的忧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不仅词句美好,而且通过云、风、花、雁、霜林等具体景物,形象生动地渲染出莺莺送别时的凄苦悲伤情绪。还有一支[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牺牺惶惶的寄。”用日常生活中平凡习见的物件,铺写离人相思之苦。而且运用叠词组成回环反复的语句,把莺莺相思的痛苦心境如泣如诉地展现出来。

《出塞图》把汉元帝思念昭君,难分难舍,精神恍惚的心理状况写得高妙出色。“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送昭君的队伍启程了。“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个“望”字写出汉元帝无限的悲伤。他看着面前的“迥野悲凉”境界:“草已添黄,兔早迎霜。”已经是深秋时节,望着荒野中褪了毛的狗,扛着枪的猎户,驮着行装的马,运送粮草的车,联想起这本是“打猎起围场”的时节啊。可而今却是与心爱的妃子在萧瑟的荒野告别,何等悲戚!“他部从人穷荒,我銮舆返咸阳”是曲词由实人虚的分界。下面都是写汉元帝神情恍惚中的情景。他仿佛看到自己返回咸阳以后走近昭君居住过的椒房,看到那昏黄的月,感到那清凉的夜,听到那如泣的螀,摸着那翠绿的窗,一切都那么凄凉、寂寞、阴冷。下狠心不思量了吧。不思量怎么可能?“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这一句真与《长亭送别》中[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酷,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得情真意切。

其次,《出塞图》与《长亭送别》都以优美的诗句描摹出生动的画境,辅助戏剧主人公感情的抒发。

《长亭送别》中[端正好]用富有深秋时令特征的景物渲染出寥落苍凉的气氛,以衬托莺莺的离愁别恨。[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写出告别宴时暮秋的凄凉与主人公内心的凄苦。待席散人欲去,[四边静]中一句“落日山横翠”,又把读者带回秋境,画面虽美却觉凄苦。[煞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写张生远去,莺莺驻足远眺的无限情思。《长亭送别》依剧情发展设置了一幅幅苍凉壮美的图画,不仅与情节严丝合缝,而且与人物性格发展密切相关,和谐一致。

《出塞图》写的也是深秋时节,也是与恋人分别。有意思的是它的写景手法与《长亭送别》竟十分相似。

《出塞图》前实后虚。前面实写辽阔,深远、苍凉的北国风光,这正与汉元帝的心境相同。在语言运用上也极为讲究。“散风雪”对“动关山”,“旌节影”对“鼓角声”,“悠扬”对“悲壮”。对仗工整熨帖,构成一幅完整的具有悲凉情调的昭君出塞图。“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这四句也是对仗,也是排比,渲染出一幅悲秋图。如若在平日,汉元帝也该携昭君来围猎了吧。而今却是生离死别。此景,此情,真是准妙惟肖。虚写部分更加漂亮:“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董,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一连十句顶真格的妙用,动感鲜明、细腻、准确,荡气回肠,声情并茂,把汉元帝思念昭君悲痛欲绝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又十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行动和心理的细致区别和不同环境不同建筑物的特点。可见马致远在追求词句美好的同时,主要还是要让形式(灵活、跳跃的句式)为意境服务,为人物服务。在这一点上马致远与王实甫毫无二致。这就是大作家纯熟驾驭语言的功力。

上一篇:2018事业单位考试时间下一篇:全才与专才总结陈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