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通用14篇)
昭君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 篇1
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
胡金波
一、基本情况
经历了四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从实践中得出了很多心得体会。但是年轻的我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学经验不足,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略显稚嫩,教育科研能力薄弱,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尤其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
二、具体目标
1、师德目标
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力求做到师德高尚、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学生喜欢。
2、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
熟悉本学科以及相近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去。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写出教学反思。养成勤写勤练的习惯。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论文或随笔,争取本学年有1篇文章发表。
3、教学方面的目标
①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②争取吃透教材,把握好重点、难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③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积累班级管理经验,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④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教学中努力渗透新课程的理念。
⑤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流畅,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信息的处理和优化。
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实施方式与途径:
1、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每次教研活动,关注学生,理解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
2、积极借鉴现成的媒体技术,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认真阅读新课程同行丛书,领会课改精神实质。选择教育教学专著;《师生沟通的艺术》《班主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做好读书笔记与读书心得。每堂课都做到教学目标和内容明确,关注学生课堂反应,随时调整课堂教学。
4、乐于思考、善于动脑、勤于反思,扬长避短,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课时的教学教案。
五、行动措施及目标
1、首先努力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爱岗敬业,按要求完成反思,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善于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认真研究学科特点,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知识视野,增加自己知识储备。
2、认真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和自身能力。勤于学习,更新观念,认真研究学科特点,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与时俱进。
3、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争取机会让自己在校内上一些有质量的公开课,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加强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平时抓紧时间加强自身学习,阅读教育专著和教育教学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工作,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昭君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 篇2
做名师,须要成为“明师”。名师工作室成员,首先要学会给自己准确定位,科学设计专业发展规划蓝图,明确前进的“路径”,这样才不会在成长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和特长,有的擅长课堂教学,有的擅长教育写作,有的可能只在学科教学的某一领域颇有建树……如果只是用相同的标准去考核名师,就会渐渐磨去许多名师的棱角,难以培养出真正的教育“大家”。如果工作室中的名师只是唱同一首歌,就不会发挥团队优势互补的作用。因此,工作室需要“量体裁衣”,根据成员的需求开展“菜单式”的研修活动,让每一位学员都有所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位明白之师、明日之师。
做名师,还要成为“民师”。现实中,许多名师“一课成名”后,就开始四处游学,拿着昨天的“成名课”走进今天的新课堂,不断重复着昨天的教育故事,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进行新的教育探索,因此也就不会有新的教学研究成果。由于名师外出活动多,很少有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因此很难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名师只有真正成为一名“民师”,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学生的心田里,才会跟学生同呼吸、与家长共命运,成为社会广泛认可的真正名师。值得欣慰的是,合肥市教育局将名师工作室设在薄弱学校里,由此来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让薄弱学校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确实是创新之举。这不仅可以让薄弱学校的老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不断成长,还能让名师能够立足学校、坚守课堂,进行教学的“真研究”,与普通教师共同发展。当然,名师工作室如果能够真正漂流起来,落户到更多需要帮扶的薄弱学校,就会产生更大的效应。可见,让名师能够“亲民”,努力做一名布衣教师,真正做到“接地气”,就能让更多的“民师”也能成长为名师。
做名师,更要成为“鸣师”。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应该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引领工作室中成员的专业发展。在这里,应该少一些行政干预,多一些学术自由;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民主协商。这里应该成为名师们学术思想自由表达和交流的场所,让更多的名师能够发出教育的“好声音”。为了调动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领衔名师可以和成员们一起研究活动方案的制定、特色活动的策划,让工作室成员成为活动的“主角”。研究活动的开展可以采取投标的方式,让成员在竞争中自主选择,激发个人的创造潜能。通过“辩课”活动,让不同的教育观点在这里碰撞和交锋;开设“名师讲坛”,让名师能够阐述自己的教学主张,真正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更要鼓励名师著书立说,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名师只有成为“鸣师”,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才会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和尊严,进而不断追寻自己的教育理想。
名师工作室 篇3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工作现状;发展思考;发展策略
任何一所学校,一定有心怀教育梦想的教师,也有不愿意改变生活、改变现状的教师。教育局组建“名师工作室”,就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寻找尺码相同的人,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通过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推动梦想的方式,相互激励,相互提供灵感,实现资源共享。唯有这样,才能让个体的激情与梦想,成为理想教育的起点,最终开花结果,并让一部分人先“冒”出来。笔者有幸被宿豫区教育局选派为“汪东松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中的一员,也愿意和学校的同行们共同成长。下面,就自己在“名师工作室”的成长体会,谈谈粗浅的看法,只是抛砖引玉。
一、教师工作现状
消除教师“平庸化”发展趋势,是教育管理中亟待突破的瓶颈。当前,部分优秀的教师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荣誉,成为小范围内的师德“表率”、育人“楷模”和教学“专家”后,突然迷茫,创造力开始枯竭,职业热情下降,职业倦怠逐渐显现,出现了人们常说的“高原现象”,这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道难解之谜。
《西游记》中那匹驮着唐僧到西天取经的白马,原本是长安城磨坊里一匹很普通的马,后来陪着唐僧一路西行,历经众多磨难,往返走了十万八千里,就成了天下名马、至尊宝马。众马问它功成名就的秘诀,它回答:“这些年来,我走一步,你们也走一步,我们所走的路一样长,我们都一样辛苦,所不同的是,我只不过驮着玄奘大师一步一步西去而已,从长安到西天往返了一个来回,帮助唐僧取回了真经,而你们始终在磨坊里打转。”
二、教师发展思考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策略、方式和途径的培养过程,教师才会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专业发展也会由被动型转化为主动型,最终会让教师把工作由职业内化为事业而终生奋斗。“名师工作室”,就是一个以课题研究、学术研讨、理论学习、名师论坛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内凝聚、带动,向外辐射、示范,引领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团队组织。让一部分较为优秀的教师,自觉聚在一起,通过一次次活动组织的成功体验,一次次专题研讨中的思想交锋,点燃着教师的教育热情,提升着教师的思想高度。
“朱永新成功保险”: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如果你还不成功,本人将以1赔10的比例进行赔偿。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成功是“逼”出来的》文章中写道:也许,适当的逼迫能够把我们的惰性“逼”走,把我们的平庸“逼”走,把我们的勇气“逼”出来,把我们的前途“逼”出来,也把我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逼”出来。
三、教师发展策略
教师的终身发展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较低层次,教师能胜任教学,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第二层次是合格层次,能驾驭教学,能够较好地因材施教,成为教学中的骨干;第三层次是较高层次,能研究教学,追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学生的成长中求得自我发展;第四层次是最高层次,追求自我超越,致力于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博采众家之长,创造自己的教学实绩和构建理论研究特色,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胜任教学是基本功夫,驾驭教学是自我提高,研究教学是发展能力,终身学习创造特色则应当是教师矢志以求的成长目标。“名师工作室”就是以第四层次为培养目标,而且让有着共同的梦想,靠梦想而汇聚的教师团队,最终能够形成一种风尚,成为一种文化,席卷整个教研组、整个校园、整个教育人生。
卢志文说:“走得快,一个人走;走得远,大家一起走。”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发展,学校不仅在数学组实施团队成长计划,还把“名师工作室”的做法延伸到各个学科,以“魅力师团”为抓手,实施教师培优计划。
(一)组建“魅力师团”
1.条件。具备市、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名教师等学术荣誉称号的教师必须参加,其他人员本着自发自愿的原则,采取自行申报的方式,年龄不限、学历不限、职称不限。
2.职责。选择了“魅力师团”,就是自忖和“魅力师团”有着共同的尺码——从此开始为梦想而打拼;选择了“魅力师团”,就是自主与“魅力师团”签订了一份契约——从此开始精神成长的艰难跋涉;选择了“魅力师团”,就是选择了高度的自期、自律、自尊——从此开始幸福而坚韧的教育之旅。
(二)目标与举措
1.勤于读书,因为“成长从阅读开始”。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读书中来,教师应该有一个书香人生,校园应该书香四溢。“魅力师团”着力开展“四读”活动:
(1)自主选择,自由读——每月自读书籍一本;
(2)团队推荐,共同读——每月共读经典一本;
(3)研讨交流,展示读——每月一次读书交流;
(4)撰写体会,实践读——每月完成一篇感悟。
2.乐于动笔,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作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创作,而是一种教育生活方式,一种搜索、积累自己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的过程,一种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的过程。“魅力师团”着力开展“四写”活动:
(1)立足课堂,写反思——每周一篇教学反思;
(2)关注生活,写日记——每天坚持道德长跑;
(3)扎根教育,写随笔——每月一篇教育叙事;
(4)着眼理论,写论文——每年两篇教育论文。
3.善于反思,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工作能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道路上来。“魅力师团”着力做好“四规划”工作:
(1)建立档案,规划专业成长——每人一份成长档案;
(2)网络交流,规划个人博客——每周一篇教育博文;
(3)聚焦课堂,规划教学风格——每周一次教学研讨;
(4)行动反思,规划课题研究——每人一项研究方向。
(三)精神与保障
1.团队精神。“魅力师团”成员要洁身自好,不畏冷嘲热讽,摒弃“三闲”——闲话、闲事、闲思,坚守心灵的宁静——“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研究”,竭尽全力兑现自己的诺言,不遗余力遵守团队的规则,在忙碌中体味成长的快乐,始终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2.保障机制。学校将为“魅力师团”提供各种保障机制,努力做到“三个倾斜”——外出学习倾斜、竞赛活动倾斜、评优评先倾斜。力争十二五周期内,每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上一个台阶,三至五年内培养一批区内有名气、市里有影响的拔尖教师。
我们不仅需要“撑一支长篙去寻梦”,更需要“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学校的教师在“名师工作室”的熏陶中,在“魅力师团”的实践中,已经有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人,区名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14人。今后,我们更多的教师定会努力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大胆进行教学创新,使自己从习惯性思维转入反思性思维,使自己从习惯性教学进入反思性教学,不断构建自己更科学更合理化的专业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的新要求,有效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并以此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再发展。
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 篇4
1、丰富理论,提升专业素养。
本年度我要研读教育教学专著3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唤醒生命》《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说课、上课》,订阅教育教学专业杂志2份,《中学教学参考》《中国教育周刊》并做好读书笔记,使自己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树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自觉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具有创造性、艺术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培训研讨,专业引领。
积极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学科教育教学方法,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每年参加一次省内外培训或学术交流活动,召开一次市级学科教学研讨会或专题讲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科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科教师快速提升业务素质,培养一批教学专家。
3、总结交流,推广教研成果。
每月撰写一篇优质教学反思,全年至少完成8篇,每学期形成一个优秀课例或案例并在自己的学校推广应用。每月在工作室网页上传一篇文章,每年至少有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在市级及以上教育杂志上公开发表,或至少有1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在省市级以上评选中获奖,或有一项市级课题立项。本工作室在两年的工作中要取得一批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科研等成果以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录像课等形式向外输出,汇集成册,如有机会将以有形出版物呈现出来。
4、承担省级课题,提高研究能力。
承担省级规划研究课题:《农村初中学校住校生自主管理策略》,研究时间为一年,服从工作室安排,积极承担一项研究任务。通过课题研究的过程,丰富自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5、送教下乡,促使教育均衡发展。
积极配合工作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每学期至少送教下乡一次,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同时推广我们的教育教学成果,服务基层教育教学工作,为促使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6、发挥示范引领,培养优秀教师。
为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团队作用,引领示范、赤诚帮带,带领和促进一批教师成长,我要在我们学校确定俩名自己的培养对象,指导和引领他们做出成绩,促使他们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
7、资源开发、打造精品课程。
服从工作室安排,每周坚持听课一次,每月坚持上示范课一节,通过听课、评课、磨课、反思,再研究的过程,提升自己教学水平以及理论研究水平。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赛教,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标说教材活动,锻造提升自己。
8、做好资料整理收集工作。
名师工作室个人成长计划 篇5
张桥一中
王景美
根据工作室目标计划,结合个人实际,制定本学期个人成长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习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让自己不断地成长,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本学期我会重点研读《余映潮这样教语文》,做好读书笔记,按时完成工作室的读书任务。
二、善于学习与反思
利用在名师工作室学习的机会,深入学习研究“板块式教学”,“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反思。勤于笔耕,完成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任务。
三、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1、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宽自己的思路,开发自己的潜力。
2、认真完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任务,尝试老师“裸备”,学生“裸学”能力的培养。
个人总结名师工作室 篇6
实验小学 陈林
光阴似箭,一学年悄然而过,加入“董秀清名师工作室”已经有两年多了。回顾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也让我在这个团队中成长。也许这一年多我并没有值得夸耀的荣誉,值得炫耀的成绩,但工作室领衔人及同行们好学上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动力,让我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岗位迈着坚实的步伐。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份快乐。一学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以身作则,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了上级的各种文件精神和自己喜欢的教育书籍,并时时思考如何教育好我的学生,要当好老师,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并喜欢。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强,乐于接受工作室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积极参加工作室活动,不断提升。
两年来,我积极参加了名师工作室的各项活动,没有一次缺席。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不断提升。在与同行们的交流中,我受到了启发。一个个原来模糊的授课环节,一个个苦思冥想的教学设计,在这里的到了解决。老师们的作品都是自己教学中的呕心之作。各种课型的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探讨都是非常典型的,既有可观性,又要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前瞻性,都让自己大开眼界。在观看精彩的讲座、参加活动中,被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所折服,同时也找到了自身的不足。所有的课都是无不贯穿着新课改的思想,学生也沉浸在全新授课的陶醉和享受之中。无论是同行还是专家,他们独到的绝活,高深而又实用的理论知识,都让自己找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方向。特别是原来只有感性认识,通过学习,也找到了及时总结,慢慢提升的途径。这为自己以后做一位专家型教师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过去的授课思路和指导思想得到了根本的变化。
三、学以致用,致力科研。
学习之后我并不是把这些知识束之高阁,而是经常把它们运用于我的工作实践中。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反思学习对象,从自己最困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不断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并以学校的课题研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承担了学校的课题研究,促使我主动汲取理论知识,不断探索,培养了教科研能力,提升了专业素养,更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明确了思路,提供了方法,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实践中我积极撰写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教后反思、教育科研论文等。
三、发挥辐射作用,与年轻教师共同探讨、不断改进
一年多的学习,留给我很深的思考,并将这份感悟与全校语文教师做了分享交流,起了较好的辐射作用!又与田静老师建立了师徒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我的最大努力去帮助她,听课后及时的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在撰写论文,教学设计等等,只要有所需,我都毫不保留的把所知告诉她,她随时可以听我的课,甚至有时我认为这节课值得听,我就主动的让她听,也让她给我提一些宝贵意见,这样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不但在教学上帮助她,在生活上、教学思想上我们也不断的交流,让她尽快的成为语文教师中的领头羊。一年来的努力,田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时我还积极聆听其他年轻教师的课,认真探讨,思索,在不断的学习与追求中自己也取得了进步!
总之,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为我提高教育与教学水平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要利用好这一平台,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向导师学习,向工作室的各位同行学习,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昭君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 篇7
东港市位于黄海之滨, 市直乡镇学校共26所, 乡镇学校18所, 村小114所。为了促进城乡教学均衡发展, 提高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成立了数学名师工作室。我们把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批业务水平和能力较高的骨干教师组织起来, 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充分发挥引领、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 最终带动我区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鉴于以上想法, 我们从全市1000多名教师中选拨了工作成绩突出, 喜欢小学数学研究, 在教学上肯吃苦、善钻研, 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了“东港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批工作室成员由10名一线数学教师和3名基层学校主抓教学领导构成, 2010年9月, 由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市数学工作会议上给名师成员颁发了名师聘任书, 标志着这个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团队正式挂牌。
工作室成立以后, 制定了的规章制度, 拟定了工作目标,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高、稳定名师的个人教学水平;2.更快、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学校, 带动全市数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室工作实施策略
随着工作的开展与开拓, 数学工作室与工作室成员共同成长着, 在实践中丰富了最初的工作目标, 付出与获得都远远超过了原有的预想。
(一) 内修素质, 外塑形象, 打造名师队伍
1. 职业定向, 以压力促动力。
首先给名师进行职业定向。作为名师, 要学科知识渊博、教育教学功底丰厚、教研教学能力较强、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等。让其懂得, 全市有一千多名教师在期待着他们的引领。让名师坚信自己拥有这个实力, 把压力变为动力, 自我调整, 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2. 团结协作, 增强凝聚力。
团队内部建立QQ群, 创建公共信箱。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随时交流的平台, 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 创造一个“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空间。
3. 内外兼顾, 潜质与外力相统一。
根据名师的个人素质, 我们首先对名师进行了“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理论层面的培训, 要求全体成员要在高效课堂教学思想、模式下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并布置第一阶段的团队内部研训工作就是名师间集体研课。我们对每位名师班主任进行跟踪听课, 名师、领导参与听评课, 就近地区集中到一处, 大家同听共评, 彼此交流, 教师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 教研员对名师成员的发言进行点拨, 同时解疑释难, 挖掘他们的潜质。这些老师都是数学教学的精英, 个个聪明、悟性高, 所以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确实在短时间内使名师的独立备课能力、上课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的飞跃。
4. 铺路搭桥, 请进来走出去。
由于经费问题, 一些名师的眼界只限于本地区。鉴于此, 我们除了组织名师参加本地相关培训外, 还主动与基层校长直接交流, 为名师争取去省外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在提高自己的同时, 心里充满自豪, 更好的工作。基层领导很支持我们的工作, 把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给了名师。在一起学习的时候, 白天听课, 晚上我们就在一起讨论交流, 与我们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取其所长。名师们也都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归来后把学习感受、心得体会通过邮箱与大家资源共享, 在本校做观摩。2011年辽宁省骨干教师培训一周, 我们就推选6位名师参加。
(二) 点面结合, 辐射引领
在各项活动中为名师搭建展示舞台, 以点带面, 以面促进整体, 充分发挥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
1. 以课题为媒介, 研究实践出成效。
名师工作室在教研员的带领下, 扎实的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双主体教学”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把数学新授课细化为“概念课”“以计算教学为主的课”“以应用题教学为主的课”等课型, 并对每一种课型的基本特点加以整理, 形成基本模式;对“双主体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研究出“有效备课法”, 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文化”, 并初见成效。带着这些研究成果, 带着最新的课改信息, 名师团队通过观摩课、专题辅导, 及时传播、辐射给全市的数学老师。
2. 上各类教研课、观摩课, 做专题辅导。
每个学期我们都要有计划的组织教研活动, 也要承接上一级研训部门的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名师们活动的土壤。如不同领域、不同课型研讨会、新教师培训会、各项专题研讨会, 名师们把最新的教学信息、思想融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 让其他教师学习观摩;听完课之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 先由执教者说课, 阐述教学设计的理念, 总结提炼其教学特色和教学中的不足。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切磋、相互学习, 在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的活动既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 又能给年轻教师以启发和思考, 而且也锻炼、提高了名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往的县级培训, 都是我们教研员坐在前面, 基层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 都是受训者。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 就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培训格局。名师成员中有优秀的基层主抓教学的领导, 我们给了他们一定的培训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也作为全市教师培训者。这样的培训, 给了名师压力, 促使他们多方收集资料,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反复斟酌培训材料, 采取多种的培训方式。因为他们来自于一线, 与一线教师感同身受, 所以这样的培训既提高了他们, 更有益于广大基层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 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起来, 这些骨干教师又带动所有的一线教师共同提高。
3. 名师送教, 受益一方。
东港市乡镇学校多, 偏远地区的教师几乎没有机会走出本校学习观摩, 我们就组织名师们送教到村, 把名师效应延伸到最基层单位。每一次送教活动, 她们都会精心准备, 不但准备上课, 还要准备与基层教师之间的交流, 要解答教师们的困惑。对于大山里的教师们, 这样的活动无异于雪中送炭, 与这些名师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就是她们最渴望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每一年, 我们都要组织这样的活动, 让这些村小的教师与名师牵上手, 结上对子, 很有效地带动了落后村小教师的进步,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乡学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4. 赋予团队不同层次活动, 更好的发挥名师效应。
(1) 每年, 教研部门或者教育行政部门都会举行不同类别的教学大赛, 一般情况下评委都是由我们教研部人员担任。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 我们让名师成员任大赛评委。在这样的活动中, 这些名师评委能够互相交流, 在客观公正的给出判断的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能力。 (2) 组织他们积极参加上一级部门的研究活动。市里的、省里的各类活动, 名师们都是走在最前沿:在丹东市网络教学设计活动中, 我们的名师共完成了1~12册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所有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3) 组织名师参加市里课堂教学的观摩展示, 参加省里优秀课的评选, 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等等。这些活动, 更加促进了名师的业务发展, 也很好的展示了我们东港市名师的风采。
三、工作室成员的业绩
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 每位成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省级课题奖项奖2人次, 课题结题2人次, 丹东课题成果奖1人次, 丹东市综合荣誉4人次, 东港市综合荣誉6人次, 省级优质课8节, 丹东市级东港市级优质课多节。
四、工作室的未来展望
老师,我们去名师工作室坐坐 篇8
也许是因了语文老师的浪漫主义情调作怪吧,这总让我想起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沙龙。我在想,我们众多的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是不是可以从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沙龙中汲取一些可借鉴的东西,从而让名师工作室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一代才女林徽因,在20世纪30年代于北平搞起的文化沙龙,备受世人瞩目,曾聚集过胡适、徐志摩、金岳霖等大批名家,让多少知识分子心驰神往啊!
我把名师工作室和太太客厅沙龙做一个简单比较:1. 工作室的地点一般在学校,而太太客厅显然是在家里;2. 工作室的陈设往往是办公室型或是会议室型,太太客厅,就在自家的会客厅,舒适的沙发,典雅的环境;3. 工作室的书架上一般会摆上教师专业成长类的书籍,有茶等简单饮品,太太客厅里摆满文学、哲学、史学等各类书籍,中英文皆有,客人们可以呷着饮料,听着音乐,吃点点心,高谈阔论;4. 工作室一般按计划开展活动,而活动多是以开会、讲座、外出交流、参观学习为主,太太客厅沙龙一般是定期举行,聚会以谈天说地的交谈为主;5. 工作室一般在上班时间开展活动,太太客厅沙龙大多在午后或是晚上,致力于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参与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6. 工作室开展活动是有主题的,一般为一个专业研究课题,太太客厅沙龙是没有固定主题的,话题随机,自由谈论,各抒己见;7. 工作室是当地的教育部门认定的名教师领衔,外加若干骨干老师构成,人员相对固定,从事教研、科研、培训工作,太太客厅沙龙有美丽的女主人主持,参与人数不多,成员不固定,大多是社会名流;8. 工作室有政府经费支持,太太客厅则完全是自费。
当然,将名师工作室与太太客厅沙龙相提并论,本身并不是很恰当。但我们花了大力气建成的名师工作室摆设味道浓、作用起不到,而完全自发形成的太太客厅沙龙,始终站在思想、文学等领域的最前沿,用一场又一场的思想交锋,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交汇地和风向标,令当时众多的文学青年心生向往。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是不是我们现阶段名师工作室的开展形式和定期出成果的要求都过于呆板,工作室主持人自身魅力不足,吸引力不大,小圈子单打独斗思想作怪,这方面,太太客厅沙龙的形式自由,舒适、无拘无束、轻松无压力的讨论环境,确实能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我多么希望我们众多的名师工作室能成为点燃教学激情、畅谈教育理想、提升教师素质、激发思想火花的乐土啊!当我们的教师有了灵感或是困难,大家会说:“走,我们去名师工作室坐坐……”
我设想,名师工作室应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科研空间,应该像一个自由的学术沙龙。这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不应对名师工作室的内部运作,管得过死,对结果追的过紧。过于急功近利的研究环境是不利于灵感的闪现、轻松的交流、思想火花的迸射的。
我设想,名师工作室应该定期举办沙龙式聚会,每次参加人员七到八人即可,但不要限于工作室的成员,可以吸纳乐于参加的老师,有想法愿意表达的老师,可以是同学科,也可以跨学科。条件好的提供饮料、零食,条件一般的可以清茶一杯,大家平等交流快乐沟通,在这里,年轻一辈受到尊重,有话敢说,并能从大家的交流中受到启发。
我设想,名师工作室脱开领导、权威的束缚,完全以名师的魅力来积攒人气。名师的成就愈高,他(她)的学识魅力就越大,聚拢人气的力量就越大;名师的自身修养越高,他(她)的人格魅力就越强,工作室的运作就愈加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在这里,志趣相投的一群教师,因热爱教育走到了一起,结成了朋友。同龄之间能在这里进行思想交锋,寻找认同与精神鼓舞,年轻一辈则带着崇仰和虔诚的心态去拜会,能够得到奖掖与扶持,大家都能在这儿或多或少地得到启发。
我设想,一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都会在名师工作室派上用场,沙龙的话题、难点、启迪都能快速地上网,以群组交流的模式产生辐射影响。
我设想,名师工作室应成为当地教学教研的高地,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先行先试的基地,并最终通过一个个名师工作室的互联互通,推动当地教育教学形成高地,而名师工作室,始终屹立于当地教育领域的高峰!
名师工作室个人总结 篇9
“名师工作室”是名师展示的舞台、骨干培养的基地、教学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教育改革的论坛,由一个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几个本领域具有“名师”潜质的成员组成,每年需培养学员数名,并具有“团队特征、名师内涵、区域功能”的要素,是集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的教研共同体。作为名师工作室,要抓好教师队伍的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就应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协调各方关系,借助高位平台,挖掘园所资源,发挥成员优势,根植项目研究,利用园际互动,注重名师交流,依托工程建设,建立个人档案,打造网络互动,运用科学的方法与策略不断促进名师工作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立足建设标准,丰富工作内涵
标准是目标、是准绳、是导则与规范。名师工作室将紧紧围绕《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试行)》中的组织与管理、目标与责任、发展与引领、监测与评估4个维度15条指标,加强工作室各项机制建设,本着“关注幼教前沿,根植实践探索,重视典型引领,立足服务一线,构建学习团体,促进共同成长”的原则开展以工作例会、专家培训、读书交流、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课题研究、送课送培、竞赛评比等为主要形式的各项工作,保证“规定动作不走样”。从而培育带动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协调各方关系,营造支持环境
工作室的良性运转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因此协调各方关系营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要自觉接受省名管办对工作室的运行、建设、业务指导、管理与考核的各项工作,在顶层的引领下行之有效的开展工作。其次要与当地教育局做好请示、汇报、沟通与反馈工作,做到“找准定位不越位”,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保证质量,赢得支持。三是要积极争取工作室所在单位领导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工作室工作条件,提供相应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图书资料,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四是要与成员、学员单位领导建立联系沟通制度,做到主动、细致、热情。唯有营造民主与合作的工作环境,建立工作室内部团结和社会声誉方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三、借助高位平台,促进跨越提升
树立“统筹、协助、配合”的意识。首先要积极将“名校扶百校——连片教研”工作纳入工作室工作范畴。通过开展“讲、访、帮、促”活动,加强园际交流合作,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形成优势互补样态,实现双赢共建格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其次是主动承担“全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从课程设置、专家遴选、培训组织、过程监测、成效总结等方面搭建主持人、成员、学员发展阶梯,历练工作室成长。以借助高位平台,提升内涵建设,放大辐射力度,来促进跨越发展。
四、挖掘园所资源,推动队伍建设
“名校造就名师,名师成就名校”。名师工作室所在园所通常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或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均为省内知名幼儿园,在工作室成员、学员的跟岗研修工作安排中,可树立“在学校、基于学校、利用学校、服务学校”的意识,将工作室的建设与该园的发展进行一体化打造,有效整合与利用该园课题组、教研组、年级组和省级骨干、市级名师、市级骨干、市级兼职教研员等优质资源开展研修工作。压力促进动力、动力达成担当、担当助推成长。工作室在整合利用以上资源的同时,极大的激活了承担任务教师的能量,在丰富研修课程内容促进成员学员成长的同时,该园教师的专业化也得以历练与生根,为建设学习型团队、研究型团队、示范性团队搭建桥梁。
五、发挥成员优势,提升专业素能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它的运作模式应是分工合作,信念支持应是集体责任。有效整合工作室成员资源,树立“团结协作、教学相长”的意识,结合她们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行责任划分。一是安排他们负责每期二至三位学员的跟岗研修指导工作,全方位重视学员的参与和体验,及时帮助学员解决实践中的困惑,从学员优质课展示、课题阶段性成果与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确保学员跟岗研修效果达成。二是让他们担任每期学员培训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承担培训任务时不断锤炼自身的基本功。三是工作室成员又影响、带动其所在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参与研修活动,促进其专业发展。通过工作室开放、互动、合作的各种教研、培训活动,促进一大批骨干的素能提升。
六、注重名师交流,实现文化互渗
主动与省内外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取得联系,定期开展名师论坛、公开教学、课题研讨、竞赛评比等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均是名师工作室教师们拓展视野、引进新观念和新思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好途径。在“请进来,送出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得以传播,从而达到相互借鉴,共生互长,文化渗透,个性灵动的目的。
七、建立个人档案,助推自我成长
工作室主持人、成员与学员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进程(登记表、个人发展规划、本年度成果一览、读书笔记、论文、反思、专题讲座、优质课、辐射示范引领、荣誉与奖励、总结等)记载于“个人成长档案”之中,在大家对自己的成就、风格、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描述的同时一方面享受了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帮助她们建立了专业化反思的意识,推进了自我成长。
八、打造网络互动,强化辐射效应
名师工作室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同步充实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对教学问题展开研讨与交流,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社群关系,形成一种开放、多元、灵活的互动文化。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室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局面、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区域内教师发展的作用,使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不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和课堂,空间和时间得到了延伸。与此同时,借助博客、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教研文化,真正实现智慧共享,使工作室成为教学研究和个人发展的“智囊团”、研修的“共同体”。
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篇10
一、在思想上,以身作则,积极上进。
本期我认真参加政治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了上级的各种文件精神和自己喜欢的教育书籍,并时时思考如何教育好学生,努力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
二、在工作上,积极参与,不断提升。
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强,乐于接受工作室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不断提升。在与同行们的交流中,我受到了启发。一个个原来模糊的授课环节,一个个苦思冥想的教学设计,在这里得到了解决。各种课型的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探讨都是非常典型的,既有可观性,又要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前瞻性,都让我大开眼界。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在学习上,积极学习,努力实践。
本期我按照工作室计划的具体要求认真地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1.理论积淀,提升素养。本学期,我仔细研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教研室印发的三维五环教学模式。了解总结优秀课堂的方法特点,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研究。
2.阅读优秀的教育教学文章,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我认真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等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及读后感,从中获得启发与提升。
3.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以及学校的各项相关活动、培训,在活动中我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以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使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得到了不断更新。
4.积极参加听课、评课等活动,向其他教师学习,在研讨活动中能就课堂教学、教材教法及教学实际问题进行交流。从而促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不断提升。
四、努力方向:
1.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
2.及时总结,加强反思的能力,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水平。
3.鼓励学生在撰写读后感及暮醒笔记时能用心叙写。
名师工作室共同备课的技术运用 篇11
一、 运用工具,共同备课
我们采用的是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设计的备课模板:
模板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教学起点,是备学生,是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有困难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因为学生懂的就不用教了。二是教学终点,是阅读这篇文章理解、感受的关键处,备的是教材,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备课备两头。三是教学环节,就是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认知规律安排,搭建成两到三个学习台阶,最终完成教学目标。每个环节里包括教学步骤及学习方式。
这个模板清晰地反映出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依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简洁直观,便于反思研究。现以人教版《祖父的园子》为例,谈谈运用工具备课的步骤。
1. 找起点(在文中画绿颜色标出)。起点是学生理解感受有困难的地方。如:
“榆树先冒烟”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可能缺少生活体验。“谷穗”“倭瓜”的意思?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这句写了哪些方面?表达了什么?(写出了祖孙情)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为什么是特别大的、特别高的?表达了什么心情?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结尾好像没写完,它的特点是什么?
2. 找终点(在文中画黄颜色标出)。阅读的终点(目标)核心词是理解、感受,即找出理解、感受这篇课文的关键处。通过查找,我们将黄颜色画在了以下的地方:
(1)关键字词句段。
“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一切景语皆情语。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这句和心情有关吗?词语的色彩写出了心情。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反复句式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写出了“我”和祖父在一起的快乐。
“祖父大笑起来”“我看祖父还在笑”,祖父的笑,是对我的慈爱、宽容。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光芒四射”,是作者独有的心理感受。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一段直接抒情,“愿意……就……”的反复句式,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由。
(2) 题目《祖父的园子》。作者一生中尽遭冷遇,祖母、继母都不喜欢她,只有祖父对她是无尽的宽容与爱护,她快乐的源泉来自于祖父。
以上就是本文理解、感受的关键处,将它们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感受“我”在祖父园子里的自由快乐。
3. 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组织“学的活动”,将上述教学内容根据目标选择后,搭建为2-3个学习台阶。每个内容板块下面是具体教学的展开,包括教学步骤、学习方式。填写备课模板如下:
三、 拓展检测,憧憬梦幻之园
1. 师范读、讲述,生联想、猜测。
2. 教师讲述作者生平。
3. 为什么总是“光芒四射”?
二、 文本探究,感受自由之园
1.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样样都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正面、侧面描写)
2.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自由快乐的园子?
(1) 铲地—浇水。(事)
(2) “活”“自由”。(物)反复句式练习
(3) 为何不叫“自由快乐的园子”?(情)
一、整体感悟,俯看完美之园
1. 了解课文出处。
2. 生针对课题质疑、板书。
园子里都有什么?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二、 教学诊断
教学诊断是工作室共同备课的高难度环节,可以说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诊断流程如下:一次教学,初诊;二次教学,复诊;三次教学,会诊。
1. 初诊——整体分析(雷达图)。初诊是对研究主题进行整体分析,如同雷达图式的扫描。基本要素有诊断的问题、诊断的内容支架、诊断的结论。根据工作室研究主题,初诊具体操作如下:
初诊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与教学目标有关。
诊断思路:一看老师教了什么,做了哪几件事;二看学生学了什么;三边看边思考,这些内容选择是否符合教学目标,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吗?并提出修改建议。
初诊结论:① 教学目标模糊。第1条中“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是课程目标,不是教学目标。“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自由”中“感受”只写出了阅读目标的一个方面,还缺少“理解”。第2条“领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也是课程目标,和学习“这一篇”没有关系。② 内容重复的问题。老师在第一板块中设计的问题“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什么?”与第二板块“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样样都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只是问法不同而已,答案是相同的,那么其中一个就是无效提问,浪费了时间。③ 学习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不大。第二板块中“学习从正面、侧面描写生机勃勃的园子的写法”与理解感受“我”的快乐缺少直接联系。
2. 复诊——专题分析(切片分析)。是在第二次教学后,将一节课切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片段,进行专题诊断。我们选择了第二板块“文本探究,感受自由之园”进行分析。
复诊主题:如何组织学习不同的内容落点。
复诊思路:一是该板块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二是该板块确定的教学内容是什么?三是如何学习这一内容落点的?教学步骤及学习方法是什么?四是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并提出修改建议。
诊断结果:比如,学习“铲地”片段,老师设计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详写铲地的事,而不详写浇水的事?意图是通过对布局谋篇的关注,理解铲地这件事对“我”来讲是更自由的。但是在教学中,铲地这件事情的学习却是一带而过,没有较好体会写法的妙处,理解比较片面。
3. 会诊——焦点透视(分类诊断)。会诊是对课进行分类诊断,根据工作室主题,梳理出几个核心研究点。我们采用名课研习方式进行,把全国有关《祖父的园子》的名课拿来进行同类问题分析,比较总结出乌鲁木齐的经验做法。
会诊主题:名课选择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会诊过程:一从名课教学实录,倒推、复原出名课的教学内容的关键处(黄色)、学习起点(绿色),总结出备课模板。二分析名课确定黄色、绿色的依据。三分析关于同一落点的教学组织情况。四比较分析,总结出工作室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
诊断结论:名课确定的教学内容关键处(黄颜色部分)基本相同。这个结论是十分宝贵的,原来名课不同的是学的活动。
基层体育教师需要的名师工作室 篇12
名师工作室一般都是出地区的名师组成。他们比较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同时也经常应邀参加一些级别比较高的学术交流和比赛,更容易接受到关于体育教育教学的最新消息和动态,如,新课程改革的动向、国家阳光体育工程、体育中考改革等等。基层教师希望名师工作室能够通过工作室网站、博客、QQ等渠道,快速、及时的将信息传递给大家,让基层的教师们也能及时了解“大环境”。
二、指导基层课堂教学和教研
基层是教学的主阵地。然而,基层教师却往往处在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改革等“传递链”的最末端。有的即使听说或接触过某些先进的教学观点和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少明确、具体的培训和指导,导致无法贯彻和运用,有时甚至走了弯路。这时基层教师常会把希望寄托在名师工作室身上,视其为上端和基层之间连接的纽带。工作室要紧密联系基层、为基层“送教送研、传经送宝。”如,工作室名师们可以进行任务分工,每人负责一、两所学校,定期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开设讲座、示范课、看评课等,借此促进基层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引领教师参与教研和比赛
学校为了促进和提高基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经常开展一些教科研活动和比赛。为了使活动真正的起到实效,基层体育教师迫切需要工作室名师的引领和帮助,使其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一点成功、少一点弯路。如,在地区课题申报期间,工.作室可以针对课题的特点和要求,对广大基层教师开展课题选择、准备、申报等培训和讲座,以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水平。
四、帮助教师走出发展“瓶颈”
在基层教师中,有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一个“瓶颈”,不管教师个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突破,最终只能在“基层高原期”内徘徊。这时他多么希望有一位导师帮助他指点迷津!名师工作室完全有能力担当此责任,与“基层高原期”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给他们输送新鲜的“食粮”和“血液”,帮助他们走出自身的瓶颈,实现新的突破!
五、反映基层教师困惑和心声
基层体育教师常常可能面临师资不够、场地器材短缺、领导重视不够等问题。由于工作室的名师们往往在教育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基层教师们期待着名师工作室能够挺身而出,及时把基层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挑出来,形成文章,在权威杂志或期刊上呼吁,切实有效的为基层教师解决问题。
六、回归基层接受“再教育”
工作室的名师一般都是由基层慢慢成长起来的,基层是他们的根。在传经送宝、帮扶结对的同时,接受基层“再教育”非常重要。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教学环境、学生个性发展等条件改变,名师们所熟悉的那个基层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他们要想更多的了解基层、更好的服务基层,就必须到基层接受“再教育”。如,名师通过给学生上课,积极和学生沟通,虚心向基层教师“请教”,让名师们的教学和研究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专题点评:
“专家引领、同伴互相、自我反思”,这是被普遍认同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但在实践中却是“引”而不入、“助”而无获、“思”而难行,犹如鸟过无痕,收效甚微。原因在研修的针对性、实践性与建立个常态机制方面缺少整合交融。针对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悄然兴起专业学习共同体,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学校发展模式。然而,我国的名师工作室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存在诸如功能不明、管理不善、考核不严、特色不鲜等问题。基于此,本期我们策划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名师工作室”专题。
本期选登的专题来稿,分别从工作室领衔人、工作室管理者、工作室成员和一线教师的角度,谈了领衔工作室的实践体会、工作室的实践策略、参与工作室研究的感悟和一线教师对工作室的期待等问题。《跋涉专业引领,唤启发展自觉》、《以发展为本,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名师引领,服务学校,共同进步》三篇文章,分别全面详细地总结了常州市,扬州市及连云港市体育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过程实施经验和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室》一文,范德举老师作为成员参与了工作室的研究与培养,文章不仅表达了作者自身的成长感悟,更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名师工作室运作的成功案例,对青年教师和工作室领衔人都有较强的借鉴学习意义;令人欣喜的是西部地区也不甘示弱,在《破茧搭建崭新平台,引领发展名师团队》一文中,西安市柏超教研员介绍了莲湖区两个名师工作室的实践策略,工作室虽然只是初步组建,但行动策略却朴实,扎实、有效,一年来成效显著《对名师工作室的四个“期待”》一文,作者运用“领跑者”“及时雨”“圣地”“批发市场”等寓意贴切的修饰词语来形容工作室的四个“期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基层体育教师需求的名师工作室》文章,以基层体育教师的视角提出的几种对名师工作室的期待颇具代表性,反映了基层体育教师的心声,希望能引起所有名师工作室的重视。然而,本期大多来稿文章更多是停留在部分操昨、活动感悟和个人体历层次,缺少对工作室政策管理、制度建设、运作机制、评价考核、经费使用等策略与理论作深层次研究,且操作略缺乏特色,制度建设缺少文化支撑,作为基层体育教师对工作室的诉求与期待有些片面和太过理想化,甚至有些想法是仅靠工作室一己之力无法实现。
名师工作室,并非“第二教研室”。创建名师工作室的主要目的,在于创设一种相互支持和相互协作的学习环境、组建一流的专业名师团队、打造学科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如何让名师更有“名”,让骨干更能“干”,减少名师引领与消化吸引之间的不必要损耗;如何发挥工作室优势,带动更多的室外骨干或让一线教师成为骨干,并形成自己的工作室文化;如何帮助教师提炼教学风格,创生新的教学模式,如何组织力量攻关教研难题,形成研究成果,打造课题品牌,让更多编外教师享受教研成果: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组织专题探时,成为教学改革的排头兵等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证。
名师是不可以复制的。如何高效发挥名师工作室与名师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作用,培养和打造“名优效应”?从学习习惯到教育理念,从精神成长到专业追求,从培养方式到行动策略,作为名师工作室,只有基于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降低引领重心.以课堂教学为聚焦点,不断锤炼精品;以专题研究为着力点,促进学术生长;以参赛评比为驱动点,检验教艺实效;以信息技术为闪光点,打造互动特色;以整合融通为创新点,寻源立根培元,以率先垂范影响人,以展示我唤醒人,以成事文化滋养人,以个性特长雕琢人,敞开大门搞研究,聆听基层声音,增强一线互动,减少传艺损耗,凸显辐射效应,在整合融通中成事,在成事文化中成人,才能使工作室真正成为青年教师的向往地,合作互动的交流地,教学技艺的切磋地,教学难题的攻关地,优秀教师的发源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 篇13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是时候认真思考工作计划如何写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工作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1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加快优秀教育教学人才的成长,促进我区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伊春市名师工作室精神为指导,努力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业务水平和教育能力。坚持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自身工作,努力学习新课程的理念、理论、标准,在学校和区域推进课程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本次被评选的名师,更是要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有更大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热爱教育事业,立志奉献教育,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心、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工作中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师表,做师德的楷模。
2、认真研究教材,正确把握教学新课标,领会教学意图和教育目标。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了解整套教材体系,熟悉本册教材,做到融会贯通。抓住本套教材在整套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明确教学任务。
3、科学备课。小学数学看似简单,但是要真正把课讲得学生都喜欢、都能掌握,却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让他们懂学、爱学、喜欢学是备课过程中需要好好考虑和花心思的地方。注重上课过程的高效率,努力利用每一分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4、在教学中不断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直面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5、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围绕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些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力求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探求教学的一些规律,达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开展理论学习,通过研读专著,倾听专家报告和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报告会,加强对当前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的有关文件增强对教育政策的理解。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及专著,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人。
2、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加强师生互动为研究的切入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探索互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工作中要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及时积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4、根据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按照学校的方案,在工作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与王金铃同志一道,相互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2都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转眼间,加入xx名师工作室已经一年多了。这些日子,跟着师傅和各位老师一起学习,成长,感觉自己又豁达了一些,但是不管怎样,自己始终是那个小小的孩子,在他们的教导下,帮助下,永远有我需要学习的东西,永远有很多的养分等着我去吸纳,我喜欢这样的感觉,成长,又被鞭策着,于是,我感到自己是在进步的。
我作为一名xx名师工作室的学员,要好好把握学习、研究的机会,把每位拉屎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巧妙地渗透和辐射到自己的教学中,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有质的飞跃。现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一、个人发展目标
通过师傅的引领并结合个人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希望在学习期末能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学术上取得一定成果,继续参与目前阶段参与的两个课题的研究,成为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特色教师。并且希望在xxxx年,能顺利评上五华区“教坛新秀”。
二、具体学习计划:
1、理论学习
读书,是我们始终需要的,之前认为自己是一个读书的人,进了工作室发现,我是一个不读书的人,本学期读师傅的著作《行走的风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仅要读,而且要思,更要做到勤写读书随笔。使自己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今年,我应该加强自己的阅读的面,特别是这一类书籍的阅读,将理论的知识能很好地融进我的教学里,然后自觉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教学具有创造性、艺术性。
2、活动参与
继续积极参与工作室的活动:常规周三的活动,专题性研究的活动、网络平台的讨论研究活动等都必须严格按时参加,这一方面,我之前一直做得很好,希望保持。在活动中,学习观察、评价、改进课堂教学的技术和策略。活动后,整理反思,撰写活动感悟,并且及时上交作业。积极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工作及任务。
3、课堂实践
作为一个老师,没有什么比站稳自己的课堂更重要的了。认认真真备好每一堂课,钻研教材,细读文本,研究学情,制定好每堂课的教学计划。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面对课堂突发现象,要及时调控,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课后,勤写教学反思。在学校主动承担公开课教学任务,每学期至少提供校级公开课2节。学习名师的教学特色和经验,特别要注重对文本的独特解读,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4、课题研究
继续积极参加工作室“读写结合”课题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寻找研究切入点,形成“读写结合”关于阅读方面的自己的一些研究地见解和小课题。同时,继续参与区级课题《诵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争取一学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本人计划至少完成一篇论文。
数学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篇14
一、不断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活到老,学到老”,道出了人生要不断学习。名师工作室为我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机会,提供了平台。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我的成长增长了前进的动力,从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习的激情。我按照工作室的具体要求认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深入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研究教法,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做到心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为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
经常观看优秀课堂教学视频,了解优秀课堂教学的方法特点,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研究;
阅读优秀的教育教学文章,从中获得启发与提升;
与工作室成员一起共同交流心得,探讨高考热点和冷点问题。
二、大胆实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积极参与教改科研。在工作中,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在新的形势面前,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转变思维方式,结合工作实际,与时俱进。进入名师工作室后,积极参与每次教研室组织的名师工作室活动,向有教学经验的各位教师学习各种教育教法和教学技能。特别是参加“鹿邑县送教下乡”活动,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的不足。所以,我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静下心来学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在数学教育领域的理论修养,以及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此外,我还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合理运用教学软件,为有效教学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努力做好帮带工作。我在2017年9月,被认定为县名师成员,鉴于此,我在学校积极做好帮带工作,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每月给青年教师上2节示范课,听青年教师探讨课至少8节,并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如备课、改作、测试、辅导等。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实践,在平常的探讨中,我也从不吝惜自己的点滴经验,对青年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帮带的段玉珍老师和金立老师,通过他们自身不懈努力和我的点滴帮带,在参加试量镇中小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分获中小学组一等奖,另外在2018年11月带领学校两名青年教师写了一个省级课题,并成功立项。
3、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是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我为了抓好课堂教学,运用工作室所学理论,大胆创新,开展自主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先做先试先说,不怕学生出错;
充分利用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合作、互助;
多给学生上台展示机会等。
三、反思及努力方向
回顾加入名师工作室以来参加的各项活动,是有喜有忧。喜的是自己通过这个平台学习了许多,收获了许多如教学理念、专业能力等;
忧的是离工作室的其他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知道了差距,也就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一是要加强学习意识,常看书、常动笔;
二是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是要强化科研意识,积极开展小课题研修,以科研研修促质量提升。
名师工作室不仅为我提供了提升自身素质的空间,也成为我与同行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大家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体会到了互助共进的热情,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更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在教学改革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更大的进步。数学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已落下帷幕,任爱芳名师工作室在教育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精诚合作,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在老师们齐心协力地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让我们一起盘点收获,细数那些成长的故事吧!
一、理论学习,提升素养
工作室主持人任爱芳老师同时是许昌市教育名家吴正宪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她带领大家多次参加吴正宪教育教学的系列研修活动,并到郑州、商丘等地参加小学数学专业素养的培训活动。我们不只只“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力争做一个充满情和爱,给孩子自信,给孩子智慧,给孩子力量,为孩子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型教师。
在疫情特殊时期,秉承着“停课不停学,停教不停研”的理念,工作室携全校数学老师多次参加了教育部、教研网和中国好老师组织的“2020全国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公开课“直播培训活动,专家们不仅指出了以后的课改方向,新的课改理念,而且在以后的教学中为我们指明了教学的新思路,新教法。
教学中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才能不断的进步。学习也是如此,不断的积累与反思、总结,总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收获,更是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二、集体研修,彰显智慧
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历练,而且需要团队的合作扶持。工作室成员于“教学相长”中实现了共同的进步,丰富多彩而又求真务实的课堂,展现了他们不俗的功底。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每一次磨课,对学员来说都是一次磨砺,是一次煎熬,更是一次提升。一路拼搏,一路成长,挥洒一路汗水,成就一抹辉煌。
工作室主持人任爱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格子乘法》示范课。在任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经历探索格子乘法方法的过程,并对比格子乘法与笔算乘法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课后,老师们就这堂示范课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在场老师充分感受到了教学研究的巨大魅力。
工作室成员观摩贾海琴老师执教的《搭配》。贾海琴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课堂,感受搭配的多样化以及搭配的规律。同时让学生边做边想,通过捕捉关键词,了解搭配的特点。
黄婷慧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突破教学重难点,黄老师以创景引题---先学后教---展示反馈三个模块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工作室邀请教研室领导对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就教学理念、课堂设计以及对新老教法的理解、把握等问题与执教老师及全体听课成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
三、送教下乡,传经送宝
11月26日,建安区实验小学杨淑敏校长带领名师工作室的任爱芳老师和刘瑞华老师到了建安区灵井镇的灵北小学,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原则,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
刘瑞华老师给三年级的孩子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线段、直线和射线》,刘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借助实物、图画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微课助力,一路同行
停课不停学期间,每天短短的20分钟名师课堂,怎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怎样充分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经过工作室反复讨论商榷,决定分年级包课时录制微课,然后把资源分享给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常常是夜里十一、二点了,群里还在热烈的讨论着,为了高质量的录好一节课,一遍遍的尝试,一遍遍的提升,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累并快乐着!
五、课题研究,共享成果
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历练,而且需要团队的合作扶持。任爱芳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认真地开展各项工作,搭建了一个学习提高、探讨交流的综合平台,全体成员通过学习、交流,在理论水平、科学素养、创新意识、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有了突出的进步和显著的提高。
工作室多位成员参与了课题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贾海琴老师和黄婷慧老师参与的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中年级数学教学利用日记提升学生应用和反思能力的研究》正在研究阶段,刘瑞华老师主持的、张志华老师、谢佩佩老师参与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研究》市级课题在今年成功结题,工作室主持人任爱芳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数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孙利敏老师主持的县级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教学应用研究》都成功立项。刘瑞华老师、谢佩佩老师的论文发表于各类报刊杂志。
六、专业成长,读书先行
腹有诗书气自华,提升自己的首要途径就是看书。工作室主持人常说,头脑清醒时做事,想不通的时候看书,看书能让人静悟。主持人经常给我们推荐各种专业书籍。看看,任老师又给我们推荐了什么好书呢?
【昭君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名师个人工作总结08-19
名师工作室个人发展计划08-14
2017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工作总结11-07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工作计划06-25
名师工作室个人三年发展规05-28
语文名师工作室三年个人规划10-09
琴曲歌辞?昭君怨,琴曲歌辞?昭君怨张祜,琴曲歌辞?昭君怨的意思,琴曲歌辞07-02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个人三年发展规划08-11
刘克庄——《昭君怨·牡丹》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