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初中优秀作文

2024-08-20

人生路初中优秀作文(通用13篇)

人生路初中优秀作文 篇1

初中作文:人生路

即使冬幕的阴影笼罩人生,我们也要用春天的光明奏响生命的华章;纵然黑暗的阴影将我们所有的大门关闭,我们仍然寻找光明的窗口。

刚写到这里,我仿佛听见了相隔一个世纪的托尔斯泰喃喃自语:“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有光明与阴影构成的”。的确,那魅力,变化和美都是绽放在光明与阴影中的。

人生如一张胶片,记录下光与影的交替。我们从中感受变化,感受寡味全开的意境。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从小就放弃了学业,可是,他自己却没有因为生活而放弃自己的兴趣,在一列火车上,经历了1000多次失败终于发明了电灯泡。有人说,爱迪生真正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因为灯泡的问世,是由于爱迪生绽放的人生之美。

人生就是这样的`美妙,光明给了我们奋斗的理由,而黑暗让我们看到了光明的可爱。

人生就是这样诡异,每一段经历都会成为生命的永恒记忆。

汪涵,著名的节目主持人,现在是湖南电视台的台柱子。他幽默风趣,陈文睿智,都深深的吸引着观众。然而谁能想到,几年前他只是台里的一个打杂的。又一次,为了正是拍摄前先拍下观众的笑容和掌声,导演就让他站在观众面前傻笑,以便把大家逗得大笑。事后,导演拍着他的肩膀说:“很好,以后可以笑得更傻一点”。他楞在那里,有谁能够体会那种别人让你笑得更傻的一点辛酸和屈辱吗?可他,只有中专的学历的汪涵,在以后的日子里,创造了一片光明。汪涵在阴影与光明的交织里,绽放了独特的人生之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北宋诗人苏轼已经深深味入人生的真谛。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她的一部作品中就感叹人生的无常。年轻时的朋友,都遇到了生活的重大变故,当年意气风发,相约一起来看海,但是,人已经凑不齐了。

人的一生,有高潮,也会有低谷;有欢乐,也会有痛苦;有激昂,也一定会有消沉;光明与阴影,和谐存在,变换交织,绽放出美丽的人生。

人生路初中优秀作文 篇2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初中政治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给学生“爱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爱的教育包括, 爱国主义教育、爱文化爱科学教育、善良善举教育、感恩教育、尊老爱幼教育、勇于承担责任教育、爱亲人爱朋友爱大自然的爱心教育、爱集体爱团队的集体主义教育、爱人民爱劳动爱公共财产的公德教育、遵守各项法规远离危险的安全教育、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生命教育, 以及法制教育、礼仪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政治教育集各个学科教育的精髓于一身, 又是各学科教育的敲门砖。为各学科的教育铺就了通往成功的道路。虽然政治学科不像其它学科那样占更高的中考学分, 但却担负着比每一个学科都重要的任务。其它学科是“教书育人”, 而政治学科却是“育人教书”。

二、初中政治教学的课堂设计要紧跟学生的思想动态

初中是花季少年时期, 他们既接受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又接受了现代的新思潮教育, 激情四射神采飞扬。敢梦敢想, 追星、上网、动漫、时尚。有的时候他们的思想是我们做教师的望尘莫及的。设计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方式要紧跟他们的思想动态, 了解他们最近最感兴趣的话题, 追的最紧的明星、看的最热的动漫、玩儿的最火的游戏。只有了解他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 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 和他们同呼吸共风雨。在讲八年级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同学朋友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课堂开始我就问同学们, 你们喜欢唱歌吗?一听唱歌, 他们就情绪高涨, 仿佛马上就要放声歌唱。我说那我们今天来个男女声对抗赛好不好。他们马上给我鼓起掌来, 大喊老师你真棒。我说, 所有的比赛都有比赛的规则, 大家必须遵守规则, 否则就判罚下。同学们面面相觑。我卖关子地说, 今天嘛, 我们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就是我们要唱的歌必须都是跟朋友有关的歌曲。女生先来, 男生必须在一分钟之内唱出下一首, 唱出的队加一分, 没唱出的队扣一分。以十分差距为比赛结束, 失败的队要对胜出的队喊“向男生学习、向男生致敬”或者是“向女生学习、向女生致敬”。听了这个规则, 同学们各个兴高采烈, 平时班级就有男女生分派的小毛病, 男生总是对女生撇嘴轻视地称她们“那帮小女生”, 女生也总是把“哼, 那帮傻男生”挂在嘴边。这样的比赛他们各个摩拳擦掌, 都想让自己的一方获胜。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 我是要根据他们现在的心态, 选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让他们认识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 同时也是对下一课的铺垫。

比赛开始了, 女生首先唱:“朋友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不再有……”, 男生马上接出:“朋友啊, 朋友, 你可曾想起了我……”, 女生有继续:“长路奉献给远方, 玫瑰奉献给爱情,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朋友……”, 男生又继续:“昨天我曾犯错永远无法弥补, 我的朋友请埋葬我的风度……”, 女生接起:“朋友呀, 再相见, 今天举杯忆往年, 说到童年天真态反覆倾谈没厌倦……”。

比赛进行的热火朝天, 我在一旁窃喜, 仅仅是这些歌词就道出了我今天要讲课的全部内容。朋友之间的承担、坦诚、责任与宽容。都包含在这些歌词里, 这就是最好的教材。

男生又接起:“谁会孤孤单单到永久, 一起手挽手, 无论日日夜夜在背后, 温馨的感觉随时让你拥有。你有我这个朋友, 愿意永远也替你分忧……”, 女生又接起:“是良药总是苦口, 真朋总是难求, 哪怕就只有一个也感觉富有……”, 比赛最终以女生获胜结束。全体男生起来, 齐声说:“向女生学习, 向女生致敬”男生各个面红耳赤, 女生各个笑靥如花。这样的比赛一下子就拉近了全体男生女生的距离, 从这以后他们再也不说, 那帮小女生和那帮傻男生的话了。接下来, 我跟他们一起分享了每一首歌的歌词, 并充分把歌词融入到教学内容里。让他们充分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和朋友该拥有的品质。真诚、理解、值得信赖。理智、有思想、体贴、友好、不自私。负责任、热情开朗、对朋友信任。最后, 在同学们的欢歌笑语中结束了这堂课, 对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我是非常有信心的。我相信通过这堂课, 他们知道了更多的交往艺术, 同时也为我的下一趟课做好了铺垫, 告诉他们如何正确的进行异性的交往。

三、带来学生走进社会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才送往社会。初中的政治教学, 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上的说教, 更要付诸于实践, 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 让他们体验社会并体验世间的善恶美丑。课余时间, 带领学生走进孤儿院, 走进敬老院, 给他们尊老爱幼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爱心。带领学生走进贫困儿童, 走进孤残儿童, 让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们, 给同学们爱心教育真实的教材。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走时带走自己的垃圾。让他们在开心的玩儿乐之中, 培养热爱大自然, 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的教育。社会是最大的课堂, 提供的教育永远是活生生的胜于课本说教的内容。

四、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在给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 教师必须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必须以身作则, 才能言传身教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以身作则, 首先要求教师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 给他们平等的爱心。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课堂下, 都要风趣幽默, 平易近人。把快乐和积极向上的品格带给学生。跟学生以诚相待、以友相待。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走进他们的生活,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他们才能跟你敞开心扉, 接受你的言传身教。

五、推荐给学生有教育意义的书刊和融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电影

推荐给学生有教育意义的书刊和融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电影, 也是提高他们思想道德水准的有效途径。初中生还是有许多的孩子气和天真的情怀, 他们更乐于接受电视电影所带给他们的乐趣。并潜移默化的在电视电影中受到娱乐所带给他们的思想教育。向他们推荐具有教育意义的书刊和影视剧作品, 也是很好的方法。使他们在更自由的环境中, 接受这些作品的正面教育。并时常开着读书比赛和影视剧点评比赛。让他们更深刻的体会这些作品的教育意义。

六、积极和家长沟通, 拓宽思想品德的教育渠道

学校教育毕竟是有限的, 更多的思想教育是体现在家庭里。政治教师要积极和家长沟通, 拓宽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让家长和学生融洽的配合, 并在学生出现疑惑和问题时积极配合学校更好的解决学生的问题, 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与此同时也要求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要言传身教, 树立家长的形象, 给学生以更好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肩负着正确人生导向的艰巨任务, 每一位政治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努力开拓不同的渠道, 扩大思想教育的领域, 言传身教带给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教育。让初中的政治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真正的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文化高素质的有用人才。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有和强大,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唐尚长.浅谈初中政治教学导入方法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21期

[2]辛宝亮.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科技信.2005年第13B期

[3]蔡映华.以情感激活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J]上海教育科.2006年5期

[4]李世荣.浅谈新形势下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第5期

初中音乐教学扬起人生的艺术风帆 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 现代化 多媒体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笔者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笔者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那么究竟怎么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长期的思索与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经验:

一、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

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就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对这门功课不发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到压抑。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剂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地鼓励并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三、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 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若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

五、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

分组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或知识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课上时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课下可由教师或音乐课代表组织音乐兴趣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由活动,探究课程要求之外的音乐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强的人,而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不是随便就有的,这是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养的,而初中阶段又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欣赏人生作文初中优秀 篇4

欣赏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无论何时何地,你学会了欣赏。懂得欣赏,你便永远阳光灿烂。

欣赏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博大高雅的情怀。没有的人,不懂得欣赏;缺少情趣的人,不知道欣赏。欣赏需要知本。

欣赏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幸福。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自以为是者多,懂得欣赏别人的少;自私自利者多,专门利人者少。欣赏滋生幸福,幸福需要懂得欣赏。

欣赏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真心实意的学习。生活里,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弱点。学会欣赏,就要时刻看到别人的优点,让别人的优点自觉地成为自己的优点。久而久之,你便自然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优秀的人,自然也懂得欣赏。

欣赏是一种发自羡慕的态度。当你读到一首诗或看到一幅画,一首清新流丽、情味隽永的小诗,一幅别有格调、神韵悠然的国画,你不能不激动,你不能不羡慕,除非你是傻瓜。此时,羡幕无需理由。

欣赏是一种发自羡慕的态度。当你读到一首诗或看到一幅画,一首清新流丽、情味隽永的小诗,一幅别有格调、神韵悠然的国画,你不能不激动,你不能不羡慕,除非你是傻瓜。此时,羡幕无需理由。

欣赏是一种风格,是一种独特自在的风格。纷繁世界,无奇不有,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风有雨,时时刻刻,变幻无穷。懂得欣赏,便懂得感悟;感悟愈深,生活得愈滋润、愈轻松;轻松滋润的生活便是至高无上的生活,既然知道无上生活的秘诀,为何不学会欣赏?利人利己的欣赏,应当义不容辞、义无返顾! 欣赏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情高趣雅的精神。蚂蚁有蚂蚁的生活,大像有大像的情调,仙鹤有仙鹤的风姿。懂得欣赏,你便懂得生活的真谛;懂得欣赏,你便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情调;懂得欣赏,你也便拥有迷人的风姿。

欣赏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自我在世,区区百年,匆匆一日,忽忽一生,若不见贤思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争分夺秒,多做一些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事、好事,年老时,你就会不迭、悔之晚矣。学会欣赏,你便你便拥有更多、奉献更多。

规划人生初中作文 篇5

人生理解起来十分简单,就是人的一生、一辈子。但这“一生”“一辈子”却过得十分漫长。要对自己的一生进行规划才能走上一帆风顺的道路。

我个人认为:人生分为3个阶段。一、幼儿期,二、期,三、成人期。在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制定。

《仙剑奇侠传3》中曾有一人说过:人要活在当下,初三作文,不去回忆过去,更不要去眺望未来。不然,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太大了,自己会承受不了。

我是将自己的每个阶段都定了目标、。在幼儿期:自己就是胡思乱想。但在幼儿期到少儿期,自己有了目标:上好一点的小学,读好书。别的一概不想。所以我在小学时一直走得很顺。

在成长期时,忽然发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增加了。于是,自己在将走上初中的道路下了目标:争取去读好一点的初中。但那时我们班有3/4的`都去实验。于是自己也想去实验读。可自己家在的地方又是赤城的划分线,所以实验和赤城两方推来推去,说什么也不让我读。

唉——这是自己道路上的一个小吧。于是,爸爸和妈妈下了一个狠决定:去外国语拼拼看。于是我去了外国语。这一拼,拼出了自己的实力,拼出了,拼出了自己的能力。这样实验和赤城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初中的里,我又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考上天中。这是三年后的事情。但也是人生旅程中较少的时间。

人生初中作文 篇6

题记

赶上了公交的末班车,窗外的雨水像珠帘般从夜幕中垂下,在车窗玻璃上分成小支流,只见车窗上的刮雨器在昏暗的灯光下来回摆动,搅得我心潮起伏。寂静。

心中充满失落,想着这次的月考成绩,相对于上次还是退步了,“我明明都有认真复习,为什么考不好呢?”我郁闷地想道。连曾经我引以为傲的英语也败了,我思绪杂乱,只听广播喊“市公交东站到了”。我背起书包,缓缓走下车。

我撑着伞,看着雨点在风中舞蹈,在地上溅起明快的歌谣。路旁的灯光支离破碎,扑朔迷离,在雨中微微泛闪,在湿润的地面上投下一抹影子。望着泛着白雾的灯罩,连发出的光都是那么清冷、脆弱。我的心中又涌起一股孤独感,这一路,孤独如影随形。

路旁的树经历了一番风雨的洗礼,感觉更精神了。那叶片上清晰的纹路上融汇着晶莹的雨滴,感觉是以一种浪漫的方式在挽留,花瓣被击落在冷湿的地面上,但不影响它本身的姿态,空气中凝聚着与泥土的香味,那是生物的气息,这让我想到了《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经过风雨洗礼的树木顽强地屹立在路旁,这种顽强的精神令我惊叹不已,空气中花瓣和泥土芳香的气息让我感觉心中舒畅许多。望见石缝间的青苔翠绿欲滴,仿佛披上了一件新装,它和树木一样历经风雨而更坚强,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冷冽的风吹刮着树,叶片沙沙作响,花瓣飘落在我身上,我轻轻拾起一片拿到鼻间一闻,一股沁人心脾的芬芳溢满我的心间,“这该不会是风雨带给我的礼物吧?”我心中不禁一颤。

风雨虽冷,但它却给予树木和青苔无私洗礼,而经过风雨洗礼的树木和青苔引领我学会坚强,带走我心中的杂念,给我心灵的慰籍,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我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勇敢,更要学会毫不畏惧。

愿你眼里有星辰,心中有大海,从此以梦为马,不负昭华。就此以东风为帆,乘风破浪;以青苔为标,勇往直前。

风雨,感恩。

武汉市初中生人生观的调查与分析 篇7

一、初中生人生观现状

1、个人取向的人生意义与迷茫的实现预期

初中生在回答“你认为人生的意义是”, 69.59%的学生选择“实现自我价值”, 17.57%的学生选择“为社会多做贡献”, “获得金钱和权力”“满足父母的期望”各占8.11%。可见初中生在人生目的的选择上总体上趋于健康、积极向上, 但也可看出他们的选择受到社会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 选择自我价值的占绝大多数。当问到“你认为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是”, 36.49%的学生选择“身体健康, 家庭美满”, 34.46%的学生选择“有目标, 有追求, 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17.57%的学生选择“事业成功, 生活富裕”, 7.43%的学生选择“服务他人, 服务社会, 报效国家”。此题我们可看出初中生选择个人、家庭幸福的占绝大多数, 而选择从社会价值中获得幸福的仅占7.43%。这种现象应辩证看待, 一方面社会发展目的正是为了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另一方面在具体的人生观教育中必须引导学生获得个人、家庭幸福时, 不能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 且要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

大多数初中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较抽象, 有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但对于具体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获得幸福比较迷茫。在问到“你认为实现人生目标最重要的因素是”, 78.04%的初中生认为是“自身的努力奋斗”, 12.16%认为是“家人或朋友的支持”, 5.74%认为是“良好的学校或社会环境”, 4.73%认为是“好的运气”。累计16.89%的初中生认为他们实现人生目标要靠关系或者是运气。访谈中这种现象尤为普遍, 访谈中1名初一女生, 认为自己并不需要努力学习, 将来可以找个有钱的老公, 并且说现在社会都这样,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她的目标是嫁个有钱人。对此个案, 令人震惊, 首先她对幸福的定义是有金钱, 并且把实现这种幸福的途径寄托在他人身上。这应引起重视, 究竟还有多少中学生抱有这种想法很难估摸, 但确实存在, 教师并不能因为比例小而忽略引导。

2、渴望进步、关注与懒散、难坚持、叛逆等行为并存

虽然大多数初中生认识到要靠“自身的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目的, 但落实到行动上, 他们往往比较懒散。初中生现阶段为实现自我价值、获取幸福依靠自己努力奋斗主要表现在对待学习上。当问到“你的学习态度取决于”, 选择“学习是一种乐趣, 爱好学习”的仅占17.57%, 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占34.12%, 选择“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占32.43%, 选择“迫于升学或就业压力”的占16.89%。此题17.57%的初中生能够自主快乐学习;34.12%为了自己人生的目标也会较积极主动, 但有可能会学得很累;32.43%为父母学和16.89%为升学而学的这两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完全被动, 这不仅影响学习效率, 还影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是否能够获得快乐。访谈中, 主动学习的初中生只占4/20, 其余基本是被父母安排强迫学习。这4名主动学习的学生在安排查漏补缺的课程后进步非常快, 而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面临中考的危机时成绩才偶有起色。如某初三女生, 小升初有过父母花钱买进重点初中的经历, 认为初升高不管考得怎样父母都会让自己有书可读。因而她学习一直不主动, 安排补习时迟到、瞌睡, 直到中考前一两个月才紧张起来, 成绩有较明显的进步。如她这种不努力依赖父母的初中生在访谈中占比重达5/20。另外绝大多数初中生也想获得好成绩, 却怕吃苦, 没有毅力。有的初中生, 在教师做完思想工作及指导完方法后, 能坚持1到2周, 有的甚至仅维持3天左右, 之后又只想着玩电脑、看电视或与同学玩, 对于学习根本无计划、无坚持, 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另外问到“你认为自己的将来”, 仅9.12%的学生选择“前途一片光明”, 69.59%的学生认为“机会与挑战并存”, 19.59%的学生选择“无法预知未来”, 1.69%的学生选择“前景黯淡”。此题可以看见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初中生并不是很多, 69.59%的初中生对未来的认识比较理性, 而选择19.59%和1.69%的学生明显对未来比较担忧。当问到“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 你会”, 能够“坚持理想, 直至实现”的占50.34%, 选择“顺其自然”的占45.95%, 而选择“怨天尤人”“半途而废”的各占1.69%。他们对未来的信心状况在现实与理想的博弈中表现出差别, 有信心往往能够坚持理想, 而信心不足往往选择顺其自然, 对未来担忧往往就会怨天尤人。对未来的信心还影响如何处理挫折。当问到“遇到困境或面对挫折时, 你会”, 33.45%的学生选择“自我调节”, 27.70%选择“找亲朋好友或师长倾诉”, 36.15%选择“顺其自然”, 3.04%选择“逃避现实, 消极对待”。愿找人倾诉的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心理疾病, 但比例不大说明大多数中学生在挫折面前还不善于自我调节。

此外问卷中未涉及访谈中经常遇到部分初中生对待父母、师长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一方面初中生很依赖家长, 但内心又渴望独立, 不受父母的干预, 有时父母安排或干预他们的学习、玩耍, 这些中学生有时会以“沉默”来抵抗, 不沟通不合作, 有时甚至会与家长发生口角。他们对老师的态度也类似, 既希望老师关注自己, 又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 一旦觉得老师没有照顾自己的自尊, 有时会就此沉默, 有的学生甚至因此就不学这个老师的这门功课。

二、初中生形成不稳定人生观、不正确的态度的原因

1、初中生成长阶段特点

初中生处于生理转变时期, 新陈代谢非常快, 易躁动, 如果身体的能量没有得到正常释放, 在行为上易多变、甚至逆反。而初中生形体上的变化也带来心理的变化, 身高、体重的变化快, 性别差异也更明显, 他们的性意识、自我意识在慢慢萌芽, 这使得他们总想模仿大人的行为来得到肯定, 但他们的社会阅历又较浅, 因而往往表现出冲动、不顾后果、脆弱。另外从小学升入初中, 新环境的变化也使得他们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 导致人生观还不稳定, 对很多问题还无法真正辨别事情的本质及其发展, 因而容易出现对生活、对学习的不良态度。

2、家庭教育面临困境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访谈中, 有些初中生的父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 自身受教育水平较低, 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束手无策, 而且由于忙于生计, 极少和孩子沟通, 也极少向教师寻求帮助。因此只能让孩子顺其自然, 或通过粗暴的打骂来“堵”, 反而加重了孩子的逆反、厌学行为。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宽裕, 从小孩子需要什么都满足他, 甚至用孩子比较想获得的物质来激励孩子。但孩子获得满足后, 在学习上却没有后续动力, 稍不如意就不学, 这陷入不良的循环。有些独生子女家庭, 父母溺爱孩子, 明明孩子的价值观是错误的, 父母都不批评, 生怕孩子离家出走, 或走极端。有些初中生的父母, 自身的某些价值观有失偏颇, 孩子成绩好, 认为是孩子聪明, 孩子没考好就埋怨教师, 这样导致这些孩子对老师、父母、乃至社会没有感恩之心。此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 心里十分自私。每一个人生观有偏误的学生背后, 都有一位有问题的家长。也许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 也应该开展父母亲子教学班。

3、学校德育跛腿

学校是初中生成长的第二天堂, 但有时某些重点初中对不是学生们生活、学习的欢乐天地, 反而是想要逃避的地方。因为重点初中的教师重视学生学习成绩, 对学生的时间控制紧凑, 学生作业没做好、考试没考好, 老师就会批评, 敏感的初中生便关闭了心门, 对该门功课逆反不学。访谈中遇到一初中生英语作业错了一个字母, 老师让抄100遍, 学生表示自此后他对这门功课彻底失去了兴趣。而另一位初中生, 没有达到英语教师的考试目标要求, 受到教师的全班批评, 她此后不再学习英语并且逃学。可见学校老师只抓知识教育, 只抓成绩, 而不管学生的成长, 这有可能会毁掉一个学生。此外访谈中部分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 老师教学水平较差, 讲知识复杂又不清楚, 班级里大多数学生学习吃力, 成绩较差。由于初中学校面临中考, 一般很少上思想品德课, 而且思想品德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 较枯燥, 喜欢思想品德课的学生极少。学生在需要人生指导的时期, 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指导, 因此很难避免出现某些问题。

4、社会影响复杂

学生这种不稳定的人生观和不良的人生态度, 还受到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一是大众传媒良莠不齐的信息不负责任地在网络传播, 这对一切充满好奇、模仿能力的强的初中生存在着不良的影响。访谈中那个以“嫁一个有钱人”为目标的女生表示深受《蜗居》及韩剧影响。二是手机、游戏、电玩等的不良影响。访谈中很多初中生表示空闲时间他们只想去玩电玩或网络游戏, 而去玩篮球、跑步的较少。甚至有学生炫耀他在游戏中他最厉害, 但对于补习薄弱科目他就一点劲都提不起来。

三、矫正初中生不正确的态度,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生是人生观的选择主体、构建主体, 针对调查及访谈中反映出的初中生的人生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学生的成长特点、主体需要、情感诉求。初中生成长阶段的独特特点, 要求父母、教师应对初中生设置恰当的成长目标, 以耐心、宽容及适时的规范来应对初中生在成长阶段的行为上的反复及多变情况。

首先, 用柔性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改变自身当中来。家长与教师在生活、教学中用真诚的理解与关爱, 才能够激励并感召初中生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在此前提下, 可以进行实践教育、榜样教育、感恩教育等。如在榜样教育中, 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或组织学生读名人或是同龄优秀人的故事并做读书报告, 让学生从学习中寻找自己的学习榜样, 确定学习目标, 并且要持之以恒。如在实践教育中, 通过组织渗透道德情感的活动, 如去养老院做社工、参与团体阳光拓展活动等, 锻炼服务他人、团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等。

其次, 应积极引导家长们从观念上重视家庭教育, 并且重视道德教育及其对智力培育的作用。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将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培育, 并且以成人成长经验对子女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家长重视初中生成长特点, 在与家长沟通时, 推荐学生家长看一些亲子教育的书。并且要定期与家长沟通, 将学生的表现告知父母, 并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难题。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家长教育培训讲座, 让家长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家长应该言行一致, 所谓“有样学样”;家长还必须积极并且善于倾听子女的诉求。

再次, 学校要引导教师教学与育人并重。教师一定要秉承促进学生成长, 从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要多钻研, 以通俗易懂地方式把精华的知识展示给学生, 减少学生理解的困难, 让学生心“悦”诚服。另一方面,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懂得呵护学生的自尊, 切忌居高临下、随心所欲。教师们应多向一些优秀教师学习。学校应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软环境来潜移默化学生;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另外教育部门在思想政治课具体讲授方面下放给老师一些自主权, 不应该让老师将之当作知识课来考核学生, 而应该当作指导学生成长的课程来帮助学生成长。

最后, 社会也应该将传播的文化进行分类, 成人适宜的文化产品要和18岁以下学生的文化产品分类开来。并且对于文化创造者而言, 虽然社会日益功利化、实用化, 但还应该有一些反应坚持理想的作品来平衡, 才能对目前一泻千里的金钱社会、功利社会有所矫正。只有社会是一种良性的氛围, 初中生们才能真正享受到良性文化的熏陶,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以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摘要:初中生是民族、国家的未来, 但目前部分初中生存在学习态度消极、被动的情况, 这与不稳定的人生观密切相关。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才能以积极昂扬的态度对待生命, 才能成长为具有正能量的创新型人才。因而开展对初中生人生观现状的调查十分必要。本调查组通过调查分析初中生人生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这对初中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初中生

参考文献

[1]赵名茅.略谈初中生青春期的心理调适[J].课堂内外·教师版 (初等教育) , 2010 (3) .

[2]李学龙, 邓虹.初中生人生观教育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8 (z1) .

[3]吴文顺.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J].魅力中国, 2011 (21) .

为了幸福而优秀的人生 篇8

我把中学时代称作人生中一个发现的时代。发现了什么?因为求知欲的觉醒,发现了一个书的世界。因为性的觉醒,发现了一个异性的世界。因为自我意识的觉醒,发现了自我,也发现了死亡。總之,所发现的是人生画面上最重要的几笔,质言之,可以说是发现了人生。……

灯光下,读着这智慧诚恳的话语,一种力量长驱直入心底,唤醒我久远的青春记忆。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把文章读给班上的学生听。这些即将步入高三的年轻人,以从未有过的安静而专注的眼神告诉我,有一条通透的思想溪流也正徐徐地灌注到他们心灵。

我为学生们读的这篇文章叫《发现的时代》,选自《周国平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在书中,周国平以哲学家的眼光审视教育,站得高,洞彻得深邃而透彻。作者谈儿童教育,谈经典阅读,谈父母责任,谈语文教学,谈生命尊严,谈人文教育……他善于拨开弥漫在教育表象上的诸多迷瘴,揭示出当今教育迷失的关键问题在于严重违背常识,提出教育的本质应该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为每个人创造幸福而优秀的人生。

在周国平看来,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与学校教育中最应该让学生获取的营养是合二为一的。人生价值的根本在于幸福和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并且,人生之幸福与优秀,“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周国平心里的“优秀”与“幸福”,不是成绩优异、职业风光的代名词,不是各种名与利的堆积和炫耀,而是指向一个人的内在生活——精神——是否健全。

为此,周国平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可以说是周国平整个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该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审视我们的教育现实,弊端丛生,功利主义尘土漫天飞扬,锐不可当。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导致大量贫困家庭子女失去受教育机会、教育目标和过程急功近利以及由此带来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这三方面是当今教育的主要病象。尤其后两方面,相辅相成,长驱直入,使一代代学子饱受荼毒,也制造不少家庭的悲剧。今天,父母把孩子送进学校,首先是盯着名校,所谓名校,现在几乎已蜕变为“升学率高”的出名学校。学生进了名校后,又一路过关斩将,奋力挤进各种“实验班”、“火箭班”、“奥赛班”,以便将来“杀”进北大清华。家长自然全力配合作战,学校更是倾尽全校之人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万千宠幸集一身”的说法运用到这地方,真是再恰当不过。这也难怪,因为学生的成败,往往决定一所学校办学的社会声誉,甚至某种角度也决定校长的乌纱帽。如此背景下,教师为了生存和名誉,当然义无反顾或无可奈何地集体加入到分数的追逐中。“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论被许多教师奉为“教育圭臬”。当所有的声音都朝着唯一的方向呼喊时,当求学的目标被窄化为“一切为了升学”的时候,人们可曾关注和思考过: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欢乐剩下几许?他们心灵的发育是否健全?游离在“尖子生”之外的为数众多的普通学生的苦乐又如何呢?每一年,都有不少挣扎在分数阴影里的学生,不堪重重压力,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样的悲剧发生太多,以至于如今似乎再也难以唤起人们的深切同情和深刻反思。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当下社会的一大“奇观”。

功利主义教育的危害性还进一步掏空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真正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而不是打赢一次战役、一场战争。教育需要长期的浸润与熏陶,由此滋养出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既丰富又饱满的情感和思想。

当务之急是改变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标准

周国平在书中引用了古罗马教育家、随笔家西塞罗的名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然而,我们的全部教育似乎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处心积虑“塑造”学生,即便以阉割他们的天性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只要他们能考上名校,将来能谋到好职业,一切“手段”皆可使用。一句话,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诱使和迫使学生钻入现实的“模子”里,把人赤裸裸当成了手段。

改变此畸形的教育现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更多的人对现实有个清醒的认识,需要庞大体制的逐步完善,需要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而当务之急则是改变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标准。

在杜威“教育即生长,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观点的基础上,周国平提出,与社会的尺度相比,教育还应该有一个更重要的尺度——人性的尺度或人生的尺度,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是受教育者的天性和能力是否获得健康生长,教育应该为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周国平说:“非常简单,就是看受教育者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幸福而有意义。用生长的眼光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价值,每个阶段的价值都应该得到实现。”而不是“把学生时代仅仅看作人生的一个准备阶段……以未来的名义无情地剥夺孩子们的童年和青春。”(《人文精神与教育》)

基于此认识,不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首先必须顺应和守护孩子的天性。所谓天性,在词典中,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包括同情心、好奇心、创造欲、渴望游戏、思考和感受的能力以及占有欲、依赖性、孤独感等。孩子的天性,是孩子之所以为孩子的自然本性,作为成人,应当加以善待,尤其对孩子的童心与好奇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内心充满对陌生世界的探索精神,要鼓励培养孩子大胆提出问题,有了“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和永不枯竭的求知欲”,孩子就能够成长为“拥有内在的富有和尊严的真正的人”。对于天性的重要性,周国平认为:“一个孩子如果他的素质足够好,那么,只要你不去压制他的天性,不管他上不上名校,他将来都一定会有出息的。”(《何必名校》)周国平的这一番话,其实不过常识而已,却颇值得所有只看到眼前考试成败的人们思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往往被迫沦为家庭和学校的工具,过早地被赋予太多的“使命感”,他们柔嫩的双肩承受着过重的担子。试看今日城里的孩子,哪个不是从幼儿园开始,就纷纷涌入各类学习班,并被大人美其名曰“赢在起跑线上”?进入小学、中学,则狂热追求“名校”;直到考大学,更是视重点大学为“终极理想”。他们最灿烂的儿童和少年时光遭到从未有过的严重剥夺和利用,大脑灌满各种僵死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人生,与孩子活泼好玩等天性无缘,甚至只能摧残人性、制造恶果,即使他们将来进入名牌大学,他们的人生就一定能幸福吗?在周国平看来,现在的孩子既幸福又不幸,他坦诚地说:“现在我自己有了孩子,在她到了上学的年龄以后,我想我不会太看重她能否进入

名校,我要努力做到的是,不管她上怎样的学校,务必让她有一个幸福自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保护她的天性不被今日的教育体制损害。”(《何必名校》)

当然,人的天性有积极一面,亦有消极一面。破坏欲、嫉妒心、贪婪、懒惰等天性,必须在教育的过程中加以删减,以期把人性引向善良、丰富、高贵的层面。

阅读经典——为生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在改善人的天性的过程中,书籍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周国平论教育》一书里,作者用大量篇幅向读者娓娓诉说自己阅读的愉悦经历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征服。在《阅读经典与素质教育》文中,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教育的功能和使命正在于为生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而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创造这种优良文化环境的过程,经典著作是培养孩子德智美三方面的极好教材。然而,面对当前应试教育如火如荼的场景,周国平忧心感叹道:中小学本是培养对读书的爱好的关键时期,而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却以升学率为唯一追求目标,为此不惜将超负荷的功课加于学生,剥夺其课外阅读的时间,不知扼杀了多少孩子现在和将来对读书的爱好。为此,他在《人文精神与教育》演讲中,鼓励大学生说:“作为一个学生,你无法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但是如果你足够优秀,你就完全不必跟着这个体制走,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对它的独立性。在我看来,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我很赞成一句话:学习就是学会学习。”而阅读经典,无疑是最理想的自我教育、自我改善的方式。

在这一点上,周国平和苏霍姆林斯基有巨大的相似性。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因此,必须教给学生读书,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苏霍姆林斯基:《“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可以说,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与保持学生的天性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守護人性”,把人性导向真善美的境地。

其实,作为教师,阅读更必须成为自己坚定的生存方式,“读那些永恒的书,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灵魂高贵的人。唯其如此,站立在讲台上的教师,才有底气和资格,也才有魅力去影响学生、引领学生,迈向通往经典阅读的美好道路。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各自的言说和言说方式。但是,作为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善于将大家熟视无睹或者麻木不仁的教育问题,安置于哲学的大背景中来审察透视,摈弃某些教育专家宏大艰深的术语堆砌。文风平实、澄澈,不炫弄写作技巧,却时时把人引入迷人的思想幽深处,具有独特的魅力。其文字间特有的高贵、素朴、真诚之美,更令人有说不出的亲切感。阅读这些文字,我仿佛与作者促膝相对,一壶茶、一壶酒,在一个悠长的夏日午后,听他聊教育、聊人生,感受着一位智慧长者对教育的忧思与呼唤,也分享着他智慧人生的幸福与欢欣。

人生初中作文 篇9

有一年夏日,我与母亲回老家避暑,要在那赤炎炎的天下找一方安静的荫蔽,虽说川蜀大地上空潮热的空气使人难以喘息,可母亲仍旧坚持要回去。她要回到老屋,回到山里。母亲自小在山里长大,骨子里就浸透了大山人民的刚毅沉静。母亲喜欢林,我也喜欢林;母亲喜欢湖,我也喜欢湖。母亲喜欢的是山里山下的一切,我却喜欢的书中的一切。自从两年前我玩读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我就对湖心之向往。当初只是把玩的心态,历史却是真正的喜欢。也是出于这一种向往,我随母亲回老家,回到湖边。

那日薄暮,我与母亲在树林间穿梭。梧桐叶肥大地切割着天空,余晖灿灿地洒落一地。泥土是黏湿的,踩上去没有声音,一抬脚就沾上了几点碎叶。书中的树林也是这样,空旷而寂静。五月看沙樱点在树梢,六月的酸果子簇簇生长,有的压断了柔嫩的枝梢,七月阴云压天,落花生在午后密密生花。书中的夏天就是那么多彩。走着走着,远远传来鹰叫,那是书中的老鹰在林地上空盘旋哩。

影影绰绰间,看得不远处一片碧色的闪耀。那就是湖了。那是一方硕大的明镜,星星点点地闪着光,那翠色并不均匀,像打碎了不同的翡翠点缀在上面,湖边上漂浮着一层层的碎叶,像只只小船。小船飘荡,是否也会在星辉斑斓哩放歌?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湖,湖水绝非是海一样的壮阔,也没有河一样的轻盈,只是沉静。静静酝酿自己,静静守护这山林。

母亲说,这方湖养育这里世代子民。我似乎懂了书中那样的世界。梭罗放弃了哈佛学位带给他的名誉,只身来到瓦尔登湖,在湖边的两年生活里,他是大自然的儿子。他在自己亲手搭建的小木屋里记下两年里的点滴,他爱那湖。梭罗说“如果你很富有,那就去奉献吧,如果你不富有,那就自由吧。”富有的自然给予他生活,他给予自己自由。

或许是“终到南屏数晚钟”的孤独,抑或是“悠然见南山”的自在,《瓦尔登湖》中充斥的这些情感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它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那么淡雅,那么悠长。

人生初中作文 篇10

生活是我的,命运是我的,人生是我的,前途是我的……既然属于自己,就应该好好把握,不要总模仿他人,要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我认为,凡成大事者,必有他自己独到的一面。诸葛亮,智慧超卓绝且精通天文地理,不是成就勒三足鼎立的局面吗?卢俊义武功超群,人品也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子汉,不也为梁山,为大宋,成就一番吗?岳飞忠心国家、巴尔扎克淡薄名利、莫泊桑诙谐幽默……这些都是伟人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并不是因为他拯救了谁,也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大的功勋,而是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独到的一面。

小时候,总幻想自己也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伟人。我知道伟人们成功的背后,都付出了比常人异常多的汗水和精力。所以,我要学习诸葛亮的善于思考,胆大心细;居里夫人的勇于创新,持之以恒,闻一多先生的锲而不舍,不惧艰难。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田径跨栏110米的冠军,他不仅刷新了世界记录,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的骄傲。在金牌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人的一生就好比绘制一幅画,有的画得多姿多彩;有的画得灰黯单调;有的画得色彩鲜艳;有的画得暗黯淡无光,这就是人的一生。人生就是一幅画,以辛勤的汗水做研磨的底料大笔挥毫的画他。

人生路初中优秀作文 篇11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大学一名被导师称为最优秀的博士生放弃科研,选择去中学当了教师。导师对此表达了强烈的困惑和惋惜,而当事學生则表示:已对科研厌倦,对中学教学产生兴趣。博士“逃离”科研,一时成为网上热门话题,各方观点不一。

有的人认为,让优秀博士去教中学,是人才浪费,是社会人才分配的失衡;

有的人批评现在年轻人过于讲究实惠,没有更高远的学术追求;

有的人认为这是时代的进步,年轻人有了自己主动选择职业的权利;

还有的人认为……

这件事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在这一话题范围内,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讲述的事情是:最优秀的博士生放弃科研,选择去中学当了教师。而两种反应分别是:一、导师的困惑和惋惜;二、博士生对科研厌倦,对中学教学产生兴趣。材料给出了很多人的猜测与评价,从各自的出发点和角度来说,都具备一定合理性。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到底这位博士的想法和出发点是什么?事件的主人因为厌倦科研而放弃,因为兴趣从教而择教,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应该明确的是:年轻人在择业时应该从兴趣出发,结合社会需求来选择职业,可以引申的是一旦选定还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才能在事业上有所突破,为个人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如果从事件宏观的角度来看,还可以立意为:放弃是一种智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走自己的路;追求人生价值;弃研择教是时代的进步,等等。如果谈博士教中学,是社会人才分配的失衡,应加以引导的话,行文稍有难度,这样的话可以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角度入手,谈一谈我们要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但也要理性地考虑社会因素,符合社会价值,那样才算得上实现自身价值。就要力争做到理性公允,论据充分,能够自圆其说。

人生撒谎作文始 篇12

在人们的眼里, 孩子们是天真无邪, 是最诚实的, 可是自从上学后, 作文就成为了人生撒谎的处女地, 这是教育的错位, 作文的异化。当孩子们看到语文教材里、作文范例里的母亲, 个个高大无比的时候, 自然也会跟着深挖母亲美好和善良的一面, 因为只有这样, 才算立意正确、符合标准。任何对母亲的质疑或者不满, 都被视为不合格。当作文成了讴歌的工具, 而不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手段时, 描写母亲的作文里, “母亲都是善良的”, 就不难理解。这是“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作文里开始的”的根本原因。

中小学生课本中有许多胡编乱造的故事成了学生们作文的样本。在现行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虚构的故事, 如《陈毅探母》 (纯属虚构, 查无任何实证) 、《爱迪生救妈妈》 (纯属虚构, 当时还没有阑尾炎手术) 、《朱德与兰花》 (故事时间均经不起推敲) 等, 借名人的行为宣传美德;《乌鸦反哺》教育人要回报父母 (乌鸦无家庭, 无从反哺) ;还有像《老人与海鸥》, 海鸥围着老人遗像等虚构情感故事很感人但不合情理。中小学生作文要求主题思想必须是积极的, 健康向上的。写母亲, 自然要写母亲的伟大感人之处。写母亲打麻将不顾家庭, 或者母亲喜欢占小便宜, 很显然不合教学规范。于是学生们只好编造一些感人的故事, 来达到老师的要求。所以, 要想孩子们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必须拓宽命题思路, 不要动不动给大家出一个《母亲》、《最难忘的一件事》等老掉牙的题目, 在这样的框架之下孩子们能不处心积虑地说一些谎话来赢得老师的欢心吗?

于是就出现小学生撒谎作文语句, 诸如, 扶老奶奶过马路后问:“小朋友, 谢谢你, 你叫什么名字?”我拍着胸脯回答:“我叫红领巾。”写我最爱的人的时候, 我最爱的人不是我的爸爸, 也不是我的妈妈, 而是解放军叔叔……写老师是蜡烛, 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小学作文里, 很多老师就这样得“绝症”死了……写爱国作文常常是“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写议论文, 需要举例子的时候, 牛顿、居里夫人、雷锋、马克思一个个闪亮登场。在最难忘的一件事的回忆中, 很多小学生写道, 最难忘的是一次撒谎, “我保证, 从今以后再也不撒谎, 虽然我发过许多誓, 但是这一次我是认真的!”于是一篇篇撒谎的作文就这样产生了。

作文撒谎, 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死穴。学生作文为什么要撒谎?因为不撒谎不编造作文就不能得高分。学生也不想撒谎, 是畸形的作文教学模式给逼出来的。长期以来, 中小学作文课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先指导, 学生再练习。许多时候, 教师的指导讲的不是思路, 而是整齐划一的命题, 限定某一种文体, 甚至要求按某某范文……几乎从形式到内容都定了框框, 很难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时间长了, 学生就成了撒谎的孩子。照葫芦画瓢甚至编造抄袭, 作文中出现“母亲都是一个模式”也就见怪不怪了。可怜的孩子们, 虽然学了《皇帝的新装》那课, 却没有成为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那个孩子。

人生初中作文 篇13

来到这个学校一个月,晚自习前的休息时间,来到了离校较近的铁路上,往下看,是车往人来的公路,天空是冬天甚为稀的蓝色,带有光圈般的橘红。铁路木桩很旧,两旁是无人打理的山,有着横七竖八的树木和植物。风很大,吹乱了我的短发,我一直向前走,心中是风吹不散的苦涩。

风变得更大了,我身后有两个低年级的孩子,背着大大的书包,在很慢的走着,嬉戏着。

我一直走,想走不到尽头,刚抬头,一些在铁路旁的细碎叶子被风吹得向我迎来,是叶子独有的清新。是不是清泉洗去污浊般明亮;是不是清风吹走怨郁样生气?我不得而知,抬起头,那股清新,像歌一般流入心中。

过了那片叶子从,一直向前走,前方是一段拐弯,看不见前进的铁轨,只是稀疏的树和斑驳的山。我蓦地站住,人生,就这样终罢?

我站在原地,环顾四周,恐只有凄清能形容这环境了。这般的绝境,这般的冷寂。

风,继续地吹,我闭着眼,继续前行。或是执迷不悔,或是死不悔改。向前,向前,向前……

再次睁开眼,我已转过了弯,是一片更广阔的天空。环顾四周,刚才还挡在眼前的山已在身后,风吹着,但我丝毫没感觉到冷,还是树,还是山,可明显是更明媚的。身旁的一棵很大的梧桐树正在落叶,巨大的叶子纷纷下落,散在我身上,坐在铁轨上,抱紧这叶子。

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吧。

上一篇:纪检机关孙文龙纪念馆观后感下一篇:对不起!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