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2024-05-16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精选11篇)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篇1

【商品名称】麝香保心丸

【拼音全码】ZuoXiangBaoXinWan

【主要成份】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

【性状】麝香保心丸为黑褐色有光泽的水丸,破碎后断面为棕黄色;味苦、辛凉,有麻舌感。

【适应症/功能主治】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型号】42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l~2丸,一日3次;或症状发作时服用。

【不良反应】麝香保心丸舌下含服者偶有麻舌感。

【禁忌】孕妇及对麝香保心丸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l.过敏体质者慎用。2.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3.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聚烯烃塑料瓶;每瓶42丸,每盒l瓶。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108

【生产企业】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麝香保心丸(和黄)的功效与作用麝香保心丸(和黄)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篇2

麝香保心丸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不但能用于冠心病的长期治疗与预防, 还能用于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近年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还具有减少脂质浸润、抗动脉壁炎症、稳定易损斑块等作用, 特别是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的研究和对麝香保心丸药理研究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 作为急救药, 麝香保心丸可快速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 改善心电图表现, 作为长期预防性用药, 可遏制冠心病的多种病理进展, 提高患者对扩血管药物的治疗反应性, 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1]。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及病理研究有了深入的提高, 使得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作用有了重新的认识。

1 麝香保心丸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1.1 快速起效, 作用持续时间长

上海市麝香保心丸临床科研协作组经过大量的研究与临床实验, 研究表明:与传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硝酸异山梨酯 (消心痛) 相比, 在改善冠心病缺血症状及心电图改变等方面, 具有起效迅速 (83.4%患者在5min内缓解症状) 、药效持续时间长 (6~7h) 等特点。王受益等[2]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后, 最快30s起效, 86.3%的患者在5min内起效, 其中55.2%在3min内起效, 其作用时间可持续达6.4h。与硝酸酯类药物消心痛的生效时间相似 (P>0.05) 。有研究对25项与庸香保心丸预防心绞痛发作相关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 结果显示, 与抗心绞痛的阳性药对照组相比, 麝香保心丸组预防心绞痛发作的作用更强,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1.2 可提高型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

麝香保心丸能快速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表现, 提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介入治疗中心张明[3]从16项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中发现:起效时间与硝酸酯类药物接近, 在临床上可见经疗程治疗后, 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 运动平板试验显示患者对缺氧耐受性提高、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王受益等[2]研究显示11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麝香保心丸治疗2周, 与服药前相比, 患者服药后运动至ST段压低1mm的时间、运动至心绞痛发作时间、总运动时间均显著延长, 运动终点至ST段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

2 麝香保心丸整体血管保护作用

麝香保心丸对血管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 从早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到抑制炎性反应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都贯穿于疾病发生的全过程。

2.1 保护血管内皮, 抑制血管壁炎症

麝香保心丸通过提高NOS基因表达,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 (NO) 并增强NO的活力, 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李祖纯等[4]对67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予以麝香保心丸组或单硝酸异山梨酯 (异乐定) 治疗4周, 结果显示, 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相比, 麝香保心丸组患者NO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内皮素显著减少 (P<0.05) 。2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相似 (分别为87.5%和87.1%) , 麝香保心丸能缓解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改善其内皮功能。提示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增加NO抑制内皮素 (ET) 而介导的。动脉壁炎症是最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素之一, 可激发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造成动脉突然阻塞而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吴剑芸等[5]在112例ACS患者使用麝香保心丸治疗30d后, 检测了其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麝香保心丸组患者的炎性递质C-反应蛋自、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D-dimcr) 水平明显下降、这表明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抑制动脉壁炎性反应, 阻遏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2 稳定易损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肩部聚集的巨噬细胞所表达和分泌的炎性递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可降解几乎所有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促进细胞增殖、迁徙、凋亡及基质重构。冯培芳等[6]对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自身交叉对照研究, 结果表明:与单用常规治疗相比, 常规治疗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可有效抑制MMP的分泌和表达, 从而稳定斑块, 防止其破裂。罗心平等[7]通过对高脂模型动物的研究显示, 麝香保心丸可增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保护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完整, 抑制胶原纤维和内膜增生, 并对血管舒张功能有保护作用。

3 麝香保心丸可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

治疗性血管新生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多地被引起重视, 这种治疗力法被形象地称为“药物促进的心脏自身搭桥”。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从分子水平、组织水平、解剖水平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上证实了麝香保心丸具有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同时, 临床研究也从不同方面佐证了麝香保心丸的这一作用。

日前在众多具有促进血管生长的因子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长因子并已被应用于促进血管新生治疗。汪珊珊等研究发现:在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研究中发现, 麝香保心丸能明显促进VEGF和VFGF的MP、NA表达, 增加在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BFGF的含量。麝香保心丸 (50g/L, 10ml) 可使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模型的一、二级血管数比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这表明麝香保心丸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

4 结论与认识

大量临床研究及文献表明, 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 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改善心室重构, 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 预防心绞痛等急性心肌缺血发作, 改善心功能。长期使用麝香保心丸后, 发生猝死、心肌梗死、需做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比例明显减少, 说明冠心病二级预防十分有益。另外, 随着药理学的发展和对中医理论的不断认识, 这将为临床上应用中医生治疗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彦, 宋小丽.麝香保心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1) :38.

[2]王受益, 戴瑞鸿.人工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28 (4) :204-205.

[3]张明.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06, 22 (22) :23.

[4]李祖纯, 张韶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成药, 2004, 26 (Z1) :82

[5]吴剑芸, 许勇, 李劲秋.麝香保心丸与心达康胶囊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12:687-688.

[6]冯培芳, 刘艳, 冯久贤.麝香保心丸防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成药, 2004, 26 (B12) :23-24.

麝香保心丸 篇3

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能促进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脏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促进缺血心脏的血管再生。长期服用(3个月以上的疗程)麝香保心丸,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还可促进冠脉侧枝血管的生成,有效减轻、延缓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坚持服用一年以上,能明显降低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心脏病的发生率,一般无需使用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等治疗方法。

麝香保心丸由麝香、人参提取物、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等纯中药制剂构成。人参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肉桂益阳生脉、固本培元;牛黄,一方面清泻心火,一方面防止参、桂温补太过;蟾酥强心利尿;麝香、苏合香、冰片,芳香通窍、开郁止痛。诸药有守有行,扶正、祛邪相辅相承,共同起到益气温通、强心复脉之功效。而在制药工艺上,采用微丸剂型,每丸仅重22.5毫克,极大地减轻了患者胃肠道的负担。

蟾麝救心丸说明书 篇4

【拼音全码】ChanCheJiuXinWan(MaoXiang)

【主要成份】人工牛黄、人工麝香、珍珠、蟾酥、红参、三七、冰片、猪胆膏、赭石、水牛角浓缩粉、丹参提取物。

【性状】蟾麝救心丸(茂祥)为深棕色小水丸,味苦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

【适应症/功能主治】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氧,增强心脏功能等作用。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气短和眩晕等症。

【规格型号】30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小儿及孕妇忌服。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药师或医师。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30丸/盒。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4819

【生产企业】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

蟾麝救心丸(茂祥)的功效与作用蟾麝救心丸(茂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氧,增强心脏功能等作用。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气短和眩晕等症。

蟾麝救心丸服用常见问题

问:蟾麝救心丸的主治功能是什么?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0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 观察组中男55例, 女35例, 年龄45~79岁, 平均 (60.27±10.34) 岁, 合并高血压40例、糖尿病25例、高脂血症4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期前收缩11例、心房纤颤9例;对照组中男57例, 女33例, 年龄42~76岁, 平均 (58.96±10.45) 岁, 合并高血压31例、糖尿病22例、高脂血症4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房性期前收缩4例、室性期前收缩2例、心房纤颤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消心痛治疗, 3次/d10 mg舌下含服;观察组患者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 3次/d, 每次2粒舌下含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即反映心脏舒缩功能的4个指标:心脏指数 (CI)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每搏输出量 (SV) 、心输出量 (CO) 。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心悸、胸闷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心悸、胸闷等症状稍有改善, 静息心电图ST段下降, 治疗后回升1.5 mV以上, 但未正常, 或主要导联T波变浅达50%以上, 或T波由平坦转直立;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心电图原压低的ST段回升<0.05 mv和 (或) T波无改变。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85.5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两组反映心脏舒缩功能的4个指标CI、LVEF、SV、CO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 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讨论

麝香保心丸由人参、麝香、冰片、肉桂、蟾酥、苏合香脂及牛黄等组成, 属芳香温通药。苏合香脂和冰片均有提高耐缺氧能力, 能改善冠状动脉流量并降低心肌耗氧作用[1];麝香、蟾酥、肉桂均有扩冠作用, 可改善心绞痛发作;人参大补元气, 能纠正缺血心肌的代谢, 改善血流动力学, 减少耗氧量, 抑制氧自由基产生。所以, 麝香保心丸能迅速解除冠心病的心肌缺血及其所引起的疼痛, 而且作用时间长, 并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 增加心肌供氧。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具有疗效显著、扩张血管机制明确、起效迅速、作用持久、副作用轻微、安全性大等特点, 同时具有正性肌力作用[2]。

本研究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 高于对照组的85.5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反映心脏舒缩功能的4个指标CI、LVEF、SV、CO治疗后较对照组增加明显,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义稚.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14) :21-22.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篇6

近年来,以阻滞神经激素激活及心肌重塑为主的综合治疗已使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有了较大改善,但其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性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的中医药可能对心衰治疗形成有益补充,但循证医学研究的缺失限制了其发展与推广。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丁茹、桂艳萍、陈金明、吴宗贵等进行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观察了麝香保心丸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了循证医学佐证。

材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

研究共纳入确诊为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96例,年龄33~82(64.5±7.2)岁(中位年龄66岁),男性56例,女性40例。入选患者心脏彩超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Ⅱ~Ⅳ级,冠心病病程1~20年,心衰病程1~8年。

冠心病的诊断为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径狭窄≥50%;筛选前以下任一项检查结果提示心肌缺血:静息或症状发作时心电图、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动态心电图、超声负荷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冠状动脉CT造影(冠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径狭窄≥50%),并不伴有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炎、冠状动脉栓塞、原发性心肌病。

入选病例中37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34例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CT检查提示冠脉三支病变或左主干、前降支近端重度狭窄。

患者均已根据中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及冠心病治疗相关指南接受规范化治疗,心衰症状稳定2周以上,冠心病症状稳定4周以上,均未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近3月内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研究方法

此研究设计严格遵循随机对照试验(RCT)原则,共分为两个阶段。入选患者首先进入为期2周的导入期,确定冠心病及心衰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患者已按照治疗指南优化冠心病及心衰治疗,并治疗其他伴随疾病,确定患者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导入期结束时,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麝香保心丸组和安慰剂组,进入24周双盲治疗期。

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包括:冠心病、心衰优化治疗+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口服);安慰剂组治疗包括:冠心病、心衰优化治疗+安慰剂(2粒/次,3次/d,口服)。

冠心病、心衰的优化治疗包括抗血小板类、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类、洋地黄类等药物的应用。

安慰剂是与麝香保心丸外形、气味、口感相近的模拟剂。患者随机化分组后,每4周访视1次,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直到研究结束。

心功能评估采用超声心动图、脑钠肽(BNP)测定、6分钟步行试验(6MWT)相结合的方法。

统计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包,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基础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χ2 检验,每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NYHA分级、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治疗(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洋地黄类、抗血小板类)等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基线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LVEF、血清BNP水平及6MWT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中8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但无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

心功能评估:(1)LVEF比较 治疗24周后与基线值比较,麝香保心丸组LVEF较前提高约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LVEF无统计学差异(P>0.05)。(2)LVEDV比较 结果显示,无论麝香保心丸组或安慰剂组,与基线值比较,治疗24周后LVEDV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清BNP水平比较 治疗24周后与基线值比较,麝香保心丸组血清BNP水平较前降低约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4)6MWT比较 治疗24周后与基线值比较,麝香保心丸组6MWT距离较前平均提高约16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6MWT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

讨 论

此研究发现,对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西药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24周后,LVEF较基线值增加约5.6%(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研究者认为,这提示麝香保心丸治疗24周可使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提高。与此改变相一致的是,麝香保心丸组患者在6MWT中的步行距离也在24周后较治疗前增加约16米,反映了其运动耐量的改善。

心衰生物学指标BNP在室壁张力升高时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其血清水平反映了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的变化,此研究中BNP血清学水平在麝香保心丸组降低了约8.7%(P<0.05),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提示麝香保心丸可以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左心室前负荷。与此同时,两组LVEDV治疗前后的变化均不明显,反映其左心室结构尚未发生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此研究结果提示,心衰患者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24周,其左室收缩功能得到改善,心室舒张期压力有所降低,运动耐量明显增加,而心室重塑尚未逆转,这可能与观察时间较短、心脏组织学的改变需要更为长期的观察有关。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篇7

【关题词】冠状动脉疾病;心绞痛;麝香保心丸。

硝酸酯类药物是冠心病治疗中最常使用的药物之一,近20年来,硝酸酯类药物的临床用药指征不断扩展,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其长期应用的耐药性问题及头痛、反应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问题目前仍无很好的解决办法。并且,尚不能证实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因此,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指南中,硝酸酯类药物仅仅作为缓解临床症状的药物使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的目的是改善生活状态、减少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在以往的临床使用中,麝香保心丸仅仅被用于缓解心绞痛症状,麝香保心丸以其特有的日益明晰的保护血管作用和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并与复方丹参片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4月~2010年3月70例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10岁;病程6个月至12年,平均4.4±1.3年;稳定劳累型心绞痛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混合型心绞痛10例;伴发性高血压8例,陈旧型心肌梗死4例,房颤动4例,室心期前收缩6例,心脏扩大6例;心功能Ⅰ级18例,Ⅱ级10例,Ⅱ~Ⅲ级5例,Ⅲ级2例。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5±11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4.5±1.5岁;稳定劳累型心绞痛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8例,混合型心绞痛12例;伴发高血压10例,陈旧型心肌梗死2例,心房颤动4例,室性期前收缩5例,心脏扩大4例,心功能Ⅰ16例,Ⅱ级13例,Ⅱ~Ⅲ级4例,Ⅲ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心绞痛性质等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天3次。治疗周期均为30天,服药期间观察疗效时如出现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观察期间停服其他改善心肌供血药物。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部位、强度、时间长短、硝酸甘油用量、药物起效时间、心率血压、用药前后静息12导联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测定反应。

1.3 疗效标准

心电图ST段压低总和表示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以心率、收缩压两项乘积代表心肌耗氧的程度即心肌耗氧指数。

心绞痛疗效:(1)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少>80%,硝酸甘油消耗量<80%。(2)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3)无效,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4)加重,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加重,硝酸甘油耗量增加。

心电图:(1)显效,静息心电图回复正常。(2)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1.5mm以上或主要导联T波倒置变浅>50%以上,或T波平坦转直立。(3)无改变,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4)加重,静息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下降≥0.5mm,主要T波加深≥50%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或平坦T波转为倒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对心绞痛症状的疗效

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加重4例,总有效率54.3%。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心电图

治疗组显效10例,改善16例,无改变9例,总有效率74.3%;对照组疗效显效5例,改善11例,无改变16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45.7%。

3讨论

传统中成药麝香保心丸是由麝香、苏合香、蟾酥、冰片、肉桂、牛黄精制而成,具有芳香益气强心的功能,主治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死,其成分苏合香、冰片有显著增加心肌缺氧力、减慢心率、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降低心肌耗量的功效。人参皂苷减慢心率、消除氧自由基,利于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蟾酥、牛黄有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肉桂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减慢心率,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血压乘积的作用,提示麝香保心丸疗效的取得部分与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关。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不仅有即可疗效,而且可在缓解期预防心绞痛的发作;长期服药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脏和血管内皮、促进血管新生、建立侧枝循环、增强心血管功能、增加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和防治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复发率。因此,麝香保心丸的确是一种安全有效防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良药,既可急用,更宜常服。

参考文献

[1] 王受益,戴瑞鸿.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717-720.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就诊于我科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 将入选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30例, 对照10 mg, 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成药麝香保心丸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每次2丸, 3次/d, 2组均以4周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胸痛程度、心电图提示ST-T改变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报告原则中的疗效判定标准[1]。 (1) 显效:心前区闷痛发作频率减少80%以上或消失, 心电图提示ST-T无改变; (2) 有效:心前区闷痛发作频率减少80%以上, 心电图提示ST-T改善大于50%; (3) 无效或加重:心前区闷痛持续时间延长, 心前区闷痛发作频率增加, 胸痛程度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监测2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均未见异常。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仅有1例舌下含服出现麻舌感。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易损斑块的继发性病理学改变, 如斑块内出血和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微血管栓塞等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2]。

祖国医学认为, 冠心病属于“胸痹、真心痛”范畴, 病变主要在“脉”, 治疗宜侧重于芳香温通。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温通, 益气强心, 理气止痛之功效;方中麝香、蟾酥辛开散结, 芳香通窍;人参补脾肺气;肉桂补火助阳, 温通血脉;冰片辛凉通窍;牛黄苦寒, 化痰开窍;苏合香开窍醒神, 散寒止痛[3], 诸药相合, 可以快速缓解胸闷、胸痛。现代医学认为, 冠心病防治关键是血管保护, 吕宝经[4]等研究发现, 麝香保心丸不仅能快速舒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缺血, 而且长期服用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抑制动脉壁炎症, 稳定易损斑块, 并可以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 建立侧支循环, 改善缺血心肌再灌注, 同时还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 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李天奇[5]等研究指出, 麝香保心丸能有效抑制斑块内新生血管生长, 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 并且能减少斑块内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有利于稳定粥样硬化斑块。

总之, 麝香保心丸从多环节发挥治疗作用, 具有疗效确切, 起效迅速, 作用持久, 安全性好, 不良反应轻微等特点, 与西药合用, 疗效更加显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樊朝美, 杨跃进.新编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13.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4) :295-303.

[3]张廷模.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276-279.

[4]吕宝经.麝香保心丸对血管的保护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3 (12) :1079-1080.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篇9

关键词:心脏X综合征,麝香保心丸,硫氮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2003年1月—2007年5月诊断及治疗的心脏X综合征患者60例, 近期未服用过麝香保心丸及硫氮酮。均表现为典型劳力型心绞痛、冠脉造影正常或狭窄<50%, 运动试验阳性 (运动后R波占优势的导联上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 mV持续2 min, 患者均无夜间心绞痛发作及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排除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左室肥厚、心包炎。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注:ACEI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两组各项比较, P均>0.05。

1.2 方法

计算机产生随机编码, 随机将符合上述条件的心脏X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麝香保心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 每次2粒, 3次/日。硫氮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氮酮, 每次30 mg, 3次/日。治疗半年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运动试验结果改善情况 (采用Bruce分级标准运动方案) 。最终评定患者症状及运动试验结果的医务人员固定, 且不知道患者所服药物情况。

1.2.1 运动试验终止标准

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极度乏力、呼吸困难、ST段压低≥0.3 mV、严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20 mmHg (1 mmHg=0.133 kPa) 及达到目标心率。

1.2.2 症状改善的评定标准

显效:与既往出现心绞痛症状时的类似活动量而无心绞痛发作, 平时工作生活不受影响;有效:与既往出现心绞痛症状时的类似活动量有心绞痛发作, 但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甚至加重。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内前后比较用配对 t 检验, 组间比较用成组 t 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绞痛疗效 (见表2)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

2.2 两组运动耐量比较

麝香保心丸组和硫氮唑酮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运动时间明显延长, 运动ST段压低>0.1 mV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P<0.05) 。麝香保心丸组ST段压低>0.1 mV的持续时间缩短更明显。详见表3。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1) 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 2) P<0.05

3 讨 论

心脏X综合征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但频繁发作的心绞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故减轻心绞痛症状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其治疗的重点[1]。心脏X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多种病理因素的疾病, 冠状动脉微小血管及心肌内微循环结构或功能异常, 以及微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能力降低及动力异常, 通过多种机制引起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发生[2]。研究发现相当部分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下降, 其原因可能是内皮源收缩因子异常增高, 微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而引发小动脉异常的收缩[3]。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氨茶碱等对心脏X综合征有一定疗效[4]。但效果有限, 且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仍存在争议。麝香保心丸是根据宋代名方“苏合香丸”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 按照现代药理学方法确定组方和含量生产而成。由麝香、冰片、苏合香、人参、蟾蜍、肉桂、牛黄组成, 具有芳香温通之功效, 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在中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探索中, 芳香温通治疗侧重于血管壁的作用与保护, 理论和实践不断完善。本研究发现通过麝香保心丸的治疗明显缓解了心脏X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耐力, 缩短了运动时心肌缺血时间。既往研究提示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治疗心脏X综合征有效。而本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在缓解临床症状, 提高运动耐力, 缩短运动时的心肌缺血时间上优于传统硫氮唑酮。麝香保心丸具有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麝香保心丸通过内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 (eNOS) 基因表达, 增强eNOS的活性而升高NO水平, 并减少内皮素的合成与释放, 保护内皮细胞和基膜完整、抑制胶原纤维和内膜的增生, 维护血管的舒张功能, 从而改善微血管循环功能。并且能够抑制血管壁炎症;稳定易损斑块, 阻遏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这些作用在其他许多临床药物往往很难同时兼顾。麝香保心丸具有多效性作用可能是其临床效果优于硫氮唑酮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高润霖, 陈再嘉, 徐义枢, 等.X综合征——附六例报告[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2, 20:292-294.

[2]李恒栋, 章渭方.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选择[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5, 32:82-84.

[3]高展, 高润霖, 陈纪林, 等.心脏X综合征的长期随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483-485.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篇10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心绞痛

由于人们不良饮食习惯、工作节奏加快、运动量过少等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笔者观察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36例,疗效较好,安全可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1]确定诊断。

1.1.1 纳入标准 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

1.1.2 排除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它心脏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合并重度以上高血压病者,或有出血倾向者,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病房,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81岁,平均61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4年。稳定型心绞痛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8例。

1.3 治疗方法 除常规治疗外,给予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生产,国药准字31020068)2丸(22.5mg.丸),每日3次口服,连服2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方法 用药前后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及血脂(TC、TG、)。记录心率、血压。治疗前后每周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1份,分别观察ST段及T波改变情况,同时累计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1.5 疗效标准 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1]确定疗效。

1.5.1 心绞痛 显效:心绞痛未再发作或发作次数比原发次数减少9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比原发次数减少50%~9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比原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

1.5.2 心电图 显效:治疗前STT改变者服药后STT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ST段降低者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或T波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者;无效:心电图无改变或加重。

2 结果

治疗后36例患者中,显效20例(56%),有效11例(30%),无效5例,总有效率86%。全部病例用药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无明显变化,血脂(TC、TG、)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未发现麝香保心丸有加重心绞痛或加重心衰的作用。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病,且病情不稳定,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治疗心绞痛对延缓冠心病病程进展,降低患者心肌梗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所选病例全部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常发作心绞痛,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心里造成极大影响。本文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无影响。麝香保心丸主要成分为麝香、人参提取物、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等,方中人参具有镇静、安神及镇痛作用,能使左心室泵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发生不同程度改变,能显著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并通過减慢心率使耗氧速度减慢而降低心肌耗氧量,这与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调节心肌环核甙酸代谢及糖代谢等因素有关[2]。蟾酥曾分离出有强心作用的化合物约20种,很多蟾酥甙元都有拟洋地黄和镇痛作用。牛黄、麝香、苏合香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安神和降压作用。麝香保心丸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血氧供应,使心肌缺血性损害及心肌复极不良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状态,使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悸、胸闷和心前区疼痛等心功能障碍症状得到缓解(总有效率在90%以上)[3]。麝香保心丸具有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增加心功能的作用[4]。

麝香保心丸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硬化,从而有效维护冠状动脉的结构和功能,延缓冠心病进展,减少心绞痛的发生,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通过对血、尿、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的安全性检测未发现不良影响,适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长期服用。

参考文献:

[1] 陈贵廷,薛赛琴主编.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03709

[2] 阴健.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6- 9

[3] 罗海明,戴瑞鸿,王受益,等.麝香保心丸改善心肌缺血作用的核心心脏影像学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23-325

麝香保心丸说明书 篇11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

21只约2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兔 (体重1.8 kg~2.2 kg, 购自申旺实验动物养殖场) , 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麝香保心丸组, 每组7只。各组均在实验开始时喂养高脂饲料 (配方:2%胆固醇+5%猪油) , 每天100 g。高脂喂养两周后, 对所有动物进行股动脉球囊扩张术。手术后即刻给予药物干预, 对照组不给药;辛伐他汀组2.5 mg/kg, 以5 mL生理盐水稀释后灌胃;麝香保心丸组, 每天给予一粒加生理盐水2 mL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动物取标本。实验过程中因灌胃意外死亡兔子5只。实验结束时动物数目为:对照组5只, 辛伐他汀组6只, 麝香保心丸组5只。

1.2 药品和试剂

麝香保心丸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 辛伐他汀 (舒降之,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 Maverick球囊2.5 mm×8 mm、压力泵 (波科公司) , 胆固醇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 糜酶 (chymase) 抗体:1∶30 (美国DAKO公司) 。荧光定量PCR的试剂以及制备溶液:DEPC (Sigma公司) , SuperScript 反转录酶及其缓冲液 (GibcoBRL公司) , Taq DNA聚合酶及其缓冲液 (Roche公司) , dNTP (Roche公司) , 目的基因引物及探针 (Takara公司) 。

1.3 检测项目及方法

将兔3%戊巴比妥钠经耳缘静脉麻醉后, 在右大腿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 钝性分离出股动脉, 结扎远端, 用血管夹阻断近端血流, 在病变最明显部位 (即球囊撕伤内膜处) 取下股动脉组织。采用SP法对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处理使用IMS细胞图像分析系统, 软件来自上海中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定量PCR法测定粥样斑块内VEGF的mRNA拷贝数。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中CD34+细胞的动员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 t 检验。采用SPSS 10.0软件计算。

2 结 果

2.1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形态学特点

肉眼直视可见, 兔股动脉球囊扩张处有灰白色斑块形成, 管腔明显狭窄。光镜下可以看到, 斑块包括了人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 即脂质成分区域 (泡沫细胞+胆固醇结晶) 和纤维/平滑肌成分区域。

2.2 Chymas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hymase是肥大细胞较为特异性的标志物。两种药物都能减少斑块内Chymase的阳性染色面积。麝香保心丸的作用较为明显[麝香保心丸组vs对照组: (6.23±3.71) % vs (12.53±2.78) %, P<0.01) ], 几乎减少了50%。辛伐他汀则可减少约25%[辛伐他汀组vs 对照组: (9.74±2.11) % vs (12.53±2.78) %, P<0.01]。麝香保心丸和辛伐他汀相比, 减少chymase的作用显著。

2.3 斑块内VEGF荧光PCR结果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流式细胞结果

对血中CD34阳性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 可见两个药物干预组血中的CD34阳性细胞比例都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辛伐他汀组、对照组分别为 (16.06±5.97) %、 (32.28±4.29) % (P<0.01) ;麝香保心丸组为 (23.07±5.90) %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个药物干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 论

粥样斑块内的血管新生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伴随现象, 随着粥样硬化的进展, 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增加。这种新生血管没有成熟的管腔, 其内皮间的空隙较大, 可使炎症细胞和脂蛋白浸润到粥样斑块中, 同时新生血管破裂易引起斑块内出血, 从而加速斑块的生长甚至破裂。病理研究也证实, 新生血管的密度和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 易损斑块的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稳定斑块。因此, 抑制粥样斑块内的血管新生治疗正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一个新方向[2,3]。

本研究探讨了麝香保心丸对于斑块局部肥大细胞的作用。肥大细胞在粥样斑块的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聚集到斑块的糜烂或破裂部位, 通过特异性的蛋白酶Chymase等活化基质金属蛋白酶, 对斑块的重构或破裂产生影响。此外, 肥大细胞可能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促进斑块内的血管新生, 因此麝香保心丸抑制肥大细胞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的机制之一[4,5]。

VEGF家族及其受体是斑块内血管新生的重要介导因子, 通过抑制VEGF来抑制血管新生可能抑制斑块生长[6]。本研究对各组斑块内的VEGF mRNA拷贝数进行了检测, 发现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种药物似乎没有减少斑块内VEGF的生成, 那么减少VEGF的含量可能是通过增加VEGF的降解来实现的。

大多数研究认为, 在粥样斑块的血管新生中, 斑块内的新生血管通过血管外膜的滋养血管出芽生成, 在这个过程中外周血CD34阳性的内皮祖细胞 (EPCs) 未起到重要作用[7]。但也有相反的观点, 因为有研究者发现减少外膜滋养血管反而会触发粥样斑块内膜增厚[8]。EPC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演双重角色, 即一方面可能通过修复内皮细胞来抑制粥样斑块的进展, 另一方面可能进入血管壁内膜, 参与粥样斑块内的血管新生, 从而促进粥样斑块的生长[9]。

在本研究中, 两种药物干预组的外周血CD34阳性细胞动员都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这种伴随现象由于外周血EPCs的双重作用特色, 考虑原因有两种可能。如果在这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 外周血EPCs的动员主要是参与粥样斑块内血管新生的不良作用, 那么两种药物干预组外周血EPCs的动员减少, 可能是它们抑制粥样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如果相反, 外周血EPCs的动员主要是参与修复动脉内皮的有益作用, 那么由于两种药物都能稳定粥样斑块, 所以外周血EPCs的减少是两种药物稳定斑块的药理作用的结果。

正因为外周血EPCs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可能具有双重作用,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解释本实验中药物干预组外周血EPCs动员减少的确切意义。外周血EPCs的双重作用也可能和另一个重要现象有关, 即他汀类药物的短期应用和长期应用对于外周血EPCs的动员作用截然不同,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减少外周血EPCs的动员[10]。

粥样斑块内的血管新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斑块局部微环境成分的改变与血管新生间可能相互影响。本研究证实, 麝香保心丸和辛伐他汀一样, 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的活性和抑制VEGF的作用来抑制斑块的生长, 而同时伴随的外周血EPCs的动员减少则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探明其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天奇, 李勇, 范维琥.麝香保心丸和辛伐他汀对兔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 8 (5) :296-299.

[2]Chen Chuhuang, Jeffrey P.Walterscheid.Plaque angiogenesis ver-sus compensatory arteriogenesis in atherosclerosis[J].Circ Res, 2006, 99:787-789.

[3]Doyle B, Caplice N.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and antiangiogenictherapy for atherosclerosis[J].J Am Coll Cardiol, 2007, 49 (21) :2073-2080.

[4]Ken AL, Mikko I M, Petri TK.Mast cells in 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 plaques-a viewto a kill[J].J Cell Mol Med, 2007, 11 (4) :739-758.

[5]Lappalainen H, Laine P, Pentikainen MO, et al.Mast cells in neo-vascularized human coronary plaques store and secret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 potent angiogenic mediator[J].ArteriosclerThromb Vasc Biol, 2004, 24:1880-1885.

[6]Kuang-Yuh, Predi man K.Choking off plaque neovascularity:Apromising atheroprotective strategy or a double-edged sword?[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7, 27:993-995.

[7]Moreno PR, Purushothaman KR, Sirol M, et al.Neovascularizationin human a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 2006, 113:2245-2252.

[8]Khurana R, Si mons M, Martin JF, et al.Role of angiogenesis incardiovascular disease:A critical appraisal[J].Circulation, 2005, 112:1813-1824.

[9]Anna Z, John PK, Qingbo X.Vascular repair by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J].C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08, 78:413-421.

上一篇:社区委员述职下一篇:三年级寒假日记3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