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语文教案(通用4篇)
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语文教案 篇1
看图读拼音识字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 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教师板书:
k4nt*d*p9ny9nsh0zi 看图读拼音识字
(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 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
三、学习读儿歌
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 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 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学习生字的音
1.指导学生看生字表。
2.再读儿歌,找出本课的生字,在下面画△,再把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4.做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
(1)出示生字的拼音卡片,请学生读一读,读后贴在黑板上。
(2)再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读对的学生老师把卡片送给他,让他帮助手中的生字找到最好的拼音朋友。
(二)学习生字的形
1.学习6个基本笔画。
2.电脑屏幕出现5个生字:一三五七九
(1)请同学们读一读
(2)点击鼠标:显示出六个基本笔画。
(3)复习生字中红色的笔画。
3.请同学们一起跟电脑博士书空生字。
教师鼠标点击一:一放大。(1)读一字;(2)跟着电脑博士书空;三五七九几个字依次出现,方法同学习一相同。注意五、七、九的笔顺。
(三)理解字义
1.通过朗读儿歌,知道5个生字都是表示数字的,而且是单数。
2.结合平时生活说说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比如:一个人的一,三棵树的三,五本书的五,七朵花的七,九面旗子的九。
五、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特别好!能看图借助拼音学习儿歌,而且学会了
5个生字,真棒!
附:板书
看图读拼音识字1 yīsānw(qīji(一三五七九
看图读拼音识字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
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教师板书:
k4nt*d*p9ny9nsh0zi 看图读拼音识字(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 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 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
三、学习读儿歌
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è 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g、xiāng、tiān 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一)学习生字的音
1.指导学生看生字表。
2.再读儿歌,找出本课的生字,在下面画△,再把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4.做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
(1)出示生字的拼音卡片,请学生读一读,读后贴在黑板上。
(2)再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读对的学生老师把卡片送给他,让他帮助手中的生字找到最好的拼音朋友。
(二)学习生字的形
1.学习6个基本笔画。
2.电脑屏幕出现5个生字:一三五七九
(1)请同学们读一读
(2)点击鼠标:显示出六个基本笔画。
(3)复习生字中红色的笔画。
3.请同学们一起跟电脑博士书空生字。
教师鼠标点击一:一放大。(1)读一字;(2)跟着电脑博士书空;三五七九几个字依次出现,方法同学习一相同。注意五、七、九的笔顺。
(三)理解字义
1.通过朗读儿歌,知道5个生字都是表示数字的,而且是单数。
2.结合平时生活说说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比如:一个人的一,三棵树的三,五本书的五,七朵花的七,九面旗子的九。
五、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特别好!能看图借助拼音学习儿歌,而且学会了5个生字,真棒!
附:板书
看图读拼音识字1 yīsānw(qīji(一三五七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田字格,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一三五七九。
2.指名朗读儿歌。
3.齐读儿歌。
二、学习写生字
1.认识田字格
(1)在黑板上画一个田字格。
(2)师讲:田字格由横中线和竖中线构成的,横竖中线的十字交叉又构成了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3)指名认田字格
2.学写一字
(1)电脑屏幕出示带田格的一字,请同学观察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请学生观察老师书写时的运笔过程。
(3)学生在课后第三题写一写题中找到一字,描一个,写两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执笑和写姿势。
3.学写三字:
(1)总结一的学法:
①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②观察生字的写法
③自己亲自实践
(2)按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字,在写之前,让学生思考先写哪个横,让学生知道书写时要按照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然后再让学生观察三的横有什么不同,观察好了,最后让学生描一个,写两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学写五字。
(1)电脑出示带田格的五,让学生观察五每一笔的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2)教师范写,强调第二笔竖写得稍斜一点。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作业。找一些有代表性问题的,请学生看看哪写的好,哪写的不太好。如:第二笔竖要写得短一点,第三笔横折的折要写得短一点。
(5)评议后修改,再独立写一个。
(6)再展示学生书写,看看书写是否有进步。
5.学写七字。
(1)观察占格位置:点击鼠标出示七
(2)教师范写七,观察横与五的横有什么不同?
(3)学生描红后书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展示评议。
强调第2笔竖弯钩的竖不要写得太长。
(5)修改自己后再独立写一个。
(6)再展示。
6.学写九字。
(1)自己观察占格位置后描红,记住笔顺。
(2)独立写一个。
(3)展示评议。注意横折弯钩的横应从横中线上边一点起笔,向上斜一点。
(4)电脑出示九字,一起观察,然后教师范写九字,注意先写撇,教师强调横折弯钩起笔后先向右上方运笔,折后向下,稍左运笔,弯要有弧度,钩要小。
(5)学生独立书写第二个字。
三、巩固复习
1.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yīsānw(qīji(一三五七九
2.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
3.朗读儿歌。
香山红叶作文 篇2
爸爸妈妈利用假日带我去北京旅游。这天,秋高气爽,我和爸爸妈妈到香山去看红叶。
快到香山,远远就看见山坡上、树丛中,一大片一大片的红叶,太阳一照,更加鲜艳夺目了。妈妈不由得赞美说:“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
我们到了山脚下,顺着山坡向上爬。树林里、小路上,满树、满地都是红叶。拾起一片闻闻,呀!还带着淡淡的香气呢。一阵秋风吹来,红叶满天飞舞。我情不自禁地唱起来:“飞呀,飘呀,飞呀,满天飞舞吧,美丽的香山红叶。”。
香山红叶教学设计 篇3
第四小学
代晨梅 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萧”字、正确书写10歌生字。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香山的红叶之美的细致描绘。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香山的红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
重点: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
难点: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y7u生动妙雪的方法。
教具:香山的红叶的图片。
教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
1、多媒体课件播放香山景色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看到这些红叶你有什么感受呢?
师:是的,这红叶美得绚丽、红得可爱。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今天,这节语文课就让我们随着作家叶君健一起走进北京的香山,去发现、品味香山红叶的美。(板书 3香山的红叶)二 介绍北京香山。多媒体课件 三 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认读词语,交流自学词语。多媒体课件 萧瑟:冷落,凄凉。
浓淡相宜:无论色彩浓重或淡薄都很好看。奇丽多姿:姿态各异,奇特而美丽。交相辉映:(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
4、读过课文,你觉得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看来,香山红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已感受到香山红叶之美,请用四个字概括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板书(与众不同)
四 深入精读、寻访红叶之美
当秋风一吹,漫山的黄栌树由黄变红,整个香山成了红花的海洋,这个时候去香山赏景,是会别有一番情趣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度学习课文,去寻访红叶之美的与众不同。
(一)、指名读1、2自然段?
1、思考:在作者和人们的联想中,树叶是什么样的?秋天一到,这些普通的树叶变得怎样了?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词语:萧瑟 并造句
(2)而作者在文中写的红叶是哪种植物?(黄栌树)并让学生介绍。
2、师:这种黄栌叶又叫红叶,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1)你从文中哪些词或者哪些句子体会到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
(2)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小组交流,播放课件)。
3、作者描写感官上的香山红叶从哪方面进行描写的?(颜色)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找出来读一读。
(2)开篇写普通的树叶,后面写香山红叶,这是什么写法?
(对比手法更加突出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秋天万物萧瑟,正是香山红叶“全盛时期”的开始,也就是红的时节与众不同)(板书:红的时节)
4、指导朗读:赛读(读出香山红叶之美,读出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师:香山红叶除了红的时节不同,还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接着往下学习。谁愿意接着往下读? 想一想:(1)第一个星期来,山上是什么样?(林绿阴深)第二个星期来,山上什么样?(笑逐颜开)。
(2)理解词语:喜笑颜开并造句,用在这里是什么手法?(拟人)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是生动形象写出黄栌树变红后使这里一下子变得活泼美丽起来)
(3)这个自然段也同样用了对比手法,谁把这两句话找出来?作者从哪方面进行对比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是叶子未红与红时的对比,二是有没有红叶的对比,突出表现了黄栌树变红以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4)师:作者写道“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那么是红叶的哪方面给人带来这种感受?(香山红叶给人带来一种艳阳天的惊奇与快感,是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也就是红的色调不同。(板书:红的色调)谁来说一说“艳阳天”是什么意思?(明媚的春天)(5)指导朗读:赛读(读出惊奇与快感)
(三)、学习第4自然段
师:香山红叶给秋天的香山带来了美丽与生机,给去那的人带来了惊奇与快感,如果登上最高的山峰“鬼见愁”,那里的景色更加壮观。谁接着往下读? 想一想:(1)这个自然段又写出香山红叶哪方面的与众不同?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生回答后播放课件)
师:也就是说红绿映衬的景象不同,营造了一个“秋天里的春天”。(板书:映衬的景象)(3)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说“无形中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秋天里的春天’? 师:作者由衷的赞美道什么?(让生齐读)(4)指导朗读:(读出红叶的美和对红叶的赞美之情)。
四、同学们,诗人笔下的香山红叶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多媒体课件)课下,也请你动笔来写写你眼中的香山红叶,好吗?
五、总结全文:当其他树木都在秋风的摧打下泛黄、飘落时,唯有香山红叶迎着秋的凄凉茂盛开放,给秋天的北京增添了一抹亮色。作者用他的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副红叶漫山的美丽景象,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若日后你有机会欣赏这样一美景,一定不能错过啊!板书设计: 《香山的红叶》
红的时节
爱红叶
与众不同
红的色调
红绿映衬背景
爱生活
测评练习:
香山的红叶.教学设计 篇4
一 导入新课、激发寻美兴趣
1、多媒体课件播放香山景色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看到这些红叶你有什么感受呢?
师:是的,这红叶美得绚丽、红得可爱。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今天,这节语文课就让我们随着作家叶君健一起走进北京的香山,去发现、品味香山红叶的美。(板书 3香山的红叶)
二 介绍北京香山。多媒体课件 三 初读课文、初建美的印象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认读词语,交流自学词语。多媒体课件 萧瑟:冷落,凄凉。
浓淡相宜:无论色彩浓重或淡薄都很好看。奇丽多姿:姿态各异,奇特而美丽。交相辉映:(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
4、读过课文,你觉得香山红叶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看来,香山红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已感受到香山红叶之美,请用四个字概括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板书(与众不同)四 深入精读、寻访红叶之美
当秋风一吹,漫山的黄栌树由黄变红,整个香山成了红花的海洋,这个时候去香山赏景,是会别有一番情趣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度学习课文,去寻访红叶之美的与众不同。
(一)、指名读1、2自然段?
1、思考:在作者和人们的联想中,树叶是什么样的?秋天一到,这些普通的树叶变得怎样了?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词语:萧瑟 并造句
(2)而作者在文中写的红叶是哪种植物?(黄栌树)并让学生介绍。
2、师:这种黄栌叶又叫红叶,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
(1)你从文中哪些词或者哪些句子体会到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2)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小组交流,播放课件)。
3、作者描写感官上的香山红叶从哪方面进行描写的?(颜色)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找出来读一读。
(2)开篇写普通的树叶,后面写香山红叶,这是什么写法?
(对比手法更加突出了香山红叶的与众不同,秋天万物萧瑟,正是香山红叶“全盛时期”的开始,也就是红的时节与众不同)(板书:红的时节)
4、指导朗读:赛读(读出香山红叶之美,读出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师:香山红叶除了红的时节不同,还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接着往下学习。谁愿意接着往下读?
想一想:(1)第一个星期来,山上是什么样?(林绿阴深)第二个星期来,山上什么样?(笑逐颜开)。
(2)理解词语:喜笑颜开并造句,用在这里是什么手法?(拟人)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是生动形象写出黄栌树变红后使这里一下子变得活泼美丽起来)
(3)这个自然段也同样用了对比手法,谁把这两句话找出来?作者从哪方面进行对比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是叶子未红与红时的对比,二是有没有红叶的对比,突出表现了黄栌树变红以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4)师:作者写道“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那么是红叶的哪方面给人带来这种感受?(香山红叶给人带来一种艳阳天的惊奇与快感,是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也就是红的色调不同。(板书:红的色调)谁来说一说“艳阳天”是什么意思?(明媚的春天)(5)指导朗读:赛读(读出惊奇与快感)
(三)、学习第4自然段
师:香山红叶给秋天的香山带来了美丽与生机,给去那的人带来了惊奇与快感,如果登上最高的山峰“鬼见愁”,那里的景色更加壮观。谁接着往下读?
想一想:(1)这个自然段又写出香山红叶哪方面的与众不同?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画面?(生回答后播放课件)
师:也就是说红绿映衬的景象不同,营造了一个“秋天里的春天”。(板书:映衬的景象)
(3)讨论交流:作者为什么说“无形中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秋天里的春天’? 师:作者由衷的赞美道什么?(让生齐读)
(4)指导朗读:(读出红叶的美和对红叶的赞美之情)。
四、同学们,诗人笔下的香山红叶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多媒体课件)
课下,也请你动笔来写写你眼中的香山红叶,好吗?
五、总结全文:当其他树木都在秋风的摧打下泛黄、飘落时,唯有香山红叶迎着秋的凄凉茂盛开放,给秋天的北京增添了一抹亮色。作者用他的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副红叶漫山的美丽景象,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若日后你有机会欣赏这样一美景,一定不能错过啊!板书设计:
《香山的红叶》
红的时节 爱红叶 与众不同 红的色调
【小学一年级《香山红叶》语文教案】推荐阅读:
红叶谷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11-07
小学一年级新生常规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02-23
语文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12-03
小学一年级语文《分类》教案01-11
小学一年级语文山村教案04-14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05-23
小学一年级语文计划09-30
一年级小学语文生字11-05
小学一年级语文散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