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学习资料

2024-07-13

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学习资料(共6篇)

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学习资料 篇1

关于开展向石秋杰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赣教党字【2011】65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各大中专院校:

近期,在全省乃至全国广为传颂着南昌大学石秋杰老师平凡而又伟大的感人事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开展好学习宣传石秋杰同志的活动。9月20日,省委书记苏荣前往南昌大学,亲切看望慰问石秋杰同志的家属,高度评价石秋杰老师用无私奉献唱响生命之歌的先进事迹,称赞她为教师之楷模,人生之榜样,并号召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石秋杰先进事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和苏荣同志的要求,进一步在全省教育系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经研究,决定广泛组织开展向石秋杰同志学习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学习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的重大意义

石秋杰,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前系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师。2011年5月28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48岁。多年来,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潜心科研,爱生如子,行为世范,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先后被授予“南昌大学师德师风标兵”、“南昌大学巾帼十佳”、“南昌大学优秀班主任”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

石秋杰同志爱岗敬业、品德高尚。她热爱教育事业,在13年与病魔的搏斗中,虽经过三次大手术和几十次的化疗放疗,却从没有因为治疗耽误过一次给学生的授课,从没有因为病痛放松过对科学的追求,在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争分夺秒地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她爱集体,在2011年3月她还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三八妇女节”活动。她爱家庭,爱生活,是一个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石秋杰,这位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知识女性,以病弱之躯的微弱之火,照亮着生命的每一寸土地。石秋杰同志潜心科研、成绩斐然。她把实验室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多少个夜晚,她的实验室里灯光总是夜如白昼;多少个节假日,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实验室。近几年来,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有20余篇;先后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协助主持并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了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年石秋杰同志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又多次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先后获得过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就在今年3月病重之际,她还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成功获批。石秋杰同志爱生如子、精心育人。她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用女性的细心和母性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看来,她不仅是他们学业上的老师,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妈妈。作为研究生班主任,她熟知化学系每位研究生的情况。即使在住院的那段时间,她仍坚持通过短信、QQ等方式和学生联系。她心中总是念着学生,总有不竭的动力与精力去付出、去传道、授业、解惑,直到去世前的一个月,还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她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师者的神圣使命,用生命诠释着师者的崇高与风范。

石秋杰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其理想信念、思想品质、道德追求、精神境界是全省教育系统宝贵的精神财富。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学习苏荣书记看望慰问石秋杰同志家属发表的重要谈话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学习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的重大意义。苏荣同志的谈话,对如何学习把握石秋杰先进事迹的实质、如何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作了精辟论述。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刻领会苏荣同志谈话的精神实质,通过不断深入学习石秋杰先进事迹,深刻认识开展学习活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有利于推动全省教育优先发展,有利于树立江西教育新形象。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活动

学习宣传石秋杰同志的先进事迹,首先要领会把握好其实质内涵。苏荣同志在谈话中明确指出,全省广大教育和教育工作者要学习石秋杰同志这种矢志不移地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她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高尚师德,学习她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学术风范,学习她身患重病仍为他人着想、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当前全省教育系统要重点组织好三个层面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努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的楷模,成为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楷模,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二要组织好广大教师的学习活动。要通过组织好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主题的研讨和座谈等活动,学习石秋杰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使广大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全方位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组织好广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各校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班会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重点要学习石秋杰老师克服困难、乐观向上、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引导广大学生能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在服务社会中健康成长成才。

在组织好学习活动的同时,全省教育系统还要加大宣传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的力度,使石秋杰同志的先进事迹成为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员工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

三、努力把学习宣传活动融入到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宏伟事业中去

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事业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时期。提高教育“五率”目标,办好“五乐”教育,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尤其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对学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面对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用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他们,用崇高的目标鼓舞他们,用坚定的信念激励他们。

要通过学习活动,使全省教育系统更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石秋杰同志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实践者,更是践行党的教育宗旨的楷模。要学习她大仁大义、大爱大勇的高贵品德,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要通过学习活动,使全省教育系统更加致力于提高办学质量。质量是现代教育的生命线,提高办学质量是最大最好的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发展。我们要把石秋杰同志不计个人得失而始终致力于崇高事业的精神,转化为不断提高教育“五率”目标、办好“五乐”教育的强大动力,始终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突出自身优势,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要通过学习活动,使全省教育系统更加努力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学习石秋杰同志的担当意识,勇于承担起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任务,主动融入、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努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统筹兼顾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兼顾重点建设与整体推进的关系,统筹兼顾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学习活动,使全省教育系统更加致力于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要通过认真学习石秋杰同志爱生如子的伟大精神,着力解决好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广大教职员工作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以优良的作风促进教风学风校风建设。

请各设区市教育局,各大中专院校及时将学习活动情况报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联系人:罗红卫;电话及传真:0791—86765067。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

江西省教育厅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2.永生的“博导妈妈”——追记南昌大学化学系教授石秋杰

《 光明日报》(2011年09月16日 01 版)

“永别了!” 这是一份储存在她手机里尚未发出的短信遗言。

“各位同学:对不起,因为身体原因,近半年来给予你们的关心和指导太少了,深感抱歉,请谅解!当初解(接)纳你们的时候没有想到我的身体会这么快就变成今天这样,否则我就会把你们推荐给更优秀的老师。请继续完成好你们的学业,预祝你们都有美好的前程!永别了!”遗言的作者,名叫石秋杰,生前是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理事。

她病逝时,只有48岁。48年中,竟有14年在与癌症病魔抗争。

在13年的从教生涯中,她竭尽全力关爱着她的每一个学生,被学生们亲热地称之为“博导妈妈”。

她用自己的生命,阐述了何谓师者、何谓师德、何谓师风。生如夏花逝如秋叶

28日,5月的最后一个周末。

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教工宿舍楼下的石榴树花红似火,灿若云霞。即将毕业的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研究生彭子青和几位同学约好来看望他们的导师石秋杰。

一进老师家,透过敞开的卧室门,同学们看到石老师躺在床上,以为她在休息,便脚步轻轻地走进客厅。几位熟悉的老师已汇聚在此。他们在轻声啜泣,彭子青顿觉茫然。石秋杰的爱人、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谌伟庆缓缓走过来,低沉地说:“过来给你们的石老师鞠个躬,告别一下吧!”

刹那间,彭子青的脑子一片空白。他怎么也不愿相信,亦师亦母的石老师,就这样离开了她心爱的学生们,永远逝去。

就在两天前的5月26日凌晨零点零二分,石秋杰还给彭子青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

那是为他修改完的长达三万余字的毕业论文,逐行逐句,一丝不苟。

那是石秋杰生前发送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

5月30日,南昌大学召开石秋杰追悼会。她的遗像,是按照石秋杰生前意愿,用一张她和心爱的学生们在一起做实验的工作照裁剪出来的。照片上的她,灿烂而安静地笑着。

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告别的那一瞬间,彭子青和师兄弟妹们在石秋杰遗体前撕心痛哭,长跪不起,千呼万唤也无法表达他们对“博导妈妈”的崇敬和缅怀。

“下辈子您还做我们的老师”

往事历历。

2010年12月,长期接受化疗的石秋杰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发声困难。“石老师一手拿着水杯,一手拿着麦克风。对学生的课,石老师丝毫不马虎,总是那么认真。可我们是那么不懂事,竟然没看出老师的病情,还总是找她问这问那。”她的学生回忆说。

“5月8日,母亲节,我们为石老师送上康乃馨,石老师还说一切都好。那几天她的短信催得很急促。5月15日,石老师给我的短信说:„我最近都不过去,有事QQ或短信邮件联系,抓紧时间把论文弄好。‟5月17日晚,石老师给另一个同学发了修改多次的毕业论文;5月20日,又给我发来短信:„论文尽快打印出来,放在我的办公室,谌老师今晚会过去取。‟紧接着又要我„先别打印了,你发到我邮箱一份‟。5月26日,她把改好的论文发到我邮箱……”彭子青泣不成声。

“(实验仪器)修好没?本科毕业论文你们帮我把好关,仔细修改。同时你们几位应抓紧时间,把以前的数据整理成论文,请代为转告其他人。郭贵新、郑玉华的实验也该抓紧,遇到问题你们都帮帮她们,谢谢!”

这是石秋杰与学生黄思富最后的交流,短信发送于5月22日,距石秋杰去世的日子不到一周。

石秋杰去世后,学生们自发地在网上设立了“石秋杰老师天堂纪念网”,一字一句感人至深。

“答辩完的那天,同学们都拉着自己的导师开心地合影,我却像个失去妈妈的孩子,那一刻,我只有在心里一声声地喊着你:„石老师,……‟你走得真狠心,患这么重的病却一个人默默承受痛苦,经过那么多次的化疗、放疗,即使戴着扩音器上课也不让我们知道你的病情,直到临走时都没让我们看一眼、说上一句话……石老师,你说你走时不想让我们伤心难过,可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吗?知道我们多么爱你,多么想你,多么想看到你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想报答你慈母般的恩情吗?”

“石老师,你把这感恩的机会连着那十多年的病痛一起带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啊!追悼会上我们哭天抢地喊着你,你能听见吗?而今化学楼108室再也看不见你慈祥的微笑,实验室的走廊再也听不见你熟悉的脚步,我们这些离家在外的学子再也感受不到在你家里撒欢逗乐的温暖,再也吃不到你亲自下厨为我们包的东北饺子、做的可乐焗鸡翅,那可是世上最美的佳肴……” “石老师,我们真的好想你,你在天堂要好好的,下辈子您还做我们的老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母,作为您的孩子,我是那么的不孝,您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候,还在费尽心思为我修改论文,直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刻。要是知道您病得那么严重,打死我也不把论文发给您修改。虽然已经太迟了,但我还是要说声,对不起,我的好导师!对不起,我的好母亲!”

她在生与死的边缘始终稳步而行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石秋杰从没告诉过学生。其实,她一直十分清楚自己的病情。

“1月21日、2月10日、3月1日化疗3周期,3月25日、4月14日、5月5日、5月27日、6月17日化疗5周期,7月7日、8月10日、9月10日、10月1日、11月4日化疗5周期……”

这是石秋杰2010年的病历记录。

而就在这一年,石秋杰还继续担任干了10多年的研究生班主任;还在为学生们的入学教育,思想建设及奖学金评定而忙碌;还参加了“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项目建设”的学术活动;还在像一个健康的教师一样,活跃在教学第一线。

在生与死的边缘,石秋杰始终坚守着导师的天职。

早在1997年,时年34岁的石秋杰发现自己罹患乳腺癌。正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她,并没有被可怕的病魔吓到,经过积极治疗后很快返回实验室。

1998年,她成为南昌大学的一名教师。2003年,她病情复发。这种病,复发就意味着死亡的逼近。石秋杰选择教学空闲时由爱人陪伴去上海治疗,坚强的她只是告诉女儿和亲戚:“我去外地开学术研讨会。”

治疗结束,她把医疗费用单据和病历藏起来,微笑着回到岗位继续工作,一如既往地上课、做实验,为学生修改作业和论文;一如既往地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侍奉公婆。此后几年,病情反反复复,石秋杰每年都要接受多个疗程的化疗、放疗。

与病魔抗争这些年,石秋杰的贡献让健康人羞惭———

主持并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教委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主持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南昌大学基础理论研究基金项目;在国际、国内有关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江西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多次荣获“南昌大学优秀班主任”、“南昌大学优秀研究生班主任”、“南昌大学巾帼十佳”、“南昌大学师德师风标兵”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

这么多年,每一次治疗方案,石秋杰坚持以不与教学、科研相冲突为前提,从来没有因为治疗而耽误过给学生上课,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放松过对科学的追求。

就在今年3月,她还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去世前的一个月,她还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

直到去世前几天,她还在争分夺秒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

是何等的心力,才能支撑石秋杰在随时面对死亡的境遇下,顽强而安详地走完她那绝不平庸的人生旅程!

“她把气力都用在课堂上了”

5月26日,石秋杰去世前两天,她的同门师弟、南昌大学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宁和化学系副主任吴芳英等同事来到医院看望她。

第一眼看到石秋杰,大家震惊了:极度消瘦、憔悴的面容,浮肿得厉害的四肢,几乎让人认不出来。然而,更让大家震惊的是,石秋杰的病床上还放着一张小桌子,她正伏在小桌上,用笔记本电脑给即将答辩的研究生修改论文。

张宁,一个自认为早已过了流泪年纪的汉子,此刻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他转身快步走出,平复了好一会儿后才重返病房。他当时不想气氛太凝重,便故作轻松地说:“秋杰啊,你是博导,我也是博导啊,你能不能留几篇论文给我改改?”

石秋杰用微弱的声音回答:“大家都很忙,每个人都有许多事,我已看过两遍啦,再看一遍就可以啦。”

在看望她的过程中,石秋杰一直喃喃自语:对不起学生,没能给学生更多的指导。

实在无力说话了,她在一张纸条上写下不要让其他的同事和领导来看她,也不要告诉她的学生,大家都很忙,自己现在已经无法全力工作,就更不能影响大家的工作。

最了解石秋杰的,莫过于她的爱人谌伟庆。回忆往事,仿佛亲密爱人还未离去。“2004年以来,秋杰晚上就没怎么睡过好觉,全身的疼痛使她常常半夜爬起来,又悄悄回到她的电脑前,好像只有工作才能减轻她的病痛,也不知哪有那么多写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课题、改不完的作业。一天深夜我醒过来,一翻身她又不在了,那已是凌晨四点多了,我推开书房门,见她在给学生发邮件……说实话,经过三次切除手术、几十次化疗、放疗,她的身体已经残弱,还要坚持上课,还再三叮嘱我不让同事、学生知道……其实,从2009年开始她身体状况就很差了。我曾劝过她少上一些课,特别是精力和体力都投入较多的本科生的课,她还是坚持上。她说一来自己是系里专业课的主力,二来其他老师的负担也很重。她总是希望自己能多承担一些。她真是把气力都用在课堂上了,最后给我的遗书,她都没有力气写完啊,我知道她心里一定还有很多没说完的话……”

石秋杰的女儿谌思宇,今年大学本科刚刚毕业。她含泪回忆:“就在去年年底,我还去听过妈妈给学生上课。当时,她带着麦克风讲的,我很吃惊,平时在家里讲话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句的妈妈,在课堂上却那么富有激情,滔滔不绝。现在我明白了,她平时在家少说话是在积攒上课要用的气力啊。我多么后悔我的粗心,一直不知道妈妈病得这么厉害……”

石秋杰走了。但她与病魔的顽强抗争,让人们明白什么是生命的真谛;她对生活与工作的期盼,让人们明白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她对学生的挚诚与热爱,让人们明白什么是教师的天职。

石秋杰,用激情与坚韧,完美地诠释了她那短暂却精彩无比的人生。(本报记者 胡晓军 董 城 本报通讯员 甘 萍 饶泽荣)

3.“她的故事让我泪流满面”

——“博导妈妈”石秋杰事迹在赣引起强烈反响

《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7日 01 版)

“我也是江西高校的一名教师,看了石老师的事迹,深感石老师的伟大、博爱和贤惠。一定向石老师学习,崇德治学,育人爱生!”“石老师,您的师者风范将永远留在我们这些教学科研工作晚辈的心中,鞭策我们前行!我们会郑重接过您的教案,愿您安息!”——本报9月16日头版头条刊发的长篇通讯《永生的“博导妈妈”》以及本报评论员文章《“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在江西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尤其是高校师生和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石秋杰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是当代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楷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真正代表。在南昌大学,与石秋杰老师朝夕相处的师生员工们对她的事迹以及媒体的报道给予高度评价。大家表示,传道、授业、解惑,石秋杰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师者的神圣使命。她以一颗赤诚之心,将师者风范和奉献精神持之以恒,无怨无悔,是“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典范。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说:“石老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她身患重病依然保持对学生的博大爱心、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她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地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为学校的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给南昌大学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师德师风建设更是要放在队伍建设之首。石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先进教师代表,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崇高,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展现了品格,这种榜样的力量,必将激励更多的老师积极投身到我们的教育事业中。”

“我通篇看完石秋杰老师事迹报道后的一刻,泪流满面。”南昌大学科技学院青年教师吴声东说,“现在要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准备好每一堂课,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教授学生多一些知识。石老师不就是这样做的吗?她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以后的人生。”

南昌市第一医院护士杨松云是一位大学生的母亲,她说,自己已经到了难得感动的年纪,却被石老师的事迹深深触动。“谢谢石老师,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的崇高、大学的风骨!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都能遇到像石老师这样学优品高的好老师,不但教给孩子知识和学问,还能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方向。”

在江西,石秋杰的事迹愈来愈多地被人传颂;她的精神,正在让更多高尚的人落泪。(本报记者 胡晓军 董 城 本报通讯员 傅春晖)4.心香一瓣祭恩师——学生们心中的“博导妈妈”石秋杰

《 光明日报》(2011年09月18日 01 版)

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石秋杰于5月28日病逝后,她的学生们饱含热泪,纷纷用各种方式缅怀他们的“博导妈妈”。一番番感人肺腑的话语、一行行情真意切的字句,折射出的是石秋杰——这位高等教育战线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生前,她给予了学生们无私的关爱;逝后,她为学生们树立了人生的标杆。

廖辉(南昌大学化学系2009级研究生): 石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我们敬佩的不仅仅是她的博学,还有她那份对事业的忠诚、对学生无私的爱。石老师非常坚强:尽管一直饱受病痛的折磨,可她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石老师尽职尽责:她经常是上午去医院化疗,下午照常到学校上班,在嗓子发不出声的情况下还坚持用扩音器给研究生上课。5月20日石老师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问我SP6800色谱有没有修好,说有一个工程师在学校,没修好的话可以去联系工程师来看看,我给老师回复“仪器没有大问题,师兄急用实验仪器,我先让给师兄用了”。5月22日师兄便收到了石老师的短信:“6800(色谱)修好没?”老师在病重的情况下,心里还念念不忘我们的实验仪器,这样的关心除了让我感动,还有对石老师深深的歉疚。

亓雪(南昌大学化学系2009级研究生): 两年多来,石老师您为我们所做的远远超出了一个老师需要做的,您不仅是我们学习上的良师,更是我们生活的向导。实验上遇到问题,您总是孜孜不倦地指导我们,每次有了什么新发现新想法,也都和我们一同讨论。有时我们的实验做得不成功,您不但不批评,反倒是耐心地教育我们,跟我们说“搞科研就像是S曲线,总有一个过渡期,一开始觉得都是无用功,实际不然,失败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飞跃的。”听到您的鼓励,我们就会更有动力,不会因为失败而畏缩不前。作为一个老师,您完全做到了教书育人,您做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榜样。您从来不会用老师的身份来命令我们做什么,而是像朋友一样跟我们交谈,有事找我们的时候也都是商量的语气:“现在方便吗?有时间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吗?”甚至经常跟我们说“谢谢,你们辛苦了”之类的话。隔段时间您就会跟我们一起吃饭,只要您有时间就会带我们去您家里,亲自为我们做好多好多可口的饭菜,甚至顾虑到我们每个人的口味,让我们这些离家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师恩浩荡,说什么都很无力,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出我们对石老师的爱!石老师,我们一定会以您为榜样,坚强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本报记者 胡晓军 董 城 本报通讯员 田海虹 本报南昌9月17日电)

5.“我们需要更多像石秋杰一样的教师”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看望石秋杰家属

《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1日 01 版)

今天上午,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专程看望慰问了“博导妈妈”石秋杰教授的家属。

苏荣从9月16日的光明日报一版上看到了长篇通讯《永生的“博导妈妈”》及配发的评论员文章《“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深为石秋杰的事迹而感动。一进门,苏荣握着石秋杰的爱人、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谌伟庆老师的手,动情地说:“石老师的不幸去世,对家人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南昌大学、对全省教育事业也是一个重大损失。我代表省委省政府,表达对石秋杰老师的敬重和怀念,对你们表示慰问。”

谌伟庆感慨地说:“我爱人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没想到去世以后,像她这样一个普通教师,一个平凡的人,会引起学校、省委省政府、社会各界和全国媒体的关注,这是我们江西高校教师的光荣。”

“光明日报是党报、大报,有着巨大影响力,这次及时地发现并向全国宣传了石秋杰同志,也使江西干部群众有机会了解石秋杰老师的事迹。”苏荣说,“石秋杰老师虽然平凡,但在平凡中体现着伟大。她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苏荣与谌伟庆促膝坐在客厅那张老式的木沙发上,他说:“面对病魔,石老师总是把自己的痛苦掩盖下来,把愉悦留给学生们,这种人格魅力是让人感动的。”

陪同苏荣来到石秋杰家看望慰问的还有几位江西省的有关领导和江西省教育厅、南昌大学的领导。苏荣环顾四周,说:“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石秋杰一样的教师。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向石老师学习,学习她这种矢志不移地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她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高尚师德,学习她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学术风范,学习她身患重病仍为他人着想、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

苏荣说,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办一所好大学,办名校,办出特色,不仅仅需要高楼大厦,更需要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石秋杰老师,她不仅仅是一个人,她代表了一个群体,代表了南昌大学优秀教师这个群体,也是我们省教育队伍中优秀教师的一个缩影。”

苏荣还告诉谌伟庆,江西省委省政府已决定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个硬杠杆,就是要占到GDP的4%。”

“我们一定要为教师奉献自己的力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重视教育、热爱教育、热爱教师的氛围。这个氛围越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越强!”苏荣说。

(本报南昌9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胡晓军 董 城 本报通讯员 郭 航)

6.给有追求的教师一份动力

《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2日06 版)

“博导妈妈”、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石秋杰的感人事迹,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让无数人为之落泪。(石秋杰事迹报道详见本报9月16日1版长篇通讯《永生的“博导妈妈”》)日前,中共南昌大学委员会发出《关于向石秋杰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学习她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

石秋杰的事迹,在感动人们的同时,也在引发人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们的深深思索。彭文龙是南昌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短短几年的大学教师生涯中,他说他曾感到迷茫:“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教授门‟似乎让大学教师的光环有些黯然失色,社会对大学„象牙塔‟的评价也在改变。本应受人尊重的师道还值得世人敬仰吗?”

“然而就在我们不甘心于现状的时候,石秋杰却向我们昭示了师德的真谛。”彭文龙说,“石老师用她短暂而美丽的人生启示我们,高尚的师德其实可以很平凡,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很高尚,关键是要有那份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坚守。”

南昌教育学院副院长范雯芩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这几天,她把光明日报对石秋杰所作的系列报道看了一遍又一遍,心灵震撼,心生感悟。

“在赞叹哀思石老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扪心自问:高校教师的责任何在?幸福何在?成功的标志何在?最有力的回答是:为国家多培养适应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才是教师责任所在、幸福所在、成功所在。而担当责任、收获幸福、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拥有高尚的师德,这是教师的本分,是教师的义务,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基础元素。”

江西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汪立夏曾在高教第一线工作多年,他说:“昨天的光明日报刊登了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看望石老师家属的报道,我认真地看了。”汪立夏说,“正像苏容书记说的,„石秋杰老师,她不仅仅是一个人,她代表了一个群体‟。也许我们慨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同时,对教育尤其是教师颇有微辞时,我们不应忘记,相对少数不讲师德、缺少品德、才学不足,甚或丧失师德、误人子弟的人来讲,有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在为数以几亿计的受教育者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肩负起为共和国的千秋大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说:“我们要把学习石秋杰同志的先进事迹与开展创先争优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职员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这,正是对“博导妈妈”石秋杰最好的纪念。(本报南昌9月21日电)7.平凡而又美丽的师者人生——追记南昌大学教授石秋杰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9月22日)

48个春秋的生命里程,13年的教书生涯。石秋杰,南昌大学普通女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让每每回忆起她的人泪流满面。

48个春秋的生命里程,14年的抗癌之路。她经过3次大切除手术、几十次化疗、放疗。当上苍用疾病考验她生命的极限时,她舍出血肉之躯,展示了人性至美的光辉。

14年来,每一次的治疗方案,她坚持以不与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相冲突为前提,从来没有因为治疗而耽误过给学生上课,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放松过对科学的追求。

长期的化疗、放疗致使她声带嘶哑,她便用扩音器坚持给学生讲课;去世前的一个月,她还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直到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在争分夺秒地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

9月20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看望慰问了“博士妈妈”石秋杰的家属。苏荣说:“石老师虽然平凡,但在平凡中体现着伟大。她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面对病魔,石老师总是把自己的痛苦掩盖下来,把愉悦留给学生们,这种人格魅力是让人感动的。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石秋杰一样的教师。”

“下辈子您还做我们的老师”

2011年5月26日深夜12点02分,石秋杰发给她的研究生彭子青一封邮件。3万多字的硕士毕业论文修改稿,逐行逐句,一丝不苟。两天后,2011年5月28日凌晨5点37分,这位女教师溘然离世。

5月30日,石秋杰追悼会举行。她分散在祖国各地的同学、朋友、学生放下手头的工作,赶了回来。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赶来了,为自己心爱的弟子;学校领导赶来了,为自己的好员工;亲朋好友赶来了……石秋杰带的12名已毕业的研究生,除一名因未及时通知到,其他11名全部从各自的工作城市赶到南昌,其中一名研究生毕业后在浙江工作,即将分娩,哭着让自己的爱人替自己赶到南昌送老师最后一程。

石秋杰去世100多天了,学生们对她的思念越发强烈。学生们自发地在网上设立了“石秋杰老师天堂纪念网”,一字一句感人至深。

“答辩完的那天,同学们拉着自己的导师开心地合影,我却像个失去妈妈的孩子,那一刻,我只有在心里一声声地喊着你:石老师,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吗?知道我们多么爱你,多么想你,多么想看到你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想报答你慈母般的恩情吗?” “石老师,追悼会上我们呼天抢地喊着你,你能听见吗?我们这些离家在外的学子再也感受不到在你家里撒欢逗乐的温暖,再也吃不到你亲自下厨为我们包的东北饺子、做的可乐焗鸡翅,那可是世上最美的佳肴……”

“石老师,我们真的好想你,你在天堂要好好的,下辈子您还做我们的老师……” “下辈子我还做妈妈的好女儿”

石秋杰是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1998年华南理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博士毕业,同年被分配至南昌大学工作至今。她是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理事。

早在1997年,年仅34岁的石秋杰就发现自己罹患乳腺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她没有被这个可怕的病魔吓倒,经过积极治疗后很快返回实验室,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自1998年进入南昌大学工作以来,她先后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因工作成绩突出,石秋杰多次荣获“南昌大学优秀班主任”、“南昌大学优秀研究生班主任”、“南昌大学巾帼十佳”、“南昌大学师德师风标兵”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

2003年,她的病情复发。这种病,复发就意味着死亡的逼近。石秋杰选择了教学空档期由爱人陪伴去上海治疗,坚强的她依然没有告诉其他任何人,只是给女儿和亲戚打电话说“我去外地开学术研讨会”。治疗结束后,她把医疗费用单据和病历本藏起来,微笑着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一如既往地上课、做实验,为学生修改作业和论文;一如既往地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侍奉公婆。

从2004年到2011年,她的病情一再复发,石秋杰每年都要接受多个疗程的化疗、放疗。

2010年,石秋杰的病历是这样记录的:“1月21日、2月10日、3月1日化疗3周期;3月25日、4月14日、5月5日、5月27日、6月17日化疗5周期;7月7日、8月10日、9月10日、10月1日、11月4日化疗5周期……”而就在这一年,石秋杰还继续担任着干了十多年的研究生班主任,还在为学生的入学教育、思想建设及奖学金评定工作而忙碌,还参加了厦门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项目建设”的学术活动,还在像一个健康的教师一样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谌伟庆,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与石秋杰风雨同舟、相濡以沫20多年,特别是这14年来,他从未停止与死神争夺爱人的残酷战斗,始终不离不弃。

回忆往事,仿佛亲密爱人还未离去:“我一直觉得她是个好妻子、好媳妇、好大嫂、好老师。秋杰临终前10多天写的那3封遗书,分别是给她娘家人、给我的家人、给我和女儿的。生病的事,她不让我告诉任何人,包括她的家人,怕别人担心。她和我的父母、兄弟姐妹相处得非常好,追悼会上我的弟妹、弟媳哭得最伤心。我弟弟、妹妹的孩子再三要求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秋杰的墓碑上,他们说秋杰是我们家最值得尊敬的长辈。”

石秋杰的女儿谌思宇,今年刚大学本科毕业。她回忆道:“就在去年年底,我还去听过妈妈给学生上的课。当时,她是用麦克风讲的,我很吃惊,平时在家里讲话一般不会超过20句的妈妈,在课堂上却那么富有激情,滔滔不绝。现在我明白了,她平时在家说话少是在积攒上课要用的气力啊。我多么后悔我的粗心,一直不知道妈妈病得这么厉害。在我心目中,妈妈是最完美的女神。下辈子,我一定还做妈妈的好女儿。”

理学院化学系副主任吴芳英回忆道:“在同事的眼里,她一直是一个追求完美、健康美丽的人。她一直坚持工作、坚持上课、坚持指导学生,连续十多年担任化学系研究生班主任。直到2010年年底,化学系研究生的入学教育、思想教育和奖学金评定等工作,都是石老师亲自做的。”

5月26日,石秋杰的同门师弟以及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宁等同事“强行”来到医院探望。第一眼看到石老师,大家震惊了:极度消瘦、憔悴的面容,浮肿得厉害的四肢,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了。然而,更让大家震惊的是,石老师的病床上还放着一张小桌子,她正伏在小桌上,用笔记本电脑给即将答辩的研究生修改论文。

“她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崇高”

从1998年至今,石秋杰已经为教育事业奉献了13个春秋,长期承担本科生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以及研究生的“工业催化剂设计”、“催化材料化学”的教学任务。石老师尽管患病,但她的工作量却是每年都超额完成。就是在病情日渐严重的近两年,她依然坚持站在讲台上,依然坚持奋战在实验室。

彭子青是石秋杰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彭子青回忆,石老师多次为他修改论文,效率很高,很仔细,电子文稿上都是满满的批注。2010年12月,长期接受化疗的石老师身体已经十分虚弱,“石老师当时给我们上课,就是一手拿着水杯,一手拿着麦克风。就是研究生的课,石老师也丝毫不马虎,总是那么认真。可我们是那么的不懂事,竟然没看出老师的病情,还总是找她问这问那。”

今年5月22日,也就是石秋杰逝世的前一周,学生黄思富还通过短信和石老师探讨实验仪器修理的事。石老师回复他说:“本科毕业论文你们帮我把好关,仔细修改,同时你们几位应抓紧时间把以前的数据整理成论文,请代为转告其他人。郭桂新和郑玉华的实验也该抓紧,遇到问题你们都帮帮她们。”谁知,这条短信竟成了黄思富与石老师最后的交流。

在学生看来,石秋杰不仅是他们学业上的老师,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妈妈。石老师经常会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送给他们吃。每年学期末,石秋杰都会邀请学生们到她家里来,她亲自下厨,为他们做可口的饭菜,包好吃的饺子,让身在异地求学的学子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住院后,石老师一直坚持通过短信、QQ的方式和学生联系。身体的剧痛使她每晚无法入眠,她就静静地坐着,尽量不咳嗽,不影响其他患者休息,也不肯服用止痛药品,怕损伤脑子影响自己以后的教学与科研。在生命倒计时里的每一刻,石秋杰用她的真诚与善良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说:“石老师身患重病依然保持对学生的博大爱心、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她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地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石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先进教师代表,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崇高,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展现了品格,这种榜样的力量,必将激励更多的老师积极投身到我们的教育事业中。”

石秋杰同志爱岗敬业、品德高尚。她热爱教育事业,在13年与病魔的搏斗中,虽经过三次大手术和几十次的化疗放疗,却从没有因为治疗耽误过一次给学生的授课,从没有因为病痛放松过对科学的追求,在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争分夺秒地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她爱集体,在2011年3月她还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三八妇女节”活动。她爱家庭,爱生活,是一个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石秋杰,这位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知识女性,以病弱之躯的微弱之火,照亮着生命的每一寸土地。石秋杰同志潜心科研、成绩斐然。她把实验室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多少个夜晚,她的实验室里灯光总是夜如白昼;多少个节假日,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实验室。近几年来,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有20余篇;先后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协助主持并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了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年石秋杰同志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又多次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先后获得过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就在今年3月病重之际,她还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成功获批。石秋杰同志爱生如子、精心育人。她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用女性的细心和母性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看来,她不仅是他们学业上的老师,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妈妈。作为研究生班主任,她熟知化学系每位研究生的情况。即使在住院的那段时间,她仍坚持通过短信、QQ等方式和学生联系。她心中总是念着学生,总有不竭的动力与精力去付出、去传道、授业、解惑,直到去世前的一个月,还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她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师者的神圣使命,用生命诠释着师者的崇高与风范。

当天中国教育报配发短评:爱与责任的完美诠释

石秋杰,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持久地感动、感染了许多人。在生命垂危之际,石秋杰以对教书育人事业的赤诚,以对学生发自心底的爱,诠释着师者的崇高。作为教授、博导,石秋杰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把事业的重心放在课堂上和实验室里。与当下一些教师轻教学、忙项目的行为相比,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她还用女性的细心和母性的爱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看来,她不仅是他们学业上的老师,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妈妈。石秋杰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师者的爱与责任。

在石秋杰短暂而美丽的人生中,始终以阳光而坚强的心态驱散病魔的阴霾,用温暖而执著的微笑面对肩负的神圣使命。石秋杰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崇高师德和高尚情操。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石秋杰一样的教师。

8.教师楷模 人生榜样

《江西日报》9月21日头版

9月20日上午,省委书记苏荣前往南昌大学已故优秀教师石秋杰教授家中,亲切看望慰问她的家属,高度评价石秋杰老师用无私奉献唱响生命之歌的先进事迹,称赞她为教师之楷模,人生之榜样。

48岁的石秋杰教授生前系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师,博士生导师。2011年5月28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多年来,她爱岗敬业,潜心科研,爱生如子,行为世范,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先后被授予“南昌大学师德师风标兵”、“南昌大学巾帼十佳”、“南昌大学优秀班主任”、“南昌大学优秀研究生班主任”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

上午11时10分,苏荣以及省领导赵智勇、肖光明一行,专程来到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北区教工宿舍,看望慰问已故教授石秋杰老师的家属。一进门,苏荣握着石秋杰的爱人、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谌伟庆老师的手,动情地说:“我们都很怀念石老师,她在最后的日子里仍惦记着她的学生、眷恋着她未完成的事业,这些都使我深受感动,她的不幸去世,对家人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南昌大学、对全省教育事业也是一个重大损失。”

“13年,她从未因为治疗而耽误给学生上课;长期的化疗、放疗致使声带嘶哑,她便带着扩音器坚持给学生讲课;去世前的一个月,她还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实验;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在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谌伟庆回忆起爱人石秋杰生前的点点滴滴,眼里噙满泪花。谌伟庆感慨地说:“我爱人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没想到去世以后,像她这样一个普通教师,一个平凡的人,会引起学校、省委省政府、社会各界和全国媒体的关注,这是我们江西高校教师的光荣。”

“璀璨人生,光耀一生”。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介绍说,仅在南昌大学的校园网上,师生们自发对石秋杰老师追思和悼念的留言、文章等就超过四十万字。互联网上更是反响强烈,许多网友称她是“博导妈妈”、“大学最美老师”„„

苏荣深情地说,正如大家所说,石秋杰老师很平凡,但在平凡中体现着伟大。她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传道、授业、解惑,石秋杰老师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师者的神圣使命。她以一颗赤诚之心,将师者风范和奉献精神持之以恒,无怨无悔,是“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典范。

苏荣接着说,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在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大学不应只比“大”更应比“学”。大学不仅仅是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有名师、名家。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而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在于加强师德建设。石秋杰老师作为全省高校教师的优秀代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和躬行了什么叫“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石秋杰一样的教师。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她这种矢志不移地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她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高尚师德,学习她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学术风范,学习她身患重病仍为他人着想、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

苏荣最后说,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石秋杰先进事迹,对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奋斗,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临行,苏荣关心地询问石秋杰女儿谌思宇的学习生活情况。当得知谌思宇正在大学读研究生,成绩优秀。苏荣勉励谌思宇:“要努力学习,坚强生活,像你母亲一样,做一个优秀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一句句情深意切的问候,令在场的人感动万分。

(本报记者傅云)

9.一句句情深意切的问候,令在场的人感动万分

新华网2011年9月27日

蜡炬成灰泪始干——追记南昌大学石秋杰教授

9月24日晚举行的南昌大学2011年迎新生文艺晚会上,一部12分钟的情景剧让万名师生为之感动。

情景剧的主人翁是今年5月辞世的南昌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石秋杰。去世前的一个月,她还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在为学生修改毕业论文……

情景剧选取石秋杰与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约定与学生包饺子,病床上坚持给学生修改论文等工作、生活片断,通过同事、学生对她的思念和诉说,演绎出石秋杰老师的高尚师德。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16班的王若男同学说:“我是新生,对石秋杰老师并不了解,但是看完这个节目后特别感动。石秋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特别温暖。虽然她的生命很短暂,但她就如同夜空中燃放的烟花一样,无比绚烂与精彩。”

“石秋杰老师的那一份坚定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演出的过程中我几度想要落泪,但是我不能哭,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这样才能把最真实的石秋杰老师展现在观众面前。”石秋杰的扮演者谢蓉老师演出结束后说。

48个春秋的生命里程,14年的抗癌之路。石秋杰,这位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知识女性,摇曳着病残之躯的微弱火光,照亮了生命的每一寸土地。

1997年,正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石秋杰患上乳腺癌。她没有被病魔吓倒,经过积极治疗后很快返回实验室,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988年博士毕业后她一直在南昌大学任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多年来,石秋杰经历过3次大切除手术、几十次化疗放疗。当上苍用疾病考验她生命的极限,她用血肉之躯展示了人性至美的光辉。每一次制订治疗方案,她都坚持以不与教学、科研相冲突为前提。长期的放化疗使她声带嘶哑,她便带着扩音器给学生讲课。就在今年3月,她还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得50万元的科研经费。

在南昌大学工作期间,她先后主持并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两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国家教委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在国际、国内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和发明专利各一项。

2003年,石秋杰病情复发。这种病复发,就意味着死亡的逼近。在教学空当期,她由爱人陪伴去上海治疗,坚强的她没有把病情告诉其他亲人,给女儿和亲戚打电话只说是去外地开学术研讨会。治疗结束后,她把医疗费用单据和病历藏起来,微笑着回到岗位工作,一如既往地上课、做实验,为学生修改作业;一如既往地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侍奉公婆。

就是在病情日渐严重的近两年,她依然坚持站在讲台上,奋战在实验室。2011年4月,因病情恶化不得不住院治疗,她还通过短信、QQ和邮件,指导和修改学生毕业论文。

2011年5月26日,石秋杰去世前两天,她的同门师弟、南昌大学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宁和同事来到医院探望。第一眼看到石老师,大家震惊了:极度消瘦、憔悴的面容,浮肿得厉害的四肢,几乎让人认不出来。然而,更让大家震惊的是,她正伏在小桌上,用便携电脑给即将答辩的研究生修改论文。

张宁,一个自认为早已过了流泪年纪的汉子,那一刻眼泪怎么也控制不住,他转身快步走出病房,平复了好一会儿才回来。不想气氛太凝重,他便故作轻松地说:“秋杰啊,你是博导,我也是博导啊,你能不能留几篇论文给我改改?”石秋杰用微弱的声音回答:“大家都很忙,每个人都有许多事,我已看过两遍了,再看一遍就可以啦。”

“秋杰啊,她这一辈子都在追求完美,工作、生活都是这样。”石秋杰的爱人谌伟庆说,“就连她的病情,她都一直没告诉过学生,也一直没告诉过同事。她不想给别人增加任何一点麻烦。”

谌伟庆说:“2004年以来,秋杰晚上就没怎么睡过好觉,全身的疼痛常使她半夜爬起来,又悄悄回到电脑前,好像只有工作才能减轻她的病痛。一天夜里我醒来,一翻身她又不在了,那已是清晨4点多了,我推开书房门,见她在给学生发邮件……”回忆往昔,谌伟庆悲痛不已:“她真是把气力都用在学生和课堂上了,最后给我的遗书,她都没有力气写完啊,我知道她心里一定还有很多没说完的话……”

石秋杰去世后,学生们自发地在网上设立网页纪念她。学生们情真意切的言语感人至深:“答辩完的那天,同学们拉着自己的导师开心地合影,我却像个失去妈妈的孩子,那一刻,我只有在心里一声声地喊着你:石老师,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吗?知道我们多么爱你,多么想你,多么想看到你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想报答你慈母般的恩情吗?”

“石老师,我们真的好想你,你在天堂要好好的,下辈子您还做我们的老师……

10.学生在天堂纪念网悼念石秋杰老师文选录

http:// 祭石老师文

发布时间:2011-05-31 10:34 来自:lee 今日照常打开电脑,打开QQ,惊闻好友说说上写道“石老师,走好”。心中默念此石老师应该是某一老老师,寿终正寝,不敢相信也不可能是我一直在内心深深惦念、尊重不已的石秋杰老师。然一切都是真的!

石老师是我的老师,是我曾经一直满含愧疚不愿直面的老师,是曾经指导我在漫漫黑夜给予我一盏明灯的老师。真不愿这一切是真的!离开南昌,离开石老师已经整整七年了,中间经历很多故事,最后一次见到石老师已经是2008年的3月,正好是个雨雪霏霏的日子。每每见到老师,老师都是嘘寒问暖,在我人生的十字关头给予指向和鼓励。多年来,我一直都不曾也不能忘记您,每当我困惑无助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您温暖又激励的话语,然后充满力量,大步向前!

石老师是我的老师,我曾想有一日功成名就抑或成家立业后像模像样般去看望您,然子欲养而亲不待,您就这般匆匆走了。石老师是我的老师,您一直都活在我的心里!

面对电脑,敲下如是文字,于己也是泪眼模糊,愚脑混沌,不知所言!谨以此祭石老师,石老师是我的老师!

石老师,您一路走好!

发布时间:2011-05-31 22:26 来自: 匿名网友

这三年来的研究生学习期间我都一直得到石老师的悉心指导。石老师的谆谆教诲、嘘寒问暖都还在耳边,不敢相信石老师真的走了。石老师是多么的坚强,自己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还坚持工作,而且从来不提及自己的病情。她在病重生命垂危之际仍坚持为我批阅论文多次,每次都是很快随即就给我回复,并给出宝贵的修改批注。当时懵懂的我只是佩服老师的责任心和高效率,没曾想到这些都是老师在病危之时做的。感叹石老师伟大和无私的同时,自觉愧疚万分。在石老师最后的这段日子,还让她如此操劳。

心存对石老师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愿石老师一路走好!老师,一路走好

发布时间:2011-05-31 19:59 来自: 金燕

亲爱的石老师,没有想到您就这么急匆匆的走了。开始听说您病了,您都没有容许做学生的来看看您。知道您是怕我们知道了您的病情影响我们的学习,而选择了自己默默地承受。

想起您那甜美的笑容,您那温柔的教导,您那细致的关怀,怎么不让学生感到惋惜啊。石老师,谢谢您的循循善诱,谢谢您的暖暖地微笑,您永远活在同学们的心中… 石老师,一路走好

发布时间:2011-05-31 10:50 来自:2003硕 丽丽 5.30早晨,打开电脑,在群里看到您病逝的消息 立刻打电话给南昌,确认了消息的真实 心中悲痛不已,但还是不愿相信

三年的时光里,您留给我们的永远都是年轻、自信、快乐、爽朗和坚强的印象 您是那样的优秀,是我们全班女生的楷模

我们真的都很爱您,这句话也许我们谁也没说出来过 但确实是藏在我们每个人心里,如今却最想说的一句话 您没有离去,在我们的印象中您永远都是年轻美丽的样子 石老师,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病痛的折磨 石老师,我们永远爱您!

发布时间:2011-06-01 21:05 来自: 匿名网友

最最敬爱的石老师,天堂里的您还好吗?您离开我们五天了,可还是无法说服自己这是真的,然而事实由不得我不信,您真的已经离开我们了。

有太多的话想跟您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师恩难偿,根本不是能用只言片语所能表达的。两年来,您为我们所做的远远超过了一个老师要做的,您不仅是我们学习上的良师更是我们生活的导向。您总是孜孜不倦的指导我们实验,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的生活,您对我们是那么的有耐心有爱心,可对自己却又是这么的狠心,一个人默默的承受所有的病痛。从上学期您的嗓子就开始沙哑,最后都几乎说不出话,您告诉我们是发炎,您带着扩音器给我们开组会。您病重了也不告诉我们,还坚持来学校看我们,后来病危的两个月里,您来不了学校还让谌老师过来看我们,带吃的给我们,让我们怎么会想到您会这么快离开我们呢?石老师,是我们不孝,没有早一点去看望您!

我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实在是觉得说什么都很无力,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出您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

石老师,我们永远爱您,永远是您的“小石子”,愿您在天堂永远幸福安康!

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学习资料 篇2

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 真刀真枪, 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风、社风和民风为之一振, 举世瞩目, 战果不菲, 进入崭新境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历史, 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风雨才能看得更清楚。”当前, 作风建设处于“爬坡过坎”、咬牙使劲的关键期, 党员干部有压力, 全国人民有期盼。为进一步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2014年12月, 人民银行党委决定, 在人民银行系统开展向曲江同志学习活动。捧手读完《曲江同志先进事迹》, 心绪中多了久违的影像, 脑中不断闪过, 多年来, 身边曾有过多少熟悉的一幕, 他们都是曲江———基层央行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在他们身上, 都有感人作为和风貌, 他们:真诚的信仰人民这一“上帝”, “克己复礼”;用实实在在的人情味, 反对了人情风, 还集体以风清气正的面貌;用“责任担当”, 把“久违”的批评和自我约束, 还原到“指定位置”。

二、平凡中点滴间书写着优良作风

曲江同志, 生前系中国人民银行凤城市中心支行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兼工会主席。2014年2月因病不幸去世, 年仅52岁。作为纪检组长, 他敢于直言批评身边人, 纠正身边事, 严守财经纪律、真抓干部作风。对超标56元的内部接待, 提出质疑, 严厉批评;作为兼职工会主席, 他淳朴真挚, 牵挂困难、心系职工冷暖, 为职工解难事、办好事;作为“大”权在握的领导, 他, 不当“甩手掌柜”, 不仅身先士卒, 还苦干实干了大量具体工作。节假日, 曲江是行里值班天数最多的人。从不因私事而影响工作, 妻子患脑血管痉挛, 眼睛看不清东西, 他为妻子买饭送药从没耽误过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他长期坚持群众优先, 享受在后, 还多次推掉各种荣誉。作为行领导, 他在出差学习、培训等许多公务活动中都有使用公车的待遇, 但他更多的选择了打的和公交。在查出患肺癌直到去世的近一年时间里, 他从没有动用公车一次, 从没有因住院而让行里的同事陪护。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迹, 他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 书写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优良的作为和风貌。

三、精神不褪色是作风优良的内在规律

学习石秋杰老师先进事迹演讲稿 篇3

可是今天关于石秋杰老师的事迹却异常打动我的心,当“学生永别了”的短信传到她的学子手机上时,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的心情,反正此刻我的泪水已经不由自主的一半注入了我的内心,一半淌过了我的脸颊。大学有多少老师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惦念自己的学生!大学有多少老师把育人当做以己的责任!师生之情淡如水,出了教室谁也不认识谁的情况比比皆是,演讲稿《学习石秋杰老师先进事迹演讲稿》。浑浊的河水中总有一股清泉化作支流义无反顾的涌入,而石秋杰老师就是我心目中的这股清泉,纵然知道你的汇入无法改变教育这谭浑浊的死水,但是我相信通过你这面镜子可以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看到自己真实的嘴脸,是善美的抑或是扭曲的。

石老师,你的大爱,让我意识到师生关系任然是世界上最纯真的关系;师生之情任然是世界上最纯洁而神圣的感情。师者父母,当很多人只当它是承诺而吹嘘时,你却用你的生命在践行。我不排除有人在宣扬你事迹的时候有夸大的成分,可是让所有学子和亲人都因她的离开而悲痛万分的人一定是在她生前博爱了她身边的所有人。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心,在物欲横流,一切为己的社会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真情。你的好让所有你的学子都铭记在心。

学习石秋杰心得体会 篇4

——学习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正映照石秋杰老师的辛勤一生,也是匆匆的一生。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南昌大学石秋杰老师平凡而又伟大的感人事迹。

石秋杰老师,生前系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她爱岗敬业,潜心科研,爱生如子,行为世范,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先后被授予“南昌大学师德师风标兵”、“南昌大学巾帼十佳”、“南昌大学优秀班主任”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却被病魔无情的夺去了那可贵的生命。2011年5月28日,石秋杰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48岁。

她,热爱教育事业,在与病魔的搏斗中,虽经过三次大手术和几十次的化疗放疗,却从没有因为治疗耽误过一次给学生的授课,在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争分夺秒地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她,热爱科学,潜心科研,从没有因为病痛放松过对科学的追求。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协助主持并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了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绩斐然;她,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知识女性,以病弱之躯的微弱之火,照亮着生命的每一寸土地。就是这样一位对事业,对科学充满着无限热情的优秀教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那句“爱生如子、精心育人”的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意义,诠释着师者的崇高与风范。

学习石秋杰老师的心得体会 篇5

看完石秋杰老师的事迹后我深受感动,深深地体会到石秋杰老师的事迹平凡而伟大。从石秋杰老师身上我看到的是热爱学生、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她把她的爱全部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中铸就了闪光的师魂,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感人 的事迹催人泪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深思,石秋杰老师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院办公室承担着学院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综合协调和综合服务等重要职能,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石秋杰老师的先进事迹,在认真学习石秋杰老师的先进事迹中走在其他学院的前列。我们要把学习石秋杰老师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中,怎样去为人,怎样去做工作,都要考虑有没有从石秋杰精神出发。

石秋杰老师心得体会 篇6

一、乐观、大爱、无私奉献的处世态度

从石秋杰老师的事迹中了解到,在生活上,她是一个大爱、乐观的被学生称为“博导妈妈”的好老师。身为人母的她,每当过节,都会带学生到自己家里包饺子,让学生体会到融融的节日气氛及母爱般的呵护。从她身上,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乐观与大爱。

其次,石老师在工作中体现的责任感也树立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典范:身体虚弱的她,至始至终都坚持工作。13年的抗癌之路,她一直忙碌在实验室里,从来没有因为治疗而耽误过一节课,在临走前的48小时,卧在病床上的她,依然一字一句地修改着学生的毕业论文。同时她以科研成果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以及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她身上得到完美的诠释。敬业如斯!同为教师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消极怠工?

二、个人价值的实现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身最大的意义。我想,石秋杰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她的临走,给千千万万的人带来了精神上的轰动与共鸣,给世人留下了一种可敬的精神。

有幸处在这个光荣岗位的我们,何不利用这大好时光,发挥好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地拓展自己,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三、换位思考、学会感恩

每一次看着教室里同学们一殷切的求知眼神,我们的工作顿时变得极其重要。一位身患癌症的老师带着扩音器充满着力量地在三尺讲台上给学生上课,我们也应反省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上一篇:无依托单位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一篇:文明工地年度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