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教育三字经

2024-09-10

小学生安全教育三字经(精选10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三字经 篇1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三字经

同学们 仔细听 重安全 惜生命过楼道 勿相争 不拥挤 宜轻静 体育课不能少准备足安全保出校门要申请遵校纪要牢记 走公路 靠右行 过路口 先看灯骑单车 莫搭乘 机动车 持证行 若旅游 网友话 不吸烟电装置 119 抓安全

莫独行 辩伪真酒拒饮慎接近是火警贵有恒登高处迷网络作与息遇险情需急救不放松莫逞能常劳神讲规律要冷静120钟长鸣财物藏荒学业要游泳先避开人之间不显摆 愧双亲组织行再报警 应相敬 陌生人 讲卫生禁玩火 欲求助 遇矛盾 勿轻信 身有益 防灾情 110 互相忍

小学生安全教育三字经 篇2

一是健全安全网络。积极开展平安农机安全镇、村、户创建活动, 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安全监督网络, 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市、镇、村都明确了专职农机安全协管员,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及时预防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强化协会自律。充分发挥农机化协会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机管理、安全监理工作中的作用, 教育全员增强自律意识, 形成齐抓共管, 治理无牌无证工作的合力, 确保农机“三率”水平的提高。

三是加大执法检查。抽调15名专业骨干充实农机安全稽查力量, 3个执法小组分片包干, 深入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建设工地、田间场院等农机作业场所, 开展拉网式检查。3月份以来, 共查处无牌行驶农业机械100多台、无证驾驶人员80余人, 查处未检未审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0多台。

小学生安全教育三字经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 《三字经》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150-01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虽然开设了德育课程,但现行德育课程对职校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够全面,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不够,从而大幅削弱了当前职校德育课程的有效性。就目前职校生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的思想素质都不是很高,主要表现为厌学、自卑、思想消极,早恋、沉溺网络或各类神魔言情小说等。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主要表现为早恋、迷恋上网以及言情小说、厌学、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没有树立崇高的理想,行为懒散,没有良好的时间观念,上课积极性匮乏等。可见,当前的职校生虽然在年龄上已进入青春期,但在思想道德水平上还是停留于“孩童”时代,很不成熟,完全可以运用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三字经》来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构思值得我们深思:《三字经》强调在育人上以德立行,而运用这一理念对当代职校生开展思想教育是有着重要意义的。现笔者将针对“如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三字经》教育”这一课题展开相关探究。

1 通过“望、看、诵”三步骤强化《三字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字经》一直以来都强调德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首孝悌,次见闻”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此点。从客观角度而言,《三字经》是一部宣传儒家思想的教育经典,内容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两方面阐述了一个极为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这一教育体系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此,笔者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女生为主,而大部分女生对我国的文化经典还是怀着一种敬仰的态度,因此,在学前教育班运用《三字经》开展思想教育相对于其他男生较多的专业班效果要好很多。而作为一名学前教育班的班主任可通过“望、看、诵”三步骤强化《三字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三字经》中的做人道理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第一步骤就是“望”。班主任可在教室的前后门、宣传栏以及两侧粘贴《三字经》中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名言,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每周都写上一条《三字经》中的名言名句,这样学生在进入教室后都能看到《三字经》中具有激励意义的经典名言,在潜移默化中将受到这些名言的影响,最终达到提高其思想素质的目的。

第二步骤就是“看”。班主任可每周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百家讲坛中的“解读三字经”(钱文忠),让学生接受系统化的《三字经》学习。学生通过观看钱文忠的解读,对《三字经》有了深入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到这部儒家经典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点燃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热情,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步骤就是“诵”。班主任可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来理解《三字经》中包含的做人道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三字经》的内涵。具体而言班主任可如下操作:每周安排早读时间或阅读课让学生大声朗读《三字经》。其次,要组织考试对学生朗读《三字经》的效果进行检查,这项工作尤为重要,必须贯彻落实下去,否则学生的朗读将流于形式,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再次,班主任必须要求学生齐读《三字经》,因为在齐读的过程中可以显示出一种力量感和美感,从而增强学生朗读《三字经》的信心。最后,班主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插入一些与《三字经》有关的小故事。因为单纯的朗读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兴趣,倘若给她们讲解一些《三字经》中的小故事,则能调动学生朗读《三字经》的兴趣。譬如我在学前教育班指导学生朗读时就经常讲解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的故事,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三字经》中故事的内涵,又能提高其朗读的兴趣。

2 借助课堂教学、班会活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三字经》的意蕴

在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三字经》教育还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三字经》的内涵。具体可如下操作:第一,语文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三字经》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我在学前教育班分析课文时就经常联系《三字经》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将这些做人的道理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提升其道德素养。譬如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时,就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谈到到人必须要从师学习的问题,并进一步联系到《三字经》中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等内容,并给学生详细分析了蕴含其中的做人道理,有效提升了他们的道德修养。第二,可通过班会活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三字经》的内涵。作为一名学前教育班的班主任应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开展与《三字经》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譬如,让学生去帮助孤寡老人,给这些老人做家务,洗衣服、扫地,做饭。同学们会在一次次的帮扶活动中亲眼目睹了老人们的孤苦伶仃与无助,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老人的怜悯之心,深深懂得了尊敬老年人的重要性。在给予老人们一次次帮助后,很多老人都感动得泪流满面,甚至很多老人惊呼:“雷锋又来了。”而学生们在老人真情流露的赞许中深刻感受到拥有一颗善心,帮助他人其实是很幸福的事情,进而促使其深刻理解了《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含义。再如每当学校放长假时我都会给学生布置一道非常特殊的作业:“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脚,倒一杯茶”。父亲节或母亲节来临之时我会要求班上每个学生给父母第一次电话,祝他们节日快乐,让她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恩,学会孝顺,从而帮助其深刻领悟《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真谛。

3 结语

总而言之,《三字经》这部传统儒家经典之作融合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即使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还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三字经》的教育价值,在教育实践中,本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遴选与时代相契合的内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定能令学生的思想素养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卢永芳.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小学生交通安全三字经 篇4

小学生,上学去。安全事,要牢记。上公路,遵法律。守法规,别麻痹。县乡道,多弯曲。路面窄,弯道急。公路上,多警惕。莫追逐,莫嬉戏。莫扒车,横过路,有车来,自行车,年龄小,莫带人,心要专,下大坡,学骑车,城市道,红绿灯,莫抢道,访亲友,车未停,下与上,头和手,小学生,学习好,莫击石。切莫急。当回避。上路骑。违法律。莫并驶。速要低。切勿骑。广场里。宽又直。多注意。莫拥挤。乘车出。不能急。按顺序。莫伸出。如旭日。守纪律。靠边走,左右边,无车来,十二岁,铃要响,莫逞强,需转弯,推车行,公路上,各种道,绿灯行,听指挥,讲礼貌,车停稳,乘上车,旅途安,好习惯,家长乐,守规矩。看仔细。再过去。才准骑。闸要制。莫赌气。早示意。多有益。莫学骑。有隔离。红灯停。服管理。守秩序。再抬足。莫好奇。皆欢喜。从小起。老师喜。

道路交通安全“三字经”

人出行,安全重。或驾车,或步行。要遵法,应牢铭。看事故,触目惊。其惨状,车尸横。毁自己,入牢笼。害他人,殃家庭。纵有志,万事空。究其因,教训重。劝人们,细聆听。法规弦,要绷紧。驾车行,警长鸣。莫超速,勿逞能。莫飙车,勿狂疯。莫强会,勿抢冲。莫截拐,勿耍猛。莫超长,勿超顶。莫超员,勿超重。莫酗酒,勿赌命。莫疲驾,勿怠松。莫越线,勿闯灯。莫乱放,勿乱停。初驾驶,要镇定。驾龄长,防惰性。勤保养,车况整。带病车,上路兢。起步前,察动静。一上车,全神凝。杂念事,皆抛扔。方向盘,稳操控。安全带,系生命。车诸灯,准确用。路途上,慎始终。到路口,先慢行。过村庄,眼紧盯。学校前,减慢行。遇险段,慎又重。高速上,尤聚精。雨雾天,路看清。开夜车,神勿松。驾车中,手机停。车窗外,不乱扔。专用道,别占用。单行道,不逆行。有障碍,慢绕行。视角差,看清行。见险况,快报警。防后车,免险情。遇塞车,耐心等。往前挤,堵更重。如失慎,事故尘。先救人,速报警。若逃逸,错加等。见事故,救生重。义勇为,人夸颂。小事故,责任明。简易处,两分清。速撤离,路早通。骑车时,按道行。变更道,须忘清。步行时,按线行。过路口,要看灯。有天桥,不乱行。莫翻栏,轻生命。小学生,学前童,过马路,应护行。斑马线,系准绳。指路牌,明辨清。车距标,谨遵行。显示屏,铭警醒。遇纠法,要服从。似无情,胜有情。循规行,最光荣。一着错,全局崩。出事故,犹虎猛。习不改,自掘坑。后悔晚,痛终生。发与规,血凝成。你我他,刻心中。从个人,到广众。从单位,到军营。从孩童,到老翁。点滴起,重养成。师长辈,做标兵。

小学生礼仪教育三字歌 篇5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这样可以促进师生或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展现校园面貌。中文名 学生礼仪 性 质 礼仪 身 份 学生 基 本 遵守课堂纪律 目录 1 课堂礼仪 2 尊师礼仪 3 礼仪常规 课堂礼仪 编辑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上课

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

— 1 — 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起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到校,应向班主任老师请假。迟到的同学应在门外喊报告,得到允许后在进入教室,课堂上有疑问应先举手得到允许在发言。对老师的讲述方式有异议应课后找老师交换意见。课上不许讲话、不能做小动作,不能走神。听讲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教养和阅历的标志。服饰的功能: 服饰的第一个功能——实用,比如说御寒、蔽体,这是服装最基本的作用。服饰洁为美。

第三,点缀要少。做工要精。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我们学生来讲,穿衣服有三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守:

第一,符合身份。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都有自己特定的身份。第二,扬长避短。就是根据自己的形体特点和年龄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搭配。如果肤色较黑或较暗就尽量不要穿咖啡色衣服,更不要穿黑色衣服。有的人脖子粗短,就要尽量选配低领衫,不要穿高

— 2 — 领的。

第三,区分场合。尊师礼仪 编辑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礼仪常规 编辑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

4、若自己先吃完饭,要说慢慢吃或大家慢慢吃。吃完饭要说谢谢的话。

(四)穿着礼仪

1、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2、女同学发式,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

(五)尊师礼仪

1、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2、进出

1、身穿校服,仪态庄重,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2、唱国歌时要严肃,有激情,声音响亮。

3、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八)集会、观看演出礼仪

按时到达集会地点,保持肃静,听讲时聚精会神,不随便说话,身子不摇晃乱动。

一、进校礼仪

1、学生进校门,主动下车,与值日老师或同学互道“老师早”、“同学早”。

2、学生不在校园内骑自行车。

3、学生在校内遇到学校的、外校的老师、客人要行队礼,道“老师好”、“客人好”。

二、坐的礼仪

1、上课时,身坐正,手平放桌面上,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与人交谈,神情专注,自然大方,不翘二郎腿。

3、在公共场合,入座讲究谦让,不争抢,尊老爱幼,照顾病残者。身坐正,不斜靠,不影响他人。

4、就餐入座讲秩序,有长辈在场,应让长辈先入座。

5、长辈或其他客人来访,应起身表示礼让。

三、立的礼仪

1、升国旗敬礼要规范,唱国歌时要肃立。

2、向老师行礼时要立正,两眼注注视老师。

3、集合集会要快、静、齐。

4、上课发言或读课文时,头正身直,声音洪亮,自然大方。

5、有来宾询问情况,应主动起立。

6、当别人伸手与你握手时,立即伸手相迎,热情迎送。

四、行的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走,出入教室、办公室、操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2、遇见师长,主动让师长先行。

3、登台演讲或发言,先行礼再发言,讲完后行礼再归位;接受奖状、奖品要双手接过,并鞠躬致谢。

4、集体活动,听从指挥,按队列行走。

5、平时走路落落大方,过马路先两边看,再从容走过。

6、上学、放学走人行道,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五、说的礼仪

1、上课迟到或进老师办公室要喊“报告”,经允许后方可进入。

2、入他人居室,应按门铃或轻轻敲门,征求主人同意后方可入室。

3、找人问话,用„请问……”,对方回答后要致谢。若对方答不上来也要谅解和表达谢意。

4、不直呼师长姓名,要用准确礼貌的称谓。

5、得罪别人要说“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你道歉,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别人向你致谢要说“不用谢”。

6、遇到来宾或师长要主动问好,使用“您好”、“您早”、“再见”等礼貌语。

7、在集会、教学楼区域等需要安静的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或休息。

8、不吵架、不骂人、不说谎、不乱议论别人的缺点,对同学有意见应在适当时候当面交流。

9、不叫同学不雅的绰号,不给别人取绰他人的私事,不介入是非之争。

3、旅游参观时,能 自觉保护公物,自觉维护旅游区的环境卫生和静谧气氛,主动关心他人,为他人提供方便。

4、观看演出时,自觉遵守场内规则,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高声喧哗,不附唱或以手击拍。

5、进入图书室、阅览室,衣着整洁,进馆按秩序,就座时移动椅子不出声,不抢占座位。

6、爱护图书和其他公物,借阅书刊按期归还。

7、阅读不出声,不与人交谈,不喧哗。

8、保护室内卫生,不吃零食,不乱号。

六、穿的礼仪

1、到学校要穿校服,保持服装整洁。

2、不化妆,不戴首饰,不烫发染发,男生不留长发。

3、在公共场所要衣着整洁,不穿拖鞋背心,课堂上不戴帽子。

七、餐桌礼仪

1、用餐时做到餐前洗手,餐时,待主人示意后开始。

2、夹菜文明,细嚼慢咽,不挑食,动作文雅,不发出不必要的响声。

3、用筷切忌:敲筷、叉筷、游筷、刺筷、签筷、吮筷、插筷、挥筷、舞筷

4、餐末,正确使用餐巾或餐纸擦嘴。

5、退席时对他人说一声“请慢吃”。

6、在食堂用餐时礼让,爱惜粮食,不乱倒剩饭。

八、交通礼仪

1、走路时做到双目向前平视,步幅适当,停步、拐弯、上下楼梯时,从容不迫,控制自如。

2、骑车时遵守交通规则,进入学校或单位大门时主动下车,在行人多的地方推车行走。

3、骑车时不勾肩搭背,不相互追逐,不曲折竟驶。

4、假若不小心撞了他人,要主动道歉。

5、乘车时遵守秩序,让车、让座,下车时及早作好准备。

6、问路时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劳驾”、“请问”等。

7、询问前要礼貌称呼对方,如“阿姨”、“叔叔”、“小同学”等。

8、发问时用请求语气,事后诚恳致谢。

九、公共礼仪

1、在公共场所遇到师长、邻居长辈或其他相识人主动打招呼。

2、邻里之间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相帮助,不打听扔废纸。

小学生《礼仪教育三字歌》

1、校园礼仪

良好的校园礼仪是创建和谐校园生活的基础。主要包括进出学校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班集体礼仪、食堂礼仪、宿舍礼仪、集会礼仪、升降国旗仪式礼仪和少先队活动礼仪等。小学生校园礼仪三字歌:

入校门,衣冠整;情绪昂,步履正。见师长,问您好;遵校纪,护校风。

铃声响,进课堂;互致礼,起勿响。坐姿正,勿摇晃;专心听,细心想。

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答,声洪亮。写作业,贵独立;老师见,心欢喜。

课间时,要活动;文明玩,会放松。遇老师,要让路;与师谈,要

— 8 — 谦恭。

花儿美,草青青;爱校园,护环境。班集体,是个家;同学们,爱护它。

同学间,互关心;善理解,乐助人。要诚实,懂谦让;团结紧,有力量。

敬人者,人恒敬;集体荣,我才荣。食堂里,有规矩;勿喧哗,食不语。

爱公物,惜粮米;讲卫生,防病疾。节水电,当仔细;好习惯,在自己。

宿舍里,建友谊;室清洁,物整齐。寝有规,按时起;会生活,能自理。

有集会,守时间;明纪律,姿态端。入有序,位有方;好风格,要发扬。

升国旗,要庄重;身肃立,情感浓。降国旗,止步行;爱祖国,记心中。

少先队,是先锋;红领巾,飘在胸。手高举,把礼敬;红火炬,伴我行。

2、家庭礼仪

家庭礼仪的主要内容包括:敬爱父母老人礼仪、关爱兄弟姐妹礼仪、家庭餐饮礼仪、家庭宾客礼仪、家庭电话礼仪、邻里之间礼仪等。小学生家庭礼仪三字歌:

父母恩,比海深;对父母,要称您。晨和晚,要问安;若进门,举

— 9 — 止稳。

学自理,助父母;是生日,要记住。亲有疾,侍身旁;吃和用,知礼让。

兄和弟,手足情;兄爱弟,弟敬兄。家餐饮,手要勤;先长辈,表孝心。

待客人,要热情,去做客,仪态恭。打电话,意专注,先问好,再称呼。

声清晰,语简短,话说完,道再见。邻里间,常见面,互尊重,心相连。

敬老人,如家亲;爱幼小,如自身。乐交往,重感情;虽近邻,胜远亲。

3、仪表礼仪

仪表礼仪是人与人交往中在姿态、举止、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仪表美既是一个人自尊自信的表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反映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仪表礼仪主要包括站姿礼仪、坐姿礼仪、走姿礼仪、着装礼仪和仪容礼仪。小学生仪表三字歌:

新时代,讲文明,好少年,树新风。懂礼仪,在言行,好习惯,贵养成。

坐立走,要规范,古有训,记心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姿态正。

— 10 — 要做到,有技巧,眼平视,面含笑。身立正,精神好,挺起胸,要记牢。

重仪表,讲身份,穿和戴,有学问。首整洁,次美观,要自然,要大方。

按校规,穿校服,不攀比,宜朴素。仪容美,贵洁净,勤洗手,衣冠整。

背容直,头容正,胸容宽,肩容平。爱清洁,保健康,讲卫生,促成长。

4、交谈礼仪

交谈礼仪规范主要包括文明礼貌用语、言谈礼仪、聆听礼仪和举止礼仪等。

小学生交谈礼仪三字歌:

文明语,记心间,十四字,挂嘴边。请和您,最常用,字虽少,意无穷。

致歉意,贵心诚,表谢意,话先行。谈话时,身端正,话诚恳,意简明。

听人言,要专注,不插话,获友情。手势语,含义广,宜含蓄,用恰当。

笑甜美,挂脸上,人见爱,心宽广。肢体语,流传广,宜优雅,重大方。

5、公共场所礼仪

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包括行路礼仪、商店礼仪、医院礼仪、影剧院

— 11 — 礼仪、体育场馆礼仪、图书馆博物馆礼仪、旅游观光礼仪等。小学生公共场所礼仪三字歌:

行路上,整衣装;守规则,要礼让。遇师长,要行礼;遇友朋,要致意。

路上行,讲卫生;骑车时,守规定。不横骑,不逆行;勿带人,勿强行。

乘公交,守秩序;依次上,不拥挤。让老弱,助残疾;懂谅解,不斗气。

医院里,有规矩;要安静,讲顺序。去看病,能配合;探病人,择时机。

做观众,讲文明;不喧哗,利视听。对演员,要尊重;善理解,不起哄。

图书馆,要肃静,声要低,走要轻。借图书,要爱护,阅览毕,归原处。

去旅游,长见识;乘车船,守秩序。乱刻画,失德行;玩不忘,护环境。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做四有,明志向,新一代,在成长。

一、学校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

— 12 — 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三联阅读配图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

— 13 — 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 14 — 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

7、升旗礼仪

(1)立正站立。

(2)行注目礼。

(3)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4)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二、家庭礼仪:

1、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和他们交流思想、学习情况,主动求得长辈、父母的教育、帮助,听取他们的教导和指点。

2、关心体贴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帮助父母整理家务,打扫卫生等,主动为父母服务,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3、对父母态度端正。不顶撞父母,不闹脾气,对父母的不正确言行要宽容并适时适度地解释、说明。

4、离家或回家与父母打招呼,未经父母许可不得晚归、远出及无故在外过夜。长辈离家或回家时要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5、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不得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用品。

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

7、生活节俭,不浪费,不摆阔气,不虚荣攀比,不向父母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要求。

8、礼貌待客,谦虚有礼,有客人来访,应以礼相待,起立相迎,热情招呼,主动问候,微笑致意,端茶送水,客人离去,应送到门外,并说“再见!”或“欢迎再来”。

三、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四、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五、餐桌礼仪

1、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2、在学校: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六、待客礼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

— 17 — 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七、做客礼仪

1、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八、穿着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

— 18 — 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九、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十、乘车礼仪

1、上学放学自觉排队候车,注意维持候车地点的整洁,有秩序地上下车。

2、在校车内不吃东西,文明乘车,自觉保持车厢洁净。

3、乘坐校车不抢座位,主动给小同学和有困难的同学让座。乘坐公共汽车、船应主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

4、在车上不做危险动作,注意乘车安全。

十一、社会礼仪

1、要他人帮忙,说声“请您”或“麻烦您”,得到别人帮忙后,说声“谢谢”

2、不小心影响别人休息或工作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不小心影响了你,并诚恳地向你道歉时,应宽容地说“没关系”。

3、与人交谈,态度要真诚,说话要和气。听取他人发言或说话时,要正视对方,不能漫不经心,不能随便插话。

4、在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能挖耳、抠鼻、剃牙、剪指甲等。

5、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6、遵守公共秩序,应排队购票购物,对工作人员有礼貌。

7、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8、慰问病人时,要说:“您好好休养。”并带上慰问品或鲜花。

十二、购物礼仪

(1)进超市购物,要按规定存包。

(2)购物时,若对已选购的商品感到不满意,应主动将其放回原货架区,不能随意放臵。贵重商品应轻拿轻放。

(3)超市内的商品不能随意品尝、试用。

(4)付账时要自觉排队。

(5)对售货员的热情服务要表示感谢。

(6)所有商品都要付账,不“顺手牵羊”,占小便宜。

十三、赛场礼仪

(1)文明观看。有秩序地进场和退场,比赛精彩处要热烈鼓掌,不喝倒彩,不向赛场内投掷物品,离场时主动清理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不乱扔垃圾。

(2)文明参赛。遵守比赛规则,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认为裁判有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

(3)文明裁判。要公平、公正。

十四、网络礼仪

(1)认真学习网上知识,不浏览不良网站和信息。

(2)与网友进行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上网时间要控制,不沉溺虚拟时空。

(5)不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十五、假日旅游礼仪

(1)文明行路。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通**和交通信号指挥。要走人行道,不跨越交通隔离护栏,不抢行机动车道,不三五成群并排行走,在行人拥挤的路段,不追跑打闹,横冲直撞。

(2)文明乘坐。主动配合乘务人员维护公共秩序,要按顺序、慢步轻声地登车、登机或上船,扶老携幼,不抢占座位,不大声喧哗。

(3)文明观光。在旅游景区,要讲究社会公德,不乱丢垃圾,要

— 21 — 举止文明,要使用礼貌语言,要爱护公物,特别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刻乱画。

(4)文明住宿。

小学生家庭礼仪常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家庭礼仪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

那么,家庭礼仪包括哪些呢?

1、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和他们交流思想、学习情况,主动求得长辈、父母的教育、帮助,听取他们的教导和指点。

2、关心体贴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帮助父母整理家务,打扫卫生等,主动为父母服务,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3、对父母态度端正。不顶撞父母,不闹脾气,对父母的不正确言行要宽容并适时适度地解释、说明。

4、离家或回家与父母打招呼,未经父母许可不得晚归、远出及无故在外过夜。长辈离家或回家时要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5、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不得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用品。

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

7、生活节俭,不浪费,不摆阔气,不虚荣攀比,不向父母提超

— 22 — 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要求。

8、礼貌待客,谦虚有礼,有客人来访,应以礼相待,起立相迎,热情招呼,主动问候,微笑致意,端茶送水,客人离去,应送到门外,并说“再见!”或“欢迎再来”。

— 23

校园安全三字经 篇6

校园安全三字经

劝学生 守规范 遵守则 懂安全 前车覆 后车鉴 安全事 永在怀 我做起 不逞能 慎微小 莫冒险 校园内 讲安全 爬高墙 有危险 攀树枝 违规范 摔折骨 终身憾 上下楼 忌推搡 胡乱跑 会跌跤 大声哗 使人烦 打架殴 更违法 慢慢走 小声说 和谐校 宁静园 无事故 学习好 成绩优 人人夸 出校园 回家里 一路上 念安全 不抢道 不拥挤 过马路 左右看 骑单车 靠边行 不狂蹬 莫带人 没危险 方可行 小零食 慎又慎 入口易 吐出难 害健康 闹肚疼 陌生人 要注意 引诱你 莫理睬 纠缠你 找保护 想搞诈 报公安 一一零 可记牢 有危险 快拔打 回到家 想安全 用家电 专心些 触摸时 要绝缘 金属体 带有电 看电视 有节制 时间长 害视力 过迷恋 误学习玩游戏 害处多 患上瘾 难自拔 沉溺此 无前程 大热天 喜冲凉 要游泳 浅水旁 深水潭 大水库 均危险 莫去逛 消暑法 种类多 水火事 多思量 同学们 正年少 行动前 思安全 行动中 虑安全 时时想 处处讲 安全先 无后患 健康长 前途广 乖儿女 父母喜 好学生 康且健 许多事 难赘述安全事 记心间

《三字经》蕴涵的语文教育观 篇7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的成功典范。从历史层面看,《三字经》的成功主要由于其集中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内在要求,与我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相契合。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所言:你想在国家里得到什么,你必须在学校里投入什么。国家是什么,学校就是什么。《三字经》中,学习的目的就是“显亲扬名,光前裕后”,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上致君,下泽民”,上为君王尽忠效命,下为百姓造福施恩,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致君”。并且,《三字经》中宣讲的“三纲”“五常”正是维护封建社会君权、父权、夫权统治的精神枷锁,是处理社会和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在封建社会中,这样“从娃娃抓起”的精神卫道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三字经》才会盛行,并出现了前文提到的清王朝规定儿童必学《三字经》的现象。

当然,《三字经》中也蕴涵着很多对于当今语文教育仍然有着十分积极作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笔者拟就此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

一、养正于蒙——《三字经》的识字教学理念

《三字经》作为蒙学教材,肩负“养正于蒙”的使命,即在儿童启蒙之际施以正当的教育,来启迪儿童的智慧,培育儿童的品德,使之健康成长。所以,《三字经》在编写中尤其注重“识字”与“教化”的统一。

一方面,《三字经》作为专供蒙童习字的教材,识字教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首先,《三字经》明确了识字教学的意义。“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知某文。”学知识就是学会算术和认字。这里,表明了编者对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前提,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质量,还有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工具的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其次,《三字经》确定了蒙学初步识字量。《三字经》全篇共计1140字,用字数为520字。据有关方面统计,国家语委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表明,在常用的3500个字中,只要掌握500多个常用字,覆盖率就高达80%。《三字经》中选取的是古汉语当中的常用字,儿童耗时不多,即可掌握很大一部分常用汉字,这一识字量的选取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再次,《三字经》的编写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三字经》三字成句,两两押韵,节奏整齐,过渡自然,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同时,教材在编排上用意义识记而非机械识记,对于开发儿童智慧起到了促进作用。经初步统计,1140字的短文中,出现典故20处,如“孟母三迁”“孟母断机”“五子登科”“黄香扇枕”“孔融让梨”“赵普夜读”“编席抄书”“孙敬悬发”“苏秦刺股”等等。这些故事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儿童在故事的具体语境下学习生字,进行意义识记,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三字经》对于儿童的品德教化尤为重视。尊老爱幼、谦逊礼让、守职尽忠、勤奋好学等品质都是其一再强调的。通过感染、内化,从而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三字经》中,识字教学和品德教化是互为表里、相互统一的,两者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实现“养正于蒙”。

二、综合建构——《三字经》的语文教育观

“文、史、哲不分家”的观点在今天仍深入人心。一方面,文、史、哲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的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既负载着过去,也传承着文化。 因此,语文教育与文化教育本身就无法割裂。另一方面,文化教育与语文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语文素养的养成,需要深厚而广博的文化积淀。

在短短的《三字经》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文化内涵是相当丰富的。

在语文方面,首先,以《三字经》作习字教材,使学生掌握一些汉字的音、形、义,为其日后阅读、写作等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这一点不再赘言。其次,《三字经》全篇使用三言句式,单从句法的角度看, 其中包罗了文言里各种基本的句式, 既使得语言错落有致,又可以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例如 “头悬梁,锥刺股”“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等等, 这种三字句是主、谓、宾主要成分俱全的完整句子, 是童蒙学习句子的最佳范例。儿童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语感,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范。再次,在阐述儿童蒙学的顺序之时,也传授了一些经典文学常识,比如《四书》的组成,六经的构成,《易经》之合称,“书”的几种体裁,《礼记》的作者与注者,《诗经》的风雅颂,何为“春秋三传”等等。这些当今大学生未必能一一回答的文学常识,古时蒙学童子已了然于心,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最后,在前文中也提到过,《三字经》中出现了众多文学典故,这既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儿童的语文积累也大有裨益。

在历史方面,《三字经》只用三百多字就概括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朝代更迭、帝王兴废的历史,洋洋洒洒, 蔚为大观,以史为鉴,以史育人。

在哲学方面,《三字经》主要涉及两点:一是孟子的“性善论”。孟子在《告子上》中有云:“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认为人皆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有很多学者指出,《三字经》开篇即言“性善论”,过于艰深,有悖于儿童的认知规律。而我认为这不妨理解为一种鼓励儿童的教学手段。肯定“性善论”即肯定了每一个蒙学的儿童,让其感受如沐春风的教学氛围,促其形成道德向善的信仰。同时,这对于为师者、为父母者也是一种提醒:一个个涉世未深的儿童,如一张张洁白无瑕的白纸,涂抹什么色彩往往不由他们自主。因此,教师和家长责无旁贷,“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哲学思想的另一体现在于其中的“三纲”“五常”“十义”等封建伦理关系的概括。“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这些都是指导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endprint

在《三字经》中,不仅文、史、哲相结合,更有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的融合,如“三光”“四时”“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等等,各种学科在语文的大课堂里融会贯通,这似乎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对于儿童的知识体系建构起到了引导作用,有利于儿童在日后的学习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三、循序渐进——《三字经》的教学程序设计理念

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和原则在中国古代教育家的论述中是十分常见的。如孟子在《尽心上》篇中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以流水作比,水满了才会溢出前行,从而说明学习必须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学记》中也曾明确指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说教师教学时杂乱无章,不按教学内容深浅的一定次序,不根据学生的年龄大小和接受程度的高低进行传授,就会把教学的条理和秩序弄坏搞乱,甚至会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三字经》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循序渐进,但其中渗透的这种教学思想却清晰可见。

首先,《三字经》内容涵盖面较广,但编排条理性很强,过渡自然,层次分明。开头先讲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讲幼学的内容,再次讲幼学的知识及其顺序,接着讲训蒙顺序,最后讲发愤勤学的故事并予以总结。

其次,在各部分之中,也讲究内容的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如“知某数”就需要“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识某文”也须由“三才”“三光”等简单名物过渡至“九族”“十义”等复杂内容。训蒙也须有一定顺序,小学而后四书,诸子而后经传,“经子通”方可“读诸史”。在《三字经》中,有很多这样的语句,如“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等等,一方面起到了衔接过渡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编者较强的程序教学理念。知识序列的呈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同时,各知识点又处于一个整体中,具有明显的系统性。这是非常先进的程序设计理念,它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本身即形成相应的脉络线索,有利于儿童的记忆、运用及拓展,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建构。这些对于当代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知识序列不明确”之尴尬——“初一的学生能学高一的课文,高一的学生能学初一的课文”具有相当的启示:仅在课文长短上设置“分辨率”是不合理的,教学内容更应呈现一种渐进、互补的态势,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学习,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浅显到深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另外,《三字经》还提到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学习态度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论述了。《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时至今日仍有相当可取之处。笔者以为其仍是当下习字教材的典范之作,固然它也蕴涵着一些封建文化的糟粕,但瑕不掩瑜,我们仍需要批判地继承。

防溺水安全三字经 篇8

(一)防溺水、五不准,牢遵守、定安稳。看小河、多秀美,私下水、危险随。水泥岸、直且立,力不支、无处栖。黑淤泥、藏水底,如陷入、难逃离。大河流、轮船行,水流急、波涛滚,漩涡多、暗流行,被卷入、活不成。不会游、远离水,同学邀、立拒绝。会游泳、莫逞能,下水前、想亲人。学救助、提技能,遵规章、享太平。

防溺水安全三字经

(二)炎夏至

热的慌

欲下水

寻清凉

不得法

死或伤

怜父母

悲欲绝

惜家庭

人破亡

痛祖辈

发苍苍

勿下水

记心上

何时地

不可忘

防溺水安全三字经

(三)钱江潮

天下观

如万马

谓壮观

护栏内

保安全

下堤玩

来隐患

一涨潮

即完蛋

吸教训

全家欢

防溺水安全儿歌

(一)防溺水,有高招,个人安全要记牢。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小队要排好。听指挥,别乱跑,平安回家父母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最是好。私自游,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私下塘,不安全,要防头昏与痉挛。要游泳,告家长,跳水潜泳会受伤。伙伴不见大声喊,叫来大人最理想。防溺水,要注意,水渠旁边莫贪玩。水激流,不打闹,掉进激流会要命。一江大水喝不完,青春年少赴黄泉。洗衣服,找浅滩,深处陡坡不安全。若遇衣物游得远,不要拼命伸手捡。河水涨,莫强过,逞强逞能必招祸。绕道行,才安全,雨过天晴家家安。下雨天,路泥泞,团结互助讲文明。大小相帮助人乐,平平安安把家还。说安全,道安全,安全工作重泰山。老师同学齐参与,校内校外享平安。抚育校园新花朵,培植祖国栋梁材,六一儿童庆佳节,万千花朵正宜人。

防溺水安全儿歌

(二)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私自游泳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我防溺水有高招,游前热身第二招。伸手踢腿弯弯腰,预备动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赶紧上岸很重要,喝补糖水解疲劳。

防溺水安全三字经 - 副本 篇9

防溺水三字经 六(2)王潇潇 防溺水,我有招。一个人,我不下。水不熟,我不下。没力气,也不下。游泳馆,方可下。下水前,做运动。不逞强,命要紧。

腿抽筋,怎么办? 屏呼吸,腿上来。按压腿,可自救。人溺水,叫人帮。不可下,独自救。学游泳,学知识。防溺水,懂自救。

小学语文教学“三字经” 篇10

关键词:教真语文 教实语文 教活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当下呈百花齐放之势,“板块式”、“朗读式”、“高效式”等教学法层出不穷,各大流派相互斗艳。欣喜之余,掩卷沉思,总觉得有哗众取宠、跟风之嫌。叶圣陶先生说过:何为语文?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语文课就是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以课例为载体,教会学生言语表达,正确使用母语。这应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旨归,即要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活语文,说到底就三个字“真、实、活”。

一.课堂要真

“真”就是朴实无华,不做作。真语文,核心在一个“真”字,提倡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真”在真境与真情。一是“真”在真境。课堂不能失真,尤其是表演课。时下的一些教学观摩活动正趋于商业化操作,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课堂变成舞台,执教者由于在意听课者的反应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这样,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注。于是,“课堂教学”演变成“课堂表演”。课堂教学和舞台表演不同:前者追求“真”,后者追求“美”;前者表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后者展示演员排练的结果。教学不是表演,不能变味,更不能异化。课堂上,要关注的始终是学生。老师上课,就是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课堂上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泛语文”活动以及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等,都或多或少地减损了语文学习的功能。二是“真”在真情。语文是一门学科,语文教学更是科学艺术。科学需要严谨和规范,需要按事物发展规律行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科学摒弃虚假,科学需要真情。像贾志敏老师的语文课朴实无华,朴实到只用粉笔和黑板,无华到老师只用嘴的语文课,贾志敏老师的课是真语文课。如教“鞠躬”一词,贾老师带学生练读后,请一生上台演示鞠躬的动作,这名学生刚开始面向全班同学鞠躬,这时贾老师说:“哎,不好随便鞠躬,应该向尊敬的人,向老师、师长鞠躬,向谁鞠躬啊?”随之,贾老师从“鞠躬”出发,向孩子解释了东方和西方在礼仪上的区别。贾老教给孩子的是一个词,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礼仪,更是做人之道。又如贾老师问学生知道哪些赞美教师的话。一个学生说道“刻在木头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未必流芳百世,老师,你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的永存。”听到这样的话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嘴巴里冒出来,贾老师真诚地请她上台,之后孩子再次清晰地把自己最美好的语言朗诵出来。惊人的一幕发生了,贾老师恭恭敬敬给她鞠了一躬,这不是作秀,不是做作。而是一个人民教师给予孩子最好的礼赞。孩子感动地说:“接受了你的鞠躬,我要像您做一个伟人。”正是这样的真情真诚触动孩子的美好的心灵才会产生如此美好的境界。

二.教师要实

学高为师,语文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的扎实之处在于眼界、表达和涵养三端。首先,语文老师眼界要实在。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目光要准,心地要善,嘴巴要甜。目光准,要看清学生的潜质,发现学生的问题,挖掘文章文章背后的东西。心地善,要爱学生,发自内心的,不是放在嘴上说的。骗孩子、捉弄孩子、忽悠孩子,那不是爱。发自内心的爱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子女,打心底喜欢他(她)。要有批评学生,不能一味地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不是爱。嘴巴甜,会表扬孩子。表扬得他心花怒放,让他欲罢不能,让他有动力,让他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其次,语文教师表达要实用。语文老师要自己会说会读。于永正老师说全国90%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原因就在老师。课文不能像播音员那么读,不能像录音磁带那么读,读好课文至少需要三个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例如读《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个“下雪了”——一觉醒来推开门一看下雪了,我怎么不知道?因此“下雪了”是疑问,虽然后面没有问号。后面“下雪了”是广而告之,希望大家出来看。因此才有了二、三、四句。然后有第二层次“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这是一篇很完整的课文,讲了一个很生动、有趣、逻辑性很强的故事。小孩听你这么点拨,明白了文章需要这么写,他就能提高。最后,语文教师储备要充实。备课要能背课,即先背课文,读熟且背熟。现在我们老师不是研究课文的内在结构、文字使用,而是考虑课件、噱头、包袱、亮点。课堂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现场生成的。“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叶澜)生成不是无中生有,生成也不是反映。生成是一种建构。只有的建构才是生成的,建构是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的本质特征和基本途径。

三.学生要活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活起来、动起来,万物才有生命力。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地方,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就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闪光点。我们要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可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小学语文的课堂也是如此。第一,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自主表现的空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组织诗歌比赛、去模拟小老师等,感知语文魅力,积淀语文素养,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第二,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自主练习的空间。低年级学生虽小,但兴趣广泛,并有一定自主能力,教师应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以自信自尊的空间。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谦虚是美德,过分谦虚也会让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就好比精神上得了“软骨病”,要如电影《麻辣男女教师》中教师一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学生自信,就有创新动力。

“拨开云雾见青天,吹尽狂沙始到金”。语文课做到“真、实、活”,这才是真正的语文之道。所以语文教学是知识技能的教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与生命的对话,诚如此,语文教学有“真”的深度、“实”的厚度和“活”的宽度,语文学习的外延自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贾志敏.贾老师教语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于永正.于永正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学习衡水中学心得体会下一篇:九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总结(2013上)——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