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简介

2024-10-28

同德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简介(共8篇)

同德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简介 篇1

着眼缩小教育差距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同德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情况简介

2007年11月以来,同德县根据加快构建“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教育”的办学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针对学校布局不合理、课程设置不齐全、教学质量不稳定、教育管理不到位、教育投入不集中点多、面广、线长、过散的学校布局,已严重制约着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问题。一是抽调30名干部和20名教师组成5个调研工作组,分赴五乡镇,深入各个村社、学校扎实开展教育调研、宣传教育和思想动员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通过调研全县上下形成了大力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牧区学校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的共识,初步形成了同德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制定了符合县情、顺应民意的《同德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方案》等5个《方案》、《同德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定点学校建设规划》等2个规划、《同德县教育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2个办法。二是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担任组长的中小学布局结构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力协作,全力抓好定点学校的建设工作。并把新增校舍取暖费、教育督导经费等事关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项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从财、物各方面对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三是明确划分学生入学界限,深入村舍与家长签订定向入学协议书,保证每个定点学校办学规模的实现。全县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共转移学生4827名,其中由村级学校转移到乡镇学校的904名,由乡镇学校转移到县级学校的3923名(初中生1108名)。四是严格按照《海南州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意见》,第五款“校长的选拔聘任”第三条“公开竞聘的主要程序”和“直接聘任的主要程序”的相关规定,全力抓好校长配备工作;制定《同德县定点学校教师、生活管理员、炊事员、保育员调配方案》,从村级学校向乡镇学校调配教师39人,从乡镇学校向县城调配教师170人,从县城向基层调 1

配16人,使全县各校教师数量和专业配置趋于合理。招聘了临时工勤人员230名,解决了学校工勤人员不足的问题。五是把加强教师培训作为提高在职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狠抓教师培训,仅2010年累计培训教师475人次,其中省外81名,省级70名,州级137名,县级培训共培训教师187名,占专任教师的75.6%。同时,从2009年9月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了中小学教师通讯费;按寄宿生每生每月3元,非寄宿生每生每月2元的标准发放了班主任津贴;按每人每月200元、150元、130元和100元的标准发放了校长、副校长、主任和副主任津贴。同时将中小学骨干教师的认定比例从原来的全体教师的12%调整为20%,每月发放骨干教师津贴100元,又将骨干教师的5%认定为学科带头人,每月发放200元的学科带头人奖励。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六是在制定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总体方案及定点学校建设规划的同时,着眼全局和长远,从寄宿生生活补助及其它各项经费的保障、后勤人员的配备与管理、师资队伍的调配与培训、校长的选聘等各方面制定了具体而配套的方案,推行综合性的教育改革。制定出台了《同德县中小学管理制度》、《同德县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学校管理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文件,不断促进全县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使学校管理不断上新的台阶。七是为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腾出的校舍资源,加快推进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步伐,解决我县农牧区无幼儿园,农牧民子女难以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利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腾出的校舍,建办幼儿园,使独立设置的幼儿园总数由2009年的3所达到现在的为35所。

近两年开展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不仅使我县的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促进了群众重教意识全面觉醒,统一了办学思路,规范了学校管理,体现了教育公平,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建立健全了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推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2

同德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简介 篇2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特别是人口数量和结构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与以往大为不同。总的来说,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顺应了这种变化。

(一) 农村学龄人口减少的必然结果。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到90年代中后期,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农村人口出生率稳中趋降, 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使得农村学龄青少年进一步减少。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 农村生源持续下降, 许多村办小学早已难以为继。因此,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行政区划分为基础的学校布局, 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 地方政府追求效益的结果。

2001年国家开始推行农村税费改革, 很重要的一项便是取消乡统筹和农村教育集资。税费改革之后, 随着农业附加税、农村集资等的废除, 县乡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同时, 国家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乡村两级不再负担农村教育的投入, 原本由乡镇承担的教育事权和财权收归县级, 农村教师工资由县级财政拨付。然而, 由于教育投入机制尚未建立, 加之县财政不足, 致使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普遍减少, 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证, 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和危房改造都面临窘境。迫于财政压力, 县级以上的政府倾向于通过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方式集中教育资源, 提高办学效率与效益。

(三)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

随着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 在子女“有学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农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日益强烈, 党和政府正在努力满足这种诉求。2001年,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 “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同时提醒, “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 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与此同时,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各地针对农村适龄人口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教育成本高、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的现实, 有计划地整合、撤并了一批学校和教学点。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

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 把一些教学质量不高、生源不足的教学点撤并到中心学校, 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 从而避免了过去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办学的规模和效益, 促进了师资队伍结构和素质的优化, 提升了办学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 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但盲目的撤并学校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一) 交通安全隐患加大, 加重农民经济负担。

根据审计署对全国1, 185个县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来看, 2006~2011年有833个 (占70%) 县的学校平均服务半径有所增大, 其中初中、小学的服务半径增幅分别为26%、43%, 平均达到8.34公里、4.34公里;特别是西部地区270个县的初中、小学服务半径增幅分别为47%、59%, 平均达到14.35公里和6.09公里。调整后的中小学校服务半径大幅度增加, 随之而来的便是交通问题。在审计署重点调查的1, 185个县中, 截至2011年底, 有288个县的1, 702所学校配置了校车。但是, 这些校车中的70%存在年检不合格、驾证不相符、无专职管理人员、无逃生锤等安全问题。同时, 学校布局调整后, 部分农村地区学生上学路途变远, 交通、寄宿等教育支出也随之增加, 致使这些家庭的经济情况更加紧张, 尤其是农村多子女家庭的教育开支骤然增加,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二) 农村中小学辍学率上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 2000~2010年, 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 减少了52.1%, 教学点减少11.1万个, 减少了6成, 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 减幅超过20%。大规模撤点并校, 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等问题。受就学距离远和负担重影响, 一些地区学生实际辍学人数上升幅度较大 (主要集中在初中学校) , 重点核实的52个县1, 155所学校, 辍学人数由2006年的3, 963人上升到2011年的8, 352人, 增加了1.1倍。

(三) 部分中心学校质量难以保证。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本意是通过合理的撤并, 提高中心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撤点并校, 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一是班额严重超标。通过撤并大批的村小和教学点, 学生大量集中在一些城镇学校或中心学校, 但这些学校扩建或新建速度往往跟不上撤并的速度, 导致学校班额严重超标, 教学设备也明显不足。许多在超大班额就学的学生, 学习成绩反而出现了下降;二是教师工作繁重, 无暇顾忌自身素质的提高。撤点并校后, 班额的陡增不仅加重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负担, 也加大了教师的身心压力, 大大压缩了教师学习提高的时间;三是大部分寄宿学校条件差, 配套设施滞后, 管理比较混乱。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学生宿舍不附带卫生间和浴室, 有的农村学校学生住的是大通铺, 许多学校无力配备合格食堂。大多数学校专职管理人员偏少, 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兼职负责学生的住宿管理工作, 他们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经验, 住宿管理比较混乱,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后撤点并校时期的思路对策

2012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中要“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 “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 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 “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要依法规范撤并后原有校园校舍再利用工作, 优先保障当地教育事业需要”。至此, 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撤并行为被叫停,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入“后撤点并校时期”。然而, 如何纠正盲目撤并造成的负面影响, 是各地教育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 理性对待学校的撤并与恢复。

首先, 政府要有纠偏的勇气。学校布局调整的初衷是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各地政府过分追求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少花钱、好管理的逻辑下, 把撤点并校当成了唯一目的, 甚至是政绩指标, 从而导致这一政策严重走偏。针对这种情况, 教育部表示, 将明确学校撤并的思路原则, 慎重对待学校的撤并, 充分考虑学生交通安全、寄宿学校条件等多种因素;其次, 要理性纠偏, 避免矫枉过正。学校布局调整要以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和保证学生及其家长的根本权益。学校的撤并与否必须征求当地多数人的意见, 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及教学点的合理布局, 优先考虑教育的公平取向而非效率因素。因此, 对确有必要恢复的村校或教学点, 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 严格依照程序予以恢复。当然, 恢复村小不是低水平的重复, 更不能走回头路, 应杜绝一哄而上, 大搞恢复重建。对那些难以为继的村小, 也不能因为政策或舆论的压力而随意恢复, 该撤并的还是要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予以撤并。

(二) 妥善解决学校撤并后出现的突出问题。

首先是交通安全问题。农村中小学生往返家校所遭遇的困难, 是学校布局调整后的突出问题, 如不妥善解决, 不仅对其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而且可能导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上升。对于学校撤并后需要车辆接送学生上学的地区, 要考虑发挥公共交通作用, 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增设公交线路和班次, 发放学生车贴, 方便学生乘坐。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学生上学需要的地区应创造条件, 应提供校车服务, 保障校车安全;其次是寄宿学校面临的问题。目前看来, 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和配套设施不完善, 管理力量严重缺乏, 已经成为影响中小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 对于学校撤并后需要学生寄宿的地区, 要加大投入力度, 改善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 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好教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设施和必要的管理、服务、安保人员, 根据情况配备专职的生活管理人员, 给予低年级学生更加细致的照料, 以弥补亲情教育的缺失。

(三) 合理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

在布局调整过程资源闲置、教师流失问题比较突出, 但这又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助推农村发展提供了契机。一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小班化教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各乡镇校舍资源和师资情况, 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 这样既可以使闲置校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让流失的教师重回工作岗位, 更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二是稳步推进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建设。发展学前教育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拓展, 在当前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闲置的中小学校舍资源, 改造扩建成县域内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把一部分流失的小学教师吸收到幼儿园教师队伍, 逐步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入园率;三是可以举办函授学校、职业培训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和设备, 对新型农民进行职业培训, 将部分流失的村居教师发展成为农业知识培训师。他们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快, 具备将知识与技能快速的传播的能力, 多数的村居教师本就是农民出身, 在教学中与村民沟通交流比较容易, 在培训教师不足的情况下, 教师不失为培训新型农民的潜在发展对象。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010.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N].光明日报, 2001.6.15.

同德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简介 篇3

布局调整  西部农村  中小学  教学点

本着优化学校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育公平之目的,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随后,各地政府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产生巨大影响。针对布局调整后所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2006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并指出“这些问题,造成了一些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子女上学的不便,违背了布局调整的初衷,需要认真加以解决”。本研究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数据分析综合整理发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基础上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隐患,处理不当会对整个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不利甚至对城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有着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有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与并后学校资源的欠缺与不足

撤并过程中原有学校的部分设备闲置、浪费与并后学校资源的欠缺与不足并存。学校撤并后能搬走的设备基本上搬走,但是很多东西是难以搬走的,如楼房、校舍等。其中很多的校舍是上个世界90年代所建造的“希望工程”,其使用不过几年时间。大量的校舍都是很新的并且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一旦学校撤并,这些东西就会闲置浪费。学校搬走之后绝大多数校园杂草丛生一片凄凉,要么就沦为养猪养牛的猪圈牛圈。同时其所遗留的问题是原有学校的校舍以及硬件设备很多都是负债买下的,撤并之时债务还没有还清,这不仅仅是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还产生了很多的矛盾与冲突。学校房舍及硬件设施有公共部分的,有学校自购的还有村里和群众集体购置的。一旦撤掉则债权就割舍不清,产生居诸多问题,对原学校以及撤并后的学校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资源在撤并过程中消耗掉。同时,本着集中优质资源希望于合并后的学校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公平等目标。但问题是合并后的学校到底是资源的板块组合还是融合?这是能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组成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般撤并的规模较小的学校、村小、教学点都并往中心校,而中心校却没有相应的扩充,如硬件设施,其本身的容纳力有限,无法消化规模扩张后的压力。其校舍、饮食、供水等配套措施没跟上,硬件设施相应不足。或者是政府重新拿出一笔钱确保学生安全与健康。而投入大量资金扩建学生教师宿舍、食堂、澡堂等,增加了政府负担,造成新的浪费。一边是校舍等的闲置与浪费,一边却是硬件设施的不足,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师资队伍状况

对某一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的首要因素无疑为教师队伍的素质。撤并后的学校教师大多数情况下随同学生迁走,进入合并后的学校继续任教。教师、学生的人数增加了,教学规模扩大了,组织管理的难度增大了。如果没有新的措施更新教师教育能力和提高教师素质,仅仅靠合并并不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效益。相反,如果合并的学校没有一种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或隐性的文化张力不强,那么,合并后的过渡期还会对原有较好的状态产生很强的冲击,使原有的优势丧失。

三、撤并后学生家长经济压力增大,学生辍学率回升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撤并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部分农村孩子上学路程遥远,对于西部贵州来说这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贵州这边多山且山高坡陡、地形险要,人口居住也不集中。所以农村布局调整的负面作用格外明显:中小学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且不安全,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在笔者所调查的一些学校里,一些农村中小学生一天往返要步行十里甚至二三十里崎岖的山路到撤并后的乡、镇中心学校上学。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偏远山区,山路崎岖不平、山坡陡峭,遇上刮风下雨、雪霜天气则更是难走,还要当心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爆发,密林中可能还有野兽出没,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并且由于路途遥远,许多中小学生为了上学不迟到,每天起早贪黑,天未亮赶路上学,晚上回家天已发黑睡眠严重不足。长时间睡眠时间无法保障,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远距离上学使上学的成本增加,加重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布局调整后对于远距离上学的学生来说最终不得不选择学校寄宿,学校寄宿将产生一大笔费用:住宿费、吃饭的费用、交通费以及一些增加的零用钱……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来讲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子女教育费用骤增,农民家庭无力支撑,难以维系,再加上大学生就业难以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撤点并校”导致了农村辍学率的上升,加剧了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

四、新校的巨额班、大型班的出现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13条明确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正确地理解农村布局调整的旨意,或者仅仅只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区别对待”的原则,在自然条件恶劣,财政状况不甚好的、不具备布局调整撤并条件的地方也盲目大力度地撤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布局调整的复杂性,一方面导致了农村学生辍学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合并后城镇中心校“巨额班”、大型班级的出现。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大量撤并和缩减中小学之后,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由于师资、学校资源的有限,政府财政状况较差难以追加教育投资。很多合并后的中心学校不仅没有因为合并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飞跃和教育效益的提升,却正因为学生人数的陡增,住宿、后勤、师资、财政状况等没有相应改善和跟进,无法按照标准班编排班级,一个个班级都达到七八十人的数额,甚至是上百人的巨大班级。校舍紧缺、教师编制不足、教师教学管理压力增大,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这样,条件稍好的家庭扎紧腰带把孩子送往县城等高一级的地方学习,造成县城的巨额班、大型班的出现,县城条件好的家庭把孩子送往市里接受教育,导致市里学校学生人数爆满,一个个班级人数都有七八十人,甚至八九十人。这不仅不利于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也影响了城市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及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要搞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必须认真解读中央文件精神,遵循“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区别对待”的政策,因地制宜地进行,不搞“一刀切”。应充分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财政保障作后盾,因地制宜为路径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极其复杂、情况不一,尤其是在西部农村社情、自然环境等格外复杂,不能片面强调学校的规模效益,盲目撤并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村小甚至是高山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的教学点。要保证这部分学生的就近入学。要尽量考虑农村边远山区和一些贫困家庭的经济问题,不要因为学校合并而产生不能承受的经济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辍学和流失。学校或教学点过快、过速地撤并将人为地造成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交通环境不便地区的中小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学校撤并工作要充分论证和统筹安排,结合本地财政等状况稳步进行,有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管理的方便完全不顾教育规律,把当地的一些完全有生命力的、人数也不少的学校撤并掉,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上学成本、条件的增加和困难。各地应该在同一标准下有差异地进行撤并工作,按照不同地区、不同的乡镇的实际现状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保证交通不便的学生在学校撤并之后上学不至于太远。

国家“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旨在改善中西部农村边远、落后山区的办学条件,加强对边远山区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地方财政应充分结合中央财政策略和本地财政状况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尽快加大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大对贫困学校以及贫困家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2.扩宽师资培养的渠道,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撤并学校、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并不能产生高质量的师资,更不是提高师资的途径,它只是在某种程度上集合教师的力量于一处。要真正地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建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退伍,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补充高质量的教师进入农村中小学是改善师资队伍的有力途径。农村中西部地区实施的“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俗称“特岗”,对提高西部农村的中小学质量无疑为一种较好的方式,目标明确,重点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是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应该加大在农村地区实施的力度,“特岗”的实施重心也应该是整个农村基础教育,其重心不能仅以初中为主。同时还可以结合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面向农村紧缺课程的教师,使农村中小学质量真正全面地提高。

3.加强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安全

撤并后的学校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安全问题扯动着千家万户,撤并后的学校一下子面临诸多的压力,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在没有具备住宿条件的学校,要和社会其他部门如交通、公安、当地政府等确保上下学过程中的安全。对于能提供寄宿的学校,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一定要保证学生的饮食、澡堂、寝室、教室等等方面的安全与卫生工作,消除各项隐患。同时也要充分做好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培养身心两健的全面发展的孩子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偏离此方向。否则一切都是徒而无功的。

————————

参考文献

[1] 庞丽娟.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6(2).

[2] 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教育与经济, 2006( 1).

[3] 周芬芬.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及补偿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

[作者:龙红霞(1976-),湖南怀化人,贵州铜仁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邹娟(1963-),女,贵州铜仁人,贵州铜仁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篇4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需求和现有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进一步加强对xxxx州山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集中办学工作的了解,今年8月份以来,我们对xxxx州古丈、泸溪、凤凰、吉首4个县市(以下简称xxxx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及集中办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x山区中小学教育布局的基本情况

㈠布局现状

xxxx市共有638所中小学,其中:城区共有完全小学16所,独立初中8所,普通高中7所。xxxx市共有乡镇67个,有九年一贯制学校32所,独立初中36所,中心完小44所,教学延伸点423个。如:古丈县。全县共有64所中小学,其中:城区有完全小学3所,独立初中2所,普通高中1所。农村12个乡镇有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独立初中2所,中心完小7所,教学延伸点42个。

㈡办学情况

xxxx市城区小学共有教学班371个、在校学生24584人。城区中学共有教学班330个、在校学生20938人。农村小学共有教学班1580个、在校学生44104人。九年制学校初中部有教学班203个、在校人数8081人。完中初中部有教学班263个,学生13675人。如:凤凰县。全县城区小学共有教学班141个、在校学生 7218人。城区中学共有教学班118个、在校学生6673人。农村小学共有教学班703个、在校学生20813人。初中共有教学班188个、在校学生9900人。其中,独立初中学校有教学班170个、在校人数9360人;九年制学校初中部有教学班71个、在校人数3752人。

二、xxxx山区中小学教育布局存在的突出问题

㈠办学点分布过散过小

xxxx州属于武陵山脉贫困山区,具有地域面积大、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特点,导致农村中小学校规模小且分散。xxxx市共有423个农村教学点,只有166个教学点的在校学生在20人以上,其他教学点均在20人以下。农村除33所九年一贯制中学外,其他初中学生均在800人以下。如:吉首市,49个农村教学点,只有7个教学点的在校学生在20人以上,其他教学点均在20人以下(其中在校学生不足10人的有26个教学点)。农村10个初中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其初中学生均在500人以下。其中,寨阳乡初级中学仅160人。从xxxx市的情况来分析,xxxx山区特别是农村学校分布的过于散,而增提效益又很小。

㈡教学资源分布过闲过重

2000年以来,xxxx山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很多,但农村学校布局仍然比较分散,而且班额较小,导致教育资源闲置较多。xxxx市农村67个乡镇,分布有27所独立初中,33所九年制学校,41所乡镇中心完小,464个教学点。如:泸溪县农村15个乡镇,分布有7所独立初中,9所九年制学校,7所乡镇中心完小,128个教学点。

㈢农村教育成本过重过高

自2008年湖南省实施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以来,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农村学校的建设和改造。例如,泸溪县农村学校共配备教师2013人,一年需发放人员工资8082万元。按照平均小学生560元,中学生760元公用经费的标准计算,泸溪县农村每年需发放1961.992万元公用经费。泸溪县每年还为全县片村小发放150万元的补助。该农村学校每年需投入10993.992万元,平均每个农村学生每年的教育成本为3522.36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xxxx州农村山区的教育成本过重过高。

㈣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过差过低

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儿童基础差、学校管理滞后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其教学质量过差过低。例如:古丈县2013年小学六年级质量检测中,农村小学直升科平分比城镇小学低了19.8分,农村小学直升合格率比城镇小学低了27.34个百分点。初中教学质量检测,城区初中学校的直升科平分有90.4分,而农村初中学校只有47.2分,相差了43.2分。城区初中学校的直升合格率有91.05%,而农村初中学校只有26.6%,相差了64.45个百分点,城乡的教育教学质量差距越拉越大。城乡不能均等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目前为州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xxxx山区中小学合理布局的几点建议

㈠要十分注意山区中小学教育布局的长远考虑与统筹规划

要以促进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障农民子女尽可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合理地或“撤”、“并”,或“调”、“增”农村中小学。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进一步优化xxxx山区中小学校布局,确保中小学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生育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要根据人口增长和流动规律,公共事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预期前景,科学规划学校布点,增强其在一定时期内适应生源波动的宽容度,保持定点的相对稳定。

㈡要十分注意山区中小学教育布局的就近入学与集中办学 要因地制宜,合理部署,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在偏远的村寨实施就近走读上学,1至2年级学生合理适时寄宿,各乡(镇)小学布局应在设置1所中心小学的基础上,按寄宿制学校标准布局1至2所完全小学,在一些大中型农村及新型社区(居委会)布局一定数量的村小或教学点,保留边远山村交通不便的村小和教学点,防止贫困学生辍学。初中相对集中,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置1所初中。在比较集中的乡(镇)推进集中办学进度,探索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体化、系统化、科学化教育集群,实现各个阶段教育的逐层紧密对接,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的优质发展。

㈢要十分注意山区中小学教育布局的数量普及与质量提升

在数量控制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要综合分析交通条件、生源情况、办学效益等因素,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偏远的乡村,要抢抓当前国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机遇,努力改善其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解决边远山区群众的就学困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要不断优化师资配置,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师管理。实行教师归口管理,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度,严格按照学科需要进行教师调配,严格控制教师借调、改行,规范教师流动行为。要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坚持每年有计划地招聘一定数量的紧缺学科教师和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坚持教师转岗培训制度,分期分批对专业学科相对富裕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多途径优化教师的学科结构。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农村教师在职称晋升、评模选优、聘用考核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提高农村教师的山区津贴。积极开展乡(镇)内教师定期轮换或巡回教学制度,实行乡(镇)中心小学教师与村小及教学点教师定期轮岗,解决村小及教学点师资不足、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㈣要十分注意山区中小学教育布局的交通安全和后勤服务

任何阶段的教育都应该把安全问题作为首要考虑的中心问题。实施布局调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出行安全问题,可借鉴城区公交车的运营模式,开通农村短途公交,主要用于周末接送学生。同时,每所集中校要组建一支学生护送队伍,周末护送学生上下学。在后勤保障方面,要继续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按照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完善寄宿制学校教室、宿舍、餐厅、浴室、热水房、厕所等设施,提高保障能力,保障学校正常运行,让寄宿学生学的舒心、吃的放心、住的安心,减少和逐步消除学生家长租房陪读现象,让寄宿制学生家长安心从事生产活动。

㈤要十分注意山区中小学教育布局的群众意见与政府履责

布局调整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群众的需要。要坚持先建后撤的原则,需要撤并的学校,要先建好新学校或先完成并入学校的校舍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建立严格的撤并点学生入学情况跟踪制度、校际之间交接制度,完善对弱势群体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重点支持,确保学生不辍学流失。要完善家人探访、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开展学生乘车专项整治,对乘车较远山区学生发送补贴,最大限度的减轻家庭负担,使布局调整赢得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合理的布局中小学体系。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按照《教育法》要求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重点向中小学布局调整及集中办学工作倾斜,依法足额征收和管理使用城市教育费附加,落实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布局调整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保障资金。要把中小学校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均衡推进。要根据城镇区域人口居住状况以及城市发展趋势,科学编制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对城区规划预留的中小学建设用地,要核定用地位置和界限,严格加以控制,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或挪作他用。

四、xxxx山区中小学集中办学试点的几点启示和思考

㈠转变思想观念,努力开拓创新

解除学生家长对集中办学存在的抵触情绪。要降低家庭教育成本。打消学生家长担心集中办学后,将为孩子提供以前无需支付的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和一些零花钱等顾虑。要提高对集中办学的宣传引导,集中办学是解决农村办学难问题的有效办学方式,能有效解决学生分散、师资不足、基础设施不强等办学问题。引导群众认识到政府开展集中办学,是在克服“山高路远,鞭长莫及”的基础上,为了满足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需求,解决校点布局分散、投入难集中、校舍安全和师资力量难保证、教育质量难提高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要不断开拓创新办学模式。要以提高规模效益为前提,初中方面,校点要适当集中,学校规模适度扩大,原则上定为一个乡(镇)办一所,人口稀少的山区可实行两至三个乡(镇)联合办学,确有困难的深山区,乡(镇)可举办九年制一贯制集中学校。小学方面,要在坚持小学生就近入学和办学条件、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适度扩大乡镇中心小学的规模,小学高段(二年级以上)相对集中,积极创造条件试行寄宿制。对交通十分不便的山区适当保留必要的低年级教学点,由附近的小学负责管理,教师可试行定期轮换或巡回教学制度。

㈡加大教育投入,健全保障制度

要加大教育各方面的投入力度。解决学生和教师的食宿及学习问题,要有配套的教学楼、图书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学生食堂、厕所等基础设施,教育投入必将要进一步增大。而贫困山区常常为此捉襟见肘,如:泸溪县为解决贫困片区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问题,计划对12所中小学加大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功能室建设,建设面积总计11万平方米,同时加大实验仪器、信息技术、文体器材、图书藏量的装备力度,经预算需资金1亿元;计划建公办幼儿园8所,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需资金5000万元。以上两项工程均由于缺口资金过大,由于县财政无力承担而举步维艰。综上所述,各级政府都要舍得投入资金,盘活学校资产,将闲置校舍进行置换,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把有效的资金进行整合,只有这样多轮驱动,多渠道集资才能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要建立健全各项保障制度,让家长放心、满意。要在每所集中校建成一栋高质量的学生食堂,建设一支服务体贴、技术过硬、身体健康的食堂从业人员,让学生吃得舒心、放心。同时,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做好每天食堂的采购工作,确保新鲜、卫生、安全,同时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要精心组建一支认真负责的学生宿管员队伍,管理好各个年龄段的寄宿生,同时加大学生宿舍建设,搞好洗浴及厕所等设施的配套,方便小龄学生住宿。建立健全小学寄宿生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建立以寄宿生管理专职教师为主,科任教师为辅的管理网络,努力创设安全舒适的住宿条件,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要抓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加强学生的监管和生活指导,做好双休日留校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规范点名、离校登记、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职责制度,认真做好学生周末回家乘车安全的管理和宣传工作。

㈢提高教学质量,提振教育信心

集中办学其目的就是集中优势力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要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要创新补充机制,大力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制,要创新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要创新培训机制,加大教师知识更新力度。二要进一步推进教科研一体化。教研解决的是眼前的问题,即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问题,科研解决的长远的问题,即上好很多节课的问题,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持续发展。教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推动力,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要全面提振大家对山区中小学教育的信心,让学生家长愿意安心的将子女送到集中学校就读。

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 篇5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城镇化、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学龄人口减少、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及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大力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上适应了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需要,但在少数农村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也产生了部分小学生上学难的实际问题,甚至引起部分媒体和“两会”代表的关注。对此,我们进行了实证分析,先后还对新疆、新疆建设兵团、甘肃、宁夏、云南、广西、湖南、河南省部分县的农村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总结各地取得显著成绩、分析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1.撤并了一批条件较差的教学点,农村学校规模效益得到提高

各地通过布局调整,一些农村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实现了整合,农村学校校均规模有所提高。2000-2006年,我国农村小学由44.03万所减少到29.51万所,减少了14.52万所;农村初中由3.93万所减少到3.53万所,减少了近4000所;农村教学点由15.75万个减少到8.76万个,减少了6.99万个。农村小学校均规模由193人增加到226人,办学的规模效益明显提高。

2.集中配置教学资源,推动了农村学校办学基本条件的改善

各地在布局调整中集中有限财力,通过改造、新建一批学校以及集中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配合国家和各地危房改造等一系列义务教育工程的实施,许多省份基本消除了危房,逐步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远程教育设施以及学生基本生活设施。2000-2006年,农村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从4.5m增加到5.7m,农村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从4.8m2增加到6.7m2。农村教育和乡村学校的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3.农村教师素质得到提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地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通过调整和优化教师配置,补充了一批合格教师,妥善安置了一批代课人员和不合格教师,总体上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00-2006年,农村小学代课人员由2000年的45.61万人减少到25.44万人,减少了20.17万人。农村初中代课教师由6.24万人减少到3.90万人;2001-2006年全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96.04%提高到98.43%,农村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84.74%增加到94.8%。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整体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

24.农村学校教师配备水平有所提高,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使农村教师相对集中到规模较大的学校成为可能,客观上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结构。2001-2006年,农村小学的生师比由22.68下降到18.96,农村初中由20.11下降到17.10。从城乡对比来看,全国农村小学生师比首次低于城市和县镇,初中布局调整后教师资源得到优化,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使农村学校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开齐率有了明显提高。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产生的新问题

1.东中西部地区学校撤并速度均超过学生减幅

从东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中小学学校数的增减变化情况看,在全国范围内初中虽有所撤并,但减少数量和比例都不大;而小学和教学点的变化则呈现了撤并数多、减幅大的情况。2000-2006年,全国小学共撤并21万所,小学教学点撤并了一半。

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初中学校的调整与初中学龄人口和在校生数的增减幅度较为接近。相比之下,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都存在小学及教学点撤并速度大大超过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人数减幅的现象,其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的小学和教学点撤并速度更快。2000年到2006年间,小学及教学点分别减少6.6万所和3.9万个,其减幅相当于在校生减幅的3倍。

2.部分边远山区农村小学调整过快产生了一定偏差

在过去几年中,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撤并过多、过快的问题。2006年,中西部农村小学校数比2002年累计减少20%以上,大大超过同期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10%左右的减幅。这一情况在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尤为严重。2002-2006年,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小学校数减少幅度超过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减幅的5倍;小学教学点的减幅更大。与此相比,全国平原地区小学和教学点的减少幅度,则与小学学龄人口和在校生的减幅基本相当。

农村边远山区大规模撤点并校,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小学生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甚至导致这些地区小学辍学率远高于其他地区。2006年,西部农村山区(不含县镇)小学辍学率高达3.5%,部分农村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甚至超过5%。

3.农村山区教师年龄老化及青年教师进不去留不住问题依然突出

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令人堪忧。2006年,全国农村小学46岁及以上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而25岁以下年轻教师比例仅为1/10。从各地区的情况看,中部的湖北、安徽、河南、江西以及西部的宁夏、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等省区,存在严重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青年教师进不去留不住的现象,在农村边远山区小学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素质不高,骨干教师少,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6年,全国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为62.1%,而中西部农村远低于这一比例,尤其是西部农村山区小学的比例更低,平均仅为50%左右。中西部地区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也很低,其中江西、河南、内蒙等一批中、西部省区的农村山区初中的这一比例仅为10-15%。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尤其是贫困县农村一批学校,近三年来没有大中专毕业生前来任教;另外,农村中小学外语、音体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课程教师紧缺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很不利于这些地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寄宿生比例高、住宿拥挤

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农村中小学学校建设改造工程,一方面明显改善了农村学校上学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同时带来了生活设施建设和住宿条件跟不上学生规模变化以及住宿拥挤等实际困难。

实地调研和分析表明,在西部地区农村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的学生住宿状况总体上比较紧张,部分学校宿舍拥挤和饮食卫生条件差的现象同时存在,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2006年,一些西部地区和农村边远山区的小学每40平米的宿舍平均住了30多个学生,还有的地方甚至住了50人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城市小学每40平米的宿舍平均仅住6个学生。农村边远地区初中学校的寄宿生居住状况也很不理想,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寄宿生的人均宿舍面积仅为1-2平方米,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初中寄宿生最低标准。

办学条件改善滞后,在许多地区也使每个班级超过56位学生的大班额占有很高比例。2006年全国共有325个县的小学大班额比例超过30%;中部地区城镇初中大班额形象更为常见,70-80人挤在一个教室上课的现象较为普遍。给教师工作带来过重负担,必然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出现问题的原因看,既有中西部农村地理环境条件特殊等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存在操作不当的因素:一些地方并不具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条件、过于强调降低教育成本、减轻财政负担,盲目加大调整力度,没有充分考虑布局调整的复杂性和给就读学生家庭增加的负担;中西部不少县市由于地方财政状况较差,布局调整后的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建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活补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

三、对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的再认识

1.全国地区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依然很大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获得了迅速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总体上城乡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边远山区,普遍存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少、经济困难的掣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城市,也明显落后于东中部甚至西部的平原地区农村。

与东中部平原地区城镇化、集约化快速发展以及农村普遍推进的产业、人口、村镇“三集中”相比,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及交通不便地区受到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农民迁徙、居住地变更以及乡村集中程度等方面,并没有像东中部平原地区那样发生巨变。2000年到2006年的6年间,一些中西部地区山区县乡镇、村的数量和布局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与东中部平原地区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农村学龄人口大幅度递减的态势相比,中西部地区农村边远山区、牧区半牧区、少数民族等地区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龄人口在内的区县人口,也并未像东中部平原地区农村那样出现大幅减少的趋势。据统计,2000年至2006年6年间,6-11岁小学学龄人口在东、中部乡镇农村分别减少了24.2%和19.5%,而西部乡镇农村平均仅减少了18.0%,其中一些农村边远山区、牧区半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龄人口的减幅更低,仅为5%左右。

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异、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学龄人口变化地域性特征等因素,都应成为不同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依据。

2.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新认识

早在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提出,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但客观情况是,部分地区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施整合调整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例如:片面强调学校规模效益、忽视了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学生的就近入学;考虑到了要减少地方财政压力、而忽视了农村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学生家庭增加经济负担;过分强调学校标准化和统一整合、忽视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人居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这些地区小学及教学点撤并速度过快、撤点过度现象,客观上造成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

为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1年教育部部与财政部等部门,虽已对各地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了要求和原则性意见,但从这项工作的推进情况看,各地还需进一步按照不同地区、城乡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保证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撤并学校及教学点后学生上学不致太远,并使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得到改善。

在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过程中,为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中央财政安排了支持地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专项资金,财政部还为此出台了专项经费支持办法,但由于产生了学生上学远的实际困难,客观上增加了学生交通或住宿生活方面的费用,给贫困农民家庭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农民家庭,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有些地区在学校撤并中过分强调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管理,未能充分考虑农村边远山区复杂的居住和交通情况,统一规定撤并学生规模较小的小学和教学点,一些县甚至规定撤并县域内100人以下小学。学校撤并工作缺乏充分论证和统筹安排,缺少与乡镇、村的充分协商和广泛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以至引起当地人民群众的不满,背离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初衷。

综观世界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针对边远山区、岛屿以及交通不便地区的实际困难和居民需要,努力探索符合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及适应其自然环境特点的教育、人居与社会和谐发展模式,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难题,同时也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和成功经验。为了帮助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非常关注这些边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基会等机构,也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致力于帮助这些地区发展教育和提高少年儿童的发展能力。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实际困难和客观需要,审慎推进和重新部署全国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是党和政府关注农村农民以及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四、对全国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再思考

全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需要充分考虑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孩子就近方便入学的需要,需要重新审视各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纠正部分地区不顾客观条件限制、忽视困难地区学生家长的根本利益、过快过度撤并学校及教学点的做法,推动全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1.切实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以关注民生民意作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准则。各级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政策中,力求体现民意,在确定学校撤并方案中,尤其需要认真倾听并充分考虑农村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农民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真正变成一项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关怀的“惠民工程”。

加大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的力度,将计划实施重心从以初中为主逐步转向初中和小学并重,选派数量由目前的每年2-3万人增加到每年4-6万人,重点补充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结合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扩大国家远程教育布点,确保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国家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度,加快培养培训一批面向农村中小学紧缺课程教师,通过专门的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农村边远山区从教,努力改善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

2.适时启动“国家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建设工程”

尽快规划并启动“国家农村边远山区教学点建设工程”,解决长期想解决而至今未能有效解决的义务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以国家出资选聘教学点教师为重点,以实施师范院校免费制度为契机,从新的学年开始每年从广大考生中招生5000名多科型师范生,并通过面向农村边远山区的“教师特殊岗位”、“艰苦地区教师津贴”等国家特殊政策,打通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广大青年教师面向农村、服务农村中小学(包括教学点)的渠道。

3.重点改善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办学条件

结合国家“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尽快使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校舍及办学条件到达基本要求。通过建立遍及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工程,提高中西部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计算机配置水平,提高小学教学点教学光盘普及和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水平。继续支持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学生宿舍面积、消除危房并大幅降低土木结构校舍比例,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资助力度。

4.注重民主参与,加强对各级政府的督导与监测

充分认识并及时纠正部分地区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出现的偏差,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调整管理制度,在规划和实施学校撤并、尤其是在撤并那些规模小的小学及教学点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当地村民自治组织参与及学生家长参加的听证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边远山区及交通不便地区学生就近入学需求和农民家庭的经济利益。各地对已列入规划、准备调整的学校,要重新论证、审慎撤并。对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少数撤并不当、确需恢复的校点,要由县级政府抓紧统筹解决。

同德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简介 篇6

(征求意见稿)

一、黄冈市区中小学现状

目前,黄冈市区(包括赤壁办、东湖办、禹王办、南湖办、黄冈经济开发区和路口镇辖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66所,其中高中9所(含完中),初中10所(含九年一贯制),小学27所,幼儿园1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市区共有在校学生52836人。

市 区共有公办学校和幼儿园40所,包括公办高中5所(市2所,区3所),初中8所(市2所,区5所,开发区1所),小学23所(市2所,区18所,开发区3 所),幼儿园3所(市、黄州区和开发区各1所),特教学校1所(黄州区属);共有民办学校和幼儿园26所,包括民办高中4所(市属),初中2所(市属),小学4所(市2所,区1所,开发区1所),幼儿园16所(市3所,区11所,开发区2所)。

市区共有中学19所(包括单设高中3所、完全中学6所、单设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4所)。其中市属学校10所(含民办6所),黄州区区属学校8所,开发区区属学校1所。市区高中在校生16065人,初中在校生12403人。

市区共有小学27所(不含九年一贯制的小学部4个)。其中市属学校4所(含民办2所),黄州区区属学校19所(含民办1所),开发区区属学校4所(含民办1所)。市区小学在校生17567人。

市区取得合法办园资质的幼儿园共有19所。其中市属幼儿园4所(含民办3所),黄州区区幼属儿园12所(含民办11所),开发区区属幼儿园3所(含民办2所)。市区在园幼儿6716人。

市区有特教学校1所,在校生85人,隶属黄州区。

二、黄冈市区人口及学龄儿童少年人口预测情况

根据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市区人口为60万人。根据黄冈市中小学发展规划,至2020年,全市3—6岁儿童毛入园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以上。

结合黄冈市区常住人口实际情况(目前市区人口为30万人左右)和发展趋势,同时考虑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情况,预测市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学龄段人口数如下:

高中:2015年高中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11500人。2020年高中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14000人。

初中:2015年初中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14000人。2020年初中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16000人。

小学:2015年小学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22000人。2020年小学学龄段人口预测数为24000人。

学前教育:2015年学前适龄幼儿预测数8000人。2020年学前适龄幼儿预测数为10000人。

三、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思路

指导思想:依 据黄冈市区城市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理顺体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质量,稳步推进。通过加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高昂市区教育 龙头,打造黄冈教育品牌,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实现城区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就近入学原则。二是平等入学原则。三是安全入学原则。四是均衡性原则。五是规范性原则。六是可操作性原则。

基本思路:一是合理布局。适应黄冈市区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根据市区人口的空间分布,按照“就近入学、均衡发展”的原则,在老城区、中心城区、城东新区科学布点学校,完善市区基础教育结构和布局体系,重点解决老城区学校布点过密、交通拥堵和学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二是控制规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遵循教育规律,按照高中50人、初中45人、小学40人、幼儿园30人的标准班额,结合学校的发展空间和教学资源,合理设置班数,适度控制学校规模,重点解决“大班额”和交通拥堵问题。高中原则上单设,可以设置九年一贯制义务学校。三是适度建设。结 合黄冈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对学校进行适度建设,满足学校发展需求,但不搞超大规模、超高标准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 老城区少数学校进行迁建,在中心城区、城东新区选址新建少量学校,对不达标的保留学校进行改扩建;坚持以财政性经费为主投入的同时,多渠道筹措学校建设资 金。四是分步实施。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工程逐步实施”的原则,布局调整规划任务十年全面完成,分阶段、分、分步骤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建设主要任务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

四、黄冈市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加强市区教育统筹管理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黄冈市区基础教育逐步实行“市区一体”的管理体制。

将黄冈经济开发区现有中小学和教育管理机构收归市直管,纳入市直教育编制系列。黄州区健全完善“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

建立市区基础教育统筹管理新机制,市区中小学在招生(小学、初中、高中招生)、考试(中考、高考)、教研、学籍、课程设置、作息时间等业务上实行统一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五、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

黄冈市区规划设置公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共55所(不含现有纯民办幼儿园16所),其中高中7所,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3所,小学21所,幼儿园13所(不含纯民办),特殊教育学校1所(区属),另有青少年活动基地2处(市区各1处)。

在 以上规划设置中,公办学校和幼儿园共38所,其中高中3所(市1所,区2所),初中10所(市5所,区5所),九年一贯制2所(市属),小学18所(市4 所,区14所),幼儿园4所(市2所,区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区属);规划设置公建民营幼儿园9所(市3所,区6所);规划设置民办中小学共8所,其中高中4所(市属),九年一贯制1所(市属),小学3所(市2所,区1所),对现有纯民办幼儿园进行整顿提高,根据办园标准和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合理设 置。在以上规划设置中,市区共需迁建中小学幼儿园5所,其中高中2所(民办,市属),初中1所(市属),小学1所(区属),幼儿园1所(市属);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所,其中初中2所(市1所,区1所),九年一贯制1所(市属),小学2所(市1所,区1所),幼儿园3所(市1所,区2所),具体设置方案如下:

(一)高中学校

市区保留公办高中3所,撤并公办高中(高中部)2所;在达到规定办学标准的基础上保留民办高中2所,迁建民办高中2所。规划设置高中共7所,在校生总规模为309个班,15450人(包括黄州区农村乡镇、黄冈县市和黄冈市外学生)。

1.保留公办高中3所:

(1)黄冈中学,市属,保留。办学规模90个教学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4500人(包括国际部)。

(2)黄州区一中,区属,保留,改扩建校舍,办学规模72个教学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3600人。

(3)黄州区西湖中学,区属,保留,单设高中,将西湖中学高中部和赤壁中学高中部合并到现在的西湖中学。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2400人。

2.撤并公办高中(高中部)2所:

(4)黄州中学,市属,高中停招,单设初中,现址拍卖。(5)黄州区赤壁中学,区属,高中部并入西湖中学,单设初中。3.保留民办高中2所:

(6)菱湖高中(民办),市属,保留,单设高中,办学规模30个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1500人。

(7)三博中学(民办),市属,保留,单设高中,办学规模12个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600人。

4.迁址新建民办高中2所:(8)黄冈市外国语学校(民办),市属,保留,单设高中,与黄州中学剥离,迁至城东新区征地新建(预留控制200亩)。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2400人。

(9)黄冈市艺术高中(民办),市属,保留,与市艺术学校一起迁址新建,办学规模9个班,班平50人,学生总数450人。

(二)初中学校

市区保留公办初中7所,迁建新建公办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1所),改建公办初中1所,撤并公办初中3所(初中部2个);保留民办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撤销民办初中(初中部)2所。规划设置初中13所,在校生为369个班,16605人。

1.保留公办初中7所(其中征地扩建2所):

(1)启黄中学,市属,保留,建议改为公办初中,与黄冈中学剥离,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620人。

(2)黄冈市实验中学,市属,保留,改扩建校舍,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620人。

(3)黄冈市南湖学校,市属,保留,建成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办学规模6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270人。

(4)黄州区宝塔中学,区属,保留,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080人。

(5)黄州区赤壁中学,区属,保留,单设初中,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080人。

(6)黄州区长江中学,区属,保留,征地10亩改扩建,在长江小学撤并后校园并入长江中学。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080人。

(7)黄州区路口中学,区属,保留,征地20亩改扩建,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620人。

2.迁建新建公办初中4所:(8)黄州中学,市属,单设初中,现址拍卖,在中环路以北赤壁一路北端征地150亩迁址新建,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2160人。

(9)黄冈市东坡中学(暂命名),市属,在城东新区征地130亩新建,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620人。

(10)黄冈市白潭湖学校(暂命名,九年一贯制初中部),市属,在城东新区职教园区东侧征地150亩新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810人

(11)黄州区新河中学,区属,迁址新建,在禹王新区征地100亩新建,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1080人。

3.改建公办初中1所:

(12)黄冈市遗爱湖中学(暂命名),市属,市外校迁建后,原址保留改建,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2160人。

4.撤销公办初中3所(初中部2个):

(13)三台中学,开发区属,收归市管,现阶段过渡保留,逐步停办。(14)黄州区西湖中学(初中部),区属,初中停招。

(15)黄州区南湖学校(初中部),区属,九年一贯制改单设小学,初中停招,生源并入市南湖中学。

5.保留民办初中1所:

(16)育英学校(民办,九年一贯制初中部),市属,保留,办学规模9个教学班,班平45人,学生总数405人。

6.撤销民办初中(初中部)2所:

(17)三博中学(民办),市属,现阶段过渡保留初中(体育训练生初中教育),逐步停办。

(18)菱湖高中(民办),市属,初中停招。

(三)小学学校

市 区保留公办小学16所,迁建新建公办小学4所(含九年一贯制1所),撤并公办小学9所(含小学部1所);对市区现有的民办小学进行整改提高,使其达到规定 的办学标准和要求。保留民办小学4所(含九年一贯制1所),撤销民办小学1所。规划设置小学24所,在校生总规模594个教学班,学生23760人。

1.保留公办小学16所(其中征地扩建4所):

(1)黄冈市实验小学,市属,保留,市实验幼儿园迁建后原址移交实验小学,合理控制规模,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920人。

(2)黄冈市第二实验小学,市属,保留,拟更名为遗爱湖小学。征用20亩预留用地扩建,将文峰学校并入,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920人。

(3)黄冈市南湖学校(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市属,保留,建成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4)黄冈市三台小学,开发区属,收归市管,三台中学停办后改扩建,将新桥小学并入,办学规模30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200人。

(5)黄州区实验小学,区属,保留,合理控制规模,将现有的黄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改扩建为黄州区实验小学的寄宿部,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680人(其中寄宿制分部1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480人)。

(6)黄州区东门学校,区属,保留,办学规模30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200人。

(7)黄州区宝塔小学,区属,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8)黄州区体育路小学,区属,保留,改扩建校舍,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9)黄州区新河小学,区属,保留,改扩建校舍,将现新河中学迁出,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960人。

(10)黄州区汪家冲小学,区属,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11)黄州区占岗小学。保留,征地20亩改扩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720人。

(12)黄州区南湖学校,区属,改扩建校舍,将现有的区南湖学校改为完全小学,更名为区南湖小学,其初中生源并入黄冈市南湖中学。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960人。

(13)黄州区路口小学,区属,保留,征地20亩改扩建,建成路口镇中心寄宿制小学,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440人。

(14)黄州区新民小学,区属,保留,办学规模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240人。丁甲小学作为其教学点过渡保留,逐步并入。

(15)黄州区路口镇南湖小学,区属,保留,更名为祠岗小学,办学规模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240人。现祠岗小学作为其教学点过渡保留,逐步并入。

(16)黄州区龙王山小学,区属,保留,征地8亩改扩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720人。

2.新建迁建公办小学4所:

(17)黄冈市东坡小学(暂命名),市属,新建,在城东新区征地120亩,建设一所标准化小学,办学规模均为3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440人。

(18)黄冈市白潭湖学校(暂命名,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市属,在城东新区职教园区东侧征地120亩新建小学部,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440人。

(19)黄州区赤壁小学(暂命名),区属,新建,在望月堤附近征地100亩,建设一所标准化小学,办学规模为36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440人。(20)黄州区黄州小学(暂命名),区属,将现在的考棚街小学迁至汪家墩小学与其合并新建,校名改为黄州小学,新征土地60亩进行新建。办学规模4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1920人。考棚街小学现址改建为公办幼儿园和黄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3.撤并公办小学9所(含小学部1个):(21)黄州区第二实验小学,区属,并入区实验小学作为其分部。

(22)开发区文峰小学,开发区属,并入市第二实验小学。现址改建幼儿园。(23)开发区新桥小学,开发区属,并入三台小学。现址改建幼儿园。(24)黄州区余湾小学,区属,撤并,现址改建幼儿园。(25)黄州区汪家墩小学,区属,并入黄州小学。

(26)黄州区长圻廖小学,区属,撤并,现址改建幼儿园。

(27)黄州区长江小学,区属,黄州小学建成后予以撤并,原址用于长江中学扩建,之前过渡保留。

(28)丁甲小学,区属,并入路口镇新民小学,作为其教学点,过渡保留。(29)祠岗小学,区属,并入路口镇南湖小学,作为其教学点,过渡保留。4.保留民办小学4所(其中有条件保留3所):

(30)育英学校(民办,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市属,保留,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720人。

(31)有线小学(民办),市属,在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基础上予以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32)博才学校(民办),区属,在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基础上予以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33)东门路小学(民办),开发区属,在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基础上予以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40人,学生总数480人。

5.撤销民办小学1所:

(34)三探小学(民办),市属,撤销,学生合理分流。

(四)幼教学校

市 区规划保留幼儿园3所(公办1所,公建民营2所),迁建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公办2所,公建民营2所),改建幼儿园6所(公办1所,公建民营5所),撤并 公办幼儿园1所;对市区现有的纯民办幼儿园进行整改提高,使其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和要求。规划设置幼儿园13所(不含纯民办),在园幼儿总规模为332个 教学班(含纯民办),在园幼儿9950人(其中纯民办幼儿园总规模控制在3500人左右)。

1.保留幼儿园3所(其中征地扩建1所):

(1)黄冈市实验幼儿园园丁分园(公建民营),市属,保留,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360人。

(2)黄州区实验幼儿园(公办),区属,保留,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720人。

(3)黄州区路口中心幼儿园(公建民营),征地10亩,将现有的黄州区路口镇幼儿园扩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2.市区迁建新建幼儿园4所:

(4)黄冈市实验幼儿园(公办),市属,迁址新建,在中环路以北三清国际华城附近征地70亩新建一所高标准示范性幼儿园。办学规模30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900人。原址移交市实验小学扩建。

(5)黄冈市东坡幼儿园(公办,暂命名),市属,新建,在城东新区征地60亩建设一所示范性幼儿园。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6)黄州区禹王中心幼儿园(公建民营),区属,在禹王汪家冲社区征地20亩新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7)黄州区南湖中心幼儿园(公建民营),区属,在南湖街道榨舟街征地20亩新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3.市区改建幼儿园6所

(8)黄冈市遗爱湖幼儿园(公建民营,暂命名),市属,改建,将现有的开发区文峰小学改建为幼儿园,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9)黄冈市新桥幼儿园(公建民营,暂命名),市属,改建,将现有的开发区新桥小学改建为幼儿园,办学规模12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360人。(10)黄州区考棚街幼儿园(公办),区属,考棚街小学迁建后,原址改建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11)黄州区东湖中心幼儿园(公建民营),区属,改建,在长圻廖小学现址改建,办学规模18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540人。

(12)黄州区东湖办余湾幼儿园(公建民营),区属,改建,在余湾小学现址改建,办学规模9个教学班,班平30人,学生总数270人。

(13)黄州区路口镇祠岗小学附属幼儿园(公建民营),区属,改建,在路口镇南湖小学内改建,办学规模3个教学班,班平20人,学生总数60人。

4.市区撤并公办幼儿园1所:

(13)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开发区属,撤并到遗爱湖幼儿园。

(五)特殊教育学校

规划设置特殊教育学校1所,规划学校总规模为18个班,在校生360人。黄州区特教学校,保留,改扩建校舍,适应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特教需求,办学规模为18个班,班平20人,学生总数360人。

(六)青少年活动基地2处

1.黄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市属,在城东新区规划预留高中位置附近(教育用地)征地 120亩,新建一所满足市区和周边县市青少年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地。

2.黄州区青少年活动基地,区属,考棚街小学迁建后原址改建为青少年活动基地和公办幼儿园。

六、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步骤,及投资概算 1﹑布局调整实施步骤

(1)2011年—2015年,规划实施阶段。实施近期规划目标。坚持规模化、效益化办学原则,改革教育管理办学体制,调整中小学布局,对部分学校进行撤并、改建和置换,实施学校迁建、新建工程。新城区按照规划设置的中小学校布点,分批分期实施。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基本实现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2011年主要任务:

1、制定通过市区布局调整总体方案;

2、启动黄冈经济开发区、赤壁街道教育管理体制、黄冈外校、西湖中学、赤壁中学办学体制改革;

3、制定启黄中学办学体制改革方案;

4、启动黄州中学、东坡中学、市实验幼儿园、黄州小学、长江中学、路口中学等迁建、新建、扩建学校的征地工作;

5、启动黄州区实验小学和二实小的合并工作;

6、建立教师补充流动机制;

7、完成市区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2012年主要任务:

1、启动黄冈外校、启黄中学、黄州中学办学体制改革,完成黄州区属学校和黄冈经济开发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2、启动赤壁小学、新河中学、白潭湖学校、东坡小学、东坡幼儿园征地工作;

3、完成东坡中学、遗爱湖小学(市实验二小)、黄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征地工作;

4、完成西湖中学与赤壁中学两校高中、初中的整合;

5、启动黄州中学、市实验幼儿园、黄冈外国语学校建设;

6、完成长江中学、黄州小学、龙王山小学、占岗小学征地并启动建设;

7、启动区属部分新建幼儿园征地和建设;

8、逐步压缩市实验小学等老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2013年主要任务:

1、启动东坡中学建设,继续进行黄州中学、市实验幼儿园、黄冈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建设和遗爱湖小学(市二小)扩建;

2、完成赤壁小学、新河中学、白潭湖学校、东坡小学、东坡幼儿园征地;

3、启动黄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

4、完成文峰学校、新桥小学撤并,进行遗爱湖幼儿园、新桥幼儿园改建工作;

5、大力开展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

6、加大教师交流,互派力度。2014年主要任务:

1、启动白潭湖学校、东坡小学、东坡幼儿园建设,继续进行东坡中学建设,2、完成黄州中学、市实验幼儿园、东坡中学、黄冈外国语学校、黄州小学、遗爱湖幼儿园、新桥幼儿园、余湾幼儿园建设并开始招生。完成遗爱湖小学(市二小)扩建,扩大招生规模;

3、完成黄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并开始运营;

4、撤并三台中学并进行师生分流。进行三台小学校舍改造和校园建设,扩大招生规模;

5、继续压缩市实验小学等老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市实验中学、宝塔中学等市区学校基本达到规划办学规模。

2015年主要任务:

1、完成东坡中学建设,开始招生;

2、启动赤壁小学、新河中学和区属新建幼儿园建设,继续进行白潭湖学校、东坡小学、东坡幼儿园建设;

3、完成遗爱湖中学、市实验小学等学校校舍和场地改造建设;

4、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2)2016年—2020年,调整完善阶段。2017年前,完成白潭湖学校、东坡小学、东坡幼儿园、赤壁小学、新河中学和区属新建幼儿园建设,完成市区“改、扩、并、建”学校收尾工程;实施本阶段规划目标,同时坚持优质化的原则,继续调整和完善中小学布局,深入推进市区中小学均衡发展,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标准化学校。

2.布局调整建设资金概算及来源 根 据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市区需要迁建中小学幼儿园5所,其中高中2所(民办,市属),初中1所(市属),小学1所(区属),幼儿园1所(市属);新建中小学 幼儿园8所,其中初中2所(市1所,区1所),九年一贯制1所(市属),小学2所(市1所,区1所),幼儿园3所(市1所,区2所);改建公办学校和幼儿 园7所(含公建民营幼儿园),征地扩建公办学校和幼儿园7所,新建黄冈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处,共 需征地1408亩(含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20亩和民办外国语学校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2.20万平方米,体育场馆总面积15.23万平方米,按 照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建设经费总额概算为67580万元(不含体制划转后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差额2350万元和民办学校投资),其中市直需资金 48087万元(征地9860万元,校舍19201万元,体育场馆7392万元,配套基础设施5224万元,教育装备6410万元);黄州区需资金 19493万元(征地4656万元,校舍8544万元,体育场馆2113万元,配套基础设施1085万元,教育装备3095万元)。

据 初步测算,目前可筹措的布局调整体制划转和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教育“两费”13600万元,土地出让金净受益的10%用于教育15500万元,学校资产 置换20000万元,上级项目资金6500万元,转移支付和财政预算资金8600万元,香港言爱基金会援建资金1000万元,其它资金2380万元。以上 资金均可按布局调整和建设进度逐年安排(详细情况见布局调整实施步骤及资金概算表)。因此,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多渠道筹措资金可基本满足学校布局调整和建 设资金需求,保障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顺利实施。

七、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效益分析

本规划方案立足于黄冈城市发展和教育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社会效益明显。

1、完善城市教育服务功能。此 规划方案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效对接,规划学位较为充足。新建中小学、幼儿园的布点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趋势、人口流向和居民区的建设规模;老城区学校压缩规 模,部分迁建,提升办学品质;城乡结合部学校合理布点、适度集中,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能有效拉动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完 善城市教育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2、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压力。通过调整,胜利街沿线近10所地处中心城区的学校中将搬迁4所(含艺校),其余学校压缩规模,学生总数由15000人下降至7000人,上放学高峰期间的老城区交通拥塞将得到明显缓解,确保学生、家长和行人的交通安全。

3、规范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根据规划方案,彻底理顺启黄中学和黄冈外校的办学体制,优质公办初中数量增加,学位增加3700个,能有效减轻市民子女就学的经济压力,民生得到改善。6所完中改为单设高中或初中,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办学行为更加规范。

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 据规划,开发区教育整体收归市管,原所辖学校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办学实力得以提升。通过合理布点,扩容新建,老城区初中的平均班额将由目前的62人下 降至45人,小学的平均班额由目前的59人下降至40人,实现标准班额办学,择校择班的顽症将逐步得以根治,市区一体的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可得到有力 保障。

5、夯实黄冈中学品牌基础。通过调整,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大幅增长,中小学之间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逐步均衡,优秀初中毕业生数量稳定增长,使黄冈中学的优质生源得到保障,“金字塔”式的办学基础更加牢固,以其为龙头的黄冈市区教育内涵更加厚重,品牌更加坚实。

6、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规 划对民办教育的发展给予了足够支持,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对各类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发展迅速,新增学位2700个,基本能实现广覆盖的要求,将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特殊教育和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也得到重视,将更加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 入推进,提升黄冈教育的整体实力。

八、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1、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在教育公平与效率上,坚持公平优先;在规模与质量上,坚持质量为重;在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上,坚持内涵为主;在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上,坚持二者统筹;在公办与民办上,坚持包容兼顾等。在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树立市区统筹、市区一体、市区协调发展的整体观念。

2、加强领导,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充 分发挥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内教育事业发展的统筹和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规划的实施。黄州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监察 局、编办、发改委、教育局、财政局、地税局、公安局、人社局、住建委、国土资源局、人口计生委、审计局、规划局、城投等部门各司其责,分工协作,根据布局 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市政府把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确保布局调整工作顺利推进。

3、加强宣传,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进一步深入宣传布局调整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兼顾各方利益,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实施,宣传到位,减少不必要的阻力。

4、加强研究,建立预控防范协同机制

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针对布局调整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政策研究,增强预警防范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提高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和风险的能力,做到最大效率、安全平稳地实施布局调整。

5、加强管理,建立教育用地控制制度

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学校用地,应纳入黄冈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设立“教育用地橙线”;对现有的市区中小学用地实行严格控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政府和相关部门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处置和侵占;对规划中改扩建的学校要优先审批土地;对新建学校用地要优先安排,留足土地,列入控制管理,任何单位不得改变其用途;布局调整中的学校土地拍卖、经费使用、教职员工调配等都应依法依规进行。

6、加大投入,建立经费多元筹措机制 一 是适应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加大对市区学校的教育投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列支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二是加大教育“两费”征收管理力度,落实土地出让金的 10%用于教育投入的政策,集中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方投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四是加强市场化运作,盘活现有教育 资源存量,教育资产处置和置换所得全额用于教育,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

附表:黄冈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一览表(2011-2020年)

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同德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简介 篇7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 收回有效问卷263份, 其中, 家长卷67份, 学生卷74份, 教师卷76份, 学校卷46份。来自不同角度分类汇总的情况表明, 本次调查所选取的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 调查结果能反映出一些真实情况。

2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产生的几个问题

2.1 布局调整导致家庭教育成本的变化

(1) 通勤成本。

通勤成本是指学生因为上学路途的变化而需乘坐交通工具所花费的成本。在被问及您的孩子上学的交通方式时, 有61.8%的被调查农户回答其孩子上学方式是步行或骑自行车, 12.8%的被调查农户回答孩子上学需要乘坐公共汽车, 25.4%的被调查农户回答孩子上学需要乘坐缴费的其他交通工具。在进一步问及您孩子上学每个月需要花费的交通费用时, 回答不需要花费交通费用或花费很少 (10元以内) 占62.2%, 这一比例与上述回答其孩子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的比例基本一致;花费交通费用在10—30元占19.3%, 花费交通费用在30—50元占6.9%, 花费的交通费用在50元以上的占11.6%。

(2) 照顾成本。

照顾成本是指因学生上学较远, 学生家长担心其安全问题需要每天接送或者陪读给家庭带来的额外成本。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您的孩子在上学路途中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而需要接送?回答存在严重安全问题而需要接送的占8.7%, 担心安全问题没有接送占54.7%, 不存在安全问题而没有接送的36.6%。二是您有没有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而到学校周围买房或租房陪读?回答已经买房或租房陪读占被调查对象的9.4%;目前没有买房或租房, 但以后会这样做的, 占被调查对象的19.5%。

(3) 生活成本。

生活成本是指在就学期间因食宿而花费的成本。在被问及您的学生现在每个月需要多少食宿费用时, 回答不需要食宿费的占17.5% (食宿都在家) , 每个月食宿费不超过100元占20.9%, 100—200元占34.6%, 200—300元占14.6%, 300元以上的占12.8%。

总体来看, 布局调整使小部分家庭教育成本数额有所增加, 主要集中在因上学路途太远而需乘坐交通工具或住宿在校的学生家庭。

2.2 布局调整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

(1) 对学生上学路途的影响。

根据实际访谈的情况认为, 小学离家3里路以内上学最方便, 5里路内可以接受;而初中5里以内最方便, 10里路内可以接受。在被调查对象中, 回答小学离家3里路以学生数为19名, 初中离家5里路以内的学生数为25名, 二者加总占总样本数的比例为59.46%, 这一比例与上面回答学生上学方便的户数占总样本数的比例57.1%基本接近。值得注意的是, 小学离家10里路以上的学生占小学样本的8.34%, 初中这一比例为18.42%, 二者加总后占总样本的比例为13.51%。可见, 布局调整确实给一些中小学生上学带来了不便。

(2) 学生成绩的变化。

我们考虑了布局调整这一外在因素可能对学生成绩造成的影响。当问及实施布局调整后, 你感觉你的学习成绩有什么变化?有31.1%的被调查学生回答学习成绩比以前好了, 回答跟以前一样的占被调查者52.7%的比例, 回答没以前好的占16.2%。

(3) 失学原因。

当问及周围学生失学原因时, 有40.5%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成绩差而致不愿上学这项, 有16.2%的学生是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 这与家长卷统计结果显示的认为布局调整后家庭教育负担加重的12.6%的比例接近。回答因上学路途远而辍学的占被调查对象的10.8%, 另8.2%学生反映周围没有辍学的学生。

2.3 布局调整与教师队伍建设

(1) 教师工资待遇。

对于工资是否按时足额发放问题, 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92.1%的教师认为工资能够按时发放, 但这其中有超过54%的教师 (占总样本49.7%) 认为工资不能做到足额发放。总体而言, 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状况相对中学教师要稍好一些。

(2) 教师负担变化。

当被问到布局调整前后教师的教学负担变化时, 13.2%的教师认为布局调整后教学负担有所减轻, 且这其中约有80%的部分为小学教师的看法 (占总样本10.6%) , 57.9%的教师认为教学负担有所加重, 另外28.9%的教师认为布局调整前后教学负担基本没有变化。

(3) 教师流失现象。

关于该校是否存在着教师流失的现象, 55.3%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优秀教师的流失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工资待遇太差而导致人才的流失。将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与教师流失现象结合起来, 我们发现, 工资待遇而水平越差的地区和学校, 教师流失现象越为严重。

2.4 布局调整后学校的配套经费问题

关于布局调整后学校的经费问题, 一是目前财政拨付的公用经费是否能够满足学校正常运转?认为能够完全满足学校运转需求的占被调查学校的8.7%, 基本满足学校运转的占36.9%, 不满足的占54.4%。二是教育经费哪些方面比较紧张?居于前三位的是学生宿舍建设、学校运动场地建设及大型仪器的设备的采购。三是学校的教育经费是否有所降低?有58.7%的学校回答是教育经费变化不大, 37.0%的学校认为教育经费有所降低, 4.3%的学校回答教育经费有所增加。

3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实施情况调查问卷的分析, 布局调整基本实现了农村中小学校规模效益,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肯定效果的同时, 为妥善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 科学理解布局调整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等于“撤并”, 而是应以保证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出发点。科学理解布局调整政策要在布局调整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遵循灵活性原则;有关部门应当时刻关注布局调整进程, 追踪布局调整的具体成效及调整后出现的新问题, 不断调整工作重心。

3.2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增加配套经费投入

根据我们的调查, 学校布局调整后需要大量资金, 主要用于扩建或新建教学楼, 添置教学仪器设备等硬件, 扩大寄宿规模, 改善寄宿师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条件等。同时, 因周围教学点被合并, 中心学校学生规模扩大, 教师负担加重且需要增加新的教师编制和经费投入, 此外, 教师福利待遇的改善也需要增加经费投入。因此, 以后工作的重点应转向布局调整后的配套建设, 这些都是需要财政予以资金支持的。

3.3 切实解决学生上学路途远的问题

针对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路途远的问题, 有关部门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无论如何, 布局调整后, 总是会有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出现上学路途变远的事实, 可以采取的补救方案如下:一是在交通便利的丘陵平原地区, 可以安排乡村公路交通保学专线;或是对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补助。二是在一些交通条件较差的山区, 可以考虑恢复和保留一些教学点, 确保偏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摘要:基于湖北、河南两省263份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情况

参考文献

同德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简介 篇8

关键词:规模经济;学校布局;调适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01-02

长期以来,为加快实现初等教育普及目标,贯彻落实”就近入学“原则,我国农村学校布局基本上是按人口分布状况和县乡村管理结构简单建校或设点。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初见成效和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村学龄儿童锐减,诸多学校特别是村办小学遭遇生源危机,一村一校的办学格局面临严峻挑战。原有学校分布格局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导致了办学的低效益或无效益,这一结果最终推动了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全面调整。

一、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分析

教育规模经济理論主要来自于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当生产规模扩大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规模经济,或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反之,规模扩大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规模不经济或规模收益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按照规模经济理论,教育规模经济(Economics ofeducational scale)指单位生均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下降的情况;反之。教育规模不经济(Diseconomlcs of scale ineducation)则指单位生均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上升的情况。如图1所示。

学校规模经济的形成在保证一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使学校资源获得充分而适当的使用。同时规模经济的产生必须在规模扩大后不致衍生不经济缺陷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因此。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显然是基于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即在教育活动要素配备齐全的条件下,使教育资源获得百分之百的利用率;二是教育资源使用的适当性,即按教育资源功能的特性用在相当的需求场所;三是教育规模扩大的有限性,即教育规模的扩大是有限度的。其前提是不衍生不经济缺陷。

根据教育规模经济理论。不少学者提出了学校适度规模理论。所谓学校规模适度,是指在教育的其他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所有资源得以充分和恰当利用,并在不违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保证培养规格、教育质量不受到影响的合理限额的班级效和学生数。因为规模太小,不能充分和适当运用教育资源,产生单位学生成本偏高的不经济效果;规模太大又会衍生人际关系冷漠、行政僵化、学生对短缺的教育资源的不充分享有性等不经济因素。学校的初始适度规模,可以用U型曲线来求解。

图2中的U型曲线顶点为学校规模经济和不经济的分界点,而它所代表的是学校最适当的规模学生数。但是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受教育人口的增加,学校的规模是不断扩大的。资源获得充分利用后,如果继续投资,还可能出现规模经济效果,上边U型曲线所表现的只是学校最小的适度规模,或称第一级适度规模。实际上,学校可维持一个能充分并适当运用资源的稍大规模,单位学生的生均成本增减幅度与规模扩大在超过—定规模后呈上下波动。

图3中U1是开办学校时的U型曲线,单位学生经常成本随规模扩大而迅速减少,U2至U5是继续投入资源,因学生人数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增加的资源对单位学生平均成本的影响相对减少,遂使单位学生平均成本呈小幅度U型的向下波动。

二、学校布局调整中规模经济理论的运用与调适

学校规模和学校布局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学校布局的集中和分散,必然影响到学校规模的大小;学校规模的大小。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学校布局的集中与分散程度。但学校规模经济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它强调的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和资源的利用的充分性问题,而对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关心较少,常常与基础教育的就近入学原则相对立。而学校的合理布局不但要参照规模经济理论,使学校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使教育资源得到尽可能充分利用,而且还要考虑到诸如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等因素,特别是基础教育更是如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在人口分布、生源多寡、经济与地理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就客观上决定了在不同地区。中小学的最佳规模的选择标准也就不同。

对农村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地理特点就是幅员辽阔,不少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密度大与人口密度小相并存;在人口结构上。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需接受基础教育的学龄人口规模大;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人均收入低,财政收入有限;在中小学的设置方面,教学点较多,校均规模不大,资源利用事普遍较低。针对农村地区的这些特点,在今后的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继续坚持就近人学的原则,使学龄人口能够容易接受到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它在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到2000底“两基”工作未实现、“普九”任务未完成的地区基本上在西部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在今后几年内还要加强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扎扎实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稳步发展高中教育。

二是要适当扩大学校规模,减少中小学的教学点,合并或撤掉一部分中小学。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调整学校的布局和规模提供了可能性。对一些可办可不办的学校坚决不办。对一些没有办学条件、教学能力差的学校尽量撤并;对一些条件薄弱而又必须办的学校应大力扶持,使在学校布局的调整中既能达到学校的规模经济,又能使每个适龄儿童入学。

三是城镇与农村的学校布局标准应有所不同。由于城镇人口较为集中。人口数量较大,并且今后几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继续迁移,城市的学龄人口数量将会更大。而与此相反,农村人口的急剧下降和大量人口的迁移,农村的人口密度将会更小,特别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需要人学的实际人口下降,因此城镇学校的辐射半径应该小于农村,城市学校的建设更应该注重规模经济,而农村中小学的辐射半径应远远大于城市,其学校建设更应该注重的是社会公平。

四是不同层次的学校其布点的服务半径应有所不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独立生活能力差,许多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家庭中或父母身边进行。如果过早地脱离家庭进入寄宿制学校不利于儿童的成长。特别是农村,许多地方山高路陡,上学常常需要爬山涉水,如果布点分散,那么儿童每天上学都必须走上1-2个小时,这必然会影响到儿童的上学和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与进度,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而高年级学生特别是初高中生,由于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和生活料理能力。因此应注重规模效益。实行寄宿制学校,其学校的服务半径应更大。当然,小学教学点的设置在生源的确很少的情况下,可适当保留一部分单人教学点或实行寄宿制学校。

上一篇:中毒急救措施是什么下一篇:冬天西湖写景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