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玩具展览会(通用13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玩具展览会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开玩具展览会,让幼儿将自己的玩具带给大家玩,从中感到快乐。
2、让幼儿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得到别人的同意。
【活动准备】每人带一件玩具。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个人的玩具
1、今天我们来开一个玩具展览会,大家先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
2、老师先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我带来的玩具是绿色的,是一辆直升飞机。
3、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名称。
4、介绍几种玩具的玩法。
小结:今天我们的玩具展览会上都是小朋友们心爱的宝贝,品种真多呀。
二、如何玩玩具
1、情景表演一:
老师和一名幼儿一个扮红红,一个扮兰兰。红红想玩兰兰的玩具,不和兰兰商量,伸手就抢兰兰的玩具,兰兰不肯给。
2、情景表演二:
红红:请你把玩具给我玩玩好吗?兰兰:好的,请你把玩具也给我玩玩好吗?红红:好的。
3、你喜欢哪个表演中的做法?为什么?
小结:要玩别人的玩具先要有礼貌的向别人借,同意了才能拿,并说谢谢。当我们玩别人的玩具时,一定要保护得好好的,玩好后将玩具完好地还给玩具的主人。
三、相互交换玩玩具
1、幼儿之间交换玩玩具。
2、你们每人带来几件玩具?你玩到了几件玩具?你怎么能玩到这么多玩具呢?
小结:有了玩具交换玩是很高兴的,以后还要把自己的玩具带给大家玩。
幼儿园大班教案:玩具展览会 篇2
时间和地点:某日下午3:00~3:30,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调查对象:本园大一班、大二班共80名幼儿
调查方法: (1) 活动前两个班的教师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请家长配合幼儿选择一件对孩子来说已经是旧的玩具, 价格一般在5元~10元之间。 (2) 在活动室布置便于孩子交往、交流的环境。 (3) 活动前给孩子明确活动要求, 正面引导孩子进行玩具交换, 但不作硬性规定。 (4) 在幼儿活动的全过程中给予孩子充分自主的空间, 教师不作诱导或下达任务, 不加任何干预。 (5) 参加活动的教师进行分工, 全面观察孩子的交换情况, 并如实作现场记录。 (6) 活动结束, 组织者根据现场记录, 对幼儿活动作进一步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活动进行30分钟, 共有大班80名幼儿参加, 最终玩具交换成功的有55名幼儿, 未能交换成功的有25名幼儿。其中在本班完成交换的有51名幼儿, 跨班完成交换的有4名幼儿;相同性别间玩具交换的有45名幼儿, 不同性别间玩具交换的有10名幼儿。
一、玩具交换成败的原因
从现场记录的情况分析, 玩具交换成功的原因主要是:
1. 玩具等价。
幼儿在比较选择交换玩具时, 往往会凭着自己的经验, 认为与自己的玩具“等价”的便容易交换成功。当然, 这个“等价”, 幼儿是从玩具的大小、形状, 新旧程度来判别的。
2. 爱屋及乌。
不少幼儿在选择交换对象时, 并不是从玩具本身去考虑自己是否喜欢和需要, 而是“择人”, 认为对方是经常受表扬的孩子或是自己的好朋友便能很快交换成功。
3. 灵活的交往技巧。
有些幼儿在希望换取对方的玩具时, 对方并不愿意, 但他们能主动地介绍自己的玩具, 甚至较长时间地与之“洽谈”, 最终交换成功。
4. 多余的心理顾虑。
个别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始终未能交换成功, 而当活动即将结束前, 唯恐在活动结束后遭到老师批评, 便并不很情愿地与他人匆匆交换了玩具。
同样地, 玩具交换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1.玩具不等价。有的幼儿自己的玩具比较小, 比较旧, 而看中的却是一些较新、较大的玩具, 因而屡次提出交换愿望都被拒绝了。
2.情有独钟。有的幼儿在活动前便对某幼儿的玩具情有独钟, 但对方却不与之交换, 整个过程该幼儿始终盯着这个玩具, 即使有别的幼儿愿意和他交换, 他也无动于衷, 最终未能交换成功。
3.以人待物。幼儿心目中的好孩子的玩具受到众多孩子的青睐, 反之, 那些平时易做错事、能力较差的孩子的玩具却遭到了冷遇。即使他的玩具多么惹人喜爱, 也未能获得成功的交换。
4.交往技巧不当。有的幼儿有强烈的交换愿望, 但由于交往技巧不当, 如未能介绍自己的玩具使对方了解, 或未经对方许可便想自行取来, 却被遭到拒绝, 结果造成交换失败。
5. 受家长态度的影响。
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 其社会行为的表现往往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中家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在玩具交易这一活动中也充分体现了出来。有的幼儿在活动中经过自己的选择、协商, 成功交换了玩具, 但在活动结束时或活动结束后却表现出担忧, 提出要换回自己的玩具, 问其原因是担心妈妈责备, 甚至有个别家长第二天拿来幼儿交换的玩具, 认为孩子吃亏了要求换回, 造成双方孩子的不愉快。
6. 自我约束。
有的幼儿在活动中虽然与同伴交换了玩具, 且玩得也非常愉快, 而到活动结束时却提出要换回玩具, 原因是认为自己的玩具不够好, 而换来的却是较好的玩具, 自认为不妥当, 所以还是忍痛割爱, 要求换回自己的玩具。
二、玩具交换的方式
幼儿在选择交换对象, 提出交换愿望和进行交换过程中, 不同的幼儿采用了不同的交换方式。
1. 事先约定。
例如, 大 (1) 班的钱韧锴和赵安达小朋友在活动前彼此就非常喜欢对方的玩具变型金刚和机关枪, 钱韧锴对赵安达说:“等一会儿我俩交换吧!”赵安达欣然同意。于是活动一开始便进行了交换, 并一起玩了起来。
2. 一拍即合。
大 (1) 班朱屹立小朋友在活动一开始便看中了王星的汽车, 他主动提出:“王星, 我和你交换好吗?你看我的飞机能削铅笔、夹纸头……”王星看了一会儿, 觉得不错便说:“好吧!”于是进行了交换。
3. 坚持不懈。
例如, 大 (1) 班的朱怡看上了大 (2) 班陶心陈小朋友的赛车, 便要求交换, 但陶心陈并不喜欢他的玩具, 而且说他没有礼貌, 便拒绝交换。朱怡一次次地去找陶心陈要求交换, 且态度极其诚恳, 陶心陈最终同意了他的交换要求。
4. 连环交换。
例如, 大 (1) 班的秦晓丹先用小手机换来了龚梦欢的玩具小龙, 后张欢又用肯德基小玩具从龚梦欢手中换来了手机。
5. 冷静选择。
例如, 徐雨可小朋友拿着自己的变形金刚玩具寻找着自己喜欢的玩具, 石溪民想用小车和他交换, 被拒绝了。徐雨可看看这儿, 又看看那儿, 不停地思量着该和谁交换……
三、幼儿换物行为的特点
不同性格、能力的幼儿在这样一个自由交往的环境中从事着一样的活动, 但表现出不同的交往水平和行为特点。
1. 只以动作表达愿望。
例如, 大 (1) 班陈怡和钱怡婷小朋友性格都内向, 活动开始后, 便互相将自己的玩具直接交到对方手里, 交换过程十分简单。
2. 丰富的语言交流。
例如, 朱屹立和王星之所以能交换成功, 是因为朱屹立能主动向对方介绍自己的玩具, 王星逐渐由不太愿意到有些兴趣, 最终愉快地完成了交换。
3. 第三人牵线搭桥。
有的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胆小和不能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需要由能力较强的第三者帮助来完成换物。例如, 当张欢看中龚梦欢手中的玩具时, 只是站在一旁不作声, 秦晓丹问:“你是不是想和龚梦欢交换?”张欢点点头, 秦晓丹说:“那你对她说呀!”张欢还是不作声, 而龚梦欢此时也只是笑而不语, 秦晓丹对张欢耳语:“你说龚梦欢我和你换好吗?”可张欢还是不语, 于是秦晓丹问龚梦欢:“你喜欢张欢的玩具吗?”龚梦欢点点头, 终于进行了交换。
四、活动启示
1.“玩具交换”是幼儿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在
活动中幼儿不管交换成功与否, 都在尝试与同伴进行交往。因此, 这样的活动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2. 活动最终有百分之六十九的幼儿成功交换了
玩具, 但这其中跨班交换的只有两对, 即四名幼儿, 而不同性别幼儿交换的只有五对, 即十名幼儿, 可见幼儿的交往对象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们大多是与好朋友、邻居或邻座幼儿交换, 因此如何让幼儿面临新环境, 接触更多的交往对象, 进一步掌握交往技巧, 应该成为幼儿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 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
有的幼儿正因为缺乏语言的交流, 不能较好地将语言作为交往的工具,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造成了交换的失败, 所以丰富幼儿的交往语言, 培养幼儿大方地与人交谈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仍为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4. 在玩具交换失败的幼儿中, 有部分是由家长的态度造成的。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 篇3
关键词:幼儿音乐;音乐教案;《刷牙歌》
在幼儿音乐课教学中,教案设计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以小袋鼠蒙氏教育音乐教材中《刷牙歌》为例设计教案,基于教学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准备,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对幼儿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教学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活动”。“刷牙歌”一课,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在音乐学习的同时,体验自由表达、创造快乐。《刷牙歌》作为一首幼儿歌曲,节奏轻快,歌词朗朗上口且富有童趣。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幼儿在简单的儿歌学习中,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编排舞蹈动作,创编刷牙节奏,享受快乐,同时还让幼儿具有清洁卫生,爱干净的基本认知,体验牙齿健康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准备
【教学目标】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编排舞蹈动作,创编刷牙节奏,享受快乐,同时让幼儿具有清洁卫生,爱干净的基本认知,体验牙齿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倾听《刷牙歌》,创编刷牙节奏,创编象声词,并能与《刷牙歌》间奏连贯表演;学习《刷牙歌》,表现刷牙美感。
【教学准备】幼儿:具备正确的刷牙习惯,牙齿保护的基本常识;
教师:认真备课;
教具:光盘、多媒体、课件、图片、牙刷实物。
三、教学活动
1.倾听歌曲,学唱歌曲,了解《刷牙歌》内容
教师先出示课件,演示懒洋洋牙疼的表情,提出问题:“小朋友们,大家看懒洋洋怎么了?”幼儿答出牙疼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课件演示,选择幼儿熟悉的卡通人物,吸引幼儿眼球,以问题的形式,引出课题。
播放《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
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
刷得牙齿没蛀牙
张张口,笑一笑
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在儿歌播放的同时,给幼儿播放歌词内容视频和图片,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熟悉歌词,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大家歌词里唱了什么内容呀?”
【设计意图】幼儿听着歌曲,看着视频,借助视频熟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一目了然地学习歌曲,对歌曲产生兴趣。
在幼儿非常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反复给幼儿播放歌曲,一句一句地教给幼儿歌唱,让幼儿记忆歌词内容,学习完整演唱。
2.探索尝试,自编动作,表演刷牙歌律动
让幼儿合唱《刷牙歌》,熟悉歌曲旋律,一边唱歌,一边合着节拍做刷牙动作。在幼儿学习正确刷牙动作后,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在刷牙的时候,除了歌曲中刷左边,刷右边,上下里外都刷刷的动作,还有什么刷牙动作,大家知道吗?谁能做出动作,我们一起学一学。”
同时,教师结合歌曲间奏处,引导幼儿回忆刷牙情境,创编刷牙象声词,如表示快乐的节奏和“啦啦啦啦,嘻嘻嘻嘻”等象声词,“咕噜咕噜噜”“咕噜噜噜”等漱口的水声。
在幼儿创编结束后,教师应集中反馈,让幼儿完整歌唱,注意间奏处的节奏、象声词。
【设计意图】结合《刷牙歌》旋律,引导幼儿创编刷牙动作,创编刷牙象声词,跟随刷牙歌节奏表演律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提升幼儿创编的动作,丰富歌曲舞蹈美,将创编的动作连贯成完整的律动舞蹈。
3.拓展学习,完整跳舞,体验律动快乐与美感
教师和幼儿一起听《刷牙歌》,做刷牙动作,跟随节拍发出象声词,做律动,探讨舞蹈队形,完整连贯地跳舞,注意跳舞时,刷牙的表情、动作,感受刷牙美,享受快乐情感,一起跳,体验歌曲快乐与跳舞美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总结归纳与拓展应用阶段,在幼儿学习歌曲和创编舞蹈的基础上,获得正确刷牙的基本认知,通过音乐学习,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反思
《刷牙歌》音乐课符合幼儿认知规律,歌曲节奏鲜明,歌词朗朗上口。在整节课中,教师设计“懒洋洋牙疼”“听歌曲”“创编律动”“完整跳舞”四个亮点,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高昂兴趣,积极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刷牙歌音乐课的教学相对开放,幼儿能够通过理解歌词内容,结合生活刷牙情境还原,结合自身理解表现律动。教师应顺势而导,紧抓幼儿思路,注意幼儿表现,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刷牙律动,规范幼儿刷牙动作节奏,给幼儿自由的表现机会,让音乐课活起来。从音乐课教学实践看,整节课幼儿都积极参与,教师和幼儿互动较多,增强了幼儿音乐学习的快乐感。
参考文献:
吴巧云.激发幼儿音乐活动兴趣点滴谈[J].考试周刊,2016(73):187.
幼儿园大班教案:玩具展览会 篇4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8-10-19
设计思路:
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他们拥有许多玩具,但常因缺少玩伴而不会与人分享玩具,和别人一起玩。本次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同伴一起玩,接着学唱歌曲《我有玩具大家玩》,使其进一步体会分享的快乐,并通过分组演唱、改编歌曲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交往的愿望,提高幼儿的表达表现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幼儿欣赏故事;第二环节,分享玩具;第三环节,幼儿学唱歌曲。
活动目标:
1.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与同伴分享,感受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
2.学唱歌曲《我有玩具大家玩》,尝试合作演唱。
活动准备:歌曲
一、欣赏故事
1.复习故事《我有玩具大家玩》,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2.强强有了玩具警车,他愿意和朋友一起玩吗?一个人玩没有意思?后来强强与小朋友一起玩了吗?
小结:一个人玩很孤独,再好玩的玩具也会越来越没意思,只有和大家一起玩,共同分享玩具才会越来越开心。
二、分享玩具
1.你最喜欢什么玩具?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别人分享吗?
2.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用完整的语句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具最好玩的地方。
3.你刚才和谁一起分享了玩具,觉得开心吗?为什么?
小结:玩具要一起分享着玩才最开心。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我有玩具大家玩》,组织幼儿欣赏。
2.歌曲里讲了些什么?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按节奏学念歌词(从“来吧”至“红红绿绿多好看”),跟随音乐学唱歌曲。
4.教师弹奏歌曲《我有玩具大家玩》说白部分的音乐,幼儿跟随者教师,和着音乐说白。
5.教师完整范唱,幼儿跟随。
6.合作演唱
(1)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表演演唱部分,一组表演说白部分,引导两组幼儿自然、准确地接唱。两组幼儿可轮换唱不同段落(乐句)。
(2)启发幼儿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并尝试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改编成歌词内容,如将“布娃娃撑花伞,小猴子爬竹竿”改编为“小锣鼓叮咚响,大积木搭楼房”等。
(3)鼓励幼儿用愉快的歌声和生动的动作来表达自己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心情。
幼儿园大班教案:玩具展览会 篇5
【活动设计】
我们班的幼儿特别喜欢电动玩具,因此,设计了“会动的玩具”这节课。可以让幼儿初步认识电池,通过“电池的变化”,让幼儿知道电池能通电,认识电池的“正负”极。在实验中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探索科学的欲望。
【活动目标】
1、知道电池能通电,了解电池的用途。
2、让幼儿学习自己安装电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
3、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动小汽车人手一只。
2、电池人手两个。
3、电池充电器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启动装有电池的.电动汽车,请幼儿观察。
提问:
(1)你玩过电动玩具吗?
(2)为什么这些玩具会动?
小结:在会动的玩具里有些玩具是靠安装电池发动。
二、操作活动:安装电池
1、学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
2、请幼儿动手给自己的赛车安装电池。提出操作要求。
(幼儿操作,师幼共同检查。)
3、操作小结:你注意到了吗?电动玩具一边有弹簧,一边则没有,有弹簧这边对电池的负极“—”。没有弹簧这边对电池的正极“+”。
三、游戏:赛车。
1、排列赛车,开始游戏。
2、请幼儿观察为什么有些车落后了?
有些车开到半路停了下来。
小结:电池能通电,当电池里的电用完时,玩具就不会动。
四、把电充回来。
1、教师以安慰的口吻说,大家别着急,老师想办法帮你把电池充满。
2、教师出示电池充电器,给电池充电。
小结:电是一种能量,它能让很多东西发光,也能让物体动起来,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
五、活动延伸。
幼儿园大班教案:玩具展览会 篇6
设计意图:
玩具是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现如今,孩子手中会动、会唱、会亮的玩具应有尽有,大班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摆弄、重复操作,他们常常会冒出许多富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它为什么会动。它的肚子里有什么,怎么弄它才会跑得更快……甚至会产生拆开看看的欲望。顺应孩子的兴趣,为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大胆思考,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玩一玩、分一分、拆一拆的过程中。熟悉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激发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活动目标:
1.熟悉常见玩具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了解一些常见的民间惯性玩具。
2.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惯性、电动、回力、发条、拉线等多种玩具。
2.画有电池、发条、回力、拖拉线等各种标志的篓子。
3.玩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
活动过程:
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启动方式并分类
1.幼儿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
师:小朋友们带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等一会儿请你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的。
(评析: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是大班孩子乐于接受的。教师有意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自由玩玩具的同时,了解玩具的启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集体交流操作情况,教师随机出示相应标记。
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为什么会动?你还发现了什么?
(评析:教师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同时,随机出示的标记卡无形中将幼儿自主操作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概括和分类。)
3.引导幼儿按启动方式的不同将玩具分放至不同标志的篓子内,并请幼儿相互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评析:这一环节的操作对大班幼儿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是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较为熟悉的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后退”,让幼儿承担检验的任务,给予幼儿更大的自主思考、判断的空间。)
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
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师:这个玩具汽车,既没有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动的呢?你玩过这样的玩具汽车吗?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突然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
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
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儿呢?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兴趣。)
3.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师:玩具汽车到底是靠什么开得这么远呢,光猜也不行,我们动手拆开看看吧!老师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用吗?
(评析:分组拆卸玩具汽车是幼儿很乐意参与的任务,但两人分工合作、螺丝逆时针拆卸、有序放置螺丝钉等,都是需要帮助幼儿明确的操作要点。)
4.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评析:从猜想到验证,这一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惯性玩具汽车后轮轴上带动着的惯性齿轮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教师不妨多留些时间,让幼儿充分观察和尝试。)
5.集体交流发现,教师进行小结。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就是惯性玩具汽车上才有的惯性轮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小汽车开出的距离就越远,明白了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有充分的直观经验想表述出来。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发现的同时,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概念,帮助幼儿将所见所思整理成有效的经验。)
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
师:现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电动的、遥控的,还有声音控制的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电池、不用机械的惯性玩具,它们不但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你们想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吗?
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幼儿欣赏。
(评析:民间惯性玩具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上一环节所获新经验的延伸,又帮助幼儿拓展了经验,激发了幼儿对惯性玩具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幼儿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中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反思:
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在《有趣的陀螺》这节绘画和操作相结合的美术活动中,色彩缤纷的陀螺让孩子们眼花缭乱,充满了好奇……
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通过“玩陀螺、看陀螺、说陀螺、画陀螺、制作陀螺”来感受陀螺转时色彩的变化,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并在玩的过程中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
说到“玩陀螺”,孩子们在情境游戏活动中都很感兴趣,他们都能各显神通的用自己的方法玩着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观察:陀螺的形状和颜色是什么样的?再看一看陀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说陀螺”这一环节中,我运用集体讨论法,让孩子们大胆讨论,说出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转之前,陀螺有齿轮,转的很快的时候,齿轮线变圆了)(颜色变了)等。“画陀螺”和“制作陀螺”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运用讲解、示范法让孩子们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涂色、剪、做)
在大家共同制作陀螺的过程中,部分孩子存在的问题是陀螺转不起来,经讨论原来是陀螺卡片中间的点被弄大了,所以小棒松了导致转不起来。如果改用火柴棒而不用牙签,效果会更好。这是一节比较有趣的美术活动,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制作得也很开心!
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有趣的惯性玩具》含反思这篇文章共7556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螃蟹》》:大班教案《螃蟹》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勇敢探索,积累生活经验,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螃蟹》教案吧。
大班“刷子博览会”课例分析 篇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纲要》的理念在不断地转变着我们的课程观、儿童观,孩子们讨论的话题、社会事件、自然和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及事物间的关系都被我们拿来做了教材,努力实践着陈鹤琴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刷子作为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劳动工具,也被我们充分挖掘,成为幼儿活动的教材。
二、关于教材最大教育价值的挖掘
刷子作为一种工具,它是多种类和多用途的,我们大班教研组在集体研究这个教材时,首先从材料上、形状上、用途上对刷子教材内容进行了分类。
其次,考虑到孩子虽有关于刷子的经验,但毕竟是零散的和有限的,如何将幼儿个别、零散的经验整理、提升。使幼儿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呢?我们对教材的重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互相交流,集体通过分类比较,建立对刷子材料不同、形状不同、用途不同的有效认知。
2、提升原有的认知,形成“类”的概念。
3、了解分类角度不同名称可以有不同。
4、拓展刷子的经验,尤其是不常见的涂料刷、地板刷等。
5、体验刷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知道刷子的多种名称及制作材料,能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
2、了解刷子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及与特征之间的关系。
3、体验刷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另外,我们对教材的难点进行了预设:最难以让幼儿发现的是,刷子的不同造型特征是为其使用功能服务的,比如,长柄刷是为了省力;为了方便刷洗马桶深处,马桶刷设计成圆头翘柄;宽的刷子受力面积大;小而扁的刷子可以伸入缝隙扫出灰尘。
关于活动组织的三个有效策略
活动环节
一、交流从自己家中带来的不同刷子。分类比较刷子材料与形状的不同,初步知道刷子的名称、形状、用途
1、个别幼儿介绍自带的刷子。
2、整理幼儿经验,分类比较刷子的不同制作材料和形状。
有效策略1:分类比较,主动体验
好的教学活动策略需要不断观察幼儿的反应和需求,经过多次琢磨形成。第一次试教的时候,由于只是让幼儿互相交流不同的制作材料,因此幼儿对刷毛材料“类”的感知是模糊和个体的。由此。我们改进了策略:让幼儿主动进行摆放分类,引导幼儿分类比较,帮助幼儿建立“类”的概念,主动获得关于尼龙、塑料、海绵等材料的经验。
二、探索刷子形状与用途的关系
1、幼儿分组探索用不同刷子清理凹槽内的垃圾、清洗奶瓶。
2、交流探索结果,知道刷子形状不同用处不同。
三、进一步了解几种不常见的刷子名称、用途和相关的社会劳动
有效策略2:提供材料,主动探索
在刷子特征与用途关系的难点突破中,我们认为应该让幼儿主动尝试,在尝试中得到自己的经验。因此,我们分别为幼儿设计了清理窗户凹槽内的垃圾、清洗奶瓶的活动,让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探索,在体验中习得经验。事实证明,这比教师的讲解或幼儿的讨论更有效。
四、布置刷子博览会,进一步巩固对不同种类刷子用途的认识
1、幼儿按照刷子用途布置刷子博览会。
2、邀请客人老师参观博览会。
有效策略3:模拟游戏,生活体验
大班科学教案玩具动起来 篇8
1.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掌握电动玩具电池拆装的方法。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一人一个电动玩具。
2、各种电池若干。
3、PPT。
活动重点:能探索并发现电动玩具中的秘密。活动难点:能正确安装并使用电池。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交流分享,提升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动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电动玩具想玩吗?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电动玩具,玩一玩吧!让你的玩具动起来。
2.你的玩具是怎么动起来的?为什么你的不动啊?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它动起来?(打开开关、没有电池)找到放电池的位置,打开看看有没有电池?
3.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电池,快把电池放进去,让你的玩具动起来吧!
你的装了电池为什么也不动?
二、交流分享实验结果
1、你的玩具是怎样动起来的?你是怎样装电池的?
2、你装的是几节电池?
3.小朋友,我们在安装电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小问题,有的小朋友安上了电池,打开了开关,可是他的玩具也没动,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请电池宝宝来告诉我们吧?
4.课件演示:介绍电池的外形——介绍正负极——正确的安装方法 5.刚才在安装电池的时候,你们注意到在电池身上有这两个符号吗?取一个电池,来找一找电池身上有没有这两个符号?
6.刚才你们在电池身上都找到了“+”和“—”了,那小电池安装在玩具里面应该怎么安装呢?找到电池宝宝的家来看一看,它的家里都有什么吧?(弹簧、小铁片)“+”对着什么?“—”对着什么?
7、师出示电池安装练习板,请幼儿试着贴一贴。
8、课件演示两个电池的安装方法。
四、结束部分
我们再来试着安一安吧,在你的玩具中装上电池,让它动起来? 让我们一起带着玩具回到班级再玩一玩吧!
活动反思:
电动玩具对幼儿来说是最感兴趣的,在活动的一开始,我让幼儿来玩各种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在玩的当中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玩具中的秘密----电池。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它。而对于电池的神奇力量,幼儿感到很新奇,也很有趣。他们喜欢去探究电池的各种秘密。为了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乐于尝试、勤于动手的习惯。通过让幼儿认识电池和不断地探索,一步步地揭开电池的各种秘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电池并学会安装电池的方法,并渗透了电池的环保作用,让科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就本次活动而言,对于大班幼儿过于简单,因需加一些内容让大班幼儿能更进一步探索,比如,在给幼儿自己安装电池的时候放一些各种型号的电池,让幼儿去发现问题,对电池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活动过程中,有些幼儿发现了一些问题,但老师没有去理会,而是直接奔向自己的目标,在活动中老师太急于完成目标,忽视了幼儿的发现。
大班科学有趣的电动玩具教案 篇9
大班科学有趣的电动玩具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电动玩具的共同特征——有电源才会动。
2、初步让幼儿了解正确安装使用电池的方法。
3、进步激发幼儿对电动玩具的好奇心,发展探索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电动玩具一个,电池若干,安装电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哇!教师里有这么多的电动玩具,我们今天来开个玩具运动会吧。
老师请小朋友自己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电动玩具,让它动起来好吗?
二、操作探索
师:玩具动起来了没有?(幼:动起来了,你是怎么让它动起来的?幼儿自由举手回答怎么让玩具动起来的)
师:刚刚小朋友说把电源开关打开就可以让玩具动起来?可是有的小朋友的打开来了 开关玩具还是没有动起来?是怎么回事呢?
师:小朋友找找原因看是怎么回事?或那个小朋友帮助它让玩具动起来。(解决问题、找原因,幼儿自己玩玩具发起问题原因)
幼:是因为玩具里面的电池没用了。
师:哦!原来里面的电池坏了,那小朋友都打开小面“肚子”看看是不是都装有
师:哦!原来是因为有了什么才使玩具动起来的?
幼:因为玩具里面装了电池。
(1)拆电动玩具
师:老师请小朋友把玩具里面的电池拆开看看里面有几节电池好吗?
幼:两节 三节,有的有,有的没有 得出结论:原来是要把玩具里面的电池上满了再打开开关就可以让玩具动起来。
师:那有的小朋友的少了电池怎么办?
幼:在装上电池,那我们来试试看是不是装上电池就会让玩具动起来呢?
师:我上了电池可玩具还是不会动?为什么呢?
幼:因为电池坏了,电池没用或没有装好等
师:请小朋友来帮帮老师检查到底怎么回事?(幼儿举手回答)
(2)幼儿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大胆的表述出来)
三、认识电池有正负极,学习正确安装电池的方法。
师:刚刚老师请小朋友帮老师检查了电池,小朋友有没发现电池有什么有什么不一样?(幼儿举手自由回答)
幼:有一边是平的,一边突出来了一点。
师:对了,回答得真好!小朋友都看到了电池的两端是不是一样的啊?(幼:不是)
师:教师出示“+”“一”符号请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两个是什么符号吗?请小朋友回答?
幼:可能会说是加号和减号。
师:回答得对吗?现在老师老告诉小朋友他们的名字叫什么?一个叫正极一个叫负极.小朋友跟老师说一遍。我们要把突出来的这边对着铁皮这边,把平平的.尾巴这边对着弹簧这边。
师:出示安装电路图一张。小朋友看图上画有什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电池要怎么样装上去呢?请小朋友上台演示。他装得对吗?
幼:对或不对(幼儿举手回答对或不对原因)
师:哦!原来装电池也是有规律的,我们要把平平的尾巴这边对着弹簧,把突出来的嘴巴这边对着另一边这样装才是正确的。现在你们知道怎么装了吗?学会了没有?
幼:学会了(有个别小朋友还没学会,请那个会的小朋友来帮助他好吗?) 师:那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拆开的电池上回去好吗?看看自己是不是学会了哦!
师:今天的玩具运动会真热闹,小朋友我们赶快拿好我们的玩具出去比赛喽!
活动延伸:
(1 )在班里设立“电池回收箱”鼓励幼儿从收集废旧电池开始,争做“环保小卫士”
(2 )在操作区提供电池,各种电动玩具,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3 )教育幼儿要爱惜玩具。 爱惜电池不要让电池沾水,受潮等。
活动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玩具展览会 篇10
设计意图:
玩具是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现如今,孩子手中会动、会唱、会亮的玩具应有尽有,大班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摆弄、重复操作,他们常常会冒出许多富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它为什么会动。它的肚子里有什么,怎么弄它才会跑得更快……甚至会产生拆开看看的欲望。顺应孩子的兴趣,为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大胆思考,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玩一玩、分一分、拆一拆的过程中。熟悉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激发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活动目标:
1.熟悉常见玩具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了解一些常见的民间惯性玩具。
2.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惯性、电动、回力、发条、拉线等多种玩具。
2.画有电池、发条、回力、拖拉线等各种标志的篓子。
3.玩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
活动过程:
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启动方式并分类
1.幼儿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
师:小朋友们带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等一会儿请你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的。
(评析: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是大班孩子乐于接受的。教师有意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自由玩玩具的同时,了解玩具的启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集体交流操作情况,教师随机出示相应标记。
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为什么会动?你还发现了什么?
(评析:教师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同时,随机出示的标记卡无形中将幼儿自主操作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概括和分类。)
3.引导幼儿按启动方式的不同将玩具分放至不同标志的篓子内,并请幼儿相互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评析:这一环节的操作对大班幼儿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是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较为熟悉的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后退”,让幼儿承担检验的任务,给予幼儿更大的自主思考、判断的空间。)
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
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师:这个玩具汽车,既没有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动的呢?你玩过这样的玩具汽车吗?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突然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
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
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儿呢?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兴趣。)
3.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师:玩具汽车到底是靠什么开得这么远呢,光猜也不行,我们动手拆开看看吧!老师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用吗?
(评析:分组拆卸玩具汽车是幼儿很乐意参与的任务,但两人分工合作、螺丝逆时针拆卸、有序放置螺丝钉等,都是需要帮助幼儿明确的操作要点。)
4.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评析:从猜想到验证,这一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惯性玩具汽车后轮轴上带动着的惯性齿轮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教师不妨多留些时间,让幼儿充分观察和尝试。)
5.集体交流发现,教师进行小结。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就是惯性玩具汽车上才有的惯性轮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小汽车开出的距离就越远,明白了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有充分的直观经验想表述出来。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发现的同时,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概念,帮助幼儿将所见所思整理成有效的经验。)
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
师:现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电动的、遥控的,还有声音控制的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电池、不用机械的惯性玩具,它们不但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你们想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吗?
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幼儿欣赏。
(评析:民间惯性玩具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上一环节所获新经验的延伸,又帮助幼儿拓展了经验,激发了幼儿对惯性玩具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幼儿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中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反思:
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在《有趣的陀螺》这节绘画和操作相结合的美术活动中,色彩缤纷的陀螺让孩子们眼花缭乱,充满了好奇……
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通过“玩陀螺、看陀螺、说陀螺、画陀螺、制作陀螺”来感受陀螺转时色彩的变化,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并在玩的过程中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
说到“玩陀螺”,孩子们在情境游戏活动中都很感兴趣,他们都能各显神通的用自己的方法玩着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观察:陀螺的形状和颜色是什么样的?再看一看陀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说陀螺”这一环节中,我运用集体讨论法,让孩子们大胆讨论,说出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转之前,陀螺有齿轮,转的很快的时候,齿轮线变圆了)(颜色变了)等。“画陀螺”和“制作陀螺”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运用讲解、示范法让孩子们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涂色、剪、做)
在大家共同制作陀螺的过程中,部分孩子存在的问题是陀螺转不起来,经讨论原来是陀螺卡片中间的点被弄大了,所以小棒松了导致转不起来。如果改用火柴棒而不用牙签,效果会更好。这是一节比较有趣的美术活动,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制作得也很开心!
收拾玩具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11
活动前言:据相关的调查现在的小孩子们都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的,父母们更是舍不得让孩子们干一点的活,平时小孩子们在前面摆弄,父母们跟着后面收拾,从而使孩子养成了许多的坏习惯,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收拾玩具。
2、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初步学过“上、下、里”等方位词。
2、物质准备:布置一家小熊的家,家中玩具、蔬菜摆放零乱,小熊一只。活动过程:
1、以帮助小熊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调动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掉在哪里,启发幼儿使用“玩具掉在X X上面(下面、里面)”的语句。
(1、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方位词,并使用完整句。
2、镜头 的摄入有所偏差,谁在说话时,镜头要跟紧谁。
3、师在提问幼儿的时候,没有必要把小熊一直抱在手上,可以先放在旁边。)
3、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这些家上面你发现了什么?
(1、幼儿能积极地寻找玩具。
2、在视频中,老师可以看到在上课时所没有关注到的其他幼儿:发现有个别幼儿趴在地上,有的幼儿很认真的寻找玩具的家。
3、拍摄幼儿寻找的镜头都是全景,可以拍摄个别幼儿寻找的情况。)
4、引导幼儿把寻找到的玩具送回家。(个别、全体)
(1、镜头拍摄幼儿如何放玩具的情况较少。
2、幼儿都是从栅栏跨过去放玩具,师可以把右边栅栏收起来,以防幼儿摔倒。
3、老师的感叹词较多)
(在观看视频时,没有拍摄到幼儿如何把餐具收拾进盒子。镜头可以着重拍摄幼儿如何收拾。这样不但有利于老师观看,也可把个别幼儿收拾的情景播放给幼儿观看,加深幼儿如何收拾玩具的印象。)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爱护玩具 篇1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损坏的原因。
2、通过新旧玩具的对比,知道如何爱护玩具。
3、产生对玩具的爱护之情。
二、活动准备:
1、各种损坏的玩具。如:破汽车、破茶杯等等。
2、新玩具若干;一只小白兔玩具手偶。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红色蜡笔每人一支。
三、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提供各种损坏的旧玩具,让幼儿玩一玩知道玩具被损坏了就不能玩。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玩具,请小朋友玩一玩。(幼儿玩损坏的玩具,教师观察幼儿对这些玩具的态度。)
2、提问:刚才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好玩吗?为什么?它是怎么被损坏的?
3、小结:这些玩具有的是小朋友玩时不懂得谦让,互相争抢弄坏的;有的是不轻拿轻放摔坏的。
(二)幼儿玩新玩具,初步萌发爱护玩具的意识。
1、教师:呀!这里还有很多玩具,老师也请你们来玩。(幼儿再次玩新玩具,教师观察幼儿玩玩具时的情况。)
2、提问:a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b你喜欢这个玩具吗?为什么?
(三)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玩玩具,玩具不易损坏?知道做个爱护玩具的好孩子。
教师:
1、我们应该怎样玩玩具呢?新玩具我们怎么玩?旧玩具我们怎么玩?
2、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玩具轮到你玩怎么办?
(四)情境表演“难过的小白兔”,巩固幼儿爱护玩具的行为。
1、教师边操作手偶边讲情节,看完表演后教师提问: a小白兔为什么哭?
b小白兔耳朵掉下来,他感到怎样? c你想对小白兔说什么?
(五)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是爱护玩具的小朋友,请你给爱护玩具的小朋友送上一面红旗。
(六)幼儿活动:玩玩具。
幼儿园大班教案:玩具展览会 篇13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园大班教案:玩具展览会】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科学《旋转玩具》教案11-05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爱护玩具09-30
幼儿园小班科学《玩具找朋友》教案设计09-29
幼儿园小班《拉着玩具走》优秀游戏教案06-27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电动玩具动起来》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