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的丫头杂文随笔

2024-10-13

贾家的丫头杂文随笔(精选3篇)

贾家的丫头杂文随笔 篇1

贾家的丫头杂文随笔

凤姐说娶贾家的丫头比娶一般人家的小姐还强些。这话不错,平儿、袭人、鸳鸯这样的人,别说一般人家,就在贾家内部看,也比迎惜强啊。

我一直模糊觉得王熙凤的父亲不是王子腾,而是王夫人其他过了世的兄弟。王子腾夫人来访,大家说的是舅太太来了,而不是亲家太太。不过这可能是从王夫人那儿论,也正常。凤姐的兄弟王仁不成器,还不如贾珍贾琏等贾家子弟,不像有正经父亲管,倒跟没爹的薛蟠很像。周瑞家的跟刘姥姥介绍说凤姐是“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为什么加个“当日”,与“先珠大哥”的“先”一个意思么?护官符里写王家在都中有两房,王子腾家一定是一房,那另一房是不是王子腾过世的哥哥,王仁、凤姐的父亲?贾蓉借的玻璃炕屏是“老舅太太”给凤姐的。东北话里老舅就是小舅,不知红里是否是一样用法。若一样,“大舅”是凤姐父亲,“老舅”是王子腾。不过黛玉称贾政二舅舅,不叫老舅。

《红楼梦》里有一句话形容宝琴,叫作“年轻心热”。这个词用得真好。人年轻时,外面装得酷酷的,但心里容易感动:不熟识时不肯轻易示好,怕人家不回应失了面子;熟一点之后,别人待着好些,很容易就亲切起来,掏心掏肺的。年纪大了开始反转,变成外热内冷:表面跟谁都一团和气,但心里跟谁也不情愿走得太近。个人经验,不见得人人如此。我觉得外热内冷是情商高的体现,但看见“心热”的年轻人,仍觉很可珍惜。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和金兆丽也是外热内冷和外冷内热的代表,当然这又与年龄无关了。

宝钗讲宝玉讲得好,“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谁不想追求性灵自由,又有多少人真心热衷仕途俗务?贾雨村愿意曲意逢迎吗,贾芸愿意溜须拍马吗?不都是生活所迫么。宝玉得着便宜卖着乖,自己逍遥,还要笑别人俗。

家的杂文随笔 篇2

十月的风已有了一丝凉意,微风中的乡村像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虽已迟暮,却仍然精神,落寞中还带着不甘老去的倔强,春夏时将这座乡村遮得严严实实的茂盛青草,如今已像泄了气的皮球,褪去了充满希望的绿意,只剩下苍老。而这时的房屋才有了丝丝的庄严,露出了自己略显疲惫的面容。山上金黄的树叶借着风的力量努力飞翔,剩下寂寞的树枝独自彷徨。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努力的绽放,尽管无人欣赏,它们却倔强着吐露芬芳,是否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生命该有的美好,的确,它们的存在为这萧瑟的乡村增添了一丝生机,一点活力。

回到家,父母正从田地里回来。奶奶赶紧叫醒贪睡的堂弟,卸下一身的疲惫,我和母亲聊起了自己的工作,母亲较为满意,也就不同往日,对我的婚姻总是焦急万分,对我总是咄咄逼人,也许她也开始理解缘分的事不能强求,父亲则保持一贯的沉默。当说到自己近日来总是上火时,母亲说薄荷泡水可治上火,于是背着背篓就去山上寻找薄荷,看着母亲冲忙的背影,顿时觉得一阵暖意。母亲对我的迁就甚至是溺爱是童年时的我未曾享受过的待遇,一下子觉得母亲真的老了,她不再有年轻时的脾气,年轻时对儿女的严苛及忽略。

睡眼惺忪的堂弟来了,招呼之后便聊起了各自的生活。堂弟由于厌学和顽皮,小学毕业便辍学在家,十七八岁便跟着叔叔去工地上干活,日晒雨淋。一次涨大水,他们被困工地,没有吃的用的,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当听到这些时,我总是心生怜悯,却毫无办法。这次由于叔叔身体不好,便提前回家休息,堂弟便也空闲在家。

奶奶和叔叔便忙碌着筹备晚餐。七十多岁的奶奶身体还算硬朗,她常年住在城里叔叔家,带着还在上学的妹妹,很少回乡。这次回来,听说我也要回家,便买了我喜欢吃的菜,我一到家,她便忙碌起来。我和弟弟也来厨房和正在做晚饭的叔叔、奶奶闲聊。提到我的工作,他们总是一边称赞我,一边教育弟弟,但弟弟却总是毫不在意。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即使再苦,他也愿意去面对。也许本就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无论辛酸还是幸福,都要笑着走下去。

不一会儿,母亲便背着大半背篓薄荷回来了,放下背篓便吩咐父亲将其切细、洗净,然后放在簸箕里,待有阳光的天气,将其晾干,然后泡水喝,那是下火的良方。接着母亲也到厨房帮忙,不久,一顿丰盛的晚餐便摆在了桌上。吃着父母种植的新鲜蔬菜,还有奶奶亲自烹饪的红烧鸭肉,幸福便溢满心间,充满凉意的夜晚也无比的温暖。

家的温暖,与物质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在于亲人之间能否融洽,能否依偎取暖。社会的物质,人情的淡漠,同事之间的尔虞我诈,奔波于这尘世,我们都太累、太累,这时便需要一个幸福的家来收留我们漂泊已久的心,温暖我们冰凉的灵魂。温暖的家才是我们的避风港,无论在外的漂泊是辉煌还是落魄,它都能欣然接受、包容。

别人家的幸福杂文随笔 篇3

昨天,看了几集电视剧《骨语》,其中一个故事,有这样讲到:一个女孩辛灵,长期在母亲的影响下,时刻都在改变着自己,身高不高她增骨,太胖她就用常人做不到的意志强制入身。她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自我的世界里,就像那位女法医说的这样,“其实,她早死了。”换言之,如果一个人来到了人世间,她没有自己的灵魂,也没有自己的一切正常生活,而只是盲目性的攀比,或者仿着别人的样子来追求着所谓“别人家的幸福”。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在晴天朗朗中又是何等的“灰暗!”说的更直一点,她就是别人的影子,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能力,没有自己的一切想法,她只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因而,在如今社会,“别人家的幸福”,有时只可向往,或者当做一个目标去追求,而不可天真固执的把她强加于己。就比如,同是10万元,分别给一个从小在穷人家长大的孩子与富二代一样。因为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不同,结果意义也是肯定不同的。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或许“不再贫穷”就是他的幸福,可是富二代呢?所以,我们可以浅显而知,结果也是肯定不相同的。所以,有一种幸福只是“别人家的幸福”,而不是常人的幸福,故也不宜大力推广。

而我们身为这社会的芸芸众生,应从自身的各个方面出发,综合自身素质,去找寻自己的幸福,就比如一个人喜欢绘画,她可以把绘画当做一种兴趣,一种爱好,而不是非得把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没有悟性的事务强加于己。这如果那样,岂不是累心又累体。所以,我们可以在坚信能获得“自己”幸福的前提下,把“别人家的幸福”当做一种精神的向往,一种心灵的渴望,而不是非得按着“别人家的幸福”模样,而终成自己的幸福。又或者,为了得到“别人家的幸福”,我们不择手段最终也得到了。可是当你匆匆走完一生,那你真切的幸福又去了哪里?那你的生活,从根本上来说,还可以称作是你的人生吗?

人,生下来,就要活下去。简而言之,就是“生活”。而生活的本能也是在指引我们更好的生存,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模式,而不是那“别人家的幸福”。或许,万千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更高的目标,早已淡忘了自己的幸福,那“别人家的幸福”,你到终又会透彻的体会到多少呢?

上一篇:提高领导干部引导下一篇:歌唱,让生活更美好优秀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