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作文素材

2024-09-20

助人为乐作文素材(精选12篇)

助人为乐作文素材 篇1

[作文素材——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0位)1.李明素

李明素,女,55岁,中共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作文素材——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2007年7月17日清晨,回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情况万分危急。

站在自家楼顶的李明素发现50米开外的一个屋顶站满了群众,正在大声呼救。由于地处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强大冲击,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而一旦坍塌,群众生还的可能十分渺茫。李明素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开营救。李老师用手势引导受困群众利用两楼之间的四幢房屋屋顶,逐步爬向相对安全的自家屋顶。当30多名群众爬到隔壁王孝伦家楼顶时,由于两家间隔太大,群众被困在了王家楼顶上。李明素来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绳索拼接在一起,将楼梯搭在两屋之间,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们顺着梯子一个个向李明素家转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李明素的指挥下,老人、小孩、妇女、男人,依次爬了过来。上至65岁的老人,下至2岁小孩,一共32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李明素家屋顶。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不到10分钟,王孝伦家的房子轰然倒塌,顷刻消失在滚滚洪水之中。由于长时间受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李明素又安抚大家说,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不久,救援队来了,用绳索搭起一条滑道,惊慌失措的群众都想抢先通过。李明素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妇女儿童先走,然后老人,最后是年轻小伙子。群众一个一个脱险,李明素却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最后。

李明素说,“在这次洪灾中,虽然我的损失很大,但受灾的群众还很多,需要党和政府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党和政府一起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07年,李明素先后被重庆市妇联、全国妇联评为重庆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

2.林秀贞

林秀贞,女,61岁,中共党员,河北省枣强县南臣赞村农民。

30多年来,林秀贞义务赡养孤寡老人,救危济困,被人们称为“好人林秀贞”。她义务赡养本村和邻村的6位散居孤寡老人,使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其中一位已在林秀贞家生活了26年。老人常说,自己生活得比有儿有女的还要幸福。

1998年1月,林秀贞到合肥洽谈业务,在火车站候车时遇到一名弃婴。婴儿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小儿痴呆症而被遗弃。林秀贞把婴儿抱回了家,花了8000余元给他治病。她把孩子看得跟亲生儿子一样亲,正式办理了领养手续,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1992年以来,林秀贞先后出资4万余元,资助本村和邻村的14名贫困学生考取大中专院校,圆了他们的求学梦。1992年她一次就为邻村一名考上大学的学生捐资5500元。2007年她又为一位父亲刚刚去世、母亲身患癌症的辍学女生捐助了6000元,帮她完成了学业。

这些年来,林秀贞办起了玻璃钢厂、橡胶加工厂,又创立了河北省枣强县宏达防腐工程公司,生意做大了,日子过好了。富起来的林秀贞不忘乡亲,她无偿为残疾人提供玻璃钢、橡胶技术培训。

自1998年起,林秀贞在自家小厂里安排了8名残疾农民就业,使他们不靠天、不靠地,用双手支撑起自己的生活。为方便这些残疾职工生活,林秀贞还专门请了一名炊事员,免费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送开水、搞服务。这些残疾职工在林秀贞的小厂里工作得舒心,生活也有了劲头。有位残疾职工的父母都已过世,林秀贞自己掏了4000多元,为他张罗成亲办喜事,解决了他的终身大事。林秀贞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自1987年以来,先后为乡、村各项公益事业累计捐资3.91万元。

2005年以来,林秀贞先后被授予2005感动河北十大人物、第五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06年全国30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她的感人事迹。2007年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3.刘月生、王世昌夫妇

刘月生,男,90岁,中共党员,军委工程兵原副政委、离休干部。王世昌,女,84岁,中共党员,国务院国资委离休干部。

为了能让家乡河北省顺平县的孩子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学,刘月生、王世昌夫妇将晚年的心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

对这样两位老人来说,要想白手起家,为家乡建一所学校,何其难啊。1989年开始,他们通过社会关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找到3位爱国港商捐资了74.5万元。其中,港商梁洁华女士捐款58万元。此后,王世昌四处奔波,跑有关部门落实建校的具体事宜。不久,以梁洁华命名的“希望学校”,在顺平县常各庄村动工建设。

施工期间,60多岁的王世昌始终奔波在一线,刘月生因岁数较大,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一次,王世昌正在工地上忙碌,突然接到电话说刘月生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她连忙赶回北京,在医院里陪了三天三夜,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分享好文◆但王世昌心里却总惦记着工地的事。刘月生知道她的心思,就对她说:“快忙学校的事去吧,我这儿没关系。”王世昌一听,当天就离开医院回到了工地。那时的王世昌,不知冒着严寒酷暑往返于北京和顺平之间多少趟。她和民工同吃一锅饭,啃馒头,喝菜汤,中午就在一个长椅上枕着砖头小憩一会儿。那段时间,她瘦了30斤。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她忍受着右腿膝盖长有骨刺的疼痛,亲自去建材厂家订货,亲自押车将建材运回工地。为了买到便宜的水泥,她一趟趟地找水泥厂,磨破了嘴皮子,终于拿到了低价货。她打听到附近南吕村的砖瓦质量好,为了把每块砖的价格降低一分钱,她拉着县里有关人员去说情。施工后丢弃的废水泥袋、破纸盒,她都要捡起来卖破烂换钱入账,地上的碎砖头也要收起来铺路。到1995年,建筑面积达2060多平方米,计84间校舍,可容纳18个教学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终于屹立在了顺平大地上。1997年以后,王世昌、刘月生夫妇又用梁洁华女士的捐助,为“梁洁华希望学校”盖了30间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2001年至2003年,他们再用梁洁华女士的捐款,为“梁洁华希望学校”建起了高中部。这不仅使“梁洁华希望学校”成了顺平条件最好的学校,还使全县普及高中教育的时间提前了两年。从为家乡筹建新校到最终建成“梁洁华希望学校”,刘月生、王世昌夫妇整整奋斗了18年时光。

刘月生、王世昌夫妇在执著为家乡建新校的同时,还主动捐款成立了家乡教育基金会,号召社会集资,支持家乡发展教育事业。他们的家境并不富裕,然而他们省吃俭用,共向家乡的学校捐款30余笔、近20万元,还对口资助了三名困难家庭的小学生和一名大专生。

王世昌先后被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奖、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党素珍

党素珍,女,汉族,中共党员,72岁,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杜儿坪矿矿工家属。

党素珍1953年结婚后,跟随丈夫李万义从乡村来到矿山。当时,矿井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后勤服务。当她得知丈夫和矿工兄弟们下班出井后,渴得、呛得嗓子直冒烟,不能及时喝上热水时,觉得很心疼,便主动开始为矿工送水。每天早晨4点,她就挑着一担开水,步行10里来到井口,为上早班的工人送上一碗热乎乎的开水。夏日,她为矿工送上清凉败火的绿豆汤、桔子水;寒冬,她熬好姜汤水、鸡蛋汤、红糖水,一碗碗递到矿工手上。后来矿区有了电车,党素珍仍然在凌晨4点出门,把家属区4个公用厕所清扫干净,5点挑着开水乘坐头趟电车准时到达井口。

50多年了,矿工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党素珍坚持了下来,为矿工服务成了她这一辈子“分内”的事。她设立了“支前服务站”,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从缝衣送水,到宣传安全生产,越来越受矿工的欢迎。矿上每次安全会她都去录音,到坑口给工人播放。她自费一年订十几份报纸,张挂在坑口阅报栏,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党素珍阅报栏”。她在家属区、矿区大街上制作了16块黑板报,宣传安全生产等知识,三天换一次新内容。为了做好义务宣传,党素珍先后用坏了12台录音机、两台卡拉ok机、300多盘磁带、5个扩音器„„这些全都是她自己出资购买的。除此之外,还有支前服务站每天用去的小米、绿豆、白糖、红糖、茶叶、布块、针线、扣子„„据粗略统计,多年来,党素珍挑水30余万担,缀扣子30多万粒,缝补衣服60000余件、手套1200000副、安全帽100000余顶,修补雨鞋20000多双。

50年来,党素珍的名字传遍了整个西山矿区,“党妈妈”成为百里煤海的一座丰碑,200多本荣誉证书见证了她50年来的默默奉献。中央和地方多家媒体对党素珍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

5.丛飞

丛飞,男,中共党员,生前为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

丛飞是我国著名歌唱家郭颂先生的关门弟子,一直刻苦钻研小品、哑剧、口技、魔术、模仿等方面的技艺。刚到深圳的时候,他做过搬运工、洗碗工。曾经因为累得浑身发抖,晕倒在草地上,那时候就给自己改名叫“丛飞”,意思就是从草丛中起飞。难忘的经历,使丛飞特别同情弱者,对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他总想尽力去帮助。1994年,丛飞到四川成都参加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他毫不犹豫地掏出身上全部现金2400元放进了捐款箱。这件事使他体会到,自己也有能力改变那些穷孩子的命运。从此他立下誓言:要尽自己所能扶危济困,向社会奉献爱心!

丛飞回到深圳就加入了深圳义工联成为一名义工,经常进行公益演出活动,先后20多次到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等地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为失学儿童筹集学费。每到一地,丛飞都要认领资助当地几个贫困学生,从1995年到身患癌症住院的前一年,丛飞资助的孩子已经有178名。丛飞本可以过上富裕的日子,但丛飞的家只有58平方米,非常俭朴。有时为了及时给山区的孩子们交学费,丛飞还向一些朋友借钱,前后共欠下了17万元的债务。2005年5月,丛飞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就在这生死攸关的半年里,丛飞坚持参加各类慈善义演65场,捐款数万元。累计下来,丛飞的义工服务时间3600多个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捐款金额超过300万元。受丛飞资助的贵州省织金县中学生王维珊在写给丛飞的信中说:“我从来不知道伟大可以这样具体,感动可以这样彻底,人生可以活得这样博大无私。”

丛飞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很好地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普通市民应该如何发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一个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弘扬时代精神,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做到德艺双馨、为人师表,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如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重大课题。丛飞精神是时代的强音,丛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者、传播者,他用火红的青春和诚挚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扶困助残、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折射出对人生、对理想、对事业的忘我追求。

丛飞荣获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五星级义工、深圳市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首届深圳百名优秀义工、深圳市最具爱心人物等荣誉称号。

助人为乐作文素材 篇2

评改作文成了语文教师工作中的一项苦差事, 我们常常在批改作文的同时自嘲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地批改作文, 不如动点脑筋来试着改变现状。

一、转变方式, 化“精”为“粗”

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最明显的失误, 要求一言两语作总结, 不求面面俱到, 只求深切要害。反馈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周。在评讲的过程中再来查漏补缺, 以补批改之不足。这样学生既能知晓自己的失误, 又能在趁热打铁的过程中获益匪浅。

二、注重差异, 细心批改

每个学生都有被别人重视的需要, 写作也是如此。教师不关注每个学生的写作过程, 势必会使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文兴味寡然。因此我对学生个别交上来要求批改的作文相当重视, 并把与学生的当面评讲当成是一次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比如有一次区里征文“我与红领巾的故事”, 有几个学生主动将自己的作文交给我看, 我对此相当重视。先是讲作文中的可取之处, 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然后再就习作的不足一一指出。每一次的当面评讲都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三、因材施教, 口头点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不管是什么人, 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有一种让别人认同的心理。学生的作文是他们苦思冥想、奋力写作的结晶, 因此同样渴望得到人们的认同。因此, 教师应多创造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 让学生多得到些认同, 少些失落感、失败感。在某些习作之后, 挑选一些比较优秀的作文, 让学生在课堂上读给全班同学听, 然后让其它学生找到他文中的闪光点, 一一评述。这样一来, 就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既能让写的学生得到自我展现的机会, 也能让其他学生有想写好作文的想法, 又能节省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 可谓“一石三鸟”。

四、大胆放手, 学生自评

一篇优秀作文, 不是教师批改出来的, 而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以前我们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 讲究旁批、眉批、总评等, 用教师的主导地位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评改作文的方式,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失落。学生认为写作文是自己的事, 改作文则是教师的事, 学生难以体验到修改习作的喜悦, 逐渐淡化了自我修改的意识。文章要历经作者多次的修改、润色,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况且有的学生惧怕写作文、胡乱写作文, 他们会对你精心设计的作文题草草了事, 自认为反正胸无点墨, 不怕在教师面前丢脸, 甚至有些人连起码的字数要求也达不到, 还大言不惭, 说自己不会写, 写不出来。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就要让学生认识到修改作文以学生自改为主。低质量的作文, 学生是不怕在一个语文教师面前丢脸的, 可如果这篇文章让其他同学读到, 恐怕他们就得注意维护自己的面子了。

正如《学习的革命》中所说:“全民族智力有效发展将决定着国家的未来的昌盛繁荣。”“一个发育很好的头脑, 一种学习的热情, 以及把知识融合到工作中去的能力, 是每个学生通向未来的关键。”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个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类型。因此, 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个长远常新的课题, 等待我们不断去求索。不管学生改得多还是改得少, 哪怕只是改一个错字、换一个标点, 对于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收获, 一种激励, 都比教师精批细改强得多。学生体验到了修改后的成功, 自然会逐渐养成自评自改的习惯,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对能够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一事确实很感兴趣, 也都跃跃欲试, 想像教师一样能圈圈点点。为了使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无所适从, 我们首先要给学生在评改作文方面提几点方法和原则。

首先, 注意一些习作外在的东西, 比如字数、卷面、正确使用汉字和标点等。在现在的电子词典、文曲星、电脑拼音输入法等的冲击下, 一些学生形成了懒查词典、疏于辨别错别字等恶习, 导致一篇作文中出现大量的错别字。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作文评讲前收录学生典型的错别字, 然后板书, 以让学生警醒。

其次, 告诉学生如何从习作的写作方面去评价, 大致可分为审题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这四方面。

最后, 注重习作的文采, 看看语句是否通顺, 是否流畅优美、有条理, 详略是否得当等。

但凡事说来容易做来难, 让学生拿着别人的作文从审题、中心、选材、层次、文采等各方面去评价, 确实难度不小。所以在让“学生互评”开始之前, 有必要先实行“师生共评”。在师生共评时, 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 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 或者推敲有疑义的词句, 教师都不能简单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 而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意见, 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看出得失、推出结果,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记得在一次考试作文《____之美》的评点过程当中, 经过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 结合大家的意见, 最后由一位学生写了如下评语:

这是一篇漂亮的考场佳作, 文章能在考场上得高分, 亮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一个引人入胜的标题。

“蚂蚁之心, 人皆有之”让读者眼前一亮, 迫切地想要知道作品的内容。

2. 入题自然, 轻松愉快。

作者从放学后做值日开始写起, 一开始同学们都敷衍了事, 最终由她这个值日组长负责把组员们没干完的活统统做完, 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在回家的途中她看到蚂蚁们劳动的场景, 就想到了人人肩头上的责任。在对比鲜明中切入话题, 亮出观点, 有针对性, 有震撼力。

3. 精心打造语言, 文采斐然。

作者娴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不但使它流畅优美, 而且处处与读者心灵沟通, 不能不使你颔首称是。

这样的评语最终得到了全班学生的一致称赞。

自评自改不等于放任自流, 教师要抽查部分学生自评作文的情况, 然后作适当的点评。

每个人修改完后, 写完自己的修改建议, 还要签上名字, 以避免个别学生乱修改的情况发生。因为一切“有据可查”, 所有的人都会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虽然自改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较难的事, 但是只要教师在评改中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骤, 并注意创造时机让学生自主地练习修改作文, 学生的修改能力就会很快得到提高。

五、注重效果, 强调修改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 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 二十遍。”他写《安娜·卡列尼娜》用了五年, 改过十二次;杨沫写《青春之歌》修改了六七次;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每篇稿子至少改和抄五遍。教师应把这些例子告诉学生, 从而让学生明白一篇作文不单单是只写一遍的事, 好的文章是在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过程中诞生的。

“感恩”话题作文素材 篇3

1.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诗经·大雅》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3.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点温暖。

——巴金

[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3.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卢照邻

[素材积累]

1.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来看你。它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低智能动物尚且会感激别人的救助,人类难道不也应该有颗感恩的心吗?

2.那是在洛杉矶郊县一所旅馆的早晨,我正在大堂的餐厅里就餐,发现自己的右前方有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当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满脸疑惑。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沓纸。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子。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写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

3.一个小男孩儿送给母亲的礼物:走了很远的路,捡回来的一个小石头。

[思维点拨]

乐于助人的议论文论据素材 篇4

乐于助人的议论文论据素材

河北一名环卫工手刨3吨垃圾帮市民找回救命钱

适用话题:乐于助人、诚信、金钱、劳动、爱心

近日,河北廊坊市民张丽华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廊坊市育才路垃圾中转站,感谢中转站站管员常胜云帮她找回了不慎丢失的2万元救命钱。

雪上加霜,大意误扔救命钱

张丽华是垃圾中转站附近一家饭店的工作人员,失而复得的2万元钱,是她的工资和向别人借来的。张丽华家人患有脑梗,这些钱是用来治病救命的.。

2月28日下午,装钱的袋子被当作“垃圾”扔进了垃圾桶,被环卫工人清运走了。第二天,张丽华才意识到钱丢了,通过翻看监控录像、询问附近环卫工人得知,垃圾倒入了垃圾中转站的大箱内。

好心环卫工,手刨3吨恶臭垃圾

“大箱内有将近3吨垃圾,想从这里面找到丢失的钱并非易事。但看到失主特别着急,我也顾不了那么多,当时脑子里就一个想法,一定要把钱找出来。”常胜云说。

顾不得恶臭,常胜云用双手将一个个垃圾袋从大箱内掏出翻看,果皮、菜叶、卫生纸……终于,2个多小时后,常胜云从垃圾大箱的箱底处找到了那个装有2万元的袋子。“找到钱的那一刻,心里特别痛快,努力没有白费。”常胜云说。

助人为乐作文 篇5

人的一生绚丽多彩,有着五味瓶的丰富,万花筒的缤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如同一朵美丽的浪花,激起我们生命中小小的波澜。通过那件事(使我学会了宽容)(使我学会了真诚待人)(使我感觉到帮助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

我的姥爷是位善良慈祥的老人。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姥爷就教我唱歌、画画、念歌谣。教我做人的道理,姥爷经常说:“做人要学会宽容,(要真诚待人)(要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果帮助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家里玩,忽然听到 “咚咚咚”的剧烈敲门声,只见平日里傲气十足,专找我们家碴儿,还有一次因为我抢着玩了她孙子的玩具把我推倒在地的邻居家张奶奶,忽然找上门来。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着:“马„„马师傅,能„„能借点钱给我吗?我弟弟他„„,出了车祸,急着用钱。”说完,她满脸羞愧,平日里那副小瞧人的神情烟消云散了,留下的只是那种可怜巴巴的目光和焦虑万分的神情。我想:绝对不能借,谁叫她平日里老跟咱们过不去。只见姥爷一脸充满同情的表情,张口便说 “说吧,要多少?”“五千吧!”张奶奶像看到了救星似的答道。姥爷直奔房间,拿出一打钞票,说道:“拿着吧,不够再来找我,如果需要帮忙就说话,远亲不如近邻。”张奶奶十分感激的道了声谢后,便跑去医院了。我气得飞也似的冲进房间,心想家里的电视坏了,姥爷都不舍得买,却把钱借给这个可恶的张奶奶,这时姥爷看出我的心里,走过来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抚摩着我的头,他那慈祥而又深邃的目光与我对峙:“刚刚呀,你还小,但你要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我们做人的最基本道理,(我们待人要宽容)(我们要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帮助身边的每个人,如果帮助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如果你遇到困难也希望有人能帮助对吗?”姥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使我恍然大悟。

助人为乐作文 篇6

一个正直盛夏的一天,交警叔叔正在执行任务,几个小伙伴们看到后,合计了一下小兰说:“咱们,用自己的零花钱为交警叔叔买一把遮阳伞,一瓶汽水,一个水壶怎么样?”小雨说:“咱们把钱凑到一起来吧!”他们飞快的奔回家去,他们把钱一凑差几元,怎么办呢?

要不我们去捡废瓶子卖钱。到下午时,他们累得满头大汗,干的那是热火朝天,他们心里想:交警叔叔,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付出一点是应该的。边想边干,下午干完了,钱还是不够。到明天我们又开始捡废品去卖,大约一天的时间把钱挣够了,他们又兴奋有开心的跑向商店,张口就说:“我们要一把遮阳伞,一个水壶,一瓶汽水。售货员阿姨给他们拿了这些物品,付了钱他们飞奔到交警叔叔值班的站台前,他们说:”交警叔叔,我们看你站岗很辛苦,我们为你们买了遮阳伞、水壶、和汽水,交警叔叔:“谢谢你们了,小朋友。”小兰她们和交警叔叔开心的笑了。一会她们回家了,在路上高兴地说: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作文素材的积累 篇7

如何搞好作文教学, 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几年来的初步探讨与肤浅尝试, 我们体会到:获取充实的材料, 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引来作文素材这源远流长的涓涓“活水”, 才能使学生“有米可炊”, 有文可作。

下面就怎样积累作文素材的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一.充分利用课本, 就近“取水”

作文教学中, 我们坚持把课本作为取得作文“素材之水”的来源之一。因为入选教材的文章是众多行家里手经过精心选择且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得到认可的好文章, 无论思想性, 还是艺术性都堪称文中之精华, 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代表性;而且古今中外、各类文体兼而有之, 可谓一座五彩缤纷, 姹紫嫣红的大花园。只要辩证地、灵活地为我所用, 则会受益无穷。相反, 如果仅仅从应试教育这一狭隘角度出发, 则会得出“高考绝对不会考, 啃课本只会劳命伤财”的错误结论, 其结果则使语文教学误入岐途, 落得个“打死儿子招女婿”的可悲结局。

我们认为, 充分利用课本, 既可以从文章内容方面去把握知识点, 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又可以将课文作为积累作文素材的依据。这种就近取水的作法, 经济、省时、便宜、适用, 可谓一箭双雕, 何乐而不为?如若丢弃课本, 则是好高骛远, 舍本逐末的愚蠢之举。

教学中, 为就近取材, 我们把课文学习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 或仿写、改写、续写, 或以之为材料, 进行评述;学完全册之后, 还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按名人名言、典型事例整理归类, 编为真理、信仰篇, 爱国、正气篇, 珍视幸福篇, 读书求知篇, 团结、奋斗篇, 风流人物篇, 山水风光篇, 警世告诫篇, 揭露、鞭挞篇等十余个类别。这样既使教材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又为解决学生写作上的“无水之源”储备了材料。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二.加强课外阅读, 主动“汲水”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仅仅把教材中的几十篇文章内容作为素材是远远不够用的, 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开辟第二课堂, 加强课外阅读, 去主动“汲水”。

由于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 经济条件十分差, 手头除了课本之外, 平时要得到一本课外书是很不容易的。针对这种现状, 我们一方面积极组织订阅关的报刊、杂志, 如《语文报》《作文报》《中学生文摘》《阅读天地》《作文成功之路》《中学生阅读》等, 至少每2人一份;一方面师生一起为班上捐赠一部分书报, 供大家交流传阅。同时, 我们语文组还为学生编辑了一份《阅读选萃》, 每个语文老师负责1期, 分发到学生手中, 日积月累可成为一本有益的资料, 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选萃”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适用性强, 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再者, 我们坚持利用读报时间, 由语文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大家推荐好文章。或看录像, 或听朗读, 或自由阅读,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此外, 要求学生每周选读1~2篇短文, 定期对所作笔记进行检查评比。以上这些工作如果从学生一进入高中就抓起的话, 通过两年的“汲水”储备, 多数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可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的。仅以我班参加湖北省第七届高中作文竞赛为例, 1人获省级一等奖, 4人获州级奖, 9人获县级奖。获得省级一等奖的杨英雄同学来自农村, 父亲早年病逝, 家庭条件很差, 但在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帮助下, 他坚持勤奋读书, 认真积累作文素材, 写作方面进步较快, 他参赛的作文《花与叶》, 构思独辟蹊径, 采用童话的形式, 通过“花”与“叶”的对话寓深刻的哲理于新颖活泼的形式之中, 故受到各级评委的一致推荐;且被选入湖北省教研室编辑的《优秀作文精品集》一书。

由此我深深感受到, 没有丰富的课外阅读, 没有持之以恒的写作训练, 学生则不可能达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古人讲“功夫在诗外”, 也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三.开展各类活动, 积极“引水”

为使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写出情感真挚的文章, 我们还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积极地把“生活之水”引入学生的写作之中。每学期, 我们坚持开展“推荐一本好书 (或好文章) ”的演讲活动。具体做法是:利用晚自习前的读报时间, 由1~2名学生上台发言, 简介或评述某本书 (或文章) 的主要内容、艺术特点, 并要求说明推荐理由;然后评分公布。实践证明, 这种形式既能够督促同学们认真进行课外阅读, 并作出精要的概括、归纳, 同时又能够使其他同学间接地获取新的信息, 新的知识, 有助于拓宽知识面。

几年来, 我们还坚持举行“手抄报”比赛活动, 具本要求是, 每份报不得超过2人, 组稿、排版、插图均由办报人设计完成;出刊后进行评比并发奖。“办报”这种活动, 学生兴趣浓厚, 人人都有机会实践锻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组稿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潜移默化的读书活动。

同时, 我们还适时地组织参与一些与写作相关的活动, 如社会调查参观展览、郊游、看优秀影片、参加报告会、听时事讲座、参加文娱演出等。这些活动, 不仅丰富了学生生活, 而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克服了闭门造车, 随意编造的弊病。

几年来, 在作文教学中, 为解决学生写作上的“无水之源”, 我们坚持开展了“就近取水”、“主动汲水”、“积极引水”的教学实验,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十多年来, 所带班多次获得省级作文竞赛指导奖, 其中2次一等奖, 3次二等奖, 5次三等奖;98年高考, 全班53人参考, 100分以上48人, 全州语文第一名 (142分) 、第二名 (137分) 均由我班同学夺得, 他们分别录取到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

作文素材卡片.力量 篇8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高原上,静静地“躺”着一个湖泊。湖边生长着低矮的乔木和水草。这里鲜有人迹,即使印第安人也没有到过这里。

湖泊非常安静,它没有想过要到哪里去旅行。也许是高原上拂过的风,也许是天空中飞过的小鸟……它们告诉湖泊,远方的世界很奇妙,可是你走不到那里。

湖泊说:“我可以做到的。”它不断地蓄水,不知过了多少年,湖水开始溢流,开始了艰难的旅行。湖泊的旅行看来是无望的,它处在高原之上,前方有高山,湖泊不可能穿越它们。但是湖泊说:“我也能做到。”

湖水不断冲刷着泥土,慢慢在大地上冲出一条沟,沟慢慢变大,变成了峡谷。

数万年后,湖泊里的水把高原“切”出一个大口子,湖水奔腾着流过。

这是科学家给出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的一种科学模型。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大自然的壮观奇迹,如果你站在大峡谷里,你会意识到人类的渺小。如此浩大的峡谷,你会惊异高原上怎么可能有河床,难道是鬼斧神工?那深不可测的峭壁下,是似乎充满魔力的深渊,看之胆寒。

数万年前,这里只是一片高原。因为一个湖泊的溢流,才造就了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一个自然奇迹。

1903年,手握重权、不可一世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来到大峡谷,当他站在谷底,竟然无法正视。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它让我充满了敬畏,它无可比拟,无法形容,在这辽阔的世界上,绝无仅有。”

在科罗拉多大峡谷,你会发现人类并没有什么力量。而一汪静静的湖水,只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它可以把一座高原劈成两半。

【素材解读】这个湖泊凭借自己的力量与执著终于创造了奇迹,它成功了,然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理想与执著,它坚持不懈,克服了艰难险阻,终于取得成功。

【适用话题】坚持不懈;理想与执著;力量创造奇迹;可能与不可能等。

卖坑修路

德国图林根州小镇尼德齐默恩最近想出奇招,通过出售路面上的坑洼募集资金,用于修缮满目疮痍的道路。

据德国媒体报道,小镇镇长施密特·罗泽说,购买者可在马路浇注时镶嵌下一块印有自己名字或留言的两欧元硬币大小的徽章,小镇将用募集的资金修缮道路。施密特·罗泽说:“这是个有趣的主意,让我们找到想帮助我们修路的人,购买了路上的坑后,这些人会在某种程度上觉得自己对这段路负有责任。”

最近几个月的严寒冰冻天气给尼德齐默恩的道路带来很大破坏,路面出现不少洼坑,给行人和车辆造成极大不便。但由于财力微薄,小镇无钱修路,于是镇长便想出了这个办法。

根据小镇网站上的广告,每个坑洼的售价为50欧元。虽然价格不菲,但新颖的营销理念显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事实证明,这个创意不错,一些电视台和报纸争相购买,为自己做广告。

【素材解读】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另辟蹊径来解决。卖坑修路不但解决了资金问题,而且也为提供资金的人做了宣传,岂不是一举两得?很多时候,只要我們能够换一种思维去思考,那么事情就可能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适用话题】传统与创新;坏事与好事;广告效应;另辟蹊径等。

批评的力量

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的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

其中一个人听了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

另一个听后只是轻轻将画撕毁,从此改行学习雕刻,后来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

第三个呢,他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售出。至今,他也只是一个三流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直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素材解读】批评有时是动力,激发人向上的欲望;有时是毒药,一不小心会毁了人的一生。其实,最关键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我们每个人面对批评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有怎样的心态就会有怎样的命运。

助人为乐作文 篇9

上学期的一个双休日,天正下着蒙蒙细雨,雨点从天而落,我拿着雨伞,一边走路一边欣赏着迷人的雨景。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喷泉池,就在这时我看见有一位老爷爷背着他的孙子在雨中走回家去,只见这位老爷爷头发苍白,一步一步艰辛地背着小孙子回家,看到这情景我真的不忍心再看下去。我连忙提着雨伞奔过去,我说:“快拿上我的伞,小孙子不能淋到雨水,不然他会生病的。”老爷爷连忙说:“不用了,你用吧!”但我还是坚持把雨伞递给他,最后老爷爷感激地说:“小女孩,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我连忙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助人为乐作文 篇10

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早上,小明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小明连忙跑到老奶奶身边把老奶奶扶起来关心的问到:“老奶奶,您没事吧?”

老奶奶说:“我没事。”小明说:“老奶奶,您没事就好。”小明看了下自己手表,老奶奶说:“小朋友,你快去上学去吧,不然要迟到了。”

小明一到学校里,老师说:“小明,你为什么迟到了?”小明把早上的事情告诉了老师,老师说:“大家要向小明学习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作文素材哪里找 篇11

【关键词】小学写作;素材选择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入手,多积累,多储备,作文时才不会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才会有真情实感的优秀篇章诞生。

一、在学校生活中用心体验

小学生对学校生活最熟悉,也最有感情。课堂上的启发诱导,激励表扬,课间活动中的嬉戏玩耍无一不是写作的素材。老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抓住契机进行引导,使这些情景在学生笔下生花。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如能稍加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作文便应运而生。现行教材里很多课文都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我们可以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扩展或接受。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落实了创造力的培养。如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类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文章后,会对同龄人产生深深的同情,我利用这种情感动力,让学生展开想象。接续课文写下去:《小女孩到我家过年》、《爷爷收到信后》。既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又进行了写作训练,还培养了创造想象能力。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为了满足孩子好动的内在需求,以提供作文素材,便组织学生开展系列的课间活动。以活动的直接感受激发学生敏锐的想象力,以活动的趣味唤起学生表达的愿望。课间虽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对活泼可爱的孩子来说,课间十分钟的校园可谓是沸腾的校园。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作文指导课上,学生先回忆口述活动的情景,再写下来。如学生写《记一次足球比赛》时,因为他们参加了比赛,观察了比赛,真情实感流露在字里行间,参赛的同学把比赛过程、紧张心情,写得非常具体,做到了言之有物;观看的同学描写了扣人心弦的激战场面,赞美了双方的拼搏精神。

二、在家庭生活中体味真情

小学生除上学外,其余的时间一般都在家庭度过。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练习写人的文章,可写父母、亲人。写事的文章,可写家庭趣事或家务劳动。而现在各行业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使更多的人忘我工作。因此,工作的压力与疲劳使他们在与子女的感情上有的缺乏沟通,我经常告诫学生,回家多关心体贴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组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既创设了亲情氛围,增长了知识,以为创作提供了好的素材。如国庆节假日期间,我建议学生精心准备后,召开一次家庭联谊会。有的模仿《直通索契冬奥会》栏目设计了关于“冬季奥运知识知多少”智力赛,由孩子纯真的心来碰撞那一颗颗早已在商海之战中,雄心激情被利欲好处淹没的,激发他们的爱国热诚。有的设计“亲情问答”,其中问妈妈,奶奶今年多少岁;问爸爸,外婆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等系列必答题,把对父母长辈的关心从简单的问题提出,引起大人的深深思考。有的还设计《我懂得了……》(一项家务事)、《为姥姥过生日》、《帮爸爸洗油烟机》等活动,来作为写作素材。

三、在社会生活中辨别美丑

社会是个大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经常带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开阔视野。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工厂,考察市场,为烈军属、孤寡老人做好事,参加公益劳动,“手拉手”献爱心,游览风景区等活动。如:开展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找寻春天、体验夏天、领略秋天、欣赏冬天的系列活动,从天空、田野、村庄、人们来描绘四季的美景。学生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听山间小鸟清脆的鸣叫,看山上猿猴轻快地攀越,摸路旁青翠的秀竹,赏迷人的土家歌舞,撑竹筏小舟于青山绿水中嬉戏……回来后,《赛马》、《蒙古包的炊烟》、《勒勒车的生活》、《敖包春色》等作文纷纷诞生。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搜集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效果十分明显。一年来,学生参加省、市、县作文竞赛或征文活动,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参与生活,在生活的大舞台去积极寻找积累作文素材,真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王为荣.《作文素材选择的四要素》.科学教育,2009

作文素材库 篇12

【运用点睛】材料采用社会生活事实,客观呈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不做主观评价,学生要权衡、选择与思考。可以这样来理解:第一种状态为学习型,可以写“笃学敏思”、“苦心深造”的进取精神;只有埋头才能抬头;如今大国纷争强烈,社会风气浮躁,大学生活,学业为重,专注于学业。第二种状态为活动型,可以写在如今讲究实践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社会中,良好的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态度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大,以文凭定水平,以学历定能力的时代已经过去,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实践经验更利于跨出校园后与社会接轨。第三种状态为玩乐型,可以写“玩”代表酷爱生活的个性,具有发现美、创造美和感知生活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玩”是另一种学习;爱好和兴趣的发掘,有利于在忙碌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对抗强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实现美好人生。材料中的省略号可以进行延伸理解,也即大学生活还可以有第四种、第五种、第六种……生活状态,三种类型并非绝缘,二种类型可以兼顾或三者兼而有之等。

一个扛梯子的人/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他在寻找/从哪里/可以登上青天

【运用点睛】这是一首短诗,言语简洁,但意蕴丰富。我们从这个扛梯子的人要干什么,怎么去干,能否成功等方面进行思考,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立意,还可以辩证立意。正面立意: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永无止境地探索通往彼岸世界的通道;为了梦想,执着地付出努力;反面立意:不能异想天开,要脚踏实地;上天无路,表现现代人精神的苦闷;不要做无谓的努力,要懂得放弃;人生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用合乎实际的手段去实现理想;辩证立意:心怀理想,但求之有道。

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小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校长回复说,漫画太“温馨”,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触目”才能“惊心”。

【运用点睛】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写作时要体现出目的针对性、角色定位性、隐形比较性。目的针对性: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引发的两方争论,这其实是一场辩论,就是什么样的方式是最理想的。角色定位性:用好“任务驱动型”材料,写作角色定位非常重要,一旦错位,行文思维就会飘忽不定,从而导致游离中心。不过,本文较好定位:要么选正方,要么选反方。隐形比较性:在说理的过程中需要比较才能把话说透的,这就叫做“隐形比较”,写作中一定要体现自己的观点,并用材料来证明。

今年29岁的小孙,来自豫南某国家级贫困县。2008年大学毕业后,小孙就开始报考公务员。8年里,他奔波全国各地,路费、报名费花了八九万元,先后报了63次名,考了62次试。他在以笔试第一成绩入围浙北某市法检部门岗位面试后,撕碎了第二天湖北省直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的准考证,并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到了公务员考试论坛。

【运用点睛】材料以客观的笔触描叙事件,像这样的事件可褒可贬,也可折衷来谈,参考立意有:令人赞赏的精神和韧劲;顽强的毅力,可贵的执着;坚持“初心”,永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用行动,改变“命运”;信仰诚可贵,偏执不可取;审慎看待当公务员的“信仰”;不必“死到体制内”";放开眼界天地宽;职业选择应该更丰富多彩;条条道路通罗马。

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男孩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运用点睛】这是典型的辩证材料,要从思辨的角度去运用。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要多考虑他人感受。综合角度: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女孩蹲着等地铁没教养”引发热议。图片配文写道:“可能我老了,很多事情比较保守,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为何现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养?等个地铁就可以随随便便蹲着,难看不难看?谁教她们的?这是什么生活习惯?”并从这点认定她们是外地人,认为上海人是不会这样的。据了解,两个女孩的穿着没什么不雅之处,也没妨碍地铁的公共秩序。

【运用点睛】从网友的角度:没调查就没发言权,网友没了解女孩为什么蹲着就乱发议论。不要动不动就歧视别人。“认定他们是外地人,上海人是不会这样的。”这是一种地域歧视。比如,在某些人眼里,东北人、河南人、广东人就一定怎样怎样。乱贴标签,戴帽子。别人蹲着,就被认定没教养。从女孩的角度:我的地盘我做主,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空间,在没影响到别人的情况下,别人不要横加指责他们。年轻人更需要的是关怀。个人行为和公共秩序的关系。从整件事情的角度:“可能我老了,很多事情比较保守”,老年人怎样看待年轻人,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怎样看待教养。是不是蹲着就一定没教养。教养是拿来约束自己的,不是随便评判别人的。

有三个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突然天降大雨。甲说:“荒岛之上,没有地方可以躲雨,何必奔逃,徒劳无功。”便泰然处之,静静地待在原地。乙说:“荒岛这么大,也许其他地方并没有下雨,依我看,不如四处找找。”于是不辞辛劳,到处寻找没有下雨的地方。丙说:“静坐无聊,奔走无益,何不雨中漫步,享受自然妙趣。”便慢悠悠地在雨中行走。

【运用点睛】这是一个比喻材料,根据整体理解的原则,第一句是交代环境,第二至四句交代面对环境的态度,如果将第一句“流落到荒岛”“天降大雨”比喻“遇到困难和挫折”。那么后面就是写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立意的角度有:面对困难和挫折泰然处之;不辞辛劳,走出困境;慢悠悠行走在困境中。三个角度可以任选一个,立意方向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公鸡!”“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鹌鹑!”“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后来,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啊,我明白了!”云雀眨巴眨巴眼睛想,“谁如果想展翅高飞,就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如果眼睛只盯在树冠以下,那就永远不可能在蓝天白云间翱翔。”

【运用点睛】从所给的材料我们可以提炼立意方向:批判低矮的人生高度,倡导高远的人生高度。赞扬高远的人生高度。不管是低矮的人生高度还是高远的人生高度,不直接表态,得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高度就是最美的结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矮和高的人生态度进行客观的评述。

由南京市文明办牵头,联合南京市各大媒体,共同打造全媒体宣传栏目“德耀中华”特辑,每天讲述一位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从事航空科研二十五年,工作认真负责,对专业充满感情的南京机电中心肖铭;有多年秉承“诚信经营,质量为先”,把食品安全当作企业生命线的南京某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晓丽;有十几年来投资数百万元援助贫困学校,奖励优秀师生的中科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安。

【运用点睛】本则材料论述的对象是南京“德耀中华”特辑评选出的部分优秀人物,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材料中所给的三个人物分别在各自的领域中展现了风采。如果选择肖铭,就可以从“工作认真”“爱岗敬业”等角度构思立意;如果选择曹晓丽,就可以从“诚信”“质量至上”“客户至上”等角度构思立意;如果选择王连安,就可以从“热爱公益”“关爱教育”等角度构思立意。这样,无论选择哪一个人物,都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内容,确定立意。

“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鞋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网友大呼感动。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

【运用点睛】这个材料要从三个层面去思考,第一个层面:(是什么)就是材料反映出什么。第二个层面:(为什么)农民工为什么这么做。第三个层面:(怎么办)我们面对这样的事情应该是什么态度。弄清这三个层面,立意可以这样来构思:平民的尊严和城市的温度;小人物的尊严(卑微者的高贵);城市要关怀弱势群体(城市的良心);尊敬别人的人值得被尊敬(敬人者,人亦敬之);道德感和身份无关;用完善的制度保障平民的幸福;向高贵的灵魂致敬。

2016年7月23日,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致1死1伤。延庆区宣传部通报称,动物园已停业整顿。另据了解,伤者下车前曾被提醒不要下车。此事发生后,网络上的各种议论一直没有消停。

【运用点睛】根据材料,可以有如下立意:从动物园管理层面来看,可以赞同"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这一观点,由野生动物园的安全问题说开去,无论是景区安全问题、生活安全问题乃至社会安全问题都值得重视,不能玩忽懈怠,更不能总是以生命为代价来敲响警钟。由此及彼,以小见大;从伤者的行为层面来看,可以认同"对不守规则的反思"这一观点,从女子无视园区规则的行为延伸到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乱闯红灯、乱过马路、乱插队、公共场合吸烟、医闹等不守规则的现象,从而警醒人们增强规则意识;从网友的议论层面来看,可以针对"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观点展开议论,指出面对问题要理性思考,认真反思,而不是调侃,更不是恶意中伤。

2016年4月3日,杭州女子弯弯(网名)在北京一酒店遭陌生人强行拖拽,4月5日凌晨,“弯弯”发帖公布这一事件并向警方报案求助。4月6日,涉事酒店首次公开向“弯弯”和公众道歉,并承认管理服务不到位。不过,发布会持续时间不到5分钟便匆匆收场。北京当地警方已经对弯弯做了笔录,并展开调查。弯弯说她已经委托律师,准备用法律手段维权。

【运用点睛】像这样的材料,运用时要仔细审读,分析各方在事件中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说明理由及自己思考的过程。从弯弯的做法来看,她发帖公布事实,并且向警方求助以及后来的委托律师用法律维权,可以看出公民在遇到伤害时理性维权,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的重要。从酒店的做法来看,他们虽承认自己管理不到位,但发布会匆匆收场,说明在面对问题时,酒店方没有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是更多选择逃避,这对酒店形象将是很大的伤害。从网友的议论来看,多数人可以理性看待社会问题,但是仍有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一些社会热点新闻。当然也可以从反面看出现在一些新闻炒作导致的信任危机。在分析时不可偏激,应辩证看待,言之成理。

《社区英雄》是央视的一档公益节目,节目每期选择两位“社区英雄”展示他们的志愿服务项目,然后评选出一位并给予公益基金支持。2016年3月9日,致力于资助陕西省贫困女大学生圆大学梦的公益项目“红凤工程”,与致力于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益心益易”闲置物品循环使用公益项目同台比拼,结果“红凤工程”胜出。

【运用点睛】首先分析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如本材料可以抓住"致力于资助陕西省贫困女大学生圆大学梦的公益项目“红凤工程”,与致力于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益心益易”闲置物品循环使用公益项目同台比拼,结果“红凤工程胜出”等信息考虑,可以考虑“红凤工程”胜出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可以得出作文的立意:资助需要帮助的人更有意义。也可以分析旧衣物回收也有一定现实意义,需要我们有人去做。

有位思考者这么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运用点睛】这是一个寓意型材料。审题时首先要弄清其寓意。以橘子为喻,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分为二的,既可以看其优点,也可以看其缺点。但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对自我的感觉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会影响到自己事业能否成功。针对材料审题立意有: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端正认识,改造自我才能走向成功;善于发现长处,才能鼓起奋进的风帆;只见缺点,有碍进步;认清自己,才能发挥长处等。

世界著名香水雅诗兰黛刚打入香水王国法国市场时,法国人连正眼都不瞧,只有一些爱占便宜的法国小市民假装试用,任意地泼在身上,却一分钱也不掏。香水公司的员工不停地向公司总裁雅诗·兰黛抱怨,每次,雅诗·兰黛都轻松地笑笑,说:“你们尽管让他们用香水,不必在乎别人占的那点便宜。让别人带走我们的香,把我们的芳香带给更多的人,带给真正的买家,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运用点睛】从雅诗兰黛香水,我想到了人性的芳香,比如美德、坚韧。生活中,我们应该有一种豁达的心胸,尽可以让人把我们的善良带走,把我们美的品行带走,让我们人性的芳香不断地传播。这样,我们的品行就会像雅诗兰黛香水一样,成为一种品牌而风行世界,从而得到人们的真心推崇和真诚赞美。是的,我们应该拥有这样一种心胸:让别人带走我们的香,让它芬芳整个世界!

上一篇:机票订购合同书下一篇:医院麻醉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