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置管

2024-09-28

腔内置管(共7篇)

腔内置管 篇1

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 (脑溢血) 是神经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急危重疾患之一;出血部位常好发于大脑半球深部区域, 往往因此处结构重要、位置深, 开颅手术中止血和术后血肿腔内出血、渗血处理是手术的难点、重点之一。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在手术开颅清除血肿后于血腔内放置双腔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观察96例脑出血患者,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55例、女41例;年龄37~76岁, 平均51.4岁;术前GCS评分3~5分者19例, 6~9分者64例, >10分者13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确诊为:基底节区出血51例 (其中外侧型18例, 内侧型26例, 混合型7例) , 丘脑出血37例, 颞岛叶出血5例, 其他脑叶出血3例;其中出血破入脑室者21例;根据多田公式估算出血量:>50mL者62例, 30~50mL者34例, 大多有高血压病史。

1.2 手术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满意后: (1) 颞岛叶、基底节或丘脑等出血者标记矢状线和颞部直切口 (患侧颧弓上、耳屏前1cm, 避开颞浅动脉, 由前下向后上沿颞肌纤维方向斜形直切口长约7~10cm) , 有时血肿量大或脑疝已发生时可使用“问号”或“反问号”切口 (去大骨瓣减压) ;逐层切开皮肤和肌层, 止血后用乳突牵开器或拉钩牵开皮肌瓣, 颅骨钻孔后用铣刀或咬骨钳咬骨窗3~5cm2, 骨蜡封板障止血, “十”字或放射状切开硬脑膜, 棉片保护脑皮层, 经颞中、上回避开血管区, 先用脑针穿刺探查到血肿后抽吸部分血肿缓慢减低颅内压, 切开皮层并造瘘 (有时需紧贴上方的颞上沟切开颞中回皮层, 可保证在清除血肿时对脑组织强拉最轻[1]) , 垫以棉片保护脑组织, 用脑压板轻牵暴露血肿腔, 见到血肿内侧活动出血予以止血, 仔细清除血肿 (此时可冲入温的生理盐水使血肿飘浮、变软或塌陷而易清除) , 有渗血时可垫以明胶海绵, 轻灼或点灼, 确认血肿清除和止血满意后, 可先用双氧水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 防止小的渗血和血性液对脑组织的刺激, 尤其是脑室内有血的更要冲洗以排出血性脑脊液。血肿腔内壁铺以明胶海绵和止血材料后, 放置入用输血器头远端的软细硅胶管 (冲入生理盐水用) 穿入头端剪有侧孔的18~20号软硅胶管 (引流血肿腔内液体用) 改制成的简易双腔冲洗引流管, 细的输血器软硅胶管接温的 (35~36℃) 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血肿腔, 粗的硅胶管内引流出血性液、渗出液和冲入液, 试冲洗顺利后关颅缝皮并固定双腔冲洗引流管道; (2) 其他脑叶出血者行此区域倒“U”形切口, 其他操作如前;术后给予常规的脱水、止血、营养神经、抗感染和抗应激等支持治疗。24h内予持续冲洗引流, 根据冲出液的色量调整冲入速度, 待冲出液变清亮后可关闭冲入液观察12h, 复查头颅CT后根据情况拔除引流管。

2 结果

术后在冲出液变清亮后, 关闭冲入液, 观察冲出引流液12h, 于术后48h内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清除彻底52例, 大部分 (>70%) 清除44例, 无术后再出血病例;术后气管切开 (因肺部炎症) 34例, 消化道出血19例, 中枢性高钠血症9例, 死亡7例 (术前GCS评分低、体质差、高龄等) ;随访2~10个月者89例, 按GOS评定标准评价:恢复良好 (4~5分) 59例, 中残14例, 重残9例, 植物生存5例, 死亡2例。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病死率、致残率高, 并发症多, 预后差;由于出血的部位好发于脑叶深部区域, 这里的血管 (如豆纹动脉, 前脉络膜动脉, 大脑中动脉穿支等) 直接从脑底部大动脉发出, 承受的血压高于其他部位同等直径的小动脉;同时由于它们远离大动脉主干、走行长, 其迂回部分与大动脉呈直角分支 (属终末支) , 有很少吻合支、血供较差且变异较多, 因此, 这些区域是出血和低血流灌注的最常见部位。有学者证明, 出血后半小时内邻近组织出现“海绵样变”, 3h内范围扩大, 6h后紧靠血肿的脑组织坏死、周围血管尤其是静脉出血, 12h后坏死和血管相互融洽, 已出现不可逆性脑损害[2];因此早期开颅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目的是:尽早清除血肿压迫、彻底止血、迅速降低颅内压、减少继发性全脑损伤[3]。目前手术方式有三种:微创钻孔抽吸术;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并减压术。无论何种手术方式, 由于此处有重要的神经核团、白质纤维和穿支血管, 术中保护它们和彻底止血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止血不够彻底容易再出血, 甚至需再次手术而加重继发性损伤, 止血或清除过度又会人为造成重要脑结构和血管的损伤;在血肿清除后一半以上的病例可找到血肿的责任血管残端, 对于活动出血可以用双极电凝烧、电灼止血, 小的出血和渗血则用明胶海绵和棉片压迫止血, 但此方法并不确切;我们通过常规手术后在血肿腔内放置入自行改制的“简易双腔冲洗引流管”即粗硅胶管头端内穿入细的输血器头软硅胶管, 细管接输液瓶冲入温生理盐水, 粗硅胶管引出冲洗、渗出液, 进行24h持续不断冲洗引流, 取得了满意结果。优点有6点: (1) 冲入温的生理盐水可以稀释血肿腔内的活动性出血, 使之不易积存成血块, 避免占位效应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 (2) 引流残余的血肿血水比任何内科治疗都有效和迅速; (3) 冲洗、稀释并持续排出血性脑脊液, 能有效减轻脑膜刺激、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粘连和蛛网膜颗粒堵塞, 缓解症状和防止脑积水的发生; (4) 通过观察冲入液的速度和通畅度, 比较冲出液的颜色和量, 直接判断手术野和血肿腔有无活动性出血; (5) 必要时可于冲入液内加入药物 (如罂粟碱碱等) , 防止血管痉挛等; (6) 即使冲入温的生理盐水, 相比脑内温度也至少算低温 (16~35℃) , 临床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卒中和重型颅脑损伤取得了一定效果[4];低温液可抑制急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 达到脑保护效果。低温可以降低脑耗氧量、减少脑血流量、减少组织乳酸堆积、延迟能量代谢耗竭;低温内环境可以提高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对全身器官无明显损害[5];低温可以减少钙离子内流、抑制钙和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 改善缺血缺氧后的继发性损害;可以减少脑损伤后微管蛋白的丢失、促进脑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利于神经康复治疗。

我们体会, 经过双腔管在术野和血肿腔的持续冲洗引流可以巩固开颅手术的效果;此方法简单易行, 可以推广使用到其他开颅手术中的术野、病灶区渗血或活动出血的处理, 势必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冬冬, 黄光富, 谭海斌, 等.高血压脑壳核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 22 (9) :560-561.

[2]杨树源, 吕达石.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08-1110.

[3]聂国道, 姚建社.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19 (3) :231-232.

[4]只达石, 黄慧玲, 张赛, 等.亚低温治疗颅脑创伤患者颅内生化代谢动态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4, 20 (2) :151-155.

[5]徐蔚, 江基尧, 杨朋范, 等.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对猴神经功能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 2004, 42 (8) :486-488.

腔内置管 篇2

管壳式换热器在化工行业中应用及其普遍,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各个领域,例如制糖工业的糖液蒸发器和造纸工业的纸浆蒸发器等等。而对于管壳式换热器来说,节能减排的方法就是提高换热性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强化换热方法。

1 实验研究

1.1 强化换热方法

针对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方法有很多,例如各种强化管以及扰流装置,通过内插件来达到强化传热目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的科学工作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Smith Eiamsa-ard[2]等以水为工作介质针对不同长度的扭带在雷诺数范围为4000到20000之间做了对比实验研究,对比了不同长度扭带的努赛尔数及阻力损失。张琳[3]等运用激光测速仪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 对自转塑料螺旋扭带管的湍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了加入内插件后流体流动的湍流特性,并发现插入内插件后轴向湍流程度提高68%左右。

1.2 洁能芯单元组合式强化传热装置

“洁能芯”[4]作为一种新型的管内强化传热插入装置,属于管内扰流无源强化传热技术。其特殊材料成型的精密转子具有在线自动清除污垢和强化传热双重功能。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洁能芯”转子由管路两端的固定元件支撑,在管路内在工作介质的驱动下旋转达到强化传热和自清洁的效果。谢鹏程[5]等以水为工作介质针对“洁能芯”插入件在雷诺数为20000到36000的范围进行了与光管的对比实验,分析了努塞尔数以及阻力损失的对比数据。

1.3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本文针对于“洁能芯”在低雷诺数下进行了传热与阻力损失特性实验,实验采用的“洁能芯”几何尺寸参数如表1和图1所示,Dr代表转子外径,dr代表转子中心内径,β代表螺旋角,lr 代表轴向长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由一个冷介质回路、一个热介质回路,试验部分、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实验部分由套管组成,外管内径为36mm;内管内外径分别为23mm和25mm。外管的外表面上包裹了隔热层以减小与环境的热量传递造成的误差。管程最大质量流量为3600kg/h;程层最大体积流量为11 m3/h,试验段有效长度为2.0m。内管和外管流体的温度都用K型热电偶测量管内的压力降由量程为80kPa的压力传感器测量,管程的流量由量程为3600kg/h的质量流量计测量,壳程的流量由量程为11 m3/h的体积流量计来测量。壳程工作介质为水,管程工作介质为22号润滑油。

试验开始时,管程流体温度设置为(15±0.3)℃,而壳程流体温度设置为(35±0.3)℃,(40±0.3)℃和(45±0.3)℃。之后,管程流体温度设置为(45±0.3)℃,而壳程流体温度设置为(55±0.3)℃,(65±0.3)℃以及(75±0.3)℃。测量相应数据后分析对比。

1—管程介质箱;2—壳程介质箱;3—试验管;4—试验部分;5—质量流量计;6—体积流量计;7—压力传感器;8—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9—加热器S

2 分析与结果

2.1 数据分析方法

本实验用总传热热阻减去壳程对流换热热阻以及管壁热阻来替代直接用威尔逊图解法计算,这样能避免相对较大的错误

1hiAi=1ΚAo-1hoAo(1)

其中K是总传热系数,由

Κ=QiΔΤmAo(2)

计算得出,其中Qi是总传热量,内管管壁的传热系数Rw,由

Rw=ln(do/di)2πλwl(3)

得出,壳程传热系数通过改变壳程流量和管程流量运用威尔逊图解法得出,关系式为:

ho=C1λoDh,oReomΡron(4)

根据Dirker and Meyer[6]等人的研究,将m定义为0.8。根据Dittus-Boelter公式,将n定义为0.4。

由于管程对流换热热阻与内管管壁热阻在管程流量固定情况是一定的,那么对于壳程传热系数的威尔逊图解法就可以写作:

1Κ=1C11λoDh,oReo0.8Ρr0.4(5)

其中C1是公式(4)中的系数,C2是内管管壁热阻和壳程对流传热热阻的和:

C2=RwAo+AohiAi(6)

公式(5)就能被写作:

Y=1C1X+C2(7)

其中;X=1λoDh,oReo0.8Ρro0.4;Y=1Κ

摩擦因素被定义做:

f=2Δpρu2dil(8)

2.2 实验结果

实验测量了雷诺数范围为2300到9000时的数据,结果如图3所示,图3(a)对比了加入“洁能芯”内插件与没有加入内插件的光管时的努塞尔数,如图中所显示,“洁能芯”内插件对于传热效果,较光管提高了30%~60%,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提高的幅度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这是由于“洁能芯”内插件对于流体有扰动作用,增加了流体的湍动程度,在流体趋于层流状态时,增加的效果更加明显,图3(b)对比了加入“洁能芯”内插件与没有加入内插件的光管时的摩擦因素,如图中所显示,“洁能芯”内插件明显增大了管内的摩擦因素,这是由于“洁能芯”内插件转动造成的摩擦,并且增大的幅度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略微减小。

3 结 论

本文在雷诺数范围为2300到9000内对比了换热管插入“洁能芯”内插件与光管时的努塞尔数与摩擦因素,根据对比的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内置“洁能芯”内插件能够有效的扰动管内的流体,使管内的流动的更加有利于传热,并且对于传热提升的效果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

(2)“洁能芯”内插件会显著的提高管内的摩擦因素,造成一定的阻力损失,并且提升的程度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略微减小。

(3)“洁能芯”内插件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化工行业中传热效率的装置,值得在化工行业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J].节能与环保,2004(11):3-10.

[2]Smith Eiamsa-ard,et al.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n a circular tubewith short-length twisted tape insert[J].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待发表.

[3]张琳,等.自转螺旋扭带管内湍流特性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19):17-21.

[4]杨卫民,等.“洁能芯”将使工业节能步入新时代[J].新材料产业,2006(7):75-77.

[5]谢鹏程,等.Experimental study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nd fric-tion loss induced by inserted rotor-assembled strand(I)Water[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8(16):845-855.

腔内置管 篇3

关键词: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引流,护理

内置双J引流管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导致过敏、不易产生尿碱附着及相容性好的诸多优点,可解除尿路梗阻,防止术后漏尿,以及减少肾脏外使用引流管易产生的感染和引流管脱落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1],但对内置双J管的临床护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发挥泌尿外科内置双J管引流的临床作用,现对2009年5月-2011年5月泌尿外科行内置双J管引流的18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行内置双J管引流患者180例,其中男110例,女70例;年龄13~73岁;肾结石82例,输尿管结石77例,肾盂输尿管畸形13例,膀胱肿瘤5例,腹腔肿瘤致肾积水3例;手术置管163例,膀胱镜逆行置管17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1.2.1 日常护理:

患者在内置双J管引流期间不可做剧烈活动,并一定要避免上举及下蹲的动作,不可提重物,避免出现双J管的移位。在泌尿外科患者内置双J管期间会引起出现患侧腰部的不适感,手术后早期大多会出现腰痛[2],主要原因是由于插管而导致的输尿管黏膜充血和水肿及在内置双J管后出现输尿管反流导致的。要让患者多卧床休息,并采用健侧卧位或者半卧位,可利于尿液的引流。要指导患者增加平时的饮水量,并增加排尿的次数,不要憋尿,也不要作较剧烈的活动,在排尿时不能过于用力,可遵医嘱行解痉药物治疗。

1.2.2 健康教育:

对患者行内置双J引流使用的知识讲解,让患者充分了解内置双J管的使用目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平时的注意事项,引导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

1.2.3 随访护理:

对在院治疗及出院的内置双J管引流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患者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问,对出现的早期并发症状进行及时的提醒治疗。

1.2.4 观察项目:

观察出现尿路感染、血尿、双J管移位等异常情况。

2结果

180例患者经随访复查输尿管均通畅,手术前肾积水和肾功能均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180例患者中尿路感染5例(2.78%),血尿4例(2.22%),尿液反流8例(4.44%),双J管移位2例(1.11%)。

3讨论

尿路感染的原因为肾盂尿液的持续引流,使患者输尿管相对静止,从而减弱其输尿功能;患者平卧位或憋尿时会导致膀胱内的尿液返流,而引起感染;双J管出现阻塞或导尿管的引流不畅。在护理上应嘱患者多饮水,并注意避免出现膀胱过度充盈及防止腹压的增高,并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要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保持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必要时可给予药物治疗碱化尿液及口服排石冲剂等,一定注意不能食用菠菜、茶、胡萝卜、巧克力和动物内脏等食物,可口服适量的食醋进行酸化尿液。

尿液反流的主要原因有当内置双J管放置引流后,患者肾盂输尿管的圆锥就失去原本尿液的充盈刺激,从而致使患者输尿管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双J管的置入破坏了本身输尿管口的抗返流作用,在排尿时患者膀胱压力增高,导致出现尿液向输尿管的肾盂返流现象。在护理上应指导患者避免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并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症状,并指导患者行站立排尿,注意定时排尿,注意尿液返流的情况发生。

双J管移位的主要原因是因患者的不正确运动,在女性患者中出现可能是因插入的深度不到位而引起的。如出现双J管的移位或脱出,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并且影响到引流的效果。为避免出现双J管移位发生,在手术中一定要确保双J管的置入到位,并且保证内置在膀胱内有合适的长度[3]。可采用进行膀胱内注射美蓝来协助内置双J管的定位,并在护理上指导患者在手术后,应避免剧烈的跑步和跳跃运动,避免发生双J管的滑落或上下的移动。如一旦出现了双J管移位,应在输尿管镜的指引下取出或进行开放性手术将其取出。手术后给予药物碱化尿液,要多饮水,加强抗炎、止血治疗,并适当进行增加输液量的治疗等。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并定期置换双J管。

血尿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进行不当的活动时,由于内置的双J管产生摩擦而损伤到患者输尿管黏膜表面内的血管,或是由于开放性手术切口而残留的血液导致的,并且患者的不当运动及体位不当都可加剧血尿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在护理上要嘱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勿做四肢及腰部的同时伸展等动作,勿做突然下蹲的动作,应避免大幅度运动,要多饮水[4]。在内置双J管后要注意观察患者尿色和尿量的变化,每天清晨要留取尿标本来进行尿色比较,如出现血尿或症状加重及持续性血尿时,要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置。

参考文献

[1]王雪花.上尿路手术病人留置双J管引流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116.

[2]金霞,童远清.上尿路术后留置双J管的护理159例[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1:51.

[3]蔡乙中,余建华.双J管上移原因探讨及防治措施[J].武警医学,2000,11(2):88.

腔内置管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48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24例。观察组男性17例, 女性7例, 平均年龄 (43.5±2.1) 岁, 平均腹部手术次数 (3.1±0.2) 次, 其中, 单纯性肠梗阻13例, 绞窄性肠梗阻11例;对照组男性15例, 女性9例, 平均年龄 (42.7±1.8) 岁, 平均腹部手术次数 (2.7±0.5) 次, 其中, 单纯性肠梗阻12例, 绞窄性肠梗阻12例。上述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严重腹疼、呕吐、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停止。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外固定排列术治疗。患者行硬膜外麻醉, 分离粘连带, 切除坏死肠管, 小肠顺序横排, 缝合断缝位置, 术后置管引流。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应用内置管肠排列术手术治疗[3, 4]。依据患者术前的诊断结果选择切口, 进腹后对腹腔情况进行探查, 以对梗阻部位及发送原因定位, 有肠粘连的对其行松解术, 对无法松解的致密型肠粘连肠袢, 在保留小肠长度足够的情况下可进行切除, 或于梗阻上、下两段肠袢手术, 对相关适应证肠坏死患者可视情况一期行肠切除肠吻合。自Treitz韧带位置到回盲部位彻底游离至粘连消除, 肠减压完成后, 肠腔肠管通畅, 对肠管浆膜损伤进行修补, 彻底止血, 并行浆膜化缝合。内置管肠固定空肠造口术方法:取一根直径0.5厘米的乳胶管, 长度根据肠管长度而定, 常规消毒。于乳胶管中段剪数个侧孔, 间距在5~10厘米之间, 且侧孔长度应小于乳胶管道1/3。于空肠上段距离Treitz韧带约15厘米位置处选择入口, 放置准备的肠内置管, 经空肠回肠穿至回盲、阑尾部, 自阑尾末端穿出, 并缝合固定妥当, 若已切除回盲部, 可选择结肠处肠壁做一造口。肠排列管引出处包埋约8厘米 (隧道式) , 自腹壁位置处引出。于壁层腹膜引出处固定好肠管与腹壁, 腹腔整理后将肠道顺序、轻柔地送回腹腔, 尽量接近于生理性排列, 置引流管后逐层关腹。

1.3 统计学方法

SPSS17.0软件开展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的形式表示, 并采用χ2检验, 以R<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疗效数据对比示意表如下表所示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腹部手术下出现粘连性成梗阻病症的机率呈现出显著发展趋势。粘连性肠梗阻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此类病症在发病年龄、发病性别方面均无显著特异性[5]。从流行病学研究角度上来说:粘连性肠梗阻以小肠肠梗阻为主, 其发病率占到了肠梗阻整体性发病率的2/5左右。与此同时, 此部分患者当中4/5以上均有腹部手术史。从粘连性肠梗阻的致病原因角度上来说, 以腹腔炎症以及腹腔异物为主, 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期。患者临床表现随粘连性肠梗阻的粘连程度以及粘连部位差异而有所不同。临床诊治中对于表现有腹部胀痛合并排气、排便不畅的患者, 需要进行深入检查, 以判定其是否患有粘连性肠梗阻。而对于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病症而言, 肠梗阻粘连相对于混乱, 从而导致单次治疗效果不佳, 复发率较高, 对于患者生存质量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

临床诊治中对于严重性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治疗方案可以分为内置管肠排列术以及外固定排列术这两种类型[6,7]。然而临床实践中发现:采取外固定排列术可能于肠管转折位置并发梗阻, 并引发包括腹膜炎以及肠瘘在内的多种并发症, 安全性欠佳。故建议采取内置管肠排列术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在临床治疗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内置管肠排列术临床治疗中胃肠麻痹仅限于结肠以及胃部, 而小肠的吸收及蠕动功能均能够在术后早期予以有效恢复 (临床实践证实:小肠术后6~12h实践内即能够实现对营养物质的可靠性输入) 。从这一角度上来会所, 在术后早期通过内置管肠营养物质输入的方式, 对于避免肠道再次严重性黏连以及促进肠蠕动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在我院本次临床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正常排气的所耗费的时间仅为 (17.2±1.3) d, 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在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方案下, 患者肠道得以更为迅速的恢复。分析其原因在于:通过内置管肠排列的方式, 确保了手术治疗后期至患者康复阶段, 肠道内部营养供给的有效性[8]。在临床护理中, 医护人员可自患者小肠远端位置以滴注的方式给予肠道营养物质, 确保了在患者恢复正常进食之前一段时间内营养吸收的充分性。此种手术治疗方式难度较低, 可操作性强, 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因手术治疗所产生的经济负担, 因此也有着良好的实用价值[9,10]。与此同时, 相关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在针对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的过程当中发现, 98%以上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标志着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同样显著。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内置管肠排列术仅为预防术后患者再次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最后治疗手段, 仅适用于部分存在广泛且严重粘连的患者进行治疗, 对于粘连程度较轻患者并不适用[11]。我院本次临床研究中所涉及到的肠梗阻患者均并发多次粘连性肠梗阻病症, 同时经过多次治疗仍无显著效果, 从适应证角度判定可采取内置管肠排列术患者, 由此也就使得此种治疗方式下的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我院本次临床研究资料证实: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采取内置管肠排列术进行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有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势,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内置管肠排列术在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48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采取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 对照组采取为常规外固定排列术治疗,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内置管肠排列术进行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有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势,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内置管肠排列术,肠梗阻,粘连,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 钟芸诗, 姚礼庆, 许剑民, 等.急诊肠镜诊疗技术在急性结直肠梗阻中的应用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 2011;91 (8) :524~527

[2] 柳渊洁, 王东红, 盛丽, 等.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D-乳酸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32 (5) :640~642

[3] Arulmolichelvan A, Sivaraman A, Muthukrishnan A, et al.Cecal volvulus associated with intestinal malrotation presenting as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J].Medic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012;21 (4) :389~391

[4] 吴印爱, 刘献棠, 谢尚奎, 等.结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的临床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0;14 (2) :1~4

[5] 王志伟, 吴印爱, 刘献棠, 等.经肛双管引流对梗阻性左侧结肠癌患者一期术后肠腔内细菌数量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0;14 (3) :3~5

[6] 张林, 杨传永, 陈贵武, 等.肠内置管排列及经管肠内营养治疗复杂肠梗阻[J].临床外科杂志, 2004;12 (6) :386~387

[7] 李维权, 宋茂民, 肖振山.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28 (1) :77~79

[8] 宋利民, 陈伟棠.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附160例报告) [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 2007;6 (3) :198

[9] Scott-Coombes D M, Vipond M N, Thompson J N.General surgenons attitudes to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bdominal adhesions[J].Ann R Coil Surg Engl, 2003;75 (2) :123~125

[10] 王海兵, 钟华琴.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7 (28) :38~39

腔内置管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各31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23~47岁,平均年龄为(36±2.47)岁;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1例,消化道穿孔术8例,肠扭转术6例,肠破裂修补术4例,其他2例;研究组采用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24~48岁,平均年龄为(35±3.15)岁;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0例,消化道穿孔术9例,肠扭转术5例,肠破裂修补术4例,其他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固定排列术治疗。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以对比分析。

1.2纳入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有过腹部手术史,且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无排气、排便,腹胀、腹痛以及呕吐等;经X线片诊断发现患者腹部立位有扩张肠管以及阶梯状液平面;本次研究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患者及其家属的签字同意。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外固定排列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分离组织粘连,将坏死的肠管切除,并重新排序小肠,逐层缝合切口,术后放置引流管。研究组采用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根据术前诊断结果选择适宜的切口,探查腹腔后发送梗阻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定位;对于存在肠粘连的患者,行松解术;对于无法松解者,可保留足够长度小肠后行切除术。对于有相关手术适应证的肠坏死患者,可视病情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从Treitz韧带会到回盲部位,并游离至粘连消除,对肠进行减压,疏通肠腔、肠管,并对损伤的肠管浆膜进行修补,止血后行浆膜化缝合。内置管肠固定空肠造口的方法主要为:取直径为0.5 cm的乳胶管常规消毒后,在乳胶管的中段剪开数个侧孔,选择空肠上段离Treitz韧带约15 cm处作为入口,放置肠内置管,并从回盲、阑尾末端穿出,缝合固定后切除回盲部,并在结肠处行一个造口;对肠排列管引出处进行包埋,并从腹壁引出,固定好肠管以及腹壁后按其顺序将其送回腹腔,放置引流管后关腹。

1.4 效果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肠鸣音恢复的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同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对照:

治疗后,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47±0.12)d、肠鸣音恢复的时间(4.12±0.83)d、平均住院天数为(13.29±3.18)d;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4.02±0.36)d、肠鸣音恢复的时间(6.48±1.92)d、平均住院天数为(19.28±2.35)d;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2.2 治疗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

治疗后,研究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肠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肠瘘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病极易反复发作,临床上,对其的治疗主要是以肠排列术为主,其目的在于提升机体抵御能力的基础上,避免梗阻的再次发生[2]。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肠排列术有两种,一种是外固定排列术,一种是内置肠管排列术,前者虽具一定疗效,但其术后肠瘘、腹膜炎等并发症较多。与外固定排列术相比,内置肠管排列术的操作简便,且适应证更为广泛;排列管的韧度及弹性均较好,不会导致肠管粘连成团;呈阶梯状的排列,更符合生理解剖的要求,能够促进肠内容物的运送;有利于促进肠胃的蠕动,确保肠管的通畅[3]。本次研究中,采用内置肠管排列术的研究组,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与郭建伟[4]等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表明,应用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不仅能够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抽取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固定排列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内置管肠排列术,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作彬.内置管肠排列术在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与价值[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0):11-12.

[2]赵伟.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2):206-207.

[3]马震,曹春远.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56.

腔内置管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6月于我院就诊需行双J管支架置入手术的输尿管狭窄患者20例, 所有患者均经B型超声, KUB+IVU片影像鉴定为输尿管狭窄, 且明确狭窄所在位置。男12例, 女8例;年龄9~66 (46.2±7.3) 岁;双侧狭窄5例, 左侧狭窄8例, 右侧狭窄7例, 所有患者狭窄侧均仅有一处狭窄。排除标准[3]:对严重不良反应, 患有其他影响研究结果疾病, 及中途退出或无严格按研究流程的所有患者给予研究对象剔除。

1.2 双J管支架置入方法

选用德国进口的双J管支架,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输尿管镜下进行[4]。进行硬膜外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通过输尿管镜在直视下或借助电视监视系统确定输尿管狭窄段, 将软导丝放入肾盂, 退出输尿管镜。预选双J管由顶管沿导丝缓慢送入输尿管, 在支架准确到位后撤掉顶管和导丝。手术后抗生素使用3~5d。拔双J管方法:双J管置留一段时间后, 对尿道表面进行麻醉, 在膀胱镜直视下进行拔双J管术, 用异物钳夹住双J管的膀胱端, 双J管随膀胱镜的退出完整拔出。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除, 经B型超声造影显示肾积水现象基本消失显著改善;好转:症状有显著减轻或基本消除, 经B型超声造影显示肾积水现象有所改善或经长时间观察无加重;无效:症状无显著减轻或稍微减轻后会复发, 经B型超声造影肾积水现象无减弱有增无减。总有效率= (痊愈+好转) /总例数×100%。

1.4 跟踪随访方法

治疗开始进行跟踪随访3个月, 采用B型超声造影, KUB+IVU片检测患者肾积水肾功能改善情况, 症状消失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肾积水

双J管支架内置入能显著改善输尿管狭窄患者的肾积水情况, 详见表1。

2.2 肾功能

治疗后患者尿素氮、肌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临床疗效

2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中, 痊愈7例 (35%) , 好转9例 (45%) , 无效4例 (20%) , 总有效率为80%。且有效患者支架拔出后3个月, 无狭窄复发症状, 无肾功能恶化情况。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输尿管狭窄是常见的一类泌尿系统疾病, 分为良性狭窄和恶性狭窄2种。该病是一种慢性发展疾病, 早期发病无显著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会引发肾积水, 表现为酸胀, 腰疼, 严重者可影响肾功能, 使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显著上升, 甚至引发肾脏衰竭。因此, 早发现早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关键。传统上临床常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 但会引发大量的并发症状, 具恢复慢, 流血量较多, 易复发等缺点。为解决此问题, 人们采用微创手术将支管内置入输尿管狭窄部位进行治疗, 研究表明, 此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操作简便, 创口较小, 恢复时间短, 并发症状少, 复发率低等优点。本次选取的2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行双J管支架内置入治疗的效果显著。

本次试验中, 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的双J管支架, 在输尿管镜下行微创内置入手术, 经跟踪随访3个月后将支管撤离患者体内, 结果发现, 治疗后比治疗前的肾积水现象有显著改善, 全部患者达到无加重现象, 10例患者有显著减轻现象, 由此表明:双J管支架内置入对输尿管狭窄患者的肾积水改善作用明显;在肾功能的观察中, 患者治疗后的尿素氮和肌酐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由此表明, 双J管支架的内置入能显著提升患者的肾脏功能;从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 痊愈35%, 好转45%, 无效20%, 总的有效率达80%, 且均无并发症出现, 由此表明, 采用双J管支架内置入应用于输尿管狭窄治疗的疗效显著, 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 双J管支架内置入应用于输尿管狭窄治疗的安全性高, 并发症少,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贾占奎, 陈瑞廷, 金志波, 等.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2, 33 (5) :344-346.

[2] 张正龙, 张继来, 陈明, 等.球囊扩张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比较[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2, 31 (4) :330-332.

[3] 郝强.经尿道不同腔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 2011, 23 (6) :1075-1076.

腔内置管 篇7

关键词:铝制扭带,转动特性,阻力特性,非线性回归

0 引言

换热器被广泛地应用在生产的各个领域,在化工生产和操作中更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减少能源的损耗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研究者通过各种方式去改善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从而达到节能优化的目的;作为一种节能的新技术,强化传热在19世纪60年代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始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对于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较为成熟[1];而扭带作为一种具有在线自动清洗污垢和强化传热双重功能的内插物强化传热元件[2,3],它不改变换热器原有的结构,而且加工制造简单、试验中装卸方便;所以内插扭带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和好评,研究者们对内插扭带进行了大量的工业应用对比试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内插扭带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强化传热元件。

本次试验将内插扭带应用在Φ42的换热管中,扭带的材质为纯铝,选用铝制扭带是因为它具有耐腐蚀、可回收、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能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本文主要论述了试验所研究的不同型号铝制扭带的转动特性和阻力特性,找出影响扭带工作特性的因素。

1 实验方法

1.1 扭带的结构参数

铝制扭带的厚度为0.5 mm,通过人工扭转而成,有效长度为3 m,扭带采用分段式连接。扭带的主要结构参数有节距H、带宽D,扭转比Y(Y=H/D);扭带的结构参数示意图和实体图见图1、图2。扭带的编号采用NDD-Y,试验中所用的20根扭带的规格见表1。

1.2 试验装置及过程简述

换热管的型号为Φ42×2.5,有效长度为3 000 mm的无缝钢管,试验装置见图3。

换热管内的试验工质为自来水,事先将自来水抽入到储水槽中,试验时用水泵将水从储水槽中打入到管路中,而不是直接从外部抽取,以保证压力的稳定,便于压力的测量和读取;换热管试验段的压强降通过U管水银压差计测量计算得到。在自旋扭带的上部转轴处贴上反光镜片,保证透过视镜可见,用SZG-441B手持式数字测速仪通过反光作用测量其转速。用型号为IFM4080F的电磁流量计控制和调节水的流量;试验时的流量调节范围为0~8 m/h,每间隔0.5 m/h的流量为一个测量点,试验时先将流量调回到零,从零开始逐次递增流量,当流量达到8 m/h后,再以相同的步长逐次递减到零,以保证测量的精准度。

1-水泵;2-电磁式流量计;3-疏水阀;4-视镜;5-铝制扭带;6-精密压力表;7-换热管;8-U形管压差计;9-储水槽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转动特性

2.1.1 理论转速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林清宇教授根据在定态流动时,扭带恒速运转,扭带的推动力矩M与阻力矩Mf应平衡,即M=Mf,计算推导出扭带的理论转速公式[4]:

undefined

式中 n——扭带转速,r/min;

u——流体轴向流速,m/s;

f——范宁摩擦系数,无量纲;

L——扭带的长度,m;

γm——扭带Rm处的倾角。

以上理论转速公式可以简写为:undefined。

从试验结果得到扭带转速n和流体的流速u成线性关系,形式为:n=au-c,表2给出了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得到的转速回归公式。

从以下20根扭带的试验结果可看出,回归公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说明扭带转速n与流体的轴向流速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回归公式n=au-c中的系数a与理论转速公式中的斜率30/H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相对偏差值均在±6%以内,说明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非常吻合,则在本试验条件下铝制扭带转速回归公式的斜率a可以表示成30/H。其中,相对偏差的计算公式为:δ%(a-30/H)/a×100%。

2.1.2 影响扭带转动的主要因素

将试验中铝制扭带的转速和流体的流速绘制成图表,二者的关系图见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流速u的增大,转速n也线性增大;下面引入扭带的结构参数,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出试验中扭带的转速和结构参数的关联式:

undefined

适用范围:

(1)换热管内径di=37 mm;

(2)自旋扭带带宽D=18~22 mm;

(3)扭转比Y=3.5~4.5;

(4)转速n≥0。

从回归的关联式可知:扭带的扭转比Y(Y=H/D)和扭带带宽D是影响扭带转速的主要因素;当宽度D不变时,随着扭转比Y的增大,转速n越小;当扭转比Y相同的时候,随着扭带宽度D的增大,转速n也越小。

2.2 阻力特性分析

2.2.1 理论阻力损失

理论推导时,认为内置自旋扭带换热管的轴向流阻由两部分组成,一为管内流体与管壁间的摩擦力(即阻力),二为流体与自旋扭带摩擦力的轴向分量。令未安装自旋扭带换热管的流体压力降为Δp2,也就是管内流体与管壁间的摩擦力所引起的流体阻力损失;则安装了自旋扭带换热管的流体压力降为Δp,即:Δp=Δp1+Δp2,Δp1就是由扭带轴向摩擦力所引起的流体阻力损失,经推导得出Δp1的关联式为[5]:

undefined

式中 f——范宁摩擦因子,无量纲;

ρ——水的密度,kg/m3;

L——扭带的轴向长度,m;

di——换热管的内径,m。

2.2.2 理论压降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试验测得流体压力降Δp与轴向流速的平方u2成正比,即Δp=bu2;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回归方程,见表4;换热管内安装自旋扭带后,流体压力降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见表5,由表5可见,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近,误差都在±4.0%以内,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

其中相对误差δ′%=(理论总压力降-试验总压力降)/理论总压力降×100%;水的密度ρ取998.2 kg/m3;扭带的轴向长度L取2.8 m(不包括两端法兰的长度);换热管的内径di为0.037 m;理论式中的范宁摩擦因子f需要根据试验条件来确定,计算得出范宁摩擦因子f为0.00892。

2.2.3 影响扭带压强降的主要因素

做压强降和流速的平方u2的关系图,见图5所示。流体压力降与流体轴向流速的平方u2成正比,随着u2的增大,Δp也增大,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是一致的;从图5中可以看出插入扭带的换热管的压强降明显高于空管的压强降,增加的部分就是由扭带轴向摩擦力所引起的流体阻力损失Δp1;因换热管的直径较大,插入不同扭带的换热管压力降差别不大,从图中不易看出结构参数对压强降的影响规律,因此又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推导出了压强降和结构参数的关联式如下:

undefined

从上面的关联式可知:扭带宽度D增大,Δp1也增大;扭带节距增大,Δp1则略有下降;换热管内径越大,则压强降Δp1越小,总压强降也越小。

2.3 摩擦阻力系数

2.3.1 试验结果

由于流体的粘性,流体流过扭带和管壁有摩擦阻力,本节研究与之相关的系数——换热管内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系数的变化情况。摩擦系数λ与Re的关系图见图6。

从图6中可知扭带的摩擦系数略大于空管,且摩擦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最后逐渐趋近于某一数值。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摩擦系数λ和雷诺数Re符合非线性幂函数关系,可归纳为λ=a′Reb′的形式;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得出λ与参数di、D、Y、Re关联式为:

undefined

从上式可知摩擦系数λ随着扭带的宽度D增大而增大,随着扭转比Y增大而减小。

2.3.2 理论分析

由《化工原理》可知摩擦阻力系数的计算式为[6]:

undefined

式中 λ——摩擦系数,无量纲;

l——换热管长度,m;

Σle——U形管压差计两测点之间局部阻力损失的当量长度之和,m。

de——插有扭带换热管的当量直径,m;

undefined

其中:t——自旋扭带的厚度,0.000 5 m;

又因为Δp=Δp1+Δp2,Δp2=αρu2,Δp1的计算式见公式(3),则有:undefined,将Δp代入到式(6)中,得到:

undefined

在本文中,内置铝制扭带换热管的空管压力降为Δp=933.86u2;试验中,已知换热管的特征参数l+Σle=2.8 m,f=0.008 92,di=0.037 m,α=933.86/998.2=0.936,将上述参数带入式(7),可以得到:

undefined

2.3.3 实验值与理论值的比较

从图6可知摩擦系数λ与Re的关系符合教材中理论的描述[6],即在大雷诺数下(完全湍流区),摩擦阻力系数趋于某一数值,此时摩擦系数与雷诺数无关,因此反映为式(8)的情况,只与影响相对粗糙度的结构参数有关,因此可对比试验中最大雷诺数下的摩擦系数(即最小摩擦系数)和理论推导值,来判断试验的准确性。

从表6可知:理论摩擦系数与试验值的偏差在6%以内,说明试验值和理论较为吻合;根据上表(允许试验中的操作误差存在)并结合试验推出的关联式(5)可以得出规律:宽度D相同的扭带,扭转比Y越大,最小摩擦系数越小;当扭转比Y一定时,宽度D越大,最小摩擦系数越大。

3 结论

1)扭带转速n与平均流速u呈线性关系;n=au-c中的斜率a与30/H的偏差在±5%以内。影响扭带转速n的主要因素是:扭转比Y和带宽D,同一宽度扭带,扭转比大的在相同流速下转速低;扭转比相同的扭带,宽度大的转速低。

2)流体压力降Δp与流体流速u成二次曲线关系,压力降Δp随着流速u增加而增大;对理论压力降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相对误差在±4.0%以内,理论和试验较为吻合。

3)流体摩擦阻力系数与自旋扭带结构参数的关联式为:undefined;理论和试验均得出如下结论:宽度D相同的扭带,扭转比Y越大,最小摩擦系数越小;当扭转比Y一定时,宽度D越大,最小摩擦系数越大。

参考文献

[1]顾维藻,神家锐,马重芳.强化传热〔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9-15.

[2]支校衡,俞秀民,俞天兰,等.流体动力塑料扭带在线自动连续清洗技术〔J〕.辽宁工学学院学报,2003,23(6):47-49.

[3]Cengiz Yildiz,Ya ar Bi er,Dursun Pehlivan.Effect of twist-ed strips on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in heat exchang-ers.Energy conver.Mgmt,1998,39(3/4):331-336.

[4]林清宇,林靖宇,林榕端,等.管内自旋扭带转速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6):1970-1973.

[5]林清宇,林靖宇,林榕端.内置自旋扭带换热管流阻的计算〔J〕.石油机械,2007,35(9):38-41.

上一篇:中介语错误下一篇:电针疗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