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物

2024-09-30

言之有物(共12篇)

言之有物 篇1

言之无物, 空言是教学语言中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究其原因, 我以为就是言者之所言超出了自身实际学植程度, 实践能力范畴, 表现出对所言之事物的某些方面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无知。据此也就明确了言之有物之意义了, 即在自身实践中积淀的专业知识, 以自己在实践中的知识和能力、经验和方法说话, 如此说话才于听话者有针对性、有指导作用。

如果是另外的职位倒也没多大的影响, 但如若是教师教育学生就一定要言之有物, 否则就会误人子弟。

这里我举个例子论这个问题。说一个很常见的老师们都会说的话:“这个学生学习不认真, 所以成绩上不去。”我们听起来似乎这话说得没什么不对, 说学生成绩上不去的问题就是三个字“不认真”, 那么, 这话可适用于所有学习成绩上不去的了。其实学习不认真的表现在不同学生的身上是不同的, 作为教师应该拿教学中遇到的具体表现分别去说事。如某同学上课时爱玩小动作、某同学上课时爱看课外书、某同学上课时爱做其它科作业、某同学上课时不记笔记……某同学课后不爱复习功课、某同学课后不背诵课文、某同学经常不交作业、某同学课后不爱看课外读物……某同学作业不讲格式规范、某同学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 涂改一堆、某同学作业潦草、某同学常常计算出错……某同学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学习时好时坏、某同学失败了垂头丧气, 胜利了得意忘形、某同学不爱深钻, 浅尝辄止、某同学一知半解, 不喜欢发问……总之, 学生学习不认真的表现在课中、在课后、在习惯上、在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等方面各不相同, 千差万别。只有教者指出了种种不认真的表现, 学生就知道了什么是认真, 这里教者指出不认真的表现, 就是教者说明怎么做是认真的言中之物。正如感冒有好多种, 对付之要用不同的药一样, 对学生学习“不认真”的表现先要对学生指明, 错在哪?有什么影响?然后再说解决方法。

然而这说解决的方法是不易的。我说言之有物的意义也还在这里。教师要教得什么, 教师就先得有什么;教师要指明学生做到什么, 教师就要先做到什么。所以教师要言之有物必须从两方面着眼:其一, 有学习实践中积累的丰厚的专业知识;其二, 有实践之中获得的感受、经验、能力、方法才行。

一.言之有物必有学习实践中积累的丰厚知识

语文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多读书积累丰富的词汇, 然而自己都少读书不读书, 在教育教学中词汇贫乏, 语言干瘪, 教师又如何在教学中妙语连珠?如何让学生在教师口吐莲花之时无意被渐染且受益匪浅?教师又如何激发并指导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语文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读经典名著, 读课外读物, 然而自己读得少也不读。没读《朝花夕拾》, 不知道“子路负米”、“黄香扇枕”、“老莱娱亲”等一些有趣的孝典故, 自然教不会学生知道;不知道“无常”、“活无常”、“生无常”、“死有分”、“一见有喜”、“你也来了”等这样的名称中藏掖的谐趣, 自然教不会学生知道;不知道“沈太太”、“衍太太”、“阿长”等众多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不知道散文集所涵盖的生活风习与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 在教学中就会露怯, 就没有底气, 就回避实质, 就无法跟学生同步, 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进而指导学生怎么去读书。

所以, 只有身体力行积累丰厚的专业知识, 教学才可能涉及实质深入, 教学语言才有实质意义, “巧妇难为无米炊”, 否则自然就无可避免的流入空洞。

二.言之有物必有实践基础上得来的感受、体验、能力、方法

语文教师常常要指导学生读书, 只要是读书, 难道就是强调“读出情感, 读出语气语调, 还要注意节奏和轻重音”学生就会读书好了么?显然这样的话就是言之无物, 教师不妨把自己拿手的作品朗读来个示范, 学生需要的是你的“范”, 做出范了会无声胜有声, 这范就成为你言中之物, 就是对学生有针对性, 有指导性的内在。我强调言之有物离不开教师的实践积累及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方法, 在实践中不断训练培养的能力。我们现在常说有效教学, 这言之有物该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了。

教师要经常对学生作书写指导、阅读指导, 写作指导等, 教师还要经常教学生习惯、方法、学习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等。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列举一方面说, 如果一个习惯于字迹潦草的教师, 自身书写都无规范可言, 自身从没有去练习过书写。试想:他会关注到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吗?他会去要求学生如何去书写规范, 谈出什么练习书写的指导方法来吗?所以对学生的书写自然就不会有什么要求了, 也自然就不会有良好的指导示范了, 学生的书写自然不可以提高, 不可能书写得好。以此类推, 以上说的每一方面莫不是如此。

所以, 言之有物是建立在教师个人实践行为基础之上的, 这物就是专业学识的积淀;这物就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意识;这物就是在实践中训练的能力;这物就是对自己实践中的经验、方法、感受等的提炼, 用来教育指导学生才是最有效最直接有针对性的东西。言之有物在体育圈里有很多可资借鉴的例子, 如前世界羽毛球冠军、奥运冠军蔡振华执教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前世兵赛、奥运会冠军刘国良执教中国乒乓球男队教练等。言之少物乃至言之无物是纸上谈兵, 也注定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对孩子的荒误。

言之有物 篇2

一、穿插自如 改善结构写作最忌“八股”,因为八股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和生气。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实践也是如此。一旦演讲陷入某种不变的程式,形成死气沉沉的“铁板”结构,就会使听众感到生硬、寡味和难以接受,而“从我说起”是改善演讲结构,使之灵活多变、摇曳生姿的有效方法。从我说起包括叙述自己的经历、描述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论述自己的观点等等,它可以在演讲的开头、中间、结尾等每一个部分里出现。它不但可以在构思演讲的时候正式构成演讲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根据演讲现场的变化和需要灵活穿插,从而使演讲与环境水乳交融,更富现场感,更易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以麦克阿瑟的着名演讲《责任-荣誉-国家》的开头为例,他说:

今天早晨,我走出旅馆的时候,看门人问我:“将军,您上哪儿去?”一听说我到西点去,他说:“那是一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这样的荣誉是没有人不深受感动的。长期以来,我从事这个职业,我又如此热爱这个民族,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情。

这篇演讲是麦克阿瑟以82岁高龄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勋章时所作。一个从我说起的开头,看似随手拈来,平淡无奇,其实却蕴含着演讲者深厚的情感,并由此引出“责任-荣誉-国家”这个庄严的主题,感情由淡而浓,意旨由浅入深,正可谓“情至不能已”、“清水出芙蓉”。

二、论事说理 真实可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过程,演讲者已认识到的道理,听众并不一定认识到了。但人非圣贤,演讲者对某一问题的正确认识也并非天然,要使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演讲者就应该拿出令人信服的真凭实据来,所谓信服信服,信而后服,这是一般的心理接受规律。正如战晓书所说:“我们在演讲中一定要选择那些我们确有所感,确实饱含情感的人、事、物去讲……因为,真实是演讲的第一生命,离开了真实,演讲就失去了生命力。”(《演讲与口才》1996-7-41)如果演讲者能恰当地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叙述自己的认识过程,总结自己的认识成果,让听众在比较的过程中丰富感情认识,在信任的基础上接受理性启发,这样就能比较顺利和有效地在演讲者和听众之间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这个问题时,他说:

在这里,我可以说一说我自己感情变化的经验。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是比较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

毛泽东的这番讲话,以我为例,自我解剖,娓娓道来,既平易近人,又真实可信,为大家理解文艺大众化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也为大家接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的道理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心理基础。

三、展示个性 倍增魅力两年前,笔者曾亲耳聆听了彭清一老师的一场演讲报告,其中有一段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不认识自己的祖国,盲目崇拜西方国家,说什么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亮,外国人吃的东西比中国的科学。我说科学在哪里?他们说外国人吃饭一手拿刀子,一手拿叉子,锻炼的肌肉是平衡的,左右手都是发达的,外国人吃的羊排、猪排、牛排,外国人拉出的屎都比中国人硬。我对他们说:“放你妈的狗屁!”

一句粗话,在大雅之堂上似乎有伤大雅,但面对这种盲目、荒唐甚至自轻自贱的言论,演讲者一声怒吼,鲜明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个性,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再如有“以色列的巴顿”之称的沙龙将军,在告别军旅生涯的演讲中说:如果有一件事比过去三年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使我感到自豪的话,这就是我一直避免介入以色列国防军内部的任何特殊集团,相反,我一直在独立工作。我始终坚持认为,我属于的惟一组织是我的家庭……我一直主张一个男人必须说出自己的观点,尔后才能为之而战。

拍电影要“言之有物” 篇3

再次见到王童是在约定的专访时间,他正在跟影片宣传方讨论新作《对风说爱你》的档期问题,宣传方对于6月26日公映的影片跟好莱坞巨制《侏罗纪世界》以及国产大片《道士下山》《横冲直撞好莱坞》正面相撞感到不安,但王童却不以为意,“这个我都不怕,关键是你要让现在的观众感动,态度和信心是最重要的。就像我们拍这部电影,用了5年时间,也没怕过什么。”

此次是王童第二次入围金爵奖,早在1993年的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他就凭借《无言的山丘》摘得最高荣誉。作为台湾电影的重要导演之一,从影30多年来,王童执导过11部电影,为上百部电影担任过美术指导,他的代表作《稻草人》《香蕉天堂》《无言的山丘》被奉为“台湾三部曲”。他还拿下过6座金马奖,并曾出任金马奖主席。

问王童,在影坛浸淫数十年,如今面对年轻的观众,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顿一顿,坚定回答,“我觉得时代在变,美学也变,什么都变,可是人心不会变,感动不会变。”

“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是王童一直着力解读的主题,无论是《无言的山丘》中对日本占领台湾初期矿工悲惨生活的关照,还是从市民生活角度反映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动荡年代的《红柿子》,王童始终执着于对台湾历史的阐述。此番《对风说爱你》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一命题,讲述一群年轻人跨越台湾海峡、历时半个多世纪的爱恨纠葛以及成长蜕变。

这样的关注视角,从王童幼时观看的第一部电影就埋下了种子。王童大约5岁时,外婆带他去看《一江春水向东流》,看完俩人哭得一塌糊涂,“我就觉得人为什么这么悲苦,长大后发现原因都是后面的那个大时代。时代的改变就会产生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想去探求那个历史背面所遮蔽的更真实的情感。”《对风说爱你》同样围绕“情”字展开,本没有亲缘的因为战争成了父子,本不是爱人的因为生活成了夫妻。王童说:“人的爱没有血缘,一阵风吹过落地后生根,就成为一家人,就是最美的意义。”片中几对恋人因为时代变迁遭遇不同的情感命运。影片结尾,一见钟情却不得而终的男女主角盛鹏和邱香在死后,终于凭借一对信物再获“团圆”。对于这样的处理,王童如此解读,“中国的哲学,讲究缘份和因果,就像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人的际遇也一样。”

为年轻人接拍新片

2005年,王童在执导动画电影《红孩儿:决战火焰山》后暂别影坛,去大学当了10年的“教书匠”。直到电影《对风说爱你》,他才重执导筒。是什么动力让他返回大银幕?王童告诉《综艺报》,这主要得益于两岸文化交流的密切。越来越多大陆游客去台湾观光,这段历史开始被关注,有来自大陆和台湾两边的投资方想拍,一想就想到了王童。

王童答应了,但他附加了一个条件——要带自己的学生来拍。“电影的文化一定要传承,我希望通过实拍这部电影让同学们做功课。电影里的副导演差不多都是学生,摄影师也有,编剧也有。”让王童欣慰的是,这些年轻人并没有辜负老师的期待,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影片拍摄中来,“虽然他们不懂那个时代,但是他们很认真在做,在尝试。不要以为年轻人就只能拍青春片,你要给他机会,让他们触摸历史,老师一定要带。”

王童关心的不只是自己的学生,对于台湾近些年崛起的新生代青年导演,他也多关注、关怀。“我们老一代导演都在关注台湾新导演的成长,台湾就这么大,常常三代导演聚在一起,谈谈大家最近想拍的电影,有时候能帮的就帮帮忙。”

王童还强调要感谢年轻人。“在学校教书的这10年,跟年轻人在一起,来来回回逼着自己不断学习,因为你要吸收年轻人的想法,要回答年轻人的提问”。在这个过程中,王童重新看了很多伟大导演的电影,也看了很多好看的商业电影,这对他最大的启发是两个字——“节制”。 “有时候想说的太多,就得突出重点,细节不要那么唠叨”。王童将其运用到《对风说爱你》中,电影里讲到一位教授太太的死亡,他并没有去拍死亡的过程,而是在教授女儿嫁人的时候,用父亲站在母亲遗照前面的镜头向观众做了简洁有效的交代。

赞成市场化 但要回归电影本质

对电影,王童始终坚持老手艺人的态度。因为《对风说爱你》涉及近60年的时间跨度,很难找到合适的场景作为拍摄地,美术指导出身的导演王童便选择了亲自搭景设计,并手绘故事板。电影拍完后,光后期配乐就花了三个月时间。“一定要认真,既然想拍就好好拍,电影是永續的,人可以死亡,但你的电影拍完就摆在那里了。”

对于市场,王童也不排斥,为了影片达到最好的推广效果,整个上海电影节期间,王童不遗余力地配合各类采访和发布会活动。“我赞成市场,因为电影本身就具备商业属性。拍电影,你不是拍自己有伟大,有多艺术,你花老板这么多钱,最后让人家赔钱,你只得一个奖心会很虚。我们拍电影得按照规矩来,也要替老板想一想,这是一个态度。所以我拍电影很小心,这一辈子都没有超过预算。”《对风说爱你》的制作经费是1.6亿台币左右,折合约3300万人民币,对于这样一部史诗跨度的影片已属不易。

然而,王童反对过度市场化,“市场需要包装,需要销售,需要俊男美女,这都对,《对风说爱你》也一样。但是一定要记得回到电影的本质。你起码要给观众点启示、希望,一些人性化的东西。当然,也需要给观众以反思,比如说《辛德勒名单》,在残酷的故事背后是一颗慈悲的心,你说它有没有商业化?当然有,但重要的是它还有情怀。”

此次再度来到上海电影节,王童对大陆当下的电影生态既欣喜又忧虑,“大陆的电影市场蓬勃发展,这很好。但是蓬勃的同时,也需稍微有所注意。我们追求市场是对的,但过度讨好观众却是危险的,比如说一部电影用小钱赚了大钱,大家就一窝蜂都去拍这种电影,这不好。就算是对着观众的胃口来拍,也应该加一点想法进去,要言之有物。”

学生作文何以言之有物 篇4

一、说真话就是作文

提起上作文课, 学生便觉得无话可说, 无话可写, 对作文的兴趣更是奢谈。教师需要不断的对学生强调“作文并不神秘, 人人都可以写好作文”的理念, 从而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畏惧情绪, 并且强调说真话就是作文。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如泉水, 文章如溪水, 泉水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也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说真话在写作中占据何等重要的地位。

《中国青年报》6月5日刊登记者专稿《关注中小学生作文》, 文章里有这样的材料:在一次和中学生的交流会上, 记者问在座的20多名同学“谁在作文中写过假话”, 几乎所有同学都举起手。许多同学都告诉记者, 老师就喜欢一个框子套出来的作文。同一个题目的作文, 如果不告诉你作者是谁, 猛一听, 就像是一个人写的。这则材料真实的反映出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端。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说真话”, 消除种种顾虑, 增强其自信心,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叮铃铃……, 上课铃声响了, 糟糕!我还没上厕所呢, 怎么办?我憋足了劲, 以百米的速度向厕所冲刺, 天啊, 今天怎么了, 我差点跑到女生厕所里去了, 缓过神时, 又差点撞翻了停在操场边的一辆摩托车, 等我解完手, 我一边跑一边系裤子, 当我上气不接下气跑到教室门口喊‘报告’时, 同学们看见了我的狼狈相, 哄堂大笑, 我恨不得地上裂开一道缝钻进去。”这是我让学生观察从上课铃声响到老师开始上课大约一分钟场面中的人和事, 其中一位同学写了他忘记上厕所而带来的尴尬的一段文字, 我在讲评时特意对这篇作文提出了表扬, 并告诉学生, 这就是说真话, 说真话就是作文, 作文犹如做人, 真即美。

这种方法, 从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望而生畏的困境, 让学生觉得有信心, 觉得作文并不是高不可攀, 这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棋,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作文的认识和态度。

二、写真事就是作文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曾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是绝对的坦白, 没有丝毫的隐瞒, 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在里面。”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也曾说:“我们写作, 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 有感情要倾吐, 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我想这里所说的“敞开”、“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或者有话要说”都是在告诫我们, 在写作文时应做到说真话, 诉真情。但怎样才能做到, 我想首要的当是写真事。真事是产生真情的唯一源泉, 也为说真话提供了唯一的原始资料。

写真事, 就是平时注意观察, 积累大量的真实的生活素材, 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 让人读来亲切可信。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使然, 看到的动植物多, 与清新的大自然接触得多, 熟悉农事, 熟悉乡土风情, 这些与城市学生相比, 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既是作文教学最直观的教具, 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在指导学生的作文时, 我十分注意这方面的开导工作, 让学生写自己十分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 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和“模拟生活”, 并告诉学生, 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用心感悟, 多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一次, 我让学生写有关“熟悉的动物”为题材的作文, 我先出示了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一幅画, 并特意强调李先生是国画宗师。画面上两头公牛怒目相向, 正在角斗, 犄角互斜, 前腿半跪, 后腿绷直, 尾巴上扬, 颇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效果, 大多数孩子都开心得笑了, 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这幅画有毛病。”同学们一下子安静下来, 吃惊地转过头去, 看着刚才发言的那们同学, 我不失时机地鼓励他继续发言, 他不慌不忙地说:“我自小放牛, 见过牛角斗的场面, 牛在角斗时尾巴不是起来的, 而是紧紧夹在两腿中间的。”其实我事先已经知道这幅画的“毛病”。于是我借题发挥, 就如何观察动物, 掌握它们的生活规律, 熟悉其习性进行了指导。小至观察动物, 大至观察社会, 必须用眼、用心, 写事实, 才不至于出现“狗出汗”、“公鸡下蛋”的笑话。

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增强了写作文的兴趣, 平时注意积累大量真实的生活素材,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基础。后来, 我所教的三个学生在中国青年报社与云南师大商学院联合举办的“云南师大商院杯·青年关注”征文竞赛中, 一名学生写作的题为《一双布鞋》获得“优美文笔”一等奖, 另两名学生写作的《感谢有你》、《做个好儿子》获得此项二等奖, 深受师生好评。

三、叙真情就是作文

叙真情, 就是抒发真实情感, 就是作文。“没有情感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语) 只有学生胸中有情, 才有可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 下笔才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因此,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产生想要表达的欲望。鲁迅先生有一篇《写作秘诀》, 把怎么写文章概括成12个字, 就是“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由这些大家所言不难看出, 真情是写作的灵魂。情从何处来, 自然要触景生情, 触物思情, 有感而发, 而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乡情、独特的地域特色为情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灵, 教师因势利导, 把情景教学引入作文教学当中,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6年仲秋, 我带领学生到郊外去欣赏绚丽多彩的秋景, 提前布置好了作文任务, 适当进行了情景写作的指导。来到秋天的原野, 学生们有了“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的感觉, 缤纷的山峦、清澈的河水、火红的树林, ……其中一位同学在作文里写到:“站在秀峰山上, 纵目望去, 茹河像一条清亮的玉带, 款款向西流去, 大地如母亲般安详, 原野斑斓, 如一袭铺天盖地的袈裟, 到处氤氲着药材的香味, 天宇间, 一盘雄鹰在滑翔, 头顶草帽的农人, 还在忙碌, 村落里炊烟轻柔, 新米飘香。看吧, 大自然犹如一位神妙的画家, 恣意地将浓烈的颜色挥洒。”在作文的最后, 这位同学还写到:“人们都赞美夏天的热情与奔放, 可我要赞美和平安逸成熟的秋天, 虽然不久就是肃穆的严冬”。我在作文讲评课上给予很高的评价。情景教学方法得当, 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作文水平, 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情感陶冶, 并不断地丰富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当然, 作文教学不光要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 还应注意“言之有神”的技巧训练。“神”就是讲求技巧, 讲究说话和写作的艺术, 在说真话、写真事、叙真情的基础上, 讲求表达效果的感染力。 (就是达到美学上所说的“艺术美源于生活美, 却高于生活美”的效果) 即着意训练培养学生想象、求异 (创新思维) 、求精 (三分写七分改) 能力。言之有物是基础, 言之有神是升华, 形神兼备才是真正的好作文。

言之有物 篇5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自己的学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文章,是每个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多少教师在努力探索着提高学生写作的新途径。在作文教学这块博大的园地里,老师们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研究过程硕果累累,异彩纷呈。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十几年,近几年来,自己越发的感觉到自己越来越不会教了。其原因是学生的作文越来越空洞无物了。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肯定就差。于是就开始抓阅读。让学生读名著,读优秀的时文;为了巩固读的成果,为了让学生记住所读的东西,于是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办手抄报。的确,学生读的东西多了,记的东西也多了,在具体的写作中运用自己所读的东西也多了。可困扰我们的新问题又出现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大量运用自己所读的东西,全篇文章妙语连珠,华丽的词澡铺天盖地。形似美文,实则空洞无物。写个记人叙事的作文吧,学生也要考虑怎么用一个美丽的开头来引出下文,什么名人名言,什么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把个本该直接入题的记叙文开头写的云山雾罩,不伦不类。内容更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说散文不是散文,说记叙不是记叙。一篇文章写下来,让人很难读懂,而学生还自已还觉得自己写作了一篇成功的文章,别的学生看到了这样的文章还觉得他写的很好,就开始模仿。空乏无物的文风弥盖全班。

学生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是学生把读的东西与写作分离开来了。写作实际上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在写作中,运用自己所读的东西,也是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服务的。

写作不是用自己读的东西来表情达意的。这样势必会陷入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的窘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是这样做的:让学生知道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阅读来的东西只能是为开发这一源泉服务的。教师在具体指导写作时,应让学生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事物,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习作时有话可说,写出的东西才亲切感人。观察并不是看看就行,而需要认真仔细,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这样还可以避免千人一面,百景如一的局面。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在作文中做到言之有物并不难,生活中不是没有物,而是缺少留心物的`人!我们希望学生作文素材真实,同时也要倡导生活化的作文教学。例如没有留心观察过妈妈的手,你又怎么能把妈妈的手写得很具体,大到老茧,小到毛孔。

譬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老师,我就把老师局限在语文老师上,因为语文老师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有的学生问我,语文老师没有什么可写的,我就启发他们,语文老师在哪些地方关心过你们,像学习上,生活上,有个学生说,语文老师有一次把我的文章当成范文在全班读了,我真没有想到,就是那一次,我爱上写作了。我及时的给予指导,你这个角度选得很好,你应当把你当时真情实感写出来,再运用多种写人的方法,你这篇文章肯定是成功的。最后这个学生果然写出了一篇十分优秀的记叙文。

让看图作文“言之有物” 篇6

【关键词】 细致观察 合理想象 叙述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8-020-01

在小学里,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测验。这是作文的最初训练,也是小学阶段作文起步训练的重要途径,为中、高年级的命题作文打好基础。看图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打好了基础,那以后的作文才会有保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如何进行看图写话训练?

一、细致观察,弄清图意

看图作文的观察,是指对于画面图像的观察。怎么样才能把图观察得他细,准确理解图意呢?在观察画面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可根据图的具体内容,采用整体到部分,或由远而近,或从左到右,或从大到小,或先观察人后观察物等顺序仔细观察画面,即使是几片落叶、几根小草也不能漏掉,因为它往往与事件息息相关。看图写记叙文,观察画面时,一般来说要注意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表情,正在进行怎样的活动……观察只有按一定的顺序,把握画面的特点、主题,从而根据画面本身主题目的要求确定观察的重点,观察的方向。例如:看图回答问题,现写下来。首先,自由观察,整体感知画面。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再指名学生说说。然后,细致观察,展开想象。让学生给图中的小朋友取名字;引导学生按题目里的问题顺序,观察思考,展开想象,活现画面。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重点词语: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放学以后。”

“你怎么知道?”

“图上有些什么人?”──“明明、红红、冬冬。”

“他们在干什么?”──“做值日。”

“明明在干什么?”

“红红在干什么?”

“冬冬在干什么?”

小结: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刚才我们是按什么顺序看图的,重点看什么?

二、合理想象,丰富内容

图面毕竟是一种平面,包含不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内容。这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联想,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握图画上的内容,把自己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中有关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填补画面中因时间和空间局限而未表现出来的内容。使一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一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使其图意更加完善,使文章变得更真实可信。这些内容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紧扣画面分析来的。

在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景、物后,就要进一步设想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画面上人与人、人与物正在进行什么活动,再进而想象一下,这一活动是怎样开始的,怎样进行的,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变化,怎样的结局……当名还可以从无声的画面想象各种声响,包括人物的外貌表情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凡此种种,都可以在画面主题的要求下去展开必要而又合理的想象。例如(接上面的例子)先让学生看板书,引导他们把问题的答案连成一句话;再帮助学生认识到,这几项内容在句子里的排列顺序。板书:(时间)放学后,(谁)明明、红红和冬冬(在什么地方)在教室里(干什么)做值日。想象一下,这一活动是怎样开始的,怎样进行的,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变化,怎样的结局……最后,鼓励学生变换前三项内容的排列说句子把句子说得更具体。

三、抓住中心,叙述图意

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然后,再依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一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看图作文,要求根据所提供的画面,将画面上的人物、景物生动细致地反映出来,通过画面表现中心,并努力显示画面的特色。这就要求作者看图作文时,要认真分析,抓住中心。首先要弄清图面的内容,认真领会作者为什么要画这幅图,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对我们大家有什么教育和帮助,明确中心思想。如果是夫规定题目的看图作文,题目本身就提揭示或提示中心,可参照题目细细地观察画面。画面上是有人物的,还可根据画面的情景,分析人物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

看图,就是观察。观察要有个顺序,要准确、细致、抓重点,还要合理想象,以便准确地理解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作文就是表达,它要求将观察所得,围绕图的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具体地写出来。一般可以这样安排训练步骤:看图,观察思考,掌握图意内容;想象,扩展补充,开拓意境;说图,编拟提纲,口述交流;写图,指导表达,修改提高等。在这种训练程序里,把训练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和想象,再抓住口述交流这个中间环节,根据反馈的信息,针对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了这样的训练基础,就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看图作文。

[ 参 考 文 献 ]

[1]《别对教学写作说“不会”》周一贯,选自《小学教学》2010.12,第43.

[2]《如何更新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孙芸,选自《小学生作文辅导》2011.5-35.

[3]《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刘红娟,选自《小学教学参考》2011.11-69.

[4]《让子弹飞一会儿》严和根,选自《小学语文教师》2011.5-26.

让小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篇7

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言之有物”作战前准备

1. 对作文素材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的作文内容具体。

作文课前由教师或同学当场说出一些与本次作文有关的素材,要求学生即兴发言。学生的发言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有全面的,有偏激的,这样既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又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无形中充实了学生的写作内容。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为写作提供了选择的素材。

如以《记假期中一次有意义的事》为题目的作文时,教师首先请一位学生表达自身想法和观点,并要求其余同学在安静聆听同时认真思考,然后在他发言结束后自由评价或补充内容。最后,教师整理分析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对叙述的事情有无意义为标准对发言同学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当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这样的课堂不仅妙趣横生,而且使学生对“有意义”得到方向上的引导,从而敢于说,大胆发言。长期坚持,随着同学们交际内容的拓展,写作能力也一定会提高的。

2. 语文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观点,引导学生集体讨论。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教学,摒弃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创设情境,在多设疑、多质疑的同时也鼓励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动态的思考过程中逐步掌握并内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针对有争议的话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当他们作文时会有更多的自己的想法。如在教授童话《狐狸和乌鸦》一文时,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对作者的构思产生了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赞成作者的观点,认为狐狸很坏,欺骗了乌鸦,但是有的同学却持不同的意见,说乌鸦的做法不对,它应该先放肉后唱歌等。经过热烈而激烈的争论,学生间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收获了大量的观点。这种方式的讨论,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极大锻炼了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或许这样的课堂与学生写作能力没有直接关系,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对一个问题如果能够思索、探究,那么应用在作文主题上,我想应该是有裨益的吧。

二、引导学生观察,为“言之有物”积累习作素材

新课改指出,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有目的地积累素材,将其作为写作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写作初期,学生难免陷入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境,这是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而仅仅依靠教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学生难以真正提升写作水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观察事物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坚持观察生活的习惯,促使他们在生活体验中逐步积累写作素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教师应将“定向观察”和“随即观察”有机结合起来。定向观察是依据训练目的而确定的对某件事情、某处景物或某个人物的有组织的观察行为。譬如,教师根据写作要求组织学生集体观察校园内的某棵树木、某个花坛。而随即观察则比较随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察。比如,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小动物、观察家中植物,甚至是看到的天上的白云、遇到的活动场面等都可以列入观察范围。定向观察和随即观察的有机结合,可以在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极大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三、激发学生兴趣,为“言之有物”增添动力

1. 让学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师应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作文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并挖掘素材,通过选择身边真实鲜活的事例来打开自己的思路,没必要将写作话题禁锢在让座、捡钱包、扶老年人过马路等老旧话题上。高兴快乐是作文,烦恼忧愁是作文,劳动学习是作文,好吃懒做亦是作文……生活的情趣有了,表达的欲望也就有了。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多融入生活、接触社会、参与社会事务和活动,增加自己的生活体验,在以上过程中体会并丰富各种情感,以此来让生活中的丰富多彩,为作文增添无限动力。

2. 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东西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不空洞。例如在写《拔河比赛》的作文时,就让学生真的来一场比赛,再让他们动笔写,就不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就能把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描写得生动有趣,使读者身临其境。教师可以把握机会多创设类似情境,帮助学生从被动写转变为主动写,从而在各种运动、休闲、娱乐活动中完成写作训练的铺垫。

四、加强写作指导,为“言之有物”提供方法

1. 重视以读促写,将写作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

教师应告诉学生,课本里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优秀的写作范文,他们要反复地、深入地阅读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细节,如作者是怎么开头、怎样将各种素材融入文章中、如何遣词造句以及怎么收尾的。

2.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把握写作的范围和重点。

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以记叙文体居多,写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人物、事件、环境三方面。以上三个方面在文章中虽然相互揉和在一起但实则各有侧重。因此,教师应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避免出现跑题、偏题或者千篇一律等现象。

3. 协助学生撰写作文题纲。

提纲反映了一个人写作前构思的过程,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提前写好作文提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时不是无话可说、写字凑数,就是空话连篇,记流水账。因此,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理素材,搞明白哪些材料应该详写、哪些材料应该略写,哪个情节应该先写、哪个情节又应该后写等等。如此一来,学生自然胸有成竹,写作时必然有条不紊、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五、重视作文讲评,为“言之有物”掌舵护航

作文讲评可以让学生总结写作经验,激发写作兴趣,并从中发现自己写作上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扬长避短,指明方向,提高写作能力。

1. 重点讲评。

讲评作文时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针对作文实际,把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成讲评重点。通过讲评让学生认识写作规律,帮助学生总结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2. 互动讲评。

选出学生有代表性的作文让作者读给大家听,学生听后进行评价,评价自己听到的闪光点,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以及找出的文章中的不足进行交流,在互动交流中大家达到共识,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3. 赏析讲评。

找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或别人写的精彩的语段,让学生读后进行评价,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从一个词一个句子乃至一个标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读自己作文的同学会很自豪,听的同学会津津有味,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了,习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方法很多,只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水平,有的放矢,采撷适合学生需要的几种方法,相信一定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摘要:小学生基于年龄小、生活经验欠缺、写作方法少、思维广度与深度有限等诸多因素,其作文容易出现内容乏味、条理模糊、语言平淡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丰富习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指导写作方法、重视作文讲评五个方面对如何让小学生写作实现“言之有物”的途径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以期在提高小学生创作兴趣的同时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习作素材,写作兴趣,写作方法,作文讲评

参考文献

[1]马继元.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08)

浅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篇8

一、利用生活现象充实学生的写作资源

学生作文材料贫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协助学生多关注自己身边、校园周围的资源, 充实他们习作的材料库。例如, 一次课间的时候, 我走进卫生间, 里面没有一个人, 可是洗手台上的水龙头却还开着, 水哗哗地流出来。作文课上, 我以此为入手, 让学生写《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的作文, 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感而发, 写出的作文也十分感人。

二、组织各种活动, 丰富作文素材

“作文这件事, 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出什么文字。”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论述了习作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因势利导, 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去积累, 丰富他们的生活, 使习作教学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等紧密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写作之源。从学生成长过程来看, 学校生活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丰富小学生的学校生活也是教师最容易掌握控制的。因此,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生活实践作为作文教学的切入口。针对某一次写作训练,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形式活泼、内容生动的活动, 让学生就地取材, 他们有了真实的感受, 写起来就顺手多了。比如, 教师可以通过猜谜、魔术等引导学生多感官去感受生活, 引起他们表达的兴趣, 进而把单调的“看看说说”变为丰富有趣的体验活动, 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观察和表达, 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我就组织了一次包馄饨活动, 以“包馄饨”为题材让学生写作文, 学生因为亲身体验和感受了包馄饨的过程和感觉, 在写作的时候兴致很高, 而且写出的作文富有生活情趣。

三、以范文开启作文创作思路

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勾起学生写作的思路与兴趣, 当学生对于要写的作文题目感到陌生时, 教师就应该选择有价值的范文读给学生听听, 其目的不是让学生照着写, 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的思路。特别是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 而且笔者经过几次试验, 效果都不错的。也许有的人认为你给了学生范文, 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变窄了, 全都按范文思路来写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关键就在于教师读完范文后对学生的引导。例如, 在指导学生习作《我的同学》时, 笔者就先给学生读了一篇范文, 之后与学生一起讨论, 文中作者都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我的同学”的, 使每个学生都形成一个提纲。接下来,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想写的那位同学是谁, 你为什么要写他, 想通过哪几件事来写。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把思路转移到自己的小伙伴身上, 最后再让写作文, 效果就会非常好。

四、正确指导学生写作文

构思是小学生进入正式习作前最大的一个困难。构思看不见、摸不着, 别说小学生了, 就连老师也觉得深不可测。其实构思就是对习作材料的一个加工过程。笔者听过几个老师的作文课, 感觉他们都在努力给学生灌输自己的写作理念, 有的恨不得帮学生写了, 这不但不能帮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反而使学生丧失了独立写作的能力。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报道:一位小学生在某报举办的小学生故事创作比赛中拿了一等奖, 而去学校一打听, 这位学生平时成绩中等, 作文写得也很一般, 记者采访这位同学, 问:“你喜欢写作吗?”她回答:“喜欢。”“那你平时作文成绩好像不怎么好哦!”“是啊, 老师评分有偏见。”“怎么呢?”“她只给那些写好话好事的同学高分。一次我写我爷爷嗜酒如命, 她说我不尊敬长辈, 思想不健康。那以后我再没好好写过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描写一个人物时要抓住了他的特点来写, 这不是写作的关键吗?难道那些写自己爷爷是如何慈祥的学生就一定是尊敬长辈的好孩子吗?我认为晚辈能指出长辈的缺点说明他善于观察, 善于感悟, 而能够督促他们改正缺点。学生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 我们教师不应该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 这不但把学生天真的思想给磨灭了, 还使他们以后不敢说真话。只有让小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触来构思来作文, 他们才能写出好作文来, 只有学生发自肺腑的文字, 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表达通道。此外, 教师对学生的构思要起到指导作用。例如, 笔者在指导学生写“我最喜爱的小动物”这一习作时发现, 学生所接触的小动物很多, 但他们却不知道应该写哪一种, 怎么写好。面对这种情景笔者是这样引导的:先让每个学生都谈一谈自己都接触过哪些小动物, 学生都畅所欲言, 当学生谈得最起劲时, 又提出“那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时,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起来了。当然学生的介绍并不是很完整的, 所以, 教师不能急于让他们写作, 而是让他们放学以后回家仔细观察自己所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观察好了再写。这样将课堂激趣与课后的观察结合起来, 学生的作文都写得非常生动、真实。

言之有物 篇9

解决问题之一, 就是要让学生无话可说变为有话可说。

学生面对写作往往是一筹莫展, 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可言之物, 可述之事, 可用之词, 可抒之情。我们只有究其原因, 才能对症下药。

一、是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作文教学中, 老师规定了过多的条条框框, 包办了写作的全过程, 从命题、立意、选材、构思到批阅评讲, 学生则是在教师设计好的模式中机械的模仿, 没有自己的思维, 缺乏创新, 致使学生兴趣寡然。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又忽略了写和说相结合, 光写不说, 缺了说这一放飞思维的环节, 使学生闭门造车, 脱离生活, 最终无话可说, 到最后才思枯竭, 致使写作一筹莫展。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将写作还给学生, 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书写学生自己的作文, 让学生有话要讲, 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

二、是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导致作文无话可说。教师应指导学生热爱生活, 观察、感悟、积累生活, 想办法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社会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 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在学生课外观察指导中, 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意日月星辰的变化, 留心山川河流的形态, 观察风霜雨雪的景象, 了解鸟兽虫鱼的习性, 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这个中学正处于农村城镇化进程中, 注意观察我们的生活质量, 生活环境, 人的思想, 人文素质等等的转变, 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感悟和书写的。

三、是学生写作缺乏素材, 腹中空空, 导致无话可说。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此需积蓄素材, 变“无话可说”为“有话要说”。其实学生平时所接触的材料很多。关键是要注重积累, 以便“厚积而薄发”, 平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 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如注重观察日记。写作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激发写作的愿望和动机, 酝酿写作的情绪和感受, 比感受一些纯粹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更重要, 更有意义。对平时遇见的事, 哪怕是蚂蚁搬家之类的小事, 也要仔细观察, 练习写作。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还可以同学生一起观察。并鼓励学生不要囿于常用的观察点, 要调整角度去横看侧眺, 用创造的眼光去审视素材, 远思谋篇。当今世界风云变幻,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解决问题之二, 就是要让学生作文语言靓丽, 提高学生的写作文采。

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这里的文就是文采, 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从而更有效的表达思想内容。我们要让作文出类拔萃, 就得着意雕刻文采之花, 让作文语言靓丽起来。

一、精选词语, 画龙点睛

如: (1)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2) 月光如流水一般, 照在这一片叶子花上。青雾升起在荷塘里。同样是写一段景色, 句 (1) 用两个贴切的形容词和准确传神的动词, 营造出了一个静谧幽美的画面, 使得语言非常富有表现力。因此精心选择词语, 可以使文章的语言靓丽传神, 富有张力,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巧用修辞, 追求音韵美

修辞, 犹如百花园中的艳朵奇葩, 如果能在文中适当的穿插几枝, 那么会为我们的文章增添不少亮丽的色彩。

例一张小小的红叶儿, 听了狡猾的西风劝告, 私下离开母枝出来玩耍, 走到半路上, 风偷偷儿的溜走了, 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

溪水是怎样的开心呵, 她将那可怜的迷路的小红叶, 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 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 向后不能, 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 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

三、善用诗词名句, 追求文采美

如: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 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 卖弄诗文罢了, 而你偏要独上高楼,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可见, 恰当的巧妙的引用诗词名句或是运用一些典故, 或是仿用、化用一些名言句子, 其所表达的意思更有意味, 更有深度, 更容易打动、感染读者, 其所表现的是作者文化沉淀之功底的深厚与浅薄问题。

言之有物 篇10

一、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内容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经验,即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二是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书本学习、看电视、电影等获取。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也就是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是创设良好写作心境的保证。

许多学生最害怕上作文课,因为他们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反映在文章上便是“内容贫乏”,甚至“无病呻吟”。任教以来,我特别重视并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我要求学生学会对生活中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要尽收眼底,要有意识地打量生活,通过自己眼睛的仔细观察生活来积累素材。每逢学校或班级开展各项活动,如歌咏比赛、入队仪式等各项活动,我都细心指导,让学生留心活动的新鲜事,不断积累他们的写作素材。如,指导学生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之前,我让学生每人用纸张折一架飞机进行比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作文时,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如,班上一位学生在写折飞机的过程中这样描写道:“大家动起了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折战斗机,有的折民航机……我折了一架头似鹰,尾似燕的战斗机,在机身写上“雄鹰一号”。我看了看大家,有的还在折飞机,有的正欣赏着折好的飞机,有的在试飞,看来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飞机飞得最高、最快、最美。我悄悄地对小飞机说:“等一会儿,你可得争气噢!”描写飞行比赛过程的一个片段,他是这样写的:“同学们每人手拿一架纸飞机,把手一扬,飞机脱手而出,四架飞机像一个真的飞行编队,有的贴着屋顶飞行,有的在空中盘旋,有的波浪式前进……各展英姿。同学们的目光全跟着飞机跑,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一片……”

这位学生的飞行比赛的细节描写得非常逼真,从中流露出活动中的乐趣,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毫无掩饰,真是文贵以真,做到了用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像这样的生活画面积累得多了,学生只要一见到作文题目,不但脑子里的各种生活场景尽奔笔下,文思泉涌,手到擒来,而且能升华为自己的感受,方可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二、留心观察,捕捉材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没有成年人的生活经历丰富,但也不代表是空白。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着重培养学生要注意学会观察生活,积极地去体验生活,要有一颗细腻的心去记录自己的生活和身边发生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获取创作的灵感。如,我在指导《一天晚饭后》习作时,一位学生叙述了一到晚饭后七点左右,父亲就招几个朋友到家里搓麻将,使他晚上自学不得安宁,天天怕过晚上,有时真想上公安局报警,可是没有勇气,怕失去父亲,怕自己成了劳改犯的儿子……这位学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融汇在作文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的写作源泉,我们该多开拓作文生活素材的积累途径,使之五光十色,与现代生活相适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适应,使学生看到四周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而心境开阔,写作时才能真正做到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如果学生善于从生活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中留心观察,捕捉材料,那么他们的行文思路将插上翱翔的翅膀,他们的文章思想将逆射出耀眼的火花!

三、与时俱进,题材鲜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使学生写作时做到言之有物,这必须指导学生多从间接知识中选择累积新鲜的素材,如课外书籍、报纸杂志、音乐电影等,不但可以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写作题材。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题材就十分广阔,如,《鸟的天堂》中那迷人的南国风光,《记金华的双龙洞》里优美动人的景色等,这些课文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扣动了学生的心弦,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们展示了这么多的景物,这么多的人物,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每一篇课文,分析作者在选材方面的手法,再留心生活中的新鲜题材,就能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习作来。

如,指导学生写“一件新鲜事”中,一位学生写了“爷爷跳起了广场舞《小苹果》,在新世纪中,出现了许多新人新事新气象。这位学生的这篇习作就是从年迈的爷爷也跳起了广场舞《小苹果》这个事例,反映当前老年人,老有所乐的新气象。从作者写自己到乡下爷爷家去祝贺生日,亲耳听到了“轻快的音乐声”,亲眼看到了爷爷挺着圆溜溜的大西瓜似的肚子,随着音乐的节奏在跳广场舞《小苹果》,看着爷爷那笨拙的舞姿,而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才相信爷爷跳广场舞《小苹果》这个事实。然后通过妈妈和爷爷的对话,请爷爷讲出了学广场舞《小苹果》的原因,既顺理成章,又富有时代气息,使人觉得老人跳广场舞《小苹果》这个事实可信,又给人新鲜活泼的感觉。生活是写作题材的源泉,只要积极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地去积累写作素材,写作自然就轻而易举了,也能把文章写得更生动,意境更高远。

言之有物 篇11

英语作为一门有声的语言,必须以大量的语言交际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语言操练而形成。然而我们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开口机会实在太少。即便开口说出来的英语,也是听起来生硬,言不达意。

二、原因探析

造成以上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课堂情境创设缺乏。学生言中无物,言不及物,主要原因是课堂上学生觉得无物可言。因而绝大多数学生在说英语时生拉硬扯,不知所言,使口头交际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背离了英语学习的正确轨道。

三、采取的措施

1.对每一个话题,力争做到言之有物

就初一教材,我们确定不同的内容作为每日谈论的主要内容。如学Unit 3 What’s this in English?便准备了实物ball,clock,cake,milk,pen,pencil等,且让学生自己准备并将所学的单词贴到对应的实物上。这样学生感到真切自然,有物可言。因此上课时个个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学以致用,言能达意。发言时个个争先恐后,气氛活跃,教师在随后的一段时间要学生做到及时的循环复习,因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用所学表达自己的思想,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运用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情。

2.擅用画图的办法,直观形象,学生兴趣高

当学到一些用实物难以表达的词汇时,我们就用画图的办法。课堂上,师生一起边画边学,边画边说,或看图问答等形式,同样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生。如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便将课文和对话以边画图边说英语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感到形象直观,容易记。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教给了他们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开拓了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记忆效果。同样学习Unit 5 Do you have a ball?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等都以不同的方法,或出示实物或画图示意,进行教学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善于对新教材整合运用

新目标英语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教材内容的编排给使用者留下一个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并不像以前的教材,教师唯课本而教,学生唯课本而学,将使用者的思维牢牢局限在课本之上,而是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因而,教师使用该教材,更需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堂语境,根据语言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授课的内容。

1.根据语境需要和内容联贯的需要

如Unit1中,Language Goal:Introduce yourself.主要学习:Hello.Hi!Good morning.I’m...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我们在课堂上,将此对话在學生中间展开,换上自己的名字,打乱了原来的对话顺序,添加了“How do you do ?”和“Nice to meet you”等,对话变为:

A:Hello!

B: Hello!

A:Good morning!

B:Good morning!

A:I’m Bean,What’s your name?

B:My name is...How do you do?

A:Nice to meet you.

B:nice to meet you,too.

然后再将其中的morning换为afternoon再换为evening,并迅速展开对话练习,则更亲切自然,训练更全面系统。

2.充分利用书本提供的图片,灵活变式训练

如Unit 3 Language goal: Indentify things: Thank people 中Mainly conversation 9: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n/a ...通过书本提供的实物回答,看图对话,实物替换,英汉互译,猜测游戏,使学生达到明其意、知其用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互动,达到活学活用,实现了做中学,学中用,练中巩固。同时,使学过的内容跟新学内容结合,使知识更加系统。

3.灵活用好身边资源,学以致用,拓展创新

如Unit 3 Language goal:Indentify colors:主要学习表达颜色的词:red,orange,yellow,green,blue,black,white.课本出现的只有四种不同颜色的字母,内容单一枯燥。如果我们用以下句型What’s this? It’s ... What color is it ?It’s...并且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用具、教室现有物品以及自己穿的衣服的颜色进行实际问答,学生感到合情合理,寓情于景,既巩固以前所学,又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言之有物 篇12

一、“三言”:循路识真, 高点览景

“三言”即教材中的“序言故事”“课下导言”和“名人名言”。不可否认, 教材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共同探讨”板块中的正文部分, 但“三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分述如下。

1. 序言:故事引导, 创设情境

鲁人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由20个单元构成的, 每个单元都蕴涵着一个特定的生活主题。每个单元之前都以序言的形式设置一则故事《孟杰和他的伙伴们》, 故事用短小精悍的篇幅, 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 创设情境、制造冲突、明示或隐喻解决方案, 或简要描述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 或引发学生对某个生活主题的思考。教材正是借助同龄人在初中生活中发生的20个成长故事把学生带入到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去, 在逼真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在单元学习之前, 师生均应认真阅读序言故事, 初步体验和感悟, 为后面的正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七年级第5单元“青春的脚步青春的气息”之前设置了这样一段故事:处于青春期的海燕和大河周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欢快、活泼、朝气蓬勃, 充满着迷人的魅力。他们一起上学, 共同玩乐, 携手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他们之间建立起同学友谊, 这种友谊使他们快乐无比, 但是, 由于他们交往过密、交往对象过于单一, 引起了同学的误解和老师的提醒。海燕和大河一下子懵了, 似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这个故事的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 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应该怎样弹奏好自己的青春协奏曲, 让青春的脚步踏出欢快、和谐的节拍呢?这个故事的设置对本单元的学习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2. 导言:高度概括, 巧妙引领

教材的每一课的开头都设置了一段导言 (5本教材共有47段) 。导言的文字简练优美、形式生动活泼、材料富有情景性和启发性。每一段导言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鲜明的目的性。在学习本课之前, 学生通过阅读导言就能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此外, 导言还能引领学生厘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学生宏观掌握知识结构。

例如, 七年级第12课的导言:“青春期是人生的花季, 花季中的男孩女孩天真烂漫, 充满美好的憧憬;花季中的男孩女孩热情奔放, 对友谊有着热切的期望。男女生之间的交往与友谊, 是我们多彩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花季中的青少年,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和友谊?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呢?”

这段导言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说明青春期的学生对理想、友谊的追求和渴望。然后以设问的形式提出“处于青春期的男孩与女孩, 应该怎样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达到直击教学主题的目的。

3. 名言:辅助理解, 补充说明

为了使相关道理或观点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也为了增强教材的文采美和文化含量, 思想品德教材常常引用一些名人名言 (5本教材共有74条) 。名人名言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正文, 又能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

例如, 九年级教材第24页, 在教学怎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中“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持之以恒, 逐步养成负责任的习惯”这一要点时, 可以借助歌德的话“你的责任是什么?把你面前的日常事情完成好就是你的责任所在”。让学生感悟责任的真谛。又如九年级教材第43页, 在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 课本没有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涵义, 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领悟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的解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便巧妙地弥补了课本内容的缺漏。

二、“两语”:浑然一体, 相得益彰

“两语”就是教材中的“题语”和“辅语”。“题语”即单元标题、课题、框题、目题。“辅语”即相关链接、读一读、名篇欣赏等辅助文栏目。“题语”能勾勒知识脉络的骨感之美, “辅语”能展现具体知识的丰腴之美。两者浑然一体, 相得益彰。

1. 题语:优美灵动, 提纲挈领

思想品德教材体例清晰、布局合理, 层次分明、题语精炼。单元标题是有意义的生活主题;课题是支撑生活主题的重要环节;框题是洋溢生活气息并富有启发性的标题;目题是知识精髓的浓缩。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标题、课题、框题、目题的大小标题, 领悟题语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构知识体系框架, 系统掌握教材内容。

例如, 九年级第3课的课题是“腾飞的东方巨龙”, 显然表明本课要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第一个框题“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 增强对祖国认同的感情, 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第二个框题“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之所以能发生巨大变化, 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这些题语是单元标题、课题、框题、目题的核心提示, 也是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 抓住了题语的学习, 也就抓住了理解教材的要旨, 可谓提纲挈领, 纲举目张。

2. 辅语:茅塞顿开, 拨云见晴

除正文部分外, 教材还编排了“相关链接”“读一读”“名篇欣赏”“教你一招”等辅助文栏目。它们是教材正文部分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对于理解正文, 以及沟通不同知识和理论之间的关联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相关链接”数量最多, 达119段, “读一读”栏目也有61处。如此大量的教材资源, 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宝贵的资源库。

综观教材中的“辅语”不外乎三类: (1) 总结性辅语。这类辅语是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挖掘和提炼, 是对生活方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然后用简短的辅文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理解知识、感悟人生。如七年级设置造成挫折的因素, 青春期及其主要特征, 青春痘和体味的防治, 异性交往六“不”, 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八大要领;八年级设置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九年级设置责任的来源, 青少年科技创新五步骤,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特征, 人生三境界。 (2) 指导性辅语。这类辅语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概念不清、观点不明、情绪不定等情况, 通过辅助文的恰当解读, 拨开学生的疑云。如七年级设置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纠正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 向老师提意见的技巧, 克服自卑的方法;八年级设置逆反心理, 知心朋友在中学生生活中是最重要的, 帮你成为好听众的5点建议;九年级设置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等等。 (3) 提升性辅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 更是指导学生生活和做人的指针。引导学生阅读“辅语”,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点燃学生生命与智慧的火花。如九年级教材第21页, “相关链接”介绍了一位国有企业的老总平时拼命工作, 为我们国家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和大量的荣誉。当一位外国记者问他为何这样做时, 他坦言道“责任感的驱使, 对企业、对职业、对国家的责任”。这段“辅语”是对“责任”最好的诠释。它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又传递了智慧;既巩固和提高了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意义的认识, 又提升了思想认识和道德境界。再如八年级设置的可爱的家, 新世纪祖国颂, 美丽富饶的宝岛, 礼貌用语, 学会尊重, 文明礼仪常识, 给鸟儿安一个温暖的家;九年级设置的当代公民的绿色行为, 青春随想曲……这些辅语都能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 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言之有物】推荐阅读:

上一篇:政府机构改革研讨论文下一篇:规范和标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