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

2024-10-04

匹多莫德(精选9篇)

匹多莫德 篇1

匹多莫德颗粒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口服免疫促进剂,通过刺激和调节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起作用。我院采用匹多莫德佐治小儿肺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小儿肺炎均来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患者,均为出现症状和体征即来就诊的3岁~5岁初诊患儿,均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A、B 2组,A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8±1.21)岁,平均体重(16.52±2.63) kg;B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01±1.09)岁,平均体重(16.23±2.48) kg.2组患儿年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2组患儿就诊时,均按常规静脉点滴同样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以及同时应用退热药[2],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匹多莫德颗粒(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4 g, 1 d 2次,B组不加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病程比较,见表1.

2.2 不良反应

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均正常,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匹多莫德能增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刺激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CD4+和CD8+的比值恢复正常,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力,可以发挥显著的治疗细菌及病毒感染的疗效,显著减少患儿感染发生率,显著改善发热、咳嗽、咳痰、鼻塞等症状。匹多莫德颗粒可用于预防感染急性期病症,缩短病程,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减少反复发作次数,也可作为急性感染时抗菌药物治疗的辅助用药[3]。

总之,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肺炎有显著疗效,而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能缩短疗程,减轻患儿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75-1214.

[2]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理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10、50-53.

[3]陈慰峰, 金伯泉.医学免疫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55-158.

匹多莫德 篇2

【关键词】匹多莫德;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61-01

为了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特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次研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小儿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在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1±0.25)岁,病程时间为11~14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12.54±3.45)月,反复感染的次数为4~10次,平均感染的次数为(6.18±1.54)次;观察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4±0.16)岁,病程时间为10~13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12.18±3.09)月,反复感染的次数为3~8次,平均感染的次数为(6.19±1.38)次。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反复感染次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常规的治疗方式就是进行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匹多莫德主要由唐山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为H20010091,首次使用的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500mg,治疗25天之后减少剂量,范围在300~400mg之间,每天1次,持续65~80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感染次数情况、痊愈后再次感染病程的时间和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1.4评价指标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哮鸣音,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情况发生,停药后没有复发感染的情况发生;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情况减轻并逐渐消失,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情况发生,停药后没有复发感染的情况发生;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朝着更加严重的趋势发展,停药后发生复发感染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X2=4.15,P=0.042,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详细情况比较表

组别平均感

染次数痊愈后再次

感染病程时间患者家属对治疗

满意程度评分对照组(n=25)3.58±0.132.02±0.3479.68±5.18观察组(n=25)1.01±0.1112.06±0.6884.67±10.053 讨论

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主要表现是为小儿反复感冒,从宏观上称为上呼吸道感染。从客观上讲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90%以上是病毒,而且病毒的种类很多。再加上小儿的防御系统并没有发育完善,因此很容易发生此种情况[1]。

在临床中此种疾病的主要表现为连续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年龄越小的患者其机体抵抗能力越差,产生此种疾病的几率越高。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情况的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居住环境不良,小儿将污浊的空气吸入体内,影响了患者肺部的换气功能;2、缺乏钙、锌、铁、维生素AD等[2],均可导致孩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从而产生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情况;3、先天性心、肺发育不良等疾病也会导致此种情况发生。

在临床治疗中传统的方式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反复发作的难题。匹多莫德此种药物的出现突破了这一瓶颈。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3],能够产生免疫效应,在提高小儿抵抗力情况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减少再次感染的次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感染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匹多莫德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中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还能够减少呼吸系统发作的次数,延长在此发病的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梅.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8:1984-1985.

[2] 杨静,李冠军.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4,06:145-146.

匹多莫德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取2011 年10 月至2014 年9 月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0 例, 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0 例。观察组中男性38 例, 女性22 例, 年龄≤ 4 岁48 例, > 5 岁且≤ 14 岁12 例。对照组中男性36 例, 女性24 例, 年龄≤ 4 岁46 例, > 5 岁且≤14 岁14 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有心、肝、脑、肾和其他严重原发疾病患儿;确诊为呼吸道解剖异常、呼吸道异物、先天性喉鸣、结核病、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 未按规定用药, 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所有患儿均符合2007 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2]。见表1。

1. 2 方法对照组患儿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免疫疗法及化痰止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 匹多莫德商品名为芙露饮, 又称普利莫。匹多莫德主要成分为3 - L - 焦谷氨酸四氢噻唑啉羟酸。具体用法为反复呼吸道患儿感染急性期间口服, 用量为1 瓶/次, 400 mg/瓶, 2 次/d, 用药时间为2~ 4 周; 预防量为1 瓶/ 次, 400 mg / 瓶, 1 次/ d, 用药时间为1 ~ 2 个月。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4 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出院后随访6 个月。

1. 3疗效判定显效: 治疗后患儿症状明显缓解, 病程缩短, 随访6 个月呼吸道感染≤1 次, 两次之间间隔>1. 5 个月; 有效: 治疗后患儿症状有所缓解, 病程缩短, 随访6 个月呼吸道感染≤2 次, 复感两次之间间隔> 1 个月; 无效: 治疗后患儿症状未得到改善[3]。总有效= 显效+ 有效。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 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 % ( 56 /6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 3 % ( 44 /6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2。

3 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指患儿1 年内频繁出现呼吸道感染, 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感染后, 由于小儿出生后来自母体的保护性抗体逐渐减少, 而自身的免疫功能又尚未发育成熟, 未能建立有效的呼吸道免疫屏障, 故容易导致病情的快速发展。而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除自身免疫功能不完善与来自母体的保护性抗体之外, 还包括小儿呼吸系统的特有的解剖生理特点、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等[4]。临床上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点在于提高患儿免疫功能。而常用的生物制剂进行免疫治疗会导致患儿出现皮疹、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而匹多莫德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多肽类免疫刺激调节剂, 通过刺激非特异性自然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行作用, 可促进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 激活机体的防御细胞,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不仅具有促非特异性免疫效果, 而且具有促特异性免疫效果[5]。同时匹多莫德的急性与慢性毒性作用都很低, 对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很少。匹多莫德用于治疗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 能有效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缩短治疗疗程, 减轻发作程度。匹多莫德也可作为急性感染时抗感染的辅助用药。服用匹多莫德时注意应在饭前或饭后2 h, 可达到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 因为食物会影响机体对匹多莫德的吸收。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 结果发现治疗4 周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可增强患儿自身对疾病的免疫力,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 降低反复感染对小儿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可以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发病次数, 减轻患儿的家庭经济与精神负担, 减轻对患儿身心各方面造成的损害, 疗效满意。观察组所有患儿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适合儿童服用,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儿科进行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 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 (芙露饮) 治疗4周。治疗后观察6个月内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及两次发病之间的间隔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 (56/6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 (44/6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匹多莫德口服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匹多莫德,免疫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国权, 吴晓兰.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5, 21 (15) :137-138.

[2]韦佩俭, 韦松盛.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0) :181-182.

[3]黄建亚.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9) :12-13.

[4]李新平.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16 (2) :51-52.

匹多莫德 篇4

HPLC测定匹多莫德口腔崩解片的含量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mm 5μ),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异丙醇(97:2:1),检测波长210nm,HPLC法测定匹多莫德口腔崩解片含量.匹多莫德口腔崩解片检测量在2-3μg范围内,峰面积与检测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8.5%.本法简便,专属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匹多莫德口腔崩解片的含量测定.

作 者:王凤秋 吕洁 邓铁宏 孟祥军 WANG Feng-Qiu LV Jie DENG Tie-Hong MENG Xiang-Jun  作者单位:王凤秋,吕洁,邓铁宏,WANG Feng-Qiu,LV Jie,DENG Tie-Hong(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市苏家屯乔松路46号,110101)

孟祥军,MENG Xiang-Jun(沈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146号,110034)

刊 名:光谱实验室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年,卷(期): 26(2) 分类号:O657.7+2 关键词:匹多莫德   口腔崩解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匹多莫德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儿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 其中男59例, 女41例, 年龄2~9岁, 平均 (5.7±1.3) 岁。诊断均符合《儿童哮喘防治常规》, 用药前查血白细胞正常, 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并排除其它感染性症状。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口服, 第一个月10 ml/次、2次/d、第二、三个月10 ml/次, 1次/d, 共3个月, 疗程中间不间隔。两组均加强对症支持, 及时处理异常。

1.3 疗效判断

显效:采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及结束疗程3个月内无气喘、咳嗽症状;有效:采用药物治疗期间及结束疗程3个月内气喘、咳嗽轻微发作, <2次;无效:用药期间及结束疗程3个月症状有>3次的发作。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 (n=50) , 显效26 (52%) , 有效23 (46%) , 无效1 (2%) , 总有效率49 (50) 为98%, 对照组 (n=50) , 显效25 (50%) , 有效14 (28%) , 无效11 (22%) , 总有效率39 (50) 为78%,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χ2为9.470)

3 讨论

儿童期支气管哮喘为呼吸道最常见的慢性疾病, 炎症可增加气道反应性, 诱导可逆性气流受限出现, 以咳嗽、喘息、胸闷、气急等为主要表现, 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 气道在病程进展时可发生重塑和狭窄现象。非特异性刺激、呼吸道感染及遗传学背景和机体内分泌、免疫、精神、神经因素均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1]。发病过程中, 免疫学机制作用显著, 细胞介导和体液介导的免疫反应均参与哮喘发作, 为典型的变态反应过程, T淋巴细胞激活, 诱导炎性介质形成, B淋巴细胞激活, 产生特异性Ig E, 与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体内再次进入抗原后, 结合受体上的Ig E, 引起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黏液分泌增加等反应。在炎性介质作用下, 炎症细胞分泌亢进, 增加气道反应性, 进而引起哮喘症状。

儿童期毛细血管丰富、气管支气管黏膜娇嫩及相对狭窄、软骨支撑作用有限, 加之呼吸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尚未成熟, 故极易发生支气管哮喘[2]。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 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应用。在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相关的细胞免疫中, 对CD4亚细胞群成熟有促进作用, 改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CD4/CD8细胞比例失调, 对Th1、Th2细胞亚群的成熟有促进作用, 并恢复其平衡, 使白介素-2和内源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分泌增加, 加强非特异性免疫。匹多莫德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吞噬细胞活性在用药3 d内可迅速提高, 机体NK细胞激活, 促进白介素-2生成, 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匹多莫德以L-焦谷氨酸和L-半胱氨酸为合成原料, 口服以原型从肾脏排出, 不经肝脏代谢, 无毒性。本次研究观察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加用匹多莫德, 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 可消除临床症状, 改善预后, 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儿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与匹多莫德治疗组 (观察组) , 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 可消除临床症状, 改善预后, 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关键词:匹多莫德,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蕾, 王风圈.匹多莫德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9) :151-152.

匹多莫德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在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儿科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符合以下条件者:(1)年龄:满1周岁到满6周岁的儿童;(2)诊断及分级依据200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3];(3)所有患者用药前均经肺功能测定、血尿常规、心脏及肝肾功能检查,排除心、肝、肾和肺部其他疾病;(4)能严格遵照医嘱执行并能坚持随访6个月以上者;(5)对所有入选患儿的监护人进行知情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分组

入选患儿依据监护人意愿进行分组:同意加入临床观察并接受匹多莫德口服治疗者为治疗组,共70例;同意加入临床观察但拒绝接受匹多莫德口服治疗者为对照组,共5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病情分级、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进入试验。在依据GINA(2006)方案[4]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匹多莫德口服,400mg/次,qd×60d。对照组只按常规方法治疗。

1.2.3 观察指标

在整个治疗期间受试者每天均观察并记录日、夜间症状、是否需要缓解药物、活动是否受限、病情是否加重及PEF值测定,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医师在治疗的第2、3、4、6、10、14、18、22、25周进行随访,随访时进行临床评估,直至试验结束。试验结束时复查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并由医师依据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哮喘控制水平评估。

1.2.4 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GINA(2006)方案[4]中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标准分为控制、部分控制及未控制3个等级,病情评定为控制及部分控制属有效,病情评定为未控制属无效。

1.2.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5.8%,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χ2=5.45,P<0.05

2.2 安全性评价

在6个月的临床观察中,治疗组共有5位患儿(5/70,7.14%)出现临床不适:1例初服时曾出现轻微头晕,未特殊处理,2d后症状消失;2例大便次数增多,3~5次/d,为糊状不消化便,无伴黏液脓血,予益生菌治疗,2~3d后大便转为正常;2例出现散在轻微充血性皮疹,予对症治疗2~3d后皮疹消褪,未再出现。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治疗中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或加重。学龄前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Ig G和Ig A均较低,细胞免疫正处于成熟过程中,致使儿童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很易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易反复感染。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关系,有研究证实:伴发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哮喘病例在哮喘的严重程度,急诊及住院的次数,肺功能下降,所需要的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等方面都比不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哮喘病例更加难以控制[5]。故此,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发作的一个主要诱因,可使感染使哮喘病情反复迁延及复杂化,因而使用免疫调节剂能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纯度二肽类免疫刺激调节剂,主要成分是吡酮莫特,国外1993年应用于临床,国内近年才有临床应用报道。该药是目前惟一一种具有口服活性的免疫促进剂,虽然本身不具有抗感染活性,但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促进可发挥显著的抗多种病原体感染的作用。匹多莫德可作用于免疫反应的不同阶段:在快反应期它可刺激非特异性自身免疫,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强多形性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伤作用;在免疫反应中期它可调节细胞免疫,促进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的产生,促进有丝分裂原引起淋巴细胞增殖,使免疫功能低下时降低的辅助性T细胞(CD4+)与抑制性T细胞(CD8+)的比值升高或恢复正常;在慢反应期调节体液免疫,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产生[6,7,8,9]。通过这些免疫功能调节机制发挥其抗细菌和病毒的效果,预防和降低感染的复发,从而减轻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程度,降低哮喘发作频率,最终使哮喘得到理想控制。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5.8%,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良好。

综上所述,匹多莫德可以通过增强儿童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从而减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减轻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使哮喘的控制达到较理想的水平,故匹多莫德可以作为综合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手段之一。

摘要:目的评价匹多莫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列入临床观察范围,依照家长的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50例,均遵照GINA方案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匹多莫德口服,400mg/次,qd×60d。期间两组均每日观察并记录日、夜间症状、是否需要缓解药物、活动是否受限、病情是否加重及PEF值。观察满6个月时进行哮喘控制水平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30例,部分控制34例,未控制6例,总有效率91.5%;对照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18例,部分控制20例,未控制12例,总有效率75.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匹多莫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哮喘,匹多莫德,儿童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7.

[2]陈育智,马煜,康小会,等.2000年与1990年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的调查比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2):112-116.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4]洪建国.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6):1278-1280.

[5]De Moraes Lui C,Oliveira LC,Diogo CL,et a1.Immunoglobulin G subclass concentrations and infection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severe asthma[J].Pediatr Allergy Immnol,2002,13(3):195-202.

[6]Llim T,Boambelli G,Pattarino PI,et a1.NK Cell cytotoxis avtivity induced by a synthetic immunostimulant(Pidotimod):an in vitro study[J].J Chemother,1991,3(3):157-161.

[7]Capsoni F,Miinouzio F,Ongaria M,et a1.In vitro and a vivo enhancementof neutrophil function by PGT/1 A new immunostimulating Peptid[J].J Chemother,1991,3(3):147-149.

[8]Pugliese A,Blglino A,Uslenghi C,et a1.Evaluation of Pidotimod efect on the immme system[J].Int J Immunotherapy,1992,8(40):212-217.

匹多莫德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76例, 男36例, 女40例, 年龄9个月~5岁, 随机分为匹多莫德口服观察组39例, 对照组37例。两组间病例数、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开始15 d给匹多莫德400 mg/次, 2次/d;后给400 mg/次, 1次/d, 总疗程2个月, 同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不用匹多莫德, 其他治疗同观察组, 患儿每月来诊1次, 均观察4~12个月以上。

1.3 疗效标准

(1) 显效:用匹多莫德口服1个月未再发病; (2) 好转:用匹多莫德口服1个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或 (和) 病程缩短, 症状减轻; (3) 无效:匹多莫德口服1个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数、病程及症状均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观察组39例中显效18例、显效率为46.2%, 好转20例、好转率为51.3%, 无效1例、无效率2.6%, 总效率为97.4%。对组照37例中仅5例好转, 余32例无明显改变。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06, P<0.01) , 提示匹多莫德具有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停药后观察1年的患儿其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 感染机会同正常儿, 且上呼吸道感染时症状较前明显减轻, 病程明显缩短。

3 讨论

长期以来儿科医生对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无特殊治疗方法。我国学者设计分别用左旋咪唑、黄芪、玉屏风、核酸注射液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案, 取得一定成效[1]。匹多莫德为免疫促进剂, 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又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匹多莫德可促进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 提高其趋化性;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促进有丝分裂原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 使免疫功能低下时降低的辅助性T细胞 (CD+4) 与抵制性T细胞 (CD+8) 的比值升高恢复正常;通过刺激白介素-2和γ-干扰素促进细胞免疫反应[2]。笔者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取得了较好疗效, 总有效率达97.4 %, 说明匹多莫德有提高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是防治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诸福赏, 吴瑞萍, 胡亚美, 等.实用儿科学 (下册) [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3.

匹多莫德 篇8

关键词:匹多莫德,儿童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多由于机体接触某些致敏物质从而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紫癜。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1]。匹多莫德是一种全新合成的免疫调节剂, 能够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对多种免疫功能异常性疾病进行辅助预防和治疗[2]。本文选取2014 年6~12 月本院采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情况,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6~12 月本院收治的32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 男19 例, 女13 例, 年龄3~13 岁, 平均年龄 (8.1±2.3) 岁。其中14 例为单纯型, 7 例腹型, 6 例关节型2 例肾型, 3 例混合型。29 例为首次发病, 3 例为复发, 患儿的首发症状多为皮肤紫癜, 少数为关节痛、腹痛或肾脏症状等,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做血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和腹部B超检查, 均符合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3]。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6 例。观察组男9 例, 女7 例, 年龄3~13 岁, 平均年龄 (8.0±2.2) 岁。其中7 例单纯型, 4 例腹型, 3 例关节型, 1 例肾型, 1 例混合型。15 例为首次发病, 1 例为复发。对照组男10 例, 女6 例, 年龄3~13 岁, 平均年龄 (8.2±2.4) 岁。其中7 例单纯型, 3 例腹型, 3 例关节型, 1例肾型, 2 例混合型。14 例为首次发病, 2 例为复发。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抗过敏、抗感染、抗凝、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措施, 对存在关节痛、腹痛的患儿给予常规剂量的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匹多莫德分散片, 400 mg/次, 2次/d, 两组疗程均为14 d。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腹痛时间、关节痛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皮疹退而复现次数及3、6个月时的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腹痛时间、关节痛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皮疹退而复现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 2 两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16 例患儿中, 3 个月时无一例复发, 6 个月时1 例复发, 复发率为6.25% ;对照组16 例患儿中, 3 个月时4 例复发, 复发率为25.0%, 6 个月时6 例复发, 复发率为37.5%。观察组3、6 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儿童及青少年较多见。起病前1~3 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本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高, 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过敏性紫癜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某些过敏原引起体内发生速发型变态反应和抗原- 抗体复合物反应有关[4,5]。

本组患儿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以消化道表现为首发症状中, 腹痛出现在皮肤紫癜之前, 这类患儿容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胃炎等。因此对部分患儿症状严重而体征较轻、诊断不清, 且无紧急手术指征, 不宜急于行剖腹探查手术, 应详细进行皮肤、小便检查和关节症状的询问。

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 其通过刺激非特异性自然免疫来达到对各类免疫系统产生效应的作用, 其具有较佳的预防多种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的作用, 并且临床认为其配合抗感染药物具有有效缩短病程及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 因此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6]。张琦等[7]通过观察匹多莫德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 得出匹多莫德能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复发率, 可能与其对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功能的调整密切相关。林友青[8]将80 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行常规治疗与联合匹多莫德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6、12 个月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 。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Ig G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 , Ig A与Ig M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 , 说明匹多莫德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效果确切, 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 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本组资料中,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腹痛时间、关节痛时间, 皮疹消退时间及皮疹退而复现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6 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匹多莫德是治疗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药物, 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明刚.57例儿童过敏性紫癜诊治体会.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 (30) :390.

[2]刘彩霞, 罗卉丽, 姚远, 等.匹多莫德对儿童过敏性紫癜Th17/Treg细胞免疫的影响.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 (1) :82-84.

[3]胡亚美, 江载芳.褚海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88-690.

[4]蔡远芳, 张伦敏, 冯瑛.18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6 (5) :639-640.

[5]唐雪梅.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免疫发病机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 (21) :1634-1636.

[6]马莲美, 贾秀红, 王宝宏, 等.过敏性紫癜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1, 5 (11) :3179-3184.

[7]张琦, 李岚, 李白恩, 等.匹多莫德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的42例临床观察.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 16 (5) :134-136.

匹多莫德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疗的5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在这50例患儿中, 有男21例, 女29例, 年龄1~3岁之间, 在入院前有发热的现象的有32例患儿, 而剩下的18例患儿在入院之前没有发热的现象。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匹多莫德联合利巴韦林, 其中匹多莫德是进行冲服的, 每次服用的剂量为0.4 g, 1~2次/d, 治疗的周期为7 d, 而利巴韦林主要是进行点滴治疗, 1次/d, 每次为10 mg/ (kg·d) 。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利巴韦林治疗, 进行点滴治疗, 1次/d, 每次为10 mg/ (Kg·d) 。治疗周期也是7 d。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过程中, 患处如果出现感染, 要进行抗生素的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在为期7 d的治疗过程中, 没有发热的现象, 起皮疹的地方也逐渐消退, 没有药物过敏以及其他的并发症;有效:在7 d的治疗周期过后, 发热现象有好转的迹象, 体温有所降低;无效治疗:在7 d的治疗之后, 患儿的皮疹处没有好转的迹象, 仍然持续发热, 并且有并发症的现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的患儿发热消退的时间比较快, 相应的皮疹以及溃破消退时间也比对照组快, 所以可以看出, 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的时间快, 治疗效果好。见表1。

注:P<0.05。

在进行1周的治疗之后,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 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 见表2。

注: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现在学龄前儿童常见的一种病症,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的, 主要的致病病毒为柯萨奇病毒, 这种病症发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 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 严重者可危及到患儿的生命, 就目前来看, 我国针对这种病症主要采用的是利巴韦林进行治疗, 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类药物, 当这种药物进入身体以后, 遇到病毒会迅速的磷酸化, 然后利巴韦林的产物会产生抵抗病毒的合成酶, 而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二肽, 其纯度比较高, 对于激活体内的杀伤细胞有着明显的效果, 并且有助于促进相关的有丝分裂, 这样就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然后通过相关的反应起到免疫的作用, 在以往的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 主要就是进行单一的服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一般, 而该院主要是针对匹多莫德结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 经过临床实验得出, 加入匹多莫德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加匹多莫德的治疗效果, 在利巴韦林和匹多莫德的双重作用下, 来起到一种机体的双重免疫, 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可以防止继发细菌的感染, 并且通过相关的临床调查, 运用匹多莫德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的手足口病没有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在这里, 还要补充一点就是, 患儿一旦出现小儿手足口病的前期症状, 一定要进行提高检验和提早治疗, 以免由于延误病情导致对患儿的伤害。

参考文献

[1]赵璇珠, 黄晓东, 陈旭升.利巴韦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0 (3) :7-9.

[2]王亮, 尹宝叶.匹多莫德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10 (16) :113.

[3]李升炉, 聂正湘, 彭忠平.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00例[J].中国中医急症, 2010 (4) :132-133.

[4]俞晓康.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 2010 (7) :91-92.

[5]衡永波, 吴灵兵, 陈桂明, 等.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2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8) :47-48.

[6]戴学虎, 高远征, 戴斐.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0例[J].中国药业, 2011 (15) :85-86.

[7]王文健.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吉林医学, 2010 (6) :23-24.

[8]聂丽, 王新东.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3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8) :83-84.

[9]卢敏君.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疗效[J].医学信息, 2011 (2中旬刊) :317-318.

[10]吕崇江, 黄丽.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2) :239-241.

[11]封海涛, 王宗明.匹多莫德片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6) :210.

【匹多莫德】推荐阅读:

匹多莫德口服液09-25

上一篇:资本效应下一篇:多向性思维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