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

2024-08-09

师夷长技(共6篇)

师夷长技 篇1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一般分为三种走向, 其分别是日本、欧美、苏联。这些留学潮是在地主阶级改良派、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等的主张中产生的, 其推动了留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为日后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培养了大批的新型人才。

一、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形成及其原因

1.19世纪70年代近代留学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清朝末年, 由于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的内乱和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 清政府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和不足, 近代地主阶级中的先进人士开始逐步认识到西方在科技和器物上的先进。例如, “正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之后的魏源都搜集了大量西方的政治、军事、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并留下了《四国图志》等经典著作。这一时期张之洞也发表了极其著名的《劝学篇》, 提出了“出洋一年, 胜于读西书五年”, “入外国学堂一年, 胜于中国学堂三年”[1]99的思想。而之后多次战争的失败, 也让清朝的统治者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被迫放弃了“天朝上国、地大物丰”的观念, 从蔑视“西夷”的态度转变为“师夷”“抚夷”的想法。而这样的转变必然需要一批能够接触到西方先进科技的人才, 因而容闳就开始上书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朝廷大员, 并让他们联名上奏朝廷。1872年, 当时的朝廷选出了一百二十名聪明慧敏的幼童分批进入美国留学, 学习美国的科技和器物。这一举动, 成为中国留学教育的开端, 也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先河。

而在这之后, 清政府也逐步将教育重点集中到了军事人才的培养。洋务派开始以福州船政局为起点和中心, 选择很多青少年以及国内的部分下级军官到欧洲国家进行游历和学习, 以此来组建中国近代海军。据相关资料显示, 洋务派自1872年以来, 在24年的时间里, 派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学生达到两百多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国留学高潮自此出现。

2.20世纪以来近代留学运动开始转向日本。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不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协议, 更标志着之前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这使得深陷于“师夷长技以制夷”梦想的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之前留学欧美的方向也开始受到质疑。正在此时, 同是曾被西方列强侵略的日本, 却因为明治维新, 摆脱了昔日的窘境, 在国力上远远超过了当时的中国。这使国内掀起了一场新的留学热———学习日本、研究日本。主张留学的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了去日本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 “至游学之国, 西洋不如东洋, 一、路近省费, 可多遣;一、去华近, 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 易通晓;一、西学甚繁, 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 中、东情势风俗相近, 易仿行, 事半功倍, 无过于此”[1]99。即如果到日本留学, 交通会很方便, 可以节省路费;同时日本本土风俗与文字等都与中国十分相似, 省去了语言学习的过程以及适应的时间, 能够帮助留学生较快地适应日本的生活,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日本留学热也就随之形成。同时, 20世纪初, 中国国内的教育体制和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建学堂、改书院、废八股、选派留学生等, 更是使得传统的教育秩序产生剧烈的动荡, 师资力量、校舍分配、上学费用等也随之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因而, 更多的学生选择了赴日留学, 短短几年之内, 国内就有数万学子一起涌向了日本。

在日本留学的留学生多数不依靠清政府的利益而生存, 因而开始摆脱了第一批留学热潮中封建统治的影响, 学习的方式和社交范围也变得更加广阔。他们不仅仅像欧美留学生一样, 会学习日本的自然知识、科技运用、军事理论, 更开始注重以文科为主的社会政治学说。像梁启超、鲁迅等, 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由此可见, 留学生们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学习重点开始由器物学习变成了政治制度的学习。但同时, 这一时期留学生们也会出现囫囵吞枣、急于求成、学而不问的缺点。

3.20世纪20年代, 向苏联学习的留学风潮逐步形成。如果说中国不像日本一般———“船小好调头”, 那么拿中国和俄国比, 则有很强的可比性。俄国也曾经是欧洲最为贫弱的国家, 虽然它的领土面积较之其他国家来说比较大, 但是由于长期社会制度的黑暗以及落后的农奴制的存在, 俄国仍然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但是自从苏联逐步形成后, 这个国家开始改变了以往的面貌, 并在短期之内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一特点得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关注, 苏俄的思想和政治体制也被引入中国, 并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很多先进青年同时开始认识到苏联在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1923年, 为了推动中国国内形势的发展、培养中国革命的先驱和干部, 中共旅欧支部开始在当地选派一批留学生进入苏联学习, 这其中也包括部分华工青年。同时, 在持续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过程中, “国父”孙中山也开始认识到苏联的重要性, 从而形成了改组国民党和“以俄为师”的思想。虽然孙中山先生并没有完全实践这一想法, 但是之后的广州国民党政府高级顾问鲍罗廷提出要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 形成以谭延闿、汪精卫、古应芬等为主的选拔委员会, 选拔并派遣部分留学生到苏联学习, 从而掀起了留学苏联的高潮。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中, 学生们学习到具有俄国特色的课程, 例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列宁主义、军事学、政治经济学、革命运动史等学科, 让学生了解俄国的重要思想和文化, 对这些留苏学生的思想、实践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留苏学生回到国内认识到劳动阶级是革命的主要中心人物, 他们还到中国社会中广泛地动员群众、指挥战役、进行政工人员培训等。

二、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在师夷长技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演变、发展, 对推进整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政府政治态度转变的重要标志, 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重要推手, 是国民文化水平全面提高的必要动力。而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对中国现代的教育史以及中国的近代史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创造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在实际过程中, 近代留学潮的出现带动了大量多领域优秀人才的出现。中国近代留学的过程产生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他们不仅在科技、自然、器械等物质上对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还对中国的阶级分类、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促进了近代中国整个思想的解放以及社会进步。例如, “京张铁路” (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 的总工程师就是洋务派派出的第一批留学幼童之一的詹天佑。而学习过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的林永生、刘步蟾、萨镇冰等都在抗击列强侵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并保持了中国人的骨气, 血染疆场, 马革裹尸, 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一代军魂。同时, 严复、梁启超、黄兴、孙中山等也开始学习西方、寻求社会发展之路, 他们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学说, 开发了民智, 促进了民族觉醒。

2.促进了国内教育制度的改革。在创造大量人才的同时, 留学潮也促使国内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留学, 我国教育界的精英们逐步打破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落后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 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自然知识、翻译方法、外交才能、管理经验等, 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初步建立了近代中国教育的框架。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经留学德国, 他在担任北大教育总长的时候, 就亲自起草并颁布了《大学令》。在《大学令》中蔡元培对大学的教育制度、设置标准等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当时, 蔡元培借鉴德国大学的设置标准。首先, 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日常教育当中, 形成了教育与科研并举、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形式。他规定学与术要分而治之, 大学之地以治学为主, 而设立专门的学院从事“术”的研究。这为我国当今大学教育的基本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大学的办学思想开始以“通才”为重要标准。尽管民国时期的大学设置标准发生了很多次的改变, 但是“通才”仍然是始终不变的。这里的通才指的是文理科互相渗透, 不偏不倚, 重点强调并实现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宽广、扎实, 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让学生们能够向着正确、全面的路线进步、发展。这些思想很大程度上都一直沿用到现在。

3.引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变革。留学教育, 为中国创造出了大批的政治精英和领导人才。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出国留学, 尤其是留日的学习浪潮, 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界的精英人物。他们不仅仅有北洋政府的重要官员, 例如曹汝霖、章士钊、章宗祥等, 还包括国民党的重要将领, 例如蒋介石、阎锡山、何应钦等。不仅如此, 留学教育还造就了中国近现代文学艺术史上著名的作家、思想家, 比如鲁迅、郁达夫、李叔同、成仿吾、夏衍等。这些曾经留日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尽管在历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但是他们都在某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下, 推动了历史车轮向前发展, 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 之后留法、留苏的浪潮, 也为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奠基人的培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留法的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瞿秋白、蔡和森、何叔衡等, 留苏的任弼时、肖劲光、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聂荣臻等, 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M].大连出版社, 1990.

师夷长技 篇2

学科:高中历史

姓名:朱卫华

单位:丰城二中 联系电话:*** 邮箱:zjc3969@163.com 教材版本及章节: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必修3》第五单元第14课

一.教材分析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第14课。教材分为三个子目,第一目“开眼看世界”,介绍了开眼看世界的背景、林则徐和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活动;第二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介绍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和实践,即洋务运动;第三目“维新变法思想”,介绍了早期维新思想和维新变法思想。本课内容较多,特点有以下两点:1.缺乏各种思想产生的背景材料;2.各种思想抽象且理论性较强。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和必修二,具备了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所有的同学都对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维新变法的思想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也相对单一和有限,学生虽然认识到了向西方学习和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但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阶段性差异缺乏认识,这些学情是本课教学设计的

依据。基于此,本课教学对教材作了如下处理:1.补充有关思想产生的背景材料;2.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对各种思想进行说明。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背景和经过。2.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景体验和比较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后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的启迪作用。

(2)使学生知道向西方学习和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并体会到解放思想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难点:维新变法思想及其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比较。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等

六、教法与学法:

1.教法:情境体验、启发式、探讨式和参与式教学法; 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研究反思

七、教学过程

本课总体构思:我认为本课内容可浓缩为:“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即以“向西方学习”为中心,以“是否向西方学习和向西方学习什么”为两个基本点,据此我将本课内容理解为向西方学习的三步,第一步:准备学——开眼看世界;第二步:学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三步:怎么学——维新变法思想。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林则徐会见魏源》。

(视频之后的旁白:鸦片战争后,关于近代中国的前途,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思考后觉得:要挽救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那么,应该怎么学习呢?要想知道答案,请走进本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课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个知识点作好铺垫。)(二)准备学——“开眼看世界”(本课重点)

1.角色扮演:甲同学扮演林则徐、乙同学扮演魏源

两位学生在充分了解林则徐和魏源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识,并将认识展示给班上同学。

2.全班同学探究:林则徐和魏源看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主张? 看到了:(1)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等;(2)军事技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3.设问:林则徐和魏源对世界的认识是否清楚和全面? 答:不清楚、不全面,因为他们没看清当时的世界,即雾里看花。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到林则徐和魏源思想内部,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与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全班展开讨论,使大家正确理解林则徐和魏源思想内容及其结果。)(过渡:尽管如此,他们的先进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还是起了

重要作用。但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反而遭到了非议。其实,真正发展并实践这一思想的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这样,导入下一个问题:“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学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课重点)

1.掌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作用: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内外交困局面,洋务派深感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但是学习西方的什么呢?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本课重点,先用多媒体展示漫画,然后引导学生解读:树根比作小农经济,树干比作封建制度,这说明中学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由此可知,中学为体:是指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的根本。而在树枝上试图嫁接的是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即西学,这形象地说明“西学为用”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封建制度服务,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方法突破了这个重点。)

回答:“中学为”体指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的根本;“西学为用”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封建制度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让学生更加直观掌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作用。)(过渡:洋务运动虽然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惨败直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30年的洋务运动竞然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许多中国人在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向西方学习才能挽救中国呢?资产阶级维新派说,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下一个问题:维新变法思想,这是本课的难点。)

(四)怎么学——维新变法思想(本课难点)

(旁白: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早期维新思想发展成为了系统的理论,即维新变法思想。当时中国出现了一批维新变法思想家。那么,他们提出了哪些先进的变法思想呢?接下来设计一场课堂辩论活动。)

课堂活动:辩论赛:(每一组:学技术)VS(第二组:学制度)说明:教师引导两组学生分别从具体内容、难易程度和效果如何等方面对维新思想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学会从更多角度、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

(设计意图:我将全班分成两组,一组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另一组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课前我为两组分别准备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思想的材料,让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的主张寻找依据,让每组派出代表展开课堂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既加深了对维新变法思想理解,又能通过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得出结论:学习制度比学习技术更重要,从而成功地化解了本课难点。)

(五)本课小结

从准备学——“开眼看世界”,到学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怎么学——“维新变法思想”,这些都充分展现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中国前途命运的顽强探索,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原因,这些探索都归于失败。并就此提问: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者,你觉得接下来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该怎么走呢?这也是本课的作业。

(六)结束语

多媒体展示现代中国思想解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图片,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复兴之路》,教师旁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迈进!这一系列伟大成果的取 5

得证明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只有解放思想,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只有解放思想,祖国才能繁荣富强!只有解放思想,民族才能复兴圆梦!

“师夷长技以自强” 篇3

——毕横

近来在网络上热传的一段视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辆旧式的解放牌汽车像《变形金刚》里的擎夭柱似的变形成为关公的形象。如果单是这段视频,可能不会有太多的人叫好,而当你看见这个真实的庞然大物矗立在你的面前时。你或许会真正感受到它的震撼与精彩。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这个身高近10米的变形金刚——关公,是2010届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生毕横的作品,这位年仅24岁的天才为国人打了一支强劲的兴奋剂,有着完全中国元素的解放牌关公,正是作者在现实中思想的“解放”,关公解放变形金刚,有着纪念碑的意义,也是2010年中国现实状态:“师夷长技以自强”,有对现阶段不得不“师夷长技”的无奈,也包含了“自强”与“制夷”的期望。

1985年

生于辽宁省锦州市

2001年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并连续两年获得“慈山奖学金”,作品《黑山印象》获满分并留校收藏

2005年

由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免试保送至中央美术学院并三次获得奖学金

2006年

《男青年肖像(坐)》获中央美术学院2005—2006年度在校生成绩展一等奖

2006年

速写《变化的中国》获“中央美术学院——观察与表达“主粒展览一等奖并选送至德国展出

2006年

设计作品《衣·表》,《耳坠》留校收藏

2006年

《风景系列》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二等奖

2006年

以总分第一名成绩进入雕塑系学习

2007年

《篮筐垃圾桶》“对话沟通——北京,世界”主题雕塑邀请展优秀作品奖

2007年

速写作品《建筑工地》,《王府井教堂》,《新老北京之车系列》均获得“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生活速写年度展——首届·2007”优秀作品奖

2007年

《美国往事》获“2007~2D08年度在校生成绩展”二等奖

2007年

《篮筐垃圾桶》获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生课外作品主题展优秀作品奖

2007年

又以总分第一名成绩进入雕塑系第四工作室学习,师从吕品昌教授

2008年

《玩具》“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

2008年

《对伊战争》“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艺术展

2008年

《你眼中的世界》中央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特展,并刊登于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作品集

2008年

《投篮》adIdas&《VISIoN》“共震”运动视界创意艺术比赛获奖作品

2008年

《对伊战争》,《剖析》闵龙陶瓷艺术馆开幕展

2008年

行为艺术《千年之隔》中央美术学院通道画廊

2008年

《镜像》获“2008—2009年度在校生成绩展”二等奖

2008年

《变化的中国之建筑工地》,《你眼中的世界》入选《年鉴》

2009年

《镜像——对伊战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0年

推免保送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师从吕品昌教授

28万,艺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毕横是一名“80后”家庭不算富裕,《解放》的创作从构思到完成,前后耗时共4年时间花费达到了28万元。如此巨大的花费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况且还是用于制作这样一个“艺术品”。从家人的不解、反对,到后来的许可,再到后来的支持,可想而知是怎样一个艰辛的过程。这笔费用,来自各方面,毕横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这28万并不是一时间盒出来的,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通过自己的奖学金打工赚取了一部分的钱,另外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在一次租房拆迂纠纷中获得了13万的赔偿,这笔钱对他的创作来说起到了极大的支持。最后、由于自己的优秀成绩,被保送中央美院的研究生,家里将为他准备读研的6万元存款夏给他自己支配,

毕竟艺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对于这件艺术品我们不应该考究它的商业价值而是应该追溯它的艺术价值。

毕横概述《解放》

《解放》的含义——“思想可以解,但是有些精神不可以放。”

有这个想法是在06年的冬天,那时《变形金刚》电影还没有上映,他是作为我整个艺术计划中的一个作品出现的,简单介绍一下计划,

艺术发展至今出现了瓶颈,艺术与商业一直是若即若离,欲拒还迎的状态,试问谁能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完全不考虑其商业价值,表面孤芳自赏,背后物欲横流,艺术呈现在了一个很不真诚的状态之下。安迪沃霍尔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尾巴。我一直把艺术比喻成“糖”,大众比喻成“水”,我认为糖就是要溶入水中的,这也是作为糖的使命,只是有些“糖”认为溶入“水”中自己就不够高雅了,可到头来终会被溶到某一个人的睡液里,因为糖生来就是注定要被溶解掉的。我觉得好的艺术一定是能够雅俗共赏的。

在逛超市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再成功的艺术展览的观众流量,也根本无法与一个小型超市的客流量相比,我怎样才能做到与大众的最大限度的互动,直接借助商品的力量把商品赋予艺术的灵魂。让每个人买回去的商品都是艺术品,无论贵贱。

关羽,中国忠义之士的领袖人物,被神化了的赋予了更多层含义的英雄人物,

解放,中国第一辆汽车,跨越毛,邓,江三个时期,无任何商业包装的最朴实无华的劳动者代表也在某方面代表了中国的近现代工业。

师夷长技 篇4

首先,从“师夷”来看,魏源在文化选择上表现了自省式的文化反思。鸦片战争以前,魏源和龚自珍等人一样潜心研究经世致用之学,关注时事,也觉察到清朝廷的种种诟病和外国势力的威胁,他与龚自珍一起并称“龚魏”。魏源也像他的同时代的人一样,对中国以外的世界也很少了解。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的文化输出是通过战争的形式来实现的,他们通过疯狂地掠夺与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打破了封闭的中国传统文化壁垒。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以大炮和鸦片带来异质文明的深入侵蚀,一向自视优越的华夏文明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开关通商,清帝国的繁荣被无情地摧毁。在“内忧外患”的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到来之时,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进行了卓越的富有指导性、创造性的文化探索。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文化心态以适应新的社会文化。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批士人开始文化选择的艰难探索,对于清政府所信奉的“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封建文化进行深刻地反省。魏源认为“欲制夷患,必筹夷情”,“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一方面提出要抵御外辱必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坚船利炮和养兵之法,另一方面也提醒清王朝要打破传统的夷夏之辩和天朝中心论的盲目自大的观念。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有“天地之气其至明而一变乎?沧海之运椭地圆体,其至西而东乎”、“岂天地气运自西北而东南”、“归中外一家欤”等语,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中国是其中的一部分。《海国图志》的刊出打破了传统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拓宽了国人的视野。作为“睁眼看世界”派的中坚力量,魏源深刻地反思当时的社会文化,主张学习西方,以世界的眼光以及开放的文化胸襟表达了自省式的文化反思。

其次,从“师夷长技”来看,魏源在文化选择上表现出“改良化”的文化策略。文化选择不能盲从,要从实际出发讲求文化策略。魏源在主张学习西方,着眼点主要是“夷之长技”。林则徐凭着办理中外交涉和领导反侵略战争的经验和警觉,向魏源表达了“恐患无巳时,且他国效尤”的远虑,他把《四洲志》手稿和《澳门日报》等资料交给了魏源,郑重地嘱托魏源进一步搜集资料,研究外国情况。此后一年的时间里,魏源不忘好友重托,旁征博引,整理加工,编撰完成《海国图志》五十卷本。魏源在林则徐的嘱托和启发之下,明确了“师夷长技”的文化选择策略。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因此“师夷长技”即主张从西方购买坚船利炮,同时引进西方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长技”提升到能否战胜西方列强的高度来认识。但是,魏源在主张学习西方“长技”的同时又坚持“势变道不变”的观念。魏源认识到历史变化是必然的,他说“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也,其不变者道而已,势则日变而不可复者也。”他在强调“日变”之“势”时,却又肯定有“不变”之“道”;他强调“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恭,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把封建之纲说成永恒不变之“道”。魏源在坚持封建之“道”的基础上,向西方学习只停留在对西方资料有限的选取和只学习西方军事“长技”的层面,即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和用兵之法。中国人反省落后就要挨打的原因,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器物的落后、制度的落后以及文化的落后。在近代以来中国文进行文化选择的初期,作为地主阶级改良派的魏源等人也只能基于眼前的救亡图存目的停留在学习西方改进器物这一认识层面,这是由历史发展和逻辑认识的必然性决定的。魏源的“势变道不变”观点,不仅表明魏源站在地主阶级改良派立场,也体现了魏源还具有挥之不去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魏源并不主张全盘学习西方,而只局限在“师夷长技”的层面,在文化选择策略上表现出明显的改良化痕迹。

再次,从“制夷”来看,魏源在文化选择上表现出“功利性”的文化求索目的。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也非常明确,正如他在《海国图志》的“叙”中所言:“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与龚自珍一起,努力在社会上倡导一种“经世致用”——关怀国事民疾,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人生态度和治 学作风。他的学术名著《海国图志》也是基于 “经世致用”这一指导思想。魏源在《海国图志》的“叙”中还指出必须“以实事求事功,以实功从实事”,用重视和联系社会实际的态度来 治学办事,来治国救民。经世致用的学者们要求独立思考,有所创新,绝不蹈袭古人。要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就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魏源为了达到“制夷”的目的,在主张“师夷”的同时还强调“变古”的变改革理念 ,他认为“变古愈尽 ,便民愈甚”,提醒统治阶级要看清形势,变革弊政。在古代文化向近现代文化转型时期,魏源主张“变古”以实现“便民”目的;在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问题上,魏源主张“师夷”以达到“制夷”目的。魏源在改革创新上坚持学习西方同改革内政相结合,以通过内修政法和外御夷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不仅体现了魏源坚持儒家文化传统的 重实际、重人道的文化参与 理念,形成沟通古今文化的实用主义;而且吸收西方文化精华为我所用,形成沟通中西文化的务实态度。在文化选择上,表现为功利性的文化求索目的。

师夷长技 篇5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90年代维新思想;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3)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制表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3)历史材料分析能力是历史教学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本课设计注重对历史材料的运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探究活动,以充足的史实材料作铺垫,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在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历史材料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同时深刻理解、切实体验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电脑、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

求证“师夷长技”的首倡者 篇6

先看魏源本人如何说。他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写道:“先是,林则徐奏言:‘中国造船制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长之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薄篱,即足使之自困。若许臣戴罪赴浙,又能殚竭血诚,克复定海,以尉圣廑。’不报。”这段记载,把谁是首倡者说得明明白白,表明魏源有求真务实的史德。

但,翻检《林则徐全集》,林则徐这份写于道光二十年(1841)8月29日被革职后请求戴罪赴浙效力的奏折中,并无“师夷长技”的话,而是这样写的:“粤东关税既比他省丰饶,则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似经费可以酌筹,裨益实非浅鲜矣!”“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道光帝在后一句话旁朱批道:“一片胡言!”完全否定了林则徐制炮造船以制夷的主张。

为什么林、魏二人的表述文字如此不同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魏把林的言论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达了出来。一种是林怀着“正在奏请治罪,何敢贡献刍荛”(奏折中说)的心情,把“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明显地带有教训性质的话删掉了,措辞委婉些了。而魏看到的,是林被革职后在京口亲手交给他的奏折原稿。

两种揣测,均无铁证可以坐实。但有几点可以说明问题。

一、林则徐是公开承认夷有长技的第一人。这是林则徐超越自诩为“天朝上国”、轻夷鄙夷、朱批“一片胡言”的道光帝,及一切夜郎自大的封建官僚的重要一步。林则徐在奏折中明确地报告道光帝:英夷“以其船坚炮利而称其强……兵船是其长技。”林被革职后,虽一度留粤协力夷务,向主持军务的奕山提出了《防御粤省六条》,中云:“洋面水战,系英夷长技……应另制坚厚战船,以资制胜。”甚至在遣戍途中的洛阳还写信给苏廷玉,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设想:“去冬与雪樵制买书,虽力陈船、炮、水军之不可已……当局果能师其意,同心协力而为它……有船有炮,水军主之,往来海中,追奔逐北,彼所能往者,我亦能往……逆夷以舟为巢穴,有大帮水军追逐于巨浸之中,彼敢舍舟而扰陆路,占据城垣,吾不信也。”信中,明确表明了“师其意”的主张。当时,在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中,“有用夏变夷者,未用变于夷者也”的传统观念仍相当浓烈。林则徐冲破这种思想樊篱,勇敢地承认夷有长技,且欲“师共意”,足见他的政治的、时代的眼光非常敏锐。

二、林则徐是提出师夷三项基本长技的第一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是林则徐亲手交给魏源的《四洲志》早就说过了的。林编译的《四洲志》说:俄“比达王(现通译为彼得大帝)聪明奇杰,离其国都,微行游于岩士达览等处船厂、火器局,讲习工艺,旋国传授,所造火器、战舰反优于他国。加以训兵练阵,纪律精严。”这与魏源概括的三项完全吻合。

三、更重要的是,林则徐的上述师夷长技的言论,都发表在道光二十年八月被革职之前,而魏源的师夷言论,都在道光二十二年他撰写《圣武记》及《海国图志》之时。

林、魏是朋友,更存在幕主和幕僚之间的辅佐关系。林则徐是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是一手处理广东夷务的封疆大吏,而魏源此时是个没有任何官职的普通文人,是个幕僚。从这点,也可看出谁是“师夷长技”的首倡者的玄机。

历史事实似应是:林则徐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首倡者,而魏源在林则徐充军塞外,一时没有“发言权”的情况下勇敢地充当代言人,成为这一思想的积极传播者。林的这一思想因魏的传播而留传,魏则因宣扬这一思想而扬名。

【师夷长技】推荐阅读:

上一篇:合规经营下一篇:议会制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