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会制度

2024-08-09

议会制度(精选12篇)

议会制度 篇1

摘要:在苏联解体之后, 俄罗斯实现了重大转型, 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和一党体制, 向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体制的转换。俄罗斯的议会制度也实现了从议行合一的苏维埃制度向西方三权分立式的议会制度的演变, 形成了以联邦委员会为上院、国家杜马为下院的新的议会体制。本文在对俄罗斯议会上院及下院进行简要概括的基础上, 对俄罗斯议会制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俄罗斯,议会制度,联邦委员会,国家杜马

俄罗斯现在的议会制度,是在苏联解体后形成的。1993年10月俄前领导人以武力方式驱散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于1993年12月12日举行新的国家代表权力机关的选举,并以全民公决方式通过新宪法。新宪法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规定了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根据该宪法,俄联邦的国家权力由总统、联邦会议、俄联邦政府和俄联邦法院行使,实行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制度,其中俄联邦会议是立法代议机关,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杜马(下院)组成。联邦会议为常设机关,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分别开会,会议公开进行。本文就联邦会议展开论述,简要分析联邦会议的基本情况并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析。

一、俄罗斯议会上院和下院的主要情况

(一)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

联邦委员会是俄罗斯上院,其议员是由俄联邦每个主体的2名代表组成,即各联邦主体的立法权力机关和执行权力机关各1人,其中联邦主体执行权力机关代表由执行权力机关长官(最高公职人员)以命令形式任命。当前联邦委员会共166名议员,第一届联邦委员会任期2年,以后的联邦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议员的法定年龄在21岁以上,同一个人在担任联邦委员会议员后,不得再任国家杜马议员。普京上台以后,为加强联邦委员会工作效率,将议员的产生办法由原来各联邦主体的立法权力机关首脑和执行权力机关长官兼任改为由它们的立法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和执行权力机关长官任命产生,且候选人须为当地联邦主体议会或市级代表机关的议员。

(二)议会下院———国家杜马

国家杜马为议会下院,起源于沙俄时代,曾先后召开四届,十月革命前解散。1993年宪法选举产生的国家杜马为第一届,现任国家杜马为第六届。国家杜马议员共450名,全部按照政党代表制原则由全联邦选区选举产生,获得选民投票7%的政党有权进入国家杜马并分配席位。本届国家杜马为第六届,于2011年12月21日选举产生,统一俄罗斯党获得238席,俄罗斯联邦共产党92席,俄罗斯自由民主党56席,公正俄罗斯党64席。可见,由总统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对国家杜马具有绝对控制权。

二、俄罗斯议会制度分析

(一)俄联邦国家杜马被大党操纵

在1995年《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明确规定实行混合选举制,也就是说450名杜马议员一半是由政党名单按比例选举代表,另一半是由单席位选区选举的。2005年5月,新的国家杜马选举法通过,规定杜马议员全部按政党代表制由全联邦选区选举产生,获得选民7%投票的政党就有权分配国家杜马席位。使议会选举制度由“混合式代表制”转为“比例代表制”,完全堵塞了社会上有影响的某些人试图以个人身份参与或影响政权活动的渠道,从而使全联邦性质的政党成为惟一有权从事国家杜马选举活动的主体,个人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抱负只能通过参加政党的方式才能实现,政党的作用得到强化。另外,对政党选举名单的限制性规定,迫使政党在竞选时必须将自己的所有候选人公之于众,从而防止政党在竞选中与投机者,尤其是与寡头之间从事幕后交易。

国家杜马席位之争是各党派每次竞争的焦点,而统一俄罗斯党由于获得总统支持而取得多数席位,成为占国家杜马席位最多的政党,由此可见,国家杜马则很大程度上受统一俄罗斯党的操纵。国家杜马设主席和一位第一副主席(统一俄罗斯)及其他9位副主席,其中俄共、公正俄罗斯和自由民主党各分配有1位副主席职务,其余的副主席均为统一俄罗斯党党员。统一俄罗斯党占据了国家杜马的绝大多数席位,控制着国家杜马的日常工作和各项政策决议。随着国家杜马职能的不断完善,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的地位日益巩固,逐渐形成了以统一俄罗斯党为代表的中派政治力量占主导地位,其他党派并存的多党制格局。国家杜马则主要由统一俄罗斯党操控通过各种议案、决议、政策及法规,其他政党则由于政党席位的过少而失去发言权,只能听从统一俄罗斯党的各项决议及政策。

(二)总统独大,议会权力受限,无法充分发挥职权

莫斯科十月事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防止议会权力的再次独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大削弱议会权力。议会失去了左右政府的权力,同时,连自身的选举、开会、议事程序也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议会的权力大大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职权。议会的权力受到了限制,反而膨胀了总统的权力,使得总统独大,议会受限,严重不利于政治稳定。

在新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杜马有权对俄联邦总统提出指控以便罢免其职务,而联邦委员会则有权罢免俄联邦总统职务。看似是宪法赋予议会无上的权力,其实不然,罢免总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新宪法还规定,只有当国家杜马向联邦委员会提交由最高法院出据的总统确有犯罪迹象结论书以及宪法法院提出的证实总统叛国或犯有其他严重罪行的指控符合规定程序结论书时,联邦委员会才能罢免总统。由上可见,议会只在总统犯罪的情况下才有罢免总统的可能,否则,议会罢免总统相当困难,即使总统犯下政策性的严重错误,议会也没有可能罢免总统;而且,即使在总统有犯罪之嫌的情况下,罢免总统也相当麻烦,即使国家杜马绝大多数支持罢免,总统还可以动用对联邦委员会(上院)的影响力加以抵挡。可见,宪法赋予议会的权力不仅受到上下两院的相互制约,也受到来自总统的制约,使得议会权力无法充分行使,反而扩大了总统的职权。

三、总述

新的议会体系中,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国家杜马有些审议及提案必须经联邦委员会审议、批准。俄联邦的两院制中,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均具有实际性的权力,且两院权力相互制衡,国家杜马需要联邦委员会的审批,联邦委员会也需要国家杜马提案,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从而也就限制了议会的职权,相应地扩大了总统的职权。俄联邦现行议会制度形成至今不到20年,议会内部体系建设还不是很成熟,各方面都还不是很健全。同时,议会权利又受到来自总统的制约,影响了议会制度的有序发展。总之,俄罗斯目前仍处于发展的时期,总统与议会关系的演变,不仅取决于有形的因素(如宪法、政治力量的对比等),还取决于一些无形的因素(如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总统的个性等)。

参考文献

[1].邢广程、潘德礼、李雅君编著, 《俄罗斯议会》[M], 华夏出版社

[2].李兴耕, 《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制度改革及其影响》[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3].朱海英, 《俄罗斯议会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

[4].王海雷, 《试论转型时期的俄罗斯议会》[D], 南京师范大学

议会制度 篇2

一、居民道德评议会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为规范居民道德评议会运转程序,进一步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特制定本章程。

二、居民道德评议会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通过道德评议,在居民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文明行为,抵制丑陋现象,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

三、居民道德评议会是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和发动居民进行道德评议的群众组织。评议会会长由社区党委(总支)书记兼任,按照“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威信较高、说理能力强”的要求,由居民推荐、社区党组织审查确定评议会成员。

四、全区各个社区都要按照本章程的规定成立居民道德评议会。

五、居民道德评议会原则上每月集中评议一次,遇到特殊情况可随时组织评议。

六、在评议活动之前,评议会会员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居民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评议要点,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议。

七、各社区都要在显要位置设立居民道德公示栏,将每月评议结果进行公示,对好人好事大张旗鼓的宣传,对不文明、不道德现象、行为进行鞭挞,引导居民广泛进行讨论。

八、每次集中评议必须有评议记录,并建立档案。

九、每次集中评议结束后,要及时向社区党委(总支)和社区居委会汇报评议结果。

十、各社区要根据每年的评议情况,在年终评选出本社区的“十佳”好人好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

十一、每次评议要围绕居民社会生活言行进行道德评价,既表扬好人好事,又评议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现象。对好人好事的评议主要围绕以下八个方面内容进行: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富有正义感,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和不正之风作斗争。

3、立足本职岗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

4、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发展献计出力。

5、自强自立,劳动致富,致富不忘回报社会。

6、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互敬互爱,自觉赡养老人,孝敬父母,关心爱护子女。

7、与邻里关系融洽,友好相处,乐于助人。

浅析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 篇3

关键词:边区参议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政治

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设立

1937年9月6日,中国共产党将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正式更名改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边区政權的性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为了适应边区的这一政权性质,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陕甘宁边区于1937年10月在各乡、区、县完成了普选,并且相继成立了民主政府以及各级议会。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民主制度就是议会民主制度。1937年11月,陕甘宁边区在乡、县、区各级选举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边区议会选举,12月,选举出500多名边区议会议员。但是由于战争以及其他原因,边区议会没有及时召开。1938年11月25日,依据首届国民参议会制定的省、市参议会组织条例,决定把陕甘宁边区议会改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所选的议员改为边区参议员。1939年1月17日至2月4日,陕甘宁边区首届参议会在延安举行。

二、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职权

边区参议会是陕甘宁边区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它有权决定政府机构的人员配置以及机构设置,可以选举和罢免陕甘宁边区的公职人员,有权检查和督促边区政府的工作。边区政府要尊重参议会的各项权利并且执行边区参议会制定的各项相关事务,边区政府所颁布的行政命令以及单行条例,必须得到边区参议会的核准才能得以生效。依据陕甘宁边区的相关法规,边区各级参议会的决议案,要送到同级政府执行。如此一来,边区参议会与政府就成了既相互制约有各自独立的关系,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陕甘宁边区的最高政权机关。

三、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的性质和特点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作为陕甘宁边区的人民代表机关,它同时也是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陕甘宁边区的参议会制度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权组织形式。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具有较为广泛的民主性,这一民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民主的广泛性方面,一切拥护边区政权积极抗日的爱国阶级以及阶层都有权参与这一政权的管理工作。第二,在政权机构的人员组成方面, 实行“三三制” 原则,即共产党员、中间分子以及党外积极分子分别占据政权机构人员三分之一比例的原则。第三,在边区政权机关的设置方面,边区以及县两级单位都设有参议会作为代表机关。第四,在选举制度方面,《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年满十八周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党派、职业、性别、民族、宗教、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议员名额分配上,除规定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外,实行按人口分配的平等原则;选区划分上,采取居住状况与生产单位、工作单位并举的划分方式;实行自由竞选,各抗日政党、抗日群众团体可以提出候选人名单和竞选纲领,利用各种方便和帮助,鼓励竞选人发表演说,组织各候选人进行竞选;并规定了罢免程序和有关对破坏选举的惩罚条款。这些规定都体现了选举的普遍性、平等性和民主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基础。第五,在边区参议院执行公务的保障方面,规定各级参议会的议员在参议会期间所做出的所有言论对外是不负有任何责任的,没有经过参议会或常驻委员会的批准,不得对参议员进行逮捕或者是罢免。

四、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的历史作用

首先,陕甘宁边区的参议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陕甘宁边区的各级参议会都是由边区人民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的,各级参议会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其次,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有利于调动社会各阶级的积极主动性,使社会各阶级积极参与到抗日救国的事业中,为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做出贡献。

再次,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保证了边区政权机关的协调运转,边区参议会的议员由人民选举的议员组成,政府委员也由参议会选举产生,分别作为其闭会期间的政权机关以及司法机关。 领导政务和指挥司法事务的工作分别由政府委员会和法院执行,而且同级参议会负责对其进行监督。边区各级政府委员会以及法院的协调一致和合理分工,保证了陕甘宁边区的地方政权的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推动了抗日战争事业的伟大胜利。

最后,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在边区的法制建设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边区参议会作为边区的立法机关,在其成立之后,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如《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等政权建设方面的法规。上述的一系列法规都以法律的形式使边区民主政权制度得到了确定,使边区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使边区的法制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使陕甘宁边区成为了抗战时期全国闻名的民主和法治区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虽然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但是积累了较多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

五、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的当代启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陕甘宁边区的参议会制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一种政治制度,是我们党为了实现民主执政而进行的一次伟大探索,实践证明这次探索是成功的,它符合当时我们国家的特殊历史条件,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将参议会制度作为一个论题进行探讨,目的就在于更好的坚持和完善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是我们国家和人民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克服各种困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可靠制度保证,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制度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认真总结和积极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情况,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继续完善,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坚持依法治国,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M].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1

[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M].解放军出版社,2005

议会制度 篇4

一、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相比具有的优点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符合法律要求而且责任主体明确。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填制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会计报告。”这就从法律上规定的各单位必须设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单位财务的核算职能和责任全部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 造成了会计主体与会计人员的分离、资金使用和核算的分离。出现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责任不清, 容易引起相互推诿责任问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仍由预算单位自己进行会计核算, 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明确, 会计责任也明确。

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加强预算单位的财产管理。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会计核算在会计中心, 但物资仍由单位进行管理。在这种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的情况下, 容易造成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弱化, 还有接受固定资产捐赠的, 核算单位如未及时报告会计中心作账, 会计中心便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情况, 容易造成账实不符, 形成账外资产, 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恢复单位的会计功能, 预算单位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职能一体, 能有效阻止上述情况发生。

3、国库集中支付有利于改进财政宏观管理。

从目前会计集中核算的实际运行情况看, 给我的印象是财政管理还体现在计划经济时代, 财政部门存在越位、缺位现象, 管得太多、太细, 其结果是会计中心只是更多的在已得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上, 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会计中心无能为力, 因此造成对财政拨款单位资金使用效益监管缺位现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财政部门可以把有限的人力放到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上, 放到财源建设上等, 为准确判断财政收支状况, 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奠定基础。

4、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运作程序更科学。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支付程序是财政国库科根据单位预算和用款申请将国库资金拨付到会计中心统一账户上, 这些存款是预算单位的资金, 财政不能随意调用, 这样闲置的财政资金分散在会计中心账户中, 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下降, 一边国库资金短缺, 一边是单位资金盈余, 造成财政资金与单位资金苦乐不均现象;而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单位在没有支出前都统一在规定国库账户上, 是财政资金, 财政可以随时调用。因此, 国库集中支付可以缓解财政资金困难, 特别是在我们落后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州将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融合的方法

会计集中支付运行这几年为我州州直部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银行账户清理和设置单一账户为国库改革提供了依据, 会计中心出据的会计信息资料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供了技术和人力保证, 核算中心的核算、监督、服务功能, 满足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对专设部门的各项要求, 可以承担起国库支付中心执行机构的功能, 所以应在会计集中核算的平台上, 构建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核算为一体的国库集中收付体系。结合发达国家做法, 我州将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支付进行了融合, 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将会计核算中心更名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实行“一套人马, 两块牌子”的过渡。

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 原会计中心人员一分为二, 一部分人员仍旧承担原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 另一部分人员则承担正在试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在机构设置方面可以在维持原核算部门不变, 不打破现有集中核算格局的前提下, 增设内部职能部门, 如审核部门、支付部门、会计部门等。该运行办法, 既可以节约行政管理成本, 又充分利用了会计集中核算现有的人员、机构、网络, 通过会计和预算两大手段的有机融合, 将目前执行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变成一个集会计核算与监督、资金支付与结算、数据分析和预算执行为一体的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体现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越性。

2、转变工作思路, 转换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方法, 尽快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与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相结合的需要。

首先, 尽快恢复预算单位会计岗位, 退回其会计凭证、会计档案, 重新赋予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权限。其次, 将会计中心为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与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零余额账户相统一, 组成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用于财政授权支付。第三、规范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支付方式, 财政支出按不同的支付性质, 分为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对哪些适用直接支付, 哪些适于授权支付进行明确规定, 如工资、转移性支付、大额采购等进行直接支付;单位零星日常开支, 如水电、办公、差旅等进行授权支付。第四、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监督和控制, 以确保财政资金

下转第195页对报纸的导向功能, 决定了报纸对广告经营的依赖性和广告对报纸的促进性。有此四性, 一个完整的正常的报社发展运行机制即可形成, 其中报纸是载体, 信息是内容, 而广告经营则是构成报纸正常运行和有所发展的关键。结论是, 报纸不可缺少广告经营, 广告经营牵动报社的发展, 这是一个内在的经济运行规律。它促使报纸提高质量、它促使报纸面向市场、它促使报纸投入竞争、它促使报纸在竞争中求得发展。这也是我们每个报社办报的宗旨。

作者简介

刘丽娟学历:本科 (经济管理) 职称:会计师。

第四, 要强化审计综合分析工作, 审计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 找出根源, 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意见, 对那些具有共性、倾向性、可能是大案要案的问题搞深、搞细、搞透, 这就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做好综合分析工作, 以保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第五, 加快审计成果转化。审计监督硕果累累, 开发利用微观的审计成果为宏观调控服务是审计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对国家财政性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所以, 我们为区域经济服务, 就要从审计职责出发, 明确审计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审计机关坚持在全面审计的同时, 突出审计重点, 把力量集中在人民群众反映较大、政府领导较为关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普遍性和倾向性经济问题上, 通过审计、分析, 向决策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 达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目的。

上接第193页

的安全、有效, 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3、努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议会制度 篇5

1、在组成人员上的差异:A从人员资格上来看;议员的基本资格是国籍条件、年龄条件、居住条件和排除条件,限制条件较多,比较而言,中国人民代表资格限制较少,凡年满18 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从构成来看;议员的人数较少,是职业的、专门的职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人数较多,除人大常委会成员是专职以外,其余代表多是兼职C从产生来看;议会制下,上议院议员的产生主要有四种方式,即选民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任命、世袭产生,下议院议员一般都按普遍、平等、直接原则,在议会选区竞选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由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产生D从任期来看。上议院议员一般为6 年,下议院议员为2 至4 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5 年,乡、民族乡和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3 年。

2、在组织机构上差异。议会作为立法机构有多种组成形式,如两院制\两院制和一院制并用及三院制。一般而言,议会由议长、议会委员会和议会党团等构成,名称不尽相同。在当代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

3、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地位的差异:议会制国家普遍实行 “三权分立”,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约;人民代表大会则按照“议行合一”原则设计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普选产生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这样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议会流行暴力秀 篇6

有时就连救护车也要在会场外随时待命

美国总统奥巴马或许从没想过,自己有天会被人当众痛斥为扯谎者。2009年9月9日,威尔森,一个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年轻议员,站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的一张椅子前,送给正在就医疗改革计划发表演讲的奥巴马三个字——你撒谎。

迎面抛来的“口水炸弹”,让总统有些尴尬。好在之后,走出议会会场的威尔逊主动向总统诚恳道歉。本该颇具火药味的一场论战,最终和平收场。

然而威尔森的行为,却引来美国朝野一片错愕。还有美国媒体表示,威尔逊简单一句“你撒谎”,其威力却堪比美国历史上几次著名议会暴力事件,它让文明仿佛一夜间回到两百年前。

1798年,来自美国佛蒙特州的代表马修里昂与来自康涅狄格州的众议员罗杰格里斯沃尔德在美国众议院的会议室中大打出手,格里斯沃尔德用手杖猛击里昂的头,而里昂则找来火钳回击格里斯沃尔德。随后,两人厮打成一团。

1804年,美国建国元勋汉密尔顿因在议会上与时任副总统的伯尔几言不合,便与其相约决斗,汉密尔顿因而惨死。而在参加此次决斗前,汉密尔顿已有10次拒绝了别人的挑战。

1856年,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参议员安德鲁巴特勒因不满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查尔斯萨姆纳在国会发表的演讲内容,联合堂兄众议员普雷斯顿布鲁克斯用木质手杖敲打萨姆纳的头部,将其殴打至重伤,从而导致萨姆纳有三年时间没有出席参议院会议。

“拳头是硬道理,不成抄家伙”

其实,美国议会中出现厮打场面还是少数情况,不像有些国家,议会中上演争吵谩骂甚至大打出手都是“家常便饭”。美国一家媒体,就曾专门撰文盘点全球最为混乱的国家议会,首当其冲的便是韩国议会。

在韩国,执政的大国家党和反对党在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分歧常常要用拳头解决,会议室里的各式物件也都会派上用场。

2008年12月,韩国议会审理对美自由贸易协定,一场“攻城战”很快上演。意见相左的双方,冲破大门,拿着椅子,端着文件柜和灭火器,甚至大锤、电锯彼此相搏,如同战场的斗士。有人大喊:“拳头是硬道理,不成抄家伙”,有人回应:“接受我的观点,还是我的老拳?”官员们的西服被撕扯成布条,鞋子成为飞行器横行在众人的脑袋上。

与韩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其议会上的“暴力演出”同样精彩。在是否向伊拉克派兵和改革养老金等议题上,议员们总是分歧很大。道理讲不通时,拳头伺机而出。一次,一位愤怒的女议员在争论时敏捷地跳上桌面,与男议员厮打起来。可惜,她的短裙不争气,春光大泄。见此景,一些男议员索性蜂拥上前,一口气扯掉女议员的上衣,导致其内衣掉落地上,整个上身赤裸裸暴露在大众面前。

以女性为主导的议会群架,不仅在日本出现过,乌克兰“美女总理”季莫申科也曾巾帼不让须眉,和一帮男议员“共同奋战”,表现极其神勇。

除了韩国、日本、乌克兰,印度议会中的扭打斗殴也很出名。有人形容其如蹩脚的连续剧,几乎天天上演,以至于议员们在走进会场时都不忘带几卷医用纱布。有当地媒体曾这样描述,印度议员一旦打起架来,先是挥着拳头,扯着嗓子,站在椅子上对骂。接着便是冲向对方,撕扯胡子头发,扭打在一起。还有人会脱下鞋抽对方脸、举起椅子砸对方脑袋。如果“敌对双方”距离过远,有人会拿起麦克风,甚至举起椅子,向对方狠砸。

另外,印度议会上还常有些出人意表的“表演”。据报道,印度北方一个邦有次议会,一名议员当场脱掉自己的衣服,光着身子向记者席跑去。还有一次,一名议员竟向另一名议员扔了一个箱子,幸好没有打中任何人。正是因为会场堪比角斗场,印度议会召开时,门外总要停几辆救护车备用。

精神炼狱折磨人

按常理,政治家通常是讲究风度和礼仪的,为何印度等国却频出议会暴力事件?

有一种说法是,亚洲、东欧等地一些处于政治民主运动萌芽的国家,民主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时,议会与政府、议会内部都会出现尖锐的对立。“民主与政治暴力是一体两面,或者说是其必经的发展阶段。”法国《欧洲时报》时事评论员如是说。

相比之下,在老牌西方民主国家,议会暴力这种事,发生率就低了很多。诞生于1263年的英国议会是全世界议会的鼻祖,其在诞生初始就带上了鲜明的贵族色彩,如发言时提及其他议员姓名,不得直呼其名,而必须说“代表某选区的某某议员阁下”;议员之间的辩论,也被安排为议员各自向议长作陈述,而非议员之间面对面的激烈辩论。这种上流社会特定的仪式无形中减少了议会暴力的可能性。

可即便如此,英国议会也曾有过一些“野蛮过往”。就像如今英国国会里的椅子都是连成一片的,可早些年并非这样。正是因为当年国会议员一动怒就会轮起椅子砸打对方,英国人才想出办法把椅子固定起来,至少可以让议员少了一件唾手可得的“武器”。

几百年后,如今的“英国绅士”们即便政见不和也不会以武力争斗,最了不起的也就是英国议会二楼旁听席的市民将臭鸡蛋扔上主席台,议员之间互扔臭鸡蛋的事是绝对没有的。当然,彼此不满时发几声嘲笑与嘘声在英国议会中倒是常有之事,“斯大林变成憨豆先生”就是议员们在会议中对现任首相布朗的“昵称”。

和英国类似,澳大利亚议会也是放弃武力,讲求“精神蔑视”。各式侮辱性语言横飞是澳大利亚议会一个突出特点,前总理基廷则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曾在辩论中称对手“卑鄙”、“低贱”和“臭嘴哈巴狗”。

经得起如此精神炼狱的,必是心理素质超强之人。意大利参议员库苏麦诺就无此功力,在一次议会中被同党议员托马索巴尔巴托辱骂、吐口水后,羞愤交加的库苏麦诺急火攻心瘫倒,被人用担架抬出了会场。

政治秀场搏出位

各国屡见不鲜、形式多样的议会纷争,让很多人开始揣摩起某些政要不惜挂伤、曝丑的真实原因。于是有人发现,很多议会暴力冲突往往发生在选举之前。当选民对投票对象摇摆不定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政党的曝光率。

甚至还有些政客主动坦陈:动手之前,要先观察好摄像机是否对着自己,如是,立即冲到镜头最前面,同时选好最佳拍摄角度,撸起拳头开骂、挥战。待到电视镜头一拿走,厮杀双发拍拍肩膀还是好朋友。如此作秀,被一些观察家奉为“表演型政治”、“搏出位”。

在很多人看来,多年来台湾的“立法院乱象”就难逃作秀之嫌,其会议中花样翻新的群殴事件一次次让世人开了眼。最近的一次“著名”群架是在2007年1月,台湾“立法院”的蓝绿“立委”一天内爆发了三次集体激烈肢体冲突。

而事件的高潮是,女“绿委”王淑慧站在议事桌上,脱下高跟鞋,对着“立法院院长”王金平猛掷过去,很快有其他男“绿委”脱了球鞋让王淑慧继续丢掷。休息时,“绿委”们甚至以绳索、摩托车大锁和快干胶,将王金平进入会场的专用门锁起来,直到下午四点半,王金平才再度进入会场。会议终了,本该讨论的话题也没有结果,只有那只被王淑慧当作武器的高跟鞋,在随后几天被拍卖到了10万元新台币。

此情此景,让不少政治评论家痛心疾首。无论“立法院乱象”抑或是议会群殴,那些聚光灯下的拳脚相向、粗言秽语,或许很多不过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政治真人秀”。大多数混战,早在人们拳头出手前,就已注定了与真正的民主“抗争”毫无关联。

所谓议会暴力,是指发生于议会中的暴力事件,经常由意见不合、票数紧逼引起。這类事件是由政治的高度对抗性造就的,议员的当众斗殴损坏了立法机构的庄严形象。

议会变身比武场

韩国:

2009年7月,韩国执政党强行通过《媒体法》引发韩国议员群殴。韩国国会演出一场激烈的“全武行”。2009年1月,韩国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占据国会大厅的抗议事件中,保安人员和民主党议员们发生肢体冲突。2007年12月,在距离韩国总统大选还有5天的时候,韩国200多名议员就是否弹劾总统候选人李明博发生严重分歧,在国会上大打出手。

乌克兰:

2009年10月15日,在基辅地方议会上,重量级拳王、乌克兰国会议员克里琴科与人发生激烈争执,38岁的他挥出一拳试图以此告诉那些意见相左的议员,什么才是正确的。只是他事后却说:“我没有打人,不过对方却动了手。”

墨西哥:

2006年12月,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即将举行就职典礼前的几个小时,墨西哥立法院爆发了打架事件,电视台甚至对打架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而后,卡尔德龙在一片嘘声中举行了就职典礼。

玻利维亚:

2007年8月,因在司法问题上意见相左,玻利维亚多名议员在议会会议上发生激烈争吵,最终导致群殴场面的出现。两派议员先是跳到桌子上相互怒吼,接下来又相互泼水,最后发生短暂斗殴,造成一些议员受伤。

捷克:

议会制度 篇7

一、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的关系

会计和税法是我国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立足于微观层面但是却影响到宏观, 会计信息是征税的基础, 税收法规是国家为了保证宏观经济的运行和纳税人的利益而制定的法规, 但是税法规定会影响会计的确认。因此,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但是, 从总体上看, 两者又是按照各自的方向独立发展的。会计和税法不同的目标、原则和规范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例如, 会计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而税法的目标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运行, 目标的不同会导致两者在原则、处理方法和程序上的不同。决策有用性决定了会计原则更注重实质性, 会计方法的选择也更注重经济实质, 而税法调控和保证的目标导致税法的原则和处理程序更具有强制性。所以, 以上差异的存在使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呈现分离的态势, 但是两者之间的联系也为我们促使其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会计和税收模式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 主要存在两种税会模式, 第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分离模式, 第二种是以法德为代表的统一模式。分离模式是基于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建立的, 强调市场调节, 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服务的, 因此要求会计信息要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编制, 而纳税时再按照税法进行调节。统一模式强调政府的作用, 会计信息的作用更加关注对于宏观调控的需求, 因此财务信息应该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公开。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轨道, 我国税会模式经历了从统一到分离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企业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 国家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 因此会计和税收应该保持一致, 虽然这种模式有利于国家的调控管理, 但是却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不能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市场经济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国的会计准则逐步实现了与国际的趋同, 会计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会计信息更主要的是服务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 而不仅仅是满足政府的要求。但是,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初始阶段, 会计信息的作用还应具有宏观管理的作用。另外, 美国过渡分离的税会模式也表现了一些弊端, 削弱了税法对于会计信息的监督和保护作用, 进而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所以, 即使在国际趋同的背景之下, 我国也应该探索适合自身状况的税会模式, 而不仅仅照搬国外的模式。所以, 在实行分离模式的背景下, 由于两者本质上存在的差异, 两者的差异不可能完全消失, 所以我国应该从制度设计上协调两者的关系, 从而实现协调发展。

三、选择分离模式的原因

(一) 两者的目标差异不可消除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 会计的目标是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而税法规定, 其基本目标是保证财政收入的实现, 维护公平和调节经济。两者目标的不同造成其管理流程及原则和核算的不同, 而这两者的目标差异是无法消除的, 所以税会分离模式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二) 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改革的推进,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发展, 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更大的调控作用, 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共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因此, 在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时必须强调以市场为主和适度干预的原则。这样既能弥补市场的内在缺陷, 又能减少因市场发育不完善造成的不合规行为, 从而引导市场良性发展, 而税收可以作为国家市场干预的一种手段。因此,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特点决定了国家必须采取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 从而决定了我国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特征要求。国家作为主要的投资者, 企业应该按照国家的规定向政府部门提供会计信息, 所以在现有条件下为了实现当前的目标, 在采取分离模式下, 采取税法和会计制度适当的融合是合理的。

(三) 法律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法律体系对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进行了保护, 其特点充分体现为将之作为立法的目标和原则, 同时强调共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的平等保护原则。这样的法律精神要求我们把会计目标确定为多元的, 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既有公有制经济实体, 也有私有制经济实体, 所以委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成为双重的目标。从利益保护来看, 法律要求平等的保护公有资产和私有资产, 这意味着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均应得到保护, 所以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恰当的税会模式就成为调节这种目标的手段, 既不能过于强调税收的作用, 又不能只考虑部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我国长期以来延续了大陆法系的特点, 特别是经济转轨时期, 体制的变革会造成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内在的不协调, 再加上法制建设的不完善, 就会导致经济状况和法律的脱节。与此相反, 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却相对超前, 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国际趋同改革, 两种体制的不同步造成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差异逐步加大, 制约了两者之间的协调。

总之, 我国税会分离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我们决不能回到统一的道路上去, 这要求我们在选择分离模式时应把握适度原则。尤其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尚需规范的阶段, 积极发挥两者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的利益和私人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认为, 应该积极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 合理把握分离的“度”, 针对不同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 进而促进税收和会计之间的和谐。

四、协调的建议和措施

针对税收的计税基础与会计制度的差异, 本文针对差异的类型,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 微观方面

企业在纳税时的计税差异主要分为可调整差异和不可调整差异, 针对不同的差异类型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

1. 可调整差异

该差异主要包括收入项目和成本项目。对于收入差异的调整,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收入范围。税法所采用的列举法是不科学合理的,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快法规的完善建设, 会计收入概念的扩大使得我国对会计收入的定义逐步放宽。二是收入确认。税法对于收入的确认较为宽松, 而会计却相反, 考虑到当前税收过程中出现的偷税漏税等问题, 税法在收入的确认上应该和会计准则相趋同, 注重严谨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缩小两者的差异。三是计量差异。两者理念的不同造成计量的差异, 为了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现行税法应该赞同会计的合理做法, 实现向会计准则的转变。

对于成本差异的调整,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扣除时间和金额的差异。税法对于纳税时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目的在于严格征管, 保证税收的实现, 从这方面来说是合理的。我国税法明确规定了扣除项目的最高限额, 目的是控制企业滥用扣除条款, 但是有些项目过于严苛, 不符合企业的现状。因此, 税法可以在规定一定比例的同时允许适度的浮动范围, 以满足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的要求。二是对于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税差异。本文认为, 在现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 在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意识不太强的情况下, 应该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征税, 以确保纳税主体更好地履行纳税义务。

2. 不可调整差异

不可调整差异主要是由于税法和会计目标的不同造成的, 难以通过两者的趋同来实现。针对此类问题, 本文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认为, 应该不断完善会计和税收法规建设, 加快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帮助信息使用者和征税机关及时了解相关的调整事项, 减少税会差异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 宏观方面

从全球的实践来看, 没有最优的税会模式, 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税会模式才是合理的和值得我们探讨的,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会计制度, 实现税法主动向会计趋同

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实现与国际的趋同, 会计准则的建设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而我国的税法建设却滞后于会计制度建设。因此,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 税法应该逐步向会计准则靠拢, 实现与会计制度的协调发展。但是, 我们应看到会计准则存在的缺点, 所以要加快会计准则的建设和完善, 积极听取纳税人的意见, 与税务部门积极沟通, 解决实务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实际和现实的会计准则, 使税收法规更好地和会计趋同。

2. 构建税法和会计良好的沟通平台

会计准则的制定部门为财政部, 而税法的制定机构为国家税务总局, 制定者的不同造成两者在一些具体规定上的差异。因此, 为了避免在实务中给纳税人造成的困扰, 两部门应该建立合作和沟通平台, 使会计准则在制定中不仅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还要符合纳税调整的要求。同样, 税收法规的制定也应和会计制度保持相对一致性, 从而避免两者的差异给企业带来的困扰。

除此之外, 我们可以构建独立的税务会计模式, 进而充分考虑两者的目标要求, 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总之, 我国税会分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符合我国经济现状的。但是, 为了适应我国特殊的国情, 在分离的基础上, 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既能克服过度分离造成的风险, 又能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德明, 张妍, 何玉润.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研究——基于税会关系模式与二者差异的分析[J].会计研究, 2005 (01) .

[2]田原.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及协调研究——以企业所得税为例[D].山东大学, 2009.

[3]赵建新.我国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性研究[J].财会研究, 2011 (06) .

浅议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制度 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 也是会计工作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需要。它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减轻了工作强度, 而且简便、及时、便于管理, 但同时也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相结合, 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 以及部分替代人工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已被广泛应用, 它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 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主体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 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计划、调整和评价而制定的制度、组织方法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核心, 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一) 内部控制形式的变化

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 会计主要工作不再是单纯由人来完成, 而是由人和计算机共同完成的, 有的则直接由计算机独立完成。例如, 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 由计算机代替人工来完成, 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

(二) 存储方式的变化

在手工会计环境下, 会计数据均是记录在纸质介质上。而电算化条件下, 会计数据的存储形式则转变为机器可读文件, 在经济活动发生时, 直接将会计数据记录在电脑硬盘或光盘上, 形成电子会计凭证原件。但是, 这些数据容易被删除、破坏和篡改, 并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和审计线索, 给企业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这就使得计算机机内文件的安全保护、备份和恢复、禁止非法操作变得极为重要。

(三) 对会计人员要求的变化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下, 会计人员只需懂得会计专业知识, 熟悉并严格按照财经法规从事即可。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 会计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专业知识, 还要具有一定水平的计算机技能和网络知识, 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以电脑为工具, 学会分析、评价和运用各种数据, 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这样才能使人与计算机有机结合, 发挥最大功效。

(四) 内部控制范围的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入, 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例如, 远程报账、远程报表、网上支付、网上报税、网上销售等。由于这些工作主要是依赖计算机和网络完成的, 所以, 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范围也相应的扩大, 包含了传统手工系统所没有的控制内容, 如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电子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护、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开发与系统维护等。

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应对措施

(一) 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控制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开展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保证, 那些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不利于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因此, 企业要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程序、规范会计数据的格式, 为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二)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明确责任分工

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工作组织及岗位分工发生了很大变化, 企业应根据会计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结合会计电算化业务的要求, 分别设置操作岗位, 如系统管理、凭证录入、审核记账、数据备份、档案管理等, 规定各自的权限, 明确各自的责任, 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 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防止舞弊和错误的发生。

(三) 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

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依靠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 对网络数据库系统的控制成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重点目标, 因此要加强网络安全控制。可以采取防火墙技术, 对病毒及非法访问者进行阻挡;或者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升级, 定期检测并清除病毒;还可采用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 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全方位保护计算机安全。

(四) 注重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培养

由于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依靠计算机进行的, 再加上计算机技术更新的速度很快, 如果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很难开展工作。因此, 企业应立足于本单位实际, 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计算机知识, 培养复合型人才, 以推动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 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内部审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适应会计工作的变化。除了完成基本的审计工作外, 还要重点检查系统软件、硬件及数据的安全保密措施是否完善;系统开发文档是否齐全、规范;检查和测试会计软件的正确性;检查输入数据正确性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等。

总之,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但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只有全体人员共同努力, 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艳.论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J].决策与信息, 2008 (8) .

[2]、郭延瑞.试析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 2008 (32) .

议会制度 篇9

关键词:会计,内部审计,核算,制度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

1. 加强了会计业务的集中性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各委托单位收支必须围绕一个主要的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 中心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 大大地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 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使每笔业务都处于核算中心的控制与监督下。

2. 进一步加强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计集中核算制紧扣财政改革目标, 突出效益优先原则, 将集中和分散有机地结合。对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的集中是为了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对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分离是为了加强监督, 提高单位理财水平。

3. 加强了会计核算制度的一致性

会计核算中心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费用开支标准, 对单位实施统一的会计监督, 在监督的依据、标准、范围、尺度等方面做到一致, 可以避免单位之间的不平衡性, 可有效地防止单位搞特殊化。

4. 加强了会计监督职能, 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 会计核算过程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作业, 各单位的收支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中心账户, 在会计人员的公开监督下进行。一方面各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 一些超标准、不合理的支出明显减少, 许多铺张浪费、乱支乱花等违纪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另一方面通过中心会计人员的日常监督, 严格按照有关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业务审核, 拒付不合理、不合法支出, 从而遏制了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的行为。

5. 加强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以往实行的会计分散核算, 存在的主要弊端是资金分散使用, 容易使资金在各单位形成沉淀, 造成一方面资金出现闲置, 另一方面使财政部门资金紧张、调度困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取消各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 资金都集中存放在会计核算中心和统一账户上, 账户资金月平均余额明显增多, 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6. 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以往的会计体系是用人单位自行设置会计机构、任免会计人员, 并对其进行日常管理, 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的单位, 只对本单位领导负责, 财政部仅对会计人员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等进行间接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的管理权与会计工作的管理权出现两张皮, 造成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 顶得住的站不住, 难以依法理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工资发放及业绩评定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 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 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职能, 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监督。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的不足

1. 预算管理没有规范的管理基础

会计集中核算制虽然改变了单位分散管理财政性资金的现状, 实现了财政资金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支付, 但由于当前预算管理制度还没有建立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 且预算管理机制也还不健全, 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还较薄弱虽然纳入核算中心管理的单位在实行部门预算规范化方面尚有差距, 支出方面的随意性仍然存在, 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非常薄弱, 预算执行不力的矛盾日益显现。

2. 一些开支标准没有统一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 相关的费用开支标准应当统一,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 目前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 有的开支规定不够具体, 有的标准偏低, 核算中心难以把握:比如现行的差旅费开支标准与实际支付有较大差距, 在报账业务的审核中核算中心把关较为困难, 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尺度较难把握, 势必造成与各预算单位之间的矛盾, 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 以及预算单位自立名目发放奖金福利的现象时而发生, 这就经常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

3. 报账员的业务水平难以得到保证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单位只设报账员, 取消了出纳和会计岗位, 有些单位领导就误以为现在单位没账了, 只报一下备用金, 谁干都可以, 有的甚至把原财务人员调离岗位, 把一些不熟悉财务的人员安排到报账员岗位, 有的甚至是兼职的, 这样以他们的业务素质往往不能胜任, 从而给核算中心和单位的财务管理等一列财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4. 财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不一致

会计核算制是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进行了集中, 而对实物资产及合同等需要反映的经济事项分散在单位, 造成会计管理职能难以转变, 且集中核算后会计控制监督的范围有限, 不能满足单位管理的要求, 以至出现了账实不符, 严重的会造成固定资产等的流失。

5. 管理模式造成资金管理上的不全面

会计集中核算前各单位的业务情况不同, 往来款项错综复杂, 有时在往来款项中还会混杂着一些隐性收入, 逃避了预算外资金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中心一个人管三十多个单位的账, 大厅式的工作模式, 对单位支出的合理性及发票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单位报账时中心人员只能根据票据来判断:看单位报账的发票的手续是否完备及票据是否规范合法。只要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 而对于反映的经济内容则无从考究, 根本无法顾及发票内容的真实性, 以至造成账实难以相符。

三、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对内部审计的应对措施

为适应会计集中核算制, 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在充分认识到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只不过是多了一道会计监督环节, 但其代替不了内部审计, 不能理解为由此加强了会计监督, 而要削弱或取消内部审计监督, 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1. 适应时代, 明确审计方向

在内审内容上, 要变传统的防错纠弊审计为制度基础性审计和绩效审计;将检查财务收支的合规、合法性审计转向真实性、完整性和效益性审计;在审计模式上要变传统的以账目为基础的普查式审计为综合性、渗入性审计;在审计的方式方法上, 要变传统的审阅法、核对法等为抽查法、分析法。

2. 加强对核算中心在会计监督中涉及不到的或监督无法到位的会计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 更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对收入重点检查收入的来源是否合规, 是否全部入账, 有无逃避会计核算中心将收入不及时报账、漏报、瞒报、少报或不报账, 转移下级单位、形成单位的“小金库”, 搞账外账。对支出的结构和效益情部如何、分析行政、事业成本的合理性是否体现公共财政的要求, 是否体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另外还要注意真发票、假项目等虚列支出, 套取资金的情况, 尤其对金额大, 报销内容显失合理的支出予以重视。对实物资产要突出清查工作, 从而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3. 及时改进审计的方式方法, 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确保审计成效

要将核算中心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现场, 并要求被审单位的报账员到场, 对单位的有关经济事项进行解答, 同时根据情况还要将被审单位作为现场, 进行相关事项的检查和审核;注重外围调查和实物清查, 对核算中心提供的会计资料是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被审单位财务状况, 要注重外围调查工作, 来全面掌握被审单位收支项目和财务事项的变化和真实情况。由于会计核算职能的移出, 被审单位会出现财务管理弱化的现象, 尤其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是较为薄弱的环节, 从而要加强对实物资产的现场清查。

4. 明确责任主体、分清操作规程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 出现了审计基层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两个层面的审计客体和对象, 由于集中核算制下各基层单位的会计法律地位不变, 其负责人仍是会计责任主体, 应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在审计过程中应负责提供资料、承诺和签证。核算中心承担着各单位的会计核算职责, 对代管资金、会计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负责, 既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同时又因其是基层单位会计资料、会计档案的集中地, 还必须积极配合内审部门对各单位的审计。

5. 进一步加强内审人员的素质培养, 提高内审水平

内审人员的素质培养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又一重点, 对此应培养内审人员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探索适应会计集中核算的审计模式和方法, 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使其能将计算机与审计有机结合, 提高内审的整体水平。

6. 加强对中小学校财产物资的内部审计

会计集中核算制监管的是单位的财务收支, 财产清查由单位实施, 特别是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只是一级总账科目, 明细账仍由单位报账会计登记, 财产物资也由原单位进行管理, 对此内部审计时应加强这方面的监管, 防止出现账实不符、账外资产, 确保中小学校资产的完整性。

总之,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 会计资料集中性、会计监督有效性、核算手段先进性、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性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有利的工作环境, 对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内审风险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加强在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中小学校内部审计监督, 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 为中小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京兰.发挥内部审计在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中国审计, 2011, (11) .

[2]曹闽峰.关于会计集中核算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浙江教育财会.2009 (1) .

[3]翁仙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加强教育财务监督管理.浙江教育财会.2007. (5) .

议会制度 篇10

一、中世纪英国议会制的起源

英国议会最早可以追溯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贤人会议和诺曼底时期的大会议。在早期盎格鲁—撒克逊人统治下的英国社会中, 就存在着久远的民主和法制的传统。如果追根溯源, 就会发现, 现代英国议会最早就源于早期郡法庭中集中地方代表的惯例。后来的贤人 (Witan) 会议本是一个国王的顾问团体, 没有具体的组织。不过贤人议会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萌生了英国各阶层民众参政议政的传统。11世纪, 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其后, 诺曼诸王在继承了盎格鲁—撒克逊人习俗惯例的基础上又把诺曼底传统的管理国家的方式移植到了英格兰,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御前会议”。这个团体的一部分是大地主, 另一部分是国王特别召来的顾问。御前会议最初执行国王的一般任务, 其任务后来分成了若干部门。在亨利一世统治期间 (1100—1135) , 御前会议有了较固定的职能, 由少数主教、宫廷官员、男爵等组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小委员会, 其主要任务是协助国王管辖地方政府, 处理重大案件, 受理郡法庭和百户区法庭的上诉。后来, 亨利二世任命其中的五个成员组成一个驻在固定地点的法院, 在国王的指导下审理各地的重大案件, 这就逐渐演变出了“王座法庭”, 即由各州市的代表与国王及其御前会议人员所组成的大会议。之后, 这种大议会在威斯敏斯特的集会最后逐渐转变成了一种国家的立法机构。这实际上就成了近代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

公元1215年, 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贵族代表举行谈判, 签署了著名的《大宪章》。《大宪章》明确表明, 臣民的权利是独立的, 不是国王恩赐的。《大宪章》的意义是深远的, 它通过制定和颁布成文法的方法, 比较含蓄地申明和体现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思想, 从而为数十年后议会的产生铺垫了一块基石。1264年, 英王亨利三世的表兄西门·德·孟福尔依靠贵族、骑士和市民支持, 战胜并俘虏了国王。次年1月, 孟福尔以摄政的名义, 根据《自由大宪章》的规定, 召集会议, 这次除通知部分贵族和骑士, 还要求各市选派两名“善良、守法、正直”的市民参加, 英国议会的雏形由此而始, 史称“西门议会”。显然, 这还不能同近现代意义上的议会等而视之。虽然英国于1265年成立了议会, 但就在这一年, 王党分子救出亨利三世, 并击毙了孟福尔。亨利三世复位后, 英国的议会未能按规定一年召开三次, 自1265年到1272年的七年间, 议会共召开了十六次, 可是骑士和市民代表没有一次参加。1295年亨利三世的儿子爱德华一世召开了有大贵族、大主教和骑士、市民代表参加的会议, 因这次议会各等级代表无一缺席, 而称为“模范国会”。在爱德华一世统治的三十五年里, 议会共召开了五十余次, 议会不仅修改、补充旧的法律, 而且制定新的法律。1325年后, “无平民代表即可召开议会的时代最终结束了”, 议会的最高立法权得到了确立。至此, 英国议会一年召开两次会议已经成为一种制度, 为英国的议会制政体由君主 (或称英王) 、贵族院 (也叫上议院) 与平民院 (也叫下议院) 组成奠定了基础。

二、英国议会制的历史发展

英国虽然建立了议会制, 但是各个等级在议会中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 所以议会并未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直至1295年11月13日, 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为了征得各阶级的同意以征收税款, 特地召集新的议会开会。他首次提出平民可以进入议会成为议员, 并邀请平民议员参加国家的议会, 尽管请来平民代表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帮助通过税收条款, 但是这为后来议会朝向两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1311年以后, 平民议员就成为议会的正式成员。从1343年开始, 在议会内部逐渐分离, 形成上、下两院, 僧侣和贵族代表组成了贵族院, 也叫上议院, 武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了平民院, 也叫下议院。至此英国议会制形成了由上议院、下议院和英王三足鼎立的权力架构。

在15世纪, 诸王在夺取和维持政权时, 还颇为重视议会的配合, 这导致了大贵族对于议会控制力的增强, 在议会中, 上院掌握很大的权利 (贵族院此时亦被称为上院) 。15世纪之后, 由于玫瑰战争的爆发, 许多贵族殒命, 上院实力逐渐下降。中古末期的王权式微和贵族衰弱反衬出下院地位相对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下院财政权和立法权的扩充。1399年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阿伦德尔仍然代表国王向议会宣布:“下院是请愿者和提出要求者, 而决断是国王和上院的事。”可是到了1404年, 情况终于改变。亨利四世宣布:没有“全国各等级”的同意, 任何人不得更改法规。因为“各阶级”包括下院平民代表, 这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权利向下院的转移。

三、中世纪英国议会制的模式特征

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模式一脉相承, 具有鲜明的模式特征。就其模式特征而言, 可以说一部近代英国议会政治制度史, 即是议会渐进完善、成熟并逐渐取代国王统治国家的历史。

(一) 上议院与下议院的权力关系

英国议会至今仍然实行两院制, 上议院议员由各类贵族组成, 其中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主教, 故上院也叫贵族院。下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 采取简单多数原则选举议员, 任期5年, 届满全部改选。自1969年《人民代表制法》颁布后, 凡年满18岁以上没有被法律剥夺投票资格的英国公民, 都享有平等选举权, 故下议院也叫众民院、平民院。

从历史演变来看, 英国议会上院的历史要比下院悠久, 议会内权力的过渡是渐进的。在中世纪, 上院的权力地位可以和国王抗衡, 下院此时还未形成。1295年的“模范议会”, 贵族与平民是在一起开会的, 只有一个院。直到1343年, 平民院第一次单独召开会议, 所以通常将这一年作为两院制正式形成的年代。此前上院仍然以议会的正宗和主体自居, 而下院只不过是个分会议。到15世纪中叶, 下院获得了财政权、税收权、审计权、人事权和立法权等权力。

从权限来看, 上议院权力很有限。上议院实行不愿来开会都可以缺席不到的制度, 上议院的议长也不像下议院的议长那样有在立法机构大会上拥有维持会场秩序的权力。在立法和政府政策制定中, 上议院主要是修订法律的机构, 上院在议会中居于从属的地位, 只起辅助性的作用, 而下院则是议会的重心。在立法上, 下议院是英国最高立法机构, 而上议院是民事、刑事案件的最高上诉法院, 是最高审判机关, 处于英国司法体制的最顶端。上议院既是立法机关, 同时又担负司法机关的职能, 作为最高上诉法院可以审判由下院提出的弹劾案, 上院有权受理除苏格兰的刑事案件以外的所有民事、刑事上诉案件。上议院对下议院所作的判决对下级法院还具有一定约束力。上议院的权力虽一再被削弱, 难以从根本上与下议院相互抗衡, 但它在制约下议院的权力方面却不可忽视。如上议院还保留财政法的讨论权、法案延搁否决权, 还握有审议授权立法, 对议案技术性的审查权, 可以纠正法案中存在的缺点和流弊, 使法案更加完备。

(二) 君主与两院的权力关系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在名义上, 君主即英王是权力最大的统治者。英国宪法规定, 英王是英国世袭的国家元首, 立法机关的组成部分, 法院的首领, 联合王国全部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俗领袖。在形式上英王至今仍拥有批准和颁布两院所通过的各种立法文件的权力, 但是在实际上, 随着英国贵族的进一步资产阶级化和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 现代英国君主即英王已经失去运用其签署权控制、制衡议会两院的可能性, 不再能否决两院已经通过的法案。就15世纪的整体情况看, 英王在议会中依然有至尊的地位。按照习惯和英国人的观点, 英王仍然是一切权力的源泉, 是国家的化身, 没有国王和王权, 英国便失去存在的依据, 英王在混合政府结构中一直稳固地保持着核心地位。用亨利八世的话说就是, 国王是“首脑”, 议会两院是“四肢”, “首脑”和“四肢”紧密结合一起, 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政治共同体”。

就英王与两院的权力关系而言, 英王是议会的一部分, 受制于两院。英王作为议会中三个部分中的第一个组成部分, 每届议会开会时要亲临议会大厦发表演说和批准法律, 国王的签署权现在仅仅象征现代英国立法程序仍然体现两院三方这个宪政体制。尽管从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以来, 并没有一项立法剥夺国王的行政权, 但实际担负政府首脑工作的首相, 至今尚未由立法确定为政府首脑, 所以, 理论上, 国王仍然是政府首脑。但是, 在宪政实践中, 英王只是国家元首, 不再是政府首脑。首相实际上占据了政府首脑的位置, 取代了英王领导两院的权力。因而可以说, 英国的议会制政体是由首相而不是英王领导政府。

参考文献

[1]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M].人民出版社, 1999.

[2]Mei MaiKeJi Sacramento, 14th century[M].Oxford, 1959.

[3]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浅议会计信息质量 篇11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质量;职业道德

一、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及其他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体现着会计目标在信息质量方面的要求。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处理程序和基本方法标准的制定,直接受到会计质量特征的指导。在我国2006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特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质量的70%以上,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约束的作用,是提供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投资者把资源投资于企业,目的在于未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等,出于这一目的,投资者需要做出持有还是出售的决策,债权人需要做出是否贷款的决策,等等,这些人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拥有更充分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他们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可靠的信息,任何虚假和误导的信息都比没有信息更有害,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另一重要质量特征。会计信息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和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会计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而且还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但目前的会计工作中,虚假、歪曲的会计信息让众人触目惊心。这直接影响了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经济工作的秩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下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

2.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有些企业负责人出于种种目的指使会计人员人为地造假,或虚增利润骗取贷款,或隐瞒利润逃税,甚或虚列数据来掩盖贪污受贿。这类现象目前较为普遍。

3. 由于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基本规范要求,但是受准则的广泛适用性和准则本身某些既定原则的影响,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比如:成本效益原则的应用,由于忽略了那些相对不重要的信息,而使得会计信息与业务原貌有所出入;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如果资产估价低于真实成本,负债估价高于实际金额,可能的收入在将来实现,可能的损失在将来不发生,加上信息披露不完全、不及时,这也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等等。所以,许多会计原则在具体应用时往往会出现偏差。同时,由于已有的制度法规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的,不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时滞性”,也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实。

4.由于社会审计监督不力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注册会计师常常被称为“经济警察”,其职责在于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许多人缺乏职业道德和管理部门监督不力等原因,没能真正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相反有些甚至与企业勾结在一起,共同造假。

5.由于采用计算机记账带来的一些问题

将计算机引入会计工作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趋势。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不高,加之现有软件普遍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使得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漏洞,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问题由于其“不可见性”,其危害性可能会更大。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不容争论的现实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正常的经济秩序?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步伐

只有通过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建立企业在现代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这是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前提。

2.尽快制定和出台具体会计准则并继续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在认真总结现行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要求,适时出台一批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具体会计準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同时,鉴于会计核算制度将在较长一个时期与会计准则并行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努力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灵敏性,及时反映多变的、日趋复杂的经济业务。特别是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处理好会计准则的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避免个别企业利用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粉饰财务报告,操纵企业利润。

3.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心智结构,承担起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责任。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和职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使每一个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和手段。再者,要求每一位经营者和会计人员要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道德理念,一方面要增强法制意识,另一方面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增强道德责任心和责任感,保持职业良知。

4.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用法制手段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注册会计师作为维护经济秩序、公正鉴证财务报告的“经济警察”,理应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力量,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深感忧虑。这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更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那些违反职业道德、与企业勾结在一起提供虚假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保证这个行业的公正性,从而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5.尽快制定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越来越密不可分。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这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也是滞后于实际工作要求的,必然会影响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准则,来规范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从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翠香.中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08.

浅议会计诚信 篇12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但是, 伴随“银广厦”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的出现, 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 如果会计诚信问题得不到解决, 其“不和谐”因素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享有不同的信息。一般来讲, 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都会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 并控制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且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多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则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能违反诚信原则, 向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 违规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在当今成熟的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欺诈性的信息披露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其中就包括高额的民事赔偿, 往往令违法者赔得血本无归。在我国, 《证券法》对股票发行人未按有关规定披露有关信息, 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规定了行政和刑事责任, 但没有提到民事赔偿问题, 难以使违规者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正因为违规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所付出的成本, 这就为不法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添加了动力。

3、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 监督不力, 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直接原因

注册会计师在客观上需要他们维持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 保护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但是,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却使我们大失所望。不论是安然事件, 还是银广厦事件, 莫不与独立性问题相关。审计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审计。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要求它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独立于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 而在现实工作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很难。通常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丰厚的咨询收入, 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从而也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了必然。

4、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 由于改制不彻底, 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第一, 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集团公司绝对控股, 股东大会就成了大股东会议, 由大股东说了算, 这样就很难保证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二, 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 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三,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 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 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这种公司制度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是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1、建立民事赔偿机制, 提高会计失信成本

建立民事赔偿机制目的在于抑制供给者获取不正当得益的愿望, 如果供给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的, 使用者可以起诉供给者, 要求惩罚并给予赔偿。同时, 借鉴外国成熟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 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 建立民事赔偿机制, 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 使造假者无利可图, 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为。

2、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 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

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 审核供给者的诚信度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并据此评出信用等级, 这给了诚信供给者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 这包括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会计信息的审核和对供给者的监督, 以保证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

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管理, 建立诚信档案

注册会计师信用体系, 应包括:以《注册会计师法》和《会计法》为指导, 以独立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 以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为中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以内部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以检查指导和档案管理相结合的职业道德管理体系。为保证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实施, 应当设立专职机构或人员对执业机构和执业人员履行职业道德准则情况进行检查, 把优秀的和不良的都记入诚信档案, 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 提高注册会计师履行职业道德准则的自觉性, 保证做好各项工作。

4、注重会计文化建设, 培养会计诚信氛围

会计文化的建设是培养会计诚信的根本。会计文化主要指会计人才培养、会计实务操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等与会计相关的各类人员的教育上, 注重诚信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考核和评价。此外还需与企业诚信、个人诚信建设相结合。

5、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会计诚信建设,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 必须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有效控制和引导经营者的行为。企业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 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同时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总之,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 所有会计人员只要真正做到“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一定会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有机统一的会计诚信环境, 摆脱目前所面临的会计诚信危机。

摘要: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 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诚信, 遏制会计造假, 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 而且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精神, 建立会计诚信体系, 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

上一篇:师夷长技下一篇:创作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