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

2024-10-26

乌苏里江(共12篇)

乌苏里江 篇1

美声唱法由欧洲发源开来, 随后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流传, 美声初入我国, 是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在美声进入中国以后, 得到了很多音乐人的喜爱, 同时在中国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中国的音乐艺术, 逐渐形成了备受中国听众喜欢的民族化美声。《乌苏里江》是一首带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 民族风格浓郁。有情景, 有情绪, 音域高亢明亮。在中国声乐的创作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中西方声乐艺术的起源及在中国民族美声唱法中融合西方艺术

(一) 美声唱法在欧洲的起源

音乐作为人类的五大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伴随着人类诞生就有音乐的存在了, 在经过不断的发展以后, 音乐形成了包括通俗、民族、美声等多种类别。美声作为音乐的重要类别, 发源于欧洲。美声唱法的产生, 是结合了社会实际的发展的。欧洲的美声唱法最早是由意大利歌剧的雏形发展而来的, 又被称为“美歌唱法”。不难理解, 美声唱法的发展其实是伴随着戏剧发展的。经过不断地完善, 美声唱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表演体系。

(二) 民族唱法在中国的起源

民族文化是有地域差异印象的, 所以才会有民族之间的独特性, 形成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以及民族精神。其实类似于美声唱法的演唱, 在我国早期主要是体现在民间戏曲中。我们国家所特有的文化积累, 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唱法的起源与发展特征, 各民族的演唱韵味并不相同, 但它们又同时具有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审美的许多共性。

(三) 中西方声乐艺术在中国近现代时期的发展

欧洲美声唱法的传入:欧洲美声唱法在传入我国的时候, 会综合我国原有的一些相似民族声乐演唱艺术, 同时保留一些美声唱法的基本元素和要求。在经过长久的发展以后, 欧洲美声唱法于中国民族音乐艺术融为一体,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声乐体系。

从歌唱的技术层面上说, 美声的唱法注重声区混合, 也就是真声和假声根据音高混合演唱, 在歌唱的时候, 把可以调动的共鸣腔如口腔腹腔等都调动起来, 这也是美声唱法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显著不同点。在这一点上, 中国的民族化唱法是有所不同的。我国的民族唱法要求口腔的着力点相对靠前, 运用灵活有力的口腔喷弹力让声音更加清澈嘹亮。同时, 我国民族唱法在歌唱过程中提倡局部气息的控制, 这与美声调动所有的共鸣腔是不一样的。种种的区别导致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不同标准, 民族类唱法强调的是体字清晰, 发声到位, 而美声唱法主要是注重呼吸均匀, 注重发声、共鸣的有效结合。虽然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有诸多的不同, 但共鸣对二者在歌唱中的作用和意义的认知是一致的, 同时, 在一些共鸣位置、嗓音质量等诸多方面, 两者的区别也并不是不可调和。

民族新唱法:所谓的新字, 其实就是在区别传统民族唱法之上, 对美声唱法的一种内在的借鉴和学习。民族新唱法一方面保持着民族唱法的口齿清晰和声音优美灵活, 同时也融合了美声唱法宽广的音域以及真声假声结合使用的特点。民族新唱法的歌曲都有一个共性, 就是在美声唱法基础上, 民族韵味彰显的特别浓烈。在声音具有穿透力及感染力的同时, 又在情感的表达上追求声情并茂, 以情感人, 力求“字正”、“腔圆”。

二、民族美声艺术歌曲《乌苏里江》分析

(一) 作品背景

声乐作品《乌苏里江》由著名作曲家汪云才作曲, 词作家乌白辛、王双印作词, 歌曲抒发了乌苏里江畔的人民从被压迫不见天日的苦日子到终于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感情转变, 整首歌曲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又要求演唱者融汇美声唱法的技巧, 有情景, 有情绪, 音域高亢明亮, 曲调悠扬, 感情丰沛, 在中国声乐创作的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作成以来, 就被各大音乐学院列为声乐教材。

(二) 音乐风格

融合了赫哲族的民歌曲调以及美声唱法, 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 唱腔极具韵味。

(三) 唱腔咬字分析

《乌苏里江》这首艺术歌曲在声乐教材中是作为美声唱法被定义的, 但是这首歌曲明显带有强烈的民族传统歌曲的色彩和风格。从开始的虚词演唱, 以及主旋律的民族调性, 都证明了这是一首民族美声艺术歌曲。《乌苏里江》是一首很有内涵的歌曲, 需要演唱者唱出歌曲需要表达的沉重内敛的思想情感。歌曲演唱要求有宽广的音域和持续的气息, 不论是从低音区转到高音区或者从高音区转回到低音区, 没有强有力的气息作为支撑是不可能完成这首歌的完美演绎的。歌唱需要的气息, 集中在横膈膜, 横膈膜强大的韧性和支持力会使声音流畅而有弹性。换声区不能有痕迹, 稳定流畅的气息是唱这首歌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声乐唱法, 不论是民族美声、还是民间唱法, 它们的吐字、咬字技术很有民族个性, 汉语的单音节字, 最大的特点是一字一音一义, 各个相对独立的单音节字可以相互组合, 构成语义差别很大的不同词组。我国民族声乐始终围绕着汉字的歌唱吐字、咬字的技术变化发展并演变着。在咬字方面, 咬字 (咬声母) 真切, 吐字 (吐韵母) 清晰, 使歌唱语言生动、亲切并富于生命力。

(四) 技巧与情感的运用

在演唱歌曲时还要注重“声情并茂”, 在情、声、字、味、形等方面作全面要求, “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乌苏里江》在生动的表达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人民曾经遭受的苦难以及迎来光明未来的生活转折的同时, 又赞颂了乌苏里江畔美丽希望的景象。这是中华儿女方能体会到的深重情感, 具有非常典型的民族特征。演唱这首声乐作品的时候, 要注意情感的收放与转折, 注意其民族情感与时代背景, 与熟练的技巧结合, 这样才能演唱出成熟、动人的歌曲。从《乌苏里江》来看, 这首作品把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的曲调风格结合起来, 加入了我国民族的文化审美, 是美声唱法民族化进程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代表。

三、民族化的美声唱法在我国未来的发展

(一) 音色审美上的民族化

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指建立在欧洲美声唱法的所有的科学成分及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我国群众审美情趣的声乐艺术语言。如果作品本身就具有民族性, 即作品本身的音色审美对于普遍的听者具有认同性。如果“现在我正在唱民歌”或者“现在我正在唱美声”这种观念束缚了自己, 那对于表演来说就已经形成了一种阻碍。

(二) 演唱语言的民族化

歌唱的语言韵味与当地的地域性质及民族息息相关, 歌唱语言在本民族内是一种较为直接的交流方式, 而对本民族之外的听众来说, 是展现民族个性形象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吴碧霞老师的演唱中, 她并未把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区分开, 只是按语言分为“中国声乐作品”及“外国声乐作品”, 在民族语言与美声的交融中, 不仅成功实现了民族语言独有的韵味与美声唱法完美融合, 而且丰富了音乐艺术语言, 对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民族化的演唱语言使音乐作品的展现出更加鲜活的个性, 使其别有一番韵味。

(三) 发扬个性, 交融情感

歌唱的共性反应的是一般规律, 而歌唱的个性则是歌唱民族特色与风格特点。歌唱的个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如:国家、民族, 所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 主要体现在语言、声音形象、表演方式以及审美情趣上。“声情并茂、以情带声”, 这是中国民族音乐所具有的表现特点, 最主要是为了强调以情动人。在学习声乐以及发展声乐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要有对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真切地体会歌唱和作品中的情感, 用自身的情感去打动别人, 这样才能够学习、演唱出好的作品。“情”不仅需要歌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 还需要歌者对作品的反复研究和探索、尝试。拿《乌苏里江》来说, 了解赫哲族及乌苏里江畔人民生活的历史背景, 当地语言的特殊性, 读懂歌词或悲伤或希望的含义, 再加诸于高超的技巧, 这样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歌者、曲作者、词作者合一的真切情感, 才能够真正地打动别人。使现代美声和传统声乐艺术相融合取长补短, 融入中国传统特有的风情表达的情感效果是细腻和含蓄这样的演唱才能真正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感染力。

四、结语

音乐可以打破民族、国界、信仰等方面的隔阂, 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可以让音乐的桥梁把思想情感连接在一起。音乐有国界之分, 又有民族之别,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又无国界之分, 民族之别。因为音乐对于人们心灵的影响是相通的。我国声乐表演艺术也应该让不同风格的演唱并存, 百家争鸣才能让声乐艺术长足发展。著名音乐教育家周小燕曾说过:“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声唱法, 它是在深入研究、学习、吸收各种唱法优点的基础上, 综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演唱体系——中国的新声乐艺术。它随时代的进步和中国普通民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形成, 它使中国人听起来不觉得洋腔洋调, 外国人听起来别有异国风味, 它是现代的、中国的、科学的、可立于世界声乐之林的新声乐。”中华民族拥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文明, 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孕育传承大量优秀的声乐艺术。但是民族声乐艺术不仅仅是传承还要发展, 美声唱法民族化是当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 深挖传统声乐艺术的精髓, 融入西方美声的精华让传统民族声乐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这样的民族美声艺术才是真正意义上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

摘要:美声唱法又称为柔声唱法, 对于其民族化的研究主要指相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的历程来讲的。在我国, 美声唱法结合了欧美关于美声的传统唱法和一些科学元素, 慢慢的形成了一种为我国听众所喜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艺术语言。《乌苏里江》是一首带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 民族风格浓郁。有情景, 有情绪, 音域高亢明亮, 在中国声乐的创作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化,唱腔,咬字,情景交融

参考文献

[1]刘畅.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N].吉林大学学报, 2006, 06.

[2]廖霞.“中西合璧”的歌唱理念和方法—兼论吴碧霞演唱艺术[N].艺术探索, 2006, 06.

[3]宁洪梅.浅谈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J].北方音乐, 2011, 06.

[4]王冬弘.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J].教学研究, 2011, 12.

[5]周金宏.浅论西方音乐起源[J].中国创新教育导刊, 2008, 27.

[6]夏美君.民族民间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 (四) [J].盐城师专学报, 1995, 04.

[7]罗宪君, 李滨荪, 徐朗, 罗宪君, 李滨荪, 徐朗.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二:钢琴伴奏谱[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8]李荣.论字正腔圆[J].成才之路, 2007, 06.

[9]李翔.再谈“字正腔圆”[J].文学语言研究, 2009, 03.

[10]李晓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

[1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乌苏里江 篇2

9月17日,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河南省长葛市委书记刘胜利一行专程看望慰问了乌苏市在长葛市的挂职干部。

乌苏里江 篇3

城镇化试点中有关财政举措落实情况

一是出台了奖补政策。财政厅调研组发现,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建设中撤村并屯搬迁房屋成本过高、政府负担的补贴资金较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压力过大。为缓解这一矛盾,财政厅制定了对村屯撤并和农户搬迁省级财政奖补政策。在奖补原则上,明确省级财政安排的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农户搬迁和整村搬迁。凡在搬迁规划内的村屯,不论农户搬迁到城镇或中心村,搬迁一户奖补一户。省级财政奖补资金直接兑现到四县(市)。村屯搬迁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不足问题由县(市)负责解决。在奖补标准上,财政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两个标准:一是对列入村屯撤并规划的农户,每搬迁(拆迁)一户给予奖补1万元;对进入城镇居住的农户每户再奖5000元,以鼓励农户向乡镇所在地和县城聚集。二是对整村(屯)搬迁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即完成自然村屯归并拆迁的,村屯规模在50户(含50户)以下的,每个奖励10万元;在50户以上的,每个奖励20万元。奖励资金用于城镇化建设。从执行情况看,上述奖补原则和标准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效果也比较明显。

二是增加了专项资金投入。在省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省财政厅拓宽视野、广开渠道,通过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调整省本级财政支出结构、整合现有存量资金等措施,集中财力向四县(市)倾斜,同时主动与省直有关部门沟通落实相关专项资金,并及时拨付资金,有力支持了四县(市)城镇化试点工作的启动与推进。据统计,2012年省级财政及有关部门共投入资金69597万元,支持四县(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一批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供热等项目;投入9767万元资金,支持四县(市)改善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有力改善了当地办学条件,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改造了一批农村危房及泥草房,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三是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予以倾斜。第一,按照2011年省政府第六次专题会议精神,省级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共安排8000万元,每个县补助2000万元用于城镇化试点建设。第二,为加快四县(市)率先实现城镇化目标,省级财政2011至2012年以预拨形式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6亿元,每个县补助4000万元,用于推进四县(市)城镇化试点。

四是协调落实了相关金融政策。第一,争取国家奖励资金促进四县(市)贷款快速增长。2013年共安排四县(市)金融机构奖励资金3448万元,占全省奖励总额的14.5%,拉动涉农贷款增长24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省鑫正担保集团已决定在沿乌苏里江四县(市)以“办事处”方式设立分支机构,通过提供融资担保分别为虎林和密山争取到银行贷款2500万元和3000万元,有效缓解了市政建设资金紧张的状况。

加大支持力度 解决好相关问题

从试点的情况看,要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试点的目标,省级财政部门还要加大支持力度,并解决好相关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政奖补政策应继续施行。尽快研究出台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奖补对象、标准、方式以及资金拨付程序、管理监督等环节做出明确规定,通过政策公开,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整村推进和整屯搬迁,促进四县(市)城镇化建设。同时要加大对奖补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每年对奖补资金进行一次专项检查,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二是现有专项资金应予以倾斜。目前,中央和省级预算安排的涉及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专项资金主要有:农村基本建设投资专项,包括三供两治、泥草房改造、农村能源、饮水安全、一事一议、垃圾处理、文教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包括农机购置补贴、大型农机合作社建设、小农水专项、科技推广、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民合作组织、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畜牧发展资金等;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专项,包括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农村文化以奖代补、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器材补助等。省财政厅在专项资金安排上对四县(市)城镇化建设项目应给予重点倾斜。

三是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在省级资金方面,凡涉及的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包括文化、体育、卫生、计生、教育等方面的专项资金,要严格按照经省批准的城镇化建设规划确定的范围集中投入。同时,对四县(市)现有资金进行整合,凡涉及到城镇化建设的各项资金,整合集中投入,规划中撤并的村屯不再进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四是提供融资担保贴息支持。以省鑫正担保集团为平台,推进四县(市)政府出资成立或注资政策性担保公司;省级财政对省内各类担保机构支持四县(市)中小企业融资予以代偿风险补助;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对四县(市)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实施再担保;对于中小微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省级财政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政策给予贷款贴息补助;积极探索财政奖补资金与贷款贴息配套的有效途径,支持四县(市)开展贷款融资,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五是合理降低搬迁成本。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共有农户约10.7万户,其中,砖瓦房9.1万户,泥草房1.6万户。据测算,砖瓦房、泥草房搬迁费用分别在10万元、4万元左右(含宅基地及其他附属养殖等用房),如果1.6万户泥草房农户全部搬迁需要搬迁费用6.4亿元,按照城镇化率85%的要求,在剔除1.6万户泥草房后,还需搬迁砖瓦房7.5万户搬迁费用75亿元,两项共计81.4亿元,实现目标的压力相当大。建议下一步应本着尽量让农民少损失、尽量让富裕农民进城居住的原则,改进完善搬迁拆迁方式,采取泥草房→砖瓦房→楼房的“梯次方式”推进自然村屯的归并。即具备条件的砖房农户进城上楼,泥草房农户搬进中心村腾出的砖房,同时将归并自然村屯可再利用的部分砖瓦房保留下来作为农业作业点,减少损失浪费。

六是省直部门工作推进责任要明确。调研中市县反映,省直相关部门推进任务不具体、责任不明确,在资金倾斜上没有立足于各项专项资金存量,而是寄希望于增量上。建议在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上,结合现有专项资金,逐个专项资金、逐个部门地落实任务,做好“存量倾斜”文章。省直各相关部门把承担的项目纳入到专项资金整体预算盘子予以安排。

七是产业发展问题关系到城镇化建设成败。城镇化必须以产业为依托,以农民充分就业为保障。四县(市)属于边远地区,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土地规模经营,保障搬迁农户离土后的土地收益;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突出本地特色的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让农民进城后立得住。

八是搬迁后农民土地(宅基地)再利用和权属问题必须妥善解决。四县(市)农民宅基地面积较大,其权属和再使用问题已经引起农民广泛关注。据统计,2012年四县(市)16个自然村搬迁后计划共腾出农民宅基地2585亩,数量可观,利用价值较大。因此,建议在搬迁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历史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其宅基地不能全部由政府收回,面积大的一定要还给农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农村处)

乌苏里文化带试探 篇4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乌苏里上游文化的特点是她的移入性,即不像中原文化有自己长久的地域历史的沉淀,乌苏里上游文化形成自己显性主流文化期也就二三百年的历史。但这个文化的融合性很强,强在她的民间主体由辽宁山东合璧,还体现在尽管很微弱,但毕竟有保留的满文化及风俗。此外,由于临界俄罗斯,日伪前,两地边民可以往来贸易,所以俄方文化有所浸透, 如今可见的痕迹有:一是民间,特别是农村老人,在口语中还常用“别拉器”(俄语炉子),“黄泥朵罗”(西红柿),“围得罗”(水桶),“玛达姆”(女人),“格瓦斯”(饮料)。二是人们餐桌上常有的“苏白汤”, 即学俄国人用土豆、大头菜、西红柿做的汤菜。当时还时有双方边民通婚现象。黑龙江虎林市中国男人俄国妻及其后代不难找到。地域特点,使乌苏里文化平添了疆界异国色彩。

至此,我们对乌苏里,特别是其上游文化,有了轮廓性描述。这种文化,说到底,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道其要,是儒家文化。传统也好,儒家也好,文化主旨在于叫人会生存,会做人,做规矩的好人,过平静的生活。 传统文化弱点在于守拙有余,创见不足。给乌苏里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使之有了激活力,有了创造性,充满开拓精神,不安于现状,不屈服于命运的,那是转业“官兵文化”和“知青文化”的渗入。

应该说,建国后受益于革命军人文化熏陶,传统文化有了质的提升,在人们心中形成原动力的,首推乌苏里流域。

“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使乌苏里文化产生了第二次飞跃,从农村到县城,商业领域、工业战线、 文化教育更不用说,掺沙子现象改变了文化结构,使本地人也开阔了眼界,扩充了城市文明的信息源,文化品位的提升,不容置疑。

乌苏里文化——昔日北大荒,今日黑土地上民族的精魂。

摘要:满族人在乌苏里上游的民俗中留下的遗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还能看到的就是老年女人梳的发髻,那发鬏的盘法和汉人的不一样,在农村老年妇女中常见。在语言方面,满族人管妈妈叫nènè,管爸爸叫阿玛,也在民间时常使用着。满族人在乌苏里上游土地上,涉足时间长,但留下的文化及风俗不算太多,原因是满族成员在这块土地上没有长久居民,只留有占地防务的痕迹。

乌苏泥火山 篇5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专家一年前在考察乌苏市的旅游资源时,发现了位于天山北坡山前丘陵地带的36个正在喷发的.泥火山。经研究确认后,他们向外界公布了这一发现: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这是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的泥火山群。

这些泥火山口集中在白杨沟镇附近不到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最大的直径达1.6米,小的有如蚕豆。泥火山的喷发口呈圆形和椭圆形等不同形状,有的深达1米以上,地下喷出的天然气和泥浆在喷发口不停地翻腾,喷发剧烈的山口每分钟喷发超过60次,喷发物有青灰色与褐红色两种,有的喷发物上面还漂浮着黑色的石油。

大约100万年以前,在压应力作用下,地下水、气体以及松软的岩层混合形成的泥浆,冲透了第三泥岩沉积物,沿着断层裂隙间歇性地喷出地面,形成泥火山这种自然奇观。

专家说,泥火山是断裂活动形成的罕见自然景观,世界上只有美国、墨西哥、新西兰等少数国家存在泥火山,中国 台湾 高雄地区也存在泥火山,但在规模和数量上不能和新疆发现的泥火山群同日而语。

专家们期待着,中国最大规模、正在喷发的乌苏泥火山群,能够向人们展示地壳活动的奥秘、地层深处的奇特信息和神奇的自然景观。

泥火山美景

红河谷

乌苏大桥·中国红情缘 篇6

选择中国红作为乌苏大桥外观颜色的缘由

乌苏大桥的中国红情缘最早要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释名》训“赤”为:赤,太阳之色也。《洪范。五行》则训“赤”为“火色也”。《广雅·释天》训“朱”为“日色也”。因此,中国红是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代表吉祥、高贵、富贵发达,代表庄重和威严,同样也是中国魂的代名词。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中国红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人所在的地方,在当今,更成为爱国精神的所在。

乌苏大桥的建设源于我国黑龙江省抚远县黑瞎子岛的回归,2008年10月14日,俄国将抢占了一个半世纪的岛屿,归还了一半的面积给中国,从此黑瞎子岛处于“一岛两国”的政治格局。乌苏大桥作为连接黑瞎子鸟和祖国大陆的唯一通道,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其大桥主体设计为宝剑形状也是寓意我国领土的不可侵犯性,周身中国红色更是为了彰显对我国领土的捍卫。从俄国的境内远望,乌苏大桥好似一柄笔直的红色宝剑,其威慑力足以提醒外国人打消对中国领土的贪念,这也是选择中国红色作为外观漆的初衷。

准确定义出乌苏大桥的中国红色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人眼可以识别出自然界中700万种颜色,根据环境、经验的差异,一个中国红色的定义在不同人的脑海中会演绎出千万种“中国红”色彩:中国国旗上的红色是中国红,故宫城墙上的红色是中国红、世博会中国馆的红色也是中国红,等等。准确定义出最适合乌苏大桥涂装的中国红色——乌苏红,是通过颜色视觉传承中国文化、表达政治思想的必要前提。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需要考虑自然环境色彩对于大桥颜色的视觉影响,以及当地天气、气候等条件下颜色的显现效果。黑瞎子岛地处中国最东端,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凌晨三点日出,傍晚五点日落,全年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天气候严寒、干燥、持续时间较长;夏季受降水集中,雨量充沛,气候温热;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四季温度变化显著,冻结期长。所以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对乌苏大桥中国红的设计与实施,考虑到高温日晒、低温冰冻以及雨水冲刷的重要因素,进而为通岛乌苏大桥中国红色彩装饰的涂装实施提供专业的技术依据、技术参数与技术指导。

乌苏大桥的乌苏红的来源

为了准确定义出最适合乌苏大桥涂装的中国红色——乌苏红,清华大学色色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将项目开展过程划分为:颜色采集、颜色筛选、颜色延伸、颜色分析、实地考察、专家论证、样板涂装、实物涂装、颜色跟踪等多个阶段,将颜色的科学性贯穿项目始终(详细过程见2012年11月刊)。毋庸置疑,这个看似复杂的过程,正是最大程度地提取了“中国红”的颜色概念,并在最终将这一设计理念通过数字化的颜色得以准确实现。

乌苏大桥通车后更促进了黑瞎子岛的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笔者愿更多的中国游客每每在仰视“红色宝剑”、感受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蕴和图腾的同时,也体会到颜色从艺术到科学完美结合的技术力量。

新疆乌苏啤酒战略发展环境分析 篇7

乌苏啤酒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乌啤) 位于乌鲁木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其前身是乌苏啤酒厂, 始建于1986年, 企业发展迅速, 并且在2005年与新疆啤酒进行整合, 结束了新疆市场本土品牌二虎相争的局面, 是由世界500强、全球啤酒行业排名第四的丹麦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与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各出资50%组建, 现已发展成为疆内规模最大、西北地区同行业领先的大型现代化啤酒企业集团, 形成以啤酒生产为主, 拥有乌苏、乌鲁木齐等10个直属企业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域的大型企业。乌苏啤酒在近几年的发展中, 不但巩固和扩大了北疆传统市场, 拓展了东疆和南疆市场, 并使产品从新疆走向了甘肃、广州等省份乃至德国、蒙古和中亚市场。乌苏啤酒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发展成为西部著名啤酒企业, 能否进一步成为全国一流啤酒品牌并享誉世界, 与其战略发展环境密切相关。

二、新疆啤酒企业宏观发展环境分析

(一) 政治环境

国家酒业总体政策是限制高度酒的发展, 鼓励发酵酒和低度酒的发展, 支持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酒的发展;更重要的是, 我国不断加大西部地区开发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及乌鲁木齐亚欧博览会的举办, 为乌苏啤酒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良好机遇。

(二) 经济地理环境

新疆拥有啤酒酿造所需的原料种植基地及优势资源:新疆是世界三大啤酒花种植基地之一, 啤酒花产量占全国近50%, 特别天山北麓是享誉世界的五大大麦种植基地之一, 生产优质啤酒大麦。新疆是世界为数不多的、稀有优质水源天山冰川所在地, 冰川储量占全国的50%。冰川融化后经地表渗漏而集聚的优质水源, 为啤酒酿造提供纯净的天山雪融水。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可利用牧草地面积5136.05万公顷, 可为啤酒花、啤酒大麦的种植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新疆自身的优势决定了乌鲁木齐必然成为西部开发的核心地带。

另一方面, 中亚地区由于自身啤酒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同时缺乏啤酒生产的基本原料, 对进口原料的依赖使其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啤酒。新疆作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枢纽, 地理位置举足轻重, 中亚市场人口比新疆高出2.8倍, 这为乌啤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 社会文化环境

新疆现有人口2000多万, 少数民族占59.39%。一方面,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消费需求的迅速增加, 啤酒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必需消费品。乌苏啤酒能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是新疆人豪爽、不拘束的性格和少数民族好饮酒的习惯导致该地区啤酒消费量较大, 加之西部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 为乌啤提供了社会文化发展环境。

(四) 技术环境

乌啤是由全球啤酒行业排名第四的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和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 拥有充足的资本引进新技术、新的生产线, 其中乌鲁木齐分公司从酿造到包装的整套啤酒生产设备全部从德国、荷兰引进, 工艺流程全部实行数控化。乌啤所属子公司和分公司均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且其吨酒水耗全国同行业第一, 吨酒粮耗、吨酒能耗等消耗指标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三位。乌啤目前拥有三大系列21个品种和两个国际知名品牌, 其中乌苏暖啤、乌苏冰啤、乌苏番茄果啤、乌苏泡泡啤和乌苏精品啤酒等产品先后开发上市, 以不同口味、不同功能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三、新疆啤酒产业环境分析

(一)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进入者在给新疆啤酒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的同时, 也希望在新疆啤酒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啤酒公司发生原材料与市场的竞争。根据乌啤公司的发展现状, 笔者认为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不大, 因为乌啤作为新疆本土化的啤酒品牌已经得到新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其销售网络已遍布北疆、南疆各地州, 而且乌啤多样化的产品也可基本满足本地需求, 同时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地方民族习惯和消费习惯也会使潜在的进入者慎重行事。

(二) 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

目前, 乌啤在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雪花、蓝带、百威啤酒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本文针对其强力竞争对手——青岛啤酒进行分析。青岛啤酒目前已经在新疆市场开始了推广工作, 特别是在东疆市场如哈密和吐鲁番等地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至少50%以上) , 而乌啤在当地的销售却呈停滞状态, 可以预想, 凭青岛啤酒的品牌影响力, 如果进一步扩大在新疆的生产规模和市场拓展范围, 势必会对乌啤形成巨大的冲击。与青岛啤酒等外来大品牌相比, 乌啤的主要优势是本地化优势和渠道优势, 但这些优势还是低层次的, 尚不能形成其核心竞争力, 一旦外来大品牌也采取本地化运作和大规模的市场开拓, 乌啤的相对优势将会被极大削弱。总体来说, 乌啤新一代要取得上市成功必须立足于先解决其面临的“品牌形象低档”的核心问题。

(三) 替代品的威胁

该威胁来自于啤酒消费会受到其他替代品影响, 主要来自白酒、葡萄酒、啤酒茶等的威胁。由于啤酒相对其他酒类产品而言, 有着“冰凉”“清爽”等独特之处, 相对普通饮品而言, 却有“酒”的特性。因此, 国人对啤酒钟爱有加, 且目前总体上啤酒相对价格较低。总体而言, 笔者认为相当长时期内替代品的威胁对乌啤的影响不大。

(四)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啤酒企业以 “生产成本+微利”定位出厂价格, 将较大的利润空间让渡给经销商, 由经销商来操作市场, 负责市场定、促销等方面的工作。由于目前乌啤主要生产中低档啤酒, 技术上差异不大, 同时由于经销商与代理商对啤酒的价格敏感度较高, 总体而言,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对乌啤销售的影响也不大。

(五)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商对乌啤的影响体现在大麦、啤酒花等主要原料的价格上。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给啤酒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据有关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啤酒生产原料中的大米价格涨幅为50%, 麦芽涨幅为10%~20%, 其他相关项目成本也在上升, 如煤、包装物、运输物流成本等也大幅提高。目前, 在全国CPI较高的情况下,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对乌啤的生产成本有比较大的影响。

三、战略选择和发展建议

乌啤经过近些年的快速成长与资源整合, 目前已步入稳定增长期。要摆脱啤酒业本土化的魔咒, 实现长远发展, 笔者认为乌啤可选择以下发展战略:以新疆市场为重点, 加大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 继续稳步扩大北疆市场占有率, 进一步提高南疆市场份额, 加快东疆市场的重组步伐, 进军西部市场, 稳定中亚市场, 开拓西亚市场。

乌苏啤酒是在新疆本土快速发展起来的啤酒企业, 其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都在北疆地区, 新疆啤酒消费者主要也集中在这一地区。从全国范围看, 啤酒行业内各品牌, 包括国际品牌, 在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上差距不大, 市场竞争激烈, 乌啤的实力和知名度都不高, 因此乌啤发展的重心仍应放在新疆市场, 应稳步提升其在新疆市场的占有率。

以新疆市场为主, 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周边市场的开拓。目前无论是在国内市场, 还是疆内市场, 啤酒企业的竞争已达到了非常激烈的程度。乌啤挖掘本地市场的同时, 也要不失时机开拓周边的潜在市场。一方面, 借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将乌啤产品推广至甘肃、宁夏、青海等省份, 大力开展品牌营销, 使乌啤成为西部地区的啤酒业标杆;另一方面, 乌啤应凭借新疆与中亚接壤的地缘优势和主办亚欧博览会的机遇, 加快对中亚市场的开拓步伐。乌啤只有步步为营立足新疆市场, 瞄准甘、宁、青等西部市场, 并谋求走出国门在中亚市场占有稳定市场份额才能成就其强势品牌之梦。

摘要:乌苏啤酒在近二十年中, 运用不同的发展战略进行低成本扩张, 快速成长为西部啤酒行业的强势企业。通过对其宏观发展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 确立其战略取向为以新疆市场为重点, 瞄准西部市场, 稳定中亚市场, 开拓西亚等市场。

关键词:乌苏啤酒,战略环境,宏观环境,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姬智慧.啤酒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Z].中国啤酒, 587.

[2]邹昭唏.企业战略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67-79.

[3]张杰.现代生产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12:39-45.

乌苏市高新节水工程建设 篇8

关键词:高新节水工程,农田灌溉,滴灌,土地整理,农田管理,乌苏市

2008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认真贯彻落实 “四区一线”的产业布局, 大力开展农业节水设施建设。至2008年9月, 乌苏市推广膜下加压滴灌高新节水面积8 287 hm2, 累计建成拥有高新节水设施的棉田14 807 hm2, 其中, 6 807 hm2棉田是利用地表水灌溉, 8 000 hm2棉田是利用井水灌溉。已建成的滴灌棉田经2007~2008年2个周期运转后, 总体上达到了节水灌溉、增产增效的目标。与常规灌溉相比较, 乌苏市实施的高新节水工程是成功的, 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现对乌苏市开展高新节水工程建设工作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 找出不足, 旨在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宣传推广高新节水技术

宣传推广高新节水技术是工程实施前重要的一环。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有利于广大农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乌苏市进行的滴灌工程建设, 全部是在农户承包田内进行, 工程施工地块涉及农户多, 一个滴灌系统有时涉及上百户农民。只有农户思想高度统一, 才能互相配合, 完成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如果农户思想不统一, 各自为政, 一盘散沙, 滴灌工作就无法开展, 所以前期宣传工作要扎实深入。组织者首先要对高新节水知识有科学、清晰、正确的认识, 结合实际给群众解释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技术要领, 不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地向群众宣传, 否则, 将会使群众产生误解, 给整个高新节水施工过程和管理造成阻力。

2勘察规划

2.1滴灌地块的勘察设计

勘察设计是工程施工的依据。设计滴灌田图纸时, 要以区域内农作物种植面积为主, 充分考虑田间配套林、渠、路、排及田埂、土包等非种植土地面积[1], 力求按需购置材料, 节约成本, 避免出现设计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相符的情况。车排子镇榆树村在高新节水工程建设中, 初步设计建设面积为120 hm2, 施工方按照设计面积配置了相应数目的管材和机电设备,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农民净耕种土地仅为100 hm2, 另有20 hm2土地为林、渠、路、排及田间土埂等非耕种地面积, 出现设计面积与滴灌系统控制的耕种面积不相符的情况。施工方按设计面积施工, 而多出的20 hm2土地, 其投资成本是12万元[2], 这些非耕种土地产生的费用平摊到农民已耕种土地上, 必将加大农民负担, 而农户不愿意承担自己耕种地面积以外的费用, 相关各方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但一直悬而未决, 因此, 在滴灌地块勘察设计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设计区域中的非耕种土地, 尽量将设计面积与农民实际耕种地面积之间的差额减到最小。

2.2滴灌系统控制面积不宜过大

每个地表水加压滴灌系统控制面积在50 hm2左右最合适[1], 这样设计可使配套的机电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且便于管理。

在滴灌工程建设中, 如果土地面积过大, 水的运输距离就会增大, 对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网维护都不利, 对滴灌轮灌制度的执行也造成困难。

2007年秋季, 乌苏市石桥乡红柳村施工的180 hm2滴灌工程分为120 hm2和60 hm2两个控制系统, 其中大系统有些地块水的运输距离长达6 km, 虽然系统在各方人员的努力下, 维持了正常运转, 但很勉强, 特别是在滴灌期, 管网维护战线长, 人力消耗大, 抢修维护难度增加, 给轮灌制度的实施与农作物的及时供水造成困难, 因此, 设计时的系统控制面积不宜过大[3]。

2.3首部设计

高压滴灌所称的“首部”, 是指机电设备、水泵、过滤设备、水池及滴灌取水口的集合点。首部基础工程建设分为水池与过滤器平台建设2部分。

a. 首部水池设计。首部中的水池功能有蓄水与沉淀2方面作用[4]。在蓄水方面, 设计的系统取水流量必须是滴灌加压泵进水量的2倍以上[4], 在保证蓄水量的前提下, 可适当增加规模, 因为水池规模与建设费用密切相关。水池的设计要根据自然环境条件, 充分考虑防冻、防渗和方便清淤。车排子镇在3个首部设计过程中, 借鉴了周围团场的滴灌水池建设经验。车排子因处于盐碱地带, 冬季寒冷, 又因每年乌苏市南水北调渠系提供的水质浑浊, 为增强水池沉淀效果以及防冻裂, 榆树村、沙枣村和柳树村的水池都修建得比较大, 长度都在100 m左右, 而且四周水泥板下全部铺设30 cm厚的砂石垫层, 另加防渗膜[5]。在2007年7月乌苏市南水北调浑水来到之后, 水池起到了沉淀与蓄水的双重作用。

在实际运行中, 如果仅靠首部水池进行沉淀, 既不经济, 也不便于清淤, 因此,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排碱沟或在进水渠上游修建人工沉淀池, 对浑水进行预先沉淀, 然后再引入水池向水泵供水, 其沉淀效果十分理想, 且投资小, 同时在停水后, 可用机械对沉淀池、排碱沟进行清淤, 既经济又实惠, 因此, 沉淀池越多, 排碱沟越长, 效果就越好。2007年, 车排子镇柳树村、沙枣村、榆树村3个村的地表水滴灌中, 引的河水十分浑浊。柳树村修建沉淀池进行预先沉淀, 沙枣村利用排碱沟进行预先沉淀, 唯有榆树村用首部水池进行沉淀。夏灌结束后, 柳树村和沙枣村的首部水池内几乎没有淤泥, 而榆树村的首部水池内淤泥厚达1m左右, 对上宽12 m、下宽6 m、深2.2 m的水池进行清淤, 成了一道难题。

b. 首部过滤器平台设计。首部过滤器平台担负着过滤和大型水泵的作用, 其水泥平台的建设要考虑机械运转时振动的因素。西大沟镇的3个首部过滤器平台均为40~60 cm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5], 体积大, 造价高。通过1年的运行可以看出, 首部机电设备及过滤设备在安装正确的前提下, 运行平稳, 对首部过滤器平台振动破坏力不大, 因此, 平台不需要太厚, 能承载重量、经受机电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即可。为防止水泵运转时平台被振动破坏, 可在水泵电机基座下浇制水泥桩柱, 每泵1个, 以增加其牢固性, 平台周围部分用水泥浇筑地坪, 既经济实惠, 又坚固耐用。

3施工组织

3.1成立专项管理机构

滴灌工程投资大, 关系到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 而各乡镇只能在本乡镇内协调工程建设, 因此, 上级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 成立由管理、技术、财务等各方面人员组成的专项管理机构, 负责各方协调、技术支持、质量监督等工作, 对工程的每一个阶段, 每一个步骤都进行检查验收, 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008年春季, 乌苏市6个乡镇同时开始的滴灌工程建设中, 出现了 “地方政府尽最大努力协调, 却无法解决问题”的现象。在一个镇的范围内, 对施工企业与群众之间、与各驻镇单位之间的有关滴灌工程建设问题, 各镇党委政府可以进行协调处理, 但对各个镇范围之外的电力、水利、金融等方面关系, 协调起来难度就很大, 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 由上级部门成立联合专项管理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3.2严格监督施工质量

为确保工程质量, 最好一个工地配备一个监理人员或技术指导人员, 严格监督施工中的每个环节。

2008年春季, 乌苏市实施的滴灌工程建设中, 有6个乡镇、35个工地、近9 000 hm2土地, 但由于当时经验不足, 只聘请了6个工程监理人员。35个工地之间跨度几百公里, 监理人员无法分身检查每个工地的施工质量, 到灌期浇水时, 各种问题同时暴露出来:①出现了个别地块管材质量差, 管网接头不牢, 在加压滴水后漏水现象。重新返工既耽误了时间, 使这些地块没有及时浇上水, 并且一个地块出现故障, 就会影响整个滴灌系统的轮灌顺序, 打乱滴灌计划。②地埋管线问题。大部分地埋管线都是在春播前施工, 为不误播种期, 施工时抢时间, 在机电设备没有安装、水源无法保证的情况下, 没有注水试压就进行了管道回填, 结果, 灌溉期间地埋管线加压后爆裂, 给灌期滴水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③滴灌带质量问题。每年4月初, 滴灌区农户开始播种, 随铺膜机一同铺下的滴灌带由于市场货源紧缺, 供不应求, 施工方在滴灌带供应上出现了以次充好的现象, 而播种时无法看出滴灌带质量的好坏, 等到开始滴水时, 滴灌带不通、炸裂、断开的现象都出现了, 只好以人工方式更换滴灌带, 不仅任务十分繁重, 而且农民眼看着有水浇不到地里而受旱的棉苗, 对滴灌工程产生了抵触情绪。而只要有足够的监督力度, 这些问题都可避免。

4运行管理

4.1设备运行管理

因为是加压滴灌, 所有设备都是在加压情况下运行, 并且在灌溉期昼夜不停连续工作, 所以设备运行管理要有专人负责, 必须有值班人员24小时监护, 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排除。2008年, 乌苏市3个灌区中有12个地表水泵房在运行期间始终有人值守, 整个灌期设备运行良好, 未出现一例运行事故。值守人员劳务费用按15元/hm2进行收取, 农民对此也认可。

4.2轮灌管理

实行轮灌制度, 管理好地面滴水管网开阀滴水的先后顺序很重要[5]。现在实施滴灌的农田是由一户一块的土地组成, 且每家每户的土地面积大小不一, 无法按滴灌技术要求做到滴水控制到户。在滴灌管网密布的农田中, 牵扯的农户很多, 农田内随处都是控水闸阀, 打开其中任何一个, 都可使水进入农田。2008年, 在滴灌田灌溉期间, 有个别农户不遵守制度, 出现了私开、偷开闸阀现象, 对已设定的轮灌制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各乡镇都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 确保滴灌工作顺利进行。

4.3供水管理

a. 做好水源调度工作。地表水滴灌依赖充足的水源, 蓄水池必须时刻保证有足够的水量供水泵取水, 进水量一旦低于水泵取水量, 整个滴灌系统就要停止运行, 因此, 必须做好水源调度工作, 保证滴灌工作正常运转。在2008年滴灌期内, 乌苏市哈图布呼镇就因供水不足而被迫停泵, 等再次供水后, 未滴灌完的地块又要重新滴灌, 打乱了正常的滴灌顺序, 影响了滴灌工作的顺利进行。

b. 滴灌用水在秋季不宜停水过早。2008年8月24日, 车排子灌区高新节水滴灌全部停水, 但秋季气温仍然居高不下, 棉田出现干旱。根据生产经验, 秋季停水在9月10左右较为合适。

5促进农民种植理念与管理模式的改变

常规灌溉与加压滴灌的最大区别就是灌溉方式的改变:由大水漫灌变成均衡供水[6]。加压滴灌要求农民在棉花生育期管理中, 对施肥、施药、化控等管理步骤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农民长期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也必须改变, 否则农作物将面临旺长失控的局面, 对农业丰收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 农业技术人员要对农民进行培训, 使农民转变种植理念, 掌握高新节水技术操作规范。

6农田标准化管理

农田是否标准, 是影响高新节水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高标准节水工程要求农田为连片、集中、规则、平整的规范化条田[5], 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 才便于高新节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运行。

乌苏市农田由于历史的原因, 存在基础条件差、田间地块小、周围土埂大的问题, 这对高新节水工程的实施和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是极为不利的。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在政府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的各项政策指导下, 要求广大农民对自己耕地周围以及田边地角的田埂、土包进行平整, 逐步实现耕地条田化, 以便高新节水技术的推广、大型农用机车的田间作业以及科学统一的管理, 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土地整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 整理土地的成本达到1.2~1.5万元/hm2。为鼓励农民的热情, 推动标准化条田建设, 乌苏市政府出台了“谁平整、谁受益”的优惠政策, 对农民整理田边地角、搬运土埂后清理出的土地, 镇人民政府不再丈量, 全部由农户无偿耕种至二轮土地承包期结束, 整理出的土地耕种产生的效益作为对农民平整土地开支费用的补偿。在高新节水施工要求和优惠政策的双重激励下, 农民整理土地的热情十分高涨, 从2008年春季到2008年秋季, 全市已整理土地近6 000 hm2, 土地新增率达到11%。此外, 乡、村2级项目管理办公室要落实好项目建设完成后管理运行实施中的“五统一”要求, 即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措施[5], 以实现农田标准化管理。

7结语

对乌苏市2007~2008年开展的高新节水工程建设进行总结和分析, 详细阐述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遇到的困难、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为以后高新节水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志新.滴灌工程规划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23-218.

[2]顾烈峰.滴灌工程设计图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81-83.

[3]王京华, 荣航仪, 王德次, 等.大田膜下滴灌系统技术设计中的一些问题[J].节水灌溉, 2006 (4) :63-65.

[4]严以绥.膜下滴灌系统规划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8-39.

[5]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节水灌溉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111-145.

乌苏市棉花示范区高产栽培技术 篇9

1 选地整地

高产棉田多为黏土, 土壤碱解氮大于45 mg/kg, 速效磷大于25 mg/kg, 速效钾大于250 mg/kg, 均为中上等肥力水平;土壤总盐含量均小于0.3%。为做到一播全苗, 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基础上, 应狠抓播前灌溉质量, 提高洗盐效果, 及时疏通排盐碱系统, 适期耕地, 精细整地, 清除残膜。前茬为棉花, 秋收结束后机械粉碎棉杆, 结合施基肥深翻25cm以上, 进行秋翻冬灌, 用联合整地机适墒耙地整成待播状态, 并结合整地播前人工拾膜。

2 选用良种

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关键, 在早熟、优质、抗逆性强等特性的前提下, 应选用铃重、衣分高的品种。近几年棉花单产提升快, 高产田面积大, 关键在品种。重视对新品种引进、保持优良品种种性和纯度。在适度增加单位面积收获株数和总铃数的同时, 增加单铃重。可选用新陆早26号、新陆早31号、新陆早36号。保证产量结构:收获株数22.5万~25.5万株/hm2, 单株结铃数6~7个, 单铃重5.5~6.5 g。

3 适宜密植

播期为4月12—16日,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规律科学运筹水肥, 运用膜下加压滴灌技术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手段, 实现棉花高产。收获株数以22.5万~25.5万株/hm2为宜, 以保证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 通风透光好。

4 肥水管理

高产田在肥水投入及运筹上, 一是必须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才能满足棉株生长发育的需要。高产田土壤肥力中等, 采用“多次少量, 均匀滴施水肥”, 使棉株全程稳长不衰。二是坚持基肥、滴肥和叶面肥三结合, 调整基、追肥比例, 以花铃期滴肥为主。特别是后期增加肥、水投入, 适当晚停水, 对增加铃重、夺取棉花高产效果显著。全层施肥结合秋翻, 施复合肥375~525 kg/hm2、尿素300 kg/hm2、硫酸钾肥120 kg/hm2。6月下旬至8月上旬分4次随水滴施肥料, 施尿素45 kg/hm2、磷酸二氢钾15~30 kg/hm2。结合化调喷施叶面肥2~3次。全部应用滴灌技术[2,3], 一膜一管, 全生育期滴水8~10次, 总滴水量4 200 m3/hm2左右。6月中旬滴头水, 9月上旬停水。

5 化控及打顶

农户习惯于在传统常规灌溉技术条件下种植棉花, 采用节水灌溉后相应的化控技术还不到位, 滴头水后, 棉田有旺长的现象。应进行化控。高产田的化调前轻后重, 前调后控, 因苗制宜, 与叶面肥结合灵活掌握。适期打顶, 坚持“枝到不等时”, 控制棉株高度、果枝台数, 减少养分消耗, 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全生育期喷施缩节胺4次, 总量225g/hm2, 基本上与施叶面肥相结合[4]。化调“前轻、后重”, 喷施时间主要在苗蕾期和打顶后7~10 d, 棉株总高度75 cm。坚持“枝到不等时, 时到不等枝”的打顶原则, 打顶时间7月5—10日。

6 病虫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加强虫情调查。苗期棉蓟马发生严重的棉田, 喷施内吸性杀虫剂防治[5,6]。苗期及时在棉田四周喷洒保护带, 控制棉田红蜘蛛的传入蔓延, 防治选用专用杀螨剂, 如哒螨灵、克螨特等。棉铃虫的防治以预防措施为主, 在田间种植玉米诱集带做到及时发现, 早防治, 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适时进行防治。

摘要:为研究棉花的高产机理, 探索棉花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增加棉花产量, 提出了乌苏市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选地整地、选用良种、适宜密植、肥水管理、化控及打顶、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以期提高乌苏及类似生态地区棉花的单产和总产。

关键词:棉花,示范区,高产,栽培技术,新疆乌苏

参考文献

[1]白艳红, 刘瑞娟, 邹积田.棉花栽培应用抗旱保水剂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3) :50-51.

[2]罗章, 于洪波.滴灌技术在沙雅县棉花栽培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8) :160.

[3]刘桂珍.滴灌棉花栽培技术规程[J].新疆农业科技, 2008 (3) :36.

[4]王书平, 王洪信, 崔红亮.化控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 2007, 25 (2) :67.

[5]李彦文.棉花新陆早33号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 2007 (9) :17.

乌苏里江 篇10

1.1 社会经济状况

乌苏镇灌区近期工程行政上包括抚远县抓吉、浓江、浓桥、通江等4个乡镇及前哨农场, 区内总户数4914户, 总人口1.78万人。工程范围为:北临黑龙江通乌堤防、抚远山, 南以抚远至抓吉的公路及前哨农场二十二队附近的天然沟为界, 西起抚远山边缘及二抚路, 东至乌苏里江堤防、三江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34°16′23″~134°44′54″, 北纬48°05′00″~48°20′05″。灌区地形总体来看由高低漫滩和一、二级阶地构成。

1.2 工程现状

⑴防洪工程

乌苏镇灌区北侧为黑龙江通江水道, 东侧为乌苏里江, 由松辽委批复实施, 工程的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因此本灌区防外洪达到20年一遇标准。

⑵除涝工程

乌苏镇灌区近期排水工程分属三个涝区, 东北部为吉江北涝区, 西南部属浓江鸭绿河中下游涝区, 东南部属别拉洪河涝区。其中:吉江北涝区和浓江鸭绿河中下游涝区排涝标准已达到5年一遇。别拉洪河涝区批复标准为干5支5, 满足排涝要求。

⑶灌溉工程

乌苏镇灌区内现状没有地表水灌溉工程, 只有井灌水田4.65万亩, 均位于前哨农场范围内。

2 工程任务

乌苏镇灌区近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灌溉, 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 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创造条件。以既有工程为基础, 发展水田灌溉, 使灌区成为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达到国家对商品粮基地的要求, 至2020年使水田灌溉水田面积达到30.90万亩。

2.1 本次乌苏镇灌区近期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总干渠1条, 干渠5条, 支渠20条以及配套建设田间工程。

2.2 本灌区总干渠、干渠及支渠共布置渠系建筑物217座。

2.3 灌区配备1套现代化的自动供水实时监测和控制调度系统。

2.4 建设抚远乌苏镇灌区管理处。

3 综合效益评价

灌区建成后,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苏镇灌区工程投资为48527.30万元。

3.1 经济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项目实施后旱田改为达标水田的灌溉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前, 种植作物为旱田, 分别种植大豆、玉米、小麦, 其单产分别为120kg/亩、450kg/亩、200kg/亩, 实施后将旱田30.90万亩改造为达标水田, 其单产量为550kg/亩。

3.2 环境影响评价

灌区建设实施后可增加水田面积30.90万亩, 扩大人工湿地面积, 改善生态环境, 可创造诸多的就业机会, 改善灌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了基础, 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3.3 社会效益

乌苏镇灌区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质建设项目, 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各项指标较好, 符合规范要求, 项目实施后, 可使当地人均净收入由目前的4260元/年提高到8341元/年, 增加净收入4081元年。

4 结论

从经济分析来看, 该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10.68%, 大于社会折现率8%, 经济上是合理的, 敏感性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强的经济抗风险能力。从财务分析上看, 年财务收入大于总成本费用, 工程能够维持基本运行。分析表明, 项目财务可行、经济合理, 具有较好的生存能力。

摘要:乌苏镇灌区近期工程总面积63.21万亩, 设计灌溉面积30.90万亩。项目实施后, 可使本灌区粮食增产12.14万吨, 增加优质商品粮10.69万吨, 人均净收入增加4081元/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灌区,建设,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云彩里的大乌苏 篇11

苏晓很早以前就想去大乌苏的三姑家串门子啦。

爸爸有一张在大乌苏修铁路时的照片,那时候爸爸很年轻,据说刚跟妈妈搞对象。照片上的爸爸穿着一套灰蓝色的铁路工人制服,肩上扛了把镐头,站在一组刚铺设好的铁轨上,微笑着。身后是连绵逶迤的群山,和缠绕在那些山峰上的白白的云彩。

妈妈说苏晓你看见那些群山了吗?多气派呀。还有那些云彩,像棉絮一般轻柔的云彩,那就是你三姑家住的地方呀。大乌苏,地图上查不到的一个小镇子,你爸爸就是从那儿走出来的,一直走到了城里。

苏晓听妈妈那么说已经不止一遍了,每次听完了他都要去书柜上面的影集里找出爸爸的那张照片来,反复地看上面的群山和云彩。苏晓就想,爸爸一定是从念书的时候起就有了自己的理想,毕业了做一名铁路工人,把铁路修到他的家乡去,好让更多的人走出大山,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苏晓这么想的时候,心气便渐渐舒朗起来。

他暗暗地在心里打定主意,跟自己说,明年暑假就去大乌苏走一趟。

火车一直向北开。

黑色的影子多半是房屋的,还有河流和田野的,那是无比亲近的影像,把苏晓的心牵引着,也一直向北。

火车要经过千里荒原和无数的山峦,以及不间歇地驶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火车站。比如牵牛岭、大固其固、卢旗沟和望月、小峡等,这些一闪而过的小站的名字让他激动不已。

妈妈临送苏晓上火车时,塞给了他一个装了些钱的牛皮纸信封,嘱咐他带给三姑家的毛头交学费用。妈妈说你就交给你姑妈吧,让她来派用场。记住了,火车走到头,你就该下车了,那站名叫大乌苏。

苏晓说记住了,便提了行李包上了火车,他觉得妈妈真是絮叨,自己怎么说也十五岁了,绝对不是小孩子了,怎么她就不放心呢?

苏晓昨晚就把爸爸的那张黑白照片揣上了,他要带着去大乌苏的三姑家,把照片上的群山和真正的大山比对一下,看看它们究竟有什么变化没有。照片是爸爸二十年前照的,那时候爸爸是个铁路工人,还没跟妈妈结婚呢。十年弹指一挥间。那么二十年呢,能说是弹指两挥间吗?苏晓把遐想和疑惑都带上了火车,为的是去拾爸爸留给他的一个梦。

苏晓的爸爸在当铁路工人的时候娶了妈妈,又在有了苏晓的时候,当上了铁路局的工段长。苏晓念小学一年级时,爸爸跟妈妈分开了。爸爸用他那爬虫似的小汽车载走了他的一皮箱衣物、几捆子书和他那瘦弱的身体,只给苏晓留下了那张黑白照片,留下了苏晓对大乌苏的惦记和向往。

妈妈说去看看你三姑吧,她家的日子过得紧巴,毛头要是愿意跟你来,就把他带来。城里的书教得好,毛头只有来了城里,念书才会有出息。

苏晓起先是念城里最好的学校。

那所中学的教室里有着雪白的墙壁和明亮的灯光,还有丰盛的午餐。

苏晓能来这所学校念书,是沾了他爸爸的光——苏晓和妈妈正为他没考上重点初中着急时,爸爸的小汽车开到了家门前。爸爸的司机把一张签了名盖了红章子的纸条放到桌上就走了。苏晓第二天拿着那张纸条去了学校,果真就有人问了他的名字,带着他去教务处办了手续后再把他领到新分的班级里。

苏晓当时想,那张小纸条怎么就那么神通广大呢,自己的分数不够也能凭它进重点中学读书?可念了半个月后他却毅然决然地退了学,去家附近的一所普通中学上课了。那是他在小学毕业时教委统一给分配的学校,他说他因病耽搁了报到,他的恳求让校长和老师接纳了他。妈妈问他原因,苏晓说他受不了同学们的挖苦,也不想凭借父亲的权力升学,那么做实在让他感到脸红。

妈妈没有责怪他,妈妈说苏晓你开始懂事了。

学习的间隙,苏晓按照妈妈给他写的地址,给三姑家的毛头寄了两本画册和几个自制的书签,之后他又给毛头写过几封信,却始终没有收到毛头的回信,苏晓想,那些画册是要飞过重重山峦的,它们能像鸟一样飞到大乌苏,飞到毛头手里吗?

苏晓没有见过三姑家的毛头,只听妈妈说毛头比他小三岁,也没有父亲。妈妈说毛头的父亲是个木匠,给十里八村的很多户人家都做过家具,有雕花的衣柜,有黄玻璃木的婚床,还有小巧的穿衣镜和梳妆台,手艺好着呢。可好好的一个人,却在一次去山上挖松胶的时候掉下悬崖摔死了。

那年,毛头只有六岁。

去大乌苏只能坐火车,而且只有一条铁路线。

妈妈告诉苏晓,大乌苏就是一个小镇子,有百十来户人家,靠种很少的粮食和采山货为生。镇子的两面是青山,一面是清洌洌的水,苏嘟噜河的水和黑龙江的水。那里的树很安静,引着轻柔的风,接受阳光的照耀。后来苏晓知道妈妈为什么对大乌苏充满了爱恋,因为那是她的爱情生长的地方。

苏晓班上有一个叫王浪的孩子,个子矮小身材也瘦,只有眼睛是明亮的。王浪是民工的孩子,父母亲带着他来城里给人家盖大楼,父亲因为突然间犯了头晕病从脚手架上摔下去住了院,母亲忙着照料丈夫,也不怎么管他的学习了。

课余时间苏晓问过王浪,问他的家在哪里。王浪说在黑龙江的依西肯,很远的一个小村子。苏晓说你们家周围全都是青山吧?王浪说那是啊,咱那儿的山老鼻子高了。光树种就有上百种,有好多叫不上名字呢,像落叶松、白桦、水曲柳、麻天杨……都有。野兽就更不用说了,什么野猪、狍子、灰狼和熊瞎子应有尽有。

苏晓就是那一次从王浪的嘴里知道了依西肯离大乌苏好像不是很远,都在大兴安岭山脉的张广财岭余脉里。

有一段时间里,苏晓把王浪当成了三姑家的毛头,都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呀,还都那么淳朴。苏晓把妈妈给他买的红苹果切成两半分给王浪吃,还给他带画册看。

那会儿,两个人下了课就坐在校园墙根底下说大山、说依西肯的事。

王浪给苏晓讲他的家乡,说他的家乡离黑龙江太近了,夏天放了暑假他就跟同村的小伙伴二毛楞和栓柱子去江汊子里摸鱼,什么花鲢、细鳞、牛尾巴,什么小柳根、黄鲇、红尾,大的有尺把长一斤多重呢,一尾一尾拿草梗拴了,拎回家去让娘用把蒿和山胡椒炖了,可鲜呢。

王浪还跟苏晓说二毛楞的事,听得苏晓直瞪眼睛。王浪说二毛楞没有大号,只知道他姓魏,爹是鱼把头,无冬历夏地呆在渔点里带着人摇船使网,娘是个俄罗斯女人,生下他不久就跑回对岸去了。二毛楞不念书,二毛楞淘气,说话一字一顿的,他总是有很多零花钱,带着王浪他们几个去村里的杂货店买糖块吃买汽水喝。

王浪还说二毛楞的爹时不常地就划了船沿主航道走水,据说是在帮二毛楞找他那个外国娘,还说一旦找着了,就立马把他送过去。

苏晓说二毛楞怎么说?

王浪说不同意呗,二毛楞说他才不愿意去住对面那些尖顶顶的木房子呢,夏天还凉快,到了冬天准漏风,不冻掉下巴才怪。

王浪说完就咧了嘴吃吃地笑,引得苏晓也笑。

两个人笑够了苏晓就跟王浪说,啥时候你回依西肯老家时也带上我吧,跟着你去看看黑龙江,顺便也去大乌苏走走,看看我三姑家的表弟赵毛头。

火车跑了一夜,以它雄鸡样的吼声唤来了黎明的曙色。

苏晓也跟着坐了一夜的火车,醒了就探出脑袋看车窗外面的景色。

火车好像是一头牦牛,逆水而上,在山道上缓慢地爬行,时而钻过黑黑的隧道,时而绕圈子游走在旷野上,带着全车厢的人向北。

苏晓是知道这次旅行的时间的,在他上车前妈妈就告诉了他,要走十七个小时零十分钟,行程一千六百多公里。也就是说在第二天黄昏时分才能到达终点站大乌苏。

在城里念书的头一年,苏晓就从妈妈那里知道了发生在他们家里的一些事。妈妈说苏晓你都十三岁了,不算小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你这样的小战士呢,人们管他们叫红小鬼。之后,妈妈便把她跟爸爸闹别扭的事情跟苏晓原原本本地说了。妈妈说你爸爸变心不要咱娘俩也是有原因的,当时你爸爸提了工段长后遇见了棘手的事,说白了就是他遇见了念大学时的女同学杨秋,杨秋是你爸爸念大学时的女朋友,他们相爱了好长一段时间呢。

妈妈说你爸爸的那个女同学杨秋的叔叔是铁路局的副局长,正好是你爸爸的顶头上司,他知道你爸爸跟他侄女从前的事,就找你爸爸谈了话。结果你爸爸便对他的那个女同学杨秋好起来。他经常去杨秋教书的铁西小学接送她上下班,礼拜天也很少回咱这个家来,不是陪那女人去湖边散步,就是一起看电影下馆子吃饭。

妈妈说当时我的心都冷了,就以为你爸爸是怕了杨秋的那个叔叔手里的权,是想巴结人家好继续升官,我就借机狠狠地跟他吵了一架,之后便赌气分开了。

苏晓听到这里插了一句话,那后来呢?

妈妈说后来才知道你爸爸是知道了杨秋当时正患了肺癌晚期,在人世间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才去帮助她照料她的。

妈妈说是因为自己的执拗才使我跟你爸爸分开的,你爸爸因为我去他和杨秋的单位里闹生了气,一气之下和我办了离婚手续,并娶了那个女人。

妈妈说她知道事情真相后还是觉得爸爸做得不对,他毕竟是有家的人啊,应该对他的家庭负责任。

苏晓看到妈妈说完那件事后,兀自掉了一些眼泪。

坐在火车上想到这些陈年旧事,苏晓的心像被什么揪了一下,他觉得爸爸和妈妈都是善良的人,尽管他们生活的轨迹没有画好,但他们的心都有着相同的温度。

爸爸能去关爱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妈妈能理解爸爸所做的事情,又义无反顾地帮衬着爸爸老家的亲戚,多不容易啊。苏晓在心里计算过,妈妈每年给三姑家的毛头寄去的念书的钱,那也绝对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妈妈只是一个商场的售货员而已,她挣的钱并不多。

妈妈跟苏晓说要不是你爸爸得了病过早地离世了,她会不计较他的过失,会邀他重新回到这个家里来。

苏晓的爸爸用他的关爱送走了那个女同学杨秋后,没两年也彻底地离开了他们。拿苏晓妈妈的话说,人生真是一个戏剧性的舞台,谁也料不到自己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料不到演出会何时终止。

苏晓在黄昏时分下了火车,梳两个羊角辫的女列车员微笑着告诉他大乌苏车站到了。

苏小拎着手提包往车下走时,见车厢里还有一些人坐着,就疑惑地跟列车员说,不是到大乌苏火车就到终点了吗?那个女列车员说谁说到终点了啊,往前面还得走两三个小时呢。苏晓说是妈妈跟他说的,大乌苏是终点站。走在他身后的一个高个男人说,那是哪年的事了,现如今火车朝前修了,已经一直修到十八站和韩家园子了。

站台上满是夕阳的余辉,那是渐渐下落的火轮样的太阳快隐进山体时抛出来的光晕,燃烧着似的霞彩,竟是那样金碧辉煌。

苏晓注意到了石头砌的站台上那一块别致的木站牌上的黑字,大乌苏,两边分别用箭头指引着沟坨和青云岭两个站名。他想,火车是钻了山洞子啊,火车不是像妈妈说的那样到大乌苏就终止了,而是又朝前面修出去了很远很远,那是一些爸爸那样的铁路工人挥汗如雨、凿山铺路的结果。

火车鸣着汽笛开走了,留给苏晓的是一节节车厢那巨大的暗影和群山的轮廓,这群山的山体是黛色的,好像在苏晓头的上方,也好像在他身体的左右,空荡而饱满。

月台上已经没有人了,苏晓拎起放在地上的行李包时,一个矮个子的男孩子隔着栅栏朝他喊着小海哥,并且使劲地挥着一双手。

小海是苏晓的乳名,妈妈跟他说过,他的乳名还是三姑给起的呢。苏晓的眼睛倏然间就湿了,他想是毛头吧,三姑家那个让他时常想起的表弟。苏晓加快了步子,小跑着出了检票口,跟毛头抱在了一起。在毛头的身边站着一个黝黑皮肤的中年女人,咧着嘴朝他笑着,苏晓想一定是三姑了。

晚饭是坐在院子里吃的,三姑给他们用杠豆角炖了腊肉,还煎了一盘子荷包蛋,主食是红枣糕,小米水饭。毛头吃饭时总是拿眼睛盯着苏晓看,手里捧着一个大号的蓝瓷碗,吸溜着碗里的水饭。苏晓吃了两个蛋饼,喝了半碗水饭一个红枣糕,便放下了碗筷,毛头则狼吞虎咽地吃掉了剩下的几个蛋饼。

坐在小板凳上吃饭,能够看到对面的群山,青灰色的山峰,在云中游走,就那么时远时近,好像伸手就能触摸到似的。

毛头手里捏着一个红枣糕,进屋去捧出一个书包般大小的纸箱子来,郑重其事地摆到苏晓的面前,然后用闲着的那只手打开盖子。

里面竟是几十个花花绿绿的香烟盒,有石炮台牌的,有牡丹牌的,也有双狮牌的,其中白狼牌的烟盒居多。

毛头眼睛定定地看着苏晓摆弄他的那些烟盒,神情是专注的,黝黑的脸庞上带着些许得意之色。

好半天,毛头才将手里最后的一小块红枣糕塞进嘴里,弯腰从盒子里拨拉出一个熊猫牌的烟盒来放到旁边的木凳上说,小海哥你说是这个烟盒最值钱吗?

苏晓把那个浅绿色的烟盒拿在手里看了看说,是的,你攒的这些烟盒里属这个贵,这可是干部们抽的牌子呢。

苏晓说不知道你有这个爱好,早知道我会在城里帮你攒的,城里满街都能拾到。

毛头说那你回去帮俺攒吧,等下次来时带给俺行吗?

苏晓点点头,之后便从提包里取出妈妈买给他的一些水果和食品,还有几本画册和文具,统统摆到了饭桌上。

三姑正好出院门倒洗碗水,便把那些吃食都收到盆里端进屋去。三姑说留着过几天吃吧,你俩刚填饱肚皮,哪有空当再装呀。

毛头便把画册抓在了手里,稀罕地翻看起来。

在三姑家呆了四天之后,苏晓便觉得没意思了,多少有点想家。

大乌苏的夏天尽管是迷人的,但毕竟地方小,出村街没几步就到了山脚下。爬山是十分有趣,抓着树干和岩石曲曲弯弯地向上,可爬过几回也就腻了。大山也不像爸爸留给苏晓的照片里那么吸引人,倒使他有些憋闷,因为他看到的只能是山,视野再也无法透视到别的东西。

毛头是个有心计的孩子,尽管比苏晓小几岁,却看出了苏晓的失望和寂寞。他就绞尽脑汁地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毛头说俺下午带你去白石砬子下兔子套吧,兴许能套到红眼圈呢。毛头说的红眼圈是野兔中的上品,被猎人捉到了能换回好几张钱的。明天还可以去望月坡采山里红和蓝莓果吃,蘸过露水的果肉鲜着呢。毛头说了一大套玩法,最后跟苏晓说,你实在觉得没意思,咱就背了干粮去俺四舅的种植场转转,那儿可好玩呢,到处都是发酵和生长着的木耳菌子,还有参园子,都被扣着棚子呢。

毛头最后说的这个主意引起了苏晓的兴趣,他说就去你四舅的种植场吧,带上你的弹弓子和泥球,别忘了再带把柴刀。

苏晓跟毛头在征得三姑的同意后,就在第二天一大早收拾东西出门奔了马国头山。

毛头四舅的木窝棚在山坞里藏着,房檐上的干茅草上丛生着嫩绿的青草,青草上还开着些不知名的野花,倒是有几分隐蔽。

毛头带着苏晓翻了好大的一座山才走到四舅的种植场,苏晓只看了几眼便喜欢上了这个大山深处的世界,真像是世外桃源呀。

窝棚搭在坡底,周围长满了橡树和白桦,每天倾听各种鸟的叫声是真正的享受,算不上婉转啼鸣,也是真正的天籁之音。

让苏晓和毛头失望的是四舅不在山上,去山外的韩家园子林场置办生活用品去了,只有四舅妈在山上守着,听她说毛头的四舅回来还得几天的时间。

毛头就跟苏晓道歉说真是不巧,咋就赶上俺四舅没在场里呢。毛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跟苏晓悄悄地说了四舅有杆猎枪的事,还打保票一定让四舅把枪拿出来,让城里来的苏晓打两枪。

四舅妈说赵毛头你咋来了,跑这么远的山路累坏了吧?

毛头拉过苏晓给四舅妈介绍说,苏晓是他叔家的孩子,暑假来山里串门子的。

四舅妈便高兴地说那可是稀客呀,快进窝棚里歇会儿吧,几十里的山路呢,一定累坏了,舅妈这就给你俩烀野猪肉吃。

四舅妈很年轻,长了张俊气的脸盘,说话的声音也好听,毛头偷着告诉苏晓说,四舅妈是县城里吃粮本的人。

两人一边吃着路上摘的山丁子果一边围种植场转悠,看毛头的四舅设置的成排的木耳段和半亩地大小的参园子。

出来倒淘米水的四舅妈告诉毛头说,山坡右梁的泉眼处有两棵山梨树,果子有九分熟了,你带小海去摘吧,甜着呢。

四舅妈的话立刻唤起了毛头的兴趣,他拉着苏晓的手便奔向山坡的右梁,只十几分钟就找到了那个泉眼。

水简直是清澈极了,透明而瓦凉的水从岩石缝里冒出来,咕嘟着白色的水泡再流回到地下去。

两人趴在泉眼旁痛快地喝了一阵子,然后再朝西北方向找到了那两棵山梨树。

毛头身手敏捷,脱了鞋几下子就爬到了树半腰处,将拳头大的梨子挑熟的一个个摘下来,丢给下面的苏晓。

两人坐下来吃梨子的时候,苏晓问他身后边那一大片花叫什么名字啊,开得那么艳丽?

花是深红色的,成片地在这面隐蔽的山坡上盛开着,肆无忌惮又霸气十足。

花竟有股子淡雅的草药气息,大朵大朵,洗染着静静的山谷,在阳光底下开得生机勃发。

毛头拍着脑门子想了好一会儿,才斩钉截铁地告诉苏晓说,是四舅种的大烟花。

苏晓经毛头的提示,想起了这就是他们初中课本里老师讲过的罂粟。

苏晓说你四舅怎么种这种有毒的植物呢,好像是国家不允许的呀,老师给我们看过宣传片的,我记得那部片子的名字叫“铲除毒品利国利民”。

毛头说可能是俺四舅想到上秋时割浆熬烟葫芦,再炼大烟膏换钱吧。

苏晓说反正你四舅是不该种这些有毒植物的,兴许是犯法的。

毛头听了苏晓的话便急了,忙说那咋办啊小海哥?

苏晓想了想说,毛头你也是学生娃吧?

毛头说这学期是,可能下学期就念不成了,俺妈还没凑够俺的学费呢。

苏晓说,你放心吧,你念书的学费我妈让我给你带来了,已经交三姑手里了,那些钱说什么也能让你念到初中毕业。

毛头说真的吗?那可是太好了,俺正为这事发愁呢。

苏晓忙说,是学生娃就得听老师的话,咱俩替老师把你四舅种的毒罂粟除掉吧,你敢不敢?

毛头说你敢俺就敢。

苏晓说那就这么定了,一会儿回去吃午饭,吃完之后悄悄地找铁铲回来,铲掉这些毒植物就下山。

两人打定了主意之后,便捧着梨回到了毛头四舅的窝棚里。

铲掉一亩多地的罂粟棵子,两个孩子仅用了半个多钟头,红艳艳的花瓣落到地上后,整片的山坡就显得空旷起来。零落的花瓣,继而又被山风卷走,落向更远的坡谷。

夏天是万物呈现幻想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撒欢的乐园,两人像打了场胜仗一样欢喜了一阵子后,就说得快点离开这儿,说不定四舅赶回来,发现了非揍他们一顿不可。

毛头拉着苏晓的手怯怯地跟四舅妈说,俺们回了,明天再来玩。

四舅妈穿了件粉色的汗衫坐在窝棚前磨一把镰刀,她一边沾唾沫试刀锋一边说,回吧,路上别贪玩,快点走,太阳落山前准能到家。

苏晓应了一声后,便拎着毛头四舅妈送的一筐蘑菇朝山下走去。

苏晓的身后是提着只弹弓子的毛头。

两人小跑着走到山脊背的时候,苏晓边擦汗边问毛头,明儿个有回城的火车吗?

毛头说不知道,反正是两天一趟,来的去的火车都路过咱大乌苏。

乌苏里江 篇12

关键词:棉花播种关键期,气候变化,气温,终霜期,乌苏—沙湾棉区

塔城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北, 98%的棉区集中在南部的乌苏、沙湾2个县市 (以下简称乌—沙棉区) , 属于同一个气候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使棉花成为区域内的支柱农业产业, 到2010年, 乌—沙棉区棉花总播面积逾8万hm2, 分别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7.3%和53.3%。棉花产业已成为乌苏、沙湾两地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 棉花生产过程对气候环境的依赖也愈显突出, 尤其是棉花播种期的气候因素制约的影响,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不仅直接影响到能否及时出苗、全苗和壮苗, 并且还可以影响到开花、结铃和吐絮的时间直至产量[1]。因此, 了解这些气候背景和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就尤为重要。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选取乌—沙棉区2001年至2010年4月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 采用对比、距平等方法分析了气温、终霜冻、降水、大风等异常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对棉花播种的影响。

2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1 气温

棉花是喜温作物, 棉花播种期间对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的反应最敏感, 播种期间的旬平均气温是影响棉花播种期的主要因子之一。倒春寒和低温回寒是乌—沙棉区影响棉花播种的重要制约因素。乌—沙棉区在近10年中, 2002年、2010年出现春寒, 2003年、2008年出现倒春寒。通过统计发现, 近10年中乌苏—沙棉区4月上旬平均气温出现偏低的概率为50%, 4月中旬平均气温出现偏低的概率为40%, 4月下旬平均气温出现偏低的概率为30%, 旬平均气温出现异常低的只有2003年4月中旬和2010年4月上中旬, 这种概率基本上是7年一遇。

以上分析表明:近10年来乌—沙棉区出现春寒的概率较小, 为10年一遇, 出现倒春寒的概率为20%, 为5年一遇。棉花播种期间, 4月上旬出现气温偏低的概率有50%, 4月中下旬气温偏低的概率相对小一些;强降温天气容易在4月中旬出现。

2.2 终霜期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新疆大面积采用了地膜植棉, 影响地膜棉苗霜冻和低温冷害的主要农业技术之一是棉花的播种期[2], 因此了解掌握终霜冻出现的规律, 选择适当的时机播种可以避免或减轻终霜冻所造成的灾害[3,4,5]。现着重分析异常终霜冻即特晚终霜冻和偏晚终霜冻的分布。乌—沙棉区终霜冻期多年平均为4月6日, 近10年平均为4月8日, 较多年平均偏晚2 d。2001—2010年间有3年偏早, 平均偏早时间在9 d左右, 近10年有6年出现了终霜冻期偏晚的年份, 基本上为2年一遇, 其中2001年、2005年、2006年、2010年终霜冻期出现在4月15日之前, 比一般年份晚10 d以内;2003年、2008年终霜冻期出现在4月15日之后, 比一般年份晚10 d以上。最早年与最晚年终霜冻期的变幅很大, 最早、最晚终霜冻期相差日数达30 d以上。因此, 乌—沙棉区棉花播种期间受到霜冻的影响, 一般每2年1次, 出现时间集中在4月中旬至下旬初, 比正常年份平均晚8 d。终霜冻期的推迟, 与一些年份出现极端气候事件现象 (低温等) 相对应。

3 气候变化对春播的影响

棉花为喜温作物[6], 由近10年同期温度、降水及终霜期变化分析可看出, 4月是乌—沙棉区一年中天气变化较为激烈的时期, 该时期气温已出现明显回升, 降水量也逐渐增多, 但冷空气活动频繁, 气温变化起伏较大, 受冷空气和寒潮影响, 易出现较大幅度的降温等天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乌—沙棉区年际间气候变化较大, 常有低温连阴雨、春寒或倒春寒天气等极端灾害天气事件发生, 有时还会造成大雪和较晚霜冻等低温冻害, 是影响当地农作物适宜播种期早晚的主要原因。

2002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 由于降水频繁, 导致日平均气温持续偏低, 5月上旬最低平均气温<10℃, 形成延迟性冷害, 造成烂种和出苗周期延长。2003年5月12日出现的8级以上大风, 使乌苏市偏西棉区瞬间风力达9~10级, 其中5级以上风力持续近10 h, 0.53万hm2棉花因此受灾。2003年和2008年4月中旬的强寒潮天气发生, 使正在进行中的棉花播种进程中断。此外, 春季持续低温回寒同样对播种形成危害[7]。

4 结语

近10年乌—沙棉区棉花播种期间气温波动较大, 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气候变暖趋势加剧了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频发, 特别是终霜冻期有推迟的趋势, 对棉花播种影响较大。每种作物都有固定的生长期限, 播种过晚会缩短其自然生长期, 延迟作物成熟, 降低产量, 甚至受生长后期初霜冻的危害。因此, 要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 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确定适播期, 减少和避免出苗后遭遇终霜的冻害, 从而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达到稳产、高产。

参考文献

[1]金志凤, 邱新棉.浙江省棉花适宜播种期气候分析[J].中国棉花, 2001, 28 (5) :19-20.

[2]傅玮东.终霜和春季低温冷害对新疆棉花播种期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1, 15 (2) :38-43.

[3]张燕, 刘洛春, 李军建, 等.五家渠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9, 3 (2) :46-50.

[4]阿布都克日木.阿巴司.气候对新疆棉花产量的影响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1 (6) :29-34.

[5]白金凤, 武峰梅.侯马市棉花生产气候条件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5) :298, 300.

[6]陈六书.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模式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1994 (10) :7-9.

上一篇:内镜置入术下一篇:泛政治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