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保

2024-09-01

出口信保(精选6篇)

出口信保 篇1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符合WTO规则的贸易促进措施, 是保障我国企业收汇安全、促进出口成交的重要政策工具。

党中央、国务院对出口信用保险在“稳外需”中的作用高度重视。2009年5月27日,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专题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 把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作为当前我国进一步稳定外需政策措施首先安排, 这是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其力度之大, 前所未有。

国务院推出的关于完善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包括: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 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降低保险费率。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资金安排。

2009年6月3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 商务部与中国信保联合召开了全国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会议, 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这是在新形势下召开的、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

我们相信, 出口信用保险将成为我国支持出口的重要手段, 在“稳外需、促增长、保就业”方面, 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出口信保 篇2

2011年12月15日

入世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出口大国。10年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从无到有,从零跃升至全球龙头地位。

出口信用保险承担着为出口企业护航的功能,更是当前在符合WTO规则下,唯一尚有较大发挥空间的支持出口政策。受惠于政策和企业需要,陌生的出口信用开始跃入人们的眼帘。

在我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在入世10年中,励精图治迅速成长,从全国各分支机构的队尾,上升至前列。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飞速成长背后的推手是什么?出口信保到底为企业解决了哪些难题?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的情况下,出口信保对我国外贸出口还能发挥哪些助力作用?本报记者近日来到广东实地调研寻找答案。

一个电话帮出口企业救急

加入WTO使我国企业大规模、大范围地参与全球化竞争,但陌生的国际通用信用交易往往让企业不知所措。如何防范风险,减少损失,成为企业走出国门的“一道坎”。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陈连从讲述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美国某大型销售企业,依靠销售中国和韩国厂家生产的DVD,8年时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快速蹿红,成为美国最大的品牌之一。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美国经济疲软,失业率上升,加上当年两场全球著名球赛被取消,电视机销售无法达到预期,而配套的DVD也祸不单行,涉及滞销金额达到400多万美元。

美国企业为了减少自身损失,以DVD出现质量问题为借口,向中方提出索赔,要求中方承担70-75万美元的损失。中方犯难,一是担心产品质量确有问题,底气不足;二是也大体明白外企想借此赖账,转移自身损失。不甘心哑巴吃黄连,中方答应赔付20-30万美元。

不料想外企很强硬,索赔金额陡升至120万美元。中方不得已,将赔款也提升至70-75万美元。双方金额相距甚远,外资一怒之下,称法庭上见。

中方企业顿时傻眼了,一个电话打给陈连从,期望从中调和,并告诉他中方能赔付的底线不超过75万美元。陈连从,这个身材不高但十分干练的广东人,曾先后多年担任外资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2002年创办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州营业管理部,从无到有,使该机构成为推动华南地区出口贸易的生力军。

他在市场打拼多年,熟悉境外金融贸易领域的经营路数。接到中方企业电话后,当即一个电话把美国人从被窝里拉了出来。最后,美国人很痛快答应将索赔从120万美元下降到70万美元。陈连从不仅为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挽回了一笔损失,也为企业减少了5万美元的外汇损失。

其实,这个案例中除了陈连从丰富的阅历和谈判经验外,更主要是外方摄于出口信用保险的“信用惩戒”机制。

美国这家企业是一个轻资产的公司,50多万美元的公司,销售额达到30亿美元,还有1亿多美元的存款,没有1分借款。该公司经营方式主要是借助信用凭证进行购销,此公司在中国境内涉及7000万美元的现汇交易。一旦被中国出口信保启动信用保险机制(被列入信用“黑名单”),那么,意味着这家公司以后就得扛着现金到中国做买卖。

出生证上带着为外贸出口“保驾护航”重任的中国信保,成立时就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密不可分。2001年12月18日,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7天,我国惟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国信保宣告成立。

10年来中国信保实现了超常规快速发展:2002年至2011年10月间,承保金额从27.5亿美元增长到2062.9亿美元,承保业务覆盖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承保金额全球排名第一。提前锁定应收账款风险

世界经济金融大环境的变化,对于中国信保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尤其是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欧美等以往信用等级相对较高的国家也频发违约事件,出口企业的贸易风险陡升。

另外一方面,企业要闯荡国际市场,必须善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如果仍然坚守“先付钱、再发货”的贸易原则,稳是稳了,但会增加更多机会成本。

“没想到,这场金融海啸势头竟然这么猛,我们一直感觉安全边际很高的业务,转眼间变得非常脆弱!”回想起近两年来经历的全球市场上的种种波谲云诡,陈泳欣依然心有余悸。她是广东美的日用家电集团国际营销事业部的信用管理经理。

位于广东顺德的美的集团,目前已成长为中国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出口业务已遍及全球。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美的国际业务量非常大,当时美国的银行重组,欧洲的银行延期付款,直接导致公司在出口上遭遇前所未有的风险敞口。

美的遭遇的危机并非个案。一般而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海外买家拖延支付货款甚至赖账的风险加大。

二是出口贸易中涉及信用证结算等银行信用的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信用证结算方式不再具有原来的信用程度,我国资本类输出项目的融资以及项目的执行也受到很大挑战。

三是海外主权违约风险加大。一些国家的对外偿付能力、主权担保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稳定性等都受到较大影响,外汇管制风险也在加大。

在风险水平增高的情况下,出口信保的“保驾护航”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美的集团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间,美的集团已把全部的应收账款风险交由中国信保承保,规避了来自海外市场难以掌控的国家政治风险以及买家的商业风险,确保了集团海外经营收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美的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金融危机以来,广东信保在保持费率水平稳定基础上,采取了积极的承保政策。同时,非常重视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帮助省内企业规避风险。比如,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了限额审批、理赔追偿等业务的运作效率。另外,还通过“金融危机跟踪专报”、“行业风险态势分析”等报告形式,及时帮助企业了解、分析金融危机对海外银行、企业和产业的影响。据统计,2008年当年,信用保险对广东省企业国内外信用销售的支持达到420亿元人民币,支持企业增加出口超过50亿美元。目前,广东信保年承保规模近300亿美元。

助力消除新兴市场“信息不对称”

为了摆脱主权债务危机下欧美市场逐渐萎缩的市场风险,很多企业将目光瞄向了正在崛起的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是泛指非传统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新兴往往意味着不稳定的政策环境,以及无法预测的政治和商业风险,企业如何在加大对新兴市场出口的同时,规避所面临的多种风险,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广东美的微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部长邝广雄,向记者谈及了在出口信保公司的帮助下,成功实现了对白俄罗斯的投资。“当时我们想进入白俄罗斯市场,设立一个制造基地。尽管对方销售商已经合作多年,但还是对各种风险有担心。要不是出口信用帮着查明当地销售商的情况,并给予信用额度,我们是不会轻易投资的。”邝广雄表示。

TCL集团(000100)高级副总裁、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郭爱平,带着浓烈的地方口音讲述着TCL与广东信保的故事。

“TCL是外向型企业,但分公司在当地实力不是非常强,无论是对客户的了解还是对当地经济金融等信息的掌控上,都难以完全把控。说句老实话,没有信保机制,我们即使将东西卖出去也睡不着觉,因为担心货款不能安全回笼。”郭爱平说得很实在。

记得当时TCL的产品出口非洲某国家,当时接到广东信保对其的信用评估降级提示后,赶紧回笼资金,避免了当地因政局不稳定带来的损失。

可以说,正是信保实行积极的承保政策,帮助企业有效解决了“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的难题。

目前,广东信保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定期都向企业通报当地最新的银行经营信息。通过中国信保的第三方专业信用评估,使得公司能够及时根据全球银行风险情况,进行有效的信用资源配置,把握市场机会,支持核心买家,在大力拓展业务的同时,也降低了自身的国际业务风险度。全程顾问式服务

出口信保时政策性金融机构,没有政府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郑建荣是一个干练爽快的人。郑建荣告诉记者,明年一季度或上半年,广东外贸形势将最严峻。预计未来一年,广东外贸企业将持续面临订单不足和经营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进出口增幅将进一步回落。而出口信用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广东是我国进出口第一大省,外贸依存度高、影响大。2011年1-10月,广东(含深圳)进出口贸易总值7473.7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5.1%。尽管与改革开放最初相比的近50%的份额相比出现下滑,但外贸第一的位置仍不可撼动。

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但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在自身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陈连从强调,出口信保的服务不是单纯的卖保单,而是重在全程服务和过程管理。

他告诉记者,在信用风险的事前防范阶段,根据客户的业务种类、应收账款管理情况等,帮助客户制定个性化承保方案,选择不同的产品组合;提供资信调查服务,帮助企业筛选信用较好的买家开展放账业务,开拓南美、非洲、东欧等新兴市场。“此外,还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帮助企业审查合同中的风险漏洞,开展与买家的合同谈判。”

在他看来,出口信保为企业提供的是顾问式的全程信用风险管理和服务,再加上信用保险的经济补偿、开拓市场、融资便利和提升管理这四大功能,服务特征明显区别其他传统保险。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来,作为政策性保险,出口信用保持了盈亏基本平衡,略有盈余的水平。

配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快速崛起后的出口信用保险,未来路径在哪里?

在刚刚过去的第108届广交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代表企业和省份负责人召开外贸形势座谈会的时候,曾多次提到企业应利用好出口信用保险这一工具。

陈德铭指出,在现在坏账率高企的情况下,企业既可以利用出口信保减少风险,也可以利用这张保单来融资。国家为企业提供的这一政策是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其实,出口信用保险不仅是简单地提供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等产品,也有包括保单融资等其他服务。在国际贸易竞争不断激化的前提下,没有足够的金融手段整合资源将步履维艰。企业可以拓展思路,综合利用这项金融工具。

10年来,为适应我国出口、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化,中国信保不断创新完善保险产品,改进保险服务。目前已经拥有由43种产品、26种承保模式组成的项目险、贸易险等业务板块,以及包括资信评估、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服务体系,建立了与客户无缝对接的“信保通”客户服务系统。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玉霞笑眯眯地讲起了一段往事:2009年1月,珠海市首创集约信保平台,通过集体打包、集中投保的形式,降低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投保成本。金融危机肆虐时,正是借助这个平台,天威才得以彻底摆脱后顾之忧。

而这正是出口信用保险与当地政府联手,因地制宜设立的创新模式,成为众多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销售的“防弹衣”。

服务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信保也不例外。

2010年4月,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推出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E计划”,以服务年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为核心,除特殊国别外,投保企业投保一年内对所有海外买家的出口均可获得基本收汇安全保障,一旦发生风险,直接向中国信保索赔。

此外,企业通过投保还能享受到一系列增值服务,通过及时了解掌握中国信保发布的国别风险、不良买家情况等风险预警信息,安全行走于国际市场。

陈连从告诉记者,出口信保将全力支持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方面,承保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船舶、农产品(000061)等产品出口,引导企业调整出口结构,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

对于未来的发展,陈连从表示,广东分公司将根据辖区的市场特点和经济格局,适当加大市场拓展投入,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承保面,重点扶持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品牌产品及龙头企业,如电子、家电、汽车、造船及服务外包等。

中国信保为家电企业出口保驾护航 篇3

家电产业在中国制造业中占居重要地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家电行业产值为6823亿元,家电产品的出口额达358.5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彩电、空调、电冰箱,微波炉、电风扇等多种家电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家电行业涉及产品类别多,产业链条长,对经济和就业拉动效应显著,同时对出口依存度较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受传统出口市场的房地产业衰退及消费者收入减少和悲观预期等因素影响,外部家电消费需求持续萎缩。今年1~7月,中国空调出口量同比下降37.2%,洗衣机同比下降18.6%,电视机同比下降29.7%。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发挥政策性信用保险作用,针对家电行业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承保措施,同时加大理赔追偿力度,努力帮助家电制造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在全球家电市场需求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今年1~8月,中国信保支持家电产品向135个国家出口49.4亿美元,全面覆盖包括海尔、美的、海信、TCL、长虹、格力等国内主要家电生产企业和全部种类的家电产品。今年1~7月,中国信保对空调、电视机出口承保渗透率已经分别达到36.5%和19.3%。

协助家电企业抢占国际市场分额

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家电行业普遍受到需求下降,价格下滑的市场压力,国际市场订单争夺激烈,行业风险加大。中国信保加大工作力度,引导家电企业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利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支持企业以更有竞争力的贸易条件抢夺订单,巩固传统出口市场。以往家电企业出口多采取出运前收取全部预付款方式和信用证交易,放账交易比重相对较小,且账期往往在60天以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买家普遍出现流动资金紧张、融资渠道不畅等困难,纷纷要求供应商延长账期。结算方式变化和账期延长增加了交易风险,占压了企业资金。如果没有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企业坚守原有结算方式和交易账期,会导致在订单争夺战中丧失竞争力,失去得之不易的市场份额。中国信保认真履行政策性职能,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承保60天以上账期业务,帮助企业抢订单,促出口。今年上半年,批复限额件数中60天以上账期占比上升28.6%,所承保的出口额达14.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5%。

支持企业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加大新兴市场开发力度。在各主要出口市场中,中国信保不但帮助家电企业稳定发达国家市场份额,更着力支持企业拓展新兴市场。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发达国家需求持续萎缩,新兴市场则出现一定分化。今年1~8月,中国信保支持中国家电企业出口非OECD国家20.37亿美元,同比上升40.3%。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主要国家对美元的货币急剧贬值,买方持币观望导致拖欠频发,影响了中国家电企业出口信心,造成有单不敢接。中国信保通过细致分析,出台特殊承保政策,今年1~8月,在家电出口上述拉美三国项下承保多个超千万美元的出口项目,授信金额超过7000万美元,合计支持出口金额达2.15亿美元。亚洲、非洲的新兴市场近期家电消费需求相对旺盛,中国信保采取了更大力度的积极承保。今年1~8月,支持企业向阿尔及利亚、印尼两国出口1.08亿美元的空调、彩电等家电产品,有效地帮助企业抓住了机遇,拓展了海外市场。

创新承保模式,满足特殊需求。中国家电行业出口国别地区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面对市场差异较大,贸易模式复杂多样。中国家电出口企业对于特殊贸易模式的需求在金融危机后变得更加迫切。中国信保针对家电行业不同企业的特殊承保需求,采用境内联合投保、一般代理出口、信用证方式扩展承保买方风险等特殊承保模式,满足企业出口需求。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破产银行不断增多,一些国家汇率巨幅波动,对于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家电产品的出口面临的政治风险、银行风险以及买方风险显著上升。根据企业的相关需求,中国信保积极推出信用证结算方式下扩展承保的特殊承保模式,服务家电企业出口。以国内某著名家电企业为例,中国信保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专门为其设计了信用证业务保单,支持了该企业向越南,安哥拉等国226个买方下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出口。

根据行业特点提供专业服务。金融危机发生后,家电企业对于了解海外市场动态和金融危机影响需求迫切。为了进一步支持家电出口,提高承保效率和服务深度,中国信保组建了专门的行业承保团队,为家电企业承保和海外市场研究提供专业的服务。

中国信保针对家电出口集中的大买方,加强信息收集和全面调查,深入分析大买方受金融危机冲击程度,中国企业所占市场份额,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制订差异化承保政策,帮助企业防范风险的同时,抓住贸易机会。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信保先后在广东、浙江、山东、宁波等地举办多次家电行业风险研讨会,为企业分析全球家电市场发展趋势和风险状况。

协助家电企业渡过难关

对家电企业提供优惠费率,扩大业务覆盖面。综合考虑国家政策、行业特点等因素,中国信保对家电企业采取了优惠费率政策,家电企业保单的平均费率明显低于总体平均费率。与积极的承保政策相配合,中国信保通过减轻企业财务负担,扩大了信用保险覆盖面。今年前7个月,全国空调,电视机出口均为负增长,但同期中国信保支持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9.5%和140.9%,合计支持出口达到了22.71亿美元。

提高理赔效率,及时提供风险保障。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家电行业受到直接冲击,为帮助家电企业化解收汇风险,中国信保已累计向家电企业支付赔款2076万美元,同比增加278.5%。中国信保履行政策性职能,克服重重困难提高理赔效率,前8个月平均结案时间较上年同期缩短10天,为企业及时提供损失补偿,保障了企业经营稳定。

加强风险跟踪和预警

中国家电行业出口具有全球覆盖、大买方集中的特点。中国信保对全球各地的大买方集团建立了持续的风险跟踪和预警机制。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信保在风险跟踪中发现俄罗斯第一大家电零售企业ELDORADO,美国第二大家电零售企业CIRCUITCITY先后发生风险异动,通过主动介入、及时向家电企业发布警示信息等方式,中国信保在这两起重大海外风险中帮助中国家电企业挽回损失达千万美元。

重点支持优势骨干出口企业

金融危机为当前国内家电企业加速转型,树立品牌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信保加大了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工业和自主品牌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强和品牌竞争力强的企业。在今年1~8月,中国信保支持海尔,美的、格力、TCL、海信、长虹等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国内前10位龙头家电企业承保规模占同期全部家电保额的69.32%;在中国信保重点服务的241家家电企业中,国内民族品牌企业占比超过了97%。在中国信保的支持下,部分家电企业出口逆市增长。厦华电子半年报披露,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86%、出口额同比增长37%,同时管理层预计今年可新增1200个就业岗位;海尔在欧洲意大利和西班牙市场上虽然面临多家国际著名家电巨头激烈竞争,但在200g年实现逆势增长,预计全年业务增长均将达300%。为支持自有品牌产品出口,中国信保为美的,格力等企业设置自有品牌保单,在承保政策上进行倾斜,为家电企业在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升级转型、拓展自有品牌提供重点支持。

根据国家轻工业振兴规划,对于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点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中国信保加强对产业转移涉及企业关注力度,集中资源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安徽,重庆,四川,湖北,江西等地区重点家电出口企业已与中国信保建立业务联系,今年1~8月,对上述地区家电出口承保规模2.79亿美元,支持了合肥荣事达、四川长虹等多家内地企业的出口。

厦门信保出台扶持出口措施 篇4

针对厦门市台资企业出口占比较大比例的特点,出台了台资企业保险方案。根据台资企业以多年交易买方为主体交易对象的特点,推出了保险产品组合。台资企业可通过选择不同责任的保险产品,规避收汇风险。例如其买方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企业与其有较长的交易历史,双方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该类买方,企业即可选择单独投保破产险,避免因系统风险导致买方破产而引发的损失。

推出外贸企业代理业务承保模式

厦门市作为外贸高依存度的港口城市,贸易公司的代理业务占有较大比重。为此,推出了外贸企业代理业务承保模式,该类模式下,以外贸代理企业为投保平台,集合其代理工厂,纳入承保范围。

制订新措施扩大保险覆盖面

出口信保 篇5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全球贸易量迅速下降,我国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大困难。

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六项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与提高出口退税比例,减少出口环节收费等侧重降低成本的政策相比,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则更侧重提升出口企业的信用等级,支持出口企业放賬交易,增强出口竞争力,提升出口商品价值,扩大贸易规模。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出口信用保险对稳定外需,促进出口成交的杠杆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在短期内提振出口企业信心。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帮助企业建立风险转移机制,解除出口收汇的后顾之之忧,破解“有订单不敢接”的难题。

二是有助于增强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市场拓展和信用管理功能,帮助企业采用更加具有竞争力的结算方式“抢抓海外订单”,开辟新市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国外企业受本国货币贬值影响,出口价格优势凸现,抢走了中国出口企业的不少订单。面对国外企业的强劲竞争,沈阳某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企业抓住进口商在金融危机期间更希望延迟付款的心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向进口商提供了长于竞争对手的信用账期,在没有降价的情况下抢回了订单。在南美洲,账期长达6~12个月的分期付款非常普遍。中国出口企业在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下,不仅敢于承接这样的订单,而且还相应提高了出口产品单价,增加了利润空间。

三是有助于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便利功能,可以有效缓解出口企业的资金瓶颈,解决“有订单无力接”的问题,进而带动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天津一家中小型化工企业出口增长迅速,对资金需求较大,如果通过房产抵押获得的银行贷款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便利服务,该企业顺利从银行获得无抵押、无担保的贸易融资额度200万美元,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企业承接订单的能力,该企业年出口额比投保前增长了200%,达到4500万美元。

作为国际通行的促进出口的金融工具,出口信用保险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际贸易中已被普遍使用。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加大了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对本国出口的保障支持能力。实践证明,不论是在经济平稳增长的正常年景,还是在经济危机的非常时期,出口信用保险都是促进外贸出口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初见成效

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面对新任务、新要求,中国信保迎难而上,果断行动,打破常规,创新举措,为确保业务发展需要,出台了承保、理赔,追偿、资信服务、风险控制,业务流程优化、人力调配、年1~3月的总和还多:新签保单环比增加了58.4%,是去年同期的3.6倍。1~6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承保金额达到24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5%,并呈现环比逐月加速上升的趋势,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一般贸易出口的渗透率达到10%左右,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得到提高,为企业提供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金额为200亿美元,同比增加近20%;提供资信报告5.018万份,同比增长61.54%,短期险损失案件平均结案时间较去年同期缩短16天。

承保向新兴市场出口额明显增加。6月份通过短期出口险支持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42.3亿美元,环比增长171.4%。1~6月,通过短期出口险累计支持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1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有效引导,支持企业开辟新市场,抢抓新兴市场订单,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承保较长信用期限业务量快速增长。6月份,中国信保承保账期30天以上的业务同比增长81.6%,承保账期90天以上业务同比增长131.2%,1~6月,承保账期30天以上的业务同比增长31.7%,承保账期90天以上业务同比增长45.5%,有力支持了企业“大胆接单”,向买家延长授信期限,提高出口竞争力,巩固出口市场份额。

对重点行业的支持取得明显成效。1~6月,短期险承保中国机电产品出口109.5亿美元,占短期险总承保金额的45.2%,同比增长29.3%;承保轻工产品出口19亿美元,同比增长52.8%承保纺织服装产品出口30.1亿美元,同比增长51.8%承保医药产品出口11.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承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5%,有力促进了中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

推动企业用好用足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还不高,主要原因是中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短,经历国际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少,对出口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出口收汇风险还抱有侥幸心理,或者仍然习惯采用比较保守的贸易结算方式,有的甚至还简单地用“放弃订单”来回避风险。

2008年,在金融海啸来临时,中国信保发出了“不缩小保险责任范围,不提高保险基础费率”的郑重承诺。在当前外需低迷、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的形势下,中国信保与广大出口企业同舟共济,再次郑重承诺:实施积极的承保政策,降低平均费率,简化操作程序,优化产品体系,创新承保模式,提高承保效率,加快理赔速度,扩大保障范围,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稳外需,抢订单,保份额,扩市场。

为此,中国信保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出口信用保险。

——在几十家服务网点的基础上,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外贸出口核心区域以及几十个重点城市为依托,全面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推广力度。

——创新承保模式,全面优化业务流程。为方便出口企业投保,针对大型生产型企业出口,推出简约承保模式;针对中小型生产企业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推出代理业务承保模式;针对企业的特殊需求,推出特定风险承保模式。

——创新产品,延伸服务。为促进银行扩大对企业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支持中小出口企业做大做强,中国信保于今年7月正式推出银行保单、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保单两个新产品。

——较大幅度下调平均费率,降低企业投保成本。从2009年6月1日~12月31日,中国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平均费率将在2008年整体平均费率基础上下调30%左右。各地保户构成不同,买家风险不同、赔付率水平不同,费率调整幅度也将不同,不会一刀切。中国信保将根据出口信用保险原理和市场风险特点,本着既有利于促进出口,又坚持费率与风险匹配的原则,确定不同市场、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客户、不同风险业务的降费比例,实施结构性降费措施。

——配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农产品,机电产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化工医药,光伏电池和家电等行业为重点,加大承保支持,与相关行业商协会建立合作平台,扩大对这些重点行业的承保覆盖面。

出口信保 篇6

一、云南省对外贸易现状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云南省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2010年突破100亿美元,2012年超过200亿美元,2014年已接近300亿美元,三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5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全国外贸整体下行的形势下,云南省货物贸易额为245.3亿美元,同比下降17%,全国占比0.6%,排名第22位。

云南省以一般贸易为主,边境小额贸易为特色,以东盟为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多年来,对东盟贸易额一直占云南对外贸易额的一半,东盟中,缅甸又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比约50%。省会昆明货物贸易额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其次是德宏、玉溪、版纳、红河。民营企业已成为云南省外贸主力军,但大型国有企业的地位仍举足轻重,已培育形成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服装、磷化工、有色金属、电力6类传统出口优势产品。

(二)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情况

云南省既不是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又不是纺织原料基地和纺织品、服装加工基地,没有机电、纺织服装等产业支撑,这两类商品均由云南外贸流通企业在全国范围调运货源,供应出口。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以有色金属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但有色金属矿产采选、冶炼产能过剩,加工制造技术、设备落后,出口商品属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同时正面临矿藏不断减少的囧境。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云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以及《关于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外贸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优良,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更好地发挥云南省地域优势,2012年9月1日云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以及《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出口工作的意见》。近几年,云南省特色现代农业围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着力打造云烟、云果、云菜、云花、云茶、云药、云糖、云胶等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农产品出口蒸蒸日上,稳居云南出口商品的前两位,“十一五”期间平均增幅约25%。尤其是2015年,在全省外贸下降17%的情况下,云南农产品出口依然逆势上涨40.2%,远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金融服务对云南省外贸转型发展的支持情况

外贸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都需要金融支持。在走访云南省数十家外贸企业后,笔者了解到,商业性金融支持对外贸发展很重要,但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效果更显著。中国信保是我国惟一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该金融机构以配合国家战略为发展方向,不以营利为目的,为企业搭建信息咨询平台、风险保障平台和融资促进平台,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企业出口,帮助企业解决收汇安全等问题。

2004年以来,云南省信保公司一直支持云南省外贸发展,已累计帮助云南省外贸企业调查海外买家资信约1.33万户,使外贸企业有效、快捷地对接了国际市场;累计帮助云南省外贸企业获得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银行贷款140亿元,增强了外贸企业承接海外订单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累计承保云南省外贸企业的风险金额150多亿美元,提升了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和能力;累计向云南省外贸企业赔款7.4亿元人民币,有效保障了外贸企业出口经营的安全。为实现外贸调结构、转方式,优化贸易产品结构的目标,保证传统优势产品出口[2],2015年云南省信保公司为云南省农产品出口承保规模超过5亿美元;承保海外种植园、农业经济合作等项目2个,承保金额2.6亿元;向云南省十余家农产品企业赔款1921万元,主要涉及野生菌、咖啡、茶叶和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

三、云南省信保公司支持茂源果蔬进出口公司出口案例

(一)云南省茂源果蔬进出口公司概况

云南省茂源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注册地为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以种植、加工、出口销售亚热带、温带保鲜蔬菜和水果为主营业务。主要出口产品有西兰花、白菜、娃娃菜、花椰菜、高丽菜、莲花白、甜脆豆、四季豆、荷兰豆、豌豆、蒜苗、小火葱、韭菜、茨菇、小米辣、葡萄、石榴、草莓等。主要出口市场为东南亚、东亚和中东国家,包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韩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公司先后在泰国、越南设立分公司,近两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产品档次,改进包装质量、外观,加快供货速度,对接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客户,开拓欧美发达国家市场。2015年取得实质效果,率先实现对美国蔬菜出口,不仅在通海、建水等地备案出口水果、蔬菜种植基地17000多亩,带动2万多户果农、菜农增收,还在通海拥有生产加工基地,以及5个冷贮加工库房和1个水果加工厂,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管理体系”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建立了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2016年初公司新建年产20万吨现代果蔬精加工生产线。公司出口的同时兼营进口,进口龙眼、山竹、火龙果等热带水果配送到北京、上海等城市销售,是典型的外向型农、工、贸一体化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云南省20户重点进出口企业之一、中国农产品出口百强企业之一、中国昆明海关A类管理企业之一。

茂源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出口业绩逐年攀升,2011年出口2940万美元,实现“开门红”;2012年出口6071万美元,同比增长106.5%;2013年出口7152万美元,同比增长17.8%;2014年出口10469万美元,同比增长46.4%;2015年出口14682万美元,同比增长40.2%。

(二)茂源果蔬进出口公司与云南省信保公司的合作

茂源果蔬进出口公司成立四个月后,便与云南省信保公司合作,签订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险合同,由云南省信保公司向茂源进出口公司提供保单,使茂源公司获得了海外进口商信用违约的风险保障。在此基础上,中国银行通海支行介入此次信用保险合作,三方签订《赔款转让协议》,使茂源公司取得信保保单项下银行融资,解决了初创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在云南省信保公司的支持下,茂源公司累计通过云南省信保公司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保单获得银行无抵押、无担保的融资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取得了海外信息咨询、资信调查与评估等服务,为开拓市场、发展客户、对接国外买家带来便利。

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茂源果蔬进出口公司遇到海外赊购客户,尤其是自身资金实力较弱、资金成本又高的东南亚客户,客户的赊购要求导致收款日期延后,资金无法及时回笼,不仅当前业务受到影响,还可能对后续经营产生不良连锁反应。在云南省信保公司的指导下,茂源公司大胆使用赊销结算方式,给予对方90天账期,把国内保单融资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变“坏事”为“好事”,反而增大了成交机会,稳固了合作关系,争取了更多的订单,拓展了市场,增加了客户数量,扩大了销售规模,加速了资金周转,规避了汇率风险,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贸易前期,针对茂源公司对新客户不甚了解的情况,云南省信保公司的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发挥了作用,云南省信保公司全面调查、了解客户实力、经营和资信状况,开展风险分析、评估,帮助茂源公司获知并规避谈判风险,为其与客户的业务谈判提供决策咨询,让茂源公司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争取有利条件、扩大谈判成效、提高谈判效率,大大缩短与新客户的“磨合期”。贸易中期,云南省信保公司帮助茂源公司动态关注买家经营异动、相关国别信息及行业信息,提供风险预警,有效规避合同履行风险,避免损失。客户调查和风险提示以及分析、评估,现今已成为茂源公司业务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茂源的风险管控、防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贸易后期,云南省信保公司在账款管理、及时理赔和追收机制中产生效力,一旦外商拖欠货款逾期不付,云南省信保公司便立即启动自有的网路、渠道和资源,与客户沟通交涉,向其施压,督促付款,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茂源公司追讨货款,规避风险和损失,如果最终对方信用违约不付款,云南省信保公司将及时对茂源进行定损核赔,补偿损失。

通过几年的合作,云南省信保公司成为茂源公司开拓市场的好帮手、身边的风险承担者、贸易专家和融资顾问,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难题。一是通过投保信用保险,茂源公司可以规避、转嫁风险,若出现客户拒付,由云南省信保公司买单,确保应收账款安全,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二是由于风险的转嫁和降低,优化了财报,提升了企业信用等级,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由于信保保单项下贸易融资不占用银行原有授信额度,各银行都乐意对此类优质出口业务发放贷款,不需要抵押和担保;三是满足了市场需求,提升了茂源公司的接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了茂源公司出口业务的健康发展。四是云南省信保公司协助茂源公司实施应收账款的跟踪和管理,实时监控与核查回款情况,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加快了茂源公司资金回笼和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呆账、坏账,提高财务质量,保证最终利润的实现。五是茂源公司在云南省信保公司帮助下完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并通过信用保险项下的应收账款买断业务,有效改善了财务结构,对提升投资者信心,带动直接融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对策建议

云南省信保公司虽然发挥了风险保障、融资促进、信息咨询平台等积极作用,但云南省信用保险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覆盖面不足,云南省备案外贸企业两万余家,而与云南省信保公司签约合作的只有数百家,多数中小型民营外贸企业不熟悉信保产品、业务和服务,云南省信保公司及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还需加大对信保业务的宣传力度,扩大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使金融服务在外贸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外贸发展和转型升级都需要金融的支持。云南省信保公司一直支持云南省外贸发展,为企业搭建信息咨询平台、风险保障平台和融资促进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茂源果蔬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为例,云南省信保公司为茂源公司提供银行无抵押、无担保的融资服务,提供海外信息咨询、资信调查与评估等服务,为公司开拓市场、发展客户、扩大出口提供了便利,茂源公司出口额连年增长。为使金融服务在外贸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作用,云南省信保公司及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还需加大对信保业务的宣传力度,扩大与民营企业的合作。

关键词:金融,外贸,转型升级,云南

参考文献

[1]杨明.云南外贸结构的有效调整实现了进出口的极速增长[EB/OL].http://www.bofcom.gov.cn/bofcom/432911834190708736/20110302/283175.html,2011-03-02.

【出口信保】推荐阅读:

上一篇:多维有效互动式下一篇:心衰患者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