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的发展和应用

2024-09-17

ERP的发展和应用(精选8篇)

ERP的发展和应用 篇1

一、什么是ERP

ERP是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英文缩写,由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 Inc.于1990年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打破了传统企业管理的思想,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加以集成和综合。

二、ERP的发展历程

ERP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MIS系统阶段(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系统被称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记录大量原始数据、支持查询、汇总等方面的工作。经过发展,MIS系统逐渐合成了决策支持系统和经理支持系统。这类系统可支持多种决策模型,以辅助预测规划,产生可能的求解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

2、MRP阶段(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

MRP的雏形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既要降低库存,又要不出现物料短缺”的计划方法。MRP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保证及时供应物料,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率。一般包含以下模块:主生产计划模块、物料需求计划模块(MRP)、物料清单模块、库存控制模块、采购订单模块等模块。

基本MRP是建立在有足够资源来满足生产地假设之上,但由于实际生产中,不可能有足够能力资源和物料资源,因而时常导致生产计划无法完成。为了保证生产计划符合实际,出现了闭式MRP。闭式MRP在基本MRP的基础上,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增加了能力需求计划,是系统具有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的平衡过程。

3、MRPⅡ阶段(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

MRPⅡ是在M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应企业生产计划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信息集成系统。MRPⅡ通盘考虑了财务会计和供应链,将MRP的信息共享程度进一步扩大,使生产、销售、财务、采购、工程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原有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物料管理(库存与采购)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品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MRPⅡ实现了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的集成。

4、ERP阶段(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进入ERP阶段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企业级的管理系统更为成熟,系统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业实现JIT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

在企业中,一般的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ERP主要包含以下几大模块:(越来越多的ERP软件加入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1)财务管理模块。一般的ERP软件的财务部分分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大块。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

(2)生产控制管理模块。生产控制管理是一个以计划为导向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企业确定它的一个总生产计划,经过系统层层细分下达到各部门去执行。即生产部门以此生产,采购部门按此采购等等。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

(3)物流管理模块。物流管理是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该模块包括分销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批次跟踪管理。

三、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如今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大力推广和普及,ERP已经被广大企业用户所普遍接受。我国大型企业中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ERP的占30%多,准备实施ERP的占40%多。但占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大多在准备或尚未考虑阶段,并且实施的企业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ERP的概念虽然已经普及,但我国ERP应用还处在普及的初级阶段。ERP在我国普及过程中,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这也说明了其中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偏失,没有正确看待ERP。虽然理论上ERP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但它的应用还是有条件的。一些企业过分的迷信ERP,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了应用的失败。

2、人才的缺乏。要想成功实施ERP,必须有一批精通ERP管理思想,又掌握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我国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我国企业的需求相比还差得很远。

3、软件本身的问题。有些企业购买的管理软件不能完全适应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软件功能和集成性不强,有些从国外引进的ERP软件,本地化工作做得不够,不能与企业的业务实现有机的融合。

伴随着ERP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助ERP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但是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管理水平的ERP系统,并在实施之前系统的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以保证实施E R P系统的成功实施。我们必须认识到:ERP只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率的一种手段或者工具,只是为企业的终极目标服务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否选择好的ERP软件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够掌握吸收ERP中所蕴含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这些思想和理念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健.企业资源计划及其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7.

[2]、刘红军.企业资源计划原理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9.

[3]、葛慧明.诠释ERP[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7,6(2).

ERP的发展和应用 篇2

探究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的途径

招聘管理。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进程的主要动力,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及时应用,优化了招聘管理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聘的流程受到ERP的制约与管理,繁琐的招聘流程达到简化的目标,在这种工作环境下,缓解了应试者以及面试官的工作压力;二是招聘成本受到了管控,使企业走上“低成本”的发展路线;三是ERP的应用为聘用人员的职位分配提供了辅助资料,这样就使人才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协助企业的事业发展。

工资核算。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使财务会计人员参照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工种的性质绘制不同类型的薪资结构与拟定最新的薪酬核算方法;其次它能够与时间管理之间形成关联,此时依据员工出勤的情况以及加班的时数,使员工的薪资核算处于动态化的模式中;另外ERP的应用实现了自动化薪资分配机制,通过采集其他模板的资源,结合企业的标准自动的对薪资的框架做出科学的调整。

工时管理与调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ERP,可以依据我国的农历日历安排企业的营运时间,同时绘制企业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表。ERP在应用时再配合远端考勤系统,就可以轻松的在主系统中完成对员工出勤以及迟到情况的记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与企业员工的薪酬、奖金相关的数据采集在一起。完成企业运营成本的核算工作以及员工薪酬分配工作。

差旅核算。ERP的应用,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差旅申请、批准、报销全过程管控的目的,此时该系统又借助成本环境的渠道将企业的核算数据顺利的导进财务成本核算的模板中。

ERP的应用使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构设计工作进一步优化

ERP的引用,使企业人力管理体系在XML技术的配合下,面向Internet环境,采用B/S结构,完善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三层结构,即用户层、企业业务服务层、数据资料服务层。这是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构的初步优化,为使其结构进一步优化,就必须加强对系统框架的设计力度。例如为了方便表达,可以应用计算机逻辑语言,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数据流程图形就可以将该体系的逻辑模型构造元素一一表达出来。综合前文对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我们可以采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去证明在未来发展中ERP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构起到优化的效果。

从以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我们可以参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结合其发展的需求,在满足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完成对企业人事管理理念的构建工作,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优化以及调整工作,将其系统划分为八大体系,该体系涉及企业的人事管理,员工培训等内容。

辅助企业在日后的运营中完成人力资源的规划以及决策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将ERP注入管理工作中可以开发出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这种局势下,企业员工的信息资料能够完整的整合到管理系统中,此时的ERP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为不同的员工制定、组建、编制不同的发展方案,为企业员工安排适合发展的职位。当然对ERP体系的其他模块进行综合分析时,可以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前期拟定的方案进行模拟试验,例如安排企业员工的在岗适用期,在仿真运行中,最直观的评估图像得到有效的绘制,此时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对人事经理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方案的选择工作。除此之外,企业所有员工能够利用ERP系统对营销产品进行精准的分析,并参考分析的数据对企业的运营模式进行有效的控制,此时企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就有更大的几率去实现。

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完善了企业人员、组织构造的方案,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断。总之,ERP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应用,可以使企业产品的营销模式得到科学的管理和调控,在这种情景下,企业运营的所有程序具备规范的属性,当然与此同时企业实现了“低成本,高收入”的战略目标。其实,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使管理的角色发生了扭转,借助ERP体系的自动化,结合企业员工的自助化,同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程序化的配合下,此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了简易、科学、优化的目的。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注重细节兼顾全局,及时的将ERP体系的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此时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会被高效的构建,当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得以实现,同时该系统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ERP的发展和应用 篇3

1 电子商务环境下ERP革新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资源管理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经营环境就是最主要的一种因素。早在上个世纪初期,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意识到了订货管理的重要性, 在对供求关系进行把握的同时, 有侧重的对订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关注。也正是因为企业产生了这方面的需要, M R P系统开始在企业之中进行应用。该系统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企业计划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当然该系统只是现代科技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之后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完善, 市场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多, 新系统、新思想层出不穷, 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出现后, 为了顺应电子商务环境, 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很多高效高质的应用系统被研发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M R P E R P系统。在这种趋势下,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看法, 绝大多数的企业家发现单纯依靠企业个体的力量很难在创新、服务等方面取得成绩, 并且也不利于市场的抢夺、竞争力的提升, 所以必须要找到一定的辅助措施, 因此所谓的商业生态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涵盖了市场竞争、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 不仅有普通客户群体、还有处于对立的竞争对手, 同时还有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供应商等等。而企业要想对这一系统进行有效的应用, 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 就需要对传统的ERP进行重新的思考, 通过针对性的改革使之可以适应商业生态系统, 并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1 重视互联网络, 搞好集成增值链管理

互联网络的出现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与互联网络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当前如果失去互联网络的支持, 绝大多数企业都会陷入瘫痪之中。其中网络化集成增值供应链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其依托于互联网络将客户、企业、供应商等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 通过互联网络加紧各方之间的联系, 并可以在虚拟状态下完成交易活动。该集成增值链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应用, 对企业的经营销售范围进行有效的扩大。但是要想让该集成增值链顺利的应用下去, 就一定要搞好管理工作, 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并且要搞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对物流信息、资金划拨等进行全面的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增值的目的。企业内部的ERP与互联网络捆绑在一起, 打破了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而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能力, 正是因为互联网络具有强大的虚拟性, 和广泛的应用性, 使得世界各地能够联通起来, 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些第三方平台不断涌现出来, 对企业的经营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由此可见,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ERP在革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网络化集成增值链进行重视, 并强化对该方面的管理。

1.2 丰富ERP职能, 扩大集成范围

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企业的发展与之前产生了很大的不同, 因此为了顺应企业这种新的发展, 企业内部无论是经营还是管理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所以ERP也不例外, 其要迎合电子商务环境的需要在功能性上进行一定的增加, 除了对供销、财务方面的问题进行管理外, 还要向外进行职能的延伸, 将整个供应链纳入ERP的管理之中,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企业ERP要进行发展, 就一定要对集成范围进行扩大, 这样ERP就可以兼顾企业线上以及线下的发展, 能够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顺利运营, 可以在网上完成一系列的虚拟交易, 并对交易之后的后续工作进行全程的跟踪与管理。这其中包括订单的确认、库存的掌握、订单处理、以及资金划拨等等, 这样可以提升企业业务办理的效率, 同时还能够对客户关系进行一定的维护, 搜集到一定的客户信息, 对客户进行分类和管理。一般来说对客户关系的管理我们可以通过CRM系统进行, 该系统的出现使得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动。第一、客户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企业更加重视客户的意见和想法,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要经营方向。第二、企业对管理的认识产生转变, 不再仅关注企业自身, 而是放眼于全球, 进行一种更开放更综合的管理,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视型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知道, 客户关系管理对企业ERP十分的重要, 因此在对ERP进行革新过程中一定要在CRM上下功夫。

1.3 注重技术革新, 应用最新成果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中很多业务都需要网络进行支持, 因此企业ERP不可避免的要应用大量的网络通信技术。而这样作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 对企业中的业务进行控制, 能够在兼顾企业线下业务的同时, 对企业线上业务进行了解, 掌握相关信息、进行远程操作等, 而这一切没有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现代电子商务逐渐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因此企业ERP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 也要增加实际操作的灵活性, 应用最新技术, 引入最新成果并利用网络编程, 让线上交易、线上操作更加的灵活多样, 以此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2 电子商务环境下ERP的发展

企业ERP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会跟随企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革新和变化, 因此当电子商务在企业中占据重要位置时, 传统ERP就已经失去了应用价值, 需要企业对ERP进行重塑和完善, 使其能够强化对企业的集成管理, 对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综合性的掌控。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在电子环境下ERP应该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

2.1 优化服务功能, 完善企业门户

当前社会大众已经逐渐对电子商务进行接受, 并对电子商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中自主服务就是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 其实际上就是通过程序上的设定, 让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独立操作完成交易流程, 省去了与服务商之间的交流, 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自助服务。而自助服务从表面上看是由用户单独完成, 但是实际上在信息传递方面则是双向的, 需要企业ERP能够对自助服务进行支持, 同时, 自助服务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多, 因此还要针对不同的自助服务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企业的门户可以看做企业在虚拟世界中的分身, 肩负着宣传、业务办理、客户沟通等多项工作, 客户通过对企业门户的访问, 增加对企业的了解, 并进行相关业务的办理。而就当前来看, 很多企业门户还有有待完善, 在功能性、自助性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因此需要ERP进行支持, 强化对资源的整合与管理, 进而让企业门户逐渐的完善起来。

2.2 强化决策能力, 提升支持功能

ERP需要对企业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掌握与了解, 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有赖于电子商务环境的推动。企业内部信息收集整合之后, 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应用, 对企业进行更大的促进。现阶段企业ERP的功能已经相对健全, 不仅可以进行日常的管理, 同时还能进行决策工作, 可以对企业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不过在电子商务环境中, 企业ERP当前的决策功能还有待加强, 在经营范围日益增大、业务边际区分困难的今天, 传统ERP的决策功能已经很难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支撑, 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ERP系统进行改造, 提升企业ERP的决策水平。实际上现代企业ERP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 主要依据的就是计算机系统和互联网络, 所以影响ERP决策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可以通过建模的方式对企业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估, 进而作出最符合企业实际的决策, 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3 电子商务环境下ERP的应用

企业ERP的应用需要与企业实际以及社会发展等相一致, 要能够对电子商务环境进行适应, 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企业在对ERP进行应用的过程中,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进而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3.1 明确具体要求, 进行功能延伸

电子商务出现后对企业增加了很多新的要求, 所以ERP在企业应用的过程中, 一定要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运营增加了那些方面的要求, 需要在那些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其次, 要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充分的利用, 将现在信息技术与ERP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最后, 要对ERP的功能进行延伸, 增加ERP管理的对象, 将供应链上的各方都加入到ERP系统之中, 进而达到综合性管理的目的, 使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企业的经营相适配。

3.2 促进技术融入, 增加实际意义

传统的ERP技术在企业实际运营方面参与较少, 与管理实务缺乏融合, 随着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变化, 对ERP技术的实用价值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企业需要对ERP技术的应用给予进一步的完善, 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1) 促进电子商务运行与ERP技术的融合, 减少二者之间的冲突, 增加ERP技术的价值。

(2) 对电子商务的未来进行预估, 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ERP技术在未来的应用模式,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 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预估, 通常情况下预估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半。

(3) 要做好ERP技术的宣传工作, 让企业内部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对ERP技术进行掌握, 并了解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4) 要树立局部服从于整体的思想, 因为ERP系统的革新与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并且风险系数较高, 所以局部一些不重要的问题可以适当的给予忽略。

(5) 提升企业管理层对ERP系统的重视, 要通过ERP系统的完善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3.3 做好组织调整, 完善应用系统

电子商务环境催生了新的企业ERP系统, 为了让企业ERP系统进行有效的运行, 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系统等也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得企业内部趋于协调, 这样才能让企业ERP系统得到高效的应用, 进而促进企业电子商务的运营。

(1) 增加内部团队功能, 要扩大信息搜集的范围, 不再以时间、空间作为信息搜集的依据, 而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 对世界市场进行把握, 进而对ERP系统进行调整。通常情况能够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都会在技术以及商务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性。

(2)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可以针对ERP的革新与发展, 专门设立一支队伍, 在ERP系统更新后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

(3) 设立专门管理部门, 增加对ERP的应用管理, 这样作主要是为了提升客户关系管理的质量, 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ERP系统与电子商务之间存在的问题, 进行有效的解决, 避免二者出现矛盾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

3.4 强化人才培养, 促进复合发展

不管是电子商务还是革新后的ERP系统, 其都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持, 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掌握生产、销售知识的同时, 还要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学习, 能够支持电子商务的展开, 可以对ERP技术进行应用, 对ERP系统进行维护。不过由于企业之前对工作人员并没有该方面的要求, 因此需要企业积极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 强化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 让工作人员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可以了解一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进而促进工作人员逐渐向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 也改变了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 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 为了让企业能够在电子商务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企业应该对ERP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与革新, 使之能够与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相适配, 为电子商务的运营创造有益的条件, 进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摘要:鉴于当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ERP系统的研究, 对该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有所了解, 进而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ERP系统,发展,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国贞, 贾晓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ERP沙盘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 2013 (12) .

[2]鲍卫卿.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ERP模式的实际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15 (11) .

[3]葛跃侃, 王凤暖.ERP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A].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助推新能源装备制造——2014年第四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新能源装备制造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4.

[4]吴彦文.会计专业“ERP财务链应用”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 (02) .

[5]谢筠.我国企业ERP实施问题研究[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 2011.

[6]王兆红.基于电子商务的ERP系统选型[A].OA’2007办公自动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ERP系统在医院的实施和应用 篇4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它对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人力和财务进行规划,将企业的整体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与优化配置,是当前最先进、最为科学的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企业计划、控制、执行管理系统。MRPⅡ/ERP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以来,已经历了20余年的考验和沉淀,ERP的应用日渐成熟,对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无可置疑的作用[1,2]。

2 医院实施ERP系统

2.1 医院实施ERP的必要性

ERP起源于企业管理,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与财务核算集成统一管理,确保物流、财流的同步与一致,杜绝财流滞后于物流的现象发生,实现供应链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利用ERP系统,可有效实现物流与财流的溯源与跟踪。引入ERP系统有助于在医院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增强对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从根本上改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3]。我院是全国第一家上线使用ERP系统的医院,2007年7月开始实施,2008年元旦上线,迄今已有7年。采用ERP系统后,我院的物资供应等运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逐步上升,同时运营成本也显著下降,实现了“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2.2 ERP在医院实施的关键点

2.2.1 准备阶段

详尽的准备和计划对于ERP软件能否上线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得到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整个ERP项目的实施一定要在医院主要领导的统一安排指挥下实施;(2)组建院内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应包括项目经理、各业务部门的主要关键用户、信息部门的应用模块实施顾问、技术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等;(3)详实准确的事前调研:项目组需首先对医院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深入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剖析当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这将直接作为项目实施的方案计划的重要依据和参考[4,5];(4)规划项目实施方案:方案不仅包括具体的ERP实施细节,还包括对既有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确保ERP项目实施后,系统与业务能干紧密匹配,确保业务正常高效运转。医院可以聘请专家对医院的管理做规划,并在选型时期帮助医院做合理选型。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ERP项目失败的原因67%源于对ERP软件选型不当。基于ERP热潮时期实施失败的教训,以及国内企业对ERP认识的日渐深入,ERP的选型越来越理性化,但对医院来说依然是一项难处理的任务[6]。医院在选型时可能对参选的ERP系统一知半解,仅根据软件服务商的介绍很难判定哪一款更适合,试用又不现实,因而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查阅这款软件在本行业的成功案例。其他可参考因素如系统成功上市的时间长短可判断系统是否已久经考验;系统更新的周期和开发商出新产品或新功能的周期,可判断开发商对软件的支持和后续开发能力;开发商的能力和在行业内的口碑,这是对未来合作伙伴的考核;软件的可拓展性,关系到定制化时的难易程度;系统流程的灵活性,关系到系统是否可以和现有企业流程很好的融合。

2.2.2 实施阶段

业务部门应作为ERP项目实施的主导方和系统的最终使用者与直接受益者,无论是具体需求还是整体的管理流程,都与业务部门息息相关,因此业务部门在实施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是关键[7]。信息部门是供应商和业务部门的桥梁,并逐渐接收整套系统,替代供应商的作用,实施后起到日常维护的作用。因此,信息部门也必须参与项目实施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所用软件程序的开发,这样才能在供应商离场后能够全盘接手,使系统满足后续需求和流程的变更。

我院根据多年的实施经验并在结合兄弟医院实施ERP成功经验的基础上[8,9],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ERP实施的流程和管理办法。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见图1。

上述流程中需要特别指出的几点是:

(1)需求调研环节做到细致准确,需求是整个项目实施基础与建设指南。由于各家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在实施ERP项目时必须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该阶段的调研工作必须扎实开展,保证足够的调研时间与调研深度,形成完善细致的调研报告,为ERP项目“本土化”改造提供基础,也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前期调研考虑不周导致的系统多次重复改造带来的附加成本。

(2)项目质量始终放在第一位。应建立项目主计划管理办法,确定主计划的分步实施环节以及各节点的时间,并按主计划节点定期考核;建立问题跟踪体系,确定问题响应时间、问题责任人、解决方案、实施方测试、问题提出人或企业实施人测试、提交文档、问题关闭。建立质量考核体系,甲乙方项目经理定期组织会议,对方案实施的质量和进度进行考核,项目组人员应提出项目实施中的问题,由甲乙双方进行及时协调,保证项目实施按计划进行。

(3)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医院和实施方能否有效及时地沟通决定了整个ERP项目的成败。因此定期召开项目反馈和汇报会,实施方和信息部门的实施人员将遇到的困难及时向医院报告,医院也将自己的需求尽快地提供给技术人员;而在遇到双方争端需要解决时能够根据事先制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客观公正地解决争端,避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项目延迟。信息部门在医院业务部门和实施方的协调中不仅要起到耦合剂的作用,而且要把控好相关的技术方案。双方的协调反馈只有贯穿整个项目的整个过程,才能避免一些可以通过协商就能解决的问题,防止最后功亏一篑。

(4)新老系统的并行与切换做到平稳有序,事先系统切换“软着陆”。部分医院在实施ERP项目之前已经采用了一些系统实现了ERP的部分功能,因此实施ERP项目必然涉及到替换原有系统的这部分功能。由于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的重点,这些业务无法中断,因此较为可行的切换方案是新老系统并轨运行:老系统验证新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可用、数据是否与实际相符,确认新系统切实可用之后,制定切换计划,将老系统的业务逐步迁往新系统,实现两者的平稳切换和业务的平滑过渡。

(5)建立完善高效的文档管理制度。无论是需求调研阶段、项目改造阶段还是最终的上线阶段,都离不开文档管理制度的支撑,完善的文档管理制度有助于项目实施有序的进行,在遇到争端解决时能够提供争端解决的依据,对问题的追溯提供可靠依据,在实施上线后为系统维护提供支持。在实施之初就应当先确定各种文档的模板,大类分为项目管理文档(如合同、会议纪要、项目团队信息等)、知识库(标准功能的相关文档)、功能实施文档(如未来业务流程解决方案、需求调研及分析文档、技术设计和开发文档、系统测试文档、发包文档等)。建立统一的文件夹,对文档进行统一管理,项目经理对文档进行定期抽查。

2.2.3 应用维护阶段

系统上线后会出现各类问题,比如,新系统打破了原有的工作流程,员工会有磨合适应期;现有程序的设计方案可能未考虑周全;程序残留BUG没有测试到位;系统界面不够友好;系统初始数据不准确;各个模块数据之间核对有误差;财务红冲问题等等。很多问题人为无法控制,如果解决不好,业务部门会产生对系统的抱怨和抵触心理,问题长时间不解决会发生系统瘫痪情况,所以应用和维护阶段同别的阶段一样重要,实施方最好在上线后的4~6个月内能在现场做技术支持,单靠信息部门接手独立维护ERP是有很大困难的。

3 我院实施ERP系统的状况

我院选中的软件产品是Oracle JDE(生产商),产品是部件化可配置的,可根据需求做二次开发。ERP上线以来实现了医院集团对固定资产、物资、资金等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了原有的业务流程,特别是实现HIS和ERP的对接和物资编码映射后,实现“零库存”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从供应链的角度对各成员的使用、计费、采购、库存管理等业务进行统一规划,显著减少了库存及预付款,实现了财流和物流的溯源,增强了对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为全成本核算打下基础,将供应链的管理上升到对价值链的管理和控制。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1)系统通过自动会计处理方法将不同业务模块与财务模块之间建立联系,实现付款、采购和科室支出三者的环环相扣,使业务流和财务流透明并紧密结合;(2)系统还为临床工程处的设备定时检修、维修、人工派单、维修费用的管理及审批等的设备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固定资产后续的管理透明、可控;(3)ERP系统的临床工程处设备维修模块的上线,实现了设备的报修、维修派工、设备维修耗费零件信息、维修人员加班情况的无纸化管理,并与采购和库存模块集成,对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维修工作的统计及追溯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4 结束语

ERP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实施成败的影响因素很多:医院自身的管理水平、医院员工的信息化素质、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和支持、部门间的合作、成功的选型、有实施能力的供应商、实施前的充分调研、方案评审和战略规划、正确而可靠的实施方法、实施过程的管理、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实施团队间的友好合作、实施后的技术支持等。而如何充分地协调利用这些资源并高效地为项目实施服务,体现了项目管理者的项目宏观管理能力与驾驭能力,以及项目实施团队能否在项目管理者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推进项目顺利开展。

ERP成功上线后进入运维阶段,切实做到系统的维护工作,让用户用的“舒心”、“放心”、“安心”。系统成功上线运转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系统维护阶段,该阶段将一直持续到该系统被新系统替换为止。很多ERP上线后由于维护不力而最终下线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系统运维的重要性。因此ERP系统一旦成功上线转入维护阶段后,院方和公司切不可麻痹大意,仍应成立能力出色的维护保障团队,确保ERP系统运行使用正常,真正切实履行其职能。

ERP系统在医院的成功上线,将医院的所有资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全面一体化管理,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实现了更加精细化、透明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提高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采用ERP系统进行医院运营管理后,打破了过去那种科室级别的孤立的、小单元条块化管理,实现了“医院上下一盘棋”的一体化管理,将医院运营进行统筹规划,在全院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切实履行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与目标。

ERP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它的实施应用更多地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医院实施ERP项目,体现了医院在探索医院运营管理改革之路上的努力探索与实践。随着新医改的步伐不断加大,改革逐渐进入了深水区,传统粗放型的医院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医院管理模式亟待创新,而ERP项目的实施也正体现出这一点——通过将医院特有的运营管理制度与公司多年成熟的运营管理理念相结合,进而实现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的创新。随着医院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ERP系统进行运营管理,而在不断的实践中,ERP管理理论也将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明,张蕾.医院应用ERP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09,(5):69-70,74.

[2]刘旻,刘宇宏,梁悦,等.基于物流ERP系统实现医用高值耗材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4,(11):91-92,168.

[3]王忠民,王虹,蒋宏伟.建设ERP系统改善医院经营管理[J].中国数字医学,2008,3(6):36-38.

[4]闫世方.ERP是否适合医院[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8,(37):49.

[5]陆正洪.医院实施企业资源计划适宜性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2):60-61.

[6]陈瀚钰,夏景林,赵列宾,等.上海市医院集团医疗资源整合模式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10):652-655.

[7]戚安邦,张连营.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9.

[8]闫华,刘伟,郝梅,等.企业资源计划在医院的应用-医院资源规划[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59-61.

ERP的发展和应用 篇5

关键词:ERP,项目管理,集成

建筑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现今建筑业仍将处于前所未有的旺盛市场需求当中,但由于建筑行业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建筑业产业集中度低、技术粗糙、过度竞争、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仍然十分明显,而建筑企业能否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大大地提高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成为保证建筑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1 ERP和建筑企业项目管理集成研究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和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二者的整合利用可以使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管理改善持续化,使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在一个信息化的平台上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创新企业管理组织流程和作业标准化,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ERP与项目管理集成实施的切入点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ERP系统的特点:

1)ERP软件的可扩展性。

ERP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和其它软件及信息工具的集成,即和数据库、工厂自动化控制部分、互联网等的集成。不同的集成度其价格差异很大,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财力及规模选择相应的产品。

2)产品是否支持二次开发。

好的ERP软件系统结构应该是系统结构的核心逻辑和客户界面逻辑分离,这样就可以为今后ERP软件的升级换代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产品的可操作性。

ERP软件的实施需要企业各部门全方位的投入。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在企业员工计算机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更要求ERP产品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2)ERP系统的功能模块:

1)生产性系统。

包括投标决策子系统,项目施工管理子系统。

2)支持性系统。

包括财务管理子系统,供应管理子系统,分包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

(3)数据的同步更新与共享。

这两个系统之间就产生了前端数据库必须要与后台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一致性,一旦前端项目管理的数据发生了变化,后台ERP的数据也应进行同步更新。

1)项目管理和ERP集成的接口设计上统一标准,实现信息资源的积累和共享。将项目管理与ERP功能中完全重合的部分实现共享,项目管理利用ERP的相关信息源,ERP也利用项目管理的相关信息源。

2)在接口之间使用一个中间件,以便将两者集成起来。中间件的接收器接收了由ERP服务器传送来的项目信息等,存入中间件,然后再将信息传递至项目管理中并进行数据转换;同时,当中间件接收器接收了项目管理传送过来的有关业务信息后,存入中间件,然后将信息传送至ERP中并进行数据转换。

3)ERP与项目管理中的数据编码完备并保持全局一致。

2 项目管理和ERP集成的可行性

(1)企业的管理能力角度

1)ERP与项目管理集成,可提升企业业务流程的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用现代手段实现资金、物料、人力、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协调,使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流程相互整合,使信息网络成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从而加快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

2)ERP与项目管理集成,实现合理有效的监控,加强企业决策力度。对建筑企业而言,信息技术能够对企业项目工程的每一阶段进行有效的监控,不论是项目的进度、合同履行的程度,还是项目中人、机、料的使用成本,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的监督。

3)ERP与项目管理集成,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了跨地域管理。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种跨组织、跨地域协作、沟通困难等问题。利用快速、实时、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系统,全面满足移动办公需求,提高业务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通讯成本。

(2)工程项目管理角度

1)ERP与项目管理集成使得建筑企业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对信息量的需求,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建筑企业管理的粗放型导致长期不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逐步形成了依靠经验的管理。随着企业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工程中涉及的数据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数据统计方法,不仅传输流程长,数据传输速度慢,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也存在很大的失真风险。实现数据的收集、分析、共享,并使高层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成为可能。

2)构建合理有效的预算计划体系,对成本进行全面控制通过ERP与项目管理集成,不仅可以建立全面预算机制,缩短预算周期,同时通过严格的项目成本管理,做到质量有依据、消耗有定额、管理有规范。项目管理系统对成本的控制通常包括控制材料成本、机械费、人工费等直接成本,控制质量成本以及合同管理等内容。

3)有效的控制账目不清。目前建筑企业大部分都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制度。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资金具有完全的使用、控制权,但是项目主管往往忌讳自己负责的项目发生管理失误或者监管不力,从而内部损失不声张,进行隐形处理,外部损失则想尽办法息事宁人。而实际上,ERP与项目管理集成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账目不清,还方便了企业管理者了解每个项目的运作情况,对每个项目进行实时监控。

4)ERP与项目管理集成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流的四流合一。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将企业施工中生产各环节用计算机进行及时信息处理,并在企业内部形成网络,做到企业人员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科学管理,使企业组织整体高效运行。传统的建工企业面临着工程跨地域分散、控制手段落后、工程数据无法共享、工程实施进度和质量无法做到实时监控等问题,企业产值一直徘徊不前,在企业采用ERP与项目管理集成后发生了很大的改观。该系统不仅能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实现控制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管理现场、合同的需要,还涵盖办公OA,方便企业领导者对工程项目进行实时监控。

(3)企业总体整合能力方面

建筑企业的ERP与项目管理集成除了在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以外,从企业总体整合能力方面看,信息技术能够形成企业的超强核心竞争力,带动建筑企业的发展。通过ERP与项目管理集成能够将建筑企业的施工、材料采购、财务、劳资等内容整合,能够将企业总部、专业分公司、外地项目部的三级管理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3 ERP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集成的策略

(1)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内部业务管理信息化

建筑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与经营环节需要,ERP由经营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管理、知识管理、OA、人力资源、租赁管理、设备管理等可以独立运行同时又可以由整合集成的系统组成,涵盖了建设企业所有的数据资源。针对建筑企业作业分散的业务特点,ERP完全采用B/S开放体系结构,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平台的计算机,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通过INTERNET、局域网完成建筑企业ERP所有的业务操作。

系统之间设有良好的数据接口,从而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企业计划管理、数据分析、资源分配和成本控制的集中管理平台。建立便于各部门进行有关数据保存和快速查询的自动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分布于企业各个环节,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供可靠的信息源和数据库,从而为企业内外信息畅通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内外资源的共享。

(2)项目信息化,实现项目科学合理的进度

ERP系统在项目管理上以合同为约束,以进度为主线,以项目的成本控制为目标。针对建设企业项目分散作业,各个项目部距离总部比较远以及项目现场复杂,流动性大,一次性、涉及的关联环节较多,各种风险大,企业集中管理难度大等业务特点,ERP采用互联网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B/S多层开放结构体系,对工程项目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决策层只需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即可对分散在各地的项目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真正解决了建筑企业分散作业与集中管理的矛盾。

ERP的“项目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将进度、资源、资源限量和资源平衡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进度计划可以不再只是凭经验定性计划,而是基于要完成的工程量/工作量并结合施工承包商的人、材、机资源而制定出来的定量的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

(3)以电子商务为依托,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转移与优化

物流、资金流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到项目部的全部过程,以电子手段跟踪每一张单据,从计划单的上报直至物品出库,每一步都可以在ERP系统中随时查阅监督和纠正,包括计划、采购招投标、供应商管理、库存、仓储、资金,价格等。也就是说,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以物流、资金流为主线,物流、资金流贯穿了企业的整个运营过程。

ERP的“成本管理系统”可以准确、快速地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提高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和正确性,从物资采购到项目部领用的整个经营过程进行成本目标管理,将项目施工过程的实际成本与代表成本管理目标的各种基准数据比较,了解其差距,并进而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有效地进行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提高企业成本的管理水平。

物流、资金流通过优化、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使企业采购阳光化,降低采购和库存成本,有效管理资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4 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与ERP的集成研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改变建筑企业的业务流程,更需要企业全体员工转变思想,提高员工素质,塑造新的企业文化,提高建筑企业的信息管理和利用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亚敏,冯天鉴.ERP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4,24(2):82-83.

[2]何水连.基于项目管理的ERP系统实施[J].企业技术开发,2008(12):43-45.

[3]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ERP系统的集成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地毯织品ERP系统开发和应用 篇6

1现状分析

国内地毯企业经过前期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产能,但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却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企业。 企业内部往往会因为货物需求不明确,下订单或生产令不及时,生产反馈不通畅、发货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客户不满,使得企业内部也相互指责埋怨。 究其原因是缺乏一个管理信息平台,造成了公司间、部门间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管理数据不一致、不规范,员工工作量大同时造成成本和计划等关键业务也出现了比较突出的矛盾。 国内地毯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具有以下问题:

(1)产品工艺、形式和毯面类型种类繁多复杂。 产品工艺分为印花、簇绒、手工枪刺等;产品形式有满铺和块毯;毯面类型又分为高低圈、高割低圈、割绒单丝、割绒定型、割绒弯头、平割平圈和圈绒等;另外,客户要求的产品幅宽、产品绒高等也不同,导致了产品生产管理中的产品工艺和流程的复杂性。

(2)混合生产模式。 由于客户要求的个性化,地毯企业一般根据客户订单驱动生产,但订单类型又有正常订单、重做单、补货单等。 为了达成交货期,企业需要控制半成品如白坯毯的安全库存,而不同规格的白坯毯生产又属于备货生产模式。 地毯生产行业的ERP系统开发需要支持这种混合生产模式。

(3)交货期影响因素多。 客户正式下单前往往要求企业先进行图案设计、样品制作等过程,确认后进行大货订单的生产。 正式生产前需要采购纱线等,为了避免生产缺料,基底布、浆料和助剂等辅料的安全库存、采购提前期等均是影响交货的关键因素。

(4)生产过程控制和执行反馈实时性差。 订单一旦下达,业务员和生产主管需要随时监控该订单的采购入库、络筒、织机背胶、印花、裁块、缝边、投沟、成品入库等各环节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而这些多工序过程中,还要监控其原材料等生产消耗。 各部门生产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困难和滞后,无法与动态变化的市场相适应。

(5)企业在日常业务活动中,积累了大量资料信息,这些资料信息的背后隐藏着对企业经营决策有重要意义的知识。 但在缺乏企业信息化支持下,这些知识的获取困难,依靠人力统计分析出来的有用信息费时费力。

根据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绝大多数地毯企业急需解决的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合理优化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为管理者提供一线数据以作为决策依据,具体体现在需要加强生产、销售、财务、库存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和监控。 实施ERP项目可以配合地毯企业进行管理运营方式的整改,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分销、采购、生产、成本、库存、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的ERP市场出现了以国外软件厂商为主导、国内软件企业纷纷参战的局面。 外资ERP厂商拥有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在技术实施和人才储备上也比国内厂家有明显优势,但是国外ERP企业的项目实施费用居高,动辄千万,国内中小企业很难接受。 相比之下,国内ERP厂商有价格优势,但技术实施与人才储备两方面略显不足,没有对地毯行业的定制性开发,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许多企业的财务、进、销、存等子系统可局部运行,但各子系统信息没有在整个企业管理范围内共享,因而形成各个“信息孤岛”,价值流不能实现与物流、信息流的同步控制,基本上没有用于生产过程跟踪的分析决策、制订规划等工作的软件,而这些工作在企业中又是最重要的。

综上所述,立足地毯企业的实际需求,自主研发适合地毯行业的ERP系统是国内地毯企业的迫切需求。

2系统设计

2.1系统建设目标

本系统研究面向地毯织品制造的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管理的企业管理系统,基本思想是将地毯企业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 将企业的内部划分为几个相互协作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采购、库存、工艺技术等,以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为指导,实现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的有效管理。 系统开发和实施需贯彻客户驱动、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决策层提供解决企业产品成本问题、提高作业效率及资金的运作情况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ERP系统开发、实施和应用,及时、准确地获取来自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实现企业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管理、全程跟踪和控制; 基于整体最优视角, 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计划和组织控制,实现无纸化生产;为企业提供一套能够对产品质量、市场变化、客户满意度等关键问题进行实时分析、判断的决策支持系统。

2.2以订单为主线组织企业生产信息流

由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研发将涉及到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信息错综复杂,如何理顺企业信息流将是系统的极大挑战。 本系统研发将按照计算机集成制造的理念, 将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从市场分析、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到售后服务) 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紧密连接,统一考虑;整个生产过程实质是一个数据的采集、传递、加工处理的过程。 以系统的观点开展企业信息流的分析, 强调以信息集成为本质的技术集成和人的集成,而不是企业各个自动化子系统(自动化孤岛)的简单叠加。 根据对地毯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型如图1。

从中可以发现,整个企业生产信息流围绕订单生产展开,订单是企业生产和组织其他经营活动的主要驱动力量。 通过订单管理和生产监控等子系统应用, 企业将实现以订单跟踪为主线对企业供应链的有效管理,运用并行工程组织生产和敏捷制造, 及时发现生产环节中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实现精益生产。 通过面向工作流的ERP项目开发, 促进地毯企业业务流程的合理化重组和改造,其信息流模型如图2。

在实际进行数据库架构设计时, 应遵循MRP-II的基本理念,围绕订单组织企业生产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核心框架结构如图3。

2.3系统开发实施

系统开发和实施围绕“精益生产”的目标和理念,即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用最快的速度设计生产产品;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合理的价格进行销售;以全面、灵活、优质、丰富的花色品种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把成果最终落实到经济效益上为实现此目标,应建立企业领导为首的项目实施小组,对全体员工进行业务管理观念和方法培训, 同步建立一套科学管理的措施、生产和工作的良好秩序,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以保证企业ERP的成功建设;采用分阶段、分步实施进行;对企业实施流程重组和优化,即必须使企业的工作先“合理化”然后再“自动化”,建立基于ERP系统标准流程基础上的、符合企业管理特点的地毯生产相关业务新流程。 系统的实施过程也是地毯企业的变革过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学习和努力提高。

为实现系统的柔性和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 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将系统分为逻辑上的3层:数据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 将应用的企业业务逻辑放在中间层应用服务器上,把应用的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分开。 在保证客户端功能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一个简洁的界面,从而使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应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的分析、 设计和开发,简化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更新和升级工作。

地毯企业在日常事务活动中 , 积累了丰富的数据 , 这些数据中隐藏了关于企业经营的知识 。 为了挖掘这些知识 , 为企业决策层服务 , 本系统开发了以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为工具的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 图5为决策系统的信息层次结构 。

图5中,数据采集点分布在各业务部门,通过如订单、设计单、样品单、采购单、发货单、入库单、出库单、生产指令单等形式录入原始数据;基本功能子系统包括销售模块、采购模块、库存模块、生产管理模块等;外部信息包括供应商和客户等企业供应链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联机分析和智能数据处理,提供企业领导关于生产经营的决策信息。

3应用效果

系统在山东阳信诺瑞织品有限公司得到了成功应用。 通过应用设计单、样品单和订单管理模块,使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显著改善。 图6为订单管理模块主界面。

订单管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通过订单号,可以获取其客户信息、业务员信息、订单类型、要货明细、交货期限等等。 要货明细关联着产品工艺和物料清单(BOM), 物料清单又关联着库存信息和采购信息, 当订单需求的纱线或其他辅料低于安全库存时,系统将自动报警。 图7为地毯企业物料分类编码模块。

根据入库单和出库单明细,系统可以获取各物料当前时刻的实时库存,低于安全库存的物料则自动发出报警信息,为采购决策提供依据,避免了因断料而引起的生产中断。 图8为库存收付存管理模块示意图。

以一个六元组(时间、工段名称、生产产品信息、数量、质量人员)描述车间生产信息,各生产车间录入本工段的生产信息后企业各部门员工可以立即查询各订单的执行情况,如图9所示。

目前系统已经稳定运行,规范了企业业务操作流程,使管理人员从纷繁复杂的事物操作中解放出来,可以从事更有价值的分析工作,生产计划部门有了更可信的执行依据,使得企业生产执行能紧跟市场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交货期、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损耗等指标的改善。

4总结

ERP的发展和应用 篇7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知道,对信息化进行系统集成,从而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平台。

目前越来越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如何利用ERP平台共享信息,沟通协作获得实践教学的全面提升,是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所在。培养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实践性人才是高教的根本目的。运转有效的ERP实验室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企业的实习环境,使学生熟悉企业的信息化业务运作方式,为学生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实务基础。因此,如何为学生设置和衔接相关课程、如何制定教学大纲、如何确定教学、实验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如何实施教学与实践环节以及如何建设实验资源等问题,就越来越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其中,建立ERP实验室只是学好ERP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做出深入探讨。

2 ERP实验室资源的构建要素

2.1 ERP实验室的硬件资源

ERP实验室主要可以由实验室机房和主控室这两个部分组成。例如,可以针对具体需要,做出如下设置:实验机房是一个面积约为150平方米的教室,主控室在其隔壁,内配有3~5台交换机和3~5台服务器,6台24口的工作站,还可以配置打印机、扫描仪、USB、防火墙等外部设备。对于实验室机房而言,可以配置中央控制讲台、投影机、教师台以及相关音响设备,并且再为学生配备100台左右的计算机,如此一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同步操作,实现教学互动。

2.2 ERP实验室的软件资源

以用友公司为例,用友财务软件做为一家财务软件开发商,在我国财务软件市场中,功能相对完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大、研发资历也相对较深,因此,可以选择例如用友ERP-U8的教学财务软件。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开设ERP实验之前,其最终目的是要传授给学生ERP的运用能力,这就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在只掌握某一种软件的使用上,也就是说,还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其他品牌的财务软件,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2.3 沙盘模拟的有效实施

仍然以用友软件为例,用友沙盘模具的沙盘模拟功能可以让教师在教学演示过程中,把企业在实际运营中的现金流量状况、产品库存、生产设备人力资源等指标变得易于理解,即可以帮助教师把企业的实际运营引入课堂教学。具体而言,学生被分配在若干个存在相互竞争的公司里,并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竞争对手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和举动来决定自己所在公司的生产、销售以及融资等方面的长、中、短期策略,并在每一年末通过会计报表来反应和分析自己公司的经营结果,并以此制定改进方案,继续经营下一年。由此可见,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真实的参与来深入体会深奥的商业思想,最终熟悉和掌握企业经营的部分实际经验。

3 当前高校ERP实验室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全国仅有100多家建立ERP实验室,这说明我国高校EPP实验室推广和应用的发展都比较缓慢,还处于起步阶段。

3.1 对ERP实验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教材陈旧,知识更新速度慢,并且,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学科型教学模式,重点培养的是知识型人才,缺少对高校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普遍较差,难以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事实上,企业需要大学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

因此,要使ERP系统真正地从仅仅运行在计算机上过渡到被高校生有效掌握和应用,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对ERP功能的正确认识非常重要;既不能对ERP寄过高的期望,也不能认为ERP应用实施只是信息系统工作,同时不能认为ERP实验室建设投资没有必要。因而对实验室的建设不积极、不主动,致使今后ERP实验室在应用受到不利影响。

3.2 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数量

第一,ERP实验室建设的软、硬件的维护需要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庞大的教师队伍。并且,ERP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善也离不开众多相关部门及其成员的有效协作。

用友软件副总裁章培林对此的见解是“目前,讲授ERP课程的教师多由管理或财会类专业的教师兼任,他们往往参加有限的几次培训后就开始上岗,对ERP并没有深入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遇到技术、软件问题等,大多要靠公司的技术顾问来解决。然而,用友现有的实施顾问也仅几百人.相对于全国100多所高校的需求,很难做到一一解决”。

第二,ERP课程内容涉及到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对主讲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具体说来,不仅要了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品,还要掌握企业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这就意味着,ERP人才不是仅仅在高校中“念”出来,而是需要高校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练”出来。而这种“练”,恰恰离不开教师的长时间课堂教学经验积累以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准确把握,同时还需要教师能够直接参与项目。只有用友意志强大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发挥ERP实验室的作用

3.3 缺乏与软件相配套的说明资料

我们知道,经济指标业务的选择、应用和设计质量的好坏,都会影响到ERP实验室的效果。出于盈利的需要,目前软件商主要销售的是商品软件而非教学软件,对于软件中的说明文档,也仅仅提供了一些并非针对以教学内容为目的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实验的经济指标和经济业务,建立立在一套完整、科学的会计、经济业务以及分工精细的内部控制制度非常必要。但这对于专业教师来说又是极复杂和高难度的系统工程。

4 ERP实验室发展路径

4.1 对ERP实验室的正确定位

第一是正确定位ERP实验室的功能。ERP实验的真正价值在于是体现现代管理理念的实验;既不是验证性实验,也不是模仿性实验,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应用性实验:不是内容单一的实验,而是综合性强的实验。因此,ERP实验必须是“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关键要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是正确定位ERP实验室包含的的具体内容。从ERP实验的内容上,要求实验平台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模块可提供开放式的组合方式,使之更为灵活,可提供实验者按本身专特色要求安排实验重点;第二,实验流程简明、直观、清晰、有说服力,以便于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出发,从供需链整体来分析、探索企业管理的实际操作方法,并能使系统适应于不同的行业特征。第三,通过ERP实验的运行结果,所得到的企业各相关部门内业务基础数据更加精简和有效,以便于指导教师灵活地设计实验侧重点。

4.2 通过校企联合推动

ERP实验室的发展由于建立ERP实验室的前期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师资缺乏。高校与企业合作,才能推动ERP实验室发展。例如,高校可以和用友、金蝶等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建立ERP实验室(分类包括ERP验标准机房、企业经营实战演练实验室等)、开展教学培训认证以及共享专家资源、开展学生实习等多项内容。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高校教师也提供了终身学习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良好条件。

4.3 使ERP实验室的运转更加贴近企业真实运作状况

据统计,学生在ERP实验中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一是专业基础知识较薄弱,从而影响了学生在ERP实验的进程中中对相关专业知识点的灵活应用。二是缺乏应有的计算机理论和操作基础知识,导致即使专业功底扎实的学生对ERP的操作望而生畏。三是由于实验只是企业的模拟环境,而非企业的真实环境,这就导致学生对某个具体操作难以产生深刻体会。四是实验只是模拟或借鉴了一些企业的数据,缺乏一套系统、真实的企业生产数据,实验结果的可验证性较差。五是学生对生产运作环节了解过少,更谈不上应有经验的积累,因此对ERP涉及的流程以及相关任务等不能深入理解,只能机械地进行实验操作,即使在实验结束后,仍然对ERP不知所措,并出现理解偏差,建立了错误的概念。

上述问题提醒我们,单纯的操作实验不仅影响了ERP教学的效果,甚至还会造成学生把上机实验当成负担,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ERP实验室的核心功能在于对企业真实运作过程的无限贴近模拟,并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功底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和补充ERP的各个环节和分枝,并通过各环节的功能整合来达到贴近真实企业运作的最终目的。

摘要:在阐述了ERP实验室重要性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ERP实验室资源的构建要素,并以分析当前高校ERP实验室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依据,对其做出了发展路径分析。

关键词:ERP,实验室,运转,现存问题,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邓超.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应用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朝乐门,石晶.浅谈高校ERP实验课程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6(3):44.

ERP的发展和应用 篇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全球信息化的进程[1]。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的基础,网络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与生产、经营和管理密切相关的ERP应用系统陆续上线投用[3],大型企业以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4]。目前大型企业网络安全工作关系到企业生产正常稳定运行,因此,如何保证大型企业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是所有的企业信息化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2 网络安全现状(Network security status)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安全攻击产生的损失越来越大。

(1)互联网协议(TCP/IP协议)有缺陷,加上攻击工具使用越来越简单,攻击者不需要专门的知识,使得攻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的复杂性,越来越多的系统软件漏洞缺陷导致网络巨大的风险。

(3)各种攻击的技术集成,特别是病毒和黑客技术之间的集成,使攻击变得更加有害。

与生产、经营和管理密切相关的ERP应用系统上线后,对企业网络安全提出相应的要求,网络必须要保证企业ERP应用的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3 ERP应用数据网络传输质量保证(ERP applicationdata network transmission quality assurance)

将大型企业的网络应用分为ERP应用和非ERP应用,分别采用不同的网络技术实现数据传送。

ERP应用是网络应用的重中之重,它的特点是涉及面很广,几乎涵盖所有的二级节点和三级节点,由于ERP应用对网络的速度、可靠性和延迟要求较高,所以必须为ERP应用保证足够的带宽和高级别的服务质量。

与ERP应用相关的工作站能够经过尽量少的网络节点与核心层相连。在网络规划中,建立一部分全局级别的VLAN,作为ERP应用的专用VLAN,在接入交换机上将这些VLAN的缺省网关指向核心交换机,通过Trunk建立贯穿全网的二层通道。而处于核心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之间的二级节点的交换机仅仅是做一个透明传输,提供高速的二层转发。ERP应用全局VLAN示意图1。

非ERP的应用分为两种:厂区内部的应用和跨厂区的应用,包括了WEB浏览、Email和各厂自身的生产管理应用等。这些应用的特点是种类繁多,使用突发性强,许多基于Windows的应用将产生大量的网络广播。如果给它们分配全局的VLAN,势必在网络的核心层和汇聚层形成大量广播包,这对于网络的稳定性是极为不利的,也将影响ERP相关的重要应用。

给它们分配局部的VLAN,所有此类应用的VLAN均在汇聚层终结,将广播阻隔与此。对于厂区内部应用的网络节点通讯,只需通过汇聚层交换机C的三层功能即可实现,跨厂区的应用,通过核心层和汇聚层之间的路由来完成。

4 Qos的实现(The realization of the Qos)

ERP应用对于整个大型企业的生产、流通、营销和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大型企业网络中最重要的应用,为保证ERP应用能够在网络上正常、通畅和可靠的运行,不仅在线路、网络设备的性能和数据通讯方式上达到最优化的配置,而且还需要通过Qos技术来保证ERP应用能比企业中其他应用得到更快更好的处理。

大型企业使用二层的基于VLAN(端口)的Qos技术和基于三层和四层的Policy Qos技术结合来保证ERP应用的传输。

由于ERP应用在网络上是通过三层交换来实现的,数据包都是通过以太网帧的形式封装,交换机之间的Trunk使用802.1q协议。在802.1q的包头中有一个标记控制信息单元,大小为1个字节,在这个单元中前三位即是802.1p协议所规定的User Priority,一共可分为8个等级。这个优先级则代表了二层数据包Qos的服务等级Class of Service(Cos)。Cos位的值与该帧的优先级对应。能够指定每一个端口或者某一个VLAN的Cos值。所有的以太网帧都被标记优先级,就可以保证优先级高的数据桢的数据传输质量。

打当上Cos标记的以太帧离开接入层交换机(Catalyst2950)到达汇聚层交换机(Catalyst 4006)时,便可以充分利用4006三代引擎的出色Qos功能实现ERP应用服务质量,如图2所示。

新的4006 Supervisor III将原来只在核心层才有的高速转发、高效管理和Qos保证带到了网络汇聚层,Supervisor III不仅支持一般的Queuing和Scheduling,而且全面支持更高级别的Qos策略控制。一项一项来看,4006的100M概述FX端口接受到从2950发来的带有Cos Tag的帧,将此端口设置成信任Cos的模式,然后在4006上配置基于VLAN的Qos。4006上基于VL ANQos要通过策略控制的方式来实现,由于策略控制所处理的Qos等级是三层的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Code Point),是一个64位的值。因此在这里需要将以太帧头部的Cos的值转换为类似IP包头的DSCP值,在这里Catalyst4006能够自动完成这一工作。以下是Cos与DSCP的对应表1。

此外,当执行完Qos的数据包离开Catalyst 4006时,它将自动转换回Cos的Qos等级,以便于下一级的Qos处理。

5 结论(Conclusion)

上一篇:和谐德育下一篇:企业的成本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