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密码(精选9篇)
生命密码 篇1
音乐家使用音符组成美妙的音乐;诗人凭借字句的安排咏出千古绝唱;基因测序研究者, 则利用基因解读生命的密码, 向人类探索生命本源的终极梦想不断迈进。
杨焕明院士无疑是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军人物之一, 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霰弹法”策略对大型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 独立完成了超级杂交水稻父本籼稻“9311”基因组 (大小约为4.6亿个碱基对) 的“工作框架图”。该项目的完成, 建立和完善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多个技术平台, 其水平与发达国家齐步, 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具有全面测定和分析大型全基因组能力的国家, 而且从无到有地开发了重复序列识别及注释系统, 并率先公布了数据库, 促进了“国际联盟”的工作进程, 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生命“登月计划”的工程中烙上了中国人的名字
2000年6月26日, 美英法德日和中国的科学家在6个国家同时宣布:历经10年,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
这是人类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 也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一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中国科学家经过顽强拼搏, 也登上了这座生命科学的巅峰。至此, 这个被称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工程中烙上了中国人的名字。
杨焕明是这次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军人物之一, 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 他和他的同事们顽强拼搏, 共同努力, 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组织争取到了1%的份额, 从而使中国成为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他们克服种种困难, 不仅及时完成了预定测序任务, 而且工作质量走在前列。
时光可追忆, 丹心照月明。从基因组计划国际组织争取到了1%的份额, 到圆满完成测试任务, 杨焕明和他的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1997年11月, 风景秀丽的张家界迎来了一批来自海内外的青年遗传学家。他们将在这里共商遗传学尤其是基因在中国的发展大计。
就在这次会上, 从力量布局到课题布局, 从资金来源到人才配置, 杨焕明等人明确提出了一整套构想。正是这套构想, 促成了日后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的诞生、运转和发展壮大。
1999年7月, 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登记, 以中科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的名义申请加入“国际测序俱乐部”。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批准了中国专家的申请, 并在网上公布了中科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的注册。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组织负责人将中心定名为“BEIJING CENTER”——北京中心。
从此, “北京中心”就频繁出现在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的各个场合。
杨焕明说:“假如我们不做, 错过历史机遇, 我们就是罪人。”“电脑的上游——软硬件都抓在了美国人手里, 中国已经失去了一次次机遇。生物, 将成为我们的最后机会。”
1999年9月1日, 英国伦敦近郊, 第5次人类基因组测序战略会议上, 来自中国的杨焕明和各国代表一起, 共定标准, 界定人类基因组的工作区域。
杨焕明此行志在必得。因为此时距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完成时间只有半年多了, 而这次会议就是一次最后确定各自任务的会议, 能否分到这块“蛋糕”, 成败在此一举。
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组织中国联系人, 杨焕明不卑不亢、有张有弛的陈述, 让国际同行无法不对中国充满信心: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的设备运行情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家已掌握基因测序的全部技术关键和细节。
会议最后确定了6国的份额, 确定中国承担1%的测序任务。也就是说, 在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中, 中国承担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3 000万个碱基的测序任务, 成为继美、英、德、日、法之后第6个参与该计划的国家, 也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按计划, “工作草图”在2000年春末完成。对中国来说, 从1999年9月到2000年的春末, 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人能否和国际同行同步登上这座高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
面对自己争取来的新的挑战, 中国的科学家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1999年9月9日9时, 北京顺义空港工业区。一个简单的中国“1%项目”动员大会准时举行。全体参与者决心按时完成任务, 并立碑铭志:勇往直前, 义无反顾!
这一天, 杨焕明、汪健和众多员工都哭了。只有过来人, 才了解这泪水中凝聚了他们多少理想和艰辛, 包含了多少常人无法体会的酸甜苦辣。
为了抢时间, 大规模的基因测序于1999年10月1日正式开始。科技人员利用14台测序仪对基因材料——碱基进行测序。
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 所有人都倾尽全力, 以期为按期完成这一宏伟的科学计划, 献上自己最自豪的一份贡献。
与此同时, 科技部、中科院和国家高技术计划生物领域专家委员会经过论证决定给予最大支持, 1%任务被分解到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和北方中心, 科学家们联起手来, 开始了向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后冲刺!
2000年5月, 美国冷泉港, 人类基因组再次举行战略会议, 参与公共人类基因组计划的6国科学家再次聚集一堂, 此时各个研究中心所承担的测序任务都已接近尾声或已做完。
当杨焕明汇报中国承担的任务全部完成时, 热烈的掌声随即在全场响起。在所有参加任务的16个中心里, 北京中心是工作完成最好的6个中心之一。
“Wonderful!Wonderful!Wonderful!”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举杯向杨焕明祝贺。Wonderful (好极了) , 表达出他对中国科学家的赞扬和敬意。
用心血不断破译生命密码
杨焕明主持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使中国成为这一被称为“二十世纪登月计划”的宏伟项目的成员国, 得到了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赞扬。
在破译生命密码的征程中, 他又先后参与、主持完成了水稻、家蚕、家鸡、大熊猫等大型基因组和多种微生物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课题研究、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在进行基因组学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主张建立由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等多个技术平台组成的“大科学”研究体系, 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 促进生物与信息交叉学科的发展, 并拓展生物信息的计算理论和软件开发, 带动与生物信息配套的高性能大型计算机设计和生产, 以及海量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
杨焕明本人先后在《自然》、《科学》等国际学术重要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 其代表性文章引用次数达1.5万次以上, 先后获得“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世界科学领袖”、“200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科技奖”等10多项殊荣, 在中国乃至世界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
杨焕明说:“我们探索自然的奥秘, 是为了发展现代科学技术, 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使我们每一个人活得更平等、更健康、更幸福, 使我们的人类社会更加和睦, 使我们同自然界更加和谐。要同自然界建立和谐的关系, 我们一定要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一定要保证科学研究的自由, 但是这些研究都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活得更平等、更好。”
他还说, 我们对基因的认识实在太不够、太不够了, 我们连什么是好基因、不好基因都还分不清楚, 我们怎么想到要优化人类自己呢?基因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让科技惠及人民
从197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生物系, 到获得南京铁道医学院 (现东南大学) 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从1984年赴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到后来在法、美继续博士后研究, 杨焕明始终都在关注生物和基因组学的前沿动态, 为推动中国在这一科研领域的发展孜孜不倦。
1994年, 怀着科技报国的热情和理想, 杨焕明带着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 立志在基因组学研究道路上书写中国人的辉煌篇章。
他来到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很快投入到科研一线, 并于1998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1999年, 他又作为创始人之一, 组建了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京挂牌之后, 华大基因在科研道路上飞速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内, 创建了大规模测序、生物信息、克隆、健康、农业基因组等技术平台, 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之后, 相继承接了包括杭州市政府为其提供36台总价值6 000万人民币的测序设备、水稻基因组计划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任务, 并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多篇具有权威性的论文, 为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奠定了领先地位。
2007年, 华大基因主力移师深圳, 成立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杨焕明是该院创始人之一, 他致力于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逐渐发展为“产学研”一体, 跨学科、跨产业、跨地域、跨国界发展的前沿和培养年轻科研队伍的阵地。
2007年, 10月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序列图谱;次年元月, “研究院”与英美科学家一起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时隔两月, 又启动了“大熊猫基因组计划”, 半年后大熊猫基因组框架图宣告完成。
2009年至今, “华大基因”加速度前行, 先后启动和创建了“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基因组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中丹合作糖尿病项目”、“中国欧盟合作肠道微生物项目”;投资1亿美金、向全世界科学界征集测序物种提案、为1 000种重要动植物进行测序的“千种动植物基因组计划”工程……
随后, 华大基因从ILLUMINA公司购买了128台世界最新最快的新型测序仪, 每台每天能够产生250亿碱基对。
如今, 已拥有广州华大、深圳华大、上海华大、北京华大、西藏华大、武汉华大、杭州华大、欧洲华大、美洲华大等分公司, 员工总数已达2 000多人, 以及大批先进仪器的华大基因, 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测序工厂。
正是凭借着这些突出贡献, 就在华大基因落户深圳的2007年, 杨焕明个人也获得了中国科学界的崇高荣誉, 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目前, 意气风发的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院士十分自豪地告诉记者:未来的10年中, 华大基因将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 致力于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人类健康、规模化重要物种、重要经济动植物等基因组研究, 大力发展我国的医学健康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
我们对基因的认识实在太不够、太不够了, 我们连什么是好基因、不好基因都还分不清楚。
生命密码 篇2
九年循环——生命数字学的流年以及计算方法
循环的原则告诉我们,时间本身始终是以永无休止的、重复的模式和节奏在循环、在轮回。
世间的一切都随着太空的气息节奏而扩展、收缩。尽管太空的节奏变化需要上亿年的时间,但是在这大循环之下,还有季节的轮换、日月的交替……轮回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循环,只不过很多时候我
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生命的能量也有一种重复的模式:出现、持续、衰落、消失,然后再出现、持续、衰落、消失,并且随着时间向上循环,也就是“螺旋式向上”的循环。
就每个人而言,当我们吸取了人生的教训,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增强,向
着我们的最张目标前进。
1~9这几个基本数字也包含了一种循环。以循环的模式来观察我们人生的节奏与模式。
其价值在于:如果能使个人的愿望与更大的力量、节奏合拍,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的力量;在生命的旅程中自在的航行,我们就能达到每一个能
量的顶峰,与自然界达成一种完美的和谐。
在我们一生的生活中,即使生日数码和性格能量始终保持不变,我们也会
经历有规律的、发展的循环之路。
基本原则是这样的:我们出生的年份与我们先天所拥有的能量相关,而接下来的年份就是一个更大的数字,它代表一种更大的能量,依此类推,直到数 字9;然后又接着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因此,除了我们的生日数字对人生道路的影响之外,我们还会体会到这种
九年循环的年份数字产生的巨大影响。每一年都会有新的问题、新的机遇。
这个循环的模式是:播种、生长、成熟、收获,然后又是新的一次循环。我们需要理解这种模式,借以运用好这种宇宙的节律,不断的成长、发展。
理解了这种循环的力量之后,它就能帮助我们注意时间的循环并充分利用
好时间的力量。
流年一循:
第一年:
主导数字:1 ;关键词:创造、信心、播种
第二年:
主导数字:2 ;关键词:合作、平衡、发芽
第三年:
主导数字:3 ;关键词:表现、敏感、破土而出
第四年:
主导数字:4 ;关键词:稳定、过程、生长
第五年:
主导数字:5 ;关键词:自由、约束、花开
第六年:
主导数字:6 ;关键词:回报、智力、分享果实
第七年:
主导数字:7 ;关键词:信任、学习、经验积累
第八年:
主导数字:8 ;关键词:财富、力量、收获
第九年:
主导数字:9 ;关键词:智慧、完美、结束以及为新的开始做准备
自己的小流年计算方法:
假设某人的阳历出生日期是1987年11月26日,今年的年份是2007 年份2+0+0+7=9 月份1+1=2 日期2+6=8 9+2+8=19 1+9=10 1+0=1
所以这个人今年的小流年数字是1。
因此,今年这个人会独立从事一些事情。最重要的是,他/她应该:聆听心灵的
声音,为自己确立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如果想要知道具体这一年的生活状态等等事情,那还需要看他本身的生命
数字、灵数、内驱力以及大流年数等等项目综合分析。
流年流月流日计算方法
例:生辰為1963年03月16日
取出生月日相加:
0+3=3(月)3+7=10 1+6=7(日)1+0=1 ①
今年為2003年:
2+0+0+3=5 ②
流年=出生月日之和①+今年之和②
1+5=6(生日過後的流年數)③
流月=流年③+月份
6+6=12 1+2=3(流月)④
流日=流月④+日期
3+2=5(流日)
例如Y先生乃1973年12月10日出生,他的生命数字是24/6。
Y先生今年的流年数字是单数7,7在圣经里是上帝的数字,代表着幸运。流年数字能量代表一整年会受这个数字能量的影响。7数的目标是信赖与坦诚,课题是:真理。
代表意义:灵性,真理,真相,分析,质疑,研究,调查,幸运,胜利,祝福,独处,懒散,爱憎分明。
正面能量:喜欢追求内在智慧,特别是对神圣神奇的宇宙,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与质疑,探讨发现一切人事物的真理与原则,常有贵人出现而幸运临身,机运好,吉星高照,分析力强,直觉灵敏,洞察力强,决策高手,社交能力强,深思熟虑,谨慎保守,全力以赴。
负面能量:守株待兔,懒散不思振作,喜欢宰制他人和事物,专横,喜欢粘人,压制情绪,神经质,好面子,耳根软,意气用事,宽以待己,严以待人,自私蛮横。
流月数字代表一整月都受这个数字影响
Y今年3月份的流月数字为10/1,创造自信,万象更新,新的开始,独立而决断力强。4月份的流月数字为11/2,合作与平衡,共生共赢就会有卓越的成效。
5月份的流月数字为12/3,敏锐与表达,多进行沟通传达理念,丰盛而又多变的月份。6月份的流月数字为13/4,稳定与程序,建立安全稳健的架构。7月份的流月数字为14/5,自由与规范,规范个人自由,提升心智力量,建立专注及经验的深度获得内在的自由。广结人脉开拓事业。与他人分享自在与欢乐。
8月份的流月数字为15/6,与命数6能量重叠,代表正与负都具备双倍的力量,直觉力很强,避免滥慈悲。
9月份的流月数字为16/7,与流年数字7重叠,双倍能量,幸运数字。
10月份的流月数字为17/8,富足与权威,实践真理,意念实现,心想事成,诚实不欺,认真果决,开发培养,真实的权力名利财力。
11月份的流月数字为18/9,智慧与和平,遵循生命的最高德行将生活与内在的直觉与智慧相融合,以自身的行为榜样启发他人,学习自救救人,自利利他的无上智慧。付出服务。12月份的流月数字为19/10/1,讨人喜欢的能量,做事果断(避免过分固执),成绩优越,更上一层楼。
每个人对于同一个流年的体会各有不同,比如,处于流年循环1的时候,3数人的感受绝对不同于4数人,3数会决定处处受限,4数人却会觉得不断有新的机向他招手。
数字没有好坏吉凶,只有正与负的能量。而想要了解每个数字的能量,更深入钻研、准确了解数字的相容与冲突关系,需要系统地学习和熟悉运用,我们开设的生命数字能量工作坊就可以帮助你学习掌握。
流年运程
流年
计算方法:某人出生日期为:1985年8月13日,取目前的年份:2010年的数字拆分和,2+1=3。
出生月数字:8。出生日为13号,数字拆分和为1+3=4。则流年灵数为:3+8+4=15,15需要再拆分相加得到1+5=6。李老师提醒大家注意,由于2010年的8月13日还未到来,则表示该人处于上一流年而未进入到流年6之中,实际计算数值中年份则更改为2009年,2+9=11=1+1=2,然后相加月数与日数字,应该是:2+8+4=14,再相加1+4=5。实际该人正处于流年5。
第二个计算例子,1982年1月7日出生的人,因为目前是2010年的2月2日,1月7日已经过去,则计算流年灵数为:年数字为2010,2+1=3;出生月数字为1,出生日数字为7,那么该人的流年灵数为:3+1+7=11=1+1=2,该人处于流年2。
流年运势作为数字学中实用预测模型上的宏观手段,可方便地对每个人的人生行程进行长或短的趋势预测与自我规划,在黎明船长所修习的生命数字目标系统中,流年灵数运势配合灵数循环,再辅以主命数协调,是建立生命数字全人系统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1-9的流年代表意义:
流年1:关键词:重新开始。
上一个流年周期所带来的积累,可能会引起你的重大变化,流年1的变革是以创新为主的。从个人意识上讲,我们的内在会对新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认识都有不小的进步,从而带来不断的新机会。也许,在流年1里我们会遇到非常重要的和非常众多的新朋友,搬新房也很正常,换工作岗位与环境也很正常,于是在流年1里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横冲直撞,它暗示着我们的正直与委屈的新生活中的折射,也影响着我们当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流年1中决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流年秘诀:积极才会有机会,主动才会有好运。
流年2:关键词:开始合作。
经历了流年1的开始,你已经走上的新的历程。我们会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分岔与支线,或许看上去每一个机会都很好,也让我们在流年2里容易迷失自我。我们在流年2的这一年里应该反思我们的道路,并且不断修正和平衡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会包容和接纳。
流年秘诀:多观察有助于帮助自己改善计划。
流年3:关键词:正确沟通。
经历过流年2的迷雾与人际关系的协调,我们在流年3中会接收到来自生活更多的馈赠。安逸的生活会磨损我们的意志,变化的现实也会打消我们的雄心。这时我们在流年1和流年2的过程中所遇到那些对自己有莫大帮助的人,就是我们需要作沟通倾诉的对象了。适当地安心考虑自己的计划是否得到帮助与认可,自己的安排是否符合了共同意志的需求,表达正确的概念是流年3当中有助于我们静心而为的重要议题。
流年秘诀:把创意准确地传达给身边的每个人。
流年4:关键词:拓展。
延伸来自于我们基础的发展,流年3的决定性概念会在流年4当中得到强势的拓展。在延伸我们的意念之时,我们需要非常明确地作好全局规划与成本控制。流年4不是单兵作战的一年,需要一个团队来帮助我们快速得到扩展。那我们开始考虑我们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吧。
流年秘诀:边努力边学习一切有用的知识。
流年5:关键词:意外与突破。
流年4是一个稳定坚固的集体或扩展,流年5则会出现分支,或许是分裂与精减,也或者是新的开拓与突破。在我们遇见需要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我们应当保持自己的内心清明,去除现实的影响,而考虑长远目标。各个突破不是最好的方式,面饼越摊得大就越薄弱。所以不要一味地拓展,而要有目的地冒险。流年秘诀:把握尺度掌控全局。
流年6:关键词:有目的的付出。
经受住流年5的动荡,流年6会有更多的基础事务需要我们不间断地努力,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是我们在流年6里应当关注的。拓展后的突破,突破后的服务,我们需要以一种服务的观念来化解责任心的加重。我们不需要被安排和被责任,而应当是我可以和我能够。流年6也是人际关系之路上最为重要的一个过程。李老师正处于流年6行程之中。流年秘诀:去除包袱,合理舍弃。
流年7:关键词:态度就是真理。
经历了流年6的复杂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取舍,我们会在流年7里越发感受到世事无常。我们很难想象社会的阴暗与光明常常都在同一事件中表现得充足而又直接。让我们明白,该来的全都会来,好的坏的都会一齐来。阴暗与光明,谬论与真理,通常都是无常的,而我们最能把握到的事就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只决定自己的方向。流年秘诀:中立,审慎。
流年8:关键词:创业容易守成难。
在审慎面对了无常变幻的流年7,我们在流年8将迎接丰收和喜悦。在我们赢得了更多荣誉的时候,我们总想挽留住这些看似美好的荣誉。在竭力之中强留,则会突显我们的自私与控制欲望。须知分享喜悦是复制快乐的最好途径,在喜悦之中再次踏上进取的道路才更有意义,而挽留金钱不如挽留感情。流年秘诀:停滞脚步去守成迟早会枯萎。
流年9:关键词:帮助与轻松。
经历奢华较多的流年8,我们步入安逸的流年9,在轻松休息之中,我们可以慢慢地回味和细思我们过去的8个流年。我们将不再躬身去做琐事,而是开始考虑如何行使自由意志力量,以及如何去除理智的束缚转向追寻大我的道路。这个时候是收集经验,积累智慧的良好时机。
流年秘诀:知足常乐,按兵不动。
三衰六旺 2.5.8流年不投资
流年走1 : 事业开始起步 选择搬家 生小孩 结婚 一段感情的选择 或者搬家 结婚
流年走 2 : 是要沟通 不适合投资
流年走3 : 忙碌奔波 行动起来 起的快 摔下去的也快
流年走4: 初见成果 想到规划 稳定了再规划下一步
流年走5:问题比较多 阻碍多 出去旅游 学习多 流年走6:人生财富 收获的一年
流年走7:结识新朋友 知道了 很多事务 无对象的把握好了 就可以找到对象了。
流年走8:富足 低调 学习比较好
流年走9: 成功为1做打算 在九的一年面临选择。
中国弃婴追寻生命密码 篇3
成为了美国人 1996年9月27日早晨,天刚蒙蒙亮,江苏无锡洛社镇花苑村委会门口的台阶上,躺着一个女婴。女婴被辗转送进无锡福利院。1995年,41岁的克罗蒂女士辞去白宫的行政职务,回到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定居。她想要一个孩子。在相关机构的沟通下,1997年,刚满一周的女婴有了美国妈妈,有了她一直沿用至今的名字,“凯特·克罗蒂”,而且正式成为美国公民。
凯特小时候,非常讨厌“中国”,因为妈妈“喜欢把我打扮成一个穿唐装的中国小孩,让我学习中文,庆祝中国农历的生日。可是,我对中国没有任何记忆。”今年夏天,18岁的凯特在养母的陪同下来中国寻亲。这是凯特第一次回中国,但她感觉“像回家了”。虽然凯特的一路寻找都获得了各方面的帮助,但凯特最终没能找到自己的生母。回到美国之后,凯特开始喜欢中国,主动学习中文。
幸运的里基 里基和凯特同年到的美国,不过那时她已经将近5岁。因被诊断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养父母比尔夫妇为了解里基的家族遗传病史,试图通过福利院找到她的亲生父母。
也许是出于排斥回忆的原因,里基的记忆从8岁开始。8岁之前的事情,她只有一些恍恍惚惚的印象。
里基是幸运的,她的亲生父母最终被找到。原来,她的亲生父母迫于老一辈要孙子的压力,藏了她4年后,最终想办法把她的户口挂在村里一个光棍的生育指标名下。然而100天后,事情被邻居举报,里基被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干部强行带走,送入福利院。
父母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但弟弟并没有得到他应有的宠溺,相反一直在失去姐姐的阴影下生活。父母离异后,他跟着母亲生活。母亲经常用打骂的方式教育他“如果没有你,你姐姐不会丢,我宁愿留着你姐姐,而不是你。”
18岁这年,里基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回国和父母相处了45天,还见到了当年坚持只要孙子的奶奶。
我是谁? “没有找到,并不意味着寻找失败。” 学宾夕法尼亚米勒斯维尔大学教授常昌富说,在数十万被美国家庭收养的弃婴里,目前只有七八十个孩子,最终找到了父母。对孩子而言,她们也许并不执著于找到血缘上的纽带,更在意的是找到构建自我认知的方式。
而幸运的里基面临另一个难题:如何保持和中国家庭的联系。现在,里基一直和母亲保持联络。“每周二视频聊天,每个月打一两次电话”。里基的中文仍然不够好,但她说:“我的妈妈很神奇,有些我想跟她说的很复杂的话,她都能懂。”
可无论如何寻找,命运于这些孩子而言,像一张被磨损的唱片,即使尽力修复,也难以听见最初的和弦。(周凤婷)
生命密码 篇4
翻开这本薄薄的书吧!我们可以从中轻松地得到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
《创建飞机生命密码》是一本有趣的力学科普读物.与常见的科普书不同,作者虚构了两个人物——虚心好学的大学生剑青和充满好奇心的中学生夏雯,为了探寻航空的奥秘,他们认真读书,四处求教,深入思考,逐渐懂得了创建飞机生命的密码,了解了力学在航空事业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航空界业者的循循善诱,使他们大大地长了见识;读者跟随他们足迹也窥见了有关飞机的秘密.
由于这是一本力学科普读物,作者扣住力学在航空发展的作用这一主题,浅显生动地娓娓道来,不经意间涵盖了力学的几乎所有分支学科: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一般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大体说来,前半本书主要涉及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告诉读者:升力怎样产生(也就是说,飞机怎样上天),航行中的飞机要承受哪些气动力,怎样产生足够的推力,人类怎样突破“音障”等深层次的原理;而后半本书主要讲述固体力学和一般力学(弹性力学、气动弹性、结构力学、飞行力学、振动力学等)的作用,阐释飞机飞行的轨迹、总体架构及其稳定性、部件材料的疲劳损伤断裂、颤振和抖振的产生和预防、优质复合材料的使用等等.全书涉及了许多深奥的力学知识及其应用,但读来相当容易而有兴味.
本书作者是航空界的资深专家,从事航空教学、科研、型号设计已近半个世纪,他深深热爱航空事业,所带领的不少学生已成为业内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他全过程地参加了我国第一种飞机——“运十”的设计、试验、制造、试飞过程,因此,就能得心应手地描述设计和制造飞机的种种诀窍.他以十年的深刻感受,深知必须掌握、运用力学知识,才能创造自己的飞机,才能真切掌握飞机的根底,才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掌握自己飞机的生命;他确信中华民族完全能掌握自己大飞机的知识产权.正是在这种信念驱动下,他以古稀之年,夙兴夜寐,精心构思创作了这一力学科普著作.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不久前,我国已正式做出决策,将设计制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相应的公司已然成立.这给我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也为我国力学工作者开辟了更大的用武之地,这本书的推出可谓正当其时.
生命的密码读后感 篇5
篇一:生命的密码>读后感
最近,我在家里看了一本书——《生命的密码》。看了以后,我有所>收获,也想与大家一同分享我的感受。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生命科学家——谈家桢,反自己的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中国的科学教育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二龙抢珠”和“三八线”这则故事。
1957年三月,谈家桢作为党外人士代表,出席了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当天晚上,毛泽东主席向大家一一握手交谈,谈家桢心里十分激动,他走近毛主席时,毛主席微笑着,同他紧紧握手,并亲切地说:“哦,你就是遗传学家谈先生呀!”毛主席请大家坐下后,谈话便开始了。主席带着微笑问谈家桢,对遗传科研有什么意见,谈家桢将自己的观点说得津津有味,毛主席连连赞同,鼓励大家要多发表自己的观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有了主席的鼓励,谈家桢更加有信心了。
第二天晚上,杨秀峰振振有词地提出理由,要让事实说话,郭沫若听不下去了,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二老听力不好,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不休,大家就把这声争论戏为“二龙(聋)抢珠”。正在这时,主席开口了:“从现在开始画一条‘三八线’线,到此为止,以后科学院不得再从高校中挖人!”还是毛主席幽默诙谐一言定乾坤,用一条“三八线”给这场“二龙抢珠”的争论画上了终止线。主席的平易近人和风趣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然而谈家桢的表现也很出色,他大胆地说出了自己遗传教学科研的意见,获得了每一位领导人的尊敬。
读完了这则故事我也终生难忘。这两位的名字:支持科学教育的毛泽东和为了生命科学奉献终身的谈家桢。
篇二:生命的密码读后感
生命的密码是谈家桢的着作他将一生的种种尽力都写经历这本书里,让我们惟妙惟悄的看到了谈家桢的一生是怎样 度过的!可以说让我们的精神饱餐一顿了,也可以说给我们带来了种种道理,让本是沮丧的我们再次有了信心从黑暗中崛起!
就如谈家桢所说的:“一个人要是想100%的成功必须付出无比巨大的努力来换龋就像他小时候一样因为在求职与旺盛的年龄所以对周围的许多事情冲忙了好奇心,他的外公是一个木匠,一天看见粗糙的木头在外公的手里经过一道道工序,马上就变成了美观耐用的木制产品,十分的羡慕。于是,便趁着大人不注意拿起了斧子,找了块木料,便学起大人的手势劈了起来。毕竟他消失还是个孩子,一走神,斧子一歪,劈在了左手的大拇指的指甲盖上鲜血马上溢了出来!大哭过后我便缠着外公要学木匠活。他们教会了我敲敲打打、锯锯刨刨。到了后来,我居然能自己设计并设计出像样的木头来。可以说那时我便开始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这个谈家桢小时候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你肯去努力的学习,一定可以得到非凡的收获。这也是谈家桢为什么 会取得这样好成绩 的最大原因了!
这本书的最大看点便是谈家桢给我们的一个个意义深刻的大道理,这一个个大道理也是从谈家桢生活 故事中来的,所以我们要将甚或中的每一件事做得好,还做得非常的漂亮!
篇三:生命的密码读后感
读了科普着作《生命的密码》,收获颇多。打开书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印如入眼帘,如“人是谁创造的”、“瓢虫与果蝇”、“二龙抢珠和三八线”等,一共有36个。每个故事都讲述作者的经历的一件事,使我们感到科学在故事中发生,生命就在故事中成长。
虽然都是些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求学、研究、做人的快乐,每个故事仿佛一粒珍珠,串成了一个强大的生命;每一个故事都与科学的发展、国家的荣誉联系一起,好像我们在观看一颗星星时,会欣赏到美丽的天空;随着作者的讲述,读者会一会儿到美国、一会儿又到了英国、苏联,思维周游整个世界,让我们感觉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不像在读书,倒像是在游览各国。
肠道中的“生命密码” 篇6
海量信息载体
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蕴含着大量的信息,那么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的信息就是“海量”的。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肠道内正常的微生物基因数量约为300多万个,大约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数量的100多倍——如此海量的基因能够帮助肠道微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肠道微生物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换言之,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即宏基因组,应该包括当前已经破解出的人类基因组部分以及嵌入在人体中的肠道微生物基因组部分。为了区别于人类自身的基因组,诺贝尔奖获得者约书亚·莱德伯格曾经建议用“微生物组”来定义人体内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的集合。
为了理解这部分重要信息,2008年1月1日,欧盟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肠道细菌基因研究计划——“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该计划联合了国际顶尖的科研团队,对人类肠道中的细菌进行一次全面的“基因普查”。 经过两年的努力,科学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进展。2010年,学术期刊《科学》与《自然》几乎同时发表了关于肠道菌群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科学界正在慢慢揭示我们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使我们逐渐清晰地了解肠道菌群帮助人体维持健康的机制。
互帮互助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是人类自己的身体在帮助微生物存活。确实,我们的肠道满足了肠道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各种生理条件,甚至是一些比较苛刻的条件,比如天然的无氧环境。在我们肠道里生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专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他们的生长和繁殖需要自然界中很少见的厌氧环境,肠道生理特性可以为肠道微生物,特别是专性厌氧微生物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即使有少量的氧气随食物颗粒混进肠道,也会被肠道上部的好氧菌和兼性菌所耗尽,加之肠壁对氧气的不通透性,从而形成了后肠天然的厌氧环境,满足了后肠专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发酵所需的厌氧要求。另外,肠道也提供了保证微生物生存的充足的营养物质以及恒定的温度等。
但是,小小的微生物在自我生存的同时,也给予人类巨大的帮助。
人出生时的肠道几乎是无菌的,出生后的3~4小时,肠道菌群开始繁殖。刚开始的几天,细菌群落组成还比较单一,随着时间的增加,细菌组成逐步趋于复杂化。这些肠道微生物能够促进早期肠道的发育,并帮助肠道建立起完善的免疫功能,因此对新生儿尤为重要。
肠道微生物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帮助我们消化人体器官所不能消化的一些物质,比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植物多糖,如果你以为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消化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人类自身没有消化酶来降解这些多糖,而这些多糖却是肠道微生物主要的可利用物质。肠道微生物在肠道内将多糖降解成单糖和短链脂肪酸,为宿主提供可以再次吸收和利用的额外能量,扩大了宿主可利用原料的范围,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人体内以碳水化合物为来源的能量,有10%~15%都依赖于肠道细菌的酵解。因此,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决定宿主的能量吸收。人体供应多糖的多样性与肠道微生物利用多糖的可控性保证了人体和肠道微生物能够达到微妙的统一和谐,能够根据食物的变化来调整代谢方式,进行能量重新分布,最大限度地保证肠道内正常菌群在食物变动中不发生本质的变化。
肠道微生物群落及其基因组的存在,代替了部分人类自身没有进化出的遗传和代谢功能,从而弥补人类某些生物学缺陷,确保宿主的利益;同时,它们通过这些途径来适应环境,保障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维持了肠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共同进化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的这种小默契,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二者互惠互利所形成的,比较基因组学发现了这一互惠共生关系是宿主和肠道微生物之间强烈选择和协同进化的结果,可以说是一种利益组合体。
曾有一项基因数据库的调查表明,在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细菌亚种,而这些亚种来自共同的祖先。这就说明,在很早的时候,这些细菌就与哺乳动物形成了共生体系,随后进化出的不同亚种,是其与宿主共同进化的结果,而互利共生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加速进化。
宿主对微生物的选择主要通过两个手段,一个是肠道切应力,一个是肠道免疫应答。前者指的是肠道运动和食物流动产生的切应力,这种力量可以将肠道内容物排出体外;而后者则是指肠道通过建立一系列抗原识别、捕获、传递和加工处理等免疫应答机制,有效地将异体抗原排出体外。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对肠道中各种微生物进行选择,有一些肠道微生物进化出多种改变自身基因组的“工具”,赋予自身特别的能力,以抵御肠道切应力和肠道免疫应答的选择作用,适应这两种机制,从而免遭“淘汰”。比如,有些肠道微生物会附着于食物颗粒、脱落的上皮细胞及肠道表面,这些地方可以抵御一定强度的切应力;还有些肠道微生物在与宿主协同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出一套适应宿主切应力选择的特殊机制,于是肠道产生的切应力不但不会降低其附着作用,反而会提高其附着。而逃避肠道免疫应答的机制则较为复杂,至今人们尚未完全揭示出肠道免疫系统对肠道微生物产生免疫耐受的机制。
在宿主对肠道微生物进行选择的同时,肠道微生物并不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也在不断地对宿主进行选择。如果这种选择作用对宿主有利,就会增加宿主细胞的数量,随之带来了微生物自己生存环境的扩大,反之亦然。可见,协同进化的结果是不仅宿主获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也得到丰富,使肠道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的稳定状态。 总之,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破解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互惠共生关系的分子机制,更可以为人类自身的健康提供更多的信息。 (文章代码:101212)
用细菌制造出有生命的密码 篇7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几年前邀请研究人员研制不需要电的秘密信息编码方式。最近,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有生命的密码:利用细菌菌株来传递机密信息。科学家表示,这个名为微生物印刷阵列密写(SPAM)的过程非常简单。尽管这一过程非常简单,但迄今没有人想到。相比较而言,将信息整合入DNA(脱氧核糖核酸)中等其他编码方式,更复杂且更昂贵。
当然,最新方法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如果拦截该信息的人知道这是使用细菌编码的信息,那么要想解码信息并非难事。为此,科学家们朝这些细菌的耐抗生素基因中添加了荧光,如此一来,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引入氨必西林)才能看到信息。因此,潜在的信息拦截者不仅需要知道发送信息的人使用了何种编码方式,同时也必须知道使用了何种抗体,二者缺一不可,才能正确地解码信息。信息制造者甚至能用错误的抗体为信息拦截者编写错误的信息以混淆视听。
研究人员也表示,为了增加保密性,可将其他因素整合入编码过程中,诸如设置细菌在特定时间生长或者在特定时间死亡,以使信息无法持续很长时间。除了用于谍报活动外,最新技术还可以让企业给农作物或其他有生命的物品打上水印,以防假冒。
生命密码 篇8
一、融入游戏元素, 让天性在“游戏课堂情境”中释放幸福
儿童是游戏的化身, 游戏的天才。爱玩、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只有顺应儿童的天性, 与儿童的天性合作, 学习才能成为儿童的自觉自愿、自主独立。可是, 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 在分数至上的功利思想影响下, 教师教得一本正经, 学生学得小心翼翼。机械的训练、繁琐的讲解、沉重的负担, 让语文课堂变得无趣、无聊、无奈, “幸福感”也渐渐远离了语文的学习。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游戏元素, 唤醒并激发儿童的游戏精神, 这样的课堂更贴近儿童的学习方式, 更有利于“儿童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都得以自由丰盈地生长”。[1]游戏元素, 它可以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 可以是一则令人捧腹的小笑话, 可以是一句幽默机智的点评, 甚至可以是一句调侃味十足的方言。它让学习隐身为游戏, 让游戏化身为学习。它把快乐还给学习课堂, 让幸福浸润师生的心灵。但它不是为玩而玩、为乐而乐, 它蕴含着快乐因子, 却更指向了言语学习的目标和儿童精神的成长。融入了游戏元素的语文课堂, 儿童的身体获得自由, 心灵得到舒展, 思维得以开放, 学习的幸福当然也就会如期而至。
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导入阶段, 笔者设计了“翻纸牌”的竞猜游戏。每次游戏共出示五张扑克牌, 看谁能根据前四张的提示最先猜对第五张牌。游戏开始, 笔者先告诉学生, 第五张牌里藏着的是一位人物, 随后翻出了第一张牌“孙中山”, 学生竞猜的答案五花八门, 在耐心地听完他们的解释后, 我对他们的答案都没有矢口否认, 而是建议他们继续猜。然后又依次翻出了后面的三张牌:“革命战士”“世纪女性”“《儿童时代》”。随着竞猜的深入, 宋庆龄忠于革命、关爱儿童的伟大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逐渐明晰起来。当揭开第五张牌是“宋庆龄”时, 教室里一片欢呼, 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这样的竞猜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既展示、交流、检测了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 又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了宋庆龄生平的了解, 实现了“教学”与“游戏”的高度融合, “目的”和“手段”的有机统一, “发展”和“幸福”的同步实现。
二、展现语文魅力, 让课堂在“丰富本味体验”中充盈幸福
“没有一门课程, 如语文般给人抑扬顿挫、低回婉转的感觉。”“没有哪一门课程, 能像语文这样让人如此畅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2]语文是一门浑身都散发着迷人魅力的学科。走进语文, 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浩瀚辽阔的“情的海洋”。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这个“美的世界”, 让他们在诵读中体验音韵之美;在品味字词中, 体验情感之美;在拓展意象中, 体验文化之美;在关注形式中, 体验表达之美。[3]在言语实践中, 培养语感, 启迪美感, 触发灵感, 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润泽自己的情感世界, 灵动自己的言语智慧, 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语文的课堂要洋溢着语文的本味, 要努力把语言中的文化部分、美的部分展示出来。如有位教师对“同学们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的“沐浴”一词教学时, 没有采用“看字形、猜词义”的传统教法, 而是先给学生介绍汉族的“洗浴”文化———在古代, “沐”和“浴”都带有“洗”的意思, 但是洗的部分有不同, 用词也非常有讲究, 洗手叫“盥”, 洗脸叫“靧”, 洗头叫“沐”, 洗身叫“浴”。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联系句子进行理解, 因为学生对“沐浴”的本义与引申义有了充分的理解, 所以理解更多了几分诗意和浪漫———学生从头到脚都被温暖的春光所浸润与包围, 身上没有一处地方“遗漏”, 那是何等的惬意呀。[4]
三、实施自主学习, 让儿童在“自我实践选择”中创造幸福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获取幸福的途径很多, 怎样的环境才能够使他们获得幸福呢?答案是当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时, 他们就会感到幸福。所以, 我们必须践行“生本”理念, 充分尊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给予儿童自主选择的权利, 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儿童, 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儿童, 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儿童。通过“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发言”, 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 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 提升语文学习的幸福感。
在即将完成《九色鹿》一文的学习时, 一位学生质疑道:“九色鹿能救人, 说明它是头神鹿。那当它遭遇围捕时, 为什么不借自己的神力脱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 九色鹿只有一个人, 寡不敌众;有的说, 九色鹿手无寸铁, 当然无法战胜军队;还有的说, 如果九色鹿借神力脱险成功, 国王依然会重金悬赏捉拿它, 它也永无安宁之日。国王不会觉悟, 调达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此时, 教师向学生补充了这则佛教故事的后半部分内容———调达面壁思过, 悔过自新, 重新做人, 最终修成正果, 成为五百罗汉中的第127尊。顿时, 学生的思想闸门又一次被打开:“我觉得, 九色鹿再次成为了调达的救命恩人。第一次是给了调达生命, 这一次是拯救了他的灵魂, 让他悔过自新。它帮助调达实现了从‘小人’到‘人’最后成为‘神’的蜕变。”“九色鹿真是太善良了, 落水救调达体现了它‘与人为善’, 愤怒斥责调达体现了它‘劝人为善’, 它是完美的化身。”“九色鹿机智脱险, 其实也是在启发我们:以后遇到不诚信的人时, 不要惊慌失措, 不要沉默不语, 而要据理力争, 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自己, 维护正义。”
自主学习是一杆秤, 是衡量儿童语文学习能否幸福的重要标准。以上教学片段中, 教师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 敞开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进行自主、深度的探究。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九色鹿深刻、全面的认识, 更多的是自主阅读、专心思考、幡然醒悟、自由表达的乐趣和幸福。
四、设计智力挑战, 让儿童在“超越生命智慧”中享受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中指出, 儿童学习幸福的源泉, 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 要么“一问到底”, 让学生在浅层次的问题中“打水漂”;要么“一讲到底”, 用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这样的课堂, 表面上学生学得轻松自在、心情愉悦, 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却在逐渐钝化。正如张康桥老师所言:“一个学生, 如果没有经历过坚持不懈的思考, 并从思考的地方生长出自己的思想与语言来, 那么, 他就不可能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内在的快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创造机会, 挑战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发展自己的语言, 享受语文学习的幸福。
“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 需要学习富有挑战性, 需要学生深度参与。在张康桥老师执教的《九色鹿》片段中, 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 用两三句话总结自己读出了什么, 然后顺着学生的回答不停追问:“你善良吗?你英明吗?你任性吗?你诚信吗?”学生开始走向内省, 接着通过出示“人, 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魔鬼”等三句先哲语录, 帮助学生将思维引向新的制高点。到此, 他并没有停止, 而是进一步制造矛盾:“如果调达再掉进河里, 假如你是九色鹿, 你救还是不救?”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救, 张老师并没有继续追问为什么, 而是建议学生读完《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之后再作回答。当再次问起“救还是不救”时, 学生的回答更为理性和睿智———要救, 首先救灵魂。[5]在整个片段中, 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 在不断的肯定否定、思辨抉择中, 过着紧张而幸福的智力生活。
五、开放学习时空, 让儿童在“享受语文生活”中恒久幸福
生命的幸福, 总是和个体全方位的生活相关。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 学生在与文本相遇的过程中, 在与同学论辩的过程中, 在享受语文生活的过程中, 如果他们的生活拥有开放的空间享受, 那么他就是幸福的。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幸福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的幸福密码其实就是儿童心灵自由的出口和生活的入口。
1. 打开语文课堂的窗户, 全方位向儿童开放, 充分享受幸福的语文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儿童语文的学习, 生活不能缺席。因为只有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儿童才能产生持久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动力, 语文的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幸福。然而, 在现实的课堂中, 我们依然喜欢把语文教学限制在狭小的课堂上、在有限的课本里。学生认认真真地读着一本语文书, 辛辛苦苦地做着无数道练习题, 语文的学习“疏远”了生活, “屏蔽”了生活。所以, 我们必须把语文课程的“触须”向外伸延, 引“生活”这一源头活水, 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领域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大语文”“语文生活化”的理念观照下,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获得学习的幸福感。
2. 打开人文熏染的入口, 全方位向书籍开放, 充分享受幸福的阅读生活
语文的课堂, 要向四面八方打开。最应打开的, 就是阅读之门。正如著名儿童文学家秦文君所说:“童年时打下基础的阅读习惯会像最忠心的伙伴, 一生受用。”让儿童过一种幸福的阅读生活, 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共同的诉求和愿景。在儿童阅读的道路上, 我们要做他们的领路人、点灯人。语文课堂要成为儿童阅读的指路牌、加油站、狂欢节。当儿童的阅读像呼吸那样自然时, 他们一定能享受到探索真知的快乐, 品味到增长智慧的幸福, 他们的精神会因此高贵而丰富, 生命会因此深刻而宽广。
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幸福感, 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一种追求, 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与学生的天性合作, 发掘语文学科的“幸福因子”, 开放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用“幸福的方式”教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还学生“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李继东.游戏, 让儿童生命在语文教学中自由欢唱[J].江苏教育研究, 2014 (16) .
[2]蒹葭如梦.享受语文之美[EB/OL]. (2011-05-09) .http://blog.sina.com.cn/u/1998200370.
[3]沈娟.以语文的方式体验语文之美[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0 (4) .
[4]王庆欣.也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事儿[J].贵州教育, 2012 (2) .
“土”“地”中的民族生命密码 篇9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6月25日土地日。作为与文字打交道的人,自然想到了中国的文字,这象形的符号互相组合,记载了中华民族一部完整的文明历史,而每个字又被赋予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丰富的想像、敏锐的智慧和穿越历史时空的悠久的感情。
一说到土地,人们先想到财富,“地主”成为一个令人感慨万千的词,多少人为此奋斗终生,孜孜以求、乐之不疲,多少人又因拥有土地而被批挨斗,惶惶不可终日!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有的人为土地而想方设法寻门路行贿,为的是有朝一日拥有一块土地就等于拥有了财富和社会地位!还有的人因为手中掌握着土地,也就是掌握着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予夺大全,头脑一发热就肆意妄为起来,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土地代表财富,还代表了权利,古今中外,从原始部落开始就为土地而厮杀,不过那时是为了地盘。炎帝黄帝倡行种植即农业文明开始,土地的繁育功能逐渐被认识。从鲧的孙子,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原大地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开始,土地开始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为了权利,为了财富,人类在土地上演出了多少惨剧悲剧正剧喜剧,远的不说,20世纪中国人民前后长达14年的抗击日寇战争,如今还在争执的钓鱼岛主权,都可为土地之重要下一注脚。
“土”,先人造字时是用它表示大地的生育能力,即一颗代表生命的小树长出来。《说文》解释为:“地之吐生万物者也。”意思是说“土”是大地能够养育生命的那一部分。《易·离录传》讲:“百谷草木丽乎土。”就是说大地上的植物都附着于土。但这话只说对了一部分,应该说陆地上的生命都因为有了土才能生存,食草的因植物而生存,食肉的因食草动物而生存——没有土,它们都没有了生存的基础。古代哲人说:“土生万物”。这句话概括得太好了。
那么“地”字呢?经过多少代人的讨论取舍,地字最终稳定在“土”和一女性生殖器官图形“也”的组合上,造字的时候就是用“也”象形女性生殖器官的。“地”字还有一种写法,即“土”上加一“水”字,这说明古人对水和土养育生命功能的认识,但这种写法被废弃了。
那么大海大河大湖呢,它们也养育着生命,该怎么说呢?这就涉及到大地的概念了。早起人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对江河湖海等水世界认识得不明确,造字时突出了“水”的特质,“湖”、“河”之右取其音,但在“海”字上仍不忘其孕育生命的特质,水旁加一“母”字组成——怀孕的女子,即大海和大地一样,是生命的孕育者。
从古人造字的这些讲究里,我们看到了那久远传递的感情,以及丰富多彩的智慧和想像,今天,我们爱护土地,珍惜耕地,不仅仅是人多地少现实逼迫下的权宜,更是民族源头传下来的生命密码。
吴 晔:生长秦地,游走京都。浮华满眼不曾留。马路上种地,高楼里放牛。忧攸,优游,幽悠。村人岁月夏天的树叶一样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