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2024-09-15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共9篇)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篇1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最为有效的措施, 但国家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 不顾社区群众的意愿, 强制性地将某一区域划为自然保护区范围, 因此, 大多数保护区范围内都居住着大量的农民, 且区内大部分林地林木权属于区内群众所有, 这些村民世代生产生活都以区内的自然资源为生, 对资源的利用有其独特的方式, 如果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强行限制他们在保护区内部的活动, 难以达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区内村民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对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生境造成的压力也日益增加, 势必会增加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发展的矛盾。笔者以雷公山保护区为例, 从各个角度来分析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 并力求寻找解决这些矛盾的措施和建议。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保护区概况

雷公山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腹部, 是苗岭山地的主峰, 地理坐标为108°5′~108°24′E, 26°1 5′~26°32′N, 东西横延约1 5 kg, 南北纵深约30 kg.总面积47 300 hm2, 其中核心区17 334 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65%;缓冲区面积9 504.7hm2, 占20.09%;实验区20 461.3 hm2, 占43.26%;集体林地3 557.7 hm2, 占80%;国有林地8 646.1 hm2, 占20%。雷公山地形高耸, 山势脉络清晰,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最高海拔2 178.8 m, 最低海拔650 m, 相对高差1 500 m以上。雷公山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 已经鉴定的有608 科5 084 种, 列国家Ⅰ、Ⅱ级保护物种达68 种, 是以保护秃杉、猕猴等珍稀生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雷公山保护区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4 个县, 涉及11 个乡 (镇) , 45个行政村, 6 890 户, 30 323 人, 均为农业人口, 阴、冷、烂、锈田占70%以上, 粮食产量极低, 单产不足4 500kg/hm2, 因此人均口粮256 kg, 人均纯收入不足800 元, 群众生活极为困难。区内农民的种植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苕等为主, 养殖业主要以养猪、牛、羊、鸡、鸭、鹅等为主, 种植杜仲、天麻、黄柏、茶叶等为辅, 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农民的生活能源主要以烧柴为主, 极少农户用煤、电、沼气等其他能源。由于保护区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村民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农村经济结构单一, 社会经济类型处于半自然的小农经济状态。

1.2 调查收集数据方法

采用农村快速调查评估法 (PRA) , 针对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对资源的破坏、野生动物的破坏及补偿、资源利用的限制、旅游的开展、社区参与管理、家畜的饲养、非林木产品的采集、狩猎和传统保护等10 个方面, 深入区内的毛坪、格头、桥歪等6 个村进行调查。调查人群主要有老年、中年和学生3个不同群体, 其中老年人占29%、中年人占48%、学生占23%。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后, 结果显示, ①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的正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了当地社区的知名度、扩大了社区的影响力、逐步推动改变社区的生产经营方式,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展环境;二是聘请护林员和开展旅游业解决社区部分就业人员。②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限制了村民对资源的利用, 当地村民居住主要以木质结构为主, 平均每年区内起房建屋要采集杉木、马尾松2 种树种达2 000 m3;二是每年村民日常的生活能源主要以采集薪材为主, 据统计, 每户每年约消耗0.5 m3薪材, 每年区内日常的生活能源要消耗薪材6 000 m3, 这样生产生活方式对森林资源保护构成极大的威胁;③当地发展经济对保护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只顾发展经济不考虑保护森林资源, 要政绩不要经济效益大力发动群众毁林种茶。据统计, 在2011—2014 年3 年间, 区内共毁林种茶245.33 hm2, 种好、管好、产生经济效益的茶园59.33 hm2, 占总建茶园面积的24.18%。这种掠夺式地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 对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2.1 保护与社区的相互影响关系

雷公山保护区建立后, 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 保护区限制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 如采伐寿木、起房建屋采伐木材、采集薪材、采集林副产品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由于区内的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 且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下, 自然保护区内的社区农民形成了“靠山吃山”的生活习惯, 同时, 受知识水平及环保意识的限制, 农民的自然资源意识不高, 生活在区内的社区农民有些通过索取保护区资源来维持正常的生计。如采集保护区内野生药材、采集八月竹笋等其他林副产品等, 以此来增加经济收入, 甚至以此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有的深入缓冲区、核心区放牧、狩猎、砍伐薪材等, 例如迪气村罗某在区内的“七里冲”发展养羊等行为, 农民这种不得已的行为进一步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 保护区内农民的农牧业生产、森林采伐、交通、旅游、偷猎和采集药材等人为活动已经影响了保护区近1 /4 的面积, 其中有些地区较大程度地影响秃杉、猕猴等珍稀生物的生境, 如水寨、陡寨、平祥等村的破坏程度比建立保护区之前更加严重。

2.2 社区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

雷公山保护区建立以来, 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当地居民都在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雷公山保护区98%的居民是苗族, 他们仍然保留着一些自己的传统信仰, 对于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格头村调查中发现, 格头村为了保护秃杉, 用当地传统习俗立了“秃杉保护碑”, 他们认为秃杉是神树, 保佑格头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等。

区内农民的农业活动、放牧、采药等人为活动对保护区的生物资源仍然存在一定的威胁, 特别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影响面积最大, 公路通到哪里, 哪里的资源就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但当地为了发展经济, 近年来当地政府在区内修建公路总长超过320 km。调查中还发现, 区大部分农户都将其散放到保护区的高山上自由吃草, 到冬天或到种水稻季节的时候才再归自家圈中, 还有相当数量的牛终年放到高山上啃食青草, 牧区主要分布在雷公坪、七里冲、长水平等资源丰富的平缓地带。长年放牧到山上对野生生物生境及物种的破坏性也较大, 家畜的生态位与猕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境容易发生重叠, 而且也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威胁, 干扰或改变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 甚至加剧一些疾病的传播速度。

保护区药用植物比较丰富, 已经鉴定的有药用价值的高等植物625种, 为了增加经济收入, 当地居民在药用植物成熟的季节到山上去采集天麻、冰球子等药材。采集活动不仅破坏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集中采集对野生植物形成掠夺式利用, 导致个别药用植物数量大幅度下降, 甚至处于灭绝边缘, 还会影响保护区内动物, 导致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生境遭受干扰。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宣传教育, 明确保护责任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宣传目前并不是很到位, 农民的资源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再加上长期形成的习惯, 使他们认为利用保护区内资源是一种正常、合理的情况。所以, 只有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让农民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引导农民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参与到自然资源保护中去, 实现可持续利用, 才能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仅靠宣传, 靠农民意识的提高远远不足,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责任和管理是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一整套自然保护管理的制度,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力, 以此保证各项管理的有效性, 同时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及保护政策顺利进行。

3.2 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发展社区共管

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种种不足, 只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加以创新、改进, 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果。加强以人为本、以社区为中心的理念。所以,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 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 常常因保护自然资源, 而将当地农民利益与自然保护对立起来。以人为本、以社区为中心的理念即要求注重区内农民的生存利益, 考虑农民生计问题, 在此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然保护认识, 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大力提倡逐步实施自然资源社区共管。

社区共管是指社区参与保护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 并与保护区共同建立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即在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发展经济,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只有经济水平提上去, 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他们对保护区内资源的保护意愿会提升, 这样, 才能协调社区经济发展和保护区资源保护, 并使社区居民积极地参与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同时, 通过社区共管可以确立其社区农民保护的主体地位, 使其在博弈当中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通过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提高他们的保护意愿, 转变他们的保护观念, 由过去被动保护资源转变为自觉主动地保护自然资源。这样, 农民自觉保护环境以后, 管理成本可以相应降低。

3.3 设立野生动物破坏补偿委员会, 制定补偿机制

目前, 野生动物对庄稼的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基本上由保护区内的农民自己来承担, 引起当地农民的不满。虽然有些法律法规已制定了补偿的有关条款, 但是补偿资金都无法到位,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野生动物破坏给农民带来的困难, 这也是目前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 保护区应通过扶贫款或保护基金等形式, 建立国家补偿机制, 对野生动物践踏农田、猛兽猎食牲畜、候鸟袭击稻田鱼等损害社区利益的现象有固定的补偿途径, 有专门机构评估损失、有正常的申述渠道。

3.4 政府给予保护区部分行政管理权力

保护区是弱势管理部门, 在执行保护区工作职能时, 往往受到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 难以有效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因此, 上级政府授予土地、资源管理权, 至少有权力对保护内社区居民的生产活动、土地利用方式、扶贫、社保、养老保险等行政管理权, 才有效进一步改善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同时, 对违法者也有效进行处置和打击。

3.5 进行功能区划调整

雷公山保护区在申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时候, 为达到国家级保护区的核心区面积要求, 将区内的格头、交腊、毛坪等村区划为核心区, 使该区原本以耕作为生的农民无法继续在原有土地上耕作, 导致他们的生活来源受到影响, 原有的生活秩序也受到影响, 产生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这不利于维护保护区的正常秩序和地方的社会稳定。因此, 建议保护区及政府将已区划为核心区的格头、毛坪、交腊等村寨调整为试验区, 使当地农民能正常地开展生产生活活动, 提高区内农民的生活水平。

3.6 逐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 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的环境经济政策。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让区内村民在牺牲自身利用资源的利益时, 从中得到一定的资源补偿, 增加他们的生活来源, 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降低农民采集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几率, 逐步缓减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使当地群众改变由以前的强制保护变到自觉保护。但从2011—2014年度的生态补偿标准来看, 中央财政补助很低, 仅为221.25 元/hm2, 所补偿的资金远低于农民从事生产产生的经济来源, 这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 更影响他们的资源保护积极性, 降低他们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意愿。建议保护区及上级政府要积极向国家林业局反映, 争取得到中央财政补偿, 逐年提高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

参考文献

[1]周政贤, 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

[2]张华海, 张旋.雷公山国家级自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

[3]吴小敏.徐海根.试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J].农村生态环境, 2002 (2) :10-13.

[4]刘静等.卧龙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关系模式探讨[J].生态学报, 2009, 29 (1) :1.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篇2

八大公山乡地处桑植县西北边陲,南与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宣恩县交界,东同五道水镇、细砂坪乡比邻,西和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斗蓬山林区相连。乡政府驻砂地坪村,距县城98公里,全乡总面积1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92亩,其中水田面积2612亩,旱地面积980亩,辖10个村66个村民小组1300户,总人口4817人。

该乡平均海拔1050米,平均气温11.5摄氏度,年降雨量2105毫米,相对湿度90%以上,气候因此具有北亚热带向暖寒带过度的特色,澧水的北源,中源均发源于此。境内资源丰富,拥有森林面积19.33万亩,覆盖率达86%,其中杉木蕴藏量30万立方米,面出产木材20__立方米。盛产药材,素有“天然中药宝库”之称。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多达1000余种,尤以被称为“四大药王”的百三七、扣子七、乌金七、金盘七和“南方人参”绞股蓝分布较多,而七叶一枝花、四两麻、天麻等药材俯首皆是,构成了“天然中药宝库”的精华,寻常药材黄连、厚朴、黄柏、玄参遍布足下。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已查证的野生脊椎动物有146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动物17种,如金钱豹、云豹、猕猴、苏门羚、水鹿、毛冠鹿、大鲵等在此繁衍生息。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铝、锌矿蕴含量达3万吨,品味高达70%,具有开采价值。八大公山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和古木怪石,碧水幽谷构成独特的生态旅游自然景观。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篇3

关键词:景观昆虫;多样性; 区系;调查;雷公山

中图分类号:S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76-2

基金项目:国家财政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专项补助资金”财建[2004]196号

昆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运行和稳定有重要作用,昆虫多样性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对科学评价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有重要意义。

1 自然概况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总面积47300hm2。地理坐标:东经108°05′-108°24′,北纬26°15′-26°32′。最高海拔2178.8m,最低海拔650m, 相对高差达1500m以上,正处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高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环境。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区,一年中,1月均温山麓4-6℃,山腰1.3℃,山顶-0.8℃;7月均温山麓23-25.5℃,山腰20.5℃,山顶9.2℃。相对湿度85-91%。年雨量1300-1600mm[1]。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350m以下是地带性常绿阔叶林;1350-1850m为高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850-2100m苔藓植物发育,出现山顶苔藓矮林;海拔2100m以上为杜鹃灌丛。

温暖的气候、复杂的生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繁殖场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2 调查方法

主要在不同的季节,在区内海拔650-2178.8m相对高差达1500m以上的区域开展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昆虫的组成

通过调查,雷公山保护区昆虫有22目194科1114属1861种(亚种),其中含新属1个,新种117个,中国新记录种20个,贵州新纪录165个。表明雷公山保护区昆虫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鳞翅目37科318属466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19.07%、28.55%、25.04%,为优势种群,其次为鞘翅目25科179属289种, 双翅目14科89属261种。

3.2 雷公山保护区昆虫区系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区系多样性和特点

雷公山保护区昆虫在世界的区属面貌较为复杂,共有如表2所列的25式区属类型(区系型)。由表2可见,雷公山昆虫以东洋界区系型成分为主,计1005种,占54.00%,跨区分布的“东洋界-古北界”式区系成分計710种,占38.15%,远远少于东洋界区系型种类。表明东洋界区系型成分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由表2可见,在25式区系型的二区区系型中,“东洋界-新热带界”式区系型仅有1种,“东洋界-新北界”式区系型有3种,说明雷公山保护区昆虫与新热带界、新北界区系的联系很弱;“东洋界-非洲界”式区系型和东洋界-澳洲界式区系型分别为6种和8种,虽然比重分别占0.32%和0.43%,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雷公山保护区昆虫区系与澳洲界区系和非洲界的联系;“东洋界-古北界”区系型710种,比重达38.15%,表明了东洋界与古北界间区系的强联系。

3.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的区系特征

3.3.1 明显的北方起源性和古老性 雷公山昆虫的“东洋界-古北界”式区系型比重达38.16%,含古北界的跨区区系型复计比重高达44.68%,表明其北方起源属性很强,反映了现今昆虫区系发展的古老性。

3.3.2 物种水平分异强烈性和区系相对年轻性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的东洋界区系比重高达54.00%,本研究发现的新分类单元为2个新属,以及170新种中迄今仍然为雷公山唯一分布的163种,表明与其他地理区的区系分异主要是在物种水平上,说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的分化是在东洋界与其他地理界的阻限形成后,即在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以来的分化较强烈和显著,因此现生区系总体上相对年轻。

3.3.3 显著的特有性和区系演化的相对独立性 如前述,迄今以雷公山标本建立、仍然为雷公山唯一分布的有163种,比重达8.76%,占单纯华中区区系型种数的41.90%,占单纯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华中B)区系型的72.77%。这些物种至少在当前可以视为雷公山景观区的土著种或特有种,其中相当部分应是固有种。这些特有种的相对集中,表明雷公山昆虫区系随着景观区森林植被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导致昆虫种的适应性分异,在雷公山景观区形成了地域性的近代物种发生和分化中心,形成了系统内昆虫区系演化的相对独立性。

4 雷公山保护区景观昆虫资源保护及利用

我国昆虫种类繁多,据专家估计约有100万种以上,是世界上拥有昆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并命名的有5万多种,根据昆虫与人类直接或间接关系,将雷公山保护区昆虫分为药用、观赏、天敌、工业用、食用、饲料、传粉和环境监测昆虫8大类。

4.1 药用昆虫

是指昆虫本身虫体及其产物供药用的种类,主要为鞘翅目、螳螂目、蜚蠊目、同翅目、鳞翅目、直翅目昆虫,如中华真地鳖、广腹螳螂、玉米螟、中华蜜蜂等。

4.2 观赏昆虫

昆虫不仅给人以娱乐、装饰和美的享受,也给文学、绘画、工艺美术等提供丰富的题材。主要为鳞翅类、直翅类、蜻蜓类、蝉类、甲虫类等。如蝶类、蟋蟀、天牛类等。

4.3 工业用昆虫

利用昆虫或昆虫产品用为工业原料的昆虫。主要为倍蚜类、绢丝昆虫类等。如角倍蚜、蚕。

4.4 传粉昆虫

植物需要昆虫传粉,使其开花结果繁衍后代,雷公山保护区传粉昆虫以蜜蜂科中的中华蜜蜂、意大义蜜蜂为主体,其次双翅目中食蚜蝇类、另外部分蝶、蛾及小型甲虫在花丛中活动亦有一定的传粉作用。

4.5 食用昆虫

昆虫食用历史悠久,主要为直翅类、鳞翅类、鞘翅类、膜翅类和半翅类。如家蚕蛹、中华蚱蜢、天牛幼虫等。

4.6 饲料昆虫

昆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用昆虫都可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能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为家蝇、黄粉虫等。如蝇蛆可以饲喂畜、禽、鸟、鱼、鸡等。

4.7 天敌昆虫

天敌昆虫是指昆虫的一个虫期或终身寄生于其他昆虫或体内外,并以取食寄主维持其生长、发育或以捕捉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不食的昆虫种类。雷公山保护区天敌昆虫有367种,隶属于8目46科,其中鞘翅目3科70种,蜻蜓目12科44种,螳螂目2科20种,长翅目2科11种,半翅目1科37种,膜翅目4科31种,双翅目2科16种,蜘蛛目20科140种。

4.8 环境监测昆虫

雷公山地质的代古老,地质结构复杂,岩层中富含独特的地球化学物质和生命营养物质,是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微观联系的地区,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导致河流多急流、险滩、瀑布。在雷公山的水域中生存大量水生生物,它们是监测水质好坏的指示生物,其中主要害群有翅目和水螨,经调查共发现生活在流水中的有毛翅目2科5种,前气门目中水螨类1科3种。

参考文献

[1] 周正贤.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 张华海,张旋.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7).

[3] 李子忠,金道超.雷公山景观昆虫[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7).

雷公山保护区森林火灾防控及对策 篇4

关键词:雷公山,森林防火,防控,对策

1 引言

自然保护区是许多孑遗植物的避难场所, 是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存区域, 是生物多样性基因库,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不仅造成动植物毁灭和生态系统破坏, 而且事关生态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大局。搞好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保障、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科研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保护森林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来抓,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森林火灾防控机制, 认真扎实抓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 实现2009年以来连续7年森林火灾“零”发生的好成绩, 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2 保护区基本概况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47300hm2。是以保护台湾杉等珍稀动植物为主的、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雷公山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是苗岭山地的主峰, 最高海拔2178.8m。地貌形态为台状高山、波状中山、脊状低中山及低山3个地貌类型。雷公山生物资源丰富, 区系成分古老, 珍稀树种较多, 生物种类5084种。其中, 高等植物2582种, 大型真菌263种, 列为国家频危、珍稀重点保护植物33种。动物2239种, 列为国家保护动物35种。森林覆盖率86.8%。特别是成片分布的国家二级保护孑遗植物秃杉和秃杉林, 是目前国内仅存3个地方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一处。

3 森林火灾现状

(1) 近年来, 由于气候变暖影响, 冬季干旱少雨, 火险等级持续偏高, 加之雷公山保护区地形复杂, 地势险峻, 山峦叠障, 沟壑纵横, 交通四通八达, 林区小道较多, 流动人员增多, 森林火灾防控难度较大。

(2) 保护区涉及黔东南州雷山、台江、剑河、榕江4县, 区内有12个乡镇34个行政村3万多人, 群众生产生活用火频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林情、社情决定了保护区森林防火形势严峻, 以及森林防火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3) 入区人员增多, 火源管理难度大。随着各方面宣传力度的增加, 雷公山保护区知名度不断提升, 进入保护区生态旅游、科学考察、科普教学实训等人员和车辆日渐增多, 保护区面临的防火压力也逐渐增加。

(4) 区内居住群众多, 贫困面大, 传统的生产方式落后, 农民烧灰积肥、烧田土桔梗用火频繁, 易发森林火灾。受传统习俗, 清明节上坟祭祖烧纸钱、燃放鞭炮现象时有发生。

(5) 森林防火监测手段滞后。保护区面积大、山体庞大、地形复杂, 雷公山防火瞻望台监测仅限于部分林区范围, 大多面积监测不到位, 仅靠人工巡护难以发现森林火灾隐患。

(6) 山火控制能力不强。基层一线扑火人员一般为保护区职工、当地干部群众, 没有专业扑火队伍, 一旦发生山火, 经验不足, 容易酿成事故。其次是人力组织困难, 区内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 防火人员大多老龄化, 加之人员分散, 扑火人员第一时间内难以组织到位。

(7) 保护区山地势险峻, 沟壑纵横, 覆盖山区的通讯存在死角, 一旦发生火情很难联系, 严重影响形成合力扑救山火。

4 森林火灾防控对策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职能是, 贯彻执行和宣传国家林业政策法规、自然保护区条例, 保护森林资源和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 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依法查处各类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违法行为, 促进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围绕这一职能, 保护区管理局不断创新探索管护措施, 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1 强化领导, 落实责任

成立雷公山保护区森林防火指挥部, 由管理局局长任指挥长, 四县分管林业县长任副指挥长, 实行动态指挥, 形成合力。保护区管理局采取领导包片, 机关科室负责人包站, 站负责人包林政员、护林员, 林政人员包村, 护林员包山头地块, 做到任务明确, 责任落实。辖区乡镇干部包村, 村干部包组, 组干包户, 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把森林防火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4.2 早安排, 早部署

每逢秋、冬、春森林防火时段, 保护区管理局要主动与州政府分管领导联系, 及时召开四县一区森林防火会议, 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 下发文件要求各站和辖区乡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森林防火会议精神, 紧紧围绕“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的方针, 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各基层站按照管理局的要求, 及时深入到辖区各村、中小学校召开会议, 落实好森林防火工作, 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4.3 层层签订管护责任, 将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头

管理局每年要与各站、行政村签订管护责任状, 同时管理站也要与行政村、护林员签订管护责任状, 将山头地块管护责任落实到站、村、组、人, 并将管护责任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和公益林补偿兑现依据。

4.4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制定森林防火扑救预案, 加强对森林公安、林政员、护林员、村组干等消防队伍的建设和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能拉得出、打得响, 有效控制森林火灾, 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灾的损失。同时, 加强护林员的管理, 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 对不称职的护林员及时更换, 合理调整护林员的上岗时间, 做到不脱岗、不漏岗, 真正做到山头地块有人看管。

4.5 制定村规民约, 依规治火

保护区内98%以上均为苗族, 苗族是我国南方独具特色, 传统文化异常丰富的少数民族之一。千百年来, 苗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情况下, 创造了具有浓厚特色的传统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其中以当地村民为主的村规民约是苗族人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治管理方式, 也是当地社会综合治安管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保护区管理局应结合区内民族习俗, 积极协助34个行政村, 广泛动员村“两委”、寨老组织群众制定完善村规民约, 将预防和处置森林火灾、打击滥砍乱伐、维护一方稳定纳入约定, 户主签字并各持有一份村规民约。形成谁造成森林火灾, 谁违反村规民约, 谁就要“洗寨”的方式, 即罚120斤米、120斤肉、120斤酒请本寨男女老幼吃饭。2008年3月, 西江村发生一起火警, 该村寨老通过民主执行, 按村规民约处置了当事人, 除罚当事人“3个120”外, 还责令当事人鸣锣喊寨7d。同年10月, 高岩村一小孩因玩火造成森林火灾, 该村责令监护人交“3个120”给全村“洗寨”。村规民约的实施, 具有民主性、合同性, 还有强制性。把村规民约作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护林防火“雷公山模式”。

4.6 抓好宣传教育, 营造森林防火氛围

每年进入森林防火期前, 保护区管理局要坚持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各乡镇、村、学校召开会议, 通过张贴公告、标语、横幅、刷新固定碑牌、发放森林防火明白书、出动宣传车、早晚鸣锣喊寨和广播、层层签订责任书等各种形式, 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鼓励干部职工向各级报刊、网站、电视台投稿, 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的综合性、权威性的优势, 大力宣传森林防火工作, 营造了森林防火舆论氛围。组织领导干部到区内中小学暑假后开学第一节课, 给学生上森林防火知识, 让森林防火从娃娃抓起,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为森林防火宣传开创了新的模式。

4.7 严管重点人群和火源

管火先管人, 抓好智障、老弱病残和未成年人等三类重点人群的监管, 与监护人签订森林防火包保责任书, 落实监管责任, 把住火源关口。对防火期在林区从事作业的人员, 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入口检查和落实防火责任包保制度, 特别是清明节和“五一”期间, 在区内各主要路口设立火源卡站24个, 对入山人员严格检查, 杜绝带有火种入林区。强化隐患排查, 坚决杜绝防火期在田边地角、林区随意抽烟、焚烧桔杆、烧灰积肥等现象, 发现违章用火坚决依法处理, 消除火灾隐患, 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4.8 强化值班备勤

防火期, 坚持领导带班和防火办、各站、了望台24小时有人值班, 确保通讯畅通, 一旦发现火情或其它突发事件, 迅速向保护区管理局防火办报告。做好应急各项物资、人员准备工作, 消防队员防火期不假不休, 随时待命, 处于备战状态, 确保拉得出, 打得响, 扑得灭。强化督促检查, 在森林防火紧要期, 管理局增大抽查频率, 加强对各站开展森林防火督导检查, 对因脱岗、漏岗、失职渎职引发森林火灾或贻误扑火时机, 防火责任不落实、组织扑火不得力造成重大损失的, 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9 推进森林防火机制体制创新

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防御工程, 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完成。在加强领导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村规民约、应急方案等制度建设和物资储备、经费保障的基础上, 只有不断创新森林防火工作载体, 积极探索森林防火防控工作新思路, 将森林防火工作放在第一位, 始终绷紧森林防火弦。充分发挥区内各级党委政府作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营造“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才能有效地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 才能更好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林区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政贤, 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

[2]张华海, 张旋.雷公山国家级自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

[3]谢正国, 等.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R].雷山: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2.

[4]杨从明, 梁隽, 潘贵江.苗族传统宗教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J].苗学研究, 2006 (2) .

雷公山旅游规划.doc 篇5

前几天在旅游资源规划与评价这一课上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写了一篇关于雷公山旅游规划的论文。现在简单的说一下对雷公山旅游规划的启示。首先还得介绍雷公山旅游景区。雷公山,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雷山县境内,海拔2178.8米。它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而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和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称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

雷公山这一旅游景点,首先它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优势的开发条件。它的旅游规划整体上很不错了,虽说存在改善的地方。雷公山旅游规划给我的启示就是要开发一个旅游景点最重要的就是开发对象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雷公山它有着充分的开发条件:雷公山自然和人文资源独具特色——雷公山巍峨挺拨,雄伟壮观,森林苍翠,溪水晶亮透明,瀑布垂直飞泻,气势夺人,处处鸟语花香。在红、白、紫玉兰、杜鹃盛开的时节,美不胜收。山下,到处分布着半坡苗寨,可领略迷人的苗族风情,主峰观日出日落,云吞雾绕,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其中响水岩景区犹如美人,更是独具魅力,但是此次实习我们没能得见其美丽的一面;雷公山景区内原始森林茂密,四季百花争妍,投身其中,宛若荡漾在花的海洋。内建有电站、水库、宾馆,基础设施完善。景区旅游,一可登爬1983级台阶,感受山这巍峨;二可欣赏响水岩五级瀑布;三可沿途考察原始森林植被和苗寨风情。雷公山自古就以林木幽深著称。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贵州苗族英雄张秀眉、杨大六率领苗民抗清起义,现存当年张秀眉点将台遗址。昔日人迹罕见的雷公山,如今已辟出盘山公路,游人可驱车直达山顶,但是由于我们所乘汽车体积过大,上不了山顶,只好在半山停下来了。据说雷公山看佛光,观日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尤其山顶上有一奇井,水深过膝而终年不涸,很是奇怪,因此祝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此外,雷公山气候独特,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暗雨变化莫测,阴天较多,盛夏如秋,宜于宜于避暑。雷公山地区是苗族主要聚居区。区内植物区系属亚热带性质,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调查结果表明,这地区苗族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着野生的苗族药用植物179科462属774种(包括3个亚种及20个变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9种,省级保护植物3种;同时,调查结果对该地区加强苗族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雷公山有着丰厚的民族特色,它的历史悠久。雷公山物种繁多,自然景色更是绚丽多彩,美不胜收。

然后要是开发的旅游景点有了问题,存在错误,我们必须第一时间更改。向外界的专家和资深人士听取建议和教训。必须说明的是无论怎么开发和规划,我们一定要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民族特色不能在开发过程中毁灭。那就举例说说一下雷公山存在什么问题又怎样解决呢?

1、雷公山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

(1)开发现状

虽然开发了旅游,但是雷公山仍然保持着原始生态美。随着雷公山旅游的逐步开发,雷公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完善。共完成24km雷公山油路改造,修建20km的林问步道、2个管理用房,3个景区大门、6个休息平台、3个停车场、20个蹲位的公厕、200个垃圾桶和一批观景台、凉亭、小桥。投资800多万元修建的集会议、食宿、娱乐为一体的响水岩避暑山庄已经对外营业。此外,景区通讯也已经开通,移动、联通通讯全部覆盖。这些基础设施,都是本着保持雷公山的原汁原味和便利游客休闲、观赏、步行而建设的,既不破坏原始原貌,又达到了让游人顺畅游览的目的。

(2)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雷公山每年有数万人光顾,但与其丰富的资源相比,开发得还很不充分,潜在的效能还没有发挥出来。目前的情况和问题主要是:

A.旅游宣传工作薄弱。

游览过雷公山的人都会为它的自然风光、高山气候、原始森林、林间小道、小桥流水、民族风情所倾倒,然而它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不高,报刊上很少见到宣传、介绍它的文章和资料,这很不利于组织客源。搞好旅游资源,对外宣传促销,让外界了解雷公山丰富的旅游内容,是加快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扩大雷公山对外影响,搞好招商引资的需要。因此应广覆盖、大密度、多渠道地开展雷公山的旅游宣传,树立雷公山旅游的整体形象。

B.交通条件还不够完善。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是发展旅游的基础设施之一,没有便利的交通,游人不便进出,花费时间长,这样会影响客源。雷公山虽距凯里市、贵阳市不远,但从凯里市到雷山县的公路狭窄,大量的汽车进山时很不方便,因而很多游客为此放弃了旅游。

C.住宿设施不足,其他基础设施也不配套。

雷公山脚下的响水岩避暑山庄已对外营业多年,但它只能满足高消费能力的游客需要,而大部分的普通游客则因消费不起而找不到食宿地。雷公山半山腰虽建有普通的休闲避暑山庄,可以满足一些普通游客的食宿需要,但当大量游客到来时,游客就只有回到雷山县城甚至凯里市解决食宿问题。此外,到雷公山山顶观光的游客找不到东西买,甚至找不到公厕;虽然移动和联通通讯已覆盖雷公山,但没有公用电话;旅游商品相对较少,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游人的购物需要。这些也都令游客在吃、住、购物等方面感觉不便。

D.缺乏娱乐设施。

雷公山目前除游览观光之外,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也就是说,雷公山没有任何娱乐场所。游客感到旅游生活十分单调、乏味,到雷公山后找不到能够消费的地方。

E.景区(点)的规划建设不够充分。

雷公山各景区(点)在规划时,忽视了准备每个游客都能得到的,详细介绍各景区(点)的资料,现仅有门票后附的风景区路线图。对于各景区(点),在没有标记也没有导游的情况下,游客往往擦身而过,不知观赏,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这对于日益增多的客流量也是极为不利的。此外,景区内一些地方的步道规划不够合理,坡度过陡,没有护栏等保护设施。

2、雷公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

雷公山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突出特点,抓住雷公山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开发,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这一战略思想,首先应抓住雷公山“山好、水美、林丰花香”、山地气候和雷公山脚下的苗族风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3种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一是普通观光,以二三日游为宜,游览山地风光和观赏动植物资源、历史古迹、苗族风俗文化等。如每年11月份雷山苗族同胞的苗年举办丰富多彩的苗年文化活动。二是消夏避暑旅游;雷公山对于生活在夏季炎热、拥挤的大、中城市的人来说,是最好的休闲避暑胜地。在这里,能尽快消除长期工作的疲劳感,增进身体健康。因此,雷公山可以吸引贵阳、凯里、都匀乃至更远的南宁、重庆等周边地区的游客。三是大力发展度假游、生态游、疗养保健游、科学游、探险游、登山游、实习游、雷公山顶观光游等。

3、对于雷公山旅游规划几点建议: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各景区(点)的建设,旅游接待能力,搞好包括以住宿为主的旅游基本设施建设。在雷公山半山腰建1~2个星级宾馆或度假村,考虑到绝大部分游客的经济水平,住宿档次应以中、低档为主,食品以突出当地特产为宜;也可以在半山腰的苗寨新建高起点、高标准的“苗家乐”,做农家饭,规范服务并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雷公山的接待水平。一切建筑要与原始原貌的景观和谐,使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不破坏原始原貌,又达到让游人顺畅旅游的目的。

(2)举办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修建游乐设施及乡村酒吧等娱乐设施。游客白天游览观赏,晚上可在娱乐场所消遣。应不断加快娱乐设施建设步伐,丰富旅游内容,不断创造条件让游客游得舒心、玩得开心,打造良好口碑。

(3)保护好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雷公山是国家级保护区,许多古树名木和稀有树种要重点保护,防止各种污染和破坏。做好雷公山当地居民的思想工作,增强保护雷公山生态环境的意识,只有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

(4)交通是旅游业的命脉;交通及路线组织的好坏,不管是区外交通还是区内交通都直接影响旅游区的发展,雷公山应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快速、安全的交通条件。同时,与周围风景区建立旅游网络,组成环形旅游线路,这样可以组织更多的客源,游客一次可游览更多的景区,也可免去因往返一条线造成路途的枯燥乏味。

(5)加快宣传促销,不断提升雷公山的知名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宣传:一是充分利用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大篇幅或者头版头条的专门报道;二是多方寻求宣传“走出去”的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把雷公山旅游资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广辟客源,谋求效益;三是雷公山脚下的苗族村寨每年都过隆重的苗年,可以通过每年举办“苗年文化周”大力宣传雷公山;四是有效利用网络途径,建好、用好雷公山旅游网,用现代媒体网络技术与国内外网络媒体沟通,形成网络宣传;

(6)加强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力度;邀请能工巧匠设计、开发适合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通过成立各种行业合作社或旅游协会行业分会,对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力争做到旅游产品内容丰富、设计新颖、外观精美、价格合理,让游人见到了有非买不可的心态,如小芦笙、民族刺绣、民族特产等。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篇6

关键词:重点公益林;护林员队伍;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69-1

生态公益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深入人心,生态公益林建设已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公益林建设和管理中,如何选好、用好、管好护林员,本文结合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基层管理站10多年的护林工作经验,以雷公山保护区为例,分析近年来护林员队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1 护林员队伍现状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7300公顷,公益林面积45900公顷(其中:国有公益林面积9500公顷,集体公益林19500公顷,个人公益林16900公顷),占全区林业用地总面积的97.02%,主要分布于雷山、榕江、台江、剑河四县11个乡(镇)43个行政村,现有护林员128人。

2 存在的问题

2.1 护林员的选聘

2.1.1 护林员选聘不规范 主要是村主任或村支书本人,或其亲属、村“两委”(村主任、村支书、村会计)轮流当,护林工资作为村两委的办公经费或谁当谁享受;或者由较困难的村两委委员当,护林工资作为该委员工资。

2.1.2 村民争当护林员 为争当护林员,村“两委”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两委”之间,经常争论不休,聘请方法五花八门。

2.1.3 护林员名不副实 通常符合条件被聘用的护林员,他们同时又兼有第二职业,在他们外出时,则由其父母、儿女、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代其充当护林员兼管巡山护林、填写巡山日志等。

2.2 护林员的素质

2.2.1 护林员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高的护林员,一般不安心从事护林工作,文化程度低的又不适应护林工作。

2.2.2 护林员年龄 护林员工种特殊,需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60岁以上的护林员体能基本不适应。

2.2.3 护林员责任心 一些护林员素质不高,不懂法律法规,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足,达不到护林工作要求。

3 原因分析

3.1 护林工作压力大

由于保护区的护林员都是从区内村寨聘用,护林员与村民之间存在着亲戚、朋友、家族等关系,部分村民违反林业法规,护林员碍于面子,不敢大胆行使职责,工作压力大。

3.2 考核机制不完善

考核护林员巡山护林的依据主要是护林员所填写的巡山日志,保护区管理人员不可能随时跟踪检查,存在不实的记录。

3.3 工作量大,待遇低

一个护林员管护的森林面积一般在6000~18000亩,巡护路线长,行走艰难,工作量大,月护林工资在200~500元之间,待遇低,难以留住有责任心的护林员。

4 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议

4.1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的迫切需要,涉及到广大林农的切身利益,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深入研究适应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林业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有利于保护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的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各项制度和机制。

4.2 严把护林员选聘关

在当地社区选择具有较高思想素质,热爱护林工作,熟悉管护范围地形、林情,责任心强,敢于与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作斗争,身体健康的青壮年作为护林员。在职的“村两委”尽量不用为专职护林员。在护林员的人选上,由村两委提供参考人员,充分发挥护林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正能量。

4.3 增加护林人员,减少管护面积,提高工资待遇

增加护林人员,将每个护林员的管护面积控制在5000~7000亩,月护林工资1200元/月左右,并缴纳其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待遇留人。制订《生态公益林专职护林员管理考核规定》等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通过考核分数核算出具体工资总额,实行奖惩兑现。如所管护片区出现偷砍盗伐等破坏现象必须量行扣发工资,使护林员感到有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林员的责任心。

4.4 进一步加强完善公益林补偿工作

兑现公益林的补偿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生态公益林补偿金能否兑现是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工程能否实施下去的见证之一。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尽快解决林权纠纷等问题,以便将公益林补偿金全部及时发放到位,使广大林农切实感到实惠。

参考文献

[1] 周政贤,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 张华海,张旋.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篇7

1 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资源现状

1.1 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目录及濒危原因

由表1可以看出,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23种[1,2,3]。其中, 种类较多的科是樟科 (4种) 、兰科 (3种) 、木兰科 (2种) 。

1.2 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濒危级别分析

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中濒危植物有4种, 占17.4%;渐危植物有9种, 占39.1%, 稀有植物有10种, 占43.5%。因此, 渐危植物、稀有植物占绝大多数, 而濒危植物所占比例则较少[1,4,5]。

1.3 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类群分析

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中, 蕨类植物有1种, 占4.3%;裸子植物有2种, 占8.7%;被子植物有20种, 占87.0%。由表2可以看出, 被子植物、落叶乔木占绝大多数, 而其他种类的植物所占比例则较小。

2 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濒危原因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濒危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综合的[6]。一是人为因素。受人为因素影响的有19种, 占82.6%。长期以来, 人类进行大面积不合理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导致生物的生境遭受严重破坏, 一些野生植物资源处于濒危甚至是灭绝的境地。二是自然因素。受自然因素影响的有2种, 占8.7%。森林火灾、病虫害、严寒等自然灾害或者植物的果实易被动物食用等, 都能对珍稀植物生存环境及小气候造成极大影响, 致使珍稀植物陷入濒危境地。三是生态因素。受生态因素影响的有2种, 占8.7%。很多濒危植物的生态幅较小, 仅局限于小地形、小气候的特殊生境中, 零散分布, 一旦小气候遭遇较大改变, 该类物种随时有濒危的可能。四是遗传因素。其中受结实率低影响的有2种, 占8.7%;受结实间隔期影响的有6种, 占26.1%。五是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最终结果。其中, 种子萌发较难或发芽率较低的有8种, 占34.8%;种子有休眠特性的有6种, 占26.1%;果壳饱满度较低的有1种, 占4.3%。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 无法适应外界环境气候、水热等条件的剧烈变化, 自然繁殖更新能力弱, 是导致它们生存危机的内在原因。

以上分析表明, 导致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濒危的因素中, 人为因素的影响最大, 占82.6%, 其次是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 分别占8.7%和8.7%。因此, 濒危植物之所以濒危, 固然是自然淘汰的渐进过程, 但自然选择的淘汰过程是很缓慢的, 大量植物种类锐减以及很多植物种类大规模陷入濒危状态, 与人类长期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等活动有密切关系。

3 野生珍稀植物保护对策

3.1 对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实行迁地保护,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现有生境恢复植被

迁地保护是种质资源保护和保存的重要形式之一, 对于那些失去了生存繁育条件、在自然环境中无法保存的物种, 对其进行迁地保护可能是惟一的途径[6,7,8,9,10,11]。鸡公山自然保护区1977年规划建设了占地100 hm2的鸡公山珍稀植物园对这类植物进行集中专门的保护。建议继续开展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引种试验[3]。

保护现有生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物种或居群的进化和适应的潜在能力。对珍稀濒危植物, 其遗传结构最好在自然生境中保存, 使其能继续与所处的环境发生作用, 以保持其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完整性。为此, 建议划定特定的保护小区或生境小区, 在这些小区内禁止一切人为活动, 保护好野生植物的生境。

3.2 搞清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建立相应技术档案

经过多年的调查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 已基本摸清鸡公山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要逐步摸清不同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种群现状, 如生境、分布、形态特征、种群大小、生态学和遗传学特征等,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每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技术档案, 定期观测它们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群落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根据各自的特点确定维持其生存的最适生境的大小, 为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3.3 建立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监测体系, 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科学研究

在查明该区珍稀濒危植物数量、分布的基础上, 调查研究其生物学、生态学特点、种群和群落特征。选择珍稀濒危植物集中的地点, 设置定位观测点, 开展资源监测管理, 进行生态系统的观测研究, 掌握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动态和群落变化, 预测种群消长趋势, 做到物种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开展珍稀濒危植物的生长规律、再生能力、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研究, 探讨繁殖的机制, 提高适应幅度, 达到恢复和扩大种群数量的目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应以科学研究为依据, 要针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实际情况, 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科研工作, 为各项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据调查统计, 区内有国家级珍稀植物23种, 隶属于16科。其中蕨类植物1种, 裸子植物2种, 被子植物20种。被列为Ⅱ级保护的7种, Ⅲ级保护的16种。其中有4个濒危种, 9个渐危种, 10个稀有种。论述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与保护现状, 并在分析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保护现状和濒危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现状,濒危原因,保护对策,河南信阳,鸡公山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8.

[2]国家林业局, 农业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 [M].北京: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1999.

[3]宋朝枢.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4]国家环保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 (第1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

[5]丁宝章, 王道义.河南植物志 (1—4册)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1—1998.

[6]卢炯林, 王磐基.河南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0.

[7]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

[8]叶永忠, 朱学文, 杨好伟, 等.河南大别山珍稀濒危植物与保护[J].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 19 (1) :22-25.

[9]卢炯林.河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调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4) :439-457.

[10]吴小巧, 黄宝龙, 丁雨龙.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8 (2) :72-76.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篇8

1 自然概况

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李家寨镇, 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处, 地理坐标为北纬31°46′~31°52′, 东经114°01′~114°06′, 面积2 917 hm2。本区地处亚热带北缘, 地理位置独特,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2℃, 年平均降水量为1 118.7 mm, 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活动积温4 881.0℃, 无霜期220 d, 是一个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为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自然条件优越, 植物种类繁多。据调查, 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 708种, 其中苔藓植物236种, 蕨类植物156种, 种子植物2 316种[1]。

2 研究方法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 结合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工作, 选用样地调查、线路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调查。在进行野外调查的过程中, 在自然保护区内沿不同方向、不同海拔、不同生境设计线路调查, 记录植物的名称、数量等因子及拍摄数码标本。在此基础上, 参考《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中的植物名录、《河南植物志》等记载的野生水果植物资源, 将其中的野生水果筛选出来, 并做进一步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种类丰富

根据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统计,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水果非常丰富, 共计22科40属88种[2,3,4], 其种数占本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总数 (2 708种) 的3.25%, 占全国野生半野生水果总种数 (1 076种) 的8.18%。在这些水果中, 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 有21科39属87种, 而裸子植物只有1科1属1种。

3.2 木本植物占优势, 浆果类占优势

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拥有的88种野生水果中, 乔木类39种, 藤灌类 (含灌木、披散或攀援灌木、藤本) 46种, 以上两者合计85种, 占总种数的96.59%;而草本类仅3种, 占3.41%。可见, 木本植物占有绝对优势。按照目前通用的园艺学分类法[4,5], 即主要根据果实形态结构和特征以及生态分布情况进行分类,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水果资源可分为5大类。其中浆果类占有明显的优势, 有44种, 占总数的50%;核果类有21种;仁果类10种;坚果类11种;柑果类2种。常见的优势科如蔷薇科、葡萄科、猕猴桃科等全属浆果类。

3.3 南北过渡性表现明显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88种野生水果隶属于22科, 其中种数最多的10科。除蔷薇科、鼠李科、虎耳草科为世界分布外, 其余7科中北温带分布的3科, 泛热带分布的3科, 即该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种类优势科表现出北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质。按照吴征镒等[6,7]的划分方法, 该保护区的22科按科的地理分布可划分为8种类型, 其中世界广布的有4科, 即杨梅科、虎耳草科、蔷薇科、鼠李科;泛热带分布的有5科, 占27.78% (扣除世界分布科) , 如芸香科、漆树科、葡萄科、西番莲科、柿树科;北温带分布的有8科, 占44.44% (扣除世界分布科) , 如胡桃科、桦木科、壳斗科、金缕梅科、胡颓子科、山茱萸科、忍冬科、百合科;东亚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东亚及北美间断、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东亚、中国特有都只有1科。综上所述, 不管是种类最多的前10科, 还是所有的22科,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科的性质均表现出典型的南北过渡性质。

3.4 野生水果的用途

野生水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功能较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鞣质、香料、染料、纤维等在野生水果中含量较丰富;二是部分野生水果的树干可以作木材或药材, 花不但可以观赏也可以作为蜜源, 枝叶可以作为饲料和绿肥。三是可以在绿化中选用野生果树, 能够起到绿化、美化环境, 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的作用。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88种野生水果中, 能够入药的有65种, 可作观赏的43种, 用材植物23种, 饮料酿酒植物35种, 纤维植物5种, 靴料植物8种。野生水果的用途不是单一的, 部分野生水果同时具有药用、材用、观赏等多种价值。在开发和销售过程中, 可以针对水果的特性进行单一价值开发, 也可以将水果的多种价值综合进行开发。

4 结论与建议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水果种类丰富、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保健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无公害的野生水果, 野生水果的加工、利用经济效益越来越高。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水果资源丰富, 在今后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 摸清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资源的种类、分布、实际面积和产量。二是对野生水果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 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三是对分布面积广、市场前景好的野生水果, 调查其蕴藏量, 分析测定特色种类果实的营养成分, 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水果,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叶永忠, 李培学, 瞿文元.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2]丁宝章, 王遂义, 高增义.河南植物志 (1)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3]丁宝章, 王遂义.河南植物志 (2)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丁宝章, 王遂义.河南植物志 (3)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5]丁宝章, 王遂义.河南植物志 (4)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6]刘孟军.中国野生果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1-430.

[7]张福平, 张秋燕, 陈蔚辉, 等.野生水果资源的利用与保护[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 (5) :27-28.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篇9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功能

(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旅游, 它首先是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为旅游路线的主题, 在可持续发展观方针的指导和引领下,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旅游业, 以自然保护区的优美风景为前提, 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展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同时获得身心的健康体验和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 生态旅游的社会功能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其主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为游客提供最原始最质朴的大自然景象, 可以让游客更加贴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淳朴和愉悦。

2、为保护区管理筹措资金, 提高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能力。

3、促进了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发展社区经济。

4、对社区居民及旅游者进行生态保护教育。

二、开发建设的原则

(一) 保护第一的原则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 应首先遵循保护好原自然保护区景观特色为基本原则, 例如要求外来旅游人员保护好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不可随意踩踏植被, 游客的饮水瓶和卫生纸塑料袋等一些垃圾不应随意丢弃, 更不能污染水源。

(二) 规划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发展要严格遵守规划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即在发展旅游业之前, 先对该区的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 所谓的自然资源不光是可见的旅游资源还包括保护区的无形自然资源。同时要建立详细的评定制度, 对开设的旅游项目以及旅游活动进行有关环境影响的评价。防止旅游产业开发中保护区的环境资源遭到损失和破坏。

(三) 坚持突出重点为原则

在旅游产业开发中森林景观旅游资源的主体, 有目的地选择几条自然保护区的重点路线注重发展该区的森林旅游资源, 重点对这些路线进行开发和建设, 开展一些旅游项目。在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内, 所有的娱乐活动均围绕观景展开, 例如天平山风景区、车湾百瀑峡景区以及其他动物观赏区等等, 这些观赏区, 都在自然保护区内根据其独特的植被生长以及动物分布而建成, 只对其进行适当的标记而不大范围的进行工程性的改造。

(四) 坚持生态学基本原则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发展中要坚持生态学原则为发展的基本原则。例如在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植物可以用来绿化以及建设一些人工林道。对旅游路线、旅游设施、旅游场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态管理, 利用生态旅游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建立相应的生态管理制度。

(五) 坚持逐渐递进、循序发展为原则

在自然保护区开设一些旅游项目时, 要遵循循序发展的原则, 不可盲目求进, 只顾追求一些经济利益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可采用一蹴而就的发展做法。对景区造成伤害, 并且还可以将前期旅游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 解决前期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 后续基金也能得到保障。这是值得我国任何一个景区规划的实际的原则。

三、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建议

(一) 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原则

在发展八大公山旅游产业的第一步是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科学的、整体的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有些景区, 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 后期的建设乍一看也非常美丽, 然而, 在开发过程中的过度行为, 却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被破坏, 紧接着后期游客的介入, 直接导致被破坏的区域不能及时的进行自我修复。自然保护区不再保护自然, 这不是我们该得到的困境。

(二) 提高旅游业开发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高素质的旅游业管理人员是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所必需的, 因此开设一些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课程是当务之急。政府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大投入, 从整体提高旅游业相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以往许多的案例中, 总有一些景区, 有着优秀的自然条件, 却往往在一些景区人员素质上给景区大打折扣。不仅在从业人员方面, 一些人性化的设施, 例如公厕, 例如垃圾桶等等, 合理的安排他们的间距,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游人保护环境, 提升旅游的满意程度。

(三)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

当地政府部门的资金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凭借自身的力量发展既合理又科学的生态旅游, 对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来说是一项及其艰巨的任务, 正因如此当地政府部门和八大公山自然风景保护区才更应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能力, 制定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 吸引外来的资金, 统一分配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积极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林春芳.唐立君.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生态旅游发展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2

[2]孙根年.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旅游经济

上一篇:安全损失下一篇:近红外区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