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单胎

2024-08-07

足月单胎(共3篇)

足月单胎 篇1

小于胎龄儿(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 是指出生体重小于同性别同胎龄儿的第10百分位数或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自从1967年Battaglia等[1]定义了SGA之后,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与适于胎龄儿( 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 相比,SGA的围产结局较差,并且远期并发症高于AGA[2-7]。因此,及早发现SGA并对可能导致SGA的因素进行干预对提高围产儿及儿童的健康水平非常重要。为此,本项研究探讨了SGA的围产结局及其危险因素,旨在为及早实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足月单胎新生儿( ≥孕37周) 1 200例,其中男婴702例( 58. 5% ) ,女婴498例( 41. 5% ) ; 新生儿出生体重2 120 ~ 4 530( 3 420 ± 307) g,其中SGA 86例( 7. 2% ) ,AGA 901例( 75. 1% ) 。

产妇年龄26 ~ 42( 32. 28 ± 2. 04) 岁; 大学以下文化程度334例( 27. 8% ) ,其余866例( 72. 2% ) 为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孕次1 ~ 6( 2. 33 ± 0. 85) 次; 产次1 ~ 3 ( 1. 03 ± 0. 33) 次; 分娩孕周为37 ~ 42( 38. 69 ± 1. 85) 周; 身高为1. 43 ~1. 81( 1. 61 ±0. 15) cm; 孕前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为16. 71 ~33. 21( 21. 94 ±3. 42) kg·m- 2; 孕期增重( gestational weight gain,GWG) 1. 5 ~ 24. 5 ( 14. 31 ± 3. 24 ) kg; 脐血脂联素( adiponectin, APN) 浓度为( 2. 12 ± 0. 3 ) × 10- 2g · L- 1,中位数为2. 18 × 10- 2g · L- 1。本次妊娠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135例( 11. 3%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9例( 8. 3% ) 。

经首都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符合入组条件的孕产妇于分娩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入本项研究。未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而无法得到详细孕期资料的孕产妇、孕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慢性疾病者不能进入本项研究。

1. 2诊断标准

SGA、AGA、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依据参照文献[8]。

使用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所列出的标准,进行孕前BMI的分组,分别以BMI < 18. 5、18. 5 ~ 23. 9、24 ~ 27. 9、≥28 kg·m- 2作为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的分组标准[9]。

孕期增重的适宜范围按照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medicine,IOM) 提出的标准,孕前BMI < 18. 5、18. 5 ~ 24. 9、25 ~ 29. 9、≥30 kg·m- 2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推荐分别为: 12. 5 ~ 18、11. 5 ~ 16、 7 ~ 11. 5、5 ~ 9 kg[10]。

1. 3胎儿脐血APN的测定

于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前留取脐带血4 ml,应用酶联免疫法( eu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测定脐血中APN浓度。试剂为上海谷研试剂有限公司产品,型号: GOY0935,操作过程严格遵守说明书进行。

1. 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 n,% ) 表示,计量资料以 ± s表示, 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4. 1 SGA的围产结局使用 χ2检验比较SGA组与AGA组新生儿围产结局的差异,包括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死亡、进入NICU治疗的病例数。

1. 4. 2SGA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使用比值比( odd ratio,OR) 和95% 置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CI) 描述孕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次、产次、孕周、身高、孕前BMI、GWG、胎儿性别、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血APN浓度与SGA的发生危险。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评估各项危险因素的校正OR值。

2结果

2. 1 SGA组与AGA组的围产结局的比较

见表1。

与 AGA 组相比,a P < 0. 05 注: 括号内为百分比

表1显示,SGA组围产儿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进入NICU治疗的发生率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 2 SGA发生的危险因素

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评估各项危险因素的校正OR值见表2。表2显示,SGA发生的危险因素中前3位为孕前BMI < 18. 5 kg·m- 2、孕期增重低于IOM的标准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孕产妇年龄≥35岁,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孕次> 1次,产次> 1次,预产期之后分娩,身高< 160 cm,女婴, 并发妊娠期糖尿病以及脐血APN浓度低于中位数时SGA的发病增高。

孕产妇孕前BMI 24 ~ 27. 9及≥28 kg·m- 2时,与孕前BMI正常孕妇相比SGA的发病率下降。

注: 括号内为百分比

3讨论

由于SGA的不良围产结局多于AGA,因此,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导致SGA的危险因素对于改善SGA的近、远期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SGA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以寻求早期发现,予以干预的措施。

3. 1 SGA的围产结局

目前多数的报道认为,SGA围产期合并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AGA; 患儿的新生儿期体温调节障碍、 肺功能异常、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的发生率也较高[2-7,10]; 其远期认知功能和智力发育均落后于AGA,而且代谢综合征及身材矮小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10-11]。本组的研究对象均为足月单胎妊娠病例,因此排除了早产及多胎因素所导致的SGA。研究对象中SGA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AGA组,进入NICU的比率也高于后者,证明SGA的围产结局不及SGA。由于本项研究中AGA组没有新生儿死亡病例,所以未能评估SGA与其的差异,有待于更多大样本和多中心的研究评估足月单胎SGA和AGA新生儿死亡率的差异。

3. 2 SGA发生的危险因素

胎儿的生长发育是孕期营养、转录因子及脂肪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12-13]。因此,本项研究所探讨的危险因素考包含了以上3方面内容。

3. 2. 1可调控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对SGA发生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是孕前BMI < 18. 5 kg·m- 2和孕期增重低于IOM标准,两者均属于可以在孕前和孕期持续监测和及时干预的因素。Gardosi等[14]发现,随着孕前BMI增加,SGA发生率逐渐降低,而Heaman等[15]也认为: 孕前BMI < 18 kg·m- 2和孕期体重增加< 9. 1 kg是增加SGA发生率的危险因素。

孕前消瘦不仅可能导致孕妇孕期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而且可能导致胎儿的发育异常,甚至发生不明原因的畸形和流产,因此,将孕前BMI控制在正常范围对于改善子代的近、远期结局十分重要。同时,还应将GWG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IOM指出孕期体重增加不足不仅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而且由于胎儿对母体营养的竞争,使母体孕期体重增加更为不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本项研究中第3位影响SGA的危险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SGA的发生密切相关,通常认为是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胎盘血流减少所致,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可改善胎儿宫内发育状况[16]。由于本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产前检查者, 无孕期未干预的病例; 所以无法比较治疗与否对于SGA的影响,但研究结果显示: 即使经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依然是SGA的高危因素。

3. 2. 2不可调控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孕产妇年龄≥35岁、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身高< 160 cm、孕产次> 1次、分娩孕周≥40周和女婴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SGA的发生率。多数学者认为高龄产妇会增加SGA的发生率[17],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年龄与SGA的发生并没有显著相关性[18]。本研究结果显示,孕产妇年龄≥35岁会增加SGA的发生。文献报道足月男婴的平均出生体重比女婴重150 ~ 200 g[19]。本研究中女婴中SGA的发生率较高。这些因素均无法改变,但是对于存在以上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警惕SGA的发生。

3. 2. 3脂肪因子水平与SGA脂肪因子参与维持机体能量稳态和调控糖、脂代谢平衡,在脐血、胎盘及胎儿组织中可以探测到较高浓度的脂肪因子,提示其可能在胎儿生长发育的调节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3]。 而APN在胰岛素代谢过程中有着根本性的作用,所以推测其调控着胎儿的生长发育,但是关于APN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20]。本项研究中APN浓度低于中位数时SGA的发生率升高。

综上所述,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警惕SGA的发生; 而孕前营养指导、孕期体重管理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及早诊疗可能降低SGA的发生率,进而改善围产结局。

足月单胎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足月双胎产妇病历86份作为双胎组,活产儿170名,产妇年龄19~41岁,中位年龄26岁;另抽取同期足月分娩单胎病历250份作为单胎组,活产儿250名,产妇年龄18~41岁,中位年龄28岁。

1.2 方法

按相同分娩孕周、不同性别分类比较足月双胎与单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男婴体质量分布

双胎组活产男婴100名,单胎组活产男婴128名。见表1。双胎组男婴37、38、39、40~41周体质量及平均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女婴体质量分布

双胎组活产女婴70名,单胎组活产女婴122名。见表3。37、38、39、40~41周体质量及平均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2组男女婴体质量分布

2组37、38、39、40~41周男女婴例数见表5。双胎组男女婴37、38、39、40~41周出生体质量及平均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讨论

本结果表明,双胎组男婴、女婴、综合男女婴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足月孕周条件下,同龄活产双胎男婴体质量均低于单胎。因此,同等时间内双胎生长发育较单胎差。根据WHO生长发育评价(2005年)标准,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值男婴为3346.40g,中位数为3300g;女婴出生体质量均值为3232.20g,中位数为3200g[1]。本结果显示,除单胎40~41孕周男女婴达相应性别体质量均值外,其他均低于WHO生长发育评价(2005年)标准。丁晓辉等[2]报道足月双胎的体质量为(2620±411)g,其P3-P97的体质量范围为1800~3500g,双胎间体质量差异较明显。李娟[3]报道双胎新生儿体质量为(2.53±0.97)kg。何华玲[4]报道双胎新生儿体质量为(2.35±1.05)kg

注:与单胎组比较,*P<0.05

注:与单胎组比较,*P<0.05

注:与单胎组比较,*P<0.05

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双胎妊娠分娩对婴儿的危险性大。覃耀明[5]报道双胎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达57.53%。张悦等[6]报道,双胎妊娠中早产儿占35.0%,低出生体质量儿占49.2%;1min和5min Apgar评分窒息者分别占13.9%和5.6%;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单胎;双胎新生儿病死率为45.9‰;早期新生儿病死率为42.8‰;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为早产。李娟[3]报道,双胎新生儿Apgar评分≤3分者占4.44%(11/248),4~7分者占6.05%(15/248),>7分者占89.52%(222/248)。李惠珍[7]报道,134例双胎妊娠并发早产54例(40.30%),低体质量儿71例(52.99%),胎膜早破40例(29.85%),贫血58例(43.28%),低蛋白血症39例(29.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8例(13.43%),剖宫产85例(63.43%),围生儿死亡21例,病死率为11.41%。

综上所述,足月活产双胎男婴、女婴、综合男女婴出生体质量均值较低,并发症多,危险性大,应加强双胎围生保健,确保双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同龄足月活产双胎与单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足月双胎产妇病历86份,活产儿170名,作为双胎组;另抽取同期足月分娩单胎产妇病历250份,活产儿250名,作为单胎组。按相同分娩孕周、不同性别分类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差异。结果 双胎组男婴、女婴、综合男女婴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活产双胎男婴、女婴、男女婴出生体质量均低于足月活产单胎,应加强双胎围生期保健,确保双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双胎,单胎,出生体质量,足月,新生儿

参考文献

[1]赵冬梅,周凤荣,杨良政,等.新编儿童保健指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41-143.

[2]丁晓辉,颜秉霞.双胞胎550例出生体重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5):452-453.

[3]李娟.125例双胎妊娠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932-3933.

[4]何华玲.双胎妊娠168例分析[J].华夏医学,2009,22(1):50-51.

[5]覃耀明.广西农村657例双胎新生儿情况分析[J].广西医学,2008,30(2):226-227.

[6]张悦,季成叶,周永兰,等.1995年苏州地区双胎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6):549-551.

足月单胎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 年3 月至2015 年1 月, 本科室对在我院门诊产检中符合条件的37 周及以上足月单胎臀位的孕妇31 例孕妇进行外倒转术。即在在手术室, 在产科、麻醉科、儿科联合下, 由受过严格训练的施术者进行外倒转术。其中外倒转成功24 例, 成功率77.4%, 其中5 例外倒转失败, 剖宫产终止妊娠, 5 例外倒转成功后试产失败予以剖宫产终止妊娠, 其余2 例外倒转术中1 例出现胎膜早破, 1 例出现胎儿窘迫行急诊剖宫产, 总剖宫产率38.7%, 阴道分娩率61.3%, 无一例回复及出现母婴并发症。

1.2 外倒转术方法手术在硬膜外麻下进行, 术前监测胎心, B型超声确定胎头、胎背、胎臀、胎盘位置。使用麻药后, 予静脉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硫酸特步他林注射液0.25 mg以松弛子宫平滑肌, 然后B型超声引导下双手分别握胎儿两极, 将头慢慢向下推, 臀向上推, 推的方法以能保持头的俯屈姿势为宜。将臀位转成头位后监测胎心音, 停用麻药和硫酸特布他林, 再次B型超声确诊为头位。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臀位外倒转术可让产妇有头位顺产的几率, 但也存在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及外倒转失败的风险。本院的硬膜外臀位外倒转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较新的胎位矫正术, 患者对手术的陌生及担心手术的失败均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紧张焦和虑, 因此, 术前要告知患者手术在本院的成熟度, 手术的方式、时间、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告知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中严密的监护可最大程度的保障母儿安全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2.1.2 患者准备择期手术嘱患者术前4~6 h进食, 以免术中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善患者的术前血常规、血小板、凝血功能、肝功能及妊感的各项检查。备皮、更衣、行药物过敏试验并记录其结果及联系输血科备血200 ml以备外倒转术失败转急诊剖宫产时备用。术前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宫高、胎心、胎动、宫缩等。

2.2 术中护理

2.2.1 术中配合患者排空膀胱, 取仰卧位, 双腿屈曲, 监测胎心, 再次B型超声确诊胎位, 备好生命急救药品和器械, 通知新生儿科医师到场, 做好新生儿复苏贮备。麻醉开始后, 静脉泵入静脉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硫酸特步他林注射液0.25 mg以松弛子宫平滑肌。医师实施外倒转术期间, 协助在患者腹壁上涂耦合剂以方便胎位倒转, 配合监测胎心音,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及注意患者的主诉。倒转成功后, 停用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 持续胎心监测1 h, 患者无不适主诉, B型超声确诊为头位后可回病房观察。

2.2.2 外倒转术失败的处理外倒转术过程中, 如患者出现胎儿窘迫、破水、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及胎心异常, 子宫易激惹、不放松等胎盘早剥征象时, 停止外倒转术, 予留置尿管并马上行剖宫产术。此时, 患者因担心手术的风险及胎儿的安全, 都会比较紧张, 告知剖宫产术前准备已完善, 并且胎儿已足月, 此时手术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母儿安全。

3 术后护理

3.1 做好患者的监测硬膜外麻下足月臀位外倒术后的患者仍然要监测患者胎心、胎动、阴道流血、流液、宫缩及有无腹痛, 定时复查胎监, 术中留置针保留24 h, 以防患者出现紧急状况时能迅速的建立输液通道。患者外倒转术成功安返病房后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后可开始正常进食。

3.2 做好宣教孕妇外倒转术成功后观察两天, 再次B型超声确认为头位, 如产孕妇无不适主诉, 连续胎心监测为NST为反应型, 无产兆, 可予出院回家观察。出院前, 护士要做好出院宣教, 教会其正确数胎动, 告知感觉胎儿胎动异常、有阴道流血、流液、规律宫缩等要及时回院就诊。产前要避免过度劳累及注意加强营养、规律作息以为分娩做准备。告知外倒转术虽已成功, 但产前胎儿仍有转回臀位的可能, 要有心理准备。

4 讨论

传统的臀位外倒转术常选在32~34 周进行, 术后用腹带包裹腹部以固定胎儿位置, 此时孕周较小, 方便操作, 但外倒转术成功后胎儿转回头位的几率也相对较大, 而且倒转不成功需行急诊剖宫产时, 此时由于胎儿是早产儿, 其并发症多, 存活质量低。而硬膜外麻下足月臀位外倒转术选择于37 及37 周以上进行, 外倒转术成功后胎儿胎位相对固定, 其转回臀位的几率相对较低, 且外倒转失败或出现意外行急诊剖宫产术也避免了早产儿多种并发症的问题, 对提高围产儿的健康水平在围术期的护理中, 术前做好剖宫产的术前准备和备好外倒转术中出现胎窘、胎盘早剥等急症处理的急救药品尤为重要。术中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 以备外倒转中出现紧急状况时能争取抢救时间及时用药。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胎心、胎动、有无宫缩、阴道流血、流液等情况。另外, 整个围术期做好对手术的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的紧张和顾虑, 做好宣教工作, 取得其配合也很重要。

关键词:臀位,外倒转术,护理,围术期,硬膜外麻醉

参考文献

[1]郭政, 张润香, 郭皓靖, 等.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20年回顾[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3089-3092.

上一篇:复合化学防砂技术下一篇:泰勒规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