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

2024-08-31

内忧外患(共11篇)

内忧外患 篇1

我国作为稀土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 关于稀土资源的任何风吹草动, 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尤其是对我国稀土依赖程度非常高的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11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指出, 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稀土行业发展面临着双重“两难”局面。

一是保护稀土资源与保持国际市场优势地位的“两难”局面。一方面, 我国要保护稀土资源, 最大限度的实现稀土的稀有价值;另一方面, 我国稀土生产需要占有国际大部分市场, 使稀土能够成为国家的外交砝码。

二是控制稀土开采与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的“两难”局面。一方面, 保护稀土资源实现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稀土产业在某些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控制开采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面临两难选择。

价格暴涨暴跌

2011年上半年, 我国稀土和稀土产品价格暴涨暴跌, 氧化镧由29.5元/千克涨至165元/千克, 氧化钕由290元/千克涨至1400元/千克, 氧化铽由2950元/千克涨至21500元/千克, 氧化镝由1665元/千克涨至13500元/千克, 氧化铕由3200元/千克涨至28000元/千克, 半年间价格暴涨近9倍。

但是, 2011年第三季度, 我国稀土市场下游订单比第二季度缩水近半, 而且下游企业三分之二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停产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稀土价格暴跌, 另一方面是2011年稀土开采指标已经用完。同时, 稀土价格开始快速下滑。12月份, 氧化镧价格回落到135元/千克, 氧化钕价格降至825元/千克, 氧化铽降至13000元/千克, 氧化镝降至6900元/千克, 氧化铕降至15000元/千克, 虽然下半年稀土价格大幅下滑, 但仍远高于年初价格。

稀土面临“内忧”

稀土价格的暴涨暴跌, 从根本上反映出行业散乱和无序竞争, 我国稀土行业发展面临“内忧”。

一是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减少, 走私泛滥。2001-2010年, 我国稀土储量下降超过两成, 尤其是南方的重稀土资源下降更快, 储采比降至10年左右, 珍贵的稀土大量浪费。2010年我国出口稀土39813吨, 远远高于出口配额量。与此同时, 稀土走私继续泛滥。据不完全统计, 在2009年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我国海关连续破获稀土走私大案数起, 涉案稀土总量上万吨。

二是稀土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在相当长时期, 我国稀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一些企业环保意识薄弱, 环境污染严重。

三是资源所在地有大力开发稀土资源的冲动。由于稀土价格的快速上扬, 拥有稀土资源的地区看到了稀土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因此极力主张开发稀土资源。

稀土“外患”重重

《2011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认为, 我国稀土行业发展还面临“外患”。一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不利裁决将危及我国的稀土行业。二是日本在海底发现大量稀土资源。日本发布研究报告称, 在海域发现稀土储量约为900亿吨, 从技术角度很容易提取和炼制, 目的是为了给我国稀土行业发展施加压力。三是日本稀土战略的调整, 大幅增加稀土预算, 同时稀土问题外交化, 并研究稀土替代品。四是美国稀土矿提前重启生产, 可能冲击轻稀土市场。为应对稀土价格的高涨和我国稀土出口的下降, 美国最大的稀土矿帕斯山稀土矿山已经提前重启生产, 预计2012年可以达到2万吨, 主要用于美国国内使用。

同时,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也在重启稀土生产。如果这些国家稀土矿山完全投产, 必然会冲击我国稀土在全球市场份额, 特别是轻稀土市场。

限制出口遭投诉

鉴于稀土资源的稀缺性和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 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对稀土采矿和加工业务进行整合和清理, 并对出口进行配额管理。但遭到欧美日的强烈反对, 指责我国导致全球稀土供应紧张和高技术产品原件价格暴涨。

2009年, 美国、欧盟、墨西哥相继就我国限制铝土矿、焦炭、萤石、镁、锰、碳化硅、金属硅、黄磷和锌等9种原材料出口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 指责我国通过提高出口关税, 制定出口限额以及严格的出口许可证获取条件等方式影响这9种原材料出口价格提高, 使我国国内的制造商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2011年7月, 世贸专家组发布调查报告, 认定我国限制出口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定, 支持美国、欧盟和墨西哥对我国的投诉。2012年1月, 世贸组织发布裁决报告, 指出我国违反了国际贸易准则, 要求我国必须马上降低出口关税, 并解除出口限额。虽然裁决未涉及我国17种稀土元素的出口政策, 但我国近年来对稀土出口连续实施限制, 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投诉的目标。

内忧外患 篇2

罗杰斯有两个女儿,他曾经开玩笑说,再过,女性打电话去应聘工作,公司会让她不用面试,直接上班;而男性打电话应聘工作,公司会要求他过五关斩六将后再上岗,罗杰斯这个玩笑充分表达了他对女性在未来职场中地位的乐观预计。的确,我认为女性管理者在21世纪肯定是最有市场的,她们能把商业做得更人性化,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作为管理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安抚员工的情绪。而女性领导者善于聆听、懂得沟通的特质让她们尤其擅长管理员工的情绪。员工的情绪很多时候是来自于不得不面临改变,他们往往不愿意改变,当他们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总觉得无法容忍。作为领导者,怎样去开导他们,让他们看到不确定性里也蕴藏着挑战的快乐,这是领导力很重要的一个体现,这方面女性领导也会比男性领导做得好一些。我会首先帮助员工面对现实,然后寻求解决之道。我觉得员工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容忍事情的不确定性,容忍未来的不确定性,保持平和的心态。当心态变得越来越成熟,员工的业务能力会提高,幸福感会增强。

经济危机对我们公司没有影响,但我相信很多公司会裁员,预算会减少。作为公司的领导,我觉得不是去保护所有的员工,而是让他们看到这个事实,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审视自身的能力,并且不断改善自己。被淘汰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王卫华:善待核心员工

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团队的领导者都不能乱了阵脚,而是要理性分析境况。当团队因为某些变故而情绪波动时,我一般会采用SWOT分析法,帮助团队成员分析团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别在哪里。分析之后,寻找措施,制定下一步目标。目标不能遥不可及,而要对员工有激励作用。然后,将整个分析结果、解决措施和目标在全公司传播,让员工知道下一步会走到哪里。这是一种很好的稳定人心的方式。另外,一定要让组织的骨干成员密切地参与整个过程,观察市场还会有哪些变数,多准备一些选择方案和措施。总之,要从内忧外患的处境中走出来,把欢乐留给自己。

大家都熟知二八原理,公司80%的价值是由20%的员工创造的,怎样在危机时期稳定住这20%的核心员工,把他们留下来呢?我们公司曾经给一家德国公司做过一项福利计划,就是“金丝带”、“金手铐”计划。对于80%的普通员工,公司确保其能享受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而所谓的“金丝带”计划,就是让20%的核心员工享受多报销20%其他费用的优惠,并且其家属和配偶能享受医疗保险和家庭安全保险。对于更加优秀的专家型员工和主力员工,公司让其享受“金手铐”福利计划,也就是除了社保,还有商业保险。

吴玉霞:用公司实力稳定员工情绪

经济危机对我们公司来说,恰恰是难得的机遇。广东有几家塑胶制品巨头倒下了,给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今年我们没有降薪裁员,反而加薪,并且正在扩大厂房,增加设备。这些发展举措对于稳定员工情绪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员工的忠诚度也自然提高,

可见,公司稳定的业绩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是安抚员工情绪最坚实的基础。

多年经营企业,从一家几个人的小作坊,发展到目前几千人的集团公司,我深刻体会到内部培养和提拔的重要性。一般来讲,内部培养和提拔的员工对公司更加忠诚。当危机来临,这部分老员工也更加经得住考验,更愿意与公司同进退。相对来说,他们的稳定性更高,他们的情绪更易管理。

在我们制造行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学历高低差别很大,生活背景也相去甚远。管理这么多样化的员工,是个很大的挑战。不过,女性领导比男性领导细腻,因此能更敏感地感知员工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我的办公室和员工办公室连在一起,每当我发现员工的面部表情或者行为举止有异常,都会找他们到小办公室里单独沟通,问明缘由,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女性领导细腻、敏感、耐心、善于沟通的一面,确实非常有助于管理好员工的情绪。

孟 楠:让员工忙起来

其实我觉得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实际上是让我们的员工更容易管理了,因为外面的机会少了,员工跳槽的少了,因此团队更加稳定了,要求加薪的也少了。

我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已经有十年了,一直以来,我都把自己定位于专业人员,管理者的身份常被我不自觉地忽略了。尤其当客户打来求救电话时,我马上像救火队员一样扑向第一线。这可能跟我们咨询行业的人力配置结构有关,在我们公司,层级很扁平,员工主要以项目为单位划分,上下级的概念很淡薄。不过,偶然一次,我听到团队成员抱怨领导对他们关心不够,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者,意识到员工也会有情绪,需要去关心。在我的团队里,很多是八零后,他们比较自我,相对缺乏规矩,同时也更加需要受到领导的关注。管理八零后是个挑战。

对于团队成员的情绪变化,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一一去回应。有时候我会和他们谈一谈,有时候我选择忽略或者过一段时间再去处理。对我而言,更多的是通过给他们事情做,给他们更多的责任感,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让他们忙起来,在承担压力和责任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变得更加成熟。

杨 晖:通过细小行为规则传递信息

经济危机对我们电视行业自然是有影响的。我告诉员工,公司不裁员,不减薪。员工的安定感增强了,情绪自然会稳定。我们公司每月都会有大型例会。在金融危机之前,每次例会上,我都是情绪高昂的。但是,女人要学会示弱,有一些真实情况,你要学会和大家分享,不要瞒着藏着。我把公司目前面临的不利情况告诉员工,让他们了解老板也有难处,老板并非事事都能搞定。员工有同理心,他们会体谅老板。

管理员工的情绪,有时候也可以通过一些小的行为规则来传递一种信息。比如,我们公司之前对员工使用卷纸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但今年起,我们要求员工节约,不要浪费卷纸。这么一个小小的规定,传递了一种“共渡时艰”的信号。但另一方面,今年公司集体修了一个礼拜的带薪长假,花了50多万请员工去日本韩国玩。这告诉员工,经济危机来了,大家都不容易,但公司还是很在乎员工,重视员工。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黏合度都会因此提高。

汉语现状:内忧外患 篇3

——博主题记

目前形势,汉语的处境可以归纳为“内忧外患”四个字。具体情况这里分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英语入侵

早在15、16世纪,欧洲西部岛国英帝国崛起,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疯狂扩张,到处建立殖民统治政府。英语随着这个“日不落帝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无远弗至的扩张步伐,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有史以来使用地域范围最广的一种人类语言。20世纪以来,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日渐萎缩。但是,经过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殖民统治的国家和地区,英语已经成功进入当地教育系统,深深植根于民众的生活之中,成为民众的重要交际工具。50年的语言殖民统治,其影响可以达500年以上。

早在一百多年前,甲午、庚子败仗之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意识空前高涨,国人开始虚心乃至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接受西方文化。于是,学习外语蔚然成风。“学外语的风气在口岸一些地区出现得比较早,初始具有谋生意义”,到了1905年,“学外语之风传到了大江南北,仅刊登在报刊上的各种外语班广告,就铺天盖地”。(孙燕京《1905年:躁动与梦想》,载《文史知识》2005年第9期)这一波外语学习热潮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30年的“与世隔绝”,外语的影响消失殆尽,只在江浙沪一带的吴方言中还能寻觅到一些“洋泾浜英语”的残留。例如“水泥”为“水门汀”(cement),“手杖”为“司的克”(stick),“弹簧锁”为“司不灵”(spring),“末班车”“最后”为“拉司卡”(last car),“工头”“第一”为“拿摩温”(number one)(闵家骥、范晓、朱川、张嵩岳编《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生长于浙江临海的本文作者,儿时的口语里也还有一些英语词汇,譬如,管“轴承”叫“拌铃”(bearing),打乒乓时管擦边球叫“克取”(catch)。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向世界打开一扇不大不小的门,外国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文化再一次大规模涌入我们这个古老而脆弱的国家。曾经很响亮的“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的口号,一夜之间成为笑柄。人们如梦初醒: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为了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为了出国赚取发达国家的劳动报酬过上资本主义的生活,为了跟外国人做生意实现财富梦想,种种动机与目的,造成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学习外语成为热潮。政府教育部门更是推波助澜,几乎将外语规定为一切公民接受教育必须通过的考试科目。大学、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大学生升级的四六级考试,各级技术职称考试,外语考试成绩与一切人生重要的就业、升迁机会紧密相连。不管实际工作是否用得到英语,考试一概不能豁免。诸多外语当中,英语是热门中的热门,全民必修,以“新东方”为代表的各类民间外语培训学校,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二十余年的民间英语热和国家带有相当程度强制性的推行,使得今天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民多少都懂一点英语。

在英语的强大攻势下,汉语正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在2005年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500多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专家学者出席大会。然而,这次大会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有位香港大学的博士很纳闷:为何论文汇编没有中文?有学者申请用汉语报告竟然也没有获得大会主办方的同意。专家学者在自己的国土上竟然不能讲“母语”,这种现象可谓“天下奇闻”。难怪有人要发出感慨:汉语现在中国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了。

20世纪互联网诞生以后,英语借助着这个先天的优势,借助着美英等发达国家IT产业的领先优势,又抢先占领了网络世界的大部分资源和空间。互联网无处不在,英语便无处不在。如今的网络语言里,英语的身影无处不在。

二、方言割据

改革开放,通常被人们理解为对外打开国门,实际情况还有另一个方面:内部同时呈现多元化现象。

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从东部涌向西部,造成了全国范围的人口大规模流动,不同地区的人民之间,交往空前频繁。交往的需要,使得普通话不推自广,许多从来不曾离开过家乡、根本不会讲普通话的方言区人民,都因为在异地谋生的需要,随着秉赋、逗留时间长短的不一,学会了程度不等的普通话。普通话普及的效果,比政府推行几十年还要大。

与此同时,也有另一种现象。或许是“文革”十年使人们厌倦了单调划一的文化生活,或许是外面世界的民主气息吹醒了人们原本沉睡着的自我意识,在外来文化涌入的同时,国内的地域方言也纷纷在电影电视等文化舞台上亮相,试图在全民文化生活中抢占一席之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银幕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等领袖人物开始使用方言,揭开了文艺舞台上方言争奇斗艳的序幕。接着,电视晚会的小品、电视剧、电影当中,普通百姓也纷纷操起各自的方言,先是属于北方官话系统的河南话、山东话、陕西话、东北话、四川话,接着,广东话、上海话,也相继进入面对全国观众的传媒领域。这个现象固然可以理解为文艺繁荣的一个表现,但是分析其背后的动机与原因,不难发现地域情结的因素。

方言区的人们之间,相互贬斥对方语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网络上一些论坛的讨论中,此类言论也有不少。来自北方的网民以“南蛮鴂舌”这个孟子用过的词语鄙视南方方言,来自南方的网民则以“北杂夷虏”这个隋朝颜之推用过的语句鄙视北方官话;南北网民相互攻讦,喋喋不休。毋庸置疑,这种语言的地域情结,跟我国政府的推行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的有关法律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的。

看今天电视屏幕上方言电视剧的方兴未艾和网络上网民们的方言自豪感,我们有理由担心中国在语言上开始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许慎《说文解字·叙(上)》)。毋庸置疑,一百年来有识之士、政府的“国语统一”“推广普通话”理想,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网络迷惑

网络的出现,带来了丰富便捷,也带来了混乱繁杂。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语言成分,包括网上写帖子、聊天时的特别用语,一整套表示感情的符号,还有一些语体、修辞上的特点等等(参见于根元主编《网络语言概说》1~2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喜爱者视之若天使,许多青少年认为这种夹杂了数字代码、外语字母以及谐音假借文字形成的网络语言,简单方便,能快捷迅速地把思想和情绪变成语言符号。有人甚至认为,这种网络语言很可能会带来汉语的革命,就像上世纪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简化字取代繁体字一样,给汉语言文字带来巨变。

憎恶者则视之如魔鬼,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大量运用网络语言,必将引起语言文字系统的紊乱,妨害其交际功能的实现,影响人们对知识的掌握,也影响语言符号的规范、准确,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如果这样的书写模式因为使用者众多而进入全民语言,成为全民语言的一部分,必将对汉语言文字整个系统的完整性、科学性造成损害,进而损害中华文化。不少作家甚至提出汉语“已经到了濒临失落的边缘”的说法,开始呼吁“拯救汉语”“保卫汉语”。

孰是孰非?恐怕一时难以论定。

从来源上说,网络语言是很多样的。仅以词语为例,有来源于外语的,例如“很in”(入时,时尚),“很out”(与in相反,落伍,土),“三p”(pig猪,poor差劲,proud傲慢);有来源于方言的,“偶”(我),“无理猫”(没礼貌);有来源于拼音的,例如“MM”(女孩)、“GG”(男孩) ,“PMP”(拍马屁);有来源于谐音的,例如“7456”(气死我了);有来源于词语压缩的,例如“可爱”(可怜没人爱),“校花”(校门口卖豆花),“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人类”(人渣、败类),“爱心”(爱钱、没良心)。有来源于风格变化的,例如“研究国粹”(打麻将),“起床失败”(睡过头);也有来源于混合法的,即混合多种方法造成新词语,例如“886”(bye-bye,再见,谐音、外语),“太可惜”(taxi,出租车,谐音、外语),“斯努比”(死路边,外语、方言、谐音),“200”(动物园,zoo,象形、外语),“偶像”(呕吐的对象,压缩、谐音)。

种种类型,其动机或者说功能不外乎两条:娱乐、简便。创造网络语言的,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年轻人是天生的异教徒,反传统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秉性;处于社会制度相对比较自由状态的年轻人,偷懒省事很合乎本性,娱乐戏谑也容易成为时尚;加上网络交际中信息传递的方便、快速、大流量等特点,因此种种,我们实在无法要求经常上网的年轻人在语言上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方法、严格遵循网络产生之前制定的语言规范进行交际。

日本经济内忧外患加剧 篇4

日媒指出, 安倍政府将摸索下一步举措, 但被期待以涨薪带动消费的中小企业同样业绩状态不佳, 日本政府尚未找到解决困境的良策。

资源业务受挫

“业务环境变化超出预测, 不得不计提损失, 对此感到极其遗憾”, 三菱商事社长小林健24日在记者会上神情苦涩地说。该公司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等以往困境中都保持了盈利, 但此次无法应对资源价格暴跌, 预计2015财年将首次出现亏损。

23日宣布计提巨额亏损的三井物产社长安永龙夫也解释说, “中国此前对资源需求极大, 由此产生的反作用也前所未有的巨大”。一向在海外引领油田与矿山开发的上述两家公司的艰难处境正象征着资源业务的窘境。

上市企业利润减少

SMBC日兴证券公司表示, 截至2月15日, 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的2015财年净利润合计将比上财年增长4.4%, 比发布中期财报时设想的12.4%的增幅大幅缩水。如果类似三菱商事的下修举动接连出现, “可能近4年来首次陷入净利润减少” (SMBC日兴证券首席量化分析师伊藤桂一语) 。

“消费者的防卫行动增强”“出口与生产弱化, 也有可能波及设备投资”。3月14日、15日召开的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上, 指出国内经济下行忧虑增强的意见接二连三。

日本政府3月份的月度经济报告时隔4个月下调经济形势评估, 官房长官菅义伟也承认个人消费不够强劲。

安倍表示不满

3月24日的日本经济财政咨询会议虽然讨论了活跃消费的举措, 但是鉴于2016年度政府财政预算尚未获得通过, 出台具体举措似乎还需要一段时间。某日本政府经济部门官员吐露心声说, “如果看不清经济形势, 就连需要怎样的对策都不知道”。

“对于今年的春斗, 如果进一步要求的话, 我曾希望能更加强劲一些”, 首相安倍晋三24日出席咨询会议, 对众多企业的基本工资涨幅低于上年这一春季劳资谈判 (春斗) 结果表示了不满。3月17日, 安倍则对劳资谈判即将正式展开的中小企业也要求“为加薪尽最大努力”。

薪酬引发的内忧外患 篇5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解读出薪酬的公平性在员工心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加班”可以不在乎,但是“同工不同酬”是不能接受的。试想,薪酬的公平性如果解决不好,将会给企业造成多大程度的损伤?

公与不公之间

企业应该什么时候给员工发放薪酬?企业应该给每个员工发多少薪酬?企业应该以怎样的形式给员工发放薪酬?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都是摆在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甚至企业老总面前很实际的问题。

尽管如今的薪酬形式日趋多样化,也应该始终遵守一个基本的概念,薪酬就是企业付给员工劳动或服务的报酬。不管企业是以哪种形式支付,工资、奖金、福利、期权或其他,即使支付某些薪酬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员工将来的忠诚度或者更大的贡献,从本质上来说均应是一种等量的价值交换。员工为企业提供了劳动或者服务,企业就理所当然的应该给员工以对等的报酬做交换。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企业付出的薪酬应该与员工提供的劳动或服务之间是公平等价的关系。

那么所谓的薪酬公平或者不公,也就很容易理解,即员工提供的劳动或服务的价值是否与企业提供的报酬具有同等价值。从劳动市场价值的角度来说,如果员工的付出与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出现了不对等的情况,那么企业也就出现了薪酬不公的问题。

杠杆的权衡

每一位员工都会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有一个评价,评价的标准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各种考核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另一方面就来自于对所做工作价值的衡量。同时,企业也会对员工的工作表现有一个评价,并据此作为支付薪酬的根据。因此,当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价值高于企业对其评价时,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企业待我不公”的主观感受。

对于同一职位或职级的员工,企业的岗位工作要求、工作责任等一般是相同的,考核标准也是相同的,然后再根据各位员工的考核结果决定薪酬的多少。然而,也有一种情况,就是企业认为即使是同一工种,员工所产生的相对价值也是不同的,于是相应的薪酬也是不同的。因此,同工种员工的相对价值评价如果不能得到员工的认可,就会产生薪酬内部不公问题。

在人力资源供给、需求以及薪酬水平日趋市场化的今天,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员工自然而然地会根据市场行情对自己的工作价值和行业平均薪酬做一个对比。如果在对比中发现,自己所做的工作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价值高于在本企业中的价值,那么,员工就会觉得企业在薪酬上“亏待”了自己,在这家企业中不能完全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近年来日益频繁的员工跳槽事件也证明了薪酬外部公平的重要性,很多企业也已经开始做一些外部薪酬市场调查之类的工作。

内忧困惑

员工积极性不高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来源很多,竞争性的薪酬、职业发展通道、职业满足感、工作环境等等。其中,竞争性的薪酬是员工工作积极性最基本的刺激因素,也是对员工工作绩效的直接激励手段。“上班打瞌睡,月底发工资”的现象,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容忍的。因此,薪酬分配中,如果不能体现出企业中真正的价值创造者的价值,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从何而来?

工作“挑肥拣瘦”

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假设——“理性人”假设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同样,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也应假设员工是“理性”的,其劳动付出是“工作成本”,而薪酬待遇是“工作收益”。成本小而收益大的“肥差”,人人都会抢着去做;而成本大收益小的“苦差”,人人都躲之不及。这也就是企业中经常发生的员工工作“挑肥拣瘦”问题。

绩效管理形同虚设

企业薪酬制度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同时也通过薪酬来体现对绩效的激励,这就是所谓的绩效薪酬。如果企业的薪酬没有和绩效挂钩,不能体现出经营成果分配上的公平性,形成工作绩效与薪酬待遇两张皮的现象,薪酬就不可能达到对绩效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变成单纯的为了“发工资”而发工资,绩效管理也就成了一项简单的“填表”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压力增大

薪酬问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点之一,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关系,也直接关系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高管薪酬如何制定,不同部门的薪酬方案如何平衡,技术、生产、管理等不同职种序列的薪酬标准如何确立,岗位价值如何评估,绩效奖金如何计算,这一系列的薪酬难点都需要谨慎处理。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妥当,当月发也就成为人力资源部最忙的一天。

外患来扰

思想不稳定

在众多招聘网站的头条,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高薪诚聘”、“待遇丰厚”等等字样的招聘广告。在人力资源市场日益信息化的今天,薪酬水平已经不再是秘密,同等条件下的薪酬待遇也就成为员工择业的重要筹码。如果企业的薪酬已经位于行业薪酬水平的底端,无法实现薪酬外部公平性,而又没有其他形式的补偿,员工自然很容易就会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念头,所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

核心员工流失

员工对自己的能力很清楚,而企业却往往很难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因此在做薪酬预算的时候,为了控制薪酬支付风险,很容易采取保守的“从低原则”。其实这种做法伤害的恰恰是企业的核心员工,因为一般的员工对薪酬的期望也是一般的水平,更容易获得满足;而核心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表现较为自信,薪酬期望也要高于一般员工。当核心员工的薪酬期望没有获得相应的满足,要么就是也逐渐趋于平庸,要么就是另谋高就。于是就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柠檬市场”,平庸的员工替代了核心员工。

凝聚力涣散

薪酬对员工来说,意义远远不只是工资卡上的数字,更多的是体现出企业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和认可。企业能够给员工的回报有很多种形式,但薪酬是唯一定期让员工感受到归属感和责任感的一种激励方式。员工只有在企业中感受到了公平的待遇,才能投桃报李,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如果在薪酬上都实现不了公平对待,企业内部就不可能出现同心协力的积极状态,更不用说在市场竞争中的凝聚力。

建立竞争性的绩效薪酬体系

企业的薪酬水平究竟在行业中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才是合理的?怎样才能以最合理的成本来取得对员工最大的激励效果?这是薪酬水平设计的两个基本问题,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来“量体裁衣”。

对于行业领先企业,留住核心人才的关键手段就是为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比如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思科(CISCO),每年至少做两次市场薪酬调查,以保持企业薪酬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一种领先型的薪酬策略。而对于一般的企业,更多的是采用跟随型的薪酬策略。这些企业往往是在行业内选择一到两家标杆企业,薪酬水平向标杆企业看齐。这两种策略,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是有效的,至于具体采用哪种策略,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企业的薪酬结构设计可以有多种方式,但薪酬结构中包含的两个基本内容就是固定薪酬(包括固定工资、福利和补贴等)和浮动薪酬(包括各种形式的奖金和激励手段)。固定薪酬更多的是体现稳定性的特点,而浮动薪酬则更多的是体现激励性的特点。

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导向来设计薪酬结构。比如,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就可以选择高激励性的薪酬结构设计,突出浮动工资的激励作用;而以管理为导向的企业,可以选择高稳定性的薪酬结构设计,突出固定工资的稳定收入。当然,也可以选择一种折中的方式,在稳定性与激励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表面看来,薪酬是一个结果,其公平性也体现在结果的公平上。但是,薪酬结果的公平关键在薪酬流程设计的公平,没有一个公平的薪酬流程,也不会产生公平的薪酬结果。

薪酬流程的设计,首先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在战略的指引下根据企业组织架构模式、岗位工作分析,来进行岗位价值的评估,划分薪酬等级序列。然后再根据薪酬策略来制定企业的薪酬政策和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应提倡员工充分参与的理念,让员工理解企业薪酬流程的设计思路。因为,员工的充分参与既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也保证了薪酬方案后期的宣讲和导入工作能顺利开展。

轿车产量负增长11%的内忧外患 篇6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数据:2015年4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 1-4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分行业看, 4月份, 41个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 汽车制造业增长5.0%。

分产品看, 4月份, 565种产品中有290种产品同比增长。其中, 汽车209.6万辆, 下降0.3%;轿车96.6万辆, 下降11.2%;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323亿元, 同比名义下降2.9%。

汽车消费垫底

2015年4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87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0.0%, 2015年1-4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102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0.4%。其中,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3015亿元, 增长7.5%。汽车消费10935亿元, 增长5.3%。

我们刺激消费增长需要增长的热点, 私车普及是目前的主力消费品中普及率最低的。随着改革开放30年, 我们早已脱离缺吃少穿的时代, 而4月的粮油食品消费增长15%, 服装消费增长11%, 这是在CPI低迷时代难以想象的高增长。而汽车消费在4月仅增长2%, 1-4月也消费额仅增长5%, 作为横向比较, 看来我们的百姓尚未脱离吃喝温饱的强烈需求中。汽车消费如此之低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私车消费作为目前最大的消费热点, 社会的鼓励和支持程度是远远不足的, 甚至是严重的打压, 由此也导致目前的社会消费不振的大问题。

轿车生产负增长是内忧外患的组合结果

4月的轿车负增长的外患, 根源在于社会对私车普及的消极态度。大城市限购私车的趋势近几年有增无减, 导致乘用车需求成为社会消费需求中增长最慢的。在地方政府和社会对私车普及的强力控制下, 轿车市场的增长受到严重的入门级需求的抑制。4月的乘用车需求中微型轿车需求负增长42%, 小型轿车需求也负增长11%。这也是社会对车市抑制带来的结构性受损。

4月轿车市场需求负增长的内忧, 根源是消费需求转移到SUV, 厂家强力对应调整的结果。主力乘用车厂家的产品优势在于轿车市场的产品布局完善。但随着4月的SUV同比高增长55%, 轿车市场的需求转移到SUV较多。厂家需要强力对应这样的需求变化, 因此出现主力厂家的旺销车型强力减产调结构。4月的别克凯越销量同比下降2.27万台, 大众迈腾销量同比下降1.1万台, 朗逸销量同比减少1.07万台, 三款强势厂家的主力轿车产品强力调整下降4.3万台, 也导致轿车的产销暂时性低迷。随即通用等厂家调整价格体系, 对应这样的轿车市场低迷的趋势, 体现了大厂家的敏锐市场判断和果断策略。

内忧外患 篇7

攘外患:加强政府监管, 阻断转基因大豆向食品领域蔓延

外环境的治理不是要求“闭关锁国”, 而是在转基因安全仍有争论的今天, 守住转基因不能进入食品领域的底线, 这需要政府的严加监管。 网传目前已有15%的进口转基因大豆流入食品领域的消息不是耸人听闻, 只要稍微用点心就能发现, 国内豆制品作坊, 特别是一些小的豆腐、豆皮儿加工厂, 用转基因大豆冒充国产大豆的现象十分泛滥。

“咱们济宁这边国产大豆送货价格是4.4 元/kg, 进口豆要便宜0.8~1.2 元/kg, 豆腐、豆皮儿的出产率差不多, (转基因豆) 我不用别家会用, 他们卖豆腐、豆皮儿价格比我低的话我就卖不动”, 闲聊中一个豆腐作坊的老板向笔者透露。

“ 您知道使用转基因大豆做豆制品是违法的吗? ”“知道, 都是偷偷掺着用, 现在都这样做, 我们也是没办法。 ”类似这种小作坊、小工厂本身不大, 但其广泛分布在城乡接合部, 形成豆制品供应主体, 如不及时严格监管, 等转基因大豆大肆进入食品领域, 局面将更难掌控。

国产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相比, 在蛋白质含量及优质性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国产大豆已经失去在榨业领域的优势, 在食品领域我们必须要守住。 国际上食品级大豆价格要高于饲料级大豆, 一般价差为30%~50%。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高, 深受欧洲市场欢迎,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理清转基因大豆在我国市场上的混乱局面, 阻断转基因大豆在食品领域的流向, 稳定国产大豆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平内忧: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 激发行业企业的运营活力

国产大豆的衰退是伴随着农民“豆改粮”的浪潮进行的。 农民之所以弃种大豆, 是因为大豆收益低, 不挣钱甚至赔钱。 种植收益决定种植结构, 要想让农民重拾种植大豆的热情, 关键是要提高大豆种植者效益。

而如何提高种植者效益, 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扶持, 落实大豆价格补贴政策, 完善补贴发放方法。 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应用, 挖掘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潜能, 提高国产大豆产量和质量。

同时, 还要通过产业链整合, 融合研发、种植、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 提高从研发生产到需求加工的流通效率, 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提高附加值, 从而盘活整个大豆市场。

政策带动:让豆农和加工企业看到国产大豆的希望

政府施行大豆价格补贴政策的初衷是通过目标价格补贴, 让国产大豆价格倾向于市场化, 然后政府根据市场价和农民合理收入之间的缺口再对农民进行适当的补贴, 拉近与进口大豆的价格差, 增加加工企业对国产大豆的收购热情, 使产区大豆购销进入良好的循环。但目前, 农户对此项政策的理解有偏差, 在国产大豆价格下跌的时候惜售心理明显。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自2014 年在内蒙古和东北试行, 但民众对于新政策并没有多大信心, “即便上报, 补贴能不能拿到手还是另一说”。 政策的落实成为农户的隐忧, 另外普遍反映2014 年补贴价格偏低, 大豆的收益仍赶不上玉米, 对农民弃种大豆的意愿影响不大。

制定合理的目标价格并将其落到实处, 同时将国产大豆价格调整到合理水平, 加工厂愿意买, 豆农愿意卖, 国产大豆就能看到曙光。

科技驱动:提高国产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作为国内首家大豆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圣丰种业一直在不断探索国产大豆的出路, 从新品种的研发与创新, 到新技术的推广利用, 不遗余力”, 圣丰种业总裁高新勇说。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大豆种子起家的种企, 也是目前国内油料作物种子市场的领军企业, 其科研实力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发展水平。 圣丰种业建有丰富的非转基因大豆种质资源库,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的指导下, 依托圣丰院士工作站进行种质和品种创新, 并打造大豆商业化育种体系, 将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持续投放市场。

“品种之外, 种植技术也是制约我国大豆产量与品质提升的短板”, 高新勇说。 对于大豆来说, 化肥的过量施用是首要问题, 不仅增加了成本, 还退化了大豆根瘤菌本身的固氮性能。

圣丰种业2015 年与中国科学院陈文新院士团队合作, 定向研发圣丰旗下主推大豆品种的专用根瘤菌, 并在大田试验种植中证实, 接种根瘤菌会使大豆增产15%以上。 除此之外, 圣丰种业又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开发出了大豆专用肥, 并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部分大豆种植区探索建立畜禽粪便及农村垃圾肥料化处理站。 这一综合绿色增产技术, 既全面提高了大豆种植水平, 又实现了“一控 (节水) 两减 (减农药减化肥) ”, 利于发展循环农业, 帮助豆农增产增收。

由此可以看出, 面对目前国内外大豆行情差距逐渐拉大的现状, 国内大豆种子企业已经早生危机意识, 提前开始调整产业布局, 走在了政府调控的前面。 从传统种子育繁推转型为精准农业, 从传统的种子销售到“种子+绿色增产集成技术”综合服务转型, 国内种企借助国家“两减一控”引导以及“镰刀弯”种植调整策略, 将“供给侧改革”从一点一滴做起, 逐步缓解国内大豆渐冻局面, 为激活国内自主大豆市场、迎来大豆市场的春天已开始不断尝试。

产业链拉动:产需结合,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闭环

转基因大豆向食品领域的渗透也让我们看到, 国产大豆高蛋白等优势在大豆蛋白粉、大豆食品等领域并未被充分体现。 原因在于产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种植区域分散、品种混杂, 企业难以对优质专用品种实行分收、分储、分加、分销, 国产大豆这种优势没有转化为较高的市场价格, “优质”没能得到“好收益”。

打通大豆产需两端, 需要大豆供应链结构化的改革, 这一点圣丰种业又走在了前头。

2015 年5 月, 圣丰种业发挥自身产业链源头的优势, 成立了专门对接下游豆制品加工厂家的农产品定制服务平台———红遍农业全资子公司, 先从下游加工企业收集需求, 再来对接上游种植, 以“单一品种的规模化定向供应”为核心竞争力, 既为加工厂家找到最符合产品加工要求、来源安全可追溯、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原材料, 又为上游种植户提供收益可预期的标准化种植订单和全方位的种植管理支持, 有效解决了加工企业单独采购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也大幅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实践证明, 这种以种业为源头做大豆全产业链的创新模式, 能够为供需双方带来更高效率和收益。 截至目前, 红遍农业公司已经与20 余家豆制品加工厂达成战略合作, 与对方合作在主产区建立单一品种种植基地, 在农业这个最传统的领域开启了“供给侧”改革新探索。

政府推行大豆目标补贴政策及“粮豆轮作”政策, 旨在对国内大豆产业进行深度的调整, 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品种的创新及先进种植技术的应用将减少投入成本, 提高质量和效益, 提高国产大豆本身的竞争力。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有望形成“两种商品、两个市场”的格局, 有利于中国大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内忧外患 篇8

农副产品价格飞涨谁在受益

农产品价格飞涨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度关注。经国务院批准, 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囤积居奇, 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 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案件, 要予以公开曝光, 依法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00万元以下罚款。屡查屡犯的, 责令停业整顿, 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今年以来, 由于我国一些地方天气异常导致农产品减产, 一度出现菜比肉贵的现象。但不可思议的是, 不少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更是惊人, 如绿豆的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上涨三倍, 而大蒜价格甚至涨了上百倍。之前, 生姜、辣椒以及一些中草药材等也经历过价格的大幅度上扬。虽然农产品减产导致供不应求可能是上涨的诱因, 但上涨幅度如此之大, 显然并不仅仅是减产的缘故。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农产品价格暴涨?真的只是因为“张大师”的全民健身课把农产品价格忽悠起来的吗?

其实, 张大师的健身课也有合理的部分在里面, 可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主食的需求会下降, 对于副食会有比较大的提高。特别是现在人们强调健康, 吃杂粮, 对绿豆等其他的东西需求还是会上升的。价格主要是供需决定的, 需求上升的话,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的话, 价格肯定会上涨。但是如果说价格上涨就是他忽悠起来的, 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只不过很多中间商不愿意承认自己炒作农产品, 而是把“张大师”作为一个因素, 推波助澜。

农副产品价格暴涨有几大原因, 一个是天气原因, 一个国家每年的天气原因都会对某一类农副产品产生一定的影响, 去年年底西南大旱, 今年以来又是北方干旱等等。我国农业很大部分是靠天吃饭, 当气候出周期性波动时, 很多农产品价格也会产生周期的波动。由此引起的, 猪肉有所谓大年、小年。很多农产品几乎都有这样的情况, 有几年丰收, 价格可能相对比较低, 有几年欠收, 价格可能就上涨。

现在我国农产品市场建设不完善, 过去有“菜篮子”工程,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城市不断扩张, 好多原来“菜蓝子”工程农业用地都盖楼了, 农产品集散地越来越集中。比如, 山东寿光2010年蔬菜总产量能达到100亿斤, 给全国人均提供8斤蔬菜。规模如此大的集散功能本来是件好事情, 但是对于一个巨大的国家, 如果集散地太集中的话, 很容易被游资所操纵。北京的蔬菜基本上是从山东运输来的, 运费高昂, 价格上涨的动力自然就比较强。

很多人也许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超过一块钱一头蒜, 没见过超过十块钱一斤的绿豆。出现这种异常情况, 除了以上原因以外, 也和全球金融危机有关, 为了抑制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美国、中国包括其他一些国家都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危机过后, 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没有采取措施回收这些过剩的流动性资金, 所以在通货膨胀的预期推动下进入了各个领域。比如说去年进入到房地产领域, 导致房价的上涨, 当国家开始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的时候, 这一部分过剩的流动资金要寻找出口。现在股票市场比较低迷, 房市国家正在调控, 过剩的流动性资金会进入一些品种比较小, 适合炒作的产品, 这种情况在民众通货膨胀预期的推动下, 引起了价格的过度上涨。

游资背后的利益链条

说起大量的游资, 炒得绿豆、大蒜这种不是主食, 不是饮食必需品的价格这么高, 这些游资来自于哪里?现在游资到底规模到底有多大?

关于我国游资规模有多大, 中央财经大学调查显示, 仅在温州地区游资总量在5000多亿元人民币, 全国游资的总额应该是突破10000亿, 游资规模巨大。想当年荷兰郁金香都可以炒作, 更何况农副产品。郁金香原产于小亚细亚, 1593年, 传入荷兰。当时, 在崇尚浮华和奢侈的法国, 很多达官显贵家里都摆有郁金香, 作为观赏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1608年, 就有法国人用价值3万法郎的珠宝去换取一只郁金香球茎。不过与荷兰比起来, 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当郁金香开始在荷兰流传后, 一些机敏的投机商就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不久, 在舆论的鼓吹之下, 人们对郁金香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倾慕与热忱, 并开始竞相抢购郁金香球茎。1637年, 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与上一年相比, 郁金香总涨幅高达5900%!1637年2月, 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 这笔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 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当人们沉浸在郁金香狂热中时, 由于卖方突然大量抛售, 公众开始陷入恐慌, 导致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溃。郁金香事件不仅沉重打击了举世闻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更使荷兰经济陷入一片混乱。虽然此后郁金香继续在荷兰繁衍生息, 但这个曾经繁荣一时的经济强国却开始走向衰落。

而我国前不久刚刚出台“新36条”, 民间资本做实业不挣钱, 资金总得找一点出口, 可能有人认为农产品比较好炒作, 就开始囤积绿豆。

笔者认为农副产品价格暴涨, 不仅是游资的炒作,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渠道控制。在市场营销学理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叫“渠道为王”。每次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候, 农民并没有收益, 很大一块在经销商、中间商, 这些做渠道的人有更大的发言权。实际上由于渠道已经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游资来进入这个领域也不是那么容易, 经销商、渠道商他囤积农产品, 本质上跟房地产商盖房子囤积房子不卖本质是一样的。

农产品泡沫形成要素

价格法里对价格的暴涨已经脱离供求关系的是暴利。最近有两个律师状告某房地产商, 价格从短短半年内翻了好几番, 是不是暴利?很多人认为农产品不像房地产, 和GDP关联不大, 牵扯利益不多, 所以各部门可以放开管理权。

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但是涨到这个程度, 绿豆已经不在农民手里, 都在经销商手里, 经销商把这些东西压起来, 到六七月份需求旺季时高价出售。在人们心里已经形成了通货膨胀的预期, 在这种通货膨胀预期思想指导下, 保证资金最安全的措施只能通过价格涨幅再次进入通胀的东西里去。经销商和渠道商, 他们囤积居奇,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 这种做法虽然法律规定是要打击的, 但是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 人们追逐利益是不可避免的, 国家也会对生活必需品进行一定储备, 但是对囤积居奇要有一个限制。如果这种行为对全体消费者造成损害, 对国家经济形势造成很大的危害, 所有经销商都在囤积, 对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经济学里这种行为叫做“勾结”, 或者叫做私下里一种协议。如果他对国家经济稳定形成了危害, 他本身就是一种非法的行为。

这次绿豆、大蒜涨价毕竟不是我们的必需品, 但是治理力度特别大, 主要是担心它的传导作用。媒体天天讲“预期”, 动不动就是“通货膨胀预期”, 实际上通货膨胀已经发生, 已经没有什么可预期了。

中国CPI食品比例是最高的, 是否发生通货膨胀判别标准之一, 就是看CPI有没有过3%。农产品作为上游产品, 传导作用强, 但实际上通货膨胀根源在于流动性泛滥, 温总理说我们处于“两难境地”, 如果收缩货币, 把流动性收缩太紧, 经济会面临较大滑坡。金融危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但世界各国都没有采取措施回笼过剩的流动性, 担心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 希望通过微调进行改变。但是仅仅打击囤积居奇, 哄抬物价行为, 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泡沫形成有经济学家总结了这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要特征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发行货币量, 这些流动性资金一旦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出口, 这个出口找到的东西可能有价值, 也可能没有价值。大价值比如说房地产, 可以形成泡沫, 小价值比如说郁金香花, 有价格, 没价值。同时公众要一致性赋予某一种东西有一定的价值, 操纵产品的资本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把它的价值放大。比如, 郁金香当时很漂亮, 很稀少, 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像绿豆似的, 都快变成长生不老药。房子也是这样, 房价上涨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 什么城市化、土地稀缺, 又讲流动性的问题, 又讲丈母娘的需求, 任志强的一篇文章说可以找出N个理由, 但是能说出上涨N个理由, 就有N个下降的理由与之相对。所以炒作某样东西, 形成泡沫之前, 炒家会不断给它升格。在历次泡沫中都是这样, 历史上, 每一次泡沫破灭以后都没有赢家, 包括操纵的资本, 能够全身而退的往往只是少数。

农产品被炒作成这样, 农民本身没有什么收益, 尤其农民在这种炒作过程中可能更加迷茫, 造成进一步损失, 现在很多农民看大豆、绿豆涨这么高, 别的东西不种了, 专门种绿豆, 为了明年赚一笔。农产品价格形成过程中缺乏对农民的保护, 价格跌的时候农民倒霉, 涨的时候也没有收益, 只有大力发展比较成熟的农产品的资本市场, 把分散经营的农户集中起来, 进入资本市场, 使农民免受价格波动往下跌的损失, 在价格上涨他也能得到益处。

外资控制农产品价格 国内资本出路在哪

这次农产品“暴涨”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是外国资本的进入。国外的资本已经从根本上进行控制, 荷兰、日本的公司控制种子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 山东寿光可以说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 在寿光60%以上的种子已经被国外资本控制了, 有很多种类的种子已经被百分之百的控制, 比如说彩椒。这些外国资本一开始让农民免费领种子免费种, 客观上, 国外种子确实比国内大部分种子好, 产量高, 防御病虫害, 化肥量也少, 种起来比较容易。农民种了以后觉得很好, 等农民吃到甜头后就大幅度的提高种子价格。现在国外优质种子价格平均比我国产品价格高几倍, 甚至好几百倍。外资企业把农产品根源控制后, 向下游产业发展, 比如营销、化肥, 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网络。现在我国有《反垄断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 逐步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东西做调查。

我国对这种侵害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觉得无所谓, 中国也培育出了好种子, 最初当做礼品赠送给国外, 里面的好基因被拿走了, 在国外通过筛选和科技的研发, 获得了专利, 而我们就不能再用了。现在国际资本已经不甘心做这么简单的东西, 准备从资本上控制。寿光准备上市, 其中美国梦山都公司准备入股, 参股资本大概8亿美元左右, 从资本上控制寿光。

除了这种情况, 我国还没有对一些进口的农产品采取一些转基金, 食品安全方面的限制, 缺乏相关法律的硬性规定, 比如,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玉米进口国, 进口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内供需缺口, 但是这对传统农业产生的一定负面影响, 一些企业已经产生依赖性。

我们总说战略产业, 农业其实就是战略产业, 关系到国计民生, 现在完全被外资资源控制。我国对于外资资本超国民待遇, 尽管新36条允许民间资本参股公路、铁路, 这一次农行改革也准备让民资参与。但是不解决歧视性的待遇, 民间资本很难有所作为。国外资本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 如何把民间资本做好,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解决就业, 正面作用发挥出来才是当务之急。

这次金融危机并没有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而且在金融危机中, 由于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所以金融危机过后, 流动性过剩问题再一次摆在我们面前。过剩的流动性, 到底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一味堵截不是办法, 要引导。改变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现有过剩流动性提供出口, 进一步开放实体经济领域, 让过剩流动性转移到实体经济中, 不要在小的品种, 或者某些领域, 包括房地产领域兴风作浪, 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虽然新36条允许民资进入一些以前国家垄断的实体经济, 但是有国家垄断企业的存在, 民资的进入很难与之竞争。像航空领域, 民资基本上已经被排挤完毕, 公路行业基本上进去以后都碰的头破血

流。鼓励民进, 不如加快国退。实际上国有资本应该从一些领域里退出来, 有所为有所不为。最近几年大家探讨更多是“国进民退”, 现在是国有大垄断企业, 哪个地方挣钱触角就伸向哪里。煤炭挣钱就进入煤炭, 房地产挣钱进入房地产, 铁矿石挣钱就倒卖铁矿石, 所以中小民营钢铁公司都无法生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打破市场垄断。

只怕钱到不了农民手里

农产品要真正涨价, 把上涨的价格利润真正到农民手里, 这是最主要的, 我国现在有很多农科院天天研究大政策, 韩国也有全国性农业科学院, 但他们完全是搜集全世界农业方面各种各样的信息, 比如中国种了多少亩大蒜, 产量是怎么样, 他们根据这样的信息进行调节和运作。在美国有大豆组织, 农民可以把自己的豆子卖给这个协会, 大豆上市以后, 价格如果跌了就按照原来的价格执行, 如果涨了按照涨的价格执行。这才能保护农民。我国现在普遍进行的结算方式比如说大蒜6000块钱一亩, 但是涨到60000块钱的时候中间商也只能按6000块钱结算, 所以农民积极性不高。

农民到城里来, 城里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措施、管制措施太多, 回去种地, 人太多, 又分散化经营, 现在土地制度和城乡经营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讲, 农民要走集团化经营的道路, 能够形成这种力量, 才能对价格也有更大的发言权。

内忧外患 篇9

试卷给家长签字前他们常会表现出极大的委屈, 有时甚至嚎啕大哭, 家长本想责骂几句, 经他一折腾心也软了, 只是简单地批评几句算事。家长和他一起分析原因, 可能是家长的认知不足或别的原因, 除了“粗心、马虎”找不出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次次就这样, 孩子形成考试考不好, 一讲就明白, 讲话听半句, 上课坐不住, 做事老反复, 性子很烦躁等一系列的问题。这类孩子在当今中小学普遍存在, 这个群体大约占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 这部分孩子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上水平, 是老师心中最具潜力的孩子。

一、最具潜力孩子的共性表现

1. 抓住课间每一分钟, 听到上课铃声才风风火火一路快跑进教室, 进了教室还和伙伴间意犹未尽地交流。一般未做好课前准备, 老师进教室才慌慌张张地收拾桌上狼藉和寻找本节课要准备的东西, 不能较好地做好“静息”, 也有少数课会提前做准备, 是因为前不久曾被这门任课教师“整治”, 心有余悸地记挂。

2. 课堂学习注意力较集中, 接受认识事物快, 能认真听老师的点拨和指导, 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有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习惯。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 无论对错, 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发表不同的见解。常为课堂微小变化而分心, 持续关注某一事项时间不长, 不能耐心地听别人讲话, 常常打断别人的说话, 提不起兴趣的学习内容和话题会开小差。

3. 作业能独立思考完成, 做题速度快, 课堂作业正确率较高, 但书写一般, 家庭作业虽能按时完成, 但常有意想不到的错误, 对数学学习有兴趣, 有提前做老师没教数学习题的习惯, 能耐心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动手型的非书面作业, 不爱阅读, 观察缺乏耐心, 审题不够仔细, 计算一般不用草稿, 答句能简则简, 生怕多会”写一个字主动运用工具帮助。解答, 什么事儿怎么省事怎么做对较复杂的习题常会一个人冥。思苦想, 不

4. 这一群体中的孩子, 部分喜欢有序活动, 有明确的游戏规则, 游戏中常为有的伙伴不遵守规则而生气, 义愤填膺地与别人大吵大闹, 有的就是闷皮, 无目的地闷玩, 玩累了就歇歇。都不太喜欢棋类、篮球、排球等活动, 但喜欢踢足球, 可能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系。身体素质不错, 体力好, 精力充沛。外出活动中有主见, 一般不太具有组织才能和威信, 不太关心别人的事, 自己玩好就行, 在班级中以身高较矮的孩子居多, 其中不乏女孩。

二、最具潜力孩子审题习惯养成学理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 往单方面讲, 只需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1. 数学审题习惯养成的原理

对这一群体孩子成长跟踪, 发现他们到小学高年级后开始蜕变, 有的规整后慢慢越变越好, 有的慢慢滑落到中下等生行列。从同一起跑线开跑, 却有两种不同的结局, 对滑落下来的孩子惋惜, 惋惜的同时成因却不时地纠缠我, 是什么导致这部分孩子成绩的滑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排除环境、生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从教学层面, 审题习惯的养成制约着孩子数学成绩的提高和继续学习。有的孩子认识并纠正了自己的审题习惯, 并在纠正后尝到了甜头, 他会更自觉地去纠正, 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优异的成绩会更大地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也许就是人们说的良性循环。反之, 一次次因审题环节出错导致成绩的不如意会打击孩子的自信, 学习兴趣会减淡, 同时知识链会出现裂痕, 随着裂痕的扩大, 发现不及时或发现后教育方式不当, 他们就会掉队, 那时再想重新回到优生序列就太难了。显见, 数学审题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教师应非常重视孩子数学习惯的养成。

2. 数学审题习惯养成的零散经验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最糟糕的情况是学生没有弄清问题就进行演算和作图, 事实上, 学生常常对此掉以轻心, 致使解题失误或陷入繁冗之中。”数学及解题, 解答数学题目是读题、理解、构建、思索等反复交织的复杂思考过程。

读题是起始环节, 如果在读题阶段就能完全掌控题目蕴含信息, 将会减少反复思维过程, 少走弯路, 节约时间, 减少因对题目掌控不全而导致的思维疲惫、冲击, 从而降低解题信心, 产生畏惧数学心理, 降低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题目不外乎包括条件和问题两方面, 条件是素材, 问题是方向, 审题就是挖掘题中每一个条件的内涵和隐含的信息, 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问题明确思维方向。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 是正确、迅速解题的前提, 审题的总体要求是慢, 审题要慢, 做题要快, 审题要读三遍, 初读、精读、复读。小学阶段要养成指读的好习惯,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过目、过指、过口、过心, 达到手眼合一;要求学生在读题时画重点、作记号, 标识出其中一些重点词、字、句, 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小学中高年级可以将逆向思维的方法 (分析法) 介绍给学生, 引导学生培养根据问题找条件的思考习惯, 用来过滤复杂的内容, 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解题思路。班级任课教师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往往会减少上述学生在班级学生中的份额, 训练在平时, 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 惠及每一位学生, 重点照顾那些急躁的。训练方式灵活多样, 可以是专题训练, 如“长是宽的3倍”你想到什么?教学内容预设陷阱, 如“两地相距300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 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 4小时后离甲城多少千米”等等手段。重视审题训练缓解了部分孩子的粗心、马虎, 功效却并不明显, 有的孩子出现了时好时坏, 不稳定。

3. 烦躁情绪是影响审题习惯养成的根本原因

显然, 重视审题训练只是治标, 本质原因是孩子内心的烦躁, 不能静下心来安心地审题。最具潜力的孩子天性率直好动好玩, 又大多是独生子女, 做事学习多由着性子来, 平时想的最多的是如何玩耍, 生活中的诱惑又多, 心中惦记的是做完了好去玩, 心中有事审题怎能仔细?就情绪比较, 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比感觉现在的孩子浮, 和欧美国家同龄孩子比较, 总感觉中国孩子急。中国孩子总是什么都等不及那样, 什么都要快。比较中我们发现中国孩子和欧美孩子在遗传因素、物质基础、接受信息等差异不大, 为什么中国孩子总显得那么急?显然人文、教育上有差异,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 孩子们的人文、教育环境受到了经济增长自信的严重影响, 也在“大跃进”。我们知道, 人文、教育环境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但又要求与经济社会同步走, 这就在学校、家庭、社会诸方面给教育带来了麻烦, 心绪不宁, 审题习惯怎能养成?

三、校内学习氛围对审题习惯养成的负面影响

1. 浮躁的校园环境不利习惯养成

现今, 不管你走过城市还是农村学校, 你都会被学校彩旗招展、红旗飘飘、盛世繁华的景象所吸引, 天上有空飘、墙上有条幅、校内挂彩旗、门口搭拱门, 俨然非常浓重的商业庆典。仔细看宣传的内容, 不外乎就是学校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等的开幕式, 或学校搞了个什么活动, 欢迎上级部门的检查, 兄弟单位的来访、学习交流等等。根据宣传内容, 学校想向社会、家长传递什么?表明学校的业绩, 还是给来人面子?从中学生得到了什么呢?有人说:学生开阔了视野, 在前期准备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变得大方不怯场了等等。仔细想想, 学生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得多, 失去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失去了宁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们变得浮躁起来,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具有核心价值的习惯被侵蚀, 一次次逐步荡然无存, 学会虚假繁荣, 从小学会“忽悠”……已经潜意识影响到踏踏实实做事做人人生观的形成。学校教育的主人是学生, 一切行为应该为了学生。过渡宣传为了谁?不单烧钱还费时费力。

2. 随意调换任课教师不利习惯养成

在小学多年我发现, 班级任课教师除语文外别的任课老师都做不到自始至终, 老是调换, 数学老师有的带三年, 有的两年, 还有的就一学期, 调换教师也为审题训练造成很大的冲击, 每个教师的个人魅力, 教授方法, 训练方法、习惯都不同, 另因城市学校的大班额的无奈, 老师要求的“一刀切”等等, 对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特别是审题习惯培养造成错乱。如果班级经常更换老师, 班级学生是无力养成好的审题习惯的。当然, 更换班级任课教师是学校的安排, 是学校工作总体安排的要求, 但是从学生的养成培养来看, 应该尽可能减少随意更换任课教师。同时为学校长远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着想, 各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制定一套标准, 确定各年级段的目标、培养方法、要求等, 减少因更换老师造成习惯培养带来的不适。

四、校外学习氛围对审题习惯养成的负面影响

人是社会的一份子,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 经济追求高指标, 政府追求大政绩, 城市追求快发展, 各行各业都追求又好又快, 各个家庭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又好又快又全面, 害怕自家孩子会在将来激烈竞争中被甩下来, 全家的关注都放在孩子身上, 倾其所有,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给孩子上这样、那样辅导班, 在家长整天忆苦思甜的唠叨中, 孩子怀着“感恩”情结去完成家长安排的各种辅导。孩子在憋屈、怯弱、烦躁中以分钟计被动接受家长这样那样的学习安排, 又无力和家长抗争, 环视周围同学, 别的同学都在做和他相同的事, 孩子的天性、兴趣无可奈何地被抹杀。在这种大环境下, 孩子的作业、考试能静心?我们都知道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没有宽松的学习氛围, 孩子的学习劲头不会持久, 孩子每天接受很多很多事物, 在脑子中要通过“悟”才能内化, 没有内化散乱装在脑子里的信息很快就会忘记, 孩子长时间、大密度接受的辅导将是无用功。现在学校课业量虽然比以前减少了许多, 但是抽考、期中、期末考试前也会大幅度加重, 否则成绩会不理想, 任课老师会难看。在家庭、社会、学校诸方面的合力下, 孩子怎能不烦躁?孩子怎能静心去学习?数学审题的现象实际折射当今学校、社会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急功近利。以下一代人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急功近利从表面上是取得了进步, 但孩子以后成长中显现出的心理不健康、暴戾、厌学等问题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对社会贻害无穷, 人们终究会为此行为付出惨痛代价。树人是长期行为, 一步步、扎扎实实顺应规律去做, 才会成功树人, 让孩子受用终身。

五、为最具潜力孩子审题习惯养成创设外部环境

“总统的孩子也有做木匠的”, 降低期望, 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度过童年, 不单对数学审题, 还对孩子心理有好处。作为普通教师层面能做的不外乎说和做, 说就是呼吁, 通过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让教育决策层、社会、家长认识烦躁心理的危害性和迫切感, 始终把人的健康幸福放在第一位, 改革传统“一刀切”的评价模式, 引导家长不受教育风气影响盲目跟从, 教育家长了解一些教育规律, 长远规划孩子的未来。因此, 教师要练内功, 通过钻研、探索一条提高学习效率又减轻孩子过重课业负担的路, 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在课堂, 课堂真正理解了, 辅佐适当的练习就能学好数学。当然, 城市班级的大班额和孩子的个性、兴趣、基础、能力、状态等的参差不齐, 确实给班级授课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这就考验了教师的专业、敬业精神和对教育的热情。这样做教师的工作会非常繁重平凡, 也许一辈子默默无闻, 饱受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贫瘠, 但踏踏实实做了心中认为该做的, 一生心安。教师没有了烦躁, 孩子就少了一些烦躁。

内忧外患 中国塑料业大考 篇10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冲击、中东低成本塑料产品的巨大压力,目前的中国塑料业正面临一场生存与发展的大考,政府的“出牌”之外,企业的战略转型至关重要

“需求不足,行业不景气,中东来了”:这是2009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上随处可听到的行业悲鸣。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塑料业来讲几近致命。塑料玩具、人造革、包装、丝绳等塑料产品的出口急速萎缩,导致大量塑料生产的企业倒闭。中国塑料行业协会的2009年塑料行业报告显示:今年有四分之一的塑料企业亏损。然而,贵州遵义氯碱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刘明福告诉笔者:“实际情况恐怕要比统计的糟得多,比如PVC(聚氯乙稀)生产企业是全行业亏损。”种种迹象表明,当前中国的塑料行业正面临一场大考,如果不及格,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其中,政府和企业的合力、合理“出牌”至关重要。

悬在头上的“中东剑”

今年6月,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进行的自由贸易区谈判结果让很多塑料企业松了一口气,中国最终没有加入海合组织,最让中国企业担忧的中东将新建的5大乙烯生产项目,也并没有实际投产。

据了解,2009年中东地区将有5个新的乙烯裂解项目试运行,主要为乙烷法生产的乙烯。此5大项目投产后,中东乙烯年产能将从2008年的1690万吨增至2012年的2810万吨。2009年中东乙烯产能将增加710万吨,其中沙特阿拉伯新增产能将超过400万吨/年,伊朗新增产能超过100万吨/年,科威特新增产能85万吨/年,卡塔尔新增产能97.5万吨/年。这5个乙烯裂解项目现在只是有初步意向,达成意向之后因为危机的影响一直没有实际投产,具体何时投产还没日期,所以目前中国进口的乙烯价格没有出现暴跌。然而,中东低成本的塑料产品仍是悬在中国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7月份,中国进口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每月都超过40万吨;LDPE(低密度聚乙烯)从2月份开始每月进口量都超过了10万吨,创有史以来的进口新高。今年前4个月,来自中东地区的聚烯烃供应大幅增加。其中,沙特已位居中国第二大聚丙烯进口国,共向中国出口了约16万吨,同比增幅超过 400%;伊朗向中国出口了8.95万吨高密度聚乙烯,成中国第四大进口国,而去年同期仅向中国出口了4.75万吨。不得不说,伊朗有很多的原油和天然气,乙烷非常廉价,这也可以说是伊朗石化产品最好的一个优势。伊朗生产的乙烯类产品有50%是针对中国,显然会对中国的产品产生冲击。

内有内需不足,外有强大竞争对手,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塑料业,该如何才能走出低迷?

政府“救世金牌”初见成效

当塑料业处于风雨飘零之时,政府亮出了针对塑料业的“救市金牌”,其中主要包括提出《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调高、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进行调整等。2008年12月1日起,聚亚甲基苯基异氰酸酯等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2009年4月1日起,提高部分塑料制品的出口退税率;2009年6月1日起,继续提高部分塑料制品的出口退税率至13%。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轻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2009-2011年)》中,从六个方向确定了未来几年里我国轻工行业在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方向。

内需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如4万亿的投资。由于4万亿元投资中很大一部分应用于基础建设等建筑项目,因此对塑料业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今年9月25日,商务部将决定对来自美国、韩国等地的PVC反倾销进行每年一度的复核审查。中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行征收PVC反倾销税,2008年9月29日,商务部在对原产于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的进口聚氯乙烯进行复核审查后,决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出台、经济转暖的背景下,塑料业的效益有所好转。PVC生产企业的开工率现在回升到60%-70%左右,在6月份之前一直在是50%。天津市塑料行业协会秘书长郑天禄认为:“开工率的复苏表示PVC进入间接性复苏阶段,这主要是因为整个房地产行业在前段回暖,房地产又有很多新开工项目陆续上马。”即使如此,郑天禄依然有些担忧,他预计目前房地产的回暖只是暂时的,今年长期来讲塑料行业还不是特别乐观,去年PVC的总产量达到900多万吨,今年总产量肯定要下降100万吨,甚至下降幅度更高。郑天禄强调,国内外需求不足依然是摆在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

企业当自强 抓住机遇转型

政府和企业联合起来自救,这是目前塑料行业正在积极开展的。国家正在研究和制定的十二五计划是众多塑料企业翘首期盼的,但是,光靠国家出台刺激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等进行行业补贴,这治标不治本。

“今年PVC的行情也就这样了,去年以来价格大起大落得很严重,这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刘明福表示,“这主要是前两年新上马的项目太多,使得PVC的产量从一年几百万吨上升到一千多万吨,因为产能过剩等造成行业产品价格大起大落”。避免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这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次深刻教训,而未大规模扩产的PP、PE的价格则相对比较平稳。

在郑天禄看来:“不是企业不想出口,塑料行业是个周期性行业。目前出口下滑主要原因是市场的问题,主要是国外市场需求没上去,因此现在能做的:一是刺激内需,二是等待国外经济复苏,最重要的是现在要投入技术,研发新产品。”

“中国的石化行业要避免自己的劣势,大力发展我们的强项,提高研发水平,这是国家十二五要发展的方向。”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会长符岸指出。中东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廉,但是中东的产品结构非常单一,如乙烷装置生产的乙烯收率很高,但是丙烯生产很低,太单一了;其次是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如没有下游的家电客户等。而多元化的产品、完整的产业链条、研发更高端的产品,这些正是中国塑料企业要努力的。

国内生产的塑料类石化产品,尽管近几年产品档次提升得比较快,但目前仍大多是中低端产品,国际市场上80%-90%的高端塑料产品都是国外生产的,中国企业生产得非常少,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

中石化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余皎表示,中石化目前正在研发一些塑料类高端产品,“高端产品的利润比低端要高很多,类似于医用塑料,工业塑料如汽车仪表盘等等都是我们现在正在研发的方向,国内的高端产品市场前景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技术方面的作为确实空间不小。如家用暖气管,PPC(氯化聚丙烯),PPS(聚苯硫醚)等都可以用做这种管的原料,但具体用哪个好,现在都差不多,质量还有待提高,如果企业能研发出更好的产品,那将会大大提高企业利润。

内忧外患 篇11

2012年10月, 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同意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下称“中国广电”) , 由财政部出资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 注册资本45亿元 (人民币, 下同) 。历尽坎坷, 中国广电终于获得国家层面许可, 构建第四大运营实体, 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庭抗礼。

随着三网融合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试点城市范围已经持续扩大, 广电与电信运营商都欲在试点期内强化网络基础, 提升各自综合实力。2012年, 三大电信运营商加大了在FTTH建设上的投入, 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建设浪潮, 用户家中的宽带接入速率获得大幅提升;广电系则是深入贯彻NGB网络建设, 加强双向网改推进力度, 提高网络对于高清、标清类业务的承载能力。据了解, 2012年, 全国各地市广电公司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双向网改建设, 不局限于各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双向网改的实施过程也是广电系发展的一个缩影, 虽然产业规模在迅速扩大, 然而产业体系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日渐凸出。

产业仍处高速发展期

中广研究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 包括HFC、EPON+EoC等数字化、双向网络设备改造市场以及CMEoC终端模块市场的规模超过20亿元, 同时2013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5亿元, 双向网改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今年底已接近1.4亿户, 新增2000多万户, 数字化率达到75%, 预计明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将超过1.6亿户。另外在业务层面, 今年广电重点发展高标清业务, 多个电视频道的高清频道相继开通, 提升了有线电视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在不发达地区的用户拓展仍有不足。中广研究预测2013年有线高清数字电视用户将新增1000万户以上, 占新增数字电视用户的40%左右。

相比电信运营商带宽的高速提升, 广电运营商的用户数也保持稳步上升态势, 虽增长有限, 但市场前景仍被看好, 尤其是在电信市场逐步饱和的情况下, 广电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引起了广泛关注。近两年来, 华为、中兴、烽火等传统电信设备商纷纷大举进驻广电市场, 欲占领三网融合的发展先机, 与广电系本身的设备商形成竞争态势, 如烽火通信在今年将旗下行业、企业和商业客户市场业务整合, 控股子公司烽火网络成为其行业网市场专业化销售和运营实体, 2012年在广电市场迅速成长。短期内虽难以打破原有格局, 但市场增长幅度依然非常明显。

对于国内有线市场的竞争, 广电行业专家吴纯勇表示, 华为、中兴、思科、博通等厂商都有进入, 整体而言广电市场仍是以国内厂商为主体, 如CA盒子都是国内厂商垄断, 在一些前端设备层面, 国外厂商虽欲进入中国市场, 但是相比同洲电子、数码视讯这样的国内企业而言, 市场份额仍然很小。在国内厂商纷纷涌入广电市场的同时, 广电市场的产业发展矛盾所带来的阻碍作用也愈发显著。

双向网改乱象丛生

从各地市在实施双向网改的过程来看, 地方广电各自独立部署、厂商市场呈现地区割据态势, 各自的势力范畴泾渭分明。

长期以来, 各地方广电都是独立发展, 同时很多地方广电都已成功上市, 地方广电自主发展, 一直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虽然近两年来, 广电总局要求尽快实现一省一网的整合, 进而实现全国统筹部署, 然而多数省网公司是有形无实。烽火网络广电产品线总监余畅告诉记者, 从今年的双向网络部署进展来看, 全国各省都在积极推进双向网络的覆盖推进工作, 但各省之间的双向化进程还是存在差异, 这个差异主要是受当地宏观政策、经济水平、业务模式的影响较大。

另一方面, 从广电系供货商的阵营来看, 由于各地广电均为独立集采, 合作厂商开始固定选择某几家, 供货商在这些地区形成垄断地位, 其他供货商很难进入当地的集采序列。值得一提的是, 不同广电供货商之间设备的兼容性较差, 尤其是采用标准的多样化, 进一步拉大了设备间互联互通的难度。

另外, 广电总局也在加大NGB网络的试点工作, 在上海等多地进行试点, 以期后续实现全面推广。然而一位广电系业内专家坦言, 上海的NGB建设仍难以推广至其他省份, 同时单就上海的NGB部署来看, 上海的接入技术也涵盖了CMTS和HomePlug AV两种方式, 自身标准就存在差异化。虽然上海文广也提供宽带服务, 但是从用户的实际反映来看, 多数用户不愿选择广电宽带网络。

主流标准仍被国外厂商垄断

余畅透露, 从广电的双向网改部署来看, 国内厂商逐渐占据主导, 目前Home Plug AV技术增长速度较快, 但从用户覆盖数量来看, CMTS占比还是最大的, 其他一些技术只是在小范围区域存在。吴纯勇则指出, 今年广电总局推出了多项标准规范, 在此之前, 有线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 各种标准自成体系, 且部署规模都相对有限。

目前虽然统一成Home Plug AV、DOCSIS、HiNOC三种模式, 然而具体后续能否完全统一到这几种模式中来, 仍需要看产业的后续发展。据了解, 广电总局之所以选择三种标准, 也是迫于现网应用标准较多, 无法完全统一的无奈之举。

从这三种标准来看, HomePlug AV、C-DOCSIS是现网应用较广泛的两种标准, DOCSIS的芯片供应由博通垄断, 而Home Plug AV的芯片则由高通垄断,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两种垄断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两种标准相对独立, 系统厂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标准。吴纯勇也进一步指出, 机顶盒芯片市场中, 尤其是高清机顶盒芯片也基本被高通、ST所垄断, 在标清机顶盒芯片方面, 国内华为海思也有相关产品推出。

对于DOCSIS、HomePlug AV两种标准, 国内的芯片厂商少有涉足, 余畅介绍, 芯片由高通、博通完全垄断之下, 其他芯片商难以分羹。而Hi NOC这一标准是由广电总局自主推出的一项标准规范, 现阶段并未实现现网应用, 据了解, 目前有“海尔IC、海思、高通、M-star”参与HINOC的芯片研发。

国内自主标准发展艰难

目前广电的接入网标准虽已统一为三种, 然而广电现网中长期存在的标准繁杂紊乱的问题短期内仍难以解决, 在广电系整合尚未完成的背景下, 如何全面贯彻也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吴纯勇表示, 就双向网改新确立的几项标准来看, 这些标准的普及统一依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只有产业链内外的厂商全面进驻以后, 借助整个产业的全面推动, 才有希望真正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由于接入网的标准长期被海外厂商把持, 而国内一直欠缺自主标准规范, 今年以来, 广电总局也进一步加快了自主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据悉, HiNOC是基于EPON+EoC架构的自主创新方案, 经过国内标准组几年埋头苦干, 取得多项成果和专利, 比如分布式信道均衡技术。海尔研发的芯片在频谱效率上超过了Mo CA。但几年来由于产业发展不够开放, 广电运营商很少参与, 厂商参与也不积极, 因此迟迟没有形成标准, 也不能产业化。

2012年, Hi NOC这一标准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进展。5月18日, Hi NOC基带+协处理器芯片流片成功;在5月份举行的ITU-TSG9全会上, Hi NOC得以成功成立标准化小组, ITU-T旗下SG9已经启动J.HiNOC工作项目, 项目名称为“高性能同轴网的需求、架构与机制”;8月3日Hi NOC作为行标颁布;第4季度Hi NOC工程片推出。

Hi NOC这一标准规范虽已定为三种接入网标准之一, 然而由于产业跟进速度较慢, 后期发展前景仍不明朗, 需要产业链更多地参与才能尽快实现产业化, 据了解, 高通计划于2014年推出HINOC与EPo C的芯片。

政策利好下亟待破局

广电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在市场开放度上有明显差异化, 同时广电总局的多项政策利好也给国内厂商较大的发展空间。一位广电业内人士透露, 广电系的政治敏感度较高, 虽然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国外厂商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但是广电总局大多不会采纳, 而且会直接干涉, 所以承担广电相关建设项目的厂商多为国内企业, 利于广电总局进行有效管控。这也直接促成了国内企业在广电市场中的的大份额比重。另外广电总局对于主流的标准体系并非完全接受, 也结合国内需求做一定的修订, 单就接入网的标准而言, 广电总局对原有的标准都做了一定的修改, 所以出现了C-DOCSIS、C-HomePlug AV、HiNOC等标准规范。

虽然政策利好较多, 然而国内厂商割据式发展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凝聚力。目前的广电市场仍然较为分散, 如何有效推动整个产业的统筹发展, 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 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推动。

另一方面, 中国广电虽然获批, 然而挂牌时间仍未确定, 且国网公司能否实现对有线网的全部整合仍是一个未知数, 产业政策的明朗化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恐将继续延缓广电实施三网融合的步伐。

45亿

【内忧外患】推荐阅读:

评论:“退学”警示南科大要重视“内忧”05-31

上一篇:建筑行业英语下一篇:加固增强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