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

2024-10-09

穆罕默德(精选7篇)

穆罕默德 篇1

摘要:伯纳德·马拉默德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 以其作品中突出的“犹太性”著称于世。小说《伙计》不仅描写了为人类赎罪而受苦的犹太人, 而且还刻画了皈依犹太教的非犹太人, 表示对人类一些相通的境遇的关注, 也体现了作者特有的人文主义关怀。

关键词:《伙计》,犹太性,人道主义

伯纳德·马拉默德 (1914-1986) 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是继辛格、索尔·贝娄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犹太小说作家。早在1966年, 西德尼·里奇曼就曾评价马拉默德说:“眼下马拉默德被认为是我们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的声誉不仅是巨大的, 而且还是国际性的。” (Sidney Richman, 1966:19) 在里奇曼看来, 马拉默德的盛誉主要来自于其作品中完美地表现了自己的犹太性。他也认为, 多数批评者看好的并非马拉默德的艺术表现力, 而是他所选用的题材与其所表达的主题。应该说, 里奇曼对马拉默德的评价与定位十分准确。与其他美国犹太作家相比较, 马拉默德在其长达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 所孜孜追求, 呈现于文本内的正是他别具一格的犹太主题思想。他深刻地诠释了“犹太性”, 其作品不仅描写了为人类赎罪而受苦的犹太人, 还描写了皈依犹太教的非犹太人, 体现了“人人皆为犹太人”的观点。本文将以其《伙计》为文本, 从犹太文化角度切入, 对小说的“犹太性”进行深入研究。

1. 小说《伙计》

《伙计》 (The Assistant, 1957) 是马拉默德的代表作, 小说生动地描述了杂货店的店主莫里斯·博伯。为了逃避沙皇的迫害, 二十年前他从俄国来到这块“处处是黄金”的新大陆, 始终兢兢业业地经营这个杂货店, 做买卖从不掺假, 也不以次充好。他觉得“做人要老实, 睡觉才能安稳”、“做个犹太人, 就得有副好心肠”。但是, 莫里斯·博伯却又总逃脱不了厄运的作弄和贫病交加的悲惨局面。他在社会上受到歧视, 遭到流氓的抢劫, 又被合伙人诈骗, 儿子早年夭折。作为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 面对自己的不幸, 莫里斯选择紧随犹太教的信条和摩西的律法, 把自己所有的苦难看作是一种赎罪, 终身“为人类赎罪而受苦”。店员意大利人弗兰克原是流浪汉, 为了生活参与了对莫里斯小店的抢劫, 以后又怀着赎罪感在莫里斯的小店当伙计, 最后在莫里斯的感化下, 弗兰克终于在追悔和认罪的心情之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净化, 成为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 从而实现“人人都是又是犹太人。”

2.《伙计》的“犹太性”

到目前为止, 尽管对犹太教研究的资料很多, 但却找不到一个关于犹太性的明确指向。几乎每个研究者都会谈论犹太性, 但无论从犹太文化的角度还是从犹太宗教的角度言说, 犹太性似乎都只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而又确实存在的东西。“一般说来, 马拉默德的犹太性主要表现在他对犹太宗教和文化的理解上。例如, 他对‘苦难’以及犹太伦理道德观念等问题的认识, 都无不深刻地揭示出了他的犹太性。” (乔国强, 2008:383) 同时, 更重要的是, 只是忍受苦难来“救赎”自己, 实现自己的犹太人的身份还不够, 他们还需要以忍受个人痛苦的方式去“救赎”非犹太人, 从而实现“人人都是犹太人”。

在人类历史上, 具有灿烂文明的犹太民族一直自视为“上帝的选民”, 他们负载着这一观念所赋予的特殊身份, 几千年来一直遭遇了难以想象的世俗苦难。犹太先知声称苦难是犹太人的特殊命运, 是上帝眷顾犹太人的证明, 是犹太人证明自己身份的一种独特方式。“他们认为自己的民族虽小, 却担负着救己救天下的大使命。他们在苦难中学会了忍耐和牺牲精神, 在对欲望的克制中得到净化, 在牺牲中得到永生, 为整个人类赎罪。” (王海燕, 2000:4)

犹太人受苦受难的命运在马拉默德的作品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刻画的主人公莫里斯·博伯是犹太性的化身。“受苦受难像一块布”, 而莫里斯拿它做了衣裳, 莫里斯的“受苦”可以说最后上升到为人类而“受苦”, 当弗兰克问他在为谁受苦, 莫里斯的答案却是“为你”, 这也许连弗兰克本人都无法理解, 但最后他还是明白了莫里斯的崇高所在。事实上, 莫里斯就是一头“替罪羊”, 这不是他自己选的, 但作为一名犹太人他没有对自己的命运说“不”, 而是接受并延续他的身份。对莫里斯而言, 苦难是一种赎罪式的苦难, 为受罪者本人赎罪, 也为那些他为之受罪的人而赎罪。正如犹太教教义所说的:“我们的生命拥有这样两个世界:一个是现时的世界, 另一个是永恒的赎罪悔过的世界。” (傅永军译, 2002:33) 因此, 犹太性的本质就是在赎罪式的苦难中完成生命的升华。

多少年来, 莫里斯只是在犹太人的小圈子里生活, 侍候那么几个犹太人。在小说开头, 尽管莫里斯的小店因受到街头另一家杂货店的竞争, 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 但他还是把黄油和面包赊给那个“醉婆娘”家的十岁小女孩, 而这笔帐他从没存过收回的希望。在寒冷的冬天早上, 不顾自己的哮喘病, 他六点钟挣扎着起床, 因为那个愁眉苦脸的波兰女人会准时来敲店门, 买三分币的面包, 他想不理睬, 但还是去开门。为了把一个意大利穷妇人遗忘在柜台上的一枚五分的镍币还给她, 他冒雪追过两条马路。即使重病在床也还要硬撑, 他要的不是那少得可怜的钱, 而是在恪守自己心中的律法——摩西在西奈山定下的律法。

小说中, 弗兰克视之为“棺材”, 海伦视之为“监狱”, 而莫里斯却用生命去捍卫的杂货店更是苦难的一种符号。莫里斯甘愿背负这种命运的包袱, 所以尽管妻子一直要求卖掉杂货铺, 莫里斯虽嘴上同意, 但内心却一直在守着这个“坟墓”式的店铺。在马拉默德的笔下, 杂货铺就是苦难的象征, 而苦难是犹太人的伟大传统, 是犹太性的本质。莫里斯天生是一个犹太人, 这就注定了他所要遭遇的一切, 即使他的店铺已化作一个困难的包袱紧紧地系在他的背上, 即使他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他生活在犹太人的信仰中:“他信奉上帝在西奈山交给摩西带给人们的律法。” (132页) 莫里斯要是离开了杂货店就是违背了犹太人所恪守的东西, 所以不管生活多么艰难, 境况多么悲惨, 莫里斯一直坚守在那儿, 即使生命终结, 也终结在那儿。

《伙计》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犹太人, 更为重要的成就在于对弗兰克·阿尔派恩这一非犹太人物形象的塑造。他的皈依深刻地宣扬了马拉默德的名言“人人都是犹太人”。弗兰克在小说开始以身无分文的异族青年形象出现。他从小遭受种种不幸, 过着四处游荡的生活, 他用暴力犯罪来反抗命运的不公。他参与抢劫杂货店并弄伤了莫里斯。他偷店里的钱, “偷了钱感到兴奋” (100页) 。当独自一人在杂货店里的时候, 他就大吃零食, “有时感到出乎意料的乐趣” (70页) 。他还偷窥海伦洗澡。但在与莫里斯的交往中, 在莫里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他逐渐学会抑制和放弃这些俗念, 慢慢地接受犹太人的种种品德。尤其当莫里斯发现弗兰克偷钱, 对他的信任感丧失殆尽的时候, 弗兰克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仍有向善的欲望, 他开始完全出于自愿地为自己的恶行赎罪。他对莫里斯说:“有一点你一定要明白, 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了。可能你看我还是老样子, 但是只要你能看出我内心的变化, 你就会知道我改过了。” (236页) 这句话表明了弗兰克改邪归正的决心, 愿意成为上帝的选民的表证, 愿意为他人遭受苦难, 担负责任的庄重宣言。

从此, 弗兰克的人生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行为上越来越受到束缚, 他不再四处游荡, 而是留在小杂货店。他接受了本不属于他的种种苦难, 并从中学会了犹太人的忍耐精神, 渐渐变得越来越像老莫里斯。他像老莫里斯一样勤劳, 为了避免杂货店的倒闭, 他拼命地挣钱。他不断地告诫自己要诚实, 他变得越来越善良。当杂货店难以为继时, 弗兰克准备去漆匠卡尔那儿索要旧账, 却看到卡尔一家的困难生活, 他却闭口不提。他开头还想, “只要漆匠愿意付清, 他可以把欠款打个对折” (227页) , 但后来干脆跑回店里, 把最后三块钱也送到了卡尔家。

弗兰克通过苦难的磨炼成就了灵魂净化, 实现了道德升华, 在精神上认同了摩西在西奈山与上帝所定的契约, 成为一个皈依犹太精神的犹太教信仰者。小说中海伦有一次去公园, 看到一个人在公园一角喂鸽子, 和平之鸟萦绕身旁, 亲依其肩, 啄食其掌中的花生米粒, 海伦恍入仙境, 疑遇圣贤, 待海伦走进一看, 此人原来是弗兰克。在受苦受难中, 弗兰克飘泊的灵魂找到了归宿。他给人以爱的同时, 自己的心灵也得到慰藉和净化。同时犹太精神也会一直传递下去, 并且这种精神的力量会感染越来越多的非犹太人, 最终全人类共同的努力会使犹太精神得以延续并升华。

3. 结语

作为一位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犹太作家, 他侧重描写贫穷受苦的小人物, 他们都忍受命运的痛苦, 在受苦中保持道德的纯洁, 在生活磨难中达到精神自由, 最终完成灵魂的救赎。他把犹太人的境况视为人类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意义的象征。这种普遍化的犹太性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作家的责任感, 也体现了他特有的人文主义关怀。正如美国评论家所言, 马拉默德的《伙计》, “给美国文学注入了一股情感暖流”。 (转引自魏啸飞, 2009, 133)

参考文献

[1]Sidney Richman.Bernard Malamud[M].New Haven:College&University Press, Twayne Publishers, 1966.

[2]伯纳德·马拉默德:《伙计》[M], 叶封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80

[3]利奥·拜克:犹太教的本质[M], 傅永军, 于健译,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4]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5]王海燕:文化碰撞中的永生——解读马拉默德的《店员》[J], 湖南大学学报, 2000

[6]魏啸飞:美国犹太文学与犹太特性[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穆罕默德 篇2

[学习目标] 掌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统治、马木鲁克、包税制以及法国与英国对埃及的入侵等方面,认识改革的必要性。[自主学习]

一、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

1、内忧:

(1)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①1517年 征服埃及将其变为一个行省,通过委派 实行统治,后来实权落入马木鲁克手中。

② 掌权后,奥斯曼帝国准备扼杀新政权。③奥斯曼失去控制能力的根本原因:在 生产方式兴起后,仍保持 方式。(2)马木鲁克的暴政:

①对内政治上:不断发动,内部争权夺利,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上实行 制度,征收苛捐杂税,经济衰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欧洲几个世纪。②对外奉行 政策,排斥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⒉外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埃及成为英法争夺的对象。⑴目的:英法企图占领,作为其争霸 的基地。⑵史实:

①随着 的发展,埃及成为 的争夺对象。②1798年,远征埃及,占领开罗。③1801年,英国配合 攻入埃及。⑶影响:埃及人民蒙受空前浩劫。

二、阿里政权的迅速崛起。1阿里崛起原因:

①主要矛盾: 与 的矛盾; 和 统治集团的矛盾。

②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埃及人民的 觉醒。

③阿里卓越的 和 领导才能,成为举足轻重的实权派人物。

2、阿里崛起经过:

①阿里采取 策略,削弱 势力,奥斯曼帝国被迫授给他 封称号。②领导人民抗击 侵略,使其最终撤出埃及。

[合作探究]★基础知识问题,自主完成为主,探究为辅,★★理解应用问题,合作探究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98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在埃及登陆,„„拿破仑的真正目的是打击英国在东方的地位,但是„„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打击了马木鲁克势力,把他们的权势削弱。„„他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马木鲁克原意是“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13世纪中叶,马木鲁克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鲁克仍然保持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的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恣意屠戮百姓、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的祸源之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拿破仑入侵埃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拿破仑对埃及侵略的认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埃及的马木鲁克经历了怎样的兴衰过程?

解析: 本题主要以阿里改革的背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归纳结论的能力。第(1)问从利益出发考虑;第(2)问从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和对埃及近代化影响的角度回答;第(3)问要分阶段对马木鲁克势力进行简要概括。

答案:(1)主要原因:拿破仑要打击英国在东方的地位,与之争夺在埃及的利益。(2)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种统治客观上打击了埃及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3)马木鲁克13世纪中叶在埃及建立自己的王朝,奥斯曼帝国时期实际为埃及的统治者;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后沉重打击了马木鲁克,法军撤出后,卷土重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被彻底消灭。

【课堂检测】

1.奥斯曼素丹统治埃及的政治措施有()①将埃及设立为行省 ②派遣总督——帕夏 ③保留马木鲁克,并让其担任地方长官 ④实行包税制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④是经济方面的措施,应排除。答案: D 2.(2011·青岛高二检测)观察右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马木鲁克曾统治埃及长达几个世纪 B.马木鲁克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互相攻伐 C.马木鲁克统治开启了埃及的近代化 D.马木鲁克对埃及的统治被奥斯曼帝国所推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马木鲁克崇尚武力,是一股非常落后和野蛮的势力,其统治导致了埃及的落后和衰落。答案: C 3.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农民处于苦难的深渊之中,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A.奥斯曼帝国的搜刮

C.西方列强的掠夺

B.马木鲁克的巧取豪夺 D.农业技术的落后

解析: 18世纪末的埃及,虽然名义上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马木鲁克是埃及真正的统治者,包税权基本都落到马木鲁克手里,控制了土地也控制了农民。

答案: B 4.下列对奥斯曼帝国统治埃及实施的包税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包税制是奥斯曼素丹在埃及征税的主要形式 ②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 ③包税人资格只赋予宗主国居民

④包税人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依托列举项再认再现包税制的概念确知:包税权基本都落到马木鲁克手里,由此排除含③的A、C、D三项。

答案: B 5.18世纪末,英法等西方殖民者加紧侵略埃及的主要原因有()①埃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②埃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③埃及社会动荡,国力衰弱 ④马木鲁克同侵略者相互勾结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18世纪末,在埃及遭受英法侵略前,马木鲁克是埃及的实际统治者,他们并没有同外国侵略者勾结,故④不正确,排除含④的B、C、D三项。

答案: A 6.(2011·广州高二检测)1798午10月,西亚一个商队刚刚到达开罗,突然大街上出现了许多人,他们手持大刀、长矛和棍棒,高呼:“真主赐予穆斯林胜利。”这些人走上街头的目的是()A.反对马木鲁克的横征暴敛 C.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B.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D.要求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分析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798年10月”,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目的;B项为阿里改革的目的之一;D项说法与阿里改革无关。

答案: C 7.法国被迫从埃及撤军,结束了对埃及的军事占领是在()A.1799年

C.1801年

B.1800年 D.1804年

解析: 1801年,法国被迫从埃及撤军,结束了对埃及的军事占领。答案: C 8.下列关于18世纪末埃及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马木鲁克推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重掌政权 ②国内军阀割据,连年战乱 ③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④西方列强对埃及进行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18世纪末,埃及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内部奥斯曼帝国的压迫及国内马木鲁克军阀势力的混战导致连年战乱和经济凋敝;外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进一步恶化了埃及的形势。尽管马木鲁克实际上统治了埃及,但奥斯曼帝国名义上依然是埃及的宗主国,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 B

第2课 中兴埃及的改革

[学习目标]

1、掌握阿里改革在土地、税制、发展经济以及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2、认识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自主学习]

一、阿里改革的背景

1、内忧:

1)统治下的埃及四分五裂、经济凋敝、人民困苦。2)帝国的腐朽统治及失去控制殖民地能力。

2、外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埃及成为 争夺的对象。

3、可能性: 政权的迅速崛起。

二、阿里改革目的:

巩固胜利成果,维护,实现富国强兵,抵御。

三、阿里改革内容:

(一)经济上——发展民族经济

1、农业 1)措施

⑴土地国有化:一部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民耕种。一部分土地分赐部下亲信,成为新兴地主阶级。⑵取消杂税,只向农民征收统一的土地税。⑶兴修水利,推广风力和畜力带动的水车。

⑷推广经济作物,埃及长绒棉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1)作用

⑴恢复和发展了农业,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⑵为工业提供原料和积累资金。

1、工业 1)措施

⑴引进西方技术,建立一批近代化国营工厂。

⑵发展军事工业,硝石厂、火药厂造船工业开始起步,其主力舰与拿破仑军舰相差无几。2)作用

⑴工农业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出口创汇。⑵民族工业初具规模,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二)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 1)措施

⑴制造撒拉丁城堡大屠杀,铲除马木鲁克势力。

⑵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下设7个部门,由阿里直接任命。⑶在地方:设立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下级对上级负责。2)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

1、军事: 1)措施

⑴废除雇用兵役制,实行征兵制,改编旧军队,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⑵派人到西欧学习,聘请外国教官,按照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2)作用:这支军队由阿里完全控制,成为他加强集权,维护统治的工具

(三)文化教育上——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教育: 1)措施

⑴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文化。⑵采用西方教学形式和教材,兴建中小学,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普及教育程度 ⑶选派优秀青年到欧洲留学,成为国家建设栋梁。⑷邀请各国专家来埃及讲学,造就高层次人才。2)作用:

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埃及的振兴提供了人才。

2、文化: 1)措施

⑴建立布拉格印刷厂,改变书籍只能手抄的历史,加快知识普及速度和范围。⑵创办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

2)作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上的落后局面。

四、阿里改革的评价

1、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2、积极:

⑴结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⑵安定的局面保证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⑶有限的开放政策,加强同西方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消除封建主义阴霾,带来近代化一丝曙光。⑷使埃及一扫积贫积弱、人人蹂躏的历史,进入空前强盛的时期。

3、局限:

⑴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出动封建生产关系。

①农民仍然依附于地主阶级,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甚至被降到农奴程度。②工人也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用劳动力,是被强征服役的农奴。

③改革只是单纯引进西方近代技术,强硬嫁接到本国封建制度之上,找不到合适土壤。⑷对外扩张引起了欧洲列强的干涉,也削弱埃及的国力,1849年被阿巴斯废除。

五、阿里改革的结果-------失败

1、结果:失败:

2、失败的原因

1.内因:⑴阿里对外战争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⑵根本原因----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2.外因:⑴西方列强的扩张政策,埃及必定成为侵略的对象。

⑵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

[合作探究]★基础知识问题,自主完成为主,探究为辅,★★理解应用问题,合作探究完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实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因此马克思赞誉他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

材料二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阿里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穆罕默德·阿里在治国方面有什么有益思想值得今天借鉴?他的思想有什么局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归纳概括;第(2)问结合材料二分析归纳。

答案:(1)①穆罕默德·阿里在土地改革中扫清了阻碍埃及社会发展的马木鲁克势力、宗教长老阶层和落后的包税制;②在工业上大力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发展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埃及的工业化;③在文化方面建立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推动了教育近代化;④在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建立军事学校,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

(2)借鉴:主动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军队,而军队近代化在于建立强大的近代化工业。

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实现国家强大和独立的根本在于革除落后的封建制度。【课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的是()A.维护统治,抵御外来侵略 C.富国强兵

B.消灭马木鲁克,夺取其包税领地 D.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

解析: 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可知,当时面临英法两个西方大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国内则处于马木鲁克集团封建割据中,所以A、B、C三个选项都正确。而阿里改革中,改革措施基本是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的调整,如废除包税制,代之以封建土地国有制,所以并没有进行根本的调整。

答案: D 2.下列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力扶植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引进西欧国家的技术和设备

B.努力建立埃及的民族工业 D.把军事工业作为发展重点

解析: 在阿里的改革中,为了促进官办工业的发展,他严格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答案: A 3.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应是()A.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和设备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工业革命的成果 D.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是在19世纪初,这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

答案: B 4.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近代化的措施有()①阿里采用西方机器大生产发展军事工业 ②阿里聘请外国专家到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 ③阿里规定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都由他亲自任免 ④阿里聘请法国等西欧国家的军事教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阿里改革中体现近代化的措施的理解。③项体现了阿里专制的方面与题意不相符,故排除③。

答案: D 5.(2011·温州高二检测)1826年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的创刊()①有利于推动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传播埃及的民族文化 ③能够及时传播重大信息 ④是埃及推进近代化的重大表现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报纸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服务于社会发展。埃及近代报刊的创办,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埃及的近代化。

答案: A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解析: 中国的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及政治体制方面进行改革。答案: C 7.阿里改革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其决定性的原因是()A.阿里只进行了局部性的变革,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的结构变革 B.阿里的改革缺乏群众基础,没得到社会成员的有力支持 C.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对现代化的改革起着明显的阻碍作用 D.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解析: 选项都是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最具 有决定性的因素,是阿里改革并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统治基 础。而是对封建统治加以修缮和维护,继续加强封建统治,这在资本主义已经是世界潮流的形势下,是违背潮流的。

答案: A 8.穆罕默德·阿里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改革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篇3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其先知穆罕默德,大约在公元570年出生于麦加古莱氏部落哈希姆家族。他出生时,父亲阿卜杜拉已经亡故,6岁时母亲阿米娜去世。年幼的穆罕默德由其祖父阿布杜拉·穆塔里布抚养,两年之后祖父也撒手人寰,随后他的叔父艾布·塔里布接着将穆罕默德抚养。他从小没有受过教育,而是从事放牧一类的劳动。在12岁时,他曾跟随伯父参加一支商队前往叙利亚,在归途中遇见一位叫贝希拉的基督教隐士。这位隐士在他的两肩之间发现有先知的印记,嘱咐他的伯父要防范犹太人加害于他。成年以后,他才到氏族以外去谋生。在25岁时,他受雇于诺法勒族年届40的富孀赫蒂彻,替她经理商务。穆罕默德因在经商中的表现博得这位富孀的好感,后来她向穆罕默德提婚。结婚后,穆罕默德的生活发生重大转折,从此摆脱为人帮佣以维持生计的贫寒困境,有了闲暇去思考郁结于心的种种问题。他经常去麦加城北希拉山的一个山洞静居隐修,沉思冥想。从他结婚后到“为圣”前的15年生活,记载很少。据说,他在35岁时得到了“艾敏”(忠诚可靠者)的称号。

约在610年的一天夜晚,他在希拉山洞里突然接到了启示。事后,他得到了亲属赫蒂彻和韦赖盖的支持,肯定这是他“蒙召”的天启。不久,他又奉到启示:“你应当起来,你应当警告”(《古兰经》)——他作为族人的警告者,浩劫的预言者,负有制止现世罪恶的使命宣传者。从此在麦加以安拉的名义传播启示。

最初,穆罕默德只在至亲密友中传道。最早的皈依者是他的妻子赫蒂彻、堂弟阿里和释奴宰德。在家庭以外,最重要的人物是艾布·伯克尔。经过3年的准备和酝酿,613年穆罕默德开始公开传道。这时,他仅确信自己有责任向族人传达警告,号召改悔,以避免在末日审判中遭受惩罚。他的传道没有遇到强烈反对,很快就集合了40多名追随者。这些人有麦加统治家族的失意子弟,中小氏族的重要成员,各氏族的依附民、释奴和奴隶。他们比较深切地感受到了贫富分化的后果,或者出于自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排挤,因而对于背弃传统道德,不顾一切地聚敛财富和控制贸易的行为极为不满。从早期经文看,传道的核心是强调死者复活和末日审判,指责排斥亲戚穷人,欺凌孤儿弱者,侵吞财产,唯利是图的行为。没有直接提出任何社会改革的主张,甚至既没有强调真主独一,也没有谴责多神崇拜。正是这些以真主名义发布的启示,直接或间接地抨击了麦加富豪的世俗观念。

615年,穆罕默德号召信奉真主独一,公开反对偶像崇拜,伊斯兰教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麦加贵族对穆斯林的迫害日甚一日,据说有两批穆斯林先后迁往阿比西尼亚避难。穆罕默德及其主要追随者依赖氏族的保护继续坚持传道。麦加上层的反对者担心穆罕默德的传道会影响部落统一和贸易收益,至少会损害麦加作为集市和朝拜中心的地位。他们还意识到,启示的道德诫命与他们的致富手段和价值观念的尖锐对立。对于中小氏族的同情及对麦加现实的否定,势必要否定维护既得利益的部落宗教。因此,真主与偶像不能并存的信念,随着反对和迫害逐步升级,一步一步地推动穆罕默德走向宗教革命。

617年,麦赫祖姆氏族首领艾布·贾赫勒组织全部落对哈希姆和穆塔里布氏族实行“联合抵制”:断绝商业往来和通婚。这时,虽有哈姆泽、欧麦尔等重要人物入教,穆斯林的处境仍无改善。到619年,赫蒂彻和艾布·塔里布相继去世,穆罕默德不久就失去了氏族的保护。他不得不到部落之外谋求发展。在麦加周围的游牧部落中,他遭到拒绝,前往塔伊夫活动,结果被驱赶出来。只是在取得另一氏族的庇护后,他才得以返回麦加。

620年,叶斯里卜的哈兹拉吉部落6名成员在乌卡兹集市上遇见穆罕默德,接受了安拉独一的信条。翌年,12名麦地那人在麦加郊外的阿喀巴与穆罕默德订立誓约,并且皈依伊斯兰教。622年夏季,75名代表来到麦加秘密与穆罕默德再次订立誓约,并且邀请穆罕默德到叶斯里卜。大约在3个月内,穆斯林分批离开麦加前往麦地那,这就是著名的“希吉拉”(意为“迁徙”)。后来把希吉拉之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最后,穆罕默德和艾布·伯克尔避开麦加人的防范,于9月24日抵达麦地那。

“希吉拉”以后,麦地那出现了大量的宗教皈依,他们邀请穆罕默德,主要不是把他作为尚未定型的新宗教的先知,而是按照传统惯例解决争端的仲裁人。伊斯兰教对他们的效用,首先还不是作为一个新宗教,而是保障安全和恢复秩序的政治权威和社会制度。穆罕默德就有可能突破氏族制的外壳,以信仰为纽带建立一个完全新颖的社团“乌玛”(Umma)来满足现实的社会需要。乌玛是不同于其他部族的统一社团,开始还是一个由不同血缘和信仰的全体居民组成的地域性组织。乌玛的首要目标是制止内部仇杀。在一切争执提交并服从真主及其使者仲裁的要求下,具有立法权的政治权威开始确立。同时,乌玛还取代氏族为每个成员担负偿付赎金和血金的义务,并尽量调整内部关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乌玛的对外职能是反对共同的敌人。章程宣布的敌人是麦加的古来什人。

穆罕默德在建立和巩固麦地那社团、制止内部仇杀后,就开始对麦加的攻击。624年,他亲自率队伏击麦加的一支大型商队。商队事先得到风声,改道返回了麦加。穆斯林在白德尔与麦加的援军遭遇,结果以少胜多,杀死了艾布·贾赫勒等反对派领袖,缴获不少战利品和俘虏。这场小规模的冲突,作为真主福佑的证明,使伊斯兰教赢得了麦地那人的信服,并为穆罕默德的权威奠定了牢固的基础。625年,艾布·苏富扬率兵在伍侯德战役挫败穆斯林后撤军。经过两年的准备,艾布·苏富扬又组成一支万人联盟军前来决一胜负。穆罕默德下令在麦地那北部易受骑兵冲击处挖壕固守。联盟军围攻40天一无所获,终因粮草不足、人心涣散而溃退。这次战役后,穆斯林在战略上由防御转入进攻。

对于麦地那的犹太部落,穆罕默德曾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并承认他是《申命记》中预言的先知。但犹太人极力否认他的先知身份,诋毁他的教义,导致他与他们决裂。随后,穆罕默德改变了礼拜朝向,确定易卜拉欣为克尔白建造人和朝觐发起人,规定莱麦丹月为斋月。在军事上,他抓住每次战役后的时机,对犹太部落实行各个击破,逐步消除了犹太人的威胁,到627年末,

麦地那团就成了单一的穆斯林社团。

628年春,穆罕默德获悉麦加有人主张妥协,就号召利用朝觐向麦加进发。由于结盟的游牧部落没有响应,他与古来什部落订立侯德比叶协议,实际上对麦加作了让步。为了平息穆斯林的偏激情绪,他于夏季挥师北征,攻陷犹太人的据点海巴尔绿洲。630年,一起偶然事件破坏了候德比叶协议,穆罕默德乘机出兵占领麦加,下令捣毁克尔白的全部祭坛和偶像,并赦免了麦加的居民。接着,他又在侯乃尼击溃一支正在集结的部落联盟军,穆斯林社团成了半岛最强大的军事力量。631年,他率军北征塔布克,那里的基督教和犹太教部落望风归降,以缴纳贡赋换取穆斯林的保护。半岛各地的阿拉伯部落纷纷前来表示归顺。朝觐时,他派艾布·伯克尔带队前往。随后又命阿里赶去宣布:4个月后非穆斯林不得进入麦加;若不皈依伊斯兰教,以前与各部落所订盟约均将废除。这一“禁朝”的命令毫无阻碍地得到遵守,充分说明了伊斯兰教的影响和力量。

632年,穆罕默德亲临麦加指导,参加第一次只有穆斯林前往的朝觐。他改革了旧的宗教仪式,发表了著名的“辞朝”演说,宣告了伊斯兰教的胜利。3个月后,他在麦地那因病逝世。

伊斯兰教尽管产生于麦加,但其主要特征却是在麦地那时期初步定型的。长期的部落战争造成的严重灾难,产生了对超越部落之上的权威的需要。麦地那社团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建立的。由于隐蔽在共同信仰中的地域关系取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它就成了第一个突破氏族制外壳的新型社团,开始了对阿拉伯部落社会的根本变革。真主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顺从真主及其使者成为首要的宗教义务。穆罕默德在宗教统一的号令下制止部落战争的努力,符合广大部落民的利益和愿望。穆斯林之间的教胞关系,为阿拉伯人提供了一种远比血缘关系更为稳固和广泛的社会纽带,成为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前提。麦地那社团建立后,面对大量的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启示的内容转为以“立法”为主题。《古兰经》的这些立法,根据现实的需要,对社会结构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关于财产继承和婚姻制度的改革最为重要。穆罕默德通过遗嘱制度确认了个人支配私有财产的权利,否决氏族的所有权;同时逐步改革父系男亲属分配遗产的惯例,肯定了直系血亲(包括女子)的继承权。这些规定本身说明,个人、家庭和社团(国家)正在取代氏族和部落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与此相关的是对家庭和婚姻制度的改革,鼓励建立稳定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规定了妇女或寡妇改嫁前的“待婚期”,以确定是否有孕。这一规定的目的,显然是要辨明亲子女确凿无疑的身份,以保证将来以亲生子女的资格继承遗产。不过,穆罕默德的中心任务仍在于将麦加时期的教义付诸实践。他始终坚持“真主独一”的教义,逐步形成洁净、宣礼、礼拜、斋戒、天课等礼仪制度,大都简单易行。他的宗教理想和信条必须与现实生活相适应,他完成的社会改革,顺应了由部落向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因此,他的逝世并没有带来伊斯兰教的瓦解,而是紧接着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首先是阿拉伯人的军事扩张和对外征服,随后伊斯兰教发展成为世界宗教。

穆罕默德 篇4

关键词:埃及,埃及妇女,政治地位

一、19世纪埃及的国家性质和社会形态

从16世纪到19世纪, 欧洲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政权扩张, 欧洲的权利迅速上升, 迫使世界上的其他地区要么改革要么惨败。欧洲国家的先进改革经验是从殖民扩张开始的, 日本属于直接照搬西方的模式, 然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将西方的某些习俗视为权利的源泉, 并想将其直接嫁接到本国的传统社会以维持独立。这种方式被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所遵循。穆斯林国家希望增强其陆海军及其政府力量与经济实力, 但是由于国家体系的原因还是不愿意放弃固有的生活方式。但想要改革就必须冲破原有的模式才可得以发展。

但改革是什么?在西方, 改革不是靠上流社会某个贵族或是政治精英来控制的, 通常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一部分人, 他们挑战现有的制度, 通过某种方式改变社会形态, 比如武装暴力或是通过舆论投票立法得以成功。但是在东方特别是中东, 重要且有效的改革都是要靠上层社会的领导, 在民间并没有形成有力的气候。

埃及作为一个中东大国, 在19世纪采取了在中东所有国家中最为有效、迅速、剧烈的改革。由于埃及从1517年开始先后经历了奥斯曼帝国、马布鲁克残酷奴役的统治, 政治经济都处于瘫痪状态, 农民生活疾苦想要反抗却又屡次失败, 逐渐走向衰落。但拿破仑的入侵和默罕默德·阿里的改革改变了埃及的命运。

二、默罕默德·阿里统治期间埃及妇女的政治地位

19世纪的埃及无疑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战争的多发, 政权的交替, 伴随而来的就是人民生活的疾苦, 也导致了起义不断。19世纪, 国家机器的壮大不但使得政府变本加厉地干预社会制度, 也加强了政府及其官员镇压手段的实施。人口的控制在很长时间是马穆鲁克关注的中心:在农村, 安宁的环境是收取税收的先决条件。然而, 默罕默德·阿里政府不断膨胀的专制主义抱负远远超出了简单的维持国家安全的范畴, 变成了直接对国民在兵役、农业、工业方面劳力的剥削。大量的强迫劳役需求导致更多的士兵和劳力的征入, 这无疑加强了国家对农村干预的力度, 然而随着大众的反抗又促进高压政治的实施。政府官员加大力度, 形成了完整的社会新秩序:公务员聚敛税收, 大肆捕捉男女老少当劳工、征兵服役, 甚至发出了关于买卖农作物的指令。

埃及妇女所经历的社会变革与发展难道与男人们的会不一样?享有更少的权利和更低社会地位的妇女们, 在没有了家庭的庇护的情况下, 对统治者的压迫无疑更敏感和脆弱。男人们代表家庭所承受的苛捐杂税和惩罚更直接地作用在了女人的身上。我们知道男人们是与政权反抗斗争的主要参与者, 然而女人们也以她们独有的方式参与着与政权对抗, 比如抢劫、弃婴、卖淫, 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诠释成她们对法律法规的反抗和绝望。一些妇女“犯罪”的实施有悖于国家政权, 然而有些甚至大部分是对家庭压迫的反抗, 因为女人们在家里要遵守各式各样的家规。正如我们以下将要看到的, 妇女们的犯罪在频率和种类上不同于男人, 除了反抗国家入侵外, 还抗议社会的不公, 由于妇女们的权利很少, 活动范围窄, 她们的犯罪行为多数是指向自己, 而不是他人。

默罕默德·阿里执政期间, 不停征收劳役和兵役, 严重影响人口的发展。许多面临失去丈夫的可能的家庭, 选择了逃跑。Syria是一个避难所, 许多人携带家眷穿过沙漠, 在黎巴嫩开始新的生活。[1]到1830年为止, 估计5000至6000名农民搬到了Syria, 在那里, 他们获得了种地和免税的权利。担心影响农业生产的默罕默德曾要求他们返乡, 可未果。[2]城市人口却开始膨胀, 六七千的男女老幼挤在三四英尺高的土房里, 靠卖菜和干零工为生。[3]在开罗, 很多农民靠做佣人或小手工艺品竭力维持极其不安稳的生活。为了逃避纳税和征兵而逃到附近的村庄是很平常的事儿。面对农村的人口减少, 政府采取了严厉苛刻的手段。1829年, 默罕默德·阿里注意到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 便命令内政部长官寻找这些出走的法罗因人并将其驱赶回出生地。在开罗很多难民都被强行押送回来在国控土地上耕种, 皮带、棍子抽在男女老幼的身上。然而, 这些召回农民的措施并没有完全成功。[4]1845年, 政府仍然需要派军队将在外的农民围捕并押送回出生地。农民常年迁徙的问题又由于妇女儿童离开家园追随服兵役的男人而加剧了。一个英国领事这样评论征兵的影响:国家的任意征兵加剧了人民心中的憎恨, 这注定着当妇女们看到亲人们带上刑具被带走时, 常常出现的瞬时起义。只要丈夫没被押送出国, 妇女儿童们就会随军, 从一个要塞到另一个要塞, 在附近的棚户区搭建临时住所, 吃军队的供给粮。据统计, 约有22000随军的家属安扎在要塞外面。在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 瘟疫席卷着亚历山大港, 这给居住人数众多、条件恶劣的随军的家属带来不小的恐慌。[5]1844年, 军事和卫生官员们就随军家属所面临的问题召开会议, 研究对抗瘟疫的对策。会议上, 官员们将多数士兵们感染瘟疫的原因归结到他们与家人们同居。于是, 会议决定, 所有的军队和兵工厂的工人们与家人隔离30天, 并进行消毒, 意图彻底消灭疫情。[7]

一些证据表明政府给予军人家庭生活物资。一种说法:军工厂里的工人和军人家属领到了定量的食物, 可是服役的男人们领到的工资却少得可怜。另一种说法:默罕默德注意到每位士兵的食物和薪水不够养家, 于是便给每位士兵的男孩等量食物来充当全家的口粮。在19世纪40年代末期, 14000名男孩领到了食物。国家也想到了提供临时住宅, 但是这项工程在亚历山大港没执行。在1848年, 14000名新兵的家属被禁止随军。1849年, 男娃领取等量食物的政策被终止。尽管有这样的措施, 国家依然没能够让士兵家属驻足于农村。十年后, 埃及军队保持家族特点:当士兵们安营扎寨后, 女人们的帐篷在不远处也安好了。[6]背井离乡的军人家属们收入微薄, 仅仅是服役士兵们的薪水和定量的食物, 出境打仗的士兵们家属甚至被剥夺了这些仅有的供给。丈夫死于战争的寡妇们簇拥在军务部外讨要着丈夫的薪水。许多妇女被迫卖淫来养家。妇女们蒙受地方官的暴政之苦:任意没收财物及施以高压政治并付诸于法律诉求, 虽然法院肯定了妇女的维权, 但与此同时, 也要重申政权的合理性。

妇女们直面统治者, 在捣毁旧秩序、建立新社会的起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的埃及, 经济凋敝、政局动荡、国力削弱, 必定导致起义。18世纪末, 政治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手工业者和劳动者们的生存。农业减产带来了饥荒和时疫, 中断对城市的粮食供给。高通货膨胀重创手工业者和散工。随着内讧不断, 聚敛苛捐杂税, 马木路克王朝受到严重破坏, 民不聊生。

三、埃及妇女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对其妇女地位的影响

从18世纪末开始直到默罕默德稳固政权, 起义才得以平息。各行会直接对抗统治者的案例无数。1800年, 就在英国和奥斯曼军队联合攻打法军之际, 开罗人民再次发动起义, 这次起义持续了一个多月, 虽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 但使法军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 加速了法军的失败。法军撤离埃及后, 马木路克卷土重来。马木路克的横征暴敛, 再度激起人民的反抗, 1804年, 开罗人民又一次发动起义。在这次起义中, 奥斯曼帝国驻埃及军队的主要将领穆罕默德·阿里站到了起义者一边, 起义很快获得了胜利。阿里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在开罗起义时, 妇女们向镇压的士兵们扔石块。1806年, 妇女们跟随阿里领导的起义军奋战, 马木路克王朝的将士们视妇女们为反动的活跃分子, 极力镇压和迫害。虽然起义不断, 但妇女们也会通过政治行动维护自身利益。1801年, 妇女们参与了反对包税制的示威活动。1814年在开罗的女性资产阶级公然抗议穆罕默德·阿里废除包税制, 以及阿里政府参与瓦克夫事变。1840年, 当埃及与伊斯坦布尔冲突隐现之时, 埃及政府派军队逮捕煽动反对政府的妇女们。

由此可见, 在默罕默德·阿里统治期间, 埃及的妇女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参与, 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3][4]Judith E.Tucker Women in nineteenth-centu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135.

[5][6]Judith E.Tucker Women in nineteenth-centu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136.

穆罕默德 篇5

作为由工业家转向媒体业的大亨,现年57岁的穆罕默德·扎胡尔出生在巴基斯坦,可说是乌克兰这个国家富豪圈子里的一只“白虎”(白虎是孟加拉虎的变种,这里隐喻为来自外国的发迹富豪)。他曾在苏联从事钢铁业,并以此挖到了第一桶金。有媒体报道,扎胡尔是乌克兰最富有的外国人,其资产可能要达到10亿美元。如同其富有的同胞一样,扎胡尔在伦敦优雅豪华的汉普顿斯地区拥有一个家,从而使他能够在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分别度过自己的时光。扎胡尔的妻子是乌克兰歌手卡玛丽亚,这位迷人的金发女郎曾是“世界夫人”桂冠的得主,她的舞曲曾跻身英国榜单之首。这对夫妇在伦敦郊外的豪宅外观看上去很像迪拜的“帆船酒店”,其装饰结合了欧亚风格,而壁画和家具也十分奢华。

与他的一些同胞不尽相同的是,扎胡尔在乌克兰拥有较大的投资项目。他建造了装置和设备都是一流的ISTIL电视广播制作室,为乌克兰国内电视市场提供高档次的艺术和表演节目。扎胡尔还在基辅市城区购置了一些高档房地产项目,并投资了其他一些与电视行业有关的业务。

然而扎胡尔在基辅的社会地位还与他拥有一家著名的英文周报《基辅邮报》联系在一起。2009年,他以100多万美元收购了这家亏损的报纸,并以雄厚的财力在当今这个经济危机的年代维持它的发行。这并非易事:作为政府的批评者,《基辅邮报》常被视为是一份发表反对派声音的报纸——难以找到商家刊登广告。2011年,因一篇批评政府某部长的文章,扎胡尔与编辑人员发生了受到公众高度关注的争论。最后,为了表现一种公众人物的气度,他作出了让步,并给予报纸编辑们更为宽松的自主权。

“扎胡尔是在这种艰难环境下唯一独立办报的不循常规的人士。”政府掌管的国家电视公司副总裁瓦里德·哈尔弗奇指出。

不过,就其个人来说,扎胡尔与那种对政府来说犹如芒刺在背的坚定反对派出版商全然不同。记者在位于基辅闹市区一家意大利玛莎拉蒂轿车销售商办事处楼上的豪华办公室对他进行过采访。扎胡尔的举止与其说像一个制造麻烦的人,不如说更像一个花花公子: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覆盖在他表情并不严肃的脸上,定制的条纹制服,开领的彩色精致衬衫,一块高级丝绸手帕从制服一侧的衣袋里露出一角……

从钢铁业发迹

扎胡尔对自己的成功和财富十分坦然,视它为一段人生旅途的符合逻辑的结果,而这段旅途始于近40年前。1974年,他进入乌克兰顿涅茨克的一所大学主修冶金专业。虽然他在毕业后偕同在校认识的俄罗斯妻子返回了巴基斯坦,在一家钢铁厂工作,但是时间并不长。“娶了一位俄罗斯姑娘对我在巴基斯坦的事业发展有诸多限制,”扎胡尔解释道,“国内的秘密警察在上世纪80年代特别活跃,所以我认为最好还是离开。”80年代后期,扎胡尔去了莫斯科,开始在一家由巴基斯坦人经营的钢铁公司任职。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国。1991年,在苏联解体之后,扎胡尔在从事出口俄罗斯钢铁的外贸生意中赚了个盆满钵满。“这个国家当时一团糟,很多钢厂不知道如何出口它们的产品,更别说如何支付它们的大量欠款了。”他回忆道。购买这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钢铁厂的钢材必须使用现金,与铁路、供电、供水、供气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打交道也必须直接以现金支付。然后扎胡尔通过与一个泰国人合伙办的贸易公司——“俄罗斯金属公司”,将钢材出口到世界各地。“那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为了完成一桩单独的买卖,要分别向多个单位支付款项。不过利润非常高,可以一下子赚个大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的经济局势稳定下来。它的诸多钢铁厂懂得了怎样直接与全球的市场进行贸易。扎胡尔此时决定投资建立自己的钢厂。他与合伙人一起在1996年买下了即将倒闭的顿涅茨克合金钢厂并对该厂实施了现代化改造。在这一领域,扎胡尔比一些钢铁巨子如印度的拉克希米·米塔尔还要先行一步,米塔尔直到2000年之后才开始在东欧效仿扎胡尔的做法。“这家工厂欠下了1.5亿美元的债务,生产状况混乱不堪。我们以私有化投标方式进行收购,也是唯一的收购方。”扎胡尔指出。

对苏联时代的钢铁厂进行现代化改造和管理对扎胡尔是一种挑战。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使工厂重新开工之外,他发现自己还处于当地一些势力企图控制工厂的纷争之中。尽管自己从未受到暴力攻击,但是受到不少语言上的恐吓。“他们一群人来到工厂,声称‘开了一个会,决定要接管工厂’。”

20世纪90年代的苏联处于“无序的东方时期”,屈指可数的外国投资者常常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为了获得英国护照,扎胡尔将自己的难题在媒体上曝光,并游说英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和西方的商会给予他支持。另一方面,正是这种危机使扎胡尔知道独立媒体的价值,这也解释了他为何对极具争议的《基辅邮报》坚持不懈的支持。

2000年,扎胡尔尽管失去了对一家钢厂的控股,但很快又得到了另一家较小的钢厂,并在2008年以5亿多美元转手,“我目睹中国在筹办北京奥运会时期钢产量大幅增加,便意识到钢价不久就将下降,那时正是转手出售钢厂的最好时刻。”扎胡尔怀着微笑回忆说。在将钢厂转手给俄罗斯的买家6个月之后,钢价下跌到了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如果没有这种先见之明,他将变得一无所有。

进入媒体业

揣着出售钢厂获得的现金,扎胡尔将资金投入到媒体业和房地产业。在经济危机时期收购的高档建筑物几年后便产生了回报。例如,建成年代久远的Leipzig酒店是一座装饰艺术的珍品,他仅以0.35亿美元的价格就拿到了手。这家酒店预定在2013年春季开张,成为国际著名高级旅馆业巨头万豪酒店集团旗下在乌克兰的第一家连锁店。扎胡尔的公司也参与了这一地标性建筑的改造和装修。

然而扎胡尔在其他方面的商业投资活动却没有如此幸运。例如他在试图建立类似英国“天空”TV的卫星电视网的投资中就损失了0.6亿美元。“愿意支付卫星电视使用费的用户没有达到足够运营的标准,”扎胡尔叹了一口气,解释说,“市场没有为这个具有雄心勃勃意图的频道做好准备。”他同时也承认之所以失败,也得归咎于一些不当的建议和自己在这方面缺乏经验。

nlc202309031359

扎胡尔在卫星电视方面的失误并没有令他在涉足电视业务领域失去兴趣。2011年,他筹建了XtraTV,这种系统以预付卡方式来收看卫星电视的各个付费频道。由于价格合理,吸引了诸多的没有有线电视覆盖的中等收入家庭。XtraTV目前正在逐步打入当地的市场。

虽然电视业务是扎胡尔希望挖掘的下一桶金,但是在谈论到《基辅邮报》这一心爱之物时,他不免显得更为兴奋。扎胡尔视自己对这份报纸的投资为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服务,作为当前困难时期国际社会支持他事业的一种回报。乌克兰现任总统维克多·亚努科维奇前些年囚禁了其对手、前总理尤丽娅·季莫申科,并限制新闻界和言论表达的一些自由。一些西方国家的舆论认为,亚努科维奇的这种做法是效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中央集权战略,奉行独裁主义。与此同时,腐败和任人唯亲的行为使得已经僵化的商业气氛变得更为严峻。“报纸上发出的声音在这个经济和政治的时代显示出关键作用。”捷克共和国驻乌克兰大使伊万·鲍库奇在扎胡尔举办的月度午餐会上谈到《基辅邮报》时指出。在一个有着审查制度的社会兢兢业业地维持着一份报纸运作的扎胡尔与过着奢华私人生活的扎胡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不去刺激乌克兰政府之时,这位富豪会在伦敦过着悠闲的生活,而伦敦则被其称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都倾心的地方”。由于他的妻子卡玛丽亚的歌曲在英国排行榜上已跻身前十,使他投身到更富魅力的、更为广泛交际的生活之中。“我在许多方面都宁愿在伦敦生活,”他说,“基辅只是一个小城市。当我们外出时,就成了人们注目的焦点。这种状况令人烦恼。我欣赏伦敦不被打扰的生活。”

扎胡尔时常陪伴妻子频繁地巡回演出,在众目睽睽之下飞往柏林、巴塞罗那……这种乘着喷气机飞来飞去的生活方式与他当年管理着几家钢厂,晚上与前妻奥尔亚带着两个孩子待在家里的生活迥然不同。“在过去,我享受的是一种常规生活,”他承认,“我更倾向于现在的生活方式。”

就目前而言,扎胡尔在与政府当局较劲的局面中仍保持着最后的微笑。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当局有可能像对付季莫申科那样公开地向扎胡尔发难。“我期望我们有那么一天不要在这里讨论你的命运而是讨论金融和财务问题。”捷克大使鲍库奇说。不过,对于现今执政的乌克兰当局来说,要发起反扎胡尔行动颇具危险性。《基辅邮报》是新闻界表达言论自由的象征,压制这份报纸的行为会导致国际上的声援,严重损害乌克兰与西方国家已经脆弱的关系。因此收购舆论关注度很高的《基辅邮报》或许是扎胡尔曾经做过的最好的投资。

(译自2012年12月24日美国《新闻周刊》)

穆罕默德 篇6

一、失去经济保障的痛苦

马拉默德在故事的开篇就为读者展现了奥斯卡的生活条件。奥斯卡住在闷热昏暗的旅馆, 炎热的天气使他更加难受。奥斯卡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 有着自己的事业, 所以不难推断出他曾过过体面的生活, 有着自己的交际圈。但是移民到美国后他却要为最基本的食宿担心。他耷拉着肩膀, 眼神里满是忧郁和沮丧。

奥斯卡是刚来到美国的德国犹太难民, 几个月前刚刚从纳粹大屠杀中逃生。除了书籍和朋友赠送的一些礼物外, 他几乎什么都没有。他曾在水晶之夜前来过美国, 找到工作后返回柏林办理移民手续, 却被整整推延了六个月。

纳粹党人很想把犹太人赶出德国, 但是在这之前先要把犹太人的钱搜刮干净。许多犹太人因为得到一份移民许可倾家荡产。奥斯卡的新工作是在纽约公共研究学院, 他必须就他所要教授的课程做一次英语演讲, 但是他能说的只是一口蹩脚的英语。如果要找一个语言教师辅导他英语, 每小时就要花去5美元。由于经济拮据, 他不得不找本文的叙述者马丁·高柏帮助他。马丁·高柏也是犹太人, 但是涉世没有奥斯卡深, 文化也没有奥斯卡高。初见马丁, 奥斯卡“眼中的一丝犹豫像水下的潜流一样弥漫开来” (1) , 竟要找这样一个孩子求助。

失去经济保障引起的焦虑和不便只是奥斯卡遭受的痛苦中极小的一部分, 却不容忽视。因为如果他那时很富有, 在美国的生活就会更好一些, 不用整日担心能否保住工作或者填饱肚子。

二、失去母语的痛苦

奥斯卡和许多其他移民一样都遇到了语言问题, 但他的问题更严重, 因为他要靠英语保住工作。他“或发错辅音, 或弄错名词和动词, 把各种习惯用语混在一起” (2) , 这些问题只要奥斯卡勤加练习就很容易克服, 难以克服的是他内心的敌人。他曾经是柏林有名的评论家和记者, 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但就是这样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现在连一页纸都写不出来。他现在就是“在自己很陌生的语言中整理思绪的流亡者” (Davis49) 。对此, 作者解释说:“对于许多能言善辩的人来说, 最大的损失乃是丧失语言———他们无法表达自己心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你有一些绝妙的想法, 可一说出来, 就变成了破瓶子的碎片。” (3) 奥斯卡语言的丧失约束了他的表达能力, 打击了他的写作热情。

“奥斯卡能逃得过希特勒, 却逃不过语言” (Avery141) 。他挣扎着, 努力地参照字典写演讲稿, 结果只写出支离破碎的文字, 他的想法感受无法用英语表达。这种语言的丧失引起的痛苦不止属于奥斯卡一个人, 是所有不精通英语的流亡者们共有的。另一个流亡者说自己简直是个白痴, 自己是个犹太人这一事实都成了他的负担。奥斯卡也一样, 没有了语言, 他就成了可怜的躯壳。

三、失去身份的痛苦

“德国难民”这一标题暗示奥斯卡在纳粹大屠杀后很难再维持德国犹太人的身份, 也暗示屠杀犹太人的同时, 纳粹德国人要将自己的一部分文化彻底根除。奥斯卡移居美国逃避迫害, 却发现自己还是身处困境。他的内心不断追问为什么德国人一定要消灭犹太人才罢休。奥斯卡是犹太人, 但同时也是德国人, 血液中流淌着德国文化, 因此他不能忍受纳粹党人的种种罪行。奥斯卡痛恨自己的德国犹太人身份, 犹太民族自古以来经历过无数荣辱兴衰。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 祖祖辈辈都分散在各个民族和国家中。他们来到一个国家, 就会和当地文化发生冲突, 仿佛犹太人就是种族隔离、不讲道义、受苦受难的代名词。奥斯卡移民到美国后, 一时间还不能改变穿着、生活习惯、讲话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些与美国人的不同使他对自己的身份产生困惑, 不知所措。一方面他必须适应新文化, 另一方面却紧紧抓住犹太文化不放。他无法发泄这些痛苦的折磨, 看待世界的方式慢慢产生偏差, 最后选择自杀以结束痛苦。

四、失去希望的痛苦

纳粹党人入侵波兰时, 奥斯卡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演讲稿。那时他满怀希望, 认为勇敢的波兰人能够战胜纳粹党人, 而且他有自信做一次成功的演讲, 这些都使他欢欣鼓舞。写完演讲稿, 奥斯卡马上在马丁的帮助下练习发音和语法, 马丁注意到了奥斯卡的变化。所有练习非常枯燥, 但是奥斯卡没有放弃, 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有美好的未来。最后奥斯卡的演讲很成功, 可是三天后他却用煤气自杀了。马丁无法理解奥斯卡的自杀, 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奥斯卡的命运与从前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奥斯卡最关心的是人类的灾难而不是自己的事业和安全。在演讲的最后他用英文和中文朗诵了惠特曼的诗:

“上帝的精神便是我自己的兄弟

而一切出生的人也都是我的兄弟

一切女人都是我的妹妹

和我所爱的人

而造化的骨架便是爱……” (4)

爱流露在整首诗的字里行间, 奥斯卡坚信着这种爱, 但是法西斯主义却践踏了这份神圣的爱。当意识到大量犹太人被残忍地杀害而他却无能为力时, 他再也不能忍受内心的折磨, 自杀成了他唯一的解脱方式, 他“通过煤气灶创造了自己的毒气室” (Avery142) , 实际上是以死亡对抗纳粹的暴行。

实际上在纳粹入侵波兰之前, 奥斯卡就已经经历过心理上的死亡了。他害怕听新闻报道, 害怕听到同胞被杀害的消息。每晚他都噩梦连连, 他梦到纳粹党的人折磨他, 甚至强迫他看那些尸体。这些梦都反映了他对人道的渴望, 也反映了大屠杀给他带来的心理创伤。

奥斯卡逃过大屠杀来到美国, 尝到了自由的滋味及无限的机会和可能性。表面上看这是他走向美好生活的转折点, 但是他仍旧是德国逃出来的流亡者, 不能融进美国文化。对于奥斯卡来说, “犹太人就意味着永久的异化, 是不被社会系统接受的现象” (Alter25) 。马拉默德曾经说他很理解为什么德国流亡者移民美国后变得忧郁。他说:“不了解一个城市都会使我感到孤独, 更别提那些被驱逐出德国的人了。” (qtd.in Davis49) 在巨大的压抑下, 犹太人的个人自由不再重要, 只有整个犹太民族的解放才能确保个人的自由和快乐。

戴维斯说奥斯卡自杀是因为他的妻子。奥斯卡移民美国的时候没有带着妻子, 尽管他怀疑她像她母亲一样是个反犹分子, 但是他还是爱着她。他内心深处很想在美国定居后和妻子团聚。奥斯卡的妻子曾寄给他一封信, 内容大概是她在过去27年里对奥斯卡都是忠诚的。他妻子后来甚至皈依了犹太教以证明自己。她被用卡车运到波兰占领区的一个边城小镇杀害, 和她“一同遇难的还有一丝不挂的犹太教信徒和他们的妻子儿女, 还有一些波兰士兵及少数吉普赛人” (5) 。奥斯卡得知这一消息后精神世界彻底崩塌, 他更加确定惠特曼诗中的人性不存在于德国土地上。另外, 奥斯卡对于妻子的死有着深深的自责感和愧疚感。离开妻子他还是一样能活, 但是会不停追问如果一开始就选择信任妻子, 结局又会怎样呢?奥斯卡妻子的悲剧结局和纳粹分子的残忍恰到好处地安排在文末, 使读者最后终于知道谁应该对奥斯卡的死负责。

五、奥斯卡痛苦的根本原因———纳粹大屠杀的负面影响

纳粹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大范围的屠杀, 在这次大屠杀中超过600万犹太人被杀。大屠杀始于1933年对无辜犹太人的迫害, 终于1945年二战结束纳粹集中营的俘虏被解放, 大屠杀结束。

奥斯卡一系列的痛苦和他最终自杀的悲剧是由大屠杀引起的。他曾经用支离破碎的英语痛苦地说是纳粹毁了他的事业, 迫使自己离开德国, 使他像“鹰口中滴着鲜血的一块肥肉” (6) 。纳粹使他失去良好的表达能力, 失去生活的信心和生存的意志。作为众多受害者中的一员, 奥斯卡的痛苦反映在所有大屠杀幸存者的精神状态上。起初有人认为大屠杀幸存者只是那些逃过最终屠杀方案的人, 但后来对幸存者的定义扩大到“所有设法逃过大屠杀的人” (Frank 160) , 包括那些在美国寻求避难所的犹太人。

纳粹分子对欧洲犹太人的系统化屠杀给幸存者造成了无法抹去的创伤。在最开始几年里, 只有两种抵抗方式:逃跑或者自杀。这些幸存者被囚禁在噩梦中无人解救, 他们经受内疚感、焦虑感、人格问题和精神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愧疚感, 他们对失去所爱之人感到愧疚, 对苟活于世感到愧疚, 对任人宰割感到愧疚, 甚至还会愧疚没有自杀的勇气。珍妮·博尔卡就是幸存者之一, 在一次采访中她说在大屠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她一直不断地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还活着?” (Menszer“why am I alive”par.1) 。

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罪行令人毛骨悚然。他们把犹太人像牛一样装进火车运到集中营, 强迫其劳动并且经常恐吓他们。“曾在纳粹集中营里历经磨难, 并于198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著名美国学者埃利·威塞尔曾这样表述被解放的那一天作为幸存者的内心感受:快乐是空的, 感觉是空的, 情感是空的, 希望是空的” (qtd.in张倩红75) 。大屠杀之后不久有大约30万无家可归的幸存者在欧洲寻求避难所, 过着流亡者的生活。奥斯卡作为一名幸存者, 即便逃过了大屠杀的迫害, 也逃不过他是犹太人这一事实。他的命运和整个犹太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因此他的痛苦是无法避免的。

马拉默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移民背景写成了《德国流亡者》, 充分展现了德国难民在美国漂泊的生存状况。通过对奥斯卡痛苦的分析可以看出纳粹大屠杀是导致他自杀的元凶。纳粹大屠杀对整个犹太民族的影响不容忽视, 幸存者也为各种心理问题困扰。本文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解读《德国流亡者》提醒人们欧洲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正视纳粹的邪恶罪行。人们应永远铭记纳粹大屠杀并进行深刻反思, 确保此类悲剧不再发生。每个社会都应以史为鉴, 尊重种族差异, 消除偏见和排外思想。

参考文献

[1]Alter, Iska.The Good Man’s Dilemm.New York:AMS Press, 1981.

[2]Avery, Evelyn, ed.The Magic Worlds of Bernard Malamud.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Inc., 2001.

[3]Davis, Philip.Bernard Malamud:A Writer’s Lif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7.

[4]Frank, Ellis.The Holocaust Industry:Reflections on the Explotation of Jweish Suffering by Norman G.Finkelstein.National Observer.May 22, 2011:160-165.

[5]Menszer, John.Why am I Alive.1999.Apr.16, 2012.http://www.holocaustsurvivors.org.

[6]新沂译.德国流亡者[J].山东文学, 1994, (8) :46-51.

马拉默德《自选集》 篇7

马拉默德自选集以短篇小说为主,他的故事大都集中在一些不幸的小人物,他们在充满矛盾和残杀的社会里受到无穷无尽的倾轧和困苦,重又通过马拉默德独特的心智和炽热的情感出现在小说里,使读者跟着书中人物时或抑郁无以自解,时或翱翔于幻觉世界而达到感情上的升华。他之擅长短篇小说,端赖他另有一番功夫的选材和剪裁。他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慧眼独具的洞察力,用适度的笔触,寥寥数笔,就把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披露无遗,同时又能以非常纯朴的语言说出小人物的细微心绪。

马拉默德的父母是俄裔犹太移民,自幼生长在纽约勃洛克林犹太人的贫民窟里,因此他热中所写的人物,不是寡妇鳏夫,便是终身不婚的男女或是无法复合的分居者……他们或是无一儿半女的孤零老人,或是身边只有病残儿女作伴,聊胜于单身汉而已。有的在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好象从来就不识什么是青春年华,就因为他们出世以来,就没有经历过含苞欲放的生活和心情。如在《魔桶》中犹太教法典师列奥·芬克尔,钻研死书一辈子,骤尝幸福时的心慌意乱的情景,令人读来发笑亦复同情。这种人物都有饮不尽的苦水和受不完的折磨。除了马拉默德不惜笔墨为他们写进人类的历史中去,还有谁来顾及他们呢?

他所精选的二十五篇并不是同一典型的,随着时代,年龄,社会背景和个人命运而各有千秋。它们的基调虽然是永恒的贫困,但有些刚濒于困苦的边缘,有的则已泡入苦水;有的长年在自营的小店钱柜后面数着赖以为生的每个小铜子儿,有的则困坐在不见天日的陋室中为下月的房租而愁眉难展;也有属于童心未泯的中年人依旧幻想着有朝一日还能见到自给自足的时光。总之,人们不难看到马拉默德对金元帝国的要求不高,他所憧憬的一切脱不了早年在经济大衰退中他正进入作家生涯时的遭遇。在那些年代里,青年人也向往过某种爱恋,有时还如饥似渴地追求生活;可是这里的故事往往只记述他们自己的老父苦苦哀求不听话的儿女们的归来,最终梦破心碎,濒于切齿痛恨之中。也有超出常规的老夫少妻,在历尽磨难后只落得身受嘲讽、失意和挫败。

从来的名作家很少囿于赤贫卑贱的普通人故事,而能不断赢得广大读者喜爱的。马拉默德能做到这一点,不得不归功于他的朴素自然的抒情文体。在这部自选集里,人们可以感到马拉默德散文的节奏完全属于音乐中“适度的行板”,经过他的几声弹拨,往往引来无穷的隽味。例如他在选集的开卷选用了早期写作的《怜悯》:

“人口调查员戴维陀夫连门都不敲一下便踉跄闯入人家的屋子里,找把椅子疲惫不堪地坐了下来。他二话没说便掏出笔记本来,开始工作。屋主罗森原是个咖啡推销员,眼前已年老体衰,一副绝望透顶的神色,呆呆地盘着两腿坐在行军床上。空荡荡和冰凉的一间小方屋子里,只点着黯淡的灯泡,陈设是简陋到不能再缩减的了:一张行军床,一把摺叠椅,小桌子和几只摞在一起的光板木箱——连个壁柜都没有,有了又干什么用呢?一口小小的水池子,边上放着一块慈善机构施舍的绿色劣等肥皂,它的古怪气味弥漫了整个屋子。仅有的一扇小窗上挂着破旧的黑色纬帘,却关闭得死死的,使达维陀夫也不得不感到惊讶。”

这些篇章如若排除马拉默德散文的独特气质和略带感伤的情调,其写作艺术的简洁高超,完全可以和海明威的小品乱真。他也爱追求短小精悍的句型,日常生活中极不显眼的字眼,选用一些有关键性的小事物来表达一己深湛的激情,可是又和海明威的笔法有极大的差异。不同于海明威之爱插入人物的内心独白,马拉默德把赤贫形象化了——在提到壁柜时读者似乎看到罗森意味深长的耸耸肩说:有了又干什么用呢?

在介绍故事的主要人物方面,马拉默德从不绕弯子,而是直接说,“人口调查员戴维陀夫”,“屋主罗森是个咖啡推销员”。说明马拉默德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的悲惨命运直言不韪。接着便巧妙地精选一、二事物把主人公的境况写上数笔,便画得一清二楚了。旧时代的名作家如陀斯妥也夫斯基等,莫不强调安于贫,甚至以贫为荣,贫而有德,其最终目的无非是作家施展一种加强对人类困顿绝境的渲染而已。马拉默德撕开了穷困的面纱,让读者面对赤裸裸的事实,受苦人就是苦,这是老百姓的普遍命运。但他笔下的穷人,与前辈作家的论点不同,他们难以安于贫,具有一种鸣不平但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他那篇《会说话的马》最为典型,一个受苦受难的灵魂却以骡马的形骸出现,苦上加苦但绝无摆脱的可能。

马拉默德短篇小说可以补他长篇小说之不足,因为在长篇小说中使用高度集中的笔法,就难使读者愁眉紧蹙读至几百页以上,因为过度的神经刺激,使读者受不了而引起反感。他的短篇小说则通过轻描淡写,使小人物的可怜相启人遐想,隽永持久,其效果远在长篇累牍的重重笔墨之上。他处女作《生活费》的故事论,虽然是篇全部描写经济大衰退的艰难时世,马拉默德却偏有兴致在百般愁苦中来个转机:“苏拉,坐在圆桌旁进餐,光有面包和生蕃茄醮盐吃,这时慌张地抬起头来看,似乎蕃茄也跟着脸红了。”这么一句真是神来之笔!

无论采取什么手法和笔调,读者不难分辨马拉默德故事的特点;他既不模拟别人,别人也无法临摩他的。二十五篇中如《最初七年》,《最后的莫希干人》等篇都是百读不厌的佳作,美国书评界认为马拉默德的作品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

【穆罕默德】推荐阅读:

上一篇:英语学习中的背诵下一篇:政府会计准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