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照明(共3篇)
固态照明 篇1
0 引言
近年来由于固态照明产品的快速发展, 其性能评价标准也得到更大的重视, 固态照明产品在色度上来说与传统荧光灯有少许区别。为了能更好地评价固态照明产品的颜色以及通俗易懂的标称固态照明产品的色度参数, 在2008年, 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 (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简称NEMA) 、美国国家标准照明工作组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Lighting Group, 简称ANSLG) 联合发布了有关固态照明产品的色度规范ANSI NEMA ANSLG C78.377-2008《Specifications for the Chromaticity of Solid State Lighting Products》 (固态照明产品色度参数技术规范) , 该标准随即被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推荐为美国国家标准。经过几年时间, 该评价体系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照明工作者接受。
发展该色度参数评价标准的目的除了能更好地表述固态照明产品的色度范围, 采用色温范围分类的方法, 能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色温偏差的概念去判定颜色参数;而且在商业化的初期, 固态照明产品作为代替现存的荧光灯光源、荧光灯灯具、钨丝灯的新产品, 采用的色温偏差体系是基于原先荧光灯六个色温目标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与原先麦克亚当椭圆颜色偏差保持一定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固态照明产品制造工艺中对色度参数的控制以及稳定性在目前来说暂时还未能达到荧光灯的水平, 考虑了当前固态照明产品的工艺水平, 该色度评价体系较荧光灯更为宽松。但该系统并不是简单盲目地扩大色度容差范围, 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既保持了与现存色度参数评价体系的一致性, 又预留了固态照明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空间, 与此同时, 考虑了固态照明产品生产中的合理性, 是一套较为完美的色度评价体系。
1 传统电光源产品——颜色匹配标准偏差
发光二极管 (LED) 固态照明产品出现在照明领域之前, 评价电光源颜色准确性采用5SDCM麦克亚当椭圆的方式。图1为麦克亚当最初选取的25个目标值并放大。由图1可以知道, 人眼在色度图中感知颜色变化的色品坐标距离是不一致的。
所以在测量光源颜色时, 在色度图中选取六个目标值, 测量电光源与色坐标目标值之间的色品容差。比如在色温为6 430 K时规定了x=0.313, y=0.337作为色品坐标的目标值, 根据该目标值, 可以在色度图上划出该点的1SDCM麦克亚当椭圆, 得到该麦克亚当椭圆后计算出长轴于x轴之间的夹角, 长半轴, 短半轴, 这三个值分别为:=58°23′, =0.00223, =0.00095。由麦克亚当论文《Specification of small chromaticity differences》中的方法转换成11=860 000, 12=-400 000, 22=450 000三个系数分别代入公式1。
公式1中, 用来表征倍麦克亚当椭圆的半径;为倍数;SDCM为单位颜色匹配标准偏差;为测试值与目标值=0.313之差;为测试值与目标值=0.337之差。
由图1可知, 不同的目标值计算系数不同, 所以不同的目标值需要分别计算。我国荧光灯国家标准以及IEC标准采用5SDCM的色品容差, 美国国家标准采用4SDCM的色品容差, 而美国能源之星采用7SDCM的要求, 这种评价方法对于荧光灯较为适用, 这六个目标值基本包括了荧光灯典型地用于普通照明的目标颜色, 只要荧光灯颜色与这六个目标值没有很明显的颜色偏差, 就能符合我们日常普通照明的使用要求。
2 固态照明产品——荧光灯色度基础系统
该色度评价体系适用于那些集成散热装置以及供电器件的室内普通照明用固态照明产品, 该类产品由直流或者交流电就可以使其正常工作, 并不包括那些需要另外的供电电路或者额外的散热装置固态照明产品。典型产品包括俗称的LED球泡、LED筒灯、LED反射灯等, 但不包括那些销售时无光源的灯具、户外灯具、以及室内装饰灯。
上文已知, 采用麦克亚当椭圆的色度评价方法需要精确的色品坐标来计算, 但消费者表达色度更倾向于使用习惯直观的相关色温。我们知道, 在相关色温相同等温线的各个坐标点之间颜色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该体系引入没有被CIE正式定义“Duv”参数, Duv在该标准中被定义为色品坐标点距离普朗克黑体轨迹的距离, 如果Duv为“+”号, 表征了该坐标点位于普朗克黑体轨迹的上方, 反之, 符号为“-”号, 则说明该坐标点位于黑体轨迹下方。本标准规定了实测色度值在等温线上的Duv偏差不能大于0.006。在规定了等温线上的正负偏差之后, 我们就可以采用相关色温的偏差表述固态照明产品颜色的偏差, 见表1。
注: (1) 标称相关色温为2 700~6 500 K之间以步距为100 K的任何值; (2) 为标准中给出的相关色温偏差值公式:△I=0.000 010 8×2+0.026 2×+8 (3) Duv为偏差值公式:Duv=57 700× (1/) 2-44.6 (1/) +0.008 5
从表1以及图2中, 我们可以看出, 固态照明产品—荧光灯色度基础系统的特点是采用了8个四边形规定了容差范围, 容差范围在2 700~6 500 K范围内基本连续, 互不重叠, 各种相关色温产品均可在该系统中评价颜色偏差;各个四边形中心为目标Duv值同目标相关色温值的交叉点, 非常易于计算;根据固态照明产品的特性, 各个目标Duv值并不全部与普朗克黑体轨迹重叠;作为代替现有荧光灯色度系统的新方法, 尽量与旧系统保持一致, 8个四边形基本覆盖了7级麦克亚当椭圆, 并增加了4 500 K以及5 700 K两个目标值, 该系统的容差范围有所增大。
采用该评价系统, 主要是因为:
(1) 采用相关色温和Duv的概念表述颜色的偏差, 比麦克亚当椭圆的方式更容易判断产品的合格性;
(2) 在对LED分级时, 该四边形容差系统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3) 在对LED分级时, 出于对经济性的考虑, 采用基本连续的四边形容差评价系统优于传统的麦克亚当椭圆评价系统, 在不影响照明质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生产合格率。
3 固态照明产品——自定义相关色温系统
上述荧光灯色度基础系统在表1中定义了8个目标值, 作为照明用的产品预期目标颜色, 虽然很好地保持了与麦克亚当椭圆系统的一致性, 但是这8个目标值也过度限制了固态照明产品颜色丰富的特性。比如对于可变色温的固态照明产品, 就比较难以评价;另外, 那些被使用在新型灯具或者新的照明环境中的固态照明产品, 不是用来代替荧光灯产品, 并不需要同荧光灯相关色温保持一致, 比如标称值为3 200 K或者3 700 K相关色温的固态照明产品, 在符合了色度容差范围的前提下, 也许在某种场合更能符合用户的要求。
考虑到上述几点, 表1中给出了另外一种评价系统:自定义相关色温系统。该系统在美国国家标准里面更被推荐与接受, 在该系统中, 2 700~6 500 K之间以100 K为间隔的任何相关色温值均可作为目标值。每个目标值均可根据公式算出基本等于7级麦克亚当椭圆的相关色温容差以及Duv偏差。
该系统更大的在于, 当固态照明产品的颜色质量控制方法越来越先进时, 该系统可以随色度平均水平的发展减小容差范围, 但同时可以保持相关色温的连续性, 保留了固态照明产品颜色丰富的特性。预留了固态照明产品色度质量发展的余地。
该系统的容差图形见图3所示, 为了避免与荧光灯色度基础系统出现混淆, 目前该系统只用于评价8个目标值之外的目标相关色温值。
4 固态照明产品——颜色评价系统偏差
我们在这两套系统中都注意到, 目标Duv随着色温的增加逐渐偏离黑体轨迹, 从低色温的0.000到高色温的0.003, 这是由于定义的CIE标准照明体D65自身就有0.003的Duv偏差, 而D65标准照明体的偏差是由于在定义时, 当时的D65标准荧光灯无法复现真正的6 500 K日光色, 所以在后续的光源颜色评价系统中一直沿用下来, 固态照明系统也考虑到这点, 虽然Duv偏差并没有精确地和颜色匹配标准偏差系统完全一致, 但是也适当保持了Duv的偏差。
5 固态照明产品——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可以简单定义为:低色温时, 被测光源与同色温的普朗克辐射体的比较下物体外观颜色的效果;而高色温时, 标准照明体D作为参照标准。在显色指数评价中, a为一般显色指数, 是由1~8取算数平均值得出的, 而特殊显色指数9~15分别是代表深红、深黄、深绿、深蓝、白种人肤色、叶绿色、中国人女性肤色。光源颜色的显色指数是由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所决定的。该标准要求固态照明产品显色指数的一个批次平均值必须大于等于标称的一般显色指数, 而批次中的单个样品不能小于标称一般显色指数减3。
虽然显色指数作为国际通用度量方法, 但人们发现用该显色指数系统评价固态照明产品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时, 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目前CIE正在修改相关的显色指数评价系统, 以后当CIE出版新的显色指数评价方法时, 美国国家标准ANSI NEMA ANSLG C78.377-2008将作出相应的改动。但CIE没有出版新的评价方法时, 该标准仍然采用唯一现存的显色指数评价方法。
6 结语
固态照明产品作为新一代光源, 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固态照明产品有着与传统照明光源不同之处, 比如颜色的丰富是其特点也是其优点, 采用陈旧的颜色评价系统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该类产品的实际产业需求, 采用新的符合固态照明产品颜色评价系统才是大势所趋。
固态照明 篇2
在标准层面上, 不管是什么程序, 大多数的工作都由美国能源部 (DOE) 在进行操作。包括对标准化组织提供技术支持、推进他们之间的对话和鼓励他们之间的合作。但是在SSL标准之间有一个大的差异是目前和将来的问题。现在“野性”时代已经过去, 需要的就是与买方市场相关的、有助于帮助SSL市场成长的朝向规范化的标准和试验方法。
近来看到的众多课题之一是产品在多长的寿命中提供可靠性, 对SSL产品容易说明白的和既不容易定义又不能简单决定的什么是有效的光, 这两者特别有关联是因为它们与使用寿命有关。早期关于这个问题还含糊的解答 (并不是答案) 是LM-80文件, 该文件定义了LED封装、阵列和模组流明维持的测量方法。但LM-80告诉了我们怎样收集流明维持数据, 不是用来获得整个时间内的流明维持性能。而后者是去年发布的IES TM-21规定的。
但这些仅仅是问题的开始, 还有很多关于寿命难题浮现出来。2012年初, IES出版了LM-82“描述LED光引擎和LED灯泡的电器和光度特性与温度关系的批准方法”。上面清楚地写明了灯具制造商如何在他们的灯具中评估流明维持, 而这些工作要由光引擎和灯泡的制造商一起打包在产品中。光引擎和灯泡由它的制造商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测量, 然后把这些数据交给器具制造商, 使制造商不再需要进行试验了。
一个相关的标准是近来批准的IES LM-84 LED灯泡、引擎和灯具流明和色维持的测量方法”。LM-84超过LM-80是它覆盖了全部灯具而不仅仅是封装、阵列和模组。还有IES TM-26“估计一个LED封装的额定寿命的方法”仍然还在研发中, 该方法中考虑在封装层面上不用渐进式的流明维持衰减方法而给LED灾难性的损坏。
在工作中另外相关的是TM-28, 内容是寻求LED灯泡和灯具的流明维持的预测, 希望对要求做有限试验的完整产品提供一个评估方法。想法是对少量的灯泡或灯具做试验并与用LM-80的数据在芯片层面上做比较, 从而再一次使生产厂家的负担最小化。
当然, 一个LED照明产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它的寿命不仅受制于LED, 还与受到关注的驱动器, 有关不同方案的成熟程度不同。美国国家标准照明组织 (ANSLG) 近来正在开发一个标准, 关注的是:“LED驱动器的可靠性”, 旨在提供驱动器的可靠性试验和评价方法。
DOE和下一代照明工业联盟在四年前就建立了一个委员会用来洞察所有这方面模糊不清的地方并想法成为指南, 主要是LED灯泡、灯具寿命和可靠性综合起来的事情。其间的合作工作用一个论坛来发展概念和制造舆论, 由此成就两个文件 (可以从以下网站上查到:www.ssl.energy.gov/advocates.html) 极大地帮助了在SSL寿命方面的辩析重点和纠正错误的概念。该委员会中一个更小而有用的小组近来对LED产品导出了一个破坏性的试验, 从而对全部系统获得更多的损坏模型。目的都是为了预测SSL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其他的需要
对要做的新标准来说, 寿命和可靠性不是唯一的聚焦点, 有一些与特殊产品或功能相关。举例来说, 今年前出版的NEMA SSL-4替换灯:“最低性能要求”给出了不同形式LED灯泡的性能规范, 可视作为总体的参考, 从而看出那个方面的要求是重要的。还有在工业界看作领先的OLED正在进行“OLED光源的电气和光度测量方法”的探讨, 以确定对OLED所有需要的不同试验方法, 将在现有的LED标准中修改而得到。
DOE也正在支持其它的一些标准包括频闪和调光。例如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涉及如何测量频闪, 所以我们要与一些标准组织和其它实验室合作自己开发出来, 用这个方法来测量上百种SSL产品的频闪。努力通过这些标准得到的数据和分析用来提供技术教育和提升知识, 这些内容通过会议和专题讨论会传播。对没有直接渠道的, 我们也可以通过实施示范项目在GA TEWAY程序或市政固态道路照明联合会以及由联合会开发出来的特殊形式的支持下开发室外照明控制标准。这是十分重要的领域, 因为控制能力可以增加能源节省和SSL是比其他照明技术更有可控能力。
固态照明 篇3
关键词:真三维立体显示,LED,照明系统,准直透镜
0 引言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是将三维目标体信息通过高速投影光学引擎依据显示信息表面各点深度不同分别投影到对应深度的显示体上。借助于863课题资助, 合肥工业大学成功开发了基于单片数字微镜装置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 的真三维立体显示器 (图1) , 包括UHP光源、反光碗、色轮、方棒 (light Tunnel, LT) 、中继系统、DMD、折叠光路、投影镜头、显示体、控制电路等[1,2,3]。显示体由20层液晶光阀组成, 在任意时刻只有一片光阀为散射态, 其它光阀为透明态, 以实现不同物理深度的显示。液晶光阀需要在透明态和散射态之间快速转换。合肥工业大学通过在液晶单体中加入少量聚合物和手性物添加剂开发了满足要求的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材料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PDLC) 。样机刷新率为24 Hz, 亮度为237 cd/m2。
样机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1) 闪烁。样机刷新率为24 Hz, 低于人眼感受闪烁的临近频率。对于20层液晶光阀和24 Hz的刷新率, RGB色场频率要求达到480 Hz, 采用RGBRGB六段可将色轮转速降低为240 Hz。目前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色轮最高转速为180 Hz, 为此合工大专门设计定制了240 Hz的色轮以满足课题要求。但如果将刷新率提高到60 Hz, RGB色场频率就要达到1 200 Hz, 色轮分色原理根本无法实现。2) 白场不平衡。如文献[1]中所述, 液晶光阀对于蓝光的透过率约为75%, 绿光约为78%, 红光约为80%。通过20层液晶光阀后, 蓝光和红光的强度相差3倍之多, 造成白场不平衡。3) 色域小。色轮滤光片蓝、绿光谱部分重合造成蓝色和绿色表现力差, 色域较小。
基于发光二极管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的投影照明系统能够很好解决如上问题。得益于LED纳秒级的响应速度, 通过控制RGB三原色LED顺序发光可以形成快速转换的RGB色场。LED发光谱线窄、色纯度高, 采用LED照明系统的显示器色域宽, 色彩饱满。通过增加蓝色和绿色LED的发光强度, 可以补偿液晶光阀对蓝光和绿光的衰减, 获得较好的白平衡。
1 LED照明系统设计
1.1 亮度设计
通过不断改变单体和手性剂成分, 优化聚合条件, 最新研发的PDLC光阀透明态透过率由75%提高到88%, 散射态透过率为20%, 如图2所示。显示器亮度传递如图3所示。L0为要求的屏前亮度, 定为120 cd/m2。对于10 inch、4:3的显示器, 其显示面积为10×0.025 4×0.8×10×0.025 4×0.6=0.031 m2, 立体角为1.03, 由此得到光通量为120×0.031×1.03=3.831 6 lm。光线需要通过20层液晶光阀 (19层为88%的透过率, 1层为20%的透过) , 故φ1为3.831 6/ (0.8819×0.2) =217.359 9 lm。4块高反镜前的光通量φ2为217.359 9/0.924=303.408 8 lm。假设不使用色轮后光机效率为60%, 投影光源的设计光通量
对于一定色温的白场, RGB三原色的光通量可以由式 (2) 得到[4,5]:
式中:φW是白光的总光通量, 根据计算为505.2 lm。φR、φG、φB分别是RGB三原色的光通量, xR、yR、xG、yG、xB、yB分别是RGB三原色的色坐标, 由选取的彩色LED主波长决定。xW、yW是白色色坐标, 取 (0.33, 0.33) 。选取飞利普公司的大功率彩色LED, 其主要参数如表1[6]。
由式 (2) 可得到RGB三原色LED光通量, 如式 (3) 所示:
如图2所示, 改进后的PDLC对于RGB三原色光透过率分别为88%、86%和82%。对蓝光和绿光进行一次修正, 如式 (4) 所示:
1.2 热设计
LED发光效率直接受节点温度影响。合理的散热方式能保证LED较高的发光效率。采用铝基板加散热片的方式 (图4) 。实际测量了LED阵列 (图4 (b) ) 工作在不同温度下隔热垫处的温度, 得到图5所示驱动电流和隔热垫温度对应曲线。测量时环境温度为19.3℃。
(a) 单个LED (a) Individual LED (b) LED阵列 (b) LED array
(a) 绿色LED (a) Green LED (b) 蓝色LED (b) Blue LED (c) 红色LED (c) Red LED
可以看出, RGB三原色LED在550 m A时隔热垫温度分别为61.92℃, 57.5℃, 64℃, 对应相对发光效率分别为0.8, 0.93, 0.97[6]。考虑温度对发光效率的影响, 对光通量进行二次修正, 如式 (5) :
LED驱动电流为550 m A时, 其RGB光通量分别为额定光通量的1.37, 1.32, 1.39倍, 即分别为54.8lm, 132 lm和55.6 lm。由此可以得到RGB三原色LED灯的数量, 如式 (6) 所示。
考虑光学和电路设计的一致性, 取RGB三原色LED数量均为4, 单个红色和蓝色LED的光通量减少为47.41 lm和35.25 lm, 对应的驱动电流分别为425 m A和310 m A, 由图5可知散热片上的温度分别为50.8℃和41.5℃, 此时红色和蓝色LED对应的发光效率分别为0.86和0.998, 故对光通量进行三次修正, 如式 (7) 所示。
单个RGB三原色LED的光通量分别为44.1 lm、132 lm、34.25 lm, 对应驱动电流为425 m A、550 m A、310 m A。
1.3 光路设计
样机中采用UHP投影灯泡配合反光碗结构将光线聚焦进入方棒。选用的飞利浦大功率LED是朗伯光分布, 发光角较大, 不利于收集和传输, 影响光学引擎的光效和亮度, 需要聚光元件尽可能多地收集LED发出的光线[7]。
RGB三原色LED发出的光线需要分时进入方棒。采用合色棱镜X-Cube将来自不同方向的RGB光线导入方棒。X-Cube要求入射光是平行光或在一定的小角度范围内。采用一个大孔径透镜将4个LED发出的光线同时转换为平行光或小角度光束比较困难。故采用混合聚光方式, 即小角度光束使用透镜折射转换为平行光, 大角度光束利用反射转为平行光, 如图6所示。准直镜具体设计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描述。
通过在每个LED上安装准直镜将LED发出的朗伯光分布的光线进行初步收集、准直, 利用聚焦透镜将光线导入方棒。图7是LED照明系统示意图, 包括3个LED模块, 每个模块包含4个单色LED灯。X-Cube的对角线1允许绿光和红光透过, 蓝光反射。对角线2允许绿光和蓝光透过, 红光反射。控制RGB三原色LED模块顺序发光, 透过聚焦透镜进入方棒均光后, 在方棒出射端形成亮度均匀的矩形光斑。RGB色场频率由LED控制时序决定。
2 光学仿真
采用光学软件Trace Pro对LED投影照明系统进行光学仿真。根据上述设计, 设置RGB三原色LED单灯光通量分别为44.1 lm、132 lm、34.25 lm。可以看出采用特殊设计的准直镜后, 方棒出射端处的光通量为649.1 lm (图8为照度图) , 能量利用率为
3 试验系统
根据如上设计搭建的试验系统如图9所示。设计的X-cube棱镜为40 mm×40 mm×40 mm, 鉴于目前市场上没有如此大尺寸的X棱镜成品出售, 定制则价格昂贵, 故试验时采用二向色分光镜替代X-Cube, 一块分光镜反蓝透红绿, 令一块反红透蓝绿。采用分光镜会引起红、绿、蓝三色光路长度不同, 试验中需要调整LED模块位置以保证三束单色光的光程相等。试验时改变RGB三原色LED驱动电流值, 调整白场色坐标到 (0.33, 0.326) 。关闭2个颜色的LED, 测试另一种颜色LED在液晶光阀上的成像亮度。使用拓普康公司的色度亮度计SR-UL1R进行测试, 得到表2中单色光亮度和色坐标。采用图10所示的RGB驱动时序顺序点亮三色LED, 脉冲高电平时间为278μs, RGB色场频率为1/ (3×278) =1.2 k Hz, 对于20层液晶光阀, 显示刷新率为60 Hz。由三色LED混光形成的白斑无人眼察觉的闪烁。
根据表2中测得的RGB三原色色坐标可以得到色三角面积为0.195 8, 是NTSC标准的112%[8,9,10]。文献[1]中对真三维立体显示样机进行的色度特性分析, UHP光源和RGB色轮决定的色域是NTSC标准的66.4%, 故采用RGB三原色LED投影光源后, 显示色域较 (UHP+色轮) 扩展了68.7%。试验时测量的是光阀成像亮度, 根据图3推导屏前亮度为
试验中成像光斑直径约为0.044 mm。光斑需要最终扩散到10寸的显示面积上, 故式 (9) 考虑了成像光斑面积 (3.14×0.022×0.022) 和显示面积 (0.031 m2) 的比例, 由此推出屏前亮度略小于设计亮度。主要原因在于试验系统中的元件参数和设计存在差异, 包括:1) 作为原理性试验, 每个LED配装的准直透镜和方棒前的聚焦透镜都是在市场购买的和设计参数最接近的成品, 由于无法和设计值完全相符, 导致部分光线无法利用;2) 准直透镜通过导热胶粘在LED铝基板上, 无法保证安装位置和角度, 也导致部分光线无法利用。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光线利用率。
4 结论
本文设计了用于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的LED投影照明系统。通过控制RGB三原色LED顺序发光, 可以形成高频率的RGB色场, 满足真三维立体显示器刷新率的要求。每个LED上安装混合准直透镜, LED发光的光线经过收集、准直后进入X-Cube, 提高能量利用率。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采用RGB三原色LED的投影照明系统不仅能满足真三维立体显示器亮度高、刷新率高的要求, 而且色域较样机扩展了68.7%。
参考文献
[1]冯奇斌, 王小丽, 吕国强, 等.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器色度学特性研究[J].液晶与显示, 2010, 26 (1) :48-52.FENG Qi-bin, WANG Xiao-li, LüGuo-qiang, et al.Colorimetric Characters of Optical Engine in Solid Volumetric True3D Display[J].Chinese Journal of Liquid Crystal and Display, 2010, 26 (1) :48-52.
[2]FENG Qi-bin, TONG Hao, LIU Tao, et al.Single-DMD based Solid-State Volumetric True3D Display[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dio, Language and Image Processing, Shanghai, November23-25, 2010:552-556.
[3]WU Hua-xia, FENG Qi-bin, LüGuo-qiang, et al.Single DLP Optical Engine for Solid Volumetric True3D Display[C]//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Information Display, KINTEX, Korea, October12-16, 2009:1371-1374.
[4]WU Hua-xia, FENG Qi-bin, LüGuo-qiang.A Novel LCD Backlight with Mixed White and Colorful LEDs[C]//IEEE Africon Conference, Nairobi, Kenya, September23-25, 2009:1-5.
[5]LIANG Meng, WANG Guo-hong, FAN Man-ning, et al.Optical Design of Direct Illumination-type LED Backlight for LCD-TV[J].Chinese Journal of Liquid Crystals and Display, 2007, 22 (1) :42-46.
[6]PHILIPS LUMILEDS.Technical Datasheet[Z].Luxeon Rebel, Philips, 2008.
[7]吴仍茂, 屠大维, 黄志华.一种实现大功率LED均匀照明的投射器设计[J].应用光学, 2009, 30 (3) :372-376.WU Reng-mao, TU Da-wei, HUANG Zhi-hua.Design of uniform illumination projector with high power LED[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Optics, 2009, 30 (3) :372-376.
[8]荆其诚, 焦书兰.色度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91-98, 279-282, 291-292.JING Qi-cheng, JIAO Shu-lan.Colorimetry[M].Beijing:Science Press, 1979:91-98, 279-282, 291-292.
[9]高竹青, 范正修, 李如凤.光学薄膜的色度分析[J].光子学报, 2000, 29 (9) :838-842.GAO Zhu-qing, FAN Zheng-xiu, LI Ru-fen.Chroma Analysis of Optical Films[J].ACTA PHOTONICA SINICA, 2000, 29 (9) :838-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