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

2024-10-09

焚书坑儒(通用7篇)

焚书坑儒 篇1

公元前213年, 为了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秦始皇采用宰相李斯的建议, 实行焚书坑儒政策, 秦始皇下令焚毁书籍事件在历史上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现在的人们只要一提到中国古典书籍, 就会想到焚书坑儒事件, 认为很多古代文学书籍及文化的消失和损坏都是由秦始皇所致[1]。客观和理性地评价秦始皇焚书事件, 理解焚书但未能燃尽书的现实必然, 理性评述秦始皇焚书事件及遗书流传对史学影响, 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启示作用。

一、秦始皇焚书事件的理解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 建立中央专制政权。在秦朝的统治思想形成中, 有两股分流, 一是法家学派思想, 一是正统的儒家学派思想, 他们在建立秦朝中央集权政治思想上产生了分歧, 一方认定要建立中央集团统治思想, 另一方提出执行分诸侯割据的政治思想。根据法家学派的思想, 秦朝虽然已经建立了中央专权统治, 但是在政治思想中, 仍然存在一些旧的思想, 影响和控制着百姓的思想。因此, 法家派认为如果不铲除这些思想, 就会直接影响秦朝政权的统治。秦始皇和权臣经过考虑, 认定了法家思想的正确性, 因此, 为了加强对百姓思想的控制, 实施“焚书坑儒”政治手段通过文化专制控制国民思想。

对秦始皇焚书事件进行理性分析, 可以发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焚书坑儒”事件具有时局发展顺应性。然而问题在于秦始皇为巩固中央集权, 采用了偏激的政治手段, 遭到百姓和后人谴责。客观分析此次事件, “焚书坑儒”事件并不是秦始皇一人所为, 真正的执行者和策划者其实是其背后的“智囊团”, 秦始皇统治时期, 这个智囊团的主要代表人正是李斯, 李斯的建议得到统治者的肯定, 是“焚书坑儒”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也具有一定的与时俱进性, 以及发展的必然性, 秦朝统治时期, 是我国封建社会历程中建立的第一国家, 在封建社会背景下, 统治者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李斯提出的焚书坑儒思想正好满足了地主阶级的需求, 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秦始皇作为当时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最强大的代表, 采纳李斯的建议符合历史背景发展现实。

从历史发展经验来看, 每一个朝代建立以后, 都面临多重思想的碰撞, 统治者实行文化抑制手段维护正统思想是必然, 秦朝统一六国之前, 是思想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新势力的发展必将消灭和抑制旧势力发展, 控制和统一国民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尽管残暴专政, 但确切地说, 是地主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制, 并且根据史料考究, 秦始皇统治时期, 儒家思想经典数量本身偏少, 秦始皇对焚书种类规定明确。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的焚书事件对我古代文化事业发展并没有造就毁灭性的打击。

二、秦遗书的流传打破文化专制

秦始皇焚书中, 对焚书的种类是严格明确的。秦朝时期, 图书概念的形成, 主要源于《诗集》, 而根据诗集收录可见, 其中包含《秦风》等多首。秦商鞅变法时, 学习的就是《法经》, 即后来逐步形成的《商君书》;秦始皇建国以后, 编撰了《吕氏春秋》, 该书籍在秦官府中被收藏。可见秦朝时期, 也存在悠久的藏书经历, 这些书籍未能被烧毁, 除了人才收藏之外, 最有可能的就是秦始皇的烧书范围有明确的规定。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下诏, 天下所有的《诗》、《书》, 以及诸子百家言论等均要烧毁, 但是诏书明确中央政府藏书不属于该要求之列。秦朝都城咸阳, 就藏有很多政府档案资料, 该部分书籍, 在汉灭秦以后, 纳入了汉朝的图书机构收藏中。秦始皇并没有下令焚烧所有书籍, 《诗》、《书》、百家语仅仅是禁止私藏, 博士仍然可以拥有这些文献典籍 (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 ;医药、卜筮、种树等实用的科技类图书则被保存了下来;秦国的历史著作 (秦记) 也没有被烧毁, 所以才会有司马迁的抱怨:“独有秦记, 又不载日月, 其文略不具。”[2]

秦始皇希望通过烧书办法, 实现文化专制, 推动愚民思想, 但是实践证明, 专制的文化统治, 并不能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 遗书的流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当时的遗书主要分布在三种机构或人群中, 第一是中央书府, 作为维护中央集权的中央机构———书府在中央的庇护下, 必然不会遭到破坏, 根据记载, 书府是秦朝时期位于咸阳图书规模最大, 书籍种类最全的机构。第二, 书籍主要流传在皇帝史官、秦博士官中, 史料考究, 秦始皇焚书的主要《诗》、《书》, 以及诸子百家言论等在这两类官员中仍有留存。第三, 则是一些豁免于焚书事件的儒生, 例如淳于越、叔孙通等, 这些儒生并没有遭到焚书坑儒事件的迫害, 鉴于他们对书籍的喜欢, 冒险藏书, 秦朝灭亡以后, 重视“以文治国”的汉朝建立, 在崇文的环境中他们继续进行收集, 所使用的书很多就是当时收藏的书籍。

而在民间, 针对秦始皇的禁书政策, 一些书籍爱好者也采用了很多冒险藏书的办法。他没有按照秦“挟书令”政策, 将书籍上交, 而是将书籍私藏起来。汉朝建立以后, 统治者为了充实中央图书机构藏书量, 实施奖励捐助政策, 很多秦朝时期被禁止的书籍得以呈现。像秦时曾为“柱下御史”的学者张苍献出了古文《左传》, 在鲁恭王的墙壁中还挖出用东土文字书写的《尚书》、《礼记》等一大批“壁中经”。秦始皇愚蠢的焚书之举没有征服人心, 也不可能真正地阻止中国文化的发展, 其残忍的坑儒行为同样不能征服人, 也不可能真正地阻断中国文化的传播[3]。

三、秦始皇焚书事件及遗书流传对史学文化的影响和历史启示

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 在当时得到了百姓的反抗, 并且时至今天, 当我们学习这段历史时, 对秦始皇的残暴和专制行径俱予以强烈的谴责。秦始皇焚书到底对我国史学和文化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遗书流传又给予了我们什么启示?我们该如何理性评价这一事件?

1.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的是秦始皇焚书事件确实对我国史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在历史发展的今天, 仍然存在很多秦及以前的历史谜团, 都找不到相关的史料进行考究, 秦及以前的大量的书籍在焚书事件中被毁坏, 关于某些特殊领域的史料记载存在缺失, 阻碍了我国史学考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 其次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秦始皇焚书事件, 该事件的本质是秦朝统治者为了统一民众思想而进行的一项文化专制运动。历史发展的车轮中, 无论哪个朝代中, 统治阶级想要实现国家的统一, 必然从政治、文化和经济等三个上面出手, 实现全面的统一。在思想文化统一中, 统治阶级总是从自我利益为出发点, 排除和消灭其他阶级的思想观点, 形成维护自我利益的政治思想观点。秦朝建立之前的战国, 是一个诸侯割据, 百家争鸣的时代, 在混乱的时代中, 形成了各种思想观点和文化流派,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 深刻认识到要想巩固中央集权统一, 必须进行文化抑制, 使其统治下的百姓也要形成与统治阶级一样的思想观。可见,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观点, 代表了地主阶级的根本思想, 焚书事件的发生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现实。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胡适曾经提出, 我国古代无论哪个学派的思想, 总是在排斥和抑制其他学派的思想, 这是思想发展的现实特点。特别是秦始皇实施焚书计划, 对焚书种类要求严格, 大部分珍贵的书籍还是被保留下来。焚书对文化发展的破坏程度之大, 但不足成毁灭性, 也不会影响我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3. 秦始皇焚书事件反过来恰恰说明了其对史学发展重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 建立了中央专制政权, 他认识到史书对国民的思想影响非常大, 国家统一后, 要想使国家稳定发展, 必须稳定民众思想, 防止民众在史书教育中燃起复国思想, 这样秦朝就可以永久繁荣昌盛下去。可见, 秦始皇积极肯定了史学发展对国民思想的影响之重。

4. 秦始皇统治时期, 采取了文化专制策略, 以控制国民思想, 进行焚书事件, 抑制思想对民众的传播, 然而事实是, 在史学的发展中, 人类的文明一直呈现前进的发展趋势, 高压政策并没有影响后期我国文学的繁荣, 焚书并没有把书烧尽, 反而激起了一部分私家藏书人, 保护了大量的珍贵书籍, 并被流传下来, 可见极端的文化专制并不能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 只有给予国民思想以自由和发展, 才是文化政策努力基本的方向。

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接受宰相李斯的建议, 实施“焚书坑儒”, 客观来说, “焚书坑儒”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是当时社会时局发展相呼应, 作为我国第一个封建社会国家, 秦始皇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焚书坑儒”本质是一场维护中央集权的文化专制政策, 反映了地主阶级思想对其他思想的专制和消灭。

我们应该客观评论秦始皇焚书事件及遗书流传对我国史学、文化的影响:秦始皇焚书事件, 确实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但不足成毁灭性, 也不会影响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该事件的本质是秦朝统治者为了统一民众思想而进行的一项文化专制运动;秦始皇焚书事件反过来恰恰说明了其对史学发展的重视。

秦始皇的焚书政策, 并没有把书烧尽, 反而激起了一部分私家藏书人, 保护了大量的珍贵书籍并流传下来。这告诉我们:极端的文化专制并不能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 只有给予国民思想以自由和发展, 才是文化政策努力的基本方向。

参考文献

[1]贾军喜.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一些探讨[J].改革与开放, 2011 (24) .

[2]仝冠军.“焚书坑儒”与秦朝文化政策[J].出版发行研究, 2012 (5) .

[3]王学理.秦皇烧书书未绝[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6 (5) .

焚书坑儒 篇2

博士齐人淳于越对这番话很是反感,立刻上前反驳说我听说殷周之王长达千年,分封子弟功臣,作为自己的辅佐。现在陛下您据有四海,而子弟却为普通人,突然有什么变故的话,没有左右手,您靠什么相救?做事不学古人而能够长久的,我还没听说过。现在青臣又当面阿谀,加重您的过错,他不是忠臣。”

在这段话中,淳于越虽然指责了周青臣,但重点并不在此。他实际所提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原则性的,即要向古人学习;另一个是具体的,即要分封子弟功臣。对此,秦始皇并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下其议”,也就是把淳于越的意见交给大家去讨论。

丞相李斯便在此时提出了他著名的口号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李斯认为,历代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治国,并不是有意要标新立异,而是因为时代在变,治国方法当然也要变。他对秦始皇说:陛下您开创的大业,建立的万世功劳,本来就不是愚儒所能理解的。

再说,淳于越讲的三代的事情,哪里值得效法!当时诸侯并争,所以用优厚的待遇招募游学之人,如今天下已经安定,颁布了统一的法令,当百姓的就应该努力务工务农,读书人就应该学习法律条文。现在那些读书人不好好学现在的东西,却拿古的东西来抨击现在,惑乱百姓。过去天下大乱,没有人能够把它统一,所以诸侯并起,说起话来都是以古非今,用些装饰虚妄的话来搅乱事实,人人都把自己的一家之学看作是好的,来批评皇帝所建立的东西。

现在您统一了天下,辨清了黑白是非,他们却还要尊私学,相互用一些不法的东西教给别人。听到上面下了命令,就各自用自己的学说来议论它,进了朝廷在心里嘀咕,出了宫门又街谈巷议的,夸耀皇上听他的话来博取名声,把奇谈怪论看作是高明,率领大家说诽谤的话,像这样下去,那么,皇上您的威信会下降,而下面就会结党,必须要禁止它。

李斯就是在讲完这些话后正式提出了焚书的主张。他说:“凡是不以秦为正宗的历史书,全烧了。不是担任博士官的,敢有藏诗书百家著作的,也都让官员给烧了。有敢于在一起谈论诗书的,杀了以后抛尸街头。用过去否定现在的人,官吏知道而不举报,与他同罪。所以有专家认为焚书坑儒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弥天大谎,他的主人公不应该是嬴政而是李斯和当时的历史背景。

命令下达三十天后,还不把诗书烧掉的,脸上刺字,去修筑长城。医药、卜筮、种树的书不烧,如果想要学法令,以官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焚书就这样开始了。《资治通鉴》中也有内容基本相同的记载:焚书方案是李斯策划的,方案拟成后正式上奏秦始皇,秦始皇批准后,正式颁发焚书令,天下遂大张旗鼓烧书。由秦始皇一个人来承担责任,恐怕不太公平。而且秦始皇认为,他烧的书都是“不中用者”,他已经“悉招文学方术之士甚众,欲以兴太平”。

再看看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坑儒的记载是这样的:方士侯生、卢生本来是受命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死的仙药的,后来因为不满意秦始皇的所作所为,逃走了。此举激怒了秦始皇。他觉得自己花费巨资却求不到仙药,善待儒生,听到的却都是诽镑的话,于是就让御史(也就是刑狱之官)把那些读书人捉来审问,读书人互相告密,秦始皇便亲自圈定了犯禁者的名单,共460余人,把他们活埋了。活埋以后,又告知天下,以示惩戒。

“焚书坑儒”是非说 篇3

“焚书坑儒”的由来

在今人看来如此血腥无道的戕杀政策,竟只源于洒宴上的一次争论。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盛大的酒会,许多达官显贵被邀列席。当时有个叫周青臣的官员在宴席上大拍皇帝的马屁,面谀他是自三皇五帝以来,最有威德的君王。本来君王设宴,臣下称颂,相互吹捧,也是情理之事。可是,就有这么个书痴博士叫淳于越,自誉为清流,不谙官场之道,当面斥责周青臣的奴才嘴脸,在皇帝和众大臣的面前大放厥词,称古今天下惟有“师古”才能长久。这时身为丞相的李斯对此大为小满,为了搏回皇帝的脸面,大加呵斥,认为像淳于越这样的文臣“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的谬论纯粹是蛊惑百姓,危害社稷。李斯转而谏言要始皇对这些人严加惩处,并提议把除《秦记》、占卜等以外的书籍全部焚毁:除宫廷所藏图书外,天下百姓私藏的《诗》、《书》等诸子典籍全部由当地官员负责烧毀,胆敢有谈论《诗》、《书》者。以妄议古今之罪杀而弃市。至此,一场血雨腥风的运动拉开序幕。

也许有人惊叹,仅因臣下的一番言论,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吗?这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维护皇帝颜面这么简单的事,还有更深层的缘由,其因有三:一则,李斯本崇信法家,对儒家的那套仁政德治并不认同,在意识形态上加以歧视。二米,李斯高居相位,需要依靠强权来排除异己,树立威望。再则,秦始皇刚刚鼎定天下,费了好人的劲才消灭六国,而这些文臣竟又提出“分封天下”的舛论,并对始皇的功绩不以为然。这些都促使始皇深感社稷小固,需要来一次思想上的大清洗。故而,在种种因由的交织下,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焚书坑儒”运动。

坑杀的都是儒生吗?

这场由“古今”之辩而引发的论战,实质上已演绎成了法家与儒家的对弈。那么,是否焚烧的就只是儒家之书?而坑杀的只是儒家之士呢?其实不然。有学者提出秦始皇焚的只不过是当时的一些无用之书,坑的也并不是儒生,只是一群方术之士,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江湖骗子。

秦始皇是十分崇信方术的,他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永续帝业。民间如今还流传着徐福尔渡、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故事。据《史记》所载,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因羡慕传说中长生不老的“真人”,曾命侯生、产生等方士去求神问药。这世上本没有长生不老药,更无“真人”、“仙人”,方士们自知无法交差,就纷纷出逃,秦始皇闻讯后大怒:“方士本来是求神炼丹的,现今侯生等人逃离宮中却不禀报。而且徐福等人耗费我巨额财赀,终不见归。况且卢生等人受我加官进爵,今天也来毁谤我,我以恩德来对待他们,他们却不回报,”于是下令对所有在咸阳的诸生文生,细加拷问,有妖言惑众的,以谋乱社稷、蛊惑百姓的罪名进行惩处。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御史开始悉案问诸生。诸生们深感不妙,纷纷避祸。其中有460余人,因被供犯禁而被秦始皇活埋于咸阳。这就是所谓的“坑儒”。

从《史记》和后世的文献中,我们发现,令秦始皇愤慨的是侯、产、徐福等炼丹的方士,并非儒生,而且坑埋的人中,并无确切记载都是儒生。何况《史记》记载此事并无“坑儒”一词,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说:“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可见,按司马迁的说法坑的只是术上,并非儒生。那么是谁提出“坑儒”一说的呢?我们追本溯源,发现最早见诸笔端将“术上”改为“儒生”的是《古文尚书》的前序。《古文尚书》早在清代就被学者定为伪书,乃是后人讹作,故而不足为凭。

那么,为什么《尚书》要作“伪证”,嫁祸“始皇”呢?其实,这与《尚书》本身的周遭有关。当时,秦始阜确有“焚书令”,时任博士官的伏生,惧怕典籍遭焚,携简册隐遁,藏十自家壁中以避祸。汉代以降,皆儒学当道,不免有人深感切齿之痛,遂生诬蔑之辞也就不足为奇。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坑术士呢?其原因有二;一因那些方士没能按照秦始皇的意愿,寻找到“长生不老”药;二则在于那些方士妄议朝政、造谣滋事,所以秦始皇得以除之。由此看来,“坑儒”并非始皇本意,即便坑埋中杂有儒生,也可能是因乱席卷的。因此,“坑儒”一说是站不住脚的。

“焚书”后果真书文绝迹?

“焚书”的政策的确对中国先秦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致命的打击,以至于司马迁也感叹“六艺从此缺焉”。那么,秦代果真“书文绝迹”?

其实不然。单单从李斯的《焚书议》中,我们就可以窥见一斑。第一,焚毁的书只是涌盖了儒家在内的诸子苫述,《秦记》等史书尚存。第二,只焚民间所藏图书,而国家所藏图书尚存。第三,并非意指今后就不读节,而是要百姓以吏为师,勤学法令。第四,特別注明医药、占卜、农艺等书籍不在焚毀之列。可见,“焚书”旨在消弭非士流思想,或者说是非法家的思想,并非是弃书不习,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何况,只允许宮廷贵族藏有图书,而不许百姓私藏,这分明是一种愚民的政策。相比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董卓“焚书”、明朝的“八股文”、清代的“文宁狱”都有异曲同工之效,只不过是愚弄百姓,稳固根基,树立统治阶级的奴化思想而已。故而,“焚书”不会招致书文绝迹。而后世文人愈加诬辞,白般贬低,出只不过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进行辩驳而已,与李斯的借刀杀人无异。

姑且,我们承队“焚书”遗祸甚远,那么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如何?是不是秦朝上下都认真执行了呢?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一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如湖北秦墓中出土的简帛,涉及天象、式法之类的方术书特别多,故此坑术士和焚书的政策对楚地影响不大。而且简帛中残存了战国时的楚字,可见秦灭六国并没有完全消弭本地文化,仅凭一场“焚书”运动就使书文绝迹,不免笑谈,

秦始皇的愚民政策,非但没能使秦朝千秋万代,反而国家迅速灭亡。掀开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陈胜、吴广都只是些目不识丁的农民;起兵于江东的项羽、刘邦也都只不过是寡民小吏,亦绝非鸿儒文士。可见,秦始皇将矛头直指儒生不免冤枉。项羽得胜咸阳后,开始火烧阿房宫,宫廷内所藏图书都被付之一炬。反倒是民间藏书,在汉代后人暈涌现,如鲁工毁孔于宅所得孔壁书,河间献王广罗天下的古书等等。正是这些民间藏书的幸运保存,使得汉以后的《诗》、《书》等儒家经典愈加流传。

而当初秦朝特准保护的医药、卜筮、农艺等书籍却在战乱之中遭致陨灭的境地。要不是得益于后世考古工作者的挖掘,不少星象、占卜、养生、病方、脉经等书籍可能就此埋没。如果没有后世考古上作者的挖掘,今天我们对先秦的科技著作的认识和了解也就只能永远停留在《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那张书单上了。

焚书坑儒 篇4

一、“坑儒”事件的缘起与发生

“坑儒”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12年 (秦王嬴政即位第35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一方面认为自己功德超过了三皇五帝, 大肆加以夸耀;另一方面则积极寻求长生不老药来延长自己的寿命。公元前219年 (秦王嬴政即位第28年) , 秦始皇到东方的郡县去巡行, 遇到了齐地的徐巿等人上书, 说海里有三座叫蓬莱、方丈、瀛洲的神山, 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他们请求秦始皇能让他们斋戒沐浴后率领童男童女前往寻觅。于是秦始皇派遣徐巿带着几千个童男童女, 到东海去寻求仙人。公元前215年 (秦王嬴政即位第32年) , 秦始皇巡行到碣石, 派燕人卢生寻求名叫羡门和高誓的仙人, 又派韩终、侯公、石生去寻求不死的仙药。公元前212年, 一直替秦始皇寻求长生不死药而不可得的侯生、卢生互相商议说:秦始皇的为人, 天生脾气刚强暴戾, 自以为是。他从诸侯出生到兼并天下, 凡事称心如意任意妄为, 于是就自以为从古到今没有人能胜过自己。他专门任用与宠幸治狱的官吏。博士虽然有七十个, 只不过是充个人数, 从不曾被他采用。丞相及大臣都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 一切事情都倚靠皇帝办理。皇帝喜欢用刑法杀戮来建立威严, 天下人都害怕触犯法网而小心翼翼地保存自己的俸禄, 不敢竭尽忠诚。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失, 一天比一天骄狂, 大臣们整天提心吊胆净说些谎言欺骗他, 以博取他的欢心……天下大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 皇帝要批阅的文书多到用称子量, 白天夜晚都有上呈的文书, 不回复上呈的文书皇帝就不休息。我们不可以替贪恋权势到这种地步的人寻找长生不死之药。于是侯生、卢生两人就私下逃走了。秦始皇听到二人逃走的消息非常愤怒, 就派御史审问居住在咸阳的跟随侯生、卢生的那些人, 这些人为了免除自己的罪行“传相告引”, 竞相揭发他人, 结果发现其中触犯法令的就有四百六十多人, 秦始皇最后下令把“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皆坑之咸阳”[1], 以昭示天下, 警告后人, 还有更多的触犯法令的人被发配到边境。这就是“坑儒”事件。

二、“坑儒”事件中所坑杀的是触犯了秦朝法律的方术士

虽然“坑儒”从字面意思理解是“坑杀儒生”, 但“坑儒”这个词语是后人发明使用的, 当时秦始皇坑杀的根本就不是“儒生”, 更不能说是“坑杀读书人”。从《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来看, 让秦始皇不满的并不是儒生, 引发“坑儒”事件的也不是儒生, 而是那些在愚弄秦始皇、骗取耗费了大量的国家钱财后, 还诽谤朝廷、蛊惑人心的方术士们。如前所述, 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 先后委派韩终、徐巿、卢生、侯生等为其寻找、炼制长生不老药。但“韩众 (同“终”) 去不报”[1];“徐巿等费以巨万计, 终不得药, 徒奸利相告日闻”[1];而卢生等人则在耗费巨资、三番五次地戏弄秦始皇之后又大肆诽谤秦始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三十二年, 当秦始皇前往碣石时, 曾派卢生访求仙人羡人、高誓。卢生出海没有找到仙人, 回来后为了推脱责任, 就用鬼神之事来愚弄秦始皇。他们向秦始皇献上谶纬图书, “曰‘亡秦者胡也’”[1], 意思是说他们之所以没有能找到仙人仙药, 是因为“胡”人的存在阻碍了仙人的出现。“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 略取河南地”[1]。过了几年, 他们仍然无法找到仙人和仙药。于是在三十五年, 卢生又游说始皇说:臣下等人寻求灵芝奇药以及神仙, 老是找不到, 这是因为一些东西在妨碍我们的行动。方术中, 君主要经常隐藏行踪以躲避恶鬼, 恶鬼避开了真人才能出现。君主居住的地方被臣子知道了, 就会妨碍神的出现……现在陛下您为了治理天下, 生活无法安静平淡, 希望您居住的宫殿不要让人知道, 然后才能找到长生不死药。秦始皇听后, “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 帷帐钟鼓美人充之, 各案署不迁徙。行所幸, 有言所者, 罪死”[1]。在这种情况下, 卢生、侯生依然找不到也制造不出长生不老药, 于是他们又把责任都推到秦始皇身上, 说他“刚戾自用”, “贪于权势”, 说正因为秦始皇是这样的人才导致他们“未可为之求仙药”[1]。秦始皇知道后气愤地说, “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 今乃诽谤我, 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 吾使人廉问, 或为妖言以乱黔首”[1]。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才派御史进行察问, “御史悉案问诸生, 诸生传相告引, 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皆坑之咸阳”[1]。这里用的词语都是“诸生”, 不是“儒生”, 这些“诸生”主要是指那些追随卢生、侯生的方术士们。而这些“诸生”们在遭到查问时竟“传相告引”, 互相揭发彼此的违法行为。正是在掌握了“诸生”所犯的罪行之后, 秦始皇才下令把“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皆坑之咸阳”[1]。可见, 被秦始皇坑杀的并不是“儒生”, 而是“犯禁”的“诸生”, 即那些追随侯生、卢生的方术士们。这些方术士或者是参与了挪用或贪污秦始皇拨给他们用来寻找仙药和炼制仙药的钱财, 或者是参与了诽谤朝政、蛊惑民心, 从而触犯秦王朝的法令。《史记·儒林列传》则把与读书人有关的“焚书”“坑儒”两件事直接写成“焚诗书, 坑术士”[2], 由此可见, 当时被坑杀的人主要是“术士”。《剑桥中国秦汉史》也认为, 正是侯生、卢生谩骂秦始皇、并逃之夭夭的事件惹怒了秦始皇后, 他才“下令调查与两个方术士有往来的文人。这些人互相指责。秦始皇于是亲自挑出460名触犯禁令的人, 把他们全部处死”[3]87。

三、有秦一朝对儒生还是重用的

从文献记载来看, 秦始皇乃至整个秦朝对读书人特别是儒生都是加以重用的。秦朝设立有专门的博士官, 而且人数众多。在秦朝的众多活动中皆有儒生和博士官们的参与。如三十四年引起焚书的那次秦始皇寿宴上, 就有“博士七十人前为寿”[1], 其中鼓吹分封诸侯的齐人淳于越就是一位博士官。如二十八年, 秦始皇东巡到邹峄山, 要在山上树立石碑, 就“与鲁诸儒生议, 刻石颂秦德, 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1]。由此可推知以后秦始皇巡行时在各地刻石立碑写碑文都应该有儒生的参与。三十五年侯生、卢生逃走的消息传来后, 秦始皇还说自己“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 欲以兴太平”[1]。三十六年, 有人在一块陨石上书写“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语句, 秦始皇派御史追查没有结果, 秦始皇下令把居住在石旁的人通通抓起来杀了, 并用火烧掉这块石头。秦始皇闷闷不乐, “使博士为仙真人诗”[1], 当他出游天下的时候, 传令乐工演奏歌唱。也在三十六年, “始皇梦与海神战, 如人状。问占梦, 博士曰:‘水神不可见, 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 而有此恶神, 当除去, 而善神可致’”[1]。秦始皇听取了博士的建议, 派人射杀了海里的大鲛鱼。陈涉起事后, 秦二世也召集博士们进行咨询, 其中主张赶快发兵攻打陈涉的就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4]。西汉初年的一些著名的儒生, 都在秦朝做过博士官。如《古文尚书》的传世者济南人伏生, “为秦博士”[2];如帮助西汉初年刘邦制定朝廷礼仪的叔孙通, “秦时以文学徵, 待诏博士”, 而且叔孙通降汉时, “从儒生弟子百余人”[4]。另外, 西汉初年的著名儒生中, 还有“陆贾, 秦之巨儒。郦食其, 秦之儒生”[5]。以上这些儒生在秦朝都没有遭到坑杀与迫害。不仅如此, 秦虽然焚烧民间的《诗》、《书》, 但统治者自己还是很重视《诗》、《书》的作用的。当秦二世整天沉湎于声色娱乐时, 曾经提出焚书的丞相李斯进谏说:“放弃诗书, 极意声色, 祖伊 (注:商纣时的贤臣) 所以惧也;轻积细过, 恣心长夜, 纣所以亡也”[6]。由上述事实我们可以看出, 秦始皇虽然对儒家鼓吹的恢复古代分封诸侯制的主张不采用, 并限制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诸子百家思想在民间的传播, 但儒生和儒家的一些思想在朝廷中依然是很受重用的。这也说明了有秦一朝, 虽然以法家思想为根本治国原则, 但并没有完全排除对儒家思想的借用。正如南宋郑樵根据上述《史记》中所记载的史实得出的结论说:“齐、鲁之风原未尝替……则知秦时未尝废儒。而秦始皇所坑者, 盖一时议论不合者耳”[5]。因此, 儒生遭到大规模迫害甚至被“坑杀”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从以上史实的分析中, 我们不难看出:在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指导思想的秦王朝, 统治者们并没有轻视与憎恨儒生, 更没有无缘无故地大规模地坑杀儒生。相反, 儒生是得到了重视与使用的。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坑儒”事件中所坑杀的是那些追随卢生、侯生并触犯了法令的部分方术士们, 根本不是“儒生”。

参考文献

[1]史记·秦始皇本纪.

[2]史记·儒林列传.

[3]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杨品泉、张书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4]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5]通志·校雠略一.

焚书坑儒是什么意思 篇5

【拼音】:fén shū kēng rú

【解释】: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也指“坑儒焚书”。比喻对文化和文化人的摧残。

【出自】: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示例】:梁斌《红旗谱》四二:“满清入主中原,~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褒贬】:贬义词

【英语】:Burning of books and burying of scholars;burn books and bury the literati in pits;burn books and bury Confucian scholars alive;burning books and burying Confucian scholars alive;burn books and bury alive Confucian scholars ;

焚书坑儒造句

二千年前,暴君秦始皇最初统一中国,曾建造了长城并焚书坑儒。

粉墨登场是什么意思

【拼音】:fěn mò dēng chǎng

【解释】: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这里指演戏前涂上的粉或墨。原指用粉墨化装,登台表演。现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出自】: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示例】:老舍《四世同堂》七:“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褒贬】:贬义词

【英语】:make oneself up and go on stage;embark on a political venture

粉墨登场的近义词

优孟衣冠 袍笏登场 抛头露面 浓妆艳裹 走马上任 油头粉面

粉墨登场的反义词

销声匿迹 匿影藏形

粉墨登场造句

这跳梁小丑又一次粉墨登场了。

自从他退休后,就很少有机会看到他粉墨登场了。

历次运动会,都有一些投机分子粉墨登场,妄图占据高位。

清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一大批坏人纷纷粉墨登场,整个国家一片混乱。

人焚书未焚 篇6

知道有危险,偏偏要刻印出来。取个叛逆的书名,更像是有意作对,自愿充当靶子。这样的异端异人,自然为封建时代的专制统治所不容。李贽最终被害死,大概是顺理成章的事吧?

中国封建王朝,自汉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专制,手段很丰富,一般还是不动用武力的。批评孔子的如王充、刘知几等,均未遇难。我冒昧说一句,卓吾先生是自寻死路。谁叫他把屁股坐歪了呢?

卓吾先生是直肠子,率真,任性。当官时,就常与名僧坐论玄虚。后来干脆进山不出,终于获得免职。免职后,又不回家,自称流寓客子,在朋友家住着。他喜欢当面指出别人错误,不留面子。有俗客来会,话不投机,便叫别人坐远点,说是嫌臭。研墨伸纸作书法时,脱衣大叫,窜上窜下,作兔起鹘落之状。有一天感觉头痒,嫌梳起来麻烦,干脆就刮成光头,只留鬓须。他这样超脱,朋友能理解,却害怕影响下一代。更主要的是他发异端邪说,弄得学者朋友钦佩其才能,却害怕其口舌文章。所以每一处先生都不能住得久长。

李贽对生死问题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生之必有死也,犹昼之必有夜也。”即然不能长生,死又不能避免,所以,“勿伤逝,愿伤生也!”

对死看得很超然,但死法却很重要。因为死法是生命的最后形式,需要重视。为此,李贽特作《五死篇》,进一步阐述。他认为程婴、纪信、聂政、屈原之死,是天下第一等好死。其次,临阵而死,不屈而死,也属非凡。下面是尽忠而死,功成而死。前者不知君,是愚;后者不知足,亦属愚,但总算是善死。“智者欲审处死,不可不选择于五者之间也。”

然而天下绝大多数是终老病死,这当然属于庸夫俗子了。他们顺其自然,总比那些临终时还要做几句诗,表白自己不怕死的人好些。好在不说谎,不沽名。

“丈夫之生,原非无故而生,则其死也又岂容无故而死乎?”老头子很清醒,知道前五种死法不可得,对庸人死法又不甘心。怎么办?“唯有做些小买卖耳……英雄汉子,无所泄怒,既无知己可死,吾将死于不知己者以泄怒也,谨书此以告诸貌称相知者,闻死来视我,切勿收我尸!”

李贽捍卫的是自己的思想,就不需要折衷、策略和实用。这种不宽恕精神,后来也在鲁迅先生身上闪现。李贽实际是给自己设计了一张蓝图,最终以行动将其变成现实。他在一个时代中,是孤独的。

革命家的行动是革命。思想家的行动是言论。当学者们纷纷审时度势,明哲保身之时,李贽就显得不识时务了,终被逮捕。

据袁中道《李温陵传》,受审时,李贽因病卧于阶上,拒不认错,说:“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判官都笑他倔强。也不像有杀他的意思。“久之旨不下,公于狱舍中作诗读书自如。一日,呼侍者发。侍者去,遂持刀自割其喉,气不绝者两日。”

卓吾先生既然能在狱中作诗读书,肯定饭吃得饱,也不至于时时挨板子。据袁中道推测,很可能不判,遣送回原籍了事。偏偏他要自割其喉,到底图个啥?侍者问他:“和尚痛否?”他用指头在手上写字:“不痛。”也许卓吾先生真的不痛。他正在对不知己者泄怒,如何能感到痛?

李贽这回做的可不是小买卖,而是大买卖了。他是为捍卫自己的思想而死。他的自杀,成了对封建专制最有力的一击。

明王朝也算是运气不好,遇上李贽这种疯和尚,关押一下,就自刎,弄得好不尴尬。

其实明王朝的选择也不多,为了朱家的江山永固,就只有消除异端。面对李贽的敢说敢怨敢怒,就只有采用武力。对李贽,武力是无效的,他死不改悔,这就有些伤脑筋,最终大概还是只有杀了干净。无奈卓吾先生抢了个先手!

我国历史上的4次焚书 篇7

秦始皇“焚书”: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除《秦记》、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如百家语、诗书等,限30天交官府烧毁,逾期不交,“黥为城旦”(脸上刺字,罚服筑城劳役4年),无数文化典籍化为灰烬。

梁元帝“焚书”:公元554年10月,西魏派常山公于瑾、大将军杨忠率兵5万南下攻梁。同年11月,魏军攻破江陵。这时,梁元帝认为,自己读书破万卷,仍免不了亡国,读书还有何用?于是,他就命舍人高善宝把所有14万册图书聚集在一起烧掉,随后,便到西魏军营投降。

乾隆帝“焚书”:乾隆帝即位后,历时10年,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但是,乾隆帝编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据统计,在编书的10年中,仅浙江省就毁书24次,被毁书籍多达538种、有13862部之多。整个乾隆时期,共焚毁各种书籍达71万卷之多。

上一篇: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下一篇:数字的起源与发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