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防治

2024-10-11

鱼病防治(精选12篇)

鱼病防治 篇1

春季水温开始回升, 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有害细菌、寄生虫等打破休眠, 大量繁殖滋生, 加上鱼体经过长时间越冬后, 营养大部分被消耗, 体质弱, 抗病力差;再加上春季拉网等操作使鱼体受伤, 易被细菌侵袭引发鱼病。所以, 春季预防鱼病是每年水产养殖的大事, 做好此项工作,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由于拉网等操作造成鱼体损伤引发的鱼病

1. 水霉病

又称肤霉病, 疾病早期肉眼看不出有什么异状, 当肉眼能看到时, 菌丝已向鱼体伤口侵入, 并可深入至肌肉, 蔓延扩展, 向外生长的菌丝在体表或卵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棉毛状物, 此病肉眼观察可作出初步诊断。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 鱼体组织坏死, 病鱼游动缓慢, 食欲减退, 患处肌肉腐烂, 最后衰弱而死。

预防措施:进行综合预防, 严禁拉网、运输和放养过程中使鱼体受伤。可全池遍洒百万分0.6的漂白粉精, 或者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全池泼洒, 受伤处涂10%高锰酸钾水溶液。亲体受伤严重时, 每公斤体重注射链霉素15毫克。鱼卵水霉病的预防注意鱼巢及孵化用具清洗、消毒, 鱼巢上粘附的卵不要过多, 附有卵的鱼巢放入百万分之7浓度的孔雀绿水溶液中药浴10~15分钟, 每天1次, 连续两天。

2. 赤皮病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 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皮肤溃疡;鱼鳍基部充血, 鳍条末端腐烂断裂, 常烂去一段, 鳍条间的软组织也常被破坏, 使鳍条呈扫帚状, 称为蛀鳍。此病一年四季流行, 尤以北方在越冬后春季最易暴发, 主要危害草、青、鲤、鲫和团头鲂等鱼种。

预防措施:严防鱼体受伤, 在发病季节15~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 浓度为15~20克/立方米。或者用漂白粉1~1.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在鱼种放养前, 每立方米水体用l0克漂白粉, 浸洗鱼体20分钟。

3. 竖鳞病

又叫松球病、林立病, 是因水质恶化、鱼生活环境突然温差变化过大, 或鱼体受伤被细菌侵入所致。患病鱼的鳞片局部或全部竖起像松球样张开, 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 用手指按压鳞片, 有半透明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 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还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腔膨大、腹水等症状。患病鱼游动迟缓, 呼吸困难, 鱼体腹部向上, 如不及时治疗, 病鱼2~3天死亡。该病主要发生在春季。主要危害鲤鱼、鲫鱼、鲂鱼、草鱼及金鱼等品种。发病范围广, 从鱼种到成鱼均有发生。

预防措施:放鱼前彻底清塘, 清除过多淤泥, 并用生石灰、漂白粉或鱼用清塘净等进行清塘消毒。亲鱼患病每公斤鱼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15~20毫克。

4. 其他细菌性鱼病

包括细菌性烂鳃病及肠炎病等。防治措施: (1) 从4月底开始, 每隔半个月, 按每亩用15~25公斤生石灰, 全池泼洒1次。 (2) 每10公斤鱼用大蒜50克捣碎, 拌入饵内连喂3天。 (3) 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水质清洁, 鱼种、饵料、食台及工具严格消毒。

二、由于越冬引发的鱼病

1. 锚头鳋病

锚头鳋是大型寄生虫, 肉眼可见, 主要寄生在多种淡水鱼的鳃和鱼体表皮组织, 吸食营养液, 因而使寄生的部位红肿发炎, 出现红色斑点, 并容易被水霉所附着, 或感染其他病菌。病鱼焦燥不安, 摄食量减少, 逐渐消瘦死亡。

防治措施:鱼池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发病鱼池用百万分之0.7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5∶2) 全池泼洒。发病时用十万分之1浓度的高锰酸钾浸洗鱼体1小时以上。每亩用松树枝叶10~12公斤, 扎成5~6捆, 插挂在食场周围, 或捣碎浸汁全池泼洒。放肥或冲入新鲜水改变水质, 也可使虫体脱落, 有一定疗效

2. 斜管虫病

鲤斜管虫寄生在鱼鳃和皮肤上, 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粘液增多, 呼吸困难, 鱼体瘦弱发黑, 游动迟钝, 随即死亡。春秋两季流行。

防治措施:用含氯制剂彻底清塘消毒, 杀灭病原体。鱼种入池前, 用8毫克/升硫酸铜或2%食盐溶液浸洗20分钟。病鱼用浓度为百万分之8的硫酸铜液浸洗30分钟, 用百万分之0.7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5∶2) 全池泼洒。

3. 小瓜虫病

小瓜虫寄生处形成直径1毫米的小白点, 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 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 同时伴有大量黏液, 表皮糜烂, 脱落, 甚至蛀鳍, 瞎眼, 病鱼体色发黑, 消瘦, 游动异常, 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措施: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杀灭小瓜虫包囊。发病鱼塘每亩水深1米用辣椒粉21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公斤药水, 全池泼洒, 每天泼1次, 连泼2天。用2克/立方米的亚甲基兰全池泼洒, 每隔3天泼1次, 连泼3次。

鱼病防治 篇2

关于印发《老关镇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

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老关镇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相关企业: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经研究,决定制定《老关镇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实施。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老关镇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根据区安全生产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粉尘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消除职业病危害隐患,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和重大事故发生,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今年专项整治以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和进一步完善职业

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规范对劳动者的健康监护,改善作业场所劳动条件为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逐步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达到以下目标:

(一)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并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至少配备一名合格的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病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二)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新、改、扩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必须落实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进一步提高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备案)率、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率、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率;

(三)用人单位必须制定年度职业健康监护计划,进一步提高职业健康体检率(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离岗时体检)、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职业禁忌人员调离率;

(四)提高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等工作方面的监督检查率,查找问题,督促整改。

三、整治范围:

此次专项整治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突出以下重点行业:水泥厂;、危化品行业、乳化胶等企业。

四、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制定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有毒有害作业工作岗位和场所,要制定和落实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二)依法开展劳动者的健康监护。用人单位必须制定并落实劳动者健康监护管理制度,依法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及时调离并安臵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将劳动者的健康检查结果、调离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三)依法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应在合同中写明或如实告知岗位中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以及相关待遇等;对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卫生宣传与培训,做好宣传培训和考试考核记录,并归档;查清本企业有毒有害物品和操作岗位,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在有毒有害作业工作岗位和场所,要设臵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上墙明示。

(四)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必须有通风、排毒、降温、除尘等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同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保证劳动者正确使用,做好防护用品发放记录。

(五)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用人单位对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要定期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并公布监测结果,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使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内。

(六)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及“三同时”审查。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依法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须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

使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验收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一并进行。

五、时间部署:

(一)培训动员阶段(7月份):由镇卫生院、安全办组织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宣传培训和整治动员,全面部署整治工作。

(二)自查整改阶段(8月份):由镇卫生院、安全办做好辖区内整治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各相关企业要对照专项整治的要求,对发现的存在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隐患。并在7月20日前报镇卫生院。

(三)集中整治阶段(9月):由镇卫生院、安全办组织力量,开展全面整治,提出职业卫生整改意见,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各项职业卫生措施,并对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组织复查。镇卫生院、安全办将对相关重点单位进行抽查,对仍未按要求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或拒不整改的,将依法查处。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各企业要从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实施工

作方案,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将专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确保切实取得实效。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镇安全办、卫生院、劳动保障所、工会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综合治理合力,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突出重点,依法整治。镇安全办、卫生院应认真做好辖区内相关企业的调查摸底工作,明确整治对象及整治重点。认真发行法定职能,进一步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对未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未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未开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培训和健康监护以及其它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查处情况按季度报安监部门备案;对作业方式极其落后,职业病危害、安全生产隐患严重,不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企业,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坚决予以关闭,确保本次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此页无正文)

主题词:职业病 专项整治 工作方案 通知 老关镇党政办公室 2011年6月28日印发

渔业农闲时节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篇3

【关键词】 农闲时节 鱼病防治

渔业的农闲时节主要是秋末至春初这一段时间,此时大部分水产养殖的商品鱼类都已捕捞上市,渔民朋友们很容易放松对水产养殖的日常管理和鱼病防治工作。这样会对来年水产养殖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防范,现将这一时段比较常见的鱼病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供养殖朋友参考。

一、小瓜虫病:又名白点病,此病主要危害养殖鱼类鱼种、越冬期间的罗非鱼及金鱼,初冬至春末,水温15-25℃时易流行。发病症状肉眼可见病鱼体表、鳍条、鳃上布满白色小点状囊泡。严重时似覆盖一层白膜于病灶表面。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鳃上粘液增多,鳃小片充血,出血或坏死,鳃丝粘在一起,糜烂,影响呼吸;虫体寄生在眼部时,可使眼球混浊,发白;病鱼反应迟钝,游动缓慢,停止摄食。防治办法:(1)越冬池用生石灰清塘,以杀灭小瓜虫孢囊,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可减少此病的发生;(2)采用生姜辣椒合剂,每亩水深1m,用辣椒粉250g,生姜干片100g,煎煮成25kg药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2天;(3)亚甲蓝3ppm全池泼洒,每3天一次,连续3次;(4)福尔马林15-30ppm全池泼洒;(5)阿维菌素0.0-0.03ppm全池泼洒。

二、水霉病:又叫白毛病,此病为鱼卵和鱼苗、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以晚冬和早春最为流行。当水霉的动孢子通过鱼体伤口侵入后,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生长成丝,肉眼可见呈白色或灰白色的小块旧棉絮, 菌丝长的像沾着一个小棉球,病鱼焦燥不安、运动失常,最后衰竭而死。受害鱼卵呈辐射状浸在水中,似灰白色的小绒毛球,严重者易成批死亡。 防治办法:(1)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密养;(2)用6-7ppm孔雀石绿浸泡鱼卵2-10分钟,或全池泼洒;(3)全池泼洒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使池水呈8ppm浓度;(4)制霉菌素按50-100mg/kg体重加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每天1次,连喂5天。

三、赤皮病:又称“擦皮瘟”、“赤皮瘟”,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以春末夏初为常见,但冬春严寒,鱼体皮肤冻伤后也易发此病,是草鱼、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是病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松动脱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背鳍或全部鳍条基部充血发炎,鳍的未端腐烂,呈“蛀鳍”状,并伴水霉寄生。防治办法:(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浓度为0.4-0.6ppm;(2)内服药:鱼复宁按每100kg鱼用药35g制成药饵,分6天投喂,首次投喂加倍;(3)鱼种放养前,可用500-600ppmPV碘浸洗鱼体20-30分钟;(4)外用杀菌灵0.4ppm全池泼洒。

四、竖鳞病:又称松球病、鳞立病,此病大多因水质恶化、鱼体受伤感染水型点状假单胞菌引起。主要危害鲤、鲫、金鱼,常有两个流行期:一是鲤、鲫产卵期;二是鲤、鲫越冬期。主要症状是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向外张开而形成竖鳞,鳞囊内积有带血的渗出液。轻压渗出液喷出,鳞片亦随之脱落,脱鳞处可见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后期游泳迟缓、呼吸困难而死。防治办法:(1)产卵池应清整,用生石灰彻底消毒,保持池水清洁,尽量避免鱼体受伤;(2)发病鱼池用三氯异氰尿酸0.3-0.5g/m3或二氯异氰尿酸0.2-0.3g/m3全池泼洒;(3)每公斤水中加入捣烂的大蒜100g或大蒜素2-3mg浸洗鱼体,连续数天后有效。(4)病情重时,可轻压破鳞囊的水肿泡,勿使鳞片脱落,用10%温盐水轻洗,再涂上碘酊,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15-20mg/kg体重,有良好效果。

五、车轮虫病:俗称“跑马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危害最大的是鱼苗和夏花鱼种,是养殖生产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由车轮虫大量寄生于皮肤或鳃部而引起。病鱼黑瘦,不摄食,体表有一层白翳附着,鱼体瘦黑,烦躁不安,成群沿池边狂游,或游动缓慢,身后常拖着一条白色的黏液带,或鳃组织腐烂,鳃骨外露,呼吸困难。防治办法:(1)鱼池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用发酵的有机粪肥施肥培育鱼苗种可减少和预防该病的发生;(2)鱼种放养前用8ppm硫酸铜或2%食盐溶液药浴20-30分钟(具体时间视鱼体耐受力而定);(3)每667m3水体用15-20kg苦楝树枝叶沤水,每次7—10天能有效抑制车轮虫繁殖;(4)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ppm浓度,治疗效果好。

六、斜管虫病:一般淡水鱼都感染此病,感染后引起严重死亡的主要是鲤鱼、草鱼、鲫鱼、白鲢、鳙鱼的苗种,在低温季节易流行是由鲤斜管虫侵袭引起。适宜鲤斜管虫繁殖的水温为5-18℃,最适宜繁殖水温为12-15℃,斜管虫主要侵袭鱼的鳃和皮肤,以其粘液为营养,当鱼被斜管虫寄生时,鳃和皮肤遭受破坏,大量分泌粘液,使寄主皮肤表面形成黄白色或淡蓝色黏液层,同时组织被破坏,严重时导致鱼呼吸困难,鱼体瘦弱,体表发黑,游动迟钝,随即死亡。防治方法:(1)放养鱼种前发现该病原用硫酸铜(每吨水加药8克)浸洗30分钟;(2)苗种培育池塘发现该病时,全池泼洒硫酸铜(0.5ppm)与硫酸亚铁(0.2ppm)合剂,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为0.7ppm水体;(3)水温2—8℃时可以用硫酸铜与高锰酸钾(5:2)合剂,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为0.3—0.4ppm水体;(4)阿维菌素0.02—0.03ppm全池泼洒。

参考文献:

[1] 李义.《鱼病学讲义》,四川畜牧兽医学院 .

[2] 张金宗.《鱼类越冬期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增城市水产局.

[3] 陈锦富.《鱼病防治》(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杨秀雄(1972—),男,汉族,四川省安岳县岳城高级职业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淡水鱼类疾病防治。

夏季鱼病防治要点 篇4

1 调节好水势

1.1 适时适量进行追肥

一般应使用化肥, 可直接促使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 并避免增加水中的有机质。水中的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溶氧量, 并可吸收氨气、氮气以降低对鱼类的危害。所以, 池水中应保持一定种群数量的浮游植物。追肥量要根据水色、鱼的浮头及吃食、天气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以少量多次为好。水色浓不施, 晴天多施, 阴雨天少施, 雷雨前不施, 中午、晚上不施。保持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 透明度控制在20~30 cm之间。在水色很浓的情况下, 可以配合防病定期使用漂白粉, 降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1.2 经常加注新水

要经常向池塘注入新水, 不仅可以增加溶氧、营养盐及微量元素, 冲淡代谢毒物的浓度, 还可以扩大鱼类的生活空间, 相对降低鱼类的密度, 防止池水的老化。所以, 向池塘注入新水, 是改善池塘环境、保持良好水质最有效和最主要的措施。一般每5~7 d注新水一次, 每次可注水10~20 cm。也可以根据池水的肥度、鱼类浮头情况和池塘水位的变化等, 灵活掌握具体的注水时间和注水量。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情况下, 多加注几次新水, 最好能定期换水, 对调节池塘的水质和提高鱼产量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1.3 调节池水的酸碱度

保持pH值在7.5~8.5之间。定期向池塘泼洒生石灰水, 可直接调节池水的pH值, 增大水的硬度, 破坏池水和底泥的胶体结构, 释放所吸附的营养元素。同时能沉淀水中有机物, 降低池水中有机物的耗氧量, 提高池水的肥度, 增加透明度, 也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储备, 增加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促进浮游植物生长, 形成适合高产的池塘生态环境。同时对预防鱼病的发生也有一定作用。根据池水pH值的变化情况, 一般每10~15 d泼洒一次, 每次用生石灰剂量约为0.67~1.68 kg/hm2, 化成石灰乳后全池泼洒。但要注意同施用化肥或防治鱼病洒药的时间错开。

1.4 合理配置, 使用增氧机

有条件的可根据设计产量面积0.007~0.012 hm2配备一台叶轮式增氧机, 既能调节水质, 又可增氧防止鱼类浮头。增氧机的使用应按照水中溶氧变化规律和增氧机的作用, 科学确定开机时间和机器的运转时间。要坚持晴天中午开, 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 浮头以前开, 连绵阴雨半夜开的原则;运转时间要根据天气、水质、鱼类的浮头情况、增氧机负荷面积等情况, 确定开机时间的长短。

2 合理投饵

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及防治方案 篇5

工程名称:泉星小区

施工单位: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C3#楼

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各级责任制

一、经理:

1、负责组织本施工队关于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组织宣传扬尘传染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水平。

2、负责组织制订和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向各部门下达扬尘污染防治任务,对完成各各项扬尘污染防治任务负责。

3、负责组织本施工队执行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工作的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肯定成绩,激励先进。发现问题,落实措施,不断巩固、提高本单位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水平。

4、组织技术攻关,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提高扬尘污染控制的效率。

二、管理员责任

1、协助项目经理制定施工现场控制扬尘污染防止方案,根据工程做好对现场扬尘污染源的辨识,并制定应采取的扬尘污染控制的工作措施。

2、负责监督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方案的实施工作。在实施易造成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前,要对工作班组进行扬尘控制措施的交底工作。

3、根据拟采取的扬尘控制措施,提前落实现场施工作业过程扬尘污染的具体工作措施,做好现场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4、对施工作业班组违反扬尘污染防治方案的工作行为,有效制止,并根据现场管理制度,报项目经理,进行经济处罚。

三、班组长:

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方案,认真落实班组扬尘防治各项具体工作措施,确保各类防尘设施齐全、完整。

2、负责组织班组员工开展扬尘防治要求知识的学习,提高做好扬尘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负责检查班组员工对防尘设施的使用,有效及时制止施工过程违反扬尘防治措施的工作行为。

4、对不符合扬尘防治工作要求,没有防治扬尘污染措施,积极提出建议,对没有扬尘防治措施的工作任务,有权拒绝接受。

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方案

工程名称:泉星小区施工单位: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C3#楼

泉星小区C3#楼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泉星小区三期C3#高层住宅楼 施工单位: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范围:西临泉星小区C5#楼,东临东工商河,北靠汽车厂东路。

施工时间:2011年02月-2012年12月

二、主要措施:

(一)管理措施:

1、本工地建有扬尘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由经理(或副经理)任组长,并有专人刘海林同志具体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2、本工地已制订“扬尘污染防治各级责任制”并实施。

3、本工地员工对防尘要求的知晓率达95%以上。

4、本工地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制订的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要求。

5、本工地列入工程概算中的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 为 万元。

6、本工地建有扬尘污染防治作业记录台帐。

7、其他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二)防尘措施

1、施工工地周围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在本市主要路段、市容景观道路、生活密集区以及机场、车站、广场等区域的施工工地边界设置高度2.5米以上的围挡,其他区域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

2、施工期间,对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防尘网(不低于2000目/100平方厘米)或防尘布。

3、施工工地内车行道路采取硬化等降尘措施。裸露地面铺设礁渣、细石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或者采取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植被绿化等措施。

4、开挖、运输或填筑土方的施工作业时,辅洒水压尘等措施;遇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施工作业,并在作业处覆盖防尘网。

5、施工过程中使用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采取密闭存储、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采用防尘布掩或者其他防尘措施。

6、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未能及时清运的,采取有效防尘措施。

7、施工期间,在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确保车辆干净、整洁。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得超过10米,并及时清扫冲洗。

8、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采用密闭车斗。确无密闭车斗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40厘米,两侧边缘低于槽帮上缘10厘米。车斗用搌布覆盖,搌布边缘至少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

9、从建筑上层清运易散性物料、渣土或者废弃物的,采取密闭方式,不得凌空抛掷、扬撒。

10、其它应采取的防尘措施。(根据本工地实际情况列入)。

三、其他环保措施:

除公布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外,对其他环保措施页应予以公布,以体现建设工地环保工作的全面性,应公布的主要措施有:

1、噪声污染防治;

2、废水污染防治;

3、建筑和生活垃圾处理;

4、光污染防治;

5、工地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等。以上措施,应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列出。本工地欢迎和接受公众对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

联系人:丰宗河 联系电话:***

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各级

领导小组

长:丰宗河 员:丰宗柱

康长安 丰宗水 丰宗兴

一、组

二、副组长:刘海林

怎样使用硫酸铜防治鱼病 篇6

一、硫酸铜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防治鱼病:硫酸铜可用于治疗!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如卵鞭虫病、隐鞭虫病、鱼波豆虫病、毛管虫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等以及甲壳动物引起的鱼病,如中华鱼蚤病。全池泼洒的用药浓度:春、秋季为0.7毫克/升(硫酸铜与硫酸亚铁按5:2配制),夏季应降到0.5~0.6毫克/升。用药时间尽量选!择晴天午后进行,全池均匀泼洒,用药后要做好解救鱼浮头的准备工作。

2.鱼种药浴:常用药浴浓度为8毫克/升(硫酸铜与硫酸亚铁按5:2配制),或硫酸铜8毫克/升加漂白粉10毫克/升,药浴10~30分钟,这两种配方均可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细菌、原虫,对末形成胞囊的黏胞子虫也有效。

3.工具、食物消毒:鱼具用20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浸泡半小时,可杀灭原虫。食场消毒可在鱼病流行季节定期进行,每次用硫酸铜100克、硫酸亚铁40克,溶于水后泼洒在食场周围,面积控制在80~100平方米,先泼药后上食,每天1次,连用2~3天,以防治原生动物性疾病。

4.控制有害藻类:硫酸铜可用于防治微囊藻、卵甲藻引起的鱼类中毒。全池泼洒的用药浓度为了毫克/升(硫酸铜与硫酸亚铁按5:2配制),用药后要及时开动增氧机,或在第二天清晨适当加注清水,防止藻类死亡后产生的有毒物质引起鱼类中毒。用浓度为0.7毫克/升(硫酸铜与硫酸亚铁按5:2配制)全池泼洒,还能清除青泥苔及丝状藻类附着引起的鱼、虾、蟹及螺蚌的病害。

二、使用硫酸铜应注意的问题

1.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有协同作用,硫酸亚铁本身无杀菌作用,但可促进主药渗入机体,增强通透性,提高主药的药效。因此,应用硫酸铜时,应与硫酸亚铁合用。

2.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小,水体的体积和给药量务必计算准确。先测量水池面积和深度计算出水体的体积,再按确定的给药量(用药浓度)计算用药量。如浓度为0.7毫克/升(硫酸铜与硫酸亚铁按5:2配制),即百万分之0.7的浓度,也就是在100万毫升的水中加0.7克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而1立方米的水恰为100万毫升,总用药量的计算公式为:水的体积(立方米)x0.7;又因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比例为5:2,故总用药量x5/7=硫酸铜的数量,总用药量x2/7=硫酸亚铁的数量。

3.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应加热溶解,但不能用60℃以上的热水溶解,以免失效。同时也不要用金属器皿溶解和配药,以防腐蚀器皿和降低药效。

4.水质较肥时,应提高硫酸铜的用量,但最高以1毫克/升为限。

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篇7

1.1 清塘消毒

未放养的鱼塘于冬季排干池水, 清除过多淤泥, 保留淤泥10cm左右, 冻、晒池底整个冬季, 以加速有机质的转化。 于苗种放养前10~15d向池内注水10~20cm, 并使用生石灰消毒, 用量为100kg/亩, 以杀灭病原菌、野杂鱼、寄生虫等敌害生物。

1.2 精心放养

选择放养体质健壮、 活动力强、 规格整齐的苗种。 苗种放养宜早不宜迟, 以便早适应、早摄食、早生长。 在苗种出塘、运输、放养等生产过程中, 应谨慎操作, 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鱼种放养前, 需用3%~5%的食盐浸洗或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10~20min, 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

1.3 强化投喂

当水温升至8℃时, 即可向鱼苗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以上的配合饲料, 为池鱼增加营养, 恢复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

1.4 增加溶氧

增氧机具有搅水、暴气、增氧的作用。适时、合理开启增氧机, 保持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可增强池鱼食欲和抗病力。

1.5 调节水质

已放养的池塘, 开春后选择晴天中午每10~15d加水1次, 每次加水20cm, 保持水质清爽。 每10d泼洒1次粒粒菌净 (主要成份:溴氯海因、过钙、氧化剂等) , 用量为100g/亩·m, 预防细菌病。 于3月下旬使用鱼虫净 (主要成份:硫酸铜、硫酸亚铁粉) 或敌鱼虫 (主要成份:百部、贯众、苦参、川楝子、食盐等) 杀虫1次, 用量分别为100g/亩·m和250g/亩·m, 预防寄生虫病。

2 主要治疗方法

2.1 水霉病

全池喷洒水霉净 (主要成分:水杨酸、杀菌剂、粘膜修复剂、稳定剂) 或二硫氰基甲烷 (主要成份:二硫氰基甲烷) , 用量分别为50m L/亩·m和100m L/亩·m, 每日1次, 连用2次。

2.2 赤皮病

一是拌料投喂鱼速康 (主要成份: 盐酸沙拉沙星) , 用量为1g/kg饲料, 每日2次, 连用3~5d;二是全池泼洒强氯精 (主要成分:三氯异氰脲酸;规格:50%) , 用量为150~200g/亩·m, 每日1次, 隔日再用1次。

2.3 竖鳞病

全池喷洒杀菌红 (主要成分:中药提取物、生长平衡剂、细胞复活剂、抗病诱导剂、基因活化剂) 或强力消毒灵 (主要成份:二氯异氰脲酸钠) , 用量分别为200~250m L/亩·m和200g/亩·m。

2.4 烂鳃病

全池泼洒百菌净 (主要成份:臭氯海因粉;规格8%) 或聚维酮碘溶液 (主要成份: 聚维酮碘; 规格10%) , 用量分别为300g/亩·m和400m L/亩·m, 每日1次, 连用2次。

2.5 小瓜虫病

全池泼洒敌鱼虫 (主要成份:百部、贯众、苦参、川楝子、食盐等) 或瓜虫灵 (主要成份:苦参提取物、生物杀虫剂) , 用量分别为250g/亩·m和60m L/亩·m, 病情严重时, 3~5d后再用1次。

2.6 斜管虫病

全池泼洒菌虫清 (主要成份:复合生物碱溶液) 或虫菌双杀 (主要成份:戊二醛、环烷酸铜、增效剂等) , 用量分别为150m L/亩·m和20m L/亩·m。

2.7 锚头鳋病

全池泼洒鱼虫杀星 (主要成分:氯氰菊酯) 或菌虫双杀 (主要成分:戊二醛) , 用量分别为20m L/亩·m和250g/亩·m。

2.8 鱼波豆虫病

全池泼洒虫菌双杀 (主要成份:氰戊菊酯;规格:14%) 或鱼虫净 (主要成份:硫酸铜、硫酸亚铁粉) , 用量分别为20m L/亩·m和500g/亩·m。

养殖实践证明, 在鱼病防治过程中, 必须采取“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无病先防和有病早治”的积极措施, 力争将鱼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严格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养殖者应选用国家允许的高效、低毒、无副作用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鱼病, 并严格控制用药量, 以避免用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摘要:进入春季, 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 鱼类开始生长发育, 与此同时, 养殖池内的各种病原菌、寄生虫的活动也随之增强, 致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另外, 鱼类经过较长的越冬期后, 加之初春忽冷忽热的天气, 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较差, 也容易致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鱼类发病后, 轻则造成生长缓慢, 重则导致死亡, 将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 切实抓好春季鱼病预防与治疗工作, 是夺取全年养殖大丰收的关键。笔者根据当地多年的养殖实践, 现将相关技术简述如下。

提高鱼病防治效果的做法 篇8

1 正确诊断

鱼类发病后,首先养殖户对自己池塘的生态条件、水质情况、鱼体状况和各种药物的作用要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区分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还是由寄生虫、机械损伤、环境不适应等原因引起,经过充分分析,做出正确诊断,然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方法,切忌盲目用药。

2 对症选药

这是防治鱼病的关键,如果随意用药,药不对症,不但不会收到好的防治效果,还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损失,甚至还会治病不成反害鱼。如为烂鳃病,其病原可能是寄生虫或细菌,如果用药不当,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病情加重。例如在治疗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时,如错用杀虫药硫酸铜,将会加重草鱼鳃组织的破坏,不但治不好烂鳃病,反会加快鱼的死亡,同时还应注意选用的药物必须是绿色环保,对该养殖对象适用,不过期、不失效的药物方能使用。

3 及时用药

对于已发病的鱼类,查出病情,弄清原因后,应及时用药,切莫延误时间,因为鱼的一切活动在水中,不易被人们察觉到,得病后更是如此。鱼一旦生病,它的食欲就有所下降,对如需用内服药饵的鱼病,在治疗上已有一定难度,如不及时治疗,控制病情,病情很可能会加重或死亡,病源也随机加快传播,严重时很快蔓延全池,产生严重后果,只有在早期病鱼虽食欲下降,但还有一定吃食能力,此时及时投喂适口性较好的药饵,病鱼还能摄食,药饵就能发挥一定的疗效,再加上使用外用药物全池消毒杀菌,内服外用,疾病就会及时有效得到控制和治疗。

4 准确计算

准确计算用药量,直接关系到鱼病的治疗效果。如药量小了,则达不到治疗效果,药量大了,则容易造成鱼类的中毒死亡,因此在全池泼洒和内服用药时,必须准确计算用药量,另具体用药量还要考虑当时池塘的水温、水质等情况而灵活适度调整用药量,如水质肥、水温低、病情重等情况,其用药量应偏高,反之,用药量应偏低;碱性药物,在pH值小时,用量应偏高;pH值大时,其用量应偏低;酸性药物则与碱性药物相反。又如大多数药物在高温季节宜在17:00-18:00施用,因为该时段池塘溶氧充足,药物对鱼体影响相对较小,同时由于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药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散失,此时用药可有效提高药效。

5 内服外用

内服药饵可治疗鱼类的内脏官疾病,但对已经较严重而失去主动摄食能力的病鱼及对由于水质恶化引起的鱼病则作用不大,这时就应结合外用药物,进行全池泼洒,这不仅能杀灭水体中的病源体,改善水质,为鱼体恢复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还可以杀灭鱼体表和鳃部的病源体,加快鱼病的治愈,两者互相补充,可起到明显提高鱼病防治的效果。因此鱼病的治疗最好能全池泼洒消毒药物,结合投喂药饵,这样既杀灭水环境中的病源,又通过内服药消除鱼体内的病源,内外结合用药,互相配合,防治效果更佳。

6 先虫后菌

即先治虫后杀菌,主要是针对寄生虫鳃病及并发症的诊治,在并发症的治疗中应注意若同时有几种虫体寄生则需先治疗严重的病虫害,最后进行消毒杀菌,这是因为寄生虫寄生在鱼体,会使鱼体表或鳃、内脏、肠道等器官产生机械损伤而常常感染细菌发炎,此时如不杀菌消毒,虽然寄生虫被治愈,但鱼类还会感染疾病,所以杀虫后必须全池泼洒杀菌消毒药物,才能提高鱼病防治疗效。

7 用足疗程

任何疾病的痊愈都有一个过程,一般都需要一个疗程或较长时间连续用药。因此,用药后发现病情虽好转,还应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确保疗效,若发现用药后死鱼没有停止甚至反而一时增多,也不要担心,只要确定是在对症用药的前提下继续用一段时间就会使病情得到控制并最终会治愈。

8 交替用药

某些病源体在反复接触某一药物后将产生耐药性,致使用药量和成本加大,疗效降低,因此需通过轮换、交替用药的方法,克服病原体对药物的抗药性,提高用药效果。但在交替轮换用药或用多种药物综合防治疾病时,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拮抗性和协助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增减它们的剂量,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大蒜在鱼病防治上的应用 篇9

大蒜素是一种无副作用, 对环境没有污染的绿色药物型饲料添加剂, 将其应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改善饲料适口性、促进食欲、健胃杀菌、驱虫保健、促进生长等特点, 且在水产动物体内无积存, 不产生耐药性, 没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副作用, 在病害防治中应用十分广泛。

1. 应用优势

(1) 应用范围广

大蒜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能防治多种常见传染病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在畜禽、鱼类和一些特殊经济动物养殖中均能够使用, 并且能用于动物生长的各个阶段。

(2) 无使用禁忌

大蒜素可与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其它添加剂配伍使用, 不会产生拮抗作用, 也没有停药期的限制, 可在畜禽产品上市前使用。

(3) 安全性高

大蒜素作为非药物类促生长剂, 在动物体残留量极低, 常规检验方法在肌肉和肝脏中未检出残留, 不产生耐药性, 也不会发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 可长期使用。

(4) 多重作用效果

大蒜素不但具有杀菌、诱食、促进鱼类生长作用, 而且还具有改善鱼产品质量, 改善饲养环境的作用。

2. 主要功用

(1) 抗菌消炎作用

大蒜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对人畜多种球菌、杆菌 (痢疾、伤寒、大肠、百日咳) 、真菌、病毒等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张粱研究了大蒜素对水产动物的2株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学, 结果表明大蒜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2) 解毒作用

大蒜素对CCl4诱发大鼠肝脏损伤引起的血清中GPT和MDA水平升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大蒜还能增加小鼠肝细胞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从而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防止水银、镉、铅等中毒。

(3) 增强免疫机能

大蒜素能抑制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从而对T淋巴细胞激活有促进作用, 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另一方面, 抗体与外毒素特异性结合, 使其不产生毒性作用, 显著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大蒜素还可激活单核细胞的分泌水平, 促使溶菌酶大量释放, 从而水解细胞壁中的粘多肽使细菌死亡,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二、应用范例

1. 烂鳃病和肠炎病

每100kg鱼用大蒜素10ml, 拌入饵料中投喂, 3天为1个疗程;或每100kg鱼每天用10%人工合成大蒜素200g拌饵投喂, 连喂6天。

2. 爆发性出血病

每万尾鱼种用大蒜0.25kg、喜旱莲子草4kg、食盐0.25kg与豆饼磨碎投喂, 每天2次, 连用4天, 效果明显。

3. 草鱼出血病

每50kg鱼用水花生5kg, 捣烂后拌食盐0.25kg、生大蒜0.25kg、大黄0.5kg, 再拌米粉、麸皮或浮萍5~10kg做成药饵喂鱼, 连喂7天。

4. 草鱼疖疮病

每100kg草鱼用大蒜头2kg, 先剥去皮、捣烂, 加入10kg米糠、1kg面粉、1kg食盐, 搅拌均匀后, 每天投喂1次, 连用5天。

5. 鲤鱼竖鳞病

每20kg水中加入2~3ml大蒜素浸洗鱼体, 对鲤鱼竖鳞病疗效显著。

6. 鱼锚头鳋

用10~30ml/L浓度大蒜素浸洗鱼体1小时, 锚头鳋即可被杀死。

7. 鱼嗜子宫线虫病

夏季养鱼日常管理及鱼病防治措施 篇10

1日常管理

(1) 注意调节水质。水为鱼类生存环境, 要养好鱼, 必须要先管好水, 池塘水色上午呈绿、下午黄绿色最好。控制措施有: (1) 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 为水量1/4~1/5。 (2) 每个月用二氧化氯或其他消毒剂全池泼洒2次。 (3) 适量施肥, 一般根据水色确定, 要求量少、次数多, 在晴天施肥。 (4) 控制大型浮游动物发生。如果池水水色清瘦, 鱼又经常浮头, 下风处肉眼能看到浮游动物时, 先用杀虫药全池泼洒, 3~5d后, 再根据池塘水体肥瘦情况, 及时补施肥料, 最好是鱼用生物肥料。施肥时间最好是晴天上午10时左右, 因为此时是池塘肥料的饥饿期。 (5) 充分使用增氧机, 增加水体中溶氧量, 改善水质。 (6) 定期泼洒生物调水剂, 定向培育有益微生物及浮游生物。

(2) 严格做好“四定”投饵, 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一般晴天饲料多投, 阴雨天饲料少投或不投, 投饲料总量为总鱼量的3%~5%, 并保证饲料质量, 腐烂变质的饲料绝对不投;投饲料切忌过量, 以鱼吃8成饱为宜, 这样既避免造成饲料浪费, 又不会败坏水质。对于草鱼塘口, 应保持鱼类生长期不缺饲草, 可有效预防草鱼的肝胆综合症。

2常见鱼病防治

鱼类生活在水中, 一旦生病, 要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 病毒性鱼病。淡水鱼类的病毒性鱼病主要是草鱼出血病。病鱼鳃盖、鳍基处、口腔出血, 鱼鳃出现白鳃。现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 细菌性鱼病。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赤皮和打印病等。 (1) 暴发性出血病。鱼患病早期, 从外观观察, 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 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 骨肉呈现出血症状, 眼眶周围充血, 眼球突出, 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 由于内脏器官 (肝、脾、肾等) 受到损害, 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 肝、脾、肾肿大, 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贫血, 有时呈紫色且肿胀, 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 (2) 细菌性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丝尖端腐烂, 常带有污泥, 鳃盖内表皮充血、腐蚀, 出现所谓“开天窗”症状, 鳃上黏液增多。 (3) 细菌性肠炎病。病鱼肛门外突红肿, 用手轻压腹部有带血的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 (4) 细菌性赤皮病。病鱼鳞片容易脱落, 腹部出血并伴有体表溃疡。 (5) 打印病。患病部位在肛门附近上方的腹部两侧, 极少数在鱼体。发病初期, 患处皮肤、肌肉发炎, 接着开始腐烂。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充血, 好象在鱼体表皮盖1个红色印章。病情进一步发展, 病灶直径及深度均逐渐扩大, 形成锅底形小洞;严重时, 肌肉烂穿, 露出骨骼和内脏, 病鱼很快死亡。

以上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1) 全池泼洒二氧化氯; (2) 全池泼洒聚维酮碘; (3) 全池泼洒戊二醛; (4) 全池泼洒苯扎溴胺; (5) 如为寄生虫引起的出血病, 可用辛硫磷复合制剂拌饲料投喂, 5d为1个疗程。

(3) 有害藻类。池塘中大量繁生微囊藻时, 在下风水面漂1层翠绿色的膜, 藻体死亡后, 蛋白质分解, 产生羟胺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会引起鱼类死亡。1m深水体用5.25kg/hm2硫酸铜溶液泼洒, 同时10~15d泼洒生石灰150~225kg/hm2。

(4) 寄生虫病。病虫害主要有锚头鳋、鱼鲺、指环虫、复口吸虫寄生在鱼鳃或体表, 严重时可以引起养殖鱼类死亡。治疗方法:用杀虫药全池遍撒, 过7d后再用1次, 最好第1次杀虫药全池遍撒后, 第2天遍撒1次杀菌药。

(5) 注意事项。 (1) 注意正确测量鱼池面积、水深, 计算鱼池水量; (2) 泼洒药物时应在晴天, 鱼浮头时不能用药, 用药时如遇阴雨天气, 可用增氧机增氧1h后泼洒; (3) 用药时, 如果水位浅、水质瘦, 药效作用快, 可适当减少药量, 特别是硫酸铜, 瘦水池应特别注意减少用药量, 避免产生药害。

参考文献

[1]辛丰.夏季养鱼高效管理措施[J].水产科技, 2008 (1) :22, 27.

[2]张明, 李为学.夏季养鱼池管理要点[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9 (3) :41.

[3]陈付坤.夏季常见鱼病防治法[J].科学种养, 2008 (6) :48.

[4]薛玉华.夏季养鱼的强化管理环节[J].新农村, 2009 (6) :23.

[5]郭银环, 石国志, 赵双燕.夏季池塘养鱼管理技术措施[J].河北渔业, 2008 (5) :38.

鱼病防治 篇11

关键词:矿井水害;现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042-01

1、引言

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十分发育,加之煤层露头普遍,小煤窑遍布,又多为无资料开采,近年来取缔的小煤窑的采空区分布及积水情况普遍不清楚,水害已成为贵州省煤矿的第二大灾害。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贵能源)是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子公司,2004年进驻贵州以来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己拥有17对矿井(包括托管矿井),年产量过千万吨的大型煤炭企业,所属矿井分布在毕节、黔西南及安顺地区,所以,以上问题同样也是存在的,只有准确分析水害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止各类水害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下面以永贵能源所属矿井为例,通过对矿井的水害防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找出一套有针对性的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2、现状分析

随着永贵能源防治水检查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矿井水害防治工作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都能按规定设置水害防治机构、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大投入、落实措施。但还存在不足,主要如下四个方面。

(1)水害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大多矿井对水害防治工作认识不足,防范意识较差,未将水害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矿虽已制定水害防治规划,但都未认真的按采掘接替计划的实际情况制定,缺乏针对性。水害防治机构弱化,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各矿包括兼职的在内,最多只有一个水文地质工作人员,新整合过来的矿井更是缺乏防治水工作人员。

(2)水文地质资料不清。各矿井水文地质资料欠缺,五风矿、新田矿及高山煤矿等矿井虽是新建矿井,但水文地质资料还是不够完善,不能很好的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整合的矿井更是缺乏必要水文地质报告和基础图纸资料,对可能造成水害事故的含水层、导水通道,井田内老窑积水、采空区积水情况不够清楚。加之矿井采掘工程图与实际出入较大,未能有效的开展矿井区域性水害预测和防治工作。

(3)探放水措施落实不到位。有些矿井井下连起码的探放水管理牌板都未按规定悬挂;某些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图省事,不能认真执行探放水措施,又无探放水专用钻机,部分矿井虽已进行了探放水,但钻孔设计未按《煤矿防治水规定》布置,无针对性的探放措施。

(4)主要充水水源为老空(窑)区积水。贵州小煤窑开采历史比较久远,浅部多处已被采空,煤层开采的情况难以掌握。特别是整合矿井,周边本来小煤窑遍布,又存在超层越界开采现象,形成多处积水区,而积水量、积水范围不清,一旦透水,易造成工作面停产和人身伤亡事故。这也是永贵能源水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3、防治措施

(1)高度重视水害防治工作。将水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水害防治工作机构并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切合实际的水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补充、备足防排水设备和物资,切实做到领导、组织、队伍、预案、物料五落实:加强对从业人员水害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对矿井水害的防范意识。

(2)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矿井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大力开展物探工作,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区内断层位置、性质、导水性以及老窑、采空区的位置和积水分布情况,明确水害防治重点区域。

(3)建立完善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和图纸。一是建立各类水文地质台账与资料:矿井涌水量水文观测成果台账;气象资料台账: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等。二是及时准确填绘水文地质图纸:矿井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防治水系统图等。

(4)做好矿井日常的水文地质工作。特别是要做好老窑与小煤窑开采的调查及资料收集,矿井涌水量观测工作。及时准确的将小煤硐和老窑的位置、范围、开采情况、开采年限、积水情况、隔离煤柱留设、与本矿井的空间关系等,并标注在相关图纸上,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要在主要采区、主要大巷和石门点分水平、分采区设站进行观测,并设立永久性观测站,除常规的观测外,对新揭露的出水点和溃入性涌水点,要增加观测次数和观测时间,以掌握水量变化情况。

(5)进一步完善防排水系统,确保矿井能够正常排水。目前,极端灾害天气情况逐年增加,暴雨洪水更是时有发生,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对井田范围内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小窑、地面塌陷、受采动可能影响的地表水体等部位进行巡查,防止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矿井每月应认真组织一次对全矿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供电、设备及管路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每年应进行一次矿区联合排水试验,确保排水供电系统完好:并认真做好地面及井下的防洪材料库的防洪抢险物资储备。

(6)深入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执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除每月定期的防治水专项大检查及月底水害隐患排查外,还要加大防治水考核力度;加大水害治理工作的安全投入;与安监部门配合,严格做到水害隐患闭合管理。

4、结语

矿井水害防治工作要不斷地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多专业、多部门、多单位加强配合,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矿井防治水管理考核办法,坚决遏制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规定[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2]张光德,等,矿井水灾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鱼病防治 篇12

1.1 细菌性疾病

1.1.1 肠道败血症

该病由爱德华氏菌引起,发病初期病鱼胸鳍侧有直径为3~5 mm的损伤,外部如针状的创伤,并深入到肌肉。在10~15 d内损伤面积逐渐扩大,病菌频繁入侵病鱼血液或感染肾脏,患病的成鱼在损伤的肌肉内有恶臭的气体。死亡的病鱼明显与肾脏、肝功能衰弱有关。发病后期治疗困难。

防治方法:在发病季节,使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浓度为0.3 mg/L)或聚维酮碘溶液(浓度为l mg/L)全池泼洒,同时,每50 kg饵料每日拌入土霉素250g和大蒜素100 g,或拌入氟苯尼考,连续投喂5~7d。用内服药前,需停食一天,药饵饵料量减半。

1.1.2 出血性腐败症

该病由嗜水气单孢菌引起,主要症状为:病鱼在水中呈呆滞的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体表有圆形稀疏的溃疡(皮肤、肌肉坏死),腹部肿胀,眼球凸出,体腔内充满带血的液体,肾脏变软、肿大,肝脏灰白带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黏液,后肠及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肿大。此病多发于春季或初夏。

防治方法:一般采用内外结合治疗法。 (1) 使用0.2‰的土霉素溶液全池泼洒。 (2) 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0.5 kg、食盐0.1 kg拌进饵料连续投喂7 d。

1.1.3 柱形病

此病的病原为柱状屈挠杆菌,发病初期,在头部、躯干部或鳍条部出现灰白色或稍有充血的腐烂区域。当病情加重时,病灶皮肤受损,露出其下的肌肉组织,随后可因细菌败血症而造成病鱼死亡。鳃组织也是常见的感染部位,鳃部损伤的特征是:开始在鳃丝末梢出现褐色的坏死组织,后逐步扩展至基部。春末和秋初是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1) 用1%~3%的食盐水水浴至鱼有不安状。 (2) 用磺胺类药物,每千克鱼用药200 mg拌入饵料投喂。

1.1.4 烂尾病

病原体为嗜纤维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发病初期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摄食减少常游于岸边,病鱼与水面垂直作挣扎状游动,病鱼尾柄部皮肤变白,失去黏液,病灶处粘脏,肌肉红肿,继而尾鳍分支,尾柄肌肉溃烂脱落,细菌经创伤处组织感染全身,使病鱼伴有烂鳃及胸鳍、臀鳍充血现象。该病主要发生于5.0~15.0 cm的鱼种,发病季节多为春末夏初,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防治方法: (1) 发病初期用0.2~0.3 mg/L强氯精全池泼洒,隔天再泼洒1次。 (2) 用大黄、氨水溶液3mL/m3全池泼洒,连用两次,具体方法是:1 kg大黄用0.3%氨水20 kg浸泡12~24 h,药液呈棕红色后将药液和药渣用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间隔两天再用0.5%~0.7%与土霉素10~15 mg/L浸浴48 h。 (4) 内服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每千克饵料含1~2g),连续投喂5~7 d。 (5) 施药7~8 d后全池泼洒20 g/m3的生石灰浆调节水质。

1.1.5 肠炎病

该病由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病鱼全身有细小的红斑或充血,肝脏及其他内脏器官也会有类似的斑点,鳃丝渗血,在胸鳍侧有直径3~5 mm的损伤,好似叉尾被刺伤的样子,并随着病程的加重而不断扩大,病菌频繁入侵病鱼血液或感染肾脏,病菌也可感染脑部,此时病鱼常作环状游动,活动失常且不久将死亡。发病季节多为夏季,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

防治方法: (1) 0.3 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2) 15.0~20.0 mg/kg鱼体重的氟甲砜霉素拌入饲料连续投喂5~7 d。 (3) 采用磺胺-2, 6-二甲氧嘧啶拌饲料投喂,按80.0~100.0 mg/kg鱼体重的用药量,连续投喂6~7 d。

1.2 病毒性疾病

此病的病原为斑点叉尾病毒(CCVD),主要症状:病鱼鳍条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内含黄色的腹水。眼睛外突,鳃苍白,肾脏比正常鱼肿大,灰色,并有出血区,肝灰色,脾脏增大暗红色,肠道无食物,灰白色,病鱼在游动时呈螺旋状,呆滞和头朝上垂直悬浮于水中。水温30℃时发病,主要危害10 cm以下的鱼种,3~4月龄的幼鱼也会感染,病程一般为3~7 d,死亡率可达95%~100%,残存鱼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降低水温可减少死亡率,但在生产上并不实用。故应从预防着手,注意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 (1) 密切注意水质的情况,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鱼池溶氧应尽量保持在4 mg/L以上。 (2) 水温在30℃以上时,尽可能不要拉网作业或运输苗种。 (3) 患病鱼池用过的用具,要用5%的福尔马林或4 g/m3的有效氯作消毒处理后才能在健康鱼池中使用。 (4) 有条件的地方在发病期间可抽冷水入池,使水温降至20℃以下,能缓和病情,降低死亡率。

1.3 真菌性疾病

水霉病,此病病原为水霉菌。由于鱼体缺少鳞片保护,易在拉网、起捕等操作和运输过程中受伤。当水温降低时,肌体代谢速度减缓,给了适宜低温生长的霉菌寄生的机会,感染初期肉眼一般不易觉察,当肉眼可见时,菌丝已长入肌肉而且蔓延扩展很快,向外生长出的菌丝似棉毛状,并与伤口的坏死组织缠绕粘附在一起,使病鱼患处肌肉腐烂,同时使鱼体负担过重,行动缓慢,食欲减退,浮于水面,最后瘦弱而死亡。此病在早春、冬季最易发生。

防治方法: (1) 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操作要细致,尽量不要使鱼体受伤。操作结束后,可用2%~3%食盐水浸洗10~15 min,避免损伤部位被真菌感染。 (2) 2~3 g/m3的浓度全池泼洒亚甲基蓝,隔2天泼洒1次。 (3) 用0.4‰的食盐水和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4) 若病情严重可将池水放浅,用3~5 mg/kg的治霉灵全池泼洒。

1.4 寄生虫病

1.4.1 小瓜虫病

病原为多子小瓜虫,被感染的鱼体肉眼可见体表鳍条和鳃部有许多白点。寄生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引起病鱼寄生部位的组织增生,出现点状囊泡。病鱼体表黏液增多,鱼体消瘦,游动迟钝,并有时浮游于水面。小瓜虫主要侵袭斑点叉尾鮰鱼种,常引起大量死亡。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水温15~25℃是该病的流行期,此时若遇上阴雨绵绵,水质较清瘦,更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 (1) 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斑点叉尾鮰系无鳞鱼类,又喜集群,互相挤擦引起的皮肤伤口易被小瓜虫侵袭。 (2) 用200~300 mL/m3福尔马林溶液浸洗病鱼30~40 min。 (3) 每立方米水体用生姜2.6 g,辣椒粉0.5 g。先将生姜捣烂,加入辣椒粉,混合后煮沸,全池泼洒。

1.4.2 车轮虫

病原体为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主要寄生于体表皮肤和鳍条。少量寄生时,其摄食和活动正常,大量寄生时,易导致鳃、皮肤黏液增生,鳃丝充血,体表皮肤具出血小点,食欲下降,投饵时鱼体集中于饵料台下游,不上台摄食或上台摄食易散群。病鱼体色加深、鱼体消瘦,喜于池边或池底摩擦。一般不会导致大批死亡。流行高峰为春夏季及秋季,冬季发病少。尤其在暴雨季节,养殖水受地表水污染时易导致车轮虫感染,秋季主要为小车轮虫感染。

防治方法: (1) 硫酸铜0.5~0.7 mg/kg和硫酸亚铁0.2~0.3 mg/kg,长时间浸泡,18~24 h换水1次。 (2) 用2~3 mg/L高锰酸钾或15~25 mg/kg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2 斑点叉尾池塘养殖综合防病措施

2.1 做好消毒工作

鱼种放养前用100 kg/667 m2的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以杀灭有害生物,一周后每隔3 d加注新水30~50 cm至1.5~1.8 m。养殖过程中还需注意渔具的消毒,发病鱼塘使用过的渔具应杀菌或曝晒后才可继续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2.2 做好防疫工作

养殖基地须建立防疫制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的进出,各类生产工具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从正规养殖机构引进鱼种,引进后须用食盐消毒,以杀灭体表有害微生物,及时捞出病鱼,并择地掩埋,防止传染其它鱼塘。

2.3 加强水质管理

养殖过程中应适时加注新水,增加养殖水体的交换,每周向池内加注新水20~30 cm。根据气温、水体的透明度等因子适时对水质进行调节,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 cm左右,pH值6.5~8.5之间,保证鱼体健康生长。每半月泼洒生石灰1次,浓度为20mg/L,改良池底,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

2.4 科学饲养管理

采取“精料为主,辅以动物下脚料”的投喂方式,在以配合饲料为主的情况下,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蚌肉、鲢鱼肉、动物内脏等,对于加强营养,合理调节蛋白含量,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浪费,减小水体负荷和预防病害起着关键作用。

2.5 主动预防病害

【鱼病防治】推荐阅读:

上一篇:舞蹈创作模式下一篇:子宫假性动脉瘤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