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区可持续发展

2024-09-19

烟区可持续发展(精选9篇)

烟区可持续发展 篇1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以来连续4年出台4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占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2007年,国家烟草局姜成康局长在湖南省调研烟叶工作时指出:烟叶产业是大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烟草行业有责任和义务率先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现代农业发展作出积极探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烟叶产业要全面推进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现代烟草农业这一概念作为烟叶产业发展战略的方向性目标一经提出,全国立刻掀起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热潮,传统烟草农业生产正面临着一场重大变革。

全国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模式。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要围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开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以减工降本增效为目标,改革“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作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而培养有文化、懂烟叶、善经营的职业烟农队伍是烟区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职业烟农的标准

1.1 狭义上职业烟农的选择标准

一是年龄55岁以下,种烟历史3年以上,近3年种烟面积均在1.0~5.3hm2,本人直接从事烟叶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在当地不兼职其他工作,所用烤房为普改密烤房或密集式烤房,种烟收入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二是严格按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和生产技术标准种植烟叶,农事操作规范,按约定时间、地点、数量交售烟叶。三是近3年平均烟叶产量为2 250~2 625kg/hm2、上中等烟比例达到90%以上。四是遵守烟草专卖法规和烟叶收购纪律,诚实守信,能代表当地烟农的良好形象。

1.2 广义上职业烟农标准

包括参与烟叶产业链的专业户,如育苗专业户、烘烤专业户等有关烟叶产业专业化分工的队伍。

1.3 职业烟农的特征

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具备理解、掌握运用技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通过雇佣一定的劳动力,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产生劳动收益及差额价值,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2 培养建设职业烟农队伍的对策

2.1 建立和培养职业烟农队伍

根据职业烟农的标准和特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烟农。从优化烟农入手,以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增加补贴等措施,积极鼓励家中劳力充足、有文化、懂技术的种烟能手扩大种烟面积,稳定烟农队伍,形成职业烟农。建立职业烟农电子档案。

2.2 加强培训

广泛传授普及科技兴烟知识,提高烟农队伍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采取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职业烟农,认真开展以培育壮苗、科学施肥、田间管理、采收烘烤和烟叶分级为主的技术培训,使其完全掌握烟叶生产的基础知识和生产技术标准,不断提高职业烟农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应变能力。

2.3 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生产

根据目前土地长期承包到户的农村政策,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一是通过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采用租赁方式,把成片的土地集中一起租赁过来,再承包给烟叶种植户种植;二是通过调田方式,集中连片土地,把少部分夹在中间不集中的土地通过土地换土地集中在一起,连片种植;三是通过乡镇(村)政府部门出面协调,把土地集中连片,再租赁给种烟户;四是以合作社、烟农协会或其他组织为载体,利用组织内成员的个人优势,相互调整,促进合作社烟农彼此间的规模化种植。形成部分烟田集中连片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土地流转的进程,适时推进规模种植和连片种植。通过各种方法加快烟田土地有效流转,解决规模化生产土地流转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种植面积0.67hm2以上的大户,使烟叶生产向大村大户转移。此外,对于生产规模基本饱和的老烟区,要打破自家人种自家田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实行跨村屯、跨乡镇种植的合理流动,使老烟区的新型烟农解脱出来,到土地富余的其他村屯或乡镇进行规模化生产,实现规模效益,推动烟叶生产的持续发展。

2.4 创新生产模式,推动专业化生产

当前可以发展2种专业化生产模式:一是种植大户的专业化生产。可以重点扶持培养有劳力、有文化、善经营的种植能人,种植规模可以几公顷至数十公顷,搞成农场式经营,成为烟叶种植的专业大户,起到带动和支撑烟叶生产发展的骨干作用。其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调制烘烤、分级扎把都可以由专业化队伍去完成。二是生产环节的专业化生产。目前生产专业化有一定基础,比较容易推行的有机耕专业化、育苗专业化和烘烤专业化,其可以通过集约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来执行和完善专业化生产。同时,还可以结合生产实际使机械喷药专业化、分级扎把专业化。通过专业化生产,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解决种植分散、技术推广困难、效益低下不稳、种植风险大的问题。

3 培养职业烟农,保持烟区可持续发展

烟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以稳定的烟农队伍为基础,离开人力基础是什么都干不成的。获得稳定的烟农队伍,走职业化烟农队伍建设的路子是切实可行的。“以此为生、精于此道”是职业烟农的基本特征,更是烟叶产业职业队伍建设的未来需要。但必须看到的是,职业烟农的存在是有条件和前提的,它是建立在烟叶产业基础环境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经济技术风险规避、产业政策机制优越、产业服务体系健全、增产增收保障有力基础上的,只有这样种植烟叶才能给烟农带来安全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要实现这一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改革调整现行烟叶生产种植方式,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物资装备,创新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加大资金物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素质培训,培养新型职业烟农队伍。总之,要着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在烟叶产业的最终实现。要调动烟农种烟的积极性,首先要解决烟农利益问题。烟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把烟农变成产业工人,使烟农没有后顾之忧。一是对种烟大户、专业户、职业烟农实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上学补贴奖励等一系列“待遇”,地方政府、烟草部门、烟农各出一部分资金,解除烟农的后顾之忧,稳定烟区。二是加强对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壮烟农的业务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增加种烟收入,调动他们稳定发展烤烟生产的积极性。三是职业烟农除享受烟草公司对一般烟农的扶持政策外,根据地区特点,还可享受适当的经济补贴、生产物资补贴。

总之,利用职业烟农的影响,一个带动一片,一片带动整个烟区,促使整个烟区平稳、良性发展。把一些文化水平高、懂科技、容易接受先进技术的烟农逐步发展成职业烟农、烟叶科技户,使其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使其他烟农通过明显的科技加规模效益,主动扩大种烟规模,推动烟叶产业持续发展。

摘要:培养职业烟农,有利于提高烟农的整体水平,改进烟叶生产组织模式,顺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需要。介绍了职业烟农的标准,提出了培养建设职业烟农队伍的对策,以期促进烟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烟农,标准,培养对策,烟区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烟区可持续发展 篇2

许昌烟区情况介绍

许昌种烟历史悠久,是中国烤烟生产发祥地之一。1913年烤烟在许昌试种成功后,迅速发展成为中外驰名的烤烟生产基地和烟叶经营中心。20世纪80年代,原许昌地区烟叶生产达到高峰,常年种植烟叶面积100多万亩,收购烟叶200多万担,最高年份收购总量占河南省的94.56%,占全国的1/3。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许昌烟区时称赞说:“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许昌烟叶色泽金黄,香气浓郁,油润丰满,吃味醇和,是中国浓香型烟叶的典型代表。许昌市地处河南省中部,位于东经113°03′至114°19′,北纬33°42′至34°24 ′,与世界著名烟叶产地美国弗吉尼亚在同一纬度范围内。海拔65—130米,全市适宜种烟面积40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7.3%;适宜烟叶生长的褐土、潮土和壤土,是最大的土壤类型,占总耕地的89%。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其它矿物成分含量均在适宜范围,氯离子含量小于30ppm,PH值7左右;气候温和,全年无霜期217天。烟叶生长的4-10月份,月平均气温在15.4-28.1℃,月平均日照时数191.3-248.7小时,月平均降雨量60.2-150.5毫米。2001—2006年连续六年抽样化验:烟碱平均含量2.59%、氯平均含量0.35%、氧化钾平均含量1.62%、淀粉平均含量4.8%。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形成许昌烟叶“浓香型”质量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

黄淮烟区烟叶产业发展探讨 篇3

陕西省旬邑烟区是我国黄淮烟叶主产地区, 历史上曾是烤烟生产最大区域, 全县总面积1 787 km2, 人口28万人,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烤烟, 1984年被列为陕西省烤烟生产基地县, 1991年达到鼎盛时期, 全县种植烤烟5 333.33 hm2, 收购烟叶13 650 t。累计为国家创税利7 000余万元, 烟农直接收入4.3亿元。烟叶成为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

1996年以后, 种植面积逐年下滑, 全县种植面积一度下滑到2002年的760 hm2, 2011年种植1 066.67 hm2 (表1) , 近年虽有微弱的恢复, 但仍然徘徊在1 333.33 hm2以下, 与过去的5 333.33 hm2相距悬殊。笔者从有关资料获悉, 以山东、河南、安徽为主产省份的黄淮烟区各个地区情形大体相同, 以2005年为例, 曾经是全国产烟大省的河南省年度收购量也仅仅只有15万t左右, 相当于同期的云南曲靖市收购量。

据来自国家局和卷烟企业的信息, 黄淮烟区的种植计划和烟叶需求对适度规模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 宏观调控和市场形势对该区都有促进作用。

探讨旬邑烟区烤烟生产, 不能脱离大农业环境。近年来, 随着农业经济由计划管理向市场调节的转变, 单一的农业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形式, 以经济效益为杠杆的结构农业取代了指令农业, 农民在土地上种什么, 不再由政府下达指标, 而由市场进行自主选择。因此, 在旬邑烟区, 烟粮争地、烟叶同其他农作物争地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 以价值尺度为核心的多元农业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耕作农业, 受价值观念的影响, 农民不再承受土地的束缚, 不再把耕作列为获取收益的唯一出路, 弃农务工、弃农经商等现象严重, 放弃耕种已经成为旬邑烟区一个不争的事实[1,2]。基于以上原因, 旬邑烟区烤烟面积锐减、生产徘徊不前其实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必然。

1 旬邑县烟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烟叶种植优势差异过大, 南方烟区一般耕作方式是一年二作, 即一季粮食, 一季烟叶。一季烟叶和一季粮食比较, 烟叶有经济优势。北方烟区一般耕作方式是一年一作, 即一季粮食或者一季烟叶。一季烟叶和一季粮食比较, 烟叶同样有经济优势。旬邑烟区如种粮食是一年二作, 如种烟叶则是一年一作。一季烟叶和两季粮食相比较, 烟叶的经济优势荡然无存, 种烟收益低下。近年来, 国家虽然对烟叶价格做了一些相应调整, 烟农的烟叶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但烟粮价格比、烟果价格比、烟经价格比, 烟叶的价格优势仍然没有显现出来。

(2) 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价格没有回落的趋势, 农资价格持续上扬, 化肥、农药、地膜的价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种烟成本上升。肥料价格上涨了40%, 饼肥上涨了50%, 生产设施 (烤房) 建筑成本上涨了100%, 燃煤上涨了150%。以上这些都是显性成本, 如果再加上劳动力等隐性成本提高的因素, 种烟的比较效益会更低。

(3) 种烟用工太多, 劳动强度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烟积极性。众所周知, 烤烟生产费工费时, 而且技术要求较高, 相同单位耗费工时突出, 而目前旬邑烟区劳务输出和劳动力市场价格分别是100、80元, 按烤烟投入15个工作日, 仅劳务支出高达1 200元以上。因此, 种植面积锐减, 种烟热情不高, 以及弃耕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也就不足为怪。

(4) 投入不足。在旬邑要确保烟叶有比较好的效益, 烟田至少需要投入5 400元/hm2。

(5) 烟叶生产风险较大, 使一部分烟农放弃了种烟。由于烤烟收获的是叶片, 在遭受风雹雨涝灾害时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在所有农作物中, 烤烟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冲击的能力最为脆弱, 对气候要求严格, 对市场依赖紧密。渭北地区干旱少雨, 霜冻、冰雹频繁, 一次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就可以导致绝收, 严重影响烟农收入以及种烟积极性。同时, 在专卖体制下, 烤烟不能随意流通, 强制性明显, 受20世纪90年代国家限产压库政策的影响, 农民在种植选择上, 并未较多考虑烤烟种植[3]。

(6) 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 从事烟叶生产的多为妇女、儿童和老年人, 他们的文化素质偏低, 在采用种烟新技术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烟叶种植。

(7) 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和有效协约制约机制, 基础设施与烟叶生产出现断层, 基础设施投资效益低下, 短期行为和基础设施闲置、基础设施缺失现象严重, 具有发展潜力和实际种植烟叶的地区基础设施不足, 而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的地区种植面积极不稳定。

(8) 生态和种植条件恶化。旬邑烟区大规模种植烤烟已有逾30年的历史, 一是多年连作, 烟区发病率较高;二是自然灾害频繁, 对烤烟生产影响不小;三是品种老化;四是基本设施陈旧。

(9) 有效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一是技术资源流失。作务技术娴熟的老烟农大部分年事已高, 青壮劳力忙于务工挣钱, 无暇也不愿意学习烦琐的烤烟生产技术, 烟农技术队伍出现断层;二是人力资源流失。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或另有它图, 不愿种地, 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妇女, 这些人员难以担负起烟叶生产的繁重劳动;三是掠夺式经营, 农村土地承包50年不变政策的推行, 使懂技术、会种烟、想种烟的农民缺少用作烟田轮作的土地, 只好在原有的地块上“掠夺式”经营[4]。

(10) 管理断层。烟农只讲效益, 不愿投入, 只讲眼前, 不计长远;政府只讲面积和税收, 不参与投资和管理, 只讲索取, 不问投入。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

尽管如此, 有计划、有步骤地适度发展黄淮烟区烟叶生产还是大有途径, 只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国家局的宏观指导下, 实现黄淮烟区烟叶生产恢复性发展应该不成问题。

令人可喜的是黄淮烟区已经在国家局的总体方针指导下, 各省区开始加大投入力度, 以加强烟区基层建设为契机, 优化烟叶生产基础设施, 从管理的软件和基本烟田、科技硬件两方面入手, 迅速改变目前现状 (表2) 。

2 旬邑县烟叶产业发展对策

(1) 把维护和保护农民种烟积极性作为稳定烟叶生产的关键和突破口, 着力解决影响烟叶稳定的突出问题。让烟农种烟有账算, 把提高烟叶生产水平作为烟农增收的根本途径。首先进行布局调整, 重点发展优势产区、规模产区, 压缩生产条件不适宜、自然灾害重、无发展潜力的产区, 全面实施级差烟田管理制度, 划分烟田级别, 建立烟田档案, 对烟田实行分类指导, 建立健全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叶种植为主的耕作制度, 改良土壤, 改善烟叶生产条件, 研究开发优良品种, 推行规范化作业, 避免冰雹等自然灾害给烟叶生产带来影响。

(2) 建立种烟保护机制, 创新烟叶生产模式。在进一步调整优化烟叶种植结构的同时, 加大投入力度, 引导烟叶种植向优质产区、适宜土地转移, 积极扩大种植规模, 稳定队伍;通过统一规范烟地, 向种烟能手、种烟大户转移,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推行土地合理流转, 促使烤烟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通过组织发展育苗专业户、种植专业户、烘烤专业户, 解决种植分散、技术推广困难、效益低下、风险较大的问题, 通过建立烟叶生产新型的组织形式, 实现烟农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行发展, 逐步提升烟叶生产水平, 在优质烤烟产区制订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把烟叶生产融入大农业范围, 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 积极发展大乡大村大户, 走区域连片、规模种植、相互影响的良性发展道路, 坚决取缔面积小、管理粗疏、投入少的应付田和间作套种田, 消除此类烟田因效益低下造成的负面影响, 逐步取消66.67 hm2以下乡镇的种烟资格, 不予扶持, 形成适度规模, 合理布局的生产模式[5]。

(3) 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烟叶质量。针对多数农民实际收入低、无力投入生产的实际, 加大扶持力度, 改变目前扶持由烟草公司一家出资的方式, 采取公司、烟厂、地方财政三方“捆绑式”投入, 及早建立烟叶支持保护体系, 建立烤烟生产基金, 制订烤烟生产最低保证金, 在自然灾害补偿、基础设施、市场变更等方面提供保障, 保护烟农基本利益, 减少风险, 抵御灾害, 控制规模, 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增强烟叶科技含量。不断创新和改进烟叶生产技术的服务方式, 完善技术指导网络, 开展多层次培训, 为烟农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技术服务,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技术服务队伍是提高烟叶质量和培养黄淮烟区烟叶生产发展后劲的关键[6], 在种烟大乡大村, 提倡烤烟生产技术指导员和种烟专业户担任乡村行政职务, 进一步优化技术员队伍。目前, 旬邑烟区烤烟生产技术员队伍老化和流失严重, 要补充一批文化程度高、专业技术新、富有敬业精神的年富力强的同志进入到技术员队伍中来, 同时要加大技术员培训和深造力度, 充分发挥技术员在烤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 积极推行专业化、商品化育苗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体系, 组织专业植保队伍, 对易发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积极推广专业化烘烤, 把烟农从烘烤环节中解放出来, 探索鲜烟叶收购模式, 为专业化烘烤创造条件, 条件成熟后可以建立多种烤烟生产合作组织, 对自办、联办农场及组建的烤烟产业协会、合作社等生产合作组织,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促进烤烟生产关系与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加强管理, 提高烟叶产业经营水平。恢复县局烟叶经营自主权, 授权县局进行烟叶自主交易, 充分发挥县局在烤烟生产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源, 有效开展烤烟生产, 稳定烟区。一要激励技术员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技术员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和竞争上岗;二要突破烟叶生产的营销策略、成本管理、生产组织形式、考核手段等, 优化程序配置, 严控费用, 消除空转和重复, 提高效率;三要加强纪律约束, 强化技术员职业道德教育, 杜绝烟叶生产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细化技术服务内容, 精化技术服务质量, 重点抓收购, 难点抓管理, 热点抓培训, 在技术员队伍中组建一支高素质、能力强、作风硬、品行好的收购员队伍。扩大对烟农的服务范围, 提高技术服务层面。进一步拓宽对烟农服务的领域, 努力提高技术服务层面, 增强服务质量;首先对烟农进行培训, 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规范化生产技术, 增加种植烟叶收益, 重点培植和发展种烟大户, 树立烤烟科技示范户和指导示范田;其次研究推广适用操作技术, 最大限度减少烟农的劳动投入,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7]。

(5) 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科学编订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加大烟叶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力度, 发挥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制约功能。

(6) 较大幅度提升黄淮烟区烟叶收购价格, 尽量缩小南方烟区、北方烟区差别, 拉近烟叶等级价格差距, 在现有上等烟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适度提高中等烟价格, 大幅度提高低次烟价格, 以此适应烟区的需要。

摘要:以黄淮烟区旬邑烟叶生产发展轨迹为依据, 针对黄淮烟区面积下滑的现状, 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提出黄淮烟区烟叶生产良性发展对策。

关键词:烟叶产业,黄淮烟区,现状,问题,对策,陕西旬邑

参考文献

[1]刘雅萍.宁县烤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 (7) :6-7.

[2]杨庆春.双江县勐勐镇烤烟产业的发展思路[J].云南农业, 2010 (1) :21-22.

[3]周德海, 牛鹏, 邱军, 等.淄博烤烟生产发展的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4) :154-155.

[4]张浩然.宁乡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1.

[5]刘强.邵阳市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 2012 (23) :28.

[6]李同泉.河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探讨[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7.

湖南主产烟区土壤养分状况与评价 篇4

湖南主产烟区土壤养分状况与评价

对湘南和湘西两个主产烟区的2 305个土壤普查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湘南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水平相对较高,但养分间的失衡度较大;湘西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养分的有效供应相对不足.两大烟区土壤的钙、硫、铁、锰、铜和钼比较充足,其他养分的状况则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年内烟-稻复种连作为主的湘南烟区,土壤pH偏高,有机质含量高,但有机质中腐殖质的比例较低;土壤中的`氮和锌比较丰富,钾很缺乏,有近60%的土壤严重缺硼.以旱地烟为主的湘西烟区,土壤pH偏低,有机质含量比较适宜,但有近40%的土壤氮素营养水平偏低,有近50%的土壤钾、锌和氯的供应不足,磷和硼很缺乏.

作 者:罗建新 石丽红 龙世平LUO Jian-xin SHI Li-hong LONG Shi-ping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刊 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年,卷(期):31(4)分类号:S158.3关键词:烤烟 植烟土壤 养分状况 评价 湖南

烟区可持续发展 篇5

1 有机烟叶生产现状

目前, 有机烟叶生产及其产品主要在美国、加拿大、巴西、德国等。在美国, 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始于20世纪70年代, 有机烟叶生产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并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1]。国内在有机烟叶生产方面的研究和推广还较为薄弱, 2001年, 国内开始出现了“无公害”烟叶概念。2007年, 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开始与烟叶种植产区合作, 探索有机烟叶开发。2008年, 云南、贵州开始尝试种植有机烟叶。2009年, 云南、贵州部分有机烟叶种植区域获得有机认证[2]。随后山东、四川、安徽、湖南等地也开始探索有机烟叶的生产[3]。但是, 截至目前, 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烟叶卷烟产品问世。云南宾川拉乌乡有机烟叶生产基地和福建武夷山“通仙”生态有机烟叶开发项目园区是目前国内有机烟叶生产研究起步较早的基地, 也是发展水平具有代表性的区域[4,5]。

1.1 云南宾川拉乌乡有机烟叶生产基地

2007年, 云南中烟有限责任公司以云南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 首先在宾川拉乌乡开展了有机烟叶生产试验示范研究工作, 历时3年于2009年9月18日顺利通过北京东方嘉禾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的现场评审, 通过了国内首家有机烟叶认证。进而“玉溪 (庄园) ”品牌的出世使有机烟从概念走向现实, 成为中国烟草新的时代起点, 引领潮流。

1.2 福建武夷山“通仙”生态有机烟叶开发项目园区

武夷山市黄柏村通仙烟叶园区, 是福建烟草、工商2家共同探索发展的“翠碧一号”有机烟叶种植园区之一。福建中烟创建“生态烟”系统ECO-system, 包含生态烟叶、生态技术、生态工艺三大品质链, 打造的行业首个“生态品质链”。2011年, “通仙”生态有机烟叶生产涉及福建省8个县、9个村、5个品种共计95.08 hm2, 计划收购生态有机烟叶125~150 t。

2 有机烟叶生产体系的要求

2.1 有机烟叶概念

有机烟叶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烟叶生产标准, 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等物质, 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 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 以维持持续稳定的烟叶生产体系的一种烟叶生产方式[6]。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生产高品质的烟叶产品是生产有机烟叶的根本目的。

2.2 有机烟叶生产应具备的条件

有机烟叶生产应该尽量选择有机种子和种苗, 或采用有机方式处理的常规种子和种苗, 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有机烟叶生产基地前3年没有使用任何农用化学物质, 无任何污染;应远离城市和工业区, 周围没有明显的污染源, 大气环境和水源清洁。在栽培过程中不得施用化学肥料、化学除草剂、化学杀虫剂等, 提倡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 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科学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的烟叶标准加工、包装、储藏和运输, 同时生产者在有机烟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 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 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纪录档案;有机烟叶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

2.3 有机烟叶的目标定位、质量水平和认证

有机烟叶的目标定位是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质量水平要达到国内普通烟叶质量水平;认证须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以及农业部所属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负责认证。目前, 全国设立了38家有机食品认证分中心。

3 有机烟叶的发展前景

目前, 国内烟叶产区普遍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焦油含量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卷烟原材料的品质水平, 因此卷烟上水平, 必须从发展安全有机烟叶开始。宾川拉乌乡有机烟叶生产基地及武夷山“通仙”生态有机烟叶开发项目园区的启动和开展是国内烟叶产区开始迈向有机烟叶生产的标志事件, “玉溪 (庄园) ”品牌问世后市场积极地反映更是证明了有机烟叶的潜力。

3.1 品质优势

有机烟叶与常规烟叶相比具有一高 (高香气) 、一低 (低危害) 的特点, 且未检测出农药残留。有机烟叶致香成分高出普通烟叶近2倍, 可以说有机烟叶在安全的同时, 更加香醇;因为全过程严格按照有机作物标准种植, 生产出的有机烟叶有害成分低。有机烟叶可以为高端卷烟发展提供优质特色原料, 满足卷烟品牌高品味、高享受的定位。

3.2 市场优势

根据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供求关系的变化。有机烟叶的稀缺性源于其对产地要求和种植管理过程的苛刻, 并非每块土地都可种植有机烟叶, 产地对于空气、灌溉和土壤有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有机烟叶种植管理过程严格, 不仅对缓冲带、转化期、平行生产等有明确的规定, 且对主化学成分、农药残留、污染物等指标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 有机烟叶虽然品质高, 但是产量小, 因而与普通烟叶相比, 有机烟叶是稀有而珍贵的。

4 恩施地区的发展优势

4.1 地域优势

恩施地区属欠发达地区, 工业较少, 环境受到破坏污染的程度较小, 空气、土壤、水资源质量比较理想, 能够满足或者经过改造之后能够满足有机烟叶生产需要。且由于交通限制, 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的时间相对较短, 一部分农民仍保留着使用农家肥的习惯, 有利于接受有机烟叶生产中不能使用化肥单纯使用有机肥的要求。

4.2 体系优势

近年来, 紧紧围绕做好原料保障上水平, 恩施州烟草公司规划建设了“清江源”烟叶品牌科技园和生产示范区, 旨在提高烟叶工业可用性和彰显恩施地区白肋烟风格特色。严格按照有优质白肋烟生产的技术规程, 研究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开展白肋烟的新品种区域试验与示范, 加大抗病优良品种筛选;加强了烟叶病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研究, 推广绿肥、农家肥施用技术;加强了产区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建立了优质白肋烟生产体系, 为有机烟叶生产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7,8]。

4.3 生产传统

恩施地区为国内白肋烟主要产地, 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 烟农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生产经验, 这也是有机烟叶生产的基础和精髓。有机烟叶生产是在传统烟叶生产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的科学知识, 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等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反思后的新运用。从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50多年来, 优良的农业生产经验在一代代烟农之间传承发展, 加上农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 恩施地区的白肋烟生产水平在不断完善不断延续。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作为特殊消费品的烟叶其质量与安全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有机烟叶的研究和生产亟待开展和推广。在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优越的恩施烟区, 开展有机烟叶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时探讨有机烟叶生产的条件和模式也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烟草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介绍了有机烟叶的生产现状和生产体系要求, 分析其发展前景和优势, 以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烟叶,生产现状,发展前景,优势,烟区,湖北恩施

参考文献

[1]郭怡卿, 张光煦, 马剑雄, 等.有机烟叶及其生产[J].西南农业学报, 2009, 22 (6) :1793-1794.

[2]窦玉青, 刘新民, 程森, 等.论我国有机烟叶开发[J].中国烟草科学, 2012, 33 (2) :98-99.

[3]刘中庆, 王喜功, 杨德廉, 等.潍坊有机烟叶质量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 (5) :62-63.

[4]姚文明.浅谈有机蔬菜生产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 2004 (7) :57, 12.

[5]李超群.聚焦有机烟[EB/OL]. (2011-07-18) [2013-09-25].http://www.yntsti.com/View/Comments/2011/728/45954.html.

[6]龙文, 田劲松, 徐兴强, 等.浅谈有机烟叶生产基地建设与技术体系[J].天津农业科学, 2010, 16 (6) :48-51.

[7]马坤.不同起垄方式和肥源对威宁有机烟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0.

五莲烟区精益生产探索 篇6

精益生产源于工业化的生产, 引入农业生产领域, 并不神秘深奥, 经过7年多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当前烟叶生产已经具备了实施精益生产的基础条件。近年来, 云南滇东、贵州遵义、湖南郴州、湖北恩施、山东潍坊等产区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 开展了具有精益生产性质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3]。作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精益生产在烟叶生产实践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2015年, 山东日照烟草有限公司五莲县分公司在严控规模、主攻质量、烟叶生产逐渐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新常态下, 紧跟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步伐, 在五莲县于里镇西安村烟田示范区积极开展精益生产探索, 推进顺利, 效果理想。本文总结五莲烟区开展精益生产的经验, 以期为深入推进精益生产提供借鉴。

1 五莲开展精益生产采取的措施

1.1 以精心组织为保障,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研究制定了《精益生产研究项目工作方案》和《考核方案》, 明确了项目总体思路:以基地单元为载体, 以工业需求为导向, 以核心示范和大面积推广为手段, 集成技术、综合开发、提高质量、彰显特色、提高山东烟叶工业可用性;明确工作目标:示范区全部种植K326品种, 实施精益生产和GAP管理, 配方平衡施肥推广面积达到100%;整地、起垄、施肥、移栽、植保等主要生产环节农机作业率达到100%, 打顶、采收环节进行机械化示范;“8点式”密集烘烤工艺推广达到100%。并明确了工作步骤和考核标准, 专门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明确了公司与烟站各自职责, 县公司负责方案的制定、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工作, 烟站负责具体工作落实, 安排了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员专门抓, 形成了分工明确、组织到位、落实有力的工作格局, 确保了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1.2 以精确信息为前提, 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项目组对示范区烟田土壤进行了全面细致取样, 覆盖示范区全部烟田, 对前茬作物、气象数据、主要病虫害、种烟农户等相关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 形成了精确可靠的原始信息, 并形成基础信息数据库。利用气象信息, 结合常年经验, 合理确定了移栽期;利用取土化验信息, 结合品种特性, 合理确定了烟田施肥量;利用往年主要病害发病信息, 结合病虫害预测预报情况, 合理确定了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措施。

1.3 以精良技术为核心, 确保大田整齐一致

按照技术“精益化”“集成化”“体系化”要求, 结合往年烟区气象数据分析情况, 专门制定了《精益生产研究项目技术方案》, 基于提高烟叶质量, 重点推广了配方施肥、虫害物理防治、中心花开放一次性打顶、成熟采收、8点式精准烘烤工艺5项适用技术和烟田高起垄、机械定点刨穴、宽行窄株栽培3项重点技术措施, 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 增强了烟田抗旱防涝抗倒伏能力, 烟株田间长相合理, 群体结构适宜。

1.4 以精细管理为基础, 确保技术落实到位

项目实施过程中, 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 做到精细化管理, 实现了烟叶生产“七统一”, 即:统一物资采购、统一起垄施肥、统一机械刨穴、统一供苗移栽、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专业植保、统一采收烘烤, 大田内无花、无杈、无病虫、无杂草, 烟株平顶整齐, 把示范区做成了高标准、高水平的示范样板田。

1.5 以精干队伍为支撑, 确保服务质量提升

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 加强精益管理理念和精益生产知识培训, 提高了烟叶技术人员和烟农的精益生产意识和精良技术水平。针对各个生产环节, 严格考核奖惩, 促进技术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并与烟农签订了协议, 规范农事操作, 提高了烟农开展精益生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 充分发挥合作社服务功能, 开展专业化服务, 不但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而且减少了用工, 降低了生产成本。全县已打造了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精业务的烟叶基层管理队伍;培养了一支理念新、技术过硬的烟技员队伍;培育了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业务精的职业化烟农队伍;培训了一支熟练操作的专业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合作社队伍。

2 精益生产的效果

精益生产示范区植烟面积20 hm2, 通过开展精益生产, 实现了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减工降本, 平均产量达到2 428.5kg/hm2, 平均产值61 732.5元/hm2, 上等烟比例60.86%, 平均节省生产成本1 492.5元/hm2, 烟农植烟效益明显, 具体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树立了精益管理理念

通过开展精益生产, 烟叶技术人员和烟农在不断学习培训和实际操作过程中, 潜移默化的把精益管理理念入脑、入心、入行, 筑牢了精益理念的思想基础, 树立了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 不管是思维方式, 还是行为习惯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逐步形成了自觉加强精益管理、实施精益生产的浓厚氛围。

2.2 优化了生产管理流程

初步形成了以“精心组织—精确信息—精良技术—精细管理—精干队伍”为主体的精益化生产模式, 优化了精益管理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以及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措施, 使生产流程更加统一有序、技术标准更加规范到位, 为烟叶生产高标准、高水平开展奠定了基础。

2.3 完善了K326配套技术

示范区内全部种植K326, 针对优良品种特性, 制定了优质壮苗培育、精准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成熟采收、精准烘烤等配套技术, 实行良区、良种良法配套, 与以往相比大田长势更加整齐, 长相更倾向于中棵烟, 烤后原烟外观质量好, 80%以上呈橘黄色, 烟叶身份中等, 油分有, 色度中等, 外观质量基本为中上等级质量水平;内在品质较高, 总植物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适宜, 香气质中等偏上, 香气量较充足。K326品种的成功推广, 为优良品种的全面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2.4 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开展, 烟叶产质明显提高, 示范区平均产量2 428.5 kg/hm2, 平均产值61 732.5元/hm2, 上等烟比例60.86%, 同比分别提高了11.47、19.13、8.25个百分点, 分别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8.62、17.20、18.14个百分点。减工降本明显, 据统计, 起垄覆膜环节降低生产成本300元/hm2;植保环节降低240元/hm2;烘烤成本按照产量2 250 kg/hm2计算, 降低成本787.5元/hm2;以上环节共计减少生产成本1 327.5元/hm2。辐射带动了周边逾200 hm2烟田质量特色的提升, 烟农普遍受益, 共增收40余万元。

3 进一步推进精益生产的思考

五莲烟区在今后烟叶生产过程中需要积极推广成功经验, 充分明确精益生产目标, 加强系统设计, 不断创新探索, 加速推进, 进一步解决烟叶生产管理粗放、用工成本高、质量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持续提升烟叶精益生产水平。

重点在基础支撑配备、作业流程规范、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形成合理适用的配套体系, 夯实基础。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持续加强精益生产宣传, 加强精益生产知识培训, 促使精益生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过不断总结完善, 相信会逐步形成一套持续改进完善、系统规范有效的烟叶生产精益管理长效机制。并将以点带面, 辐射带动, 推动烟叶整体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4]。

参考文献

[1]詹姆斯·P·沃麦克, 丹尼尔·T·琼斯, 丹尼尔·鲁斯.改变世界的机器[M].沈希瑾, 李京生, 周亿俭,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2]冰火, 建利, 江洪东.论烟叶精益生产[J].中国烟草学报, 2014 (1) :1-8.

[3]吴开成, 王暖春, 刘中庆.山东烟叶精益生产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烟草科学, 2014 (6) :104-108.

郴州烟区有害生物调查总结 篇7

关键词:有害生物,主要天敌,郴州烟区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烟草上发生的病、虫、杂草、药害、生理病害。

1.2 调查方法

对烟草常年发生的10种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与年度普查, 系统调查设0.1 hm2观测圃, 对其他有害生物的病、虫、杂草害进行普查, 调查其发生的基本情况, 鉴定种类并拍摄。

2 结果与分析

2.1 本地病、虫常年发生危害情况

本地烟草常年主要发生的病虫有烟蚜、小地老虎、烟青虫 (含棉铃虫) 、斜纹夜蛾、蜗牛、蝽类、蝗类、烟草花叶病、烟草野火病、烟草青枯病、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马铃茹Y病毒、烟草蚀纹病毒病、气候斑病等, 2014年度10种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总体为中等偏重, 重发的为烟青虫 (含棉铃虫) 、烟草花叶病、烟草野火病, 各年度间病虫发生特点与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别 (表1、2) 。

2.2 田间杂草调查情况

通过调查, 田间草害种类繁多, 以菊科、禾本科种类最多, 其次为十字花科、大戟科, 主要的草害有20种, 其中恶性杂草2种, 为空心莲子草和裸花水竹叶, 从发生数量和查获频率来看, 以铁苋菜、稗草、空心莲子草、牛繁缕为最多、最普遍, 发生数量占10%以上, 发生频率占60%以上。

注:全市烟区的小地老虎被害株率以及预测圃的小地老虎最高被害株率均为累计值;全市烟区面积为2.87万hm2, 预测圃面积为0.1 hm2。下同。

2.3 病、虫、草、药害种类普查名录

2.3.1 虫害29种。分属于2门、3纲、6目、19科中。

(1) 无脊椎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 烟青虫;夜蛾科, 小地老虎;夜蛾科, 斜纹夜蛾;夜蛾科, 棉铃虫;尺蛾科, 尺蠖;螟蛾科, 烟草粉斑螟。半翅目:蚜科, 烟蚜;沫蝉科, 赤斑黑沫蝉;蝽科, 斑须蝽;蝽科, 稻绿蝽;盲蝽科, 烟盲蝽;缘蝽科, 稻棘缘蝽;缘蝽科, 暗黑缘蝽;缘蝽科, 稻缘蝽;缘蝽科, 瘤缘蝽。直翅目:蝗科, 中华短额负蝗;蝗科, 东亚飞蝗;蝗科, 中华稻蝗;剑角蝗科, 中华蚱蜢;菱蝗科, 菱蝗;蝼蛄科, 东方蝼蛄;螽蟖科, 螽蟖。鞘翅目:丽金龟科, 铜绿丽金龟;金龟总科, 蛴螬;窃蠹科, 烟草甲。

(2) 无脊椎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 灰巴蜗牛;柄眼目:巴蜗牛科, 同型巴蜗牛;柄眼目:蛞蝓科, 蛞蝓。

(3) 环节动物门环带纲。单向蚓目, 蚯蚓。

2.3.2 侵染性病害14种, 分属于病毒、细菌、真菌、遗传病、生理病害。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烟草野火病;烟草普通花叶病;烟草黄瓜花叶病;马铃茹Y病毒病;烟草蚀纹病毒病;烟草蛙眼病;烟草青枯病;炭疽病, 烟草黑胫病;猝倒病 (Pythium spp.) ;烟草空茎病;烟草赤星病;烟草破烂叶斑病;烟草根黑腐病。

2.3.3 遗传病害。

1种, 白化病。

2.3.4 气候病、天气灾害。

包括3种, 分别为日灼病、冰雹、气候斑点病。

2.3.5 缺素症。

2种, 缺钾症, 缺镁症。

2.3.6 药害。

2种。除草剂药害:二氯喹啉酸药害、草甘膦药害;抑芽剂药害:二甲戊灵、仲丁灵药害

2.3.7 草害。

110种, 分属于被子植物与蕨类植物2个门、34个科中。

(1) 被子植物门。菊科:野莴苣;鳢肠;藿香蓟;狼杷草;白花鬼针草;山莴苣;大狼杷草;艾草;苍耳;鼠曲草;裸柱菊;泥胡菜;一年蓬;苦荬菜;苏门白酒草;薄公英;野茼蒿;秋苦荬菜;刺儿菜;野塘蒿。禾本科:鹅观草;距花黍;早熟禾;牛筋草;千金子;白茅;马唐;筒轴茅;光头稗;铺地黍;狗牙根.;狗尾草;两耳草;双穗雀稗;看麦娘;画眉草;长叶雀稗;荩草;淡竹叶。豆科:鸡眼草;葛藤 (Pueraria Lobat) 。苋科:皱果苋;青葙;空心莲子草。商陆科:商陆。马鞭草科:马鞭草。大戟科:千根草;斑地锦;铁苋菜;叶下珠。蝶形花科:鸡眼草。葡萄科:乌蔹莓。莎草科:香附子;扁穗莎草;水蜈蚣;异型莎草;日照飘拂草;碎米莎草;红鳞扁莎;聚穗莎草。木贼科:节节草;问荆。茄科:龙葵。酢浆草科: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L.) 。鸭跖草科:鸭跖草;裸花水竹叶。天南星科:半夏。十字花科:荠;弯曲碎米荠;弹裂碎米荠;广州蔊菜。毛茛科:茴茴蒜。伞形科:茴香;变豆菜;蛇床子;积雪草。大麻科:葎草。蓼科:水蓼;酸模;杠板归;酸模叶蓼;扁蓄;何首乌。石竹科:牛繁缕。唇形科:荔枝草;风轮菜;益母草;紫苏;夏枯草;细风轮菜。景天科:垂盆草。玄参科:北水苦荬;陌上菜。紫草科:附地菜;匍茎通泉草。锦葵科:赛葵;苘麻。马齿苋科:马齿苋。旋花科:田旋花;裂叶牵牛;菟丝子。荨麻科:苎麻;三角形冷水花。雨久花科:鸭舌草。蔷薇科:覆盆子;蛇莓。藜科:灰灰菜。

(2) 蕨类植物门。里白科, 芒萁属, 芒萁;凤尾蕨科, 金钗凤尾蕨。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烟田10种主要病虫进行发生动态的系统调查和发生趋势分析, 能有效指导大田病虫害防治。通过2011—2014年连续4年的调查, 已鉴定的种类达161种, 其中虫害29种、侵染性病害14种、遗传病1种、气象灾害3种、缺素症2种、药害2种、草害110种, 分属于4界、6门中。

参考文献

[1]周孚美, 肖秀柏.耒阳烟区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J].作物研究, 2013 (6) :640-643.

[2]李旭, 高崇, 修景润.延边地区烟叶生产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 2016 (17) :93.

[3]李晓燕, 匡传富, 李小一.2009年郴州烟草病虫测报情况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3) :171-173.

湘西烟区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研究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样采集

2011—2012年在湖南湘西烟区应用GPS网格技术采集0~20 cm的耕层土壤样品共488个, 其中永顺县164个、龙山县132个、凤凰县50个、泸溪县18个、古丈县62个、保靖县38个、花垣县42个;为反映采样点植烟土壤综合肥力情况, 采样时间为烟田尚未施底肥之前, 同时避开雨季。

1.2 测定方法

土壤样品经混合风干后, 磨细、过筛、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 以备检测分析用。根据土壤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和研究目的, 主要检测了土壤p 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硫、水溶性氯等10 项指标, 各养分具体检测方法参见文献[4,5,6]。

1.3 土壤养分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3.1 土壤养分指标的隶属函数。因栽培作物的不同, 土壤肥力各指标对土壤养分水平的影响也各不相同[7]。为了使计算结果客观科学,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8,9], 在综合评价土壤养分水平时, 采用对各项养分指标求隶属度的方法, 并根据烟草营养的特点和植烟土壤中各养分指标含量的实际情况, 确定了土壤养分各项指标的适宜含量范围, 即阈值。常用的隶属度函数有2 类, 分别是抛物线型隶属度函数和S型隶属度函数。其中p H值、有机质、碱解氮、水溶性氯、全氮、有效硫等养分指标属于抛物线型隶属度函数, 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及全钾等养分指标属于S型隶属度函数。

抛物线型隶属度函数表达式为:

S型隶属度函数表达式为:

由此计算出各指标的隶属度值在0.1~1.0 之间变化, 可用来反映土壤肥力的状态, 其值越大表示该项肥力指标的状态越好[9]。

1.3.2 土壤肥力各指标值的权重值。将各养分指标的隶属度值进行主成分分析 (PCA) , 以累计贡献率≥85%为标准选取了6 个主成分, 累计贡献率达85.55%。在主成分分析法中, 公因子方差的大小反映了变量在公共性部分的作用或重要性程度。

1.3.3 不同地区植烟土壤综合肥力分析。土壤综合肥力 (IFI) 是一个全面反映土壤养分肥力状况的指标值, 其值大小表示土壤的综合肥力的等级。

其计算公式为:

式 (3) 中, Wi和Ni分别表示第i种土壤养分指标的权重系数和隶属度值[10]。

1.4 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采用Excel 2003 和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样品养分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 湘西植烟土壤的养分水平存在地域性变异。p H值平均值为5.86, 变幅为5.37~6.33;一般认为植烟土壤p H值适宜范围在5.5~7.0之间, 所取的488个土壤样品中有72.95%在此范围内, 由此看来, 湘西烟区土壤p H值适宜。各地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小, 在20.20~23.49 g/kg之间变化, 平均值为21.68 g/kg, 其中有机质含量≤25 g/kg的土壤样品占所取土样的76.64%, 这说明该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较适宜。碱解氮平均含量为98.23 mg/kg, 永顺县最高、古丈县最低, 其值分别为102.05、90.75mg/kg, 均远大于植烟土壤的适宜范围 (≤65 mg/kg) 。所采样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在30.96~41.33 mg/kg之间变化, 普遍高于5~15mg/kg的适宜范围, 这表明湘西烟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水平较高。全烟区土壤有效钾平均含量在184.58 mg/kg, 变幅为168.02~204.00 mg/kg, 其中以古丈县为最低、泸溪县为最高, 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幅达35.98 mg/kg, 这可以看出各地区土壤有效钾含量存在较大的变化。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硫、水溶性氯等营养元素含量水平各地区之间差异不大。其中, 全烟区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平均水平分别为2.44、0.65、15.39 g/kg, 属于适宜范围;而在所取土样中有17.83%水溶性氯含量超过了45 mg/kg, 有52.05%的土样低于30 mg/kg, 这表明湘西部分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偏高、较大部分偏低。

2.2 土壤养分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

对湘西烟区土壤各养分指标的隶属度值进行计算, 得到土壤养分指标值所属隶属函数的类型及其阈值见表2。在此基础上, 对土壤肥力各指标值的权重值进行计算。

从表3可知, 各养分指标的公因子方差值均在0.983以上, 表明选取的各养分指标在土壤养分水平综合评价中具有较重要的作用。将因子的特征值与对应的因子得分 (取绝对值) 相乘, 再归一化标准后的结果为各养分指标的权重, 具体见表3。

经对土壤样品分析, 得到植烟土壤的综合肥力指标值, 将各烟区土壤综合肥力分为高、较高、中、较低及低等5 个等级[11], 具体见表4。

从表4 中可知, 湘西植烟土壤综合肥力总分平均值为0.582, 各地区在0.559~0.642 之间变化, 整体上属于中等肥力水平。但不同烟区土壤综合肥力各等级分布比例变异不同。就适宜烤烟种植的土壤综合肥力 (0.45<IFI<0.75) 而言, 各地区分布比例在67.74%~81.58%之间, 这表明湘西植烟土壤多数地区适宜种植烤烟;就综合肥力低水平 (IFI≤0.45) 的分布比例而言, 永顺、龙山及古丈地区分布比例分别为15.75%、16.67%和19.35%, 说明这一部分植烟地区需要通过提高土壤肥力来适合烤烟种植;就高水平肥力 (IFI≥0.75) 的分布比例而言, 在泸溪、古丈、花垣和保靖地区高肥力水平的土壤分布比例均超过了10%, 其值分别达16.67%、12.90% 、11.90% 和10.53% , 由此可以看出湘西这部分植烟地区应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方式, 以适宜优质烟叶的生产。

2.3 土壤综合肥力与各养分指标相关性分析

对湘西植烟土壤综合肥力与各养分指标进行简单相关性分析, 并进行双侧显著性检验, 其结果见表5。从表5可知, 湘西植烟土壤综合肥力水平与各养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 p H值除与有机质含量有极显著关系外, 与其他养分指标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而有机质含量除与碱解氮、速效磷、全氮及全磷含量未达到显著相关性外, 与其他指标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碱解氮仅与速效磷、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速效磷除与p H值、有机质、全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外, 与其他存在显著相关性;速效钾与有机质、速效磷、全氮、全磷等含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显著性;水溶性氯与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氮等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相关关系, 且与全钾含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就土壤综合肥力水平 (IFI) 与各养分之间的相关性而言, 除与全氮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外, 与其他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且IFI与碱解氮、速效磷和全氮含量之间表现为负相关关系, 与p H值、有机质、速效钾、全磷、全钾等含量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湘西植烟土壤综合肥力总分平均值为0.582, 整体上处于中等肥力水平, 但不同地区其肥力水平各等级分布差异较大, 在改善各烟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时应因地制宜, 以控制氮肥、增加钾肥、减少氯肥、适量补充有机肥为原则加强平衡施肥。

土壤综合肥力水平的高低除受土壤各养分指标和植物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外, 还取决于两者的协调程度[7]。在对植烟土壤养分综合分析时, 不仅要充分考虑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或比例失衡, 还应考虑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是否达到适合烟株生长发育的规律[12]。利用模糊统计原理对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湘西植烟土壤综合肥力处于中等肥力水平, 而永顺、龙山及古丈等地区低肥力水平土壤分布比例分别为15.75%、16.67%、19.35%, 说明这一部分植烟地区需要通过提高土壤肥力来适合烤烟种植;而在泸溪、古丈、花垣和保靖等地区高肥力水平的土壤分布比例分别达16.67%、12.90%、11.90%和10.53%。这说明湘西各植烟地区施肥应因地制宜, 加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以适合优质烟叶的生产。

通过对湘西烟区488 个植烟土壤样品的各养分指标分析可以看出, 湘西植烟土壤的p 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硫及水溶性氯含量均适宜或较适宜烟株的生长, 但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水平较高, 且有效钾、水溶性氯等含量存在区域变化性大特点。有研究表明, 土壤氮素过多, 会导致烟株徒长, 不利于烟叶质量的形成[13];且土壤中氯含量过高, 烟叶可用性随之降低[14]。此外, 从对IFI与土壤各养分进行的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 IFI与碱解氮、全氮等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关系, 与有机质、速效钾、全钾等含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在改善湘西烟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时应控制氮肥、增加钾肥、减少氯肥、适量补充有机肥。

摘要:为综合评价湖南湘西植烟土壤肥力指标, 探索湘西烟叶生产适宜施肥方法, 利用了模糊数学统计方法和相关性分析, 对488个土壤样品的10项营养指标进行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湘西烟区土壤的综合肥力水平 (IFI) 、p 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硫及水溶性氯含量均在适宜水平, 碱解氮、有效磷含量较高, 有效钾、水溶性氯等含量存在区域性变异, 并提出以控氮、增钾、减氯、适量补充有机肥为原则的平衡施肥方法。

烟区可持续发展 篇9

1 主要工作措施

1.1 维护安全生态环境

1.1.1 合理规划研究生态。

2007—2008年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联合开展“皖南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区划”项目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皖南烟区土壤与津巴布韦土壤接近, 适宜特色叶生长的土壤资源达10.8万hm2, 其中最适宜面积有4.84万hm2[6]。在种植区划基础上, 2010年围绕“香型、焦甜感和评吸总分”等烟叶品质区划指标, 联合青州烟草所开展“皖南烤烟烟叶品质区划研究”项目, 在焦甜香种植区域、品种布局以及提高上部烟叶质量等方面形成一批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这些研究成果, 在“两江一河”流域规划建设10个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 优化特色烟叶种植区域和品种布局。并以此为基础, 持续开展生态项目研究, 深入挖掘每片烟田的小生态价值。

1.1.2 烟稻轮作优化生态。

结合烟区实际, 大力推广烟稻隔年轮作种植模式, 实施烟稻1∶1轮作, 并积极整合利用大农业资源对烟稻实施一生管理, 保护和优化特色烟的土壤环境, 保障特色烟的安全生产。2014年烟稻轮作比例达到80%。

1.1.3 多措并举保护生态。

在研究生态、优化生态的基础上, 以土壤为中心, 真心真意善待生态, 千方百计维护生态。一是实施土肥管理。通过稻草还田、深耕冻垡、土壤酸性改良等一系列措施, 改善土壤结构。开展土壤基本情况调查, 绘制土壤基础肥力分级图,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制定到户、到田施肥方案。二是开展统防统治。合作社按照“预防为主、药后操作、减少操作”原则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 协调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 对烟田周边进行蚜虫统防。三是落实清洁生产。通过加强农药施用及农残控制、规范肥料施用、及时清理残膜、及时清理病残体及烟杆、统一回收包装物、探索烤房除硫等一系列措施, 维护烟田环境, 减少大气污染。

1.2 以培训指导生产

1.2.1 建立标准, 提高烟草生态安全生产的规范性。

按照GAP的生产与管理要求, 依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GAP) 》和《烟草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实施细则》, 积极组织相关人员根据操作规范和实施细则制定了华阳河基地单元烟草GAP标准操作规程 (SOP) , 涵盖了环境保护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育苗、土壤改良、大田生产、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烟叶生产质量、烟叶交售、质量追溯、非烟物质控制等关键环节。建立华阳河基地单元烟草GAP生产考核评估办法, 形成了“培训组织生产、评估落实生产、管理推动示范”的良性互动。

1.2.2 加强培训, 提高烟草生态安全生产的执行力。

一是皖南烟叶公司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对基地单元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烟农进行GAP生产培训, 提高了烟草GAP生产的普及率和科技工作者对GAP的认识。二是以关键技术为节点, 组织召开技术培训会, 理论与技术相结合, 室内与现场相结合, 讲座与视频相结合, 拓展了培训方法和形式, 提高了培训效果, 烟农接受程度和技术落实程度大幅提高。

1.2.3 精准调控, 提高精准施肥的针对性。

建立肥料准入制度, 每年对公司采购的肥料分批次、分区域进行随机抽检, 对质量不合格或者达不到公司要求的肥料进行退回处理。对烟农肥料购买实行“一户一单、分田开单”制度, 即根据烟农种烟品种、土壤类型和质地、测土基础肥力、前茬作物等情况, 开出不同肥料施用指导单;由烟农根据指导单到烟站购买肥料, 建立严格的肥料管理制度。增施有机肥改良了土壤结构, 保持了土壤活力, 平衡了土壤营养, 极大地降低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量, 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过多化学肥料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的污染, 保护了生态环境。

1.2.4 严格管理, 提高烟草生态安全生产到位率。

以提高认识、试点先行、全面培训、规范管理为目标, 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模式, 对生态安全烟叶示范生产试点基本烟田进行测绘、制图和编号, 制定GAP生产规划。试点区域烟农烟草GAP生产技术培训内容涵盖土壤和水分管理、品种整体性/品种挑选、烟叶种植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药管理、烟叶烘烤和烤房管理、烟叶储存管理、非烟物质控制等烟叶生产全过程。建立烟草GAP生产考核标准体系和奖惩标准, 在生产各环节进行随机考核, 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和公示, 实行全过程监控, 实现烟叶质量可追溯。

1.2.5 创新模式, 减少农药污染源。

一是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 生物防治为辅, 化学防治作补充的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农药瓶 (袋) 回收制度, 公司对发放到烟站的农药数量进行登记, 烟站对发放到生产管理小组的农药数量进行登记, 生产管理小组对发放到烟农的农药数量进行登记;同时, 生产管理小组对上次发放给烟农的农药数量进行核对, 回收农药瓶 (袋) 。通过采取以上模式, 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了烟叶可用性和安全性, 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增加了烟农经济收入。

2 取得的成效

通过精准施肥的个性化调控, 平均减少化学氮投入15 kg/hm2左右, 为烟农节省肥料成本150元/hm2, 以全区1万hm2烟田计算, 每年可为烟农节省成本150万元;植保施药次数由5次减少到3次, 减少农药用量40%以上。全区组建防治服务队108个, 病毒病发病率由4.9%降低至0.8%, 可为烟农增收450元/hm2左右, 以全区1万hm2烟田计算, 每年可为烟农节省450万元;通过生态安全烟叶的生产与开发, 皖南烟区为工业提供的烟叶原料重金属和农残各项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提高了烟叶安全性。

3 建议

一是应加大烟区生态条件研究, 摸清区域性生态特点, 合理利用生态资源, 为生态安全烟叶生产打下理论基础;二是应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 以培训指导生产, 根据土壤、气候和烟农操作习惯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对烟叶生产重点环节、重点物资进行全程管控, 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后再进行补救;以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GAP) 》和《烟草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实施细则》为统领, 开展试点研究, 先行先试, 根据地域特点逐步完善, 成熟1个技术环节就推广1个技术环节, 不贪大求全, 循序渐进地推广。

参考文献

[1]匡传富, 李宏光, 许清孝, 等.郴州市植烟区实施烟叶生态安全工作措施及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9) :68-67.

[2]刘添毅, 黄一兰, 王雪仁, 等.烟区土壤改良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 2006 (3) :10-15.

[3]张晓海, 邵岩, 夏玉珍, 等.我国植烟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进展[J].烟草农业科学, 2006, 2 (2) :123-126, 161.

[4]祖朝龙, 季学军, 马称心, 等.皖南土壤和烟叶中矿质元素含量与烟叶焦甜香特色风格的关系[J].土壤, 2010, 42 (1) :26-32.

[5]唐远驹, 张建平.上海主要烤烟生产基地质量生态类型的初步划分[J].中国烟草科学, 2006 (3) :1-5.

【烟区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

上一篇:痛觉神经下一篇:丰富多样的情绪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